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家乡》教学设计
《可爱的家乡》教案设计
《可爱的家乡》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关于家乡的自然、人文景观的基本知识。
3. 提高学生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景观:山脉、河流、气候等。
2. 家乡的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名人、传统节日等。
3. 家乡的特色美食、特产和民间艺术。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家乡的自然、人文景观及其特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家乡的特色美食、特产和民间艺术。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们互相分享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家乡的认识。
2. 讲解家乡的自然景观:介绍家乡的山脉、河流、气候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
3. 讲解家乡的人文景观:介绍家乡的历史、文化、名人、传统节日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文底蕴。
4. 分析家乡的特色美食、特产和民间艺术:讲解家乡的特色美食、特产和民间艺术,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分享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1. 家乡的经济与发展:工农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
2. 家乡的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等。
3. 家乡的人民生活:生活方式、社会福利、教育医疗等。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比较分析法,对比家乡过去和现在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历程。
2. 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家乡的经济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采用调查问卷法,让学生了解家乡人民的生活状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可爱的家乡》教案设计
《可爱的家乡》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途径,了解家乡的特色;(2)运用图片、文字、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家乡的风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2)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3)提高学生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家乡的特色;(2)如何培养学生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特色;2. 运用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方法,了解家乡的风貌;3. 利用图片、文字、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家乡的风貌;4.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家乡相关资料、图片、课件等;2. 学生准备:收集家乡的图片、文字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家乡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风光;(2)引导学生谈论家乡的特色,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2. 课堂探究(1)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对家乡的了解,分享收集到的资料;(2)小组展示:各小组展示调查成果,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3)问题解决:针对家乡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家乡的环境。
3. 实践环节(1)让学生动手制作家乡的手抄报,展示家乡的特色;(2)组织学生进行家乡环境调查,提出保护家乡环境的建议。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2)引导学生树立保护家乡、热爱家乡的意识。
5. 课后作业(1)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表达对家乡的热爱;(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乡环境保护活动,将所学付诸实践。
《可爱的家乡》教案
《可爱的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通过调查、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等方面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意愿。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2. 家乡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风景名胜、传统建筑等。
3. 家乡的民俗文化:方言、传统节日、民间艺术、风俗习惯等。
4. 家乡的经济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主要产业及特色产品。
5. 家乡的社会变迁:历史沿革、重要事件、未来发展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家乡的发展与变迁,激发学生的家乡情怀。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调查法、讨论法、比较法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特点。
2. 运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3.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家乡的风土人情。
4. 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课时本教案共需5课时,每课时40分钟。
第一课时:家乡的自然环境第二课时:家乡的人文景观第三课时:家乡的民俗文化第四课时:家乡的经济发展第五课时:家乡的社会变迁与未来发展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美丽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即家乡的经济发展。
3. 教学环节:a. 让学生举例说明家乡的主要产业及特色产品。
b. 通过查阅资料或实地考察,了解家乡经济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c. 讨论如何发挥家乡的优势,推动经济发展。
