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优质课件王安石变法课件.ppt
合集下载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件

07
保甲法与保马法
保甲法的目的和内容
目的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维护社会治安。
内容
将乡村民户编为保甲组织,实行联保连坐制度,加强对基层的控制。
保马法的目的和内容
目的
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保障战马供应。
内容
推行保马法,鼓励民间养马,并通过 官府统一购买和调配,确保军队战马 来源。
保甲法与保马法的影响
社会影响
的处罚。
青苗法的影响
积极影响
青苗法的实施,有效地抑制了高 利贷行为,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稳定了农 业经济,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消极影响
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监管不力、 官员腐败等问题,导致青苗法的 效果大打折扣,部分地区出现了 强制贷款、利率过高等问题。
04
市易法
市易法的目的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均输法的内容
设立发运使
均输法设立发运使一职,负责监 督和协调各地物资的采购和运输
。
掌握物资信息
发运使需全面掌握各地物资的产量 、质量、价格等信息,以便合理调 配。
调节运输
根据市场需求和运输成本,发运使 有权调整物资的运输路线和方式。
均输法的影响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通过均输法,国家能够更有效地控制 物资流通和税收,从而增加财政收入 。
农民起义频发
农民生活困苦,纷纷起义 反抗。
王安石的改革思想
针对时弊
王安石认为,北宋中期的困境 主要是由于制度不健全和政策 失误所致,需要通过改革来解
决。
强调变法
王安石主张“天变不足畏,祖 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强 调变法的重要性。
注重实用
王安石认为政策和制度应该注 重实用,而不是过分追求形式 。
历史《北宋王安石变法》课件

05
王安石变法的现代启示
改革需谨慎行事
1
改革方案需要经过充分论证和周密计划,不可 仓促行事。
2
改革者需要具备全局观念和深思熟虑,不可被 局部利益所左右。
3
改革过程中需要注重细节和执行力,不可半途 而废或敷衍塞责。
注重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
改革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 福感。
在改革过程中,应该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避免 利益分配不公。
施,导致反对声音逐渐增强。
保守派的反对和阻挠
保守派势力强大
北宋时期保守派势力强大,他们担心改革会威胁到自己的利益,因此极力反对和阻挠王安 石变法。
缺乏政治手段
王安石在处理保守派反对意见时缺乏政治手段,没有有效地化解矛盾,导致反对声音持续 不断。
社会舆论的影响
保守派利用社会舆论的力量,宣传王安石变法的不利之处,使民众对改革产生怀疑和抵触 情绪。
3
地方割据
地方豪强和官员割据一方,对中央政府的统治 构成威胁。
改革呼声的升高
士人阶层的呼吁:北宋的士人阶层对现状感到不满,呼吁进行改革。 宋仁宗的尝试:宋仁宗曾试图进行一些改革,但未能取得显著成效。
宋神宗的改革意愿
宋神宗的改革意愿
宋神宗的即位
宋神宗在即位之初就表现出了 强烈的改革意愿。
与王安石的相遇
制定《农田水利法》
总结词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
详细描述
为了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王安石制定《农田水利法》,鼓励兴修水利工程,加强 农田灌溉和排水设施建设。这一措施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粮食产量。
制定《募役法》
总结词
减轻徭役负担
详细描述
为了减轻农民的徭役负担,王安石制定《募役法》,规定以 募役的方式代替部分徭役,即由政府出资雇佣劳动力来完成 公共服务。这一措施旨在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王安石变法》课件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北宋面临的财政困难、国防压力和社会矛盾等问题, 通过推行新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加强国防力量,同时也改善了民生。
王安石变法对于宋朝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改变了宋朝的政治生态,促进了 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同时也影响了后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王安石变法的启示
王安石变法告诉我们,改革是推动社 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不断 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 变化。
将兵法
总结词
将兵法是王安石变法中的一项军事改革措施,旨在通 过改变军队的组织形式和训练方式,提高军队的战斗 力和纪律性。
详细描述
将兵法规定废除更戍法,用逐渐推广将兵法的方式, 把各路的驻军分为若干单位,每单位置将与副将一人 ,专门负责操练军队,以提高军队的战斗技巧和纪律 性。同时实行保甲法,以十家为一保,设保长;五十 家为一大保,设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设都保正 副。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人为保丁。农闲时集中训练。 这些改革加强了军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提高了军队 的战斗力。
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 法、农田水利法等。这些措施旨在增 加国家财政收入,同时也要提高人民 的生活水平。
变法的影响
积极影响
变法的实施,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一定程度 上改善了民生。同时,变法也推动了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消极影响
