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课标版必修2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人教课标版必修2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主题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是高中生物教材(人教版)必修二第4章第1节内容,是本模块重难点,尤其是转录、翻译过程的理解。

2、本节课对于学生形成有关遗传物质的概念,从而构建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DNA、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等为主的概念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为后面学习生物的变异、遗传病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本节课的主干知识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这是一个微观的过程,学生缺乏直观经验;侧枝内容是RNA的种类、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概念,知识抽象,涉及到的物种种类较多,所以,学生学习难度较大。

二、学生分析1、学生通过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基因在哪里”的问题;通过第3章“基因的本质”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基因是什么”的问题;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基因的表达”的学习,将会掌握“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问题。

2、由于对高一学生的知识要求不是太高,所以在教学中不能有太多的引申,要多注意知识框架的构建和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2)理解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等概念。

2.能力目标:(1)通过对mRNA、tRNA和核糖体图示的观察,说出它们在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的协同作用。

从而培养观察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学生能够画出知识概念图,从宏观上掌握知识之间的联,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体验基因表达过程中的和谐美,基因表达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

(2)认同人类探索基因表达的奥秘的过程仍未结束。

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课前:预习——通过观看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视频,填写微课学习任务单,核对微课学习任务单答案。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的概念及其与DNA的关系。

2. 掌握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3. 了解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4. 能够运用所学生化知识解释生物学问题。

教学重点:1. 基因的概念及其与DNA的关系。

2.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教学难点:1.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2.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教学案例或问题。

3. 教学视频或动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基因的概念及其与DNA的关系一、导入(5分钟)1. 提问:什么是基因?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基因的概念。

2. 讲解基因与DNA的关系。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提出案例:基因突变导致遗传病。

2. 学生分析案例,教师讲解。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补充和总结。

第二课时: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提问: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

2. 讲解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三、动画演示(10分钟)1. 播放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动画。

2. 学生观察,教师讲解。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提出案例: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功能改变。

2. 学生分析案例,教师讲解。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补充和总结。

第三课时:中心法则及其发展一、导入(5分钟)1. 提问:什么是中心法则?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中心法则的内容。

2. 讲解中心法则的发展。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提出案例:中心法则在现代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2. 学生分析案例,教师讲解。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补充和总结。

第四课时: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与生物学问题一、导入(5分钟)1. 提问: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与哪些生物学问题相关?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教学设计(5篇)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教学设计(5篇)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教学设计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课程分析本节课是”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的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是本章的开篇,是本章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课程标准中与此相对应的要求是:“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需要理解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除了要掌握这个主干知识以外,还需掌握的侧枝内容是DNA与RNA结构的比较、核糖与脱氧核糖的比较、三种不同种类的RNA以及遗传密码的组成。

转录和翻译过程抽象复杂——学生难理解,较多物质和细胞结构参与——学生易混乱,涉及到必修1和必修2中多个章节内容——学生已遗忘,而本节的突破对本模块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没有本节内容的揭示,很多的现象无法解释,很多的研究无法进行,很多的生物技术无法操作。

基于以上考虑,把本节分为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基因表达概念和DNA与RNA比较及转录过程和原理的教学,第二课时学习翻译的过程和原理。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学习完必修一的基础上,已经掌握DNA分子的结构、DNA的复制、DNA和RNA的区别,但存在缺陷,具体表现在:概念、过程不清,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不足,因此应该注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学习目标第一目标:识记,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第二目标: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通过对“遗传信息究竟如何表达?”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第三目标:体验基因表达过程的和谐美,基因表达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

设计理念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温故知新,创设情景。

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引入课题,并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新知识,以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根据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本节重难点对转录和翻译的物质结构基础和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要求达到理解和运用层次的目标。

比如“为什么RNA适于作DNA的信使呢?”就需要运用有关DNA和RNA结构的知识,对比设疑,加工提炼,以及对其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进行分析。

