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影响重要要素与其分析方法
城市规划原理讲义
城市规划原理讲义第一部分:有关城市一城市的属性:城市:·城市社会·实质载体城市既是事又是物城市社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组织)实质载体:·资源·生态·实体建设空间·居住生活建设·经济产业建设·交通工程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二城市的起源和发展1 起源:群居――原始群落――――固定居民点(雏形)以上进程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劳动分工的日益扩大而不断进行下去的到了新石器时代的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当商业和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之后,出现了专业的交换场所,“市”就这样,城市的雏形不断形成了.2 发展(1) 城市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前进的其历史进程如下:原始聚落――城市雏形――小城镇――中型城市――大城市――现代城市――国际化城市――经济生活中心――信息生活中心(2)社会思想的发燕尾服与城市的发展“图腾崇拜”:人们处于比较蒙昧的阶段,对自然现象认识不清,所以将精神寄托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对某种物的崇拜,这时的人们无力抵抗大自然,他们只能通过群居的方式,使种族延续下去. “英雄崇拜”:人们已经能够在一定限度内控制自然界,先前对自然界的迷茫与恐惧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某个有威力的英雄人物的崇拜,在这个时期常常会形成雄伟、威慑的建筑群和庞大繁华的城市空间。
“自我崇拜":人们已经很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实力,对改造自然界充满信心,掌握了较先进的科学技术,越来越科学地建设城市,城市向着个性、科学的方向发展下去.3 从时代发展言城市发展农业时代:生产力更低,自然经济,因此,多采用天然材料构筑城市实体,抵御自然的能力较差。
城市大都选在自然生态环境好的地方。
工业时代:生产力的提高,大机器工业的发展使建筑材料有了很大改善,城市实体更加坚固,抵御自然的能力增强,同时产生了更多提供人类新的需求的场所,但这时城市的生态环境已遭破坏,自然资源质量下降。
城市规划原理第二章
6.隋唐长安
宇文恺规划 完整体现了《周礼· 考 工记》的城市形制规 则 先测量定位,后筑城 墙、埋管道、修道路、 划定坊里。
宫城居中
中轴线对称的格局 规整的方格路网 居住形式采用坊里制, 108坊。坊门坊墙,东 西两市。
7.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
三套方城:内城、皇 城、宫城 中轴线对称的格局, 突出皇权至上的思想 宫城居中
结合街道景观建设的需要形成标准的住房平面及街道设施;
成为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欧美城市改建的样板
4.城市美化运动
英国公园运动试图将农村的风景庄园引入城市中,出现了围绕 城市公园布置联列式住宅的布局方式;
奥姆斯特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
1893年在芝加哥举行的博览会为起点,对市政建筑物进行全面 改进为标志的城市美化运动在美国全面推广。
6.有机疏散理论——分散主义理论
1943年沙里宁出版《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 主要思想:
(1)城市是一个不断成长和变化的机体 ;
(2)城市规划是动态的 ; (3)城市的功能产生离心力和向心力,当分散的离心 力大于集中的向心力时就会出现分散发展的现象; (4)他认为,以往的城市是把有秩序的疏散变成无秩 序的集中,有机疏散可以把无秩序的集中变为有秩序 的分散。 实践:大赫尔辛基规划
(2)城市规模必须加以限制,人口3万人,占地4404.7hm2,城市外围有 2023.4hm2土地为永久性绿地,供农牧业生产用; (3)城市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有6条大道由圆心放射出去,中央是一个占 地20 hm2的公园。沿公园也可建公共建筑物,其中包括市政厅、音乐厅兼会堂、 剧院、图书馆、医院等,再外一圈为住宅,最外围建设各类工场、仓库和市场 ;
2.古罗马时期 建造大量的营寨城 (提姆加 得)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1.雅典宪章: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在雅典开会,中心议题是城市规划,并制定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该大纲后来被称为雅典宪章。
2.城市性质: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3.城市规划: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
4.热岛效应:在大中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绿地和水面偏少,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中散发出大量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高的现象。
5.城市设计:对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的设计,包括使用功能、工程技术及空间环境的艺术处理。
第一篇城市与城镇化第1章城市与城镇化2.城市化水平指城镇水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6.简述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4)城市化水平高,不仅建立在二三产业的发展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第2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5、有机疏散思想(1)城市是一个不断成长与变化的机体(2)它从生物的成长现象中得到启示,认为有机疏散就是把扩大的城市范围划分为不同的集中点所使用的区域,即把无秩序的集中变为有秩序的分散。
(3)1918年沙里宁按照有机疏散的思想制定了大赫尔辛基规划,把城市分解成一个即统一又分散的城市有机整体。
各部分布置有住宅、商店、学校以及生产车间等,形成相对半独立的单元。
7.“雅典宪章”对城市规划目的的界定。
雅典宪章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活动的正常进行。
宪章认为:(1)居住区要用城市中最好的地段,规定城市中不同地段采用不同的人口密度; (2)有计划地确定工业与居住的关系;(3)新建居住区要多留空地,旧区已坏的建筑物拆除后应辟为绿地,降低旧区的人口密度,在市郊要保留良好的风景地带;(4)应从整个道路系统入手规划交通,街道要进行功能分类,要按照调查统计的交通资料来确定道路的宽度。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DOC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DOC1.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合理布局原则、经济适度原则、生态环保原则、社会公平原则和人文关怀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2.城市规划的基本步骤城市规划的基本步骤包括城市调查研究、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和城市规划方案的实施四个阶段。
其中城市调查研究是规划的基础,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是规划的核心,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是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城市规划方案的实施是规划的最终目标。
3.城市规划的布局原则城市规划的布局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均衡发展原则、核心区合理布局原则、分块开发原则、景观保护原则和绿地保护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功能协调和空间合理利用。
4.城市规划的功能划分城市规划的功能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居住功能、产业功能、商业功能、文化功能、交通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
