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西游记》知识要点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及中考真题汇总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及中考真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3b45305c1c708a1294a44a1.png)
西游记》人物形象1、孙悟空(行者)①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
②出世:仙石孕育而生。
③性格:桀骜不驯、忠心耿耿、聪明幽默、爱憎分明、勇敢机智、好勇斗胜、重视承诺、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韧不拔、英勇无畏。
④本领:手持一根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金箍棒;能耍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四十九天不死,反而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世间一切妖魔鬼怪;偷吃无数蟠桃和各种仙丹练就而成金刚不坏之身。
⑤典型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车迟国斗法。
一路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那种不畏艰辛困苦的精神贯穿取经始末。
2 、唐僧(玄奘)①姓名:俗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
②身世: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长老投胎。
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
③性格:勤敏好学、意志坚定、勇往直前、心地善良、正直不阿、毫无主见、迂腐顽固、胆小懦弱、无智无能、是非不分、耳根子软。
④典型情节: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女儿国遇难。
唐僧是如来佛祖的弟子金蝉子转世投胎作状元陈光蕊之子,出家后法名玄奘,修成正果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3 、猪八戒(悟能)①身世:原是仙界天蓬元帅,因醉调戏嫦娥,被贬下凡,投错了胎,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脸的模样。
②性格:贪吃好色、见识短浅、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胆小怕事、吃苦耐劳、忠勇善良、知错就改、淳朴憨厚。
③兵器:九齿钉耙④典型情节:四圣试禅心,三打白骨精,偷吃人参果在去西天取经途中,他总是挥舞钉耙,与妖魔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
而且他能够知错改错,淳朴憨厚。
但他好吃懒做,见识短浅,一遇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后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4 、沙和尚(悟净)①身世:原是天庭中的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下凡,盘踞在流沙河,兴风作浪,危害一方。
唐僧途径流沙河时收为徒弟。
中考语文《西游记》最全考点
![中考语文《西游记》最全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dbb05b5076a20029bd642db6.png)
中考语文《西游记》最全考点内容简介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
2、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3、主要内容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主要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三大部分,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4、小说主题本书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在孙悟空身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力的强烈愿望;深深地植于富有斗争传统的中国人民历史生活的土壤之中,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
它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5、经典故事(1)孙悟空大闹天宫(2)三打白骨精(3)车迟国斗法(4)女儿国遇难(5)真假美猴王(6)智取红孩儿(7)三调芭蕉扇(8)火烧盘丝洞(9)天竺国招亲(10)灵山取真经常考点一、填空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
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的事件,《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玄奘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3、《西游记》全书一百回,基本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至十二回是全书的引子,其中前七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第八至十二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经的缘起。
第十三回至一百回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终于取到真经,他们自己也修成正果。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西游记》知识点复习课件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西游记》知识点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fd810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f.png)
名著《西游记》中考考点复习
培养了许许多多的优秀学生
孵化许许多多专家、名师
西游知识知多少
1 、孙悟空一个筋斗能飞 —— 十万八千里 2、猪八戒原本是—— 天蓬元帅 3、沙和尚的法号是—— 悟净 4、孙悟空使用的兵器是—— 如意金箍棒 5、《西游记》一书共有多少回—— 100回
1 《西游记》简介 2 《西游记》人物性格特点 3 兵器、坐骑、宝物、法术 4 《西游记》歇后语与对联 5 《西游记》艺术特色(写作手法) 6 《西游记》习题
趣经女儿国(53—55回) 真假美猴王(56—58回) 三调芭蕉扇(59—61回) 还宝金光寺(62——63回) 木仙庵三藏谈诗(64回) 误入小雷音(65—66回) 拯救驼罗庄(67回) 计盗紫金铃(68—71回) 盘丝洞斗妖(72—73回) 救难小儿国(78—79回) 无底洞逼婚(80——83回)
灭法国更名(84回) 连环洞徒弟祭师(85——86回) 施雨凤仙都(87回) 玉华城夺兵(88—90回) 大战犀牛怪(91—92回) 天竺收玉兔(93—95回) 被诬地灵县(96—97回) 波生极乐天(98回) 最后一难(99回) 功德圆满(100回)
02 PowerPoin
《西游记》主要人物及情节
《西游记》主要人物及情节
【唐僧】
zhān
---宝物三件(袈裟、九环锡杖、金箍咒)取经后被封为“旃檀功
德佛”。
性格特征:1.虔诚的佛教徒,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
立场坚定、勇往直前
2.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故事情节:
1、四圣试禅心
虔诚的佛教徒,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
2、三打白骨精
2023年中考语文名著《西游记》考点总结
![2023年中考语文名著《西游记》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3e3a0d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76.png)
2023年中考语文名著《西游记》考点总结
