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标题:解读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导语:国有资产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财富,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信息不透明、监督审计机制不健全等,亟需解决。
本文将深入探讨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推动我国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一、信息不透明1. 缺乏信息披露制度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动性、所有权变更等信息无法及时全面地公开。
这给资产管理带来了诸多隐患,容易导致不透明的财务状况,增加财产损失的风险。
2. 不规范的资产评估企业国有资产的准确评估是核算和监督公司财务状况的关键环节,然而,由于资产评估的标准和方法体系不完善,容易出现虚高或虚低的评估情况,使国有资产的价值难以真实反映,进而影响到管理效果和资金运作。
解决对策:1. 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建议建立统一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企业国有资产的重大决策、财务状况等信息能够及时、准确、透明地向社会公开,加强信息披露的法律约束力和惩处措施。
2. 完善资产评估制度应当加强对资产评估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权威的资产评估制度和标准,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
二、监督审计机制不健全1. 监督机制不到位目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机制相对薄弱,监督职责不明确,监管部门之间协作不够紧密。
这使得监督失去有效性,容易出现国有资产滥用、挪用或流失的情况。
2. 审计效能不足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审计的效能有待提升。
审计工作的频率不稳定,审计程序不规范,导致审计成果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无法及时纠正问题和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
解决对策:1. 加强监督职责建议加强对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职责,明确各级监管机构的职能划分,建立健全跨部门合作的监督机制,加大对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资产是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国有资产的管理对于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深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
国有资产是属于全民所有的,其管理应当符合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稳定和增值。
如何完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加强监管和控制,优化管理流程,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已经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和企业管理者共同面对的课题。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探讨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完善的管理对策和建议,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问题现状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在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由于国有资产数量庞大且分散,管理难度大,容易造成监管和管理层面上的漏洞。
由于现有监管机制不够完善,一些企业可能会存在监管盲区,导致资产管理不够规范和透明。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流程通常繁琐、效率低下,导致管理成本高昂且效果不佳。
在一些企业中还存在着资产浪费和挥霍的现象,导致国有资产的有效利用程度不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亟需加强改进和完善措施。
1.3 研究意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有资产规模日益庞大,国有资产的管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缺乏有效监管机制、流程繁琐、效率低下、存在资产浪费和挥霍现象等。
解决这些问题,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对策尤为重要。
研究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完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研究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表现,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从而为制定解决对策提供依据。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1. 引言1.1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高校作为国家重要的教育机构,拥有大量国有资产,包括土地、建筑、设备等。
然而,由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对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资产的合理利用和保值增值。
首先,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不规范、资产信息化不足等方面。
其次,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包括资产管理成本高、效率低、监管不力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体系、加强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措施。
在未来,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需要多方合作,包括政府、学校、企业等各方共同参与,共同推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
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国有资产。
展望未来,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有望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绩,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 正文2.1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分析1. 制度不健全:部分高校在资产管理方面缺乏明确的制度规定和管理流程,导致资产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监督和指导。
2. 领导责任不落实:一些高校领导对资产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缺乏全面、及时地了解和掌握资产状况,导致资产管理效率低下。
3. 资产管理人才短缺:部分高校缺乏专业的资产管理人才,不能很好地开展资产管理工作,容易导致资产流失和浪费。
4. 缺乏信息化支持:一些高校在资产管理方面仍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没有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导致信息不畅通,管理效率低下。
5. 资产管理风险控制不足:高校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风险控制不足的问题,容易受到意外事件或者损失的影响。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对策进行改进和提升。
