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疾病的护理

合集下载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常见症状的护理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常见症状的护理

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常见症状的护理本节考点:常见症状的护理①心源性呼吸困难护理②心前区疼痛护理③心悸护理④心源性水肿护理⑤心源性晕厥护理一、心源性呼吸困难由于各种心脏疾病发生左心功能不全时,病人自觉呼吸时空气不足,呼吸费力的状态,同时可有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异常,称之为心源性呼吸困难。

(一)原因原因:左心功能不全造成的呼吸困难,是由于肺淤血导致的肺循环毛细血管压升高,组织液聚集在肺泡和肺组织间隙中,而形成肺水肿。

肺水肿影响肺泡壁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妨碍肺的扩张和收缩,引起通气和换气功能的异常,致使肺泡内氧分压降低和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刺激和兴奋呼吸中枢,病人感觉呼吸费力。

心源性呼吸困难按严重程度。

分为:劳力性呼吸困难、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心源性哮喘、急性肺水肿,(二)临床表现1.劳力性呼吸困难:最早出现,也是最轻的呼吸困难,在体力活动时发生或加重,休息即缓解。

引起呼吸困难的体力活动,如快步行走、爬楼梯、一般速度步行,甚至吃饭、讲话、穿衣、洗漱等。

2.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常发生在夜间,病人平卧时肺淤血加重,于睡眠中突然憋醒,被迫坐起。

大多于端坐休息、下床、开窗通风后症状可自行缓解。

部分病人可伴有咳嗽、咳泡沫样痰。

亦可有病人呼吸深快,可闻哮鸣音,称为“心源性哮喘”。

重症者可咳粉红色泡沫痰,发展成急性肺水肿。

3.端坐呼吸:是心功能不全后期表现,病人不能平卧,被迫采取坐位或半卧位。

因坐位时膈肌下降,回心血量减少,可使病人呼吸困难减轻。

(H)护理问题1活动无耐力:与缺氧有关。

4.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有关。

(四)护理措施1.观察病情:观察呼吸困难的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如发组、咳嗽、心悸、对治疗的反应,以及血压、心率、心律和尿量的变化。

2.调整体位1)协助病人调整舒适的体位,2)尤其对已有心力衰竭病人,夜间睡眠应保持半卧位,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呼吸困难症状。

3)发生急性肺水肿时,病人应坐位,双腿下垂,注意保持患者体位舒适和安全,可抬高床头,并用枕、软垫等支托臂、肩、舐、膝部,以防受压或摔倒,床上放小桌,便于病人支撑。

儿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是指心脏、血管及相关组织和器官所出现的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绞痛、心律失常等。

这些疾病对儿童的生活和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儿科护理师在对循环系统疾病患儿进行护理时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管理。

首先,对于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护理师需要了解患儿的病情和病史,并对其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患儿的身体状况、体重、生长发育情况、心肺功能等。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和护理需求,为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其次,护理师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和心电图等监测结果,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医生。

例如,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护理师需要观察患儿的喂养情况、心肺功能、肢体发绀程度等。

对于心肌炎患儿,护理师需要监测患儿的体温、心肌酶谱等指标。

另外,护理师需要帮助患儿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通过保持室温适宜、提供足够的氧气、促进患儿良好的休息和睡眠,减轻患儿体力消耗。

对于血液循环不良的患儿,可协助家属进行康复训练,通过肌肉锻炼和呼吸训练促进血液循环。

此外,护理师还需提供患儿的健康教育。

例如,对于心脏病患儿,护理师需要指导患儿及家属合理饮食,控制食盐摄入,减少盐分对心脏的影响。

同时,还需向家属解释心脏病的发作诱因,引导他们注意避免触发该病情况的因素。

最后,护理师还要与多学科团队合作,为患儿提供全面的护理。

与儿科医生、心内科医生、康复医生等进行沟通和协作,制定出更全面和系统的护理计划,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对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需要护理师进行全面评估、密切观察、维持血液循环、提供健康教育和与多学科团队合作等。

