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高》导学案
《三角形的高》微课教案
![《三角形的高》微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e10481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17.png)
《三角形的高》微课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角形的高》微课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角形的高》微课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三角形分类活动,认识并识别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及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师: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角,你们能够回忆出来吗?生: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师:那就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这些角吧!(巡视并抽取一张展示通过多媒体)现在你们有办法将这几个角变成三角形吗?动手试试吧!生:我觉得只要把它们的两边连结起来就可以了生:但是周角、平角好像不行啊。
师:同学们,你们画得怎么样了?是不是和刚才两位同学的想法一样啊。
(通过多媒体展示画出的三角形);现在屏幕上只有三个三角形了,你们仔细观察并思考该给它们取个什么样的名字了?二、动手探究、掌握新知生: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师:哇,速度真快,那你能把你是怎么想的告诉大家吗?生:因为第一个有一个直角,第二个有一个钝角,第三个有一个锐角师:你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咱们再来仔细观察以上三个图形。
第一个三角形有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第二个三角形有一个钝角和两个锐角,第三个三角形有三个锐角生:哦,它们三个都有锐角,有的两个,有点三个师:这位同学多么仔细啊!所以刚才那位同学的表述还有一点小问题说的不恰当,你们能帮他纠正吗?生:要有三个锐角的三角形才是锐角三角形,因为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也有两个锐角师:嗯,说的真不错,同学们你们都认识到了吗?今天我们将来学习三角形的分类,现在情同学们将附录中裁剪好的12个小三角形进行分类,记得要说出你分类的理由。
生:我把17号三角形分一类,8---12号三角形为另外一类,因为一类比较小,一类比较大生:我把1和2号三角形分一类,37号分一类,8---12号三角形分一类,因为第一类有直角、第二类三角形的角都是锐角、第三类三角形有一个钝角和两个锐角师:这俩为同学分的方法都可以的,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着屏幕,从角的特点,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有:3号7号;一个直角的三角形:1号和2号;一个钝角的三角形:8号12;那么,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称为锐角三角形、有一个直角的三角形称为直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称为锐角三角形师:同学们,为什么锐角三角形三个都是锐角而不说一个角是锐角了?生:因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也有两个锐角啊师:嗯,说的真棒,我们就是根据三角形最大的内角的度数来命名的,现在情你们观察3号---7号三角形他们还有什么特点生:他们大小都差不多师:那就得用尺子测量一下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我们称为等边三角形,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称为等腰三角形(屏幕展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及等腰三角形的腰)师: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生:不是,以为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师:请再认真看题目: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生:哦,是,因为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所以也可以称为等腰三角形师:那等腰三角形要如何变成等边三角形了?生:只要另外一边和两条要相等就可以了。
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高](https://img.taocdn.com/s3/m/1e3e1f4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7e.png)
《三角形的高》学教案三角形的高预学单1 三角形有()个顶点,()个角和()条边。
2三角形两条边长度和()第三边。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4画出三角形的高。
5把一根14厘米的吸管剪成三段,用线串成一个三角形,可以怎样剪?有几种剪法?6为什么生活中许多物体都有三角形的结构?这是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也就是当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确定以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不会改变。
在你的周围找找,还能找到这样的例子吗?三角形的高练习单1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2画出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高导学单一填空。
1、一个三角形最多有()个钝角或()个直角,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个锐角,至多有()个锐角。
2、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条高。
3 许多物体上都有三角形的结构,如自行车车架、人字梁等,这是因为三角形具有()4、三角形有()个顶点,()个角和()条边。
5、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这条()是三角形的底二判断1、三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是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对边所作的高,比相交于这个顶点的两条边都短。
()4用三根长度分别为5厘米、5厘米和11厘米的绳子可以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5、三角形中两条较短的边长度的和小于第三条边。
()三、选择。
1、下列各组中,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的是()A.3厘米、4厘米、5厘米B.6厘米、2厘米、9厘米C.5厘米、7厘米、1厘米2、一个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180°. A.大于B.等于C.小于四操作1、画出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2、在下面的点子图上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锐角三角形,使它们的底是3厘米、高是4厘米。
(每一小格边长1厘米)《三角形的分类》学教案三角形的分类》预学单1、你学过哪几种角?小于平角的角可以分为哪几类?怎样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或钝角?2、任意画几个三角形,看看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什么角?3、如果你给三角形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类?《三角形的分类》练习单1、判断下列说法对吗?3个角都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导学案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e7b21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4.png)