变法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用人不当和 过于急进的问题,导致一些措施出现 了负面影响,如青苗法的强制执行和 募役法的负担过重等。
变法的评价
历史地改革,它对北宋的政治、经济 、军事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VS
评价争议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一直存在争议。一 些人认为它是成功的改革,因为它增加了 国家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改善了民生。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它是失 败的改革,因为它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 多问题,而且最终也没有解决北宋积贫积 弱的问题。
王安石变法对于宋朝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改变了宋朝的政治生态,促进了 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同时也影响了后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王安石变法的启示
王安石变法告诉我们,改革是推动社 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不断 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 变化。
将兵法
总结词
将兵法是王安石变法中的一项军事改革措施,旨在通 过改变军队的组织形式和训练方式,提高军队的战斗 力和纪律性。
详细描述
将兵法规定废除更戍法,用逐渐推广将兵法的方式, 把各路的驻军分为若干单位,每单位置将与副将一人 ,专门负责操练军队,以提高军队的战斗技巧和纪律 性。同时实行保甲法,以十家为一保,设保长;五十 家为一大保,设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设都保正 副。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人为保丁。农闲时集中训练。 这些改革加强了军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提高了军队 的战斗力。
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 法、农田水利法等。这些措施旨在增 加国家财政收入,同时也要提高人民 的生活水平。
变法的影响
积极影响
变法的实施,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一定程度 上改善了民生。同时,变法也推动了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消极影响
变法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用人不当和 过于急进的问题,导致一些措施出现 了负面影响,如青苗法的强制执行和 募役法的负担过重等。
变法的评价
历史地改革,它对北宋的政治、经济 、军事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VS
评价争议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一直存在争议。一 些人认为它是成功的改革,因为它增加了 国家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改善了民生。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它是失 败的改革,因为它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 多问题,而且最终也没有解决北宋积贫积 弱的问题。
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PPT课件

款和转运费等
28
小结: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精减军队
农户十家一保 闲时练兵战时入军
官马由农户保养
由固定将官带军队
废诗赋取士旧制 重经义策论考试
2021/7/23
贯彻择优录用原则
29
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变法后的农民生活 《耕织图》中繁忙的收获场面
南京半山园王安石故居
王安石曾三度在江宁府(今南京)任职。辞官隐居南京的王安石在66岁的时候身患重病,宋神
①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②王安石丰富的地方从政经验及“三不足”的大无畏变法精神影响
③ 宋神宗对变法的支持
3.改革目的: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巩固统治,富国强兵。
2021/7/23
12
想一想:如果你是王安石你会
从什么地方入手来变法?
加
权强
钱
中 央
兵集
权
增设官 僚机构 扩充军队
• 性质: 商: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王: 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 2结021果/7/2:3
商:成功
27
•
王:失败
小结: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2021/7/23
政府低息贷款 以钱代役
最具争议(强制借贷) 最具争议(负担沉重)
鼓励兴修水利 抑制兼并
按土地多少收税 保障农业生产
设市易务稳定市场 就近采购,节省货 增加政府收入
1.理财(富国)措施
2021/7/23
①
②
③
青
募
农
苗
役
田
法
法
水
利
28
小结: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精减军队
农户十家一保 闲时练兵战时入军
官马由农户保养
由固定将官带军队
废诗赋取士旧制 重经义策论考试
2021/7/23
贯彻择优录用原则
29
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变法后的农民生活 《耕织图》中繁忙的收获场面
南京半山园王安石故居
王安石曾三度在江宁府(今南京)任职。辞官隐居南京的王安石在66岁的时候身患重病,宋神
①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②王安石丰富的地方从政经验及“三不足”的大无畏变法精神影响
③ 宋神宗对变法的支持
3.改革目的: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巩固统治,富国强兵。
2021/7/23
12
想一想:如果你是王安石你会
从什么地方入手来变法?
