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劳技教案(下)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f1d3a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d.png)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打扫卫生、整理物品、烹饪简单的饭菜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劳动的良好习惯,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打扫卫生技巧学习正确的打扫方法,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
掌握打扫工具的使用方法,如扫把、拖把、清洁剂等。
2. 第二课时:整理物品技巧学习整理物品的方法,如分类、排序、存储等。
培养学生的整理习惯,提高学习和生活效率。
3. 第三课时:烹饪简单的饭菜学习烹饪基本技巧,如切菜、炒菜、煮饭等。
掌握烹饪安全知识,如使用厨具、处理食材等。
4. 第四课时:绿化校园学习绿化知识,如种植花草、树木的技巧。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校园环境质量。
5. 第五课时:制作手工艺品学习简单的手工艺品制作,如剪纸、编织、泥塑等。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方法1.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2.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相互协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等。
2. 结果评价:评价学生劳动成果的质量,如打扫卫生干净程度、烹饪饭菜口感等。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劳动态度、成果质量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材2. 教具:打扫工具、烹饪工具、绿化工具、手工艺品制作材料等。
3. 课件:相关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六、第六课时:环保手工制作学习利用回收物品制作环保手工制品,如塑料瓶改造、纸飞机等。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资源再利用能力。
七、第七课时:校园绿化养护学习校园绿化植物的养护知识,如浇水、修剪、施肥等。
增强学生对校园环境的关爱,培养责任感。
八、第八课时:农村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农村,了解农业生产过程,体验农村生活。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7d7ed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1.png)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打扫、洗涤等。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劳动时间和任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人民的情感。
(3)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懂得感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1课:劳动的意义和价值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分析劳动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3.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
第2课:基本的劳动技能(一)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打扫、洗涤等。
2. 教学内容:讲解和示范基本的劳动技能,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实践等。
第3课:基本的劳动技能(二)1. 教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烹饪、缝补等。
2. 教学内容:讲解和示范烹饪、缝补等基本劳动技能,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实践等。
第4课:合作与团队精神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2. 教学内容: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分析团队合作的方法和技巧。
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
第5课:合理安排劳动时间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劳动时间和任务。
2. 教学内容:讲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介绍合理安排劳动时间的方法。
3. 教学方法:讲解、实践、讨论等。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劳动技能的掌握情况:通过实践操作、作品展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劳动技能掌握程度。
2. 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合作任务、讨论等形式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86551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1.png)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思想意识。
3.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劳动技术概述介绍劳动技术的概念、分类和作用讲解劳动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 第二课时:劳动工具的使用学习常见劳动工具的名称、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演示和练习使用劳动工具3. 第三课时:劳动安全常识了解劳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学习劳动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4. 第四课时:手工制作学习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折、粘等完成一个手工作品的制作5. 第五课时:团队协作与创新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分组完成一个集体项目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改进和完善项目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劳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 运用演示法,展示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技术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劳动工具使用方法的熟练程度。
3. 学生参与手工制作和团队协作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4. 学生对劳动安全知识的了解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资源1. 劳动技术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2. 劳动工具和材料,如剪刀、胶水、纸张等。
3. 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手套等。
