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习语翻译的原则译文

合集下载

英语翻译中该如何翻译习语

英语翻译中该如何翻译习语

在英语翻译中,英语习语恰恰是英语的精华,它包含了英语翻译前,独特的文化载体。

往往只有经验丰富的英语翻译,才能当原稿中出现了英语的习语时,自如地翻译,流畅地翻译。

那么究竟,英语翻译中该如何翻译习语?英语翻译习语方法一:直译法"纸老虎"利用直译法后,英语翻译成"papertiger",在外国人看来明义而又传神,直至逐渐被英美接受留用。

作为英语翻译中的中国人,直译的代表作"kungfu",也由于中国的世界影响力,早早成为正式的英美民族语言。

英语翻译习语方法二:同义习语借用法在英语翻译前后,两种语言无论内容形式,表达情感都存在部分习语存在类似的比喻。

在英语翻译时,我们往往直接借用,如"wallshaveears"与"隔墙有耳",虽存在差异,但字义巧妙吻合,令借用后的英语翻译相得益彰。

英语翻译习语方法三:意译法意译法能处理在英语翻译中无法直译与借用情况下的原稿,典型的"落花流水"一词,由于表示一败涂地之意,而被英语翻译为"tobishatteredtopieces",便是如此。

英语翻译习语方法四:省略法汉语中存在着四字习语两两对偶的情形,一般的英语翻译处理法会让译文显得杂糅重复,此时,省略法就发挥了功效。

如"街谈巷议"一词,简单的意味"streetgossip"即可,英语翻译前后虽省略了一个词义,但却完全正确自然。

英语翻译习语方法五:增加法有了省略法,自有增加法。

在英语翻译中,汉语往往简略后能让国人明义,而英语则需要增加说明,顺合外国人对英语翻译的习惯。

如"树倒猢狲散"译为"Oncethetreefalls,themonkeysonitwillfleehelter-skelter"中的helter-skelter便是利用增加法,起到调和英语翻译的作用。

浅谈英汉习语翻译的原则与策略

浅谈英汉习语翻译的原则与策略

浅谈英汉习语翻译的原则与策略作者:曾婷来源:《科教导刊》2011年第23期摘要英汉习语由于受到民族文化差异性和相通性的影响,在其翻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

且习语包含字面、形象以及隐含三层意义,因此,要处理好英汉习语翻译,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英汉习语翻译的原则和策略,分析了在形象与语义不同关系条件下应如何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为英汉习语翻译提供一种学习和思考的方法。

关键词英汉习语翻译原则策略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oms TranslationZENG Ting(Guangzhou Huaxia Technical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935)AbstractDue to ethnic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cultural impact, there are some obstacles in the translating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oms. And idioms contain literal, the image and the hidden layer. So, we master some methods to translate English and Chinese idoms well.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oms translation, analyzes how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different images and semantic conditions, and provides learning and thinking method for English and Chinese idoms translation.Key wordsEnglish and Chinese idoms translation; principle; strategy0 引言习语是语言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简单精辟的固定短语,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惯用的表达方式。

英汉翻译技巧第十五章 英语习语的翻译

英汉翻译技巧第十五章 英语习语的翻译

由one组合成的习语。而又毫无“一”这一含 义的习语还有:
(1) He was one too many for me.

我不是他的对手。

(2) Number one. ——自己。
3
由此而衍生to look after number one(自私,
追求自己的利益)
Two of a trade did never agree. ——同行相轻。 这是一句古老的谚语。
Three scores and ten ——古稀之年。
score在英语中是“二十”的意思。尽管这一
习语中的数字加起来是七十,但在引喻中只是泛
指老年而已。
Four-letter words——粗俗的下流话。由此而

衍生出four-letter man(专喜使用粗俗的下流话 的人)。

由four组合的另一习语是:
Mouth在这里当然指说话——确切地说,是指

吹牛。至于trousers,则暗示一种颇具男性色彩

的自大和吹嘘(这源于过去的一种观念,裤子当 然只有男人才穿,当然现在的人们已经不uth and trousers,就
意味着他(几乎通常都会指男性)除了吹牛什么
都不会。
letters become more threatening. They enter
their concrete phase. Still, received wisdom on
threatening letters is that they are, in the end,
all mouth and no trousers. They want to
只是让你感到害怕而把钱还给他们。

习语的翻译(汉英)

习语的翻译(汉英)