这些功能的合理划分保证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5.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城市的整体布局、城市的街区形态、城市的建筑高度和城市的公共空间。
这些空间形态的合理设计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舒适度。
6.城市规划的社会公平原则城市规划的社会公平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住房公平分配原则、城市设施公共化原则、城市服务公众化原则和城市管理公正化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社会公平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7.城市规划的环境保护原则城市规划的环境保护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态环境保护原则、资源节约利用原则和环境污染控制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健康。
8.城市规划的经济适度原则城市规划的经济适度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济适度规模原则、经济适度布局原则和经济适度功能划分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9.城市规划的参与原则城市规划的参与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整体参与原则、利益相关方参与原则和公众参与原则。
城市规划原理2014
2)现代城市发展的动力 工业化 第三产业的发展
城市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放射出六条大 道,由内向外依次为:中央公园 (20hm2)——公共建筑(市政厅、 音乐厅、剧院、图书馆、医院等)—— 公园(58hm2)——商店和商品展览 馆——住宅——林荫道( 宽128m,中 间有学校、儿童游戏场、教堂等)—— 花园住宅——永久绿地
1-图书馆 2-医院 3-博物馆 4-市政厅 5-音乐厅 6-剧院 7-水晶宫 8-学校运 动场
“300万人城市”: ——中央为商业区,有40万居民住在24座60 层摩天大楼; ——高楼周边有大片绿地; ——周围的环形居住带,有60万居民的多层 连续板式住宅楼; ——最外围是容纳200万居民的花园住宅; ——平面是现代化的几何形构图,矩形与对 角线的道路交织在一起; ——规划的中心思想是:疏散城市中心、提 高密度、改善交通、提供绿地、阳光和空间。
2.康帕内拉——太阳城
城市结构为7个同心圆,财产公有制。
3.罗伯特· 欧文——新协和村
欧文提出以“劳动交换银行”和 “农业合作社”解决生产的私有性与消 费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1817年提出 “新协和村”的示意方案,居住人口 500——1500人,有公用厨房和幼儿园。 必需品由本村生产,集中于公共仓库统 一分配。
4.傅立叶——法郎吉(生产者联合会)
傅立叶1829年在“工业与社会的新 世界”一书中,提出以名为“法朗吉” 的生产者联合会为单位,由1500—— 2000人组成公社,实行有组织的大生产。
第三节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
(一)西方早期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演变 1.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 1898年霍华德发表著作 《 Tomorrow:a Peaceful Path towards Real Reform》,1902年再版 时以《 Garden City of Tomorrow》为 题,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
城市规划原理自己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篇:城市与城市规划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化1.城市的形成: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
2.劳动大分工:第一次是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第二次是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3.城市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也可以叫前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时期,或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城市。
4.对城市有影响的因素:4.1.社会形态:如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
明显的如卡洪4.2政治制度:如封建社会,中国大多数都城的繁荣都是政治因素4.3经济发展:如东方的小农经济,欧洲的封建领主制5.城镇化的最简单定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换的现象和过程6.城镇化进程表现特征:6.1城镇化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6.2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6.3城镇化水平高,不仅建立在二、三产业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7.城镇化的S形曲线(又叫诺瑟姆曲线):超过30%进入快速提升阶段。
超过60%进去稳定发展阶段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1.中国古代的思想:1.1夏代(公元前21世纪起):对“国土”进行全面的勘探,天文学,水力学和居民点建设技术为中国沉思建设规划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2商代(公元前16世纪):开始出现城市的雏形,如河南偃师商城,还有位于今天郑州的商城和今天湖北的盘龙城,安阳的殷墟。
1.3周代:结束游牧生活,兴建丰、稿两京。
召公和周公曾去相土勘探定测,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城市建设。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
1.4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技术了周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市场的大小为一夫之地,方百步(140*140))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1.5战国时期,规划思想多元化:1.吴国国都阖闾城(苏州)—伍子胥利用江南水乡2.越国的范蠡利用孙子兵法为国都选址3.齐国临淄城,因地制宜,考虑自然地形4.江南淹城,城与河浑然一体,利于防御战国时期的著作1.《管子.度地篇》:居民点选址: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管子》认为“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管子》是革命性著作,打破了《周礼》单一模式的束缚,还从城市功能出发,建立了理性思维和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2.《商君书》: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和交通布局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问题做了阐述。
《城乡规划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讲义
《城乡规划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讲义一、城乡规划的概念和重要性城乡规划,简单来说,就是对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进行的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
它可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实在在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和未来发展。
一个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可以吸引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地方经济的繁荣。