通过科学的护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患儿的痛苦,促进其身体康复。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PPT演示课件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PPT演示课件
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和性质,循环系统 疾病可分为心脏病、血管病和调 节循环障碍性疾病。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包括先天性因素(如遗传、基因突变 等)、后天性因素(如生活习惯、环 境因素等)以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 胖、缺乏运动、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精神压力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合理用药
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调 整治疗方案。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心理健康,减轻焦虑 抑郁情绪。
健康宣教
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应急处理方案设计和演练
心律失常应急处理
心力衰竭应急处理
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给予抗心律失 常药物;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双腿下垂;给予吸氧 、强心、利尿等治疗;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变化。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ppt演示 课件
目 录
• 循环系统疾病概述 • 护理评估与计划制定 • 药物治疗与护理配合 • 非药物治疗与护理操作 • 心理干预与生活质量提升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循环系统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循环系统疾病是指影响心脏、血 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以 及调节循环的神经体液机制的各 种疾病。
临床表现
心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水肿、紫绀、晕厥等。不同疾病表现各异,轻 者无症状,重者可危及生命。
诊断方法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相关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管造影 等)进行综合诊断。
02 护理评估与计划制定

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案例一: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
护理评估
评估患者的病情、心功能 分级、活动耐量、饮食及 生活习惯等。
护理措施
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休息 和活动计划,控制钠盐摄 入,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心力衰 竭的病因、治疗及预防措 施,鼓励患者保持良好心 态,积极配合治疗。
案例二: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
水平。
用药指导
向患者详细介绍所用药物的名称、剂 量、用法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用
药依从性。
生活方式指导
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预防疾病复发。
随访与自我监测
教会指导患者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 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 果。
06
循环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心理护理措施
01
02
03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关心、安慰和支 持,增强其信心,减轻焦 虑和恐惧。
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患者认识和改变不良 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提高 应对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
放松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渐 进性肌肉松弛等放松训练 ,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疾病知识教育
向患者介绍循环系统疾病的基本知识、 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认知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期进行 心电图、心脏超声等相关检查,及时 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心理护理
病情监测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遵医嘱使用抗 血小板聚集药物、调脂药物、降压药 物等,以控制病情发展。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 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 合治疗。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页(1)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页(1)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页(1)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是指对人体循环系统造成破坏或影响的一类疾病,如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对于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观察意识状态循环系统疾病主要由于心血管疾病导致,因此很容易造成意识状态的改变。

我们需要时刻关注病人的意识状态、呼吸状况和神经功能等,监测每日一次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通知医生。

2. 控制饮食中老年人极易罹患循环系统疾病,其中一部分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的。

病人需要注意减少饱和脂肪酸、胆固醇、钠盐等对心血管有害的食物,增加膳食纤维、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等对心血管有益的食物。

此外,护理人员根据病人的情况,合理配置饮食,满足病人的营养需求。

3. 应用药物药物是治疗和缓解循环系统疾病非常重要的方式,包括抗高血压药、强心药、抗血小板药等。

但这些药物也会带来副作用,如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护理人员需要掌握药物的作用、用法及注意事项,帮助病人规范用药。

4. 保持情绪稳定情绪波动对循环系统疾病的治疗非常不利,可加重病情。

因此,护理人员要帮助病人保持情绪稳定,与病人进行开心的交流,提高病人的抗压能力,减轻病人的痛苦。

5. 加强锻炼适当的锻炼对循环系统疾病的治疗极其有益。

但是,病人进行运动应遵循医嘱,防止因过度运动引发病情加重。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帮助病人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并适时监测运动状况及程度。

上述几个点是循环系统疾病病人护理的一些方面,当然,在护理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掌握更多的护理知识,合理配合医生治疗,使病人尽快恢复健康。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及体征护理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及体征护理

