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文的焦虑理论
开题报告 考试焦虑
孝感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小学生考试焦虑现象与辅导研究院系教育与心理学院专业小学教育学生姓名张玉梅学号*********指导教师陈幺元职称副教授2011年6月18日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1.研究目的:在社会高度发展的同时,教育也被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下一代和希望,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开始受到社会更加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考试焦虑现象也逐渐成为我国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这种心理焦虑的现象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对小学生考试焦虑方面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次研究是通过实地的访谈和问卷调查能深入的了解小学生考试焦虑的多种原因和症结所在,有利于对症下药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去帮助学生以更加积极和健康的心态去面对不可避免的各种考试,并针对小学生的考试焦虑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改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2.研究的意义:此次研究是从中小学生的考试焦虑这一因素出发,旨在研究小学生的考试焦虑的现状特点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了解小学生考试焦虑的原因有哪些方面,从而为辅导学生考试焦虑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实地的调查也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考试焦虑的现状的实际情况,使调查的结果更加的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已了解的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学者对焦虑的研究现状最早的焦虑观是由早期思辨时期的哲学家克尔凯郭尔从哲学的角度提出的,它是与人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
“焦虑”是个人预料会有某种不良后果或模糊性威胁将出现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
这是一种普遍的认识,后来也有很多学者对其做了更深层次的研究。
弗洛伊德认为是人内部矛盾的加剧,人就会产生心理焦虑,后来他进行了完善,从能量系统的观念提人有三种焦虑即现实焦虑(又为特征性焦虑、状态性焦虑)、神经质焦虑、道德焦虑。
霍妮在弗洛伊德焦虑及其应对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产生的基本焦虑是由于儿童早期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所造成的。
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认为焦虑是在人际关系中产生的,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焦虑。
【沙利文蛋糕】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
【沙利文蛋糕】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 (1892~1949),美国精神病医生和精神分析理论家、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沙利文强调人的社会性本质,认为人格、精神病、诊断和治疗等都可以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和处理。
他把人际关系看作是人生存必需的环境,并以动力场去说明人际关系,详尽阐述了动能的概念;同时他讨论了需要的张力,认为人除了有一般需要,还有从人际互动中产生的人际需要,强调了焦虑的张力和作用,探讨了人的经验发展具有的三种模式,提出了人格化问题,揭示了自我系统、自我动能的形成。
沙利文在其人际关系理论中阐述四个关键概念。
它们分别是:(1)人类本质的社会性。
这种社会性表现为人际关系,因此可以用人际术语界定精神病、人格、诊断和治疗等概念。
(2)焦虑。
它在人格形成和人格障碍中起决定性作用。
(3)操作。
在人际领域中,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际上是一种操作。
人际操作的结果,既可导致人格障碍和精神病,也可治愈人格障碍和精神病。
(4)发展序列。
指人格发展的阶段性。
一个人出生后,就生活在复杂、变动的人际关系中。
人格是社会的产物,只有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才能存在。
单独研究个体而不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无法确定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人格是“在使人类生活经常发生的人际情境中相对持久的形式”。
即便是隐士和独居者,其生活也存在人际间的相互关系,他们在表象、记忆、幻想中实现和保持这种关系。
沙利文根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动机的探讨,认为精神分裂症主要由于患者童年人际关系的破坏,产生思想怪癖或象征化行为,在想象中占有自己和他人,导致口才、思维、情感、活动的歪曲和经验组织的分裂。
精神分裂症的起因可以追溯到幼儿与一个坏母亲之间的关系,个体在同冷漠无情、过度指斥、无理要求的母亲生活之后,便会对建立其他人际关系充满焦虑、戒备和怀疑。
焦虑是人际领域中最具决定作用的形成性因素。
个体的行为动机,由两种内部的紧张状态引起:一是生理的需求,如饥渴、性等,满足需求,紧张得到解除,个体获得满足的体验;二是人际关系的安全受到威胁时产生的焦虑,如果焦虑性的紧张得以解除,个体得到的经验就是“人际安全”。
沙利文的自我发展理论
沙利文的自我发展理论人格的核心结构包括在某种或多或少整合的认知图式里的经验、需要、期望和知觉,这种人格的核心是按层次发展的,并且具有相对稳定的间隔期。
自我表现在个体随着这种人格核心的发展而促进了对他人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从而在自己内部建立其一种唯一能使他满足的、也能使他控制的目标、价值和愿望的整合系统。
沙利文的自我发展理论(Sullivan's Ego DeveloPment Theory)由C.沙利文、J.D.格兰特和M.Q.格兰特创立的一种自我发展阶段说,又称"人际整合层次"或"一般心理发展",实际上是一种人格发展理论。
沙利文等人曾在圣地亚哥的伊利安营地海军研究指挥部工作,在那里,他们对违法青年展开了研究。
在涉及人格发展的问题时,他们假设了一种人格的核心结构,包括在某种或多或少整合的认知图式里的经验、需要、期望和知觉。