同时,良好的规划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
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更多的功能和价值。
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城乡规划也起着关键作用。
它可以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公园等,让大家都能享受到公平、便捷的服务,减少社会矛盾。
而且,规划得当的城乡环境能够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社区的形成和发展。
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城乡规划能够保护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比如规划生态保护区、推广绿色建筑等,让我们的城乡既能发展,又能保持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二、城乡规划的主要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城乡规划的核心是人,要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这包括居住、工作、休闲、交通等方面。
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比如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无障碍设施和便利的服务。
同时,要创造舒适、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让人们在城乡中能够安居乐业。
2、可持续发展原则我们不能只看眼前,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这就要求在规划时,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比如,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生态失衡;规划合理的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减少环境污染。
3、因地制宜原则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气候、文化等特点。
城乡规划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
比如,在山区,要充分利用地形,避免大规模的土方工程;在水乡,要注重水系的保护和利用;在历史文化名城,要保护好古建筑和传统文化。
4、统筹兼顾原则城乡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_重点
第一讲城、市、城市城():最初指用土垒成的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后来指由高墙围绕、具有防卫作用的军事要塞①市():进行物品交易的场所②城市=城+市城市≠城+市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
是人类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城市,出现在埃及尼罗河下游、西亚两河流域(约3500~3000 BC)人类城市的历史:5500~5000年周王城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曹魏邺城明确功能分区古希腊雅典800 BC 特点:布局不规则;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广场、卫城)古罗马古罗马城奠基于753 BC,全盛期:公元3世纪特点:世俗化;军事化;君权化(广场群中世纪时期锡耶那(意大利)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罗马罗马城市改建近代城市伦敦1666年伦敦改建规划(古典主义风格)仅有部分实施城市无序蔓延城市化: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规律性:城市化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低于30%,增长速度缓慢;加速阶段: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间里(几十年内)就达到70%左右;稳定阶段:速度趋缓,稳步提升到70~90%。
诺瑟姆曲线当前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特征进程加快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倾向第二讲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严谨对称、皇权至上的规划理念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天人合一、自然至上的自然理念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城市规划原理》考前复习重点+试题
第一节城市的定义:指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在我国指按国家行政建制的市和镇。
(按城市规划法,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镇)现代城市定义:有一定数量的非农业人口为主的集居点。
(包含三方面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行政管辖)城市化含义:农业人口与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与过程。
(包括人口转变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与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的区域。
、产业结构转变、土地和地域空间的变化。
)(1)雅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马丘比丘宪章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强调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
(2)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马丘比丘宪章宣扬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而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的各类群体、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
(3)雅典宪章将城市规划视作对终极状态的描述;马丘比丘宪章更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易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城市的定义:人口数量,产业构成与行政管辖的意义。
《墨子》记载有关于城市建设与攻防战术的内容。
中国古代一些城市的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二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这些都是从防御要求出发的。
斯卡莫奇理想城市方案,从防御要求出发。
城市化:农业人口与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与过程。
城市化内容:1.人口职业的转变。
2.产业结构的转变。
3.土地与地域空间的变化。
《周礼。
考工记》记载了周代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城市规划原理1.3第一篇 城市与城市规划 吴志强 城市规划原理
