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问题

合集下载

浅谈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问题

浅谈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问题

浅谈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问题【摘要】本文从2006年颁布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本文简称“新准则”)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以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从审计的角度探讨审计人员如何真实公允地执行审计、实现审计的目标,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资产减值准备审计真实公允一、引言新准则中《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其中,在第十七条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此新准则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通过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操纵利润的问题。

审计人员在对企业进行审计时,如何真实公允地执行审计、从而实现审计的目标,值得进一步探讨。

二、资产减值准则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新资产减值准则较以往的相关准则有了新的调整或增加了许多规定,如在资产减值测试的频率、明确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方法、引入资产组的概念、规定总部资产和商誉的减值处理、禁止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等方面,给予企业在实务操作的过程中更明确和严格的指南与规范。

但是,在实际应用资产减值准则时,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新准则并没有明确资产减值的具体确认标准,存在较大的可操纵空间。

新准则中规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其中,“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在确定可收回金额以及减值金额时,对公允价值、现值、处置费用等的估计有较大的人为操纵空间。

虽然准则就如何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及预计处置费用、如何预计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等提供了操作指南,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尚未健全和规范,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没有形成活跃的资产交换的二级市场,市场价格评估随意性大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在估计公允价值时具有不稳定性、操纵性和任意性,仍给企业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留下较大的操纵空间。

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资产预期能够帮助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但是市场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也直接导致了资产营利性不断变化,资产不但可能会增加,也可能会出現资产减值的情况。

实施新会计准则之后,我国资产减值会计体系不断完善,但是实际工作开展时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完善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笔者主要分析了当前资产减值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了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到了一些完善资产减值会计的措施,希望能够推动资产减值会计更好的发展。

标签:资产减值会计;问题;完善措施一、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1.资产减值会计计量时规范程度不够目前,上市公司计提的减值准备,主要由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构成,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两项占到了总额的60%。

例如,某公司库存有原材料,其型号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生产条件,在外部市场难以变现,决定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其原账面价值789万元,已提跌价准备629万元,准备补提跌价准备160万元。

由此可见,我国很多上市公司都会在资产减值时随意地操纵利润的情况,并且在计量和确认资产时,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也比较多。

我国市场经济体系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去完善,并且做到信息对称比较困难,这也导致了资产价值虚假的问题存在比较普遍,受到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市场经济信息很难及时充分地反映出来,公允价值所具备的作用也很难得到有效发挥。

2.会计人员预测和决定财务的能力比较低下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在预测现金往来时经验欠缺,这也直接导致了预测结果的可信度比较低。

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必须提供3~10年的公司盈利预测,最终结果却是预测结果和实际情况相差较大,最终选择把盈利预测添加到自发性公开信息中去,这也能够将上市公司会计人员和领导预测决定财务预测能力很好地体现出来。

3.会计专业人员较少并且综合素质较低现在我国很多会计人员的操作能力较差并且专业知识欠缺,对于市场信息很难及时地洞察,这也直接导致了其很难解决那些比较复杂的资产减值问题,这种情况的存在也会降低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浅谈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浅谈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摘要:管理盈余的重要手段就是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提供给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机会和空间实现对利润的操纵,进而操控企业的财务报表,导致了会计信息的虚伪性。

针对企业资产减值计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措施。

关键词: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原则;资产减值准备1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存在的问题在需要计提的八项资产减值准备中,常被企业用来进行操纵盈余的是原有制度规定的四项准备,下面依次进行讨论。

1.1短期投资减值准备会计准则规定,我国企业在运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对短期投资进行期末评价时,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单项比较、分类比较和总额比较的方法比较短期投资成本与市价。

如果某项短期投资比较重大(如占整个短期投资10%以上),应按单项比较为基础计算并确定计提的跌价准备。

这给了一些企业灵活选择的空间,使部分企业通过对计提方法的选择———总体、类别和单项,达到左右利润的目的。

1.2坏账准备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

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

坏账准备计提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企业应当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予以合理估计。

这对于那些资产较好,会计核算规范的企业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使财务报告更能真实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之,则成为部分企业调节财务状况的砝码。

1.3存货跌价准备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及对策

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及对策

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资产减值准备是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对资产价值下降所做的准备。

本文首先探讨了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包括市场变化、经济不确定性和管理层判断等因素可能导致资产减值。

然后进一步分析了资产减值准备的对策,如评估市场风险、建立严格的审计制度和加强对资产价值波动的监控。

结论指出企业应当及时调整管理策略,避免资产减值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企业财务健康。

通过对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和对策的讨论,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潜在风险,保护资产价值,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资产减值准备、问题、对策、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资产减值准备是公司财务报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它反映了公司资产价值的真实情况。

对于减值准备的合理处理,不仅关乎公司的财务稳健性,还关系到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对公司的信任度。

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市场环境和公司经营状况发生变化时,资产的减值问题就会浮现出来。

而一旦公司没有妥善处理资产减值问题,可能会导致公司财务报表失真,进而影响到投资者的决策。

为了应对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公司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

这包括建立完善的减值准备政策和程序、加强资产价值评估、定期进行资产价值调整等措施。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公司才能有效地应对资产减值问题,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资产减值准备对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具有重要影响,公司应该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通过建立系统的对策来确保资产减值准备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 正文2.1 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资产减值准备是公司在财务报表中进行的一项重要会计处理。

