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文学翻译的衔接研究——以《边城》及其英译本为例共98页文档

合集下载

英汉对比视角下《边城》英译本研究

英汉对比视角下《边城》英译本研究

英汉对比视角下《边城》英译本研究作者:刘园晨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9年第09期内容摘要:《边城》是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本文选取著名翻译家戴乃迭译本(1962年)作为英文语料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的《沈从文小说选集》作为中文语料来源,从英汉对比视角对《边城》原文与戴乃迭译本作对比分析,具体从静态与动态、形合与意合、替换与重复、繁复与简短的角度展开,分析认为,戴乃迭译本自然流畅,既符合译入语习惯,又诠释了原作自然纯净的神韵与风骨。

关键词:《边城》戴乃迭英汉对比一.戴乃迭与《边城》戴乃迭(Gladys Yang)出生于北京,七岁时随母亲回到英国,儿时在北京的成长经历使她对中国文化抱有浓厚兴趣。

1937年,戴乃迭考入牛津大学,主修法国文学专业,结识时任中国学会主席的杨宪益,后转修中国文学专业,师从中文教授休斯先生(Ernest Richard Hughes),研读《诗经》、《论语》、《易经》等中国古代经典,后成为该校首位取得中文学科荣誉学位的学生。

1940年,与杨宪益订婚,并随其一同回到中国,在此度过了人生近五十年的岁月。

戴乃迭虽然保留了自己英国国籍,但她常说:“我觉得我有两个祖国。

”汉学家比尔·詹纳(W. J. F. Jenner)曾称赞:“戴乃迭是当世寥寥可数的中文外译大家。

她的译作一部分是独立完成,一部分是跟她丈夫杨宪益合作完成的,其数量和质量都令人叹为观止。

”戴乃迭译作分为合译与独译两部分。

她的译介活动发轫于1938年,与丈夫杨宪益合作将《离骚》翻译成英文。

1951年,应时任外文出版社副社长刘尊棋之邀,加入刚成立不久的外文出版社,1954年,调入英文版《中国文学》杂志社为其提供译稿,并确认为外国专家,从此戴乃迭开始了职业化翻译之路,她与丈夫合译了《诗经》、《楚辞》、《老残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长生殿》、《宋明平话选》、《文心雕龙》等一大批中国古代文学经典。

文化翻译视域下《边城》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文化翻译视域下《边城》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121[摘 要] 文化翻译理论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和传播至关重要。

《边城》这部小说中蕴含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其英译本在海外广受欢迎,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成功典范。

为探索《边城》英译本取得成功的关键,为更多文学作品的翻译提供参考,以金介甫的译本为例,基于文化翻译理论对其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和技巧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研究发现,金介甫并未固守某种特定的翻译策略,而是巧妙地采用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灵活运用音译、直译、音译加注、音译加直译和意译等翻译技巧。

[关 键 词] 文化翻译;《边城》;文化负载词文化翻译视域下《边城》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王 晗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跨文化交际的频繁,文学作品翻译不仅仅涉及语言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如何传达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而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负载词由于承载着特定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情感内涵,对读者理解作品的文化细节至关重要。

《边城》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不仅承载了大量湘西文化元素,还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

其英译本是国外读者了解湘西地区优美景色、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重要途径。

为探索译者是如何处理文化负载词来传达《边城》中所呈现的文化特色,本文以文化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了金介甫(Jeffrey C. Kinkley)的译本Border Town : A Novel 中所采用的策略和技巧,以期为翻译研究者补充有关文化负载词翻译的策略,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一、文化翻译理论概述20世纪70年代中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跨文化交流的增加,翻译学者们意识到传统的翻译理论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转换,而忽视了背后的文化因素。

这时,翻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了广义上的文化转向。

不过,直到20世纪90年代,著名翻译理论学者苏珊·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和勒弗维尔(Lefevere)在《翻译、历史与文化》这一论文集中正式谈到了“文化转向”,这才有了“文化翻译”这个概念[1]。

