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实践教案
![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实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374e3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2.png)
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实践教案【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实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思想品德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社交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课程内容:了解尊重和帮助他人、诚实守信、友善待人、勤俭节约等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2. 教学材料:图片、故事书、小品、音乐等。
三、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一】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给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并引导学生对音乐中所传递的情感进行感受和表达。
2. 提出问题老师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并进行简单讨论:- 你们认为什么是品德?- 为什么我们需要有正确的思想品德?3. 学习和讨论通过展示图片、讲解故事、播放小品等方式,引导学生讨论课堂上常见的思想品德问题,并明确正确的行为准则,如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友善待人、勤俭节约等。
【教学活动二】1.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编排一段小品,表演关于友善待人的情境。
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友善待人行为的理解和认识。
2. 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并向全班汇报:- 你们学到了哪些友善待人的道德准则?- 如何在生活中落实这些准则?【教学活动三】1. 游戏与活动设计一系列游戏与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管理和社交合作能力。
例如,分角色进行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遇到冲突时学会妥协与合作。
2. 教师点评与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并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强调品德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积极参与思想品德实践活动的意愿。
四、课堂延伸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记录每天一个对他人友善的行为,并进行反思。
要求学生与家人一起制定家规,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友善交往。
2. 实践活动邀请家长或社区的志愿者组织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走访敬老院、义卖旧物,倡导勤俭节约等。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0d787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72.png)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教案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
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实践活动教案
![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实践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bc3d2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e.png)
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实践活动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养。
2.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内容:本次活动以“传递友爱、关爱与帮助”为主题,将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活动一:爱心义卖时间安排:1小时1. 学生自愿带来自制的手工制品或烘焙食品等,可以是自己亲手制作的,也可以是家庭成员协助完成的。
2. 将所带来的物品进行统一摆放,并标注价格。
3. 学生们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自愿购买别人的物品,用自己的零花钱支付。
4. 所筹集的资金将用于资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心、乐于助人的品质,并加强学生的算术能力。
教学难点:挖掘学生们的潜能和创造力,引导他们制作出有市场需求的手工制品或烘焙食品。
活动二:社区清洁行动时间安排:2小时1. 学生们分组,每个小组负责一段社区道路的清洁工作。
提前联系社区居民,获得允许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2. 每个小组要制定清洁计划,明确分工,确保清洁工作顺利进行。
3. 各小组在老师的引导下,利用工具和清洁用品进行清洁工作。
4. 清洁结束后,学生们要对清洁过程进行总结,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让他们从中体会到公共环境的重要性。
活动三:亲情传递时间安排:1小时1. 学生们写一封感谢信或表扬信给自己的父母或家人,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2. 在信中要具体描述对家人的感谢和赞美之处,可以附上一些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礼物。
3. 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上朗读自己的感谢信,也可以选择送给家人并在班级分享感受。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感恩心,加深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
教学难点:让学生们理解并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并通过行动传递爱与关怀。
活动四:团队合作游戏时间安排:1.5小时1. 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约5-6人,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适当调整。
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课程教案勤俭节约与爱岗敬业
![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课程教案勤俭节约与爱岗敬业](https://img.taocdn.com/s3/m/7bb3370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7.png)
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课程教案勤俭节约与爱岗敬业思想品德课程教案:勤俭节约与爱岗敬业思想品德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小学五年级,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勤俭节约与爱岗敬业的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一堂富有活力和趣味性的思想品德课程,帮助学生理解勤俭节约与爱岗敬业的重要性以及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认识勤俭节约与爱岗敬业的概念和内涵;2. 理解勤俭节约与爱岗敬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意义;3.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勤俭节约和爱岗敬业的行为;4.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导入部分:通过提问和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发学生对勤俭节约与爱岗敬业的思考;2. 知识讲解部分:明确勤俭节约与爱岗敬业的定义和内涵,以及它们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积极影响;3. 案例分析:选择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这些案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应该如何正确行事;4. 游戏活动: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环境中感受勤俭节约与爱岗敬业的重要性;5. 总结部分:结合所学内容和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5分钟)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与勤俭节约和爱岗敬业相关的视频,或者展示一些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例如,展示节约用电、爱护公共财物等方面的图片,并提问学生这些行为是否符合勤俭节约和爱岗敬业的原则。