《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导学案课题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学科数学年级八年级上册知识目标1.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中线并能在具体情境中作出它们;2.经历画图等实践过程认识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3.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有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概念的简单运用及它们的几何语言表达难点:钝角三角形的高的画法教学过程知识链接 1.试一试找出线段AB的中点。
2.已知A、B分别是直线l上和直线l外一点,分别过点A、点B画直线l的垂线。
3.作出∠ABC的角平分线BD。
4.三角形按角分类可分为哪几种?(前面我们学习过三角形、它包含的元素也有边、角、顶点也会涉及到上述一些操作、具体该怎么做呢?它们会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课时!)合作探究※1、三角形的高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D CBA表示方法: 1.AD是△ABC的BC上的高线.2.AD⊥BC于D.3.∠ADB=∠ADC=90°.几何语言:∵AD 是△ ABC 的高,∴∠ BDA = ∠ CDA =90°.注意:标明垂直的记号和垂足的字母※2、三角形的三条高(1)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是在三角形的内部还是外部?画一个锐角△ABC ,过A 点向它所对的边BC 所在的直线画垂线,垂足为D ;通过画图你发现了什么?结论: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交于一点、在三角形内部(2)你能画出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吗?直角边BC 边上的高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B)直角边AB 边上的高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CB)斜边AC 边上的高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BD)观察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你又有什么发现?结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交于一点、在直角三角形的顶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在三角形的外部(3)三角形高的特点:※3、三角形的中线如图,教师给出一个准备好的三角形纸片,把B,C 重合对折,折痕与BC 交于点D.D 点有什么特殊性?D C B A定义: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几何语言:∵AD 是△ ABC 的中线∴BD=CD= 21BC 动手做一做: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然后利用刻度尺画出这个三角形三条边的中线,你发现了什么?结论: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定义:三条中线的交点,(如图中点O )叫做三角形的重心※4、三角形中线的特点想一想:三角形的中线分成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证明你的猜想。
三角形的高 导学案
![三角形的高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4e4ee1b84ae45c3b358ced.png)
三角形的高导学案
姓名:
1、定义:
2、做出下列三角形的高
1、画出下列三角形的高
3、如图,过△ABC的顶点A,作BC边上的高,以下作法正确的是()
A.B.C. D.
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B、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
C、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
①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内部;②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部;③三角形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7、.三角形的下列四种线段中一定能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的是()
A.角平分线B.中位线C.高D.中线
8.△ABC的两条中线AD、BE交于点F,连接CF,若△ABC的面积为24,则△ABF的面积为()
A .10
B .8
C .6
D .4
9、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都在三角形内
B 、直角三角形的高只有一条
C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外
D 、三角形至少有一条高在三角形内
11、C B A ABC ∠=∠=∠∆51
31
中,,则此三角形为。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高》导学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高》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636cf24afe04a1b071de4b.png)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高》导学案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
知道三角形有三条高。
2学会画三角形的高。
3了解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条高的画法及特征。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
教学难点:了解三角形三条高的画法。
教学资源:三角板、学生的学习单。
教学活动:同学们好,这节我们研究三角形的高。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
(演示)。
这节我们继续研究三角形高的有关知识。
2揭示题(板书题:三角形的高)二、操作演示,观察发现。
(边演示边说)如果我们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2老师在黑板上示范三角形高的画法:3你觉得三角形会有几条高呢?为什么?(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从三角形的每一个顶点都能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所以有三条高)请同学们画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高。
一名同学上黑板上演示画高。
4认真观察三角形的高,你有什么发现?(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出三条高,三角形的底和高是相互依存的。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相交于一点。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我们再来看直角三角形,你会以B边为底,画出这个三角形的高吗?。
(学生在学习单上画)。
你有什么发现?(老师边演示边说:以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B为底,作高时,要从A点向它的对边B作一条垂线,发现高与另一条直角边AB重合;如果以直角边AB为底,作高时,要从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发现高与另一直角边B重合,也就是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如果一条是底,那么另一条直角边就是它的高。
以斜边A为底,作高时,要从顶点B向它的对边A作垂直线,发现高在三角形内。
直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其中一条在三角形内,另外两条高与两直角边重合。
)2我们再来看钝角三角形,从钝角三角形的B点向它的对边作高,高在三角形内;从A点向它的对边作高,需要把对边B延长,高在三角形外;从点向它的对边作高,需要把对边AB延长,高也在三角形外。
