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养殖技术精选
蚯蚓养殖技术方法
![蚯蚓养殖技术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5422e1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b.png)
蚯蚓养殖技术方法蚯蚓养殖技术方法在蚯蚓养殖过程中,蚯蚓饲料(家禽粪便、酒糟、蔗渣、剩余饭菜、废血和动物内脏等)的发酵处理是个关键,如饲料没有发酵或发酵不彻底,将产生有害气体,酸碱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使蚯蚓逃逸、不产茧甚至死亡。
利用EM原液对粪料进行发酵处理,粪料发酵时间大大缩短,异味降低,而且饲料发酵好以后,pH值自然会达到6.5~7.5,不必调节,直接就可以饲喂,饲料利用率大大提高,蚯蚓产茧多,繁殖快,产量提高2~3倍。
方法如下:一、架堆用稻草、秸秆(裁成小段更好)先铺一层(厚10~15厘米)干料,然后在干料上铺粪料(4~6厘米厚),如此重复铺3~5层,每铺一层用喷水壶喷水(EM原液就在此时加入粪堆中,一吨粪料需要EM10公斤兑水100公斤左右),直至水渗出为好;如采用垃圾,一层垃圾一层粪,长宽不限,并用薄膜盖严;如果用100%粪料,先把粪料晒至五六成干后架堆,用EM兑水淋湿,用薄膜盖严。
二、翻堆在气温较高的季节,一般第2天堆内温度就会明显上升,4~5天可升至60℃~70℃,以后逐渐下降,当堆内温度降至40℃时(这个过程需12天)则进行翻堆,把上面翻到下面,两边翻到中间,并再加入EM稀释液。
冬天翻堆2~3次,夏天翻堆1次。
三、投喂饲料发酵结束后,扒开饲料淋水散热后即可使用,投喂时一般采用上添法和侧喂法,上添法就是把饲料铺盖在原有已被蚯蚓吃过的饲料上,每10~15天进行1次;侧喂法就是取出部分已吃完的饲料再把新饲料添在一边,下次添加另一边。
蚯蚓大面积养殖技术蚯蚓的大面积养殖与小规模养殖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主要体现在蚓种选择、提纯复壮、饲料准备、蚓床方案、管理措施、病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
一、选种目前最适合大面积养殖的品种是大平二号。
此蚓一般体长50~70毫米,体腔直径3~6毫米,成蚓体重0.45~1.1克。
体上刚毛细而密,体色紫红,但随饲料、水份等条件改变体色也有深浅的变化。
这种蚯蚓除体腔厚,肉多,寿命长,能适应于高密度饲养外,还有繁殖率高,适应能力强,易于饲养等优点,非常适合人工大面积养殖。
蚯蚓养殖技术大全
![蚯蚓养殖技术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ffe587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15.png)
蚯蚓养殖技术大全蚯蚓的需求量逐年上升,为人工养殖蚯蚓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使养殖蚯蚓成为一项前景诱人的新兴产业。
下面来看蚯蚓养殖技术大全。
蚯蚓养殖的生活习性1.喜温,15℃-25℃为最佳温度,为了创造最佳温度,冬季扣塑料大棚或盖塑料布,夏季盖稻草,多洒水降温,从2月份起,防止因温度过高,蚯蚓逃亡,注意及时揭开10日以后,逐渐转入最佳温度,这时要特别注意高温天塑料布。
这时最辛苦,白天把塑料布四周揭开,早晚及时盖好,并要及时浇水保湿,这样从3月到6月10日是蚯蚓生长的春季产卵高峰期,高温期,要防暑降温,最好每天浇一次水,8月206月10日至8月20日是夏季日以后至逐渐进入休眠。
9月末,是蚯蚓第二次产卵高峰期。
2.喜湿、怕干,蚯蚓体内含水量80%左右,要求饵料含水量60%-80%,所以要求养殖床含水量在60%以上,这样每天或隔1-2天,必须浇一次水,水不要太大,但要浇透和下层料接上,浇水时间为冬季中午浇,夏季晚上浇,春秋季节可白天浇。
3.喜暗、怕光,蚯蚓昼伏夜出,在月光下可见活动觅食,养殖床要盖稻草,保持湿润、遮光。
4.喜空气、喜静,疏松饵料有利蚯蚓生长。
一、蚯蚓场建造养殖地的选定养殖的地点,对于蚯蚓养殖来说是最重要的问题。
室外的场所最适于养殖蚯蚓,在这种环境下,蚯蚓生活能力强,繁殖得快。
室内一般适合小规模的养殖,或刚孵化出来的小蚯蚓的养殖,因为刚孵化出的幼蚓体型小,活动范围不大。
如采用室外和室内结合的养殖,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理想的地点,最好是在树下,树荫是最凉快的,可以有效地减少蚯蚓爬出逃跑。
在北方冬天比较寒冷,可以将室外蚯蚓转入室内养殖,等到春季再转入室外,产量可以提升一大截!蚯蚓养殖场址宜选择在畜禽粪便丰富、排水方便、有水源的地方,小规模饲养可充分利用一些空闲的场地。
养殖面积大时要安装水管或自动喷水器,另外需建造1―2只贮粪池、蓄水池(或深井)以及堆粪场地。
养殖蚯蚓的大棚类似于蔬菜大棚,棚宽一般为5米,棚长30―60米,中间走道0?7米左右,如用翻斗车送料,则宽度为1米。
蚯蚓的养殖三法
![蚯蚓的养殖三法](https://img.taocdn.com/s3/m/0cf30b7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d.png)
蚯蚓的养殖三法
1.简易养殖法
这种方法包括箱、坑、池、棚、温床养殖等,其具体做法就是在容器、坑或池中分层加入饲料和肥土,料土相同,然后投放种蚯蚓,在养殖过程中,加强饲养管理。
这种方法适用于农民和城镇居民,利用房前、屋后、庭院空地以及旧容器、砖池、育苗温床等,来生产动物性蛋白质废饲料,加工有机肥料,处理生活垃圾。
其优点是就地取材、投资少、设备简单、管理方法简便,并可利用业余或辅助劳力,充分利用有机废物。
2.田间养殖法
选用地势比较平坦,能灌能排的桑园、菜园、果园或饲料田,沿植物行间开沟槽,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料,上面用土覆盖10厘米左右,放入蚯蚓进行养殖,经常注意灌溉或排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0%左右。
冬天可在地面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以便促进蚯蚓活动和繁殖能力。
由于蚯蚓的大量活动,土壤疏松多孔,通透性能好,可以实行免耕。
所以这是一种适于农村多种用途,简单易行的养殖方法。
3.工厂化养殖法
这种方法要求有一定的专门场地和设施,适用于大规模生产蚯蚓。
蚯蚓养殖技巧经验
![蚯蚓养殖技巧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711b0b70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1d.png)
蚯蚓养殖技巧经验蚯蚓养殖是一种常见且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养殖方式。
蚯蚓不仅可以用作饲料,还是有机肥料的重要原料。
在蚯蚓养殖中,有一些关键的技巧和经验,下面将详细介绍。
1. 环境选择蚯蚓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低,但仍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循。