2023年中考语文名著《西游记》的考点总结如下:
1. 《西游记》的作者和成书背景:了解《西游记》的作者施耐庵和成书背景,理解小
说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小说内容概述:掌握《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了解孙悟空、唐僧、猪八
戒和沙僧等角色的形象特点以及他们的任务和目标。
3. 小说的主题和思想:分析《西游记》的主题和思想,如求真、向善、修行、佛道教
义等,理解其中体现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
4. 笑话和语言技巧:理解《西游记》中的笑话和幽默元素,如孙悟空的逗趣行为和猪
八戒的搞笑形象;还要掌握小说中的语言技巧,如比兴、夸张、反讽等。
5. 人物形象和形象描写:认识《西游记》中的各种人物形象,如孙悟空的威武勇猛、
猪八戒的贪吃愚蠢、唐僧的智慧和慈悲等,并理解这些形象的描写手法。
6. 反映社会风貌和历史文化:通过《西游记》了解明代社会风貌和当时的官场、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探讨小说对社会现实和历史文化的批判和反思。
7. 语言文字与文学艺术:欣赏《西游记》中的优秀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如生动形象
的描写、丰富多彩的对话、富有节奏感的叙事等。
8. 受众和现实意义:探讨《西游记》的受众和现实意义,了解小说在不同时期的影响
和传播,思考其对当代的启示和价值。
以上是《西游记》的一些可能的考点总结,具体的考题可能会根据教材选取的篇章进行提问。
希望对你备考有所帮助!。
《西游记》中考知识考点
![《西游记》中考知识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1de3e75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0f.png)
猪八戒的性格特点包括憨厚纯朴、吃苦耐劳、面对妖怪从不屈服等。他对事业缺乏坚定的信念,遇到困难会 畏缩动摇,爱占小便宜,嫉妒心强,好搬弄是非,贪财好色。
唐僧的性格特点
唐僧的性格特点包括诚信守法、一心一意、善良勇敢等。他是一个信守宗教信条的佛教徒,无原则的慈悲, 胆小懦弱,有时误信谗言,颠倒是非。
但为取经团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猪八戒
猪八戒是《西游记》中的另一位重要 人物,他憨厚纯朴,吃苦耐劳,面对 妖怪从不屈服,但在事业上缺乏坚定 的信念,遇到困难会畏缩动摇。
唐三藏
唐三藏是《西游记》中的佛教徒,信 守宗教信条,无原则的慈悲,胆小懦 弱,有时误信谗言,颠倒是非,但正 是这样的性格特点,才使得他更加人 性化。
《西游记》的传播与影响
《西游记》通过多种形式的演绎和传 播,其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高,成 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
THANKS
感谢观看
05
《西游记》的影响与传承
《西游记》的影响与传承
《西游记》的文学影响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名著,对后 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故事和人
物形象被广泛传颂和演绎。
《西游记》的艺术价值
《西游记》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深 刻内涵,被誉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
对后世文化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西游记》的文化传承
《西游记》不仅在中国备受推崇,还 影响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承,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03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西游记》作为一部神话小说,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通过奇幻的情节和丰富的想象,展 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魅力。
想象力丰富
202X年中考语文名著《西游记》考点总结
![202X年中考语文名著《西游记》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2c8279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46.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中考语文名著《西游记》考点总结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级中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在202X年的中考中,对于西游记的考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故事情节:西游记是一部具有丰富多样故事情节的小说,考生需要了解主要故事情节的进展过程,包括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过程。
此外,还要留意把握各个主要角色的形象特点和角色关系。
例如,孙悟空的聪慧机灵、师傅徒弟之间的相互挂念等。
2. 主题思想:西游记是一部以佛教因果报应和救度众生为主题的小说,它通过主角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修行,最终获得了佛教真经,并实现了救度众生的宏大目标。
这个主题思想是考生需要重点把握的。
3. 人物形象: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格外丰富多彩,考生需要关注各个角色的形象描写和塑造,例如,唐僧的博学多才、孙悟空的聪慧机灵、猪八戒的贪吃懒散、沙僧的忠诚急躁等。
4.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西游记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例如,比方、夸张、对仗、夸张等,这些修辞手法的使用不仅能够丰富作品的表现力,还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5. 文化背景与社会风貌:西游记是一部描写古代社会生活的小说,通过对古代社会风貌的描写,考生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一些特点和文化背景,例如,官僚体制、宗教信仰、社会道德观念等。
这些内容对于更好地理解小说具有重要意义。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综上所述,202X年中考语文中对于西游记的考察主要集中在故事情节、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文化背景与社会风貌等方面。
考生需要通过阅读和理解原著,加深对西游记的了解,并结合相关资料和题型要求进行复习和预备,以便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相关问题。
西游记名著阅读中考必考知识点(精选)
![西游记名著阅读中考必考知识点(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671cb2ca964bcf84b8d57b26.png)
《西游记》导读【作者】吴承恩,明朝著名小说家。
③、幽默、好胜心强,喜欢搞恶作剧。
故事情节:⑴、孙悟空大闹天宫。
孙悟空神通广大,玉帝企图降伏他,孙捂空因此不满,蟠桃会这天,孙悟空喝光了仙酒,吃光了蟠桃,还吃尽了太上老君葫芦内的金丹,玉帝大怒,下令捉拿他,然而孙悟空本领高强,。
唐僧师徒取经途中,白骨精想要吃唐僧,先后施魔法变成村姑、婆婆和老翁诓骗唐僧,孙悟空三次识破他的化身,唐僧却误以为孙悟空乱杀无辜将他赶走。
悟空走后,唐僧和沙僧被白骨精抓去.猪八戒智激孙悟空,悟空救师心切,不念前怨,毅然下山,变化老妖,巧入洞府,一番激战打死白骨精。
师徒四人愉快上路,继续唐僧师徒来到火焰山,因为火焰山的火太大,无法过去,孙悟空便去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
铁扇公主因红孩儿被观音收走而痛恨孙捂空,不肯借芭蕉扇给孙悟空。
孙悟空凭借智慧第一次变成小虫钻进她腹内翻腾,铁扇公主借给假扇。
第二次变成牛魔王去骗取真扇,又被牛魔王骗回。
第三次请来托塔李天王和天兵天将帮助,从唐僧师徒四人在途中碰上强盗打劫,强盗将唐僧吊在树上,为救师父,悟空打杀了两个强盗,谁知唐僧竟火冒三丈,怪悟空杀人太多,又赶走他。
