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分析
![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f8276d25c52cc58bd6be8f.png)
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分析一、试题分析本份试题仍沿袭三大板块,考查全面,试题涉及拼音、汉字考查,诗词默写、名著阅读、、字词释义、朗读节奏划分、翻译句子、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文体相关知识等等。
同时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及时代性。
但试题中有个别试题及答案值得商榷。
一是“积累运用”部分的“古诗默写”题,有两句问法不确切,如《陈涉世家》中表现千古志士远大抱负和心声的句子,既可以是答案中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可以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试卷分析(一)积累运用:一是古诗默写出错较多,考生理解能力不强。
二是错别字较多,基础知识不扎实。
错误较多的是“抑扬顿挫”。
还有病句修改,三成考生找不出病句。
三是语言概括能力不足,加新闻标题题,近半数以上考生抓不住关键信息,概括不全面、不准确。
(二)阅读理解1.文言文阅读出错较多的有:第6小题考生翻译不够准确。
第8小题中“评价作者”,对诸葛亮的理解与文章主题混为一谈,不够全面。
缺乏最基本的知识基础。
考生阅读习惯不到位,从文中找不到关键信息。
说明方法术语不够准确,作用由于概括性强,许多考生答不到点子上,抓不住中心句。
同时,答题语言不够规范,答得过于简单。
2. 记叙文阅读考生对作用概括不全面,只答结构上的作用,而没有答出内容上的作用。
概括中心论点时,不是用完整的一句话,而是用标题,而标题是短语,概括不全面。
考生对作者的思路把握不准确、论证过程概括不全面。
没有自己观点和语言,要么撇开文章自己胡编乱造,失分严重。
(三)作文作文为两个题目,1,我依然及以“跑”为话题。
选择“我依然”的考生较多多,基本能够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但多数考生写作情况不尽人意,视角窄,内容空,无病呻吟,主题含糊,甚至瞎命题,编瞎话,再加之书写潦草,得分差别较大。
四、教学建议1.狠抓基础知识落实。
学生错别字较多,词语解释、翻译等问题(特别是文体常识)的解决只能靠落实,但一定要注意科学的方法,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意思,切忌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
2019年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2019年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64e22e2e3f5727a5e962b0.png)
初三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分析一、试题分析试题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求稳:重视语言积累与运用,作文命题内容关注自我,关注心灵的成长。
考查内容紧扣教材,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主要有字音、字意、句子翻译、语句赏析、名著阅读、古诗文默写、作家作品文学常识等。
考查内容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本次作文为半命题作文,以“轻嗅___的芬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这次作文命题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心灵的成长,表达对自然或人生的真实感悟。
部分学生没有理解了“芬芳”的深层含义,只从表层意思写作,导致没有得到理想的分数。
但大部分学生写作能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来选材,抒写真情实感,充分展示个性。
(二)求变:古诗词填空第7小题“飞花令”不是给出前半句或后半句让填空,而是考查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积累,写出两句含有风的诗句(风在句中的位置有限制),考察能力有所提升。
第12、13题文言文阅读将古诗词与课文言相结合,考查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实际运用能力。
(三)求新:现代文阅读材料一律从课外选取,重点考查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概括段落、语句作用,根据提供语言材料筛选信息和表达个人独特见解等内容,主要考查了学生分析、概括、理解、感悟、筛选、鉴赏、思辩、评价等能力。
如第6、7、15题。
又如材料题第16题紧跟时代步伐,考查了新年期间评价最高、网民讨论最热烈的贺岁片《流浪地球》。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综观本年级学生答题情况,暴露出如下的问题:(一)基础知识不扎实。
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并不牢固,字音、字意、古诗文默写识记不准。
一些学生背诵效果不好,默写不准确。
如繁体字“花”“尽”不认识,征蓬出汉塞的“蓬”,曲肱而枕之的“肱”不会写。
(二)现代文阅读缺乏语言理解感悟和表述能力。
许多学生答题脱离文本,架空分析、想当然回答:不能正确理解文本内容。
说明学生平时习惯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语文,亲近文本的时间不足,不能入情入境地品读文本,缺乏对局部语言表情达意妙处的体味、探究,缺乏语感,不能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5篇集锦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5篇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111d721df8c75fbfc77db2f1.png)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这次考试之所以没有考好,平时没有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考试的时候答题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导致很多题目会做却被扣分甚至没有做对。
粗略看后就急于下笔,,导致阅读部分成绩不梦想,得分太少。
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合理的计划才能对以后的考试有所帮忙。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理解,语文本事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
上课时要紧跟教师的思路,进取展开思维预测下头的步骤,比较自我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一样。
异常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
