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新教材减数分裂
高中生物《第二章 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二章 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38fd4dee9b89680203d82568.png)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 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1个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2n) 减数第一次分裂
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n) 减数第二次分裂 4个精子细胞(染色体数:n) 4个2种精子(染色体数:n)
助细胞
2个
2个 (n)
反足细胞 3个
一个花粉粒中有-----精子 一粒种子需要------精子(双受精) 一个雌蕊中只有-------子房 一个胚珠只能形成-------种子 一个子房中可以有------胚珠 一个果实中可以有-------种子
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子房壁 2n 果皮 2n
子 房 胚珠
(二)受精作用 1.概念: 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卵细胞细胞膜 外面出现了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 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二者的染色体会合。 3.结果: 受精卵的染色体数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 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意义: 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 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体细胞
精子
精子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四)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点
减数分裂
1、染色体复制一次,细 胞连续分裂两次
有丝分裂
1、染色体复制一次, 细胞只分裂一次
不 2、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 2、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等 同 分裂时出现联会、四分体、非 点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分离等现 行为
高中生物 减数分裂课件(共51张PPT)
![高中生物 减数分裂课件(共5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2acf64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7.png)
A32,32,64,32,16 B16,16,32,16,8 C32,32,32,16, 8 D16,16,16,16,16
8、人的卵细胞内有23条染色体,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期生成的四分体及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姐妹染色 单体数依次是( )
A46,46,23 B23,46,0 C46,46,23 D23,46,92
与有丝分裂一样,也有两出现、两消失
前期⑴
相关概念:
a
同源染色体:
1
b
c
d
2
e
联会 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
的两条染
色体,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形状和大小一般
f
3 都相同。
g
h
4
但是有形状和大小不一样的,例如男
性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1和2、3和4 非同源染色体:1和3、1和4、2和3、2和4 姐妹染色单体:a和b、c和d、e和f、g和h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
同源染色体排列于赤道板上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
细胞向内凹陷 1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为2个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数目减半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
非同源染色体 散乱分布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
非同源染色体
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中
后
精子 (细胞)
染色 体数
2n
2n
2n
n
n
2n n
DNA 分子
2a
4a
4a 2a
2a
2a a
2.1《减数分裂》说课教案(通用6篇)
![2.1《减数分裂》说课教案(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f9f10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b.png)
2.1《减数分裂》说课教案(通用6篇)2.1《减数分裂》说课教案篇1《减数分裂》说课教案-01-12(来源):[暂无]一、教材地位和作用《减数分裂》这一课题是在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一节的其次部分。
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
它以学过的细胞学学问、染色体学问、有丝分裂学问、生殖种类学问为基础。
通过学习,使同学全面熟悉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
二、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把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2、力量目标:通过观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育同学识图、绘图力量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力量。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性的熟悉,培育对立统一和进展变化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概念和过程。
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和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难点又是重点。
初学者对此缺乏感性熟悉,较难抓住本质。
四、教材处理依据教材的重难点、同学的实际状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支配2个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其次课时学习卵细胞的开成过程,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异同点的比较。
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叙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同学思索一系列问题,使他们乐观主动参加到教学中,在猎取学问的同时,培育同学观看、比较和总结的力量。
在猎取学问的同时,培育同学观看、比较和总结的力量。
六、详细的教学过程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导言首先以问题引入,引发思索(1)什么是有性生殖?(2)其主要方式是什么?回答之后,演示卵式生殖过程即受精作用,提示同学留意受精卵中的染色体组成,为进一步观看受精卵中染色体的特点,又设计动画模拟精卵的结合过程。
人教版 新课标 高中生物 必修2 第二章 第一节 减数分裂(第1课时) 教学课件
![人教版 新课标 高中生物 必修2 第二章 第一节 减数分裂(第1课时) 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f1041fa8114431b80dd806.png)
2 c’ d d’ c
3 4
染色体的交叉互换(联会)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发生缠绕而互换染色体片段。
一、)减数分裂 I
减I 间期
前期
复制
联会
四分体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2N
2N
前期 膜仁消失显两体
有丝分裂
一、)减数分裂 I
减I 中期 后期
中期: 整齐排列分布于 赤道板两侧(平 面)
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 移向细胞两极
前期 间期
中期 后期 分裂期
末期
观/察/思/考
?
精子
?
有丝分裂 ? 卵细胞 配子
受精作用
?