他们认为,这种人格的核心是按层次发展的,并且具有相对稳定的间隔期。
自我表现在个体随着这种人格核心的发展而促进了对他人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从而在自己内部建立起一种唯一能使他满足的、也能使他控制的目标、价值和愿望的整合系统。
他们在每一个连续发展的层次上描述核心问题:层次1:核心问题是分离的整合。
处于这一层次的儿童还不能区分自我和非我,他们对现实、迷信、不可思议的思想、立即得到满足的共生关系的需要等等都不易理解,也不会有人试图去完成或解决问题。
当成人的心理活动处于这一层次时,其人格陷于困难之中,虽然并非全是精神病患者或流浪汉,但有不少人进了精神病医院,或进入诸如流浪汉营地那样的边缘团体。
层次2:核心问题是非我区别的整合。
处于这一层次的儿童开始区分人和物的差别,但两者都被看作是使自己满足的手段。
"在他的需要里,倾向于把别人作为工具,既不去意识他们的感受,也不去顾及对他们或自己的后果"。
当成人的心理活动处于这一层次时,其人格是不断提出要求,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结果就会发怒、焦虑,或表面上显得屈从而内心却郁积一团怒气,但跟别人没有实际的交往或予取,他们把法律、规则和惩罚看作是拒绝满足的手段。
焦虑测量量表论文
焦虑测量量表论⽂《焦虑调查⾃评量表》的编制10教育本胡妍妍 10103214109【摘要】S.弗洛伊德最早从⼼理学⾓度重视并探讨焦虑的问题。
他把焦虑分为客观性焦虑和神经症性焦虑,前者是对环境中真实危险的反应,与害怕⼀词同义;后者是潜意识中⽭盾的结果。
《焦虑调查⾃评量表》的编制,适合于具有焦虑症状的青年⼈,主要是测量受测试者主观感受到得焦虑程度。
经过135名被试的预测验检验以及35名被试的正式测验,结果显⽰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编制出来的《焦虑调查⾃评量表》符合⼼理测量学的标准。
【关键词】焦虑调查⾃评量表焦虑程度项⽬分析检验1 引⾔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们的⽣活压⼒也越来越⼤。
学习,⼯作,求职,婚姻,⽣活,每⼀个都有理由称为你焦虑抑郁的因素。
据统计调查,全世界⾃杀的⼈当中,每4个就有2个是因为过度焦虑⽽情绪失控⾃杀的。
然⽽,路上⾛着的每4个⼈中就有1个是存在严重焦虑情绪的。
可见,物欲横流的社会给我们的⽣活增添了⾊彩,也铺下了焦虑的陷阱。
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和恐惧等感受交织⽽成的⼀种复杂的情绪反应。
它可以在⼈遭受挫折时出现,也可能没有明显的诱因⽽发⽣,即在缺乏充分客观根据的情况下出现某些情绪紊乱。
焦虑总是与精神打击以及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的威胁或危险相联系,主观上感到紧张、不愉快,甚⾄痛苦和难以⾃制,并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或失调。
病态的焦虑指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下,出现内⼼极度不安的期待状态,伴有⼤祸临头的恐惧感。
表现惶惶不安、坐⽴不安、精神紧张。
常常伴有⼼悸、⽓急、出汗、四肢发冷、震颤等⾃主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和运动性坐⽴不安。
严重者可以表现为惊恐发作。
常见于焦虑障碍。
S.弗洛伊德最早从⼼理学⾓度重视并探讨焦虑的问题。
他把焦虑分为客观性焦虑和神经症性焦虑,前者是对环境中真实危险的反应,与害怕⼀词同义;后者是潜意识中⽭盾的结果。
学习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对焦虑问题的研究有较⼤影响。
焦虑理论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一般来说,在精神病学界和临床心理学界,焦虑的定义有三个要件:(1)焦虑是一种烦躁、急切、提心吊胆、紧张不安的心境;(2)焦虑者往往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3)焦虑往往是没有相对固定的对象和明确的内容。
但是迄今为止,对于焦虑的定义以及焦虑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在这里,引用唐海波和邝春霞(2009)对焦虑的定义,即焦虑是个体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威胁的情境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
在西方文化史中,正式地、深入地对焦虑进行研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深入研究焦虑的人是哲学家克尔凯戈尔(1944),在《恐惧的概念》一书中明确指出,焦虑是人面临自由选择时所必然存在的心理体验,焦虑的产生与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关。
弗洛伊德对焦虑也有系统的研究,他对焦虑症的临床影响仅次于其对癔症的影响。
20世纪曾被者称为“焦虑的时代(AGE OF ANXIETY)”。
对焦虑的神经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治疗学、精神药理学的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尤其是对焦虑的行为-认知治疗受到了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同时,抗焦虑药物的临床应用也使焦虑的治疗呈现出多样性的局面。
在精神分析之后,其他各大流派也对焦虑做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他们各自的焦虑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焦虑起源于超我和本我之间的冲突,焦虑是潜意识中存在着危险的一个信号,为了回应这个信号,自我会动用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从而防止那些不为人接受的冲动和欲望进入意识层面。
如果作为信号的焦虑不能激发起自我的防御或防御失败,那么就会出现持续的焦虑状态或者其他神经症的症状。
所以,焦虑既是冲突的产物又代表着自我为消除冲突所作的努力。
在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尼和沙利文也提出了自己的焦虑理论。
霍尼认为,她认为焦虑的形成分成三种:(1)原始焦虑——儿童与父母的分离引起;(2)惊时焦虑——突发性意外、陌生环境、恐怖的电影引起。
新精神分析
新精神分析(转)一、从古典的精神分析到新精神分析(一)新精神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席卷资本主义各国,随之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神经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
患者的病因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各种复杂的因素,其中以经济因素尤为突出,已非泛性论所能解释。
20世纪30年代以来,各学科都逐渐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在精神病治疗方面,也注意到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深信与患者的交互影响的重要性。
