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下腺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CT及MRI在下颌下腺病变中的影像进展

CT及MRI在下颌下腺病变中的影像进展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IntJMedRadiol2019July 鸦42穴4雪:422-425CT 及MRI 在下颌下腺病变中的影像进展张隐笛1张竹花2雷益1林帆1金征宇2*【摘要】下颌下腺为仅次于腮腺的第二大涎腺,邻近解剖结构复杂,病种多样。

影像检查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CT 及MRI 不仅可以提供病灶详细的解剖学信息,还能有效评估病灶性质。

CT 及MR 灌注成像、双能量CT 、扩散加权成像(DWI )及其衍生序列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 )等新技术可对肿瘤良恶性以及肿瘤性病变与感染性疾病的鉴别提供更多信息。

就涎腺病变的CT 和MRI 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旨在探索CT 及MRI 新技术应用于下颌下腺成像的可能性。

【关键词】下颌下腺;腮腺;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肿瘤中图分类号:R739.81;R445.2;R445.3文献标志码:A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T and MRI in the submandibular gland lesions ZHANG Yindi 1,ZHANG Zhuhua 2,LEI Yi 1,LIN Fan 1,JIN Zhengyu 2.1Department of Radiology,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enzhen University,Shenzhen 518000,China;2Department of Radiology,PUMC Hospital,CAMS and PUMC【Abstract 】The submandibular gland is the second largest salivary gland after the parotid gland,and the adjacentanatomical structure are complex and the disease entities are diverse.Imaging examination is an important auxiliary examination method,CT and MRI can be not only used to provide detailed anatomical information of the lesion,but also to effectively evaluate the nature of the lesion.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CT and MR perfusion Imaging,dual energy CT,DWI and its derived sequences,and 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IVIM)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on differentiating benign from malignant tumors and tumor from infectious diseases.In this article,we 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T and MRI in the salivary gland lesions,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applying new CT and MRI imaging techniques in the evaluation of submandibular gland.【Keywords 】Submandibular gland;Parotid;Tomography,X-ray computed;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NeoplasmIntJMedRadiol,2019,42(4):422-425作者单位:1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深圳518000;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通信作者:雷益,E-mail :leiyisz2011@ *审校者DOI:10.19300/j.2019.Z6616涎腺由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三对大涎腺以及多个小涎腺组成,其病种多样,其中仅涎腺恶性肿瘤就包括22种病理亚型,不同病理亚型病灶具有不同的临床转归[1]。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概述放射损害放射防护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概述放射损害放射防护

化不良者需慎食;而且吃海带后不应立即喝茶,或吃葡萄、
山楂等酸味水果,以免影响对矿物质的吸收。
3、猪血 猪血的血浆蛋白丰富,经消化酶分解后,可
与进入人体的粉尘、有害金属微粒发生反应,变成难以溶
解的新物质沉淀下来,然后排出体外。
整理课件
34
防辐射 吃什么?
4、黑木耳 黑木耳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帮助排 出纤维素物质,使这些有害纤维在体内难以立足。
整理课件
38
Restructive material充填物 Coracoid process喙突 Condyle髁突 Periapical abscess根尖脓肿 Radicular cyst根尖囊肿 panoramic全景 Perrostitis骨膜炎 Osteomyelitis骨髓炎
生的放射性物质被释放于环境中。医疗照射来源于X线诊
断检查、核医学诊断以及放射治疗。
整理课件
13
辐射引起的生物效应
辐射损害:X线进入人体后,产生电离作
用,改变分子和原子结构,从而损伤细胞。
确定性损害:放射损害在小剂量时概率
为零,但在某一剂量水平(阈值)以上
而损害概率上升到100%。并且在阈值以 上损害的严重程度也将随剂量的增加而
整理课件
18
二、涎腺损伤
➢ 1、临床表现: ➢ 剂量〉10Gy时在放射后2-6小时内出现口 干症状 ➢ 剂量〈10Gy时在放射6小时后出现口干症 状 ➢ 腮腺、颌下腺可有疼痛,肿大变硬。发生 在放射后4-6小时
整理课件
19
➢ 2、剂量效应:
➢ 浆液性腺泡对放射线高度敏感,接受25Gy的照射后腺体明显变性。大于10Gy 即坏死。而腮腺组织没有损伤修复能 力,且损伤无阈值。