《三角形的高》的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高》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7f268b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4.png)
《三角形的高》的教学设计《三角形的高》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三角形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称三角形这条边上的高。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三角形的高》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的阅读。
《三角形的高》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
知道三角形有三条高。
2.学会画三角形的高。
3.了解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条高的画法及特征。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
教学难点:了解三角形三条高的画法。
教学活动: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研究三角形的高。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三角形高的有关知识。
二、操作演示,观察发现1. 如果我们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这样看来,从C点到它的对边AB能作一条高,从B点到它的对边AC也能做一条高。
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出三条高,三角形的底和高是相互依存的`。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相交于一点。
2.我们再来看直角三角形,以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BC为底,作高时,要从A点向它的对边BC作一条垂线,发现高与另一条直角边AB重合;如果以直角边AB为底,作高时,要从C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发现高与另一直角边BC重合,也就是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如果一条是底,那么另一条直角边就是它的高。
以斜边AC为底,作高时,要从顶点B向它的对边AC作垂直线,发现高在三角形内。
直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其中一条在三角形内,另外两条高与两直角边重合。
3.我们再来看钝角三角形,从钝角三角形的B点向它的对边作高,高在三角形内;从A点向它的对边作高,需要把对边BC延长,高在三角形外;从C点向它的对边作高,需要把对边AB延长,高也在三角形外。
钝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其中一条高在三角形内,另外两条高在三角形外。
三、总结归纳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任何三角形都有三条高,其中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并且相交于一点;直角三角形其中一条在三角形内,另外两条高与两直角边重合;而钝角三角形其中一条高在三角形内,另外两条高在三角形外。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导学案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be90290066f5335a812169.png)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导学案课前检测: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为什么?(1)3,4,8 (2)5,6,11 (3)5,6,102.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和6,第三边2为偶数,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A.10B.12C.14D.163.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3,10,c,则_____<c<______.学习目标:1、掌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等概念,能找到并会画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2、能够利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3、进一步培养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能找到并会画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学习难点:能够利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二、探究学习你能总结什么是三角形的高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这三个三角形ABC的边BC上的高AD在各自三角形的什么位置?你能说出其中的规律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2:画出下列三角形的中线你能总结什么是三角形的中线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三角形三条边的中线的位置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如图,AD,BE,CF 是三角形ABC 的三条中线,则AB=2_____,BD=______,AE=1_____.活动3:画出下列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练习:如图,AD,BE,CF 是三角形ABC 的三条角平分线,则∠1=_____,∠3=21______,∠ACB=2_____.课堂小结: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收获?牛刀小试:1.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 .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人教版小学四下数学《三角形的高》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下数学《三角形的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a80fbd998fcc22bcd10de4.png)
人教版小学四下数学《三角形的高》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
知道三角形有三条高。
2.学会画三角形的高。
3.了解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条高的画法及特征。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
教学难点:了解三角形三条高的画法。
教学过程: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研究三角形的高。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三角形高的有关知识。
二、操作演示,观察发现1. 如果我们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这样看来,从C点到它的对边AB能作一条高,从B 点到它的对边AC也能做一条高。
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出三条高,三角形的底和高是相互依存的。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相交于一点。
2.我们再来看直角三角形,以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BC为底,作高时,要从A点向它的对边BC作一条垂线,发现高与另一条直角边AB重合;如果以直角边 AB为底,作高时,要从C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发现高与另一直角边BC重合,也就是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如果一条是底,那么另一条直角边就是它的高。
以斜边AC为底,作高时,要从顶点B向它的对边AC作垂直线,发现高在三角形内。
直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其中一条在三角形内,另外两条高与两直角边重合。