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教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个知识点,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
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我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我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我解决。
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我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忙开拓思路,提高自我的分析、解决本事,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
对于一些易错题,要备有错题集,写出自我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齐比较找出自我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
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不要总是依靠答案,培养自我的信心。
让自我的精力高度集中,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
越到关键时候,所表现的习惯越要接近平时练习。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必须要再认真思考,尽量让自我理出头绪,再从作者和中心句里找出文章主题,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反思与分析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反思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db3a15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6f.png)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反思与分析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那么初三的同学以及老师对这次的考试有怎样的想法呢?语文老师对于考试结果有怎样的总结以及反思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反思与分析,期望对您有帮忙。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反思与分析篇一虽然在考前每位同志都竭尽全力进行了细心的备考,但成果与上次相比是极度缩水,这对我们备课组来说是空前的考验。
面对此情,我们组每位有阅历有干劲的同志直面现状,做了如下反思和准备:依据期末考试的各项数据,分析语文成果可用“悬殊”二字来概括:1.与上次期中考试在全县的进入率相比退步较大。
我们组沉下心来挖掘其中的必定因素。
我们组采纳了口头争论,书面总结的方式来追根求源。
总的来说很坦诚,很深刻,很详细。
现将其概述如下:一、经过多年的历练,我们语文老师已经能意识到不能从阅卷上找缘由。
否则,就像自己的错误,从别人身上找缘由,找理由,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是影响进一步提高的推卸。
全部这些是语文老师熟悉上的一大进步,基于此,我们每个人首先反思了自身在工作中的不足。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大家都要行动起来,而不是把担子、压力都压在辛苦的班主任身上。
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在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突出学科教学,要进一步加强备课组合作,发挥集体才智,群策群力,把语文成果搞上来。
二、要有足够的空杯才智和精神。
我们语文组每个人身上都闪耀着独特的优点:留晓干劲大,阅历足,利落能干;我能因自己的共性特点施教(jiāo),有开创不盲从;晓香仔细柔韧,虚心上进;张辉像愚公,忠厚的外表下有大才智。
但在我们的反思中都提到缺少足够的空杯精神。
阅历是好东西,但走向阅历主义就会让我们碰壁,所以应清空自己的自足,少说几个从来没有过,依据学情多想几种方法,多讲一点效率,教出共性教出风采。
在我们的反思中还有共性上的:留晓熟悉到应在仔细、落实上下功夫;我熟悉到应在细心和周密上下功夫;晓香熟悉到应在速度和力度上下功夫;张辉熟悉到应在条理上下功夫。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质量分析(共4页)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质量分析(共4页)](https://img.taocdn.com/s3/m/1207d69825c52cc58ad6be69.png)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质量分析[范文仅供参考,自行编辑使用]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质量分析一、试卷分析1、结构特点今年的期末考试题目和08年的中考语文题型相同,有两部分组成: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选择题31分,非选择题89分。
选择题由基础知识部分6小题共12分、说明文阅读5小题10分和文言文阅读3小题9分三个部分组成,非选择题由文言文翻译4分、古诗词理解和默写9分、课外小说的阅读15分、综合性学习9分和作文50分组成。
2、试卷特点⑴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
⑵注重了学生能力的考查。
⑶试卷的难度适宜,和中考接轨,对九年级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⑷注重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查。
⑸所选的题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答卷分析1、答题情况分析纵观本次学生的考试,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⑴学生答题时不看题目,导致所答内容文不对题。
比如今年的作文是以“有你同行”为题,是个命题作文,大概有十多名同学写成了话题作文。
又比如17题古诗文默写是选做4题,有些同学全部做了但又做错了,丢失了许多分。
还比如23题的第一小题是要求学生“拟写一条宣传家乡荆门的广告词”,好多同学写成了欢迎标语,都答成了“欢迎你到xx来!”等等。
⑵答题不规范,抓不住答题的要点。
比如18题是“文中主要写了哪些人?他们各有什么特点?”,这个题目要求同学们把人物说清楚,并分别介绍各自的特点。
好多同学都在笼统的介绍。
比如19小题是“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明显是两问,好多同学只答了一问。
⑶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
因为今年的考试用的是答题卡。
一是选择题答案的涂黑不规范,二是乱涂乱画的现象严重,三是字迹潦草的人较多。
因为卷面的不整洁给人的印象就差。
⑷学生的知识面太窄,课外知识不丰富。
⑸选择题做的情况较糟。
全校291人参加考试,选择题全对的不到10人,一般都要错几个,其中包括很多语文成绩不错的同学。
⑹古诗文理解和默写的情况也不好。
初三语文期末试卷分析与反思