悟空去后,一只六耳猕猴变成变成孙悟空模样来害唐僧。
真悟空知道后去找假悟空算帐,。
故事情节:1.高老庄抢亲猪八戒奉观音之命在高老庄等待唐僧经过,拜他为师。
抢高翠兰为妻。
庄主得知他为妖怪,请唐僧来除妖,最后孙悟空将他收服。
唐僧在宝象国被诬陷是猛虎精,黄袍怪用妖法把唐僧变成一只猛虎,猪八戒、并救出唐僧。
3.过了流沙河,师徒四人来到了一座庄院,庄院内住着一个40多岁的寡母和她的三个女儿,他们要招四人为夫。
原来这一母三女是黎山老母、观音、普贤、文殊四位菩萨变来试探师徒四人取经诚心的,结果只有猪八戒上当,愿为女婿,其余三人都经受住了考验。
(性格——贪恋女色)【唐僧】---宝物三件(袈裟、九环锡杖、金箍咒)取经后被封为“旃檀功德祖”。
性格特征:虔诚的佛教徒,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中考语文必备手册 专题24 名著《西游记》知识点
![中考语文必备手册 专题24 名著《西游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94324e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c.png)
名著《西游记》知识梳理【作者简介】吴承恩(1499~1582),明代人,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
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剧的基础上,创作了举世瞩目的神话小说《西游记》。
这是中国古代小说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充满了奇情幻想。
【故事梗概】本书主要记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和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小说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三大部分组成。
他们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
全书共100回,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7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学道、大闹龙宫、地府、天宫,直至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
重点是“大闹天宫”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集中表现了孙悟空的反抗精神。
为后来随唐僧西天取经提供背景材料。
第二部分(8~12回):介绍小说的另一主人公:唐僧。
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交代取经的缘由。
这部分主要起过渡和连接的作用。
第三部分(13~100回):写孙悟空在猪八戒、沙僧的协助下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一路克服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修成正果。
这部分是全书的重点。
全书的精彩章节:大闹天宫、观音劝三徒拜师唐僧、四圣试禅心、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高老庄招亲、智激美猴王、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二仙收人事等。
【情节导图】【内容精要】东胜神洲傲来国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产下一猴。
石猴求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云可行十万八千里,自称“美猴王”。
他盗得定海神针,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
玉帝欲遣兵捉拿,太白金星建议,把孙悟空召入上界,做弼马温。
当猴王得知弼马温只是个管马的小官后,便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巨灵神、哪咤二将。
2023年中考名著阅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
![2023年中考名著阅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99fa08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2.png)
2023年中考名著阅读:《西游记》知识
点整理
1. 作品概述
-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明朝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 故事主要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四人西天取经的经历。
2. 主要人物
- 孙悟空:石猴精,被封为齐天大圣,机智勇敢,善于变化。
- 猪八戒:天蓬元帅转世,嘴馋懒惰,喜欢吃饭睡觉。
- 沙僧:沙和尚,沙漠精灵化身,沉默寡言,善于使用兵器。
- 唐僧:真经护法,师从玉皇大帝,道貌岸然,忍辱负重。
3. 取经路线
- 唐僧带着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一路西行,先后经过七十二般变化和八十一难的考验。
- 经历了花果山、水帘洞、火焰山、盘丝洞等著名场景。
4. 主要故事情节
- 师徒四人踏上了西天取经之路,遭遇了各种妖魔鬼怪的阻挠
与诱惑。
- 在西行过程中,他们除恶扬善,帮助了许多有困难的人和动物。
- 他们还与如来佛祖、观世音菩萨等神仙成为了朋友与战友。
5. 故事的主题
- 《西游记》探讨了正义与邪恶、忠诚与背叛等主题。
- 强调了师徒忠诚、友情守护和正义战胜邪恶的重要性。
6. 名言警句
- "西天取经,累了打坐;还你的真经,用命交换。
"
- "大圣,有救。
" "救不了,不救。
" "我是个神仙,你是个徒弟。
"
以上为2023年中考名著阅读《西游记》的知识点整理,希望
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中考语文名著《西游记》知识点梳理
![中考语文名著《西游记》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ce05d9f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5.png)
《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吴承恩编写而成。
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传奇故事。
作者通过虚幻的世界,对封建统治者的态度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
玉皇大帝手下十万天兵天将,竟然抵不过孙悟空的一条金箍棒,而让真正的贤才去当不入流的马夫,其统治之黑暗不言而喻。
如来佛祖所创佛教,僧人自然不能以钱财所迷,可是佛祖竟然默许手下人收取贿赂,这反映封建社会官官相护的黑暗情景。
吴承恩( 1501 年— 1582 年) 字汝忠。
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 (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汉族,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大约 40 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在 81 岁左右时去世。
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
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
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西游记》全书分为四大部分:一、从第一回到第七回是全书的引子部分,叙述孙悟空出生、求仙得道、大闹“三界”《西游记》一边安排孙悟空出场,交代清楚其出身、师承、能耐、性情;一边通过孙悟空在天、地、冥、水四境界穿越,描绘四境界风貌,建立一个三维四境界立体思维活动空间;二、从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描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的故事,交代取经缘起;三、十三至九十九回写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小白龙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四、第一百回为全书的结尾,描写师徒四人取经回到东土,都得道成为真佛。