人教版生物高中必修二《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教案设计

人教版生物高中必修二《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教案设计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学习目标]1说出DNA与RNA结构上的异同2阐述转录的过程3概括出RNA适于作DNA信使的原因1 DNA与RNA结构比较2转录的过程一、遗传信息的转录1.为什么RNA适于作DNA的信使?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蛋白质合成在细胞质中进行,在两者之间需要一个传递信息的信使——RNA。

能完成此任务的RNA与其成分和结构有一定的关系。

(1)基因是有_________的_____片段;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中,而蛋白质的合成是在_______中进行的。

(2)RNA一般是____链,比DNA短,因此能够通过_______,从________转移到______中。

2.RNA的组成及分类(1)基本单位它是由一分子磷酸和碱基组成,组成RNA的碱基有。

(2)结构;一般是链,长度比DNA短,能通过,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

(3)分类;在翻译过程中起模板作用的是;起转运作用的是;参与构成核糖体的是。

3.DNA的遗传信息是怎么转给mRNA的?(1)转录:在________内,以DNA的_______为______,按照_______________的原则合成________的过程。

(2)转录的过程(分4步)看课本P63图4-4能理解并详细描述其基本过程。

小结过程(1)解旋:________解开。

(2)配对:细胞中游离的________与供转录用的DNA的一条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

(3)连接:在________的作用下,依次连接,形成新的分子。

(4)脱离:合成的________从DNA链上释放,而后DNA双链恢复。

1.DNA和RNA的主要区别2完成以下问题:①转录的场所②转录的原料③转录的产物④转录的条件⑤转录的模板3完成下列表格4若有一段DNA转录来的RNA中共有30个碱基,其中A和G共有18个,求该DNA片段共有C和T多少个?[典型例题]1.一段多核苷酸链中的碱基组成为20%的A,20%的C,30%的G,30%的T 它是一段()A.双链DNAB.单链DNAC.双链RNAD.单链RN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DNA结构的相关知识。

4.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4.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 难点内容:基因表达调控的复杂性,遗传密码子的使用和解读。
- 学生可能困惑:为何某些基因在特定条件下不表达,以及如何理解遗传密码子的兼并性。
- 突破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如基因启动子的识别和调控元件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通过互动活动,如制作密码子卡片,加深学生对遗传密码子及其对应氨基酸的记忆和理解。同时,强调实践活动中的观察、分析和推理,以助于学生深入理解难点知识。
- 学生通过了解基因表达的重要性,认识到其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 学生在小组合作和课堂展示中,培养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创新与实践:
-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够提出关于基因表达调控的创新性想法和建议,激发科研兴趣。
- 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如探讨基因编辑技术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当堂检测:
- 设计简答题,要求学生描述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以及RNA的种类和功能。
- 设计案例分析题,让学生分析特定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并提出可能的实验设计方案。
- 设计应用题,让学生讨论基因突变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医学或农业领域的应用。
- 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和讨论,提高问题解决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教学手段:
-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展示转录和翻译的动态过程,使抽象知识形象化,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 教学软件:使用生物学科相关的教学软件,如基因表达调控模拟软件,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增强学习兴趣。
-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在课后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拓展学习,如查阅相关科研文献,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能够运用科学思维分析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提出问题并设计实验解决方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教材分析从学科知识体系看,初中生物课已经涉及了有关DNA、基因、染色体核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对基因是什么以及基因能够决定生物性状有简单的介绍,但没有涉及基因究竟是如何起作用的。

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和必修2前三章知识已指出: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主要执行者。

但没有对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详细过程进行讲解。

本节知识就是在此基础上,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的。

从教材编排的特点看,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前三章以遗传学的发展史为主要线索,逐步阐明了基因的本质,本章基于对基因本质的认识,进一步阐明基因在生物体内是如何起作用的,是前三章知识的进一步深入。

在教材中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又是本章的开篇,是本章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所在。

