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高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专题测试A卷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综合练习(一)附答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综合练习(一)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d7a8bcb9d528ea81c779d1.png)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综合练习(一)附答案(100分钟120分)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颛.臾(zhuān) 虎兕.(sì) 压榨.(zhà) 缔.造(dì)B.久蛰.(zhé) 庠.序(xiánɡ) 孝悌.(dì) 嫉.恨(jì)C.悼.念(diào) 后嗣.(sì) 祈.祷(qǐ) 赎.罪(shú)D.干戈.(ɡē) 社稷.(jì) 饿莩.(fú) 磐.石(pán) 【解析】选A。
B项,“悌”应读tì,“嫉”应读jí;C项,“悼”应读dào,“祈”应读qí;D项,“莩”应读piǎo。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D.故远人..不服【解析】选D。
远人:古今都是“远方的人”的意思。
A项,有事:古义是用兵,今义是有事情。
B项,无望:古义是不要希望,今义是没有希望。
C项,可以:古义是两个词,可以凭借,今义是a.表示可能或能够;b.表示许可;c.表示值得。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的眼前豁然开朗....,两边的大草原绿茵茵的,铺展开来,与远处的山川相接;毡房朵朵,一字排开,如花盛开。
B.营养餐出问题让人痛心,不仅受伤害人数众多,而且影响的都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对孩子身体的危害性不言而喻....。
C.专家担忧地说,无人化战争将使联合国失去牵制能力,那么强国就会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嚣张的面孔,而弱国则只能表现出义愤填膺....的可怜样子。
D.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进入土壤的污染物一时难以被发现,一旦进入又无法排除出来,发现土壤被污染时为时已晚,即使杜绝了污染源也可能无济于事....。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阶段综合测试(1)及答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阶段综合测试(1)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52992367ec102de2bd8920.png)
阶段综合测试一(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纵观中国古代文化史,会发现一个现象:凡是大师巨擘,往往一门数杰。
诸如汉魏三曹、西晋三张、宋代三苏、明代三袁……这样的佳话,不胜枚举。
如此独特的中国式文化现象,与一门特殊的学问——“家学”的关系密不可分。
钱穆先生认为,一个家族对于后世子孙的期冀无外乎“一则希望其能具孝友之内行,一则希望其能有经籍文史学业之修养。
此两种希望,并合成为当时共同之家教。
其前一项之表现,则成为家风;后一项之表现,则成为家学”。
先秦时期,记载学术、文化的简牍十分珍贵,朝廷藏之秘府,遣职官专守,文化被垄断,因而有“学在官府”之说;又由于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宗法制度的确立,逐渐出现了父死子继、子承父业的情形。
于是,掌握文化知识的为官者,业有专守,不传他人,只传弟子。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了诸如儒、道、法、医等不同学派,各家后人、弟子视其学术为衣钵,历代传承,这是早期家学形成的另一重要途径。
至魏晋南北朝,家学从内容和规模上都有了突破。
此前,两汉家学受独尊儒术的影响,内容多以经学为主。
魏晋南北朝时文化政策变得宽松,儒家不再独大,史学、医学、文学、书法、绘画、玄学、天文历法、科技等,都成为世族家学的内容。
在选官制度方面,魏晋南北朝一改两汉注重考察品行的“察举制”,采用“九品中正制”,品评人物,择优入仕,把“家世”与品行才能同时列为考察对象。
至此,学业与门庭形成了相因相成的关系,要想力保门第不衰,唯有“籍家门人才济济,簪缨相继,同族引援”。
由此,家学的传承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形势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家学的一大优势,就是能提供较早开展“开蒙教育”的条件,尤其世家子弟往往三四岁便开始接触史书典籍。
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回忆童年生活时说,自己从四岁开始,就要每天在父母面前背诵儒家经典、唐诗宋词。
与官学相比,家学最大的特点在于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亲师合一,倾囊相授。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测试 苏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测试 苏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0ff07bead5bbfd0a79567365.png)
第一专题测试一、基础知识(共6小题,每题3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A.肤.(fū)浅抹.(mā)杀诅.(zú)咒深切悼.(dào)念B.诬蔑.(miè)磐.(pán)石赎.(shú)坚毅不挠.(ráo)C.社稷.(jì)饿莩.(fú)孝悌.(tì)贼氛方炽.(chè)D.虎兕.(sì)勖.(xù)勉鸡豚.(tún)荒烟蔓.(màn)草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不可估量骇人听闻从容不迫我行我素五十步笑百步B.大失所望休戚相关饱经风霜毫不相干不经一事不长一智C.不言而喻变乱纷乘卓有成效等量齐观惊天地泣鬼神D.鞠躬尽萃经世济民祸起萧墙坚如磐石即来之则安之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_____。
②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_____的情况公诸于众。