5. 省略法: 四字重叠词组因追求音韵美,前后两部 分意义相同或相近时, 只需译出一部分或只译其 意义, 可以不考虑重叠的部分。 6. 增添法:为了更清楚地表达原意,有时要结合 上下文,在译文中增添一些说明。 7. 还原法:有些习语源于外语,翻译时可使之还 原。 8. 直译加注法:有些习语包含历史典故,含有中 国文化色彩,如果不作一番解释,英语读者将很 难理解其确切含义。 9. 粗俗语回避法:对于粗俗语,通常采用回避的 方法,即借用英语同义习语或意译等方法来处理。
习语翻译的基本方法
1. 直译法: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 引起 译文读者错误理解的情况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文成 语的形象、修辞手段和民族特色 2. 同义习语借用法: 有些习语在内容形式和色彩上 都符合, 可借用 3. 意译法: 无法直译, 也无法借用时, 则意译 4. 直译兼意译:部分直译,部分意译,直意参半法
2)形象不同,寓意相同的,亦可借用,但是文化 发生冲突时,要谨慎处理,不能随意借用。
小题大做 make a mountain out of a molehill鼹鼠丘 (可借用) 班门弄斧:to teach a fish to swim(可借用)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清除(不可借用)
•大张旗鼓 •To make a great array of flags and drums •On a large and spectacular 壮观的scale •海阔天less sky •(To talk) at random •风雨飘摇 •The wind and rain are rocking •(of a situation)being unstable
剖腹藏珠 cut open your stomach to hide a pearl 外强中干 Outwardly strong but inwardly weak 礼尚往来 Courtesy requires reciprocity (互惠) 前怕老虎后怕狼 Fear of the wolf in front and the tiger behind 刻骨铭心 To be engraved on one’s heart and bones 引狼入室 To lead a wolf into the house

习语翻译

习语翻译

汉语习语的翻译
1.同义习语借用法
• 意义和形象相同或相似的习语
• 随大流
• swim with the tide
• 绞尽脑汁
• to rack one’s brains
• 千钧一发
• hung by a thread
• 浑水摸鱼
• 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
• 君子协定
• gentlemen’s agreement
• 黄鼠狼给鸡拜年 —— 不怀好意
• A weasel wishing Happy New Year to a chicken – harboring no good intentions.
• 老虎吃天 —— 无从下口
• A tiger wanting to eat the sky – not knowing where to start.
•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come.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What’s at the back of it?
• a blessing in disguise
• 意义相同但形象不同的习语
• 胆小如鼠
• as timid as a hare
• 臭味相投
• Like draws to like
• 缘木求鱼
We’re not talking about the castle in the air – the donkey’s carrot. No, I mean something we’ve all shared.
Those who like to make a scene will never get advantage.
习语翻译 拟声词翻译

单元总结unit7-习语的翻译方法

单元总结unit7-习语的翻译方法

本单元要解决的翻译问题1.习语的翻译方法有哪些?2.习语的起源有?3.直译、意译、套译、释义的比较。

4.跨文化语境演讲中引用的谚语,涉及的翻译方法又是什么?5.本单元需要熟记的经典译例是?1、习语的翻译方法:直译法,套译法,意译法,释义法。

直译法: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

例如:Knowledge is power. (知识就是力量。

)Time is money. (时间就是金钱。

)Life is short and time is swift.(人生苦短,岁月易逝。

)The eye is the window of the mind.(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套译法:用译文语言里的同义习语去套译原文中的习语。

例如:An idle youth,a needy age.(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赔了夫人又折兵。

(Throw good money after bad.)意译法:用译语常用的语言和熟悉的形象来翻译英语谚语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因此其表达方式和汉语有着某些差异。

当原文的意思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采取直译法处理,或用直译法处理会给读者带来歧义时,就应采用意译法。

例如:When Greek meets Greek, 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 (两雄相遇,必有一争。

)Every bean has it’s black. (凡人各有其短处。

)A new broom sweeps clean. (新官上任三把火。

)释义法:以忠实通顺地表达原习语的思想,内容意义为目的,采用解释说明手法,按语义,修辞或句法的需要,增加一些解释说明的词。

补充完善原习语的意思,以表达原习语在上下文中的涵义。

例如:To meet one’s Waterloo.遭遇滑铁卢(遭到惨败)前怕狼后怕虎。

Fear the wolf in fromt and the tiger behind(hesitate in doing sth.)2、习语的起源From daily experience;From myths,legends and tales;From literary works;From history.3、直译、意译、套译、释义的比较有些英语谚语意在言外,语言含蓄,寓意深刻。

