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国家海洋战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建设海洋强国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35b6c091964bcf84b8d57b81.png)
我国山区面积广布,平原少,除 已利用土地外,可用于今后开发的 土地少,人均用地差异明显,这决 定了我国必须集约利用土地,减少 对土地的占用。
我国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
确立的地理背景 主体功能的确立会综合考虑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自然资源的
丰富程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地理背景。
2、海洋国情 ④海洋灾害种类多,包括风 暴潮、海冰、海水入侵等。
⑤拥有多种海洋生态系统类 型,包括入海河口、珊瑚礁、 红树林等。
风暴潮 红树林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2、海洋国情
⑥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污染蔓延的势头虽然得 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海 洋环境质量恶化的总趋势 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河口、 海湾以及大中城市临近海 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破 坏加剧。
新型农村心社区,集中规划建设
探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 以疏解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 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 态空间。
思考: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京津冀地缘相接,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东部 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 他区域,我国需要协调区域经济发 展,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2010年单位面积生产总值分布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依据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我国的主体功能区划分为优化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这里的开发指大规 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
案例: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优势条件:
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区域内城市密集,数量超 过全国城市数量的1/3,上 海、武汉、重庆为区域内的 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 人口密集,科教发达,技 术与管理先进;人均收入水 平相对较高,各种消费需求 较大,市场广阔。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研究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6bd3b7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0.png)
区域经济评论2021.01REGIONAL ECONOMIC REVIEW 【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研究*孙久文高宇杰摘要:海洋经济是海洋强国战略的基础和核心,海洋经济的发展对于拓展国土开发空间、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洋经济经历了滞后发展、探索发展、快速发展和转型发展四个阶段,在规模效率、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区域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资源利用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科技水平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区域海洋发展差距较大等问题。
未来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应该在加强法律保障、转变发展模式、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战略、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相关措施,推动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海洋经济;海洋强国战略;海洋产业;海洋科技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766(2021)01-0038-10收稿日期:2020-10-14*基金项目:2020年度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资金资助)项目“文化多样性对区域创新力的影响研究——基于人口流动的视角”(N0.20XNH134)。
作者简介:孙久文,男,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2)。
高宇杰,女,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海洋事业关系民族生存发展状态,关系国家兴衰安危①。
中国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千米,是一个典型的海洋大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对中国的长远发展尤为重要。
党中央和政府历来重视海洋的发展,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建设“海上长城”和“海上铁路”的战略思想,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关于海军建设的一系列思想理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海洋发展规划,党的十八大报告做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将海洋事业的发展上升到更高的战略层次。
专题16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知识清单】 (1)
![专题16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知识清单】 (1)](https://img.taocdn.com/s3/m/70f5c251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10.png)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中各自的定位
目标
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的道路
使京津冀地区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创新增长引擎和生态修复示范区
5.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和维护海洋权益
我国的海洋国情
①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
②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
2.建设主体功能区
(1)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地理背景
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人均可利用土地少,决定了我国必须集约利用土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人均可利用资源量少且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区域开发会受到自然资源实际情况的制约,过度开发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面积广,决定了我国不适宜通过大规模扩展面积来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提高已开发区域的空间利用效率,缓解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我国需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2)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主体功能区
地域类型
主体功能
产业基础
问题及发展方向
优化开发区域
城镇化地区