加
权强
钱
中 央
兵集
权
增设官 僚机构 扩充军队
• 性质: 商: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王: 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 2结021果/7/2:3
商:成功
27
•
王:失败
小结: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2021/7/23
政府低息贷款 以钱代役
最具争议(强制借贷) 最具争议(负担沉重)
鼓励兴修水利 抑制兼并
按土地多少收税 保障农业生产
设市易务稳定市场 就近采购,节省货 增加政府收入
1.理财(富国)措施
2021/7/23
①
②
③
青
募
农
苗
役
田
法
法
水
利
北宋王安石变法PPT课件

作用:增加政府收入,措保施障?农业生产, 限制高利贷剥削,打破大商人垄断。
青苗法 每年春夏两季青黄 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 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 付息。这就使农民在耕 种、收获季节不至缺乏 种子和粮食,又可以免 受高利贷盘剥。
募役法 又称免役法。政府 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 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 免役钱,雇人服役。不 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 出钱。
积弱
财政危机 边患危机 统治危机
三冗两积局面形成的根源: 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了“收精兵”
等措施。
2.改革的可能性:
王安石
宋神宗
讨论: 你认为王安石能够进行变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王安石变法的有利条件
1、挽救社会危机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民间疾苦,富有经验 3、上书皇帝,得到宋神宗的支持 4、意志坚定,不畏强权和阻力
提示五:2007年在大连,温家宝总理提出作为全球 性的领导者,要有他 “三不足”的改革精神。
课标要求: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
史背景,归纳王安石变法 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 作用。
变法的必要性 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变法的可能性
变法的目的 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三、王安石变法的结局 变法结局 失败原因
材(料1)一士:司:马改光革:科“举今制介度甫为政农…:…青士苗吏法兵,农募工商役僧法, 道农无田一水人利得法袭,故方而守田常均者税,法纷纷兵扰:扰,保莫甲安法其,居保…马” 法,将兵法 商:市易法,均输法 材大(石坏料变2)二则法“:不,司更非维马造大护光也坏旧:。则“”制不治,更天造下譬”如指居司室马,光敝反则对修之王,安非 材“料适三应:于梁时启代超”:“指宋梁太启傅超荆肯国定王王文公安安石石变,法适,应主于 时张代变之革。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青苗法 每年春夏两季青黄 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 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 付息。这就使农民在耕 种、收获季节不至缺乏 种子和粮食,又可以免 受高利贷盘剥。
募役法 又称免役法。政府 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 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 免役钱,雇人服役。不 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 出钱。
积弱
财政危机 边患危机 统治危机
三冗两积局面形成的根源: 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了“收精兵”
等措施。
2.改革的可能性:
王安石
宋神宗
讨论: 你认为王安石能够进行变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王安石变法的有利条件
1、挽救社会危机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民间疾苦,富有经验 3、上书皇帝,得到宋神宗的支持 4、意志坚定,不畏强权和阻力
提示五:2007年在大连,温家宝总理提出作为全球 性的领导者,要有他 “三不足”的改革精神。
课标要求: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
史背景,归纳王安石变法 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 作用。
变法的必要性 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变法的可能性
变法的目的 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三、王安石变法的结局 变法结局 失败原因
材(料1)一士:司:马改光革:科“举今制介度甫为政农…:…青士苗吏法兵,农募工商役僧法, 道农无田一水人利得法袭,故方而守田常均者税,法纷纷兵扰:扰,保莫甲安法其,居保…马” 法,将兵法 商:市易法,均输法 材大(石坏料变2)二则法“:不,司更非维马造大护光也坏旧:。则“”制不治,更天造下譬”如指居司室马,光敝反则对修之王,安非 材“料适三应:于梁时启代超”:“指宋梁太启傅超荆肯国定王王文公安安石石变,法适,应主于 时张代变之革。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王安石变法内容》课件

3 书院的兴起
新法对书院文化的推动和激发,对中国文化 的繁荣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 明清文化的过渡
王安石变法对明清时期文化的转变和演进, 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怎样的印记。
五、变法的成功和失败
变法前后的对比
王安石变法前后国家的政治、 经济和社会面貌的变化。