同时,本节内容也为后面中心法则、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因工程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基因的本质;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教学难点: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比较DNA复制、转录和翻译三者的不同点;(2)理解遗传信息与“密码子”的概念;(3)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能力目标(1)利用课本插图和课件,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对信息处理的能力和归纳能力;(2)通过协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3)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并制作蛋白质合成过程的活动模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中心法则的修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三者关系的确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科学发展是永无止境的;(2)认同人类探索基因表达的奥秘的过程仍未终结,激发学生探知未知世界的欲望。

四、教学过程第2课时。

4.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4.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转录和翻译的基本步骤等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转录和翻译的动画、图表等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积极性和兴趣。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5.基因表达的调控:基因表达的调控是指基因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受到的调控,以适应不同的生理需求。包括转录水平的调控(如启动子、终止子等)、翻译水平的调控(如mRNA的稳定性、翻译效率等)。
6.基因突变与蛋白质功能的关系: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上的改变,可能导致蛋白质功能的变化。突变可能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生物体的生理过程。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知识点梳理
1.基因与蛋白质的关系:基因是DNA上的具有遗传信息的片段,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2.转录过程:转录是指基因在DNA模板上复制,生成mRNA(信使RNA)的过程。mRNA携带遗传信息,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新课呈现结束后,对转录和翻译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转录和翻译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掌握情况。
(6)学生需要在下一节课前提交阅读和观看的总结报告,教师将对学生的拓展学习进行评价和反馈。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的概念及其与DNA的关系。

2. 掌握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能够解释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3. 了解蛋白质的功能及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基因与DNA的关系2. 转录:DNA到mRNA的合成过程3. 翻译:mRNA到蛋白质的合成过程4. 蛋白质的功能及生物学意义5. 实验:观察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的概念,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蛋白质的功能。

2. 教学难点:转录和翻译的详细步骤,蛋白质功能的解释。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基因、DNA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动画,直观展示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3. 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思维。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和动画,用于讲解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 准备实验材料和仪器,进行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实验。

3. 准备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2. 讲解:介绍基因的概念,解释基因与DNA的关系,阐述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3. 演示: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动画,展示转录和翻译的详细步骤。

4. 实践: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5. 总结:强调蛋白质的功能及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教师还应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基因、转录、翻译和蛋白质功能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基因的概念,知道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

2. 让学生了解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理解中心法则。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的概念,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2. 教学难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展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3. 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基因突变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动画演示。

2. 教学素材:相关实例,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3. 实验材料:DNA模板、RNA聚合酶、核糖核苷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基因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3. 课堂讲解:讲解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

4. 实例分析:分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原因,让学生了解基因突变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解答学生的疑问。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理解。

2.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基因突变对蛋白质合成影响的理解。

3.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基因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基因治疗、转基因技术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基因的概念、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及基因突变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2. 强调基因在生物性状控制中的重要性。

八、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教材,总结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NA的转录一、课时安排二、教材分析“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2019版)必修2第4章第1节的内容。

基于第3章“基因的本质”的学习,将“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作为本章的开篇,有助于学生认识基因作用机理,同时也为学习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等奠定基础。

本节内容探讨的是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和翻译,以及两者内在联系和信息传递过程,凸显生命的信息观,让学生理解生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课本主要以图文的形式呈现RNA的结构特点、分类、DNA转录的过程等内容。

承接DNA的复制,为遗传信息的翻译做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这节内容计划用两课时完成。

本节课为第1课时,以遗传信息的转录设计为主干内容,使知识系统化,巩固复习DNA的复制,同时为学习翻译过程做铺垫。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有认知中已具备DNA的基本结构和复制过程的知识,也学习过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及其合成位置。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知道引导学生学习转录知识时能够将DNA和RNA进行联系,并类比DNA复制学习DNA的转录过程,通过动手实践、资料分析、视频观看等多种途径学习DNA转录的过程。

四、教学目标(1)基于科学史论证,概述DNA分子上的遗传信s息是通过RNA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渗透生命的信息观。