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
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
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接近饱和,需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群的协调发展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4河北、2024北京、2024湖北、2023重庆、2023江苏、2023福建、2023海南、2023全国
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出现的十个新词及解读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出现的十个新词及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b800815bed5b9f3f90f1cb5.png)
1、互联网+政府服务【原文】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
【解读】“互联网+”首次加到了政府服务上,说明我国政府职能正向着服务型转变。
“互联网+”进政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采集、信息监控等技术手段上的创新创意,信息通过互联网被采集、输送,大大舒缓信息传递的资金、人力、时间成本。
二是“互联网+政府服务”概念,体现了简政放权中放管结合的理念,让政府的服务功能得到提高。
2、僵尸企业【原文】采取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等措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
完善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
【解读】“僵尸企业”是指在财政上严重支不抵债,但还没有启动破产清算程序的企业,他们多存在于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的行业。
僵尸企业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的负担,属于国家经济细胞中癌变的一部分,哪怕有阵痛,也必须摘除。
“僵尸企业”的处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一方面要考虑国有资产的流失和安置,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职工就业、资产重组等问题。
僵尸企业的处理,需要多管齐下,采取政策结合、财政金融、银行贷款等多种手段。
3、相机调控【原文】为应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实施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
【解读】“相机调控”强调政府要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灵活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应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政策措施。
从机制上来看,是要求政府围绕发钞权,发债权,课税权等经济权力,对经济进行“预调、微调”调控。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不少经济调控手段,但由于有时滞性,市场经济主体的反应往往有一个反应周期,一些调控成果并不凸显。
这就造成了政府下一步的改革将会追求灵活性,针对性,效果性,在细节上下功夫。
4、工匠精神【原文】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加强海上环境保护,推动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
![加强海上环境保护,推动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7ea08f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6b.png)
加强海上环境保护,推动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2023年已经到来,地球上的水资源问题还在不断加剧,海洋生态环境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海洋是一个生命的源泉,它不仅提供人类所需的食物和能源,同时也是一个追求自然美好和人文精神的休闲胜地。
为了加强海上环境保护,推动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球的努力。
首先,加强海上环境保护需要从全球视角出发,实施国际合作。
在海洋资源利用方面,各国之间需要实施协作和规范。
发达国家应该落实减少排放、防止化学品和微塑料入海等约束性规定,带头开展海洋污染治理的合作。
例如,建立全球性的联盟,制定国际公约和规范,共同进行海洋环境保护的全面治理。
同时,需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其次,加强海上环境保护需要从国家制度出发,实施政策举措。
加大对海洋保护的财政投入,促进水资源治理和环境保护,建设海洋生态修复和重建地。
海洋生态环境建设要注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节能减排”,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海洋渔业和海洋旅游等蓝色经济重点发展产业。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海洋渔业禁渔期和捕捞配额制度,禁止滥捕滥猎。
同时,要提高公众环境保护的意识,鼓励人们采取生态友好、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共同营造勤俭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活模式。
最后,在加强海上环境保护的同时,应该推动蓝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蓝色经济是指以海洋生态环境为基础开展的、利用海洋资源和服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形态。
蓝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既保护海洋领域生态环境,又为文化、旅游、港口和海运等厚重产业添加经济价值。
建立蓝色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体系,力争实现蓝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升级。
鼓励和支持创新型企业,大力投资海洋领域中的新技术和新产业,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加强海上环境保护,推动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各国应该紧密地合作,全民共同保护海洋,实现蓝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绿色和谐的世界。
【高效备课】《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
![【高效备课】《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758606d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1.png)
海洋石油深水钻井平台
中 国 海洋发展战略
海洋战略是指导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和保障国 家海洋安全的总体方略,是国家战略在海洋 事务中的运用和体现,是一个集指导海洋经 济发展、海洋科技进步、海洋环境保护和海 上安全保障等于一身的战略体现。
十八大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 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 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 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部海域 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
①领海自然资源排他权 ②沿海航运专属权 ③领海上空领空权 ④领海管理及立法权 ⑤外国船只无害通过权
沿海国具有与国家 陆地领土相同的地 位,国家对其行使 完全的排他的主权。
沿海国在此区域具有防止和 沿海国有勘探、开发、养护和 惩处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 管理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建 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 造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及从 的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 事海洋科学、海洋保护和保全
十九大提出“坚持 陆海统筹,加快建 设海洋强国”
蓝色经济空间 海洋国情
①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 岛屿众多。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度为1.8万多公里, 居世界第四位;大陆架面积位居世界第五; 岛屿11000余个。 )
