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统计口径详解
财政部统一地方财政总收入口径
财政部统一地方财政总收入口径[日期:2007-3-8] [字体:大中小]为便于财政部门分析研究财政问题,并向政府及社会汇报、解释财政工作,财政部近日就地方财政总收入口径进行了统一,明确地方财政总收入为一般预算收入范围内的有关收入,包括: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在当地缴纳的国内增值税中央分享收入、国内消费税、纳入分享范围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央分享收入。
在当地中央金库缴纳的关税,进口货物增值税,进口消费品消费税,出口货物退增值税,出口消费品退消费税,属于中央的铁路运输、国有邮政、银行、石油、石化企业所得税、车辆购置税等,均不作为地方财政总收入组成部分。
财政部下发<关于明确地方财政总收入口径的意见>财预[2007]11号,新的地方财政总收入口径在原口径的基础上剔出了社会保险基金、土地出让金等政府性基金收入,新口径收入项目包括: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包括三部分,一是工商税收地方留成,二是农业两税包括耕地占用税和契税,三是非税收入,包括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专项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等。
2、上划中央收入。
根据《财政部关于明确地方财政总收入口径的意见》(财预〔2007〕11号)和《云南省财政厅关于明确地方财政总收入口径的通知》(云财预[2007]22号)的规定,地方财政总收入是指一般预算收入范围内的有关收入,具体项目包括:一、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二、在当地缴纳的上划中央收入。
包括国内增值税75%部分、国内消费税、纳入分享范围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央分享收入。
三、在当地缴纳的上划省级收入。
包括以下收入项目:(一)企业所得税(“两烟”交易市场企业所得税除外)和个人所得税(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除外)24%部分;“两烟”交易市场企业所得税、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和原跨省区经营企业所得税的40%部分。
(二)耕地占用税的30%部分。
(三)上划省级的卷烟生产企业城市维护建设税:昆明40%、曲靖10%、玉溪25%。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简介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简介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简介一.财政收入的划分全国财政收入,按收入级次,划分为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其中:地方收入分为省级收入和县市级收入(市,指设区市和县级市);按收入管理形式,划分为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中:预算内收入包括一般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各级政府财政收入要按一般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和预算外资金收入三个部分分别计算并汇总形成。
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根据现行的税收征管机制和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还不能用统一口径来统计和反映,而是根据需要确定统计口径,并予归集和反映。
当前,反映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口径有三种,即:财政总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和地方政府财力。
财政总收入是形成地方级收入的基础,地方级收入是形成地方政府财力的基础。
(一)地方级财政收入口径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地方政府按照法律、条例等规定所筹集的并按财政体制相关规定归属于地方政府的各类资金收入。
1.预算内收入,指纳入地方政府收支预算的收入,也就是缴入同级政府金库的收入,包括一般预算收入和基金预算收入。
(1)一般预算收入,指政府经常性预算收入和建设性预算收入在内的预算收入,包括税性收入和非税收入。
①税性收入,是指政府按照税收法律、条例的规定所筹集的收入,它具有强制性、固定性与无偿性的特点。
税收收入一直是国家预算基本的收入形式之一,在我国的国家预算收入中占有绝对的比重。
主要包括:A.地方与中央分享收入部分:增值税(25%,75%为中央财政收入),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退税、个人所得税(40%,60%为中央财政收入)。
B.全额为地方收入部分: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和牌照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筵席税、屠宰税、农业税、牧业税(已停征),农业特产税(除烟叶税外停征),耕地占用税,契税等各项税收收入。
2015中国财政收支状况和全口径财政支出
2015年财政收支情况公布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6-01-29 15:38 来源:财政部网站【字体:大中小】打印本页分享新华微博人民微博新浪微博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各级财政、税务、海关等部门依法加强征管,认真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与此同时,进一步强化支出预算管理,加大对重点支出的保障力度。
财政运行基本平稳。
一、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1-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217亿元,比上年增长8.4%,同口径[1]增长5.8%。
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234亿元,增长7.4%,同口径增长7%;地方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983亿元,增长9.4%,同口径增长4.8%。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24892亿元,同比增长4.8%;非税收入27325亿元,增长28.9%,同口径增长10.6%。
主要收入项目情况如下:1.国内增值税31109亿元,同比增长0.8%,剔除营改增转移收入影响后下降0.5%。
主要受工业生产增速放缓(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同比回落2.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大幅下降(全年PPI下降5.2%)以及前期扩大营改增范围减税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