在此情况下,精神分析由里比多说演进为了文化说。
(二)新精神分析的特点新精神分析的特点是强调精神病病因学的社会因素,重视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1、新精神分析学家否定里比多或性的重要性而代之以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因素。
2、新精神分析学家重视发生法,研究发展心理学。
3、新精神分析学家倾向于性善论,而不同于弗洛伊德所认为的潜意识里装着的是不可告人的欲望。
二、沙利文及其心理学理论沙利文(1892-1949),第一个文化派精神分析理论家,主要著作有《现代精神病概念》。
他非常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其精神分析理论又叫人间关系理论。
(一)人格学说沙利文认为人格是那些经常发生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模型,它们能表明人的生活特性。
即人格是一个中间变量,从一个人与其他的人和物有关的行为中推论而得,一个人的人格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才能存在。
他主张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种关系包括了心理关系。
沙利文把一个人从婴儿到成年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前青年期、成人早期和成人后期这六个阶段,认为每一阶段的年龄大约与某一成熟程度相当。
成熟很重要,因为它能使个人觉察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各个方面并能给予应付。
在人格发展的各个阶段中,生理成熟与社会认可之间产生矛盾冲突可以引起焦虑、倒退和自我中心的人格。
他的人格发展已证实有三个过程:动能、人格化和认知过程。
动能代表一种相对持久的模型,这些模型是有机体在体验自己生存时出现的,可用以了解人对人的行为的有意义方面。
沙利文的焦虑理论
沙利文的焦虑理论【作者】蔡飞沙利文(H.S.Sullivan)是美籍受尔兰裔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和弗洛伊德一样,从临床实践中发展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焦虑理论。
但他和弗洛伊德的不同之处在于,弗氏将研究重心放在个体之内,而他则十分重视人际关系的作用,把研究重心放在个体之间。
人是人际的存在在沙利文看来,人是人际的存在。
人在本质上是离不开人际情境的,人只有在人际情境中才能生存,才能发展。
沙利文借用了生物学的三个原理说明了这一点。
(1)共同生存原理,指生命离不开它所必需的生存环境,有机体的生存有赖于同环境不停地进行能量交换。
但沙利文指出,人不同于植物和动物,人的生存所必需的环境包括文化环境,而文化是从属于人的抽象,人与文化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所以,人的生存离不开人际关系①。
(2)组织结构原理,是指生命体的静态构成和变异重组。
这是指人的身体构造适合于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共同生存。
(3)机能活动原理,指生命体在环境中的复杂反应。
根据以上三个原理,沙利文认为,不应该像弗洛伊德那样孤立地研究人的心灵,而应该研究个体与必需的生存环境的关系,研究人际关系。
须特别指出的是,沙利文所说的人际关系既是个人与真实的他人的关系,也是指个体与幻想的心象的关系,沙利文以为,应该从际关系着手去探究焦虑和精神病的根源。
沙利文认为,人有满足的需要和安全需要。
满足的需要包括躯体的需要和与他人进行情绪性接触的需要。
有些满足的需要是生来就有的;而大部分满足的需要则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的。
安全的需要主要是指逃避焦虑的需要,安全需要主要是人际的、心理的、而身体的、个人的。
这种需要受到文化的制约,与求得赞许和特权的需要有关。
人只有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如婴儿因饥饿而哭叫,引发母亲的柔情,同时激起乳汁的分泌。
这时,母婴的需要是互补的,婴儿需要吸吮乳汁,母亲则需要婴儿来吸吮,这样母婴之间成功地实现了能量交换,使婴儿的需要得到了满足。
【焦虑的历史】 焦虑自评量表发展历史
《【焦虑的历史】焦虑自评量表发展历史》摘要:通过罗洛・梅的研究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在西方学术思想界,对于焦虑的研究有两条主要脉胳,一条是哲学、人文的研究脉胳,一条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脉络,相比哲学、人文领域对焦虑的研究,神经学、生物学、心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对焦虑的研究历史较短,但也已经获得了不小的进展,”这种“警戒”不能被称为“焦虑”,因为利戴尔的实验证明,羊对危险情境的前瞻能力大概只有十分钟左右,狗大概有半小时左右三年前,我在国家图书馆第一次看到台湾出版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洛・梅的《焦虑的意义》中译本时,真有如获至宝之感,翻看一下午之后,终于抵不住诱惑,忍痛花了一百多块将全书复印带回家,从此装订成两大本的《焦虑的意义》成为我案头的常备书。
然而原书是繁体竖排版,翻阅起来殊为不便。
后来看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规模颇宏大的《罗洛・梅文集》,却独缺《焦虑的意义》,一直深有遗珠之憾。
近日,偶从网上发现这本书已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引进台湾版权在内地出版,而且采用的同是朱侃如译本,于是立即购得一本,随手翻阅,感觉装帧与印刷均属上乘,注释也由尾注改为脚注,更便于阅读,唯一缺憾是字体太小,虽略省纸张,却费目力,不如台湾版字大疏朗看得悦心悦目。
罗洛・梅(Kollo May,1909-1994)早年家庭生活不幸,曾饱受父母争吵咆哮并最终离异之苦,也造就了他敏感、沉郁的精神气质。
他终身酷爱文学,在其著作中,古希腊悲剧、莎翁戏剧、欧美现当代小说、诗歌他总能信手拈来,这在心理学家中尚不多见。
他曾在青年时期感染过肺结核,这在当时几乎是不治之症,他在卧榻三年之后,与死神擦肩而过,终于逃过一劫。
但是切肤的病痛与死亡的威胁使他对人生与人的情感都有了深切体验与感悟。
病愈之后他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著名哲学家保罗・蒂里希的悉心指导下,于1949年完成了其博士论文《焦虑的意义》,经答辩以优异成绩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授予的第一个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
幼儿分离焦虑心理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幼儿在早期的发育过程中,通过和自己父母亲人长时间的情感交流和情绪互动,形成了对父母亲人的依恋情节。
依恋是幼儿开始出现特定社会性的表现,这种情绪决定了幼儿只接近某些特定的人。
当幼儿被父母送到幼儿园,会接触除父母亲人之外的其他人员,这会使他们感到害怕、恐惧、不安,引起他们一系列的哭闹、尖叫、跺脚等行为,出现本能的一种防御和警惕。