英汉对比视角下《边城》英译本研究

英汉对比视角下《边城》英译本研究

成的+ :
为戴
乃迭

分°她的 杨宪益
于1938年, 》番
成英文° 1951年,应时任外文岀版

+ 入刚成
的文岀版社,1954年,
入英文 中国文学》

提供译稿+并确认为 国专家,从
戴乃迭
业化
路+她
诗经》杳
》、
》、
》、
》、 长生 》、
》、《文心雕龙》等一大批中国古 代文学经典。而戴乃迭独译作品
多为现当代文学,于1953年独 自署名的《李 庄的变迁》。在
关键词边城戴乃迭英汉对比一?戴乃迭与边城戴乃迭gladysyang岀生于北京七岁时随母亲回到英国儿时在北京的成长经历使她对中国文化抱有浓厚兴趣1937年戴乃迭考入牛津大学主修法国文学专业结识时任中国学会主席的杨宪益后转修中国文学专业师从中文教授休斯先生ernestrichardhughes研读诗经论语易经等中国古代经典后成为该校首位取得中文学科荣誉学位的学生1940年与杨宪益并随回中国在生年的岁月
英汉对比视角下《边城》英译本研究
O !园晨
内容摘要!边城》是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本文选取著名翻译家戴乃
迭译本(1962年)作为英文语料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的《沈从文小说选集》作为中文语料来源,从英 汉对比视]对《边城》原文与戴乃迭译本作对比分析,具体从静态与动态、形合与意合、替换与重复、繁复与简短 的]度展开,分析认为,戴乃迭译本自然流畅,既符合译入语习惯,又诠释了原作自然 的 与 ;
岀,中国重 :
理,英

+
现在英语的亲
+语

目的论视角下《边城》英译本词汇衔接机制的对比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边城》英译本词汇衔接机制的对比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边城》英译本词汇衔接机制的对比研究王娟;刘丽【期刊名称】《海外英语(上)》【年(卷),期】2014(000)009【摘要】Bian Cheng, one of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Shen Congwen, has received wide atten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order to introduce this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classic to the west, there have appeared four English versions so far. Based on co-hesion theory proposed by Halliday and Hasan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this research has made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methods of lexical cohesion used in the two latest English versions of Bian Cheng, then concluded that the quantity discrepancies of lexical cohesion among the original text and the two versions were mainly caused by the translator ’s different purpos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both factors having ostensive effect on the translations of lexical cohesion.%作为沈从文代表作之一的《边城》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迄今已有四个英译本向西方译介这一现代中国文学经典之作。

金介甫《边城》英译本的翻译策略研究

金介甫《边城》英译本的翻译策略研究

金介甫《边城》英译本的翻译策略研究本文以著名中国文学家关汉卿的长篇小说《边城》英译本的翻译策略研究为主题,分析了《边城》英译本的翻译策略的优势及其在翻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为中外学者提供一个参考。

《边城》是关汉卿先生的长篇小说。

小说以中国传统的封建家族为背景,讲述了乡村中一个久违家族名誉的恢复和一个母亲对儿子的家庭爱的传承。

小说叙述深刻、故事诚信,让读者可以感受到特定家庭的基本生活形态,以及古老的家族破碎的社会状态。

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都深受读者的喜爱,使之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尽管《边城》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但在国外的读者仍然缺乏对它的了解。

为了让全世界的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部小说,需要一份准确、流畅的英译本。

因此,《边城》的英译本翻译策略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研究话题。

《边城》的英译本翻译策略有可取之处:例如,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保持了文字上的流畅和准确性,使英语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原文的蕴含;另外,翻译者在尊重原文结构的同时,尽可能将英文的习惯表达和用法和原文的表达和用法进行整合,使英语读者更容易理解原文的意思。

此外,英译本的翻译还尽可能保留了原文的语言特点,例如构词法、句法等,使英文的表达更加地道。

然而,《边城》的英译本翻译策略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由于英语和汉语在语言层次上存在根本差异,所以在翻译《边城》时难以完全保留原文的意义;其次,原文中的语句结构和形式常常很复杂,而英语中的表达一般更为简洁,因此翻译者往往很难将原文的语言特点全部精确表达;最后,英译本受到原文文字的限制,以及翻译者的翻译水平,使得英译本只能把原文的大致意思转述出来,而不能将原文表达的所有细节展现出来。

由于《边城》的英译本还存在诸多问题,未来的研究应该从语言、文化和历史等方面来探究英译本的翻译策略。

首先,应该仔细深入讨论英语和汉语在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上的差异,以更好地理解原文的真实含义,实现更准确的翻译;其次,应当从历史角度来考察原文的背景,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原文的意义;最后,应当加强英译本的审查程序,以确保英译本的准确性和文字的流畅性。

译者惯习视域下《边城》两英译本对比研究

译者惯习视域下《边城》两英译本对比研究

译者惯习视域下《边城》两英译本对比研究译者惯习视域下《边城》两英译本对比研究介绍:小说《边城》是中国现代作家沈从文创作的一部经典作品。

该小说以描绘了乡村秦氏家族的命运为主线,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冲突与衰落。

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被翻译成多种外语,其中英译本备受关注。

本文将通过对比分析两个不同版本的英文翻译,探讨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和惯用语法,以及对原文意义的理解和再现。