心理护理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关心、支持和鼓 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 心。
心理疏导
倾听患者诉求,解答其疑 虑,减轻其焦虑和抑郁情 绪。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循环系 统疾病相关知识,提高其 认知水平。
04
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 习惯,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 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类
适当运动
病人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 慢跑、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提高 免疫力。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
控制饮食
病人应控制饮食,避免高脂、高糖、高盐、高热量等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 ,重,避免肥胖, 有助于降低循环系统疾病的风 险。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 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 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血液循环 。
控制危险因素
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 和血脂等危险因素,以降低心
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康复训练
心理护理
运动康复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疏 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护理措施
对于胸痛的病人,护理人员应给予舒适的体位,避免剧烈运动和深呼吸等加重疼痛的动作。同时,遵医嘱给予相 应的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如止痛药、局部热敷等。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和自身认知情况, 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02
体征
水肿
水肿概述
水肿是由于组织间隙过量的液体 积聚而引起的组织肿胀,是循环
药等。
药物剂量
严格遵医嘱,控制药物剂量,避免 过量或不足。
药物副作用

护理中的循环系统疾病

护理中的循环系统疾病
的信息反馈。
智能化辅助诊断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医护人员 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智能化健康管理
通过智能化技术,为患者提供个性 化的健康管理服务,提高患者自我 管理能力。
社区护理与预防保健的重要性
社区宣传教育
在社区开展循环系统疾病的宣传 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疾病预防
意识。
预防保健措施
针对循环系统疾病的高危人群, 制定个性化的预防保健方案,降
精准评估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 行精准的评估和诊断,制 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精准干预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 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 高护理效果。
精准监测
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确 保患者安全。
远程护理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远程监测
利用远程技术,实时监测患者的 生命体征,为医护人员提供及时
详细描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心力衰竭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饮食 方面应控制盐和水的摄入,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药 物治疗方面应遵医嘱按时服药,不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生 活方式方面应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
04
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健康饮食与生活方式
总结词
合理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循环系统疾 病的相关知识,提高认知水平 。
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如合 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促进康 复。
康复护理与预防措施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康复计划。
提醒患者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预防复发。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散 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
03

循环系统疾病护理措施

循环系统疾病护理措施

循环系统疾病护理措施
(一)呼吸困难
1.病情观察,包括呼吸困难和发绀的程度,使用辅助呼吸肌的情况,肺内罗音的变化以及血气分析结果。

2.遵医嘱给予氧气吸人。

3.遵医嘱给药并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4.卧位及活动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鼓励病人多翻身、咳嗽和进行深慢呼吸等。

(二)心悸
1.减少刺激包括让病人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以防止活动和激动而引起心悸加重,饮食应清淡,限制烟、酒、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食物的摄人。

另外让病人穿着
宽松上衣,避免左侧卧位,鼓励听广播、看电视等以转移注意力。

2.病人教育向病人讲解心悸产生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有关知识,使病人对心悸有正确的认识。

3.药物护理病人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进行药物护理等。

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汇报人:2023-11-28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循环系统的组成回收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维持液体平衡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心血管疾病包括动脉硬化、静脉曲张、血管炎等。

血管疾病淋巴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的常见类型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等循环系统疾病家族史。

询问患者是否有胸痛、心悸、气促等症状,以及症状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频率和诱因等。

询问患者年龄、性别、职业和生活习惯等基本信息。

病史采集0102体格检查相关指标检查,以评估心脏病变情况。

心悸是一种常见的循环系统症状,表现为心跳加速、心悸不安,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

详细描述心悸可能是由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原因引起的。

患者需要注意保持心情平静,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以减轻症状。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咖啡、茶、可乐等。

同时,注意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心脏问题。

总结词心悸VS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节律或频率异常,可能导致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

总结词心律失常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如心肌缺血、心肌炎、心力衰竭等。

患者需要注意保持心情平静,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以减轻症状。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咖啡、茶、可乐等。

同时,注意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心脏问题。

对于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治疗或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等治疗措施。

详细描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总结词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身体各器官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从而引起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

详细描述心力衰竭可能是由于心肌缺血、心肌炎、高血压等疾病引起的。

患者需要注意保持心情平静,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以减轻症状。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限制盐分摄入,避免过多的水分潴留,同时注意控制饮食总热量。