![初三语文期末试卷分析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68e0b7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f.png)
初三语文期末试卷分析与反思初三语文期末试卷分析与反思全县统一举行的中考模拟测试结束了,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与时俱进,适应当今改革的要求,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对九年级语文试卷作一个全面、具体的分析。
一、基本情况我班共有36人,参加考试的有35人,合格人数25人,合格率为70.05%,优秀人数5人,优秀率为4.5%,最高分119分,最低分66分。
二、试卷分析对试题的总体认识:本次考试的语文卷由利辛一中统一命制。
从形式上看,它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
从考查内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且体现得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为主。
命题者重点关注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潮流和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考虑了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本次考试的试卷既有助于推动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同时又直击中考,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还有助于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本次测试命题能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课改理念的渗透,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和创造性,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部“语文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精神。
本试题满分为150分,试题包括三个部分:一、积累运用(35分);二、阅读理解(55分)1、文言文阅读(15分),2、现代文阅读(40分);三、作文(55分),卷面分5分。
现就本次调研测试卷的情况作具体分析,以便准确地了解学情,更好地让教学服务于中考。
从统计情况看语文成绩不太好。
从试卷答题情况分析,主要失分原因有以下几点:1、语言表达能力欠缺。
这不仅表现在考查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上,而且还表现在通过阅读材料,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概括捕捉信息等阅读题的答案表述和作文的语言表达中。
学生心中所想没有准确说出,胡编乱绉,言不达意,是不会得高分的。
如仿写、对广告语的理解和情境口语互动的交流等题,学生审题不清,不了解命题者的本意只是虚言乱语,我们今后要强化有序地训练,形成能力2、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能力差,这是阅读题失分多的重要原因。
完整)九年级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完整)九年级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3efd5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17.png)
完整)九年级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___ ___一、试卷评价本次语文期末试卷总体上体现了命题者对语文教材的准确审视,对中考趋势走向全面的把握与理解,关注了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试题注重于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与思考,富有时代气息,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试题内容的人文特性,给学生以人文薰陶,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对本期语文研究的总体要求。
二、答题情况分析本次考试,年段参考人数76人,最高分130分,最低分16分,优生数7人、优生率9.2%,及格数45人、及格率59.2%。
试题的题量适中,难易适中,有较强的区分度,准确的考查学生的语文实际水平。
一)积累与运用(20分)整体得分情况不太好。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学生语文双基知识不牢固,如古诗文背默8小题(12分)中有两道题(3分)考课外,文学常识选择题(2分)选择错误一项重视不足,非连续性文本(6分)主要考字形字音、成语筛选、病句修改等,满分较少,多有失分。
二)阅读题(70分)本部分包括6题,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解题能力、语言感悟能力、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古诗词《渔家傲·秋思》阅读(5分)学生对词句内容的理解及中心主旨的领悟上普遍存在问题,失分较严重。
教师平时教学过程对本词不够重视也有关系。
2、文言文《出师表》节选与《贞观政要·卷五》节选课内外对比阅读(16分)考点有断句选择作答结果还行;“诚”“光”“咸”“盈”四个字的解析虽平时强调得多,掌握得不好;整句翻译课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课外“为人上者,可不勉乎”,课内翻译较好,课外翻译多数不得分;居住治国的条件并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简要分析较有难度,得分较少,或不得分。
3、现代散文《真相》阅读(22分)浅显易懂而富有哲理,反映当代人的生活状态,表现作者美好的生活追求——爱的主题。
因此学生读本文有生活感触和情感体验,容易完成阅读题目,难度不大,失分率低。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集合6篇)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集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d4b9f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b.png)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集合6篇)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集合6篇)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1一、总体分析这一份模拟考卷,能够说是命题者花了必须心思,出的十分成功。
考卷突出了检查学生初中三学年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本事,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对今后的中考复习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虽然难度系数有必须提升,但贴合今年中考的命题导向。
