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人旅游消费行为特点
春节旅游消费春节旅游消费和旅游文化
春节旅游消费春节旅游消费和旅游文化春节旅游消费和旅游文化中国的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全国各地人们最喜欢的旅游时刻。
每年春节期间,数以亿计的人们出行,探索祖国的美景,品味丰富的文化遗产。
春节旅游消费和旅游文化的关系密切,既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传承文化的方式之一。
一、春节旅游消费的经济影响春节旅游消费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首先,春节旅游消费提升了就业机会。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行业,从酒店、餐饮到交通、购物等各个环节都有大量人员参与。
春节期间,旅游业的就业岗位明显增多,给许多就业岗位提供了机会,减轻了就业压力。
其次,春节旅游消费带动了相关行业的经济增长。
旅游消费不仅仅是旅游景点门票的开销,还包括了住宿、餐饮、购物等多个方面。
这就促进了旅游社、饭店、超市等相关商家的盈利,进而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再次,春节旅游消费增加了财政收入。
春节期间,旅游业的繁荣带来了大量的旅游税收和就地消费税收,这些税收为地方财政的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持。
二、春节旅游消费与文化传承春节旅游消费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体验。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在每个春节的到来之际,各地都会举办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以弘扬传统文化。
这些活动包括民俗表演、传统舞蹈、广场舞、灯会、花市等。
春节期间,人们可以亲身参与其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此外,春节旅游消费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春节习俗和传统活动,通过旅游的方式,人们可以亲自到当地去体验,了解和感受其他地区的风土人情。
这样的互动不仅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加强了民族团结和文化认同。
三、提升春节旅游消费体验的几点建议为了提升春节旅游消费体验,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改进和创新。
首先,加强旅游设施和服务的建设。
投资建设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酒店、餐饮等设施,提供优质的服务,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消费,提升旅游体验。
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人旅游消费行为特点
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人旅游消费行为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在这种文化背景中繁衍生息的中华民族,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等都有其独特性。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旅游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也是是多方面的,并是中国的旅游消费者形成了其特有的旅游消费心理和行为特点。
正确地认识和科学地分析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旅游消费心理与行为特点,对旅游企业在新产品设计、开发、服务的推广以及制定营销策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注重人情和求同的旅游消费动机中国人群体感强,注重规范,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强调良好的人际关系。
反映到旅游消费行为中就是:以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一般旅游消费观念和旅游消费行为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
一个人购买和消费什么样的旅游产品往往首先要考虑别人的议论与评价,即使自己非常喜爱的产品,如果说这种它不符合群体规范的要求,购买和消费旅游产品会使人有一种“鹤立鸡群”和与他人格格不入之感,那么他们会考虑放弃这种购买行为,所以其旅游消费行为具有明显的“社会取向”和“他人取向”的特点。
这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突出个人的权利和价值、强调个性化、力求多样化,敢于标新立异,以“自我取向”为特点的旅游消费行为显著不同。
因此,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西方营销模式、营销经验的时候,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当然,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碰撞与融合,加之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人民的旅游消费心理与行为也发生着悄然的变化,人们在消费求同的大背景下,开始购买和使用一些体现和反映个性的旅游,尤其是在年轻人身上出现了明显的标新立异和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消费趋势。
对此,旅游市场营销人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传统旅游产品营销策略的基础上,注重新情况、新变化,随时注意人们的消费新动向,以便在新的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服务等方面随时满足旅游者的新需求。
二、勤俭节约的旅游消费观念我国传统文化崇尚节俭,以节制个人欲望为美德。
中国特色消费行为
中国特色消费行为在中国,特色消费行为是指中国人们自身独有的购物习惯和消费方式。
这些特点的产生,与中国的文化、社会习俗、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价值观紧密相关。
以下是一些中国特色消费行为的例子。
首先,大多数中国人习惯在节假日或特殊场合进行消费。
在中国,春节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人们会在这个时候购买新衣物、食品和礼品。
此外,情人节、圣诞节和双十一等特殊节日也是中国人热衷于消费的时候。
这种消费行为反映了中国人“物质面子”的重要性,即通过购买奢侈品或送礼来展示自身的富裕和社会地位。
其次,中国人喜欢购买名牌产品。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之一,许多中国消费者愿意为名牌产品支付高昂的价格。
这主要是因为在中国社会中,拥有名牌产品被视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也被看作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
在中国,购物的途径也有自己的特色。
电子商务的兴起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的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和天猫等,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中国消费者更倾向于在网上购买产品,因为它们价格实惠、选择多样,而且便于比较价格和评价。
此外,中国人对“黄金周”旅游消费的热情也是中国特色消费行为的一个重要体现。
每年的国庆节和春节,中国人往往会出行进行旅游消费。
作为全球最大的旅游出境国,中国游客在世界各地的购物中心、奢侈品商店和免税店消费了大量资金。
最后,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中国年轻人在消费过程中开始追求个性化和独特性。
他们更愿意购买那些有“网红”效应的产品,这些产品在社交媒体上受到热议和推崇。
总结来说,中国特色消费行为是中国人独有的购物习惯和消费方式,它们与中国的文化、社会习俗、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密不可分。
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消费观念。
中国特色消费行为的独特之处还远不止上述所述。
以下将继续探讨一些相关内容。
首先,中国人对于食品的特殊追求也是中国特色消费行为的一部分。
中国是一个以美食闻名的国家,人们对于食物的品质和口味有着较高的要求。
浅析面子文化对中国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影响