以出让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应该在获得土地使 用权后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 证。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 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应该向城乡规划 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对乡、村庄规划区:由建设单位和个人向乡镇人民 政府提出申请,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市、县人民政府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城乡规划法》2008 共七章七十条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城乡规划的制定 第三章 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四章 城乡规划的修改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城市规划法》1989 共六章四十六条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城市规划的制定 第三章 城市新区开发和 旧区改造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实施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是约束城乡规划行为的准绳,是我国各级城 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行政的法律依据;也是 城乡规划编制和各项建设必须遵守的行为准 则。
(2)《城乡规划法》的基本框架
城乡规划的制定 城乡规划的实施 城乡规划的修改 城乡规划的监督检查 城乡规划的法律责任
城乡规划法与城市规划法的章节比较
城市规划原理
主讲人: 2018年9月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内容体系
第一篇 城市与城市规划
第二篇 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
第三篇 城乡空间规划
第四篇 城市专项规划
第五篇 城市规划的实施
第21章 城市开发规划 第22章 城乡规划管理
第一篇 城市与城市规划
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城乡规划体制 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第五节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运作系统
1、开发控制制度
对于城市规划区分为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申请、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申请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申 请,即“一书两证” 。
西安城市规划分析(范文2篇)
西安城市规划分析(范文2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西安城市规划分析的资料2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西安城市规划分析范文一》西安城市规划西安市是陕西省省会。
地处关中“八百里秦川”腹地,北临渭河,南依秦岭山脉,地势平坦开阔,土地肥沃,气候宜人。
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
东西最长约204千米,南北最宽约116千米,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9区4县。
到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830.54万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13%的增长速度,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737.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25.33亿元。
西安地区是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
据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早期的蓝田猿人在市辖区内灞河两岸生活;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村落半坡遗址坐落在市内浐河东岸;传说中的中原各族共同祖先黄帝的陵墓在西安以北的黄陵县。
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朝代在西安地区建都,共计1100多年,是中国六大古都中建都最早、历时最长的一个(见长安城) 。
唐代以后,京都东迁,西安仍是西北地区重镇。
现存有阿房宫、汉长安城、未央宫、大明宫的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钟楼、鼓楼、明长安城城墙和城楼等重要古迹。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保证资源的节约与有效利用,重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构建富有特色的城市发展模式;将城市宏观的长远规划指导思想与微观的近期建设规划内容有机结合,加强规划实施的前瞻性与可操作性,适应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城市总体布局的优化和调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城市综合交通、城市安全等方面作为修编主要内容,并对城市特色、区域统筹等加以着重研究。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思想进行的试点,例如始建于 1902 年的莱切沃斯,位于伦敦东北,距伦敦 64km,但到 1917 年时,人口才 18000 人, 与霍华德的理想相距甚远。 03 城乡规划体制 04 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067】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城乡空间中的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 ”这是学科建设发展的底线, 假如规划学科脱离了这个底线,学科发展就会轻浮,规划学科必须坚持底线上的课题开展、学者培养和组织投入。 【067】永续发展的概念 永续发展的概念来源于生态学,最初应用于林业和渔业,用来描述一种对资源的战略管理方式,即如何使用或消 耗全部资源中的适当比例,而不致使资源受到毁灭性破坏,并且,新成长的资源数量足以弥补耗用的数量。其后,经 济学家由此提出永续产量的概念,这是对永续性进行正式分析的开始,这一概念后来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的各种领 域。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永续发展”的定义是: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 害的发展。 ”并指出: “永续发展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①‘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应将 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②‘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 制。因此,世界各国——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国家或计划经济国家,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必须根据 持续性的原则训以确定。解释可以不一,但必须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必须从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上和实现持续发展的 大战略上的共同认识出发。 ” 【073】1997 年在北京的国际会议上,50 多位国内外学者,老中青三代规划师签署了《21 世纪城市规划师宣言》 , 宣言在回顾 20 世纪城市及其规划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于核心纲领提出了“三个和谐” ,即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人与 人的社会和谐以及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影响重要要素与其分析方法
自然环境的调查研究
自然环境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人 • 自然环境• 城市环境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人类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 • 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结果
城市环境及其作用