首先,选择一个通风良好、光照适宜的场所进行养殖。
其次,保持适宜的温度,蚯蚓对温度的要求在15-25摄氏度之间。
最后,确保养殖场地的湿度适宜,过度湿润或过干燥都会对蚯蚓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2. 底材选择在蚯蚓养殖中,底材的选择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使用透气性好、水分保持力强的底材效果较好,比如土壤和腐叶土等。
在使用底材时,要注意杂质的筛选和清洗,并保持适宜的湿度。
3. 饲料配方蚯蚓的饲料可以选择有机废弃物,比如浑水、植物秆等。
为了提高养殖效率,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一些其他成分,比如麸皮、鱼粉等。
在饲料的配方上,需要注意均衡营养和合理比例,不能过于单一或过于浓缩。
4. 养殖密度蚯蚓的养殖密度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较低的养殖密度可以保证每只蚯蚓都能获得足够的空间和养分,但会影响产蚓量。
较高的养殖密度可以提高产蚓量,但也容易导致蚯蚓间的竞争和蔓延疾病的风险。
因此,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养殖密度十分必要。
5. 餐巾纸覆盖餐巾纸覆盖是蚯蚓养殖中一种常见的方法。
通过在床面上铺设餐巾纸,可以起到保湿和增加床面氧气供应的作用。
在使用餐巾纸时,要保持湿度的均匀分布,并及时更换。
6. 定期通风定期通风可以提供养殖环境中的氧气供应,促进蚯蚓的生长。
通风频率和时间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避免过度通风导致蚯蚓受到寒冷气流的伤害。
7. 定期投喂蚯蚓需要定期投喂,保持饲料的新鲜度。
一般情况下,每隔一周至两周进行一次投喂即可。
在投喂时,要适量给予,注意避免过量,避免额外浪费和污染。
8. 定期清理床面定期清理床面是蚯蚓养殖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但长期不清理会导致床面变硬,影响蚯蚓的生长和活动。
红蚯蚓养殖技术
![红蚯蚓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776052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19.png)
红蚯蚓养殖技术红蚯蚓养殖技术一:最简洁的蚯蚓养殖方法蚯蚓是寡毛纲中陆生环节动物中的任何一种,被称之为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动物。
那么,蚯蚓怎么养殖比较好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最简洁的蚯蚓养殖方法,盼望对你有关心。
最简洁的蚯蚓养殖方法1、桑园养殖法:一般选地势较平坦、能灌能排的桑园,沿桑树行间挖宽40厘米、深20~25厘米的沟槽,加入初步腐熟的有机肥料,如马牛粪、秸秆、杂草、猪羊粪、枯树叶、烂草等,每亩约加有机料5000~7500公斤,上面覆土10~15厘米,放人种蚓进行养殖,投放数量视蚓种和个体大小而定。
行间可种植绿肥或青饲料,每隔5行开一排水沟。
含水量保持30%左右。
2、饲料田养殖:包括种植聚合草、蚕豆及其他常年青饲料地均可养殖,养殖时要选择地势平整的饲料地,每隔10行开一灌水和排水沟。
在聚合草行间,开宽、深各15~20厘米的沟槽,槽内施人有机饲料,上面覆土10厘米左右,即可放入青蚯蚓进行养殖。
常常留意浇灌或排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0%左右。
3、菜园养殖法:菜园水肥条件充分,管理精细,最有利于蚯蚓的生长和繁殖。
在养殖蚯蚓的菜园,每亩施人7500~10000公斤优质有机肥或腐熟的烂菜、垃圾等。
在菜苗出土后,投放种蚓进行养殖。
菜园养殖,应削减化学氮肥和某些农药的施用。
成蚓可结合蔬菜管理分期采收。
4、果园养殖法:利用果树下的空地养殖蚯蚓,既充分利用土地又促进果树生产。
如养青蚯蚓,方法类似桑园养殖法。
如养殖赤子爱胜蚓(红蚯蚓),则在果树下沿树行积累宽1.5~2米、高0.4米腐熟的牛、马、猪粪,作为蚯蚓养殖床,每养殖床之间留一走道,每隔2个养殖床开一排水沟。
在养殖床饲料面上用稻草或麦草掩盖。
保持湿度60~70%。
雨天用塑料薄膜盖好,防止雨水浸泡。
5、防空洞养殖:城市防空洞是地下室,冬暖夏凉,四周湿度较高,适于养殖红蚯蚓,养殖方法同箱养与坑池养殖。
晚上可点盏灯,既可防止逃逸,又有肯定光源有利于蚯蚓生长。
蚯蚓室内养殖技术1、箱养法:可用箱、筐、盆、罐、桶等,适于饲养爱胜属蚯蚓,如赤子爱胜蚓、日本引进的大平二号、北星二号等红蚯蚓。
养殖蚯蚓高产管理技术
![养殖蚯蚓高产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e3a7e18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7a.png)
养殖蚯蚓高产管理技术
养殖蚯蚓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养殖方式,用于生产有机肥料和鱼饵。
高产的蚯蚓养殖需要科学的管理技术,下面将介绍一些养殖蚯蚓高产管理技术。
1. 土壤选择:蚯蚓喜欢肥沃、疏松、透气、湿润的土壤。
在选
择土壤时应注意避免含有过多的杂质和重金属。
2. 饲料选择:蚯蚓的饲料一般以有机物为主,如牛粪、鸡粪、
废弃蔬菜等。
饲料宜经过发酵处理,以提高蚯蚓的消化率。
3. 温度控制:蚯蚓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摄氏度,过高或过
低都会影响蚯蚓的生长和繁殖。
4. 湿度控制:蚯蚓生长需要湿润的环境,但是太湿润会导致腐败。
适宜的湿度为50%-70%。
5. 养殖密度:蚯蚓的养殖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2000只左右,过高会影响蚯蚓的生长和繁殖。
6. 环境卫生:蚯蚓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容易死亡。
要定期清
理和消毒养殖场,保持环境卫生。
7. 疾病防治:蚯蚓有些常见疾病,如蚯蚓病毒病、线虫病等,
应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以上是养殖蚯蚓高产管理技术的一些基本要点,只有科学管理才能实现高产。
- 1 -。
蚯蚓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
![蚯蚓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ec2c901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e.png)
蚯蚓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蚯蚓是最具代表性的环节动物,别称地龙、曲蟮、坚蚕等,全世界共有3000多种蚯蚓,分布在我国的有200多种,比较常见的有环毛蚓、爱胜蚓、异唇蚓、杜拉蚓等,下面一起来看一看蚯蚓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吧!一、传统养殖【方法】传统养殖是指利用菜地、田地、园林、牧场等养殖蚯蚓,若将室内养殖和室外养殖结合起来效果更佳。