2.2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挑战一、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国有资产管理是一个关乎国家利益和财富的重要领域,其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是,长期以来,贪污腐败、低效浪费、资产流失等问题在国有资产管理中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制约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和效益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问题和建议两个方面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问题1.严重的贪污腐败问题在国有资产管理中,贪污腐败现象屡屡出现,一些管理者利用职权从中谋取私利,甚至私吞国有资产,导致资产流失严重。
近年来,一些国有企业甚至被卷入了一系列贪污腐败案件,严重影响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
2.管理效率不高在一些国有企业中,管理效率不高、决策缺乏科学性和先见性,导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不太显著。
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存在任人唯亲、物质利益至上、财务管理不规范和企业文化不健康等问题,导致企业经营不善,甚至出现了亏损的情况。
3.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机制存在缺陷,改革进展缓慢。
由于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过于臃肿,行政干预过多,往往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企业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
二、建议1.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国有资产法制化要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国有资产法制化,严格规范管理行为,加大违规行为惩处力度,构建更加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
2.提高管理效率,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要提高管理效率,变革企业人事制度,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
针对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要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和报告制度,推动信息化建设,摒弃以往重人事、轻制度的管理模式。
3.推动国有资产体制改革,加强市场化运作应推动国有资产体制改革,逐步实现体制机制优化,破除行政领导干预企业管理等弊端,营造公平竞争、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推动国有企业市场化运作,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完善内部管理,建设健康企业文化在国有资产管理中,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要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构建健康的企业文化。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问题与对策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运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资产流失、使用效率低等。
这些问题源于管理不到位、监管不严等原因。
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可以采取加强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提高资产盘点频次等措施。
还可通过技术设备更新、加强质量管理等方式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为了保值增值,可以加强维护保养、定期检修等措施。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不仅有助于企业发展,还能提高利润和竞争力。
国有企业应重视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持续改进管理水平,以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目标。
【关键词】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原因分析、对策、使用效率、保值增值、重要性、持续改进、发展影响1. 引言1.1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问题与对策: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问题与对策一直是困扰管理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可能导致企业资产损失、资金浪费,甚至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有企业必须制定有效的管理对策,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国有企业中,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资产数据不准确、资产处置不规范、资产闲置率较高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为了解决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范,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还需要注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加大资产的利用率,减少闲置资源,提高资产的使用价值。
通过持续改进固定资产管理,国有企业可以有效提高资产增值率,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这不仅有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还能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才能推动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2. 正文2.1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1. 资产管理混乱: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资产信息不完整、资产账实不符、资产使用不清等问题,导致难以有效监控资产状况和利用率。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录
CONTENTS
01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管理存在的问题
02 加强事业单位国有 资产管理的对策
03 加强事业单位国有 资产管理的意义
04 总结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 理存在的问题
资产配置不合理
资产种类单一,缺乏多样性
资产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比例 过高
资产使用效率低,闲置资产较多
资产处置不规范,存在资产流失 风险
资产管理不规范
资产配置不合理:部分事业单位存在资产配置不合理,导致资源浪费 资产使用效率低:部分事业单位资产使用效率低,导致资产闲置或浪费 资产处置不规范:部分事业单位资产处置不规范,导致资产流失或损失 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低:部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低,导致资产管理效率低
制度建设:完善国有 资产管理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 度体系,加强内部控 制和监督。
配置管理:优化国有 资产配置,提高资产 使用效率,降低资产 闲置和浪费。
处置流程的规范:规 范国有资产处置流程, 加强资产处置的公开、 公平、公正,防止国 有资产流失。
信息化水平提高:推 进国有资产管理信息 化建设,提高资产管 理的智能化、精细化 水平,降低管理成本。
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利于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保障国有资产的 安全和完整。
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促进国有资 产的保值增值。
