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岳麓版]课件
合集下载
岳麓版《跨世纪的世界格局》ppt精品课件

所以,对多极化可以从经济上实力的增强和政治上国际影响力 的提高两个方面去理解。
【真题演练】 (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如果以“两极 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 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
知识框架
苏联解体 跨 两极格局 世 瓦解
苏联解体 原因: 解体:1991年12月
两极格局瓦解
纪 缓和与 缓和——原因:两极格局的瓦解
的动
国际力量对比失衡
世 荡并存 动荡——原因 非传统安全威胁 界
格
特点: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
局
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欧盟、日、 多极化趋势 表现 俄、中、发展中国家等力量发展壮大
加强
意义: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20世纪60、70年代 20世纪90年代至今
2.内部原因: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模式旧框架。 1991年以后: 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1991年以后: 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二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
(未找到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2)根源:经济力量多极化。
(2)其中的任何“一极”或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 。 这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体现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性和建设的艰巨性!
解体实质: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由社会主义制度演 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这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体现社会主义道路的曲 折性和建设的艰巨性!
东欧剧变的原因: 取消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西方因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西方因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1局19部9.1历战年争,—经史—互南会原联解盟散因战。争 :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苏联模式。
【真题演练】 (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如果以“两极 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 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
知识框架
苏联解体 跨 两极格局 世 瓦解
苏联解体 原因: 解体:1991年12月
两极格局瓦解
纪 缓和与 缓和——原因:两极格局的瓦解
的动
国际力量对比失衡
世 荡并存 动荡——原因 非传统安全威胁 界
格
特点: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
局
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欧盟、日、 多极化趋势 表现 俄、中、发展中国家等力量发展壮大
加强
意义: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20世纪60、70年代 20世纪90年代至今
2.内部原因: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模式旧框架。 1991年以后: 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1991年以后: 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二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
(未找到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2)根源:经济力量多极化。
(2)其中的任何“一极”或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 。 这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体现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性和建设的艰巨性!
解体实质: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由社会主义制度演 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这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体现社会主义道路的曲 折性和建设的艰巨性!
东欧剧变的原因: 取消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西方因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西方因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1局19部9.1历战年争,—经史—互南会原联解盟散因战。争 :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苏联模式。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PPT课件 岳麓版

•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
1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看到了某种忧患。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
20、每一个成就和长进,都蕴含着曾经受过的寂寞、洒过的汗水、流过的眼泪。许多时候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3、欧日经济发展有何经济与政治影响?
美国因素
战后美对日本占领,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经济扶植 战后美国对日推行民主改革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提供条件
日本内因
高度重视科技 高度重视教育 政府大力推行
返回
何为“第三世界”?
二战后独立的新兴国家,为 维护独立、主权和发展经济,既 需要国际合作与团结,又不愿介 入美苏争霸的斗争,他们采取不 与任何大国结盟的外交政策来维 护自己的独立,奉行不结盟的政 策,这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被称 为“第三世界”。
埃及总统—纳赛尔 印度总理—尼赫鲁
不结盟创始国---南斯拉夫、印度、埃及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背景:民族独立;美苏对峙争夺
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 政府首脑会议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第28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件 岳麓版

课前检测
• 概述冷战的表现及影响 • 20世纪六十七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导致这
一变化的因素是什么? • 欧洲联合的原因?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原因? • 欧洲、日本、不结盟运动的意义?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课标要求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 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 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 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
• 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
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 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
高考回放
• .(2010高考北京文综23题)世界杯足球赛可谓全世界 球迷的节日。1990年第十四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办时, 一个英国球迷去意大利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助威。他可以
• ①持欧盟护照进入意大利 ②在罗马街头观看比赛电视直 播③和苏联球迷交换纪念品 ④收听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新 闻
• 考纲要求: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 势的加强
• 考查内容:近四年本专题考查28次,今 年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没有涉及
• 能力层次:主要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 述和阐释事物难度中等
• 考查方式:多采用图片、文字材料,并与 当今世界重大焦点与热点相联系
(二)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形势
1.当今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 ?