颌下腺影像诊断

颌下腺影像诊断

X线导管造影、MRS(磁共振涎管造影)、涎腺内镜
颌下腺导管结石继发感染引起急、慢性涎腺炎,表现为: 沿下颌下腺导管走行方向的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高密度影,同时伴有同侧颌下 腺腺体增大,密度欠均,轮廓不清,周围脂肪间隙因水肿渗出呈模糊密度增高影。
IgG4相关性疾病
• IgG4 相关疾病是一类新近被认识的与IgG4 淋巴浆细胞密切相关的慢性系统 性疾病,以病变组织弥漫性肿大、密集的淋巴浆细胞浸润(富含IgG4+浆细 胞)、席纹状纤维化为特征,常伴有血清IgG4 浓度升高。激素治疗具有良好 疗效。 • 目前发现IgG4 相关疾病几乎可累及所有系统,如胰腺、唾液腺、胆道系统、 眶周组织、肾、肺、淋巴结、脑脊髓膜、主动脉、乳房、前列腺、甲状腺、 心包膜和皮肤等。
• 导致涎石形成的具体因素和机制尚不清楚。 • 有研究认为涎石的形成可能主要是与唾液的成分和流速的改变,导管形态结 构的改变,涎腺感染,导管内异物,全身代谢因素以及患者生活环境等因素 有关。
• 唾液成分的改变和导管解剖因素改变在涎石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颌下腺导管系统
颌下腺导管由后外下走向前内上,在下颌舌骨肌后缘突然转向。 导管开口于舌下阜,导管口至腺门处为腺体外段,走行于下颌舌骨肌上方。
将颌下腺导管腺体外段分为前牙区、 前磨牙区、磨牙区和磨牙后区四个 部分,结石多发生于后段,近腺门 处最多。
导管在腺体内段长3~4cm,在腺体内呈干线型分布中间为一主导管,沿途 分出较细的一级分支导管,终末分出2~3个一级分支导管,一级导管进一步 分支,分出二级、三级导管。 导管铸型为导管扩张状态,导管扩张时,腺门处扩张最明显,呈壶腹状, 纵径大于横径。
涎石病
• 涎石是指发生在唾液腺导管内或腺体内的结石,并引起唾液排出受阻、继发 腺体感染的一系列病症,为涎石病。 • 涎石病是唾液腺疾病中的常见病,据报道,每年新发涎石病6000 万例,在 人群中发病率为1.2%。

颌下腺肿瘤影像PPT课件

颌下腺肿瘤影像PPT课件
第1页/共11页
临床特点
• 颌下腺多形性腺瘤好发于30~50岁患者,女性稍多。肿瘤具有良性肿瘤生长缓慢的特点,常为单发, 病程长者可发生恶变。患者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多表现为颌下无痛性肿块,临床触诊表现为圆形或类 圆形包块,病变质韧或硬,有活动。
第2页形或分叶状,一般具有较完整但厚薄不一的结缔组织包膜,部分肿瘤包膜可 不完整;肿瘤切面呈实性,灰白或淡黄色,局部可见淡蓝色的软骨组织或半透明的胶冻样黏液组织,有时 可见囊变;镜下瘤组织内细胞排列呈索状或片状;病理组织学特点是组织像复杂,内含纤维组织、黏液组 织及软骨样组织等,可分为细胞型及混合型,混合型多见。
• 涎腺肿瘤占全身肿瘤不足3%,颌下腺肿瘤约占涎腺肿瘤的 10%~12%,较少见,其中良性肿瘤约占 50%~60%。多形性腺瘤是颌下腺良性肿瘤中最多见的一种。
• 颌下腺是人体内第二大涎腺,位于颌下三角后份,分为浅叶和深叶。浅叶较大,位于下颌舌骨肌的浅面; 深叶绕过下颌舌骨肌后缘,居于舌骨舌肌的表面。
• ①腺体外型病变:颌下腺多形性腺瘤依肿瘤与颌下腺的位置关系可分为腺体内型及腺体外型,前者肿瘤位 于颌下腺内部或周边三分之二为正常腺体包绕,多数病变为腺体内型;后者肿瘤位于颌下腺周边,局部与 颌下腺相连或无明显相连,为不典型表现。
• ②等密度或稍高密度病变:表现为平扫仅显示患侧腺体的体积增大或正常而无密度的差别或病变相对于周 边腺体呈稍高密度改变,而增强时由于病变强化较周边正常腺体低,因而病变增强时显示明显,此种表现 提示增强检查对多形性腺瘤诊断的重要性;
第10页/共11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1页/共11页
鉴别诊断
• ③与颌下腺恶性肿瘤的鉴别:颌下腺恶性肿瘤以腺样囊性癌多见,其他还有腺泡细胞癌、导管细胞癌、鳞 癌及转移瘤等恶性肿瘤的特点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对周边结构如颌下腺周边深筋膜侵犯等。增强扫 描时恶性肿瘤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周边强化明显,甚至高于周边正常腺体的强化。局灶性明显异常强化对 一些边界较清恶性肿瘤与多形性腺瘤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另外,双期扫描对于多形性腺瘤与恶性肿瘤的 鉴别具有重要价值。多形性腺瘤具有渐进性强化的特征,而恶性肿瘤则无渐进性强化。

