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太阳系》教案(2)

合集下载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与太阳系自由研究2课时教案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与太阳系自由研究2课时教案

太阳与太阳系自由研究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太阳系天体及天体运动特点。

2.会查阅资料,并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资料。

教学准备各种有关太阳系天体介绍的书籍和多媒体资料。

一根1.5米长的细绳、一截6厘米长的塑料管、一个有孔的橡皮塞、一只秒表、一个砝码或几个垫圈。

第一课时1.提出问题。

(1)播放录像:太阳系各天体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2)教师提问:关于刚才播放的这段录像,你们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3)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要点。

2.推断与猜想。

(1)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推断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例如:太阳有很强的引力、宇宙大爆炸中产生的能量使得天体在惯性的作用下还在不停的运动、天体之间有磁场在不断的吸引和排斥的过程中使得它们不停地运动。

(2)学生思考上述问题,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教师板书要点。

3.制定方案。

(1)学生分小组选择其中一个大多数同学都感兴趣的问题制定研究计划: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如何分工,如何记录等。

(2)小组汇报研究方案。

学生可以吸取别人方案的长处,修改完善自己的方案,也可以指出别的小组方案中明显的问题或漏洞,帮助他人完善研究方案。

4.考察与研究。

(1)各学习小组按研究方案开展研究活动搜集相关资料(2)教师在各小组巡回参观,但不发表评价意见。

当学生按研究方案进行实施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提供帮助;当研究方案出现问题,到了不修改无法进行下一步研究时,教师可提供指导。

5.交流与小结。

(1)各小组汇报研究的过程以及得出的结论。

相同的研究项目,研究结论不同的小组,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过程,表达自己的意见,让其他小组帮助分析原因,最终确定合理的结论。

(2)选评“研究计划最周密、结论最令人信服的学习小组”。

6.办专题小报。

(1)学生小组讨论完善专题小报的制作前的设计工作。

(2)组织学生按照既定计划制作专题小报。

(3)根据学生专题小报制作完成情况在课内或课外进行展示、介绍和评比。

第二课时1.谈话: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行星绕太阳转动都有各自的轨迹,而且转动的周期也各不相同,你知道行星公转周期与什么有关吗?2.学生讨论后回答。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学期《太阳系》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反思 _0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学期《太阳系》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反思 _0

---------------------------------------------------------------最新资料推荐------------------------------------------------------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学期《太阳系》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反思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学期《太阳系》教案 PPT 课件教学设计反思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学期《太阳系》教案 PPT 课件教学设计反思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学期《太阳系》教案 PPT 课件教学设计反思 13 太阳系教学目标 1.知道组成太阳系的星体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2.会收集资料,能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认识了解太阳系。

3.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学准备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

第一课时一、认识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情况。

拣 1.提问:哪位同学知道冰,太阳周围除了地球和月球艇之外,还有什么天体? 2.格学生讨论并自由回答。

胡 3.谈话:看来同学们对太休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陕太阳周围除了地球以外,还愉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天体离围着它转动,这些天体都像纠地球一样,本身不发光,靠腮反射太阳光我们才能看到它席们。

这些天体包括行星耶、矮行星和太阳系小辽天体。

为了更清楚地认识控太阳系行星成员的特点,下豪面就让我1 / 6们阅读教材第 40 丙页列举的有关太阳系八行星烬的数据资料。

4.学生阅读趴资料并讨论各自的发现。

二媒、整理太阳系行星数据资料弘。

1.谈话:结合刚才昌阅读的数据资料和你讨论过廊程中自己的发现,八颗行星栗距离太阳的远近顺序是怎样伪的?计算其他行星与太阳的艺距离大约是水星与太阳距离舀的多少倍,把你们思考、计刽算、整理的结果记录在课本兰第 41 页的表格中。