勇闹水帘洞,闹龙宫,闹地府,大闹天宫,囚禁五行山,大闹黑风山,云栈洞收八戒,神化引婴儿,大闹五庄观,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留名三清观,显法车迟国,大闹金兜洞,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计盗紫金铃,三探无底洞,大战青龙山无所畏惧,除恶务尽,重情重义,机智过人,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压迫,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正直无私,喜欢“戴高帽” ,好胜心强,喜欢搞恶作剧。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之《西游记》要点总结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之《西游记》要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1aab38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9.png)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之《西游记》要点总结一、作品背景《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明朝作家吴承恩。
该书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为主线,描绘了一系列充满奇幻色彩的冒险故事。
作为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的重要内容,掌握《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寓意及写作特色等要点至关重要。
二、故事情节《西游记》主要讲述唐僧师徒四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为取得佛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各种妖魔鬼怪,也结交了一些好友和得到了神仙的帮助。
三、人物形象1. 唐僧唐僧是取经队伍的领袖,他善良、慈悲、坚定,但有时过于天真,容易受骗。
2. 孙悟空孙悟空是取经队伍的核心成员,他机智、勇敢、忠诚,具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和神奇的变化能力。
他是全书中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
3. 猪八戒猪八戒是取经队伍的喜剧角色,他贪吃、贪睡、好色,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忠诚和勇敢。
他的形象憨态可掬,深受读者喜爱。
4. 沙僧沙僧是取经队伍的默默奉献者,他性格沉稳、忠诚、勤劳,虽然话不多,但起到了稳定队伍的作用。
四、作品寓意《西游记》表面上是讲述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实则蕴含了丰富的寓意:1. 反映人性:通过描绘各种妖魔鬼怪,展现了人性中的贪婪、自私、欲望等缺点,以及勇气、智慧、忠诚等优点。
2. 揭示社会现实:书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以及人民生活的困苦。
3. 弘扬佛教思想:作品强调因果报应、修行悟道等佛教观念。
4. 赞美友谊:唐僧师徒间的互助、信任、包容,体现了真挚的友谊。
五、写作特色1. 奇幻色彩: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出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
2. 语言幽默:书中许多情节和对话都富有幽默感,令人捧腹。
3. 人物形象鲜明:各个人物形象特点突出,令人难以忘怀。
4. 寓意深刻:作品在讲述故事的同时,蕴含了丰富的哲学和社会意义。
六、总结《西游记》作为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的重要内容,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寓意及写作特色都值得学生们深入学习和理解。
中考《西游记》知识总结
![中考《西游记》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5e9682d3968011ca30091f2.png)
中考《西游记》知识总结一、作者简介吴承恩(约1500年-1583年),字汝忠,号射阳。
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人。
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代表作《西游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二、全书简介《西游记》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
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名《大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其中,唐僧就是以玄奘法师为原型的。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
先写了孙悟空出世,然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人,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受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
新初三仙哥带你读中考名著(网上找不到的最全资料)2三、重要情节石猴出世·大闹天宫东胜神洲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受日月精华,生出一石猴。
之后因为成功闯入水帘洞,被花果山诸猴拜为"美猴王"。
美猴王为求长生不老,到处四海求师,在西牛贺洲得到须菩提祖师指授,得名孙悟空,学会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云可行十万八千里。
孙悟空拜师求艺归来,便去东海龙宫借得“如意金箍棒”。
又去阴曹地府,把自己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
玉帝授孙悟空做弼马温。
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没有成功,便请孙悟空管理蟠桃园。
宴会上,孙悟空大肆捣乱,最后悟空被擒。
玉帝奈何不得他,请来如来佛祖,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三打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艰难跋涉,来到宛子山。
山中波月洞内住着一只千年尸魔白骨精。
她残暴、狡猾,善用伎俩,阴谋吃到唐僧肉以保长生不老。
为让计谋得逞,她幻化成村姑但被孙悟空识破,后又变成一个老妪,又被孙悟空识破。
孙悟空两次将妖怪的肉身打死,但唐僧不识妖怪,反而责怪孙悟空连伤母女二人,恣意行凶。
白骨精第三次化身为一个老丈,再次来到唐僧面前,孙悟空一眼认出妖怪,为保师傅安全,强忍紧箍咒的痛苦,将妖怪再次赶跑。
白骨精失败三次,又生毒计,假冒佛祖之名责怪唐僧处事不当。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及中考真题汇总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及中考真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7e2e5a733d4b14e852468da.png)
《西游记》人物形象1、孙悟空(行者)①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
②出世:仙石孕育而生。
③性格:桀骜不驯、忠心耿耿、聪明幽默、爱憎分明、勇敢机智、好勇斗胜、重视承诺、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韧不拔、英勇无畏。
④本领:手持一根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金箍棒;能耍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四十九天不死,反而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世间一切妖魔鬼怪;偷吃无数蟠桃和各种仙丹练就而成金刚不坏之身。