颌下炎鉴别诊断

颌下炎鉴别诊断

急性颌下腺炎的鉴别诊断:
1.慢性颌下腺炎,表现为颌下区肿块,有反复肿大的病史,包块直径一般不超过2cm,颌下腺导管口正常,无进食后肿大及涎绞痛症状,X线造影摄片检查为正常颌下腺影像。

2.颌下腺肿瘤,常表现为持续性增大,一般无炎症表现,抗炎治疗无效,恶性肿瘤常累及舌神经,舌下神经,面神经下颌缘支引起相应的功能障碍,颌下腺造影可见占位性病变。

3.急性牙源性颌下蜂窝织炎,与急性颌下腺炎一样表现为急性炎症,但无慢性颌下腺炎的病史及临床表现,口腔有明显的牙源性病灶。

【读书笔记】颌下腺常见两种病变CT表现

【读书笔记】颌下腺常见两种病变CT表现

【读书笔记】颌下腺常见两种病变CT表现一、颌下腺结石1.临床概述由于涎腺滞留、细菌感染和异物的存在,导管或腺体内形成钙盐沉积的核心,并增大形成结石。

本病有与进食相关的腺体肿大和剧烈胀痛;进食后,症状逐渐缓解,可有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病史。

2.CT表现颌下腺导管走行区可见致密的高密度结节,近端导管扩张,颌下腺可以由于炎症肿胀,也可因反复慢性炎症而萎缩。

二、颌下腺恶性肿瘤1.临床概述颌下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低,但种类繁多,平均发病年龄大于良性肿瘤的平均发病年龄,其中颌下腺腺样囊性癌发病率最高,50%可发生转移;临床表现:颌下腺肿大,肿块质硬。

2.CT表现CT影像可见等密度肿物,密度可不均匀,少见钙化;肿物常因与正常颌下腺分界不清,缺少密度差别而显示不清;病灶可仅表现为颌下腺肿大。

CT增强扫描有利于确定肿物范围,显示肿物对邻近结构的侵袭,肿物多不均匀强化;可伴有邻近淋巴结转移。

3.鉴别诊断①颌下腺良性肿瘤:边缘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无淋巴结转移,但与低度恶性肿瘤不易区分。

②颌下腺炎症:颌下腺弥漫性肿大,边缘模糊,可伴有结石,结合反复发作的炎性病史和临床表现容易鉴别。

4.注意颌下腺作为第二大涎腺,与腮腺相似,其疾病种类繁多,可以发生多种良、恶性肿瘤。

很多颌下腺恶性肿瘤体积小,CT表现边界清楚,中等强化肿块,非常容易误诊为良性肿瘤。

读者信息: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人民医院初艳龙所读书籍:《颅脑和头颈部CT诊断》原著主编:高艳、郭锬、张璋>>>> 转载声明:版权申明【本微信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来源:新乡医学影像。