③本世纪下半叶,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又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经过艰辛的探索,_____成功地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④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_____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A.摸索骇人听闻终于即使B.探索骇人听闻最终即使C.摸索耸人听闻终于倘若D.探索耸人听闻最终倘若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勤奋和天才息息相关....,没有先验论的天才,但是有勤学苦练、以汗水灌溉出来的天才。
B.宋代文学家苏东坡遭政敌陷害,被贬黄州,虽然身处逆境,但他却安之若素....。
C.继2005年8月日本发表防卫白皮书后,日本外务大臣麻生太郎在2006年11月初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就中国军费问题大放厥词....。
D.我再三向他解释事情的原委,可他就是不听,真是不言而喻....。
苏教版-语文-高二-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一专题综合测试B卷
![苏教版-语文-高二-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一专题综合测试B卷](https://img.taocdn.com/s3/m/abd1fc2af8c75fbfc67db297.png)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一专题综合测试卷(B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5分)1.下面加点的词语注音全对的一组是(3分) ( )A.社稷.(jì)抹杀.(mǒ)抔.不黄土(póu)B.虎兕.(sì)肇造.(zhào)鸡豚.狗彘(zhú)C.饿莩.(fú)芜.杂(wú)贼氛方炽.(chì)D.庠.序(xiánɡ)孝悌.(dì)荒烟蔓.草(mà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4月11日,南师大文学院高朝俊教授来我校为高三师生作了一场“文体自选与形式规范”的作文讲座,多次赢得全场瓦釜雷鸣....般的掌声。
B.围观的市民对男青年的做法不赞一词....,纷纷指责他骑马上下班是“搞噱头”、“哗众取宠”、“威胁交通安全”。
C.面对方兴未艾....的中国3G市场,各通信设备厂商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招数,期待在未来中国3G设备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和更大的市场份额。
D.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其缺乏。
3.下面是关于“感恩教育”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
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
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近年来,不少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都要求学生给父母洗一次脚。
这引发了有关人士的质疑:①?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知恩图报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②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生理与心理的差异和特点,只是简单地采取③,恐怕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④。
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且牵涉到很多方面,它需要⑤4.著名作家严文井对寓言有如下形象的表述,请你将严文井的话用简明直白的语言表达出来,不超过30个字。
(4分)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寓言是一座奇妙的桥梁,走过它,你的行囊里就装满了很多好东西,你也长大了,变得美丽了。
高中语文 第1单元综合测试 苏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第1单元综合测试 苏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0e1ac4a66f1aff00bed51e80.png)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悲剧美的音乐诠释①悲剧美是美学的主要范畴之一。
它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而且往往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音乐中的悲剧美是整个艺术悲剧美的重要的、极有光彩的组成部分。
它把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加以集中、浓缩,以音乐所特有的表情效果使人们在苍凉悲愤或慷慨激昂的感受中,获得音乐美的体验。
②悲剧美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用语“悲剧”,也不同于戏剧体裁中的悲剧,而是作为美的一种存在形态,即具有悲剧因素的客体对象,所以它既与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戏剧体裁中的悲剧有着内在联系,又具有本质区别。
美学悲剧包括了人类历史上、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不幸和苦难的事件,包括了一切艺术对这种苦难现象的表现。
悲剧性的审美意义“是具有正面素质或英雄性格的人物,在具有必然性的社会矛盾剧烈冲突中,遭到不应有的、但又是有必然性的失败、死亡或痛苦,从而引起人的悲痛、同情、奋发的一种审美特性”。
悲剧本质上与崇高相通或类似,必须能使人兴奋兴起,提高精神境界,产生审美愉悦。
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人们通常都承认悲剧是崇高的最高、最深的一种”。
这表明悲剧是一种富于哲理性、崇高的艺术。
不过,并非所有的崇高都是悲剧,也不是所有的悲剧都属于崇高,那些表现英雄牺牲的悲剧性,具有震撼力,本身就与崇高相通。
但具有正面素质的“小人物”的悲剧则是在社会生活中遭到不应有的痛苦而引起人们同情、沉思。
这类悲剧性与崇高相去甚远。
然而悲剧的效果就在于通过描写人类类似的苦难,来引起人民的恐惧与怜悯,从而净化和陶冶情操。
③大多数美学家认为,悲剧除了痛感之外还能给人一种深层次的快感。
音乐作品中存在大量以悲为美的现象,亚里士多德有过这样的解释:“怜悯和恐惧是人们最容易滋生的两种情感,必须用悲剧、音乐等艺术手段,将这些容易滋生的、过分强烈的、搅乱平静生活的情感宣泄净化,而重新回复心理平衡。
2021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之季氏将伐颛臾》专练 苏教版必修4
![2021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之季氏将伐颛臾》专练 苏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ab76f90033d4b14e842468d5.png)
