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学通论最新版本ppt课件
植物保护学通论ppt课件
![植物保护学通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0122e30912a21615792947.png)
32
33
病征
粉状物:某些真菌孢子在病部表现的特征
条锈
白锈
白粉
黑粉
34
霉状物:由真菌的菌丝、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组成。
35
点状物:真菌的繁殖器官。
36
颗粒状物
37
盘状物:高 等担子菌的 繁殖器官, 发生于树木 的枝干上。
38
索状物:菌丝缠绕形成绳索状
39
脓状物:细菌性 植物病害在病部 表面缢出含菌体 的液滴。
51
三、在发酵工程中的利用
52
四、在杂草控制中的应用 五、在保护生态多样性的应用
53
植物病理学里程碑
一、病原学的创立 自生说
54
55
56
57
42
植物疾病的影响
一、对作物的影响 (一)有害影响 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二)有益影响
二、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
43
爱尔兰饥馑(Irish famine)
44
孟加拉饥荒
45
46
47
48
植物病原物的利用
一、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利用
49
50
二、在基因工程研究中的应用 转基因工具:根癌农杆菌
褪绿和黄化 22
紫叶和红叶
23
花叶和斑驳
24
明脉和条纹
25
坏死:植物器官局部细胞组织死亡,仍可分辨 原有组织轮廓。
26
27
立枯和猝倒
28
腐烂:植物器官大面积坏死崩溃
干腐、湿腐、软腐和流胶
29
萎蔫:植物地上部分缺少水分,细胞失去膨胀 压而萎垂枯死。
30
畸形:植物全株或局部比例失调
40
《植物保护通论》第六章
![《植物保护通论》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51f8b525bd64783e09122b63.png)
的条件下对病虫草害等有害生物毒害的程度。
药效是指农药在田间实际使用中对病虫草害的防治
效果。
持效是指药剂防治病虫草害的有效持续时间。
6.4 杀虫剂
1 有机磷杀虫剂
2 有机氯杀虫剂 3 有机氮杀虫剂
4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
5 植物和微生物杀虫剂
7 综合防治法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又可称“有害生物综合
土壤耕作的作用 土地培肥的作物
2.3.2 选育和使用抗性植物品种 2.3.3 利用健康种苗 2.3.4 加强田间管理
如播种、排灌、施肥、田园卫生
2.3.5 安全收获
3 Hale Waihona Puke 物防治3.1 生物防治的概念
利用生物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的方法称为生物防
治。
广义的生物防治,包括控制有害生物的生物体及其
维护人类的环境利益和生命安全。
1.3 植物检疫的实施内容
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与检疫对象的确定
疫区和非疫区的划分 植物及植物产品的检验与检测 疫情处理 植物检疫法的制定与实施
1.4 检疫对象确定的原则
《植物检疫条例》第四条明确规定“凡局部
地区发生的危险性大、能随植物及其产品传
昆虫激素(保幼激素、蜕皮激素、信息素)
按来源及化学组成分:
天然产物杀虫剂(鱼藤酮、除虫菊素、烟碱、沙蚕毒素) 矿物油杀虫剂 微生物杀虫剂(细菌毒素、真菌毒素、抗菌素)
6.2 农药的加工剂型
1 粉剂。由原药与填充料经机械粉碎加工制成的粉状混和物制剂。 2 可湿性粉剂。由原药与填充料、湿润剂经机械粉碎加工制成的 混合物。可湿性粉剂易在水中分散、湿润和悬浮,可加水喷雾使 用。
植物保护学课件-2024鲜版(1)
![植物保护学课件-2024鲜版(1)](https://img.taocdn.com/s3/m/f62b6d8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4.png)
01植物保护学概述Chapter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发展历程植物保护学经历了从经验防治到科学防治的发展历程,随着生物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植物保护学的理论和技术也不断更新和完善。
研究对象与任务研究对象任务与其他学科关系与植物学关系01与生态学关系02与农业科学关系0302植物病害及防治Chapter病害类型与症状识别病害类型症状识别病原物种类及侵染过程病原物种类侵染过程病害流行规律及预测预报流行规律预测预报防治策略与方法防治策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03植物虫害及防治Chapter昆虫形态特征与分类识别昆虫的基本形态包括头、胸、腹三部分,以及触角、口器、足等附属器官。
昆虫的分类识别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如触角类型、口器类型、翅的类型和脉序等进行分类识别。
常见农业昆虫的识别介绍蝗虫、螟虫、蚜虫等常见农业昆虫的形态特征和识别方法。