2.国内消费税10542亿元,同比增长18.4%。
主要是提高成品油、卷烟消费税增收效应体现。
3.营业税19313亿元,同比增长8.6%,剔除营改增收入转移影响后增长9.3%。
分行业看,金融业营业税4561亿元,增长19.5%;房地产营业税6104亿元,增长8.5%,主要是部分地区商品房销售回暖带动;建筑业营业税5136亿元,增长7.2%。
4.企业所得税27125亿元,同比增长10.1%,剔除今年及去年企业所得税退税因素后增长4.5%。
分行业看,金融业企业所得税8572亿元,增长13.9%;房地产企业所得税2871亿元,下降3%;工业企业所得税7425亿元,下降5.3%,主要受工业企业利润下降(全年下降2.3%)的影响。
[教学]财政部统一地方财政总收入口径
财政部统一地方财政总收入口径财政部统一地方财政总收入口径[日期:2007-3-8] [字体:大中小]为便于财政部门分析研究财政问题,并向政府及社会汇报、解释财政工作,财政部近日就地方财政总收入口径进行了统一,明确地方财政总收入为一般预算收入范围内的有关收入,包括: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在当地缴纳的国内增值税中央分享收入、国内消费税、纳入分享范围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央分享收入。
在当地中央金库缴纳的关税,进口货物增值税,进口消费品消费税,出口货物退增值税,出口消费品退消费税,属于中央的铁路运输、国有邮政、银行、石油、石化企业所得税、车辆购置税等,均不作为地方财政总收入组成部分。
财政部下发<关于明确地方财政总收入口径的意见>财预[2007]11号,新的地方财政总收入口径在原口径的基础上剔出了社会保险基金、土地出让金等政府性基金收入,新口径收入项目包括: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包括三部分,一是工商税收地方留成,二是农业两税包括耕地占用税和契税,三是非税收入,包括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专项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等。
2、上划中央收入。
根据《财政部关于明确地方财政总收入口径的意见》(财预〔2007〕11号)和《云南省财政厅关于明确地方财政总收入口径的通知》(云财预[2007]22号)的规定,地方财政总收入是指一般预算收入范围内的有关收入,具体项目包括:一、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二、在当地缴纳的上划中央收入。
包括国内增值税75%部分、国内消费税、纳入分享范围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央分享收入。
三、在当地缴纳的上划省级收入。
包括以下收入项目:(一)企业所得税(“两烟”交易市场企业所得税除外)和个人所得税(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除外)24%部分;“两烟”交易市场企业所得税、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和原跨省区经营企业所得税的40%部分。
(二)耕地占用税的30%部分。
(三)上划省级的卷烟生产企业城市维护建设税:昆明40%、曲靖10%、玉溪25%。
我国财政收支和GDP 的统计分析
摘要:财政收支与GDP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因此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阐述了GDP增长对财政收入的促进作用,其次分析了财政支出对GDP增长的促进作用,分析了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了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
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财政收入与支出;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发展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33-0008-02财政是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是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手段, GDP作为众多宏观经济指标中最受关注的一个,可以明显的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
而这两者之间又有着相关关系,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求的基本,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重,从而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而增加GDP的有利手段正是合理增加财政收入并且科学控制财政支出已达到GDP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而通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等措施以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财政支出、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等方式可以达到最终增加GDP的目的。
一、我国财政收支与GDP的关系分析1.财政收入与GDP的之间的关系定量分析为剖析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本文以财政收入FR为因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为自变量,进行最小二乘估计,模型输出结果如下:FR = -1624.064 + 0.182026GDP(727.5586) (0.007613)t = (-2.232211) (23.91042)R2= 0.956501 =0.954827 F =571.7084 DW=1.654932此模型拟合优度提高,估计标准误差降低。
此模型表明GDP 对财政收入的形成既有短期的决定效应,亦有长期的决定效应。
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决定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精讲: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及分类
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精讲: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及分类
二、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及分类
(一)财政赤字的含义
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
财政赤字是一种世界性的财政现象。
(二)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掌握)