4. 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六、第六课时:农业劳动技术学习农业劳动技术的基本知识,如农作物种植、施肥、浇水等。
了解农业劳动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进行一次田间劳动实践活动,体验农业劳动的艰辛和乐趣。
七、第七课时:家务劳动技术讲解家务劳动技术的重要性,如清洁、烹饪、衣物整理等。
学习家务劳动的技巧和方法。
学生分组进行家务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独立生活能力。
八、第八课时:工业劳动技术介绍工业劳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机械操作、质量控制等。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6e124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7.png)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劳技水平。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劳技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第七章:简单木工制作2. 第八章:编织与钩针3. 第九章:陶艺制作4. 第十章:家用电器使用与维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各种劳技制作方法的掌握,创新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木工制作、编织与钩针技巧、陶艺制作过程中的技术要领。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演示制作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2. 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 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制作心得。
五、教学步骤:1. 第七章:简单木工制作(1)讲解木工制作的基本工具及使用方法。
(2)示范制作一个小木凳,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学生分组实践,制作自己的木工作品。
2. 第八章:编织与钩针(1)讲解编织与钩针的基本技巧。
(2)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编织或钩针作品。
(3)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 第九章:陶艺制作(1)讲解陶艺制作的基本步骤。
(2)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陶艺作品。
(3)学生分组实践,制作自己的陶艺作品。
4. 第十章:家用电器使用与维护(1)讲解家用电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2)示范家用电器的正确维护与保养方法。
(3)学生动手操作,学习家用电器的使用与维护。
六、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质量:创意、技巧、完成度等方面。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积极参与、团结协作、遵守纪律等方面。
3. 学生对劳技知识的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程度。
七、教学反思: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3. 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劳技展览,拓宽视野,激发创作灵感。
2. 开展劳技比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动手能力。
3.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传授更多劳技知识,提升学生技能。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0849a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b.png)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打扫卫生、整理物品、烹饪简单的菜肴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打扫卫生技巧学习正确的打扫卫生方法,如拖地、擦窗户等。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保持环境整洁的意识。
2. 第二课时:整理物品方法学习整理物品的技巧,如分类、归纳、储存等。
培养学生有序整理物品的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第三课时:烹饪简单菜肴学习烹饪基本方法,如切菜、炒菜、煮饭等。
培养学生独立烹饪简单菜肴的能力,体验劳动的乐趣。
4. 第四课时:编织手工制品学习编织基本技巧,如编织帽子、围巾等。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审美观念。
5. 第五课时:制作环保制品学习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环保制品,如环保袋、笔筒等。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学会珍惜资源。
三、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劳动技能。
2.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劳动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态度、技能、合作等。
2. 成果评价:评价学生完成劳动任务的质量,如卫生打扫干净、物品整理有序等。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提高自我认识。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材2. 教具:打扫卫生工具、整理物品器材、烹饪器材、编织材料、废旧物品等。
3. 辅助材料:相关劳动技能的图片、视频等。
六、教学课时安排1. 第一课时:打扫卫生技巧(40分钟)2. 第二课时:整理物品方法(40分钟)3. 第三课时:烹饪简单菜肴(40分钟)4. 第四课时:编织手工制品(40分钟)5. 第五课时:制作环保制品(40分钟)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安全,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如使用打扫卫生工具、烹饪器材等时的安全操作。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8c9b7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f.png)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第一章:劳动的意义与价值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的定义和意义。
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劳动的定义和种类。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讨论劳动的定义和意义。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的体验和感受。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劳动的价值和重要性。
第二章:劳动工具的使用与维护2.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劳动工具的用途和特点。
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和维护劳动工具。
2.2 教学内容:常见劳动工具的介绍和展示。
劳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劳动工具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2.3 教学活动:展示不同劳动工具并介绍其用途。