变法的成就和不足
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功和未能 实现的目标。
二、政治变革
新法的政治措施
王安石颁布的一系列政治改革, 如何改善国家的治理能力。
户籍制度的改革
王安石推行的户籍制度改革,对 社会和家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改善官员待遇
王安石如何提高官员福利和待遇, 激励其工作积极性。三、经Fra bibliotek变革1
新法的经济措施
王安石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改革举措,增强国家的财政实力。
2
变法的失败原因
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因 素和后续影响。
六、反思和启示
现代变革的借鉴意义
通过对王安石变法的反思,对现代变革产生的启示和借鉴。
变法过程中的问题与反思
王安石变法中面临的问题和教训,对未来的改革有何启示。
变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王安石变法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官方垄断经济
王安石推行的垄断政策,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军政商业并举
军事和商业在国家发展中的平衡作用,王安石如何实现并重。
四、文化变革
1 新法对教育的影响
王安石如何推动教育改革,为后世留下了怎 样的教育遗产。
2 科举制度的改革
王安石对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影响,促进了社 会的流动性。
《王安石变法内容》PPT 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 和文化方面的变革。
王安石变法PPT课件

宋
最作终用有,没致有使把华这北中大原平
最原后全的部屏裸障露收在回北呢方?游
牧民族的铁蹄之下。
1004年· 辽攻澶州
逼开封
寇准力主亲征
真宗妥协·宋辽议和
宋辽澶渊之盟 时间: 1005年 内容:双方 撤军,
宋 送“岁币”.
杨 业
辽
宋
一、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改革背景)
1、土地兼并严重
2、农民反抗不断
全 面
1、积贫积弱导致北宋中期的三大社会危机——
财政危机、边疆危机和政治危机
必要性
2、“庆历新政”的失败为王安石变法 提供了经验教训
3、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三 可能性
不足”的大无畏精神的影响
4、宋神宗继位,任用王安石为宰相, 推行变法。
贫
?
弱
王安石
二、王安石变法
富国 1、主要措施: 强兵
育才 2、目的:摆脱积贫积弱和社会危机,实
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
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
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
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
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
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
「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
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
先天下之忧而忧,
幽云十六州
后晋皇帝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宋朝 为夺取幽云等州,与辽作战数十年。
宋辽和战
杨 业
宋辽地形图
幽云十六州有多重要?
辽
你能根据地图指出吗?
十六州所辖土地囊括
了当时中国东北与北
部地区最重要的险关
《单元王安石变法》课件

保马法
总结词
提高骑兵战斗力。
详细描述
保马法是王安石变法的又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骑兵的战斗力 。在北宋时期,骑兵是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马匹数量不足和品质不高 ,导致骑兵战斗力低下。通过实施保马法
03
王安石变法的实施与影响
变法的推行与阻力
推行过程
王安石通过设立“制置三司条例 司”,制定一系列法令和政策,
市易法
总结词
打破商业垄断,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详细描述
市易法是王安石变法的又一项重要改革措施 ,其主要目的是打破商业垄断,增加政府的 财政收入。通过实施市易法,政府可以设立 市场交易平台,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减少商 业垄断和投机行为。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市 易法的实施,获得更多的税收和商业利润,
为国家的各项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将兵法
要点一
总结词
改变兵将分离的局面,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将兵法是王安石变法的又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其主要目的 是改变兵将分离的局面,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在北宋时期 ,军队的将领和士兵往往分离,导致军队的战斗力低下。 通过实施将兵法,可以将军队的将领和士兵结合起来,提 高军队的作战能力。同时,将兵法的实施也有助于加强国 家的国防实力,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02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均输法
总结词
调整物资供需关系,抑制地方对中央的贡奉勒索及加强中央对部分物资的控制权。
详细描述
均输法是王安石变法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其主要目的是调整物资供需关系,抑制地方对中央的贡奉勒索,并加 强中央对部分物资的控制权。通过实施均输法,可以确保物资供应的稳定,减少浪费和腐败现象,提高国家的整 体经济实力。