影像诊断学课件 口腔颌面部影像诊断

影像诊断学课件 口腔颌面部影像诊断

角化囊肿CT表现 第五节
★ 角化囊肿(始基囊肿) ★ 好发于下颌磨牙区 ★ 多房型 占15.6%~30%(11.2%),边缘小囊肿,不完
整骨性和纤维性分隔 ★ 单房型—分叶状,长轴生长特性 ★ 骨质缺损常见,可有硬化缘 ★ (依囊内容物性质:角化物或油脂样物)可呈略低甚至
等密度,且常不均匀 ★ 牙根吸收多为斜面状
X线:颌骨内囊状透亮区,轮廓清楚,边缘光滑锐利, 周围环绕致密白线。含牙囊肿囊内见牙齿。
非角化囊肿CT表现
(根端囊肿、含牙囊肿)
★ 好发于上颌前牙区 ★ 均为单房型 ★ 类圆形、边缘光滑 ★ 邻近骨皮质变薄,周围常有连续的细硬化缘 ★ 均一低密度 ★ 牙根吸收不明显 ★ 根尖囊肿有肉芽组织形成时,可见软组织密度
第五节
非角化囊肿MRI表现
第五节
平扫 纯囊性(根尖囊肿可呈囊实混合性) 均一T低1、T2高信号 均一薄壁,光滑(根尖囊肿可呈均 一薄壁或不规则厚壁)
增强 : 无或轻度强化(感染囊壁及肉芽组织团块明显强化)
根尖囊肿(图)
根尖囊肿伴感染(图)
根尖囊肿伴感染(图)
含牙囊肿(图)
含牙囊肿含2牙(图)

第五节
三、观察、分析和诊断
第五节
★ X线照片明确检查目的,投照体位及技术条件
★ CT观察牙齿、牙槽骨及其周围组织、腮腺的形态、大小、 密度,分析病变的部位、范围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 MRI显示解剖结构清晰,可很好地观察颌面部病变的大小、 形态、部位、范围
四、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第五节
X线: ◆ 用于牙齿及牙周病变、颌骨和颞颌关节病变的观察 ◆ 腮腺造影检查:显示腮腺导管及腺泡的情况 CT:涎腺病变的诊断 MRI: 是检查口腔颌面部肿物时的首选检查方法 ◆ 可对颞颌关节病变提供可靠的信息

颌下腺解剖及相关疾病超声表现

颌下腺解剖及相关疾病超声表现

颌下腺解剖及相关疾病超声表现颌下腺是人体的三大唾液腺之一,通过颌下腺分泌的唾液能占到60%-65%之间,颌下腺对于人体的正常吞咽与消化等功能有着重要作用。

那么关于颌下腺你又了解多少呢?一起来看看吧!颌下腺解剖1.颌下腺。

颌下腺又称下颌下腺,整体呈扁椭圆形,重量大概在10-20克之间,主要功能是分泌浆液。

颌下腺是下颌下三角内的唾液腺,颌下腺的前下方与后下方分别为二腹肌的前腹与后腹,上缘是下颌骨的下缘。

以下颌骨舌肌为界限,颌下腺分为浅部与深部,其中浅部较大,而深部较小,两部在下颌舌骨肌后缘进行连接。

颌下腺的浅部呈卵圆形形状,在上下颌骨舌肌的下部,最靠近腮腺的部分,后部可到达上下颌角,浅部的前段最接近二腹肌的前腹。

颌下腺深部也被称为延长区,利用上下颌舌骨肌肉和舌骨舌肌之间的空隙,与舌下腺相通。

2.颌下腺导管。

正常人的颌下腺导管大约有5cm长,直径大概在2-4mm之间,相较于腮腺导管来说,颌下腺导管的管壁更薄。

颌下腺导管起端在浅部的深面,在舌下肉阜处开口。

颌下腺导管的行进过程较长,并且其位置是由后下方斜向前上方进行的,唾液的运行速度较为缓慢,加之开口处较大,很容易进入牙垢等异物,导致钙盐沉积,形成结石。

3.颌下淋巴结。

正常人有大约3-6个颌下淋巴结,这些淋巴结的位置并不相同,一般情况下,颌下淋巴结处于颌下腺鞘内或下颌骨与腺体之间的地方,分布在腺体表面,但也有些淋巴结位于颌下腺内部。

颌下腺常见疾病的超声表现正常的颌下腺在超声中呈现出类圆形或三角形形状,大小大约有2.0×3.4厘米,厚度大概在1.5厘米,声像图回声呈较为细小的点状,回声较为均匀,回声强度接近腮腺回声强度。