通过举债方式弥补软赤字,虽然没有向社会投放过多的货币购买力,但必须要注意债务负担的规模,讲究债务收入的投向和经济效益。
【例题·单选题】(2008年)在财政赤字管理中,用债务收入弥补收支差额后仍然存在的赤字通常被称为()。
A.实赤字
B.虚赤字
C.硬赤字
D.软赤字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硬赤字是用债务收入弥补收支差额以后仍存在的赤字。
(三)财政赤字的分类(掌握)
【例题·单选题】按照赤字的起因不同,可将赤字分为()。
A.主动赤字和被动赤字
B.硬赤字和软赤字
C.周期性赤字和充分就业赤字
D.预算赤字和决算赤字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按照赤字的起因不同,可将赤字分为主动赤字和被动赤字。
[财税金融]财政收入情况及特点分析
[财税金融]财政收入情况及特点分析财政收入情况及特点分析一、1-6月份财政收入完成情况20XX年,我市财政总收入安排19,050万元,扣除基金收入2,265万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6,785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增长6%,其中:上划中央、省级收入8,134万元,增长%;一般预算收入8,651万元,增长5%。
6月末,我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8,923万元,完成预算的%,比上年增长(以下简称增长或减少)%,其中:上划收入4,382万元,比平均进度超收315万元,为预算%,增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541万元,比平均进度超收216万元,为预算%,减少%。
需要说明的是,2006年我市全口径财政收入预计完成17,560万元,但由于国税局短收,造成年初确定的全口径财政收入无法完成,经报请市人大批准将我市全口径财政收入由17,560万元调整为15,830万元。
2006年我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实际完成15,835万元,其中:上划完成收入7,596万元,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239万元,按预算调整后可比口径计算,2006年我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半年完成应为7,918万元,上划收入半年完成应为3,798万元,一般预算收入半年完成应为4,120万元。
因此,截止6月末,我市全口径财政收入、上划收入、一般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应分别为%、%、%。
(一)按收入项目和税种分析6月末,在全口径财政收入中,国税局完成3,266万元,占全口径财政实际收入%,增长%,比平均进度短收132万元,短收的原因是乌苏里江药业欠缴税金;地税局完成4,251万元,占全口径财政实际收入%,增长%,比平均进度超收5XX万元;财政局收入完成1,406万元,占全口径财政实际收入 %,减少 %,比平均进度超收155万元。
与上年同期相比,国税局收入占全口径财政实际收入比重上升%,、地税局收入全口径财政实际收入比重上升%,财政局收入所占全口径财政实际收入比重下降%。
国、地税收入占全口径财政收入比重比上年同期有小幅度增长,说明财政收入结构正在向科学、合理的趋势发展。
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及国际比较
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及国际比较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占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的比重逐步提高,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壮大,政府宏观调控和公共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财政收入绝对规模小于主要发达国家,占GDP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财力也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
(1)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基本情况通常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是指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管理,可以统筹安排用于民生支出、提供一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公共财政收入。
2007年、2008年、2009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分别为51322亿元、61330亿元和68518亿元,占当年GDP比重分别为19.3%、19.5%和20.1%。
其中,税收收入分别为45622亿元、54224亿元和59522亿元,占GDP比重分别为17.2%、17.3%和17.5%。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IMF)颁布的《政府财政统计手册2001》的口径,政府财政收入包括税收、社会保障缴款、赠与和其他收入(其他收入主要指财产收入、出售商品和服务收入、罚金罚款和罚没收入以及其他杂项收入)。
按此国际可比口径,我国政府财政收入,除公共财政收入之外,还应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不含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不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是因为根据IMF《政府财政统计手册2001》的定义,国有土地出让行为是一种非生产性资产的交易,结果只是政府土地资产的减少和货币资金的增加,并不带来政府净资产的变化,不增加政府的权益,因而不计作财政收入。
按此口径计算,2007年、2008年、2009年我国与国际可比的政府财政收入分别为63643亿元、77622亿元和86384亿元,占当年GDP比重分别为24.0%、24.7%和25.4%。
其中,公共财政收入是主体;政府性基金收入(不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分别为3452亿元、5043亿元和4097亿元,占GDP比重分别为1.3%、1.6%和1.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分别为140亿元、444亿元和989亿元,占GDP比重分别为0.1%、0.1%和0.3%;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分别为8792亿元、10805亿元和12780亿元,占GDP比重分别为3.3%、3.4%和3.8%(见表3.3)。
财政收入规模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财政收入规模以及影响因素分析一财政收入概述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抽泣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