王安石变法PPT课件

阶级矛盾激化
贫富差距加大,农民起义不断,社 会动荡不安。
吏治腐败
官员贪污受贿、玩忽职守,政治腐 败严重。
财政困难与赋税沉重
01
02
03
财政入不敷出
北宋中期,财政支出巨大, 而收入不足,财政赤字严 重。
赋税繁重
农民负担沉重,赋税名目 繁多,导致民不聊生。
货币流通不畅
铜钱短缺,铁钱笨重,流 通不便,影响经济发展。
担忧变法引发社会动荡,影响政权稳定,主张谨慎行事,逐步推进 改革。
范纯仁等地方官员
认为新法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如免役法导致民间骚乱、市 易法与民争利等,主张废除新法。
变法内部矛盾斗争
01 02
王安石与神宗的矛盾
神宗对变法的态度摇摆不定,既想支持王安石推行新法,又担心变法引 发社会动荡,影响政权稳定。这种矛盾态度导致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受 到很大制约。
注重策略和方法,确保改 革顺利推进
在推动现实改革时,我们需要 注重策略和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确保改革能够顺利推进并取 得实效。
关注民生问题,促进社会 和谐稳定
在推动现实改革时,我们需要 关注民生问题,切实保障人民 群众的利益和权益,促进社会 和谐稳定。
THANKS
感谢观看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加强了军队战斗力等,为北宋王朝的强 盛奠定了基础。
消极影响
新法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弊端和腐败现象,加重了民众负担;同时触动了保守派利 益,引发了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社会动荡。
04
王安石变法中存在问题与争议
变法中遇到困难和挑战
财政压力
北宋中期财政困难,王安石推行新法旨在增加财政收入,但实施过 程中遇到诸多阻碍,如地方官员执行不力、豪强地主抵制等。
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PPT课件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想一想:如果你 是王安石你会从 什么地方入手来 变法? 积贫 变法 核心 积弱 富国
强兵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人,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 想家、文学家。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志愿,不做庸碌无为的书生,而 要学以致用,为时代和社会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王安石为人刚正,意志坚强,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 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变法,冲破重重阻力,百折不挠,人称 “拗相公”。在改革过程中,王安石遭到了反对派的强烈抨击,曾先后 两次被罢免相位,但却从未动摇过变法的决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岳麓版) 请回答: 根据上述材料和课本知识,你认为我们应该向王安石学习哪些品质?
王安石认为,青苗法可以“广蓄积,平物价, 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 苏辙认为,这是王安石“志欲破富民以惠贫 民......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韩琦认为,“乡村上三等并坊郭有物业人户, 乃从来兼并之家也,今皆多得借钱,每借一 贯,令纳一贯三百文,则是官放息钱也”。 神宗认为,“青苗法,朕诚为众论所惑,寒 食假中静思此事,一无所害,极不过失陷少 钱物尔,何足恤”。 阅读这些材料,归纳他们对青苗法的看法? 你对青苗法怎么看?
面对当今金融危机, 你认为该如何理财?
假如你是个富商,王安石变法的哪些内容与你的 利益有直接关系?
青苗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 募役法、均输法等。
假如你是个农民…… 王安石变法的哪些内容与你的利益有直接关系?
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取消农业税有什么好处?
聚焦改革,寻找规律 关于古代改革的性质与类型(连线题) 少数民族封建化、汉化改革 新兴地主阶级促成社会性质转变的改革 奴隶主维护统治的改革
想一想:如果你 是王安石你会从 什么地方入手来 变法? 积贫 变法 核心 积弱 富国
强兵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人,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 想家、文学家。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志愿,不做庸碌无为的书生,而 要学以致用,为时代和社会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王安石为人刚正,意志坚强,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 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变法,冲破重重阻力,百折不挠,人称 “拗相公”。在改革过程中,王安石遭到了反对派的强烈抨击,曾先后 两次被罢免相位,但却从未动摇过变法的决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岳麓版) 请回答: 根据上述材料和课本知识,你认为我们应该向王安石学习哪些品质?
王安石认为,青苗法可以“广蓄积,平物价, 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 苏辙认为,这是王安石“志欲破富民以惠贫 民......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韩琦认为,“乡村上三等并坊郭有物业人户, 乃从来兼并之家也,今皆多得借钱,每借一 贯,令纳一贯三百文,则是官放息钱也”。 神宗认为,“青苗法,朕诚为众论所惑,寒 食假中静思此事,一无所害,极不过失陷少 钱物尔,何足恤”。 阅读这些材料,归纳他们对青苗法的看法? 你对青苗法怎么看?
