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单元

17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涯、莺”等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所描绘的情境,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

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感情背。

3.情感与价值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出的情感,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描写黄河、春天的古诗词。教师:歌曲《嘀哩哩》。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板书设计】

浪淘沙(其一){浪淘风簸(写实)

直上银河(想象)}→气势雄伟

江南春{江南美景 (晴天)赞美烟雨楼台(雨天)感慨

}→写今怀古、 忧国忧民

书湖阴先生壁{院里:茅檐 花木

院外:一水 两山

表达方法:描写 拟人

}→景美,人更美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中,我的教学思路力求简约。从整体而言,整堂课的教学循着“读诗”“解诗”“品诗”“辨诗”“延读”的教学思路进行,循序渐进,逐层深入。从局部而言,每一个环节的教学没有过多的烦琐设问、条分缕析,而是在引导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中把对古诗的解读引向深入。如在对诗意的解读中,我摒弃了传统古诗教学中字字求解、句句设问、逐句串讲的方式,采用的是突出重点、整体感悟的教学方式,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使诗意的解读免于支离破碎。

[不足之处] 在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时,“增、换、调、补”没有落实到位,出现多数学生在理解诗句时,还是停留在按字解释的阶段,只有几个尖子生可以运用。这个方法有一定的难度,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多使用。

18 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莹、裹”等生字,能读写下列词语:“晶莹、摇篮、和蔼、资源”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地球的特点、有限的资源及人类的开发对地球产生的危害。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4)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深入文本、联系实际,明白人类只能生存在地球上,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3.情感与价值 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准备】

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并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料。

教师:搜集有关地球及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图片、文字,制作成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美丽{可爱无私易碎{人为破坏渺小}

精心保护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新课之前,我比较重视对学生的预习指导,引导学生充分搜集了相关资料,学生对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有了较多的了解,对学习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地球家园的美好,对地球母亲的亲切、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我充分运用了多种手段进行教学,教学过程流畅,学生参与度高,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我们的生存的影响,并紧扣“只有一个地球”进行组织教学,对学生进行“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教育。在此基础上,通过具有视觉震撼力的图片和触目惊心的数据统计,让学生从中了解了我们面临的十分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自然地产生了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不足之处] 在本课教学中也有许多需要加以改进的地方,例如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得还不够。指导学生朗读这类作品,除了同朗读叙事性作品一样要注入自己的感情以外,还要注意行文的严谨,表达出这类作品的逻辑力量。由于学生初读课文用时比较多,交流也比较充分,后来的写话就显得特别匆忙。

19 青山不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读,理解词语的意思。(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围绕学习目标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

3.情感与价值

通过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

【教学难点】领悟老人对青山的一片深情。从这位老农身上看到我国人民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祖国的坚定决心。

【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教师: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山林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青山不老{

大环境{大风 干旱霜冻 沙尘暴(恶劣)小环境{81岁 就剩一人五人离世 老伴去世(苍老)} 热爱故土、坚持不懈→奇迹!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我紧紧抓住理解课文的三个要点——抓奇迹、抓环境、抓看法,

使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并且层层深入地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

2.重视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能用自己的话进行理解概括,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不足之处] 1.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较单一,引导语表达不够准确,过渡语的表述缺乏激情。

2.在理解大环境的险恶的时候,未设置相应的情境。如果能给学生出示一些相应的环境图片,会给学生很直观的印象,学生可能会更快地理解险恶的环境。

20 三黑和土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

(2)掌握朗读诗歌的方法,尝试品味诗歌质朴的语言特色。

2.过程与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