(2)通过比较DNA和RNA的结构,理解RNA适于作DNA的信使的原因,形成比较、分析、归纳等科学思维方法,渗透结构和功能观。

(3)通过观看模拟动画和阅读教材图文资料,概述遗传信息在转录过程中的传递规律,发展获取信息、归纳概括的科学思维,形成生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的生命观念。

(4)通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的方式一同探索DNA转录的过程,在科学探究中培育模型建模、资料分析等科学思维,锻炼小组合作、沟通交流等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RNA的结构与分类、DNA转录的过程教学难点:RNA和DNA结构的对比、阐述DNA转录的过程2、考虑RNA具备哪些特点可以充当起这个重任?提问学生,并根据回答做出适当的补充。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的概念及其与DNA的关系;2. 掌握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3. 了解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教学重点:1. 基因与DNA的关系;2.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3.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教学难点:1.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2. 中心法则的拓展。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相关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PPT展示细胞的基因表达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基因与蛋白质的关系;2. 学生分享对基因和蛋白质的认识,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基因的概念及其与DNA的关系(10分钟)1. 讲解基因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基因是DNA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2. 通过PPT展示基因与DNA的关系,强调基因是具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段;3. 学生跟随PPT同步操作,加深对基因概念的理解。

三、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15分钟)1. 讲解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2. 通过PPT展示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强调tRNA和rRNA的作用;3. 学生跟随PPT同步操作,加深对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的理解。

四、中心法则及其发展(10分钟)1. 讲解中心法则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遗传信息从DNA流向DNA、RNA和蛋白质的规律;2. 通过PPT展示中心法则的拓展,包括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 和DNA的规律;3. 学生跟随PPT同步操作,加深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基因、DNA、蛋白质之间的关系;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讲解、课堂小结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基因、DNA、蛋白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通过PPT课件和实验材料的使用,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以及中心法则的发展。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教案-1_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_教学设计_教案_2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教案-1_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_教学设计_教案_2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明基因与遗传信息的的关系;(2)DNA与RNA的异同,简单阐述RNA的种类及功能;(3)概述遗传信息转录的过程和原理。

二.能力目标(1) 通过遗传信息转录的合成学习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2)利用课本的插图和课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3)通过一些知识点的对照掌握类比归纳的方法;(4)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实际问题。

三.情感目标体验基因表达过程的和谐美,基因表达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

2. 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

二.教学难点:(1)为什么RNA适合作DNA的信使;(2)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导课多媒体呈现最近腾讯新闻出现的越南双胞胎兄弟娶双胞胎姐妹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为何双胞胎长得如此的相像。

学生思考回答:“由于他们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

教师提问:为什么遗传物质相同则就相同?学生回答:他们相似的特征是由性状体现,由于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则性状体于蛋白质表现出来。

由于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则体现于上面的基因。

”教师总结: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引出课题新授课1教师提出问题: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呢?分析:DNA位于细胞核中,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核糖体,位于细胞质中,DNA是如何起控制作用的呢?两者如何联系起来呢?是否应该有一种物质充当媒介传递DNA的遗传信息呢?科学家发现,此物质就是RNA提出问题:RNA为什么可以充当媒介的呢?RNA与DNA有哪些异同呢?RNA有哪些种类呢?各自又有哪些功能呢?请学生观察书本图4-1、4-2,比较核糖与脱氧核糖的结构,RNA与DNA的化学及结构组成(多媒体展示)DNA和RNA 的主要区别,请学生完成从而,了解RNA的相关结构。

(1)总结出以RNA作为媒介的原因:1.RNA由基本单位——核苷酸连接而成,也可以储存遗传信息;2.RNA能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3.RNA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RNA为媒介可将遗传信息传递到细胞质中。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生物《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生物《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设计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教师:1.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和翻译过程的Flash动画。

2.检查学生翻译剪贴画材料准备的情况。

学生:以八个人为学习小组,用各色彩纸按教材图4-6剪出一个核糖体、几种氨基酸和5个三叶形的tRNA,并准备双面胶和50 cm×50 cm的白纸一张。

[情境创设]教师:从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mRNA合成之后,通过核孔到达细胞质的核糖体上,直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遗传学上把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叫做翻译。