01昆虫的生活习性02昆虫的危害方式03常见农业害虫的危害方式昆虫生活习性及危害方式1 2 3虫害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虫害发生的季节性规律虫害预测预报方法虫害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01020304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防治策略与方法04草害及其防治技术Chapter杂草种类识别与危害评估常见杂草种类根据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危害程度,识别常见杂草如稗草、马唐、苋菜等。
危害评估分析杂草对农作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危害。
除草剂类型及使用注意事项除草剂类型使用注意事项农业防除措施探讨农业措施生物防治生态治理途径研究生态工程通过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工程措施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减少杂草的发生和危害。
综合治理综合运用农业措施、生物防治和生态工程等手段,形成多层次的杂草综合治理体系,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05植物检疫与法规政策解读Chapter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植物及其产品的贸易日益频繁,植物检疫工作在国际上受到高度重视。
2024版年度植物保护课件
![2024版年度植物保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88560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f.png)
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进行种子处理、土壤消毒和喷洒防治, 快速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但需注意药剂 的使用浓度和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物理防治
采用物理手段如热处理、辐射处理、超声波处理等 来防治植物病害。这些方法具有无污染、易操作等 优点,但实际应用中需注意处理条件和处理效果。
10
03
2024/2/3
植物保护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
4
植物保护的历史与发展
01
古代植物保护
古代人们通过种植抗病、抗虫品 种,利用天敌、生物农药等方法
进行植物保护。
2024/2/3
02
近代植物保护
03
现代植物保护
近代以来,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 化学农药开始广泛应用于植物保
使用化学药剂防治虫害,具有快速、高 效等特点,但需注意药剂选择和使用方 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物理防治
采用人工捕捉、灯光诱杀等物理方法防 治虫害,适用于小面积或家庭园艺等场 合。
14
04
农田草害及其防治
2024/2/3
15
农田草害的概念与类型
概念
农田草害是指农田中杂草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的危害。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手段,控 制杂草的生长和繁殖,达到防治目 的。
18
05
植物保护技术与措施
2024/2/3
19
农业防治技术与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抗病性强的 品种进行种植,降低病害发生的
风险。
2024/2/3
实行轮作制度
通过合理的轮作安排,减少土壤中 病原物的积累,降低病害的传播和 发生。
《植物保护学通论》第三章
![《植物保护学通论》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d2806456be23482fb4da4c61.png)
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全部由卵供给,不需 母体提供营养,整个胚胎发育在母体内完 成,卵就在母体内孵化,孵化不久后幼体 便离开母体。从营养源来看,与卵生相同, 故名卵胎生。
1.4.2 腺养胎生
胚胎发育的营养也是由卵供给,但幼虫从
卵中孵化出来后并不马上离开母体,而是
暂时寄居在母体阴道膨大而成的“子宫”
内,从母体子宫分泌物中继续获得营养,
食,不活动,但其体内进行着复杂的生理和生化反应。
在生活习性方面,如食性方面差异很大。如鳞翅目昆虫幼虫的口器 是咀嚼式的,多数种类为植食性的,取食植物的叶片等。成虫是虹 吸式口器,取食花蜜等液体食物。幼虫与成虫的生活环境也可能不 同。
鳞翅目、鞘翅目、脉翅目、双翅目、膜翅目
复变态:在全变态昆虫中,有些种类 各龄幼虫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差异较 大,比一般完全变态昆虫的变态要复 杂,这种变态称为复变态。
幼虫水生,幼虫与成体在体形、 呼吸器官、取食器官、行动器 官等方面均有较明显的差异。 这种变态称为半变态。半变态 的幼虫称为稚虫。稚虫水生生 活的一些结构到成虫期消失。 如蜻蜓目昆虫。
卵 稚虫 成虫 生活环境不同
3.1.2.4.3 过渐变态
在缨翅目、同翅目粉虱科、雄性介壳虫的幼虫在变为成虫 前有一个不食不动的类似蛹的虫态,比一般渐变态类显得
直到幼体接近老熟才离开母体。
1.4.3 伪胎盘胎生
这类生殖方式昆虫的卵无卵黄或卵黄甚少,
亦无卵壳,主要靠一种称为伪胎盘的构造
从母体吸取营养。最常见的是蚜虫.