七、作业布置1. 调查家乡的产业发展现状,了解家乡特色产品的市场前景。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发展变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社会变迁。
《可爱的家乡》教案
《可爱的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通过调查、观察、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家乡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地域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
2. 家乡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名胜古迹、重要人物等。
3. 家乡的民俗文化:传统节日、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等。
4. 家乡的发展变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变化等。
5. 家乡的未来规划:城市规划、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家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运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家乡实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家乡的特点。
4. 利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比较家乡与其他地方的不同之处,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家乡资料,如图片、视频、书籍等。
2. 安排学生进行家乡实地考察,收集相关信息。
3. 设计好调查问卷,让学生进行家乡调查。
4. 准备好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认识程度,包括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等方面的了解。
2. 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包括调查、讨论、分享等方面的表现。
3. 学生的家乡情怀,包括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表达。
4. 学生对家乡未来规划的建议和想法,以及对家乡发展的关注程度。
六、教学活动安排:1. 第一课时:家乡的自然环境a. 导入: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家乡的自然环境的了解。
b. 课程内容: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
c. 实例分析:分析家乡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d. 作业:让学生课后调查家乡的自然环境变化及其影响。
2. 第二课时:家乡的人文景观a.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爱的家乡》教案设计
《可爱的家乡》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通过调查、收集、整理信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地形地貌等。
2. 家乡的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
3. 家乡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等。
4. 家乡的人民生活:生活方式、社会福利、教育医疗等。
5. 家乡的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家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家乡调查任务。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家乡的实例,理解家乡的发展特点。
4. 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比较家乡与其他地方的不同之处。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家乡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
2. 准备家乡的地图、调查表等教学工具。
3. 安排学生进行家乡调查实践活动。
教案第一课时:家乡的自然环境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对家乡的自然环境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活动: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地形地貌等内容。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家乡自然环境对家乡发展的影响。
第二课时:家乡的人文景观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对家乡的人文景观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活动:介绍家乡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内容。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家乡人文景观对家乡发展的影响。
第三课时:家乡的经济发展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对家乡的经济发展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活动:介绍家乡的产业结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等内容。
《可爱的家乡》教案设计
《可爱的家乡》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家乡的地理位置与特点1.1 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性。
掌握家乡的自然地理特点。
培养学生的家乡自豪感。
1.2 教学内容:家乡的地理位置:经纬度、相邻地区。
家乡的自然地理特点:地形、气候、水资源。
1.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家乡地图、自然景观等图片。
视频资料:播放家乡自然风光视频。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乡的特点及对自己的影响。
1.4 教学评价:学生能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学生能理解家乡自然环境对生活的影响。
第二章:家乡的历史与文化2.1 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历史发展脉络。
掌握家乡的主要文化传统。
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2.2 教学内容:家乡的历史:重要历史事件、知名历史人物。
家乡的文化传统:民俗、艺术、传统节日。
2.3 教学方法:故事讲解:讲述家乡的历史故事与文化传说。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历史遗迹与文化场所。