2. 知识讲解部分(15分钟)教师向学生详细解释勤俭节约与爱岗敬业的概念,并引用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这些观念的具体内涵。
勤俭节约是指在生活中,我们要珍惜资源,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等物品。
例如,我们可以尽量减少用水和用电的量,不浪费食物等。
爱岗敬业是指对于工作要负责、认真,积极乐观地对待学习和工作。
例如,对于学生来说,爱岗敬业可以体现在认真完成学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
3. 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具体案例,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应该如何正确行事。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思想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思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4039ce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a.png)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思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品德和思想意识;2.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公民道德教育- 了解公民道德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研究尊重他人、守法守纪的基本规范;- 认识个人权利和义务。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 美德教育- 研究仁爱、诚实、勇敢等美德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正面美德观念;- 培养学生具备积极向上的品格。
三、教学方法1. 听课讲解:通过讲述故事、讲解概念等方式,使学生理解品德和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2.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际应用,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观察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拜访社会福利机构、参观社区、参与志愿者服务等,培养学生实际行动中践行美德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的质量和逻辑性。
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完成的作业,包括写作、小组报告等。
3. 老师评价:老师根据学生的参与热情、积极性、对品德和思想教育的理解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品德故事讲解- 内容:选择一则具有明确道德含义的故事,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品德价值观念。
- 时间:约15分钟- 教具:故事书籍、投影仪2. 活动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组讨论- 内容: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探讨,并以小组报告的形式呈现。
- 时间:约20分钟- 教具:小组讨论指导问题、白板、投影仪3. 活动三: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 内容: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让学生实际行动中践行美德,同时体会到服务社会的快乐和意义。
- 时间:半天或整天- 教具:志愿者服务安排、参观活动行程安排六、教学资源1. 品德故事书籍:如《成长的烦恼》、《好孩子不哭》等。
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模板
![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8f594e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5.png)
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模板(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模板你知道怎么写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教案吗?懂得安全事故会给个人、周围人带来伤害及社会造成影响和损失。
五年级思想品德《品质养成》个人修养教案
![五年级思想品德《品质养成》个人修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6b5631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4.png)
五年级思想品德《品质养成》个人修养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应能够:1. 了解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和对自己以及他人的影响;2. 掌握一些培养个人修养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个人修养的定义与重要性;2. 培养个人修养的方法;3. 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人生态度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故事或图片激发学生对品质养成的兴趣和思考;2.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修养的定义和对自己以及他人的影响。
(二)知识讲解1. 介绍个人修养的定义:个人修养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和气质,以达到健康、快乐、自信、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2. 引导学生探讨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良好的个人修养可以帮助我们与他人和谐相处,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对自己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三)方法与技巧培养1. 创建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保持个人卫生、整理书桌、讲究仪表等;2. 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遵守纪律、守时守信、尊重他人等;3. 坚持锻炼身体:参加体育运动、培养持之以恒的锻炼习惯;4. 培养良好的交往能力:学会倾听、沟通和合作;5. 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学会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保持阳光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道德品质与人生态度的培养1. 善良: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2. 正直:遵守道德规范,坚守正义;3. 诚信:言行一致,讲信用;4. 守法:遵守法律法规,不做违法行为;5. 勤奋:努力学习,不懈怠;6. 乐观: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五)小结与拓展1. 让学生自主总结本课的内容,并与前面导入的故事或图片进行联系;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个人修养,并分享一些个人修养的实际案例。
四、教学资源课件、教案、学生练习题等。