2.原因:
(1)缓和的原因? (2)动荡的原因? 3.表现: 1991海湾战争 1992波黑战争 1999北约空袭南联盟 2001年9月11日 2001 阿富汗战争 2003 美发动伊拉克战争
(三)、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格局
• 1 、格局的特点? • 2、格局的表现? • 3、格局的影响? • 4、面对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我们应如何应对?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经济实力下降,军 事实力并未削弱
• 概述冷战的表现及影响 • 20世纪六十七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导致这
一变化的因素是什么? • 欧洲联合的原因?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原因? • 欧洲、日本、不结盟运动的意义?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课标要求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 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 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 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
• 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
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 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
高考回放
• .(2010高考北京文综23题)世界杯足球赛可谓全世界 球迷的节日。1990年第十四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办时, 一个英国球迷去意大利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助威。他可以
• ①持欧盟护照进入意大利 ②在罗马街头观看比赛电视直 播③和苏联球迷交换纪念品 ④收听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新 闻
• 考纲要求: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 势的加强
• 考查内容:近四年本专题考查28次,今 年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没有涉及
• 能力层次:主要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 述和阐释事物难度中等
• 考查方式:多采用图片、文字材料,并与 当今世界重大焦点与热点相联系
(二)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形势
1.当今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 ?
2.原因:
(1)缓和的原因? (2)动荡的原因? 3.表现: 1991海湾战争 1992波黑战争 1999北约空袭南联盟 2001年9月11日 2001 阿富汗战争 2003 美发动伊拉克战争
(三)、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格局
• 1 、格局的特点? • 2、格局的表现? • 3、格局的影响? • 4、面对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我们应如何应对?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经济实力下降,军 事实力并未削弱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27《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件(46张)(共46张PPT)

• C.第三世界开始崛起
•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建立
B
• 2010年以来世界局势动荡,朝韩由于延坪岛炮击事 件关系紧张,泰柬边境发生冲突,突尼斯、埃及出 现了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利比亚、巴林爆发的骚 乱及流血事件不断升级等。下列有关当今世界形势 评述正确的是( ) • A.动荡紧张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主流
“极少数国家或 大国垄断世界事务、 支配其他国家命运 的时代,已一去不 复返了。大国关系 不断调整,多个力 量中心正在形成”。 ——江泽民 论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
1、标志: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989年11月9日,推倒柏林墙
1990年10月2日午夜,柏林市民聚集在勃
兰登堡门前,庆祝两德统一。
韩朝领导人李明博与金正日会晤
在白宫南草坪,以巴领导人实现了历方会谈是指由朝鲜、韩国、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日 本六国共同参与的旨在解决朝鲜核问题的一系列谈判。 会谈于2003年8月27日开始,到2007年9月30日为止,共 举行过六轮会谈。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 二、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缓和与动荡并存)
A
• 1991年12月25日19:38分,克里姆林宫上空飘 扬了69个春秋的苏联“锤子和镰刀”国旗,在 暮色中被匆匆降下。在同一根旗杆上,俄罗斯 白蓝红三色国旗徐徐升起,苏联从此成为历史。 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的直接影响是( ) • A.出现了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 • B.多极格局形成 • C.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完全消失 • D.两极格局瓦解
D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 二、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缓和与动荡并存)
1.世界形势的新特点: 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缓和与动荡并存;和平与发展日 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2.缓和的因素: ①两大集团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 ②一些地区冲突得到解决或缓解,世界和平因素增加; ③绝大多数国家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建立
B
• 2010年以来世界局势动荡,朝韩由于延坪岛炮击事 件关系紧张,泰柬边境发生冲突,突尼斯、埃及出 现了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利比亚、巴林爆发的骚 乱及流血事件不断升级等。下列有关当今世界形势 评述正确的是( ) • A.动荡紧张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主流
“极少数国家或 大国垄断世界事务、 支配其他国家命运 的时代,已一去不 复返了。大国关系 不断调整,多个力 量中心正在形成”。 ——江泽民 论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
1、标志: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989年11月9日,推倒柏林墙
1990年10月2日午夜,柏林市民聚集在勃
兰登堡门前,庆祝两德统一。
韩朝领导人李明博与金正日会晤
在白宫南草坪,以巴领导人实现了历方会谈是指由朝鲜、韩国、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日 本六国共同参与的旨在解决朝鲜核问题的一系列谈判。 会谈于2003年8月27日开始,到2007年9月30日为止,共 举行过六轮会谈。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 二、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缓和与动荡并存)
A
• 1991年12月25日19:38分,克里姆林宫上空飘 扬了69个春秋的苏联“锤子和镰刀”国旗,在 暮色中被匆匆降下。在同一根旗杆上,俄罗斯 白蓝红三色国旗徐徐升起,苏联从此成为历史。 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的直接影响是( ) • A.出现了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 • B.多极格局形成 • C.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完全消失 • D.两极格局瓦解
D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 二、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缓和与动荡并存)
1.世界形势的新特点: 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缓和与动荡并存;和平与发展日 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2.缓和的因素: ①两大集团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 ②一些地区冲突得到解决或缓解,世界和平因素增加; ③绝大多数国家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27《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件(31张)(共31张PPT)

“旧时代”:
1991年12月25日 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 宫悄然降下,俄罗斯 国旗缓缓升起,标志 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 和新时代的开始。
两极对峙、 美苏冷战
“新时代”: “一超多强”、 多极化趋势加强
问题:简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从中我们应吸取哪些教训?