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利于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高事业单 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提高事业 单位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降低运营成本:通过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 益 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提高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管理着大量的国有资产。
然而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1.管理松散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国有资产的机制相对较为松散,责任不明确,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现象较为普遍。
2.盲目扩张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盲目扩张规模,导致国有资产投入和使用不当,效益不高。
一些单位为了追求规模和数量的增长,而轻视了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和使用。
3.资产流失由于管理不善或者缺乏有效的监督,国有资产往往会出现流失现象,甚至被滥用,这严重损害了国有资产的价值。
4.资产处置困难国有资产的处置不够及时,导致了资产的积压与浪费。
而且出现了一些国有资产处置的不规范现象,存在在处置过程中的贪污腐败等问题。
5.缺乏专业人才国有资产管理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充分,缺乏专业的人才进行资产管理,导致管理水平不高。
1.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明确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主体,健全相关制度和规章。
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加强对国有资产的全程跟踪管理,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不仅符合法律法规,而且符合规范的管理程序。
2.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的划分和归属。
并对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加强对资产的日常监管。
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档案,加强对国有资产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3.合理规划和管理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和管理国有资产。
对国有资产进行严格评估,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并对资产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国有资产的有效利用。
4.加强公开透明加强对国有资产的公开透明,建立国有资产信息公开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公开重要资产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并对国有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建议(最新分享)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最新分享)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国有资产管理的思想熟悉有待提高。
1、缺乏专职从事资产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
受制于人员编制等客观因素影响,单位人员队伍中熟悉资产管理的人才严重不足,甚至个别单位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人才都较少,单位内部没有形成资产管理的氛围。
2、对国有资产管理不够重视。
不少单位认为单位职能就是面向公众提供公益性服务,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维护和受益不应过多考虑,导致预算管理失衡和亏损时有发生。
3、对国有资产的界定不够清晰。
不少单位对资产管理与固定资产管理的界定不明确,相关“两个办法”中主要涉及的是固定资产管理,对无形资产和资金账款等在内的其他资产管理的界定和管理不够明确,在具体实践中,忽视了这些资产的相应管理,计提折旧计算盈亏等常规手段没有得到有效使用。
(二)管理机构不健全。
没有建立健全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不少单位资产管理由其他专业职能部门或是机构代管或下设,管理人员缺乏。
有的单位只想购置新资产设备,忽视现有资产的管理和利用,不重视现有资产的合理搭配和使用效益。
有些单位并未建立专业的资产管理部门,将资产的管理与财务核算合在一起,实际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三)使用效率低下。
使用效率不高,购置之后即发生闲置,有的一年只使用几次;购置前的决策研究不到位,购置不需要的资产;重复购置、更新太快、浪费较为严重。
(四)资产流失的情况。
国有资产流失发生在资产投资购建使用和处置的各个环节。
在投资环节,前期可行性分析不足,在投资过程中监管不力,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五)资产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低。
在向单位内部的各部门以及项目分配资产时,没有经过严格预算编制,不少是根据实际需求来分配,导致资产分配存在不公平性。
配置方式不够合理,导致国有资产利用率低,也限制了单位内部一些具有市场潜力的项目和部门的发展,不利于国有资产的增值。
(六)缺少有效的管理。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资产管理成为了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点任务。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但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股权分散导致股权管控难度增大。
国有企业股权一直难以实现集中掌控,这导致了股权管理的问题。
股份较为分散,很难实现有效监督,外人容易侵占,企业治理受到影响。
股权管理难度增大,留给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工作的空间也很大。
二、政府经济责任制存在不足,导致国有资产管理局受到不良影响。
国有资产管理局的存在是由政府的经济责任制产生的。
但目前,代表经济部门的管理部门一直存在经济责任制不完善的问题。
政府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角色定义不够清晰,而且缺乏统一的标准来评价绩效。
这不利于国有资产持续增值。
三、国有资产管理监管模式不完善,导致效率低下。
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传统的管制方式往往比较死板,效率低下,管理难度较大。
同时,监管部门与经营或市场环境之间的互动不足,缺少对实践的有效监管,导致一些企业存在违规操作。
如何完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呢?主要包括以下对策:一、加强股权管理,实现股权的集中式管理。
对于股权分散的问题,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加强股权管理,实现股权的集中式管理。
这需要国家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以建立有效的股权管理模式。
重要企业应直接或间接实现掌控核心权益;小股东可通过股权合并提高股权比例。
二、建立科学的国有资产评价标准。
政府应在制定国有资本监管政策的同时建立绩效评价标准,科学有效评价国有资产。
这样,在评价国有企业经营效益时,便能统一标准,避免只重产出不重效益的情况的出现。
三、建立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
有效的信息化系统可以有效整合自有资源和外部资源,提高效率和效益。
目前,应建立更加协同、集成、智能的多维度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更加全面地掌握企业经济运行水平,更好地实现国有资产增值。
综上所述,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是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
浅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是企业运营和发展的基础,但当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从资产管理体系、资产价值评估、资产调度和资产处置等方面,分析了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资产管理体系建设、提升资产价值评估水平、完善资产调度机制和优化资产处置方式等对策,以期提升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正文:一、问题分析1. 资产管理体系存在缺陷。