1.4.4 血腔胎生
捻翅目及进行幼体生殖的一些种类昆虫所具有。当卵
发育成熟后,卵巢破裂,将卵释放到母体血腔中,
卵通过包在卵外的营养膜从血腔中吸取营养,所以
植物保护学通论
![植物保护学通论](https://img.taocdn.com/s3/m/13e868ce9e314332396893d7.png)
植物保护学通论病害第一章绪论植物对人类的贡献:1、提供必需的基本生活品及工业原料;2、改善土壤肥力、控制水土流失,实现农业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3、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居所,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4、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5、传承人类文明和文化的载体,有重要的观赏价值。
第一节植物保护的概念植物保护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害,提高植物生产投入的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
一、植物保护的对象保护人类的目标植物。
二、植物保护的目的采取适宜的措施和策略,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避免生物灾害,最终提高植物生产的回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有害生物与生物灾害四、植物保护的方式第二节植物保护与人类的关系一、植物保护与农业生产有害生物对农业生产的危害:ⅰ.产量降低。
仅1845年马铃薯晚疫病在爱尔兰造成数十万人饥饿死亡;1943年水稻胡麻斑病引起孟加拉邦饥荒。
死亡人数超过200万人。
ⅱ.品质下降。
ⅲ.产生有毒物质,引起人畜中毒。
麦类麦角病使人畜中毒流产(促进子宫收缩)。
麦类赤霉病引起的中毒现象也很严重。
ⅳ.限制一种植物在某一地区继续种植。
锈病使当时斯里兰卡广泛种植的咖啡改种茶树。
二、植物保护与生态环境正面作用负面作用-农药造成的3R问题第三节植物保护学的研究内容一、有害生物的生物学二、有害生物发生规律与灾害预测三、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措施第二章植物病害的概念一、定义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植物遭受病原pathogen因素(生物的或非生物的)的袭击,从而使植物发生病变,不同程度的偏离健康状态,轻者可以恢复,重者死亡。
这种现象(过程)称之为植物病害。
植物病害是人为的概念,植物被有机物侵染后,被侵染的植物向着不利人们生活和生产方向发展的称之为病害,而被侵染的植物向着有利人民生活和生产方向发展的就不叫病害。
如一些观赏植物受病毒侵染之后,叶片非常鲜明的颜色或形成花叶。
《植物保护学通论》课件
![《植物保护学通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aace8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3.png)
通过本课件,你将了解植物保护学的重要性、历史概述、主要任务、植物害 虫和病原体、防治方法,以及植物保护的前景和挑战。
导论
植物保护学是研究植物与其天敌、病原体之间相互关系以及采取相应措施防 止植物受害的学科。
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植物保护对于确保农作物产量、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人类的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植物保护的方法
化学防治
使用农药来控制和杀灭植物 病虫害,但注意合理使用, 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和寄生生物来控制 害虫和病原体的数量,减少 对植物的危害。
综合防治
采用多种手段综合防治,提 高植物抵抗力,减少化学农 药的使用。
植物保护的前景和挑战
1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 防治技术将不断涌现, 为植物保护带来更大的 希望。
1 预防
通过合理的种植管理和生态调控,预防植物病虫害发生。
2 监测
及时监测植物病虫害的种类和程度,为防治提供准确的信息。
3 防治
采用化学、生物和综合防治方法,控制和减轻植物病虫害的危害。
植物害虫与植物病原体
植物害虫
各种昆虫、螨虫和软体动物对植物造成损害,导 致产量和品质下降。
植物病原体
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对植物的 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2 生态友好
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保护生态环境。
3 全球合作
植物保护需要全球范围 内的合作,共同应对全 球气候变化和植物病虫 害传播的挑战。
结语和总结
植物保护学通论是了解植物保护学的重要基础知识,希望通过本课件能够激发更多人对这一学科的兴趣 和关注。
植物保护的历史概述