英语习语翻译的原则_英文_陈艳丽

英语习语翻译的原则_英文_陈艳丽

第22卷第3期2006年6月忻州师范学院学报J OURNAL OF XI NZ HOU TEAC HER S UNI VERSIT YVo.l22No.3Jun.2006 The P r i nci p les for the Transl a tion of English Id i o m sC H E N Yan-li(X inz hou Teachers University,X inz hou034000,China)Abstra ct:Idi o m s a re i m portant,peculi ar and i ndispensable part of a lang uage.They are spec ial li ngu i stic units,for they are m a i nly character ized by their struc t ural stab ility,se m antic un ity and conta i n var i ous k i nds of rhetorical de2 vi ces and t hus acquire a fig urative m ean i ng.Furthe r more,be i ng heavil y loaded w it h cultura l e l ements,they best re2 flect the cu lture of a na tion.Consequentl y,t hey have been described as the crysta llizati on of lang uage and t he con2 centra ted cu lture.H avi ng strong na tiona l character i stics as well as spec ific li nguisti c fea t ures,they br i ng abo ut d iffi2 cu lti es i n trans l atio n.Th is paper suggests the pr i nci p les that m ay be applied i n the transl a tio n of Engli sh i d i o m s and a l so off e rs so me poi nts for attentio n.The author ho pes t hat t h is pape r will be of so m e he l p i n guidi ng the English idi2 o m translati on and thus enhanc i ng the effecti veness of cu lt ura l co mm un i catio n.K ey wor ds:i dio m s;translati on;princ i p l esCLC num ber:H315.19Docum en t code:A Ar ticle ID:1671-1491(2006)03-0025-051.In tr oductionA ccor d i n g to Webste r.s N e w Worl d D ictionary of t h e A meric an Language(2nd college ed ition,1972),an i d i o m re f ers to an accepted phrase,constr uction,or expression contrary to t h e usual patter ns of the lan2 guage or havingm ean i n g d iff erent fro m t h e litera.l That is,an idio m must be well estab li s hed and accepted t h rough co mmon practice and an idio m usua ll y has an i m plied mean i n g.I n genera,l no ele ments i n the idio m can be changed w ithout destr oyi n g the sense as a whole and also it cannot be interpreted on l y accord i n g to its litera lmeaning.In a broad sense,English idio ms i n clude set phrases,proverbs,sayi n gs,colloqu ialis ms,all u si o ns and slangs.Idio ms are i m portan,t pecu liar and i n d ispensab le part of a language.They are special li n guistic units, f or they are mainly characteriz ed by the ir structural sta2 b ility,se mantic unity and conta i n various k i n ds of r he2 torica l devices and t h us acqu ire a fi g urative meaning. Further m ore,be i n g heavily loaded w it h cultural ele2 ments,they best re flect the culture of a nati o n.Conse2quently,they have been descri b ed a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language and the concentrated cu lture.An appropri2 ate use of the m w ill add to the strength and vivi d ness of our language.Men of letters,i n modern or ancient ti m es,i n China or Engl a nd,all exce l in usi n g i d i o m s. Because of these properties of i d i o m s,the i d i o m trans2 lation occup ies a pr o m i n ent place in t h e whole transla2 tion and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 is greatl y aff ected by the translati o n of i d i o m s.Theref ore,i d i o m translation beco m es an i m portan t issue in translati o n.A good translator shou ld not on ly faith f u ll y represent the m ean2 ing of the i d i o m i n t h e tar get language,but also keep the f ull fl a vor of t h e idio ms,such as associati o ns,rhe2 torica l eff ects,national f eatures and local col o r,there2 f ore,renderi n g i d i o ms of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is a l w ays co mplicated,much more so if the t w o languages involved,such as English and Ch i n ese,are of back2 grounds and cult u res so unli k e each other.Starti n g fr o m the revie w of the criteri a f or transla2 tion,th is paper w ill be devoted to the discussion of t h e pri n ciples thatmay be applied to English i d i o m transla2 tion.收稿日期:2005-09-21作者简介:陈艳丽(1969-),女,山西忻州人,忻州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从事中西文化对比、英汉互译研究。

英语习语的翻译

英语习语的翻译

英语习语的翻译---直译、直译加注法、套译English idioms translation----Literal translation、Literal translation charging method、Equivalent translation.习语是民族语言中的精华。

在准确地传达原习语的意义的同时,Idioms are the cram of its language. When you express the meaning of the idioms accurately,还应充分考虑到原文的浓郁民族风格。

you should also take full consideration of the original national style.直译不仅能再现原文的意义和语言形式,还能保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新颖独特的表达手法,让读者体会原习语的风采,同时丰富汉语表达形式。

Literal translation not only can reappear the meaning of original text and language form, still can maintain its vivid imagery and unique expression, allowing readers to experience the meaning of original idioms, at the same time, rich expression form of Chinese language. 象"条条大路通罗马"、"特洛伊木马"等就是通过直译进入汉语语言并成为汉语语言的一部分的。

Just like“条条大路通罗马”and“特洛伊木马”, become part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hrough the literal translation.例如:For example:to be armed to the teeth武装到牙齿(该典故出自从前南美的北海岸的海盗,他们除了两手都持武器外,在牙齿间还要咬一把刀。