小组展示:学生分组展示家乡的历史与文化特色。
2.4 教学评价:学生能概述家乡的历史发展。
学生能列举家乡的主要文化传统。
第三章:家乡的自然资源与利用3.1 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种类及特点。
掌握家乡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
3.2 教学内容:家乡的自然资源:土地、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农业、工业、旅游业等。
3.3 教学方法:数据展示:展示家乡自然资源的数据资料。
案例分析:分析家乡自然资源利用的成功案例。
小组讨论:讨论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及方法。
3.4 教学评价:学生能描述家乡的主要自然资源。
学生能理解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第四章: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4.1 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掌握家乡的主要产业及其发展。
培养学生对家乡发展的责任感。
4.2 教学内容:家乡的社会经济现状:人口、经济、教育等。
家乡的主要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4.3 教学方法:数据统计:展示家乡社会经济数据统计图表。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可爱的家乡》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可爱的家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可爱的家乡》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家乡的特色和魅力,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家乡情感,他们对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家乡的历史文化了解不够深入,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拓展。
此外,学生对于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素材的学习兴趣较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提高学生对家乡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感,激发他们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难点:家乡历史文化的深入理解和传承。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素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家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掌握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学生准备:提前让学生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3.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媒体素材,便于教学过程中的展示和引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和谈论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方面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家乡情感。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视频的形式,展示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特色。
可爱的家乡教案
《可爱的家乡》教案一、《可爱的家乡》设计思想:《可爱的家乡》是冀教版思品与社会第一单元美丽富饶的家乡主题一中的内容。
本课要求学生能赞扬家乡秀美的山水,热爱家乡悠久的历史,从而丰富孩子们的自豪感。
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我从如下几个方面逐层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
首先我以富有感情的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导入新课,初步调动起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接着指导学生明确家乡所在中国版图中的位置,从家乡河北的秀美风景及地理位置所占的优势进一步挖掘出学生的自豪感。
继而通过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详细认识、了解邯郸的风景名胜、历史名人、家乡特产,让学生从对邯郸的朦胧了解到系统认识,从而把学生的家乡自豪感激发到一个高潮,紧接着出示邯郸广宣局对外宣传邯郸的画面,让学生在富有深情的讲解及多角度的邯郸美景中情不自尽的发出感叹,使学生的家乡自豪感转变为言语转变为行动。
最后,帮助孩子们把爱家乡的感情进行扩大,从爱家乡上升到爱祖国的高度。
在本课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通过学生的调查、查找资料和访问等形式完成本课的知识积累,并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以及教师的知识补充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和秀美山水。
二、《可爱的家乡》流程图. 三、《可爱的家乡》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点明本课的学习内容,了解和赞美自己可爱的家乡二、看图找家乡培养学生的识图、辨别方向的能力,明确家乡所在位置。
三、认识河北通过教师讲解简单了解河北。
四、详细了解邯郸通过对邯郸的风景名胜、历史名人、丰富特产等有关邯郸资料的收集及整理,从而调动起学生以家乡为自豪的情感。
五、抒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表态建设家乡的决心六、总结以爱家乡上升到爱祖国高度,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前,我们共同欣赏了那首旋律优美的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是啊,家乡是生养我们的地方,承载着我们美好的童年和回忆。
今天,就让我们去了解、赞美我们那可爱的家乡。
(板书:可爱的家乡)[ 点明本课的学习内容,了解和赞美自己可爱的家乡]二、新课(一)、看地图,找家乡。
《可爱的家乡》教案设计
《可爱的家乡》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关于家乡的基本知识,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等。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家乡的气候特点3. 家乡的历史文化4. 家乡的风土人情5. 保护家乡环境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家乡文化的独特性和保护家乡环境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等基本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家乡的风土人情和保护家乡环境的具体实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特点和如何保护家乡环境。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让学生了解家乡所在的位置和地域范围。