【优点】传统养殖蚯蚓能大大降低养殖成本,还可利用蚯蚓来改良土壤从而能促进农、林、牧等方面综合增产。
【缺点】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质可能会对蚯蚓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在养殖前就应考虑这些和采取必要的措施。
二、室内养殖【方法】室内养殖法是指利用箱、盆、筐、罐、砖地、温床等养殖蚯蚓。
【优点】简便、易照管、养殖容器搬动方便,温度和湿度都很容易控制。
【缺点】蚯蚓产量非常低,仅适用于小规模养殖,难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三、盆养蚯蚓【方法】利用花盆、塑料盆或其它废旧陶瓷器饲养蚯蚓,每盆投放100~200条。
【优点】饲养简便,容易管理,操作方便,温度、湿度等饲养条件很容易控制。
【缺点】养殖容器的体积小,养殖规模有限,产量极低,难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四、箱筐养殖【方法】利用竹、荆条、藤条、塑料等制成箱筐,规模较大时可叠起成立体箱式饲养。
【优点】箱筐养殖蚯蚓占地面积少,所需人力少,管理方便,生产效率相对也比较高。
【缺点】木制、竹制的箱筐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腐烂,有条件时最好是用塑料来制作。
五、坑池饲养【方法】在土坑、砖池、旧猪圈、房檐下、屋角等地用砖、石砌成养殖池。
【优点】饲养管理比较方便,饲养条件比较容易控制,生产效率也比较高。
【缺点】占地面积较大,使用人力较高(修砌坑池时需要占用一定的人力)。
六、土沟饲养【方法】选择背光、潮湿、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掘土沟饲养蚯蚓。
【优点】投资少,收效大,适于供给家禽、水产的动物性饲料。
【缺点】土沟饲养法养蚯蚓占地面积相对较大,使用人力较高。
七、垃圾饲养【方法】垃圾经筛选、堆沤后作饲料,放入沟内、池内饲养蚯蚓。
蚯蚓有哪些养殖技术
![蚯蚓有哪些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eb0eee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a.png)
蚯蚓有哪些养殖技术蚯蚓养殖业的兴起,不仅为发展畜、禽、水产业等开辟了动物蛋白质饲料的新来源,也为城市净化环境、处理公害找到了新途径。
蚯蚓究竟要怎么养殖?下面店铺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蚯蚓养殖技术吧。
蚯蚓养殖技术一、蚯蚓习性1、喜温:15℃-25℃佳温度创造佳温度冬季扣塑料棚或盖塑料布夏季盖稻草洒水降温0℃-5℃冬眠0℃冻死40℃死亡32℃停止北京区10月25扣棚盖塑料布第二4月10揭掉蚯蚓12月20至第二2月10基本处于休眠2月气防止温度高蚯蚓逃亡注意及揭10逐渐转入佳温度要特别注意高温塑料布辛苦白塑料布四周揭早晚及盖并要及浇水保湿3月6月10蚯蚓春季产卵高峰期高温期要防暑降温每浇水8月206月10至8月20夏季至逐渐进入休眠9月末蚯蚓第二产卵高峰期2、喜湿、怕干:蚯蚓体内含水量80%左右要求饵料含水量60%-80%(用手握料指缝滴水准)所要求养殖床含水量60%每或隔1-2必须浇水水要太要浇透层料接浇水间冬季午浇夏季晚浇春秋季节白浇3、喜暗、怕光:蚯蚓昼伏夜月光见觅食养殖床要盖稻草保持湿润、遮光4、喜空气、喜静疏松饵料利蚯蚓我经验投料前床翻支遍( 约20公厚)增加透气点重要我发现床土底层蚯蚓数量少饵料主要缺少空气蚯蚓利蚯蚓养殖技术二、养殖1、养殖品种:赤胜蚓本引入"平二号"特点繁殖率高增殖200倍定居性耐热抗寒适于四季产蚓体、蚓粪产量高2、养殖式:建场十我直坚持露堆肥养殖我认低本规模产蚯蚓产品佳须任何投资设备利用切空闲要未经发酵牛粪、马粪、猪粪做高15-20厘米宽1-1.5米度限放入蚓种盖稻草遮光保湿养殖我几平米始饲养直现二百亩扩繁都用其优点操作便省堆制发酵系列工作饵料保持养受损失提高蚯蚓速度易于农村推广应用其缺点:旦饵料发热蚯蚓死见尸夏季连雨及暴雨床内透气外逃现象避免让每养殖床都新饵料饵料搞堆块状蚯蚓创造良自条件种关键要使饵料保持含水量60-70%干湿否则饵料发热造死亡蚯蚓养殖技术三、繁殖1、产茧量:平二号蚯蚓每条产茧56-58间其春季占40%夏季25%秋季 27%冬季8%2、孵化率:蚓茧平均孵幼蚓5-8条12条发育完全幼蚓般3-4条同温度孵化所需间孵化率同温度湿度% 15 20 25 30 30 50 70 90 孵化率(%) 89.3 95.6 80 57 11.7 84.6 89 38 孵化期() 40 25 20 16 幼蚓() 90 68 55 40 蚓() 120 90 70 553、期:期幼蚓体重增加缓慢进入毓期增缓慢性熟期前月内蚯蚓快采取获取高产另外蚯蚓速度与饵料状态密切关系尽管饵料相同由于其碎细度同幼蚓速度相差1.5倍所要保持饵料碎细状态避免饵料团块(现团块用水浇湿捣碎)保证蚯蚓快速4、养殖密度:种蚯蚓数量应控制每平米1万条内产蚓群每平米3公斤(2-3.1万条)前期幼蚓3万条/平米期降2万条5、产量:每平米产量达10公斤/般6-8公斤(北每产期8-10月)饵料每消耗25-30公斤产1公斤鲜蚓并获70%蚓粪我经验5牛粪产吨蚓粪鲜蚓50公斤蚯蚓养殖技术四、饲养管理1、饵料投喂:及喂给蚯蚓充足饵料保证蚯蚓快速重要措施饵料采用堆块投厚度10厘米要床面盖满求平整便离蚯蚓2、蚯蚓养殖温度:佳温度15-25℃冬季采用加厚养殖床40-50厘米饵料盖稻草再加塑料布保温、保湿夏季力争每浇水降温期饲养:种群、繁殖群、产群薄饲勤翻每月给料2料前先翻床每给料厚度10厘米始终保持饵料新鲜透气适采收:夏季每月采收春、秋季节每1.5月采收采收及补料轮换更新:种蚓要每更新养殖床每换保蚓群旺盛防止蚯蚓自发展造种群衰退 33、饵料:牛粪、猪粪、马粪、羊粪、兔粪猪、羊、兔粪加秸杆、稻草五、蚯蚓采收佳自光照采集养殖床发现蚯蚓密度达2-3万条/平米80% 体达0.3克佳采收间采收提取前24前浇足水干湿养殖床面10厘米饵料70%集水泥面或塑料布利用蚯蚓怕光特点逐层扒饵料扒净使蚯蚓集底层达收集目。
蚯蚓养殖技术有哪些
![蚯蚓养殖技术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b7d3f700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d.png)
蚯蚓养殖技术有哪些蚯蚓养殖首先要搭建蚓床,一般是用稻草搭建,先铺稻草,再铺饲料,再铺稻草,如此反复。
蚓床搭建好以后将蚯蚓放到蚓床上,同时浇湿蚓床。
蚯蚓放好后就是日常的管理了,保持温度20-27℃,空气相对湿度70%-80%,每天通风3-4次,每月喂料2-3次。
一,蚯蚓养殖技术有哪些1、搭建蚓床:一般是用稻草搭建蚓床,先铺稻草,再铺饲料,再铺稻草,如此反复。
保证蚓床的宽度在50厘米左右,蚓床之间有适当的距离即可。
蚯蚓以吃腐烂的食物为主,养殖的时候可以用动物的内脏,腐烂的植物或者是粪便当饲料,一般选择使用粪便的比较多,因为比较好发酵,且成本比较低。
2、放养蚯蚓:选择合适的蚯蚓,比如大平二号,不仅个头较大,而且寿命比较长,繁殖能力较强,也比较好饲养。
将蚯蚓放到蚓床上,同时将蚓床浇湿。
3、日常管理:温度保持在20-27℃,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80%;每天通风3-4次,每次30分钟;每月喂料2-3次,饲料要新鲜透气。