但是我们知道,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的,氨基酸上有碱基与mRNA的碱基互补配对吗?学生:没有。

教师:是什么把mRNA和氨基酸联系起来的呢?它们有什么对应关系呢?这好比我们把英文翻译成中文时查阅英汉词典,正是借助于英文词与汉字的对应关系,我们才能将一篇英文翻译成汉语。

而信使RNA上的碱基只有四种(A、G、C、U),那么,这四种碱基是怎样决定蛋白质上的20种氨基酸的呢?下面请同学们用数学的方法来推测。

[师生互动](二)遗传信息的翻译教师: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RNA有四种核苷酸,四种碱基AGCU,如何决定20种氨基酸?请各学习小组把推理过程写出来。

学生的逻辑推理:(用银幕展示)一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只能决定4种,41=4,不行。

两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只能决定14种,42=16,不行。

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只能决定64种,43=64,足够有余。

教师:同学们推理得真好!其实同学们所做的也就是破解遗传密码过程的一步。

1961年英国的克里克和同事用实验证明一个氨基酸是由信使RNA的三个碱基决定即三联体密码子。

也就是说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又称作1个密码子。

美国年轻的生物化学家尼伦伯格和同学用人工合成方式,首先阐明了遗传密码的第一个字——UUU,即决定苯丙氨酸的密码子。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的概念及其与DNA的关系。

2. 掌握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3. 了解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4.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遗传现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的概念、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2. 教学难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具体步骤和机制。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 通过动画和示意图展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 利用实例和案例分析,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包括基因的概念、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等内容。

2. 相关实例和案例:用于分析和解释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动画和示意图:用于展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基因的概念及其与DNA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 讲解:介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解释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3. 演示:播放动画和示意图,展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4. 案例分析:提供实例和案例,让学生分析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实际例子,如遗传病、生物育种等。

2. 分享讨论成果:各小组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课堂互动1. 提问与解答:教师提问关于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问题,学生举手回答,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 知识抢答:设置有关基因、转录和翻译的抢答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4.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特别注意(如右图所示):如图展示的的空间结构;此结构之所以呈现“三叶草”形,是由于其中存在;此物与氨基酸结合的部位是上面的(柄长端或柄短端)此物最下面三个碱基称为,试据图读出,在生物体内“三个碱基”的组合形式有种;②转录过程定义:在中,以为模板,合成的过程,需要注意转录的产物是(只能是mRNA或三种RNA皆可);意义:将DNA分子蕴含的传递给RNA,特别是mRNA;mRNA转录过程:1、DNA (整个或部分)片段在帮助下打开双链;2、以为模板,利用原料,通过原则,在帮助下逐渐形成mRNA长链;3、mRNA合成完成后,从DNA链上释放,双链DNA ,mRNA从进入细胞质继续完成后续使命;整个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还可以发生在;特别注意:DNA上有若干个基因,且基因具有选择表达性的特点,故不同的细胞或同一细胞在不同生命时期转录的mRNA是(相同或不同或不尽相同)的,tRNA和rRNA是(相同或不同)的。

课堂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活动1播放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奖的视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问:细胞的自噬机制是由什么控制的?教师引导:细胞的自噬过程主要靠的是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基因要想控制细胞自噬过程,首先需要指导合成相应的酶,也就是蛋白质。

教师继续引导: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而蛋白质合成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

提问:学生活动1学生回答:基因知道本节课所学内容作业设计1.下列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些RNA具有催化功能B.tRNA上的碱基只有三个C.mRNA与tRNA能发生配对D.RNA也可以作为某些生物的遗传物质答案:B解析: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因此有些生物中的RNA具有催化功能,A正确;tRNA上的碱基远远不止3个,其一端露出3个碱基构成反密码子,B错误;翻译的模板是mRNA,该过程中mRNA与tRNA互补配对,C 正确;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正确。

