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甲骨文学习教材PPT课件
三星堆顺风耳
三星堆金面铜人头像
三星堆大型铜立人像
三星堆大型铜神树
三星堆“鸟形”青铜器
动脑筋:
• 三星堆青铜器与商周的青铜器有何不同? • 你能想象远古蜀国人的生活状况吗?请 你试着描述一下你想象中的古蜀国文明。 • 古蜀国的灿烂文化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 请你谈一谈你的观点。
练兵场: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距今大约多少年? A.3100年 B.3600年 C.2800年 D.2500年 2、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 A.四羊方尊 B.毛公鼎 C.妇好尊 D.司母 戊鼎 答案:1、 B 2、 D
第9课 甲骨骨文与今文的对比
春:上方是草木抽发的曲芽,下面那一部份是一个
计时的标志,组合起来,表示草木滋生开始的时序。
甲骨文与今文的对比
海:江口中加上午字,午时海水涨潮涌至江口,表示
海水。
甲骨文与今文的对比
万:形如蝎子。安蝎子为胎生昆虫,性撢。母蝎产子,
每胎可达数一甚而百集幼蝎不等。幼蝎产出后,即自动 攀附于母蝎身上,背部尤多,密密麻麻若不可胜数,古 人见之,即以蝎子之形喻不可胜数之“万”字。
甲骨文与今文的对比
象:虽本属表示大象之象,然以其大借喻包容于天地
间之种种形象,如山川日月。再经转训为事物表象之象。
动手动脑:
1、请同学们参照以上几个字的 写法,写一个甲骨文,看看谁 写的最漂亮。 2、你能总结一下甲骨文的特点 吗? 3、你认为甲骨文的出现具有什 么历史意义呢?
二、世界闻名的青铜器
1、什么是青铜器?
2、青铜器是怎样制造的? 3、青铜器用哪几种金属冶炼成的? 它们的比例是多少?
世界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
商朝最精美的青铜器—— 四羊方尊
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ppt课件
熟的大人的形象
目
仅仅数画,但眼 眶、眼珠子和瞳
孔均已明白如画
最新版整理ppt
11
最新版整理ppt
12
最新版整理ppt
13
最新版整理ppt
14
加把劲!看谁认得多
最新版整理ppt
15
你猜对了吗?
商 林田单水 家 休
后
后 从 门 鱼 眉山 束
最新版整理ppt
16
商代甲骨文,旁为对应
最新版整理ppt
狩猎纹
25
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
1.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 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锡按 一定比例熔化。 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 造的模型里。
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 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 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
最新版整理ppt
26
最新版整理ppt
27
司母戊鼎铸造的每一道工序都包含 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聪明 才智与协作劳动,同样对于今天的 我们,无论是一个班级体,一所学 校,还是我们国家的发展,都需要 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去打造。
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被称为金文或铭文。
最新版整理ppt
30
食器 特点:品种多
兵器
最新版整理ppt
农 具 31
你能猜出它们的用途吗?
簋(guǐ)
盛放煮熟的 黍、稷、稻、 粱等饭食
最新版整理ppt
32
尊 容酒器
最新版整理ppt
33
觥(gōng) 酒器
最新版整理ppt
34
青铜器常见的纹饰
虎 纹
饕 餮 纹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
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1、知道甲骨文和金文等字体的区别,了解汉
初一历史甲骨文与青铜器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历史甲骨文与青铜器试题答案及解析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开始的。
【答案】商朝【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第一子目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中的内容:“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可知,故填商朝。
【考点】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甲骨文的概况和价值。
2.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
青铜工艺十分精湛。
【答案】商朝【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闻名于世的青铜器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第二子目闻名于世的青铜器中的内容:“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青铜工艺十分精湛。
”可知,故填商朝。
【考点】闻名于世的青铜器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闻名于世的青铜器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青铜器的概况和价值。
3.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我国的原始文字可能是( )A.小篆B.钟鼎文C.甲骨文D.刻画符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第一子目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中的内容:“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
”可知,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是在刻画符号的基础上形成的。
而AB选项又出现在C项之后。
D选项很多学者认为,原始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可能就是原始的文字,故选D。
【考点】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甲骨文的概况和价值。
4.商朝是我国青铜器高度发达的时期,其代表作是( )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青铜立人像D.牛尊【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闻名于世的青铜器史实的识记。
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课件】【北师大版】
7、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 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地方长官叫什么? 县令 9、县在我国最早出现开始于什么时期?