3.我们再来看钝角三角形,从钝角三角形的B点向它的对边作高,高在三角形内;从A点向它的对边作高,需要把对边BC延长,高在三角形外;从C点向它的对边作高,需要把对边AB延长,高也在三角形外。
钝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其中一条高在三角形内,另外两条高在三角形外。
三、总结归纳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任何三角形都有三条高,其中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并且相交于一点;直角三角形其中一条在三角形内,另外两条高与两直角边重合;而钝角三角形其中一条高在三角形内,另外两条高在三角形外。
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导学案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7ae35583c4bb4cf6ecd13e.png)
了解三角形.AB 的中点E.则有∠_____=_____∠AOB. 作出△ABC的另外两条高. D ,类比三角形高线的定义,并画出△ABC 其他的两条中ABC3.(1C【归纳总结】三角形的高或其延长线相交于一点,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直角三角形的顶点上,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ABC 中,AB =AC =5,BC =6,AD ⊥BC于点D ,且AD =4,若点P 在边AC 上移动,求BP 的最小值.方法总结:面积法的应用:若涉及两条高求长度,一般需结合面积(但不求出面积),利用三角形面积的两种不同表示方法列等式求解. 2问题1:任意作一个三角形,画出它的三条中线,观察,有什么结论?问题2: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猜想△ABD 与△ACD 的面积关系,并证明.【归纳总结】1.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2.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例2:如图,在△ABC 中,E 是BC 上的一点,EC =2BE ,点D 是AC 的中点,设△ABC ,△ADF 和△BEF 的面积分别为S △ABC ,S △ADF 和S △BEF ,且S △ABC =12,求S △ADF -S △BEF 的值.方法总结: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高相等时,面积的比等于底边的比;底相等时,面积的比等于高的比.探究点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例3:如图,DC 平分∠ACB ,DE ∥BC,∠AED=80°,求∠ECD 的度数.二、课堂小结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 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三角形的中 线把三角形分为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连接这个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角形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B .三角形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C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可能在三角形内,也可能在三角形外D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2.在△ABC 中,AD 为中线,BE 为角平分线,则在以下等式中:①∠BAD =∠CAD ;②∠ABE =∠CBE ;③BD =DC ;④AE =EC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3.如图,△ABC 中∠C =90°,CD ⊥AB ,图中线段中可以作为△ABC 的高的有 ( )A .2条B .3条C .4条D .5条4.画△ABC 中AB 边上的高,下列画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1) ∵BE 是△ABC 的角平分线,C 三角形的有关线段1 _____.∴____ = _____=2(2)∵CF是△ABC的角平分线,∴∠ACB= 2______= 2______. 第5题图第6题图6.如图,AD是△ABC的中线,CE是△ACD的中线,S△AEC=3cm2,则S△ABC=____..7.在△ABC中,CD是中线,已知BC-AC=5cm, △DB C的周长为25cm,求△ADC的周长。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高》学案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高》学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4bd37a9b6648d7c1c746bc.png)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高》学案苏教版教学内容:p24、2教材简析:这节教学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概念是有关三角形的重要概念,是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
例题首先通过量人字梁的高,引导学生初步联系现实生活感知三角形的高,然后通过图示介绍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意义,建立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概念。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高,并正确地画高。
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意义,了解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只限三角形内部的高)2、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显示生活的联系。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准备:三角尺、学具盒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在作业本上分别的画三种情况:(图略)(1)a+b<;(2)a+b=;(3)a+b>明确:只有当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的时候,这样的三条边才能围成三角形;一般判断的时候只要把最短的两条边加起来和最长的比就可以了。
2、画一个类似于人字梁的三角形(只要外面的三条边)说说三角形的组成: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二、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我们刚才说到三角形有三条边,这节我们将要来认识关于这个三角形神秘的第四条线段,你猜是什么?(高)板书:高由“高”你联想到了什么?(垂直、直角标记……)2、示范画高的方法:边画边说:以这条边为底,现在要找它的高。
板书:底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和它重合,(不断移动)说说它的垂线有多少条?(无数条)其中只有一条很特殊,你能说说是哪一条吗?(从对面的顶点画下来的这条垂线)用虚线画一画。
指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画的这条线段用虚线表示,画完后还要画出直角标记和“高”(或用字母“h”表示)学生在作业本上,模仿板书也画一画。
3、画一个三条边都是斜方向的锐角三角形,以其中一条边为底,你能画出它的高吗?请一个学生上黑板,用三角板摆一摆它的高在哪里?学生把该样子的三角形也画在作业本上,并画出其中的一条高。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高》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c3166719e8b8f67c1cb9d7.png)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高》教案教学内容:p.24、25教材简析:这节课教学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概念是有关三角形的重要概念,是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