《植物保护学通论》第二章
![《植物保护学通论》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3376683aa32d7375a4178061.png)
4.3 雄性外生殖器的构造
4.4 尾须
蠼螋的尾须(铗状)
蜉蝣的尾须(可见中尾 丝)
5 昆虫的体壁
5.1 体壁的构造
体壁是昆虫体躯最外层的组织,由外胚层部分细胞形成,这层细胞的分泌物 常堆积在体表,而且比较坚硬,所以又称为外骨骼。
5.2 体壁的功能
保持昆虫固定的体形
内陷供肌肉着生 保护内脏器官免受机械损伤 防止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和外来有害物质的 侵入 与昆虫与外界环境保持联系
3.3.2 翅脉
C 前缘脉 Sc:亚前缘脉 R:径脉 M:中脉 Cu:肘脉 A:臀脉 J:轭脉
3.3.3 翅的类型
蜻蜓的膜翅
叶甲的鞘翅
蝽的半鞘翅
蝗虫的复翅
蝴蝶的鳞翅
石蛾的毛翅
蓟马的缨翅
大蚊的平衡棒
4 昆虫的腹部
4.1 腹部的构造
4.2 雌性外生殖器的构造
雌性硕螽的外生殖器
雌性耳螽的外生殖器
眼天牛属、二翅蜉蝣属和豉甲属每侧的复眼各分 两部分。原尾目和双尾目昆虫无复眼,虱目、蚤 目、雌性介壳虫和一些穴居昆虫的复眼退化或消 失。
在双翅目和膜翅目的 有些类群,雄性的复 眼较发达,在背面相 接,称为接眼式(上 方的蝇),雌性复眼 分离,称离眼式(下 方的蝇)。
昆虫复眼的小眼数目变化很大。多数昆虫的每个 复眼大体由几千只小眼组成,但猛蚁中的工蚁的 每只复眼仅由1只小眼组成,而蜻蜓每只复眼的 小眼可达30000个。
大多数昆虫对于运动物体的反应也比人眼 敏捷,如蜜蜂仅需0.01秒就能作出反应,而 人眼需要0.05秒才能看清轮廓。但昆虫的视 程远不及人类,如蜻蜓只可看清1m-2m,
家蝇只能看到40mm-70mm。
《植物保护》PPT课件(2024)
![《植物保护》PPT课件(2024)](https://img.taocdn.com/s3/m/c88c95c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6.png)
深耕细作
深耕可以破坏害虫的越冬场所 ,减少害虫数量;细作可以改 善土壤结构,提高植株的抗病 能力。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中耕除草、合理施肥和灌 溉,提高植株的抗逆性。
12
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天敌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寄 生蜂、捕食螨等,控制
害虫数量。
2024/1/30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 金杆菌、白僵菌等,防
生长。
化学防治
在必要时,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 农药,控制病虫害的蔓延和危害
。
2024/1/30
31
林业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保护策略
营造混交林
通过营造混交林,提高林分多样性,增强林木的抗逆性和抵御病 虫害的能力。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鸟类等自然敌害控制有害生物,减少化学农药的 使用。
抚育管理
加强抚育管理,及时修枝、间伐,改善林分通风透光条件,提高 林木生长势和抵抗力。
植物检疫的意义
2024/1/30
03
04
05
防止危险性病、虫、杂 草传播蔓延,保护农业 、林业生产安全;
促进农产品贸易,保障 农业可持续发展;
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保 护生物多样性。
17
植物检疫的程序与方法
申报与受理
货主或代理人向植物检疫机构申报,提交相关单证和资料;
2024/1/30
检验与鉴定
植物检疫机构对申报的植物及其产品实施检验,包括现场检 验、实验室检验等;
品质变劣
影响植物产品的口感、色泽和 营养价值。
生态失衡
破坏生态平衡,引发其他生物 的连锁反应。
2024/1/30
10
03
植物病虫害防治技
术
《植物保护》PPT课件
![《植物保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db0d9b767f5acfa0c7cda7.png)
要有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和极微量的生
理活性物质。
•2021/3/4
•5
四、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 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其中细胞膜、细 胞质和细胞核总称为原生质体。
细胞质 细胞核 核仁
细胞壁 细胞膜
液泡
•2021/3/4
•6
(一)细胞壁
1.细胞壁的结构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细 胞壁结构大体分为三层: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
➢ 组成原生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 等4种,约占全重的90%;其次有少量硫、磷、 钠、钙、钾、氯、镁、铁等,约占全重的9%;