战国时期
第 9 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甲骨文
商文化的 典型代表
青铜器
什么叫甲骨文?
商朝时,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它是一种象形文字。
种类繁多,工艺高超,铸有花纹装饰,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有的青铜器气势 极其宏大。
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是什么?
司母戊鼎
Hale Waihona Puke 目雷纹刀大禾方鼎平顶冠人头像 青铜人
铜镜 四羊方尊
卧虎立耳扁足鼎
象尊
三星堆千里眼
三星堆顺风耳
三星堆金面铜人头像
三星堆大型铜立人像
三星堆大型铜神树
三星堆“鸟形”青铜器
甲骨文的出土地点?
河南安阳(殷墟)
甲骨文的出土和解读有何重要意义?
1、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2、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 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
殷墟
什么是青铜?
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因为颜色 发青,故叫青铜。
青铜器是怎样造出来的? 商朝的青铜器有哪些特点?
1、什么是千耦其耘? 大规模的集体耕作 2、铁器和牛耕分别是什么时候开始被 普遍使用的? 春秋时,铁器开始广泛使用; 战国时,牛耕开始普遍使用 3、战国时最先进行的改革是哪个国家谁 主持的? 魏国 李悝
4、战国时影响最大的是谁在哪个国家 的改革?当时这个国家的国君是谁? 商鞅在秦国的改革;国君:秦孝公 5、商鞅变法中起到富国强兵作用的措 施有哪些? 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 6、为加强中央集权,商鞅采取什么措施?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 统一度量衡
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课件_北师大版
2、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盂鼎
3.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止,成就辉煌 ,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的。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4.“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 一,谓之钟鼎之齐。”这反映了( ) •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 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 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 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商代 时代________
特点: 高大
商代蜀文化 地位: 的杰出代表
商 代 蜀 文 明
三星堆遗址
时间: 地点: 特点:
1986年
四川广汉 我国长江流域早 期文明的代表 。
浇铸此鼎,如果以每一坩 埚一次熔铜12.5公斤,浇铸 875公斤的铜液,需要多少 个坩埚同时进行?
70
继续听题:
以每个坩埚需要四人, 共需多少人共同协作,才 能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
龟甲或兽骨 甲骨文
渊源 汉字
铸刻在 (商周)
折射出商周强盛的国力
青铜器 (司母戊鼎)
金文(铭文)
商 •___时期
•载于龟甲 ___ 兽骨 、 _____ 上 •卜辞 •成熟文字
商周时期 •____
•金文刻在 青铜器 _____上 •目前已发 现最大的 : 司母戊鼎 ________
甲 骨 文 的 出 土 地 点
280人
评价:
折射出国力的盛衰,技术精 湛,气势浑厚的青铜大鼎象征着 那个时代辉煌灿烂的文明
每课一得:了解金文的含义及价值意义?
思考金文与甲骨文的区别?