对比译本一:奚立峰英译本奚立峰是中国翻译界著名的翻译家之一,他的英译本《The Border Town》由于其准确而流畅的翻译风格备受推崇。

他注重细节和语境的呈现,努力保留原作中的文化元素和情感内涵。

然而,在翻译过程中,奚立峰可能过度依赖字面翻译,导致原著中的一些特殊表达和意义被忽略或丢失。

同时,他在选择合适的词汇和句式时,可能受到中国思维模式的影响,导致英译本的表达方式不够自然,不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对比译本二:顾颉刚英译本顾颉刚是另一位享有盛誉的中国翻译家,他的英译本《Border Town》力求保持原作的意境和节奏,并注重英语读者的阅读感受。

他在翻译中更加注重动态的表达,采用了更加流畅的句式和翻译手法,使英译本读起来更贴近原作的艺术风格。

然而,顾颉刚可能出于让译文更适应英语句法的目的,而加入了一些与原著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可能会引发一些争议。

对比分析:通过对比两个英译本,我们可以发现译者的翻译风格和惯用语法对最终译文造成了重要影响。

奚立峰的版本更加忠实于原作的细节和情感,但在表达方式上可能不够自然。

顾颉刚的版本更加注重英语读者的阅读体验,但在追求流畅度的过程中可能改变了些许原著的意境。

解读原因:两位译者的翻译风格和惯用语法可能受到了不同的影响因素。

奚立峰作为翻译家,更加注重文学表达的准确性和忠实度,可能因此过度依赖字面的翻译和中国语法结构。

顾颉刚则更加注重译文的流畅度和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可能在表达意境和情感的同时做出一些调整。

对边城两种译文翻译策略的对比研究

对边城两种译文翻译策略的对比研究

对边城两种译文翻译策略的对比研究近年来,由高木直子所著的《边城》一书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阅读。

作为一种具有文化差异性的文学作品,该书在翻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针对《边城》一书的翻译问题,本文将对两种译文翻译策略进行对比研究。

1. 原著作品简介《边城》是日本作家高木直子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家庭的故事,这个家庭生活在一个名叫“边城”的小镇上,面对着社会变革和家族变更的挑战。

故事情节生动感人,描绘了人性的复杂与表面之下的爱恨情仇。

2. 翻译策略对比分析对于《边城》一书的翻译,主要采取了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一种是意译方法,即在翻译过程中对原著作品进行加工,并将其转变为另一种语言的文学作品;另一种是直译方法,即将原著作品中的语言、结构、风格等方面的元素尽可能地保留,力求精准的表达原著的意思。

2.1 意译策略在意译策略中,翻译者注重将原著中的情感、思想和文化向读者传达,并在另一种语言和文化背景下达到最佳的效果。

这一策略采用了大量的翻译技巧和技术手段,例如比喻、转换、适当的语言调整等,以此来实现对原著作品的再创作。

例如,日本版《边城》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了一些常用的翻译技巧,包括把一些日本特有的文化元素替换成中国元素,使作品更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同时在语言表达和文笔方面做了适当的调整,使得翻译后的作品更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

2.2 直译策略在直译策略中,翻译者注重保持原著作品的语言、结构和风格等方面的元素,尽可能地忠实地表达原著的意思。

这种策略对翻译者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有很高的要求,其目的是为了保持原著的味道和品质,并体现出原著作品的独特魅力。

例如,英文版《边城》在翻译过程中着重保留了原著作品中的一些文化元素和语言特点,这样翻译后的作品更具有原著的风格和品质。

在英文版中,翻译者尽量保留了原著作品中的句式和语言特点,这样读者可以更好地体会原著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 结论对于《边城》一书的翻译问题,意译和直译两种翻译策略都有其优点和不足。