2021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之季氏将伐颛臾》专练苏教版必修4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论语》)注:划横线加阴影,为重要语句翻译:(一)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指用兵。
B.陈力就.列就:走向,这里是担任的意思。
C.不患.寡而患不均患:担心D.无乃尔是过.与过:过错,名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是社稷之臣也.曰:“非我也.,兵也”。
B.固而.近于费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C.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斧斤以.时入山林D.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3.下列对《季氏将伐颛臾》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引用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以及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强化了论辩力与说服力。
B.本文也是一篇驳论文,先驳后立,破中有立。
孔子与弟子三次对话,第一次批评学生没尽到职责,第二次阐述反对讨伐的理由,第三次提出自己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C.孔子旗帜鲜明地反对季氏伐颛臾,充分体现了“当仁不让”的精神;而“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的精辟论断亦可见出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与政治见地。
D.孔子对弟子一般直呼其名,名后加“也”,语调舒缓而亲切。
而文中三次直呼“求”,语气急促,传达出孔子责备的神态。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6分)(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2)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这句话中,哪个字可以表明孔子对学生的态度?孔子为什么有这样的态度? (3分)(二)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B.陈力就列就:充任C.不患寡而患不均患:担心D.相夫子相:察看2.下列各组语句,全都体现孔子“治国安邦”思想的一组是(3分)①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②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③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④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⑤既来之,则安之⑥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⑥D.①⑤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主要通过叙写孔子与其弟子冉有、季路的对话,批驳了季氏企图吞并颛臾的野心,驳斥有力。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阶段测试一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阶段测试一](https://img.taocdn.com/s3/m/d42896456294dd88d1d26bac.png)
阶段测试一(专题一我有一个梦想)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2019·天津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第1题。
在寒冷的极区,人们举目瞭望,常常看到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极光。
天幕上,群星闪烁,静静地俯瞰着黑魆魆的地面。
突然,在大熊星座中____________出一缕彩虹般的神奇光带,如烟似雾,摇曳不定,最后化成一个硕大无比的光环,萦绕在北斗星的周围,宛如皓月当空,向大地倾泻下一片光华。
极光形状各异,世界上简直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极光形体。
极光运动所造成的____________的瑰丽景象,时动时静,变幻莫测,是大自然这个魔法师,以苍穹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活剧。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有极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五颜六色去描绘。
其本色不外乎红、绿、紫、蓝、白、黄,可是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____________的手法,将隐显明暗组合起来,一下子就变成了神奇的万花筒。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A.飘洒瞬息万变出神入化B.散落瞬息万变鬼斧神工C.散落浩如烟海出神入化D.飘洒浩如烟海鬼斧神工解析:选A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飘洒”,飘落,从上往下散落;“散落”,分散地往下落。
语境是形容“一缕”“彩虹光带”,“飘洒”能体现其飘拂之姿,应选“飘洒”。
第二处,“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千变万化,形容变化很快、很多;“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前者形容变化快、多,后者形容丰富。
语境是形容“景象”,从后文“变幻莫测”看,强调变化之多,应选“瞬息万变”。
第三处,“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的技艺非常精细巧妙,好像不是人工所能制成。
语境是把大自然比作画家,突出其技艺的绝妙,从使用对象来看,应选“出神入化”。