例题首先通过量人字梁的高,引导学生初步联系现实生活感知三角形的高,然后通过图示介绍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意义,建立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概念。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高,并正确地画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意义,了解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只限三角形内部的高)2、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显示生活的联系。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准备:三角尺、学具盒等教学过程:一、复习1、在作业本上分别的画三种情况:(图略)(1)a+bc明确:只有当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的时候,这样的三条边才能围成三角形;一般判断的时候只要把最短的两条边加起来和最长的比就可以了。
2、画一个类似于人字梁的三角形(只要外面的三条边)说说三角形的组成: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二、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1、我们刚才说到三角形有三条边,这节课我们将要来认识关于这个三角形神秘的第四条线段,你猜是什么?(高)板书:高由高你联想到了什么?(垂直、直角标记)2、示范画高的方法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三角形的高》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高》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dc23d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e.png)
《三角形的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三角形,四年级的学生对三角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的特征、特性,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比较抽象。
要解决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特点之间的矛盾,就要充分运用其直观性进行教学。
在学习《三角形的特性》这一课,我们班对于三角形作高遇到极大的困难,特别的钝角三角形的形外高。
所以我设计制作了《三角形的高》微课,让学生可以直观形象的识高、画高,也便于课后反复观看和巩固,进而能全班学生达标过关。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三角形的高,能画任意三角形的三条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会画任意三角形的高【教学难点】画钝角三角形夹钝角的两边上的高(形外高)【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观察法【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尺,直尺。
【教学过程】一、回顾梳理问题一师: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问题二师:下面哪些图形是三角形?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二、知识迁移重运用探究一:何为高?播放视频1微课内容:师:同学们,前面这座山巍然挺立,风景真美,我们今天就是到这座山顶郊游。
【学情预设】男生(1):每个人都有身高,那么这座山有多高呢?【学情预设】女生(2):我们怎么来测量山的高度呢?师:想一想我们如何测量自己的身高,找到身体的最高点作地面的垂线,这条垂线的距离就是我们的身高,山也一样,从山顶最高处作山底的垂线,这条垂线的距离就是山的高度。
【学情预设】男生(1):我发现这座山像一个三角形,我们可以比拟成一个三角形,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苏教版数学四下《三角形的高》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下《三角形的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8c553d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d.png)
苏教版数学四下《三角形的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高》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学会用三角板和直尺画三角形的高,并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特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知识,对于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和求法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践操作和讲解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动手操作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和关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学会用三角板和直尺画三角形的高,并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学会用三角板和直尺画三角形的高,并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高。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的高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地感受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和求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板、直尺、多媒体课件。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三角板、直尺、练习纸。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三角形的高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三角形的高是什么吗?”让学生回顾三角形的高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讲解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和求法。
讲解三角形的高是指从三角形的顶点到对边的垂线段,并用三角板和直尺演示如何画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高及三角形的分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三角形的高及三角形的分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c3844d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83.png)
《三角形的高及三角形的分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三角形的高及三角形的分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四年级下册数学第80页至第82页。