它涉及到对公司资产价值的评估和确认,以确保财务报表反映了资产当前的实际价值。

在实际操作中,资产减值准备常常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公司及时采取对策来应对。

资产减值准备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评估不准确、准备不足以覆盖实际损失、以及准备没有充分考虑未来潜在风险等。

评估不准确可能导致公司高估或低估资产价值,从而影响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及对策

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及对策

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及对策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将资产减值由四项扩展到八项,规范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该项改革措施在会计界引发了一系列关于资产减值的讨论。

本文首先阐述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着重分析计提准备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影响因素针对目前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现状,对影响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主客观因素分析如下:1.1经营者利益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纳税人发生的减值准备金是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的,企业根据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将不会获得扣税上的利益。

这从企业经营者利益考虑,自然不会选择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只是选择部分或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增加资产总额和账面会计利润。

对于符合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条件的固定资产,与其全额计提减值准备,还不如申请批准报废,以达到净支出允许在税前扣除,减少当期应交所得税的目的。

1.2企业会计制度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制度中,对资产减值准备做了规定,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可操作性的问题。

1.2.1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标准问题。

从我国市场本身的发展来看,市场经济尚处于发育阶段,企业间的交易行为不十分规范,市场竞争不充分,会计制度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标准,如存货跌价准备的可变现净值,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现行市价,委托贷款、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的可收回金额等难以确定。

1.2.2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比较问题。

《企业会计制度》要求按单项比较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单项比较法计算的期末存货成本结果最精确,但工作量极大,对于依赖会计制度缺乏自主理财和相应的职业判断能力的会计人员来讲是很困难的事情。

1.2.3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问题。

我国无形资产准则不允许企业对无形资产进行重估。

这就是说,在企业无形资产实际价值远远高于账面金额时不能调整账面金额;而在企业无形资产发生减值时必须调整账项,这显然不符合新形势下企业竞争的需要。

方案-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

方案-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

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企业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注册会计师受托实施年度会计报表时,往往会遇到两种偏向:一是被审计单位为了粉饰经营业绩、夸大当年利润或少报当年亏损,不提或者少提按规定应计提的减值准备;二是被审计单位为了调节年度利润和均衡股利分配,计提的减值准备高于预计损失数,也就是所谓计提秘密准备。

这两种偏向的结果都使报表不实、会计信息虚假。

为了保证企业会计报表的真实性,注册会计师必须对企业年终计提或转回的资产减值准备(以下简称减值准备)实施重点检查;同时,审计减值准备会计处理和处理的正确性。

一、减值准备计提的审计减值准备通常是被审计单位经营者依据有关因素做出的估计,发生错报的风险较大,注册会计师应当以应有的谨慎态度实施审计。

必要时,注册会计师可以利用专家工作,比如请专家对关键设备、成套设备和重要物的销售净价或使用价值进行鉴定等。

以下就审计中几个关键概念的把握阐述笔者的观点。

1.关于可收回金额。

“可收回金额”,是对减值准备计提数进行审计认定的前提,只要可收回金额低于资产的帐面价值,其差额就是减值准备的应提金额。

可收回金额,《企业会计制度》解释为:“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

“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中称为“使用价值”,本文为叙述方便,也将其简称为“使用价值”。

对于如何处理可收回金额中销售净价与使用价值的关系,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提出的一些主张,可以作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可收回金额时的参考:(l)“如果资产的销售净价与其使用价值中的任何一项超过其帐面金额,资产没有减值,因而没有必要估计其他金额”。

从会计信息质量角度谈资产减值准备的计得及其审计

从会计信息质量角度谈资产减值准备的计得及其审计

从会计信息质量角度谈资产减值准备的计得及其审计1999年底,财政部发布了《(股份有限公司制度)有关会计处理补充规定》(简称《补充规定》),紧接着证监会又公布了《关于上市公司做好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最近中注协又发布了《资产减值准备审计指导意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资产减值准备问题已引起各方普遍关注。

资产减值准备,是指按照《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补充规定》等规定要求各类股份公司中的境外上市公司、H股、B股公司计提的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一、充分认识资产减值对会计信息质且的在上市公司年报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资产负债表中列有大额的应收账款,而这些应收账款是否全部能为带来利益却值得。

根据近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有2/3的企业应收账款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其中应收账款数额翻番的企业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0%,并且应收账款账龄呈老化态势,两年以上、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比重大幅度增加,人们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账龄如此长的应收款项,到底回收的可能性有多大?大批款项长期不能收回,公司为此负担的不仅是利息费用,而且也降低了现金利用率,丧失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众多的上市公司对他们长期末收回的应收款项却采取较低的坏账计提比例,使应收账款净额这一资产虚增,权益虚增;同时使费用虚减,利润虚增。

另外,国内市场由于供需失衡,曾一度疲软,企业经营不善等原因,造成原料及产品积压,一些上市公司的存货周转速度减慢,存货庞大,期末存货余额剧增。

这不仅说明企业经营管理绩效较差,计划性不强或销售不畅,流动资产过多地沉淀在存货上,必然导致企业货币资金减少,缺乏应有的流动性及财务灵活性,而且在技术迅速的,存货周转速度过慢,很有可能会发生存货跌价损失。