面对当今金融危机, 你认为该如何理财?
假如你是个富商,王安石变法的哪些内容与你的 利益有直接关系?
青苗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 募役法、均输法等。
假如你是个农民…… 王安石变法的哪些内容与你的利益有直接关系?
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取消农业税有什么好处?
聚焦改革,寻找规律 关于古代改革的性质与类型(连线题) 少数民族封建化、汉化改革 新兴地主阶级促成社会性质转变的改革 奴隶主维护统治的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时又截住淡水河流 灌溉了大片农田。
3.评价
一定程度上扭 积极: 转了积贫积弱
的现象
经济:生产发展,财政增加 军事:军力增强,扭转被动
局限: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危机,最终失败
性质: 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②大兴土木 ③每年向辽、西
③为对付辽、 士人数
夏交纳“岁币”
西夏在边境大
量屯兵
根源
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杯酒释兵权”,削夺节度使实权
集中军权
设枢密院,与统军将帅互相牵制 实行更戍法,防止武将专权
加强禁军,“强干弱枝”、“内外相
制” 中央:分相散权 集中行政权
参知政事: 分行政权 枢密使: 分军权 三司使: 分财政权
保马法 将兵法
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军器监
育 为变法育人才, 科举改革
才 造舆论
整顿太学
作用
减轻人民负担 抑制豪强兼并 促进生产发展 增加财政收入
节省政府开支 提高军队战斗力 增加武器装备
培养了革新人才 宣传了革新思想
木兰陂
木兰陂位于福建莆田市,始建于北宋中期, 是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不仅抵御海潮,
范仲淹(989—1052)
先
后
天
天
下
下
之
之
忧
乐
而
而
忧
乐
范仲淹的故乡—— 苏州天平山
宋 仁 宗
巩固练习1
1.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关键问题是( )
C
A.辽、夏的军事威胁 B.土地荒芜、水利废毁
C.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D.官僚地主隐瞒田产,逃避税收
2.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 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
450万贯 428万贯 355万贯 1233万贯
宋仁宗庆历年间 (1041—1044)
1975万贯 1710万贯 715万贯 4400万贯
问题探究1:北宋中期的“三冗”现象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冗兵”
“冗官”
“冗费”
①政府将受灾 ①北宋初年为 ①军队官员激增
流民编入军队 集中行政权,
原因
②为集中军权, 一职多官 扩大禁军数量 ②扩大科举取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
—— 王安石
宋神宗赵顼 (1048—1085)
宋英宗之子。 1067—1085年在位, 曾说:“天下弊事至多, 不可不革。”即位后, 不治宫室,不事游幸, 有恢复河朔、革除弊政 之志,用王安石行新法, 励精图治。
2.内容
思考题 1)王安石认为国家贫困的原
因是什么? 2)王安石认为农民不能生产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 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3.宋太祖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又造成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 由此得出的最大教训是( ) A.政治改革应与发展经济相结合
A B.要防止权力的过分集中
C.必须提高办事效率,实行精兵简政 D.应加强地方防御能力 4.北宋统治者采用“分化事权”方法的直接结果是( ) A.防止了文官武将专权 B.形成了“积弱”的局面 C.形成了冗官局面 D.导致财政入不敷出
材料1 材料2
材料1 北宋王朝收支情况表
年代 1021年 1049年 1065年
收入(贯) 15 085万余 12 625万余 1l 613万余
支出(贯) 12 677万余 “所出无余” 13 186万余
请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北宋中期的什么状况? 为什么会导致这种状况出现?