但当颌下腺出现疾病时,超声检查结果也会出现不同的表现。

1.颌下腺炎。

颌下腺炎的主要起因是涎石等异物或是损伤,阻塞伤害了颌下腺导管,从而产生炎症,导致腺体出现逆行性感染。

当出现颌下腺炎时,患者在进食时会感觉颌下腺酸胀,颌下腺表现出肿大、压痛,部分患者因反复发作,还会出现腺体纤维化,导致颌下腺出现硬结性肿块。

颌面、颈部经典CT影像病例

颌面、颈部经典CT影像病例

颌面、颈部经典CT影像病例案例一:腮腺腺淋巴瘤(乳头状淋巴性囊腺瘤)男性,74岁。

主诉:发现左耳下肿物6年。

现病史:患者6年多前无意中发现左耳下小肿物,约“鸽卵”大小,无疼痛,局部无红肿,无发热,肿物缓慢增大,现达“鸡蛋”大小。

专科检查:左耳下腮腺咬肌区明显隆起,扪及约5*5*2.5cm大小肿物,质中,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可,无压痛。

手术名称:左腮腺肿物切除术。

术中所见:肿物位于左腮腺咬肌筋膜内,部分位于腮腺后极腮腺深叶。

约5*5*3cm大小,囊性,部分壁较厚,与周围无明显粘连。

病理诊断:(左腮腺)肿物:为腺淋巴瘤(乳头状淋巴性囊腺瘤)。

案例二:甲状腺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男性,61岁。

主诉:颈前肿物半年余。

现病史:患者半年余前无意中发现颈前肿物,初时肿物不大,随后肿物逐渐增大至鸽蛋大小,尤以左侧为甚,伴异物阻塞感。

专科检查:颈软,气管右偏,左侧甲状腺Ⅲ度肿大,质硬,可触及多个结节,轻压痛,边界尚清楚,结节随吞咽上下活动。

手术名称:左侧甲状腺全切除左颈淋巴结清扫右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术中所见:左侧甲状腺明显增大,约10*4*4cm,包膜欠清,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表面凹凸不平,扪及多个肿块,质硬。

锁骨上窝见两枚肿大淋巴结,直径约10mm。

病理诊断:1、(左甲状腺)见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癌组织侵及邻近横纹肌组织。

2、(右)甲状腺:见甲状腺组织,未见肿瘤性病变。

3、(食道壁组织)见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案例三:海绵状血管瘤(面颊部)女性,30岁。

主诉:左面部肿物半年余。

现病史:患者半年多前出现左面部肿物,约黄豆大小,触之可移动,稍疼痛。

肿物逐渐增大现达鸽蛋大小,晨起自觉肿物较小。

专科检查:左面部隆起,咬肌前缘扪及一大小约2*2.5cm肿物,质软,表面光滑,边界清,移动度可,压痛。

手术名称:左面部肿物切除术。

术中所见:肿物位于左面颊部咬肌前缘,皮肤与粘膜之间,约3*2cm,质软,边界欠清。

病理诊断:符合海绵状血管瘤。

颌下腺涎腺结石的影像学诊断

颌下腺涎腺结石的影像学诊断

颌下腺涎腺结石的影像学诊断距实践技能考试还有24天,综合笔试还有 94天涎石症是由于腺体分泌唾液钙化异常所导致的在腺体或导管系统中发生异常钙化团块,导致唾液分泌障碍,继发引起腺体感染等一系列病变。

艾诗香氛沐浴体验,立即申领广告颌面部有三大对唾液腺中好发于下颌下腺,其次是腮腺,最后是舌下腺; 80%以上发生于下颌下腺导管内[1]。

本文通过采用影像学的方法,诊断下颌下腺结石的部位、大小,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收集2012 年3月-2015年3月期间于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的30例下颌下腺涎石患者的临床资料。

资料如下:男17 例,女13 例,年龄22~65 岁,平均40.11岁。

发病年龄段20-29岁,3例;30~39 岁,11 例;40~49岁12例,占23.1%;50-65岁,4例;病程1月~5年不等;单侧发病29例,双侧发病1例;左侧16例,右侧14例。