上市公司如果对很可能会发生跌价损失的存货不按一定的,比例计提跌价准备,也会使存货这一资产虚增,权益虚增;同时使费用虚减,利润虚增。

同样道理,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也有这样的问题。

资产减值准则审计问题浅析

资产减值准则审计问题浅析

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的现金流人 为依据 。 2) ( 审查确认资产组 时是否考虑了企业管理层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式即按 照生产线 、 业务种类还是按照地区或者区域 和对 资产 的持续使 用或者处置的
决策方式 等。 ( ) 3 审查是否资产组一经确定 , 各会计期间保持 了一 致性 , 是否随意变更。 ( 审查是否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方式 4)
报、 半年报不计提减值准备和年底一 次计 提 、 作随意性 的现 象 , 操
没有销售市价 , 只有使用价值 , 单项资产一般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 量, 这导致单项资产无法确认 可收回金额 。因此 , 要求 以单项资产 为基础计 提减值准备在操作性上有一定难度 。
四 、 产 减 值 计 量 模 式 的 客观 性 资
灵活多变 , 在确定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 时, 没有一个确定 的标准 , 从 而增加了审计工作 的难度。 ( 审查是否认真执行新会计准则 , 5) 是 否企业仍在执行旧准则 , 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 。 如对固
定资产 、 无形资产难 以单独产生现金 流量 , 且企业 的长期资产往 往
进行判断 , 以便确定是否计提减值 准备 。 审查上市公 司是 否存在季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范 , 审查是否引入了 “ 资产组 ”、 资产组 “ 组合”、 企业总部资产”等概念。在单项资产可收回金额难 以确定 “ 时, 应当按照相关 资产所归属资产组或总部资产为基础进行减值测
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 ;是否 明确存货 、消耗性 生物资产 和金融资
产、 投资性房地产 、 建造合 同形成的资产 、 递延所得税资 产等相关
资产减值准备 的计提时间是否恰 当直接影响资产减值核算的 准确性 ,审计人员审计时应特别关 注企业是否在资产负债表 日判

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引言资产减值是公司会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也是经常被关注的话题。

资产减值会计主要是指企业对其资产进行减值测试,以确定资产账面价值是否超过其可收回金额,若资产账面价值超过可收回金额,则需要减值计提减值准备。

在实际操作中,资产减值会计往往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二、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1. 会计政策选择资产减值的会计政策选择是资产减值会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企业在资产减值测试中可以选择使用成本模型或者公允价值模型。

成本模型是指资产按照成本减值,公允价值模型是指资产按照公允价值减值。

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可能会导致资产减值计提的不确定性,影响公司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 减值测试的不确定性减值测试的不确定性也是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一个问题。

企业在进行资产减值测试时需要对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估计,而这些估计存在不确定性。

减值测试还需要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这同样存在不确定性。

这些不确定性会影响资产减值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资产减值计提的主观性资产减值计提存在主观性,主要体现在估计的过程中。

对于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和可收回金额的估计,需要进行专业判断和分析,而这些判断和分析是存在一定主观性的。

这也可能导致不同企业对于同一资产的减值计提存在较大的差异。

4. 欠账面减值欠账面减值是指当资产账面价值低于可收回金额时,企业未对其进行减值计提或计提不足的情况。

这可能导致企业财务报告的不准确性和误导性,影响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判断。

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滞后性也是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一个问题。

企业对于资产减值的识别和计提通常是基于历史成本和过去发生的事件,而不能及时反映当前市场变化和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

三、对策研究1. 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资产减值会计制度和流程,确保资产减值计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浅议资产减值准备及其审计

浅议资产减值准备及其审计
维普资讯
2 0 /5上 半 月 版 ) 总第 2 5 0 20 { 4 期
文章 编 号 : 1 l18(O 2o 一0 40 l _4 x2 O )5L 09 —2 0
浅 钽 产 碱 值 雉 备 殷 舆 审 针
孙 彦 丛 , 柯 大 钢
( 安 交通 大学 管理 学院 , 磕 西 西 安 7 0 4 ) 西 10 9
相关问题进 行探计 实 为重要 。
关键词 : 资产减值 准备; 审计风 险; 审 计 蓑略 中图分类号:F 7 23 4 文献标识码:A 匠期以来 ,我国许 多企 业特 别是 闰有 企业 普遍 存 枉 资产不实 、利润 虚增等现 象 ,严 重影响 了企 业会 计 信 息的质量 ,财政部近 日发 布 的 《 业会 计 制 度》 和 企 新 制 定 或修 改 的 儿 项 《 业 会 计准 则 》 充 分 借 鉴 企 , 了第 3 号吲 际 会 计准 则 和美 国 财 务 会 计 准 则 委 员会 2 (A B 第 l 1 准 则公 告关于 资产 减值 的规 定 , 要 F S) 号 2 求 企业对 可能 发生损 失 的资 产计提 减值准 备。 这 无疑 对 企业避 免不 良资产、提 高资 产 质量,从 而 提 高 会 计 信 息质量起到 了巨大的推动 作 用 ,但 同时 为 企 业在 定限 度 内操 纵 会 计利 润 、进 行 盈 余 管 理 留 下 了 空 间。本文针 对资产减值 准 备及 其审 计等 相关 问 题 进行 探 讨。 资产减值准备的概念及其审计存在的问题 f・ )资产 减值准 备 的概念 《 业会计制 度》 第5 条规定 “ 业应当定 期或 企 l 企 髫至少 于每年年 度终 了, 对 各项 资 产进 行 全 面检 查 , 并根据 谨慎性 原 则的要求 ,合 理地预 计各 项 资 产 可能 发 l生的损失 ,对可 能发生 损失 的 各项资 产计 提 资 产减 值 准 备。 资产减 值 准 备 是 指 企 业根 据 《 业 会 计 制 企 噬 》 企 业会 计准 则 》 等 规 定必 须 计提 的 “L项 准 、《 备” ,具体 为:应 收 账 款 坏 账准 备 ,短 期 投 资 跌 价 准 备 存货跌价 准 备、 长期 投 资减值准 备 固定 资 产减 值 准备 枉 建工程 减 值 准 备、 和无 y 资 产 减值 准 备 f ; 上述规 定可 看 出, 当企 业 拥有 或者控 制 的 资 产 为 企业创造经济 利益 的能力 受到 重 大不利影 响 或 已 不能 勾企 业 来经 济利 箍时 ( 如企 业的 菜无形 资 产 已 被其 它新技术 等替代, 在建工 程 长期停建 并且 颅计 在 未 来 J年内不会 重新开 I等) 即 资 产 的 账 面 价 值 超 过可 L : , 收 回价值 的金 撷 ,其差额部 分 所能获 得 的将 来 的 经 济 利益 ( 潜杠效 益) 为零或 负值 时, 该项资 产 应 视 为 已 绎减值 ,企业螈 当根据 谨慎 性原 则,计提 资 产 减值 准