东欧剧变的原因: 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 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 政治上忽视民主与法制,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 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等。
东欧剧变的实质: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由社 会主义制度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柏林墙的修建(1961年)与推倒(1989年)
1990年10月2日午夜,柏林市民聚集在勃兰登堡门前, 庆祝两德统一。 德国统一的象征
你有什么感悟吗?
哪里有战争, 哪里有动乱, 哪里就有受伤的人民。 觉得幸运吧? 生活在和平年代, 多么美好! 应该倍加珍惜啊!
三、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当前世界格局的特点和表现
“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 美、欧、日、俄、中、发展中国家 2、当前世界格局的影响 有利于 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科索沃难民进入黑 山共和国境内,北约的 轰炸使他们无家可归。
伊拉克战争
2003年美军对巴格达进行空袭
伊拉克家庭失去亲人的痛苦
战争前的离别
伊拉克战争中阵亡的美军士兵
你认为各国应该本着怎样的态度来应对这种动荡 不安的局势?
正确态度
①国际力量应从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增进理 解,通过和平的途径促使问题的解决。 ②西方大国不应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应尊 重各国主权和各国人民的意愿。 ③各方应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在共同利益的基 础上求合作,以和平方式化解矛盾,推动人类的 共同发展。 ④针对人类的共同威胁,如恐怖主义,各国应加 强合作,保持一致,共同应对挑战。
1991年12月25日 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 宫悄然降下,俄罗斯 国旗缓缓升起,标志 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 和新时代的开始。
两极对峙、 美苏冷战
“新时代”: “一超多强”、 多极化趋势加强
问题:简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从中我们应吸取哪些教训?
东欧剧变的原因: 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 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 政治上忽视民主与法制,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 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等。
东欧剧变的实质: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由社 会主义制度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柏林墙的修建(1961年)与推倒(1989年)
1990年10月2日午夜,柏林市民聚集在勃兰登堡门前, 庆祝两德统一。 德国统一的象征
你有什么感悟吗?
哪里有战争, 哪里有动乱, 哪里就有受伤的人民。 觉得幸运吧? 生活在和平年代, 多么美好! 应该倍加珍惜啊!
三、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当前世界格局的特点和表现
“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 美、欧、日、俄、中、发展中国家 2、当前世界格局的影响 有利于 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科索沃难民进入黑 山共和国境内,北约的 轰炸使他们无家可归。
伊拉克战争
2003年美军对巴格达进行空袭
伊拉克家庭失去亲人的痛苦
战争前的离别
伊拉克战争中阵亡的美军士兵
你认为各国应该本着怎样的态度来应对这种动荡 不安的局势?