本试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在参加的考生中最高分为101分,最低分为6分,其中以80__90分的居多,较往常相比确实有点难度。
二、试卷分析本次试卷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主要考查了汉字的书写,拼音的正确读法、病句的修改、古诗文名句默写、运用、名著积累、语言的实际运用等几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本次试卷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1、汉字书写。
这一题不是简简单单的规范抄写而是要求学生从多词语中选择拼音、写法正确的一项综合性较强。
2、病句修改注重与课本接轨,既考查了对文本的熟悉又巧妙的考察了学生的修改病句的知识。
3、名句填空。
第1__4题是机械型默写,即给出上句,要求写出下句,或给出下句,要求填出上句。
难度较小,除别的有错别字,其余得分不错。
第5题和第6题是理解性填空还是比较简单的,也容易得分。
最终一是考查学生的筛选本事。
有新意的是加进了对现代文名篇名段的考察,体现了中考的立足课本,以本为主的思想。
4、名著积累。
名著题不是简单的考名著知识而是将语言的运用与其结合起来,可谓一举二得。
5、语言运用题。
这道题既联系了实际,又考察了学生的语法知识,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
学生要想选对须仔细思索。
(二)阅读(一)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延续了传统的比较阅读,选择了《爱莲说》与《岳阳楼记》进行比较阅读,在题型的设计上也是由易到难,由课内的知识识记到课外的理解运用。
异常是第7小题前面考文题后面考作者有必须的迷惑性。
初三语文期末试卷分析与反思总结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实例
![初三语文期末试卷分析与反思总结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38d1e45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02.png)
初三语文期末试卷分析与反思总结一、试卷分析在初三语文期末试卷中,我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和特点。
1. 阅读理解题初三语文期末试卷重点涵盖了阅读理解题,以检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
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分为短文阅读和长篇阅读,涵盖了不同类型的文本,如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等。
通过阅读理解题,学生可以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2. 作文题初三语文试卷中的作文题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作文题通常涉及社会热点话题、文学作品的赏析或写人、写景等。
作文要求学生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技巧,遣词造句准确得体,思维逻辑清晰有条理。
通过作文题,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3. 古诗文鉴赏题初三语文试卷中的古诗文鉴赏题要求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理解和分析。
学生需要通过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和阅读,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表达的主题等。
古诗文鉴赏题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还要求学生对古代文学的修辞手法、文学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从初三语文期末试卷的表现和反馈中,我对自己的学习和应试能力进行了反思,并总结出以下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
1. 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理解题上,我发现自己在理解文本细节和把握文章主旨方面还有待提高。
有时候我会陷入细枝末节的细节中,而忽略了文章的整体意思。
因此,我需要加强对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的理解,培养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能力。
2. 作文表达与思维能力在作文题上,我发现自己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思维层次的清晰度方面还有待提高。
有时候我会在表达过程中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或者思路不够连贯,缺乏逻辑性。
因此,我需要多读优秀的文章,积累更多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并通过写作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表达和思维能力。
3. 古诗文鉴赏能力在古诗文鉴赏题上,我发现自己对古代文学作品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有时候我会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了解不够,影响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评价。
因此,我需要多阅读古代文学作品,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学习和掌握古代文学的修辞手法和鉴赏方法。
初中语文第二册期末试卷分析2019
![初中语文第二册期末试卷分析2019](https://img.taocdn.com/s3/m/cfced0cd524de518964b7d46.png)
初中语文第二册期末试卷分析2019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完成了小学阶段的学习,进入紧张的初中阶段。
这篇初中语文第二册期末试卷分析xxxx,是中国()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欢迎阅读~1.认真做好考后分析每次考试均要认真分析,要分析出差距、分析出原因、分析出导向、分析出举措、分析出干劲。
学校层面的分析重点要调正好师生心态,要把师生的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要打破定局论,消除悲观论;不要对学生的表现不满,不要对努力后的成果抱怨。
一份好的分析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试卷的整体评价。
对所任班级或所在年级成绩分析及经验教训。
针对考试情况提出的今后教学建议或措施。