【推荐下载】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

【推荐下载】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

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减值准备通常是被审计单位经营者依据有关因素做出的估计,发生错报的风险较大,注册会计师应当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实施审计工作。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注册会计师受托实施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时,往往会遇到两种偏向:一是被审计单位为了粉饰经营业绩、夸大当年利润或少报当年亏损,不提或者少提按规定应计提的减值准备;二是被审计单位为了调节年度利润和均衡股利分配,计提的减值准备高于预计损失数,也就是所谓计提秘密准备。

这两种偏向的结果都使报表不实、会计信息虚假。

为了保证企业会计报表的真实性,注册会计师必须对企业年终计提或转回的资产减值准备(以下简称减值准备)实施重点检查;同时,审计减值准备会计处理和税收处理的正确性。

 一、减值准备计提的审计 减值准备通常是被审计单位经营者依据有关因素做出的估计,发生错报的风险较大,注册会计师应当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实施审计工作。

必要时,注册会计师可以利用专家工作,比如请专家对关键设备、成套设备和重要建筑物的销售净价或使用价值进行鉴定等。

以下就审计中几个关键概念的把握阐述笔者的观点。

 1.关于可收回金额。

可收回金额,是对减值准备计提数进行审计认定的前提,只要可收回金额低于资产的帐面价值,其差额就是减值准备的应提金额。

可收回金额,《企业会计制度》解释为: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

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中称为使用价值,本文为叙述方便,也将其简称为使用价值。

 对于如何处理可收回金额中销售净价与使用价值的关系,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提出的一些主张,可以作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可收回金额时的参考:(l) 如果资产的销售净价与其使用价值中的任何一项超过其帐面金额,资产没有减值,因而没有必要估计其他金额。

浅谈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强调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也就是说资产减值是在谨慎性原则下,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

但可能发生的损失具体指哪一方面并未统一明确,而是在具体资产项目减值损失计量的内容当中做出不同资产减值损失的描述。

二、资产减值中存在的问题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专列一节来规范有关资产减值的相关处理,针对资产减值的确认、计提、计量、批露及相关内容作了规定。

但是,对企业资产减值会计核算只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制度中作了少数几项特殊的规定,并未做出全面系统的规范,形成独立的资产减值准则。

对资产减值计量基础缺乏统一标准,对一些财务处理尚未形成明确一致的方法,导致在会计实务中缺乏可操作性。

为此,有必要对资产减值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确认与计量难度较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是确定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

我国采用的是经济性标准,只要资产发生减值,即当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就予以确认。

然而,要合理确定各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有较大的难度。

因为:1. 我国目前资产信息、价格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缺乏依据。

2.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入账后,由于技术更新、市价下跌等原因,会发生价值贬损。

对其确认和计量远远超出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需多个部门协同认定,甚至需要企业外部的专业评估机构才能认定。

不仅难度较大,而且时间往往滞后于会计信息的披露时间。

3. 应收款和对外投资的减值耍根据债务企业和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及持续经营状况认定。

这项工作就目前来说,在我国还很难做到。

4.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产减值准备要逐项确认和计量(应收款的坏账准备虽然是按比例提取,但提取比例是在逐项分析可收回性的基础上确定的)。

企业资产的种类多,要对成千上万种资产的可变现或可收回净值逐一确认和计量,难度太大。

(二)计提被滥用1.计提资产减&准备成了上市公司操纵盈利的手段。

上市公司利用“计提准备”操纵盈余的方式主要有:一是集中在某一年巨额计提准备,造成当年巨亏,来年可轻装上阵,不提或少提准备,为利润增长埋下伏笔。

浅谈企业资产减值准备

浅谈企业资产减值准备

浅谈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王海生(浙江大学)摘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为了避免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同时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要体现谨慎性原则,并运用资产减值准备政策,来控制企业的资产价值。

