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脑梗塞26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外伤性脑梗死25例临床分析

外伤性脑梗死25例临床分析

外伤性脑梗死25例临床分析
刘朝余;刘成建;李长华
【期刊名称】《现代临床医学》
【年(卷),期】2011(037)003
【摘要】目的:分析脑外伤后脑梗死发生的机理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颅脑外伤后脑梗死患者的资料,根据不同受伤机理、颅脑损伤类型及预后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所有病例均采取内科保守治疗,结果4例遗有左侧肢体偏瘫(Ⅱ~Ⅳ级);6例右侧略觉无力,活动不灵活;3例愈后语言不流畅,中度感觉失语;2例植物状态.结论:颅脑外伤后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及尼莫地平的早期合理应用,腰穿引流血性脑脊液,合理的液体疗法是治疗和预防外伤后脑梗死的关键.
【总页数】2页(P198-199)
【作者】刘朝余;刘成建;李长华
【作者单位】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300;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300;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3
【相关文献】
1.两种药物协同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2.外伤性脑梗死50例临床分析
3.外伤性脑梗死的亚低温治疗临床分析
4.外伤性脑梗死的CT诊断和临床分析
5.早期外伤性脑梗死的MRS及MRI临床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7例外伤性脑梗塞临床诊治分析

27例外伤性脑梗塞临床诊治分析
内蒙古中医药
差 异具有 统计学 意义 。
表 1 3 0女性支原体按年龄段 的分布情况 10
表 3 支 原体 耐药 性 统 计
2 . 2由表 2 可见 , 44例 阳性 标 本 中 , 纯 U 在 9 单 U感染 47例 , 2 感 染 率 8 . 单一 M 6 %, 4 H感 染 7 , 染 率 1 % ,U M 例 感 . U + H混 合感 染 4 6 O例 , 感染率 1. 2 %。 2
2 7例 外 伤性 脑梗 塞 临床诊 治 分 析
林恒 州 张 猛 纪 涛
摘 要 : 的 : 究探讨 外伤 性 脑梗 塞的诊 断及 治疗 。方 法 : 目 研 回顾性 分析2 0年6 2 0年 6 04 月一 09 月本院 收治 的2例 外伤性 脑梗塞 患者的 临 7 床资料 。结果 : 组治 疗1天 ~ 个月 , 本 8 3 随访3 月至 1 , 个 年 平均6 月。2例 患者 中,9 恢复 良好 , 个 7 1例 中残5 , 例 重残2 , 亡l 手 术组死 例 死 例( 亡1 ) 例 。结论 : 外伤性 脑梗塞 机制 复 杂 , 并发 症 多 , 引起 比较 严 重的神 经功 能 缺损 , 残 率和 病 死率 高 , 加 强对外 伤性 脑梗塞 的研 常 致 应 究, 以提 高 患者的生存 质量 。 关键词 : 外伤性 脑梗塞 ; 治 诊 中图分 类号 :7 3 3 R4. 3 文献标 识码 : B 外伤性 脑梗塞 是继 发于 颅脑 损伤 后 , 血管 发生严 重痉 挛或 脑 闭塞 , 而导 致脑 组 织缺 血 、 从 梗塞 , 脑 外 伤严 重并 发 症之 一 , 是 发 病率 约 0 5 1 %。 不能及 时诊 治 , 加重 病情 , 响预后 。 . %一 . 如 0 6 将 影 我 院 20 04年 6 2 0 年 6 月一 09 月收 治 2 7例外 伤脑梗 塞 患者 ,临床 资 料健全 , 现报道 如下 。

外伤性脑梗死26例临床分析

外伤性脑梗死26例临床分析

外伤性脑梗死2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脑外伤导致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

方法总结我院26例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结果创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与血液流变学变化、血管内皮损伤、血管的解剖学特点及自由基引起的生物反应等因素有关。

本组患者死亡8例,重残7例,中残8例,良好3例。

结论脑外伤后脑梗死发病机制复杂,应根据患者病情因人而异,采取适当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颅脑外伤;脑梗死;综合治疗外伤性脑梗死是颅脑外伤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指颅脑损伤引起局部脑血流供应改变,组织缺血性损害及神经功能障碍,对预后有很大影响。

有报道创伤性大面积脑梗死占同期颅脑损伤患者的0.75% ,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2.8%[1]。

本人对我院2004~2008以来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26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26例中男17例,女9例。