一些国有企业在建立资产管理体系时,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存在管理范围与资产实际情况不相符、信息技术不够先进、管理流程不够规范等问题,导致资产管理效率低下。
2. 资产价值评估不精准。
国有企业资产价值评估主要依据资产净值和市场价值等方法,但这种方法容易被欺诈,真实性难以维护,同时也无法完全反映出资产的真实价值,导致国有企业资产评估存在偏差。
3. 资产调度不合理。
国有企业资产调度主要涉及资源配置和流通方面,但往往存在不合理的资源分配、不科学的调配方式等问题,致使企业资源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影响了企业效益。
4. 资产处置存在难点。
资产处置是企业资产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但往往存在处置粗放、流程不规范、处置效率低下等问题,导致企业在资产处置方面存在漏洞和风险。
二、对策建议1. 加强资产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科学、系统、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提高资产管理体系的透明度,确保管理范围与资产实际情况相符,增强信息技术的先进性,规范管理流程,从而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2. 提升资产价值评估水平。
拓宽资产价值评估的方法和手段,建立健全的资产评估制度和标准,注重资产评估的真实性、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而提高资产价值评估的精准度。
3. 完善资产调度机制。
建立灵活、科学、合理的资产调度机制,合理分配资源,优化调配方式,充分发挥企业资源配置和流通的作用,提高企业效益。
4. 优化资产处置方式。
建立规范、流畅、高效的资产处置流程,确保资产处置合法、规范,提高处置效益,减少处置风险,为企业腾出更多的资源和资金。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引言国有资产管理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国有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多元化发展,国有资产管理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当前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产运营效率。
问题与挑战1. 不透明的管理体制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不透明性的问题。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明确的权责分工。
不同部门在国有资产管理中承担的职责不明确,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机构体系相对薄弱,监管缺乏力度,容易形成利益输送和腐败现象。
2. 高度依赖政府补贴目前,一些国有资产经营不善的企业对政府补贴依赖过高。
这导致了以下问题:•资产负债率过高。
企业在经营中大量借贷用于弥补亏损,进一步加重了企业的负债压力。
•资金利用效率低下。
由于企业依赖补贴,没有积极探索自身盈利模式,导致企业资源浪费。
3. 缺乏市场竞争意识一些国有资产经营者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只关注政府支持和保护。
这可能导致以下问题:•缺乏创新能力。
企业缺乏主动创新和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无法保持竞争力。
•市场份额下降。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国有资产企业的市场份额可能被私营企业逐渐夺取。
对策1. 建立透明的管理体制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我们应首先建立透明的管理体制。
具体措施包括:•清晰规定权责分工。
明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国有资产经营者的职责和权力,避免职责不清、权责交叉的问题。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审计,规范资产流转和使用过程,杜绝腐败行为的发生。
2. 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为减少对政府补贴的依赖,国有资产经营者应积极探索自身盈利模式,培养创新能力。
具体措施包括:•优化企业内部管理体制。
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
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3. 增强市场竞争意识为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国有资产经营者应更加重视市场需求和竞争力。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水平和规模不断提高。
随之而来的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缺少有效管理措施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和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导致其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和责任制度不够完善。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缺少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监管机制,导致国有资产管理的不规范、不透明和风险高。
2.资产评估标准不统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标准的缺乏和不统一也是存在的问题之一。
由于评估标准不一,国有资产的价值评估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这会导致一些资产价值被低估或高估,从而影响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3.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部分管理人员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保管意识不足,缺乏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处理资产管理事务存在盲目性和主观性,容易导致资产损失和浪费。
4.权利和义务不平衡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权利和义务不平衡,导致资产管理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
权利和义务不平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人员在管理国有资产时往往强调自己的权利,而忽略了自己的义务,导致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不能得以保证;二是在干部职工中普遍存在资产过度使用、损耗恶习,导致国有资产的价值大幅度降低。
二、对策建议1.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和权利,加强监管,能够有效的防止因管理不当引发的财务困难和资产流失。
可通过建立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和专责部门负责整个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因材施策进行个案管理,逐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标准体系,实现资产评估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客观性。
在评估标准中将价值成本法、市场价值法、收益法等各种评估方法全部纳入,充分发挥各种评估方法的优势,让资产的价值更加准确地反映现实和未来的可能变化。
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国有资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具有战略性、支柱性和基础性作用。
然而,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国有资产的增值利用,还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本文将探讨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首先,国有资产的管理存在着资金流失和浪费的问题。
在一些国有企业中,由于管理不善或腐败现象的存在,资金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和保值增值。