习语的翻译方法

习语的翻译方法
习语翻译方法
语言的互相翻译不但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 更有利于语言的发展。为了忠于原著,译文既 要保持它的外国味,但也要符合本国文字的要 求,而翻译习语却是最难把这两个标准一同达 到的。一般说来,在英汉习语翻译过程中,可 以遵循五种方法:直译法、同义习语套用法、 意译法、增减译法和注释法。
(一)直译法:直译法就是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 起错误的联想的条件下,保留英语习语比喻,形象和民族地 方色彩的方法。
很不自在
3.To break the ice 打破沉默 4.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 生长在富贵之家
• • •

Teach fish to swim 班门弄斧 The 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 无风不起浪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人多智慧大 Wet blanket 令人扫兴
The end
1.To break the record 打破纪录 2.Paper tiger 纸老虎 3.lose face 丢脸 4.running dog 走狗
5.Time is money
时间就是金钱 6. Easy come easy go 来的容易去的快 7.The cold war 冷战 8.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血浓于水 9.Golden age 黄金 时代
(四)增减译法:翻译时,可以按照意义上和句法上的需要 增加或减少一些词,以使译文在语法、语言形式上符合译文 习惯。
1.wall of bronze 铜墙铁壁 2. street gossip 街谈巷议 3.boast and brag 吹嘘. 4.fair and square 公平

英语习语的不同及翻译方法

英语习语的不同及翻译方法

英语习语的不同及翻译方法摘要: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通过全面的研究英汉习语,很容易发现由于它们来源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宗教信仰、历史及生活习俗等,反映着不同民族的文化气息,因此成为翻译中的难点。

下面我们分别从地理环境、历史典故、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等几个方面对比一下英汉习语的来源并总结了几种翻译的方法。

关键词:习语,文化差异,翻译方法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及来源1.1地理环境习语的产生与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 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

英国是一个岛国, 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 而汉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

因而在形容某人花钱大手大脚时, 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 而汉语是“挥金如土”。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东风”即是“春天的风”, 它象征着“春天”, 它吹绿了中华大地, 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 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

而英国的“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吹来的, 象征“寒冷”、“令人不愉快”, 因此英国人讨厌“东风”。

英谚中有When the wind is in the east , it’s good for neither man nor beast.(东风到,寒风吹,对人对畜都不好)。

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在英国,报告春天的消息是“西风”,故有“西风报春”之言。

1.2历史典故中英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皆来源于此。

例如“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他在中国读者的心目中当然是智慧的象征。

但英美读者未必知道他是何许人也,与“臭皮匠”又有什么关系,若采用直译的方法,很难传递它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

而在英语中,“castle in the air”(空中楼阁)源于神话传说;“hang by a thread”(千钧一发)则源于希腊故事。

英语比喻和习语的理解与翻译

英语比喻和习语的理解与翻译

2、意译 1) He is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他一贫如洗。 2) I want to be as clear as moon on the point. 我希望在这一点上弄得一清二楚。


As ugly as sin 令人厌恶 As warm as a toast 暖烘烘的 As weak as water 身体很虚弱 As wise as before 仍然一无所知



(二)直译为明喻 有时候英语暗喻译成汉语的暗喻后,其比喻意 义变得模糊不清,令人费解。为了使译文保留其 比喻色彩,有时候可以将暗喻转译成汉语的明喻, 还可适当加入一些补充说明部分,使原文的比喻 意义更加突出。 Phoebe Anna was thin and black, a very umbrella of a woman. 菲比· 安娜是个又瘦又黑的女人,瘦得简直像把雨 伞。
3)rule of thumb 单凭经验来做的方法 4)to miss the boat 坐失良机,错过机会 5)to hold water 站得住脚,合乎逻辑

随堂翻译练习



be a bad egg 坏蛋,歹徒 be a piece of cake 小菜一碟 be full of beans 充满活力、精神饱满 be in apple-pie order 井然有序 to butter someone up 以花言巧语讨好某人,过分恭维,谄媚,阿谀奉承


(三)意译 在少数情况下,英语暗喻无法翻译成汉语对应 的暗喻,也不能转译为明喻,不得已只有舍弃形 象,直接将其比喻意义翻译出来。 It was blue Monday and he just didn’t feel like going back to work. 又是一个倒霉的星期一,他可真不情愿回去上班。