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
财政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失灵,以国家为主体参与的社会产品分配活动。
它既是政府的集中性分配活动,又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二财政收入规模分析根据财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执行初步统计数为68477亿元,比上年增加7147亿元,增长11.7%。
其中:中央本级收入35896亿元,同比增加3216亿元,增长9.8%;地方本级收入32581亿元,同比增加3931亿元,增长13.7%。
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505亿元。
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59515亿元,比上年增长9.8%;非税收入8962亿元,比上年增长26.1%。
主要收入项目:国内增值税增长2.7%,国内消费税增长85.3%(剔除成品油税费改革和卷烟消费税政策调整的增收因素后增长7%左右),营业税增长18.2%,企业所得税增长3.2%,个人所得税增长6.1%,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增长4.6%,关税下降16.2%,证券交易印花税下降47.9%,车辆购置税增长17.5%。
另外,出口退税6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相应减少财政收入。
资料来源:《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规模长期保持较快的增长水平(见表一),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财政快速增长是中央和地方共同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以后中央财政收入增速从总体来讲是快于地方的(见表二)。
资料来源:《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我国财政是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而不断增长的,年平均增速:“六五”时期为11.6%,“七五”时期为7.9%,“八五”时期为16.3%,“九五”时期为18.7%,“十五”时期为18.7%。
我国的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我国财政收入的规模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的规模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经济体制的变革,财政收入也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变化过程,但是财政规模过大或者过小都对经济造成一定伤害,所以财政规模必须适当,要与国民经济发展规模、速度以及公众需求相适应。
关键词:财政规模经济发展相对数绝对量财政收入的规模是指财政收入的总水平,通常用绝对数额或者相对数额来表示。
财政收入的规模是衡量一国财力的重要指标,它表明了该国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作用的大小。
财政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经济体制、传统习俗、价格等因素的影响。
一、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收入的规模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
1978年到2007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1978 年的1132.26亿元到2007 年的51304.00 亿元,扩大了近45倍。
回顾29 年的发展历程,我国财政收入绝对数的增长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水平徘徊阶段,财政收入由1978的1132.26亿元上升至1982的1212.33亿元,年均增长率仅为1.72;二是缓慢发展阶段,财政收入由1982的1212.33亿元上升至1992年的3483.37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1.11%;第三是高速增长阶段,财政收入由1992 年的3483.37 亿元上升到2007 年的51304.00 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9.64%。
2008年我国经济经受了国内外诸多不利因素的冲击,通过精心有效的宏观调控,基本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格局,预计GDP增长10%左右,CPI上涨6.3%左右。
2009年,国际经济环境更趋严峻,我国经济面临着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调整双重压力,预计2009年GDP增长9%左右,CPI 上涨4%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16%,贸易顺差2350亿美元,同比减少约9%。
二、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相对变化1978年以来,在我国财政收入绝对数上升的同时,相对数也经历了一个先降后升的变化过程。
《财政学》财政收入规模及构成(一般公共收入)
一、分析政府的财政收入本质上主要是来自社会的剩余产品,剩余产品越多,政府才有可能获得更多收入。
社会剩余产品的数量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生产力越高,剩余产品越多,政府的财政收入才能更多。
二、财政收入概述1. 财政收入的含义政府收入是预算年度内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有计划地筹措到的归国家支配的资金,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主要形式,是政府履行职能的财力保障。
2. 财政收入的分类财政收入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为便于分析,有必要按一定的标准对财政收入加以分类。
政府收入分类是将各类政府收入按其性质进行归类和层次划分,以便全面、准确、明细地反映政府收入的总量、结构及来源情况。
(1) 按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这是以财政收入的形成依据为标准划分的财政收入类型。
收入依据不同,其表现形式也不同,一般有税收、国有资产收益、公共收费和其他收入等形式。
(2) 按财政收入的来源分类按财政收入的具体来源进行分类,有助于充分认识财政与经济的关系,把握经济活动及其结构对财政收入规模及构成的决定作用,以及财政收入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按财政收入来源对财政收入进行分类可以选择不同的标准:一是按财政收入来源的所有制结构标准,分为国有经济收入、股份制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等。