探索, 但在“ 面子” 的定义上仍未达成统一的定论。 但 我们 可 以在 以下 方面达 成共 识 : 1面子 是 一 个 心 理 学 概 念 , 在 儒 家 思 想 的 . 是
影响下 形 成 的中 国特 有 的文 化 ,反映 了中 国人 的
特殊文 化心 理 。
社会关系等息息相关 。人们为 了维护 自己的整体 形象 , 就要在消费中体现面子 , 以通过这种体现出
第2卷 第 1 5 期 21 00年 1 月
乐 山师 范 学院 学 报
J un l fL s a ec esC l g o ra e h nT ah r ol e o e
Vo . . . 1 No 1 25
Jn2 0 a .01
浅析面子文化对中国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影响
王 茹 , 黄安 民
脸的行为后的 自我评价判定及其在他人心 目中的 序列地位, 也就是心理地位。 因此面子在根本上是 种 由于个人 表 现 出来 的形 象类 型 而导 致 的能 不
一
能被 他人 看得起 的心 理 和行 为 。” 此外 还有 黄光 嘲
收稿 日期 :09 0 — 3 2 0 — 4 0
作者简介 : 王茹( 94 , , 18 一)女 山西晋城人 , 华侨 大学旅 游学院 2 0 07级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闲与娱 乐管理 。 休
6 9
国、 有晖 、 何 朱瑞 玲 、 王秩 楠 , 中芳 、 国枢 等学 杨 杨
面子需求 。
者从 面 子 的多个角度 进行 研究 。 由此 可见 , 近现代
( ) 子文化 下 中国人对 价格 的敏感 度不 高 二 面 面 子是 个人 在社 会上有 所 成就 而获 得 的社 会 地位或声 望 ,是个人 为 了让 别 人对 自己产生某 些 特定 印象 , 而表现 给别人 看 的一种行 为 。 与 中国 它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1 .讲 究中庸的传 统 文化对 人 们 消费 心理 的 影 响。 中
庸之道是 儒 家的一种基本 主张 。大理 学 家朱熹认 为, 中庸 就是 “ 不偏 之谓 中,不 易之 谓 中” 。通 俗 地说 ,中庸 的要
为 背 景 ,以儒 家 伦 理 道德 为 核 心 的 传 统 农 业 文 化 、 血 缘 文
人们 的消 费心理 与行 为的影响 ,对于我 国企业参与 国 际竞 争 、搞好 市场 营销工作具 有重要 意义。
一
、
中国的传 统 文化和 中国人 的消 费心理
化与修 养文化的统 一。 中国传 统文化 源远 流长 ,在 这种 文
[ 关键 词 ]中国传 统文化 ;消费心理 ;消费行 为 ;影响 [ 中圈分类号 ]G 2 [ 12 文献标识码 ]A [ 章编号 ]10 — 2 5( 0 2 0 0 0 0 文 0 8 6 8 2 0 )1 —0 4 — 3
中国传 统文化 ,是 指 以汉族为主体 的 ,多民族 共 同组 成的 中华民族在漫 长的历 史发展 过程 中创 造的特殊 文化体 系。它是 以几千年 来的小农经 济为基础 ,以宗法 家族 制度
言 与 传 统 文化 的 关 系作 一 点 尝试 性研 究 。 [ 考文献 ] 参
[ ]赵吉 惠 .中国传统文化 导论 [ .西安 :陕西人 民教育出版 I M]
社 , 1 9 .2 . 9 4 8
义就是 :事物 的发展 过程都 有一定 的标准和规 范 ,如 果超
・} —
.圣.圣 .圣.圣.圣 .圣 . .圣 . .圣.圣 +圣.圣 .圣.圣.圣 .圣 . .圣.圣 .圣.圣 .圣.圣 .圣.圣.圣 .圣 . .圣.圣 .圣.圣 +圣+圣 .圣+圣 +圣.圣 +圣 圣 + +圣 q q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圣 圣 圣 圣 - - 圣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以“喜之郎”为例
THE BUSINESS CIRCULATE | 商业流通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8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以“喜之郎”为例周婷婷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5一、喜之郎业务在果冻食品这一行业内,提起到喜之郎,早已是家喻户晓的一个大众果冻品牌。
喜之郎是中国现在果冻类休闲零食食品范畴内的第一品牌,同时也是一个老字号。
喜之郎公司于1993年在广东注册成立,从成立的第一日到今天,已经成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果冻销售品牌,其公司旗下除了喜之郎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知名的产品也深受各类顾客们的喜爱与关注。
喜之郎现在的销售渠道及其的庞大且完善,其集团在国内设立了共五十余个分公司与办事处,建立健全了一整套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也大力在拓展海外市场开展业务。
喜之郎总公司的团队由数以百计的经商队伍组成,各人员的专业化程度极高,公司的果冻布丁类生产企业、生产规模与销售量居于全球第一的位置。
喜之郎的成就离不开其强大的销售体系,也离不开发展道路上准确的策略思想帮助。
二、喜之郎营销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喜之郎刚出现在大众消费者面前时,它的处境并不像现在一样,所面对的销售市场也不友好。
喜之郎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休闲食品,不会如柴米油盐这些生活必需品让人们不用去刻意记住也会时常购买,为了解决这一瓶颈,经过仔细的讨论,管理人意识到为喜之郎塑造品牌价值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
在市场调研以后,他们从大众消费者的角度去深度的挖掘了人们对生活的理想,对身边亲友的感情,对美好家庭的期待等等都有自己的价值尺量标准,而这些价值观都蕴藏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
有了这些信息以后,全新的喜之郎品牌价值观就展现在了大众面前。
(一)以“根”为本的文化中国从古至今的传统文化就将国家,民族,家庭,血缘延续放在个人的第一位,所以每个人对民族荣誉感与家庭亲情都格外的看重,他们注重对温馨美好家庭的投入,重视亲情。
喜之郎在发展中则充分挖掘了这一传统文化的特点,将这个特点与品牌价值观和宣传重点相结合起来。
旅游消费者行为大纲
恩格尔1968年提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模型。该模型以决策过程为主干,把消费者的行为描述为一种连续的过程。旅游消费决策是指个人根据自己的旅游目的,收集和加工有关的旅游信息,提出并选择旅游方案和旅游计划,并最终把选定的旅游方案或旅游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①需要,欲求和问题的确认。旅游消费决策通常始于需要、欲求和问题的识别。旅游消费者对期望状态与实际状态之间差异的认识,可能是被广告等外界刺激因素的唤醒,也可能是他们自发意识到的。当需要迫切到一定程度时,旅游消费就会产生动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阶段比较隐蔽。②搜集信息,拟定备选方案。旅游消费者可能凭借自己的经验来解决问题,也可能通过旅行社、亲朋好友、互联网、新闻报道、广告等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在信息处理过程中,旅游消费者总是有目的,有选择地注意、理解、接受和保持,他们所接触到的信息。③评估和比较备选方案。消费者会罗列他所重视的属性,确定各个属性的相对重要性,然后以这些属性为评价标准,衡量各个备选方案在每一个标准上的绩效值。④将选择意向转移为购买行为。第一类他人的态度。第二类感觉中的风险。第三类意外情况。⑤购后的评价。假设消费者做出了一种选择,并按照这样选择去购买了,那么他们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感知阶段,即实际购买之后的现实感知阶段。如果期望与现实感知不匹配,消费者可能会产生不满,甚至会投诉或向他人做负面的口头宣传。
9,玛蒂森和沃尔德旅游者决策过程模型
旅游者决策主要阶段:(1)旅游者产生出游的愿望(2)旅游者搜集信息,评估对目的地的印象(3)旅游者比较各种可选择的旅游方案,做出旅游决策(4)旅游者准备出游,并形成旅游体验(5)对旅游的结果和满意程度进行评估
影响旅游决策的因素:(1)旅游者特征(2)旅游意识(3)旅途的特征(4)目的地旅游资源和特征
我国传统文化和消费行为
我国传统文化和消费行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特征1.中国文化强调人伦主义传统的家庭观念仍然保持着,亲自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很明显。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家庭依赖感、家庭责任感都比西方人强,中国人的家庭往往就是一个消费单位。
2. 中国文化重视人情关系一是人情往来,即凡有婚丧嫁娶之类的事情,都要赠送礼品或现金。
二是重义轻利,注重情义和精神价值,轻视物质利益,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道义,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中西文化之间的主要差异之一。