拓片
摹本
图示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简体
象行字,明显特征是两个车轮。初为圆形,后为书 写方便,变成方形,再后来两个轮子简化为一个。
《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5)(精选5篇)
《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5)(精选5篇)第一篇:《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5)《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内容标准】知道甲骨文、金文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一、内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甲骨文、金文的学习,明白它们的含义,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通过学习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通过想象司母戊鼎等青铜的铸造过程及用途,培养历史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收集甲骨文的文字及图片,指出他们与今天文字的渊源关系,以此加深对汉字与甲骨文渊源关系的认识。
收集有关青铜器的照片、实物和有关资料,并进行展览、讲解和想象,以加深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而商朝青铜器是上古文明世界技术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潮流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从而自发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堂专门的文化史课,着重为我们介绍了商文化的典型代表甲骨文和青铜器。
我们知道,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奴隶制大国,商朝的文化在古代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一席,是上古文化中绚丽的瑰宝。
本课是学生了解甲骨文和青铜器、认识商文化的最重要的一课。
只有认真学好本课,学生才能比较全面地认识商朝。
同时,本课也是本教科书中第一堂专门的文化史课,学好本课,对于学好以后的文化史课会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知道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如何使学生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认识到商朝的青铜铸造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由此反映出的国力盛衰问题。
三、教学流程入境生趣导入新课1.播放十运会开幕式精彩片断,内容是青铜大鼎冉冉升起,将十运会推向了高潮。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 北师大版(1)
通过对司母戊铜方鼎铸造过程的模拟想像,由学生亲自尝试体会,由此分析总结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协同合作的精神。
情感目标
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形状奇伟,花纹瑰丽”的商朝青铜器是“上古文明世界技术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之一”(著名考古学家夏鼐语)。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二、结合板书中第8课自主学习部分,听写。
检测,学生互相批改并改错
复习巩固
课堂导入
中国是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明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创制了文字。世界各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我国的汉字在世界语言文字的历史上独树一帜:它结构复杂,被誉为方块字。它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文字,在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中,汉字是其中一种。
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
板书设计
教后记
学生读课前引言,标画重点,你想知道我们今天的汉字是怎么来的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请打开书46页,我们一起学习“第九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引出本课主体
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形状奇伟,花纹瑰丽”的商朝青铜器是“上古文明世界技术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重点
难点
本课重点:要求学生知道甲骨文和金文等字体的区别,了解汉字的演变;知道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本课难点是学生如何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认识到商朝的青铜铸造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由此反映出的国力盛衰问题。
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教案
【特别提示】导教案不过老师教课的一个辅助,千万不可以完整千篇一律地依照导教案来教课,假如机械使用导教案,讲堂教课过程将毫无生气,也不会起到好的教课成效。
【单元剖析】(一)第二单元的特色时段:从公元前 2070—前 221 年特色:本单元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改革,说明由夏代开始出现国家,到商与西周期间创建青铜文明、春秋战国进入铁器时代,先进技术推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改革,从而推进了社会的发展,经济改革又促使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繁华。