二是按财政收入来源的部门结构为标准,可分为工业部门收入、农业部门收入、商业部门收入和其他部门收入等;同时也可分为第一产业收入、第二产业收入、第三产业收入等。
三是按财政收入来源的地区结构,分为各区域或行政区划提供的财政收入。
(3) 按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分类财政收入是货币形态的社会产品价值,从它的价值构成看,不外是C、V、M三个部分。
M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剩余产品价值M中包括税金、企业利润和用剩余产品价值支付的费用(如利息)。
其中主要是税金和企业利润。
V是指以劳动报酬的形式付给劳动者个人的部分。
从目前来看,V虽构成财政收入的一部分,但它在全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很小。
财政收入统计口径详解
1.总的关系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地方财政收入构成地方财政收入=基金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包括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镇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农牧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增值税25%部分,证券交易税(印花税)的50%部分和除海洋石油资源税以外的其他资源税。
而基金收入的解释是:亦称为专款收入或预算外收入,指具有专门用途或对应的支出科目的财政收入。
主要包括:工业交通部门、商贸部门、文教部门、农业部门、其他部门的基金收入和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地方财政税费附加收入、基金预算调拨收入等。
首先要明白基金收入不是税收收入在基金决算表上一般来说基金收入分为九大类一、工业交通部门基金收入二、文教部门基金收入三、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四、农业部门基金收入五、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六、政府住房基金收入七、其他部门基金收入八、地方财政税费附加收入九、其他上面9大类中目前很多地方第一收入是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其次是以养路费为大头的工业交通部门基金收入另外虽然基金决算表上有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但是这个收入还是单独的,在基金决算表上可以忽略不记还有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下面27项,这个全国口径一样下面的税中有些税全部归地方,有些税和国家按比例分.税收性收入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越高越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可以理解为地方可以支配的税收收入.四川地税局要征收农业5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牧业税,耕地占用税,契税)重庆则由地方财政局直接征收不管哪个部门征收都最后汇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牧业税现在可以忽略不记但是,耕地占用税,契税有几十亿的收入重庆地税部门要代收5大社保费用,而四川地税部门不收这些一、增值税二、营业税三、企业所得税四、企业所得税退税五、个人所得税六、资源税七、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八、城市维护建设税九、房产税十、印花税十一、城镇土地使用税十二、土地增值税十三、车船使用和牌照税十四、屠宰税十五、筵席税十六、农业税十七、农业特产税十八、牧业税十九、耕地占用税二十、契税二十一、国有资产经营收益二十二、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二十三、行政性收费收入二十四、罚没收入二十五、海域场地矿区使用费收入二十六、专项收入二十七、其他收入3.换算关系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上划中央所得税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地方财政收入财政总收入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上划中央所得税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上划中央所得税=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上划中央所得税4.示例上面说了口径问题,现在可以看下四川2006年财政数据2006年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07.15亿元,增长26.5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63.92亿元,增长28.28%;非税收入完成143.22亿元,增长21.36%全省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完成306. 46亿元,增长19.02%:上划中央所得税完成121.15亿元,增长30.22%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完成1034.76亿元,增长24.64%。
三种口径评价我国宏观税负水平
三种口径评价我国宏观税负水平作者:赖施云来源:《时代金融》2017年第12期【摘要】当前新一轮税制改革已拉开序幕,在增值税“扩围”和结构性减税的政策背景下,正确认识宏观税负问题关系着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的规划与进程。
一般来说,我国有大口径、中口径、小口径这三种宏观税负口径。
结合我国国情,单纯用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能说明问题,原因在于我国还未规范的收入形式,当前对大口径的宏观税负中“全口径”的政府收入的衡量是一大难点。
本文利用田为民对政府收入的测算方法计算出我国的政府收入规模,在此基础上从三种口径对我国2000~2014年的宏观税负水平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关键词】现代税收制度宏观税负政府收入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财税改革放在了重要位置: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由此可见一个合理税负水平在构建现代税收制度中的重要性。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要求,在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随着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和经济关系呈现复杂化发展,要求政府从收入端介入和引导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支出端巨大的财政压力也会要求税收负担保持适度规模。