3.中国文化讲究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一种基本主张,其思想精髓是¡°和¡±,是权衡之后的一种微妙平衡,一种和谐。
这种文化意识反映在消费行为上表现为求同和从众心理,尽量取得他人的认同和接受,比较容易接受大众化的商品。
此外,儒家文化追求精神境界,讲求道德的贤者风范,注重通过个人品质的修炼达到完美的人格,节制个人欲望被视为一种美德,从消费行为上表现为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和耐用性。
我国传统文化的特征4.中国文化特有的面子文化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演变出了中国特有的¡°面子¡±文化,在人际交往中讲究自己的形象和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重视脸面。
反映在消费行为中,中国人过于看重体面的消费,过于看重与自己身份一致、与周围他人相一致的求同心理和人情消费,在许多时候甚至出现¡°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不良消费行为。
我国传统文化对居民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影响1.注重人情和求同的消费动机人情消费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群体感强,注重规范,在消费心理上表现为求同,在消费行为中表现为从众。
2. 朴素的民风和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在花钱、购物方面比较慎重,富有计划性,重视积累,不崇尚奢华,不对花钱大手大脚的消费观念;习惯攒钱买东西,不习惯借钱或贷款购物;购置生活必需品方面较多,用于享受方面的奢侈品少,崇尚实惠、耐用。
文化传统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分析
文化传统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旅游的兴趣不断增加,旅游业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旅游消费行为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传统对旅游消费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旅游体验、旅游产品选择和旅游决策三个方面,分析文化传统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一、旅游体验的影响文化传统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特色,会影响到旅游者的旅游体验。
例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以其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和独特的民俗习惯,吸引了大量游客。
在这一时期,游客可以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包括舞龙舞狮和放烟火等活动。
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为旅游者带来独特的体验,使他们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增加旅游的乐趣。
此外,文化传统还可以影响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期望和需求。
例如,对于喜欢历史文化的游客来说,古代文化遗址和传统建筑是必访的景点。
他们追寻着传统文化的脚步,希望在旅途中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无论是观赏名胜古迹,还是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旅游者都能够通过这些体验来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将在他们的旅游消费行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旅游产品选择的影响文化传统对旅游者的旅游产品选择有着明显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传统给人们提供了不同的旅游选择。
例如,对于热爱美食的游客来说,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以传统美食闻名的地方进行旅游。
尝试当地的传统美食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的味蕾需求,还能感受当地文化的独特魅力。
类似地,对于热衷于购物的游客来说,他们往往会选择那些以传统手工艺品著称的地方进行旅游,以便购买到地道的传统工艺品。
文化传统还可以影响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期望和评价。
例如,对于希望体验浓厚传统文化氛围的游客来说,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保留了传统文化元素的目的地。
他们希望在旅游中融入当地的生活方式,参与传统节日庆典,与当地人交流并了解他们的文化传统。
这种选择将直接影响其旅游消费行为,包括对住宿、餐饮、购物和娱乐等方面的消费选择。
三、旅游决策的影响文化传统对旅游者的决策过程和决策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09广告学周清丽40906050141摘要:消费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观的形成,不仅受到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每个人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民族传统文化、个人文化素质、宗教信仰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基本精神为讲究中庸,注重伦理,好面子,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对消费的影响日趋明晰,文化悄悄成为消费的新噱头。
因此,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掘传统的新价值,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中庸、好面子、茶文化、风俗习惯一、对中国消费者产生影响的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是指人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世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对当代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的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当代中国文化仍然具有浓厚的传统历史文化特色。
1、文化价值观中国文化价值观是造成中国消费者行为差异的深层原因。
研究表明,有数千年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在价值观,认知观,处世方式,生活态度,风俗民情等方面都不同于西方人,中国人有其自己的行为逻辑,这种逻辑甚至是西方人无法理解的。
按文化三要素的理论(价值观、行为规范、象征图腾),比较消费价值、消费行为和消费象征这三方面,中国与西方都有不同,而且,中国的区域亚消费文化和世代亚消费文化也呈现不同。
从文化的深层面,对中国消费者行为影响最大的文化价值观有:(1)、以“根”为本的文化——重家、族、国;生命血统延续;望子成龙、光宗耀祖、投资子孙。
(2)、中庸文化——阴阳平衡的行为导向;不过为好;祸福相依。