对于严重的心力衰竭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治疗或进行心脏移植等治疗措施。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及来源
重要性
社会支持对于循环系统疾病病人 的康复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能够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提 高其生活质量。
来源
家庭支持、朋友和同事的支持、 社区资源、病友互助组织等。
谢谢观看
药物治疗的护理
总结词
加强药物管理和监督
详细描述
护士应加强对病人药物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病人按时、按量、正确地服用药物。同时, 护士还应定期检查病人的药物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防止病人私自停药或更
改用药剂量。
非药物治疗的护理
总结词
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和运动
VS
详细描述
护士应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和运动,以促进 血液循环和代谢。对于高血脂、高血压等 循环系统疾病,应控制脂肪和盐的摄入量 ,适量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的食物。同时,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 指导病人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 慢跑等。
冠心病的病因主要包括高血脂、高血压、 糖尿病、吸烟、肥胖等。
症状
护理措施
冠心病的症状包括心绞痛、胸闷、气短等 ,严重时可出现心肌梗死。
冠心病的护理需注意控制危险因素,如降 脂、降压、戒烟等,同时避免诱发因素, 如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
心力衰竭
定义
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泵血功 能受损,不能满足全身代谢需求的临床综
详细描述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护士应指导病人遵医嘱用药,确保病人了解药物的种类、剂量、使用方法 及注意事项。同时,护士应注意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药物治疗的护理
总结词
合理安排给药时间和方式
详细描述
针对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和病人的具体情况,护士应合理安排给药时间和方式,以提高病人的用药效 果和依从性。例如,对于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可以采用定时给药的方式,对于需要快速起效的药物 ,可以采用舌下含服或静脉注射等方式。

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第二节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休息与体位(1)因病情不能平卧者给于半卧位,避免用力和不良刺激,以免发生心力衰竭或猝死。

(2)如发生心搏骤停,应立即进行复苏抢救。

2、饮食护理(1)低脂清淡饮食、禁烟酒。

(2)有心力衰竭者限制钠盐及入水量。

(3)多食新鲜水果及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3、病情观察(1)测脉搏应数30秒,当脉搏不规则时连续测1分钟,同时注意心率、心律、呼吸、血压等变化。

(2)呼吸困难者给予氧吸入。

如有肺水肿则按急性心力衰竭护理。

(3)如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发绀、脉搏骤变、剧烈胸痛、腹痛、晕厥或意识障碍等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

4、药物治疗护理应用洋地黄类或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应按时按量给予,静脉注射时间不应小于10分钟,每次给药前及给药后30分钟必须监测心率,并注意观察有无耳鸣、恶心、呕吐、头晕、眼花、黄视等,脉搏小于60次/分或节律发生改变,应及时告知医生做相应处理。

5、皮肤护理全身水肿或长期卧床者,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

6、心理护理关心体贴病人,及时询问病人需要,适时进行心理护理,缓解病人恐惧、忧虑等不良情绪。

二、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指由各种心脏疾病引起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心功能分级 I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日常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状。

II 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

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的活动可出现上述症状,休息后很快缓解。

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即可出现上述症状,休息较长时间后症状方可缓解。

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

休息时亦有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1、休息与体位根据心功能分级合理安排休息及活动,尽量减少活动中的疲劳,根据心功能不全程度,协助病人采取半卧位或端坐卧位,使病人舒适。

循环系统疾病护理知识

循环系统疾病护理知识

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 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 增强心脏肌肉,改善血液 循环。建议每周进行至少 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 动。
适量的力量训练可以增强 柔韧性训练有助于提高关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肌肉力量,提高新陈代谢
节灵活性和肌肉伸展性, 如年龄、身体状况、医生
水平,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降低运动损伤风险。建议
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案例
总结词
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需要抬高患肢、减轻肿胀 和疼痛,避免按摩和挤压患肢,保持大便通 畅。
详细描述
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 流,减轻肿胀和疼痛。同时,避免按摩和挤 压患肢,以免加重病情。在日常生活中,应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导致腹压增高 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此外,患者应遵医嘱 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和血管超声等 检查。
详细描述
脑梗塞的症状包括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脑梗塞的护理 需要尽早溶栓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如戒烟、限酒、低盐 低脂饮食等。
静脉血栓形成
总结词
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于静脉内血液凝固 或淤积导致的血管阻塞。
详细描述
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包括肢体肿胀、 疼痛、皮肤温度升高,严重时可导致 肺栓塞。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需要抬 高患肢,避免剧烈活动,同时使用抗 凝药物进行治疗。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如深呼吸、冥想、瑜伽 等放松训练有助于缓解 紧张情绪,减轻心脏负 担,提高睡眠质量。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 络,与亲朋好友保持联 系,分享感受和经验, 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 疾病挑战。
循环系统疾病预防与控制
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
总结词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控制循环系统疾病的关键。