分组实践活动,让学生尝试使用劳动工具。
指导学生学习劳动工具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第三章:家庭劳动技能3.1 学习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的家庭劳动技能。
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和家庭责任感。
3.2 教学内容:家庭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
家庭劳动技能的介绍和示范。
家庭劳动的安全注意事项。
3.3 教学活动:讨论家庭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
示范和讲解家庭劳动技能,如打扫卫生、烹饪等。
组织学生进行家庭劳动实践活动,如布置教室、整理个人物品等。
第四章:农业生产劳动4.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流程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农业劳动的尊重和认识。
4.2 教学内容:农业生产的基本流程和环节。
农业生产劳动的艰辛和价值。
农业劳动的安全注意事项。
4.3 教学活动:讲解农业生产的基本流程和环节。
组织学生参观农田,体验农业生产劳动。
引导学生讨论农业劳动的艰辛和价值。
第五章:劳动与健康5.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健康的关系。
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姿势和习惯。
5.2 教学内容:劳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正确的劳动姿势和习惯。
劳动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5.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示范正确的劳动姿势和习惯。
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活动,注意安全防护。
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劳动6.1 学习目标:让学生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811d1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18.png)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打扫卫生、整理物品、烹饪简单食物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劳动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的思想观念。
(2)培养学生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劳动的意义(1)讲解劳动的概念和意义。
(2)讨论劳动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2. 第二课时:基本的劳动技能(1)教授打扫卫生、整理物品的方法。
(2)练习打扫卫生、整理物品。
3. 第三课时:烹饪简单食物(1)讲解烹饪的基本知识。
(2)教授烹饪简单食物的方法。
(3)练习烹饪简单食物。
4. 第四课时:劳动安全常识(1)讲解劳动安全的基本知识。
(2)讨论劳动中如何保护自己。
5. 第五课时:热爱劳动,尊重劳动(1)讲解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意义。
(2)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体现热爱劳动、尊重劳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的思想观念。
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劳动技能。
(2)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劳动技能。
2.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景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学习劳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劳动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情况。
3. 学生对劳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认同程度。
六、第六课时: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1)讲解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的重要性。
(2)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劳动实践。
(3)布置课后劳动实践任务,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
七、第七课时:服务性劳动(1)讲解服务性劳动的概念和意义。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范文(4篇)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34f7e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4.png)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范文(4篇)第1篇: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一、基本活动:说一说:1、你整理过自己的房间吗?2、你是怎么整理的?二、拓展活动自己整理房间:早晨起床先开窗、整理床铺、把物品摆放整齐、洁净窗台、墙壁,擦桌椅、扫地、拖地。
三、探究活动想一想:1、早晨起床后为什么要先开窗通风?2、怎样才能保持房间的整洁?3、设计房间物品摆放。
四、炒饭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炒饭.重点、难点:学会炒饭.教学过程:一、基本活动:学习炒米饭:1、葱去皮洗净、切碎,2、搅匀鸡蛋,3、油加热,4、炒鸡蛋,5、加葱,6、加米饭翻炒,7、出锅。
二、拓展活动:比较鸡蛋炒饭和扬州炒饭的区别。
三、探究活动:设计一种特色炒饭。
第2篇: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对黏土的捏,揉,搓,压等技法2.能制作出原粒形内空的泥人胚子,并对胚子进行刻画,上色等美化,完成彩色小陶童的制作3.了解泥土到烧制成陶器的过程,增添生活的乐趣,培养合作互助及创新精神教学重点:学习对黏土的捏,揉搓等技法教学难点:是对胚子的雕刻教学准备:黏土,圆柱体棒,彩色颜料笔,小刻刀,釉,烤箱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陶器是由黏土或以黏土、长石、石英等为主的混合物,经成型,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的总称,陶器工艺品是我国最古老的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灰陶,江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商店已出现釉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中间陶瓷至今兴盛不衰,宜兴的紫砂壶,台湾的陶塑,崇宁的雕镂陶等文明于世,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制作小陶壶二.设计制作方案1.阅读课文“陶器的制作”小组讨论设计十个小陶壶的制作方案2.以小组为单位,记录制作方案及分工三.学学做做1.圆柱体棒做模具,在模具外围上一圈料土(注意:模具的外形要简单以便脱模)2.将料土捏成小彩童的基本形状:8字形,上面是脑袋,下面是身体(注意:头要大一些才可爱)3.用小竹签或小刻刀在料土上刻出小彩童的帽子,头发,头巾等,并用收捏出娃娃的圆脸蛋4.将彩童晒干后,涂上颜色(晒干泥胚一定要方在阴凉处,不能直接在阳光下暴晒,否则容易裂开)四.作品展示1.学生作品展示,评价交流2.请个别学生进行经验介绍五.课外扩展课外学做一只小狗,一只小猫或其他动物第3篇: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主要对家务劳动做了较集中的安排,教材编入16篇课文,从劳动的性质划分有厨房的膳食方面的1篇,有生活自理方面的7篇,有小制作方面的4篇,有认识使用工具方面的1篇,有简单的生产劳动的3篇。