• 积极作用——人类生活环境中有了大幅度改善 • 消极作用——城市内部问题很多,对整个自然环境的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城市历史特色与风貌主要表现在: 自然环境的特色:地形、地貌、河道…… 文物古迹的特色:历史遗址…… 城市格局的特色,如北京,构图方正,轴线分明等; 城市轮廓景观,主要建筑物和绿化空间的特色; 建筑风格; 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特色,如土特产、工艺美术,民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城市环境与城市规划
城市对环境的选择
• 自然条件影响城市选址
-商业城市多在水陆交通干线上
大运河沿线、尼罗河沿线
-军事要塞多选择易于攻守地形
雅典、北京
-工业城市多靠近矿产资源产地 庆
唐山、阳泉,克拉玛依、大
• 自然条件制约城市规模和形态
-水对北方地区或土地资源对山区城市的制约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滑坡与崩塌
重庆武隆县县城违反总体规划,将 非建设用地变为建设用地,发生导 致79人死亡重大灾害事故。 不稳定滑坡体及其下滑方向,不宜 作为城市建设用地;无法回避时, 必须采取工程措施加以防治。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2、我国城镇体系的划分
我国城市依规模划分: 大城市 (城市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城乡规划的基本原理、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规划设计的经济问题。
主要内容分22章叙述,包括城市与城市化、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城市规划体制、城市规划的价值观、生态与环境、经济与产业、人口与社会、历史与文化、技术与信息、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城乡区域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乡住区规划、城市设计、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城市开发规划、城市规划管理。
目录
第1篇城市与城市规划:
第1章城市与城市化;第2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第3章城市规划体制;第4章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第2篇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
第5章生态与环境;第6章经济与产业;第7章人口与社会;第8章历史与文化;第9章技术与信息。
第3篇城乡空间规划:
第10章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第11章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第12章城乡区域规划;第13章总体规划;第14章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4篇城市专项规划:
第15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第16章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第17章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第18章城乡住区规划;第19章城市设计;第20章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
第5篇城市规划的实施:
第21章城市开发规划;第22章城市规划管理。
参考文献。
后记。
城市规划原理(全套课件190P)
课件《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3
课程要求
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教与学二个环节,使学生对城市规划 原理内容有较全面、深刻的认识。 2,了解城市产生发展过程中,认识城市规划 管理的作用及重要性。以城市为特定研究对象, 了解、熟悉、掌握管理城市的内容,解决城市由 谁来管,管什么和如何管的问题。 3,在强调学生知识系统性的同时,重视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城市管理的综合能力。
课件《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5
课程考核
考勤 10% 期中考查 40%(另定) 期末考试 50%
课件《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6
第一篇:城市与城市规划
本篇从城市的起源入手,解析城市.城 市化.规划等城市規划学科的基本概念, 以期让同学在进入城市规划领域学习之 前,把握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把握规划 思想和理论发展的基本規律, 为今后从
课件《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9
课件《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10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三节 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含义:
含义: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具体分析包括以下几方面: 人口职业的变化 产业结构的转变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 城市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课件《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15
第二章 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第三节 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演变
一、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
1、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发散型的思想方 2、由静态思想方法转向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 3、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 4、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
城市规划原理 考试重点内容
26.我国城市规划运作实施"一书两证"制度.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7.当各方面冲突最小化到一定程度,这样的城市可以称之为"永续城市"."永续城市"构成"和谐城市"的基本面,也就是社会,环境和经济各自发展不相冲突.当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从不冲突上升到互相和协同,实现了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以及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这样的城市可以称之为"和谐城市".(P73看一看)
2.一般城市规划分为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层面
从行政层面区分,我国城乡规划可分为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
3.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的规划主要是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原则,战略部署等重大问题,表达的是城市政府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方向的抑制,当然在一个民主法治社会,这一战略必须建立在市民参与和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
18.古希腊城市=哲学思想+几何与数学+城市的公共空间(文化核心)
19.城市文化结构三种类型:物质环境(城市空间布局,自然景观,建筑风格,街道肌理,城市标志物等)制度环境(各种法律法规)人文环境(包括个人自身的基本活动,社会活动,精神活动等)
20.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访谈法,问卷法,现场调查法。