二,蚯蚓最喜欢吃什么食物1、瓜果皮首先,蚯蚓是会吃瓜果皮的,这个我们是需要知道的,蚯蚓是杂食性的动物,对于瓜果皮来说,它们还是比较喜欢吃的,我们如果住在农村,一般会发现我们种的西瓜、香瓜等有被吃的痕迹,那个就是被蚯蚓吃的。
2、菜叶其次,蚯蚓还会吃菜叶,这个我们在农村的话,也是可以发现的,有些菜叶子边缘处被咬食了,那个其实就是蚯蚓吃的,对于那些种蔬菜的人来说,一般在耕田的时候都是把蚯蚓给扔掉的,不然是会吃菜叶子的。
3、禽粪之后,蚯蚓还会吃禽粪,所谓的禽粪很多人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其实就是鸡、鸭、鹅这类家禽的粪便,这些对于蚯蚓来说是美味的午餐,一般我们放入田里面之后就会发现渐渐周边的蚯蚓就会多出很多。
4、树叶之后,蚯蚓还会吃一些树叶,尤其是书上掉落下来的树叶,这些树叶哪怕腐烂了后蚯蚓也是会吃的,蚯蚓是比较杂食的,腐烂的植被他们也是不会放弃吃的,会继续享受美味。
5、畜粪之后,蚯蚓还会吃一些畜粪,所谓的畜粪有很多,例如:马粪、牛粪等,这些都是会吸引来蚯蚓进行吃的,这个我们也是需要知道的,这些粪便其实都是没有彻底消化的,而蚯蚓会进一步吃下去消化。
蚯蚓养殖技术要点
![蚯蚓养殖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1e7ddcad5bbfd0a7956732f.png)
肥沃土壤离不开蚯蚓的辛勤耕耘,除了耕耘沃土的作用外,蚯蚓还能将废弃的农作物副产物、人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等多种有机物转化成优质蛋白质饲料和优质有机质肥料,变废为宝。
养殖蚯蚓投资少、风险小,而且简便易行、降污环保、节资增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现将蚯蚓养殖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品种的选择选择生长发育快,繁殖力强,适应性广,寿命长,易驯化管理的蚯蚓种类。
目前养殖较多的是赤子爱胜蚓,如北星二号、太平二号等。
二、养殖场地的搭建蚯蚓养殖分为室外养殖和室内养殖两种。
室外养殖要搭建专门的养殖池,选择背光、通风、湿润、防渍、防雨、安静且无农药污染的地方。
养殖池一般宽1~2米、深0.4米,池底部平面略微倾斜,稍压实,并留排水洞。
养殖池中填1米宽0.22米厚的发酵饲料,再放上含有幼蚓的饲料,使总厚度达0.25米深,最后用麦秸或草帘覆盖。
气温达到15℃以上可开始养殖,气温降至10℃时应转入室内保种。
管理上要注意两点:一是经常保持湿度;二是大雨天要遮雨并防止洪水冲击。
屋内养殖使用木箱、纸箱、箩筐、桶等简易设备,代替养殖池,适合早期幼蚓的培育以及成蚓的养殖。
也可直接养商品蚯蚓。
三、饲料配制与发酵蚯蚓饲料搭配以粪料60%,草料40%为宜。
粪料可用猪、鸡、鸭、鹅等畜禽粪便,也可用含氮量高的枯饼。
草料主要是作物秸秆、野草、树叶、烂瓜果等,注意除去玻璃、塑料、橡胶、砖渣等杂物。
先铺草料后铺粪料,草料每层0.2米,粪料每层厚0.1米,堆制6~8层约1米高左右,长度宽度不限,料堆松散,不要压得太实。
做成圆形或方形的料堆后,用洒水桶在料堆上慢慢喷水,直到四周有水流出为止,用稀泥封好或用塑料薄膜覆盖。
料堆一般在第二天开始升温,4~5天后温度可升到60℃以上。
10天后进行翻堆。
将上层翻到下层,外面的翻到中间。
翻堆时,把粪料和草料拌匀,并检查湿度,是用手紧握材料时,能挤出少量水滴为宜。
10天后再翻堆,进行第三次重新制堆,基料经过一个月的堆制发酵即可腐熟。
蚯蚓养殖技术方法
![蚯蚓养殖技术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0e64a2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3.png)
蚯蚓养殖技术方法蚯蚓养殖技术方法蚯蚓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生物,它们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因此在农业和园艺中被广泛使用。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许多细节,以确保蚯蚓的生长和繁殖。
本文将介绍如何养殖蚯蚓。
材料准备- 蚯蚓:选择健康、活跃、体型较大的成年蚯蚓。
- 基质:通常使用厨余垃圾、餐厨废弃物、木屑等有机物作为基质。
- 容器:可以使用塑料桶、木箱等容器。
容器大小应根据养殖规模来选择。
- 水源:需要保证水源清洁卫生,不含有害物质。
步骤1. 准备基质将基质放入容器中,压实并平整表面。
基质的深度应为15~20cm左右。
2. 添加水分加入适量的水分使基质湿润但不过于潮湿。
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
3. 放置蚯蚓将选好的成年蚯蚓放入基质中,每平方米放置200~300只左右。
注意要均匀分布。
4. 给予食物蚯蚓需要有足够的食物才能生长和繁殖。
可以添加厨余垃圾、餐厨废弃物、木屑等有机物作为食物。
每天给予一次食物,量不宜过多。
5. 控制温度蚯蚓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5℃,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生长和繁殖。
可以通过通风、遮阳等方式调节温度。
6. 维护湿度保持基质湿润是蚯蚓养殖的重要条件之一。
可以通过喷水、覆盖湿布等方式维护湿度。
7. 定期换基质基质中的有机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分解,需要定期更换新的基质。
一般每3~6个月更换一次。
8. 增加光照适当增加光照可以促进蚯蚓生长和繁殖。
在养殖中可使用人工光源增加光照时间。
9. 防止害虫蚯蚓养殖中常见的害虫有蚂蚁、蛇、老鼠等。
可以采取物理隔离、化学灭杀等方式防止害虫。
10. 收获和利用当基质中的蚯蚓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可以进行收获。
将基质倒出并筛选出蚯蚓,然后将基质用于制作有机肥料。
注意事项- 饲料不宜过多,否则容易引起基质发酵产生异味。
- 基质湿度过高会导致缺氧和发霉等问题。
- 基质中不宜添加含有毒性的物质,如农药、化肥等。
- 容器需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理残留物和排泄物。
蚯蚓养殖技术大全
![蚯蚓养殖技术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d6b884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e.png)
蚯蚓养殖技术大全简介蚯蚓养殖是一种利用蚯蚓进行有机废弃物的分解和转化的生态环保养殖业。
蚯蚓充当着天然的有机物分解者,可以把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从而解决了大量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同时也可以获得丰富的有机肥料作为农作物的天然施肥材料。
养殖场地选择蚯蚓养殖需要选择适宜的场地,以下是场地选择的几个要点: 1. 选择通风良好的场地,保持养殖环境的空气流通,有利于蚯蚓生长和繁殖。