七年级下学期劳技课教案
![七年级下学期劳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533e1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0f.png)
七年级下学期劳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劳技课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掌握使用劳技工具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劳技课的定义和特点介绍。
2. 劳技工具的分类和用途。
3. 劳技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劳技课的基本概念和意义1. 导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劳技课以及劳技课的意义。
2. 介绍劳技课的定义和特点。
3. 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总结劳技课的意义。
4. 小结:归纳整理学生的讨论结果。
第二课时:劳技工具的分类和用途1. 复:回顾上节课研究的内容。
2. 介绍劳技工具的分类和常见的用途。
3. 示范:展示一些常见的劳技工具,并说明其用途。
4. 分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劳技工具分类和用途的讨论和展示。
5. 小结:归纳整理学生的讨论结果。
第三课时:劳技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 复:回顾上节课研究的内容。
2. 介绍劳技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常见的注意事项。
3. 示范:展示一些常见的劳技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学生练:让学生根据示范进行实践操作,并互相帮助纠正错误。
5. 小结:总结使用劳技工具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程度。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程度。
3. 小组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与展示能力。
五、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用于介绍劳技课的概念、工具分类和正确使用方法。
2. 劳技工具展示:展示一些常见的劳技工具,供学生观看和实践操作。
以上为《七年级下学期劳技课教案》的大致内容安排,具体教学细节和时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校的资源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33bd4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e.png)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第一章:劳动的意义与价值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的定义和意义。
使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积极态度和尊重劳动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劳动的定义和种类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劳动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劳动的定义、种类和意义。
案例分析法:分析劳动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劳动的价值。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劳动定义和意义的理解。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识。
第二章:劳动安全与健康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安全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健康知识和技能。
2.2 教学内容劳动安全的基本要求劳动中的常见危险和预防措施劳动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劳动安全的基本要求和常见危险。
实践操作法:进行一些简单的劳动健康技能实践。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劳动安全知识的掌握。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劳动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三章:日常生活劳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
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日常生活劳动技能。
3.2 教学内容日常生活劳动的种类和意义基本的日常生活劳动技能3.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日常生活劳动的种类和意义。
实践操作法:进行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劳动技能实践。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日常生活劳动种类的理解。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日常生活劳动技能。
第四章:手工制作技能让学生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使学生能够运用手工制作技能创作简单的作品。
4.2 教学内容手工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技巧简单的手工制作作品的创作4.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实践操作法:进行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作品的创作。
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手工制作基本技能的理解。
作品展示: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手工制作技能的能力。
第五章:家庭园艺与种植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园艺和种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cdbf7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9.png)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2)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2)通过劳动,培养学生自主、自立、自信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劳动的意义1. 讲解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2. 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价值观。
第二课时:基本的劳动技能1. 讲解扫地、拖地、擦窗户等基本劳动技能;2. 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第三课时:劳动工具的使用1. 介绍常见的劳动工具及其使用方法;2. 示范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劳动工具;3. 培养学生爱护劳动工具的意识。