《英语习语的翻译》课件

《英语习语的翻译》课件
探讨英语习语在语言交流中的作用和价值。
下一步学习的建议
提供学习更多习语和拓展语言能力的建议和资源。
类比法
根据相似的概念或 场景,将习语翻译 成具有类似意义的 本地习语。
背景法
根据习语的背景和 历史来理解其含义, 并进行相应的翻译。
引申法
通过扩展习语的含 义,使其适应目标 语言的文化和语境。
褒贬相反法
根据习语的褒义或 贬义,选择适当的 目标语言词汇来表 达。
英语习语的典型例子及其翻译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A penny saved is a penny earned. Tim e flies. All is fair in love and war. When in Rom e, do as the Rom ans do.
言行胜于空话。 省一分就是赚一分。 光阴似箭。 爱情和战争没有规则。 入乡随俗。
英语习语的应用
1
应用注意事项
2
在翻译时要考虑习语的语境和文化背 景,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
应用场景
英语习语经常在口语、文学、电影等 场景中出现。
小结
本次课程的内容回顾
总结英语习语的定义、翻译方法和常用技巧。
英语习语的意义及重要性
《英语习语的翻译》PPT 课件
本课件介绍了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和常用技巧,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 语习语。
什么是英语习语
定义
英语习语是在语境中具有 固定意义的短语或表达方 式。
特点
英语习语通常不能按照字 面意义理解,需要根据上 下文进行翻译。
分类
英语习语可以根据用途和 表达方式进行分类,如动 物类、体育类、成语等。
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

汉译英 习语的译法018

汉译英 习语的译法018

有些带有浓厚的民族或地方色彩的或具有典
故性的英语习语,译成汉语时必须加注。 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 运煤到纽卡索,多此一举 注: 纽卡索为英国的一个产煤中心
英语习语常常以缩略的形式出现。
It’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
go back. 但事已决定,不容翻悔。
注意
不要用汉语中具有鲜明民族、地方色彩的习
语硬套英语的习语,以免把汉语的民族或地 方色彩强加到译文中去,以致和原文的上下 文形成矛盾。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比较: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一人不及两人智。
得了,怪我自己瞎了眼。可是我再
也不干啦。我们上了人家的当,没 别的。
She was 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her mouth; she thinks she can do what she likes.
她生长在富贵之家,认为凡事都可
以随心所欲。
But the die was cast, he could not
To cry over spilt milk
有时英语原文中没有用习语,但在译文中却可
以使用 But against the vast expanse of the sky, the chute looked very small. 但和广阔无垠的太空相比,降落伞看起来是 沧海一粟。
第十三讲 习语的译法
范围:就其广义而言,包括
俗语(colloquialisms)、 谚语(proverbs)、 俚语(slang expressions)
(一) 直译法

英语习语的翻译

英语习语的翻译

(二)谚语翻译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
一要注意用词的精练,二要注意上下两句的 对仗。不能用过于随便的口语句子来翻译。
• Men may meet but mountains never.
• 山和山无法碰头,人和人总会相遇。(不 要译成:人也许会相见,可是山头却不 会。)
• Who has never tasted bitter, knows not what is sweet.
• 人人都有糊涂的时候。(不宜直译“人人 袖子里都装着傻瓜。”)
• When Greek meets Greek, 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
• 两雄相争,其斗必烈。
• It is an ill wind that blows nobody good.
• 对人人都有害的事儿,天下少有。(不宜 直译“不给任何人带来好处的风的确是恶 风。”)
• 在中国人眼里,最富有神奇色彩的数字莫过于“九” 了。汉语中带“九”的习语,有如“九霄云外”、 “九牛一毛”、“九死一生”、“九流宾客”、 “九牛二虎之力”、“九天九地”、“一言九 鼎”、“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等。中国人对 “九”的迷信源于对天的崇拜。英语中seven(七) 是一个被赋予神奇色彩的数字,具有特殊的文化内 涵。在《圣经》中,“七”是个神圣的数字。如 《创世纪》中说,上帝创造世界用了六天,第七天休 息,被定为“圣日”。《启示录》中说上帝“右手 拿着七星”、“七盏火灯在宝tues七大美德 seven deadly sins七宗罪。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dioms
英文习语翻译
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大致可分为直译、直译 加注、套译、意译。
• 一、直译 • Forbidden fruit is sweet. • 禁果分外甜。 • All are not friends that speak us fair. • 说我们好话的不一定都是朋友。 • If you run after two hares, you will catch

英语习语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英语习语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英语习语翻译的原则和方法[摘要]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谚语、俗语的习语以其简练、丰富和生动为特征,涉及到地理、历史宗教信仰以及生活习俗。

英语跟汉语习语源于不同的文化,因此在翻译中应该注意这种文化的差异性,以利于我们对不同背景下习语的理解及认识。

[关键词]习语文化相似性文化差异性方法一、意译所谓意译法就是没经过再现原文句子成分及修辞而表达原文的意思及意旨的方法,它仅仅适用于不能或都没有必要用直译法,并且在汉语中也找不到恰当的同意习语。

例如:1.Do not cross the bridge till you get to it. 不必担心太早。

如果直接译成“到了桥边才过桥”就有些模糊。

因此应该彩用意译法。

2.D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 你以为我是好欺骗的吗?如果逐字翻译为“你从我的眼睛里看到绿颜色了吗?”这样理解起来就有难度。