2.大力建构高效课堂自去年暑期以来,我市掀起了区域建构“15/20/10”课堂教学范式的热潮,从校长培训、骨干培训、校本培训,到示范放样与实践操作,广大教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同时,也产生一些疑问与困惑,这是课改进程中的正常现象,没有问题或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反而是不正常的。
发现问题并及时地解决,是应该倡导的一种锐意改革的精神。
新年伊始,要组织教师学习语文学科《“15/20/10”课堂教学范式操作手册》,不断提高高效课堂的实施水平。
3.夯实“四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语文学科要致力于“四基”的扎实:①基础知识扎实,包括知识的网络式内化和拓展性运用。
②基本能力扎实,一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包括观察的仔细、注意的集中、记忆的切实、思维的活跃与想象的丰富;二是以操作能力为突破,包括动脑能力与动手能力;三是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统领,包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交流、合作的能力。
③基本思想扎实,指对所学学科思想的知晓、理解、掌握与运用。
④基本方法扎实,包括一般性的学习方法,如阅读、笔记、听讲、思考、复习、调查、作业、考试、自我监控等方法的科学与个性化;对应学习流程的学习方法,如“定标——自学——自查——讨论——听讲——练习——小结”的规范与有效。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的分析范文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的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804e21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3.png)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的分析范文本次九年级语文试卷命题基本以地区中考题型为主要模式,充分体现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结合本地人文知识,适度增加了探索性、研究性、开放性试题的比例,基本做到了客观、全面的考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一、基本情况本次试题满分120分,共分语文积累、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
其中积累运用20分,现代文阅读阅读34分,古诗文阅读16分,作文50分。
总体来看,这套试题题型接近中考而又有所创新,难度适宜、结构合理。
全面贯彻落实了新课改理念。
二、具体分析1、试题难度适宜。
试卷在难度上既照顾了中下等学生,让他们有话可说,又使尖子生能够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既侧重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注重了能力的考查。
试题特别注重学生的人文性教育,侧重考查学生独特的见解和感受,靠死记硬背来得分的试题较少,主观性试题比例明显增加,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2、试卷结构合理。
试卷整体结构设计合理,语文积累、阅读、和作文的安排与中考“一卷四块”的设置完全一致。
实践证明,这种结构设计简约、科学、合理。
特别是语文综合运用的安排更是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三、试题分析: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涉及内容广,主要考查学生字词的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古诗文积累和名著知识积累等内容,共20分,比例适中。
第1小题从基础知识易混淆的字形、字音进行了考查,学生对易混淆的字掌握较差,如“销”“镳”。
第2小题考查古诗文积累。
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较好。
第3小题考查学生名著知识积累,学生对人物性格的比较,回答不够完整,有的学生回答比较片面。
第4小题仿写句子,既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让学生抒发真实情感,让学生做到言为情出。
第5、6小题考查了新闻概写能力,和情感的`教育。
第二部分课内和课外现代文阅读题材各异,其闪光点是试题体现出了很强的人文精神,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人格精神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个短文考课内说明文《环球城市风行绿墙》,学生队第3题概括能力较差,错误率较高。
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报告范文6篇
![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报告范文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dd47b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68.png)
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报告范文一、试卷难度分析本次九年级语文试卷整体难度适中,涵盖了课本内容和拓展知识。
试卷由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构成,各题型比重合理分配,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
1. 选择题选择题占试卷总分的40%,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次选择题难度适中,题目涵盖了诗词鉴赏、文章阅读等多个方面。
选项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地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2. 填空题填空题占试卷总分的30%,主要考察学生对于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本次填空题设计合理,题目涵盖了课本重点知识点,要求学生进行语境理解和推测。
难度适中,能够有效考察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3. 简答题简答题占试卷总分的30%,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文章中重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本次简答题设计丰富多样,要求学生进行辨析、概括、分析等操作,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试题命制情况分析本次试卷整体命制情况良好,符合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题目形式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试卷中题目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运用知识。