五、板书设计个人修养:- 定义:培养良好习惯、正确价值观- 重要性:对自己以及他人的影响培养方法与技巧:- 创建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 坚持锻炼身体- 培养良好的交往能力- 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道德品质与人生态度的培养:- 善良、正直、诚信、守法、勤奋、乐观六、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个人修养的短文。
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养成教案
![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养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84f26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d.png)
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养成教案教案名称: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养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其思想品德修养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学习团队合作与互助精神,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自律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 培养学生公民意识,让他们了解并参与社区公益活动。
4. 学习基本的社交礼仪和沟通技巧,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5. 学习学校规章制度和校园道德,促进学生自觉遵守纪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团队合作与互助精神1. 导入:通过小组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学习内容:a. 分组讨论:请学生结合实例,讨论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的意义。
b. 案例分析:呈现一些成功的团队合作案例,并由学生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c. 团队活动:分组进行小组活动,学生需要通过合作完成一项任务。
3.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自律和责任感1. 导入: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自律和责任感的重要性。
2. 学习内容:a. 学习自律:向学生介绍自律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解释自律的好处。
b. 培养责任感: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责任感对个人和他人的意义。
c. 分组展示: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在自律和责任感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3.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强调自律和责任感的培养。
第三课时:公民意识与社区参与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了解公民意识和社区参与的概念。
2. 学习内容:a. 公益活动:介绍一些常见的社区公益活动,让学生了解其意义和影响。
b.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编写一份社区公益活动方案。
c. 展示与实施:各小组展示方案,并实施其中一项活动。
3.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强调公民意识和社区参与的重要性。
第四课时:社交礼仪与人际交往1. 导入:通过观看视频,引导学生认识社交礼仪的重要性。
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思想品德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思想品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72feb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6.png)
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思想品德教案一、教学目标•知道“尊重他人、爱护自然”等基本思想品德的内涵及其重要性;•能够正确理解“尊重他人,了解他人需求”的含义,并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实践;•能够积极参与环保等社会公益事业,并形成正确的环保意识与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1.基本思想品德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2.尊重他人、爱护自然等基本思想品德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性。
3.学习“尊重他人,了解他人需求”,并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实践。
4.培养正确的环保意识与行为习惯。
三、教学方法1.情境启发法:通过情境塑造,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互动探究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学生互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3.观察反思法: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寻求合理的行为方式,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实施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思想品德概念提要,尊重他人、爱护自然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学习基本思想品德的内涵,了解尊重他人、爱护自然等概念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基本思想品德的内涵,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爱护自然的重要性。
教学流程:1.导入:通过图书幻灯片展示基本思想品德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内涵及重要性。
2.学习: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子,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爱护自然等基本思想品德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性。
3.练习:请学生通过互动游戏方式,分享彼此尊重他人的经验,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环保的看法。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课所学进行总结,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尊重他人,了解他人需求,积极参与环保等社会公益事业。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尊重他人、了解他人需求的重要性,培养正确的环保意识与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具体实践尊重他人、了解他人需求,如何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教学流程:1.导入:以互动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尊重他人、了解他人需求的意义和重要性。
2.学习:教师通过故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并提出环保的具体方式和行为习惯。
五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五年级思想品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1005f13186bceb19e8bbf8.png)
