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近代平差理论简介)
第一章(近代平差理论简介)
1964年高德曼(Goldmen)蔡勒(Zelen): Q,P满秩 Q , P奇异(奇异权逆阵的最小二乘)
V T QV min
1971年劳(Rao)广义高斯——马尔柯夫
ˆ V AX L
R ( A) t
D 0 Q
2
det(Q) 0
2.4 最小二乘滤波、推估和配置
最小二乘平差:X未知参数是非随机的量,不具有随机 的性质 1969年克拉鲁普(Krarup),随后莫里兹(Moritz)提出了 带随机性的未知参数的平差; 根据所含未知参数的性质的不同分为: ① 滤波:L BY 未知参数信号Y与观测值建立了函数模型的滤波信号; ② 滤波推估: L BY' ' 除了含有滤波信号(未知参数)还含有:推估信号 Y;未 知参数与观测值没有建立函数模型。
随机模型的验后估计的方法有: ① 赫尔默特估计法: 2 T 建立各类观测值 Vi PVi 与对应的 i 的关系式,通过平差 求得的 ViT PVi ,求 i2 i2 i , ②MINQUE估计法(Rao 1970): 最小范数:根据估计应具有的性质:无偏性,不变性, 最小范数。把满足这些性质的条件变成一个求最小迹的 极值问题,求极值的解。 BIQUE法(Koch 1980) ③库贝克(Kubik )最大似然法: 假设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然法函数可表示为方差— 协方差的数学期望的函数,然后使该函数为最大。
ˆ BV AX f ˆ W CX E 0
当B=-E,C=0时,间接平差(参数平差) ˆ ˆ ( V BX l ) V AX f 当A=0,C=0时,条件平差: BV f ( AV W 0 ) 当B=-E时,带约束的间接平差:
ˆ V AX f
测量平差知识大全
➢绪论➢测量平差理论➢4种基本平差方法➢讨论点位精度➢统计假设检验的知识➢近代平差概论✧绪论§1-1观测误差测量数据(观测数据)是指用一定的仪器、工具、传感器或其他手段获取的反映地球与其它实体的空间分布有关信息的数据,包含信息和干扰(误差)两部分。
一、误差来源观测值中包含有观测误差,其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 测量仪器;2. 观测者;3. 外界条件。
二、观测误差分类1. 偶然误差定义,例如估读小数;2. 系统误差定义,例如用具有某一尺长误差的钢尺量距;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在观测过程中总是同时产生的。
3. 粗差定义,例如观测时大数读错。
误差分布与精度指标§2-1 正态分布概率论中的正态分布是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中随机变量的基本分布。
一、一维正态分布§2-2偶然误差的规律性2. 直方图由表2-1、表2-2可以得到直方图2-1和图2-2(注意纵、横坐标各表示什么?),直方图形象地表示了误差分布情况。
3. 误差分布曲线(误差的概率分布曲线)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得到一组独立的误差,对应着一种确定的误差分布。
当观测值个数的情况下,频率稳定,误差区间间隔无限缩小,图2-1和图2-2中各长方条顶边所形成的折线将分别变成如图2-3所示的两条光滑的曲线,称为误差分布曲线,随着n增大,以正态分布为其极限。
因此,在以后的讨论中,都是以正态分布作为描述偶然误差分布的数学模型。
4. 偶然误差的特性第三章协方差传播律及权在测量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某些量的大小并不是直接测定的,而是由观测值通过一定的函数关系间接计算出来的,显然,这些量是观测值的函数。
例如,在一个三角形中同精度观测了3个角L1,L2和L3,其闭合差w和各角度的平差值分别又如图3—1中用侧方交会求交会点的坐标等。
现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观测值函数的精度如何评定?其中误差与观测值的中误差存在怎样的关系?如何从后者得到前者?这是本章所要讨论的重要容,阐述这种关系的公式称为协方差传播律。
平差知识点总结
平差知识点总结(总10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 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甬请直接删除测量平差知识点观测误差包括:粗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粗差:即粗大误差,或者说是一种大量级的误观测差,是由观测过程中的差错造成的。
发现粗差的方法:进行必要的重复测量或多余观测,采用必要而又严格的检核、验算等,发现后舍弃或重测。
系统误差: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一系列观测,如果误差在大小、符号表现出一致性,或者在观测过程中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者为一常数,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消除或削弱的方法:采取合理的操作程序(正、倒镜,中间法,对向观测等);用公式改正,即加改正裁(如钢尺量距时的尺长误差等)。
偶然误差: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一系列观测,如果误差在大小、符号上表现出偶然性,即就单个误差而言,该误差的大小和符号没有规律性,但就大量误差的总体而言,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或者随机误差。