1. 选择题命制情况选择题命制情况良好,题目结构合理,选项设计合理,能够考察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题目中给出足够的上下文信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题意,避免干扰。
2. 填空题命制情况填空题命制情况良好,题目语句通顺,空格位置合理,能够有效考察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题目中涉及的词汇来自课本及相关拓展知识,能够扩展学生的语言视野。
3. 简答题命制情况简答题命制情况良好,题目语言简明扼要,能够准确表达问题的要求。
题目内容立足于课文,要求学生深入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够有效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试题易错点分析根据学生答卷的情况,本次试卷易错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诗词鉴赏题有部分学生在诗词鉴赏题上出现了较多错误。
这可能是因为诗词鉴赏题需要学生对诗句进行深入理解和把握,而一些学生对于诗歌的意境理解还不够深入,导致答案不准确。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的分析范文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的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0f5c30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1a.png)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的分析范文下学期期末文化素质检测工作已经圆满结束,紧张的阅卷工作也胜利完成任务。
纵观九年级语文试卷以及学生的应考情况,基本上实现了教,学,考完美的结合。
我校共256名学生参加了此次语文素质检测,其中最好成绩达108分,及格率达百分之七十五以上。
综观整套试题,命题紧紧围绕本期重点知识,难易搭配适度,既注重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素养的形成,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真正全面促成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但是,作为一线教师,对这套素质检测试题也有不同的声音。
我们必须要承认,各种各样这样那样的考试,检测,最终的目的仍然是为最后的中考服务的,我们不得不围绕的中考的指挥棒奔走,这是目前教育大环境下一个不争的事实。
因为本人已经有两三年的时间没有教毕业班,有些认识,思想可能有些落伍,但是我希望把我的认识拿出来和各位交流。
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我想首先从积累运用部分说起,据我的认识,中考语文已经有很多年不考简单的客观题,就是偶尔考,最多也就是那么一到两分,而此次试题,客观题共有8分,占到了客观试题分值的百分之二十五之多。
不知道这是否是今后语文考试改革的一个方向呢?我想命题者的出发点是好的,就是为了鼓励大家努力学习语文基本功,字音,字形这些最基本的知识的确应该掌握,但是换一种形式可不可以呢?用一个语段综合字音,字形的考查不知是否可行?这样既强调了语基的重要*,同时避免了简单的选择,使少部分浑水摸鱼者无处藏身,也使这类试题的分值有适当的调整。
再有关于对偶的文学常识的考查,与其让学生对着对联的知识一个个筛选对仗不工整的选项,倒不如设计一个恰当的情景让学生去创作对联,为了减轻难度,给出上联对下联这种形式或许能更好的检查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功底,我认为比单纯的检测学生关于对联的知识效用要好得多,这才真正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质。
关于默写部分,本人多年来一直从事语文教学,我觉得中学生对唐诗宋词这些经典的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应该简单到会背会写,这样的层面是属于小学生的,初中的学生还是要适当提高要求,不仅会背会写,更重要的是能够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蕴含其中的感情,一般大型的考试,我很少看到有直接默写诗句的考题,大多都是理解*的默写,而且试题分量应该加重,我一直以为这是所有一线老师平时教育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历年中考的重点。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10篇)范文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10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6b192bef01dc281e43af05d.png)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10篇)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第1篇:本次语文试卷由三部分组成:积累与应用;阅读本事;写作本事, 基本与中考题型相吻合, 现就这份考卷及本校学生完成情景作一些分析。
一、考卷与考情分析本次试卷兼顾基础与提高, 试卷由积累与应用;阅读本事;写作本事, 三大板块组成, 分别考查学生知识积累本事、语言应用本事、体验感悟本事。
同时这份试卷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原则, 异常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
就从学生答题情景看, 积累与应用部分学生完成得较好, 阅读本事部分其次, 写作本事完成得较差。
这能够看出学生对于语文基础积累还是较为重视, 阅读部分学生主要问题是回答不准确, 语言表达较不规范。
如第16题大部分学生是回答了难受字样, 却没有回答无可奈何这感受。
写作本事部分完成较差, 有一部分学生只是仓促作答, 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作文没有完成, 这可能是与学生平时动笔较少、阅读面不广和考试时间较短有关。
很多学生都不能构思十_大意, 让学生主动认知文言实词、虚词, 引导学生诵读诗文, 使学生构成良好的文言语感。
4、作文教要定格。
今后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写定格作文, 按照三大文体有条不紊的训练, 作文既要在通顺上下功夫, 也要在文体上强调, 杜绝学生写三不像的文章, 可根据每册每单元训练重点, 进行作文训练。
还要培养学生有感而发、文为心声的作文习惯, 写自我真正感受过的资料, 必须会更加得心应手。
三、下阶段措施:1、整顿纪律, 扫歪风, 扶正气, 让学生养成勤奋、踏实的作风。
2、借中考引发学生的危机意识, 促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3、加强对临界生、上层学生进行指导和督促, 对后层生加大力度监控, 对中层学生也及时做好沟通了解的工作。
4、不断强化高考意识, 增强危机感。
2019——2019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学业质量检测试卷分析报告
![2019——2019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学业质量检测试卷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f64abb52f60ddccda38a0c9.png)