故选A。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A.惊悉家父..仙逝,足下不胜哀伤,特致沉痛哀悼。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测及答案.doc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测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dceae8935ef7ba0d4a733bf0.png)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1. 下列加横线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A. 纷繁芜杂(wú)驱逐(qū)卓有成效(zuó)空白(kōng)B. 诽谤(fěi)嫉恨(jí)诅咒(zǔ)豁然开朗(huò)C. 储备(chǔ)披露真情(luò)坚如磐石(pán)立功赎罪(shú)D. 疲乏(pí)履行义务(lǔ)拯救灵魂(zhěng)瞭望哨所(liào)2.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神圣使命与时具进兑现承诺隔离考场B. 倍受压迫提醒注意蜿蜒曲折义愤填赝C. 痛苦煎熬倚老卖老销声匿迹携手并进D. 雕梁画栋凭心而论不言而喻沙漠绿洲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疾病。
③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了。
A. 窜改驱除融解B. 篡改祛除融解C. 窜改祛除溶解D. 篡改驱除溶解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B. 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
C. 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D. 高县长说:“全县就你一个人当上了全国劳模,无论怎么说也是凤毛麟角了!”5.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 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B.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C. 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注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的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第一模块季氏将伐颛臾练习 苏教版必修4 试题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第一模块季氏将伐颛臾练习 苏教版必修4 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15d23e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0.png)
【2012优化方案 练习】语文必修第四册(配苏教版)第一专题第一模块季氏将伐颛臾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1.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乃尔是过.与 过:过错 B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舍:舍弃,回避 C .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辅助 D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倾:倾诉 解析:选B 。
A.过:责备。
C.相: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D.倾:倾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不能者.止B.⎩⎪⎨⎪⎧且在邦域之.中矣既来之,则安之.C.⎩⎪⎨⎪⎧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D.⎩⎪⎨⎪⎧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解析:选D 。
都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A 项,助词,表示停顿/代词,……的人;B 项,结构助词,的/代词,他们,代远人;C 项,连词,表示假设,那么/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就。
3.以下五句话中,全都体现孔子治国安邦原则的一组是( ) ①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②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③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④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⑤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D .①③⑤解析:选B 。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4)专题四 专题检测(附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4)专题四 专题检测(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e743687fd5360cba1adb65.png)
专题四专题检测(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桎梏.(ɡù)舀.水(yǎo)潜.规则(qiǎn) 鲜.为人知(xiǎn)B.轻侮.(wǔ) 殉.职(xún)拎.东西(līn) 削.为平地(xiāo)C.祈.求(qí) 扼腕.(wàn)馏.馒头(liù) 厚此薄.彼(bó)D.迄.今(qì) 惶.恐(huánɡ)逻辑.学(ji) 与.人为善(yù)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枉然软肋观相台偃旗息鼓B.沧桑布署经纪人雷霆万钧C.祥和偶像摄像机溃不成军D.陷井崩塌演讲词作璧上观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最近两天,京津地区、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汉水流域、贵州等地的日平均气温达到了入夏以来的最高值。
B.《新民丛报》虽然名为“报”,其实却是期刊,是梁启超等人于1902年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曾产生过较大影响。
C.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他不得不认真思考公司的业绩为什么会下滑,怎样才能打开产品的销路?D.新鲜大米,手感滑爽,米粒光洁,透明度好,腹白很小(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做出的米饭清香可口。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增强地震安全意识,提高同学们在遭遇地震时的处置及防范能力,掌握一定的地震预防及逃生自救知识在学校教育中至关重要。