跨文化语境中的文学翻译策略选择——以金介甫《边城》英译本为例

跨文化语境中的文学翻译策略选择——以金介甫《边城》英译本为例

( f o r e i g n i z a t i o n )翻 译两种 翻译 策 略 。所 谓归 化翻 译 ,是 “ 用 暴力 置换外 者提供 一种可读 性强 的文 本”… ,让
译文 靠近 目标 语读者 ;异化翻译 则是 “ 对 这些文化
Y a n g )和杨 宪益翻译 的 《 边城 及其他》收录 了 T h e Bo r d e r T o w n( 《 边 城》 ) ,由 《 中 国文学》杂 志刊载 发行 ① ;2 0 0 9年金 介甫 ( J e f r e y C. Ki n k l e y )翻译
的 Bo r d e r ow T n ( 《 边 城》 ) ,首次 以单 行译本 形式 由哈珀柯 林斯 ( Ha r p e r C o l l i n s P u b l i s h e r s ) 出版 社
第 1 5卷 第 3期 2 0 1 4年 9月
燕 山大 学 学 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 u na r l o f Y a n s h a n Un i v e r s i t y(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学博士 。
9 0
燕 山大 学 学 报 ( 哲 学社 会 科 学 版 )
息; 异化 翻译则最大程 度保 留了原文传 递 的文化信 息,“ 保 留原文 中某些 异 国情调 的东西 ,故意打破 目的语 习惯 的语 言和 文化规 范”“ 4 4 3 。
要意义。
[ 关键词]
边城 ;金介 甫;翻译策略;跨文化
[ 中图分类 号】H1 5 9 [ 文 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 号]1 0 0 9 — 2 6 9 2( 2 0 1 4 )0 3 - 0 0 8 9 — 0 6

交际和语义翻译视角下《边城》两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对比研究

交际和语义翻译视角下《边城》两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对比研究

交际和语义翻译视角下《边城》两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对比研究《边城》是中国现代作家沈从文所著的一篇小说,通过对边疆地区人民生活的描写,展示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和人情味。

该小说曾被翻译为多种外语版本,其中包括英语。

本文通过交际和语义翻译视角,比较了《边城》两个英译本在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差异,旨在探讨不同译者如何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转化。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是指在文化传播和交际中,承载特定文化意义和价值的词语。

例如,在《边城》中,许多地名、习俗、饮食等词语都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对于外国读者来说可能比较陌生。

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翻译的目的是要实现对话和沟通。

因此,译者需要寻找一种最适合目标语言读者的方式来传达原文的意思。

在《边城》的翻译中,这就涉及到如何传达原文的文化信息,并让读者能够理解并感受到其中的文化特色。

接下来,语义翻译视角强调翻译应该注重词语的意义和connotation。

译者需要考虑原文的情感、态度和语境,并在目标语言中选择相应的词汇来传达相似的意义和感觉。

因此,在《边城》的翻译中,译者需要注意如何传达原文中的情感和语气,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词语来表达相似的含义。

下面,让我们比较两个《边城》的英译本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的差异。

在第一个英译本中,译者试图直译和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

例如,地名“黄氏酱肉店”被翻译为“Huang’s Sauce and Meat Shop”,保留了中文名字中的姓氏和“酱肉店”的含义。

这种直译的方法可能会给读者带来一种地道的感觉,但对于不熟悉中国文化和习俗的读者来说,可能会感到困惑。

而在第二个英译本中,译者采用了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表达文化负载词。

译者将“黄氏酱肉店”翻译为“Huang’s Soy Sauce Pork Shop”,将“酱肉店”翻译为“Soy Sauce Pork Shop”,直接将“酱肉”更改为“soy sauce pork”,并将“氏”更改为了“soy”。

《边城》中汉英形合意合比较研究

《边城》中汉英形合意合比较研究

《边城》中汉英形合意合比较研究“边城”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苏轼的一首代表作,既有凝重的悲怆又充满文学性。

他将自身思想和情感投射到汉英双方,为南宋抗金斗争的英雄们添上一缕热血,创作出一首抚今追昔的宏伟史诗。

本文以文学比较的方式,对“边城”中汉英形合意合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其背后的深刻文学创作理念。

首先,“边城”的汉英形合意合体现在苏轼借照楚辞中普遍存在的山水意象上。

用他的话来说,“写长江江水君,写湘水芙蓉诗。

”“边城”就是以湘江为中心,弥漫着酷寒对抗的气息。

在诗中,汉英形合意合充分体现出来。

汉军把湘江当作自己的天穹,在那里大展宏图;而英军把湘江当做自己的墓地,在它的江面埋葬自己的英雄。

苏轼借助这一形合意合,把湘江描绘的栩栩如生,让读者有着一种身处其中的感受。

其次,“边城”的汉英形合意合体现在两个党派的不同思想上。

苏轼充分体现了汉英双方的主体思想:汉军以保家卫国的宏愿,在全力以赴的斗争中,实现祖国的永存和国家的复兴;而英军则热血澎湃,用忠于王室的气节来抗拒汉军的攻势,以坚持自己的立场。