年龄10个月至68岁。

受伤类型:坠落伤13例,打击伤3例,车祸伤10例。

伤后一过性意识丧失18例,浅昏迷5例,深昏迷3例;偏瘫、偏身感觉减弱19例,失语4例,面瘫3例,癫痫痛反复发作7例。

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13分8例,9~13分17例,3~8分1例。

颅底骨伤4例,26例均伴有颅内出血。

影像学检查:全部患者均行2次以上CT检查。

首次检查在伤后2~20 h内进行。

发现散在脑挫裂伤灶13例,硬膜外血肿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3例CT未见异常。

2 d后CT复查示右颞项部大面积低密度灶6例,基底节低密度灶15例,左侧顶叶低密度灶2例,余均为哑区低密度灶病变,病灶的密度CT值8~24 Hu。

1.2 治疗方法开颅血肿清除或去骨瓣减压5例,术后行脱水、扩血管等治疗。

非手术治疗6例,行扩张血管,抗血管痉挛,补充血容量,神经营养药,高压氧治疗等。

溶栓治疗2例。

伴颅内高压者合理进行脱水和补液治疗,避免血液高凝状态。

外伤性脑梗死26例临床分析

外伤性脑梗死26例临床分析

外伤性脑梗死26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期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收治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其中,开颅手术7例,保守治疗19例。

结果随访6个月,按GOS评分评价治疗结果,良好15例,轻残4例,重残6例,死亡1例。

结论外伤性脑梗死发生机制较复杂,预后差,临床上应充分运用影像学检查,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

标签:颅脑损伤;外伤性脑梗死;CT检查;诊断;治疗外伤性脑梗死是颅脑外伤后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果不能及早的发现、诊断和治疗,将加重病情,增加患者的致残率或导致死亡。

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我们收集了本院2007年1月~2012年3月共26例外伤性脑梗死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6例,其中,男19例,女7例,年龄2~68岁,平均27岁;致伤原因:坠落伤15例,车祸伤9,打击伤2例;辅助检查:伤后6 h CT扫描显示硬脑膜外血肿(血肿量大于60 mL)4例,硬脑膜下血肿和或脑挫裂伤17例,单纯颅骨骨折3例,无特殊改变者2例。

24 h复查CT发现脑梗死灶,其中,单侧基底节区15例,双侧基底节区4例,额颞顶叶2例,枕叶5例。

同样部位MRI 提示异常信号,主要表现为T1WI低信号和T2WI高信号。

1.2 治疗方法7例颅内有明显占位效应的行开颅减压术,19例行保守治疗,均给予:(1)降颅压,可使用甘露醇,每日量0.5~1.0 g/kg,快速静脉注射。

(2)神经营养,可使用神经节苷脂针静点20~100 mg/d。

(3)激素。

(4)改善微循环及缓解脑血管痉挛等处理,可使用尼莫地平静点4~6 mg/d。

蛛网膜下腔出血明显者行腰椎穿刺引流血性脑脊液,同期行高压氧及功能康复锻炼。

2 结果随访6个月,按GOS评分[1]评价治疗结果:良好15例,轻残4例,重残6例,死亡1例。

3 讨论3.1 发病机制(1)脑血管受压: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致脑组织发生移位,使脑血管被直接压迫或受压于大脑镰,小脑幕切迹缘,骨嵴等处,导致脑梗死。

外伤性脑梗塞22例临床分析

外伤性脑梗塞22例临床分析

外伤性脑梗塞22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外伤性脑梗塞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

方法对我科近5 年来收治的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资料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合并震荡伤2 例、脑干损伤1 例、脑挫裂伤4 例、颅内血肿11 例、脑疝4 例;开颅手术16例,内科治疗6例。

结果出院后6个月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法(G 0S)评分:良好8例,中残4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3例。

结论外伤性脑梗塞发生机制较复杂,预后差。

应提早预防、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降低致残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颅脑损伤外伤性脑梗塞诊治外伤性脑梗塞(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TCI)是指继发于创伤后,脑血管发生严重痉挛或闭塞,从而导致脑组织的缺血、梗塞,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1]。

发病率约0.05~1.6%[2]。

好发于儿童及老年人。

多继发于脑挫裂伤、脑内血肿、大面积脑水肿或脑疝等病变的占位效应压迫相应的血管使脑组织血管供血障碍所致。

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外伤的早期症状所掩盖,如不及时诊治,将加重颅脑损伤,从而影响患者的病程及预后。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22例,男16例,女6例。