中国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就是它的民族性,国别性或群体性.世界各民族都在自己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创造了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这样,各民族由于文化的不同消费者的行为也就会不同.一,东方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以中国文化为例.(一),中国传统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1),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人相信缘份,有所谓"天人合一"的思想.所以,大多数中国人把一切不愉快或不幸的事归咎于天数.eg:遇到产品使用失败或者服务很烂的时候,中国人较少做出投诉,但是中国人在选择消费的时候又很注重与销售人员的"缘份"2),人与他人的关系,中国人的团体取向,权威主义,面子和人情.重视家人,亲属,朋友的意见,习惯压抑自我的感受以求得和谐的关系.因此,团体对产品的购买具有直接的重要的影响. 3),人与自己的关系,中国人容易形成自我萎缩的性格,由于集体主义的倾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态度,是中国消费者经常改变其预定的购买行为.4),人与实践的关系,中国人缅怀过去,所以容易有较高的品牌忠诚(二),儒家文化对奢侈品消费行为的影响1),在自我概念上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东方人偏向于依赖性的自我, 即在自我概念上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对依赖性自我概念而言,其行为是基于和他人之间的基本联系,这些联系包括家庭,文化,职业和社会关系等.中国人更多的是以依赖性自我为中心,关注与自己相关的人对自己购买行为的反应. 儒家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个人总是处于为了他人的期望而生活以争得〃面子〃的压力之下.东方世界的人很注重〃面子〃,〃面子〃在东方人的消费行为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通过奢侈品消费, 人们维护自己的〃面子〃, 强化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并维护自身的社会地位.2),追求个人和团体利益需求的平衡,在儒家文化影响的社会里, 人们更强调个人对组织的趋同一致,个人行为以满足团体利益为中心,当个人欲望和团体目标发生冲突时,更倾向于牺牲个人利益来实现组织利益, 用儒家传统观念来说即〃先承担责任,再享受权利〃.个人和团体利益需求的平衡体现为个人的利益要服从于家庭,文化,职业和社会关系等基本的人际联系需要.中国的集体意识决定了, 个人的成功重要的是能为家族争光,所以中国的奢侈品购买很多时候并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为了家庭,职业等团体关系的需要.(三),社会时尚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1),政治经济影响着一定时期内人们的消费行为:民国初年,辛亥革命的风暴不仅猛烈地冲击了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也影响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造成了一代新风尚.辛亥革命后,适应社会时尚的转变,以往服饰上的那种古板,单调,等级森严的局面被生动活泼,千变万化的景象所取代.人们在选择服饰时,不再重视身份贵贱,而是以美观新奇为时尚.又如,中国在十年动乱中受"左"的思潮影响,"绿军装,武装带"风靡一时,改革开放以来,十分流行的茄克衫,宽松衫,休闲服,运动装则体现了和谐,发展的政治气氛下自由,活泼的生活追求. 2),社会心理使商品消费呈现特定的现象,社会心理因时代,地域的变化,生活习惯,个人文化差别而有悬殊差别.红色历来被我国视为满的象征,所以民间婚姻喜事都喜好红色,以呈现欢庆热闹的气氛.中国人喜欢人情味浓厚,表现团结精神且吉祥如意的店名,如"同仁堂"药店,"全聚德"烤鸭店,"友谊"宾馆等.3),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文化所赋予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文化与生活方式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文化规定了人们一定的生活样式,教育人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方法生活,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接人待物等等.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会产生较大的差异,自然会形成不同的消费心理与购买行为.生活方式对消费心理影响之深还体现在当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人们的消费行为也随之改变,例如,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交往的扩大,人们生活中对美的需求增加了,就妇女的穿着打扮来说,一改过去单调,呆板,老一套的服装,发式,起而代之的是各种流行时装,时髦发式,不仅结婚的妇女要烫发,就连女孩子也经常烫各种时兴的发式.自然,人们对这些方面的产品需求明显增大.如各种时装,化妆用品,烫发,护发用品等. 4),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它是文化的基本内涵,但不同的文化决定着人们不同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人们的物质生活离不开对精神的追求,它赋予人们社会活动一定的思想感情,形成对人生,对生活特有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它不仅是一种兴趣,一种爱好,而更主要的是一种文化的表现.例如一些发达国家的日常消费品如冰箱,彩电等,对一个时期中国人来说是十分昂贵的高档商品,许多人把这些商品看作是财富的象征.这种价值观念的差别,体现在人们消费活动的各个方面.(四),各民族文化地域对消费行为的影响1),各民族的特色消费体现着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深沉含蓄,表现为服装风格严谨朴实,中国汉族过春节吃饺子,吃年糕,放鞭炮;元宵节吃元宵,耍龙灯;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中国其他民族如藏族的藏历年,傣族的泼水节,水族的端节,拉祜族的扩塔节,柯尔克孜族的诺劳孜节都相当于汉族的春节,都需要有各自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商品.不同民族的消费习俗都是由于各自民族传统文化所决定的,深入研究民族文化才能使厂商对市场作出正确判断和决策,生产出适应不同民族特色的商品来2),地域文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地域文化的形成往往和当地的历史传统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不同地域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会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必然对商品生产的取材,设计加工,款式造型,包装装璜以及商品的消费习惯产生深刻影响,形成带有浓厚地域文化色彩的商品.从中国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来看,湖南人爱吃辣椒,四川人喜食麻辣,浙江人爱吃甜食,山西人喜食醋等等习惯,都是由于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商品地域文化特点尤为突出,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商品如丝绸,刺绣,手工地毯等,不仅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弘扬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二,西方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1),在自我概念上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西方人更看重独立自我的概念,独立自我的概念, 根植于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内在分离的理念; 追求个人和团体利益需求的平衡,在个人和团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上, 西方社会的人认为个人自由最重要,人们应该用自己内在真实的价值观来对待生活, 群体之所以存在是为了让个人更好地满足需要, 个人可以尝试改变群体, 也可以简单地离开它.2),社会心理使商品消费呈现特定的现象,西方消费者青睐一些奇异,怪诞的店名,如"快乐的早晨","跳蚤"等等.3),生活方式,文化与生活方式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文化规定了人们一定的生活样式,教育人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方法生活,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等.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会产生较大的差异,自然会形成不同的消费心理与购买行为.例如,西方发达国家,出于生活节奏快,人们喜欢到快餐店就餐,即使是在家就餐,也是购买半成品烧菜做饭,所以快餐食品,速深食品,半成品食品非常流行,有很大的市场需求.4),价值观念,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大多数人热衷于生活上的舒适享受,消费支出往往超出其收入水平,相应地,分期付款,赊销的交易形式非常盛行.人们购买大件商品,如汽车,住房等,既可以分期付,也可以从银行借钱支付,而且借钱越多,声誉越高.