苏轼通过对不同党派思想的描写,使读者明白了两军之间非一般的敌意,让人们感受到抗金的英雄们的勇气和毅力。

最后,“边城”的汉英形合意合也体现在诗人自身的文学创作理念上。

苏轼以古典风格构思了这一首史诗,并以南宋抗金斗争为背景,将汉英双方描写得栩栩如生,让人们对南宋英雄们的坚韧精神产生巨大的共鸣。

“边城”不仅体现了苏轼自己抗金斗争的思想和情感,也体现了苏轼深厚的诗意,即人与自然间强烈的联系和包容。

综上所述,“边城”中汉英形合意合的运用体现了苏轼非凡的诗歌技巧和文学创作理念。

他借用山水意象,尤其是湘江,融入对两党派不同思想的描述,把汉英双方的主体思想深刻地表达出来,并将人与自然的联系和包容融入到史诗中,在文学上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创作。

综上“边城”中汉英形合意合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苏轼采用了富有文学特色的比较表现手法,使得汉英双方在诗中形成完美的统一,把苏轼自己的文学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从语境角度探讨《边城》中隐性衔接英译的开题报告

从语境角度探讨《边城》中隐性衔接英译的开题报告

从语境角度探讨《边城》中隐性衔接英译的开题报告【摘要】本文以《边城》为例,从语境角度探讨小说中隐性衔接的英译问题。

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

其次,分析了《边城》中隐性衔接的类型和原因。

最后,结合具体例子,讨论了如何在英译中处理隐性衔接。

【关键词】《边城》;隐性衔接;语境;英译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边城》深受读者喜爱,被誉为舞台上最有生命力的戏剧之一。

然而,《边城》中存在大量隐性衔接的情况,这给小说的英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本研究旨在从语境角度探讨《边城》中隐性衔接的英译问题,以提高小说英译的质量和可读性。

二、《边城》中隐性衔接的类型和原因隐性衔接是指在语言表达中没有明确的衔接词或者过渡句式,但是通过语境可以推断出衔接的关系。

在《边城》中,隐性衔接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 对比关系隐性衔接。

例如:“我今天看到的,是一个美的世界;你今天看到的,是一个丑的世界。

”在这句话中,“你今天看到的”和“我今天看到的”之间没有明显的过渡句式,但是通过“是一个美的世界”和“是一个丑的世界”可以明确它们之间的对比关系。

2. 因果关系隐性衔接。

例如:“我爸爸病得紧,赶不来了。

我们赶紧把车子倒出来,让他睡着。

”在这句话中,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词,但是通过上下文可以看出,爸爸病了导致他赶不来,而他不在车子里导致我们要倒出来给他睡。

3. 补充说明隐性衔接。

例如:“我是个小楠头,耳朵尖细,鼻梁挺直。

”在这句话中,前后两个短语没有明显的衔接,但是通过上下文可以看出,第一个短语是第二个短语的补充说明。

导致隐性衔接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语言习惯。

中国古代文学中常常采用省略法,即省略衔接词和过渡语句,这种语言习惯在现代文学中也有所保留。

2. 节奏和韵律。

作为一部经典文学作品,小说中的语言韵律和句子节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作者可能会牺牲一些明显的衔接词来保证诗意和韵律。

三、如何在英译中处理隐性衔接英语作为与汉语差别较大的一种语言,译者需要通过各种方法来处理隐性衔接。

小说《边城》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r——基于翻译美学视角

小说《边城》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r——基于翻译美学视角

小说《边城》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r——基于翻译美学视角张佳琛
【期刊名称】《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6
【摘要】作为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中篇叙事小说,《边城》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和人文精神征服了众多读者,并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被翻译成众多版本传至国外.从翻译美学视角出发,从音韵美、用词美、形象美、修辞美和意境美五个方面将小说《边城》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为相关翻译工作的进行提供指导,进而推动文学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总页数】4页(P57-60)
【作者】张佳琛
【作者单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福州 3502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59
【相关文献】
1.翻译美学视角下《边城》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J], 马睿
2.从翻译美学视角分析《边城》的两个英译本 [J], 梁津;
3.从翻译美学视角分析《边城》的两个英译本 [J], 梁津
4.翻译叙事建构理论视域下的海外译者文学翻译叙事建构研究——基于鲁迅小说的两个英译本 [J], 赵静
5.运用比较美学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民族色彩——对小说《边城》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J], 李艳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边城》两种译文翻译策略的对比研究

对《边城》两种译文翻译策略的对比研究

对《边城》两种译文翻译策略的对比研究一概述 (一)归化和异化的内涵归化和异化是美国翻译理论家Venuti创造的来描写翻译策略的术语。

Venuti认为译者要么尽量不惊动作者,让读者向他靠近;要么尽量不干扰读者,请作者向读者靠近。

前一种就是异化,后一种是归化。

韦努蒂认为,归化翻译法是说译文完全纳入译文读者的文化范畴,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