五年级思想品德教案【篇一:五年级思品下册全册教案】祖国有多大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探究,体验并感悟我们祖国的广阔疆域,由衷产生爱国之情,为养育我们的祖国而感到骄傲与自豪.2.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与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知道祖国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辽阔的海域,从而感受到祖国的大教具准备: 中国地图教学流程: 一导入:同学们,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祖国就是我们的家.祖国妈妈用她的爱滋润着我们,养育着我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我们的祖国妈妈,了解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大?二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出示中国地图) 说形状,说位置. 三出示中国政区图讲解大陆海岸线,共长18400多千米.陆地国界线,共长20000多千米.如果我们每天走8小时,每小时走4千米,走完一圈需多少天?合计几年?(1200多天,大约3年多)讲解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交接处),最南端(曾母暗沙),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最北端(漠河)讲解自北向南四大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讲解距海岸线12海里以内的海域也属于我国的领海,距离海岸线200海里,我国拥有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上这些岛屿与海域,我国就不止960万平方公里了. 四出示山西政区图说说洪洞的面积,与祖国比较,相当于多少个洪洞?五旅游出示图片准备衣物,了解当地的温度,感受祖国的大六欣赏歌曲猜猜祖国有多大《首都北京》三、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知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知道首都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认识北京的位置。
2、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通过感受、欣赏、调查、操作、体验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中,体验操作,发现、探索的乐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四、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北京的位置,了解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五年级思想品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学教案
![五年级思想品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294f80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07.png)
五年级思想品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人文素养、道德素养、审美素养等。
二、教学重点:1. 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2.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传统文化的相关书籍、图片、音视频资源等3. 学生参与互动的教学活动设计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 导入:通过播放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概念解释:向学生简单解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并指出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列举几个他们已知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4. 小组展示:请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列举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和提问。
5. 完善概念:通过学生的发言和讨论,引导他们一起完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课时: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 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学生已经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并向学生介绍儒家文化。
2. 儒家文化的基本原理:向学生解释儒家文化的基本原理,包括“仁爱”、“忠诚”、“孝道”等。
3. 形象展示: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儒家文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总结儒家文化的优点和作用。
5. 小结回顾:通过学生的发言和小组讨论的总结,再次强调儒家文化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积极传承和发扬儒家文化。
第三课时:佛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 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学生已经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并向学生介绍佛家文化。
2. 佛家文化的基本原理:向学生解释佛家文化的基本原理,包括“舍己为人”、“慈悲善良”、“修行解脱”等。
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培养教案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
![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培养教案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https://img.taocdn.com/s3/m/dc645a9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7.png)
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培养教案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培养教案——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尤其是在小学五年级这个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本教案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方式来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活动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开展,使学生能够:1. 了解什么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其重要性;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积极乐观的心态;3. 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活动内容:1. 主题讲解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什么,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医生、工程师、消防员等,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于不同职业的影响。
3. 心理素质培养通过游戏、歌曲、绘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乐观心态和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 团队合作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如解决问题、制定计划等,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5.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社区、公益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以及通过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三、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思考导入教学话题,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并让学生讨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不同职业的重要性,并展示给全班。
3. 心理素质培养通过游戏、歌曲、绘画等方式,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乐观心态和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思想品德教案(精选8篇)