具体表现为:睡眠不安、情绪不稳、少言寡语、饮食减少甚至是拒绝进食。
心理学和幼儿园教育理论把这种现象称为“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幼儿从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情绪。
入园分离焦虑有着焦虑的一般特点,又有着新入园幼儿这一年龄段的独特之处。
一些研究学者发现,分离焦虑会对幼儿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后果。
生理上,长时间焦虑,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
刚入园的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发烧、肚子疼等,因此很多孩子进入幼儿园一周左右会生病。
心理上,情况严重的将会阻碍幼儿智力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人们对孩子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家长都会选择更早的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学习、生活,推动他们早期智力、身心综合能力的发展。
然而调查发现,在新入园得幼儿中,大部分孩子都有较严重的“分离焦虑”。
他们都处于从家庭到幼儿园的适应、过渡阶段,从熟悉的环境进入陌生的环境,从熟悉的父母亲人到陌生的老师、同学,在心里产生各种复杂交织的情绪,包括抵触、害怕、恐惧等等,这种现象令很多家长忧心忡忡,而又无从解惑。
因此,如何有效帮助新入园幼儿缓解焦虑,使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幼儿园的大家庭,是当今急于解决的问题。
对此做一定的研究,是家长期待的,也是幼儿园教育需要的。
二、论文类型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长期面对各类学生、家长、教师,基于此,本人的论文类型为(理论性)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一)理论意义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研究,是儿童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沙利文:人际关系的自我发展理论2015328
第二节 人际关系观
自我系统(自我动能):个人为了消除焦虑,会形成
一种具有防御功能的自我觉知系统或一套衡量自己行为
焦
的标准,这就是自我系统。自我系统既由满足躯体需要
虑
的作用,又有防御焦虑的作用。 自我系统是在人际关系中,通过评价他人对“我”
(
的反应形成的,是“我”在与“重要他人”交往时,从
二
“他”对“我”的反应中形成的。 童年时期儿童经历的各种焦虑和满足的经验逐渐固化
序
值而倒退到少年期。
列
青春后期(19、20~成熟):从需求玩伴到同性密友的 形成。这时期的主要矛盾集中在社会责任方面,工作、 事业等成为个人感兴趣的问题,人际关系逐渐成熟, 自我系统更加完善稳定,人格开始成熟。
沙利文:人际关系的自 我发展理论
报告人:钟晓霞
目录
沙利文简介 人际关系观 心理治疗观
简评
第一节 沙利文简介
沙利文,Harry Stack
人 物
Sullivan (1892~1949),美 国精神病医生和精神分析理论 家、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
简 之一。祖籍为爱尔兰。1892年
介 2月21日生于美国纽约州的诺
象之间的关系。而人格化的形象往往是不正确的,如果
人格化的形象脱离现实太远,就会扭曲现实的人际关系。
第二节 人际关系观
操作
操作的含义
操作的类型
第二节 人际关系观
操
操作:操作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个体对人际情
作
景的操作,是指个体在遇到自我系统与外界评价不相符 时做出的防御功能,主要有三类,升华作用、选择性忽
本
具有这一动能或动能发挥从不成熟到成熟,儿童的经
质
沙利文 弗洛姆
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
徐晓艳 河海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应用心理学
艾里克·弗洛姆 艾里克 弗洛姆
Erich Fromm
(1900-1980) )
Erich Fromm •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犹太商人家庭 •1922年,22岁的弗洛姆获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25年,加入国际精神分析协会 •1930年,在弗洛伊德主办的《意象》杂志上发表关于基督教义 的演变及宗教的社会——心理功能的精神分析的长篇论文 •1934年,随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一起离开纳粹,迁往纽约 并入美国籍,此后在多所大学任教,从事精神分析的理论研究 和实践活动。 •1980年八十寿辰前夕在瑞士因心脏病发作而去世
Harry Stack Sullivan 原始的( 原始的(Prototaxic)经验模式 ) 婴儿的感觉经验是笼统的,不能将自己与外界区分开来, 不会使用语言,不能知觉时间 并列的( 并列的(Parataxic)经验模式 ) 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们开始能够区分自己与外界,但对事 物因果关系的认识缺乏逻辑性;虽然能使用语言,但难以 用语言符号进行交往。 早期人类,现代精神病患者,皆属此类 综合的( 综合的(Syntxic)经验模式 ) 个人发展进入这个阶段就能够运用共同有效的语言符号进 行思考和交往,并能认识事物间的逻辑关系 可见,沙利十分重视语言符号和逻辑规则对人格发展的重 要意义。沙利文认为早期人类以及现代精神病患者的经验 就属于并列的模式。
Harry Stack Sullivan 人格发展阶段 : 沙利文根据人际关系的特点不同划分出六个发展阶段: 婴儿期(出生——语言能力的成熟) 儿童期(——寻求玩伴) 少年期(——亲近同性同伴) 前青春期(——生殖欲成熟) 青春初期(——情欲行为的模式化) 青春后期(——与特定异性建立稳定关系) 沙利文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不同于弗洛伊德的性本能论和早期 经验决定论,他虽然承认遗传和成熟以及早期经验的重要性, 但他更强调人际关系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性,强调人的可塑 性。
焦虑相关理论及焦虑应对
二、关于焦虑的心理学理论
1、精神分析学派的焦虑理论 弗洛伊德:在本我、自我、超我人格三分说的基础 上,提出了焦虑的信号说。认为焦虑的根源不在本 我,而在自我,只有自我才能产生并感受焦虑,焦 虑是自我为影响快乐—痛苦机制而发出的一种信号。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受到压抑是焦虑产生的前提条件 。当不被接受的无意识想法要以意识方式表达出来 , 这种情感就会导致含糊的焦虑感。 焦虑发展的两个阶段:原始焦虑阶段和后续焦虑阶 段。前者是“创始状态”,利比多大量涌现,要求 满足,但自我却相对弱小,无法进行识别,没有足 够的防御机制来压抑这些本能,因而陷入被动无能 的境地,个体产生强烈的--痛精品苦-- 和焦虑。
由于原始焦虑对个体产生过影响,当这种类型的某 一情境再次出现时,自我便产生焦虑,以对它自身 提出回避的要求;或者自我从焦虑情感中获得量, 并主动引起这种情感,以之段。这 种作为信号的焦虑就是后续焦虑。