第四课时:小组合作劳动1. 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劳动;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让学生在合作劳动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第五课时:劳动与生活质量1. 讲解劳动与生活质量的关系;2.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学会自我管理;3. 培养学生自主、自立、自信的品质。
三、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3. 学生能在小组合作劳动中表现出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学生能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5. 学生能培养出自主、自立、自信的品质。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材;2. 教具:扫把、拖把、窗户等劳动工具;3. 课件:劳动的意义、劳动技能示范等;4. 视频: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讲解或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2. 新课讲解:讲解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并示范操作;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4. 小组合作劳动: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劳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劳动实践活动,如绿化校园、打扫公共卫生区等;2. 邀请劳动模范或有特殊劳动技能的人来校进行讲座或示范,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3. 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或农场,了解不同的劳动岗位和劳动过程,拓宽视野。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91d33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8.png)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家务劳动(1)学会整理床铺、房间。
(2)学会洗衣服、洗涤餐具。
(3)学会烹饪简单的饭菜。
2. 第五章:农业生产劳动(1)了解常见农作物的种植过程。
(2)学会施肥、除草、浇水等基本农业劳动。
(3)了解农业machinery 的使用和维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参与劳动的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法: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劳动技能。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2. 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程度。
3.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劳动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与方法: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劳动技能,明确学习目标。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劳动练习,巩固所学技能。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材。
2. 教具:劳动工具、示例物品等。
3. 设备:厨房设备、农业machinery 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第四章家务劳动2. 第二周:第五章农业生产劳动3. 第三周:第六章工业生产劳动4. 第四周:第七章服务业劳动5. 第五周:第八章环保劳动九、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集体荣誉感。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劳动安全,确保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
十、教学拓展1. 组织劳动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邀请劳动能手进行讲座,分享劳动经验。
3.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劳动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578b6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5.png)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分工与合作。
二、教学内容1. 第五章:家庭常见劳动技能(1)学习整理床铺、叠衣服的方法。
(2)学习清洁房间、扫地、拖地的技巧。
(3)学习洗衣服、洗碗的基本步骤。
2. 第六章:厨房劳动技能(1)学习切菜、切水果的基本刀法。
(2)学习烹饪简单的菜肴,如西红柿炒蛋、炒青菜等。
(3)了解厨房安全常识,学会使用厨房电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分工与合作。
四、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劳动技能。
2. 小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劳动案例,让学生掌握劳动技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劳动技能的掌握程度: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评估其劳动技能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角色扮演和贡献程度。
3. 学生环保意识和劳动习惯:关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环保行为和劳动态度。
六、教学内容3. 第七章:农村劳动技能(1)学习种植蔬菜、水果的基本方法。
(2)学习养殖家禽、家畜的基本知识。
(3)了解农业工具的使用和维护。
4. 第八章:环保劳动技能(1)学习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方法。
(2)学习绿化环境和保护植被的重要性。
(3)了解环保劳动工具的使用和维护。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农村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学会爱护环境。
八、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劳动技能。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劳动案例,让学生掌握劳动技巧。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环保问题,培养环保意识。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农村劳动技能的掌握程度: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评估其劳动技能的掌握情况。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63653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1.png)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教案标题: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劳技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和热爱。