![思想品德教案(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c8e5f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f.png)
思想品德教案(精选8篇)小学思想品德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道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问题是学生要做到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能正确规范自己的行为。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重点:知道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具体表现行为有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善于思考和提出问题等。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第一课时活动内容:我会听讲活动准备:两个片断:一、上课时,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回家后老师布置的作业都会做。
二、另一学生上课时没用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回家后老师布置的作业不会做。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上课前,老师请大家看一段录像。
2、学生看录像:仔细观察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上课时的表情、神态、动作是怎样的?3、比较:将两位同学上课时的表情、动作、神态进行比较,说说谁在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4、谈体会:看完录像,你觉得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有哪些好处?5、游戏——你问我答:当老师讲解或同学发言时,我该怎样做?我问你:当老师讲解或同学发言时,眼睛看着哪,我来答:我问你:当老师讲解或同学发言时,耳朵听什么?我来答:我问你:当老师讲解或同学发言时,脑子想什么?我来答:学生的回答有多种可能性,教师对问题答案不需作统一的硬性规定。
6、教师小结: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第二课时活动内容:举起我的手活动准备:教师准备若干个适合本班学生的知识或智力抢答题。
活动过程:1、游戏导入:老师念智力抢答题,学生抢答。
前几题要求学生不举手直接抢答,因为太吵,老师同学听不清,后几题请学生举手抢答。
2、老师:刚才在课堂上大家是怎样的情况下,举起自己的小手的呢?3、学生交流。
4、教师小结要点:在课堂上,当我们要回答问题时,应先举手后发言,回答问题不乱抢。
这样才能听清楚别人的发言。
5、过渡语:除此以外,在课堂上我们还会在什么时候举起自己的小手?6、我知道,我来说:学生看教科书26页右下图,说说图上的同学为什么会举起自己的小手?7、教师小结要点:在课堂上,当我们有还没有弄明白的问题或有不同的见解时,更应该举起自己的小手。
五年级思想品德《志愿者精神》社会服务教案
![五年级思想品德《志愿者精神》社会服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3d9e90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4.png)
五年级思想品德《志愿者精神》社会服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志愿者精神的定义和作用,了解志愿者的社会服务活动。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社会服务热情。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观看一段志愿者活动的视频,激发学生对志愿者精神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志愿者的认识和看法。
2. 概念解释(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黑板,简洁明了地解释志愿者精神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理解志愿者是无偿为社会和他人服务的人群。
3. 志愿者服务案例分享(15分钟)教师选择一些经典的志愿者服务案例进行分享,让学生了解志愿者的具体活动内容和影响。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志愿者服务案例,并进行简单讨论。
4. 分组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志愿者服务活动,并设计相关的宣传海报或简报,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和团队合作精神。
5. 小组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宣传作品,介绍他们选择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以及理由。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提出建议。
6. 角色扮演(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志愿者服务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志愿者服务的场景,通过互动体验,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7. 总结(5分钟)教师向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志愿者精神,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
三、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分享志愿者服务案例和小组展示时的表现,评价他们对志愿者精神的理解和描述能力。
2. 角色扮演:观察学生在志愿者服务的角色扮演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行为观察: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关心和帮助他人的表现。
四、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与家人一起参与一项志愿者服务活动,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 社区参与: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志愿者服务机构或社区组织,深入了解志愿者活动的实际情况,鼓励他们参与其中。
小学五年级品德教育教案
![小学五年级品德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5beb5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8.png)
小学五年级品德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
2.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交往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和行为习惯。
3. 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意识。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学到的品德故事,强调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我们需要品德教育。
二、理论讲解(10分钟)1. 通过PPT展示相关内容,讲解品德教育的概念和目标。
2. 与学生一起探讨什么是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并列举几个具体的例子。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准备几个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品德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正确处理品德问题,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
四、角色扮演(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场景。
2. 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根据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并展示出正确的品德与行为。
3.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建议或观点,以促进讨论和交流。
五、小组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就刚才的角色扮演进行小组讨论,回顾每个小组的表现,分享彼此的观点和体会。
2. 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品德与行为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六、总结(5分钟)通过总结,强调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对未来品德修养的积极期望。