美国人喜欢挣了钱就花,不善积蓄.5),各民族的特色消费体现着民族传统文化,西服之所形成开口很大的基本造型与西方文化强调自由和个性解放密切相关.欧美国家的圣诞节也有特殊的消费品如圣诞树,圣诞糖果,蜡烛,火鸡等.此外,还有很多的文化对消费者行为具有影响.影视文化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施瓦辛格主演的电影《毁灭者》中,影片结尾处他曾用一部手机通知了自己的上司前往罪犯走私枪械的码头从而洗清自己的冤屈.电话打完后,他并未关机,而是随手将手机丢弃在一堆废物上,这时镜头推向那个玲珑小巧的手机,手机里传来上司清脆的问声……这部手机就是爱立信当年要推出的最新产品—768.后来随着《毁灭者》票房飙升,爱立新自然也收效非凡.可见,作为一种商业大众传媒媒介,电影电视剧日益加剧了渗入广告元素的幅度.一种原因是电影本身商业性的需要,另外就是现实生活是电影创作的现实源泉,是现实生活文化的真实而艺术地再现.再而,影视影星是生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而被广大受众所效仿,从而找到了广告主的投放的理由.影视文化是平面广告,电视广告的变相反映,具有很强的商业性,可以取得良好的商业受益.名人广告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一,名人广告利用名人所具有的种种特征,可以在异常嘈杂的媒体环境中把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广告信息中来.旨在使自己的商品从紊乱的信息环境中凸现出来.二,名人的声望在消费者知觉名人广告时具有某种光环效应,因为名人是高贵的,值得信赖的,这种品质会迁移到他所代言的产品上,有助于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三,名人广告有助于增强广告信息的可信度.消费者知觉到广告后,是否愿意接受广告的信息,还是一个未知之数.广告要引导消费者的观念向预期的方向变化,必须让消费者觉得真实可信,而广告是否可信,广告的信源至关重要.所以广告由谁来代言,事关重大.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理论认为,人们心目中的权威最具影响力.四,名人广告可促使消费者产生积极的情感.消费者对广告的反应有认知反应和情感反应两方面,认知反应是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理解,情感反应是消费者对广告信息所产生的情绪体验.二:中国文化特点及其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不同社会阶层消费者的行为差异问题及社会阶层与市场营销策略的关系1,少年儿童消费者群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
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特殊影响因素
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特殊影响因素摘要: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特殊影响因素包括:中国文化和亚文化因素的产生的中国消费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差异;中国政策因素产生的中国消费者行为差异和中国社会变迁对中国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产生中国消费者行为差异的原因是复杂的,须通过广泛的研究去寻找。
这里仅从中国消费文化价值和特殊环境影响因素的角度进行简要讨论。
前者指深层原因,后者主要指直接因素。
关键字:消费环境、因素、差异、中国特色、独生代正文:中国消费环境因素差异:急速变化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开始,中国社会消费环境急速变化。
短短30多年走过了百年的变迁,在真正意义上发生了“中国消费革命”。
这是中国消费者行为的重大背景。
中国社会消费环境的变化主要包括基础消费环境、消费政策环境和文化信息环境的变化。
中国消费环境与西方不同,主要反映在:消费政策;消费基础设施;变化的速度;消费者权益;消费能力等。
基础消费环境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改变了消费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因快餐店、商品房、高速公路、大卖场、连锁店、便利店、旅行社、娱乐业、手机的出现,改变了吃、穿、住、行、购、玩。
消费政策环境不断调整,如购房政策、更多假期、利率下调、鼓励私人服务业等。
文化信息环境开放带来外来多元化文化、品牌、西方生活方式、媒体个性化、互联网和选美等,影响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价值取向。
政府政策因素影响大。
按照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理论,外在环境因素是影响面之一。
以PEST(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的环境架构讨论,西方消费环境的变化因素主要是技术。
对比西方的影响因素,政策因素对中国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是突出而且特殊的。
中国政府的独生子女政策(1978)、富民政策(1979)、住房改革政策(1998)等,都对中国消费浪潮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几乎每一个中国人和家庭的消费决策也带来直接而巨大的影响。
大量的公款消费、节目团体购物卡的出现也与国有体制下单位机构的财务政策密切联系。
中西文化差异对旅游消费的影响
中西文化差异对旅游消费的影响中西文化差异对旅游消费的影响每个消费者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并生活的,他的思想意识也会受到这些文化环境的深刻影响,一个民族同样如此,地理位置以及物质生活等方面的不同,产生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体系和民族性格,这对于各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
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以求探讨其对中西方旅游者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为我国旅游业特别是国际旅游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及表现人类创造了文化,同时又是文化孕育和滋养的产儿,各民族因其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类型,彼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这些差别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及民族存在和发展永恒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前提。
某个民族在一定区域内居住、劳动和生活,同时也就创造了相应的文化,与这个民族以及相应文化相联系的有关自然地理条件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态环境。
一般说来,文化的差异最初都是来自于对自然世界认识的差异,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发展的最初方向。
三面高原一面海的相对闭塞的地域特点,使得古代中国文化基本上与外隔绝,但这同时也为农业文明的发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经济形态。
同时,大河大陆性环境及其所造成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得中国人赞成尽物之性、顺物之情,把人们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而农业社会的稳定,家人亲友的长期聚居,使得中国人自古将惜别看得非常重,这让中华民族在思想情感上表现为喜一不喜多、喜同不喜异、喜静不喜动、喜稳不喜变。
而西方文化的活水源头是古希腊文化,古希腊文明发源于地中海,其所处的海洋环境培养了西方民族原始的冒险外倾的民族性格。
在他们看来,人类的力量与海洋比较起来显得很渺小和脆弱,但是人类依靠自身所具有的勇敢、刚毅、伟大斗争精神征服了大海,因而人类的气魄比海洋更伟大,这一切也都塑造了西方民族开放、勇敢的性格。
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消费心理的影响浅析
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消费心理的影响浅析摘要:消费心理文化论尝试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文化对于消费行为的深层关系,但几十年来,文化心理学发展的不成熟行使其研究的主要领域仍集中在不同文化的对比研究上,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是其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消费心理也是旅游消费心理的文化心理学分析的重要部分,并对我国旅游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搞好市场营销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消费心理;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组成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特殊文化体系。