3. 讲解家乡的气候特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气候状况和特点。
4. 讲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5.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和保护家乡环境的具体实例。
6. 分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家乡的特点和如何保护家乡环境。
7.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保护家乡环境的重要性。
8.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实地调查,了解家乡的其他特点和保护家乡环境的具体措施。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家乡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等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和环境保护意识的理解和体会。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提出的观点。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学用书:《可爱的家乡》相关章节。
2. 网络资源:关于家乡的地理、气候、历史文化等信息的图片、视频等。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家乡的实地考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
五年级上册《可爱的家乡》优秀教案
五年级上册《可爱的家乡》优秀教案一、教材分析(一)综合分析人的情感是复杂多样的,美术教育是培养情感智力的有效途径。
我们把对亲人、亲友和家园、故乡的思念热爱称之为“乡情”,一个人热爱家乡,首先是因为有亲情与友情,在艺术活动中,作者、作品与生活、欣赏者之间,生活既是艺术的源泉,也是情感的源泉。
启发同学回忆生活,如美好的景色、欢乐的节日、可爱的人、有趣的事,由生活激发兴趣,带着丰满的热情去观察、表示、创作、欣赏,就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中国古典诗词以深情和精练著称,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诗句具有强烈的启迪感染力。
又如家乡民歌的节奏旋律,在激发人的情思上更为直接快速。
(二)教学目标①调查、了解家乡的历史和现在,并为可爱家乡的未来发展作规划,鼓励同学用文字或图像形式记录调查结果。
②结合自身的生活进行美术创作,发展美术构思能力,表达自身的思想和情感。
③在美术活动中充沛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资料的使用效果。
二、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准备●师生一起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记录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
如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生活照片、民间传说、民歌、古诗词、童谣等。
●准备丰富的绘画工具和资料。
(二)教学过程:●请同学将收集的家乡资料带到课堂上来,并用文字或图像形式记录调查结果。
进行小组学习,课堂会变得更有生气。
●同学分享资料,交流:你对家乡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让同学体会:你怎样在绘画中表示对家乡浓浓的感情?●师生一起体会《静思》,感受思乡之情。
●同学们能在较短的时间里画出自身印象中的“可爱的家乡”吗?●同学画小草图。
注意发现身边平凡的美丽。
●展示“小草图”请同学介绍自身的作品和画后的感受等。
●同学体会“爱家乡”的深厚感情。
●同学开始创作:运用形、色、空间等美术语言表示自身的感受。
●教师提示:理解画家对空间关系的使用,如:重叠、前景、中景和背景。
《可爱的家乡》教案(精选10篇)
《可爱的家乡》教案(精选10篇)《可爱的家乡》篇1教学内容:可爱的家乡教学目标:[德育目标]:通过介绍、交流家乡的风景名胜和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智育目标]:通过学习,热爱自己的家乡。
[素质发展目标]: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
[学生活动]1.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我省一些风景名胜和物产资料。
2.让学生搜集自己家乡的景色照片或图片,以及一些物产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让大家欣赏图片“河北”。
)1.同学们,大家知道图片上展示的是什么吗?2.这幅图片展示的是我们河北省的地图,河北是我们的家乡。
可你了解她吗?3.我们这节课就来让大家简单认识一下我们的家乡,先来看家乡的风景名胜。
二、讲授新课一、家乡的风景名胜(一)我省的风景名胜1.大家打开课本第三十页,认真看一看,这些地方的风景美吗?它们都在哪里?然后给同学们说一说。
2.这里主要展示了五幅图片,它们都是我省的名胜风景区:秦皇岛的北戴河海滨;承德、张家口的坝上草原;承德的避暑山庄;石家庄赵县的赵州桥;还有保定的白洋淀。
(让学生欣赏视频“河北风光”、“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赵州桥(一)”、“赵州桥(二)”、“石家庄旅游”,加深对这些名胜的了解。
)3.大家都去过这些地方吗?有什么感受呢?给同学们讲一讲。
4.大家还知道哪些我省的名胜景区呢?(让大家欣赏图片“白云古洞”、“保定直隶总督署”、“沧州铁狮子”、“定州清真寺”、“定州文庙”、“山海关”、“西柏坡”、“清东陵”等。
)5.这些是我省(大家乡)的一些风景名胜,下面大家一起来夸一下,自己的村、镇、县(小家乡)等的风景名胜,好吗?(二)夸夸自己家乡的美丽风光1.我们打开课本第三十一页,大家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夸自己的家乡的。
2.我们的家乡可能没有什么名胜古迹,但只要是我们喜欢的,受当地人喜爱的景色就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可爱的家乡全国通用
教学设计:可爱的家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感受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之情。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处理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交流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风光: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
2. 家乡的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古建筑、著名人物、民俗风情等。
