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及价值
民间文学概论考点总结
![民间文学概论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413bb3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9.png)
民间文学概论考点总结如下:
一、民间文学的定义与特征
1.定义: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社会实践中自己创作并广泛
流传的口头文学。
2.特征:民间文学具有集体性、口头性、传承性、变异性等特点。
二、民间文学的分类
1.民间故事:包括神话、传说、民间寓言、民间笑话等。
2.民间歌谣:包括民歌、民谣、谚语等。
3.民间谚语:包括民间谚语、歇后语等。
4.民间曲艺:包括评书、相声、快板等。
5.民间戏曲:包括地方戏曲、民间小戏等。
三、民间文学的价值与功能
1.价值:民间文学具有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等。
2.功能:民间文学具有教育功能、娱乐功能、传承功能等。
四、民间文学的搜集与整理
1.搜集方法:包括直接记录、间接采集等。
2.整理原则:包括保持原貌、尊重群众创造、去粗取精等。
五、民间文学的传播与传承
1.传播方式:包括口传、书面传播、现代传媒传播等。
2.传承方式:包括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社会传承等。
简述民间文学价值
![简述民间文学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365ed5f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a.png)
简述民间文学价值
民间文学是指由民间个体或群体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如传说、故事、诗歌、歌谣等,它们来自于社会生活和经验,通常是口头创作,并传承于家族、社区和民间组织之中。
民间文学具有以下几个价值:
1. 文化传承和价值传递:民间文学是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
部分,通过民间文学的创作和传承,我们可以了解和传承古代的文化、历史、道德和价值观念等。
2. 民间故事和传说的叙事美学:民间文学往往以生动的故事和
传说的形式展现人类的历史、生活和社会文化,这些故事和传说具有美学上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想象力。
3. 民间诗歌的抒情美学:民间文学中的诗歌往往充满人文关怀
和情感表达,通过诗歌的语言和韵律,可以呈现人们的内心世界和情
感状态,具有一种独特的美学价值。
4. 社会批判和文化传承:民间文学中也包含一些对社会现实的
批判和揭示,可以作为文化传承和社会批判的重要手段。
5. 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民间文学是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民间文学的交流和理解,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文
化交流。
民间文学作为社会文化的传承和表现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承和价值传递作用,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
浅析民间文学的功能与价值
![浅析民间文学的功能与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a58e85b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8.png)
浅析民间文学的功能与价值发布时间:2021-12-21T02:51:03.229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20期作者:梁定发[导读] 民间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由勤劳民众口头撰写,并在民间广泛传播梁定发南昌大学江西南昌 330103摘要:民间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由勤劳民众口头撰写,并在民间广泛传播,以表现勤劳民众生活和思想趣味的口头传播语言文字艺术[1]。
它的重要艺术体裁包含了散文体的神话故事、传奇民间故事、民俗寓言和段子等,韵文体的民俗歌曲、小说诗、史诗和谚语,与韵散体紧密结合的民俗说唱、民俗戏剧等。
民间文学作品通常围绕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社会、了解社会事物为主题,以展示劳动人民的政治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法、审美趣味,及其对社会各类客观事物的评论为重要题材,以劳动人民的自身形象为重点刻画对象,具有表现社会普遍性和深刻性的特征。
关键词:民间文学;功能;价值一、民间文学的相关特征(一)口头性口头性是指民间文学作品的口头撰写、口头传播的基本特征。
虽然在个别时期也有对民间文学作品的抄录家,有文本收集笔录本,有电子本,但文本并非传播民间文学所必需的传播载体,是辅助性的传播载体。
相反,作家文学用笔书写、借助书面文本传播。
在个别时期,作家文学也采取了口头传递形式,如诗歌朗诵会,但口头传递形式对作家文学来说只是辅助性的手段。
到目前为止,人类内部的社会交流中仍然以口头语言形式为最普遍的工具。
(二)集体性集体性也确保了民间文学作品在群众之间的最高限度的自由流传。
例如,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都经过了众多人的再创造,已经变成了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也变成了汉族民间文学的杰作。
他们的思想和艺术作品,比较完整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社会的某些特征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
(三)传承性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创新,不断变化的。
同样,民间文学也具有一定的家族承袭特点,可以世世代代流传。
民间文学第三章相关笔记(DOC)
![民间文学第三章相关笔记(DOC)](https://img.taocdn.com/s3/m/39f7675933687e21af45a9d2.png)