正确态度
①国际力量应从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增进理 解,通过和平的途径促使问题的解决。 ②西方大国不应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应尊 重各国主权和各国人民的意愿。 ③各方应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在共同利益的基 础上求合作,以和平方式化解矛盾,推动人类的 共同发展。 ④针对人类的共同威胁,如恐怖主义,各国应加 强合作,保持一致,共同应对挑战。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岳麓版]课件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岳麓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36b93eeefdc8d376ee321a.png)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 4、我们该如何应对多极化趋势 • ①积极参不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为世界 的和平不収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 ②抓住和平不収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改 革开放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 ③站在维护全人类兯同利益的立场上, • 积极推劢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 新秩序; • ④既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 要反对恐怖主义,声张正义,维护世界 公正。
阅读与思考:
• 反映了美国以反对恐怖主义为名,推行 霸权主义政策和单边主义,试图建立单 极世界的政策。
解析与探究:
• ①第一种观点的主张是世界格局的多极 化趋势有利促迚国际兰系民主化,有利 亍维护世界和平。第二种观点是要维护 世界和平,必须推行霸权主义。 • ②我同意第一种观点,因为当今世界格 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比美国一国推行霸 权主义政策更有利亍世界和平。 • ③依据在亍: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収 展,有利亍推劢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 济秩序;有利亍抑制和减弱霸权主义强 权政治;有利亍维护世界和平。而霸权
④东欧剧发和苏联解体 东欧新政权不昔日的盟主不苏联分 道扬镳,向西斱靠拢;1991年,经互 会和华约组织相继解散。苏联在欧洲 构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全线崩 溃;苏联完全解体,两极格局中的一 极坍塌,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⑤总之,两极格局的瓦解是多斱面因素 兯同作用的结果,其根源是经济格局 的多极化。
关于苏联“八一九事件”
1990年3月,苏联第三次非常人代会觉 得修改宪法,叏消苏兯法定的领导地位,实行 多党制 和总统制,戈尔巳乔夫当选为总统。 紧接着立陶宛宣布独立,之后,又有10个兯 和国収表主权宣言。1991年8月公布的新联 盟条约将苏联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兯和国联 盟”,这意味着对民族分裂活劢 认可和苏联 瓦解的开始。条约20日签署,8月19日苏联 副总统亚纳耶夫等8人软禁了戈尔巳乔夫,宣 布国家迚入紧急状态,这就是“八一九事件”。 “八一九事件“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优质教学课件(31张)(共31张PPT)

2)原因: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其他多种力量的发展壮大
3)表现:
(1)美国单边主义 (2)世界多种政治力量的发展
2020欧/4/22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
2020/4/22
3、影响:
1)有利于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3)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缓和: 两极格局瓦解,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结束
旧因素: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等 动荡:
新因素: 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
2020/4/22
威胁
(3)动荡表现: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行为存在 如1999南联盟科索沃地区战争、伊拉克战争等 (2)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时有发生。 如巴以冲突、1991年的海湾战争、朝核危机 (3)恐怖主义活动猖獗。 如9.11事件
启 示: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 是硬道理。
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推行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惩腐败 ④从本国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别 国模式。
2020/4/22
二、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格局
1、缓和与动荡并存
(1)总体特点: 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但各种新旧矛盾依然存在 (2)原因:
2、下列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无关的是( D)
A、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B、苏联解体 C、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D、美国鼓吹“人权高于主权”论
3.下列史实与苏联解体无关的是:
A.政治经济困境严重
B.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指导 C
C.戈尔巴乔夫与美国全面对抗
D.民族纷争迭起
4、当今世界的外交政策与以往相比,新添 加的内容是
2020/4/22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其他多种力量的发展壮大
3)表现:
(1)美国单边主义 (2)世界多种政治力量的发展
2020欧/4/22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
2020/4/22
3、影响:
1)有利于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3)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缓和: 两极格局瓦解,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结束
旧因素: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等 动荡:
新因素: 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
2020/4/22
威胁
(3)动荡表现: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行为存在 如1999南联盟科索沃地区战争、伊拉克战争等 (2)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时有发生。 如巴以冲突、1991年的海湾战争、朝核危机 (3)恐怖主义活动猖獗。 如9.11事件
启 示: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 是硬道理。
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推行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惩腐败 ④从本国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别 国模式。
2020/4/22
二、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格局
1、缓和与动荡并存
(1)总体特点: 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但各种新旧矛盾依然存在 (2)原因:
2、下列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无关的是( D)
A、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B、苏联解体 C、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D、美国鼓吹“人权高于主权”论
3.下列史实与苏联解体无关的是:
A.政治经济困境严重
B.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指导 C
C.戈尔巴乔夫与美国全面对抗
D.民族纷争迭起
4、当今世界的外交政策与以往相比,新添 加的内容是
2020/4/22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件5(44张PPT)(岳麓版必修1)

齐奥塞斯库夫妇在被枪决 前不久的情景。
罗马尼亚反对派 民兵倒戈军队占领总 统府。
南斯拉夫共和 国的斯洛文尼亚和 克罗地亚宣布独立 遭镇压。
在东欧剧变中,保加利 亚各反对派组织联合起来, 对保共及其领导人施加压 力,迫使其作出各项重大让 步。图为保共领导人日夫科 夫(左三)在法庭受审。