3. 家乡的发展变化:经济、科技、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的进步。
4. 实践活动:参观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采访当地居民,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成果展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和认识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之情。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家乡的特色和亮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地图、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家乡的自然风光: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
3. 家乡的人文景观:介绍家乡的历史文化、古建筑、著名人物、民俗风情等,让学生感受家乡的人文底蕴。
4. 家乡的发展变化:介绍家乡经济、科技、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的进步,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现状。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采访当地居民,搜集相关资料。
6. 成果展示:让学生将实践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行整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可爱的家乡1. 自然风光2. 人文景观3. 发展变化4. 实践活动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实践活动,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
可爱的家乡教学教案
可爱的家乡教学教案第一章:家乡的自然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地貌等。
2. 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介绍家乡所在地区的经纬度、相邻地区等。
2. 家乡的气候特点:介绍家乡的四季变化、气温、降水等。
3. 家乡的地形地貌:介绍家乡的山脉、河流、湖泊等。
三、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的自然环境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家乡的自然景观。
2. 地图学习:让学生查看家乡地图,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3. 视频资料:播放关于家乡气候特点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气候。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地形地貌。
2. 学生能够表达对家乡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家乡的自然资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植物资源等。
2. 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增强对家乡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水资源:介绍家乡的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2. 家乡的土地资源:介绍家乡的耕地、林地、草地等。
3. 家乡的植物资源:介绍家乡的植被类型、植物种类等。
三、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的自然资源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家乡的资源状况。
2. 地图学习:让学生查看家乡地图,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分布。
3. 视频资料:播放关于家乡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资源。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自然资源特点,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描述家乡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
2. 学生能够表达对家乡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意识。
第三章:家乡的文化特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文化特色,包括传统节日、民间艺术、风俗习惯等。
可爱的家乡教学教案
可爱的家乡教学教案第一章:家乡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教学目标:1. 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2. 掌握家乡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介绍家乡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如省份、城市、乡村等。
2. 地理位置特点:分析家乡的地理环境,如地形、水源、植被等。
3. 家乡的气候类型:讲解家乡所属的气候类型,如热带、亚热带、温带等。
4. 气候特征:阐述家乡气候的特点,如温度、湿度、降水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的地理位置图,引导学生观察并了解家乡的位置。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乡地理环境的特点,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 气候介绍:教师讲解家乡的气候类型及特征,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气候变化。
4. 案例分析:分析家乡的气候对当地产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让学生更加了解家乡的气候特点。
第二章:家乡的自然景观教学目标:1. 了解家乡的自然景观资源。
2. 掌握家乡主要自然景观的特点。
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景观资源:介绍家乡的自然景观资源,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2. 主要自然景观:讲解家乡的主要自然景观,如名山、风景名胜区等。
3. 自然景观特点:分析家乡自然景观的特点,如地貌、水质、生态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的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了解家乡的自然景观。
2. 故事分享:讲述家乡自然景观的传说或历史,激发学生对家乡自然景观的兴趣。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乡自然景观的特点,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家乡的自然景观,让学生更加了解家乡的自然景观资源。