采臥措施:处理带仔偶然误差的观测值,就是木课程的内容,也叫做测量平差。
偶然谋差又称随机误差,有以I、•四个特性:1)一定观测条件下,误差绝对值有一泄限值(有限性);2)绝对•值较小的课差比绝对值较人的课差出现概率人(渐降性):3)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概率相同(对称性);4)偶然谋差的数学期望为零(抵偿性)。
衡量精度的指标有五个,分别眉中矗、平均矗、或然i灵差、极限i灵差以及相对中谋差。
其中中矗和极限误差以及相对中保差是工程測量中常用的指标。
5、相对谋差颠差、屮促差、极限促差等指标,对于菜些观测结果,有时还•侮全表达观测结果的好坏,例如,分别丈1000m及500⑴的两段距离,它们的中课差均为±2cn】,虽然两者■的中误差相同,但就M位长度而言,两者精度并彳、相同。
显然询耆的郴对蒂度比后者耍高。
一般:而言,一些与长度有关的观测俺或其函数值,单纯用中误苣还不能区分出蒂度的高低,所以常用相对课差。
第八章近代平差理论
所以 V 1 T P 1 V 1 ( V 1 B 1 x ˆ ) T P 1 ( V 1 B 1 x ˆ )
V 1 T P 1 V 1 2 V 1 T P 1 B 1 x ˆ x ˆT (B 1 T P 1 B 1 )x ˆ
第八章近代平差理论
但是
V 1 T P 1 B 1 x ˆ ( B 1 x ˆ l 1 ) T P 1 B 1 x ˆ ( B 1 T P 1 B 1 x ˆ B 1 T P 1 l 1 T ) x ˆ 0
由上式知 xˆxˆxˆ
其中 xˆ 称为参数的第二次改正数。
第八章近代平差理论
联合第二组误差方程。即:
V2 B2xˆ l2 B2(xˆ xˆ) l2 B2xˆ l2 (8-1-9)
其中 l2(B 2x ˆl2)或 l2 (B 2X ˆd2L 2)
由(8-1-8)、(8-1-9)联合组成法方程为
B I2TP 0 X ˆ
P 02B I2x ˆB I2TP 0 X ˆ
00 P 2l20
即
(PXˆ B2T P2 B2 )xˆ B2T P2l2 0 (8-1-10)
第八章近代平差理论
由上式可得参数的第二次改正数为
xˆ (PXˆ B2T P2 B2 )1 B2T P2l2 (8-1-11)
第八章近代平差理论
3 PX ˆ 1
11
④求第一期观测值的第一次改正数
V1
2
V1V2B1xˆl1 2(mm)
V3
0
列立第二期误差方程 V2B2xˆl2,可用第一期 平差后的参数平差值直接列立,此时误差方程常
数项就是 l 2 ,即
V4 xˆ2 19 权阵 PI
V5 xˆ2 7 第八章近代平差理论
测绘技术中的平差原理及应用
测绘技术中的平差原理及应用导语:测绘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为我们提供了地理信息和地形数据,为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了参考依据。
而平差作为测量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更是保证了测绘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测绘技术中的平差原理及其应用,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一、平差原理的概述平差是测绘技术中一种重要的数据处理方法,它通过将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和调整,消除误差,从而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平差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误差的传递规律,通过权衡各个观测值的权重来修正测量结果。
二、平差的分类根据观测数据量和形式的不同,平差可以分为间接平差和直接平差。
间接平差是指通过多个观测量之间的关系,将各个观测值进行联立求解的平差方法。
而直接平差是指通过最小二乘法求解各个观测值的平差方法。
三、平差的应用领域在测绘技术中,平差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首先,它在制图中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平差,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地形图和地图,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等提供精确的基础数据。
其次,在工程测量中,平差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道路建设、大型桥梁和隧道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平差可以提供精确的地形信息和测量结果,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此外,平差还应用于船舶导航、航空导航等领域,为船只和飞机的航行提供准确的数据。
四、平差的实施步骤平差的具体实施步骤可以分为观测准备、观测操作、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几个步骤。
首先,进行观测准备,包括确定目标区域、选择观测仪器,并进行校准和调整。
然后进行观测操作,按照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测量。
接下来,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录入、数据的校验和数据的平差计算等。