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1、苏联解体的原因
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2)苏联解体
关于苏联“八一九事件”
1990年3月,苏联第三次非常人代会觉得修 改宪法,取消苏共法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和总统制,戈尔巴乔夫当选为总统。紧接着立陶宛 宣布独立,之后,又有10个共和国发表主权宣言。 1991年8月公布的新联盟条约将苏联改名为“苏 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这意味着对民族分裂活动 认可和苏联瓦解的开始。条约20日签署,8月19 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等8人软禁了戈尔巴乔夫, 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这就是“八一九事件”。 “八一九事件“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2001年,震惊世界的“9· ”事件。 11
北京时间2003年3月 20日凌晨,美英对伊拉 克开始实施军事打击, 巴格达市区发生爆炸后 起火。
2003年3月21日,
美军对巴格达发动新 一轮空袭,至少有3 幢建筑被毁坏。
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 济和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 克兰三国领导人签署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 协定,要求取消苏联。 12月21日,俄罗斯等11个国家在哈萨克首都 阿拉木图举行独联体首脑会议。签署《阿拉 木图宣言》,标志着独联体的建立。 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和 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的职务,当晚克里姆林宫 降下了苏联国旗。 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两极格局中的 一极坍塌,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27《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件(45张)(共45张PPT)

11
1989年11月9日,推倒柏林墙
柏林墙的修建与推倒代表着“冷战”的起始,前东德人 12 一度认为翻过柏林墙就能得到自由。
13
东欧剧变的原因:
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 社会主义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 1. 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 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的 2. 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 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 3. 政治上忽视民主与法制,苏联戈尔巴乔 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 夫改革思想的影响; 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 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 4.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等。 改革之风,西方的“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 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中国外交部前部长钱其琛
19
美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 欧盟:在全球事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日本:试图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迈进 中国: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俄罗斯:已经复苏,正在恢复其大国地位 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不可忽视
多种政治力量壮大
20
板书
二、多极化趋势加强 1.世界格局 ⑴特点:缓和与动荡并存一超多强,多极化 趋势加强; ⑵成因:两极格局瓦解的影响 2.多极化趋势加强 3.积极影响(P122)
8
一、两极格局瓦解——苏联解体 1、原因: (1)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根因) (2)戈尔巴乔夫改革 (3)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
9
东欧剧变
1989~1990年,东欧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和斯洛伐克、保 加利亚、罗马尼亚6国,执政四十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下台。阿尔巴 尼亚劳动党于1992年3月在大选失败后下台;南斯拉夫联邦经历一年 内战后,于1992年4月最终分裂为五个独立的共和国。政治上,实行 多党制为基础的议会民主;经济上,否定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开始实 10 行混合所有制活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优质课件

约宣布解散,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紧张对峙的局面消 失,和平与发展更突出地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
上
发展日益成为时代主流,但世界明显呈现和平与动荡
下
退
推进新课
北约轰炸南联盟大1事件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矛盾与冲突: 原有的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失衡,被冷战掩盖的民族或
自 主 学 习
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方面矛盾暴露出来。 总而言之,“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呈现出“三个 苏联解体,美国处于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力图 总体、三个局部”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世界秩序,于是到处施威,频繁 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用兵,给世界带来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图签署文件,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同时宣布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
上
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哈萨克的阿拉木
下
退
推进新课
苏联解体的影响:
苏联解体直接导致了两极格局的瓦解和雅尔塔体系的
自 崩溃,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主 认识:苏联解体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这一伟大运动的终 苏联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以 学 结,苏联解体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 习 北约为工具积极进行东扩。
程。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
欧盟:1992年,欧共体各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正式签订了 《欧洲联盟条约》,目的是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成立欧
自 洲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主 学 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习 俄罗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
上
发展日益成为时代主流,但世界明显呈现和平与动荡
下
退
推进新课
北约轰炸南联盟大1事件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矛盾与冲突: 原有的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失衡,被冷战掩盖的民族或
自 主 学 习
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方面矛盾暴露出来。 总而言之,“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呈现出“三个 苏联解体,美国处于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力图 总体、三个局部”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世界秩序,于是到处施威,频繁 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用兵,给世界带来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图签署文件,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同时宣布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