第三章:家乡的传统文化教学目标:1. 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
2. 掌握家乡传统文化的特点及价值。
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概述:介绍家乡的传统文化,如民俗、艺术、建筑等。
2. 传统文化特点:分析家乡传统文化的特点,如民间信仰、传统手工艺等。
3. 传统文化价值:阐述家乡传统文化的价值,如历史传承、文化底蕴等。
《可爱的家乡》教案设计
《可爱的家乡》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家乡的自然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形地貌:介绍家乡的山、水、平原等地理特征。
2. 家乡的气候:介绍家乡的四季变化、温度、降水等气候特点。
3. 家乡的水资源:介绍家乡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资源状况。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家乡的自然景观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视频播放:播放家乡自然环境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描述家乡的地形地貌、气候和水资源特点。
2. 学生能表达对家乡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家乡的人文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文特征,包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名人故事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历史文化:介绍家乡的历史背景、文化遗产、传统节日等。
2. 家乡的民俗风情:介绍家乡的风俗习惯、民间艺术、特色美食等。
3. 家乡的名人故事:介绍家乡的名人历史、成就、影响等。
三、教学方法1. 故事讲述:通过讲述家乡的历史故事、名人传说,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实物展示:展示家乡的特色工艺品、美食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人文环境。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人文环境的认识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描述家乡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名人故事。
2. 学生能表达对家乡人文环境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第三章:家乡的经济发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产业结构、农业特色、企业发展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产业结构:介绍家乡的主要产业,如工业、农业、旅游业等。
2. 家乡的农业特色:介绍家乡的农产品、农业技术、农业发展等。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可爱的家乡 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可爱的家乡(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总结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可爱的家乡》2. 生字词:家乡、风景、美丽、勤劳、致富等。
3. 课后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完成词语搭配,写作练习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插图、生字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歌曲等方式,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学习: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帮助解决生字词。
4. 全班交流: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5. 课后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可爱的家乡》2. 主要内容:课文插图、生字词、课文主题等。
3. 教学过程:导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全班交流、课后练习等。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总结: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可爱的家乡》,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可爱的家乡》教案
《可爱的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方法,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2)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2)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2)气候特点(3)水资源2. 家乡的地理特点(1)地形地貌(2)动植物资源(3)土地利用3. 家乡的历史文化(1)历史文化名人(2)传统节日(3)民间艺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历史文化。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并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相关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典型事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历史文化。
(2)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特色与发展。
2. 自主学习:(1)学生分组调查、访问、观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2)每组选取一个典型事例,进行案例分析。
3. 小组讨论:(1)各小组汇报调查成果,分享案例分析心得。
(2)全班同学就家乡的特色与发展展开讨论,提出保护家乡环境的建议。
4. 成果展示:(1)学生分组展示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邀请家长、教师参与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1)学生对家乡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
(2)学生参与调查、访问、观察等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评价方法:(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可爱的家乡》教案设计