教学延伸:1. 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讨论案例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判断力。
2. 组织学生开展志愿者活动,让他们亲身参与到关爱社会、帮助他人的行动中。
3. 将品德教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通过相关课程的教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品德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小学五年级品德教育教案的编写,旨在通过有效的教学步骤和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和行为习惯。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案例、进行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正确的品德与行为。
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课程教案尊老爱幼的重要性
![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课程教案尊老爱幼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0aded64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6.png)
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课程教案尊老爱幼的重要性【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课程教案】尊老爱幼的重要性第一节: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尊老爱幼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尊老爱幼不仅是一种行为表现,更是培养孩子品德修养的关键要素。
本篇教案将以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课程为主线,探讨尊老爱幼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第二节:尊老爱幼的内涵和意义1. 尊老:尊敬年长者,体现尊重、礼貌和感恩之情。
2. 爱幼:关爱孩子和弱势群体,传递温暖和关怀的态度。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也是培养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课题。
第三节:尊老爱幼的重要性1. 培养良好的家庭关系:通过尊敬长辈和关爱弱势群体,培养和谐的家庭环境,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
2.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尊老爱幼是一种道德规范,教导学生正确认识长辈和弱势群体的意义,倡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培养社会责任感:尊老爱幼让学生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怀他人的意识。
第四节:尊老爱幼的教学活动1. 观看纪录片:选择适合小学生观看的纪录片,展示尊老爱幼的场景,引发学生对尊老爱幼的思考和讨论。
2. 游戏角色扮演: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尊老爱幼的场景,从而培养他们对尊老爱幼的认识和行为模式。
3. 亲情互动:组织学生写一封感谢父母或者祖辈的信,表达他们对家人的爱和感激。
第五节: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1. 引导学生讨论:给学生提供一个尊老爱幼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价值观,并思考正确的解决方式。
2. 讲述优秀典范:选取优秀的爱心人士、拥有尊老爱幼品质的历史人物等进行介绍和讲述,鼓励学生学习他们的榜样行为。
第六节:总结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关键。
通过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我们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培养他们关心他人、尊重长辈的优秀品质,从而为孩子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道德讨论课教案
![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道德讨论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e1431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65.png)
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道德讨论课教案思想品德道德讨论课教案一、课程背景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为了提高学生的品德水平和道德觉悟,本节课将进行一场思想品德道德讨论课。
课堂上,学生将通过讨论与互动的方式,增进对道德行为的理解和尊重。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思辨和讨论的意识和能力;2.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并对社会道德行为有深刻的认识;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观点、文明辩论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5.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板书准备:道德讨论规则2. PPT或讨论卡片:话题和相关图片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老师通过引入一个道德问题或小故事,让学生对本节课的主题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欲望。
2. 规则说明(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道德讨论的规则,并板书:规则一:尊重他人观点,不批评他人;规则二:发言有序,不插队;规则三:团队合作,鼓励集体智慧。
3. 学生互动讨论(35分钟)老师向学生提供一个道德讨论的话题,并展示相关图片或使用PPT 讲解。
每个话题选取一个学生作为小组负责人,负责组织小组成员的发言和总结观点。
4. 总结归纳(10分钟)小组负责人汇报各组的讨论结果,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并给出正确的答案和引导。
五、教学延伸为了加深学生对于道德讨论的理解,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个道德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发表意见,写下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道德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增长见识、提高道德意识,也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
七、课后反馈学生可以写下自己的学习感悟和对于道德讨论的认识,并与同学共享交流。
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的反馈进行分享,以激励其他学生。
以上为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道德讨论课教案的框架,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具体课堂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时间分配。
小学五年级思政课教案
![小学五年级思政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2dc8e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6b.png)
小学五年级思政课教案一、教材内容分析1、教材特点:这本教材的主题是“珍爱初中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切入点是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帮助学生解决如何与新的老师和同学一起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和新的环境,在新的起点上展望和实现未来。
本教材教学的关键词是:关心、自尊、自强。
2、知识结构:该教材以“珍爱初中生活,做生活的主人”为主题,从学生自身需求出发,针对学生在此期间进入新学校、融入新集体、开始新生活的诸多问题和不适应,帮助和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