展开剩余81%1.2 判断结石部位首先,通过患者主诉判断发病部位;通过临床检查(视诊及双手双合诊)初步判断结石的大致位置。

然后通过拍摄下颌横断合片及CBCT,判断结石的发病部位。

参照吴大铭的分类方法,以牙齿为参照物将结石的位置分为前牙区、前磨牙区、磨牙区、磨牙后区[2]。

将位于前牙区和前磨牙区的结石成为导管前部,磨牙及磨牙后区成为导管后部,腺体内成为腺体部。

1.3 手术方法30例患者中,29例患者经口内切口取出结石。

1例经颌下切口,去除下颌下腺,摘除腺体及位于磨牙后区近腺体处结石。

术后观察结石形态,采用游标卡尺检测结石的直径或长度。

2、结果本研究中,位于前牙区结石4例,前磨牙区7例,磨牙区8 例,磨牙后区10例,腺体内1例。

按结石所处位置分为导管前部11 例,占36.67%,导管后部结石18 例,占60.00%,腺体部1例,占3.33%。

术后观察导管结石长径范围为2.0mm-29.0mm不等。

3 、讨论3.1 定位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本研究发现,下颌下腺结石发生的部位有所不同,其中高发于导管后部。

头颈部口腔颌面部影像诊断

头颈部口腔颌面部影像诊断
第五节
★ 颌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下颌磨牙区多见,多为分化较高的鳞 癌
★ 多见于40岁~60岁,男性多于女性 ★ 可有颈部淋巴结转移
◆ 下颌牙龈癌多转移至患侧颏下及颌下淋巴结 ◆ 上颌牙龈癌多转至患侧颌下及颈淋巴结
★ CT:牙龈肿胀,软组织肿块,邻近骨质吸收、破坏,局部淋 巴结转移
★ MRI:
◆ 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 病变若侵犯牙槽骨,T2WI低信号的皮质骨被高信号的肿瘤组织所4替7 代
27
角化囊肿MRI表现 第五节
★ 平扫
◆ 常为纯囊性病变 ◆ 软组织团块影,似囊实混合性—上皮团块 ◆ 信号复杂且不均一 ◆ 均一薄壁,光滑,(继发感染)不规则厚壁
★ 增强
◆ (除非继发感染)囊壁无或轻度强化 ◆ 软组织团块无强化,可与肿瘤实体鉴别
28
多房角化囊肿(图)
多房角化囊肿(图)
角化囊肿(图)
16
病变的组织、病理特点(2) 第五节
◆ 含牙囊肿
▲ 包绕牙冠,附着于一个未萌出牙牙颈 ▲ 造釉器星网层出现液化 ▲ 一个牙胚(一个牙)、多个牙胚(多个牙) ▲ 2~3层非角化上皮细胞衬里及薄层结缔组织 ▲ 早期为牙胚内冠周间隙增宽(>2.5mm)
17
病变的组织、病理特点(3) 第五节
★ 牙源性角化囊肿
头颈部
1
第五节 口腔颌面部
2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1) 第五节
★ 平片
◆ 口内片:牙片、咬合片、咬翼片 ◆ 口外片:上、下颌骨正、侧、斜
★ 全景
◆ 口腔体腔摄影 ◆ 曲面体层摄影
★ 造影检查
◆ 涎腺造影
3
正常腮腺造影(图)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2) 第五节

头颈部影像诊断口腔颌面颈部

头颈部影像诊断口腔颌面颈部
41
42
43
腮腺恶性肿瘤
常见的有恶性混合瘤、粘液表皮样癌、腺癌、腺泡 细胞癌和乳头状囊腺癌等。生长较快,呈浸润性生 长,包膜多不完整或无包膜,常累及周围的组织或 皮肤。
CT表现:边界不清楚、轮廓不规则的软组织密度肿 块,增强扫描呈不均匀轻度或中度强化,相邻脂肪 或筋膜界面消失,若中央坏死,出现不规则低密度 区。
29
30
31
颌骨骨化性纤维瘤
较常见良性肿瘤,起源于颌骨内成骨性纤维组织。
常见于下颌骨,单发,病变生长缓慢。主要就诊 原因为颌面部无痛性肿块和不对称畸形,咬合不 良等
CT和MRI:病灶呈膨胀性生长,局部骨皮质变薄 膨胀,肿瘤呈等或高密度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 锐利,有菲薄完整的骨壳,病灶内可见斑点状骨 化影
区 CT:颌骨内类圆形低密度区,轮廓清晰,
边缘光滑,周围骨质增生硬化,密度增高。 MRI: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7
根尖囊肿
8
9
角化囊肿
10
11
含牙囊肿
12
13
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
又称造釉细胞瘤或齿釉细胞瘤,是上皮性牙源性 颌骨肿瘤。最常见的牙源性良性肿瘤。
CT表现:呈分叶和多发小囊样,肿瘤与腺体之 间无低密度带存在(来源于腮腺旁组织者与腺体 之间有一低密度带),肿瘤较大时可见咽侧壁向 中线移位,咽旁间隙的脂肪透亮带闭塞或向中线 移位。
MR表现:瘤体较易产生蛋白含量高的囊腔, 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颇具特征。
40
Wa r t h i n 瘤 C T 表 现
CT:典型部位是下颌骨,可见边界清楚、圆形或 卵圆形低密度囊性肿块,CT值0-20HU之间,囊壁 薄,平扫时因囊肿壁与周围肌肉等软组织密度相 近,囊壁显示欠佳,增强后囊液不强化,囊壁轻