最后,进行结果分析,对平差后的数据进行检查和分析,评估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平差技术的挑战与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测绘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平差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高精度测量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对平差技术更高的要求。
其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兴起为平差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
平差原理和方法的使用与分析
平差原理和方法的使用与分析一、引言平差作为一种测量数据处理的方法,广泛应用于测绘、空间定位、工程测量等领域。
平差的目的是通过处理观测数据,获得更为准确的测量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平差原理和方法的正确使用与分析将直接影响测量成果的质量。
二、平差原理的理解与应用平差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最小二乘法,将观测数据的误差最小化。
在平差过程中,需要定义观测量、未知量和条件方程。
观测量是指通过测量得到的待确定的量,未知量是指需要求解的量,而条件方程则是将观测数据与未知量联系起来的等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用的平差方法有最小二乘平差、加权最小二乘平差和限差平差等。
最小二乘平差是指通过最小化观测数据的加权残差平方和,来获得最优的未知量组合。
加权最小二乘平差则是在最小二乘平差的基础上,考虑观测数据的精度权重,以提高平差结果的准确性。
限差平差是将观测数据的精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排除异常值的影响。
三、平差方法的适用性分析在选择平差方法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用性分析。
首先,应考虑观测数据的误差特点,如观测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是否存在系统误差等。
对于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最小二乘平差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方法。
对于存在系统误差的数据,可以考虑加权最小二乘平差来降低系统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其次,应考虑观测数据的精度要求,以及所求未知量的敏感度。
如果精度要求较高或者所求未知量对结果较为敏感,可以采用限差平差来排除异常值的影响。
四、平差方法的误差分析在平差过程中,误差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误差包括观测误差、建模误差和未知量的估计误差。
观测误差是指测量仪器、环境等因素引起的误差,可以通过观测数据的重复测量来进行估计。
建模误差则是由于条件方程的建立不完善或者模型假设不准确而导致的误差。
未知量的估计误差是未知量的真值与估计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分析的结果可用于判断平差结果的可靠性。
如果误差分析结果较小,说明平差结果较为可靠;如果误差分析结果较大,则需要重新考虑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建模的合理性。
测量平差知识大全
➢绪论➢测量平差理论➢4种基本平差方法➢讨论点位精度➢统计假设检验的知识➢近代平差概论✧绪论§1-1观测误差测量数据(观测数据)是指用一定的仪器、工具、传感器或其他手段获取的反映地球与其它实体的空间分布有关信息的数据,包含信息和干扰(误差)两部分。
一、误差来源观测值中包含有观测误差,其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 测量仪器;2. 观测者;3. 外界条件。
二、观测误差分类1. 偶然误差定义,例如估读小数;2. 系统误差定义,例如用具有某一尺长误差的钢尺量距;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在观测过程中总是同时产生的。
3. 粗差定义,例如观测时大数读错。
误差分布与精度指标§2-1 正态分布概率论中的正态分布是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中随机变量的基本分布。
一、一维正态分布§2-2偶然误差的规律性2. 直方图由表2-1、表2-2可以得到直方图2-1和图2-2(注意纵、横坐标各表示什么?),直方图形象地表示了误差分布情况。
3. 误差分布曲线(误差的概率分布曲线)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得到一组独立的误差,对应着一种确定的误差分布。
当观测值个数的情况下,频率稳定,误差区间间隔无限缩小,图2-1和图2-2中各长方条顶边所形成的折线将分别变成如图2-3所示的两条光滑的曲线,称为误差分布曲线,随着n增大,以正态分布为其极限。
因此,在以后的讨论中,都是以正态分布作为描述偶然误差分布的数学模型。