2021年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1 苏教版必修4
![2021年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1 苏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ddc29d08a58da0116d1749ba.png)
2021年高中语文综合检测1 苏教版必修4一、基础知识(1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桎梏.( gào)笞.刑(chī)针砭.(biān) 不肖.子孙(xiāo) B.肇.事(zhào)恫.吓(dòng)抽搐.(xù)不可估量.(liáng) C.犄.角(jī)拙.劣(zhuō)铿.锵(kēng)荷.枪实弹(hè) D.连累.(lěi)玉砌.(qiè)伺.候(cì)载歌载.舞(zà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编篡立杆见影良辰美景缄口不语B.贤慧耳熟能详战死疆场袖手旁观C.暮蔼繁文褥节江山社稷艰苦卓绝D.缥缈渊远流长恻隐之心金璧辉煌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⑴那些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人,不仅为正人君子所,还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
⑵从五岁那年起,他就离开了生养他的故乡,远涉重洋。
至今他还他乡。
⑶新上任的检察长衣着,其貌不扬,但在会上他那刚毅的神色似乎在告诉人们什么。
A.不耻作客俭朴 B.不耻做客简朴C.不齿做客俭朴 D.不齿作客简朴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田锋回头看了一眼被自己甩在后面的其他选手,微微一笑,并依靠这种五十步笑百步......的自豪,向终点线奋力冲刺。
B.敌人正要炸毁桥梁,我们的部队及时赶到,使敌人功败..。
..垂成C.假期本是孩子童年色彩最为缤纷的时候,然而家长的好大喜功....,却让孩子在负担重重的培训、补课中失去了童年的梦想。
D.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要反复训练,有人计算过,一个好习惯至少要重复21次才有可能巩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们不能否认,今年学校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B.这个观点,最近报刊上提出了一些异议,我认为是正确的。
C.本市交通、公安部门未雨绸缪,在春运高峰到来之前,推出18条排堵保畅新措施,以防止出现客流大面积、长时间拥堵现象的发生。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专题测试卷.doc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专题测试卷.doc](https://img.taocdn.com/s3/m/368387019e314332386893ef.png)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专题测试卷试题命制:林晓萍、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下列加点宁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不可估fi liang白雪皑堂di歧视qiB.数罟不入湾池CU编攀zuan繁羞丛杂WUC.见现dui畛罪shu贼氛方釈zhiD.嫉恨ji后嗣si卓有成效zhud】2.下列句了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偌言。
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
B.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留沙中拯救上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罄石上的时候。
C.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趁,黄花岗上一杯土,犹淹没于荒烟蔓草间。
D.听善于表达的人说话,常常不知不觉中时间飞逝,生动活泼的语言能让人获得精神的亨受;反之, 枯躁干瘪的语言使人感到无味而生厌,官腔套话更是在糟塌语言。
】3.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心浮气躁历来是学习的大敌,心不在焉,这罟和生,“糊猶、屁股坐不住”,不可能学深学透。
B.他的发言,头绪纷繁,逻辑混乱,听来听去,始终叫人不可理喻。
C.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没有吃不了的苦和忍不下的气,眼前的这个男人对严峻的生活早已寥D.写作不仅要有好的构思立意,还要具备积极的修辞意识,所谓“肓乙无支,.彳了而不麵”。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合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B.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在起草“宪法”和“独立宣言”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答应每一个美国人给予他们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C.凭借这信心,我们能够将我们国家吵耳的纷争,转化为歌颂手足深情的优美交响乐章;凭借这信心,我们可以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挣扎、一起为自山奋斗,因为我们深深知道有一天会一同获得自山。
D.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专题参考答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专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cc859d767f5acfa0c7cdab.png)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专题参考答案1.答案:D( A项中“抹”应为“mǒ”,“诅”应为“zǔ”。
B项中“挠”应为“náo”。
C 项中“莩”应为“piǎo”,“炽”应为“chì”)2.答案:D(萃—瘁,即—既)3.答案:A(探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难;摸索:试探着行进。
对应“黑暗中”,所以选“摸索”。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发生了坏事。
耸人听闻:原指听了世人听了使人震惊。
故用“骇人听闻”。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后出现的情况。