年龄8~76岁,平均56岁。

其致病原因:车祸16例,坠落摔跌4例,殴击及重物砸伤2例。

梗塞症状出现时间:伤后首诊CT发现脑梗塞3例,24小时内复查CT发现者5例,第2~3天出现9例,4天以上出现5例。

1.2 临床表现:脑震荡2例、脑干损伤1例、脑挫裂伤4例、颅内血肿11例、脑疝4例;开颅手术16例,内科治疗6例;无明显意识障碍者4例,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者18例。

本组病人按GCS评分>13分4例;9~12分5例;6~8分10例;3~5分3例。

梗塞灶位于基底节10例,枕叶4例,颞顶叶4例,额叶2例,小脑1例,脑干1例。

1.3 治疗方法:根据CT扫描及脑损伤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患者的神志意识情况及CT显示中线及环池四脑室情况决定是否手术治疗。

外伤性脑梗塞24例临床分析

外伤性脑梗塞24例临床分析

外伤性脑梗塞24例临床分析
李旭;王建庆;陈敢
【期刊名称】《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28)005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塞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24例外伤性脑梗塞患者,根据梗塞面积决定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出现脑梗塞的病人根据梗塞面积及颅内压情况决定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按GOS判断预后的标准,恢复良好6例,中残10例,重残6例,死亡2例.结论:急性颅脑损伤病人随时可能并发外伤性脑梗塞,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有一定死亡率,主要治疗方法应该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以改善预后.
【总页数】3页(P41-43)
【作者】李旭;王建庆;陈敢
【作者单位】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东,郯城,276100;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东,郯城,276100;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东,郯城,2761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
【相关文献】
1.外伤性脑梗塞临床分析 [J], 顾绍魁
2.脑外伤性脑梗塞24例临床分析 [J], 刘化文
3.17例小儿基底节区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分析 [J], 孔伟;薛跃华;徐正保;付伟春;林
亦海;冯路;王军友
4.外伤性脑梗塞的亚低温治疗临床分析 [J], 廉坤;徐蔚;方绍龙;蒲军;付国平;曹毅
5.外伤性脑梗塞21例临床分析 [J], 崔颖;张志田;黄俊杰;陈士祥;明磊;郭亮;陈怀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治探讨(附25例报告)

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治探讨(附25例报告)

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治探讨(附25例报告)发表时间:2009-12-18T09:15:26.3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28期供稿作者:罗林梁锐唐尤佳淦作松刘俊[导读] 外伤性脑梗塞(PTI)是病人在外伤后出现的脑缺血和脑梗塞表现,由于患者机体凝血机能异常等因素罗林梁锐唐尤佳淦作松刘俊(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九江 332000)【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09)28-0129-02 【摘要】本文探讨颅脑外伤患者继发性脑梗塞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要点,旨在提高PTI救治成功率和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外伤脑梗塞凝血异常外伤性脑梗塞(PTI)是病人在外伤后出现的脑缺血和脑梗塞表现,由于患者机体凝血机能异常等因素,可能导致外伤后继发性脑梗塞,进一步加重脑损伤程度,影响患者预后。

我科2007年12月—2009年5月收治外伤性脑梗死25例,现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17~52岁,平均39岁,GCS评分5~8分。

1.2临床表现偏瘫11例,单瘫4例,偏身感觉障碍6例,失语5例,精神障碍4例,深昏迷8例。

1.3致伤原因车祸伤16例,坠落伤3例,打击伤6例。

全组病例伤前无脑梗死、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史。

1.4伤后CT检查硬膜外血肿6例,硬膜下血肿8例,并发额颞部脑挫裂伤7例,脑内血肿5例,原发性脑干损伤6例。

1.5治疗方法根据患者外伤性脑梗塞的不同程度而采取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方法。