4. 偶然误差的特性第三章协方差传播律及权在测量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某些量的大小并不是直接测定的,而是由观测值通过一定的函数关系间接计算出来的,显然,这些量是观测值的函数。
例如,在一个三角形中同精度观测了3个内角L1,L2和L3,其闭合差w和各角度的平差值分别又如图3—1中用侧方交会求交会点的坐标等。
现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观测值函数的精度如何评定?其中误差与观测值的中误差存在怎样的关系?如何从后者得到前者?这是本章所要讨论的重要内容,阐述这种关系的公式称为协方差传播律。
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测量平差是测量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用于消除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本文将介绍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一、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消除不可避免的误差,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
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往往不是完全准确的。
而通过平差可以将这些误差分布在测量要素上,使得整个测量结果更为合理。
平差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观测误差的性质:观测误差是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的,一般满足正态分布或其近似分布。
2. 绘图、观测和计算误差的连接性:测量平差将绘图误差、观测误差和计算误差联系在一起,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处理。
3. 误差的耦合性:测量过程中的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其误差也会相互影响。
通过平差可以将这些误差合理地分配和补偿。
二、测量平差的计算方法测量平差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1. 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平差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误差的平方和最小化。
通过对误差进行建模和优化,可以得到一组最优解。
2. 最大似然估计法:最大似然估计法是一种基于统计原理的测量平差方法。
它根据观测数据的概率分布,选择出最具可能性的结果。
通过最大化似然函数,可以得到一组最优解。
3. 权值平差法:权值平差法是一种根据观测精度的大小,给予不同权值的平差方法。
通过给观测数据引入权值,可以使得精度高的数据在计算过程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从而提高整体的测量精度。
4. 卡尔曼滤波法:卡尔曼滤波法是一种基于状态估计的测量平差方法。
它通过建立状态模型和测量模型,利用观测数据进行误差修正,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
三、测量平差的应用测量平差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通过几个领域的案例来说明。
1. 地理测量:在地理测量中,测量平差常用于大地测量和地图制图。
通过平差可以消除地球曲率、大地水准面等因素的影响,得到更加准确的测量结果,提高地图的精度和真实度。
张景中——面积法开辟平面几何新天地
张景中——面积法开辟平面几何新天地提起张景中,景仰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心底涌出一堆的形容词和感叹句。
诸如百折不回燃烧生命、身居逆境不改其志、目光如炬睿智如芒、思维如风顶尖成就、平凡之中凸显伟大、横扫千军势如破竹、与时俱进思维超前、破除迷信引领革命,等等等等,都不足以概括张景中院士对中国教育数学的贡献,即使在整个中国科学界,诞生这样的科学巨人,也是50年来仅见。
张景中的伟大,不在于在高等数学的多少个领域内做出了贡献,恰恰在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有突破性进展的初等数学领域,其中最稳定、最古老、最不可能创新的欧式几何王国内,取得了划时代的进展,颠覆性的进展。
从17世纪以来的300多年,世界范围内的大科学家,他们在科学理论上的所有发现,几乎没有普通中学生能够读懂的东西。
在初等数学领域,代数是一潭百年死水,平面几何更是一潭千年死水,没有活水也没有新鲜氧气注入。
是张景中,也仅仅是张景中,只在三年的初中几何教学中,就发现了问题并开始思考教材的改革。
在平面几何2000多年的古老仓库中,捡起了从不被人重视的“面积方法”这件武器,将顽铁锻造成神器,像当年的孙悟空一样,从地下到天上,从18层地狱到33天兜率宫,将2300年不变的并被公认为完美杰作的欧几里德几何体系从公理体系到定理体系,从思想方法到解题思路搅了个天翻地覆,将欧几里德几何体系彻底改造了一番,创造了一个面目一新的张氏几何,名曰新概念几何。
上至各路神仙、下至黎民百姓,看得目瞪口呆,看得如醉如痴。
张景中的这项科学发现,比起60年来国内任何一个科学家的发现影响面都要大得多,因为他的受众是8700万中学生!他影响的是整个中国的下一代。
张景中的脚步没有停歇,他的眼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机器证明几何定理这个百年难题。