它是以几千年来的小农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族制度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传统农业文化、血缘文化与修养文化的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这种文化背景中繁衍生息的中华民族,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等都有其独特性。
下面我们就从传统文化角度去分析其在人们旅游消费心理方面的影响:(一)讲究中庸的传统文化对人们旅游消费心理的影响。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一种基本主张。
大理学家朱熹认为,中庸就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中”。
通俗地说,中庸的要义就是: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如果超过或达不到这个标准和规范都是不利于事物发展的,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
中庸是中国人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几千年来一直深刻地制约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行为。
凡事讲究“度”,反对超越“常规”的思想和行为,反对根本性变革,强调持续和稳定。
就个人而言,中国人往往把自己看作是某一群体中的一员,竭力遵守群体规范,言行举止力求与大家一致,避免突出个人,否则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和议论,这是大多数中国人最不喜欢的,也是他们极力避免的。
这种文化意识反映在旅游消费行为中,就是强调与社会保持一致的重要性,随大流,赶潮流,与他人看齐,旅游消费行为趋于一致化;不赞成超前消费,注重传统,看不惯新生事物,不注重旅游消费中的标新立异。
中国文化背景条件下的消费心理特点
中国文化背景条件下的消费心理特点文化对顾客心理的影响是深刻而巨大的,文化对顾客心理的影响是一种深层次的影响。
一定的文化,将影响到顾客消费的源泉——需要;文化将影响到顾客消费的方向与标准;文化将影响到顾客的购买模式与行为。
中国文化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其独特性与传统性必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消费模式和消费习惯。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中华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形成并被广泛持有的居于主导地位的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
在对中国文化特点的讨论中,许多思想就涉及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在天人关系上的以人为本,人际交往的以和为贵,还有自私自利、知足自得、诚实信用等。
本文将介绍其中一些重要价值原则和观念,这些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现在的消费行为和习惯。
(一)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是中国文化的基本格调。
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
“人”视作一切问题考虑的根本。
符合“人”本身的利益才是最好的利益。
这就要求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确定新产品的定位,是否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满足更多消费的消费需求。
(二)讲究中庸之道对于实现一定的目的来说,都有一个一定的标准,达到这个标准的就可以实现这个目的,而中庸之道,就是遵守一定的一个标准,做到不偏不倚。
企业的新产品在投放市场时,要进行良好的市场细分,确立准确的产品定位以及市场目标。
只有把产品放在合适的位置,才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三)注重人伦中国文化以重人伦为特色,即强调伦理关系,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的伦理观念就是从最基本的血缘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国人非常看重家庭成员的依存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家庭关系,亲戚关系,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都是从夫妇,父子这些核心关系派生出来的。
企业新产品投放市场时,品牌形象可视情况突出自身重人伦,在人伦消费方面的特点。
(四)看中面子中国人对自己的脸面特别关注,尤其是通过自己的印象整饰、角色扮演和行为举止而在他人心目中留下好的印象,以期获得一个好名声。
中国传统文化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消费心理的影响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传统文化,只要我们能够明确的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就可以掌握消费者的心理,从而做出营销对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基本精神为讲究中庸、注重伦理、好面子、重义轻利,中国人的“根”情结胜过一切,父母的“寸草心”,子女的孝道,“落叶归根”,“望子成龙”,“投资子孙”、“光宗耀祖”这些是永远不变的话题。
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对消费的影响日趋明显,文化悄悄成为消费的新噱头。
因此,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掘传统的新价值,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而且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等也都有其独特性,研究这一独特性、特别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对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搞好市场营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消费心理的影响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且现在正处于急剧转型时期,再加上中国社会的各种繁杂关系造就的复杂多变的心态,中国消费者实难把握。
他们可能恪守传统,但又为面子而竞逐时髦;他们可能注重实惠,但又为攀比而挥霍无度。
当然,表面的矛盾,放到实际的背景中或许也能得到解释,正是本着这个理由,这里将列举一些与消费有关的文化特征。
1. 中国文化强调人伦主义现在虽然家庭核心化,三世或四世同堂的现象有所减少,但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仍然保持着,亲子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很是明显。
中国人的家庭往往就是一个消费单位。
在中国,个人的消费行为常常与整个家庭的行为活动息息相关。
因此在中国,个体的消费行为不仅要考虑自身的需要,而且要顾及整个家庭的消费需要。
家庭生活周期是作市场分析时必须要考虑的,仔细研究每个周期的特点,具有市场营销的意义。
比如从年轻单身阶段,到新婚阶段到生儿育女阶段,到儿女成人离开家阶段,各阶段有不同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
这种情况使得企业在产品开发及营销服务等方面应该注意产品的多功能、多用途以及综合性强的特点,尽量使产品能够适合家里各成员不同阶段的需要。
文化认同与旅游消费行为
文化认同与旅游消费行为在如今全球化的时代,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
而在旅游过程中,文化认同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化认同是指一个个体对自己所属文化群体的认同感。
在旅游中,个体会通过接触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进而影响其旅游消费行为。