最终:最后,末了。
即使:表示假设兼让步,常和“也”搭配。
倘若:表示假设,常和“就”.“那么”搭配)4.答案:D(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此处应为“不可理喻”) 5.答案:B(A句是多重否定使意义相反,应删去“不再”。
C句成分残缺,应在最后加上“工作”。
D句是搭配不当,“涨价已经过去”不搭配,应是“涨价危机已经过去”)6、B7、B8、D9、C 10、C 11、D12.答案物质财富充裕的美国社会;生活在贫穷困苦中的黑人社会。
13.答案美国是黑人的故乡、家园,他们本应该是美国的主人,但现实却是他们得不到自由、民主,得不到幸福生活,正如流亡者一样。
14.答案给予所有的美国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15.答案(1)比喻没有实践的诺言;(2)以资金不足为借口,拒不履行给黑人以生活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16.答案这10年香港走过一条不平凡的道路,令人悲喜交集。
10年来,香港遏制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充满艰难的挑战,但最终战胜了困难,在摸索中积累了经验。
同时探索出“一国两制”的成功道路,取得了难能可贵的成绩。
17.答案①“始终有你”,标题简洁,温馨亲切,犹如拉家常,拉近了与听众的心理距离。
②“始终有你”是香港的一首流行歌曲的名字,以它为标题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③与结尾的“我相信未来10年,香港可以做得更好,因为香港始终有你”形成呼应关系,使文章结构完整。
高中语文综合练习1 苏教版 必修4
![高中语文综合练习1 苏教版 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51e2b2c7f8c75fbfc67db22d.png)
语文苏教版必修4 综合练习1注意:1、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共23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27分)一、(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饿殍( piǎo )孝悌( dì)厚德载物( zài )乍暖还寒( zhà)B、猿猱( náo )嫉恨( jì)大放厥词( jué)雕栏玉砌( qiè)C、蛤蟆( há)镣铐( liào)卓有成效( zhuó)渚清沙白( zhǔ)D、恫吓( hè)栈道( jiàn )商贾云集 ( gǔ)纷繁芜杂(wú)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A、暮蔼编纂春意阑珊漂伦憔悴B、肤浅磐石遮天敝日秋风萧瑟C、聒噪纳粹仓皇失措豁然开朗D、恻隐寒喧良晨美景摧眉折腰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⑴我国的《婚姻法》明确规定,夫妻间有互相的义务。
⑵当人们能够从各方面看见他被人用绳子和皮条绑在刑台的轮盘上的时候,场内了一阵笑声和喊声……⑶他病了,不肯来参加这次宴会。
A、抚养爆发推脱B、抚养暴发推脱C、扶养暴发推托D、扶养爆发推托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考生在考试前的一周里应特别注意劳逸结合,调整心态,做到夙兴夜寐....,有规律地起居作息。
B、去年,试制工作遇上了难题,大家提出了种种解决方案,可屡试不爽....,多亏陈总指点才渡过了难关。
C、为了应付高考,老师越教越细,学生越学越碎,其结果是肢解了一篇篇美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D、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总揽全局,运筹帷幄....,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破解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难题。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事实告诉我们,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时空限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专题测试A卷·基础知识测控·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A.肤(fū)浅抹(mā)杀诅(zú)咒深切悼(dào)念B.诬蔑(miè)磐(pán)石赎(shú)坚毅不挠(ráo)C.巴社稷(jì)饿莩(fú)孝悌(tì)贼氛方炽(chè)D.虎兕(sì)勖(xù)勉鸡豚(tún)荒烟蔓(màn)草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璀璨弃甲曳兵温馨祸起箫墙B.庠序分崩离析湮没至理名言C.编纂语焉不祥萎缩买椟还珠D.枷锁怒涛排壑拯救安知若素3.选出依次填人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_____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____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_____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____ 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A.也许毕竟甚至然而B.即使毕竟还有然而C.也许但是还有而且D.甚至但是甚至而且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河内凶,则移粟于河东。
B.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C.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D.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杀有功之人。
5.下面句子翻译有错误的一句是()A.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现在那颛臾,(城郭)坚固而且跟费接近,现在(如果)不攻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
B.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因为财物平均分配,就无所谓贫;上下和好共处,就无所谓人口少;上下相安无事,国家就无倾覆的危险。
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七十岁的老人穿上丝衣吃上肉食,老百姓不饥饿挨冻,这样还不能称王的人,从来还没有。
D.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那么这次战斗的价值,简直可以让人对天地惊恐,对鬼神哭泣,和武昌起义那次战斗一同永垂不朽。