2019——2019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学业质量检测试卷分析报告一、试卷分析这一份模拟考卷,可以说是命题者花了一定心思,出的非常成功。
本试卷紧扣新教材,基本上涵盖了教材要求,在坚持《语文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考卷突出了检查学生初中三学年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符合九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是一份结构较为合理、难度适中的试卷。
对今后的中考复习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本次试卷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主要考查了古诗文名句默写、拼音的正确读法、成语的运用、病句的修改、标点符号的使用、语段排序、名著积累、语文综合性学习等几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本次试卷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1、名句填空。
第1—5题是机械型默写,即给出上句,要求写出下句,或给出下句,要求填出上句。
难度较小,除个别的有错别字,其余得分不错。
第6—8题是理解性填空还是比较有难度的,体现了中考的立足课本,以本为主的思想。
2、注音。
这一题不是简简单单的给加点字注音,而是要求学生从多个注音中选择拼音正确的一项,只有一个经常出错的拼音是错的,学生选择有一定难度。
3、成语的运用。
本题要求学生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否则很难回答准确。
4、病句修改。
注重与课本接轨,既考查了对文本的熟悉又巧妙的考察了学生的修改病句的知识。
5、标点符号。
注重对冒号、分号、引号、括号、和问号的用法的考查。
6、语段排序。
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及语言感悟能力的考查。
7、名著积累。
名著题不是简单的考名著知识而是将其与故事情节结合起来,可谓一举二得。
8、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对语言实际运用的考查。
这道题既联系了实际,又考查了学生对“孝”的思想认识,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
学生要想做好须仔细思索,认真组织语言。
(二)阅读与鉴赏1、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依然是以课外阅读为主的考查形式。
九年级语文期末的试卷分析
![九年级语文期末的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3c0e4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4.png)
九年级语文期末的试卷分析一、试卷总体评价:本次九年级的语文考试试卷,充分体现学习于课内,运用于课外,课内课外巧妙衔接的特点。
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阶段性的考查。
试题由三部分组成:汉字(10分),阅读(60分)和作文(50分),在试卷中,融知识、能力、情感教育于一体,既考查学生本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注重了让学生通过已学知识搜集整理处理材料,发表具有自我意识的观点,各种文体兼顾,又体现九年级小说、经典名著这一些重点内容。
同时,对学生渗透了扶贫济弱、、理想教育、树立正确人生观等德育教育。
本试卷有如下特色:1、注重双基能力的考察。
如“汉字”部分汉字读音、错别字、古诗名句的积累的考查,文言文《陈涉世家》注重文言实词理解的考查,对文段及语句的理解;“阅读题一”考查《史记》文学常识;《水浒》选段对四大名著的知识的考查,鼓励学生阅读名著;《半亩方塘》中头两题在文章中选择填入词、句子,这是对学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逻辑思维的.“牵引”性训练,功效非凡。
2、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水浒》选段阅读中,第24题,对提供的三组人物进行比较,这题的开放性非常大,有的学生答题就如一篇宏大的论文,有理有据,文采飞扬。
还有《漫话对联》中补充对联一题,就在于平日积累。
3、考查学生活学活用、自主探究等能力。
如“汶川地震招贴画”要求学生写说明文字,这是一道中考题,很经典;《漫话对联》中开篇对联的作用,文章中举例子、分类别的作用、创作对联等。
4、命题作文,记叙文写作,一看标题,便能让学生思如潮涌:《有一句话,不能不说》。
直接干净,要求简洁而明了,让学生有话可写,能尽情发挥自己的文学才能。
但实际上暗含着“说真话,做真人”的“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之妙。
二、学生考试情况分析试卷由学校统一安排评卷组流水阅卷,王畈中学九年级有169名学生参加考试,具体考试概况是:A等0人,B等12人,占7.1%;C 等42人,占24.85%;D等22人,占13%;E等30人,占17.75%;F等20人,占11.83%;G等11人,占6.5%;H等31人,占18.34%。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65a33eb90d6c85ec3ac681.png)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一、试题分析1、关于试卷命题科学性的分析:本次语文期中试卷,总体上体现了命题者对语文教材的准确审视、对中考趋势走向全面的把握与理解,关注了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重视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尤其重视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对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概括运用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试题注重于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与思考,富有时代气息,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试题内容的人文特性,给学生以人文熏陶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对语文学习的总体要求。
2、关于命题知识和考点的分析:语文试题在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基础知识考查上,重在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不单纯考查纯记忆性和纯知识性的内容,以学生对语文知识能达到积累和灵活运用为考查的主要目标;在阅读考查上,注重对文章内容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在写作方面,重在考查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经历、感情表达需要写作3、对试卷题型、卷面的分析:本试卷共分六个版块,(一)积累与运用(25分),其中包括字音、字形、,也有修辞、病句、文言名句默写、综合性学习分析与概括等。