?
?
受精卵
染色体数目:
有丝 分裂
有丝 体细胞 分裂
子细胞 子细胞
2N
2N
2N
质疑:配子源于什么细胞通过何种分裂方式产生的? 精子和卵细胞中含有多少条染色体?
魏斯曼的预测:
2N
体细胞 体细胞
特殊 过程 特殊 过程
一、)减数分裂 I
减I 末期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2N
2N
减I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
一、)减数分裂 I
减I
减 I
后期
末期
同源染色 体分离
有丝
减I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 有丝分裂结果:染色体数目不变
着丝点 分裂
一、)减数分裂 I
2N
减I结果: 2个 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数目减半
2N
次级 精母 细胞
特点: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 出现四分体
概念:联会、同源染色体、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同,来源不同; 比如:A和B,C和D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教学案例【优秀4篇】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教学案例【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591d5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a.png)
教案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并且显示出教师对课标、教材、学生的理解和把握的水平以及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以下内容是牛牛范文为您带来的4篇高中生物《减数分裂》教学案例,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篇一基因的本质一、--的基本理念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设计问题串,组织探究活动,整个教学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动脑的过程中学会把握要点,逐步得出结论,最终获得知识,真正用科学思维方式来学习生物学知识。
二、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以美国历第一位华裔首席刑侦鉴定专家李昌钰的杰出成就为切入点,先后展示我校探究实验室的pcr仪图片、dna指纹检测图等,并交流以下问题:dna指纹图上的片段代表什么?是否就是基因?(很多学生都会回答是基因。
)借此引出核心问题的探讨:基因是否等于dna?(二)资料分析,解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新教材“遗传与进化”本节内容的资料1和3(从数量关系上分析基因与dna的关系),并思考以下问题:1、一个dna分子就是一个基因吗?2、填写下页表:通过对资料中数据的分析,学生写出关系式:全部基因的碱基对数<dna分子的碱基对数,并得出以下结论:基因是dna的片段。
< p="">问:人的dna分子中,有98%不能称为基因,而只有2%能称为基因,同样是dna 的一段序列,之所以能称为基因,有何特殊的作用?阅读资料2和4(从基因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思考以下问题:1、资料2中转基因小鼠为何能发光?为何要设置第3号小鼠?2、吃得多就一定能长胖吗?资料4中的hmgic基因起什么作用?学生能从资料2中的信息比较容易地得出转基因小鼠发光是因为获得了海蜇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在这里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挖掘提升:小鼠能发光,证明海蜇的这种基因不仅传给小鼠,而且能表现出来,起到控制小鼠的特定性状的作用,即具有了特定的“效应”。
人教版生物高中必修二《 减数分裂》PPT
![人教版生物高中必修二《 减数分裂》PPT](https://img.taocdn.com/s3/m/df0e7b4410661ed9ad51f396.png)
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
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同
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
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
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
离
场所
睾丸
卵巢
细胞质
不
分裂
均等分裂
主要是不均等分裂
同
子细胞 1 个精原细胞 1 个卵原细胞→1 个卵细
点
数目
(3)联会和四分体的关系(如图 2 所示)
3.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 (1)姐妹染色单体:同一着丝点连着的两条染色单体。如图 1 中
的 a 和 a′、b 和 b′、c 和 c′、d 和 d′ 。
(2)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同着丝点连接着的两条染色单体。如图 1 中的 a 和 b(b′)、a′和 b(b′)等。
中均无同源染色
色体
胞中均无同源染
体
色体
(2)鉴别图像的常用方法
【方法技巧】 分裂图像的判断
(2)根据细胞质分配判断细胞类型
[对点演练]
(2)同源染色体既可以是复制之前不含染色单体的染色体, 也可以是复制之后含染色单体的染色体。
(3)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出现同源染色体 的联会现象和四分体。
[对点演练]
1.某动物的精子中有 16 条染色体,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 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 分子数、 脱氧核苷酸链数分别是( )
⑥ff′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 数目加倍,但是 DNA 含量不变。
⑦H(h)点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后,由姐妹染色单 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细胞分裂图像鉴别 (1)常见的前期、中期、后期的分裂图像(以 2N=4 为例) 比较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等数目变化规律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等数目变化规律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b8ec565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f.png)
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核DNA等数目的变化规律
基础知识•双基夯实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含量的变化(假设 某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为2c)。
细胞分裂图像
相关时期
染色体数 核DNA数 染色单体数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__2_n___ 2c→4c
0→4n
细胞分裂图像
相关时期 染色体数 核DNA数 染色单体数
__前__期___ __2_n___
4c
4n
减 __中__期___ 数 分 裂 __后__期___ Ⅰ
末期
__2_n___4_c____ 4c→2c
4n 4n 4n→2n
细胞分裂图像 相关时期 染色体数 核DNA数 染色单体数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2课时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 DNA等数目变化规律
1.掌握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掌握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的相关实验技能。 3.阐明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卵细胞。
1.通过比较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理解细胞生命活动的动态 变化并建立辩证统一的观点。(生命观念)
合作探究 根据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核DNA分子数目变化规 律,请在下列坐标系中构建相应的坐标曲线图。
(1)图中,染色体∶核DNA=1∶1的时期是__减__数__分__裂__前__的__间__期__D_N_A__ _复__制____之前和_减__数__分__裂__Ⅱ__后__期__着__丝__粒__分__裂__之后。