《可爱的家乡》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知识;(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方法,了解家乡的特色和亮点;(2)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归属感;(2)提高学生保护环境、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风光:山脉、河流、湖泊、植被等;2. 家乡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古建筑、名人故居等;3. 家乡的民俗风情:传统节日、民间艺术、风味小吃等;4. 家乡的特色产业:农业、工业、旅游业等;5. 家乡的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特点;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的魅力;2. 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家乡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和讨论;3.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家乡特色和感受;4. 课题研究法:引导学生开展家乡课题研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2. 第二课时:介绍家乡的人文景观;3. 第三课时:介绍家乡的民俗风情;4. 第四课时:介绍家乡的特色产业;5. 第五课时:讨论家乡的环境保护。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特点;2. 学生能表达出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具备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3.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课题研究中,能积极发言,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图片;2. 视频素材:关于家乡的宣传片、纪录片等;3.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家乡的历史遗迹、古建筑等;4. 家乡特色资料:介绍家乡的特色产业、风味小吃等;5. 环境保护资料:关于家乡环境保护的案例、政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爱的家乡》课例研究研究教师是教材的实践者和开发者,教师对教材的感受、理解、把握、创造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如何使课程内容的设计更符合当今新课改对信息技术课提出的新要求?怎样使教学过程更充分的体现新课改的新教学理念?这正是我们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学习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
”教学教研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两次执教了《可爱的家乡》这一内容,在反复的研讨和试教的过程中也逐渐加深了我对新的课程改革的认识。
一、原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生在西安长在西安,但是你们了解西安吗?谁能说说你所认识的西安?(回答)你们知道古都——西安的由来吗?(学生的回答)请大家看看这张网页上给出了怎样的答案(打开桌面上的网页,并找一位同学阅读)质疑:大家刚才看到的是一张网页,老师并没有上网,却打开了一个网页,我是怎么做到的?(引导生答,板书课题)师:对!我们可以把网上的资源事先保存在自己的机器上。
这就叫下载!那么,怎样把我们喜欢的网页保存在自己的机器上呢?请大家想一想上学期学习的WORD文件的保存,谁能说一说WORD文件是这样保存的?保存方法有几种?(请一两名学生叙述保存WORD文件的步骤)。
师:那么你能否仿照这个方法保存一下你喜欢的网页呢?(请学生继续演示保存网页的步骤,边操作边叙述。
)二、任务驱动明确目标(一):师:通过刚才XX的操作,大家已经知道,保存网页其实很简单。
就是打开“保存”对话框,然后选择保存位置,给文件起名,单击保存安钮。
今天我们这里要是来了许多外地的客人,你们想不想让他们了解西安呢?下面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来上网搜索有关介绍西安的资料,并保存在自己的机器上,然后经过适当整理,再推选代表汇报给大家。
个小组组长要做好分工,避免重复劳动。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通过下面的几种求助方式求助。
1、可以通过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自学课件学习,2、可以查阅教材,3、可以和临近的同学商量一下或给你的好朋友发电子邮件,4、向老师求助。
好了开始行动吧!三、自主探究完成任务:(学生开始上网搜集信息并下载到自己的机器上,教师巡视随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遇到共性的问题请大家停下来集中讲解。
)四、汇报交流巩固加深:自学结束后学生分组汇报,其他同学和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做适当的点评。
五、任务驱动(二)师:刚才大家练习了下载网页,可是有时我们并不需要整个网页,而是需要网页中的部分文字或网页上的图片。
那么对于网页中的图片(或动画)、文字材料应如何下载呢?下面给大家15分钟的时间,请大家打开D盘上的自学课件,自己通过课件学习网页中文字的下载和图片的下载。
把你搜索到的介绍西安的漂亮图片和介绍西安的文字资料下载到自己的D盘上,由组长汇总。
一会以小组为单位介绍给在大家。
我们来一个竞赛,看哪个小组搜集下载的资料最多,介绍的最精彩!获得优胜的小组将得到老师的奖励!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同样也可以通过下面的几种求助方式求助。
一、可以通过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自学课件学习,2、可以查阅教材,3、可以和临近的同学商量一下或给你的好朋友发电子邮件,4、向老师求助。
六、小组协作完成任务。
(学生自主学习,并开始下载自己搜集的图片,文字材料。
)协同学习加深理解——搜集信息结束后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做如下工作:(1):请同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你自己的收获,看还有哪些不清楚的问题。
(2):组长把收集的问题组内集中解决,解决不了请问老师或其它小组的同学。
(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请教)。
(3):每个同学先自己在组内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最后由组长整理好本小组的学习情况,准备向全班汇报。
七、汇报交流深化提高以组为单位,汇报成果。
你们下载了那些介绍西安的资料、图片?并介绍自己下载资料的技巧。
(评选出优胜小组,奖励优胜的小组)师:听了各小组的精彩汇报,老师深受感动,西安的美丽景色,西安的风土人情,西安人的勤劳善良,热情好客一定会给在座的所有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们西安山美、水美、人更美,勤劳、勇敢、善良的西安人一定会把西安建设的更加美好!下面请几个同学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下载网上信息有什么规律?(学生总结下载网络资源的规律:打开保存对话框——选择保存的位置——给文件起名——选择保存类型——单击保存安钮。