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现实焦虑或客观 焦虑 ,它是在觉察到真实世界中的危险时作出的反应 。二是神经质焦虑 ,当不受欢迎的本我冲动快要侵入 意识的时候 ,就能体验到神经质焦虑。三是道德焦虑 , 本我冲动违背了超我的严格道德规范时 ,就会产生道 德焦虑。
谁学会了使自己正确恰当地焦 虑,谁就学会了至高无上的本领 。
——克尔凯戈尔
-- 精品--
焦虑的理论研究 及焦虑的防治应对
发展教育心理学 20100268 田伟
-- 精品--
内容导航
一、焦虑的本质及表现 二、关于焦虑的心理学理论 三、焦虑的防治与应对
-- 精品--
一、焦虑的本质及表现
1、焦虑的本质 作为心理科学研究对象的焦虑, 与平常所感觉到的 “焦虑”不同, 每个研究焦虑的心理学家对它都有严 格的限定。 克尔凯歌尔:焦虑乃是人面临自由选择时所必然存在 的心理体验。儿童一旦形成了自我意识, 就会有独立 的倾向和选择自己生活道路的意愿, 焦虑也随之出现。
沙利文名词解释
沙利文名词解释
摘要:
1.沙利文的定义与概念
2.沙利文的起源与发展
3.沙利文的分类与应用
4.沙利文的意义与价值
正文:
沙利文(Sullivan)是一个源于心理学领域的专业名词,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心理压力或困境下,通过自我调适和应对方式来保持心理健康的过程。
沙利文概念的提出,旨在强调个体在面对心理困扰时,如何通过积极的心态和行为策略来实现心理成长。
沙利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霍桑
(H.S.Sullivan)在研究人际关系时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
他认为,个体在面对压力和困境时,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调适来应对,从而实现心理健康。
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沙利文的内涵和应用范围得到了不断拓展。
根据沙利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沙利文的概念:沙利文是指个体在心理压力或困境下,通过自我调适和应对方式来保持心理健康的过程。
2.沙利文的起源:沙利文概念的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霍桑,他在研究人际关系时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
3.沙利文的分类:根据沙利文的研究,可以将其分为积极沙利文和消极沙
利文。
积极沙利文指个体通过积极的心态和行为策略来实现心理成长;而消极沙利文则指个体在面对压力时,采取逃避、否认等不良应对方式,导致心理健康受损。
4.沙利文的应用:沙利文概念在心理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心理咨询、教育、职业培训等领域,都可以看到沙利文的影子。
沙利文概念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它强调了个体在面对心理困扰时,如何通过积极的心态和行为策略来实现心理成长。
这对于我们理解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
精神分析学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一经问世不仅在心理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而且也一直影响着文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等领域。
如此可见,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之巨大。
尽管精神分析理论自身存在缺陷,受到人们的批评和质疑。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诞生近百年的精神分析学说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不仅与弗洛伊德本人的声望有关,更重要的是弗洛伊德的后继者—新精神分析学派,并未把弗洛伊德和他的著作当作不可怀疑的偶像和一成不变的经典。
他们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既有抛弃又有继承更有发展。
其中代表人物有沙利文,霍妮等。
一、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简述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精神分析学派虽然抛弃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有些观点,但是在他们的人格理论中或多或少的看到了弗洛伊德的影子。
所以要想深刻的挖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的蕴含的教育价值,必须拿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这把钥匙去打开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大门。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
意识是指个人此时此刻意识到的。
“潜意识就是一种未被觉醒的心理历程或过程,是在一定时间内被压抑、被排挤的情绪经验活动的过程”。
潜意识可以被压抑,但是它们并不会被消灭,而是在不自觉的活动,以求满足。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也是一般人格的主宰。
弗洛伊德基于潜意识系统提出了本我概念,进而提出了自我和超我的体系。
本我又称伊低,它如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激荡不已。
它完全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是快乐原则的出发点,是本能的储存器。
在人格结构中,本我是最原始、最隐秘、最模糊的部分。
自我是理性的,服从现实原则,“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政机构’,是本我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中间环节。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作用是调节本我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对本我的非理性冲动进行控制和压抑,在理性现实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本我的欲望”。
超我是潜意识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部分,它主要根据至善原则活动。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弗若斯特沙利文,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他的研究成果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个体心理的理解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对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生平和学术成就进行介绍,以及他对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的重要贡献。