前期
__n__ __2_c____
2n
减
中期
__n__
2c
减数分裂高中生物PPT课件
![减数分裂高中生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5bde1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d.png)
减数分裂高中生物PPT课件目录•减数分裂基本概念与意义•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准备•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至后期变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及特点•减数分裂在生殖过程中作用•实验观察与案例分析•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PART01减数分裂基本概念与意义定义及生物学意义定义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其特点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生物学意义减数分裂是生物有性生殖的基础,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精子和卵子)结合后,恢复了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遗传的稳定性。
减数分裂过程简述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的复制。
第一次分裂前期Ⅰ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中期Ⅰ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Ⅰ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第二次分裂前期Ⅱ无同源染色体;中期Ⅱ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Ⅱ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末期Ⅱ细胞质分裂,形成四个子细胞。
染色体行为与遗传规律染色体行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会发生一系列特殊的行为变化,如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等。
遗传规律减数分裂与遗传的三大基本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与交换定律密切相关。
这些规律揭示了生物在形成配子时染色体的分配和组合方式,从而决定了后代的遗传特征。
PART0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准备染色体复制与DNA合成染色体复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进行自我复制,包括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NA合成DNA在复制过程中,以亲代DNA分子的链为模板,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酶和能量的作用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子代DNA分子。
纺锤体形成和核膜破裂纺锤体形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纺锤丝牵引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核膜破裂随着纺锤体的形成,核膜逐渐破裂,核仁逐渐消失,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央。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精华版ppt课件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精华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85af6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d.png)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生物体性状改变、遗传疾病发生以及生物进化的 发生。
07
知识拓展与前沿动态
Chapter
减数分裂在生殖医学中的应用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通过减数分裂原理,研究 精子和卵子的发生过程, 为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 术提供理论支持。
生殖障碍治疗
研究减数分裂异常导致的 生殖障碍,如染色体异常 、不孕不育等,为相关疾 病的治疗提供思路。
讨论。
05
记录方法
02
2. 用表格记录不同时期 的染色体行为变化,包 括染色体数量、形态、
位置等。
04
案例分析:减数分裂异常现象探讨
异常现象一
染色体不分离
原因分析
可能是纺锤丝形成受阻或着丝点分裂异常导致。
影响
导致子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异常,进而影响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生物体 的正常发育。
案例分析:减数分裂异常现象探讨
02
减数分裂前期
Chapter
染色体复制与准备
染色体复制
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进行自 我复制,每条染色体形成两条姐妹染 色单体,但着丝点并未分裂,因此染 色体数目并未增加。
DNA复制
准备阶段
染色体复制完成后,细胞进入减数分 裂的前期,此时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 ,纺锤体开始形成。
随着染色体的复制,DNA也进行复制 ,使得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加倍 。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精华版ppt课件
目录
• 减数分裂概述 • 减数分裂前期 • 减数分裂中期 • 减数分裂后期 • 减数分裂末期 • 实验观察与案例分析 • 知识拓展与前沿动态
01
减数分裂概述
Chapter
定义与意义
定义
减数分裂是指有性生殖的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 中发生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其特点是DNA复制 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精华版(共65张PPT)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精华版(共6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0c9ce53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e.png)
精原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特点:染色体的复制(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11
(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初级精母细胞
特点: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 大小和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 一对染色体。
联会: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共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有丝分裂DNA含量 变化
有丝分裂染色体变化
减数第一次分裂与有丝分裂各时期比较:
前期
同源染色体联合形成四 分体
染色体杂乱排布
中期
四分体排列于赤道板
着丝粒排布于赤道板
后期
或
四分体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粒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末期
或
无同源染色体
有染色单体
有同源染色体
无染色单体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组合四
非同源 染色体的
自由组合
=2n 组合方式(或产
生的配子种类)
(n为同源染 色体的对数)
继续 返回
组合一
组合三
组合二
组合四
非同源
染色体的
自由组合
=2n 组合方式(或产生
的配子种类)
(n为同源染色 体的对数)
继续
返回
自由组合
非同源 染色体的
继续
返回
请思考:交换发生的时期?交换是在什么之间的进行
3
体细胞
配子
如图为果蝇的配子的染 色体与体细胞的染色体,二者 有什么区别,配子能不能通过
有丝分裂形成?