首先,文化认同对旅游目的地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
个体往往会选择与自身文化相似的旅游目的地,因为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适应该文化环境,从而更好地享受旅游体验。
比如,一个热爱历史和文化的人可能会选择去欧洲游览古城和博物馆,因为这些地方与其文化认同较为契合。
另外,文化认同也会影响个体对旅游目的地的好恶评价,一旦个体与目的地的文化产生共鸣,对目的地的满意度就会提高,进而会影响其在未来的旅游中再次选择该目的地的可能性。
其次,文化认同也会对旅游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个体习惯于在旅游中体验和消费与自身文化相近的产品或服务。
比如,中国人在海外旅游时,经常选择享受中餐或购买中国传统艺术品作为消费方式。
这是因为他们希望在旅游中能够找到熟悉的味道和文化元素,通过这种方式强化自己的文化认同。
此外,文化认同还会对旅游消费的价格敏感度产生影响。
当个体对自己的文化有着强烈认同感时,可能更倾向于购买价格相对较高的产品或服务,因为他们愿意为了自己的文化认同去支付更多的费用。
此外,文化认同还与旅游动机密切相关。
旅游动机是个体去旅游的内在驱动力。
个体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会影响其旅游动机的选择。
比如,一个对自己国家的艺术、音乐和舞蹈充满热爱的人,可能会选择去欣赏在目的地举办的音乐节或艺术展览。
这是因为他们希望通过旅游的方式进一步认同和欣赏自己所属文化的价值。
此外,文化认同还会对旅游行为产生一定的深度影响。
个体在旅游过程中,除了了解和接触到目的地的文化和历史,也会反思自身文化的价值和特点。
这种反思可能会促使个体对自身文化进行重新认识和重视,从而加深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
这种深度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旅游过程中,也可能在个体回到日常生活中持续存在。
春节的旅游与文化消费
春节的旅游与文化消费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人们最喜欢进行旅游和文化消费的时候。
在这个长达七天甚至更长的假期里,人们热衷于出游,感受不同城市的风土人情,同时也借此机会领略各地独特的文化魅力。
本文将就春节期间的旅游和文化消费进行探讨,旨在展示人们在这个特殊时间里的旅游偏好和文化消费趋势。
一、春节旅游的特点春节期间的旅游具有独特的特点。
首先,春节是中国的农历新年,人们除了欢度新年之外,还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放烟花等,这些传统民俗活动成为了春节旅游的一大亮点。
其次,由于春节是冬季的一个重要假期,很多人会选择到温暖的地方度假,逃避北方寒冷的天气。
最后,春节是亲情聚会的时刻,很多人利用这个假期回到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团聚,这也促进了春节期间的旅游热潮。
二、春节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在春节期间,人们选择旅游的目的地多种多样。
首先,大城市成为了热门选择,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这些城市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现代化的城市风貌,吸引了大量游客。
其次,有些人更喜欢到小城镇或者乡村进行休闲度假,追求一种宁静和慢生活的感觉。
此外,一些景点名胜也是春节旅游的热门选择,如故宫、长城、西湖等。
这些景点既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又有春节期间特别举办的庆祝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
三、春节旅游的消费特点春节旅游具有较高的消费水平和特点。
首先,由于春节是假期,大家会选择较长的停留时间,通常超过三天,这就使得春节旅游的总消费金额相对较高。
其次,春节旅游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交通、住宿和餐饮方面,因为这些是旅行当中最基本的需求。
此外,还有一些附加消费,如购物、赏花、观演等,这些都是游客在旅途中增加的额外开支。
最后,由于春节是购物促销的时机,很多商家会推出优惠活动,吸引游客进行消费,这也进一步增加了春节旅游的消费金额。
四、春节文化消费的形式除了旅游,春节期间的文化消费也非常丰富多样。
首先,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了家庭聚会的必备娱乐节目,人们喜欢通过电视观看晚会来庆祝新年。
传统节日的文化消费与文化旅游
传统节日的文化消费与文化旅游传统节日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独有的文化符号,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传统的价值观和独特的民俗习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文化消费和文化旅游来感受和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
本文将从文化消费和文化旅游两个方面来探讨传统节日的影响和发展。
一、传统节日的文化消费1. 节日商品的消费传统节日是商家们开展促销活动的好机会,各种与节日相关的商品如年货、礼品、食品等开始大量上市。
消费者通过购买这些商品来庆祝节日、传递祝福和弘扬传统文化。
同时,文化创意产品也成为了节日消费的热门选择,如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手工艺品、文化衍生品等都受到了欢迎。
2. 节日活动的消费传统节日除了购买商品之外,还伴随着各种庆祝活动的举行。
比如春节期间的春晚、花灯展、舞龙舞狮等。
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休闲娱乐机会。
此外,各地的民俗庙会、文化展览、传统表演等也成为了节日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传统节日的文化旅游1. 古镇古村的文化旅游许多古镇古村因为保留了丰富的传统节日活动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成为了吸引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游客可以在古镇古村中参与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观赏表演、赏花灯等,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时,游客还可以体验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与当地居民互动,增进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认同。
2. 节日名胜的文化旅游一些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名胜景点,如庙宇、古塔、园林等,也成为了文化旅游的热门景点。
这些景点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还通过举办各种与节日相关的活动和展览,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进一步推广和传承传统节日的文化。
三、传统节日的文化消费与文化旅游的影响1.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传统节日的文化消费和文化旅游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平台。
通过购买与节日相关的商品和参与庆祝活动,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度得到提高。
同时,文化旅游也促进了历史名胜、古镇古村等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文化遗产地游客消费行为特征研究——以曲阜为例
东方企业文化·百家论坛 2011年12月136文化遗产地游客消费行为特征研究——以曲阜为例王文彬 邹宏霞(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长沙,410004)摘 要:在遗产旅游持续升温的形势下,文化遗产地应当以游客的需求为中心,依据游客消费行为规律和自身的文化优势进行旅游产品的规划开发、旅游商品的设计以及旅游接待设施的配置,并对游客的消费行为进行积极引导。
本文以国内外知名世界文化遗产地——曲阜的国内游客为研究对象,从游客的人口学特征、消费活动特征以及旅游消费满意度三个角度来分析文化遗产地游客消费行为所表现出的特征,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关键字:游客消费行为 行为特征 文化遗产地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12—0136—02 近年来,遗产旅游热持续升温,并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1]。