弗若斯特沙利文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农场,从小就展现出对于人类行为和心理的浓厚兴趣。
他在年轻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学术天赋,很快就成为了当时心理学领域的翘楚人物。
他的研究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领域,对于人类行为和社会结构的理解有着重要的贡献。
在心理学领域,弗若斯特沙利文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他对个体发展和人际关系的研究。
他认为,个体的发展是在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影响下进行的,个体的心理健康和成熟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他的研究成果为后来心理学家们对于个体发展和人际关系的理解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于儿童心理健康和青少年问题的研究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社会学领域,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他对于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研究,揭示了社会发展和人类行为的内在规律。
他认为,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对于个体的行为和心理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个体的行为和心理也会反过来影响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
他的研究成果为社会学家们对于社会变迁和文化传统的理解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对于社会政策的制定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总的来说,弗若斯特沙利文是一位对于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都有着重要贡献的学者,他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对于人类行为和社会结构的理解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他的学术成就和影响远远超出了他所处的时代,对于当今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成果将继续为我们对于人类行为和社会结构的理解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竞赛焦虑的理论内涵
3.竞赛焦虑的理论内涵3.1焦虑的理论内涵3.1.1焦虑的概念焦虑:指人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或是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
焦虑在心理上表现为泛化的,为固定目标的惊慌和担忧,在生理上则伴有唤醒水平的升高。
3.1.2焦虑的分类根据稳定性程度可将焦虑分为状态焦虑(情境性焦虑)和特质焦虑。
状态焦虑是一种在强度上有变化的以及随时间而被动的短暂的不良情绪反应,如紧张,忧虑,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亢进,一般为短暂的。
特质焦虑指焦虑倾向中的一些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它具有后天的习得的行为倾向。
研究表明,特质焦虑高的人比低的人在相同情境下更容易产生焦虑,并且表现出的状态焦虑水平高于低特质焦虑的人。
3.1.3焦虑的产生对焦虑产生的研究,起源于哲学思辨并过渡到实证的研究,在这过程中涌现出许多焦虑理论。
焦虑产生研究起源于存在主义哲学领域,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提出了最早的焦虑理论,他指出人在面对自由选择时因无法预料潜在的危险,对某一对象既恐惧有迷恋难以割舍,这种矛盾的心态就构成了非理性的焦虑体验。
而且焦虑是伴随自我意识的形成和自由选择意愿的出现而出现,自我意识尚未形成的儿童只有恐惧而无焦虑。
罗洛-梅认为产生焦虑的原因是现代社会种种价值观的破裂,使人们不能依照自己的意愿生存,从而体验到空虚,孤独和绝望。
可见,哲学对焦虑产生的解释体现了体现了人的存在与非存在的矛盾。
最有代表性的焦虑产生理论研究当属精神分析流派。
弗洛伊德先后提出了两种焦虑理论。
他的早期焦虑理论认为,焦虑是由被压抑的利比多转化而来的,本我是焦虑的根源,当具体表现本能冲动的思想和愿望对自我造成很大威胁时,自我就会压抑它们,压抑导致表达本能的冲动的观念同利比多能量的释放,于是,它们就通过转化形成焦虑而得到释放。
后来,他在本我,自我,超我人格三分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后期焦虑理论,认为焦虑的根源不在本我,而在自我,焦虑是自我将冲突引起的结果当作危险信号去反应,从而产生减弱焦虑,保持稳定的防御机制。
交互作用论
第六章 交互作用论
人格与文化的交互作用论 压力与需要的交互作用论 环境的作用 个人与情景的交互作用
人格的文化决定论
代表人物有马林诺夫斯基、包亚士,以及本 尼迪克特和米德等。
主张人格是由文化塑造的。 马林诺夫斯基 包亚士 本尼迪克特 米德
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 D.K.1884 一1942)是一位对心理学深具影响的人类 学家。进行跨文化的研究,认为文化中 的家庭制度、家庭组织以及教养方式影 响儿童的人格发展。这种思想启发人们 重视文化对人格的作用。
本尼迪克特(Benedict,R.F.1887一1948)在 北美研究美国的印第安民俗和宗教。本尼迪克 特深信不是本能,而是文化塑造和改变着人格。 在其重要著作《文化模式》中,通过对原始部 落文化的人格类型的划分与描述,试图说明每 一种文化都可以归纳出一种与其文化相应的主 导性的人格类型 。
米德(Mead,M.1901—1978)的研究曾—度集 中于原始社会青春期的性心理与性行为,以检 验人格是如何被文化塑造的。她的专著《萨摩 亚人的成年》第一次为包亚士的文化决定论提 供了确凿而具体的论据。米德的研究启示我们 生物的因素并不是决定两性心理与行为差异的 决定性因素,相反,社会文化因素在更大程度 上决定着两性角色行为与人格类型。
在另一个方面,人又是文化的创造者。具有基本人 格结构的人能够创造和影响次级制度或适应性文化。 卡丁纳认为,基本人格结构通过投射作用产生神话、 宗教等次级制度。这里的投射作用指主体无意识地 将自己的过失或不能满足的欲望归咎于外部事物, 以便减轻内心焦虑的过程。投射是由挫折引起的, 而人格是通过对挫折的反应而形成起来的心理和行 为模式。人格的不同,在遇到挫折时的投射是不同 的,因而,通过不同的投射创造出不同的次级文化 制度,以便在想象中满足需要并缓解紧张。所以, 文化的次级制度是挫折经验的潜意识的派生物,是 人的愿望的曲折体现。