⑤典型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车迟国斗法。
一路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那种不畏艰辛困苦的精神贯穿取经始末。
2、唐僧(玄奘)①姓名:俗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
②身世: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长老投胎。
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
③性格:勤敏好学、意志坚定、勇往直前、心地善良、正直不阿、毫无主见、迂腐顽固、胆小懦弱、无智无能、是非不分、耳根子软。
④典型情节: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女儿国遇难。
唐僧是如来佛祖的弟子金蝉子转世投胎作状元陈光蕊之子,出家后法名玄奘,修成正果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3、猪八戒(悟能)①身世:原是仙界天蓬元帅,因醉调戏嫦娥,被贬下凡,投错了胎,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脸的模样。
②性格:贪吃好色、见识短浅、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胆小怕事、吃苦耐劳、忠勇善良、知错就改、淳朴憨厚。
③兵器:九齿钉耙④典型情节:四圣试禅心,三打白骨精,偷吃人参果在去西天取经途中,他总是挥舞钉耙,与妖魔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
而且他能够知错改错,淳朴憨厚。
但他好吃懒做,见识短浅,一遇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后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4、沙和尚(悟净)①身世:原是天庭中的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下凡,盘踞在流沙河,兴风作浪,危害一方。
唐僧途径流沙河时收为徒弟。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西游记》中考知识点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西游记》中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8c26e7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d.png)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西游记》中考知识点主要情节1.石猴出世东胜神洲傲来国海中有座花果山,有一块石头受天地之灵气,享日月之精华,忽然有一日崩开,里面出现一只石猴。
该猴发现水帘洞后被群猴拥戴为王。
1)孙悟空出生的家乡是:东胜神州。
2. 花果山水帘洞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这只石猴同一群猴子在山中避暑,无意之间发现了一股飞瀑从山顶流下。
众猴说:“谁能从这瀑布中钻进去看个究竟,我们拜他为王。
”石猴自告奋勇,钻入飞瀑,发现里面竟然是一个宽敞、幽静的石洞,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众猴拜石猴为王,称他美猴王。
1)花果山水帘洞的对联是什么?“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3.石猴拜师石猴为寻找长生不老的仙方,独自驾筏出门求学,师承:菩提祖师,得名孙悟空。
悟空从祖师学得长生之道。
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十万八千里。
一日,悟空变为松树,被逐出洞。
菩提祖师不准孙悟空说出师傅的名字。
1)孙悟空最初拜谁为师?菩提祖师2)菩提祖师给他起了什么名字?孙悟空。
3)孙悟空学会了多少变化?一个筋头云能翻多远?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十万八千里。
4. 获取金箍棒悟空来到东海龙宫。
龙王不好推辞,叫虾兵们抬出一杆三千六百斤重的九股叉,悟空嫌它太轻。
又抬出一柄七千二百斤重的方天画戟,悟空仍然嫌它太轻。
龙婆给龙王说∶“大禹治水时,测定海水深浅的神针铁最近总是放光,就把这给他,管他能不能用,打发他走算了。
”孙悟空跟龙王来到海底,见神针铁金光四射,原来是根铁柱子,斗一样粗,二丈多长。
孙悟空使劲用手搬了搬说∶“要是再短些,再细一些就好了。
”孙悟空话还没有说完,那个宝贝就短了几尺,也细了一圈。
孙悟空看了看说∶“再细些就更好了。
”那个宝贝真的又细了许多,悟空拿过来,见上面写着∶“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1)定海神针是谁放在东海的?目的是什么?大禹。
目的是治水。
2)定海神针有多粗多长?斗一样粗,二丈多长3)定海神针上面写的什么字?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中考四大名著西游记整理知识点
![中考四大名著西游记整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b551da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a.png)
中考四大名著西游记整理寒窗苦读十余载,今朝考试展锋芒;思维冷静不慌乱,下笔如神才华展;心平气和信心足,过关斩将如流水;细心用心加耐心,努力备考,定会考入理想院校。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四大名著西游记,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语文必考名著练习:《西游记》一、《美猴王》1、情节概括:傲来国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灵石,产下一猴----众猴山涧避暑戏耍,寻看源头----相约钻入瀑布不伤身体者为王----石猴时来运通,进洞显芳名---众猴序齿(长幼)排班,拜称“千岁大王”2、“美猴王”的称号是怎么得来的?他为什么又叫“孙悟空”?他还有哪些称号?分别是怎么得来的?a、因为石猴发现了花果山上的水帘洞,大家尊之为“千岁大王”,贡献大的应该有美好的称号,于是隐去“石”字,称“美猴王”。
b、《西游记》第一回后半写他见到菩提祖师,祖师根据他是猴子(猢狲),为他取姓“孙”,法名“悟空”。
c、孙悟空被玉帝招安后,玉帝授予其一个“不入流”的“弼马温”称号,孙悟空一怒之下回到花果山,鬼王建议其称为“齐天大圣”。
d、后来唐僧又给孙悟空取个“混名”,称为“行者”。
e、因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够看透一切,手上的金箍棒威力无穷,被如来佛授予“斗战胜佛”的称号。
二、《孙行者一调芭蕉扇》1、情节概括:悟空求扇过火焰山,罗刹为子怀恨刀剑砍----相斗逢扇扇,落至小须弥山---告求原委,灵吉相赠定风丹---罗刹慌忙闭山洞,化作虫子钻入肚----借来假扇,火扇旺---土地告知真假,寻大力王(牛魔王)。
2、孙悟空为什么要借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孙行者一调芭蕉扇”时想出了哪两个办法以便确保借到芭蕉扇的?(哪两件事体现了孙悟空有勇有谋的?)因为前方有火焰山挡路,悟空便向牛魔王的妻子铁扇公主──罗刹女借扇。
孙悟空到灵吉菩萨处借得“定风丹”,变成小虫子钻到铁扇公主的肚子里。
(铁扇公主被迫将扇借给悟空,悟空扇火不熄,方知是假扇。
)3、铁扇公主为什么不肯把芭蕉扇借给孙悟空?孙悟空为什么称铁扇公主为嫂嫂?铁扇公主与孙悟空有仇,孙悟空曾经与她的孩子──红孩儿发生过冲突,为了搭救师傅唐僧,还请求南海观音降伏了红孩儿。
西游记初中知识点归纳总结
![西游记初中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aadeeb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8.png)
西游记初中知识点归纳总结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全书以描写唐朝僧人玄奘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历险故事为主线,展现了善恶斗争、人性百态等多重主题。
在初中阶段,学习西游记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对西游记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主要人物1. 玄奘:唐朝僧人,受帝王旨意,前往西方取经,代表善、智、勇。
2. 孙悟空:猴王,保护师父玄奘,具有神通广大的能力,个性聪明机智,喜欢恶作剧和逞强。