2 结果外伤性脑梗塞随访22例,失访3例,恢复良好10例,轻残5例,中残4例,重残2例,死亡1例。

3 讨论由头部外伤引起的脑梗塞谓之外伤性脑梗塞。

这种病多见于青少年,均有头部外伤史,神经系统定位体位多发现在伤后24小时以内。

而伤后2周或立即出现症状者较少见,脑血管造影、CT或核磁共振检查,可以帮助确诊。

外伤性大面积脑梗塞临床分析

外伤性大面积脑梗塞临床分析
[ 参考文献 ]
[] 余 1 江 , 进 , 岩峰.米索前 列醇在 妇产科 临床 的应用 [ ] 张 宋 J.
中华 妇产科杂 志,9 83 ( )5 . 19 ,3 1 :5 [ ] 徐 复旦 , 2 石永恩.口服不同剂量 R 4 6对妊娠蜕膜 及绒毛组织影 U8
响[ ] 中华妇产科杂志 , 9 , ( ) 1. J. 1 2 8 1 :5 9 [] 李 3 郁. 米非司酮 , 物流产 负压吸宫人 工流产妇科 出血 量和血 药 琦, 徐 巍 , 药物 流产用 于剖官产术 后再次 妊娠 等.
终止妊娠的I 床分析 [] 中华临 床医学研究 杂志 , 0 ,1 9 : 临 J. 2 51() 0
】 2 2 6.
[ 作者简介 ] 武燕玲 ( 97 ) 女 , 16 一 , 山西榆次人 , 主治医师,9 8 18 年毕业 于长治 医学院 。
本 文编 辑 : 因原 原
妊娠行药物流产可能会 引起 难 以控 制 的出血 , 以, 药物 流 所 在
外伤性大面积 脑梗塞是 颅脑损伤 的严 重并发症 … , 一旦, 轻者 留下不 同程度 的肢 体功 能障碍 , 者 发生植 物生 存甚 重 至死亡。山西省晋 中市第二 人 民医院神经外 科从 20 0 3年 8月 至 20 0 7年 5月共收治重型颅脑 损伤合并 大面积 脑梗塞 的病人
源性前列腺素水平影 响, 均有可能导致 药物流产 过程 中出血量 及出血 时间出现个体差异 。国内有 报道 , 物流产 的平均 出 药 血 时间为 1 , 8d 出血时间长可造成贫血 、 子宫 内膜炎 等并发症 。 瘢痕子宫虽是药物流产 的适应证 之一 , 由于子宫瘢 痕 的 但
可用药 , 以防药物流产后大 出血或子宫破裂等严重后果 。

外伤性脑梗死(附28例临床分析)

外伤性脑梗死(附28例临床分析)

明显 增 高 。
1 3 辅助检 查 : . 头颅∞ 险查确诊 , 死面积0 3 .a , 梗 . —1 0 n 脑 实质 内大片 楔形 、 圆形低 值 区域 , 卵 边界 较清 。其 中双 额 叶梗死4 , 例 右颞顶5 , 例 左颞顶8 , 例 左基 底节 、 脑4 , 丘 例 右基 底节 、 丘脑3 脑干 ( 例, 脑桥 )例 , 1 左半球 完全 梗死2 右半 球 例,
病人 均 痊 愈 出院 。 4 讨论
颅脑 损伤所致脑梗死, 如未及时诊断及早期治疗 , 可导致
4 1 经膀胱 前列腺切 除术 的主要 问题 是术 中 、 . 术后 出血 较 多, 术后膀胱痉挛 , 尿失禁及尿道 狭窄的发生等 , 而前列 腺增 生症病人均为老年 , 多合 并其 它疾 患, 往因这些原因不能耐 往 受手术或术后较 为痛苦 。针对 以上情 况, 我们 对手术作 了若 干改 良措施 , 解决了上述 问题 。 4 2 术 中及术后出血问题 . 前列腺摘除 的最大难点是 止血 困难 , 因此如何减少 出血, 提 高手 术安全性是 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 。近年 研究证明 , 老 年病人血液处于高凝 倾 向, 故应 以加强术 中局部止血为 主要 的止血措施 , 应用全身止血剂弊多利少, 我们的改 良即基 于此 基础 , 近年来探索过各种止 血方 法 。1 %福尔马林 、 0 双氧 水 、 孟 氏液碘伏用于腺窝止血, 前列腺 内注射酒精等硬化剂, 加用 凝血酶填塞 , 止血纱布等填塞均有一定效果 , 但不彻底 。根据 陈氏尸 解前列腺血 供报告 前列腺 血供主 要来 自膀胱 下动脉 ( 4 3 , 胱上动脉 ( .%) 占7 .%)膀 8 9 直肠上动脉 占( .%) 2 2 直肠 下动脉 ( . %) 73 输精管动脉( . %) 占5 8 闭孔动脉 ( . %)这 占1 7 , 些动脉分支于膀胱前列腺连 接部之上发 出, 经膀胱前列腺间 沟穿入前列腺实质或下行 于前列腺包膜之 中, 在膀胱前列腺 间沟内均有动脉 出现 。因此采用膀胱 内在前, 剜除前列腺后再连 续交锁缝合腺窝创缘一 圈的方 法, 彻底 阻断前列腺的所有血 供, 同时弥补 了缝 扎动 脉有时 不完全 , 因此此 种方法操 作简 便, 止血可靠 , 出血少 , 减少膀胱 冲洗 , 增加安全性 , 术后并发