本文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出发,来探讨资产减值准备的有关问题并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资产减值准确认与计量措施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为了更好运用这一政策,我们应当深刻体会资产减值的内涵、准确把握其确认与计量的原则及其账务处理的方法等,同时进行积极的研究与探索。

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依据“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与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从企业持有资产的目的来看,把资产定义为能带来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是比较妥当的。

既然如此,当资产为企业带来预期经济效益的能力受到影响时,剔除那一部分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资产,即提取恰当的资产减值准备,才能使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项目更符合其定义,而这也是谨慎性原则在资产计价上的具体运用,是对历史成本计价的修正。

二、计提资产减值的范围在1993年会计制度改革时,我国的会计制度中第一次明确地接受资产减值的观念,允许所有企业针对应收账款项目计提减值——坏账准备。

自1999年实施了坏账损失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四项准备后,2001年财政部又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及补充规定,其中新增加了四项资产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由此扩大成了八项资产减值准备。

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又做出了新的规定。

三、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判断资产是否发生减值,企业应当以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来确认是否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审计中的资产减值损失审计

审计中的资产减值损失审计

审计中的资产减值损失审计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资产减值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而作为审计师,审计中的资产减值损失审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深入探讨审计中的资产减值损失审计的相关内容,帮助读者了解该领域的基本概念、审计程序和方法。

1. 资产减值损失审计的基本概念资产减值是指企业资产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

在资产减值发生时,企业需要进行相应的减值损失核销,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而资产减值损失审计则是通过审计程序和方法,确定企业是否准确识别和计量资产减值,并评估企业的减值处理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

2. 资产减值损失审计的重要性资产减值损失审计在保障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透明度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审计过程,审计师能够对企业的资产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评估企业对资产减值损失的处理是否符合法规和准则。

此外,资产减值损失审计还可以提供有关企业风险管理和财务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独立的意见和保障。

3. 资产减值损失审计的程序资产减值损失审计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资产减值测试:审计师需要了解企业资产的分类和评估方法,以确定资产减值是否需要进行测试。

测试方法通常包括概率模型、市场比较和现金流量贴现等。

3.2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审计师需要评估企业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过程,并核实其计提准则和方法是否符合相关准则和法规。

3.3 资产减值核销:审计师需要核实企业对已减值资产进行核销的过程,包括资产减值准备的释放和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4. 资产减值损失审计的方法在资产减值损失审计中,审计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4.1 独立核实:审计师需要独立核实企业对资产减值的识别和计量,包括确认企业的减值损失计提依据、核实企业资产减值准备是否充足等。

4.2 抽样检查:鉴于资产减值损失往往涉及大量资产,审计师可以采用抽样检查的方法,对企业资产减值进行检查,以保证审计工作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4.3 专家咨询:在资产减值损失审计中,审计师还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比如寻求企业评估师的意见,以确保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客观性。

浅谈新资产减值准则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新资产减值准则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新资产减值准则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新会计准则发布以来,资产减值准备一直是理论界备受关注的焦点。

一方面,新资产减值准则在遏制财务虚假信息、防范公司舞弊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另一方面,新资产减值准则在实际操作层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文章主要针对该准则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资产减值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中图分类号:f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126-02一、新资产减值准则实施中的问题2006年2月15日,我国正式发布新会计准则,并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全面实施。

新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重要举措,新准则较旧准则最大的变化是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概念。

现在新准则颁布已过六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开始实行新会计准则。

随着大量理论研究的深入,新准则中存在的部分“水土不服”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其中新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就一直是理论界备受争论的焦点之一。

目前,从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减值准备的具体规定来看,资产减值准则具体应用中存在如下问题。

1.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基础较难确定。

新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二条规定: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准则中的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

资产组是考虑到许多企业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而估计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十分困难的实际情况而提出来的,以资产组为单位计量资产可收回金额,能够大大简化计量工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但从我国企业的实际管理水平来看,新准则对于资产组的规定要在企业中得到较好施行有非常大的难度。

一是资产组概念的运用,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水平。

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没有编制长期现金流量的惯例,财会人员对现金流量的测算大多缺乏经验,而这恰恰是采用资产组所必不可少的;二是资产组的划分缺乏明确的标准,划分方法不同,直接影响到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不同,容易诱发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三是我国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在辨认资产组时依然会面临许多实际困难。

资产减值相关审计问题研究

资产减值相关审计问题研究
果 差 异 金 额 在 可 接 受 的 范 围 内 . 不 必 调 整 。但 各 项 差 异 综 则
f) 2 检查 资产 减值 准备 账 务 处 理 、 收 处 理是 否 恰 当 。 税 ①
检 查 资 产 减 值 准 备 计 提 、 回 、 销 的 批 准 程 序 , 得 并 核 对 转 核 取 书 面 等 证 明 文 件 . 要 应 查 明资 产 减 值 准 备 相 关 会 计 处 理 是 主 否 正 确 . 否 存 在 相 关 的 证 明资 料 . 及 有 关 人 员 的 确 认 证 是 以
管 理 荟 萃