6.下面是对本专题文章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在这部文集中,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倡“礼治”。
《季氏将伐颛臾》记述孔子坚守大义,说明季氏不可伐颛臾的道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礼治”的主张。
B.《寡人之于国也》在说理中采用了“欲擒故纵”的论辩手法,孟子使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使梁惠王说出“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引他上套,从而向他说明了他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质的差别,打消了梁惠王的矜傲情绪,为下面孟子提出的治国之策能够为梁惠王所接受作了铺垫。
C.《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由于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二人一生的友谊为基础,所以文中对马克思的称谓使用了“思想家”“巨人”“科学巨匠”“革命家”等,表现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超越客观评价的敬仰与悼念。
D.《我有一个梦想》中作者将《宪法》、《独立宣言》和《解放黑奴宣言》作为自己的依据,抨击了美国社会对待黑人的种种不公平现象,号召大家行动起来,投入到争取平等权利和自由的斗争中去,为黑人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二、诗歌鉴赏(10分)阅读下面黄兴为纪念黄花岗起义烈士写的《蝶恋花》,回答问题。
转眼黄花看发处,为嘱西风,暂把香笼住。
待酿满枝清艳露,和风吹上无情墓。
回首羊城三月暮,血肉纷飞,气直吞狂虏。
事败垂成原鼠子,英雄地下长无语。
⑴摘出表现黄花岗起义的词句(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黄兴认为黄花岗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词中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根据课文默写填空。
(8分)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季氏将伐颛臾》②吾恐季孙之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上)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子》四、课内阅读(28分)阅读一然而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
100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的流亡者。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就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我们是为了要求兑现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的。
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在起草《宪法》和《独立宣言》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
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
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
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1.第一段画线句子中“物质充裕的海洋”和“穷困的孤岛”各喻指什么?(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作者说黑人“是故土家园的流亡者”?谈谈你的理解。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段“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一句中,“这项神圣的义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段画线句子中的“空头支票”比喻什么?画线句子的含意是什么?(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5.选出下列“数”字读音与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①数罟不入洿池②数口之家③范增数目项王④媒人去数日⑤识盈虚之有数A.①②B.②③C.④⑤D.②④6.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3分)()A.谷不可胜食也/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B.勿夺其时/夺项王天下者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非常之谋难于猝发D.非我也,兵也/行军用兵之道7.翻译下列各句:(12分)①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五、拓展阅读(24分)悼念乔治•桑(法)雨果我为一位死者哭泣,我向这位不朽者致敬。
昔日我曾爱慕过她,钦佩过她,崇敬过她,而今,在死神带来的庄严肃穆之中,我出神地凝视着她。
我祝贺她,因为她所做的是伟大的;我感激她,因为她所做的是美好的。
我记得曾经有一天,我给她写过这样的话:“感谢您,您的灵魂是如此伟大。
”难道说我们真的失去她了吗?不。
那些高大的身影虽然与世长辞,然而他们并未真正消失。
远非如此,人们甚至可以说他们已经自我完成。
他们在某种形式下消失了,但是在另一种形式中犹可见。
这真是崇高的变容。
人类的躯体乃是一种遮掩。
它能将神化的真正面貌——思想——遮掩起来。
乔治•桑就是一种思想,她从肉体中超脱出来,自由自在,虽死犹生,永垂不朽。
啊,自由的女神!乔治•桑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其他的伟人都是男子,惟独她是伟大的女性。
在本世纪,法国革命的结束与人类革命的开始都是顺乎天理的,男女平等作为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一部分,一个伟大的女性是必不可少的。
妇女应该显示出,她们不仅保持天使般的禀性,而且还具有我们男子的才华。
她们不仅应有强韧的力量,也要不失其温柔的禀性。
乔治•桑就是这类女性的典范。
当法兰西遭到人们的凌辱时,完全需要有人挺身而出,为她争光载誉。
乔治•桑永远是本世纪的光荣,永远是我们法兰西的骄傲。
这位荣誉等身的女性是完美无缺的。
他像巴贝斯①一样有着一颗伟大的心;她像巴尔扎克一样有着伟大的精神;她像拉马丁一样有着伟大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