蓝色经济空间 海洋国情
②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 热带三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 热带气旋影响大。
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石油钻井平台
海底锰结核 可燃冰
海洋有广阔的空间资源
人工岛
胶州湾海底隧道
海底酒店
海上机场
中 国 海洋发展战略
中国近海海洋资源
1.发展海洋经济
生物 资源
能源 资源
海洋
矿产 资源
化学 资源
海洋生物:2万多种 渔 场:280万平方千米 石油资源:约240亿吨 天然气资源:约14万亿立方米,还有
我国海洋强国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海洋强国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4dae4ba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a.png)
我国海洋强国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者:张景全来源:《人民论坛》2023年第20期【关键词】海洋命运共同体海洋强国战略海洋机遇与挑战【中图分类号】D089 【文献标识码】A我国有着悠久的海洋历史。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我国海洋强国建设逐步驶入快车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我们在新时代发展海洋事业、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
当前,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其面临的一系列机遇与挑战也逐渐凸显。
国际层面的机遇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泛海洋时代的到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进步,各个国家及其人民的生产与生活直接或间接地与海洋联系起来,世界各国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入海洋事务,泛海洋时代已经到来。
以往存在“海陆冲突论”的观点,认为海洋与陆地的关系是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但当前这种观点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
从某种意义而言,海洋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速公路”,不再像过去那样与陆地呈现二元分割的状态,而是愈发与陆地融为一体,成为连接世界各国的桥梁。
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大大提升了海运效率。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都在努力开展国际贸易。
事实上,无论沿海国家还是内陆国家,在进行国际贸易时海运都是其运输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因此,即使是内陆国家,也因为物流、旅游、食品等因素置身于海洋事务当中。
可见,人类社会逐渐步入泛海洋时代。
二是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
当前世界格局加速演变,乌克兰危机、中东乱局等一系列地缘政治事件,使得国际社会充满不确定性。
尽管国际局势持续动荡,但一方面,热爱和平的力量仍占大多数,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共同的发展问题。
因此,这些和平力量与共同的发展诉求,能够对国际体系中的破坏力量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23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23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c46a044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6.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23修订)发文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日期:2023.10.24生效日期:2024.01.01文号:主席令第十二号主席令第十二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23年10月24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月I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23年10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82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第一次修订根据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十一部法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2023年10月2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第二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保障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根据宪法,制定木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从事航行、勘探、开发、生产、旅游、科学研究及其他活动,或者在沿海陆域内从事影响海洋环境活动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以外,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适用本法相关规定。
第三条海洋环境保护应当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源头防控、陆海统筹、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高考作文热点素材 :海洋强国,2020高考语文即将写入的蓝色信念!
![高考作文热点素材 :海洋强国,2020高考语文即将写入的蓝色信念!](https://img.taocdn.com/s3/m/22dbb2be5ef7ba0d4a733b9c.png)
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海洋强国,2020高考语文即将写入的蓝色信念!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是大国时代中国的发展方向,我们要向海图强,挖掘释放“海”的潜力。
海洋强国领袖说“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
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我们强国战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定要抓好。
”“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6月8日是第12个“世界海洋日”。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面积相当于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从海面冰封的渤海湾,到四季分明的黄海、东海,再到长夏无冬的南海,一路走来,数十个港口城市,点缀在中国长达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上。
海洋是一个远未完全开发的“聚宝盆”,蕴含着的丰富资源超乎人类的想象。
以科技创新引领海洋产业发展,做好了解海洋、开发海洋、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将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
加速重大基础建设,探索海洋永无止境探索认知海洋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先决条件。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永无止境,只有加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全面、准确、深刻地了解海洋,掌握海洋的运动规律,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海洋梦,强国梦,我们的梦。
领袖已经发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号召,这是时代的最强音,也振奋了亿万中华儿女的精神。
海洋强国梦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走出一条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实现新时代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伟大跨越。