资产瀛 值橱关 审计 黼
韩 良
研究
一 一 一
1 I
性 , 中 国注 册 会 计 师 协 会 还 专 门制 定 了 相
于 产 值 备 计 目重 性 特 资减准审项的要与殊
资产 减 值 准 备 的审 计 应 当采 取 详 细 的 实 质 性 测试 。 取 或 编 获 制 资 产 减 值 准 备 的资 料 . 别 检 查 企 业 是 否 根 据 应 收 账款 的 分 实 际 可 收 回情 况 . 用 企 业 确 定 的计 提 方 法 . 理 计 提 坏 账 采 合 准备 . 得 多 计 提 或 者 少 计 提 , 则 应 视 为 滥 用 会 计 政 策 , 不 否 按
试 为主 。
下 . 面 、 确 反 映 企 业 资 产 质 量 的 信 息 至关 重 要 。 关 资 产 全 准 有 减 值 方 面 的信 息越 来 越 为 信 息 使 用 者 所 关 注 因此 , 册 会 注
计 师 在 审 计 中应 充 分 注 意 到 企 业 有关 信 息 披露 的公 允 性 审
只 有 依 据 执 行 更 多 的 实质 性 程 序 . 能 控 制 检 查 风 险 处 于低 才 水 平 . 而控 制 审 计 风 险 处 于 低 水 平 根 据 前 面 讨 论 的资 产 进 减 值 准 备 审 计 的特 点 可 以 看 } . 账 户 审 计 的 固有 风 险 和控 {该 _ j 制 风 险 都 较 高 . 此 . 议 应 将 资 产 减 值 准 备 审 计 的 检 查 风 因 建 险确 定 为高 水 平 相 应 地 . 质 性 测 试 应 以账 户 余 额 层 的测 实

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审计评估问题研究

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审计评估问题研究
提升会计审计水平
企业应加强对会计审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水 平和职业道德素养,确保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和审计 监督得到有效执行。
应对策略建议
建立动态监测机制
企业应建立资产减值的动态监测 机制,定期对可能发生减值的资 产进行评估和测试。
优化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优化会计处 理方法,提高资产减值准备的计 提效率和准确性。
加强信息披露和沟通
企业应加强与监管部门、投资者 等利益相关方的信息披露和沟通 ,及时解释和说明资产减值准备 的相关情况,以维护企业的良好 形象和信誉。
06
实际操作中存在问题及 解决方案
常见问题类型及原因分析
计提标准不统一
不同企业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标准存在差异,导致会计信息可比性降低。原因在于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和企 业主观判断的影响。
账务处理流程规范
计提减值准备
根据测试结果,对于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资产,应当按照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并计 入当期损益。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转回
对于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如果其价值得以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转 回,并计入当期损益。但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资产在 转回日的账面价值。
加强行业合作与交流
企业应积极参与行业合作与交流活动 ,了解行业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提 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国内外市场竞争
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外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对 会计审计和资产评估服务的需求也将更加多样化。
服务质量与品牌竞争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服务质量和品牌将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 ,优秀的会计审计和资产评估机构将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资产减值会计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资产减值会计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资产减值会计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资产减值会计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确定减值准备的标准、计提时机不确定以及计提金额过高或过低。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建立科学的减值准备计提标准、加强减值准备计提时机管理,以及加强减值准备计提金额的审慎性。

通过这些对策,可以有效提高资产减值会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公司需要重视资产减值会计的应用,加强内部管理和规范,确保减值准备的计提符合相关会计准则,从而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增强公司的经营风险控制能力。

【关键词】资产减值会计、问题、对策、减值准备、标准、计提时机、审慎性、管理、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资产减值会计是企业财务报表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资产减值会计是指企业在资产价值可能会低于其账面价值时,根据相关准则进行的会计处理。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形势,资产减值会计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确定减值准备的标准是一个关键问题。

不同的会计准则和标准可能会导致企业在确定资产减值准备时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影响到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减值准备计提时机不确定也是一个常见问题。

企业往往面临着在何时计提减值准备的抉择,以及如何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的难题。

减值准备计提金额过高或过低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稳健性。

为了解决资产减值会计在应用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

建立科学的减值准备计提标准,明确计提的依据和流程。

加强减值准备计提时机的管理,及时评估资产价值变动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加强减值准备计提金额的审慎性,确保减值准备的计提金额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通过不断完善资产减值会计的应用方法和控制措施,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挑战,保障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透明度,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和风险管理能力。

2. 正文2.1 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问题一:确定减值准备的标准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公司可能对资产减值的标准存在不同的解读,导致减值准备计提的标准不统一。

资产减值审计程序问题初探的摘要

资产减值审计程序问题初探的摘要

资产减值审计程序问题初探的摘要
资产减值审计程序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对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合理性进行审查的一系列程序。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初步探讨了资产减值审计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资产减值审计程序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确定资产减值损失的依据选择不准确。

某些公司可能存在过度乐观的情况,对于资产减值的风险进行低估,导致减值准备计提不足。

而另一些公司可能过于悲观,过度计提减值准备,导致财务报表失真。

因此,审计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依据,并准确评估资产的未来收益能力和净现值。

其次,资产减值审计程序中存在的问题之二是评估资产减值的参数选择不合理。

资产减值计提依赖于多个参数,如预期未来现金流量、资产残值和折现率等。

审计师在评估资产减值时,需要根据合理和可靠的信息来确定这些参数。

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公司可能会误导审计师,提供不准确或不完整的信息。

审计师需要通过科学分析和比较,验证这些参数的合理性。

最后,资产减值审计程序中存在的问题之三是审计师对资产减值风险的认识不充分。

审计师在资产减值审计中应该对行业和经济环境进行充分了解,了解公司所处的市场竞争情况,了解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的变化。