资金流失的现象不仅面临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浪费了国家的有限资源。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改进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和约束力度,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其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资产处置不规范和权益保护不完善的问题。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资产处置是一个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一些地方政府或干部存在利益输送的问题,导致资产处置不规范,进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同时,在一些涉及海外投资或境外资产的项目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国际投资合作经验和法律保障,国有资产的权益保护面临一定的风险。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对资产处置过程的监督和审计工作,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对境外投资项目的法律保护。
第三,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利益输送和腐败问题。
在国有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由于一些干部滥用职权、套取国有资产利益等行为,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腐败现象的出现。
这不仅损害了国家的利益,也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和约束力度,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和监控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治理能力和透明度。
第四,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在市场化过程中的职工利益问题。
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由于产权变动和员工福利保障等问题,容易引发职工的不稳定和不满情绪。
这不仅影响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也造成了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存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健全的职工转岗安置和福利保障机制,确保职工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利益受到合理保护。
最后,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监管不力的问题。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对策及建议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对策及建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而行政单位作为国家的行政管理机构,其国有资产管理更是牵扯到国家利益和民生。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对策及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出发,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及建议。
一、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我国的国有资产规模庞大,涵盖了国有企业、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以及行政单位所有的资产。
由于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国有资产利用效率低下、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2.存在问题(1)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在国有资产交易方面,因为缺乏有效监管,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涉及领域广泛,损失严重,严重影响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主要以行政单位为主,缺乏市场化、专业化管理手段,管理体系不健全,资产配置不合理,导致资产利用效率低,管理不规范。
(3)国有资产管理责任不清。
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管理责任不清晰的现象,监管不严、追责不力,导致一些国有资产被挪用、滥用等现象普遍存在。
1.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要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首先需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从国家层面确立国有资产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监督权的界定,明确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和流转规则。
还要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公开、监督制度,确保国有资产的流转、使用过程公开透明。
2.建立专业化的国有资产管理团队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需要建立专业化、市场化的管理团队。
要通过改革机制,引进社会资本,培养国有企业具备市场运作能力的管理人才,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3.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需要加强监管力度。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制度,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严格监督国有资产的使用和流转,加大对国有资产交易的监管力度,确保国有资产不被挪用、滥用。
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及其对策
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及其对策国有资产是国家的重要财富,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的福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显得特别重要。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有资产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如何有效管理国有资产,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已经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提出一些关于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及其对策的建议。
一、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目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较为分散,部门职责不够明确。
为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十分必要。
我们需要制定全面、科学、规范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把权力的授权、管理和监管各个环节明确化,做到权责一致。
二、加强国有资产评估国有资产评估是保障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和监督的重要手段。
因此,建立完备的国有资产评估制度和机制,加强对国有资产的评估及统一收账,是保证国有资产质量和其合理增值的必备手段。
同时,要优化国有资产评估的标准和方法,让评估结果更加科学、客观、公正。
三、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国家资产是属于全体人民的财富,必须得到保护。
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是排查风险、保障资产安全,保持国有资产价值、实现合理利润的重要手段。