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断和治疗(附18例报告)

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断和治疗(附18例报告)

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断和治疗(附18例报告)1.1一般资料:18例中男12例,女6例,年龄最小者2岁,最大者52岁,平均32岁,均有明确外伤史,伤后首述10分钟内10例,30分钟内4例,35分钟以上1例,无昏迷3例。

1.2临床表现:伤后均有头昏、头痛史,其中偏瘫8例,外耳道出血3例,无语3例,脑脊液耳漏2例,视野缺损2例,巴氏征阳性8例。

1.3 CT和MRI检查:所有病例均立即行CT扫描,发现脑内血肿3例,tSAH 5例,膜下血肿2例,其余均未见明显异常。

伤后1日出现梗塞灶2例,一周内发现11例,二周内发现4例,一月内发现1例。

梗塞灶位于基底节和颞顶叶12例,额叶4例,枕叶2例。

1.4治疗方法:2例脑内血肿行开颅血肿清除术。

部位在左颞膜外血肿约60ml,左顶颞脑内血肿约46ml,术后行降颅压及对症治疗。

12例用尼莫地平、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治疗,部分病例行高压氧治疗。

CT和MRI动态观察病灶吸收情况。

1.5结果:临床上根据COS标准判断,良好恢复12例,占67%;中度致残4例,占22%;重度残疾2例,均为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病人,占11%;死亡为零。

2 讨论2.1机制:外伤性脑梗塞机制仍不是明确,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1)血管损伤学说,外伤后损伤引起血管痉挛[1] ;(2)蛛网膜下腔出血学说,tSAH引起脑血管痉挛[2] ;(3)机械性损伤血管内膜或受损脑组织释放促凝的酶血酶原激酶(TP),血栓形成[3] ;(4)夹层动脉瘤学说,由于外伤导致脑血管内膜和中层进行性分离,形成夹层瘤,血管腔进行性狭窄,最终导致血管闭塞[4] ;(5)急性颅脑损伤后脑水肿,ICP升高,造成血管扭曲、拉长而发生痉挛;(6)手术的机械制激,引起血管痉挛。

2.2诊断:应具备三个条件:(1)有明确的外伤史;(2)无高血压病史;(3)伤后CT和MRI扫描显示梗塞灶。

外伤性脑梗塞可分为二型,伤后一周内出现梗塞的为速发型;一周以后出现的为迟发型。

外伤性脑梗死24例临床分析

外伤性脑梗死24例临床分析

外伤性脑梗死24例临床分析
刘超;黄万振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年(卷),期】2008(11)10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总结我院24例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结果出院时Glasgow昏迷评分:良好4例,中残6例,重残10例,死亡4例.结论外伤性脑梗死是由于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引起的脑血流量减少、脑组织移位,致使脑血管移位、牵拉、扭曲,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脑血管痉挛,脑血管内膜损伤释放组织凝血酶原促进凝血系统,基底节区血管解剖特点及自由基引起的生物反应等因素所致.对本病力求早期治疗原发伤,早期维持正常血容量、应用钙离子拮抗剂,早期多次释放脑脊液.
【总页数】2页(P64-65)
【作者】刘超;黄万振
【作者单位】河南永煤集团总医院外一科,永城,476600;河南永煤集团总医院外一科,永城,476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3
【相关文献】
1.两种药物协同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J], 李在雨;陈云鹏;杨正月;张钰
2.外伤性脑梗死50例临床分析 [J], 秦涛
3.外伤性脑梗死的亚低温治疗临床分析 [J], 万勇
4.外伤性脑梗死的CT诊断和临床分析 [J], 魏晓磊
5.早期外伤性脑梗死的MRS及MRI临床分析 [J], 陈云鹏;李在雨;杨正月;颜杰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外伤性脑梗塞24例临床分析

脑外伤性脑梗塞24例临床分析

塞 重要 原 因【】 梗 死 一 旦 出 现 , 疗 非 常 棘 手 , 预 后 不 良。梗 frt ni a. tmrp r,0 11 f) 9 3 9 7 2。脑 治 且 aci nrt u e ot 0 ,29: 4 —1 4 . o Ne 2 1
4 4 —