从莱布尼兹发明数值计算机械化以来,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机器证明几何定理也有了一定进展。
中国老一辈数学家吴文俊将平面几何坐标化,创立了吴方法——代数消元法,开拓性地推进了机器证明几何定理的研究。
测量平差知识大全
➢绪论➢测量平差理论➢4种基本平差方法➢讨论点位精度➢统计假设检验的知识➢近代平差概论✧绪论§1-1观测误差测量数据(观测数据)是指用一定的仪器、工具、传感器或其他手段获取的反映地球与其它实体的空间分布有关信息的数据,包含信息和干扰(误差)两部分。
一、误差来源观测值中包含有观测误差,其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 测量仪器;2. 观测者;3. 外界条件。
二、观测误差分类1. 偶然误差定义,例如估读小数;2. 系统误差定义,例如用具有某一尺长误差的钢尺量距;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在观测过程中总是同时产生的。
3. 粗差定义,例如观测时大数读错。
误差分布与精度指标§2-1 正态分布概率论中的正态分布是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中随机变量的基本分布。
一、一维正态分布§2-2偶然误差的规律性2. 直方图由表2-1、表2-2可以得到直方图2-1和图2-2(注意纵、横坐标各表示什么?),直方图形象地表示了误差分布情况。
3. 误差分布曲线(误差的概率分布曲线)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得到一组独立的误差,对应着一种确定的误差分布。
当观测值个数的情况下,频率稳定,误差区间间隔无限缩小,图2-1和图2-2中各长方条顶边所形成的折线将分别变成如图2-3所示的两条光滑的曲线,称为误差分布曲线,随着n增大,以正态分布为其极限。
因此,在以后的讨论中,都是以正态分布作为描述偶然误差分布的数学模型。
4. 偶然误差的特性第三章协方差传播律及权在测量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某些量的大小并不是直接测定的,而是由观测值通过一定的函数关系间接计算出来的,显然,这些量是观测值的函数。
例如,在一个三角形中同精度观测了3个内角L1,L2和L3,其闭合差w和各角度的平差值分别又如图3—1中用侧方交会求交会点的坐标等。
现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观测值函数的精度如何评定?其中误差与观测值的中误差存在怎样的关系?如何从后者得到前者?这是本章所要讨论的重要内容,阐述这种关系的公式称为协方差传播律。
误差理论与平差基础课件 第3、4章
求函数向量 x = [ x1
x 2 ]T 的方差。
-5-
第三章 协方差传播律 三、两个函数 y ,
r ,1
r ,t
t ,1
z 的互协方差阵
⎡ 4 0 0⎤ ⎢0 2 0⎥ 例3设有观测向量L,已知其协方差阵为,D = ⎢ ⎥ 3, 3 ⎢ 0 0 3⎥ ⎣ ⎦ 求下列函数的协方差。
DYZ = FDXX K T
T DYY = FDXX F T = DYY r ×r
-4-
第三章 协方差传播律
例1已知 L1 ...L3
⎤ ⎡3 DL = ⎢ 2 ⎥ ⎥ ⎢ 3, 3 ⎢ 4⎥ ⎦ ⎣
求函数 x = 5L1 − L2 + 2 L3 − 7 的方差。
例2已知 L1 ...L3
⎡ 3 − 1 1⎤ DL = ⎢− 1 2 0⎥ ⎥ ⎢ 3, 3 ⎢ 1 0 4⎥ ⎦ ⎣ x 2 = − L2 + 3L3 − 2 函数 x1 = 2 L1 − L2 + 5,
单位权中误差 比例因子 权为1的观测值对应的中误差
3
测量中常用的方法
(1)水准测量的权 (2)同精度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的权 (3)距离丈量的权 (4)三角高程测量的权
-15-
第三章 协方差传播律 九、协因数和协因数传播律 1 2 3 4 5
协因数 协因数阵 协因数阵的特点 互协因数阵 权阵
-16-
第三章 协方差传播律--协因数和协因数传播律
当观测值互不相关时,权阵为对角阵,主对角 线上的元素为观测值的权。
L = [ L1 ......Ln ]T
2 ⎡σ L1 ⎢ 2 ⎢σ 0 1 = 2 DL = ⎢ ... σ0 ⎢ ⎢ 0 ⎢ ⎣
QLL
测量平差概述
系统误差具有累计性 测量规范中所制定的种种限制都是 减少系统误差对观测结果的影响。
主页
例子
某钢尺的注记长度为30m,经鉴定后,它的实 际长度为30.016m,即每量一整尺,就比实际 长度量小0.016m,也就是每量一整尺段就有 +0.016m的系统误差。这种误差的数值和符号 是固定的,误差的大小与距离成正比,若丈量 了五个整尺段,则长度误差为 5×(+0.016)=+0.080m。若用此钢尺丈量结果为 167.213m,则实际长度为: 167.213+×0.0016=167.213+0.089=167.302(m)
技术水平 工作态度
精密度 误 差
温度、湿度 风力 等
观测条件对观测成果产生影响,不可避免产生观测误差 观测条件较好则观测质量较高,观测条件较差则观测质 量较低,观测条件相同则观测质量相同。
返回 主页
观测值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
仪器工具误差 环境误差:随时间变化、大气折光、无线电传 播干扰、多路径效应 图像转换误差 基准误差 定轨误差 输入误差 人员误差
测绘科学与技术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
数学
政治 摄影测量与遥感