口腔影像学:涎腺疾病影像学诊断

口腔影像学:涎腺疾病影像学诊断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右侧腮腺造影CBCT片示主导管明显扩张不整,分支导管 亦见扩张,稍显僵直。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右侧腮腺造影示整个腺体可见末梢导管呈点、球状及腔 状扩张影,主导管大致正常,分支导管稍稀少。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腮腺造影示整个腺体可见末梢导管呈弥漫点、球状及腔状 扩张影,主导管呈粗细不均“腊肠”样表现,分支导管未 见显影。
双侧颌下腺导管阳性结石
CBCT横断面示左侧颌下腺导管前段见一类椭圆形高密影, 右侧颌下腺导管开口亦见一小圆形高密影,其内密度大 致均匀。
颌下腺导管阴性结石 颌下腺造影侧位示主导管内一充盈缺损(阴性结石影)。
左侧颌下腺造影 含维C片后10分钟
左侧颌下腺导管结石并阻塞性颌下腺炎 左侧颌下腺造影示主导管远段内一充盈缺损(阴性结石 影),其远端导管呈不规则扩张。 排空片示排空延迟。
L
R
含维C片后10分钟
舍格伦综合征
双侧腮腺可见末梢导管呈点、球状及腔状扩张影,主导管 粗细不均匀,边缘较毛糙,分支导管显影较少。
排空片示双侧腮腺排空延迟。
舍格伦综合征
双侧腮腺造影CBCT可见末梢导管呈点、球状扩张影,右 侧主导管显影不均,局部变窄,分支导管未见,左侧主导 管显影正常,分支导管显影较少。
左侧颌下腺导管阴性结石
左侧颌下腺造影示主导管前段内一充盈缺损,其远端 导管无显影。
慢性阻塞性颌下腺炎
颌下腺造影侧位片示主导管及分支导管扩张、狭窄交 替出现,呈“腊肠”样改变。
含维C片后10分钟
颌下腺导管阴性结石伴阻塞性颌下腺炎
颌下腺造影侧位示主导管中段内一充盈缺损(阴性 结石影),其远端主导管及分支导管扩张不整。 排空片示排空延迟。
腮腺恶性肿瘤

急性颌下腺炎的鉴别

急性颌下腺炎的鉴别

急性颌下腺炎的鉴别
急性颌下腺炎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慢性颌下腺炎,表现为颌下区肿块,有反复肿大的病史。