3. 猪八戒:天蓬元帅转世,负责保护师父玄奘,嘴馋愚笨但心地善良。
4. 沙僧:沙悟净,原为天河河神转世,也是玄奘的护法,性格忠厚老实。
二、背景故事1. 唐僧出行:唐朝皇帝下诏让玄奘去西天取经,求得佛经以救度众生。
2. 玄奘招徒: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与玄奘结为师徒,一起踏上西天取经之旅。
3. 妖魔鬼怪:师徒四人在路上遭遇了各种妖魔鬼怪,不断进行善恶斗争,玄奘和徒弟们通过智慧和勇气化解危机。
三、故事梗概1. 遇见红孩儿:师徒四人来到火焰山,遭遇红孩儿迷惑,最终悟空化解危机。
2. 识破白骨精:白骨精伪装成白蛇夫人,企图扰乱师徒行程,被唐僧等人识破并救下。
3. 斩妖除恶:师徒们先后与各类妖魔鬼怪展开斗争,包括蜘蛛精、黑熊精等。
4. 家乡困扰: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发现猴群受到牛魔王的欺负,与牛魔王展开斗争保护猴群。
5. 伏妖除魔:一路上师徒们经历了众多的困难和挑战,并伏妖除魔,化解各种危机。
四、主题和思想1. 善恶对抗:西游记展现了善恶斗争的主题,通过师徒四人与妖魔鬼怪的斗争,强调善的力量的重要性。
2. 自利利他:玄奘师徒四人跋涉千山万水,克服各种困难,体现了自利利他的精神,奉献自己的一切为了救度众生。
3. 人性百态: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描绘了人性百态,包括贪婪、欺骗、仁爱等。
五、对现实生活的启示1. 勇气与智慧:西游记中的师徒们面对各种困难,需要勇气和智慧来化解危机。
这启示我们在生活中也需要勇敢面对问题,善用智慧解决困境。
中考西游记知识要点
![中考西游记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d5e761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f.png)
中考西游记知识要点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一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
小说以一个神话故事为背景,通过四位主人公的冒险旅程,展示了人性的善恶之间的斗争,深刻地道出了各种社会问题。
下面是一些你可能需要了解的西游记知识要点。
1.唐僧:唐僧是故事的主角,他是一位慈祥善良的和尚。
他被观音菩萨选中担任西天取经的任务,以取得佛经,救度众生。
唐僧在旅途中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但始终坚持正道,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智慧。
2.孙悟空:孙悟空是一个形象鲜明的角色,也是故事中最为出色的角色之一、他是一只猴子,拥有神奇的力量和智慧。
他帮助唐僧保护他们免受妖魔鬼怪的侵扰。
孙悟空是一个典型的反叛者,但他最终被佛祖降服,并成为唐僧的护卫。
3.猪八戒:猪八戒是一个滑稽可笑的角色,他是一头贪吃懒惰的猪,但也有一颗善良的心。
他因为在天宫里偷吃仙桃而被罚下凡间,被迫帮助唐僧取得佛经。
猪八戒有时会偷懒,但在关键时刻也会表现出勇敢和忠诚。
4.沙僧:沙僧是一个沉默寡言的角色,他是一个被封印的沙傀儡。
沙僧在西行中担任了唐僧的助手和保镖的角色,他忠诚、勇敢,不怕困难。
尽管他不常说话,但他有时会通过幽默的方式为故事增加乐趣。
5.白龙马:白龙马是一个神奇的角色,他可以变身为白马,并拥有极快的速度。
他是西行路上的坚实伙伴,为唐僧提供了宝贵的帮助。
白龙马一直在追求自己的人马之道,但在和唐僧相处的过程中,他逐渐领悟到了佛法的真谛。
6.西行路途:故事发生在中国古代,唐僧带领三个徒弟从长安出发,前往西天取经。
他们经过了很多艰难的旅程,包括险峻的山脉、恶劣的气候和危险的妖怪。
他们还遇到了一些善良的仙人和动物朋友,为他们提供了帮助和指导。
7.斗妖怪:在西行路上,唐僧和他的徒弟们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
他们必须使用智慧和勇气来克服这些障碍。
孙悟空使用他的神奇技能和武力战胜了很多妖怪,而唐僧则通过智慧和慈悲心战胜了一些邪恶的妖魔。
这一系列的斗妖战斗为故事提供了紧张和刺激的情节。
西游记初中考试知识点
![西游记初中考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ce0bef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45.png)
西游记初中考试知识点
《西游记》初中考试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故事概述:《西游记》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在取经过程中历经磨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2. 主要人物及性格特点:
孙悟空:桀骜不驯、敢作敢当、勇敢机智、爱憎分明、乐观、聪明、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
猪八戒:食欲旺盛、力大无穷,但性格懒惰。
沙僧:忠厚老实,任劳任怨。
白龙马:忠诚可靠,为取经任务承担重要角色。
3. 重要章节:如“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等。
4. 主题思想:《西游记》通过描绘取经路上的种种磨难,体现了对道德、勇气和毅力的赞美,以及对坚持正义和善良的倡导。
5. 艺术特色:《西游记》在文学上的特色包括生动的人物刻画、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的语言等。
6. 对后世影响:《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对后来的文学、艺术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阅读原著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中考语文复习:《西游记》知识点归纳
![中考语文复习:《西游记》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effe24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16.png)
中考语文复习:《西游记》知识点归纳1.人物角色《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共有众多人物角色,其中最为著名的有:- 孙悟空:猴子精,被佛祖封为齐天大圣,具有神通广大的能力。
- 唐僧:真名叫玄奘,是一个高僧,被指派前往西天取经。
- 猪八戒:原为天蓬元帅,因犯事被贬下凡间,变成猪形。
后成为唐僧的徒弟。
- 沙僧:原为沙罗国王,因得罪天宫被贬下凡间,变成沙僧形。
后成为唐僧的徒弟。
2.主要情节《西游记》是以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为主线,穿插着各种寓意深刻、离奇有趣的情节。
其中一些重要的情节包括:- 师徒西天取经: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斩妖除魔,最终取得真经并化解各种危机。
- 斗妖怪:孙悟空以火眼金睛、定身法、筋斗云等神通,与各种妖怪斗智斗勇。
- 西天见佛:唐僧师徒最终到达西天,见到佛祖,并取得真经。
- 西行途中的冒险与困难:唐僧师徒在取经途中遇到各种妖精魔怪、河流山谷的险情,经历了一系列考验和折磨。
3.寓意与价值观《西游记》故事中融入了丰富的寓意和价值观,其中一些重要的寓意和价值观包括:- 善因善果:孙悟空变法伏妖、唐僧一路慈悲救人,强调了善行与善果的关系。
- 忠诚友爱:师徒四人互相扶持,团结一心,展现了忠诚与友爱的重要性。
- 助人为乐:唐僧师徒四人乐于助人,救助众生,体现了慈悲心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4.文化影响《西游记》是一部经典的文化作品,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 中国文化:《西游记》中融入了的思想和观念,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文化:作品中也包含了一些的元素和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 文学艺术:作品以其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寓意,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5.其他知识点除了以上提到的知识点外,研究《西游记》还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神话传说和文化的知识。
以上是对《西游记》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希望能对中考语文复习有所帮助。