英语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 测量源自差 工程测量 海洋测量主页
测绘界的院士知多少?
» 测绘界的院士知多少?
夏坚白、王之卓、方 俊 陈永龄、陈俊勇、刘先琳 李德仁、宁津生、刘经南 许厚泽、魏子卿、王家耀 王任享、高 俊、张祖勋 许其凤、叶淑华
主页
二、测量平差学科的研究对象
经典测量平差范畴(只包含偶然误差)
近代测量平差范畴(系统误差与粗差) 测量平差理论和方法是测绘学科中测量数据 处理和质量控制方面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在 现代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 系统)、RS(遥感)及其集成的高新测量 技术以及高精度自动化数字化数据采集和处 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误差理论与平差基础
误差理论与平差基础名词解释1、测量平差:依据某种最优准则(最小二乘法),对一系列带有观测误差的观测值,运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来消除它们之间的不符值,求出未知数的最估计值与精度的理论方法。
2、偶然误差:即从单个误差看,该列误差的大小和符号没有规律性,但就大量误差的总体而言,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3、系统误差: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做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在大小和符号上都表现出系统性,或者在观测过程中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者为某一常数,那么,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4、粗差:明显歪曲测量结果的误差,是指比在正常观测条件所可能出现的最大误差还要大的误差。
5、平均误差:在一定观测条件下一组独立的偶然误差的绝对值的数学期望称为平均误差。
6、或然误差:当观测误差出现在(—,+)之间的概率等于1/2时,称为或然误差。
7、条件平差:一个几何模型中有r个多余观测,就产生r个条件方程,以条件方程为函数模型的平差方法,称为条件平差。
8、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在平差问题中多选择了u个独立量为参数(而0<u<t)参加平差计算,就可建立含有参数的条件方程作为平差的函数模型,称之为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
9、间接平差:在平差问题中,当所选的独立参数个数等于必要观测数t时,可将每个观测值表达成这t个参数的函数,组成观测方程,这种以观测方程为函数模型的平差方法称为间接平差。
10、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在平差问题中,多余观测数r=n-t,所选参数u>t个,其中包含t个独立参数,则参数间存在s=u-t个限制条件。
平差时列出n个观测方程和s个限制参数间关系的条件方程,以此为函数模型的平差方法称为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
11、秩亏自由网平差:如果网中不设起始数据或没有必要的起算数据,而且又设所有网点坐标为参数,这样的平差问题称为秩亏自由网平差。
12、精度:误差分布的密集或离散程度。
13、准度:随机变量的真值与数学期望之差。
(完整版)测量平差知识大全汇总
➢绪论➢测量平差理论➢4种基本平差方法➢讨论点位精度➢统计假设检验的知识➢近代平差概论✧绪论§1-1观测误差测量数据(观测数据)是指用一定的仪器、工具、传感器或其他手段获取的反映地球与其它实体的空间分布有关信息的数据,包含信息和干扰(误差)两部分。
一、误差来源观测值中包含有观测误差,其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 测量仪器;2. 观测者;3. 外界条件。
二、观测误差分类1. 偶然误差定义,例如估读小数;2. 系统误差定义,例如用具有某一尺长误差的钢尺量距;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在观测过程中总是同时产生的。
3. 粗差定义,例如观测时大数读错。
误差分布与精度指标§2-1 正态分布概率论中的正态分布是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中随机变量的基本分布。
一、一维正态分布§2-2偶然误差的规律性2. 直方图由表2-1、表2-2可以得到直方图2-1和图2-2(注意纵、横坐标各表示什么?),直方图形象地表示了误差分布情况。
3. 误差分布曲线(误差的概率分布曲线)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得到一组独立的误差,对应着一种确定的误差分布。
当观测值个数的情况下,频率稳定,误差区间间隔无限缩小,图2-1和图2-2中各长方条顶边所形成的折线将分别变成如图2-3所示的两条光滑的曲线,称为误差分布曲线,随着n增大,以正态分布为其极限。
因此,在以后的讨论中,都是以正态分布作为描述偶然误差分布的数学模型。
4. 偶然误差的特性第三章协方差传播律及权在测量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某些量的大小并不是直接测定的,而是由观测值通过一定的函数关系间接计算出来的,显然,这些量是观测值的函数。
例如,在一个三角形中同精度观测了3个内角L1,L2和L3,其闭合差w和各角度的平差值分别又如图3—1中用侧方交会求交会点的坐标等。