包块
直径一般不超过2cm.颌下腺导管口正常,无进食后肿大及涎绞痛症状。

X线造影摄片检查为正常颌下腺影像。

2.颌下腺肿瘤,常表现为持续性增大,一般无炎症表现,抗炎治
疗无效。

恶性肿瘤常累及舌神经、舌下神经、面神经下颌缘支引起相
应的功能障碍。

颌下腺造影可见占位性病变。

3.急性牙源性颌下蜂窝织炎,与急性颌下腺炎一样表现为急性炎症,但无慢性颌下腺炎的病史及临床表现。

口腔有明显的牙源性病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胞>50%),合并典型的组织纤维化或硬化。 • 诊断要求需满足①+②或③,另外要注意的是,诊断IgG4+ MD需及结节病、
Castleman 病、韦格纳肉芽肿、淋巴瘤和癌症相鉴别。
12
IgG4相关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Küttner 瘤)
• IgG4 相关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试用性诊断标准,具体如下: • ①颌下腺单侧或双侧对称性持续肿大超过3 个月; • ②血清IgG4 水平升高(>1.35 g/L); • ③组织病理学特征包括淋巴细胞和IgG4+浆细胞浸润(高倍镜下每视野可见
颌下腺影像诊断
• 导致涎石形成的具体因素和机制尚不清楚。 • 有研究认为涎石的形成可能主要是及唾液的成分和流速的改变,导管形态结
构的改变,涎腺感染,导管内异物,全身代谢因素以及患者生活环境等因素 有关。 • 唾液成分的改变和导管解剖因素改变在涎石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
颌下腺导管系统
颌下腺导管由后外下走向前内上,在下颌舌骨肌后缘突然转向。 导管开口于舌下阜,导管口至腺门处为腺体外段,走行于下颌舌骨肌上方。
驱症状) • 木村病(单侧多见,主要表性腺瘤) • 腺癌
14
谢谢观赏
• 血清学表现:血清IgG4浓度升高,可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抗 SSA/SSB 抗体基本均为阴性,抗核抗体(ANA)和类风湿因子(RF)以阴性 为主。
11
IgG4+MD
• 当今较为权威的诊断标具体如下: • ①泪腺、腮腺和颌下腺中至少两对腺体持续对称性肿大超过3 个月; • ②血清IgG4 水平升高(>1.35 g/L); • ③组织病理学特征包括淋巴细胞和IgG4+浆细胞浸润(IgG4+浆细胞/IgG+浆细
• 好发于中老年人群 • 前者表现为双侧腮腺、颌下腺或泪腺持续对称性肿大超过3 个月, 腺体质中,
无痛。口干眼干症状相比SS患者较轻。腺体分泌功能正常或有轻度至中度下 降。 • 后者表现为单侧颌下腺肿大或双侧颌下腺对称性肿大,无痛,质地较硬,活 动度不佳。腺体分泌功能常有轻度至中度下降,可有轻度口干。
5
X线导管造影、MRS(磁共振涎管造影)、涎腺内 镜
6
颌下腺导管结石继发感染引起急、慢性涎腺炎,表现为: 沿下颌下腺导管走行方向的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高密度影,同时伴有同侧颌下 腺腺体增大,密度欠均,轮廓不清,周围脂肪间隙因水肿渗出呈模糊密度增高影。
7
IgG4相关性疾病
• IgG4 相关疾病是一类新近被认识的及IgG4 淋巴浆细胞密切相关的慢性系统 性疾病,以病变组织弥漫性肿大、密集的淋巴浆细胞浸润(富含IgG4+浆细 胞)、席纹状纤维化为特征,常伴有血清IgG4 浓度升高。激素治疗具有良好 疗效。
• IgG4+MD曾经被认为是舍格伦综合征(SS)的一个亚型,然而MD 有其独特 的表现, 包括唾液腺和泪腺持续性肿大,对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敏感有效, 腺体功能恢复较好等。
• 几乎所有的慢性硬化性唾液腺炎都发生于颌下腺,偶有累及腮腺和唇腺,故 该病又称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
10
IgG4+MD、IgG4 相关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 表现类似
>50 个IgG4+浆细胞,且IgG4+浆细胞/IgG+浆细胞>50%)合并典型的组织纤维 化或硬化,; • 诊断要求需满足①+②或③。 • 由于颌下腺持续肿大和硬化性改变,故该病易及慢性阻塞性颌下腺炎或颌下 区肿瘤相混淆。
13
鉴别
• 慢性阻塞性颌下腺炎(单侧较多,腺体导管狭窄或堵塞或扩张) • 流行性腮腺炎累及颌下腺(发病年龄轻,一般有发热、头痛等前
• 目前发现IgG4 相关疾病几乎可累及所有系统,如胰腺、唾液腺、胆道系统、 眶周组织、肾、肺、淋巴结、脑脊髓膜、主动脉、乳房、前列腺、甲状腺、 心包膜和皮肤等。
8
相关疾病谱
9
IgG4相关性唾液腺炎
• 累及唾液腺的IgG4 相关疾病, 又称IgG4 相关唾液腺炎, 包括IgG4 相关 Mikulicz 病(IgG4+MD)和IgG4 相关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Küttner 瘤)。
3
将颌下腺导管腺体外段分为前牙区、 前磨牙区、磨牙区和磨牙后区四个 部分,结石多发生于后段,近腺门 处最多。
4
导管在腺体内段长3~4cm,在腺体内呈干线型分布中间为一主导管,沿途 分出较细的一级分支导管,终末分出2~3个一级分支导管,一级导管进一步 分支,分出二级、三级导管。 导管铸型为导管扩张状态,导管扩张时,腺门处扩张最明显,呈壶腹状, 纵径大于横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