4
假设: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以有丝分裂的方式产生两性生殖细胞。
高中生物新教材“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解读
![高中生物新教材“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54ef065964bcf84b9d57b85.png)
高中生物新教材“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解读01.减数分裂1.1教学内容顺序的安排新教材介绍减数分裂分裂时,先依据科学史引出减数分裂,然后通过介绍高等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最后总结得出减数分裂的概念。
这种处理期望学生通过有性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学习,归纳总结形成减数分裂的概念(与现行教材的处理顺序刚好相反)。
基于应试的需要,教师在讲述有性生殖细胞形成过程时,会强调形成的场所、不同时期细胞的名称等过于细节的内容,这些都可能冲淡本节最重要的主题“减数”。
我自己教学时是这样安排的:先处理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共性的“减数分裂”内容,不考虑细枝末节;在掌握减数分裂大概情况的基础上再学习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细节内容,这样循序渐进的内容安排更符合高中生的认知规律。
1.2减数分裂过程的教学第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理解是减数分裂教学的关键。
我一般这样处理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先依据教材给出的科学史让学生明确减数分裂的存在,然后利用问题探讨让学生意识到减数分裂并不是染色体随意地减半,而是有规律地减半。
通常,我会在这里给学生介绍染色体编号的知识(染色体编号的主要依据是染色体的长度和着丝粒的位置,一般来说染色体最长的编号最小,性染色体通常不给编号),果蝇体细胞中有两条Ⅱ号染色体、两条Ⅲ号染色体、两条Ⅳ号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
通过问题探讨的图解让学生意识到:染色体有规律地减半就是配子中各分得两条编号相同染色体中的一条(如有需要,还可以向学生展示人类染色体的核型,进一步让学生意识到怎么实现染色体有规律地减半)。
像这样的编号相同的染色体后来就被人们称作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就是将同源染色体平分的过程。
同源染色体的相互识别是其平分的基础,虽然现阶段并不清楚同源染色体是怎样相互识别的,但是同源染色体找到彼此后会“幸福”地并排在一起,这种现象称为联会。
减数分裂时能够联会是同源染色体最本质的特征。
X、Y染色体虽然大小、形态不同,但是在减数分裂时能够联会,因此它们也被视作同源染色体。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ppt课件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9d1f1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e.png)
末期Ⅰ: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细胞质分裂
在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细胞质分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子细胞特点
每个子细胞含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物质,但染色体数目减半。
03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Ⅱ:染色体浓缩变短,核膜核仁消失
染色体进一步浓缩
在前期Ⅱ,染色体继续浓缩,变得更 加紧密和粗短。
核膜核仁消失
随着染色体的浓缩,核膜和核仁逐渐 消失,为后续的分裂过程做准备。
中期Ⅱ: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着丝点排列
在中期Ⅱ,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形成一条清晰的线。
染色体形态稳定
此时,染色体的形态相对稳定,不再发生大的变化。
后期Ⅱ: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着丝点分裂
在后期Ⅱ,着丝点开始分裂,每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前期Ⅰ: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
细线期
染色体呈细线状,散乱分布在 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开始进行
两两配对。
偶线期
同源染色体紧密配对,形成四 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 能发生交叉互换。
粗线期
染色体进一步缩短变粗,四分 体结构清晰可见,同源染色体 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完成。
双线期
同源染色体开始分离,但仍保 持一定的联系,非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向两极移动
随着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开始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末期Ⅱ:细胞质分裂,形成四个子细胞
细胞质分裂
在末期Ⅱ,细胞质开始分裂,形成两个独立的子细胞。
子细胞形成
随着细胞质的分裂完成,最终形成四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 物质。
04 减数分裂中的遗 传规律
基因分离定律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课件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18eccc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8.png)
生物进化的推动力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是指环境对生物进行筛选,保留适应环境的个体,淘汰不适应环境的 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遗传变异,经过自然选择的筛选,使得适应环 境的基因组合得以保留和传递,从而推动生物的进化。
遗传漂变
遗传漂变是指由于基因的随机传递和突变,导致种群中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配子的随机分配和突变等因素,可以引起基因频率的 随机变化,从而影响生物的进化方向。
THANKS
基因重组有助于生物适应环境 变化,提高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能力。
基因频率的改变
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 。
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标志,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应环境的基因会逐渐增多,不 适应环境的基因会逐渐减少或消失。
基因频率的改变会影响物种的遗传特征和进化方向,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发展。
减数分裂不仅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且使不数分裂过程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 减数第二次分裂两个阶段。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 单体分离并进入不同子细胞中,最终 形成四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的染 色体数目只有原来的一半。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 体分离并进入不同子细胞中,而姐妹 染色单体仍然在同一个细胞中。