参考文献 : 栓【】导 致 脑 梗 死 。 损 伤 后 血 液 黏 稠 度 增加 , 细 胞 变形 能 力 下 『l n iY, g iA ,Na a r ,ta.ot a mai ho oi f l, 脑 红 lBu a Na a k mu a I P st u t trmb sso e1 r c 降 , 细 胞 膜 上 A P酶 活 性 下 降 , 期 微 血 栓 形 成 均 易 形 成 脑 梗 红 T 早 te d l cr r 『. m JFrn i P t l 0 1 2 ) 9 — 0 . h de ee a J A oes a o, 0 , ( : 9 3 2 mi b l 1 c h 2 2 32 死 。3 缺 血 再 灌 注 缺 血 再 灌 注 过 中发 生 的 炎症 反 应 是 引 起 脑 梗 『1ioS ,ua R A scain o s o e n sh mi ri n . 2La LP t M.so it f ep n sa d ic e cbanIi- o r
2 方 法 、
有 染 色体 溶解 , 电 镜 下 则 见 线 粒 体 肿 胀 , 粒 体 嵴 被挤 向 周 围 , 而 线 O maa 通 过 实 验 证 实 脑震 荡 可 造 成 轴 突 的损 害 、 m y等 变性 、 于 可 脑 出 现 挫 伤 与 出 血 性 变 化 ;rv sok等 发 现 脑 震 荡 时 神 经 轴 撕 裂 Poh hc 并 导 致 脑 桥 背 盖 部 胆 碱 能 神 经 元 活 动 增 加 ;c a u e Sh t b n认 为 脑 震 h

外伤性脑梗塞65例临床诊疗分析

外伤性脑梗塞65例临床诊疗分析

外伤性脑梗塞65例临床诊疗分析
外伤性脑梗塞是指因外力作用导致血管腔内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而引起脑缺血性病变的一种疾病。

本文旨在探讨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经验。

病例资料:收集了65例外伤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41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23-79岁,平均年龄53岁。

外伤原因除头部受伤(54例)外,尚包括脊髓损伤(6例)、颈椎受伤(2例)及下肢骨折(3例)等。

诊断: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病变位置及范围,且排除其他脑血管疾病的可能。

治疗:⑴保守治疗: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予以安静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⑵药物治疗:对于血粘度增高的患者可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用药剂量视患者情况而定。

⑶手术治疗:采取开颅减压术和血管重建术等方法,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可有效缓解头颅内高压症状和改善脑循环。

⑷针灸推拿:中医针灸疗法及推拿手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功能,有一定治疗效果。

结论:外伤性脑梗塞患者临床治疗应个体化,根据患者年龄、病情、病因及既往病史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可达到良好的疗效。

此外,患者应定期复查,未愈部分需长期随访,以防复发。

外伤性脑梗死法医临床学分析

外伤性脑梗死法医临床学分析

外伤性脑梗死法医临床学分析作者:贾随群阿布都合力力·艾斯提拉来源:《知识文库》2016年第20期目的对外伤性脑梗死法医临床学进行鉴定的要点探讨。

方法选用曾经接受治疗的25例外伤性脑梗死案例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患者的梗死部位、临床表现等。

结果对于患者来说,脑梗死容易发生在大脑的基底节—内囊区或者是额、顶叶皮层区等部位,而且在被鉴定人中大多数是儿童和老年人。

结论: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外伤性脑梗死的一次检出率比较低,脑梗死的发生部位对于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结果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在大脑的基底节—内囊区、大脑动脉供血支配区和大脑的各皮层部位,都容易发生外伤性脑梗死。

需要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

外伤性脑梗死(post-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PTCI)是一种严重的颅脑损伤并发症,当患者的头部或者是颈部受到外伤后造成的脑血管堵塞或者是闭塞,进而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患者获得外伤性脑梗死后,常常会使自己病情变得严重,与此同时,死亡率和致残率也会升高,Tian等人报道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合并PTCI的死亡率高达40.54%。

随着影响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CT和MRI的广泛应用。

PTCI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我国新颁布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中,PTCI被单独列了出来。

单纯只患PTCI的患者在鉴定标准中属于轻伤一级,若是患者患有PTCI伴随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可以达到重伤二级。

因此PTCI 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尤其是对于法医临床鉴定人,更需要对标准的条文内容进行严格的掌握和理解。