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疾病概述】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成。

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和血管疾病。

主要症状和体征:心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水肿、胸痛、心悸、心源性晕厥。

【护理诊断】1.气体交换受损2.焦虑3.体液过多4.活动无耐力5.心输出量减少6.潜在并发症:猝死【护理措施】1.保持病室安静、清洁、空气流通,病情较重者应减少探视。

2.心理护理:关心、体贴、鼓励患者,做好充分解释、安慰工作,避免谈论任何令患者烦恼、激动的事,协助其克服各种不利于疾病治疗的生活习惯和嗜好。

3.生活护理:对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患者,协助其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

4.休息及卧位:保证足够的睡眠。

重症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者逐渐鼓励床上活动乃至下床活动,长期卧床者每2小时更换体位,心功能不全者半卧位或端坐卧位。

下肢水肿明显者无明显呼吸困难,可抬高下肢,以利于静脉回流。

5.饮食护理:宜给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避免刺激。

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应限制钠盐食物。

6.鼓励长期卧床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食物,养成每日排便习惯。

必要时可给予缓泻剂或灌肠。

心衰患者控制入水量。

7.药疗护理:掌握心血管常用药物的剂量、方法、浓度、作用及副作用,注意用药前后的情况,准确控制和调节药物的浓度与使用速度。

8.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做好皮肤护理,以防压疮。

9.备齐及定期检查抢救物品及药品,必要时行心肺复苏术、电击除颤等抢救措施。

10.做好出院指导:按时服药、注意饮食、避免过劳、预防感冒、定期门诊复查。

【健康教育】1.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有关疾病的防治与急救知识。

2.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避免各种诱因。

3.根据不同疾病指导患者掌握劳逸结合的原则,保证足够的睡眠并避免精神刺激。

4.根据不同疾病指导患者选择不同的治疗饮食,少量多餐,忌烟酒。

5.对冠心病患者应随身备好急救药物,对安装起搏器患者应避免做MRI检查,随身携带好保健卡。

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的变化,观察有无并发症,如脑梗死、肺栓塞等。

2、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了解其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治疗方案的理解情况。

3、注意观察并评估病情变化,如心脏杂音、脾肿大、肺部湿啰音等。

4、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口腔卫生情况,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措施】1、严格执行医嘱,按时给予抗生素治疗,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疗程。

2、给予适宜的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高营养、高蛋白,少食多餐,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3、保持患者的休息和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

4、注意口腔和皮肤卫生,定时更换床单、衣物等,预防感染和压疮的发生。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如心力衰竭、肺栓塞等。

6、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安慰,消除紧张和恐惧等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7、协助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如心脏超声、血培养等。

8、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健康指导】1、嘱咐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

2、指导患者坚持按时服药,不要随意更改药物剂量和疗程。

3、告知患者定期复查和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4、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和过多的油脂。

5、提醒患者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心情愉悦,积极配合治疗。

6、为预防便秘,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必要时可以使用缓泻剂或开塞露塞肛。

7、在进行溶栓治疗时,需要监测凝血时间,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8、对于行心血管介入治疗者,需要按照介入治疗术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9、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调整和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饮食,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避免便秘,控制情绪过度激动和精神高度紧张,戒烟酒,不饮浓茶和咖啡,避免寒冷刺激,避免长时间洗澡或淋浴等。

2、坚持服药,并定期进行复查。

3、指导患者自我识别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如心绞痛发作频繁或程度加重、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时应立即就医。