减数分裂的意义
减数分裂是生物遗传变异和多样 性的重要来源,对于生物进化和
适应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减数分裂,生物可以在有性 生殖过程中产生具有差异的配子 ,进而结合成具有新遗传特征的
后代,增加生物多样性。
减数分裂也是生物生长发育过程 中必要的细胞分裂方式之一,对 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生物(2019)必修2课件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减数分裂
![高中生物(2019)必修2课件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减数分裂](https://img.taocdn.com/s3/m/6cb96f2b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3.png)
学以致用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质正在发生不均等分裂的时期,细胞中不一定有同源
染色体
B.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数目相等的时期,可能发生非同源
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分子数目相等的时期,染色体上没有
姐妹染色单体
D.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可发生着丝粒分裂,同源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据 (1)据配对现象判断:细胞中出现染色体两两配对现象时,说 明细胞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 (2)据染色体数目判断:当正常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奇数时, 说明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3)据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判断:一个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 在该细胞中均有一条形状、大小与之相同的染色体时,说明 细胞中可能有同源染色体。
时期
形成精 细胞
图像
形成精子
主要特征 一个细胞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子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染色 体数目的一半
精细胞经过变形,形成成熟的雄性 生殖细胞——精子
微思考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和染色体数目暂时 加倍分别发生在什么时期?
提示: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结束时,染色体数 目暂时加倍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
(4)同源染色体的判断程序如下图所示。
假设下图是某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某时期的示意图,图中数 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姐妹染色单体。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中有几对同源染色体?有哪些是非同源染色体?染 色体的“黑”“白”代表什么含义?
提示:该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有两对,分别是1和2、3和4;非 同源染色体有1和3、1和4、2和3、2和4。染色体的“黑”“白” 代表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6)减数分裂的特点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导致 染色体数目减半。(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次级精母细胞(两个) 二
次
分 精细胞 (四个)
裂
变形
精子(四个)
编辑ppt
16
2、减数分裂过程(精子的形成—睾丸):
精原细胞 (一个) 特点
染色体行为变化图
间 染色体复制 、细胞体积增大
第 一
期 (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初级精母细胞(一个)
次 分 裂
分 裂 期
四联分会体(交叉互换)(前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于赤道板 (中期)
编辑ppt
11
2. 精子的形成过程
染色 体复 制
精原细胞
有细 丝胞 分分 裂化
变形
初级精母细胞
第一次分裂
次级精母细胞
体细胞
精子
精细胞 编辑ppt
12
第二次分裂
2、减数分裂过程(精子的形成—睾丸):
精原细胞 (一个) 特点
染色体行为变化图
间 染色体复制 、细胞体积增大
第期
(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3
配子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且是体细胞每对染色体中分别 取一条组成的。
配子(精子或卵细胞)是编通辑p过pt 有丝分裂产生 非同源染色体 ①同源染色体:
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 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如:1和2,3和4
一般体细胞和受精卵中都含同源 染色体
期 (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初级精母细胞(一个)
次 分 裂
第
分 裂 期
四联分会体(交叉互换)(前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于赤道板 (中期) 同源染色体体自分由离组(合非)同源染色(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两个)
二
次
分 精细胞 (四个)
裂
变形
精子(四个)
编辑ppt
19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有丝分裂后期
或
第 次级精母细胞(两个) 二
次
分 精细胞 (四个)
裂
变形
精子(四个)
编辑ppt
17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有丝分裂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 排列在赤道板上
染色体着丝点排列于 赤道板上
编辑ppt
18
2、减数分裂过程(精子的形成—睾丸):
精原细胞 (一个) 特点
染色体行为变化图
间 染色体复制 、细胞体积增大
第 一
①
②
1
③ ④
⑤
2
⑥
3
⑦
⑧
4
2、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B.同源染色体是由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C.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一般相同 B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编辑两ppt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9
减数分裂 (阅读书P16)
1、概念: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 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编示辑意ppt图 复习有丝分裂
1
复习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 1 次,时
间 细胞分裂间期 ;
DNA复制时间 细胞分裂间期 ,DNA加倍 间 期
染色体数加倍时间后期 ;原因 是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
分裂结果,子细胞内染色体数、DNA数与亲代细 胞 相同 。
编辑ppt
2
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
父本(2N)
母本(2N) 配子(精子或卵细
胞)是通过有丝分
有丝分裂
裂产生 的吗?