因此,建立起一个全面的监管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水平,从源头上保证资产的安全和质量。
四、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建立一个良好的管理团队是保证国有资产管理有效运转的前提。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人才选拔和培训机制,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以及市场竞争让管理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完善自己的管理技能与素质。
五、加强对外投资实行透明化和规范化当前国家面临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使得对外投资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选项。
因此,对外投资需要制定规范严格的流程,及时公布投资信息,实施透明化管理,避免出现损害国有资产利益的风险。
同时,更加重视国际投资的风险控制和回归机制,及时监督对外投资项目,及时收回不良投资。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管,同时增加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素质和管理水平。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投资兴办或者控股的企业,具有国家所有或者国家控股比例超过一半的企业。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着不少问题,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效益。
本文将就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一、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一)资金投入不足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资金投入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要求相应的资金投入。
受到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制约,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资金常常存在不足的情况,导致企业固定资产老化严重,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和竞争。
(二)管理水平低下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企业对固定资产的配置、使用、维护和更新等方面存在着管理不善、管理混乱的情况。
一些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粗放管理、浪费管理的现象,导致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低,维护成本高,损失和浪费严重。
(三)技术水平落后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技术水平落后。
一些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更新换代上投入不足,导致固定资产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和竞争要求。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技术领先是企业立足的基础。
二、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改进措施(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加强企业自身资金积累等多种渠道,增加资金投入比例,保障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提高固定资产的技术水平和使用效率。
(二)加强管理水平提升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应该加强管理水平提升。
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能力提升,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体系,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降低维护成本,避免损失和浪费。
(三)加快技术更新换代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应该加快技术更新换代的步伐。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一、问题的现状目前,我国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首先,资产流失现象普遍存在。
一些企业违规转让、租赁或抵押国有资产,导致国有财产流失,给国家和人民利益带来了巨大损失。
其次,资产管理不规范。
一些企业在资产评估、购置、处置等方面存在程序不透明、责任不明确、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容易导致资产浪费和滥用。
此外,国有企业的效益低下也是问题之一。
一些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低下、资本回报率不高,严重制约了国有资产的增值和创收。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首先,监管不到位。
由于一些监管机构的管理手段和手续不健全,容易导致资产管理的漏洞和监管的不充分。
其次,企业内部管理不合理。
一些企业缺乏资产管理的规范制度和机制,导致资产处置不当和流失。
最后,一些利益相关方的行为也是问题的原因之一。
一些内外部人员滥用职权,违规操作国有资产,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三、完善对策为了解决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完善对策。
首先,加强监管力度是关键。
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资产管理的权限和程序,并加大对企业资产管理工作的检查和考核力度,确保规范运作。
其次,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和机制。
企业应该制定规范的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和权限,完善资产评估、购置、处置等环节的程序和规定,加强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管的衔接。
此外,还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业的资产管理团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除了以上对策,还有一些其他的措施可以采取。
首先,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
通过加强宣传,增强公众对于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推动形成社会监督的力量,有效遏制资产损失和滥用的行为。
其次,加强企业内部培训和教育。
通过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企业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
最后,加强合作与交流。
企业可以与国内外的相关机构、学术界和专家进行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的资产管理经验,为国内的资产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参考和借鉴。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摘要】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是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然而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从背景介绍和研究意义入手,分析了现有问题和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的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三项对策建议:加强监管与监督机制,完善国有资产评估制度,以及优化资产配置和利益分配机制。
对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进行总结归纳,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对策建议,有望为提升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推动企业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与保值增值。