有些时候意译法确实能够更好地表达原文内涵,但同时原文化及修辞的丢失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意译法一般很少用。

例如:我们不能把“a chilly day in spring”译为“早春二月,乍寒还暖”同样不能把“each had been married to another”译为“使君有妇,罗敷有夫”,而是分别译为“初春一个寒冷的日子”及“有夫之妇,有妇之夫”。

二、直译法在英汉翻译中这种方法更多用于习语在修辞、语法、言语以及语意上相同。

1.汉语和英语习语在意思和修辞上相同。

2.汉语和英语习语在意思和修辞上相同,可以被读者推出来。

例如:1.Hitler was armed to the teeth when he launched the Second World War,but ina few years, he was completely defeated.希特勒在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是武装到牙齿的,可是不过几年,就彻底失败了。

The idiom armed to the teeth is vivid, soon after the liberty the idiom was translated by literal translation as 武装到牙齿(如果翻译成全副武装,语气色彩就会差一些了)2.But I hated Sakamoto, and I had a feeling he would surely lead us both to our ancestors.但是我恨坂本,并预感到他肯定会领着咱们去见祖先。

英语习语翻译的原则

英语习语翻译的原则

英语习语翻译的原则陈艳丽【期刊名称】《忻州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06(022)003【摘要】习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言中的特殊成分,习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语义的统一性.习语还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体现,往往具有比喻性,和谐性.此外,习语富于文化特征,充分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因此,习语往往被看作语言的精华,文化的结晶.习语特殊的语言特征及其浓厚的民族性给翻译带来许多困难.文章提出了英语习语翻译的原则,并指出英语习语翻译需注意的问题,期望对英语习语的汉译有一定指导意义.%Idioms are important, peculiar and indispensable part of a language. They are special linguistic units, for they are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tructural stability, semantic unity and contain various kinds of rhetorical devices and thus acquire a figurative meaning. Furthermore, being heavily loaded with cultural elements, they best reflect the culture of a nation. Consequently, they have been described a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language and the concentrated culture. Having strong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specific linguistic features, they bring about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This paper suggests the principles that may be appli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dioms and also offers some points for attention. The author hopes that this paper will be of some help in guiding the English idiom translation and thus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总页数】5页(P25-29)【作者】陈艳丽【作者单位】忻州师范学院,山西,忻州,0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19【相关文献】1.奈达功能对等原则在体育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应用 [J], 李小曼2.浅谈《红楼梦》中习语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J], 孙雨晴3.浅谈《红楼梦》中习语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J], 孙雨晴[1]4.基于文化差异的英语习语翻译原则 [J], 吕艺5.基于文化差异的英语习语翻译原则 [J], 吕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习语的译法

习语的译法

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英语习语是经过长时间使用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

是具有英语民族文化特征的语言形式。

习语是英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都包含了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有相当数量的英语习语都能在汉语中找到与其对应的汉语习语,然而在翻译时,仅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一性(等价性)为前提,寻求对等的表现是不够的。

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因此须较多运用汉语的表现手段,力求能再现英语习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

只有多注意英语习语字面以外所特有的语言内涵色彩,才能使译文讽喻得当,宜于说理,且能够保持原文形象的比喻、丰富的联想、生动的修辞效果以及特有的民族风格等。

英语习语是在英语的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提炼出来的独特的、固定的短语和短句,是语言的精华部分。

英语习语是富于色彩的语言形式,一般具有生动形象、喻义明显、富于哲理的语言特征,在一定程度下,它反映了英语民族的文化特点。

英语习语从广义上讲主要包括:短语set phrases熟语idiomatic phrase成语idioms俗语sayings /colloquialisms谚语proverbs警句aphorism格言maxim俚语slang粗语vulgarities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俗语主要指俚语、谚语、成语、格言等;警句、格言则属于谚语这个部分。

从狭义上讲,英语习语指那种字面意义不同于实际意义的词组或句子,如“I’m all ears.”,这句话照字面应理解为“我浑身都是耳朵”,但真正含义近似于汉语的“我洗耳恭听”。

因文化差异与表达方式的不同,一个词组、一个句子照字面解释逻辑不通,意义与上下文格格不入,那可能是狭义上的习语。

对这种表面上与汉语非常相似,其意义并不相同的习语,则无法想当然或顾名思义。

英汉习语的翻译原则(1) - 副本

英汉习语的翻译原则(1) - 副本

·魅力中国·供一个学习场所。

四、结论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都很丰富独特,这正是我国发展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基础,也是我国开展旅游发展的优越条件。

因此,实际开发中抓住了旅游产品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恰当表现,也就获取了提升竞争力的核心,也是解决经济文化协调互动的有效方法。

