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关键词:细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新批评(New criticism)
• 新批评源于20世纪初的英国,但它的发展和传播发生在 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在英国,其最重要的奠基人是艾 略特和理查兹;在美国,新批评的代表人物有兰塞姆何 他的学生艾伦· 退特、布鲁克斯和罗伯特· 沃伦。兰
塞姆1941年出版了《新批评》一书,阐述了这 个派别的基本观点,新批评从此而得名。 • 从一开始,新批评就强调文本的中心地位,贬抑 作家在批评中的位置。认为文学的本体即作品, 提倡对作品的语言、结构等进行细致的分析。艾 略特认为,文学作品一旦写成,就不再与作者有 关,不再受到作者观点和生平的影响。
在美国,新批评肯定和继承了艾略特、理查兹 和燕卜荪的思想,认为他们代表了英美新批评的 新方向。概言之,美国新批评主要具有四个特点: 其一,它以诗歌为主要批评对象,它的理论主要 是诗歌研究的总结,反过来,它也主要适用于诗 歌研究。布鲁克斯和沃伦于1938年出版的《理解 诗歌》收录了古今345首英语诗歌,用新批评的 细读方法引导学生去分析和阅读这些作品。由于 这本教材在美国大学中被广泛采用,从而产生了 巨大影响。用米勒的话说,它培养了一代人的阅 读习惯,以至使人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论一首诗时,“都小心翼 翼地不提诗歌的作者”。
在西方,细读一直或多或少地存在于文学批评的 实践中。对文学形式的研究、对文本结构的分析、 对语言的内涵和外延的探索一直在文学批评中占有 一定的位置。但是,作为一种重要的批评策略,它 在20世纪前半期随着英美“新批评”的出现才被 确立。作为一个批评流派,新批评使细读逐渐体系 化和制度化,使之在文学批评实践中被广泛地和有 意识地运用。最终,“细读”不仅成为一种重要的 文学阅读方法和态度,一种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必 经的工作程式,甚至还成为一种有效的文学教学方 式。
新批评的另一位奠基人、剑桥大学教授理查兹否认文 学作品内存在所谓的“幽灵般的审美状态”,认为一切美 都是读者心中产生的一种审美体验。理查兹不仅建立了一 整套“批评原则”,而且将这些理论付诸实践,建立了一 种能够在大学课堂里操作的“实用批评”。他做了一个著 名的试验,选择13首诗歌,去掉诗歌的作者和题目,让他 的学生在没有作者生平和历史背景的情况下,对诗歌进行 解读和评价。结果非常好笑,那些大诗人的伟大作品却被 评得一无是处,而一些不好的诗歌却被认为是佳作。理查 兹对这个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确立了一些文本细读的规则, 其批评方法遂在英美大学广泛采用,产生了极大影响。新 批评避开作者生平、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对作 品进行细读的做法就来源于此。
其四,美国新批评是一种“本体论”批评,它始终坚持 文本的“独立性”,将其视为“自给自足”的现象。它将 文本视为批评的唯一客体,反对进行道德式或文化式的批 评。布鲁克斯还反对将形式和内容分离开来的“二元论” 文学批评,认为诗歌是一个有机整体,其效果依赖于各个 部分的有机结合。 1942年,韦勒克和沃伦出版了《文学理论》一书,对新 批评理论进行了一个系统总结。该书作者将文学批评分为 “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两大类型,从理论角度论证 了为什么“文学研究的合情合理的出发点是解释和分析作 品本身”。他们反对过分倚重生平、社会环境、背景等外 部因素而“轻视作品本身”的做法,强调“文学研究的当 务之急是集中精力去分析研究实际的作品”。该书问世以 来,被西方许多大学选用为研究生教材,成为新批评的核 心著作。
其二,美国新批评是一种形式主义文学批评,特别注重 诗歌语言特性的研究。它关注诗歌语言与科学语言的区别。 艾伦· 退特在《论诗歌的张力》(1938)中认为,诗歌语 言的内涵和外延往往形成一种“张力”,因而构成了诗歌 的内部结构。外延(extension)指词的本意,即指称意义; 内涵(intension)则指词的引申意,即众多的暗示和联想 意义。诗歌语言既有明确的外延概念,更有丰富的联想暗 示意义,两者相得益彰,但诗歌批评着重于诗歌语言无限 丰富的内涵意义。他摘去二词的前缀ex-和in-,创造出一个 新词“tension(张力)”,并强调“诗的意义在其张力, 即我们从外延与内涵两极之间能够找出的全部意义的统一 体”,诗歌由此获得的辩证意义结构即张力结构。可见, 退特的张力说旨在把批评的焦点引向诗的内部研究,研究 诗的张力就是研究具有丰富内涵的诗歌语言。
略说
“细读”(close reading)指对文本的语言、 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 解读从而挖掘出在文本内部所产生的意义。它强 调文本内部语言语义的丰富性、复杂性,以及文 本结构中各组部分之间所形成的纷繁复杂的关系。 细读的主要特点是“确立文本的主体性”,注重 文本内部的语义和结构对意义形成所具有的重要 价值,而不主张引入作者生平、心理、社会、历 史和意识形态等因素来帮助解读文本。从根本上 说,它是一种以内部研究为特点的“文本批评”。
细读方法在英国的主要阐释者是燕卜荪,他是理查兹的 学生,20世纪30年代曾经在我国的燕京大学任教。他在 《七种类型的含混》(1930《含混七型》)中分析了从 莎士比亚到艾略特的英国诗歌名篇,揭示了“含混”(或 “复义”、“歧义”等)在这些诗歌中有意识和无意识地 被使用所达到的特别的和出人意料的效果。燕卜荪将批评 的焦点锁定在诗歌语言意义的不稳定性上,词语的排列组 合、标点符号的特殊运用、句式结构的变化常常在诗歌中 形成两个或多个不同的、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意义。燕 卜荪把这些“不同的或相互矛盾的意义”称为“含混”。 但是,“含混”并不是诗歌创作的缺陷,而是诗歌内部意 义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的表现,正是这些意义的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给予了诗歌艺术价值。
其三,美国新批评具有一种强烈的“文本中心主义”思 想,它只关注“纸页上的文字”。文学批评不能超出诗歌 的范围而沦为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传记等等。20世 纪40年代后期,新批评的另一重要成员威姆萨特和比尔兹 利发表了两篇著名论文《意图谬误》(1946)和《感受 谬误》(1948),将“文本中心主义”思想明朗化、极 端化。他们一方面反对文学批评将“作者意图”和“意图 的实现”变成了评判文学的标准,另一方面反对“将诗和 诗的结果相混淆,也就是将诗是什么和它所产生的效果相 混淆”。他们的出发点是反对“意图主义”和“感受主义” 文学批评,反对“重外部依据而轻内部依据”的做法,避 免传记式和历史式文学批评,避免印象主义和相对主义文 学批评。但是他们的观点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的文章 一方面斩断了作品与作者的关系,另一方面斩断了作品与 读者的关系,从而使文学陷入了孤立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