只有充分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审计师才能更准确地评估资产减值风险,并确定合理的审计程序。

总之,资产减值审计程序存在的问题涉及依据选择、参数选择和对风险的认识等方面。

审计师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判断力,以确保资产减值计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存在问题的公司,审计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审计程序的详细程度、加强对关键数据的核查等,以提高审计质量。

审计中的资产减值准备审计

审计中的资产减值准备审计

小学体育器材一物多用的方式探究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要更加具有创造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

只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使学生自主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体育能力和学习效率。

一、注重器材的结合与替换,激发学生兴趣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器材的数量与学生的人数难以吻合。

这时,教师就可以选择为学生进行体育器材的创新组合与运用,使体育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足球射门练习时,由于学校的投射门只有两个,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多个投射门,让学生练习。

教师可以将栏架当作投射门,让学生进行足球射门练习。

由于小学生没有见过这样的投射门,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就会积极进行射门练习,从而提升了教学效率。

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栏架当成钻越障碍,锻炼学生的臂力与身体耐劳能力,还可以用它进行跳跃练习,发展学生的力量。

二、体育器材的一物多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体操垫的一物多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对体操垫的运用大多是用来训练学生的仰卧起坐,锻炼学生的腹部力量。

对于体操垫的运用,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变化,可以将体操垫竖起来,替换跨栏,让学生进行跳高练习。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起到保护学生安全的作用,使学生在练习时,减少由于操作不当而受伤的情况。

(二)一纸多用在小学体育教学时,教师可以对身边的资源充分利用,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废报纸制成篮球、排球、足球、垒球等,在球的外围,用彩色胶带缠绕一圈,使纸球变成“彩虹球”。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纸球投篮,还可以将球吊起来练习头顶球,训练学生的弹跳力。

再者,还可以用纸球来炸碉堡、打活动靶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报纸折成接力棒,进行接力游戏、追逐跑等,使学生用纸球进行多种体育活动的训练,锻炼学生的多种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问题【摘要】本文从2006年颁布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本文简称“新准则”)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以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从审计的角度探讨审计人员如何真实公允地执行审计、实现审计的目标,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资产减值准备审计真实公允一、引言新准则中《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其中,在第十七条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此新准则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通过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操纵利润的问题。

审计人员在对企业进行审计时,如何真实公允地执行审计、从而实现审计的目标,值得进一步探讨。

二、资产减值准则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新资产减值准则较以往的相关准则有了新的调整或增加了许多规定,如在资产减值测试的频率、明确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方法、引入资产组的概念、规定总部资产和商誉的减值处理、禁止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等方面,给予企业在实务操作的过程中更明确和严格的指南与规范。

但是,在实际应用资产减值准则时,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新准则并没有明确资产减值的具体确认标准,存在较大的可操纵空间。

新准则中规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其中,“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在确定可收回金额以及减值金额时,对公允价值、现值、处置费用等的估计有较大的人为操纵空间。

虽然准则就如何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及预计处置费用、如何预计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等提供了操作指南,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尚未健全和规范,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没有形成活跃的资产交换的二级市场,市场价格评估随意性大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在估计公允价值时具有不稳定性、操纵性和任意性,仍给企业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留下较大的操纵空间。

同样,企业在确定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的风险上,亦带有很大的主观性。

2. 关于“资产组”的确定问题,新准则缺乏明确的划分标准、缺乏精确的职业判断依据等。

针对实务中有些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难以确定的问题,新准则引入“资产组”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先前的问题,但同时,由于企业在划分资产组时,如采用不同的划分方式将直接影响到是否需要计提减值准备以及计提多少,在某种程度上亦容易导致企业操纵利润。

3. 对于禁止“转回”的问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但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例如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不能如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企业通过处置已经计提减值的非流动资产亦能在当前实现巨额收益,从而实现企业盈余管理的目的。

4.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准则要求企业披露资产减值的分类、影响和原因,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关于资产减值的情况,但是资产减值的披露内容缺乏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对各项资产减值情况的分析和判断过程、计算可收回金额的标准,信息使用者难以知晓企业是否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

从这个角度看,审计人员有必要进行合理公允地核查。

三、从审计的角度分析如何有效地规避上述问题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给企业提供了操纵利润的空间,因而对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也是审计过程中备受关注的内容。

本部分将从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目标和审计过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其内容分布的结构如下图所示:1. 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目标总地来说,审计的最终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合规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而实现审计的总体目标,需要建立在具体审计行为的实施和根据特定项目细化的具体审计目标的实现基础上。

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中的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细化目标,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计提比例或额度是否符合合规性和合理性;(2)确定资产减值准备发生和转销的记录是否完整,依据是否充分;(3)资产减值准备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4)对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是否恰当。

在充分利用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信息及非财务信息的基础上,审计人员应当保持谨慎、怀疑的职业态度,从上述几个具体目标出发,作出恰当的职业判断,提出正确的处理建议或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