第二章 心理学的理论与流派
主讲: 主讲:刘万伦教授
导言
从古希腊到19世纪中叶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哲 学为心理学的独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它确定了心 理学的研究范围、具体观点以及思辨的方法。19世 纪的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理学的发展为心理学准备 了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使得心理学逐渐摆 脱哲学的附庸地位,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 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此后心理学 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心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理论 丰富、学派林立的学科。
第三பைடு நூலகம் 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由美 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John B.Waston)于1913年 创立,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行为主义以行为的观察取代意识的内省,从而导致了 一场行为主义革命。行为主义的影响不仅席卷美国, 而且几乎遍及全球,统治西方主流心理学长达半个 世纪之久。 以1930年为界线,美国的行为主义可分为早期行为 主义和新行为主义。
一、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 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
社会根源:当时的社会迫切需要能治疗心理疾病的 社会根源 理论和方法,而精神分析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政治经 济文化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思想渊源:首先,在哲学思想上,尼采的非理性主 思想渊源 义思想对精神分析理论有着一定的影响;其次,在 心理学上,莱布尼茨的“微觉说”和赫尔巴特的 “意识阈”概念使弗洛伊德受到了启发;再次,在 科学思想上,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对精神分 析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十分深远;此外,叔本华 的无意识概念、哈特曼的无意识研究都能在弗洛伊 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找到影子。 更直接原因:是心理病理学研究的成果与发展。 更直接原因
对弗洛伊德理论简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利文的焦虑理论【作者】蔡飞沙利文(H.S.Sullivan)是美籍受尔兰裔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和弗洛伊德一样,从临床实践中发展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焦虑理论。
但他和弗洛伊德的不同之处在于,弗氏将研究重心放在个体之内,而他则十分重视人际关系的作用,把研究重心放在个体之间。
人是人际的存在在沙利文看来,人是人际的存在。
人在本质上是离不开人际情境的,人只有在人际情境中才能生存,才能发展。
沙利文借用了生物学的三个原理说明了这一点。
(1)共同生存原理,指生命离不开它所必需的生存环境,有机体的生存有赖于同环境不停地进行能量交换。
但沙利文指出,人不同于植物和动物,人的生存所必需的环境包括文化环境,而文化是从属于人的抽象,人与文化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所以,人的生存离不开人际关系①。
(2)组织结构原理,是指生命体的静态构成和变异重组。
这是指人的身体构造适合于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共同生存。
(3)机能活动原理,指生命体在环境中的复杂反应。
根据以上三个原理,沙利文认为,不应该像弗洛伊德那样孤立地研究人的心灵,而应该研究个体与必需的生存环境的关系,研究人际关系。
须特别指出的是,沙利文所说的人际关系既是个人与真实的他人的关系,也是指个体与幻想的心象的关系,沙利文以为,应该从际关系着手去探究焦虑和精神病的根源。
沙利文认为,人有满足的需要和安全需要。
满足的需要包括躯体的需要和与他人进行情绪性接触的需要。
有些满足的需要是生来就有的;而大部分满足的需要则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的。
安全的需要主要是指逃避焦虑的需要,安全需要主要是人际的、心理的、而身体的、个人的。
这种需要受到文化的制约,与求得赞许和特权的需要有关。
人只有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如婴儿因饥饿而哭叫,引发母亲的柔情,同时激起乳汁的分泌。
这时,母婴的需要是互补的,婴儿需要吸吮乳汁,母亲则需要婴儿来吸吮,这样母婴之间成功地实现了能量交换,使婴儿的需要得到了满足。
母婴之间这种需要互补、相互满足的关系谓之“一体化”(integration)。
沙利文认为,人所有的满足需要都是通过“一体化”得到满足的。
因此,沙利文认为“婴儿的每一种需要,一开始就是一种人际需要”②。
同样,人的安全需要也只有在人际情境中才能得到满足。
二、焦虑是人际关系分裂的表现沙利文认为,人与其必要环境构成“人际场”。
这个场通常处于不平衡状态。
不平衡的根源有二,一是躯体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导致张力的存在;二是由焦虑导致张力的存在。
沙利文认为,焦虑是人际关系分裂的表现;人际关系分裂是焦虑的根源。
当个体获取需要满足的方式受到重要的他人的谴责,或者有可能受到重要的他人谴责时,个体就会产生焦虑。
重要的他人是指那些通过反映性评价传递文化标准的人,如父母、教师、警察。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都是按照与我们结成“一体化”情境的重要人物的反应性评价来界定自己,以他们传递给我们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
那么,重要的他人的否定性评价为什么会引起我们的焦虑呢?这就必须联系沙利文对发展的看法。
他认为,发展就是不断地从动物性的人向社会性的人转化的过程。
成长的个体负有这样一个任务,那就是不断地获得社会性,成为为他人和社会所接受的人。
如果受到重要的他人的谴责,个体就会意识到,自己还没有为社会所接受,还是个“不充分的人”,这时就丧失了人际安全感,从而产生强烈的焦虑。
沙利文认为,在人际情境中,人所感受到的焦虑强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谴责者的重要性,这既指他人实际的重要程度,也指在个体想象中的重要程度。
谴责者越重要,则个体的焦虑就越强烈。