此外还有极微量的元素,如钡、硅、矾、锰、 钴、铜、锌、钼等。
➢ 组成原生质的化合物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
类。无机物主要是水,此外还有CO2和O2等气 体、无机盐以及许多离子态的元素。有机物主
第1章 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 植物的组织与功能 第三节 植物的营养器官 第四节 植物的生殖器官
•2021/3/4
返回主页面 •1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植物细胞的概念 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三、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四、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五、植物细胞的繁殖
•2021/3/4
2.细胞壁的功能 ➢保护原生质体,减少蒸 腾,防止微生物入侵和机 械损伤等。 ➢支持和巩固细胞的形状; ➢参与植物组织的吸收、运 输和分泌等方面的生理活 动。 ➢在细胞生长调控、细胞识 别等重要生理活动中也有 一定作用。
•7
(二)细胞膜(质膜)
1.组成与结构 细胞膜主要由脂类物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 还有少量的糖类以及微量的核酸、金属离子和水。
植物保护绪论PPT课件
![植物保护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23a3c5bcd126fff6050b96.png)
(6)Stanley, W. M. (1935):病毒结晶,具侵染性; 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
(7)Bawden, F. C. (1936):病毒核酸的侵染性 (8)Doi, Y.(土居养二)(1967):类菌原体
(mycoplasma like organism, MLO;现称植原体, phytoplasma) (9)Diener, T. O. (1971):类病毒 (10)Davis, R. E. (1972):螺原体 (11)Cobb, N. A.:线虫
增大、增生、减生、变态 整株:矮缩、矮化 根部:根结、根肿、发根 茎干:扁枝、丛枝、癌肿 叶部:蕨叶、小叶、叶变花 花果:花变叶、小果
第49页/共62页
畸形 (矮缩)
第50页/共62页
畸形 (根结)
第51页/共62页
畸形 (根肿)
第52页/共62页
畸形(丛枝)
第53页/共62页
二、症状的变化
二、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
• 描述病害症状,包括症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 选择最典型的症状来命名病害 • 掌握大量的病害症状表现,对病害作出诊断 • 确定属哪类病害
第57页/共62页
第三节 病原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一、寄生性(parasitism):寄生物从寄主
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 的特性。
1.寄生物(parasite) :一种生物生活在其他活的生
2.病害三角(disease
triangle)
引起植物偏离正常生 长发育状态而表现病 变的因素
环境
寄主
病原物
需要有病原生物、寄生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三者配合才能引起病害的观点。(Link,1933)
2024年度《植物保护》PPT课件
![2024年度《植物保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4c173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0.png)
2024/3/23
1
目录
2024/3/23
• 植物保护概述 • 植物病虫害识别与诊断 • 植物病虫害防治策略与技术 • 植物检疫与法规制度 •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保护 • 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植物保护挑战与对策
2
01 植物保护概述
2024/3/23
3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植物保护是研究如何保护植物免受有害生物(如病害、虫害、杂草等)的侵害 ,以及如何在受到侵害后恢复其健康状态的一门科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保护逐渐 从经验走向科学,出现了植物病理学 、昆虫学等分支学科。
2024/3/23
5
植物保护的目标与任务
2024/3/23
• 目标:通过预防和治疗措施,减少有害生物对植 物的危害,保障植物健康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 和质量。
6
植物保护的目标与任务
任务