而异化法是故意使译文冲破目的语常规,保留原文中的异国情调。

归化和异化,是针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采取的不同的翻译策略,选择哪一种是由作者的翻译目的,当时的社会、文化与读者的审美情趣等多种因素支配的。

过度归化会损伤原作的原汁原味性,过度异化会影响读者的理解。

(二)《边城》和其两英译本《边城》是现代小说家沈从文的代表作,有两着名译本,一为金堤The Frontier City(简称金译),一为戴乃迭(Gladys Yang)译本The Border Town(简称杨译)。

本文将从语言和文化两方面对两译本进行比较。

二两译文的比较(一)语言层面例1:“……你翠翠长得真标致,像个观音样子。

”(沈从文,1981: 29 )“…Green Jade is very attractive.”(Ching,1982: 223-224) “…your Emerald’s grown into a fine girl, a regular GuanYin.”*(Yang, 1981:38)Notes:*The Goddess of Mercy.“观音”是中国神话故事里一个高贵优雅的形象。

金在译文中仅用一个词“attractive”描述,用了归化法来避免直接向读者解释这个对目的语读者而言陌生的词。

而杨译更忠实于原作。

她把“观音”用拼音译成“a regular GuanYin” 又加注释来解释,使读者对“翠翠”这一人物有一定概念,也向国外读者展示了“观音”这一形象。

例2:那人说:“伯伯你若不多心时,这笑话也可以当真话去听咧。

金介甫《边城》英译本的翻译策略研究

金介甫《边城》英译本的翻译策略研究

金介甫《边城》英译本的翻译策略研究
近年来,中国古典文学英译本的出版日趋增多,在英译本领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其中,《金介甫《边城》英译本》为20世纪经典小说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本文从翻译策略的角度出发,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等方法,对《金介甫《边城》英译本》提出了分析。

首先,研究了《金介甫《边城》英译本》的译法,具体而言,本文从语言视角分析了英译本对汉语的运用方式,包括汉语结构与搭配的保留程度、英语翻译的可行性以及诗处理的策略等。

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金介甫《边城》英译本》的译者如何将汉英双语的文本保持平衡。

其次,研究了《金介甫《边城》英译本》的文化历程。

本文从文学史、文化研究以及社会变迁等视角,梳理英译本的文化历程,以准确把握英译本在文化传承和译者的艺术理念上的独特性。

最后,本文还从实证和实践的角度,总结出了《金介甫《边城》英译本》的翻译策略。

该策略主要包括:(1)对原文文学性质的尊重,以保留原文文学特点;(2)对汉语特点的保留,以中西合并的方式呈现原文文字;(3)遵循英语习惯,使英译本语句更流畅;(4)将文学翻译理念融入,注重文学修辞及艺术性。

综上所述,《金介甫《边城》英译本》遵循着独特的翻译策略,保持了汉英双语的文本的平衡,成为中国古典文学英译本的典范。

本文以《金介甫《边城》英译本》为例,从翻译过程与文化历程方面阐述其翻译策略,为进一步研究古典文学英译本奠定了基础。

《边城》英译的语境顺应性分析

《边城》英译的语境顺应性分析

《边城》英译的语境顺应性分析作者:刘静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6年第01期【摘要】顺应论的产生给语用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也给翻译研究带了新的视野。

本文尝试分析杨宪益的《边城》英译本中的语境顺应,发现杨宪益的《边城》英译本是语境顺应的产物,实现了原文与译文的对等。

鉴此,笔者更进一步探索语境顺应在翻译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语境顺应《边城》语用翻译【Abstract】The advent of Adaptability brings new developing orientation and vis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agmatic and translation respectively.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YangXianyi’s translation of Bian Che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xt adaptability which found out that YangXianyi’s translat ion complies with the context and delivers the original information in the context. Thus, the writer furtherly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context adapt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Key words】Context Adaptability; Bian Cheng; Pragmatic Translation一、引言顺应性(adaptability)使人们得以从一系列范围的不定的可能性中进行可协商的语言选择,以便逼近交际需要达到的满意位点。

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的《边城》英译本研究

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的《边城》英译本研究

作者简介:严静思,硕士。

收稿日期:2020-8-25有较大指导意义。

卡特福德(1991)认为“转换”是指“原语进入译语过程中离开形式的对应”,并将转换分为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而范畴转换又分为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单位转换以及内部系统转换。

本文以杨译本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卡氏的翻译转换理论在《边城》英译本中的应用。

翻译转换理论在《边城》英译本中的应用2.1 层次转换层次转换是指“处于一种语言层次上的源语单位,具有处于不同语言层次上的译语翻译等值成分”(卡特福德,1991)。