如,母亲对婴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她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故婴儿在感受到母亲的谴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焦虑。
二是谴责者态度的严厉性。
沙利文认为,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焦虑,他只论及轻度焦虑和严重焦虑。
他认为,人际情境必然会导致焦虑体验,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产生轻度焦虑。
他把人际情境中的人形象地比作是冒着焦虑的密雨前行。
轻度焦虑具有社会化功能。
在日常人际情境中,焦虑促使个体根据重要的他人对自己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
严重焦虑只有婴儿和心理病态的人才会感受到,它能使个体丧失记忆,忘却那些导致严重焦虑的事件。
大多数人都难于适应导致严重焦虑的情境。
三、“焦虑传递说”在人生之初,焦虑是怎样发生的呢?其机制是什么?沙利文提出的“焦虑传递说”,对此作出了简要说明:“当抚养者表现出焦虑的张力时,就会引起婴儿的焦虑”③。
如果抚养者对我们充满爱心和关怀,我们就会感到愉快;反之,如果抚养者对我们漠不关心,我们就会感到焦虑。
抚养者所表现出的焦虑张力,之所以会引起婴儿的焦虑,就是因为抚养者与婴儿之间存在着“移情联结”。
移情就是指在特定情境中,对他人情感的体验。
如当孩子做错事时,母亲就会责备他,孩子能从母亲的一系列惩罚性姿态中,理解母亲此时此刻对他的态度,这样,他就丧失了人际安全感,产生焦虑。
故,沙利文认为,没有移情能力的人,不会产生焦虑。
沙利文认为,焦虑对人际“一体化”具有破坏作用,它妨碍了需要的满足。
焦虑使人寝食难安、使人难于同他人交流情感。
四、自我系统和防御动能与弗洛作德相似,沙利文认为,婴儿在忍受焦虑时,是被动、无能的。
究其原因,是其起防御作用的自我系统(self-system)尚未发展、成熟。
自我系统既有满足躯体需要的功能、又有防御焦虑的功能。
但它主要是一种防御机制,是“用以避免焦虑程度提高的经验组织④。
它是由好我、坏我和非我这三部分组成的,而这三者的形成又同个体的焦虑经验密切相关。
具体情况如下:在早期,儿童将所有引起他焦虑的人都“拟人化”为“坏母亲”,而将所有使他愉悦的人都“拟人化”为“好母亲”,并且,逐渐能够区分与“好母亲”、“坏母亲”有关的信号,如微笑、皱眉等表情、体势。
这些信号“登记”在儿童的脑海中。
这样儿童就能够估计到“坏母亲”是否会出现,并且,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母亲有时是以“好母亲”的形象出现,有时以“坏母亲”的形象出现。
也就是说,她有时表现出焦虑的张力,有时并不表现出焦虑的张力。
同时,儿童还渐渐认识到,自己的有些行为会使母亲焦虑,而又有些行为则不会使母亲焦虑。
基于这一发现,婴儿就逐渐发展出一套复杂的过程,用以控制母亲的焦虑,并进一步通过“移情联结”来控制自己的焦虑。
使需要得到满足,同时又受到重要的他人赞许的行为和经验,构成“好我”;使需要得到满足,但在某种程度上,受到重要的他人反对的行为和经验,构成“坏我”;既没有使需要得到满足,又受到重要的他人强烈谴责的行为和经验,构成“非我”。
由此可见,沙利文所说的自我系统,也是人际关系的产物,是社会性的。
拿沙利文自己的话来说,自我系统“是我们在重要的他人对我们的反应中得到的所有经验因素的集合,换言之,我们的自我是我们的人格映象的集合,这种映象是从同我们打交道的人那里得到的”⑤。
沙利文的自我系统和弗洛伊德的ego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两者功能相同:沙氏的self-system有满足躯体需要的功能,同时,又要使满足需要的方式得到重要的他人的赞许、免受他们谴责、使个体免于焦虑。
这同弗氏的ego所遵循的现实原则何其相似!弗氏的ego 的主要任务是满足本能的需要,但又必须使本能的满足不致遭受外来的危险。
同时,ego内部又有防御机制,要防止创伤性焦虑的发生。
两者的不同之处有二:其一,self-system是一种经验组织,是个体有关自身意识;而ego是一种机能组织。
其二,self-system源于人际关系,是重要的他人对自己评价的反映,具有社会性;而弗氏的ego是从本我本能中派生出来的,其能量来自本我本能,具有强烈的本能色彩。
后期,沙利文根据社会性的自我来定议焦虑,并指出,随着个体自我(self)的发展,焦虑也必然与自尊有关:“焦虑是自尊遇到危险的信号,是一个人在重要人物心目中地位遇到危险的信号,即使这些重要人物只是来自童年期的理想形象”⑥。
这样,沙利文开始揭示焦虑的社会性,对焦虑本质的认识比弗洛伊德更接近真理。
我们知道,自我系统是一种防御机制,它是怎样起作用,使人免于焦虑的呢?沙利文认为,自我系统主要采用升华、选择性忽视、分裂和替代这四种自我防御动能来防止焦虑的。
沙利文认为,儿童总是在追求躯体需要的满足和与他人进行情绪性接触需要的满足。
但其满足需要的方式有时会受到重要的他人,尤其是母亲的谴责。
儿童为了避免焦虑,就会改变满足的方式,转而以重要的他人所赞许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
这样,既使需要得到部分满足,又防止了焦虑。
沙利文认为,升华是个无意识过程,个体对此并不自知。
沙利文和弗洛伊德都认为,升华是一种重要的防御手段,但他们两人的升华概念不尽相同。
相同之处在于,两人都认为,在升华过程中,原为社会所不容的动机,被转向社会所赞许的目标或对象;且都认为,升华是地意识过程。
相异之处在于,弗氏认为,得到升华的仅是本能冲动,所指单一;而沙利文认为,升华改变了不适当的行为方式,所指广泛。
这里可以见出沙利文对弗洛伊德的扬弃。
个体所采用的第二种防御动能是选择性忽视。
沙利文认为,焦虑促使个体学会控制其注意,不去注意那些使自己失去安全感的经验和行为。
如小孩子遇到陌生人时,就会别过脸去。
这一过程就是选择性忽视。
沙利文强调,选择性忽视的对象既可以是现实中引起焦虑的事物,也可以是自我系统中的“非我”。
选择性忽视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在于,从防御方面来说,它能避免伤害自尊,使人免于焦虑;从非防御的方面来说,它能使人专主于主要任务,心勿旁鹜。
如瞄准时,选择性忽视有助于射手准确瞄准目标。
其消极作用在于,有些焦虑的情境对我们成长有益,但选择性忽视使人不能从中受益。
选择性忽视与升华不同,它是有意识的过程。
选择性忽视并不能使人真正摆脱焦虑情境,对自尊的威胁依然存在,个体驼鸟式地加以回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焦虑。
早期,沙利文把分裂看作是一种重要的自我防御动能;后期,沙利文修正了这一观点,认为分裂并不是一种常见的防御动能,而且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病人。
分裂是指自我系统中的非我完全脱离自我系统,被排斥到意识之外。
这使人遗忘先前受到重要的他人强烈谴责的行为和经验,这种遗忘是缺失性的。
非我之所以被排斥到自我系统之外,是因为它一旦出现于意识之中,就会使人产生强烈的焦虑,因此,个体为了避免焦虑,将其排挤到自我系统之外。
可见,沙利文所说的分裂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压抑。
沙利文并没有对选择性忽视和分裂作出区分,他认为,这两者是一个连续过程的两个阶段。
先是对事件的选择性忽视,选择性忽视的发展会导致分裂。
替代是指个体逃避引起焦虑的对象,将注意力从引起其焦虑的对象上转移开去,而用一些受到重要的他人赞许的语言、思想来作为自己注意的对象,替代使自己感到焦虑的对象,作为自己注意对象,以此来避免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