护士在循环系统疾病护理中的关键问题与护理方法

护士在循环系统疾病护理中的关键问题与护理方法

生活方式指导
心理护理
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 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疏 导,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对心脏病的影响 。
动脉粥样硬化的护理
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与控制
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生活方式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 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确保药物正确使用
向患者和家属说明药物的名称、剂量 、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确保患者 按时、按量正确使用药物。
观察药物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使用药物后的反应,如 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及时报告医 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患者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导
提供疾病知识
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循环系统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提 高患者的认知水平。
指导生活方式
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促 进康复和预防疾病复发。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心理状态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如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 。
提高患者应对能力
帮助患者了解循环系统疾病的特点和治疗过程,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和自我管理 能力,增强治疗信心。
药物治疗与护理
协助医生制定药物治疗计划, 确保患者按时服药,观察药物 疗效及不良反应。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 理支持和疏导,减轻焦虑和抑
郁情绪对高血压的影响。
心力衰竭的护理
心力衰竭的诱因预防
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发心力 衰竭的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症状观察与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 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力衰竭的症 状。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⑤注意病人体位的舒适与安全,避免受压,必要时加用床栏防止坠床。

第一节概述⑥保持病室安静整洁,开窗通风,但注意不要让风直接对着病人,衣着宽松,避免排便心血管病的分类:1、按病因分类可分为先天性心血管病和后天性心血管病时用力过度。

2、按病理解剖分类可分为心内膜病、心肌病、心包疾病、大血管疾病⑵氧疗:氧流量一般为2~4L/min 3、按病理生理分类可分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脏压塞⑶控制输液速度和总量:病人24小时内输液总量控制在1500ml内为宜,输液速度20~在诊断心血管病时,需将病因、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分类诊断先后列出。

例如:诊断30滴/分。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时要列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因);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病⑷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确定活动量和持续时间理解剖);心房颤动,心功能IV级(病理生理)。

→(会看就行)⑸协助和指导病人生活自理:饮食护理、皮肤与口腔护理,尽可能主动或被动的肢体活护理评估:动。

1、病史:现病史、个人史及婚育史、既往史及家族史、目前状况、相关病史、生活史二、心源性水肿p113 2、心理-社会评估概念:由于心血管疾病导致过多的体液集聚在组织间隙3、身体评估:一般状态、皮肤黏膜、肺部检查、心脏血管检查、腹部检查病因:最常见是右心衰竭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P111 特点:下垂性、凹陷性水肿,常见于卧床病人的腰骶部、会阴或阴囊部,非卧床病人的一、心源性呼吸困难 p112 足踝部、胫前。

重者可延及全身,甚至出现胸水、腹水。

此外,病人还可伴有尿概念:由于各种心血管疾病引起患者呼吸时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并伴有呼吸频率量减少,近期体重增加等。

深度节律的异常护理诊断:(1)体液过多与钠水潴留及体循环淤血有关。

【病因】左心衰竭引起的肺淤血,亦见于右心衰竭、心包积液、心脏压塞时。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临床表现】护理措施、护理评估:参见慢性心力衰竭的有关护理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
2010-11-07 14:42
1
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病和血管病,故又称心血管疾病.
q已经成为我国的常见病,成为主要的死因
2
完整的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包括三个方面
q病因诊断:放在首位,是对致病因子及其所引起的疾病的诊断
q病理解剖诊断:是对病变部位、范围、性质以及组织结构改变的诊断q病理生理诊断:是对疾病引起的功能改变的诊断,如心衰、休克、心绞痛、心律失常等
3
4 运用护理程序对心血管疾病的护理应包括
q护理评估
q护理诊断
q护理计划
q护理措施
q护理评价
5 9
(一)病史
1.患病及治疗经过
2.心理社会资料
3.生活史及家族史
6循环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与体征:
(二)身体评估
1.生命体征
2.一般状态
3.胸部检查
4.心脏检查
5.腹部检查
6.周围血管检查
7
8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液检查
2.心电图检查
3.动态心电图
4.心电图运动试验
5.超声心动图
6.选择性心血管造影术
7.气囊漂浮导管检查术
8.经食管电生理检查
§心源性呼吸困难
§心源性水肿
§心悸
心源性晕厥
一、心源性呼吸困难;左心衰竭最常见的早期症状。