2、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过程2.1 审计准备阶段在对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准备阶段,审计人员应当在掌握企业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企业是否存在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整利润的情形及其动机何在。

在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时,审计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考:①企业近年来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比例是否有变化以及变化幅度如何;②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频率是否发生明显的变化;③企业近年的利润率是否出现异常,以及该异常情况是否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相关;④其他与企业所在行业的特定情况的考虑。

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需求,主要在于某些与企业利润直接相关的利益驱动,比如降低税收、促成上市、止亏“保壳”、实现融资、管理层薪酬保障等等。

当企业利润出现异常情况时,为了避免亏损、或实现盈余平滑、业绩表现平稳等,企业管理层则出现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强烈动机。

除了这些来自企业管理层的主观动机外,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度的缺陷也是造成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因此,审计人员具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是进行审计的基础,但并不能局限于此。

在从相关的制度规范和从业经营经验的角度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系统判断的同时,审计人员还应较深入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寻找并把握管理当局的主观动机可能性。

另外,企业管理人员的变更,亦是一个关键的信号。

通常情况下,新的管理当局的上任,必然会对企业的利润进行管理,其是否会通过资产减值准备来调整企业当期的利润、以便实现往后的盈利性逐步增强,也是值得审计人员关注的方面。

通过初步判断,若发现企业存在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操纵利润的可能性,审计人员应该进一步分析企业如何计提准备以及调整利润的目的何在。

例如,企业是否为了粉饰经营业绩从而不计提或少计提减值准备;企业是否为了规避税收从而多计提减值准备;或企业是否为了避免“三连亏”而采取“一次亏足”计提准备的方法等等。

审计的准备阶段围绕着审计目标并在上述思路的指导下,具体对被审计单位的资产减值准备项目的相关信息进行详细了解,并制定相应的审计计划。

2.2 审计实施阶段在审计实施阶段中,审计人员对相关内容的“客观性和公允性”的把握尤为重要,一方面因为会计、审计上的公允,本身就是一个富含主观性的判断结果,没有绝对的客观标准。

在审计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审计人员主观上的职业判断。

审计人员也无法百分百地做到精确,但应当做到“合理保证”。

针对第一部分提出的资产减值准则的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审计人员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审计。

2.2.1对“公允性”和“重要性水平”的把握关于企业确定可收回金额时获取的“公允价值”的可靠性的把握,不仅需要审计人员能从现行的会计准则和制度的一般规定中找到合理的依据,更为重要的是,审计人员如何能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中有独到且公允的见解。

根据新准则,对于“既不存在资产销售协议又不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情况下,企业应当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根据在资产负债表日假定处置该资产,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公平交易愿意提供的交易价格减去资产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作为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其中,企业财务人员对于“最佳信息”的理解和把握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对公允价值的估计,而审计人员对此“最佳信息”的判断,又影响其审计质量的高低。

笔者认为,审计人员应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衡量其判断:横向指在同等经济环境下其他相关行业的处理情况;纵向是指同一领域在不同时期资产价格的波动情况进行考虑。

对此,审计人员有必要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以及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或类似机构的批准文件进行详细核查,并根据所处的经济环境,对企业计提的准备进行合理、比较判断。

另外,审计人员对“重要性水平”的把握亦影响其判断的准确性。

所谓的重要性,从审计的角度看,指的是财务报告中存在错报的严重程度,这一错报的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预期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

重要性原则的运用贯穿于审计执业过程的始终。

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对被审计单位作出的“公允程度”给预期信息使用者造成的可能影响,应当定出一个最低可接受的水平。

在“最低原则”的范围内,审计人员通过审查审计证据、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相关财务人员的进行有效的“沟通”,结合具体的审计对象(资产项目)的性质以及市场情况,合理估计企业所计提的减值准备是否可接受。

2.2.2 对“资产组”的判断对于存在“资产组”的判断问题,如前所述,亦可能成为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一种手段。

根据新准则的规定,“资产组的认定,应当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

”那么审计人员在进行相关判断时应该着重对“现金流的独立性”作为首选依据,这是与新会计准则相一致的。

此外,由于某些企业管理层在进行盈余管理时其证据一般较为严谨而难以被轻易察觉。

比如在利用资产组进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从而操纵利润时,如果审计人员缺乏相关行业的知识,即便专业知识扎实、经验丰富,也很难发现企业的某些不规范的行为。

这给审计人员带来了挑战,审计人员需要借助其他相关行业的专家的帮助,以使其“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从而能更准确做出判断。

2.2.3对“转回”的理解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新准则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但同时也存在其他的问题。

因为,即使不通过减值准备的转回,企业也有可能通过前期一次性大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便在后期减少资产的折旧或摊销,从而对后期的利润平滑甚至上涨都产生有利影响。

从这个角度上看,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的阶段中,应当将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作为审核的要点,而不是关注“转回”的问题。

在多大范围内进行减值的计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财务人员对资产价值的估计,而这种估计,又难免存在误差、甚至是故意弄虚作假。

审计人员对此的判断,不仅需要以专业的分析判断,同时亦要综合其他的因素共同考虑。

在取得企业相关资料等审计证据时,审计人员应当充分利用该证据,核实其计提减值准备的合理性、系统性以及完整性;对企业财务的会计处理进行严格的审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