现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观测值函数的精度如何评定?其中误差与观测值的中误差存在怎样的关系?如何从后者得到前者?这是本章所要讨论的重要内容,阐述这种关系的公式称为协方差传播律。
第六章近代平差简介
• b)秩亏测边网或边角网重心基准 • c)秩亏测角网重心基准
• 以上两项均有: i 1 条件成立, i 1 参照a)的水准网重心基准,可知b)、c)两项中也 有重心基准条件存在。
i
ˆ x
m
ˆi 0 0 , y
m
6、秩亏自由网平差的一些特性 • 1)参数估计值的有偏性
~ 由 Ax l
T T • 2)、x ˆ x ˆ min与G x ˆ 0等价
ˆ U 0的条件下,对x ˆ有 不同基准下的平差,均 是在满足Nx ˆ解。设有满足不同基准 不同的约束,故而产生 了不同的x 的 ˆ1 U 0 Nx ˆ1、x ˆ 2,有: 两个最小二乘解 x ˆ2 U 0 Nx ˆ1 x ˆ2 0 上两式相减: N x ˆ1 x ˆ 2=GD 考虑:NG=0 故有:x ˆ x ˆ GD 式中D未知, x ˆ T x ˆ min,需要: 若要满足x ˆ T x ˆ ˆ x T x ˆ ˆ T G=0 x ˆ T x ˆ min G T x ˆ 0 =2 x =2 x D D
• 1)、水准网的G阵
2 -1 -1 如前例:N=-1 2 -1 其中:R N 2, d 1 -1 -1 2
N有一个为零的特征值。 设其特征向量为:G= g1
g2
g3
T
2 -1 -1 g1 NG 0 -1 2 -1 g 2 0 -1 -1 2 g 3 得通解:g1 g 2 g 3 c--任意常数 标准化后:G =
T
若G阵经标准化: G G=I 则可用:Q x ˆx ˆ=QG-GG
T
T
注意:秩亏网平差的广 义逆法及附加阵法均是 在最 小二乘原则下得到法方 程后,由于其系数阵秩 亏, 再加上最小范数约束而 得到的结果,所以这两 种平 差法的结果完全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平差模型
n1
L = AX+∆
nu u 1
2 0 2 0
n1
−1
D =σ Q =σ P
R(A)=U
T
R(Q)=n
X为非随机参数
ˆ − L) T P ( AX − L) = min ˆ V PV = ( AX
经典平差公式
ˆ X = ( AT PA)−1 AT Pℓ = N −1 AT Pℓ ˆ − ℓ (ℓ = L - AXo ) V = AX ˆ L = L+V −1 QXX = N ˆˆ V T PV 2 ˆ σ0 = n −u 2 DX = σ 0 QXX ˆ ˆˆ
参数估计准则:最小二乘估计; 参数估计准则:最小二乘估计;
参数估计理论发展:极大似然估计、极大验后估计、最有无偏估计、 参数估计理论发展:极大似然估计、极大验后估计、最有无偏估计、贝叶 斯估计、 范估计 信息扩展估计、 范估计、 斯估计、P-范估计、信息扩展估计、半参数估计等
( )
( )
近代测量平差的特点
近代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学院 张 勤
一、数据处理内涵
1、现实世界的模型化 、
用正确的数字化方法描述现实世界
2、模型的解算方法、准则 、模型的解算方法、
数据处理方法 、平差准则
3、质量评价 、
精度、 精度、可靠性
4、数据的挖掘 、
从数据中提取隐含、 从数据中提取隐含、潜在的信息
通常,将大地网最优化设计按其过程分为四类: 零类设计(ZOD)——选择大地网基准 一类设计(FOD)——大地网图形设计 二类设计(SOD)——观测权的设计 三类设计(THOD)——改进已有大地网的图形和观测权 此分类并不合理 优化准则:精度标准,可靠性标准,费用标准。
总结: 总结:
经典平差:高斯——马尔柯夫模型:(( ))( Nhomakorabea)
有偏估计: E 偏差:Bias
(Xˆ ) ≠
X
准确度:(精度好,准确度差)
(Xˆ ) = β = E (Xˆ ) − X ˆ ˆ 有偏估计: MSE (X ) = t ( D ( X )) + β
r
T
β
基本思想:方差和偏差都要小,或适当增大,换取的减小 岭估计:广义岭估计、主成分估计、特征根估计。
测量平差理论:从以代数为主→概率统计为主+近代数学; 形成:概率统计学、近代数学与测量数据处理融合为一体 数据采集方法:以现代手段为主,信息+干扰(偶然误差、粗差、 系统误差),扩展了系统误差和粗差理论 平差的最优化准则:从最小二乘 → 极大似然估计、极大验后 估计、最小方差估计、贝叶斯估计; 产生了不少新平差方法:非线性平差、半参数法 静态→动态:数据采集的自动化
⇒
1964年高德曼(Goldmen)蔡勒(Zelen): Q,P满秩 Q , P奇异(奇异权逆阵的最小二乘)
V T Q −V = min
1971年劳(Rao)广义高斯——马尔柯夫
ˆ V = AX − L
R ( A) ≤ t
D =σ0 Q
2
det(Q ) ≥ 0
2.4 最小二乘滤波、推估和配置 最小二乘滤波、
高斯——马尔柯夫模型: 马尔柯夫模型: 高斯 马尔柯夫模型 马尔柯夫(1912) 测量平差模型: L 函数模型: = AX + ∆ E [L ] = AX
随机模型:
E [∆ ] = 0 (观测值应满足的随机性质) 2 2 −1 D0 = σ 0 P = σ 0 Q
Q,D,P是 ∆或L的对角阵. 由于绝大多数情况真值不知所以∆不知,用改正数V代替∆: V=AX-L (间接平差函数) R(A)=m (列满秩)
我们根据高斯的最小二乘原理可以得出最优无偏估计量: 无偏性: E L = L ˆ 最优性: t r (Qτ ) = min
[]
1.3 经典平差主要研究内容: 经典平差主要研究内容:
对于未知参数独立 独立(列满)解算法方程组。 独立 简化方法主要有: 填表(高斯改化法) 史赖伯法则 克里格尔分区法 赫尔默特平差法 克拉索夫斯基平差法
二、近代平差理论简介
1. 经典平差