精子 (2N)
卵细胞 (2N)
受精卵(4N) 生物体(4N)
编辑ppt
第一位从理论上预测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染 色体数目要减少一半 的科学家是魏斯曼。 他的预见在19世纪80 年代被其他科学家的 显微镜观察所证实。
交叉互换使同源染
色体的两条非姐妹
染色单体发生遗传
物质的部分交换
编辑ppt
15
2、减数分裂过程(精子的形成—睾丸):
精原细胞 (一个) 特点
染色体行为变化图
间 染色体复制 、细胞体积增大
第
期 (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一 初级精母细胞(一个)
次 分 裂
分 裂
四联分会体(交叉互换)(前期)
期
联会
四分体
一 初级精母细胞(一个)
次 分 裂
联会 分 裂 期
第 次级精母细胞(两个) 二
次
分 精细胞 (四个)
裂
变形
精子(四个)
编辑ppt
13
联会: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叫联会。 进行有丝分
裂的细胞一 般有没有同 源染色体? 是否有联会
和四分体? 四分体: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
染色单体,叫做一个四分体.
对象: 进行 有性 生殖的真核生物 时期: 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 成熟生殖细胞
的过程中。
特点: 细胞连续分裂 2 次,而染色体只复制 1 次。
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 的 减少一半 。
编辑ppt
10
2. 精子的形成过程
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 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
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 是在睾丸中形成的,睾丸 里存在许多曲细精管,曲 细精管中有大量的原始雄 性生殖细胞-精原细胞。
12
34
12 34
编辑ppt
12 34
5
配子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且是体细胞每对染色体中分别
取一条组成的
编辑ppt
14开始 6
减数分裂
Ⅰ.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①同源染色体:
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 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如:1和2,3和4
一般体细胞和受精卵中都含同源 染色体
不同着丝点连着的染色单体
a a’b b’
cc’d d’
12 34
如:a和b、b’或a和c、c’、d、d’等
编辑ppt
8
巩固与练习:
图中有 4 条染色体, 2 对同源染色体,分别
是 1与2,3与4 。非同源染色体
有 1和3、1和4、2和3、2和4
。
染色单体有 8 条,
姐妹染色单体是
。
①和②、③和④、⑤和⑥、⑦和⑧
②非同源染色体
形状和大小不同,在减数分裂中
不能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如:1和3或4,2和3或4编辑ppt
12
34
12 34
12 34
7
减数分裂
Ⅱ.姐妹染色单体与非姐妹染色单体 ①姐妹染色单体
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形成的两条完全一样的染色单 体,由着丝点连在一起。
如: a和a’,b和b’, c和c’,d和d’
②非姐妹染色单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 由组合
着丝点分裂,染色 单体分离
编辑ppt
20
2、减数分裂过程(精子的形成—睾丸):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交叉互换使同源染
色体的两条非姐妹
染色单体发生遗传
物质的部分交换
编辑ppt
14
联会: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叫联会。 进行有丝分
裂的细胞一 般有没有同 源染色体? 是否有联会
和四分体? 四分体: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
染色单体,叫做一个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