2. 应选择自然地势高、地下水位低的场地,避免水浸。
3. 场地周边环境要相对安静,远离噪音和震动干扰。
蚯蚓品种选择蚯蚓有多个品种,不同品种在养殖中具有不同的特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下是常见的几个蚯蚓品种: 1. 红蚯蚓:体型较大,肉质丰满,适合于废弃物的分解和堆肥。
2. 黑蚯蚓:较小巧,数量繁多,适合于蚯蚓饲料的产生和蚯蚓粉的提取。
3. 洋蚓:体形中等,适合于养殖过程中的繁殖和销售。
蚯蚓养殖方法饲料准备蚯蚓的饲料选择是养殖的一项重要工作,以下是常见的蚯蚓饲料: 1. 厨余垃圾:包括果皮、蔬菜、剩菜剩饭等,是蚯蚓的主要饲料之一,可以有效地分解为有机肥料。
2. 农作物秸秆:如玉米杆、稻草等,可以作为蚯蚓的饲料和床料,提供蚯蚓生活的场所。
3. 动植物残体:如动物尸体、植物枯萎,可以作为蚯蚓的饲料提供养分。
蚯蚓养殖箱的制作蚯蚓养殖箱是蚯蚓养殖的必备设备,以下是制作蚯蚓养殖箱的方法: 1. 材料准备:选择适当大小的木板或者塑料板,切割成箱体所需的大小。
2. 组装箱体:根据所选择的材料,使用胶水或者螺丝钉将木板或塑料板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长方体的箱体。
3. 留有透气孔:在箱体的底部和侧面加工一些透气孔,保证养殖环境的通风。
养殖及管理1.饲料投放:将准备好的饲料均匀地投放到养殖箱中,注意不要一次性投放过多。
2.保持湿度: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需要保持养殖环境的湿度,可以适量地给予水分补充。
3.光照控制:蚯蚓怕光,养殖箱要放在较暗的地方,但也要保证适当的光照。
蚯蚓应该如何养殖?蚯蚓的养殖技术
![蚯蚓应该如何养殖?蚯蚓的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21795e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b.png)
蚯蚓应该如何养殖?蚯蚓的养殖技术蚯蚓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世界上已知的蚯蚓种类已达2500多种,单单在我国就已经纪录229种。
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
除此之外,蚯蚓还对人体有一些功效,比如杀虫解毒,通便利尿。
如今,已经有不少专业的蚯蚓养殖人员,那么蚯蚓应该如何养殖呢?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蚯蚓的养殖技术。
蚯蚓的养殖技术一、养殖地的选定养殖的地点,对于蚯蚓养殖来说是最重要的问题。
室外的场所最适于养殖蚯蚓,在这种环境下,蚯蚓生活能力强,繁殖得快。
室内一般适合小规模的养殖,或刚孵化出来的小蚯蚓的养殖,因为刚孵化出的幼蚓体型小,活动范围不大。
如采用室外和室内结合的养殖,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理想的地点,最好是在树下,树阴是最凉快的,可以有效地减少蚯蚓爬出逃跑。
二、生长条件的控制养殖床设在室外,当有过强的日照、热风、下雨时,必须采取保护措施。
如果有自然树木的阴影是最好的,否则须加人工遮盖物。
在炎热的夏天,直射光每天照射不要超过2~3小时。
这是因为:蚯蚓对光线敏感,当强光一照,它就不吃东西,钻入地面。
所以用自然树木的阴影比用草帘子、烂布、麦秆、马粪纸之类的东西放在养殖床上面能更好地防护。
蚯蚓最合适的生长温度是15℃~27℃,在0℃以下及32℃以上时,活动就变得迟缓,蚯蚓就会停止吃食,交配的动作也变得缓慢,基本上不进行生殖过程。
养殖床的温度一般在10℃以下27℃以上时,蚯蚓就难于孵化。
蚯蚓生长环境中最适宜湿度为60%~70%。
三、饲料的供给在供给蚯蚓动物的粪便、谷物、堆肥及其他腐烂的有机物以后,大多能很快生长成熟。
选出的饲料,要含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及其他成分,这些是蚯蚓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蚯蚓较喜欢吃甜食。
1、喂料次数蚯蚓吃完第一次给的饲料时,一定要尽快给第二次饲料。
蚯蚓在吃完饲料后,可以饲料表面的变化作为给蚯蚓添加饲料的时间和数量的依据。
为了便于观察,可以在饲料里加上木屑和稻草,随着蚯蚓吃食,就会把这些添加物推到表面上来。
蚯蚓的十种养殖方法与设备
![蚯蚓的十种养殖方法与设备](https://img.taocdn.com/s3/m/792fda0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0.png)
蚯蚓的十种养殖方法与设备在掌握了各种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繁殖习性之后便可以人工养殖了。
具体的养殖方法和方式应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规模大小而定。
其养殖方式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室外养殖和室内养殖。
室内养殖,按照养殖容器的不同,有盆养法、筐养法;室外养殖,常见的有池养法、沟槽养殖法、肥堆养殖法、沼泽养殖法、垃圾消纳场养殖法、园林和农田养殖法、地面温室循环养殖法、半地下室养殖法、人防工事养殖法、塑料大棚养殖法、通气加温加湿养殖法等。
虽养殖容器和场地各异,但其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就是要科学的养殖。
盆养法也仅适用于小规模的养殖。
但有其优点,即养殖简便、易照管、搬动方便,温度和湿度容易控制,便于观察和统计,很适宜养殖的科学和实验。
1.盆养法可利用花盆、盆缸、废弃不用的陶器等容器饲养。
由于盆缸等容器体积较小,容积有限,一般适于养殖一些体形较小,不易逃逸的蚯蚓种类,如赤子爱胜蚓、微小双胸蚓、背暗异唇蚓等等。
而体形较大的、易逃逸的环毛蚓属的蚯蚓往往不适宜用这种方法养殖。
盆养法也只限于小规模的养殖。
但是有其优点,即养殖简便、易照看、搬动方便,使温度和湿度容易控制,便于观察和统计,很适宜于养殖的科学实验。
盆内所装材料的多少取决于盆容积的大小和所养蚯蚓的数量。
一般常用的花盆等容器,可饲养赤子爱胜蚓10-70条,但盆内所投放的饲料不要超过盆深的3/4。
由于花盆体积较小,盆内温度和湿度容易受到外界的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产生较大的变化。
盆内的表面土壤或饲料容易干燥,温度也易于变化。
所以在用花盆养殖是要主要,在保证通气的前提下,要尽量保持盆内土壤或饲料的适宜温度和湿度,如可加盖苇帘、稻草、塑料薄膜等,经常喷水,以保持其足够的湿度。
还应注意的是在选择盆、缸、罐等容器时,一定不要用已盛过农药、化肥或其他化学物品的容器。
以免引起蚯蚓死亡。
2.箱、筐养殖法可利用废弃的包装箱、柳条筐、竹筐等养殖,但不能用已装过农药、化学物质的箱、筐等容器饲养,也不能用含有芳香性树脂和鞣酸的木料来加工养殖箱具,因这些材料对蚯蚓有害,也不稀用含有铅的油漆或酚袖等材料制造饲养箱,这些材料对蚯蚓有害。
蚯蚓养殖技术总结-最新
![蚯蚓养殖技术总结-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3ab7707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4.png)