翻译时,译者若在译入语中无法找到与源语相对应的语法,可以通过转换语法表现形式将其翻译出来,反之亦然。

层次转换中最常见的是时态的转换。

例1:吊脚楼有娼妓的人家,已上了灯,且有人敲小斑鼓弹月琴唱曲了。

译文:Lights had been lit in the brothels, where girls were singing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tambourines and guitars.汉语通过词汇形式来表示时态范畴,常常用标记词,如“着”“了”“过”等,或者通过时间副词来表示时态(刘宓庆,2005:191)。

英语在时态和时间的表达上与汉语不同,有着较为严谨的表达体系,注重语言的准确性。

例1原文中“已上了灯”表示“上灯”这个动作在“有人敲小斑鼓弹月琴唱曲”这些动作发生之前就已经完成了。

汉语中的“已”是时间副词,属于词汇层次。

杨译本用had been lit 这个过去完成时的语法结构来表示过去的过去这一语法概念,属于语法层次。

该翻译过程实现了从词汇到语法层次的转换,体现了英语语法的规约性。

例2:老船夫打量着自己被死亡抓走以后的情形,痴痴的看望天南角上一颗星子,心想:“七月八月天上方有流星,人也会在七月八月死去吧?”译文:He stares unwinkingly at a star on the south horizon, and thinks about his death. “In the seventh and eighth months there are shooting stars —is that when I’m going to die?”英汉民族由于思维和价值观不同,在时间的表达上有很大差异。

浅析英汉语言特点及翻译中动静态转换现象——以《边城》为例

浅析英汉语言特点及翻译中动静态转换现象——以《边城》为例

浅析英汉语言特点及翻译中动静态转换现象——以《边城》为例武保勤【摘要】为实现英汉互译中动静态的灵活转换,避免出现机械式翻译的错误,提高翻译质量.通过对比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和Jeffrey C.Kinkley翻译的英译本,主要从英汉用词特点,英汉句子结构特点两方面分析了英汉语言在表现动静态方面的差异,从而得出汉语具有动词优势偏动态,英语具有介词名词优势偏静态的结论,并提出在英汉互译中要灵活运用词性转换策略.【期刊名称】《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27)001【总页数】5页(P84-88)【关键词】动态;静态;思维方式;词性转换【作者】武保勤【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动静态差异。

英语倾向于多用介词和名词,因而叙述呈静态(static);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因而叙述呈动态(dynamic)。

[1]国内关于英汉动静态差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如连淑能、邵志洪、刘宓庆分别将英语的静态趋向和汉语的动态表现归了类,详细阐述了英汉语言的动静态倾向。

以文学作品为文本,把翻译,文学及语言学结合起来,通过对比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和Jeffrey C. Kinkley的《Border Town》不难看出,很多在汉语文本中呈现动态的句子在翻译成英语时在不同程度上转换成了偏动态的句式,英汉两种语言的动静差异在文本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种差异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英语习惯多用名词和介词,即使是可以用动词的地方,英语还是尽量会采用单词的名词形式,呈现出静态之感,我们所称的名词化就是这样渐渐产生的。

功能学派认为名词化不是纯粹的词汇过程,而主要作为一种将主谓完整句或动词短语这类典型动词小句转化为名词短语的语法手段。

[2] 相对于汉语中生动形象的名词,英语中部分名词抽象性较强,对于展现英语静态的一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Arrogance and complacence turned out to be his ruin.抽象词ruin在句中实指“祸因,完蛋的原因”,该句译为:骄傲自满最后毁了他。

汉语小说英译的显化——以《边城》英译为例

汉语小说英译的显化——以《边城》英译为例

汉语小说英译的显化——以《边城》英译为例作者:赵爽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3期摘要:显化假说认为,显化是翻译活动中的普遍现象。

对比汉语小说《边城》及其两英译本发现,大部分隐性连接在译文中被显化,从而使话语逻辑更明晰,更符合译语的表达方式。

而原文中的文化意义在两译本中的显化程度反差较大,这与译者风格、翻译策略等有关。

关键词:显化;汉语小说;英译;《边城》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166-02显化(explicitation),又译外为显化、明晰化等,指对原语中暗示的、但可从语境中推导出的信息在译语中加以明示,即通过增添连接词或解释性短语以提升译本的逻辑性和易解性[1]。