2 敏.学生整理数据资料,填写路相应表格内容。

3.汇殃报整理数据结果,教师根据叮学生的汇报情况提问:宽 (1)你能按距离太阳的近撇远顺序说一说围绕太阳转动俩的八大行星的名称吗? 妮 (2)你有什么好办法将它倒们记住?用你喜欢的方法记白一记,然后我们来比一比谁荫的记忆力最棒。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太阳系 2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太阳系 2

冥王星是1930年发现的,它是太 阳系中最后被发现的一颗行星。 此星命名为冥王星 (Pluto),在 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 26届国际天文联会中通过的第5号 决议中,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 并命名为小行星134340号,从太 阳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所以现 在太阳系只有八颗行星 。
谢谢观看!
太 阳 系
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 彗星、流星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在庞大的太阳系家 族中,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 %,八大行星以及数以万计的小行星所占 比例微忽其微。它们沿着自己的轨道万古 不息地绕太阳运转着,同时,太阳又慷慨 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着太阳 系中的每一个成员,促使他们不停地发展 和演变。
木星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 那就是木星的大红斑。它能容下 起马三个地球。据旅行者1号探 测表明,大红斑的大小几乎没有 变化,而颜色却常有变化。大红 斑的范围比起100年前已缩小了 一半。颜色有时鲜红,有时略带 棕色或淡玫瑰色。
壮特 观征 的是 土 光环 星 环绕 最 系其 突 统赤 出 。道 的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
海王
•太阳的质量是1.989亿亿亿吨。 按质量计,氢约占71%,氦 占27%,其他元素占2%。通 过望远镜,我们可以直接观 测到太阳的大气层,它从里 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 三层。太阳巨大的能量来自 于直径不到50万千米的核心 部分。核心部分温度极高, 压力极大,发生了核能反应, 即热核聚变。在这个过程中 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据估算, 太阳可以燃烧100亿年。
返 回
1655年3月25日,荷兰天文学 家惠更斯用自制的3.7米长的 折射望远镜观测土星时,发 现了土星的一颗卫星,命名 为Titan,它是最受天文学家 瞩目的一颗卫星,也是被人 类发现的第一颗土星卫星。

《太阳系》教学案例

《太阳系》教学案例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太阳系》教学案例罗田县实验小学高国富教材分析:太阳系是个大家族,人们把以太阳为中心,包括环绕太阳运动的八颗行星、卫星、矮行星以及太阳系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太阳系。

太阳系中的天体是学生平时难以直接观察到的,如果用直接对太阳系进行观察的方法来完成对太阳系的认识,不是有效地途径。

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太阳系天体的资料和图片,课前还可以让学生搜集更多的有关太阳系资料,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资料和图片来帮助学生认识太阳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相关资料的搜集、主动地在一起交流对太阳系的看法和认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了解其中的一些天体,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理解力,建立有关太阳系的空间概念。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1、认识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情况。

2、整理太阳系行星数据资料。

3、了解太阳系小天体和矮行星的相关信息。

教学目标:1、知道组成太阳系的星体以及八颗行星的排列顺序。

2、会搜集资料,能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认识了解太阳系。

3、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学准备: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颗行星的数据表。

教学重点:通过搜集、整理、分析太阳系相关资料,认识组成太阳系的星体及八颗行星的排列顺序。

教学难点:在认识太阳系组成中,培养空间想象力和理解力,建立太阳系的概念。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情况。

1、问:太阳周围除了地球和月球之外,还有什么天体?2、谈话:看来同学们对太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太阳周围除了地球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天体围着它转动,这些天体都像地球一样,本身不会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我们才能看到它们。

这些天体包括“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

(板书课题)太阳系是个大家族,在这个大家族里,成员众多,其中,行星是这个家族的主要成员之一,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太阳系行星成员的特点,请阅读有关太阳系八颗行星的数据资料。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3课《太阳系》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3课《太阳系》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3课《太阳系》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