2. 详细内容:a. 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b. 三角形的分类及其特征;c. 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高的概念,掌握计算三角形高的方法;2. 使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分类,能正确识别各种类型的三角形;3. 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三角形高的计算方法,三角形分类的特征;2. 教学重点:三角形高的概念,三角形分类的判断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三角板、直尺;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三角形物体,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a. 讲解三角形的高的概念,通过示例演示如何用直尺和三角板测量三角形的高;b. 讲解三角形的分类,引导学生理解各种类型三角形的特征;c. 讲解三角形的性质,通过实例展示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随堂练习:a.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80页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三角形高的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b. 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教材第81页的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c.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三角形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例题讲解:以教材第82页的例题为例,讲解如何运用三角形的高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三角形的高:定义、计算方法;2. 三角形的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3. 三角形的性质:稳定性、面积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题目:教材第82页的练习题。
2. 答案:待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批改并给予讲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应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角形的高导学案
![三角形的高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b5625cf7ec4afe04a1df87.png)
三角形的高导学案一、导学1.导入课题:你还记得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怎么画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一种线段---三角形的高.2.学习目标:(1)了解三角形的高的概念; (2)会用工具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 3.学习重、难点:重点: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和画法. 难点:钝角三角形的高. 4.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P4页《11.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第1自然段. (2)自学时间:6分钟.(3)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本的内容.划出你认为重点的语句. (4)自学参考提纲: ① 定义:什么是三角形的高? ②如图1,AD 是△ABC 的高∴AD ⊥BC 于点D (或∠ =∠ =90º)反之,AD ⊥BC 于点D (或∠ =∠ =90º) ∴AD 是△ABC 中BC 边上的高.③请画出下列三角形三边上的高,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二、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三、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三角形的高,这部分知识实际上是探讨线与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学生会作锐角三角形的高,但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边上的高线,学生容易混淆,所以应跟踪学情点拨引导。
②差异指导:引导学生找准要作哪条边上的高,再引导学生掌握直角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的用法。
(2)生助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帮助。
四、强化:Aa图1ABCAB A B A CB C C(1)强调三角形的高线是一条线段(2)作三角形高的方法:(3)练习:如图,写出以AE为高的三角形.五、评价:1.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围绕三维目标):学生当众总结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存在的困惑和不足。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方法、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
(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
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导学案
![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503385be23482fb5da4c6d.png)
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并会画出三角形的高线,利用其解决相关问题;2.认识并会画出三角形的中线,利用其解决相关问题;3.认识并会画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利用其解决相关问题;【学习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高线、中线与角平分线,并会画出图形【学习难点】 画出三角形的高线、中线与角平分线.【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1、三角形按边分可分为什么按角分可分为什么2、下列长度的三个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1)3,6,8 (2)1,2,3 (3)6,8,2二、探索思考知识点一:认识并会画三角形的高线,利用其解决相关问题自学课本65页三角形的高并完成下列各题:1、作出下列三角形三边上的高:2、上面第1图中,AD 是△ABC 的边BC 上的高,则∠ADC=∠ = ° 3、由作图可得出如下结论:(1)三角形的三条高线所在的直线相交于 点;(2)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三角形的 ;(3)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相交于三角形的 ;(4)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三角形的 ;(5)交点我们叫做三角形的垂心练习一:如图所示,画△ABC 的一边上的高,下列画法正确的是( ).知识点二:认识并会画三角形的中线,利用其解决相关问题自学课本4三角形的中线并完成下列各题:1、 作出下列三角形三边上的中线2、AD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则有BD = =21 , 3、由作图可得出如下结论:(1)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 点;(2)锐角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三角形的 ;(3)钝角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三角形的 ;(4)直角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三角形的 ;(5)交点我们叫做三角形的重心A CB A CB AC B A CB练习二:如图,D 、E 是边AC 的三等分点,图中有 个三角形,BD 是三角形 中 边上的中线,BE 是三角形 中________上的中线; 知识点三:认识并会画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利用其解决相关问题自学课本5页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并完成下列各题:1、作出下列三角形三角的角平分线:2、AD 是△ABC 中∠BAC 的角平分线,则∠BAD=∠ =3、由作图可得出如下结论:(1)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 点;(2)锐角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三角形的 ;(3)钝角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三角形的 ;(4)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三角形的 ;(5)交点我们叫做三角形的内心练习三:如图,已知∠1=21∠BAC ,∠2 =∠3,则∠BAC 的平分线为 ,∠ABC的平分线为 .