研究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辐射处理
利用射线或微波等物理手段处 理种子或土壤,杀死其中的病
原菌和害虫。
2024/3/23
17
04 植物检疫与法规 制度
2024/3/23
18
植物检疫的概念和意义
2024/3/23
概念定义
植物检疫是指为防止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及其他有害生 物由国外传入国内或由国内输出国外,对植物、植物产品及 有关物品在流通环节所采取的强制性措施。
11
诊断流程与注意事项
诊断流程
包括现场调查、症状识别、病原鉴定和综合分析等步骤。
2024/3/23
注意事项
在诊断过程中,要注意排除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异常症状,如药害、肥害等;同时 ,要结合植物的生长环境、品种特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
植保知识培训最新版本ppt课件
![植保知识培训最新版本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0b6693e518964bce847cc2.png)
• 潜育期:从病原物与寄主植物建立寄生关 系到寄主症状出现的一段时间
• 发病期:从寄主植物症状出现到病害发展 终结的过程
最新编辑ppt
45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 病害循环 :植物从一个生长季节发病到下 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全过程
– 病害的活动期 – 病害的休止期
最新编辑ppt
46
病害循环
• 病害活动期:由一个侵染过程或多个侵染 过程(初侵染和再侵染)组成
植物病害病因分析
• 小麦散黑穗病: 病原数量为主导因素
最新编辑ppt
40
植物病害病因分析
感病品种的大面积 种植为主导因素
最新编辑ppt
41
爱尔兰饥荒(1845)
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
环境因素为主导因素最新编辑ppt来自42人 环境植物
病原物
自然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
病病害害最新四编三辑p角面pt 体
43
• 病害休止期:病原物的越冬(越夏)
• 初侵染来源
• 病原物的传播
最新编辑ppt
47
侵染过程
亚循环
活动期
传播
传播
休止期
越冬
植物病害最新循编辑p环pt
48
四、病原分类
• 生理性病害 • 侵染性病害
24
半翅目
• 渐变态:扁形、刺吸式口器、前翅基部革 质、翅端膜质,有臭腺
• 举例: 荔枝蝽蟓、棉盲蝽、网蝽、稻缘蝽。
最新编辑ppt
26
直翅目
• 渐变态,咀嚼式器。 • 举例: • 蝗虫、蟋蟀、蝼蛄、螽斯。
最新编辑ppt
28
等翅目
• 咀嚼式口器;有翅的个体前后翅的形状、大小约 略相等,分飞后翅脱落,雌雄交配,选择栖居场 所;母蚁腹部后期膨大,专司生殖。常建成巨大 蚁巢(称白蚁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08.2020
.
11
3、要善于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掌握学习的内容。如第六单元以 后涉及病、虫、草、鼠种类达数百余种,学习时一一记住是不可能的, 也无必要,衡量是否能掌握和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重要的还是在于 能否将学到的知识,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例如各类作物上的害虫,在其生物学特性上有其共性,也有 其个性,同一类类别的几种害虫也是存在着同异之点,害虫防治措施 常是以害虫生物学特性作为依据的。因此在学习时,可以通过重要的 有代表性的害虫,进行比较分析,学会如何掌握害虫发生为害规律的 特点,从中找出薄弱的环节,作为制定防治措施的依据。比较分析的 方法,有助于加深理解和帮助记忆。
4、植物保护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病、虫、草、鼠害发生为害规 律及采取的防治措施,又有地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必须因地、因时 制宜。因此,不仅要学好本书的内容,还必须通过课堂实验、教学实 习和生产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才能巩固和加深理解课程的基本内 容。对此应当认真对待。
19.08.2020
.
12
19.08.2020
19.08.2020
.
3
建国以来,各地逐步开展了农作物病虫害种 类和天敌资源调查,基本上摸清了不同地区农业 病虫害及天敌区系;研究了主要病虫害的生物、 生态学特性及发生发展规律,拟定了重要病虫害 的预测预报办法,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防治策略、 制定和实施了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在化学防治上,•目前全国生产的农药品种已 有100余种;自1973年起,我国自制的各种型号的 超低容量喷雾器已用于各种作物的病虫害防治。 在合理用药方面做为重点,进行了大量研究。
19.08.2020
.