高中生物人教课标版必修2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人教课标版必修2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目标】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教学重难点】1.重点:(1)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中间物质──RNA的基本单位、化学组成和种类,以及它与DNA在组成、结构、功能和分布等方面的异同;(2)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及过程;(3)比较转录和翻译的异同;(4)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5)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难点:(1)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和过程;(2)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3)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以图解方法解决。

【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结合教材有关转录和翻译的图解、各种对比表及flash动画演示,化抽象为具体,达到形象和直观的教学效果。

【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问题探讨播放5分钟《侏罗纪公园》电影。

提问:电影中的科学家是怎么使已灭绝的动物复活的?如果能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你认为主要要学生观看。

学生讨论,回答。

提出探究的问题,引起悬念,明确引入课题: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遗传信息的转录解决什么问题?教师引导:基因(DNA)就像一张蓝图,生物体就是根据这张蓝图用蛋白质构建起来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研究“基因的表达”。

提出问题: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的?问题情境:基因(DNA)在细胞核中,而蛋白质合成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的,在细胞核的基因如何控制在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的合成呢?教师指出:在DNA和蛋白质之间,有一种中间物质能够作为传达DNA信息的信使,科学家发现此物质就是RNA。

问题情境:RNA又是如何解读DNA的信息呢?解决问题的途径:1.看图并列表比较:两种核酸(DNA和RNA)在化学元素、基本单位、化学组成、结构、功能和分布等方面的区别2.看图了解:三种RNA的结构及功能。

高中生物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生物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与基因和蛋白质合成相关的生物学现象。

二、教学内容1. 基因的概念和作用: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段特定序列,它决定了生物的某一性状。

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2.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转录是指DNA序列被复制成mRNA(信使RNA)的过程,翻译是指mRNA上的密码子被tRNA(转运RNA)带来的氨基酸组装成蛋白质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的概念和作用,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2. 教学难点: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的转录和翻译机制。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互动讨论法和实验演示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讲解基因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基因的重要性;通过互动讨论,让学生掌握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为什么眼睛的颜色会遗传”,引导学生思考基因与生物性状之间的关系。

2. 讲解基因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明确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3. 讲解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让学生了解基因如何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4. 进行互动讨论,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解释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5. 进行实验演示,展示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实际操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关于基因的概念、基因的作用以及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的问题,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些与基因和蛋白质合成相关的实例,评估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延伸1. 介绍一些与基因和蛋白质合成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如基因编辑技术等,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

4.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4.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材与学情分析]《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遗传与进化》第 4 章第 1 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基因转录形成 RNA 和 RNA 通过翻译形成蛋白质这两个相互联系的生命活动,本节是在前两章解决了“基因在哪里”和“基因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后,紧接着研究“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即基因的表达,内容安排合理,不仅可以顺应学生的惯性思维进一步探究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也是对后面“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及“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的学习奠定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过基因的知识,通过必修2前3章的学习,已经初步形成了 DNA、基因、染色体和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和关系,对基因是什么以及基因能够决定生物体性状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并且想进一步探知基因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但本节内容不仅抽象复杂,而且涉及的物质种类繁多,教学难度较大。

[教学目标]生命观念:理解tRNA、mRNA等基本概念;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

科学思维:通过阅读教材,借助教具模拟转录的过程,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小组合作说出转录的相关内容,加深理解,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社会责任:体会细胞各部分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遗传信息转录的过程。

教学难点:遗传信息转录的过程。

[教学设计思路]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师教学用书的建议,将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讲“遗传信息的转录”,第二课时讲“遗传信息的翻译”和“ 中心法则”。

根据教学内容,在第一课时“遗传信息的转录”的教学中,笔者选择新冠病毒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导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社会责任;然后利用必修1中DNA的分布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提出研究的问题,并利用问题串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本节内容,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并加深学生对结构功能观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我以新课标为依据,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地利用教材,重组教材,优化课堂教学。

本节的主干知识是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这是一个微观的分子水平上的过程,学生缺乏直观经验,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动画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这一过程,使这一内容直观化;侧枝内容是RNA的种类及遗传密码的概念、种类、特点等。