海洋强国优质时评“三个立足”助力海洋强国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
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秉持“蓝色信念”,统筹兼顾海洋领域发展和保护工作,以强大的“海洋情怀”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立足“红树林保护”,做好海洋生态文章领袖指出:“要做好珍稀植物的研究和保护,把海洋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区域建设好。
”红树林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保护红树林,对净化海水、抵挡风浪、保护海岸、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有积极意义。
经略海洋 筑梦海洋——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新成就
![经略海洋 筑梦海洋——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新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64f73d73b84ae45c3b358cf8.png)
度高达 1 6 %以上 ,海洋工程建筑业增长速度超过 1 5 %, 滨海 旅游业也实现了 1 1 %的增速 。 海洋产业区域的聚集特点明显 , 环渤海 、 长三角 、 珠三角三大区域 2 0 1 5 年海洋生产总值 占到
3 国 家海洋 立 法工作 取得 新进展
2 0 1 6 年 2月 2 6日, 《 中华人 民共和国深海海底区域资 源勘探开发法 》经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 议通过 , 并于 5 月 1日 正式实施 。 这是第一次规范我 国公民、
缓的大环境下, 我 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 2 0 1 0- 2 0 1 4 年平均增
经略海洋
— —
筑梦海洋
我 国海洋 强 国建设 的新成就
陈 明 义
党的十八 大报告在论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总体布局 时 ,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强 国的宏伟 目 标和四项任务 ,即提 高海洋资源的开发能力 ,发展海洋经济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和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建设海洋强 国是我国在 2 0 5 0 年建 成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 的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安全 、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 的角色更加显著 ,在国际政治、经济 、军事、外交竞争 中的
战略 地位 也 明显上 升 。 ” “ 要关 心海 洋 、 认识 海洋 、 经 略海 洋 ,
对国家海洋利益 、发展海洋经济、保 障通道安全 、维护海洋
权 益等 问题 深入 开展 调研 ,提 出多 项政 策建议 ,为党 中央 和
济发展 格 局和对 外 开放 中的作 用更 加 重要 , 在维 护 国家 主权 、
海洋强国战略及经略海洋重要论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海洋强国战略及经略海洋重要论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062681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3.png)
海洋强国战略及经略海洋重要论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海洋是地球上覆盖面积最广的自然资源,拥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海洋强国战略是各国为了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安全而采取的战略措施。
经略海洋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方面,更是关乎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在全球化的今天,海洋强国战略已经成为各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
本文将从海洋强国战略的概念出发,探讨其在经济、环境和安全领域的重要性,并为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海洋强国战略及经略海洋的重要性。
首先,将介绍海洋强国战略的概念,解释其内涵和意义。
其次,将分析经略海洋的重要性,探讨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最后,将总结海洋强国战略的意义,并展望未来海洋发展的趋势,倡导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探讨,将全面展示海洋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推动我国海洋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思路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海洋强国战略及经略海洋的重要性,旨在通过对海洋国家政策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揭示海洋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同时,也旨在强调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提倡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海洋问题的关注,促进海洋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2.正文2.1 海洋强国战略概念海洋强国战略是指一个国家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加强对海洋领域的控制和影响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资源,维护海洋安全和利益的战略。
海洋强国不仅仅是指海军实力强大的国家,更重要的是整个国家在海洋领域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
海洋强国战略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海洋经济发展、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海洋监管与法治建设、海洋科技创新、海洋文化传播等。
其中,海洋经济发展是海洋强国战略的核心内容,通过开发海洋资源,推动海洋产业的发展,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海洋保护:蓝色行动
![海洋保护:蓝色行动](https://img.taocdn.com/s3/m/187d3f4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1.png)
海洋保护:蓝色行动海洋是我们地球上最广阔的生态系统,覆盖了地球表面约71%的面积。
它不仅为诸多生物栖息提供了家园,也是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的重要部分。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海洋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因此,开展海洋保护行动势在必行,而蓝色行动则是应对这些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
海洋面临的挑战海洋污染海洋污染是目前影响海洋生态环境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塑料垃圾、化学废物、重金属等各类污物通过河流、风力等途径最终流入海洋,导致了海洋生物的死亡以及生态系统的失衡。
根据统计,每年大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被倾倒入海洋,这些垃圾不仅对水质产生了重大影响,还会被海洋生物误食,从而危害其生存。
过度捕捞过度捕捞是指由于技术及市场需求的推动,渔业资源被超出其再生产能力范围进行捕捞,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系统失衡。
很多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因过度捕捞而濒临灭绝。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显示,目前约有三分之一的全球渔业资源已经过度开发。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另一个威胁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
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海洋温度也在逐渐升高,这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珊瑚白化、海平面上升及水酸化等现象都在加速发生,不仅威胁到海洋中的生物多样性,也对全球气候平衡产生深远影响。