[2]在旧的《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及《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中,PTCI并未被提及,笔者试图通过对本院的司法鉴定中心及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例PTCI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旨在通过对PTCI进行诊断和鉴别,来更好地对其诊断、条款进行更好地分析,以供同行进行参考。

一、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在所有的调查对象中,男性患者有17例,女性患者有8例,年龄都分布在4~65岁,平均年龄为46岁;其中年龄小于12岁的儿童和大于60岁的老年人一共有18例,占到72%。

脑外伤并发脑梗死20例临床分析

脑外伤并发脑梗死20例临床分析

脑外伤并发脑梗死2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提高脑外伤并发脑梗死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方法对20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20例中18例治愈,2例死亡。

结论及早对脑外伤并发脑梗死患者作出诊断和治疗及早期预防是提高治愈和生存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脑外伤脑梗死诊治预防脑外伤合并脑梗死尤其是大面积脑梗死,大部分病情较重,病人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但由于脑外伤病人多有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故临床不易识别,后多因神志等加重或不好转复查头颅CT或MRI而明确诊断;所以早期正确诊断、治疗可大大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现将我科近四年来脑外伤合并脑梗死20例进行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4例、女6例,年龄3-60岁。

受伤方式:交通事故伤10例、跌落伤6例、打击伤4例。

1.2 临床表现受伤前都无梗塞病史、无意识障碍3例,有不同意识障碍17例,按GCS评分划>12分5例、9-12分6例、5-8分5例、<5分4例,单侧瞳孔散大4例、双瞳孔散大2例、偏瘫14例。

1.3 梗死部位头颅CT或MRI证实受伤病灶及附近12例、基底节6例、小脑1例、脑干1例、多发性梗死2例。

2 治法及结果2.1 治法其中8例行开颅清除血肿或去骨瓣减压,其余12例均行保守治疗(脱水剂、扩张脑血管、营养脑细胞、高压氧等综合治疗)。

2.2 结果按照GOS评分标准:良好12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

3 讨论脑外伤并发脑梗死是临床治疗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未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会使病情恶化,使生存质量下降甚至死亡,尤其是大面积脑梗死及脑干、丘脑等重要部位的梗死更使病情严重化。

3.1 发病机理①脑外伤后引起颅内压升高和脑灌注压下降:脑血流不足以维持神经组织最低需求量使脑缺血是引起梗死的关键所在,颅内压增高至60-80mmHg以上,脑灌注压下降至20-10mmHg时脑循环接近停止[1]。

②重型脑损伤合并低血压.低氧血症均使脑血流不足产生继发性缺血所致的脑梗死。

创伤性脑梗塞23例临床分析

创伤性脑梗塞23例临床分析

创伤性脑梗塞23例临床分析高爱华;朱淑金;翁鹏娟;魏维【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1页(P1438-1438)【作者】高爱华;朱淑金;翁鹏娟;魏维【作者单位】解放军第323医院老干部门诊西安710054;解放军第323医院老干部门诊西安710054;解放军第323医院老干部门诊西安710054;解放军第323医院老干部门诊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本文就我科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经CT或MRI证实的23例创伤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治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次收集的23例创伤性脑梗塞患者,男18例,女5例,年龄13~70岁。

其中交通事故伤14例,坠落伤6例,打击伤3例。

全组在伤后1h至1周CT或MRI检查和复查,结果显示单纯脑梗塞1例,合并脑挫裂伤12例,合并颅内血肿16例,23例患者脑梗塞灶位于基底节区11例,其他分别位于额叶、颞叶﹑枕叶﹑小脑等。

2 临床表现神志清楚15例,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14例,意识逐步恶化5例,单侧瞳孔散大5例,双侧瞳孔散大4例,偏瘫10例,失语3例,头痛及恶心、呕吐17例,无神经系统症状者2例。

合并胸腹脏器伤7例,四肢骨折8例。

3 治疗 23例中行非手术治疗12例,根据病情轻重给予20%甘露醇250ml静脉快速滴入,1次/8h,呋塞米20~60ml,1次/12h,进行脱水、降颅内压治疗;氨甲苯酸0.3mg静滴,1次/d,或阿司匹林300mg,1次/d止血抗凝治疗;钙拮抗剂尼莫同30mg,1次/d,结合中成药改善微循环,抗感染,吸氧及促进脑细胞代谢等相关治疗。

手术11例,开颅清除血肿及坏死组织,去骨瓣减压等,术后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引流,及时观察引流液的量及色泽,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