(二)第二单元的要点和难点“国家的产生和社会改革”这一单元是以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与社会重要活动的侧面相一致的方式来表现主题的,此中含括从夏到战国的历史时段的史实和铁器、牛耕、甲骨文和青铜器、分封、百花怒放等重要历史内容。
下设八课:第 5 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正文有“家天下”的夏代、商汤灭夏、武王伐纣三个子目,要点是国家的产生与更迭。
第 6 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正文有西周的分封制、贵族老百姓与奴隶、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三个子目,要点和难点都是分封制。
第 7 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正文有齐桓公称霸、问鼎中原、合纵连横三个子目,要点是理解春秋战国期间的大国争霸(齐桓公称霸)。
第 8 课“铁器牛耕引起的社会改革” ,正文有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商鞅变法与秦的兴起三个子目,要点是商鞅变法,难点是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第 9 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第 10 课“思想的活跃与百花怒放” ,第 11 课“先民的智慧与创建”,三课都是两个子目,反应了春秋战国期间社会文化的概貌,此中甲骨文、青铜器、孔子、百花怒放、都江堰和编钟都是每课的要点。
第 12 课认识身旁的“历史”也是一堂研究课。
(三)第二单元要说明的几个问题1.如何理解国家的产生?(1)国家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以以某个历史事件作为标记。
过去我们把禹传启、“父传子”作为国家成立的标记,这不过历史的一个“偶合” ,而不是历史的必然。
七年级历史上册《甲骨文和青铜器》文字素材 冀教版
甲骨文与青铜器穿越时空这一组图片,为我们展现了造纸术发明前,中国古代书写材料的发展历程。
你知道其中哪一种“文字”是最早的较成熟的文字?你可知道,正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懈的追求,才有了我们今天挥洒自她的文字?与此同时,我们的祖先还通过高超、令人难以置信的制作手段,给我们留下了展示中华民族文、明脚步的青铜精品。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步人中国古代文明的殿堂去探索一番。
感悟历史本课导航跨越障碍你知道甲骨文与铭文的区别吗?不同点:①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而铭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②甲骨文以商朝居多,西周也有少量的甲骨文;铭文则在西周增多,商朝铭文比较简短。
相同点:甲骨文和铭文都是研究商、周历史的资料;甲骨文和铭文对我们今天的汉字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甲骨文因占卜而作,如何理解“占卜”?甲骨文的出现有意义吗?“占卜”是一种推断祸福、吉凶的活动,常因对事物缺乏科学认识而兴起。
对甲骨文的认识,可以用两条思路考虑:第一,从甲骨文记载的活动判定其意义,甲骨文是为征伐、狩猎等活动占卜而刻于甲骨兽骨上的,即等于记载了人类在当时的活动情况,所以它具有研究商朝历史的价值。
第二,从文字的创制角度来认识其意义。
相对半坡陶制品上的符号,甲骨文已具有了释读性了。
从书写的角度看,属于较成熟的文字。
所以我们今天的汉字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
举出商朝青铜器的杰作及其特点,并说明它反映了什么问题?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是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的特点是: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饰华丽。
这件作品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而四羊方尊是一件制造工艺精湛、造型奇特的精美之作。
尤其是那四角的羊头,一定是通过分步铸造而终合成的。
从以上列出的商朝青铜作品上看,商朝青铜工艺具有很高水平。
铜锡铅三者的合金比例把握恰当,说明了古代人民高超的智慧。
从产品的合成过程,可见劳动中的合作精神。
同时,青铜制造业高度发展也反映出当时我国的昌盛和强大。
互动天地猜字游戏:你认识这些甲骨文吗?活动目标:知道甲骨文是象形文字,会辨认甲骨文,了解甲骨文与今天汉字的渊源关系。
第9课 甲骨文和青铜器
七_年级_历史科目总9_课时时间:2013年_10月_日
课题:第9课甲骨文和青铜器课型:新授课主备人:高祥进审核人:周绪军
目标导学
第一阶梯目标: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第二阶梯目标: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C.青铜铸造和文化艺术D.天文历法和祭祀礼典
(二)阅读探究(6分)
5.小刚同学写了一篇关于甲骨文的论述,帮他看看有没有不当之处。
甲骨文发现于陕西西安,甲骨文单字总数大约4500个,甲骨文是一种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对研究夏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诊断:
治疗:
■破解甲骨文——感受文字之美
●试一试:生肖游戏:上图中的商代古文字那个代表你的生肖呢?你认识上述文字吗?它是什么文字,历史是怎样定义这种文字的?
●猜一猜:央视百家讲坛推出了王立群读《史记》,很受观众欢迎,那么王立群介绍的关于商朝的历史人物是否可信呢?
●说一说:甲骨文出土后,通过研究上面记载的内容,我们发现很多史实都可以与《史记》的记载相印证。这就证明了《史记》中关于商朝历史的叙述是可信的。据此你认为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重大意义?
商朝除了以甲骨文享誉中外以外,还有被誉为瑰宝的青铜器。
■中华文明瑰宝——青铜器
●读一读:它铸造过程的六项工程难题:
需要800多千克铜液
怎样才能协调好250人同时行动?
怎样才能做到70个坩埚同时进行熔化?
怎样才能保证70个坩埚的铜液同时达到指定温度?
在没有任何起重机械辅助的情况下,怎样通过人力搬动滚烫的坩埚?