上
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哈萨克的阿拉木
下
退
推进新课
苏联解体的影响:
苏联解体直接导致了两极格局的瓦解和雅尔塔体系的
自 崩溃,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主 认识:苏联解体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这一伟大运动的终 苏联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以 学 结,苏联解体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 习 北约为工具积极进行东扩。
程。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
欧盟:1992年,欧共体各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正式签订了 《欧洲联盟条约》,目的是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成立欧
自 洲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主 学 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习 俄罗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
高一历史岳麓必修1课件:第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当堂检测
12345
2.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谈道:“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他提出这一 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 A.国际力量失衡引发冲突 B.恐怖主义猖獗 C.跨国犯罪增多 D.金融安全受到威胁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苏联解体对于美国的负面影响是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 解体后导致国际力量失衡,故选A项。 答案:A
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1.背景 (1)戈尔巴乔夫改革: ①经济: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但没有取得成效。 ②外交:改变与美国全面对抗的方针,寻求缓和。 ③政治: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取消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 党制。 (2)国内政局失控: 民族纷争迭起,各派政治力量斗争激烈,一些加盟共和国先后脱离苏联独立。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当堂检测
名师精讲
正确看待多极化趋势 (1)原因: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是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 势。具体原因: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使自身实力受到严重削弱;欧共体和日本 迅速崛起,严重削弱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大批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第三世界兴起,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 (2)现状:两极格局瓦解以后,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发生新的分化和组合,其中美国、 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五个中心力量,对各个地区、国际组织和国际政治有 重大影响力,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但迄今为止,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没有成 为一种稳定的世界格局。 (3)意义:符合时代进步潮流,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在 建立多极化政治格局的过程中,世界各国应该遵循平等、合作、互利的原则。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当堂检测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当堂检测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27《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件(共36张PPT)

缓和与 动荡并存 多极化趋 势的加强
跨世纪的 世界格局
世 界 格 局
世界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基本力量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在一 定时期内形成的国际关系的总体结构。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发展变化
的。20世纪,世界格局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一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在巴黎 和会及华盛顿会议上,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形成了“凡尔赛 — 华盛顿体
俄罗斯:在普京总统的领导下, 凭借强大的军事科技力量、丰 富的资源使俄罗斯走出低谷。 在国际事务中,仍是对美国的 全球支配地位构成威胁的国家。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成就。随着综合国力 的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已经成为政治大国。
发展中国家: 巴西、印度、墨西哥 等国家,随着经济 的发展在国际事务 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1、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2、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的特 点与表现。 3、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及对世 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的背景、内容、 影响。 ②苏联解体及东欧剧变的原因。
政治经济困境
类别 经 济 内
打破单一公有制, 以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年增 长率 2.6% 1.1% 2.6% 2.3% 2.0% 4.9% 7.7%
综合国 力 8530 4947 4280 4096 4081 2901 2863
1 2 3 4 5 6 7
美国 日本 法国 英国 德国 俄罗斯 中国
议一议
日本:已经成为当今第二大 经济强国,谋求政治大国和 军事大国。
影响:
政治经济困境 改 革
A 东欧剧变 B 苏联走向解体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PPT教学课件4 岳麓版

问题探究:
问题1:如何评价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查阅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有关资料,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形成观点,推出代表,进行课堂辩论。)
观点提示:可以对这一改革有不同评价。如: 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完全错误的 ——因为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正确的 ——因为不从根本上进行体制、制度的改革,苏联就没有出路; ③戈尔巴乔夫改革方向上是正确的,但操之过急。
教训: ①社会主义国家也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社会主义主义国家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③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严惩治腐败现象。 ④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别国模式。
苏联解体、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剧变图片资料
现在的世界局势 非常复杂,十分紧张, 我甚至可以用一触即 发来形容。 ——戈尔巴乔夫
问题1:综合分析当前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问题2:举例说明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表现,你认为各国 应该本着怎样的态度来应对这种动荡不安的局势?