蚯蚓养殖技术总结·最新目录一、蚯蚓养殖技术及前景 (2)二、蚯蚓养殖技术及方法 (7)三、新手蚯蚓养殖技术 (9)四、蚯蚓养殖技术七要点 (14)五、蚯蚓养殖关键技术 (17)一、蚯蚓养殖技术及前景蚯蚓是一种常见的陆生环节动物,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可作畜禽和水产养殖业饲料,也是常见的中药材,有解热、镇痉、活络、平喘、降压和利尿等作用,其运动和排泄物可使土壤疏松、提高肥力。
蚯蚓用途广,饲养成本不高,本期特介绍一组蚯蚓饲养实用技术,希望为农民朋友致富提供帮助。
1、高产饲喂方式分期饲养按蚯蚓个体的发育阶段而给予不同的养殖管理,是蚯蚓人工养殖能否取得高产的关键。
传统的“几世同堂”混养法,会因为在采收利用时无法分别大小,使已超过最佳收获期的成蚓来不及采收,导致浪费饵料和养殖设备;或未到最佳收获期的幼蚓,提前采收降低产量,人工分拣又增加劳动强度。
因此,人工养殖时,须建立专门的种蚓池与生产蚓池。
薄饲勤除成蚓每月投料2次,除蚓粪、取蚓茧或倒翻饲育床3~4次,每次给料厚度为15~20厘米,始终保持饵料新鲜透气,创造蚯蚓最佳生态环境。
适时采收按以往的经验,蚯蚓一般年收获3~5次。
但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在饲料充足的情况下,利用蚯蚓生长繁殖的优势期(性成熟前后,以蚓体出现环节为标志)实行短期(一般以1个月为宜)高密度养殖,同时增加采收次数,及时调节和降低种群密度,保持生长量和采收量的动态平衡,是夺取蚯蚓高产的关键。
轮换更新通过种蚓的不断更新和养殖床的周期轮换,不仅保证了种群的旺盛,而且也避免了在同一床位长期养殖同一蚓群而形成的种群自然衰退。
种蚓宜每3~4月更新一次。
养殖管理蚯蚓养殖分种蚓、蚓茧孵化、前期幼蚓、后期幼蚓和成蚓等几个时期。
种蚓养殖密度宜控制在每平方米2~2.5公斤或每平方米1~1.5万条,每隔6~7天清除一次蚓粪,采收的蚓茧投入孵化床保湿孵化,同时翻倒种蚓床,用侧投法补料,以改善饲育床生态条件,以利繁殖。
养殖蚯蚓有哪十种方法
![养殖蚯蚓有哪十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2f8530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b.png)
养殖蚯蚓有哪十种方法养殖蚯蚓的方法很多,按照养殖的容器和场地分下列几种。
(1)盆养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社员家庭,城市居民或进行有关科学研究的小规模养殖。
可采用花盆、缸盆和其它废旧陶器进行养殖。
这种养殖方法简便,容易管理,搬动方便,温湿度便于控制。
由于器皿、盆、罐的容积有限,一般只适宜养殖一些体型较小、不易逃跑的蚯蚓种类,如赤子爱胜蚓、红色爱胜蚓、背暗异唇蚓等。
一般每盆可养殖不同种类的蚯蚓一条到几十条,饲料一般不要超过盆深的四分之三。
在保证通气的前提下,盆口可加盖塑料薄膜。
可将盆底浸于3厘米深的水中(盆底应有渗水孔),或经常囔水,以保持盆内土壤和饲料有适当的湿度。
(2)箱筐养殖法。
养殖箱筐利用包装箱,废旧木材、竹、柳条、荆条、藤条等制作。
杉木、芳香性针叶木料和含单宁酸、树脂液的木材对蚯蚓有害,不宜做养殖箱。
含铅的油漆或油酚桶也不能作饲育箱。
箱筐的大小和形状可根据需要制作,但每个箱筐的面积最好不要超过1平方米,这样便于移动和管理。
养殖箱一般有下列几种规格;长、宽、高为50.8X36.5养殖规模较大时,可将养殖箱重叠起来养殖,这样就变成了立体箱式养殖。
如果还拟扩大规模,可采用室内多层床养殖,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增加饲养量、便于管理,适用于_专业化常年养殖。
床体结构可用角铁焊接或竹木搭架。
养殖箱放在床上。
床体一般4-5层为宜。
床间设有作业道,宽1.5米左右。
屋顶开设排气筒一个,便于室内气体交换。
室中间安装电灯,用作照明。
此外,这种大规模立体式箱养法,室内还应备有温湿度表,喷雾器(喷水加湿用)、碘钨灯、竹夹子、铅丝网(孔眼4平方毫米)、四齿叉等用具。
箱养的养殖密度,一般最好每平方米5000-10000条蚯蚓。
饲料层上覆盖一层乙烯塑料薄膜,以减少水分蒸发。
当冬季寒冷季节,室外温降到-1℃时,要及时启用加温装置,使室内温度升到18℃左右,并保持相对稳定。
室内的气门每天可开2-3次,以保持空气清洁。
夏季气候炎热,要全部打开气门,经常用凉水喷洒饲料层和地面,达到降温保湿的目的。
蚯蚓怎么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蚯蚓怎么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5c9f3e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3e.png)
蚯蚓怎么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蚯蚓是一种常见的生态型农业养殖物种,其具有排泄土壤、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蚯蚓养殖是一项简单可行的农业养殖方式,但需要注意饲料、环境和疾病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本文将介绍蚯蚓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蚯蚓养殖。
正文:一、蚯蚓养殖方法1. 确定养殖场地:选择适宜的场地是蚯蚓养殖的第一步。
通常室内或室外都可进行蚯蚓养殖,但需注意环境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因素,以保障蚯蚓生长健康。
2. 准备养殖箱:养殖箱可以是木制、塑料制或金属制,但需确保通风良好。
养殖箱的尺寸可根据养殖规模确定,较小的养殖箱可使用塑料盒或旧水泥槽。
3. 配置桶饲料:优质饲料是蚯蚓养殖成功的关键。
饲料可采用腐熟了的有机物、厨余垃圾、废弃农产品等,但需避免食用油脂、辣椒和肉类等对蚯蚓有害的食材。
4. 制作蚯蚓床:将配置好的饲料放入养殖箱中,形成约15厘米左右的蚯蚓床。
床厚越大,能养殖的蚯蚓数量就越多。
确保床面湿润,但不能过于潮湿,以免蚯蚓窒息。
5. 放入蚯蚓:选择适合养殖的蚯蚓种类,将其放入养殖箱中。
初始投放的蚯蚓数量应根据养殖箱的大小和所需产量进行合理调节,一般建议每平方米放置500-1000只蚯蚓。
二、蚯蚓养殖注意事项1. 管理饲料供给:蚯蚓的饲料供给要均衡,并遵循定量定时的原则。
供给的饲料应避免过干或过湿,保持适宜的水分含量。
在添加新的饲料前,需要等到上一次供给的饲料几乎被蚯蚓吃完。
2. 维持合适的环境温度:蚯蚓对环境温度比较敏感,一般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25摄氏度。
在冬季或寒冷地区,需要对蚯蚓床进行保温。
可通过添加覆盖物、使用加热设备或改善通风等措施调节环境温度。
3. 预防疾病与害虫:蚯蚓养殖容易受到一些病毒、细菌和害虫的侵袭。
要注意监测蚯蚓的生长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常见的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床面清洁、避免过度捕食和加强蚯蚓的抵抗力等。