至2011年6月,中国已有41处自然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6项,自然遗产8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3项。
这些文化遗产作为具有科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的价值,同时又衍生出巨大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价值,人们已日益认识到这些价值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通过对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在国内文化遗产旅游研究中一直都是文化遗产客体论研究占据优势,即强调文化遗产自身的资源禀赋与理论供给,缺乏从价值主体上研究,事实上,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展同样离不开对消费者本体的深入探查。
旅游消费行为是旅游者个体或组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或动机,选择并购买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过程[2]。
从游客消费行为特征的角度研究文化遗产地旅游的发展状况可以反映游客消费结构的差异,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结构调整,预测游客消费趋势,为旅游市场营销提供决策支持。
一、曲阜旅游业发展概况曲阜市现存文物古迹300余处,国家、省、地、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1处,历代著名碑刻400余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人旅游消费行为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在这种文化背景中繁衍生息的中华民族,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等都有其独特性。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旅游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也是是多方面的,并是中国的旅游消费者形成了其特有的旅游消费心理和行为特点。
正确地认识和科学地分析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旅游消费心理与行为特点,对旅游企业在新产品设计、开发、服务的推广以及制定营销策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注重人情和求同的旅游消费动机
中国人群体感强,注重规范,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强调良好的人际关系。
反映到旅游消费行为中就是:以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一般旅游消费观念和旅游消费行为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
一个人购买和消费什么样的旅游产品往往首先要考虑别人的议论与评价,即使自己非常喜爱的产品,如果说这种它不符合群体规范的要求,购买和消费旅游产品会使人有一种“鹤立鸡群”和与他人格格不入之感,那么他们会考虑放弃这种购买行为,所以其旅游消费行为具有明显的“社会取向”和“他人取向”的特点。
这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突出个人的权利和价值、强调个性化、力求多样化,敢于标新立异,以“自我取向”为特点的旅游消费行为显著不同。
因此,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西方营销模式、营销经验的时候,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当然,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碰撞与融合,加之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人民的旅游消费心理与行为也发生着悄然的变化,人们在消费求同的大背景下,开始购买和使用一些体现和反映个性的旅游,尤其是在年轻人身上出现了明显的标新立异和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消费趋势。
对此,旅游市场营销人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传统旅游产品营销策略的基础上,注重新情况、新变化,随时注意人们的消费新动向,以便在新的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服务等方面随时满足旅游者的新需求。
二、勤俭节约的旅游消费观念
我国传统文化崇尚节俭,以节制个人欲望为美德。
孔孟主张“克已复礼”,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所以,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一直崇尚勤俭持家的消费观念,反对任何形式的挥霍浪费和超前消费。
反映到人们的消费行为上就是:在花钱、购物方面较为慎重,富有计划性,重视积累,不尚奢华,反对花钱大手大脚、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消费观念,对这种花钱缺乏计划性的行为嗤之以鼻,视之为没有头脑、不会过日子。
人们习惯于攒钱买东西,不习惯借钱或贷款买东西,主张生活开支要“精打细算”、“细水长流”,以做到“月月有余”、“年年有余”。
一般来说,他们用于购置生活必需品方面较多,而用于享受方面的奢侈品或是象购买旅游产品这种非生活必需消费往往不会排在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序列表的前列。
体现在中老年消费者身上,他们总是尽量地把钱存起来,用在孩子上学、结婚、购买房子、养老等方面。
而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多数人热衷于生活上的舒适享受,消费支出往往超出其收入水平,因此用于旅游的支出比例大大高于国内消费者。
当然,近年来随着中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开始向享受型发展,许多人不仅讲究吃饱、穿暖,更讲究生活的质量,要吃好、穿好、玩好。
特别是一些高收入阶层的人们,其用于享受消费方面的支出是相当高的,而旅游则成为享受支出的首选。
但就大多数中国消费者而言,他们的消费行为仍较为理智、有计划性,看中积累。
三、含蓄的民族性格和谦逊的旅游消费行为
由于“温、良、恭、俭、让”和以“和为贵”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使得中国人往往比较内向、含蓄、庄重、讲文明、有礼貌,不像西方人那样张扬和外露。
表现在旅游消费活动中,人们往往用语谨慎、措辞温和、态度持重,如果认为对方的言行有不妥之处,多数人不是像欧美人那样直截了当地指出,而是尽可能采取最谨慎、最婉转的方式告诉对方,避免
伤害对方的面子,或让对方下不来台。
偶尔遇到什么吃亏上当的事,也往往一忍了之,或者也只是宽慰似的提醒自己吸取教训、下次注意。
四、以家庭为主的旅游消费准则
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家庭依赖感、家庭责任感都比西方人强,中国人的家庭往往就是一个消费单位。
在中国,个人的旅游消费行为常常与整个家庭的行为活动息息相关,而不是单纯个人的、孤立的。
因此,在以中国人为主的旅游消费市场上,个体的消费行为不仅要考虑自身的需要,而且要顾及整个家庭的消费需要。
这种情况使得旅游企业和市场营销人员在产品开发及营销服务等方面都应该注意旅游产品对家庭各个成员的满足性,,尽量使产品能够适合家里所有成员的需要,人人满意,个个喜欢。
五、注重直觉判断的旅游产品购买决策方式
儒家之格物致知,道家之“神遇”,禅宗之顿悟,以及阴阳五行之直观象征等等,都使得中国人在思维方法方面常常依靠个人经验和直观外推可以解释的领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采用的是直观外推、类比象征、内省体验、混沌记录、简洁隐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因此,中国人购买旅游产品时常常先要对其获得一个总体的良好印象,然后再从其总体性能上寻找相应的依据,看这个印象是否正确,很少对旅游产品进行细致的或理智的分析。
也就是说,中国旅游者在购买旅游产品时常常采用的是大体的和直觉的判断方法,采用的是模糊思维和综合思维。
而不像西方旅游者购买时习惯于先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比较,逐一地分析旅游产品的各个环节的好坏,然后对这些环节进行综合的分析以得出总体的印象。
深入了解东西方旅游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将有助于旅游市场营销人员开展科学的市场营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