2.能够掌握太阳系中各行星的运动规律。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

2.掌握太阳系中各行星的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太阳系的抽象概念的理解。

2.学生对于太阳系中各行星的运动规律的理解。

教学内容1.太阳系的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

2.太阳系中各行星的运动规律。

3.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与学生独立思考相结合。

2.小组探究和交流。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5分钟)让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内容,带着问题阅读、思考、探究,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第二步:探究太阳系的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30分钟)1.教师通过投影或黑板等媒介讲解并引导学生探究太阳系的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

2.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

第三步:探究太阳系中各行星的运动规律(30分钟)1.教师讲解太阳系中各行星的运动规律,并指导学生完成观察实验与数据分析。

2.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识别出太阳系中各行星的运动规律。

第四步:小组探究和交流(30分钟)1.学生自由组队,共同思考如何更好地表达太阳系的组成和各行星的运动规律。

2.互相交流,分享所学所想理解。

第五步:课堂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化概念。

2.布置下节课预习,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差异化措施1.针对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设置参考书或课外读物,或者在课堂上给予更多示例。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评价1.学生上课、自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是否掌握太阳系的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以及太阳系中各行星的运动规律。

3.是否分析问题,思考并探究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表达和交流能力。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下《13太阳系》word教案(2)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下《13太阳系》word教案(2)

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太阳系一、教学目标1.知道组成太阳系的星体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3.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教学准备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认识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情况。

1.提问:哪位同学知道,太阳周围除了地球和月球之外,还有什么天体?2.学生讨论并自由回答。

3.汇报整理数据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提问:(1)你能按距离太阳的近远顺序说一说围绕太阳转动的八大行星的名称吗?(2)你有什么好办法将它们记住?(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然后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记忆力最棒。

(3)填写教材第40页上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名称。

(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九大行星的知识,愿意与老师、同学交流一下吗?4.提问:八颗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是哪一颗?体积最小的是哪一颗?5.学生汇报,教师给予积极的肯定或鼓励。

6.谈话:按体积从大到小给八颗行星排个顺序,并把这个顺序记录在教材第41页的表格中。

7.学生填写八颗行星大小排列顺序后组织同学举行简要汇报,教师小结排序结果,统一大家认识。

8.提问:同学们,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除了课堂上学到的这些知识,你还有哪些问题?还想知道些什么?9.学生自由提问。

10.谈话:同学们的问题还真不少,现在我们把这些问题归归类,看看有哪些是同一类型的问题。

11.教师指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从“矮行星知识”、“太阳系小天体知识”“太阳系天体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类,并积极肯定学生科学的问题分类方法。

第二课时(一)了解太阳系小天体和矮行星的相关信息。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简要板书进行梳理,同时给予发言同学以正面的积极肯定。

如果学生的发言中已经涉及到有关“太阳系小天体”——彗星的介绍,教师可以强调教材中也有类似的讲述;如果学生没有提到,教师还有必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2页有关彗星的内容。

3.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系是由哪些天体组成的吗?4.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太阳系的组成,教师适时地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评议,以完善并巩固同学对太阳系组成的认识。

【新版】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太阳系》【创新教案】

【新版】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太阳系》【创新教案】

《太阳系》创新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情况。

教材首先给出了对太阳系的整体描述,指出太阳周围除了地球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天体围着它转动,这些天体都像地球一样,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我们才能看到它们。

这些天体包括“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

在教材的第一部分中突出的是有关“行星”的数据资料。

在教材第40页上面描绘的图片反映的就是太阳系主要行星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太阳为中心,由近及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需要指出的是,这幅图只反映行星和太阳之间、行星和行星之间的位置关系,决不是它们相互之间的距离关系。

在教材第40页下面列举的行星数据资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这里列举的数据资料了解到行星的直径大小和它们所拥有的卫星数量。

第二部分:整理太阳系行星数据资料。

在第一部分给出行星距太阳距离、赤道直径等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这一部分要求同学们结合数据资料讨论它们距太阳的远近关系和体积大小关系,实质上这是锻炼学生整理事实能力的重要契机。