另一方面原因则是与税收制度有关,由于税收制度是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税收制度与经济活动的适应关系,以及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制度、结构和经济行为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比如预算口径的完整度、税收征管水平的高低都会对宏观税负水平产生影响。
一、三种口径的优劣评价宏观税负是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税收负担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用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税收总收入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
由于我国政府收入形式不规范,只用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并不能说明我国的宏观税负问题。
因此学术界将根据政府所取得收入的不同,划分为大、中、小三个口径;小口径的宏观税负是指税收收入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中口径的宏观税负是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这里的“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纳入预算的其他收入,即我国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021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要点——第二部分财政——第十二章 财政收入
2021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要点汇总第二部分财政第十二章财政收入1、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旅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2、政府收入的分类:税收、社会缴款、赠与、其他收入。
3、衡量财政收入的不同口径:最小口径只包括税收、较大一些的是除税收之外还包含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的非税收入,这是最为常用的、再大一点的是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加社会保障缴费收入、最大的是全部的政府收入。
4、财政集中度:通俗地成为宏观税负,是指国家通过各种形式,从国民经济收支环流中截取并运用的资金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
5、衡量宏观税负的不同口径,从小到大: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公共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占GDP得比重、公共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加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后的合计占GDP的比重。
6、全部政府收入包括:公共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和社会保障预算收入。
7、税收是指公共机关依法强制收取的、对纳税人不附带直接汇报义务的课征。
8、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大基本特征。
强制性是实现税收无偿征收的强有力的保证,无偿|性是税收本质的体现,因定性是强制性和无偿性的必然要求。
9、税制要素: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违章处理、纳税地点等,其中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最为重要。
10、税率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一般可分为:比例税率、固定税率、累进税率。
11、税收收入(1)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价内税:如消费税、关税价外税:如增值税(2)按征税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流转税(主要税种)、所得税和财产税等;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财产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
契税资源税:资源税、土地使用水行为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3)按计量标准划分,可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从价税:增值税、营业税从量税:啤酒、汽油、柴油(4)按税负能否转嫁可划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财产税间接税:各种流转税(5)按税收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可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初级经济师财税第三章财政收入概述知识点(1)
第三章财政收入概述主要内容第一节财政收入的含义与分类第二节财政收入的规模与结构第三节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第四节财政收入效应第一节财政收入的含义与分类知识点:财政收入的含义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保证财政支出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政收入充裕与否。
财政收入是指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即国家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的价值,主要是剩余产品价值(m)。
政府组织财政收入会形成特定的财政分配关系。
动态:筹集财政资金的过程。
静态:用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
财政收入从总体上看,主要来源于物质生产领域创造的新价值,即主要来源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生产资料(c)、职工工资(v)、剩余产品价值(m)三个部分,即主要来自国民经济各部门为社会创造的纯收入。
财政收入来源:v+m【结论】剩余产品价值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不是唯一来源。