总结: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都是一条线段三、当堂反馈1.课本5页第1题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 ).A .直线B .射线C .线段D .以上都不对3.下列说法: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都是线段;•②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线;③三角形的中线可能在三角形的外部;④三角形的高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并且相交于一点,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如图,AD 是△ABC 的高,AE 是△ABC 的角平分线,AF 是△ABC 的中线,写出图中所有相等的角和相等的线段5.(选做)在△ABC 中,AB=AC ,AC 边上的中线BD 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2cm 和15cm 两部分,求三角形各边的长.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五、课后反思A CB ACB 教AB C。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高学案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高学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844222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69.png)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高》学案苏教版教学内容:p24、2教材简析:这节教学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概念是有关三角形的重要概念,是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
例题第一通过量人字梁的高,引导学生初步联系现实生活感知三角形的高,然后通过图示介绍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意义,成立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概念。
教学重点:熟悉三角形的高,并正确地画高。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意义,了解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只限三角形内部的高)二、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三角形的稳固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显示生活的联系。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进展空间观念和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预备:三角尺、学具盒等教学进程:一、温习:、在作业本上别离的画三种情形:(图略)(1)a+b<;(2)a+b=;(3)a+b>明确:只有当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的时候,如此的三条边才能围成三角形;一样判定的时候只要把最短的两条边加起来和最长的比就能够够了。
二、画一个类似于人字梁的三角形(只要外面的三条边)说说三角形的组成:三条边、三个角、三个极点二、熟悉三角形的底和高:、咱们适才说到三角形有三条边,这节咱们将要来熟悉关于那个三角形神秘的第四条线段,你猜是什么?(高)板书:高由“高”你联想到了什么?(垂直、直角标记……)二、示范画高的方式:边画边说:以这条边为底,此刻要找它的高。
板书:底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和它重合,(不断移动)说说它的垂线有多少条?(无数条)其中只有一条很特殊,你能说说是哪一条吗?(从对面的极点画下来的这条垂线)用虚线画一画。
指出:从三角形的一个极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画的这条线段用虚线表示,画完后还要画出直角标记和“高”(或用字母“h”表示)学生在作业本上,仿照板书也画一画。
3、画一个三条边都是斜方向的锐角三角形,以其中一条边为底,你能画出它的高吗?请一个学生上黑板,用三角板摆一摆它的高在哪里?学生把该样子的三角形也画在作业本上,并画出其中的一条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高》导学案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
知道三角形有三条高。
2.学会画三角形的高。
3.了解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条高的画法及特征。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
教学难点:了解三角形三条高的画法。
教学资源:三角板、学生的学习单。
教学活动:
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研究三角形的高。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
(演示)。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三角形高的有关知识。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高)
二、操作演示,观察发现。
.(边演示边说)如果我们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2.老师在黑板上示范三角形高的画法:
3.你觉得三角形会有几条高呢?为什么?(三角形有三
个顶点,从三角形的每一个顶点都能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所以有三条高)请同学们画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高。
一名同学上黑板上演示画高。
4.认真观察三角形的高,你有什么发现?(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出三条高,三角形的底和高是相互依存的。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相交于一点。
)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我们再来看直角三角形,你会以Bc边为底,画出这个三角形的高吗?。
(学生在学习单上画)。
你有什么发现?(老师边演示边说:以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Bc为底,作高时,要从A点向它的对边Bc作一条垂线,发现高与另一条直角边AB重合;如果以直角边AB为底,作高时,要从c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发现高与另一直角边Bc重合,也就是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如果一条是底,那么另一条直角边就是它的高。
以斜边Ac为底,作高时,要从顶点B向它的对边Ac作垂直线,发现高在三角形内。
直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其中一条在三角形内,另外两条高与两直角边重合。
)
2.我们再来看钝角三角形,从钝角三角形的B点向它的对边作高,高在三角形内;从A点向它的对边作高,需要把对边Bc延长,高在三角形外;从c点向它的对边作高,需要把对边AB延长,高也在三角形外。
钝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其中一条高在三角形内,另外两条高在三角形外。
四、反思总结,自我建构。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因答可以是两个方面)一是从高的画法说;二是从发现说。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任何三角形都有三条高,其中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并且相交于一点;直角三角形其中一条在三角形内,另外两条高与两直角边重合;而钝角三角形其中一条高在三角形内,另外两条高在三角形外。
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到这儿,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