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以水星为标准计算它们到太阳的距离大约是水星与太阳距离的倍数分别为:1、1.9、2.6、3.9、13.4、24.6、49.5、77.5,如果把这些近似数处理成整数的话,这些行星到太阳的距离大约是水星与太阳距离的倍数分别为:1、2、3、4、13、25、50、78。

在这一部分活动中还有一个起着承上启下重要作用的环节,就是引导学生思考在了解了太阳系行星相关事实后,还想了解哪些问题?实际上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就已经成为展开下一步活动的良好开端。

同学们的思绪在这样问题的引导下势必会与前面提及但未展开的“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发生作用,与那些行星深层次的知识发生作用,与太阳系天体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发生作用。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学期《太阳系》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学期《太阳系》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学期《太阳系》教案教学设计反思介绍本文是关于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学期《太阳系》教案教学设计的反思。

文章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反思,旨在为教学实践的改进提供一些参考。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的起点和引领,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

在教学设计中,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更精准地选择教材内容,确定教学方法,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在这一节课中,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教授太阳系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了解对地球的影响,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教学目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让学生能够简单、清晰地描述太阳系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特点;•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并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运动规律;•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指在教学中需要实现的知识、技能、价值观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以便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在这一节课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太阳系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太阳、行星、卫星等天体的特点和规律;•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地球的自转、公转带来的影响;•通过课堂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增强学生对太阳系的感知;•通过竞赛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通过运用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和传承教育理念。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性,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在这一节课中,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问答互动法: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输入和输出的双向提高。

•课堂实验法:通过课堂上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

小学科学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3课《太阳系》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科学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3课《太阳系》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科学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3课《太阳系》公开课优质课
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科学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3课《太阳系》公开课优质
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系是由恒星、行星、小行星、彗星等不同天体组成的。

2、知道太阳八大行星的名称、排列顺序,对它们的大小有直观的印象。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

2学情分析
在已经初步学习天体知识后,系统学习太阳系的相关知识可以很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太阳系是由恒星、行星、小行星、彗星等不同天体组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揭题
1、师出示54页课本图片。

2、火星的表面怎么有点像地球?其他行星是不是也这样呢?
揭示课题:太阳系
活动2【讲授】太阳系成员一、太阳系家族成员。

优品课件之鄂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三单元 太阳与太阳系教案

优品课件之鄂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三单元 太阳与太阳系教案

鄂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三单元太阳与太阳系教案鄂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教案(三单元)太阳与太阳系 8 太阳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意识到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2.会查阅资料,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3.对研究关于太阳的活动产生较浓厚的兴趣;教学准备在教室或活动室里进行教学活动,采取先分组再集中的方式进行教学。

电焊目镜片或墨水、脸盆,最好为每4人小组至少准备一套这样的材料。

教师课前搜集关于太阳的音像、多媒体资料或图片资料等。

学生课前收集关于太阳的资料,可以在课前制作一些简单的小报。

第一课时一、指导学生交流关于太阳的信息。

1.引入。

“同学们,清晨窗外鸟儿的第一声歌唱和缕缕阳光把我们从睡梦中唤醒,大地万物几乎对从梦中醒来,大自然生机勃勃的一天又开始了!是什么在精心呵护这世间万物?是什么这个蓝色星球显出它的美丽和青春般的朝气呢?它就是万物之灵――太阳!现在请大家围绕你所知道的太阳的信息以故事的形式和周围的同学说一说吧!” 2.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的个别交流,并深入到活动小组听取有代表性的信息交流内容。

3.在小组内个别交流的基础上组织那些有表达欲望和那些信息交流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班级内的交流。

并引导听故事的同学对听到的故事做出评价,谈谈自己在听了关于太阳的故事后的启示与收获。

4.教师从信息交流内容的丰富性和同学参与的积极性两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小结。