财政收入的意义(1)政府理财的重要环节;(2)政府进行公共支出的前提和条件;(3)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财政收入的依据:公共权力和所有者权力。
【例题】财政收入的取得凭借的是国家的()。
A.民事权利B.财产权利C.公共权力D.所有者权力E.公民权力『正确答案』C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收入的含义。
财政收入是政府凭借公共权力和所有者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取得的。
【例题】财政收入之所以重要,其原因在于()。
A.财政收入是政府理财的重要环节B.财政收入是政府进行公共支出的前提和条件C.财政收入决定了税收的大小D.财政收入决定了企业效益的好坏E.财政收入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正确答案』AB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收入的意义。
财政收入之所以重要,其原因在于:首先,财政收入是政府理财的重要环节;其次,财政收入是政府进行公共支出的前提和条件;最后,财政收入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最新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12章
第十二章财政收入第一节、财政收入的含义与分类【本节考点】(1)财政收入及其分类(2)财政集中度与宏观税负。
【本节内容】一、财政收入及其分类(一).财政收入的含义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一切资金的总和。
(二).政府收入的分类1、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1年《政府财政统计手册》的分类标准,政府有4种主要的收入来源渠道:税收、社会缴款、赠与收入和其他收入。
(1)、税收是政府从私人部门获得的强制性资金转移。
(2)、社会缴款,包括社会保障计划收入和雇主提供的退休福利之外的其他社会保险计划收入。
社会缴款可以是强制性的,也可以是自愿性的;可以由雇员、代表雇员的雇主、自营职业者缴纳,也可以由无业人员缴纳;缴款额与缴款人的报酬、工资或雇员数量相关。
强制性社会缴款与税收的不同之处在于,如果规定的事件(如疾病和年老)发生,缴纳人和其他受益人有权获得某些社会福利,但缴纳税收并不能使纳税人获得相同的权利。
对于那些缴款额与报酬、工资或雇员数量无关、并专用于社会保障计划的强制性付款,应视为税收,而不是社会缴款。
(3)、赠与收入,是从其他政府或国际组织那里得到的非强制性的转移。
它们是对一国政府自有财政收入的补充,可以是现金或实物的形式。
(4)、其他收入,是指税收、社会缴款和赠与以外的所有其他收入,主要包括出售商品和服务的收入(如使用费和规费)、利息和其他财产收入(如国有资产经营收入)、除赠与以外的其他现金或实物形式的自愿转移以及罚金和罚款。
2、我国政府收入分为:(1)税收收入;(2)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彩票资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4)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5)债务收入;(6)转移性收入。
(三).衡量财政收入的不同口径口径类型财政收入内容最小口径仅指税收收入小口径 1.税收收入及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即一般预算)的非税收入,即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的收入。
中国财政收入统计口径
中国财政收入统计口径有以下几种:
1.全地域内财政收入:这是最大统计口径的财政收入,也叫做大
口径财政收入或者全口径财政收入。
2.财政总收入:地方政府的财政总收入指的是上划中央四税收入
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不包括政府基金收入、社保基金收入及海关关税收入。
3.中央收入: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以后,属于中央财政的收入
包括关税、海关代征消费税和增值税等。
4.上划中央收入: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的100%、企业所得税
和个人所得税等。
5.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指的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加
政府基金收入和社保基金收入。
目前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及结构分析
目前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及结构分析摘要: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的财政收入不断增加,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
本文第一部分依据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的相关数据,分析我国目前财政收入的总量,及其占GDP的比重,再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财政收入增长的原因,并且提出了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几点政策思路。
第二部分分析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结构,主要从收入形式方面进行分析。
基于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重点分析了税收部分,对几个主要税种的收入增长情况及增长原因进行了分析,体现各税种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程度,由此反映除财政收入的结构情况。
关键字:财政收入规模、财政收入结构、税收结构财政收入可以理解为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即国家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国民总收入;财政收入又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分配过程,这一过程是财政运行的第一个阶段或第一个环节,在其中形成特定的分配关系或利益关系。
1财政对一个国家的政府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占有了一定规模的财政收入,政府才能实现其职能。
一、财政收入规模分析表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总额及各年增长速度1摘自陈共《财政学》(第六版)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收入总量以较快的速度逐年增长,到目前已经具有了比较大的规模。
2007、2008、2009年财政收入总量分别为52321.78亿元、61330.35亿元、68518.30亿元,2010年更是突破8万亿,达到83080亿元的水平;四年的增长速度依次为32.4%、19.5%、11.7%、21.3%。