)六、总结:同学们,这节课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网上图片、文字以及网页的下载,向在座的各位介绍了西安。
因特网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如常用软件、硬件驱动程序、小游戏、教学课件等几乎是你想要的应有尽有……。
下节课我们还将继续学习常用软件的下载、网上驱动程序的下载以及下载工具的使用等等。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努力,充分用好网络资源,让因特网成为我们学习的乐园!二、发现的问题:如此试教之后,大家给我提出的建议还真不少,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1、在教师打开自己保存的网页与让学生自己下载网页之间,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并突出总结先下载然后在本地机上浏览资料与上网浏览网页的优势之所在。
2、第一个任务,也就是介绍西安的任务还可以更明确一点,比如,让不同的小组分别从自然景观、人文特点、经济、气候等不同的方面选定某个专题,集中搜集资料并进行较为翔实而具体的介绍,要求学生的介绍的资料要有代表性,要能抓住西安在上述方面的独特性,介绍要能吸引人(比如充分利用文字、图片,甚至录像等多种方式);3、“刚才大家练习了下载网页,可是有时我们并不需要整个网页,而是需要网页中的部分文字或网页上的图片。
”这一点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自己总结出来,并且可以让已经掌握下载网页中图片(或动画)、文字材料方法的学生介绍做法,然后再让学生借助学习课件系统学习。
4、“把你搜索到的介绍西安的漂亮图片和介绍西安的文字资料下载到自己的D盘上,由组长汇总。
一会以小组为单位介绍给大家。
”这个任务基本属于为了下载而下载的任务,与真正意义上的任务驱动中的任务还是有差距。
为了进一步体现任务的现实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结合上面的建议,可以把任务改为“根据本组确定的专题,进一步收集西安在自然景观、人文特点、经济、气候等的方面资料,然后制作成一个介绍西安的演示文稿(学生之前应该学过了吧)“。
由于下载整个网页不适合制作演示文稿,学生就会对只下载网页中某个图片的必要性体会的更深刻,而且利用下载的图片制作成PPT不但实践性更强,还可以加强新旧知识技能间的联系。
问题一大堆,几乎打碎了我原有的设计。
围绕着这些问题大家又积极的帮助我出谋划策,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经过反复多次的修改试教,最后终于得以定稿。
三、改进后的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生在西安长在西安,但是你们了解西安吗?谁能说说你所认识的西安?(回答)你们知道古城——西安的由来吗?(学生的回答)请大家看看这张网页上给出了怎样的答案(打开桌面上的网页,并找一位同学阅读)质疑:大家刚才看到的是一张网页,老师并没有上网,却打开了一个网页,我是怎么做到的?(引导生答,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打开本机上保存的网页,让学生知道可以把网上的资源保存在自己的机器上,由此来激发学生想学习保存网页的热情,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师:对!我们可以把网上的资源事先保存在自己的机器上。
这就叫下载!那么,怎样把我们喜欢的网页保存在自己的机器上呢?请大家想一想上学期学习了WORD文件的保存,谁能说一说WORD文件是怎样保存的?保存方法有几种?(请一两名学生叙述保存WORD文件的步骤)。
师:那么你能否仿照这个方法保存一下你喜欢的网页呢?(请学生继续演示保存网页的步骤,边操作边叙述,不当之处教师适当指导。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经掌握保存文件的知识通过知识迁移,来学习网页的保存,降低学习的难度,给学生建立信心。
二、任务驱动明确目标(一):师:通过刚才XX的操作,大家已经知道,保存网页其实很简单。
就是打开“保存”对话框,然后选择保存位置,给文件起名,单击保存安钮。
所有文件的保存基本都是这几步,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总结规律。
设计意图:授之以渔,在教知识的同时注意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能力。
今天我们这里要是来了许多外地的客人,你们想不想让大家了解西安呢喜欢西安呢?下面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来上网搜索有关介绍西安的资料,(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要求四个小组分别从自然景观、人文特点、经济、气候等方面,集中搜集资料并保存在自己的机器上。
然后经过小组汇总适当整理,再推选代表较为翔实具体的汇报给大家,你们搜集介绍的资料要有代表性,要能抓住西安在上述方面的独特性,介绍要能吸引人(比如充分利用文字、图片,甚至录像等多种方式);各小组组长要做好分工,避免重复劳动。
设计意图:任务驱动: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通过下面的几种求助方式求助。
1、可以通过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自学课件学习,2、可以查阅教材,3、可以和临近的同学商量一下或给你的好朋友发电子邮件,4、向老师求助。
好了开始行动吧!设计意图:为学生的学习扫清障碍。
三、自主探究完成任务:(学生根据组长分配的任务开始上网,搜集信息并下载到自己的机器上,教师巡视随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遇到共性的问题请大家停下来集中讲解。
)四、汇报交流巩固加深:自学结束后学生分组整理搜集的信息并向大家汇报,其他同学和教师根据汇报做适当的质疑和点评。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五、布置新任务拓展知识面师:刚才大家练习了下载网页,可是我们下载的网页和你的实际需要一致吗?大家讨论一下,谁来说说那些地方不一致?学生回答:我们并不需要整个网页,而是需要网页中的部分文字或网页上的图片。
师:那么对于网页中的图片(或动画)、文字材料应如何下载呢?下面给大家15分钟的时间,请大家打开D盘上的自学课件,利用课件进行自学,然后“根据本组确定的专题,进一步收集西安在自然景观、人文特点、经济、气候等的方面资料通过网上邻居传给组长,由组长汇总制作成一个介绍西安的演示文稿。
一会以小组为单位介绍给在大家。
我们来一个竞赛,看哪个小组搜集下载的资料最多,介绍的最精彩!获得优胜的小组将得到老师的奖励!设计意图:利用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制作出精美的主题鲜明演示文稿就需下载网上的文字、图片或动画。
让学生体会下载网上文字、图片或动画的重要性,从而去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同样也可以通过下面的几种求助方式求助。
1、可以通过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自学课件学习,2、可以查阅教材,3、可以和临近的同学商量一下或给你的好朋友发电子邮件,4、向老师求助。
六、小组协作完成任务(学生自主学习,并开始下载自己搜集的图片,文字材料。
)1、协同学习加深理解——搜集信息结束后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做如下工作:(1):请同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你自己的收获,看还有哪些不清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