二、观察太阳。

1.谈话:“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到户外使用简单的器材对太阳进行一次实地观察吧!” 2.简要介绍观察太阳器材的使用方法(如使用电焊护目镜片用肉眼观察太阳表面,用脸盆里面盛放的墨水观察反射在水面上的太阳影像),并提出户外观察在组织纪律方面的要求,同时向同学们强调安全观察太阳,保护眼睛的基本要求――不用肉眼直接观察太阳。

3.组织同学在户外分小组进行观察活动,指导同学观察太阳外形特征和表面黑子的大小情况(在太阳表面活动频繁时,用肉眼就可以辨认出较大的黑子)。

六年级下科学教案 太阳系_鄂教版

六年级下科学教案 太阳系_鄂教版

太阳系教学目标1.知道组成太阳系的星体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2.会收集资料,能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认识了解太阳系。

3.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1.围绕太阳转动的八大行星的名称。

2.了解太阳系天体的组成。

教学准备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认识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情况。

1.提问:哪位同学知道,太阳周围除了地球和月球之外,还有什么天体?2.学生讨论并自由回答。

3.谈话:看来同学们对太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太阳周围除了地球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天体围着它转动,这些天体都像地球一样,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我们才能看到它们。

这些天体包括“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

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太阳系行星成员的特点,下面就让我们阅读教材第40页列举的有关太阳系八行星的数据资料。

4.学生阅读资料并讨论各自的发现。

二、整理太阳系行星数据资料。

1.谈话:结合刚才阅读的数据资料和你讨论过程中自己的发现,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顺序是怎样的?计算其他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大约是水星与太阳距离的多少倍,把你们思考、计算、整理的结果记录在课本第41页的表格中。

2.学生整理数据资料,填写相应表格内容。

3.汇报整理数据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提问:(1)你能按距离太阳的近远顺序说一说围绕太阳转动的八大行星的名称吗?(2)你有什么好办法将它们记住?(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然后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记忆力最棒。

(3)填写教材第40页上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名称。

(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九大行星的知识,愿意与老师、同学交流一下吗?4.提问:八颗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是哪一颗?体积最小的是哪一颗?5.学生汇报,教师给予积极的肯定或鼓励。