栖息地破坏栖息地破坏主要是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及农田开垦等人类活动所导致的。
如红树林、珊瑚礁、湿地等重要栖息地正遭到侵蚀和破坏。
这导致许多依赖这些栖息地生存的物种受到威胁,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
蓝色行动概述蓝色行动,亦称为蓝色经济,旨在通过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修复和保护海洋环境,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之间的良性互动。
其核心理念是以海洋资源为基础,通过有效管理、恢复生态、发掘绿色技术等手段,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双重目标。
保护与恢复生态环境蓝色行动鼓励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保护和恢复濒危及重要渔业资源,以及相关栖息地。
例如,通过建立海洋保护区来限制人类活动,促进水生生物种群获取更好的繁殖和生长空间。
高中地理【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高中地理【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8c09b280a26925c52dc5bfb1.png)
1.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
地理位 置优势
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腹心地带,经济腹地广阔,把 东、 中、西三大地带联系起来,通过沿海经济带 把京津唐和珠三角经济区联系起来
长江经济带拥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运、海运, 交通优势
交通便捷
区位优势
拥有极其丰富的淡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拥有储量
资源优势 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拥
3.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地理背景 (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2)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4.我国主体功能区分类 依据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我国的主体功能区划分为优化 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如 下图所示: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1.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1)范围: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____1_1___个省级行政 区,面积占全国的___2_1_%___,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 __4_0_%____。
密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虽 兰州—西宁地
重点开发区域 然目前开发基础较弱,但未来 区
的开发潜力大,是支撑全国经
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
主体功能区
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
典型地区
限制 开发
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 农产品主
该区域的首要任务是保障我国 产区
的农产品供给
东北平原等
区域 重点生态 生态环境脆弱,该区域必须将 黄土高原等
2.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1.我国的海洋国情 (1)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___大__陆___架宽广,岛屿众多。 (2)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___季__风___特 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结 冰。
我国海洋维权与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杨斯婷
![我国海洋维权与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杨斯婷](https://img.taocdn.com/s3/m/9506c439af45b307e8719782.png)
我国海洋维权与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杨斯婷来宾(大连海洋大学大连 116023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海上力量一直是中国政府努力的目标。
今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建设海洋强国”的新提法也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海洋大国,建设海洋强国,既是客观需要,也是来自于历史的深刻启迪。
在19世纪末有学者提出:“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够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
”结合我国实际来看,我们国家的地理位置在海洋地理中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展望未来,我国海洋权益都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
因此,进一步明确海洋维权的概念、理顺执法依据,整合执法体制,对于今后我国海洋维权执法队伍能够持续、有序、高效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海洋维权与执法执法依据执法体制对策研究前言:中国有着一万四千公里的海岸线和四千公里的岛屿线,总共有一万八千公里长,在国际上位居第十。
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其中有两百海里的专属经济区一延伸出去是和邻国重叠在一起的,这就好像是一个巨人,但是手脚却无处安放,而我们国家十三亿人口却需要获得生活与生存的保障12。
本文首先从海洋维权的概念界定、执法依据、执法体制等方面入手,借鉴国外先进模式,归纳策略与措施,旨在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一、海洋维权概念的界定所谓维权,即维护合法权益;但对于海洋维权的概念国际社会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有学者认为海洋维权也可以称为海洋维权执法、海上维权执法,是指针对国家海洋权益受到的侵害,出于维护国家主权、主权权利、管辖权和管制权的目的而实施的执法行为。
在此,有必要明确海洋权益的概念。
权益,不言而喻包括权利和利益两个方面,因而海洋权益一方面是指国家在海洋上可以行使的权利;作者简介:杨斯婷(1992—),女(汉族),大连海洋大学法律硕士。
基金项目:辽宁省法学会课题(辽会[2016]20号)、辽宁省国际教育“十三五”科研规划课题(16NGJ044)、大连市社科联(社科院)重点课题(2015dlskzd114)、辽宁省教育厅课题(沉浸式远程互动教室研究与实践)、2015 年大连海洋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工程优秀教材建设项目海上犯罪侦查实务 (dhdy20150403)、2016年度大连海洋大学社科联立项课题(xsklzd-11)1/FuKunCheng/2016_05_09_359501.s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1 2016年12月5日,14:32,浏览。
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第二课时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维护海洋权益作业含解析第二
![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第二课时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维护海洋权益作业含解析第二](https://img.taocdn.com/s3/m/35e081f5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05.png)
第二课时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维护海洋权益探究一拓展蓝色经济空间考向1我国的海洋国情我国管辖的海域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我国海域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灾害频繁B.海洋资源种类少C.海域普遍不结冰D.岛屿总面积较大答案A解析我国海洋灾害种类多,海洋灾害频繁,A项正确;海洋资源丰富,海洋资源种类多,B项错误;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域冬季结冰,C项错误;岛屿总面积较小,D项错误。