1
绪论
农作物在生长发育及其贮运过程中,都会遭受多种病、 虫、草、鼠的为害,使产量降低,品质变劣。据联合国粮 农组织统计,世界农作物因病虫危害而造成的损失,大约 粮食作物为20%、棉花30%、果树40%、一般杂草造成减 产10-15%。四川省位于长江流域地带,气候温暖,是全 国重要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而病虫种类和发生情况 复杂,因此,病、虫、草、鼠危害是农业增产的一大障碍, 没有植物保护,作物丰产就没有保证。所以加强病、虫、 草、鼠的防治工作对促进农业稳产高产,使植物事业适应 并服务好于可持续农业,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有着重大的意 义。
19.08.2020
.
4
在农业防治方面,从农业生产全局出发、合理规划农 田和安排作物布局;改革耕作制度,实行合理轮作和间套 作;培育和推广抗病虫和丰产品种;合理施肥和灌溉,以 及加强田间管理等,综合应用一系列农业技术措施,有目 的创造有利于作物、天敌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 境条件,避免或减少病虫的发生和为害。
.
13
单元一 昆虫基础知识
19.08.2020
.
14
昆虫的外部形态(一) 掌握昆虫的外部形态,
昆虫头部构造
19.08.2020
.
15
为害作物的有害动物绝大部分是昆虫,昆虫属于动物 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 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 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
19.08.2020
.
10
植物保护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极强实践 性的课程。在学习方法上应注意:
1、掌握好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单元时,除对一些基本内容要彻底弄清,并 理解深透外,还应注意它与防治的关系。例如掌握昆虫口器的类型对 运用杀虫剂和生物农药的关系等.
8
19.08.2020
.
9
二、植物保护的性质、内容和学习方法 植物保护是以病菌、昆虫、作物、植物生理、
遗传育种、气象、土壤、化学等有关学科为基础、 研究作物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的发生为害规 律,并采用积极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的课程, 是种植类专业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同学们在较好地掌握 植物保护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防治原理和各类作 物病虫草鼠害的发生规律基础上、理解环境因素 与有害生物发生为害关系、掌握和实施重要病虫 草鼠害的主要防治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为 害,促进优质高产。
19.08.2020
.
2
一、我国植物保护工作发展简况
建国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先后建立了一 套完整的植保行政、科研和教学的组织机 构。农业部建立了病虫防治司,下面各级 农业部门相应成立了植保站。各级还设有 植保研究部门。教育方面,除正规各级学 校外、各地还举办了许多培训班,培养了 大量的病虫害防治、预测预报、植保技术 推广等方面技术和管理人才。
19.08.2020
.
5
19.08.2020
.
6
19.08.2020
.
7
目前,我国关于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由单一对象,开始定向以作 物为主体的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更加重视防治病虫害必须顾及经济 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植物保护科学 技术也发展很快,如超低容量喷雾、飞机施药、激光治虫、辐射不育 治虫、电子计算机在病虫测报上应用、遥感估测等,已在植物保护科 学领域中应用。虽然我国的植保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耕作 制度的变动、品种的更换、不合理使用农药、施肥水平提高、不良的 耕作栽培技术和人类的活动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业生态系的 稳定,从而也就影响到病虫的消长和危害程度,过去次要病虫上升为 主要病虫,偶发性病虫上升为常发性病虫,过去没有发生的病虫,通 过人为活动及运输而传入并扩散传播,这就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困 难。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与病虫害作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实践 中只有不断加深对有害生物发生规律的认识,才能提出有效的防治对 策,将病虫草鼠发生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为农业和高产、 优质和高效服务。
在生物防治上取得了很大进展。合理用药是保护和利 用天敌的一项关键措施,近年重视化学防治与保护利用天 敌相结合,并取得了防治作物病虫害良好的效果。
在广大科技人员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过去发生严重 的不少病虫已基本得到了控制,如小麦锈病、黑穗病、吸 浆虫、线虫病、飞蝗等。在果树方面,过去省内发生严重 的柑桔溃疡病已基本达到了控制,柑桔瘤壁虱已基本消灭 和控制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