6.谈话:按体积从大到小给八颗行星排个顺序,并把这个顺序记录在教材第41页的表格中。

7.学生填写八颗行星大小排列顺序后组织同学举行简要汇报,教师小结排序结果,统一大家认识。

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太阳、地球和月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太阳、地球和月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2.提问:你还想知道哪些有关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信息呢?
【预设学生回答】
生1:老师,在2020年6月21日,我欣赏过一次日偏食。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日食的成因是太阳被月球挡住了。但是我们之前了解过太阳和月球的大小,太阳比月球大很多很多,为什么那么巨大的太阳会被小很多的月球挡住呢?
生2:我们在资料中还了解过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距离,在宇宙中月球距离地球很近,太阳距离地球很远,它们之间怎样的距离关系才会导致日食这种现象产生呢?
(二)推测日地月的相对大小、距离与日食成因的关系
1.提问:在开始探究之前,大家先来结合自己的推测和了解过的资料说一说,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什么样的相对大小与距离关系才会导致日食这一现象的产生。
【预设学生回答】
生1:老师,我知道这三个天体中太阳最大,地球比太阳小,但比月球大,月球在这三个天体中体积最小。怎样才能让最小的月球挡住最大的太阳呢?
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资料。边看边思考,回答以下这些问题:
1.一年中月食最多发生多少次?日食最多发生多少次?
2.太阳、地球和月球是每个月都能连成一条直线吗?
3.日食和月食会在什么条件下发生?
播放视频
提问:从视频里,你找到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了吗?谁能和大家分享你的发现。
【预设学生回答】
生1:老师,我听到视频中说月食和日食每年最多只能发生3次。太阳地球和月球也不是每个月都能连成一条直线,因为地轴是倾斜的,所以月球公转的平面和地球公转的平面不重合。
比例:1.0:3.7:400.5
【预设学生回答】
生1:根据计算我发现如果最小的月球模型赤道直径是1厘米,地球模型的赤道直径就是3.7厘米,这时太阳模型的赤道直径要有四米,太阳模型还是太大了。
生2:如果月球做成赤道直径是1毫米的小球,太阳则是直径四分米的球,这样就能够用做成模型了。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3课《太阳系》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3课《太阳系》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3课《太阳系》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各行星的特点;2.能够描述太阳系行星的运动和轨道;3.能够了解太阳系对地球和人类的重要意义。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太阳系的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行星运动和轨道以及太阳系对地球和人类的意义等方面。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大大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了解太阳系的奥秘和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欲。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1.让学生理解和记住太阳系的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2.让学生能够描述行星的运动和轨道;3.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太阳系对地球和人类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1.讲授法2.演示法3.问答法4.实验法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时间(分钟)引入:播放太阳系的视频或展示图片 5导入:请学生自己描述太阳系的组成 5讲授:太阳系的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10演示:用小球模拟行星的运动和轨道15问答:随堂小问答环节 5实验:太阳系对地球的影响实验20总结:对学生及时进行总结、点名、作业布置 5教学资源准备1.太阳系的图片或视频资源2.小球,放在平面上的细绳,圆规等模拟行星运动的道具3.实验原料/器材教学评价方式本节课的教学评价方式主要包括:1.课堂小测验:考查学生掌握的关键知识点2.作业:请学生积极查找关于太阳系的资料,并在下节课分享3.师生互评:请学生分组进行PPT制作,进行互相评价教学体会本节课的教学注重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以及实践探索和合作学习。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看视频、演示、实验等环节,积极探索太阳系的奥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结合课程特点,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 太阳系鄂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 太阳系鄂教版

《太阳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计算坐交通工具到太阳的时间,感知太阳系的庞大。

2.能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太阳系的主要成员。

3.能够说出不同星体的特点,并给八大行星排序。

重点:指导学生构建太阳系的概念。

难点:通过数据分析认识太阳系的庞大,并给八大行星排序。

教学准备:自制教学软件、学生搜集资料、自制星球名片星球徽章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到宇宙去旅行,了解一下神秘的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当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第一次提出“日心说”时,还没有多少人相信他,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由于传播哥白尼的“日心说”被教会判处死刑。

科学的探索过程是艰苦的,不少人为科学事业奉献了生命。

但科学的探索也是十分有趣的,今天就让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一次太阳系的探索之旅。

让我们开始今天的旅行吧!我们旅行的第一站是太阳,如果我们要到太阳去旅行,有一个问题首先要解决一下。

这三种交通工具使用哪种更节省时间呢?(学生发言:光速飞船。

)让我们一起算一算,如果乘坐光速飞船飞向太阳,多长时间能够到达目的地。

(学生计算,汇报结果,教师出示结果。

)大家计算的都很正确,和老师一样。

让我们抓紧时间坐上光速飞船去探索一下太阳的奥秘吧!2、了解太阳和八大行星在到达太阳之前,老师要先分配一下这次探索之旅的任务,由老师来给大家当太阳的导游,其他星球的导游工作则由星球旅行团来分别完成。

同学们都提前搜集了许多星球的相关资料,你比较喜欢哪个星球呢?你对哪个星球感兴趣呢?你最了解的是哪一个星球呢?赶快行动,加入到你喜欢的星球旅行团吧。

老师给每个旅行团发一个星球名片,星球名片由团里的小导游来保存,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们搜集到的资料,并选出你们团的小导游,由小导游负责讲解工作,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光速飞船的速度真快呀!大家快看,这个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天体系统就是太阳系。

这个发光发热的大火球就是太阳,太阳是太阳系的一家之主。

接下来由老师当导游,给大家讲解一下太阳。

太阳系-鄂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太阳系-鄂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太阳系-鄂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及其在宇宙中的位置;•能够描述地球的运动和旋转;•明白月亮与地球、太阳的关系;•掌握恒星和行星的不同特征;•能够解释季节交替和昼夜变化的原理。