王小波、李顺起义
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二月,四川饥民王小波、李顺聚众起 义。王小波提出“均贫富”的口号,得到贫民的拥护,起义队伍很快壮大, 增加至数万人。十二月,王小波身受重伤战死,义军由其妻弟李顺为头领 继续斗争。由于起义军纪律严明,李顺又善于收用人才,队伍发展到数十 万人。
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正月,起义军攻下成都,建立了大蜀政权, 李顺为大蜀王,改元应运。宋太宗急令亲信宦官王继恩领大军攻占了剑门 关,经栈道长驱入川。五月,王继恩攻破成都,李顺战死。十一月,李顺 余部被击溃,起义军被镇压下去。
材料2:北宋时期农民负担的加重
项目 商税 酒税 盐税 总计
宋真宗景德年间 (1004—1007)
C
二、王安石变法
1.背景
原因:北宋积贫积弱,面 临严重社会危机
财政危机 政治危机 边疆危机
条件
庆历新政奠定基础 宋神宗的支持 部分封建士大夫的推动
目的:缓解社会危机,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
王安石(1021-1086),字 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 22岁中进士后长期在地方任职, 对百姓疾苦、社会弊病有较多了 解,学问、道德、政绩俱获称颂。 王安石个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为人刚正,意志坚强。至神宗即 位,安石已是“独负天下大名三 十余年”,大家都认为“介甫不 起则已,起则太平可立致,生民 必被其泽” 。
地方:文官任知州 通判监督知州
集中财权:设转运使
Hale Waihona Puke 材料朱熹总结北宋败亡的教训时说:“本朝鉴五代藩镇 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 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 溃散。”
请思考:
(1)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是什么? (2)朱熹认为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了 什么后果?他的看法是否正确?
北宋、辽、西夏形势图
2.挽救危机的尝试——庆历新政(1043年)
直接原因:宋夏战争的失败激化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 目的:革除弊政、维护封建统治 人物: 范仲淹 宋仁宗 措施: 以整顿吏治为核心 结果: 失败 失败原因 改革触犯保守派官僚利益,遭到他们反对
宋仁宗动摇 影响: 揭开了北宋变法改革的序幕
91《王安石变法》
课标要求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的主要内容,评价
其历史作用。
一、背景:积贫积弱的北宋
1.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
“冗官、冗兵、冗费”现象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 辽、西夏的威胁
财政危机(积贫) 军力队低战下斗(积弱)
政治危机 (阶级矛盾)
边疆危机 (民族矛盾)
的原因是什么? 3)王安石认为最好的理财方
法是什么? 4)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是
什么?
生产过少
土地兼并 繁重的徭役 依靠天下所有的劳动 力去开发自然资源
“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措施
目的
内容
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
富 国
缓解财政危机, 免役法 改变积贫局面。 市易法
方田均税法
均输法
缓解内忧外患, 保甲法
强 兵
改变积弱局面,
3.评价
一定程度上扭 积极: 转了积贫积弱
的现象
经济:生产发展,财政增加 军事:军力增强,扭转被动
局限: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危机,最终失败
性质: 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②大兴土木 ③每年向辽、西
③为对付辽、 士人数
夏交纳“岁币”
西夏在边境大
量屯兵
根源
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杯酒释兵权”,削夺节度使实权
集中军权
设枢密院,与统军将帅互相牵制 实行更戍法,防止武将专权
加强禁军,“强干弱枝”、“内外相
制” 中央:分相散权 集中行政权
参知政事: 分行政权 枢密使: 分军权 三司使: 分财政权
保马法 将兵法
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军器监
育 为变法育人才, 科举改革
才 造舆论
整顿太学
作用
减轻人民负担 抑制豪强兼并 促进生产发展 增加财政收入
节省政府开支 提高军队战斗力 增加武器装备
培养了革新人才 宣传了革新思想
木兰陂
木兰陂位于福建莆田市,始建于北宋中期, 是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不仅抵御海潮,
范仲淹(989—1052)
先
后
天
天
下
下
之
之
忧
乐
而
而
忧
乐
范仲淹的故乡—— 苏州天平山
宋 仁 宗
巩固练习1
1.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关键问题是( )
C
A.辽、夏的军事威胁 B.土地荒芜、水利废毁
C.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D.官僚地主隐瞒田产,逃避税收
2.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 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
450万贯 428万贯 355万贯 1233万贯