教材设置了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通过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初、小学的学习任务),第二单元:认识新的自我(随着初、高中新生活学生也进入了美好的青春期,所以学生也要理性客观地认识新的自我),第三单元:过有趣的生活(我是青春的主人,虽然有荆棘,但我想做情感的主人,追求优雅的生活。
),第四单元:过健康安全的生活(生活中有各种诱惑和危险,有自我保护和自救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知识的内在联系:本教材设置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第二单元:认识新的自己,第三单元:过有趣的生活,第四单元:过健康安全的生活。
表面上看,它们是相对独立的,但本质上是相互关联的。
四个单元围绕一年级学生新的学习生活中的主体、客体、周边环境等新问题,以“珍爱初中生活,做生活的主人”为教育主题,突出关怀、自尊、自强的核心追求,让学生在学习四个单元后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学生学业状况分析1、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初一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身心也相应发生变化。
他们对获取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但理性思维的发展仍然非常有限。
此时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加,容量变大,需要理解的成分增多;中学老师不再像小学老师那样在各方面帮助学生,而是逐渐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做自己的工作,独立支配自己的课余时间。
学生会觉得无所适从。
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从制定学习计划到听课、预习、复习、巩固、记忆方法等。
五年级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知识链接教案
![五年级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知识链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aadea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6.png)
五年级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知识链接教案教案主题: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了解道德与法治的概念和关系;2. 掌握一些基本的道德与法治知识;3.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4. 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道德与法律的作用。
教学内容:1. 道德与法治的定义;2.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与联系;3. 道德与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4. 案例分析:道德与法律的冲突与统一。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板书工具;3. 案例材料。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道德和法律的注意,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讲解道德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道德在生活中的作用;2. 介绍法治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与道德进行对比分析,明确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与联系。
三、知识扩展(20分钟)1. 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道德规范,如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道德规范背后的法律依据,并解释道德与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3.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违法行为,并引导他们思考这些行为与道德的关系。
四、案例分析(25分钟)1. 向学生提供一些真实的案例,如盗窃、环境污染等;2. 引导学生就这些案例进行讨论,并分析其中的道德与法律的冲突与统一;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判断和处理类似情况,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
五、总结归纳(10分钟)总结道德与法治的关系,强调它们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
六、拓展延伸(5分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学校等道德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
七、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道德与法治的小短文,表达自己对于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和看法。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具体的案例分析中。
同时,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道德观和法治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可丢掉的传家宝》教案“节俭日”来话节俭教学目标:1.知道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有理想有志气的人应具备的品质。
2.知道当今我们仍然要勤劳节俭的原因。
3.懂得要从小培养勤劳节俭的好品质。
4.从小培养勤劳节俭的好品质。
5.做一个勤劳节俭的人。
教学重难点:懂得要从小培养勤劳节俭的好品质。
从小培养勤劳节俭的好品质。
做一个勤劳节俭的人。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启发思考今天我们的班会是做个勤俭节约的乖孩子,希望每个同学在活动中遵守纪律,积极参与,今后能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以勤俭为荣,热爱劳动,用辛勤的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二)情景在现、寓理其中1、伟人篇: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才有勤劳俭朴,艰苦创业的感人事迹,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的故事吗?(三位同学讲英雄人物才有勤劳俭朴,艰苦创业的感人事迹)听了雷锋叔叔的故事,我们不由得想起了那脍炙人口的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我们一起来唱唱吧!2、节约篇:每天中午就餐后,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顿饭吃下来,浪费得非常严重;有的同学打一盒食物,只吃了几口就倒掉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吗?孩子们,我们的生活是富裕了。
你们可曾想过在贫穷边远的山区,还有许多同龄的小朋友过着艰难的生活,不信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幻灯片>他们吃不饱,睡不暖,实在需要我们的帮助。
只要我们不浪费一张纸,节约一支笔、一滴水,一度电,就会为国家创造许多财富了。
请看调查报告《水和电》。
(两小队,10人)队员(5人):我们都是水,你们知道吗?A: 一吨水可以发电5410度。
B: 一吨水可以磨粉34袋。
C: 一吨水可以生产药片2000片。
D: 一吨水可以炼钢130公斤。
齐:节约一吨水,为国为民作贡献!队员(5人):我们都是电,你们知道吗?A: 1度电可以生产化肥3公斤。
学生讨论,找出生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小结教学反思:.发生在我家里的事教学目标1.学会辛勤劳动,不懒惰。
2.做到不攀比,花钱得当,不买不必要的东西,学会储蓄。
3.爱惜物品,修旧利废。
教学重难点:学会辛勤劳动,不懒惰教学过程:一、选择:当你看到别人的东西(用具、玩具)比你的东西好的时候,你怎么想?A 特想要B 很羡慕C 想要,但听从父母的意见学生回答并统计A、B或C所占的比例。
师问:是的,同学们都有一些羡慕或想要的心理。
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是一看到别人的东西比自己好时就应该要呢?为什么?学生回答。
出示书中的“说一说”栏目,并谈一谈,如果你是小美,你会怎样做,为什么要那样做?学生分组讨论。
汇报结果。
师问:同学们说得很对,要勤俭节约,不要和别人比吃穿,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下面请同学朗读课本第二课的第一、二段。