1.1最小二乘原理 最小二乘原理 测量平差:求含有随机误差的观测值及其 函数的平差值即求定未知参数的最佳估值. 最小二乘原理:观测值改正数的平方和等 于最小,如下所示 :
V PV = min,(∑V = min)
T 2
1.2 测量平差数学模型
平差数学模型
函数模型是描述观测量与待求参数间的数学函 函数模型 数关系的模型,是确定客观实际的本质或特征的 模型。 随机模型是描述平差问题中的随机量(如观测 随机模型 量)及其相互间统计相关性质的模型。
②加权秩亏自由网平差: 在 V T PV = min 最小二乘,加权最小范数条件下
ˆ ˆ X T PX X = min
③拟稳平差:将网中的未知数分为两类:
ˆ XI Z = ˆ X II ˆ ˆ X Ι 是非稳定点, ∐是稳定点; X
V T PV = min 在 ˆ T ˆ 部分参数最小范数 X II X II = min
L = AX + ∆
E (∆) = 0 2 2 −1 D = σ 0 Q = σ 0 P
( 无偏估计)
X—非随机,L—随机独立,A—列满秩,P—对角方阵;
近代平差:使观测值概念广义化。 ①L随机独立随机相关,P—对称方阵(相关平差)。 ②A列满秩A秩亏,秩亏自由网平差; ③X非随机参数具有各态经历性的平稳随机函数(拟合推 估)最小二乘配置; ④仅考虑研究函数模型(各种平差方法)考虑研究随机 模型(方差分量估计); ⑤不考虑模型误差(系统差,粗差)顾及模型误差(附 加系统参数的平差,可靠靠性理论,数据探测,稳 健估计)
ˆ ˆ ⑥ E[∆ ] = 0 E X = X 无偏估计→ E [∆] ≠ 0 E X ≠ X有偏估计 ⑦仅处理几何数据,物理数据联合(整体大地网平差) ⑧二维平差向三维平差发展; ⑨静态平差动态平差,考虑时间参数t (参数随时间的变化); ⑩按经验设计大地网最优设计大地网(大地网优化设计)线性 代数,泛函分析,近代回归分析,多元统计分析,随机数学, 计算机理论。
A列满秩⇒奇异阵 经典平差要求:必要的起算数据(基准); 使平差结果强制附加在起算数据上(A列满秩) ⇒(最小二 乘)唯一解; 系数A奇异阵⇒ 最小二乘,无唯一解; 增加新的求解条件唯一解;
① 普通秩亏自由网平差:
V T PV = min 在 X T X = min 最小二乘,最小范数条件下 ˆ ˆ
内可靠性:不可发现的最大粗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优 化设计中用)定网形态,观测量多少。 测量实用上,研究在平差过程中自动剔除粗差方法,即粗 差定位 粗差定位分为两种: ①粗差归入函数模型的数据探测法(识别法) ②粗差归入随机模型的稳健估计法(调节法)(Robust) 优缺点: ①识别法:可以剔除粗差。依靠V最小二乘将大改正数分 配到许多观测值上。 ②调节法:不能剔除粗差,改正数、权合理分配。
2 近代测量平差进展
2.1 前言
数据采集手段—现代化、自动化、高精度 随着电子计算机,矩阵代数,泛函分析,最优化理论以 及概率统计的发展和完善,经典平差逐渐发展到近代平差. 2.2 相关平差:(1947年)田斯特拉(Tienstla) 相关平差: 高斯—马尔柯夫模型,Q,D,P是满秩的. 观测独立 ⇒ 相关, 直接观测值 ⇒ 导出量 相关平差对测量平差理论研究有重大促进作用,推动 了测量平差的发展,它有着强的概括性,和统一的形式。
∆ = ∆g + ∆s + ∆h
平差模型为:
L = AX + BS + ∆
S为附加参数向量 ②剔除粗差的平差方法; 测量中除了有偶然误差,还有粗差,导致平差结果失 真、不可靠。传统中采用在测量工作中剔除粗差。例 如,增加多余观测,闭合差检验。检验方法,统计检 验粗差,仅说明有无粗差。无法剔除粗差。 1968年,巴尔达提出“数据探测”法和可靠性理论。 可靠性(理论上研究)外可靠性:平差系统发现观测值 最小粗差的能力。
2.7考虑系统误差、粗差的平差方法; 考虑系统误差、粗差的平差方法; 考虑系统误差 观测误差:按性质分: 粗差 ∆ g、系统误差∆ s、偶然误差∆ K ∆ g , ∆ s 在平差前,不可能完全被剔除、消除,因此不 符合正态分布的要求,仍用最小二乘,将使平差结果失 真(航测、GPS)则须考虑 ①考虑系统的平差方法: 在仅含有偶然误差模型中加入一些附加参数(系统参 数)以补偿观测数据中存在的系统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2.8 有偏估计: 有偏估计: 经典平差——最小二乘原理——最优无偏估计。 ˆ E X =X
ˆ lim( E X − X ) = 0
( )
E X − X T X − X = min ˆ Tr ˆ 当平差中含有较多未知参数的大型线性模型,未知参数 可能近似线性相关,法方程性态不好(病态)—接近奇 异,按最小二乘平差将导致虽满足最小二乘最优条件。 方差最小,但值都很大,精度差,相当不稳定。
ˆ CX = W
当C=0时,带未知数的条件平差: ˆ ˆ BV + AX = f ( AV + BX + W = 0) 当P,Q对角阵则对应经典平差; 当P,Q满秩阵则对应相关平差; 相关平差使最小二乘原理平差概念广义化,是测量平差 理论的一大进展。
2.3 秩亏平差:(1962年)迈塞尔(Meissl) 秩亏平差:
随机模型的验后估计的方法有: 随机模型的验后估计的方法有 ① 赫尔默特估计法: 2 T 建立各类观测值 Vi PV 与对应的 δ i 的关系式,通过平差 i 求得的 ViT PV ,求δ i 2, δ i2 → δ i i ②MINQUE估计法(Rao 1970): 最小范数:根据估计应具有的性质:无偏性,不变性, 最小范数。把满足这些性质的条件变成一个求最小迹的 极值问题,求极值的解。 BIQUE法(Koch 1980) ③库贝克(Kubik )最大似然法: 假设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然法函数可表示为方差— 协方差的数学期望的函数,然后使该函数为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