2. 掌握劳技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不同劳技技能的特点和应用。
3.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劳技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2. 劳技技能的分类和特点。
3. 常见劳技技能的介绍和应用。
4. 劳技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三、教学重点:1. 理解劳技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2. 掌握不同劳技技能的分类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创设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2.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不同劳技技能的应用场景,引发学生对劳技教育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介绍劳技教育的概念和意义,解释不同劳技技能的分类和特点。
3.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一些常见劳技技能的应用案例,让他们了解劳技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劳技实践活动,如木工、电工、编程等,让他们亲自动手体验劳技技能的乐趣和挑战。
5.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所学的劳技知识和经验,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6. 展示交流: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实践成果,进行互相交流和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 针对学生的实践成果和总结归纳,进行评价和反馈。
七、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展示劳技技能的应用场景。
2. 劳技实践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劳技教育示范学校或企业,了解更多劳技技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 鼓励学生参加劳技技能比赛或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竞争意识。
以上是对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的初步设计,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和学生情况,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5eeb5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b.png)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
2. 通过劳动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劳动的意义与价值1. 了解劳动的定义和种类2. 认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3. 学习劳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第二章: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技能1. 学习整理床铺、衣物、个人物品2. 学习清洁房间、卫生间等生活场所3. 学习烹饪简单的饭菜第三章:手工制作技能1. 学习使用剪刀、针线、胶水等工具2. 学习制作手工艺品、贺卡、装饰品等3. 创作属于自己的手工艺作品第四章:植物种植与养护1. 学习认识不同的植物2. 学习种植、浇水、施肥等养护技巧3. 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第五章:环保意识与实践1. 学习环保知识,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2. 学习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环保技能3. 参与校园环保实践活动,提高环保意识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劳动的意义、价值和基本技能。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各种劳动技能的操作步骤。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劳动技能。
4.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2. 学生制作的手工艺品、种植的植物、参与的环保实践活动等方面的评价。
3. 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视频、图片等资料。
2. 劳动工具、材料(如手工制作材料、植物种植工具等)。
3. 校园环保实践活动资源。
六、第六章:简单机械的使用与维护1. 学习认识各种简单机械(如杠杆、滑轮等)2. 学习简单机械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3. 了解简单机械的维护和保养方法七、第七章:家庭用电安全与简单维修1. 学习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2. 了解电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 学习简单的电器维修技巧,如更换灯泡、修理插座等八、第八章:厨房工具的使用与维护1. 学习认识各种厨房工具及其使用方法2. 掌握厨房工具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3. 学习厨房工具的清洁和保养方法九、第九章:农村劳动技能1. 学习农村常见的劳动技能,如种植、收割、养殖等2. 了解农村劳动的辛苦和价值3. 体验农村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尊重意识十、第十章:劳动安全教育1. 学习劳动安全知识,了解劳动安全事故的预防方法2. 掌握劳动中的自我保护技巧3. 培养学生的劳动安全意识,预防劳动安全事故的发生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简单机械的使用方法、家庭用电安全、厨房工具使用等知识。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da4ef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5.png)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学习简单的扫地、拖地、擦窗户等家务劳动。
2. 第二课时:学习如何整理床铺、书桌等生活用品。
3. 第三课时:学习洗衣服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 第四课时:学习烹饪简单的饭菜,如西红柿炒鸡蛋、蛋炒饭等。
5. 第五课时:学习如何爱护花草,进行简单的绿化养护。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
2. 教学演示:教师示范各项劳动技能的正确方法,让学生跟随操作。
3. 学生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实践活动,锻炼劳动技能。
4. 交流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劳动心得,互相学习,提高劳动技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是否乐于动手实践。
2. 劳动技能掌握程度:检查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掌握了基本的劳动技能。
3. 课堂纪律: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纪律表现,是否遵守课堂规则。
五、教学资源1. 教室内的劳动工具,如扫把、拖把、窗户等。
2. 生活用品,如床铺、书桌、衣物等。
3. 烹饪用具和食材。
4. 花花草草作为绿化养护的对象。