由此可见,旅游文化已经成为当地经济新的生长点,旅游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于文化的竞争,旅游文化的因素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旅游文化就像一支看不见的手,支配决定着经济活动,地区经济的成功最内在、最根本的原因仍在于其内在文化的发展和以此为基础竞争的致胜。

参考文献:[1]李春颖,吴建华.论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的“仆从化”趋势与对策[J].福建地理,2005,(2):38?41[2]刘同起,徐化县.旅游经济及其文化内涵[J].商业研究,2002,(8)[3]刘江.旅游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J].专题论坛,2005,(2):40-41[4]杨桂花.生态旅游景区开发[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3-0084-01英汉习语的翻译原则王玥雅(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贵州贵阳550003)摘要: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

本文所要讨论的习语是广义的,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本文试图借助语用学的理论,对英汉习语的翻译做一些探索。

关键词:习语文化差异翻译美国哲学教授H.P.Grice 在他的Meaning 一书中把话语的意义分为自然意义(natural meaning )和非自然意义(non-natural meaning )两种。

话语的非自然意义指人们意欲表达的意义,即在特定的场合下表达出交际者意图的语用隐含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习语翻译的原则
摘要:习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语言中的特殊成分,习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语义的统一性。

习语还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体现,往往具有比喻性,和谐性。

此外,习语富于文化特征,充分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因此,习语往往被看作语言的精华,文化的结晶。

习语特殊的语言特征及其浓厚的民族性给翻译带来许多困难。

文章提出了英语习语翻译的原则,并指出英语习语翻译需注意的问题,期望对英语习语的汉译有一定指导意义,从而增强文化交流的效率。

关键词:习语; 翻译; 原则
1、导论
根据《韦伯斯特新美语世界词典》(学院版第二版,1972),习语指的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词组、结构或表达。

这种语言形式和通常的语言模式相反或者和其字面意思有很大差别。

这就是说,习语必须是通过广泛的实践而被创立和接受的,而且习语一般都有其寓意。

通常,习语作为一个整体,其中的任何一部分的改变都会导致该习语所要表达的意思的彻底变味。

因此,翻译习语时也不应当只根据该习语的字面意思来翻译。

从广义上讲,英语习语包括词组、谚语、语录、俚语、典故和行话等。

习语是一种语言重要的、特殊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习语因为其结构稳定、语义统一以及包含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而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单位。

同时,习语往往具有比喻性、和谐性。

此外,由于习语富于文化元素,因此,习语常常能充分地表达一个民族的文化。

由此,习语也往往被看作是语言的精华,文化的结晶。

恰当地使用习语能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和使语言表达更形象。

现代和古代,中国以及英国的文人都很擅于使用习语。

由于习语的重要功能,习语的翻译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占有首要的位置,一篇译文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习语翻译质量的影响。

因此,习语的翻译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一个好的笔译人员不仅要能用目标语言真实地表达习语的含义,而且要尽量做到保持习语的原汁原味,如,该习语的关联意义,比喻意义,民族特性以及地方色彩。

因此,把习语由一种语言翻译为另外一种语言常常十分复杂,尤其是当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别很大的时候——例如,英语和中文,翻译将会更加困难。

本文由回顾笔译的标准开始,将着重讨论有可能运用于英语习语翻译的有关原则。

2、笔译的标准
自从人类第一次开始从事翻译活动以来,关于如何运用令人满意的方法进行翻译以及关于翻译的标准的选择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

早在我国唐朝,学识丰富的玄奘和尚就提出了笔译的标准。

他强调翻译的精确性及知识的通俗易懂。

清朝的时候,严复创立了笔译的“三字”标准,即,信、达、雅,这和Herbert Rotheinstein提出的原则相似。

忠于原著、富有表达力以及文风优雅被视为笔译领域的最重要的准则。

“五四运动”以后,鲁迅提出了把“信”和“顺”作为笔译的标准,并且强调对作品原味的保留。

新中国成立以后,许多翻译工作者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标准:例如“神似”和“化境”。

前者由付雷提出,强调对原著所要表达的精神的复制;而后者则由钱钟书所倡导,注重为中国读者提供流畅和地道的中国版本。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理论学家和历史学教授Alexander Fraser Tytler1791年在他的一篇关于笔译原则的论文中提出了笔译的三条原则,分别是:(1)一篇译文必须是对原著作思想的完全复制;
(2)译文的写作风格必须和原著的特点一致;
(3)一篇译文看起来必须和原著一样舒服。