初中西游记知识点归纳及考点
![初中西游记知识点归纳及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4426453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7.png)
初中西游记知识点归纳及考点初中西游记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以下是对初中西游记的知识点归纳及考点的分析。
一、故事梗概初中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师徒四人的相遇与结缘、师徒四人的行程与遭遇、师徒四人的战胜妖魔、师徒四人的终归。
1. 师徒四人的相遇与结缘故事一开始,唐僧师徒四人相遇于天竺国。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位天兵天将为了救唐僧而获得了人身,并成为唐僧的徒弟。
他们一起踏上了西天取经之旅。
2. 师徒四人的行程与遭遇师徒四人在取经的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
他们遭遇了各种妖魔鬼怪的袭击,如白骨精、黑风怪、黄袍怪等。
他们还遇到了一些善良的妖怪,如白龙马、红孩儿等。
在这个过程中,师徒四人通过智慧、勇气和团结一心的精神,一次次地战胜了困难和妖魔。
3. 师徒四人的战胜妖魔师徒四人战胜妖魔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孙悟空的法术和武艺。
孙悟空能够变化多样的形态,如变成老虎、老鼠等。
他还能够变出七十二变,变成任何东西,以逃过妖魔的追捕。
此外,孙悟空还有七十二般变化的武艺,如金箍棒、筋斗云等。
这些能力使得师徒四人在战胜妖魔的过程中具有了强大的实力。
4. 师徒四人的终归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困难和战斗后,师徒四人终于取得了真经,并成功地回到了东土大唐。
他们获得了东土大唐皇帝的嘉奖,并被封为高僧。
他们的故事成为了一段传世佳话。
二、教育意义初中西游记不仅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寓教于乐的教材。
它通过师徒四人的经历,传达了一些重要的教育意义。
1.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面对了各种困难和妖魔的袭击。
但他们始终保持团结合作的精神,共同克服了困难。
这告诉我们,团结合作是战胜困难的关键。
2. 勇往直前的精神师徒四人在取经的过程中,遭遇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们从未退缩。
他们始终保持着勇往直前的精神,不畏艰难,不怕困苦。
这告诉我们,只有敢于面对困难,才能取得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阅读《西游记》专项练习一、填空。
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
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的事件,《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玄奘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3.《西游记》全书一百回,基本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至十二回是全书的引子,其中前七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第八至十二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经的缘起。
第十三回至一百回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终于取到真经,他们自己也修成正果。
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4.《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州、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5.《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
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行者。
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7.猪八戒又叫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8.沙僧也叫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9.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
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10.《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金箍棒作为兵器。
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
11.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嫉恶如仇的是孙悟空;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法名是悟能;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和尚。
12.唐僧是如来佛祖的弟子金蝉子转世投胎作状元陈光蕊之子,出家后法名玄奘,修成正果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13.《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
14.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章节是: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
15.通过“大闹天宫”这一段精彩描写,我们不难发现,作品的象征意味是很深浓的。
天宫是人间朝廷的代称;玉帝是封建皇帝的化身;孙悟空是人民意愿的化身和民主主义思想的代表。
16.当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杀至花果山,历数了悟空的数条罪状后,悟空答:“实有!实有!”这又给孙大圣的形象抹上一笔亮丽的色彩,那就是敢作敢当。
17.孙悟空自号齐天大圣。
18.第八十一难是在通天河被老鼋翻落河中,弄湿经卷。
19.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唐僧)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孙悟空)坐天下——毛手毛脚(猪八戒)吃人参果——不知啥滋味20.请写出《西游记》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回目的题目: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21.有人对《西游记》道:“阳光灿烂猪八戒,百变猴头孙悟空,憨厚老成沙和尚,阿弥陀佛是唐僧。
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
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
”22.孙悟空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他桀骜不驯、敢作敢当、勇敢机智、爱憎分明,深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猪八戒本是仙界的天蓬元帅,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
他好吃懒做、见识短浅、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因此常常当众出丑。
23.“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
内遇仙胎,一日迸裂,……”这段名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本书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是:大闹天宫。
24、“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这幅对联写的是孙悟空,这个人物出自《西游记》。
二、列举简述。