从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财政收入总量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且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持续增加。
财政收入规模大小、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快慢,是由经济、政治、社会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但是从根本上说,首先还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影响,这些经济条件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收入分配体制和价格水平,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要明白基金收入不是税收收入
在基金决算表上一般来说基金收入分为九大类
一、工业交通部门基金收入
二、文教部门基金收入
三、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四、农业部门基金收入
五、土地有偿使用收入
六、政府住房基金收入
七、其他部门基金收入
八、地方财政税费附加收入
九、其他
上面9大类中目前很多地方第一收入是土地有偿使用收入
其次是以养路费为大头的工业交通部门基金收入
另外虽然基金决算表上有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但是这个收入还是单独的,在基金决算表上可以忽略不记
全省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完成306. 46亿元,增长19.02%:上划中央所得税完成121.15亿元,增长30.22%
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完成1034.76亿元,增长24.64%。
全省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01.61亿元
继续说四川2006年财政数据
------------------------------------------------------------
不管哪个部门征收都最后汇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
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牧业税现在可以忽略不记但是,耕地占用税,契税有几十亿的收入不收这些
一、增值税
二、营业税
三、企业所得税
四、企业所得税退税
五、个人所得税
六、资源税
七、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八、城市维护建设税
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上划中央所得税
四川2006年的具体数据:
1034.76亿=607.15亿+306. 46亿+121.15亿
--------------------------------------------------------------------
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
四川2006年的具体数据:
808.76亿=607.15亿+201.61亿
-------------------------------------------------------------------
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上划中央所得税
1.总的关系
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2.地方财政收入构成
地方财政收入=基金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地方财政收入包括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镇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农牧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增值税25%部分,证券交易税(印花税)的50%部分和除海洋石油资源税以外的其他资源税。
=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基金预算收入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上划中央所得税
四川2006年的具体数据:
1236.37亿=808.76亿+306. 46亿+121.15亿
=1034.76亿+201.61亿
=607.15亿+201.61亿+306. 46亿+121.15亿
二十七、其他收入
3.换算关系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上划中央所得税
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
基金预算收入
地方财政收入
财政总收入
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上划中央所得税
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
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上划中央所得税
还有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下面27项,这个全国口径一样
下面的税中有些税全部归地方,有些税和国家按比例分.
税收性收入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越高越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可以理解为地方可以支配的税收收入.
四川地税局要征收农业5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牧业税,耕地占用税,契税)
重庆则由地方财政局直接征收
九、房产税
十、印花税
十一、城镇土地使用税
十二、土地增值税
十三、车船使用和牌照税
十四、屠宰税
十五、筵席税
十六、农业税
十七、农业特产税
十八、牧业税
十九、耕地占用税
二十、契税
二十一、国有资产经营收益
二十二、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
二十三、行政性收费收入
二十四、罚没收入
二十五、海域场地矿区使用费收入
二十六、专项收入
=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基金预算收入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上划中央所得税
4.示例
上面说了口径问题,现在可以看下四川2006年财政数据
2006年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07.15亿元,增长26.58%
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63.92亿元,增长28.28%;非税收入完成143.22亿元,增长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