学习重难点
本节课重点:1.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习题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docx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习题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一、选择题:1・我国出现青铜器在。
4. 商周时期手工业繁荣具体表现为。
①青铜铸造②陶瓷业③冶铁业④玉器制造业A. ①②③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5・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在我国。
A.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B.东南沿海的浙江 6. 下列哪一项不是三星堆文化的表现。
A .青铜面具 B.四羊方尊 c.青铜神树D.大型青铜立人像 A.原始社会初期B ・原始社会末期C ・ 夏朝D ・商朝2. 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
A ・原始社会末期 朝 C .商朝3. 西周青铜器种类丰富,大量用于。
B ・夏 D.西周A.农业生产炊具 C.祭祀D.装饰C.西北地区的天山D.西南地区的成都平7.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是指。
A.青铜制造业的繁荣B.农业的繁荣C .手工业的繁荣D.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8.下列关于夏、商、西周经济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西周时才齐全。
B.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
C.西周已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进行农业生产。
D.商王室和贵族有专门的牧场。
二、非选择题:9.人类最早冶炼和使用的金属是青铜,由此人类告别石器时代而进入青铜时代。
我们的祖先制造的青铜器,精美绝伦、富丽高贵;青铜器自它诞生之日,就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以及信仰、审美等密切相关,体现并映射出强烈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
一位历史学家就曾说过,中国的历史是一部石头的书、青铜的书。
毫不夸张,青铜文化是一部缩写的中国百科全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青铜文化在我国的商周时期历史上更是占主导地位的文化,辉煌灿烂、盛极一时。
思考空间:你能举出几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精品吗?除了青铜铸造业兴旺发达外,商周青铜文明还有哪些方面的成就?10.有位著名考古学家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你怎么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BCCCDBDA二、非选择题:9.司毋戊鼎、四羊方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长期从事私 人讲学,曾周游 列国,宣传自己 的思想主张
3、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思想主张
“仁”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是自己的言行举止 “礼” 符合社会规范
政治上提倡“为政以德”, “德” 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 治国
(2)司母戊鼎的用途: 祭祀用品
(3)司母戊鼎的地位:
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湖南宁乡出土)
青铜立人像(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
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一、孔子——万世师表
1、孔子简介: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末年鲁国人
2、孔子的地位: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温故知新
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铁 千耦其耘——个体农耕 器 经济: 个体小农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新兴地主阶级 牛 登上历史舞台。 耕 引 背景:封建经济发展,诸侯争霸的现实压力 发 的 目的: 富国强兵 (根本目的:确立封建统治) 社 社会变革 会 内容: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 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变 (商鞅变法) 作用: 革 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
4、发现甲骨文的意义: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
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 具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 商朝开始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
商朝龟甲卜辞
商朝牛骨刻辞
一片甲骨惊天下——郭沫若 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尚书》
商鞅变法
社会变革
各诸侯国变法
奴隶制度瓦解 封建制度确立
思想文化空前发展
百家争鸣
儒 家
百家争鸣
孟子
兵 家 孙膑
道家
墨 家 墨子 法家
庄子 韩非子
诸子百家简表 学派 墨家 儒家 道家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主要道家 代表人物 代表作 墨子 孟子 庄子 《墨子》 《孟子》 《庄子》 主要思想 兼爱、非攻 仁政、民贵君轻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商朝的先人,就已经有书册了)此处的殷是指商朝,书册是指刻有甲骨文的兽骨或龟甲
汉字的演变过程
二、闻名于世的青铜器
2、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 ——司母戊鼎 (1)司母戊鼎名字的由来:
夏商西周时期被称为“青铜器时代”
1、青铜器的含义: 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因为颜色发青,所以称为青铜器
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因鼎内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
4、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成就
(1)孔子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当仁不让于师”
(3)主张“因材施教”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
二、百家争鸣
思想活跃与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 (根本原因)
铁器牛耕的推广
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导入新课
第九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一、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龟甲兽骨文字刻,征战狩猎卜结果 文字可考在商朝,甲骨文字是最早
1、甲骨文的含义: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2、甲骨文记载的主要内容: 征伐、狩猎、疾病等的占卜结果
3、甲骨文的出土地点:殷墟,现在的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
法家
韩非子
《韩非子》 “法治”中央集权
课堂小结 思想家、教育家 (春秋) 私学 兴 盛 (战国)百家争鸣 孔子 仁 礼 儒家 为政以德 仁政 法治 无为而治
诸子百家
法家 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