2.关于我国海洋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海洋生态系统种类较多B.受污染的海域面积较大C.海洋生态破坏较严重D.海洋污染与陆上活动无关答案D解析海洋污染受陆上活动影响较大。
考向2海洋的开发和保护读江苏省海岸示意图,完成3~4题。
3.关于连云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春季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②实施海水淡化工程是解决当前用水紧张的主要途径③海洋空间利用的主要方式是港口建设和海洋运输④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潮汐能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连云港降水集中在夏季,春季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①正确;海水淡化工程需要强大的资金及技术支持,目前不是解决当前用水紧张的主要途径,②错误;海洋空间利用的主要方式是港口建设和海洋运输,③正确;连云港不适合大规模开发潮汐能,④错误.4.近年来,江苏海域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主要目的是()A.便于检修渔船,发展生态渔业B.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C.防治赤潮、咸潮等污染问题D.推动近海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我国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主要目的是给鱼类的繁殖提供时间,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故B项正确。
探究二维护海洋权益考向1海洋权益的组成读海洋空间的划分图,完成5~6题。
5.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C海域为甲国的()A.领海B.毗连区C.专属经济区D.大陆架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C海域为领海基线以外12~24海里的区域,为毗连区。
发展向海经济的建议
![发展向海经济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f3af5ec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e.png)
发展向海经济的建议
1.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加大对海洋科技研究的投入,支持海洋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研究工作,鼓励企业进行海洋技术创新。
培养高素质的海洋科技人才,加强国际海洋科技合作与交流,提升我国在海洋科技领域的竞争力。
2. 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推动传统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如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培育和发展新兴海洋产业,如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工程装备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制定和完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加强对海洋污染的治理和监管。
推进海洋生态修复工程,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深化海洋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海洋合作组织和机制,加强与沿海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向海经济的融合,拓展海外市场,促进海洋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利用。
5.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政府应加大对向海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相关的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向海经济领域。
同时,建立健全的海洋经济统计体系和考核评价机制,为向海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发展向海经济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保护海洋环境、深化国际合作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等措施,可以推动我国向海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高中地理】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高中地理】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1347803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2.png)
从地质角度看: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
3、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维护海洋权益
我国领海相关
钓鱼岛既不是无主岛,也不是琉球群岛的组成部分,而是我国台湾省的附属岛屿
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3、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一带九区多点”的海洋经济开发格局
案例
“一带九区多点”的海洋经济开发格局
案例
海洋的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合理创造更多发展空间,如围填海造陆、现代化港口、跨海桥梁和海底隧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开发更多资源,例如,提高海洋资源勘探技术,推进形成储近用远的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格局,积极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 第三,升级海洋产业结构。改造和升级传统海洋重化工业,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海洋服务业。我国海洋经济开发需要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开展蓝色海湾整治等工作,实现海洋经济绿色发展。
规划主体功能区的作用: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规划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我国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
建设主体功能区
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地理背景
我国必须集约利用土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人均可利用水资源评价
建设主体功能区
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地理背景
我国区域开发受到自然资源实际情况的制约,水资源短缺区域不利于大规模开发,如过度开发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我国生态脆弱性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国家海洋战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建设海洋强国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中提出,2016年,我国将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制定国家海洋战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建设海洋强国。
据了解,“十二五”时期,我国海洋规划提出的主要指标圆满完成。
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8.1%,到“十二五”期末,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近9.6%,涉海就业人员超过3500万人,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贡献率达到60%,稳步增长的“蓝色经济”正在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
“十三五”时期,我国将进一步拓宽促进海洋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统筹推进特色海洋产业园区、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等建设,加强对海洋产业核心技术的攻坚力度,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