不仅内容抽象复杂,而且涉及的物质种类也比较多,所以教学难度大。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开篇,是本章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要用2课时。

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的?这是本章学习要解决的中心问题。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也可以说是执行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包括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的合成来实现的。

本节集中讲述的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内容,可以说是本章的重点。

课程标准中与本节教学相对应的要求是: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概述”是理解水平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够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能够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和扩展等。

因此,本节教学不应局限于对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单纯描述,而应当让学生理解转录和翻译的物质结构基础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要达到理解层次的目标,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观点思考和讨论相关的问题,比如“为什么RNA适于作DNA的信使呢?”需要运用有关DNA和RNA结构的知识,以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进行分析;“为什么是三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呢?”需要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

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插图多而且复杂。

插图包括结构示意图、化学组成区别图、转录过程流程图、翻译过程流程图和一个mRNA分子上的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示意图等。

能否处理好教材中的插图,是本节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基因的本质》后,已经对基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进一步探知有关基因的其他问题,学习的欲望强烈。

但具以往的经验,学生往往会陷入学习时明白,学完了就糊涂的困惑中。

同时还有课时紧,任务重的矛盾。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2)教学难点
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能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理解密码的简并性。

2、能力目标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识图能力,分析归纳和推理判断的能力。

让学生能利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原理和过程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用生物学观点认识和分析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
基于以上分析,在整体上我决定,一方面从学习目标的任务入手进行教学设计,主要完成什么是转录?怎么转录?什么是翻译?怎么翻译?这四个问题。

另一方面调整课堂结构,不再利用传统的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教学叙事程序,而是采用从整体到局部,先了解全貌再深究细节的程序;在策略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设置问题串,层层设疑,激发并保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教法上,采用多媒体课件、角色扮演的形式,把抽象、复杂、微观的过程动态化、形象化、宏观化。

这样有利于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感悟和理解,又能节省时间。

但教材中的八幅图表不能放弃不用,否则就会忽视了学生的识图、辩图和析图能力的培养;在学法指导上,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且提前为学生准备了学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教学过程
六、问题研讨
1.下列对转运RNA的描述,正确的是()A.每种转运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
B.每种氨基酸只有一种转运RNA能转运它
C.转运RNA能识别信使RNA上的密码子
D.转运RNA转运氨基酸到细胞核内
2、人体血红蛋白的一条肽链有145个肽键,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及控制这条
肽链合成的DNA中的碱基数至少为()
A.145和876 B.146和438
C.146和876 D.145和438
3、甲硫氨酸的遗传密码是AUG,那么控制它的相应的一小段DNA中以及信使RNA和转
运RNA中共有核苷酸:()
A.4种 B.3种 C.5种 D.8种
4、已知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为
精氨酸:CGU、CGC、CGA、CGG、AGA、AGG 缬氨酸:GUU、GUC、GUA、GUG
甘氨酸:GGU、GGC、GGA、GGG 组氨酸:CAU、CAC 色氨酸:UGG甲硫氨酸:AUG (1)用化学方法使一种六肽分子降解,在其产物中测出三种三肽:
甲硫氨酸—组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缬氨酸—甘氨酸;甘氨酸—甲硫氨酸—组氨酸
①这种六肽的氨基酸顺序为。

②编码这个六肽的DNA分子至少含个脱氧核糖。

(2)某一蛋白质分子分析表明,在编码甘氨酸的位点上发生的三个突变都是由一个碱
缬氨酸甲硫氨酸
甘氨酸
精氨酸
基替换引起的。

突变的起源如下:
则甘氨酸最可能的密码子是。

(3)当基因片段转录链中转录成GUC的CAG突变为CAA时,这种突变的结果对该生物的影响是。

的后代也是单尾鳍。

结合题干材料,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取出蛙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核移入蛙的去核的卵细胞内,重组细胞发育为蛙。

该实验中卵细胞的细胞质所起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