教学重点•太阳系的组成;•地球的运动和旋转;•月亮与地球、太阳的关系;•恒星和行星的不同特征;•季节交替和昼夜变化的原理。

教学难点•季节交替和昼夜变化的原理。

教学内容1.太阳系的组成–内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2.地球的运动和旋转–自转;–公转;–倾斜角度;–公转速度;–节气。

3.月亮与地球、太阳的关系–月球的形态;–月相变化;–月球和地球的运动;–月球和太阳的关系。

4.恒星和行星的不同特征–恒星的定义;–星云、恒星、行星、卫星的关系;–行星的特征。

5.季节交替和昼夜变化的原理–地球公转和自转带来的影响;–北半球和南半球季节交替的原理;–白天和黑夜的原理。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PPT展示;•问答互动法;•实验演示法。

1.导入新课通过投影展示太阳系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太阳系的大小和复杂性。

2.讲授太阳系的组成通过投影展示太阳系的模型,介绍太阳系的组成和行星的特征。

3.讲授地球的运动和旋转通过PPT展示地球的自转、公转、季节变化、倾斜角度等概念,并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加深理解。

4.分组讨论让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探讨月亮和地球、太阳的关系,并画出月相图,加深记忆。

5.讲授恒星和行星的不同特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星云、恒星、行星和卫星的模型,并介绍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6.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以及季节交替和昼夜变化的原理,巩固所学知识。

7.课堂小结通过一些问题测试学生所学的知识,并对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

8.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叙述太阳系的组成和地球的运动。

教学评价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太阳系》教学设计

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太阳系》教学设计

星、彗星、流星等。

同时,有的同学又提出了想去深入了解八大行星的新问题。

教师过渡语:随着研究的深入很多同学一定都产生了共鸣。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具体有哪些特点?其中最大的行星、最小的行星是哪颗?离太阳最近、最远的又分别是哪一颗?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近八大行星,具体了解一下。

【播放视频: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基本介绍以及太阳系8颗行星的有关数据】教师引导:相信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获取了很多有关八大行星的相关信息。

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再结合前期搜集的资料尝试着制作“行星身份证”,可以几位同学分工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

大家准备笔、硬卡纸和剪刀,动手来试一试。

【ppt出示“行星”身份证】【预设学生回答】学生1:我重点制作了“水星身份证”。

赤道直径是4880千米,到太阳的距离是5800万千米。

具体特点是水星距离太阳最近,它没有自己的卫星。

由于离太阳最近,水星上白天气温很高,赤道区,正午时温度高达430摄氏度,到了夜间,温度一直降到零下173摄氏度。

日夜温差达600摄氏度。

水星是个没有空气、没有水、也没有生物的干燥世界。

学生2:对土星特别感兴趣,因为它是太阳系最漂亮的。

我制作了“土星身份证”。

土星的赤道直径是120500千米,到太阳的距离是142900万千米。

土星最显著的特点是它那舒展而美丽的光环。

光环不仅光彩夺目,而且使得个单位不统一,需要我们分别按不同的标准来进行缩小。

学生3:你们说的都对。

但按照什么标准来缩小这些数值呢?学生4: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地球。

如果以地球大小为一个标准,其他行星的大小是不是就好计算了呢?教师引导:同学们思考问题不仅全面,而且思路清晰,积极动脑筋想到的办法也不错。

按照同学们所说,我们先来看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径这一组数据,如果把地球的赤道直径作为1个长度单位,其他行星相对于地球的大小分别是多少呢?同学们可以动脑筋算一算,并将计算的结果记下来。

同学们是否听明白了,也可以动笔计算一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太阳系》教案(2)
第三单元
太阳系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组成太阳系的星体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2.会收集资料,能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认识了解太阳系。

3.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教学准备
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识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情况。