4 结果参照GOS评价标准[1]治疗结果:良好15例,中残3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伤性脑梗塞26例临床分析
自CT扫描应用于颅脑损伤的诊断以来,已发现一部分脑损伤病人早期出现脑梗塞,这类病
例大多伤情严重。

本文就我院近8年来遇到的26例外伤后脑梗塞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结合有关文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男21例,女5例,年龄9~72岁,其中20岁以下9例。

受伤方式:车祸16
例,跌坠伤7例,打击伤3例。

梗塞症状出现时间:立即出现3例,1~24h出现6例,1~
3d出现11例,4d以上出现2例,始终无症状4例。

1.2 临床表现无昏迷者12例,不同程度的持续意识障碍14例。

按GCS评分:大于13分2例,9~12分3例,5~8分7例,小于4分2例。

单侧或双侧瞳孔散大,脑疝形成8例,头
痛或呕吐17例,偏瘫12例,单瘫4例,中枢性面瘫4例,偏身感觉障碍2例,失语3例,
癫痫发作2例。

1.3 CT检查全组患者在伤后2小时至1周行CT检查和复查,单纯性梗塞4例,合并脑挫裂
伤9例,合并颅内血肿13例。

26例患者共31个梗塞灶,位于基底节区20例,其他梗塞灶
分别位于额叶、颞叶、顶叶、枕叶、桥脑和小脑,多发梗塞3例。

2 结果
单纯非手术治疗13例,经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或同时去骨瓣减压配合非手术治疗13例。

出院
时按GCS标准评价治疗结果:良好16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

3 讨论
3.1 发病机理 1.有人认为脑外伤后脑血管即发生痉挛,导致缺血改变而出现脑梗塞。

也有人
经脑血管造影证实5%~57%外伤患者出现脑动脉痉挛。

此外,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血管
活性物质增多,血管自身代谢障碍,造成血管炎性损伤,引起血管痉挛。

2.外伤时机械性损
伤血管内膜,血管内膜与中层产生撕离、出血,形成壁内血肿或夹层动脉瘤,引起血管狭窄,导致脑梗塞。

3.血管损伤释放组织凝血活酶,激活血浆凝血酶元转变为凝血酶,使血浆内纤
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促进血小板粘着、聚焦而形成血栓,导致脑梗塞[1]。

4.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水肿使颅内压增高及脑灌注压降低,脑血流量减少,同时脑血管受压拉长扭曲、痉挛收缩致供血区缺血,引起脑梗塞[2]。

5.儿童脑血管纤细,轻微损伤即可致血管移位、扭
曲拉长、痉挛至闭塞。

故外伤后脑梗塞在儿童更常见。

本组病例与此相符。

6.梗塞灶易发生
在基底节区,因基底节区的豆纹动脉、穿支动脉和前脉络膜动脉远离大动脉主干,走行长而
迂回,部分与大动脉干呈直角分支,属终末动脉,很少有吻合支,来自颈内动脉的微栓子,
易于在此处发生梗塞[3]。

7.外伤后脑缺血和出血能启动催化自由基反应增强,引起脂质过氧
化损害,使细胞通透性改变,细胞内环境紊乱,能量合成障碍,亦可导致微血管内凝血,加
重了原有缺血缺氧,造成细胞广泛死亡和组织溶解至脑梗塞[4]。

8.CT检查可得到可靠的诊断
依据。

3.2 治疗与预后本病治疗视病情而定,对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合并大面积脑梗塞,颅压高症
状明显,甚至脑疝形成者,应立即行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

术后使用脱水降颅压药,合
理应用激素、钙离子拮抗剂、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对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可选择性
应用小剂量抗凝治疗或给予高压氧治疗。

有适应症者,亦可选择血管重建术[5]。

笔者认为提
高对外伤后脑梗塞的认识,及时作出诊断并积极进行相应的治疗,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费舟,易声禹.实验性脑损伤病理过程中血栓素A2和前列环素变化及影响.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6,8:41.
[2] 张剑宁,易声禹,吴声伶,等.刺激蓝斑对外伤性脑水肿发生发展的影响.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10:83~85.
[3] 万琪,易声禹,章翔,等.急性脑损伤脑微血管三维构型和超微结构实验研究.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6,12:105~107.
[4] 黄绳跃,王开宇,黄克清.颅脑损伤与大面积脑梗塞.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1:48~49.
[5] 柴中民.外伤后脑梗塞.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7:251~2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