第三篇城乡空间规划
7.城市工地的归属:第一章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农民集体所有制,除农民集体所有外,属于全民所有制国家所有的土地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第二章第八条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国家所有。第九条规定: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个人使用。------《中。土地管理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3、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 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
和小城市。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最重要因 素。
把握影响城市发展的真正原因。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二、研究城市历史特色与风貌
城市是文化中心,是历史文化遗产积累较多的地 方。
每一个城市由于其历史、文化、经济、宗教等方 面的原因,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能形成自己的特 色。
2、城市化水平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化水平是“衡量城
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 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我国城市化水平的统计标准:
城市化水平(=城镇非农业人口 / 总人口) =城镇居住人口/总人口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3、城市化水平的预测 (1)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显著相关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2、我国城镇体系的划分
我国城市依规模划分: 大城市 (城市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
以上); 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 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一般而言,大城市作用大,影响地区范围大,数 量少,仅分布在少数地点;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辞海》认为,城市化包பைடு நூலகம்两层含义: 一是“城市数量增加或城市规模扩大的过
程。……表现为城市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 重逐渐上升”; 二是“将城市的某些特征向周围的郊区传播扩展, 使当地原有的文化模式逐渐改变的过程”。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四、区域环境联系程度的量化分析
1、引力模型 F=CM1M2 / R2 其中:F=城市间的吸引力 M1、M2=城市实力 R=城市间距离 C=修正系数
2、信息流模型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历史环境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城市形成、发展过程及其动力
TEAM 10:“任何新的东西都是在旧机体中生长出 来的,每一代人仅能选择对整个城市结构最有 影响的方面进行规划和建设,而不是重新组织 整个城市”。
4、文献查阅 5、类比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四、研究方法
1、分析:就是要把问题一个问题一层一层地分 解下去,直至可以具体操作。
通过分析,更深入地了解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本 质。
2、综合:就是把分析后的成果进行汇总,重新 还原成一个整体。
综合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特征,是规划师的最基本 能力。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2)农业生产率提高,在我国尤其是粮食增加速 度
(3)预测城市化水平的方法 递推法:参照以往城镇人口发展情况推算; 参照国内外同类型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推算; 按国民生产总值发展速度推算; 按商品粮增长的可供量估算; 按农村人口转化的数量和可能推算; 按城市建设投资推算;等。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二、城镇体系与网络
1、城镇体系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镇体系是指
“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 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城镇体系的内容包括三方面: 城市职能:不同职能城市的数量和组合特征; 城市规模,不同规模的城市数量和组合; 各类各级城市的地理分布,相互关系等。
三、调查方法
1、现场踏勘 这是城市规划调查的最基本手段
2、发表格调查 抽样调查的最重要方法 在总体规划阶段的两种主要形式: 部门(单位)调查 居民调查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3、访谈和座谈 运用于两种情况: 历史状况描述,无文字记载的内容; 解决某些问题和对未来发展的设想与愿望。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五、调查研究的成果
一套城市现状图; 一套现状基础资料报告。 并成为规划过程的出发点。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区域环境的调查研究
一、城市化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化是指“人类 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 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 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划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2、调查是研究城市的前提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二、调查的内容
1、城市活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 2、城市土地使用状况(已用和可用) 3、各类社会的、市政的基础设施 4、市民生活方式和使用者的意见与要求 5、城市财政原则、政府体制结构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
第2篇 城市规划影响的重要要素 和其分析方法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城市规划原理
第五讲 生态与环境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调查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一、调查的目的
1、调查是认识城市的手段 城市现状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是城市总体规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城市历史特色与风貌主要表现在: 自然环境的特色:地形、地貌、河道…… 文物古迹的特色:历史遗址…… 城市格局的特色,如北京,构图方正,轴线分明等; 城市轮廓景观,主要建筑物和绿化空间的特色; 建筑风格; 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特色,如土特产、工艺美术,民
4、城镇网络 以城市为中心结节,以交通线为骨架,以城镇体
系为内容,以城乡之间交往为基础而形成的网 状式空间实体。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三、城镇体系分析的层次性
经济区域——市(县)域——城市规划区
对不同类型的城市,选择不同范围的宏观、中观、 微观分析的框架。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