重点推进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海洋油气管道保护、南极活动管理立法进程,加快推进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律的修改,夯实“依法治海”基础。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
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报告中指出,2015年,“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现。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丝路基金投入运营,国际产能合作步伐加快,高铁、核电等中国装备走出去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6年,我国将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统筹国内区域开发开放与国际经济合作,共同打造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推动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人文交流。
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
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使“一带一路”成为和平友谊纽带、共同繁荣之路。
科技
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启动一批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报告中指出,2015年,在科技领域一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三代核电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国产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十二五”时期,科技创新实现重大突破。
量子通信、中微子振荡、高温铁基超导等基础研究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等项目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16年,我国将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提高实体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完善高新
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税收优惠政策。
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
加快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再建设一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二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砍掉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缛节。
实施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完善股权期权税收优惠政策和分红奖励办法,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启动一批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壮大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到2020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环保
重点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报告中指出,我国将重点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拳治理水污染,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和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支持推广节能环保先进技术装备,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我国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十三五”时期,我国将重点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
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
今后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3%、15%、18%,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特别是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
持之以恒,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在2016年的工作中,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
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力推进,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
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
着力抓好减少燃煤排放和机动车排放。
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
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
加快淘汰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燃煤锅炉。
增加天然气供应,完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发展扶持政策,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鼓励秸秆资源化利用,减少直接焚烧。
全面推广车用燃油国五标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380万辆。
在重点区域实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和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对排污企业全面实行在线监测。
强化环境保护督察。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必须严格执行,对超排偷排者必须严厉打击,对姑息纵容者必须严肃追究。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扩大绿色环保标准覆盖面。
支持推广节能环保先进技术装
备,广泛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加大建筑节能改造力度,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
开展全民节能、节水行动,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我国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实行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继续治理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
版权声明中国海洋网致力于好文推送,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实原作者姓名,在这里对你们表示深深的歉意。
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
海洋网推荐:
您可发送以下数字,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回复'1'查看:扬帆·海洋| 江苏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回复'2'查看:《海洋气象发展规划(2016年~2025年)》印发实现海洋气象业务跨越发展回复'3'查看:2016年水下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出炉看到第一张我就惊呆了回复'4'查看:她被称为“鲨鱼妈妈”能与鲨鱼沟通交流20年里从活鲨鱼口中取出100多个带血的鱼钩回复'5'查看:这是大海想对人类说的话,你听听……
分享: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或朋友圈。
关注:微信公众号中搜“海洋网”订阅。
互动: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直接回复。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