宋仁宗庆历年间 (1041—1044)
1975万贯 1710万贯 715万贯 4400万贯
问题探究1:北宋中期的“三冗”现象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冗兵”
“冗官”
“冗费”
①政府将受灾 ①北宋初年为 ①军队官员激增
流民编入军队 集中行政权,
原因
②为集中军权, 一职多官 扩大禁军数量 ②扩大科举取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
—— 王安石
宋神宗赵顼 (1048—1085)
宋英宗之子。 1067—1085年在位, 曾说:“天下弊事至多, 不可不革。”即位后, 不治宫室,不事游幸, 有恢复河朔、革除弊政 之志,用王安石行新法, 励精图治。
2.内容
思考题 1)王安石认为国家贫困的原
因是什么? 2)王安石认为农民不能生产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 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3.宋太祖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又造成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 由此得出的最大教训是( ) A.政治改革应与发展经济相结合
A B.要防止权力的过分集中
C.必须提高办事效率,实行精兵简政 D.应加强地方防御能力 4.北宋统治者采用“分化事权”方法的直接结果是( ) A.防止了文官武将专权 B.形成了“积弱”的局面 C.形成了冗官局面 D.导致财政入不敷出
材料1 材料2
材料1 北宋王朝收支情况表
年代 1021年 1049年 1065年
收入(贯) 15 085万余 12 625万余 1l 613万余
支出(贯) 12 677万余 “所出无余” 13 186万余
请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北宋中期的什么状况? 为什么会导致这种状况出现?
王小波、李顺起义
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二月,四川饥民王小波、李顺聚众起 义。王小波提出“均贫富”的口号,得到贫民的拥护,起义队伍很快壮大, 增加至数万人。十二月,王小波身受重伤战死,义军由其妻弟李顺为头领 继续斗争。由于起义军纪律严明,李顺又善于收用人才,队伍发展到数十 万人。
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正月,起义军攻下成都,建立了大蜀政权, 李顺为大蜀王,改元应运。宋太宗急令亲信宦官王继恩领大军攻占了剑门 关,经栈道长驱入川。五月,王继恩攻破成都,李顺战死。十一月,李顺 余部被击溃,起义军被镇压下去。
材料2:北宋时期农民负担的加重
项目 商税 酒税 盐税 总计
宋真宗景德年间 (1004—1007)
C
二、王安石变法
1.背景
原因:北宋积贫积弱,面 临严重社会危机
财政危机 政治危机 边疆危机
条件
庆历新政奠定基础 宋神宗的支持 部分封建士大夫的推动
目的:缓解社会危机,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
王安石(1021-1086),字 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 22岁中进士后长期在地方任职, 对百姓疾苦、社会弊病有较多了 解,学问、道德、政绩俱获称颂。 王安石个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为人刚正,意志坚强。至神宗即 位,安石已是“独负天下大名三 十余年”,大家都认为“介甫不 起则已,起则太平可立致,生民 必被其泽” 。
地方:文官任知州 通判监督知州
集中财权:设转运使
Hale Waihona Puke 材料朱熹总结北宋败亡的教训时说:“本朝鉴五代藩镇 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 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 溃散。”
请思考:
(1)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是什么? (2)朱熹认为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了 什么后果?他的看法是否正确?
北宋、辽、西夏形势图
2.挽救危机的尝试——庆历新政(1043年)
直接原因:宋夏战争的失败激化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 目的:革除弊政、维护封建统治 人物: 范仲淹 宋仁宗 措施: 以整顿吏治为核心 结果: 失败 失败原因 改革触犯保守派官僚利益,遭到他们反对
宋仁宗动摇 影响: 揭开了北宋变法改革的序幕
91《王安石变法》
课标要求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的主要内容,评价
其历史作用。
一、背景:积贫积弱的北宋
1.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
“冗官、冗兵、冗费”现象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 辽、西夏的威胁
财政危机(积贫) 军力队低战下斗(积弱)
政治危机 (阶级矛盾)
边疆危机 (民族矛盾)
的原因是什么? 3)王安石认为最好的理财方
法是什么? 4)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是
什么?
生产过少
土地兼并 繁重的徭役 依靠天下所有的劳动 力去开发自然资源
“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措施
目的
内容
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
富 国
缓解财政危机, 免役法 改变积贫局面。 市易法
方田均税法
均输法
缓解内忧外患, 保甲法
强 兵
改变积弱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