【关键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对策、国有资产、完善、现存问题、建议、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有企业日益壮大,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现实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存在,如国有资产流失、管理混乱、监督不力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国有企业的发展。
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很多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和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完善,存在管理漏洞和腐败现象。
由于企业管理者和监督部门的疏于监管,导致了一些国有资产被挪用、侵占或流失,给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和问责机制,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管理和利用,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是国家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国有资产的有效利用和增值。
探讨如何完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对于提升国有企业效益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解决对策,可以为国有资产的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对策及建议
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对策及建议原标题:强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国有资产来之不易,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其所有权由国家享有的各种经济资源。
目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部门履行各项职能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是各级政府行使国家权利、管理国家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如何管好用好日益庞大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是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笔者通过参与人大调研和行政事业性资产审计工作,分析整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对策建议,以资启发借鉴。
一、当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审计发现,区内少数部门资产管理工作依然薄弱,主体职责落实不够好,意识不够强。
管理较为粗放,权属不明、底数不清、闲置浪费、低效使用等现象依然存在。
资产管理效能有待进一步发挥。
(一)资产管理意识薄弱,难以确保资产保值增效。
由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由财政拨款购建,资产的形成是免费的,而管理权、使用权却由各单位所有。
因此部分单位对于如何管理好国有资产的责任意识、效益意识、约束意识就比较淡薄。
意识的缺失必将带来思想的松懈、行动的迟钝。
有的“重钱轻物”,“占有等同所有”思想根深蒂固;有的只重视购置,不重视管理和监督;有的购置随意,积压浪费;有的会计核算和实物管理相脱节;有的责任不落实、丢失无人问;还有的底数不清,资产漏记现象普遍存在。
不仅仅是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漏记时有发生,基础设施、文物、政府储备物资、保障性住房等资产的价值统计更是步履艰难。
(二)基础工作不扎实,难以做到相互匹配。
主要表现在:一是配置数量超标。
如某些单位未考虑机构设置、职能、编制内实有人数等客观条件,超数量标准配置台式计算机、便携计算机、碎纸机、照相机和办公桌等。
二是配置单价超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10-01-18T15:12:28.170Z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9月上供稿作者:杨国宁李进才杨学鹏
[导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效益不高,管理不正规,利用率不高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杨国宁李进才杨学鹏(甘肃省天水市68202部队后勤部741000)
[摘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积极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做好后勤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现实要求。
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研究,创新管理机制,强化资产监管,确保国有资产的保障效益。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对策
一、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大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效益不高,管理不正规,利用率不高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建立约束机制。
防止资产流失,已是经济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2007年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了《国有资产法草案》。
草案提出要明确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重点规范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三类国家出资企业,严格规范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的行为,卡住国有资产流失的关口,对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实行预算管理,全方位监督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
国家对国有资产进行立法保护,对于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家提出的“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的要求,目前就如何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已是后勤管理改革中一个不可回避的新课题。
加强和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积极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做好后勤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防止机关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客观要求。
二、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直以来,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非常重视,不断完善相关资产管理制度,但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和旧的传统管理模式影响,目前还存在资产分布过于分散、资产使用效率有待提高、资产动态管理有待加强、资产处置有待规范等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资产分布过于分散,不能实现国有资产优化配置
目前后勤机关国有资产的形成渠道众多,既有上级拨付使用、受赠等形式取得的资产,也有自购、自建、自管资产。
由于资产形成的不规范,没有统一的资产配置标准,从而造成内部单位资产配置的不公和低效率。
有的单位占用大量的经营用房、办公用房,而有的单位却连办公用房都相当紧张,甚至有的单位因用房、用车紧张而去租房租车,导致部门、单位之间配置不均,受益不等,同时也不利于和谐单位建设。
(二)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还未得到充分重视,使用效率有待提高