左心功能不全的典型表现。

q风湿性心瓣膜病
§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左心房扩大,左心室扩大
§心房颤动
§左心房衰竭
按其渐进性严重程度有下列表现形式:
①劳力性呼吸困难
②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③端坐呼吸
④急性肺水肿
10
q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水肿或伴肺部感染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3)焦虑与呼吸困难影响到病人的日常生活及睡眠,病情呈加重趋势有关。

11
护理措施
⑴休息与体位:
①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需要取半卧位或端坐位。

②急性左心衰:两腿下垂坐位
⑵给氧:
⑶遵医嘱用药:控制输液速度
⑷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⑸确定活动量和持续时间:
⑹协助和指导病人生活自理
12二、心源性水肿主要见于右心衰竭。

其他:大量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
机制: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继发性醛固酮增多→钠水潴留
§静脉淤血→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
13 其临床特征是:①坠积性水肿,即首先出现在身体下垂部位,②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减轻或消失;③对称性,凹陷性,上行性,严重可伴有胸水、腹水。

14护理诊断
(1)体液过多与钠水潴留及体循环淤血有关。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水肿部位循环改变、躯体活动受限有关。

16护理措施
⑴休息与体位:卧床休息,下肢抬高
伴胸水或腹水的病人宜采取半卧位。

⑵饮食护理:⑶病情监测:水肿部位、范围,测体重、腹围
必要时记录24h液体出入量。

⑷用药护理:利尿剂的效果及不良反应⑸保护皮肤:
q17 三、心悸[剧烈活动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大量吸烟;饮酒、饮浓茶或咖啡后产生心悸的原因有:⑴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病因⑵心脏搏动
增强: ①生理性: ②病理性:各种器质性心脏病:⑶心脏神经官能症⑷更年期综合症
q心悸是患者自觉心跳或心慌伴心前区不适的感觉。

其他引起心排血量增加的疾病:甲亢、发热、贫血
应用某些药物如阿托品,肾上腺素、甲状腺片等]
18 护理诊断心输出量减少与各种心律失常有关。

护理措施
19四、晕厥
定义:晕厥(昏厥)是由于一时性广泛脑供血不足所引起的突然而短暂的可逆性意识丧失。

§它可以毫无预兆性地发生,也可有全身不适、心慌、面色苍白、
出冷汗等先兆症状。

一般数分钟后可自然苏醒,无后遗症.
2、心源性晕厥:
⑴由于心排血量突然减少、中断引起一时性脑供血不足所引起的突然而短暂的可逆性意识丧失。

⑵伴发房室传导阻滞的心源性晕厥——阿-斯综合征
⑶病因:
§①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原因②心脏瓣膜病③心肌梗死④肥厚型心肌病⑤其他 3、表现:
q发作前可有头晕、眩晕、恶心、上腹不适、面色苍白、肢体发软、坐立不安、焦虑。

q发作时突然意识丧失,病人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

q清醒后较紧张,全身乏力。

3、表现:发作时处理 ;
发作前可有头晕、眩晕、恶心、上腹不适、面色苍白、肢体发软、坐立不安、焦虑。

q发作时突然意识丧失,病人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

q清醒后较紧张,全身乏力。

1.立即平卧,将头放低,脚略抬高,同时松解衣领、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2.用手指掐人中
3.给苏醒后的患者饮糖水、热茶等热饮料.
4.给氧气吸入、遵医嘱给药:阿托品、异丙肾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或配合人工心脏起搏治疗。

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5.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律、心率、呼吸情况。

1、休息:⑴良性心律失常——适当活动和休息⑵严重心律失常——绝对卧床休息,半卧位,避免左侧卧位
2、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及摄入剌激性食物、饮浓茶、咖啡,戒烟酒。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心率、心律变化。

心律失常的听诊不应少于1分钟。

4、消除焦虑情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