4. 定期收蚯蚓产物:蚯蚓在养殖过程中会排泄出有机肥,也称为蚯蚓腐殖土(蚯蚓粪)。
蚯蚓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
![蚯蚓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517ca25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b.png)
蚯蚓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蚯蚓养殖是一种生态友好、经济效益可观的农业养殖项目。
通过合理的养殖技术和科学的疾病防治手段,可以提高蚯蚓的养殖效益并保持其健康生长。
本文将介绍蚯蚓养殖的基本技术和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一、蚯蚓的基本养殖技术蚯蚓喜欢适宜的湿度和温度环境,因此在养殖中需注意维持适宜的生长条件。
以下是蚯蚓养殖的基本技术要点:1. 环境选择:选择通风良好、避免强光的环境进行蚯蚓养殖。
建议建立遮阴棚或使用遮光网保护养殖场地。
2. 土壤准备:蚯蚓喜欢湿润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可使用混合有机肥料和泥土的床土作为养殖基质。
3. 饲料供给:蚯蚓的主要饲料包括腐熟的有机废弃物、蔬菜残渣和牧草等。
需要注意的是,饲料需切碎并充分混合,避免大块饲料影响蚯蚓的进食。
4. 湿度控制:蚯蚓养殖需要保持适宜的湿度,通常保持床土湿润程度为80%左右。
可根据床土的湿度情况调整水分供给。
5. 温度管理:蚯蚓在15℃-25℃的环境下生长繁殖最为适宜。
高温或低温对其生长不利,应根据季节变化和养殖场地选择合适的温度调控措施。
二、蚯蚓疾病的防治方法蚯蚓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疾病的侵袭,例如蚯蚓烂尾病、蛔虫病等。
以下是防治常见蚯蚓疾病的措施:1. 清除病残蚯蚓:在发现病残、死亡蚯蚓时,应及时清理,并避免二次传染。
可将病死蚯蚓焚烧或进行无害化处理。
2. 合理饲养管理:蚯蚓的疾病防治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和合理的饲养管理。
遵循科学的养殖技术,不过度投喂,保持床土湿度适宜。
3. 疫病预防:蚯蚓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土壤传播、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等。
要加强对土壤的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定期对蚯蚓进行体外消毒,降低疫病的发生几率。
4. 病虫害防治:某些寄生虫或病原微生物可能对蚯蚓生长造成影响。
通过使用合适的杀虫药物和病原菌防治剂进行防治,可以有效地降低疫病的发生。
总结:蚯蚓的养殖技术和疾病防治是保证蚯蚓养殖效益的关键。
合理的养殖技术包括环境选择、土壤准备、饲料供给、湿度控制和温度管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中养蚯蚓的方法作者:冬冬发布时间:2010-06-14来源:新民水产养殖网蚯蚓人工养殖的方法很多,如盆养、箱养、筐养等等。
其中,林中养蚯蚓的方法如下:一、铺设蚯蚓床。
每隔两行树木在行间铺设一条蚯蚓床,其长度根据树行长度而定,宽度最好距树木40厘米左右。
蚯蚓食料的存放,发酵、运输或撒施及蚯蚓粪暂存和外运则在未铺设蚓床的两行树间地面进行。
二、布置蚯蚓床。
在树株间挖坑,宽0.5米、深1米左右,挖出的土块做成蚯蚓床,呈龟背状。
这样下雨时雨水能排放到株间土坑里,既不淹没蚯蚓床又能使蚯蚓粪肥水集中起来供树木吸收利用。
三、收取蚯蚓粪。
将收取的蚯蚓粪转入土坑暂存,可为树提供肥效。
存放1个月以后,其中卵块已全部孵化出幼蚓,它会寻着牛粪残渣气味,再爬回蚯蚓床生活。
之后就再从土坑中将蚯蚓粪挖出装车或装袋运出。
这样土坑又可再次存放蚯蚓粪。
由于树荫下空气较好,适合蚯蚓生存繁殖,林下养蚯蚓可过得较高效益,每亩林地可年产鲜蚯蚓1吨左右。
rn本文来自: 新民水产养殖网() 详细出处参考:/qiuyin/2138.html蚯蚓喜欢吃什么?作者:阿香发布时间:2010-06-02来源: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网蚯蚓的每天食物都是靠吞食大量的泥土,然后再将蚯蚓体内的泥土中许多腐叶或很小的生物消化并且吸收,其他没用泥土又会被蚯蚓排泄出来。
在人工养殖蚯蚓过程中,蚯蚓喜欢吃什么呢?凡无毒的植物性有机物质,经金宝贝发酵剂发酵腐熟均可作为蚯蚓的饲料。
蚯蚓饲料配制方法如下:作物秸秆或粗大的有机废物应行切碎,垃圾则应分选过筛,除去金属玻璃、塑料、砖石和炉渣,再经粉碎;家畜粪便和木屑,则可不进行加工,直接进行发酵处理。
把经过处理的有机物质混合均匀,其中以粪料占60%,草料占40%左右的粪草混合物为最好。
然后加入约1—2%的金宝贝饲料发酵剂,加水拌匀,含水量控制在50%~60%,即堆积后堆底边有水流出为止。
堆成梯形或圆锥形,最后堆外面用塘泥封好或用塑料薄膜覆盖,以保温保湿。
经4~5天,堆内的温度可达50℃~60℃,待温度由高峰开始下降时,要翻堆进行第二次发酵,将上层的料翻到下层,四周翻到中间,使之充分发酵腐熟,达到无臭、无酸味,质地松软不沾手;颜色为棕褐,然后摊开放置。
使用前,先检查饲料的酸碱度是否合适,一般PH 在 6.5 ~8.0 都可使用。
过酸可添加适量石灰,过碱用水淋洗,这样有利于过多盐分和有害物质的排除。
饲用前,先用少量蚯蚓试验饲养,如无不良反应,即可应用。
rn本文来自: 新民水产养殖网() 详细出处参考:/qiuyin/2121.html人工养殖蚯蚓的采捕方法作者:阿香发布时间:2010-05-03来源: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网人工养殖的蚯蚓生长发育到性成熟时,生长变慢、饲料利用率降低了就要进行采捕,人工养殖蚯蚓的采捕方法有哪些呢?一、容器引诱采捕。
用孔径为2-3毫米的纱网制成笼子或网袋,在容器内装上蚯蚓最爱的饲料,埋入养殖床(箱)中,经1周左右的时间,蚯蚓会大量从网孔钻入饲料中,然后将埋入的饲料袋(笼)取出,把蚯蚓与饲料分离。
用这种方法也可以直接将蚯蚓与卵和蚯蚓粪分开。
二、设点堆诱采捕。
待养殖床(箱)中的饲料基本上被消耗完时,在养殖床(箱)表面先垫上一层废布或旧麻袋片等,把蚯蚓喜食的饲料堆在垫布上,蚯蚓会集中到垫布的饲料中,然后取出将蚯蚓与饲料分开。
这种方法也适合于把卵、蚯蚓粪与蚯蚓分开。
三、高温驱赶菜捕。
有条件的地方,在养殖床(箱)下方装加热装置,利用电加热使蚯蚓从基质饲料中向上转移,集中在表面后采捕。
四、光照驱赶采捕。
利用蚯蚓怕光的习性,在养殖床表面用较强的光线照射,蚯蚓见光会向下转移,把表面的饲料逐渐刮起,慢慢地蚯蚓就集中在底层了,这样采收成蚓也比较省事。
rn本文来自: 新民水产养殖网() 详细出处参考:/qiuyin/2069.html蚯蚓有哪六怕作者:阿香发布时间:2010-04-18来源:新民水产养殖网与蚯蚓生活习性中的六喜有一定相对性的六怕蚯蚓也具有,蚯蚓有哪六怕呢?一、怕光:阴湿的早晨有蚯蚓出穴其实印证了蚯蚓有负趋光性一说,具体表现为逃避强烈的阳光和蓝光,但不怕红光,趋向于弱光。
据试验,红色爱胜蚓阳光照射15分钟后,有66%的蚯蚓死亡,照射20分钟就会100%死亡。