同学举手朗读。
师问:同学们请想一想,张俭为什么还穿着这样的衣服,他是没有钱买吗?为什么?学生回答。
师小结:对,张俭不是没有钱买,而是他认为作为丞相,应该考虑如何把国家治理好,至于衣服,只要简洁干净就行,俭朴一点没什么不好。
板书:衣服要简洁干净二、师问:张俭为什么坚持穿旧衣袍?请同学分组看一下课文第三、四段,然后组内讨论并请代表汇报结果。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结果。
师小结:很多同学都说到了,张俭的衣袍虽然很旧,衣料也不太好,但是可以御寒,再说,大家若都相攀比,看谁穿得豪华,会形成不好的风气,尤其是丞相,更不应该那样做?他做得很对,同学们再想一想,古人是这样做的,我们呢?应该怎样做?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师答:我们更应该保持优良美德。
在学校里,不比穿,不比吃,尽量都穿校服,做一个清洁干净讲卫生的好学生。
板书:不要相互攀比三、请同学朗读课文第五六段,读后请说一说,大臣们为什么感到羞愧?学生朗读。
学生分组讨论并阐述自己的想法,教师补充。
师小结:张俭的做法也得到了辽王的赞赏,说明勤俭节约的作风是受到爱戴的,是受到尊敬的,相互攀比是可耻的,不应提倡的,因此,我们小学生更应该如此,你简朴,别人不会瞧不起你,而会更尊敬你,你们说对吗?那么现在请大家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讨论并发言。
师问:好,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好的做法和意见,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些卡片,就你把刚才所说的都到自己的卡片上,然后贴在板报上,我们都对照着去做好不好?学生领取卡片,并贴在板报上。
板书:保持传统美德四、师问:请看课本中的评一评和议一议栏目,一共4个小题,请下面的四组同学们各抽选一个题目进行讨论,并请代表汇报结果。
五、师小结:好,四个组同这都做得很好,希望我们继续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让我们为自己的好习惯鼓鼓掌吧!板书:二不比吃穿衣服要简洁干净不要相互攀比保持传统美德教学反思:算算家庭帐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2、懂得勤俭节约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
3、使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让学生大体回答出自己家庭的收入和支出.教师: 勤俭节约使我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
党和政府号召全国人民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制运动,这是利国利民的长期任务。
我们少先队员应该发扬勤俭节约的美德,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二、请一名同学做记者,对同学的消费情况进行采访:《丑小鸭报》记者:感谢中队长给我提供了这一个采访和学习的机会。
怀着向大家学习的心情赶来参与机会,谢谢大家。
小品:一队员带着春游的食品、水壶、面包等,边饮边磕上长,吃不下,摇摇头。
把半个面包扔了,定格。
小记者:请看,像这样的行为你见过吗?小记者:见过。
上回春游,我们在一个中对做了统计,吃不了的食品扔掉的有11人呢,真浪费啊!教师:请大家想一想,现在国家还不富裕,勤俭节约的传统不能丢。
所以,我们少先队员要开展"一字节约"活动。
从自己身边做起,节约一分钱,一粒米,一张纸,一滴水……小记者:你说得对!一中有百,有千,有万……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教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邓奶奶的话:"我希望你们热爱祖国,热爱党,要把增吉的一切和国家、人民的利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以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为荣,以追求奢侈豪华、铺张浪费为耻,并把我的希望变成你们的行动,形成良好校风,这对国家、人民喝你们自己都是有益的,你们说对吗?"学生:太好了!你们牢记老一辈无产革命家的教导,并把它付诸于行动,你们的这种做法,你们所发的倡议,我汇报社会一定要好好整理一下,登在《丑下鸭报》上,让全国的小朋友都知道。
教师小结.:教学反思:说说零用钱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生活节俭.不比吃穿是一种美德。
2.懂得和别人比吃穿是好虚荣的表现。
情感:1.以生活节俭、不比吃穿为荣。
2.反感比吃比穿的行为。
行为:1.生活上注意节俭。
2.不和别人比吃穿。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懂得“生活节俭.不比吃穿是一种美德。
节约每一分零用钱教学活动: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每个人春节都会得到很多红包,也就是你们的零用钱,那么你们平时都是怎么处理的呢?学生讨论并回答.二、看书上24页的内容,你能帮助书中的小同学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吗?学生小组合作练习填空.学生汇报所填的内容.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指正.唐代诗人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已读过的一首诗,通过描写农民在烈日下挥汗锄草的场面,深刻地告诉人们,粮食来之不易,每一个人都要爱惜粮食,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然而,每当中午就餐结束,走进食堂大厅,展现在面前的却是大量吃剩的饭菜,有的甚至根本没吃几下,就这样浪费了,令人心痛。
你可曾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人在承受着饥饿的煎熬,在我国的贫困地区也同样存在着粮食短缺情况。
样下去,会导致营养不良,身体虚弱,影响学习。
同时希望吃方便面的学生不要把吃剩下的纸碗,扔在厕所里面,堵塞管道,影响卫生。
在节约粮食的同时,还要节约用水和用电。
国家正在建设的西电东送和南水北调工程,充分说明了电和水资源的短缺,特别是人类正面临着缺水的威胁。
因此,我们平时在用水时,要勤关水龙头,每当下课、做操、放学时,应及时关好教室里的电灯。
三、完成如下的练习:1 盲目消费2 攀比消费:3 钱要用在:四、课堂小结.五、教学反思从一粒米说起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粮食与人民生活、国家建设有密切关系,用处很大。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3.懂得要爱惜粮食。
情感:1.对粮食有爱惜之感。
2.对浪费粮食的现象感到不满。
行为:1.爱惜粮食,爱惜食物,不浪费。
2.爱护庄稼,不践踏。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出本课的话题:勤劳节俭同学们,现在家庭生活都比较富裕,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苗,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这时我们还需要不需要劳动和节俭?引出第九课《勤劳节俭》二、结合事例,使学生懂得,勤劳节俭的意义。
1、请同学们看一张照片《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提问:在抗日战争时期,战士们为什么要开展大生产运动?(通过背景资料的展示,学生参与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没有战士们的劳动开展大生产运动,我们革命就度不过难关,很难取得胜利,)2、讲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参加劳动的事迹。
(课前让学生找)(通过学生讲,激发学生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的热情)3、听录音故事,下载《兄弟俩》。
(使学生懂得: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创造真正的幸福生活的道理)4、什么是节俭呢?如今物质条件这么好,还有必要节俭吗?(节俭是指用钱有节制、俭省,不随便浪费财物,是一种美德。
)5、谁能说说什么是勤劳节俭?(引导学生总结观点)小结:对!勤劳就是努力劳动,不怕辛苦。
节俭就是爱惜劳动成果,不挥霍浪费。
6、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勤劳节俭的名句。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了一些。
下边请同学们读给大家听。
“只勤不俭无底洞,只俭不勤水无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成由勤俭破由奢”小结:同学们,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一生的瑰宝,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把它抛弃。
板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联系实际,讲清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勤劳节俭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