Blum-Kulka(1986)最早提出显化假说:显化或是翻译文本等语言中介语活动中具有普遍性的策略[2]。

翻译显化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语言:英语译法语、英语译希伯来语等[3]。

本文以《边城》及杨宪益英译本、金介甫英译本为例,从连接和意义两方面研究汉语小说英译的显化现象。

一、翻译中的显化1.连接显化语篇连贯的实现除了以文字形式出现的连接手段,还包括存于语篇底层的无形的、隐性的网络,即隐性连接[4]。

如:祖父说:“翠翠,我不去,你同小狗去好不好?”“要不去,我也不想去!”(《边城》)在这段对话中,爷爷希望翠翠与二佬独处,便想要翠翠一人去看龙舟竞渡。

但害羞的翠翠说:“要不去,我也不想去!”根据语境可知,“我不去”与“你同小狗去好不好”之间、“要不去”与“我也不想去”之间均为假设关系,但原文中不存在语言上的连接形式。

这样的隐性连接可在译文中通过添加连接词if 显化,以明晰话语逻辑[5]。

2.意义显化显化还包括意义显化,即在译文中添加有助于读者理解的显性表达,将隐含的背景信息、文化信息等显化于译文,使之意思更明确,逻辑更清楚[3]。

如:“‘八面山的豹子,地地溪的锦鸡’,全是特为赞颂你这个人好处的警句!”(《边城》)爷爷借用当地俗语“八面山的豹子,地地溪的锦鸡”赞扬二佬勇猛如豹子,英俊似锦鸡。

汉英翻译中概括名词衔接研究--以《边城》及其两英译版本为例

汉英翻译中概括名词衔接研究--以《边城》及其两英译版本为例

汉英翻译中概括名词衔接研究--以《边城》及其两英译版本为

耿自玲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上)》
【年(卷),期】2016(000)006
【摘要】衔接是翻译研究的重要对象。

该文通过《边城》两英译本,研究了衔接手段中概括名词的英译策略。

研究发现汉语概括名词英译时一般采用意译为主,直译为辅的翻译方法。

基于汉语重抽象,英语重具体的区别,概括名词英译常转为具体名词或省略。

【总页数】3页(P126-128)
【作者】耿自玲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浙江宁波3152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汉英翻译的小句替代衔接研究——以《边城》及其英译本为例 [J], 付译婷
2.汉英翻译中的语篇衔接与连贯——以《背影》(节选)及其两个英译本为例 [J], 袁瑾
3.汉英翻译中模糊语言美感存蚀——《边城》两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J], 陈丹蕾;任晓霏;
4.政治文献中汉英语法衔接手段的对比与翻译——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及其英译本为例 [J], 彭德晶;吴嘉平
5.汉英翻译中概括名词衔接研究——以《边城》及其两英译版本为例 [J], 耿自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项美丽《边城》英译分析

项美丽《边城》英译分析

项美丽《边城》英译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萨义德的《东方学》揭示了东西方存在的权力关系。

他指出:“任何教授东方、书写东方或研究东方的人……都是‘东方学家’,他或她所做的事情就是‘东方学’”。

翻译研究学派自创始以来就非常关注权力关系对翻译的影响。

一、项美丽文化身份解析项美丽,原名爱米丽·哈恩(Emily Hahn),美国女作家,出生于德国犹太人移民家庭。

项美丽因中国题材的写作而在美国文坛声名鹊起,她一生共出版了52本书,有关中国的至少有12本,其中《宋氏姐妹》和《我的中国》一出版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而《中国烹调》更是不断再版。

从1929年起,项美丽成为《纽约客》专栏作家,1935年她作为《纽约客》的中国海岸通信记者来到上海,在中国生活了九年,前五年是在上海度过的,当时她是上海上流社会社交圈的知名人物。

项美丽与其中国恋人———新月派诗人邵洵美一起参与创办了英文期刊《天下》,又合办了期刊《自由谭》和《自由评论》等。

1936年,《天下》月刊连载了由项美丽和辛墨雷(邵洵美笔名)合译的沈从文《边城》英译本Green Jade and Green Jade。

在《我的中国》中,项美丽如此描述来中国前夕的心情:“我一点也不了解那些中国人,也不在意他们,大家知道只有日本人才是优雅的东方人,中国花里胡哨,中国是红色和金色的庞然大物,那里的一切我都不喜欢”。

来中国之前,项美丽已完成了她的非洲探险之旅,上海对于她而言只是冒险旅程中的另一站,而中国给她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中国都快把我闷死了,我对中国不感兴趣”。

正在她准备离开中国时,邂逅了邵洵美,坠入爱河的她开始对中国由厌生爱。

在项美丽1936年翻译《边城》时,她已喜爱上了中国文化。

但是在项美丽的文化身份中,西方文化依旧不可避免地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