二、怕震动:蚯蚓生活习性中的六喜有一喜就是喜静,此静不仅要求噪音低,而且不能震动。
受震动后蚯蚓出现不安,逃逸状况。
因此蚯蚓养殖选址有讲究,在靠近桥梁、公路、飞机场附近不适宜建蚯蚓养殖场。
三、怕水浸泡:下雨天很多蚯蚓爬出地面后被太阳晒死说明了蚯蚓怕水浸泡这一习性。
养殖床若被水淹没后,多数蚯蚓马上逃走,逃不走的,表现身体水肿状,生活力下降。
四、怕闷气:蚯蚓生活时需良好的通气,以便补充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对氨、烟气等特别敏感。
因此人工养殖蚯蚓时,为了保温,舍内生炉,其管道一定不能漏烟气。
五、怕农药:据调查,使用过农药尤其是剧毒农药的农田或果园蚯蚓数量少。
六、怕酸碱:蚯蚓对酸性物质很敏感。
如养殖赤子爱胜蚓和红正蚓,最好把饲料调至成弱酸性,这样有利于蛋白质等物质的消化。
rn本文来自: 新民水产养殖网() 详细出处参考:/qiuyin/1992.html蚯蚓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作者:阿香发布时间:2010-04-12来源:新民水产养殖网蚯蚓不仅能利用畜禽粪便,使畜禽类粪便得到合理处理;作为新型蛋白质饲料资源,蚯蚓还能提高畜禽的生长性能。
下面介绍几种蚯蚓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方法。
一、蚯蚓在牲畜养殖中的应用蚯蚓喂猪一般是将蚯蚓做成蚯蚓粉。
具体做法是:将活蚯蚓用清水漂洗干净,焯烫均匀(置沸水中烫1~2分钟),经过摊凉、晒干、捣碎、粉碎、过筛,然后用塑料袋包装防潮备用。
二、蚯蚓在家禽养殖中的应用1、鲜活蚯蚓不能直接喂鸡,将收集到的鲜活蚯蚓,用清净水漂洗干净以后,加热煮沸5-7分钟,即可有效杀死蚯蚓体内、体外的寄生虫。
一般应将洗煮后的蚯蚓切成小段,添加到饲料中混合喂鸡。
对食不完的蚯蚓,宜干制储存,配料时合理搭配喂给,可降低饲料成本。
实验显示:肉鸡饲养中,在混合饲料中添加12%煮熟或晒干的蚯蚓饲喂肉鸡60天,其中每组60只肉鸡。
试验组比对照组增重提高39.1%,而料肉比下降1.07(2.92∶1),肉鸡死亡率下降5%,比鱼粉组增重提高24.39%,料肉比下降0.35。
蛋鸡饲养在混合饲料中加入15%的蚯蚓,饲喂蛋鸡10天,产蛋量增加175克,平均每枚蛋增重1.7克,节约饲料1.4克。
注意:用蚯蚓饲喂蛋鸡时,掺入量不可盲目增加,过多既造成浪费,又影响蛋鸡食欲。
2、蚯蚓养鸭可以生喂,饲用量可占精料的60%~70%,即每只鸭每天饲用量为100~150克。
产蛋率可提高50%,每只蛋增重15克。
蛋鸭长期饲喂蚯蚓,鸭体健壮,羽毛丰满光亮,产蛋期延长。
rn本文来自: 新民水产养殖网() 详细出处参考:/qiuyin/1971.html蚯蚓养殖的注意事项作者:阿香发布时间:2010-04-12来源: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网蚯蚓养殖的注意事项有:一、蚯蚓养殖必须选择适宜的温度环境。
蚯蚓养殖的适宜温度为5—30℃,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左右。
低于5度即休眠,0度以下则死亡,28—30℃时,能维持一定的生长,32℃以上时生长停止,10℃以下时活动迟钝,40℃以上时死亡,蚓茧孵化最适温度为18—27℃。
注意:食物发酵要散发热量,为此饲养的饲料应先发酵再进行投放,避免在饲养容器内发热影响蚯蚓的存活。
二、蚯蚓养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分。
蚯蚓没有特别的呼吸器官,它是利用皮肤进行呼吸的,所以蚯蚓躯体必须保持湿润。
如果将蚯蚓放在干燥环境中,蚯蚓因不能正常呼吸会发生痉挛现象,不久就会死亡。
其实,蚯蚓在过湿的环境中也难以生存。
我们常见大雨过后由于大量雨水渗入地下,许多蚯蚓从深层泥土中扒出,直至晒干而死,即是这个原因。
用于养殖蚯蚓的基料,用手捏成团但挤不出水即可。
三、蚯蚓养殖酸碱度(PH值)、盐度要适中。
蚯蚓体表各部分散布着对酸、碱等有感受能力的化学感受器官,对酸碱非常敏感。
在强酸、强碱的环境里蚯蚓不能生存,但对弱酸、强碱环境条件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大平2号蚯蚓生长在PH 值6—8的范围内较好,在PH值7—7.5的范围产蚓茧最多。
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使用硫酸、盐酸、硝酸等强酸或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等强碱调节蚯蚓养物的PH值,只有下列弱碱、酸可作为中和剂:碱性中和剂——碳酸钙等;酸性中和剂——有机酸(醋酸、柠檬酸等)。
在蚯蚓的养殖中,要注意盐度对蚯蚓的影响,尤其是防止某些农药、化肥等有害污染对蚯蚓的毒害。
四、蚯蚓养殖要保持通气。
蚯蚓是靠大气扩散到土壤里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土壤通气越好,其新陈代谢越旺盛。
蚯蚓不能在二氧化碳、甲烷、氟、硫化氢含量大的环境中栖息。
因此,饲料喂前要充分发酵。
发酵后的饲料最好经过翻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喂。
五、蚯蚓养殖要注意光照的影响。
蚯蚓虽然没有眼睛,但在全身体表散布着许多光细胞,它们在身体前端(是口前叶)与后端较多。
蓝光对蚯蚓有刺激,红光则没有,紫外光有害。
所以养殖场地应避免太阳光直射,最好在室内饲养并点亮一盏红色日光灯。
rn本文来自: 新民水产养殖网() 详细出处参考:/qiuyin/1970.html蚯蚓粪的功效作者:阿香发布时间:2010-04-07来源:新民水产养殖网蚯蚓粪是团粒结构非常好的微小的高营养颗粒,其中含有机质32.4%、氮2.15%、磷1.76%、钾0.27%,并含有23种氨基酸。
可以在畜禽和鱼类的配合饲料中添加10%~15%的蚯蚓粪,畜禽和鱼类生长良好。
特别是蛋鸡限食和强制换羽期间,应用40%以上的蚯蚓粪代替配合饲料,作为填充剂,不但能够节约饲料,也能达到理想的控食和强制换羽的目的。
同时,蚯蚓粪是农林、花卉、城市绿化的优质有机肥。
在园艺上,蚓粪可作为育苗或无土栽培的基质,不仅可使幼苗生长健壮、挺拔,而且可防治软腐病、立枯病、缩根病、马铃薯线虫病等多种病害。
在国外,蚓粪作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已相当普遍。
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农业试验场利用蚯蚓粪增产小麦26%,增产菜籽7倍。
加拿大蚯蚓养殖者利用蚯蚓处理垃圾,同时获得大量蚓粪,掺和泥碳运销国外,作为园圃、温室栽花和蔬菜之用。
蚯蚓排出的粪粒无毒、无臭、干净卫生,装入塑料袋可长期保存,适于养花,育苗,也便于市场销售。
rn本文来自: 新民水产养殖网() 详细出处参考:/qiuyin/1956.html人工养殖蚯蚓用什么饲料作者:阿香发布时间:2010-03-31来源:新民水产养殖网蚯蚓每天靠吞食大量的泥土,将泥土中的腐叶和很小的生物吸收,然后将泥土排泄出来。
因此,人工养殖蚯蚓必须要有“基料”。
基料是蚯蚓生活的基础之料,它是蚯蚓的栖身之所,又是蚯蚓的取食之地。
同时,“饲料”必不可少。
饲料即制作基料所用的各种动物粪便和各种植物茎叶、秸秆,以及能直接饲喂蚯蚓的,为蚓床直接添加的能源和营养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