从后勤单位的性质和特点来看,部分事业单位经费由国家和上级负担,其性质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存在本质区别,固定资产不提折旧、不计成本,导致成本节约意识相对薄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资产闲置及浪费现象。
由于资产配置和布局不合理,购置资产不讲求效率,缺乏共同配置、调剂使用,造成不必要的资产浪费,降低了资产使用效率。
一些单位购置固定资产后就产生固定资产大量闲置现象,而另一些单位又重复购置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未发挥出应有的效能,有些单位购入的固定资产根本没有达到预计使用效果,或基本上没有使用就进入报废阶段。
(三)资产动态管理有待加强
后勤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工作方面虽然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但内部控制制度尚不健全,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资产处置及资产管理考核评价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些单位存在资产处置随意性大的现象,并且未形成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
另外,还存在资产管理责任尚未落实到位等情况,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资产管理考核评价体系。
三、加强和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思路和对策
(一)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的管理方式,建立和完善归口管理机制
当前,国家已着手实施将房地产等国有资产产权,统一归至机关事务管理局名下,由机关事务管理局代表政府行使所有者职责的资产统一权属工作。
结合后勤机关实际,要根据各单位的人员编制和业务需要,合理核定、分配、调整办公用房,机构或编制如有变化,随时予以调整,逐步实现国有资产归口管理。
国有资产集中统一是相对的,是集中与分散的有机结合。
按照现有资产的分布及优劣状况,通过余缺调剂、重新优化配置等方式进行整合,逐步消除国有资产分配苦乐不均、使用效率低下的现象。
1、推行预算管理
后勤单位要把全部财务资源统一纳入全面预算管理范围。
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等收入项目以及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支出项目,即把所有的财务收支都纳入预算管理。
要严格执行年度预算,落实预算管理责任,强化预算管理的刚性约束,凡是没有预算的资金,一律不得支出,严禁各种预算外支出。
如果因政策因素或不可抗力因素确需调整预算的,必须按有关程序进行预算调整。
要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对没有完成年度预算目标的,在经营业绩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对未严格执行预算管理的单位,要追究单位主要领导责任。
2、规范资产处置
坚持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度分离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处置程序。
资产处置是资产所有者的重要职能,加强资产处置管理,是保障国有资产完整、防止损失的一个重要环节。
处置固定资产、对外投资、产权变动必须严格按规定权限履行报批手续,固定资产报废、有偿调出和变卖的变价收入,应纳入收入预算或专用基金进行统一管理。
(二)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1、加强资金管理
加强资金监管,防范资金风险与资产损失,是规范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
要认真落实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严格执行大额资金集体讨论决策、使用联签和动态报告制度,加强资金日常监管和动态监控,落实资金安全监管责任。
要严格管理银
行账户,坚决杜绝“小金库”和“账外账”的发生。
2、加强债权管理
要强化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对应收账款的运行状况进行经常性分析、控制,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对策,严防恶化。
应收账款一旦形成,就必须考虑如何按期足额收回的问题,要定期对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追踪分析,确保账款的及时回收。
要做好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密切注意应收账款的回收进度和出现的变化;拖欠账款时间越长,账款催收的难度越大,成为呆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尤其要把过期债权款项纳入工作重点,努力提高应收账款的收现效率。
对历史遗留的坏账要按规范程序及时处理。
3、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在国有资产总量中,固定资产价值占首要地位。
因此,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尤为重要。
后勤单位房产价值占固定资产的比重非常大,所以重点要加强房产管理。
第一,要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建立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保管、使用和维修的责任制,明确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技术部门、使用部门的职责分工,具体要落实到个人,做到层层负责,使固定资产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得到可靠保证。
第二,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账卡登记制度。
无论通过何种途径取得的固定资产,都要登记入账,及时填制固定资产卡片,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第三,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申购、入库验收、保管、领发使用、检查、维护的制度和办法。
第四,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损坏损失赔偿制度。
对造成损坏损失和浪费的要追究责任,区别情况作出处理。
属于责任事故造成的损失浪费。
应由过失人予以部分或全部赔偿。
4、加强会计核算在资产监管中的作用
会计核算是对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情况的动态监管,是对资产重置价值的量化管理,资产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会计核算功能,并定期结合市场动向,对资产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改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益。
一方面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和资产使用管理情况,不断改进资产;另一方面根据会计核算监管,能够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资产的流失。
(三)进一步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努力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绩效
1、强化租赁合同管理
要将资产用于租赁,除应当依法签订、变更、解除合同外,还应及时将租赁合同交至管理部门备存,以便及时掌握租赁合同的签订、变更及执行情况。
积极探索试行标准租金制,招标方式产生“承租人”的制度,确保资产效益的有效实现。
2、建立健全国有资本收益预算制度
坚持市场化方向,凡有对外投资和资产出租的,应以实际占用的国有资产总额为基数,上缴一定比例的利润和资产占用费。
对资产管理不佳或资产使用效益低下的单位,将实行适度集中,重新优化资源配置。
上缴的利费以国有资产收益专户管理,形成国有资产保值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实行预算管理。
3、完善国有资产管理评价机制
通过对资产的全面预算管理,签订国有资产预算管理责任书,对资产管理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评价,将资产管理绩效纳入管理人员业绩考核的指标体系。
加强资产信息管理,完善资产信息统计、报告和公开制度,通过动态公开的信息监控机制,约束资产管理和经营行为,促进资产管理效率的提高。
4、统借统还,风险控制原则。
规范政府性融资行为,对利用集中管理的资源、资产和政府信誉取得的建设性资金,实行统借统还,合理控制借款规模;建立稳定的还贷机制,保证政府性资金投入安全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维护政府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