六、教学扩展1.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将所学劳动技能应用于实际。
2. 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来校进行劳动技能指导,丰富学生的劳动知识。
七、安全注意事项1.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要遵守安全规则,使用劳动工具时要小心谨慎。
2. 烹饪过程中要注意用火安全,遵守厨房电器使用规范。
3. 绿化养护时要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避免误伤自己或他人。
八、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对劳动技能学习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
2. 观察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劳动表现,评估教学效果。
七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c87119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3.png)
七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掌握简单的手工制作技能和安全操作常识;- 理解简单机械原理和简单电路搭建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集体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新设计和实践操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观念和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 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手工制作技能和安全操作常识。
2. 难点:- 简单机械原理和简单电路搭建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通过多媒体资料和课堂讨论,介绍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相关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2. 手工制作技能和安全操作常识- 分析手工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实践活动,如折纸、剪纸等。
3. 简单机械原理和简单电路搭建方法- 通过实物和模型,介绍简单机械原理和简单电路搭建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机械和电路实验。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合作学习法- 设置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帮助,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实验教学法- 利用实验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机械和电路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资料和实物,介绍劳动与技术的相关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导入课堂,激发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了解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认识和见解,激发学生的思维。
3. 指导学习,掌握基本技能- 通过示范和指导,让学生掌握手工制作技能和安全操作常识,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活动。
(完整版)七年级下册劳技课教案
![(完整版)七年级下册劳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db0bd13b3567ec112d8a1a.png)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第一单元相架的设计第一课时相架的构造一、【教学设计思路】本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手工木工“相架的设计与制作”,通过组织学生上网查资料、到商店调查、观察,激发学生的设计需求,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范例展示和演示,引发学生对不同材质和构造的相架产生兴趣,将学得的基本技能应用于设计之中,亲身尝试和体验创造的乐趣。
通过交流评价和拓展练习,看到别人的长处,积极参加集体讨论,取长补短,让学生在初步学会设计技能的同时,养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本课的重点是相架的设计,通过学生的调查、观察和研究、思考,从功能、结构、材料、工艺四个方面进行相架的设计。
难点是相架玻璃槽设计、相架木料成角度锯割和粘合,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分析思考,逐步学会使用多角度的思维方法设计作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不同造型的相架及功能,了解各种相架的材质和加工特点。
②初步了解平面图画法,认识示意图。
③学会正确画出作品的示意图和结构图。
③初步学会从作品的功能、结构、材料、工艺四个方面进行作品设计。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不同造型的相架,初步学会用草图表达自己的构思设计。
②通过与同学的交流、评价,能够对自己的设计进行反思,进行修改,完善和优化自己的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体验劳动创造美的思想情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②通过作品的设计、探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③通过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作品设计,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平面图设计技能。
2、难点:相架结构设计和工艺流程设计。
四、【教学器材】1、教具: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木制相架模型2、学具:铅笔、尺、量角器、圆规等。
五、【教学流程图】六、【教学过程】(一)确定设计要求1、提问:①生活中你喜欢拍照吗?那么你最喜欢用什么方式来保存相片呢?②如果有一个精美的相架,不仅可以珍藏你美丽的相片,还可以点缀美好的生活,你准备设计一个什么式样的相架?这个相架有哪些功能?要用到哪些材料?2、通过欣赏作品分析思考:教师提供多种式样相架或图片,组织学生欣赏,观察这些相架的材料特点和造型特点,分析思考它们的优缺点。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058d4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5.png)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劳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如简单的工具使用、材料加工等;(3)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劳动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3)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劳动技术概述第1课时:劳动技术的概念与意义第2课时:劳动技术的基本原理第二单元:劳动工具与材料第3课时:常见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第4课时:劳动材料的识别与选择第三单元:劳动安全常识第5课时:劳动安全基本知识第6课时:紧急事故的处理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讲解劳动技术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劳动技术的关注;(2)引导学生思考劳动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教师讲解劳动技术的概念与意义,让学生理解劳动技术的基本原理;(2)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习常见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动手能力;(3)教师讲解劳动安全基本知识,学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安全意识。