(二)阅读理解(45分)其中包括诗词赏析4分、课内外文言文13分、记叙文阅读17分、议论文阅读11分。
(三)作文(50分)。
试卷总分120分。
分值安排合理基本与中考中各部分版块的比例相同。
二、试卷分析基本情况说明考试总人数38人分数段90分以上80---89 72---79 72分以下人数 1 9 5 28典型试题情况分析1、知识积累与运用这一部分知识中默写15分,其中理解性默写10分,记忆性默写5分。
出错比例高。
理解不了不知该写哪句是中下等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
也有背不下来写错字的原因。
字音、字形、的考查出错率也比较高。
比如“隽永”的读音,还有把“睿智”写成了“锐智”的,甚至于对“冷峻、婉约”的错字都未能正确找出改正。
2019学年度初三毕业班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表
![2019学年度初三毕业班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表](https://img.taocdn.com/s3/m/c02fa1460c22590102029db1.png)
--------------------------------------精选公文范文--------------------------2019 学年度初三毕业班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表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xxxx-xxxx 学年度初三毕业班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表分,难易度与中120 本试卷总分为考相比,最多持平,应该说稍微偏低。
试卷题目共分为三大类:即积累与运用分)、作文分)、阅读理解(58 (12分)。
其中阅读理解有四个,课内两(50个,课外两个,包括了文言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四种体裁的阅读,其考试出题的倾向性与中考接近。
一、基本情况:人,147 九年级三个班,共有参考学生;人,准优分率为% 21 其中96 分以上共有人,准及格率为;均112 72 分以上共有分为。
1--------------------------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二、学生各题得失分情况分析:(一)积累与运用:)题一般没错,第、默写上第(31(1)题失分最多,其次是第(2)题。
总的来看,学生课外积累少,理解背诵方面还待加强。
2、客观题关于语病及语序排列的两题,全年级全对的只有15%左右,70%左右的同学只能选对一个,还有15%左右的全错。
由此可见学生在语法知识上训练不够。
(二)阅读理解:1、文言文上失分较多的是第8 题关于“之”字的用法;其次是第10 题对文段内容的分析中,两个言外之意的题目,只有成绩优异者能得分。
2、课内阅读《范进中举》,学生失分最多的是第14、16、17 题以及第13 题表格中的最后一空,学生对题目理解有些偏差,答题是不能抓住要点,或者不规范,或者不能动笔。
实际上这些内2----------------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容,教师都在课堂中讲过,学生听讲不认真,不会加以变化,缺乏对的深入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题情况:
本次语文期末考试题严格遵循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及中考命题的要求及原则,渗透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紧扣初三教学,又适度联系初一、二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适度地向课外迁移。
二、试卷的结构、分值:
试卷共三大块,26小题:(一)积累与运用;(二)阅读理解;(三)写作。
现代文阅读主要以课外阅读为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三、试卷考查的内容、特点、亮点:
试卷在处理好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活动与地域文化五者的关系作了很好的努力,突出了语文学科特点,同时试题中为学生留出发挥个性的空间,倡导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为:
(一)注重联系生活,注重学生情感教育。
(二)题型围绕近三年中考方向,兼顾灵活性,多样性,考点密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
1.积累与运用的文本考查了字、词、音、形,汉字规范书写,名著阅读中不仅只考作家,作品的简单文学常识,而且注重人物性格评价的异同,大多学生未精读名著,失分较多。
默写题有直接默写,有理解提示性默写。
2.文言文阅读,课内考实词,,对重点句的翻译注重,文章整体阅读,写作意图、主旨、筛选信息,比较分析的能力都得以考核。
3.现代文阅读,以课外为主,文体突出。
基础与能力,整体感悟鉴赏和情感态度,字、词、句的积累与运用,都在各题中得以考核。
4.写作继续采用“二选一”的命题形式,运用提示加半命题,话题,题目贴近学生,让学生能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看法可发表,作文从文体、立意、构思、内容表达上都是灵活的、多样的、彰显学生的个性和思想。
(三)突出语文母语学科特征,强调语言的积累和文化的积淀,名句名篇默写,诗文的阅读。
汉字的书写、成语的积累,广告词的拟写(无不体现汉字语言的魅力。
四、学生考试情况,学习情况:
尽管教师很努力,每一个学生都要实实在在参加考试,又不能丢下任何一个差生,因此,语文成绩的提高很缓慢。
每节课上下来达不到预期的量,学生对语文成绩提高慢容易失去信心,总觉得没有理科上升得快。
学习的劲头不是很足。
此次考试学生亦反映出以下问题:
1.基础不牢,书写差,基础已拉出距离。
2.做题的态度,思维品质差异大。
差生书写乱,不审题,丢弃文本乱答题,好的学生很严谨、很认真,今后学生学习习惯,方法仍需下大力气。
3.应变能力差,做题的思维不开阔,归纳能力,整体感知能力,语言整合能力,表达能力差。
4.学生主动阅读,课外拓展意识不强,写作立意,构思、驾驭语言的能力弱。
五、改进措施:
1.重视课堂45分钟,在单位时间出最大的效益。
要做到此,必须抓好“备课”环节。
加强备“点”、“专题”、“学生”。
每节课重内容,勿重形式。
2.摒弃急切近利的思想,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教学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少做题,丰富知识,扩大见闻。
3.深入研究教材,不脱离教材,善于利用教材,站在教材之上的高度看教材,开发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注重课内知识的掌握,吃透教材,阅读教学定要扎扎实实,立足课内,拓展到课外。
4.加强识字、书写教学,重视双基教学,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加强语文积累,表达能力的训练力度,表达意思要写明,写清、写顺。
5.规范文体教学,规范答题。
如何搞好语文复习,是一种教学技术,也是一门教学艺术,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去研究和探索。
我们一切都要为学生着想,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扎扎实实搞好语文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