1.唐僧分别在哪些地方收了徒弟和马?【答】五行山救悟空,高老庄收悟能,鹰愁涧收白龙马,流沙河收沙悟净。
2.列举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举四个即可。
【答】黑松林遇黄袍老怪,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算,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抢走唐僧,平顶山莲花洞太上老君炼丹童变成妖精。
3.列举师徒四人所遇的妖怪,四个即可。
【答】白骨精、黄风怪、蝎子精、红孩儿。
4.《西游记》中的人物刻画得各有特点,请各写出一个以沙僧和猪八戒为核心展开的故事情节。
【答】沙僧:大闹流沙河。
猪八戒:高老庄娶亲。
5.列举唐僧师徒西行路过的国名(四个即可)。
【答】乌鸡国、车迟国、女儿国、玉华洲天竺国。
6.你能写出几句出自《西游记》中的经典语句吗?【答】①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
②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三、简答题。
1.谈谈你对这部小说所反映的主题的理解。
【答】讽刺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歌颂悟空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为强权,乐观顽强的精神,同时也告诉人们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
2.结合相关情节,说说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和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
【答】蔑视皇权,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
表现了作者对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等反封建、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的热情讴歌,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美好品质。
3.结合具体情节说说唐僧的性格特点和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
【答】集封建儒士迂腐和佛教信徒虔诚为一身的高僧,一遇妖魔涕泪交流,见佛就拜,不论真假,为了说明必须经历艰难、坚持不懈才能获得幸福成功。
4.分别简述沙僧、猪八戒的性格特点。
【答】沙僧:忠厚诚恳,任劳任怨,正直无私,一心一意保唐僧西行,谨守佛门戒律;八戒:性情憨直,奸懒谗滑,常怀退缩之心,善奉承诌媚。
5.小说中的玉皇大帝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何在?【答】昏庸无能,不辨忠愚。
对封建统治者的嘲讽蔑视,对黑暗社会的尖锐讽刺、嘲笑和批判。
6.孙悟空大闹天宫一不求高官厚禄,二不为取玉帝而代之,那么他的愿望是什么?或者说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劳动人民的何种追求?【答】反对压迫,追求平等,追求自由、民主。
7.唐僧看不出妖怪的种种变化,除了因为他是肉眼凡胎之外,还有哪些原因是不可忽视的?【答】本性愚钝、忠奸不分,又受了猪八戒的调唆。
8.唐僧驱逐孙悟空之后,出现了“真假美猴王”一事,为什么会出现两个“美猴王”?【答】唐僧师徒生了二心,内部不团结而至。
9.“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鲁迅)《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
请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
【答】①铁扇公主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的重亲情,同时也显示出她胸襟狭隘。
②石猴为众猴觅得水帘洞,被众猴拥戴为“千岁大王”,可以看出众猴的讲信义。
10.读了《西游记》后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答】①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11.“三打白骨精”的孙悟空,因师父误解而被逐回花果山。
后来是什么原阅促使孙悟空离开花果山,重新保护师父唐僧踏上了西天取经的征途?【答】①虽在花果山但心中一直挂念师父的安危(身回水帘洞,心逐取经僧);②师父有难(被黄袍老怪捉去),八戒采用激将法向师兄求救(义激孙悟空)。
四、综合题1.(1)有人看了《水浒传》后,出了一幅上联。
请你结合《西游记》中的有关情节对出下联。
上联:疾恶如仇,鲁达拳打镇关西下联:化险为夷,师徒取得真佛经(2)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结合《西游记》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
【答】降魔伏妖,悟空荡平取经路2.根据诗句判断人物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眼睛亮似灯。
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
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
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沙悟净)3.请结合你所读过的文学名著,完成下列句子。
读古今中外的名著,不仅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而且能够了解社会,懂得人生道理。
从老舍《骆驼祥子》里祥子的遭遇中,我们能了解到旧社会的黑暗;从罗贯中《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身上,我们能学到忠诚和智慧;从吴承恩《西游记》里孙悟空的身上,我们能学到爱憎分明的品格;从笛福《鲁滨孙漂流记》里鲁滨孙的身上,我们能体会到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
4.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则200字左右的人物简介。
孙悟空猪八戒白骨精红孩儿【答】孙悟空——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
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是如意金箍棒。
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
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
他嫉恶如仇,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猪八戒——法号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来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逐到人间,错投猪胎。
他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钯。
后被孙悟空收服,一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但又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难分敌我。
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
白骨精——白骨精又叫白骨夫人,是唐僧西天取经途中遇见的少有的女妖精,使用双剑,武艺出色,善于变化,诡计多端。
她想吃唐僧肉,先变成十六七岁的漂亮少女,再变成一个八十岁的老婆婆,后变成年迈力衰的老翁,均被孙悟空识破,于是使出离间计,迫使唐僧逼走孙悟空,把唐僧捉住。
在唐僧险遭杀身之祸时,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多番变化,几经争斗,白骨精终于被打得露出原形。
红孩儿——红孩儿号圣婴大王,住在号山枯松涧火云洞。
红孩儿是他的乳名,是牛魔王的儿子,铁扇公主养的小妖怪,使用一杆八丈火尖枪,武功非凡,又在火焰山修练三百年,练成三昧真火,口里吐火,鼻子喷烟,十分了得,经常与人赤脚打斗。
红孩儿听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用狂风卷走唐僧,用计骗擒八戒。
孙悟空战之不胜,请来观音菩萨,收服了红孩儿。
后来他做了观音菩萨的善财童子,终成正果。
5.某校七年一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