3.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2)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意义的理解程度;2. 学生掌握劳动工具使用方法和劳动安全知识的实际情况;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材;2. 工具:各类劳动工具实物或模型;3. 材料:劳动实践所需的各种材料;4. 课件:劳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工具使用方法等;5. 视频:劳动实践操作演示视频。
七年级下册劳技课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aba1f5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9b.png)
七年级下册劳技课教案1000字标题:七年级下册劳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材料工艺中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制作物品。
2.教育学生合理利用资源,提升生活品质。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发展学生观察、思考、创新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材料工艺知识基础介绍2.简单的材料工艺制作3.资源变废为宝,提高生活品质。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材料工艺。
2.出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猜测这些物品是如何制作而成的。
3.让学生讨论一些如何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出美好的物品,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材料带到课堂上来。
(二)主教学活动1.材料工艺知识基础介绍班级分成小组,任意选择一个材料,介绍它的原料、加工以及用途等。
2.制作过程教师按照课程安排,选择一些简单、有趣的材料工艺制作,让学生动手实践。
3.资源变废为宝,提高生活品质教师分发材料,引导学生找寻家里的一些废旧物品,并将之变成美好的物品,如:废旧报纸可以制作成漂亮的花篮、废旧瓶子可以变成小猪银行等等。
(三)巩固制作完成之后,让学生向全班展示制作的作品,并发表自己的感想。
(四)课堂作业1. 报告自己制作的物品的制作过程和方法,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2.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将最困难的一个步骤记录下来,并思考是否可以寻找其他方法来解决难题。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材料工艺的基础知识,还培养了他们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意识。
同时,在通过资源变废为宝的环节,锻炼了学生对资源的利用和环保意识,让学生学会合理利用资源,同时提高了生活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七
年
级
劳
技
教
案
科目:手工
年级:七年级
教师:***
学校: 个旧市第十中学
第一章第一节剪纸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剪纸类型。
2.练习剪纸技法。
教学重点:
1.剪纸类型。
2.剪纸技法。
教学难点:
1.剪纸类型。
2.剪纸技法。
教学过程:
一、.剪纸类型
二、剪纸技法
三、课堂小结
四、反思与评价
第一章第二节纸花制作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纸花制作的基本手法。
2.练习制作玫瑰花和牵牛花。
教学重点:
制作玫瑰花和牵牛花。
教学难点:
制作玫瑰花和牵牛花。
教学过程:
一、纸花制作的基本手法
二、练习制作玫瑰花
三、练习制作牵牛花
四、课堂小结
五、反思与评价
第二章、第一节-手缝基本针法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针法。
2.训练基本针法。
教学重点:
基本针法。
教学难点:
基本针法。
教学过程:
一、攻针
二、回针
三、缲针
四、三角针
课堂小结:
反思与评价:
第二第、第二节-手工刺绣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刺绣材料和工具。
2.练习基本针法。
3.按刺绣工序操作。
教学重点:
1.练习基本针法。
2.按刺绣工序操作。
教学难点:
1.练习基本针法。
2.按刺绣工序操作。
教学过程:
一、刺绣材料和工具
二、基本针法
三、刺绣工序
课堂小结:
反思与评价:
第三章编织
第一节棒针编织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编织工具与材料。
2.了解基本针法。
教学重点:
基本针法。
教学难点:
基本针法。
教学过程:
一、编织工具与材料
二、持针和持线
三、棒针的基本针法
四、课堂小结:
第三章编织
第二节钩针编织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编织工具与材料。
2.练习钩针编织的基本针法。
教学重点:
钩针编织的基本针法。
教学难点:
钩针编织的基本针法。
教学过程:
一、编织工具与材料
二、持针、持线
三、钩针编织的基本针法
四、课堂小结:
第三章编织
第三节带编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练习五角星的制作的方法。
2.练习礼品花的制作方法。
3..练习星花的制作。
教学重点:
1.五角星的制作的方法。
2.礼品花的制作方法。
3.星花的制作。
教学难点:
1.五角星的制作的方法。
2.礼品花的制作方法。
3.星花的制作。
教学过程:
一、五角星的制作的方法
二、礼品花的制作方法
三、星花的制作
四、课堂小结
五、反思与评价
第三章编织
第四节结艺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结的种类。
2.练习打结的基本技巧。
教学重点:
打结的基本技巧。
教学难点:
打结的基本技巧。
教学过程:
一、结的种类
二、打结的基本技巧
三、常见结的制作步骤
四、课堂小结
五、反思与评价
第四章第一节认识盆景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盆景。
2.理解盆造型的基本原则。
教学重点:
理解盆造型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
理解盆造型的基本原则。
教学过程:
一、盆景的概述
二、盆景造型的基本原则
三、课堂小结:
四、反思与评价:
第四章第二节盆景的制作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练习植物盆景的制作。
2.练习山水盆景的制作。
教学重点:
1.植物盆景的制作。
2.山水盆景的制作。
教学难点:
1.植物盆景的制作。
2.山水盆景的制作。
教学过程:
一、植物盆景的制作。
二、山水盆景的制作。
三、课堂小结:
四、反思与评价:
第五章第一节印章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印章的起源与类别。
2.学习印文赏析。
教学重点:
印文赏析。
教学难点:
印文赏析。
教学过程:
一、印章的起源与用途
二、印章的类别
三、课堂小结:
四、反思与评价:
第五章第二节制印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制印工具。
2.训练刀法。
3.体验制印程序。
教学重点:
1.训练刀法。
2.体验制印程序。
教学难点:
1.训练刀法。
2.体验制印程序。
教学过程:
一、制印工具
二、刀法训练
三、制印程序
四、课堂小结:
五、反思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