另外一名名为Eugene A. Nida的著名翻译者创立了有影响力的笔译标准。

他提出了如下的基本原则:
(1)忠于原著;
(2)形象生动;
(3)行文流畅自然;
(4)回应对等。

尽管关于笔译标准的意见有很多种,但有两个标准是大家一致认同的,即,忠实标准和流利标准。

我们可以把这两条标准作为笔译的基本原则。

忠实标准即指忠于原著。

译者必须全面、精确地表达出原著的意思,而不能带有任何的歪曲或者随意增加、减少原著的思想。

忠诚的标准还包括,对原著风格的忠实,这又包括忠于原著的写作风格和原著作者的情感,如气愤或痛苦、讥讽或讽刺、欢乐或幸福。

然而,只要涉及到文化,问题就来了。

文化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就像文化的特性是由于它们之间的不同一样。

作为一个整体来说,由于所属的文化体系完全不同,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是截然不同的。

因此,在阅读的时候难免会产生误读和误解的现象。

在翻译的过程中,完完全全地和原著保持一致是很困难的,译者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忠于原著。

流利标准要求译本必须清楚明白,行文流畅并且易于阅读,而不是逐字逐句的机械的翻译,也不能使用晦涩的语言或出现语法错误、结构不清晰以及逻辑混乱。

流利标准也意味着我们应该使语言更富表现力、清楚、地道。

只有这样,我们的译文才能有更强的可读性以及更易于理解。

在翻译习语的时候,明智的做法是寻求忠实标准和流利标准的平衡。

这两条标准,即在尽量保持原习语的原味的同时保持翻译过来的习语的可读性的四条原则将在下一章提出来。

3、英语习语的翻译原则
根据忠实标准和流利标准以及习语的特性,我们可以提出英语习语翻译的四条原则。

第一,当文化元素成为原著的语言特征的时候,习语的文化气息应当尽量保留下来;当然,这不能超出目标语言的基本规范和目标读者能接受的范围。

鲁迅曾经说过:“凡是翻译, 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对于“易解”,他的意思是说译文应当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易于读者接受。

对于“保存原作的风姿”,他的意思是译文应当能很好地传递原作的文化气息。

众所周知,习语是最能反映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的特征的,因此,对于译者来说,尽可能地保持原著的风味来帮助目标读者理解外国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习语“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可以译为“一剑双雕”“一举两得”,“一石二鸟”。

以上都能精确地表达原习语的意思。

但是,为了保持原汁原味,“一石二鸟”最能达到这种目标并且易于目标读者接受。

然而,习语表达通常都是固定的,并且有统一的语义。

因此,有些习语可能不能在字面上保持原味,否则译文可能会违反汉语的表达习惯,不能为中国人所接受。

因此习语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翻译。

第二,习语的内容/寓意应当优先于它们的形式/字面意思,当这两者相互矛盾的时候。

习语通常都有寓意,而这些寓意从它们的组成部分是难以推断出来的;因此,内容/寓意和形式/字面意思之间的矛盾也是译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翻译习语的时候,源信息的内容从源语言传递到目标语言是最重要的。

为了最大限度地接近源习语的意思,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必须明确对于目标读者理解译文有决定意义的源习语的寓意。

举两个例子:
第一,句子“she is a fox”可以翻译为“她是个狐狸”。

这样翻译无疑既能传递原作的内容,又能传递原著的形式。

狐狸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是形容一个人既狡猾又贪婪。

因此,这样的翻译堪称完美。

然而,句子“she is a cat”却不能翻译成“她是一只猫”,这样的翻译在中文里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中国文化中“猫”这种符号没有任何暗示的意义,猫只是一种动物而已。

但是英国文化里“猫”这种符号却代表着一种人,特别是有邪恶目的女人。

译文“她是只猫”虽然保持了原作的文化气息,但却是失败的。

第三、译文应当符合原文的上下文
就习语的翻译而言,有的人可能认为一本带有中文翻译的英语习语词典就能是译者翻译的很好。

但是真实的翻译过程不是他们想的那么简单的。

词典给出的中文解释通常都是没有上下文的。

但是我们翻译一个英语习语的时候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的。

用词典提供的汉语译文来机械地替代原文中的习语将会导致翻译的不准确和不符合上下文。

因此,除了用词典外,译者应当更加注重考虑源习语使用的语境,这对译者能否完整、准确地翻译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译文应当简洁生动、悦耳
习语通常都很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它们读起来更顺畅,听起来更悦耳。

因为它们的词组包含悦耳之音和节奏感很强的重读音(雨果,1999)。

这就是为什么普通人很容易模仿、记住它们并广泛传播的原因。

在翻译习语的时候,译者应当尽量复制源习语的风格。

例如英国谚语“Men may meet but mountains never”可以翻译为“山和山无法碰头,人和人总会相遇”,这样翻译不仅简洁、生动,并且悦耳。

但是如果翻译为“人也许会相见, 可是山头却不会”,效果就明显不如前者好。

另外,由于大多数的汉语习语都是由四字组成的词组,而很少的英语习语能翻译为四字汉语词组,因此难以产生那样完美的悦耳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