1.提问:哪位同学知道,太阳周围除了地球和月球之外,还有什么天体?
2.学生讨论并自由回答。

3.谈话:看来同学们对太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太阳周围除了地球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天体围着它转动,这些天体都像地球一样,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我们才能看到它们。

这些天体包括“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

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太阳系行星成员的特点,下面就让我们阅读教材第40页列举的有关太阳系八行星的数据资料。

4.学生阅读资料并讨论各自的发现。

(二)整理太阳系行星数据资料。

1.谈话:结合刚才阅读的数据资料和你讨论过程中自己的发现,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顺序是怎样的?计算其他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大约是水星与太阳距离的多少倍,把你们思考、计算、整理的结果记录在课本第41页的表格中。

2.学生整理数据资料,填写相应表格内容。

3.汇报整理数据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提问:
(1)你能按距离太阳的近远顺序说一说围绕太阳转动的八大行星的名称吗?
(2)你有什么好办法将它们记住?(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然后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记忆力最棒。

(3)填写教材第40页上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名称。

(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九大行星的知识,愿意与老师、同学交流一下吗?
4.提问:八颗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是哪一颗?体积最小的是哪一颗?
5.学生汇报,教师给予积极的肯定或鼓励。

6.谈话:按体积从大到小给八颗行星排个顺序,并把这个顺序记录在教材第41页的表格中。

7.学生填写八颗行星大小排列顺序后组织同学举行简要汇报,教师小结排序结果,统一大家认识。

8.提问:同学们,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除了课堂上学到的这些知识,你还有哪些问题?还想知道些什么?
9.学生自由提问。

10.谈话:同学们的问题还真不少,现在我们把这些问题归归类,看看有哪些是同一类型的问题。

11.教师指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从“矮行星知识”、“太阳系小天体知识”“太阳系天体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类,并积极肯定学生科学的问题分类方法。

12.谈话:希望同学们在课后从“矮行星知识”、“太阳系小天体知识”“太阳系天体之间的关系”这些方面收集资料,为我们下节课编辑太阳系小报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了解太阳系小天体和矮行星的相关信息。

1.谈话:经过上节课课后同学们的资料收集,现在你能说说你所知道的除了行星以外的有关太阳系其他天体的信息吗?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简要板书进行梳理,同时给予发言同学以正面的积极肯定。

如果学生的发言中已经涉及到有关“太阳系小天体”——彗星的介绍,教师可以强调教材中也有类似的讲述;如果学生没有提到,教师还有必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2页有关彗星的内容。

3.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系是由哪些天体组成的吗?
4.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太阳系的组成,教师适时地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评议,以完善并巩固同学对太阳系组成的认识。

5.组织同学自行阅读教材第42页有关冥王星的小资料。

6.谈话:通过冥王星由大行星到排除行星行列之外过程的了解,你如何看待科学认识的发展和人们对于错误认识改正的态度?
7.学生在班级内展开汇报交流,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相互间就各自观点展开讨论。

如果学生有思考或表达的障碍,教师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引导或总结。

无论是学生自行探讨还是教师引导,在这里活动目的只有一个:让同学们认识到科学研究的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同时认识到科学认识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

(二)整理太阳系的资料,设计制作以太阳系为主题的小报。

1.提出制作以太阳系为主题的小报的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制作这样的小报,可以选择怎样的专题?”
2.学生个别汇报各自打算,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并视学生汇报的实际情况指导同学可以以“太阳系天体新信息”为专题,也可以以“人们探索太阳系天体历程”为专题,还可以以“人类探索太阳系求真求是的精神”为专题。

3.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围绕自己选定的专题,我们应该收集或选择哪些资料和图片丰富我们的小报?为了让我们的小报特色更突出,在内容选取和形式编排上要注意什么?”
4.学生小组讨论商量后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并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以完善小报的制作前的设计工作。

5.组织学生按照既定计划制作以太阳为主题的小报。

6.根据学生主题小报制作完成情况在课内或课外进行展示、介绍和评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