表现及事件:(略) 正确态度(供参考): ①国际力量应从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增进理解,通过和平 的途径促使问题的解决。 ②西方大国不应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应尊重各国主权和 各国人民的意愿。 ③各方应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求合作, 以和平方式化解矛盾,推动人类的共同发展。 ④针对人类的共同威胁,如恐怖主义,各国应加强合作,保持 一致,共同应对挑战。
问题2:简述苏联解体的过程,分析苏东剧变的实质。
过程:
戈尔巴乔夫改革 多 党 制
“独 联 体” 成 立
“八 • 一 九”事件
实质: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由社会主义制度 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问题3:简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从中我们应 吸取哪些教训?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PPT课件5 岳麓版高中历史

2 日本 2158 1111 806 226 416 169 100 0.26% 4986
3 法国 1588 994 814 201 419 184 119 0.31% 4319
4 英国 1602 856 830 217 400 171 112 0.75% 4188
5 德国 1762 854 623 191 419 184 107 0.48% 4139
•
26、行动不必须带来愉悦,而无行动则决无愉悦。
•
27、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
•
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
•
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
6 中国 1321 312 508 483 245 133 116 2.98% 3119
7
俄罗 斯
598
504
863
521 332 157 118 2.20% 3092
日
俄
本
罗
首
斯
相
总
安
统
倍
普
晋
京
三
日本:已经成为 当今第二大经济 强国,谋求政治 大国和军事大国。
俄罗斯:凭借强大的军事科 技力量、丰富的资源使俄罗 斯走出低谷。在国际事务中, 仍是对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 构成威胁的国家。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原因:
(1)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2) 戈尔巴乔夫改革; (3)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ppt3 岳麓版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普京 在美国不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伊拉克战争后,俄国总统普京也 公开表态,反对美国单边行动。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 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 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 我们主张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 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 样化;主张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阅读与思考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布什向国会参、众两院发表演说,声称: “我们将追究提供援助或藏身之所给恐怖分子的国家。每个地区的每个国 家现在要做个决定,你不跟我们一道,就是跟恐怖分子一道。从今天起, 任何一个继续窝藏或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将被美国视为具有敌意的政权。”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东欧事变
齐奥塞斯库夫妇在被枪决前不 久的情景。
一位持枪者观看着齐奥塞 斯库被处决的场景。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东欧事变
波兰团结工会主席瓦文萨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缓和与动荡并存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1991年海湾战争形势图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海湾战争中美国的航空母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发 生的重大变化表现在①两极格局已经终结 ②美 国独霸世界的格局 ③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 成 ④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4、1999年3月24日,北约下令空袭南联盟, 这一事件说明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的总 趋势是( ) A.民主与人权成为经济合作的前提 B.美国独霸世界 C.和平与动荡并存 D.第三世界软弱可欺
角色扮演:你对未来世界格局的构想
美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
欧盟:在全球事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日本: 试图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迈进 中国: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俄罗斯:已经复苏,正在恢复其大国地位 第三世界:联合自强,不可忽视
课堂总结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崩 溃。两极格局的结束,一方面使“一超多强” 格局呈现的同时,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 强;另一方面,世界形势发生新变化,和平 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天下并不太 平,建立和平、民主、多样化的国际社会的 理想还任重道远。
1990年3月,苏联第三次非常人代会觉得修
2、苏联解体
(1)“8· 19”事件 (2)独联体的 成立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图片资料
现在的世界局势 非常复杂,十分紧张, 我甚至可以用一触即 发来形容。 ——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1985—1991 年任苏共总书记)
《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8.19事件”中的戈尔巴 乔夫和叶利钦
13、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政治形势发展总趋势的基 本特点是( ) A.和平共处 B.动荡加剧 C.区域性合作加强 D.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14、下列关于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的新 的分化和组合表述正确的是( ) A.日本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图独 霸世界 B.美国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迅速衰落 C.俄罗斯的地位和实力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在国际舞 台上到处施威 D.中国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建立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
1、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形 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②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处于 新旧交替时期。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特点 2、原因 ①由于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 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 ②当今世界上,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 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发展壮大,各种政 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 ③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反对一国独霸 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3、影响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 和强权政治。 ②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9、前苏联国家政权发生根本质变是在哪一事 件之后( ) A.”八一九”事件 B.《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C.”独联体”成立 D.《阿拉木图宣言》签署 10、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 ) A.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 B.强大的军事组织 C.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D.发达的科技和教育
5、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正处与新旧格局的交替过渡 时期,导致原来掩盖的许多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世界力量对比失衡 B.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C.民族、宗教、地区冲突 D.长期殖民冲突的影响 6、下列选项中,推动当今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因 素是( ) A.欧盟形成,第三世界兴起B.欧盟形成、新中国成立 C.第三世界兴起,新中国成立 D.联合国成立、东欧剧变
教训: ①社会主义国家也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 ②社会主义主义国家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③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严惩治腐败现象。 ④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不能照 搬别国模式。
二、冷战后的世界形势:和平与动荡并存
1、冷战后的世界形势特点
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
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但天下 并不太平,世界呈现出和平与动荡 并存的局面。
柏林墙的修建与推倒代表着“冷战”的起始,前东德 人一度认为翻过柏林墙就能得到自由。
1990年10月2日午夜,柏林市民聚集在勃
兰登堡门前,庆祝两德统一。
东欧剧变
3、两极格局的瓦解
(1)标志: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原因 ①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联合、日本崛起相 对削弱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 ②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作 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有 力冲击着两极格局; ③中国自70年代末以来,实行改革开放,经济 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际舞台上起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28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背景 ① 20世纪80年代,苏联陷入政治经济困
境; ②戈尔巴乔夫从经济改革转向政治改革; ③同时苏联谋求与美国缓和。
政治经济困境
类别 经 济 政 治 内
打破单一公有制, 以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改 革
容
实行普遍的“人道的、民主的 社会主义 ”;“实行多党制” 缓和苏美关系,放松对东欧 控制
4、我们该如何应对多极化趋势 ①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为世界的和平 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②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 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③站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 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既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要反对 恐怖主义,声张正义,维护世界公正。
戈尔巴乔夫
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背景
(2)指导思想: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3)主要内容
取消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实行多党制。
戈尔巴乔夫
(4)重大影响 ①苏联迅速走向解体 国内局势逐渐失控(混乱);民族纷争迭起; 一些加盟共和国独立苏联走向解体 ②东欧发生剧变
探究: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从中我们应 吸取哪些教训?
东欧剧变的原因:
①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 ②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 ③政治上忽视民主与法制,苏联戈尔 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 ④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等。
苏联解体的原因:
①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 制的弊端; ②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 ③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阅读与思考:
反映了美国以反对恐怖主义为名,推行
霸权主义政策和单边主义,试图建立单 极世界的政策。
解析与探究:
①第一种观点的主张是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有利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维护世界和 平。第二种观点是要维护世界和平,必须推行 霸权主义。 ②我同意第一种观点,因为当今世界格局的多 极化趋势加强比美国一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更 有利于世界和平。 ③依据在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 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有利 于抑制和减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维护 世界和平。而霸权主义是地区冲突和战争的根 源之一,这是被历史和事实所证明了的。
1991年12月25日晚,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辞职
克里姆林宫上空印有 镰刀和斧头图案的苏联 国旗降下,俄罗斯白蓝 红三色旗升上了旗杆。
1989年1月22日波兰团结工会 领导人瓦文萨(右)宣布,团结 工会接受政府举行双方会谈邀请。 这位前格旦斯克造船厂的电工推 倒东欧剧变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苏东剧变的原因:
①苏联高度集权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 ②经济政治危机 ③戈氏“新思维的推动 ④西方的和平演变
练习
1、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这 表明①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 ②社会主 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③东欧社会主义建 设事业缺乏经验,不够成熟 ④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 本国实际的道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④ 2、当前世界新旧格局的交替是指( ) A.由两极格局形成多极格局 B.由意识形态对立到经济实力竞争 C.由国际经济旧秩序向国际经济新秩序过渡 D.向多极化发展,但新格局尚未形成
7、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世界历史发展的 影响有①有力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②使科学 技术的发展速度加快 ③使各国民主化进程加快 ④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8、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表明①社会主义的失 败 ②社会主义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 ③社会 主义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④西方国家决不会放 弃“和平演变”战略( )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911”事件
海 湾 战 争
波黑内战
科索沃战争
宗 教 纠 纷
印度教派冲突场景
2006年2月28日夜,伊拉克穆斯林圣地 阿里· 哈迪清真寺遭炸弹袭击引发的教派 冲突已造成379人死亡、458人受伤。
民族矛盾——巴以冲突
五年来的血雨腥风,在巴以冲突中已有5000多人死亡。
三、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1、导致苏联解体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B.戈尔巴乔夫实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D.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八一九”事件 12、1991年12月25日,红蓝白三色旗取代镰刀 锤子红旗,以此为标志而结束的苏联在历史上 存在了( ) A.67年 B.69年 C.73年 D.74年
在白宫南草坪,巴以领导人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
和平与动荡并存
各地区的动荡 世界和平的潮流
2、世界形势特点的原因
(1)世界形势缓和的原因 两极格局的瓦解结束了两大 军事集团的对峙,大国间的军 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一些 地区冲突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