第三章民间文学的功能第一节、民间生活的独特伴侣一、直接作用1、劳动生产方面(1)协调动作,减轻疲劳,提高劳动效率产生原因: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为了战胜各种自然灾害,求得生存,人们就必须以部落、氏族为单位群居,进行集体劳动。
在劳动有节奏进行的时候,就会发出相应的劳动呼声,这是原始歌声的萌芽。
氏族:有血缘关系部落:有多个氏族构成古人云:“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yéhǔ)’,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这是古代抬木头的号子。
而举重劝力精辟的概括了劳动号子的特殊方式。
解放前,四川农村薅秧歌湖北《打夯号子》歌唱方式上:一领众合、众领众合(2)、再现劳动生活、传授劳动知识和经验,鼓舞劳动热情产生原因:原始社会是共同劳动、共同分配的公有制社会。
人和大自然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人们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因此,生产劳动成了原市文艺最主要的内容。
主要体现在原始诗歌、原始神话、原始舞蹈中目前我国记录下来的最早的诗歌——《弹(dan)歌》,相传产生于黄帝时期。
“断竹,续竹。
飞土,逐宍(古肉字)。
”仅四句八字,却再现了原始人用弹弓设计禽兽的全过程。
狩猎是蒙昧时期战胜自然的重要手段。
弓箭这一远距离射击武器的发明和运用对提高原始生产力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既扩大了狩猎范围又减少了天然敌人。
在各民族神话的记载:汉族《后羿射日》、苗族《杨亚射日月》、壮族《特康射日》、彝族《吉支呷趷射日月》在原始舞蹈中也有体现:主要通过模拟动物的动作、习性,追忆、再现狩猎或采集的劳动生活。
如解放前鄂伦春人中流行的黑熊搏斗舞、树鸡舞和红普嫩舞,便是远古遗留下来的舞蹈。
前两者是模拟熊和树鸡的各种动作,表示捕获它们的愉悦,同时也是为下一次狩猎作联系:后者则是采集红果的姿势的反复表演2、阶级斗争中(1)、劳动者对阶级压迫的不满和控诉《白毛女》故事、周扒皮(2)、宣传鼓动农民起义的歌谣《隋大业长白山谣》长白山前知世郎。
纯着红罗绵背裆。
论述民间文学的价值
![论述民间文学的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4cbf47f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7.png)
论述民间文学的价值民间文学是指在民间流传的文学作品,包括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戏曲等。
这些作品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民间文学的价值。
一、民间文学是文化遗产民间文学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
这些作品是民间智慧的结晶,是人民智慧的珍贵财富。
它们记录了人们的生活、思想、信仰和价值观,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演进。
因此,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学是维护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
二、民间文学是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学是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戏曲等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它们的语言、形式、节奏、韵律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价值。
三、民间文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民间文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这些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它们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思想价值和教育价值。
通过阅读和研究民间文学,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四、民间文学是社会历史的见证民间文学是社会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人们的生活、思想、信仰和价值观,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演进。
这些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通过研究这些作品,可以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演变,探究社会文化的变迁和演进。
五、民间文学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民间文学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它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特点和民族精神的内涵。
这些作品中蕴含着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通过阅读和研究这些作品,可以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复兴。
民间文学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它是文化遗产、文学艺术、人类智慧、社会历史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因此,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学是维护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文化繁荣和民族复兴的重要途径。
第3章 民间文学的价值与功能
![第3章 民间文学的价值与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6687c2bd58f5f61fb73666e2.png)
三、民众生活的独特伴侣
(一)在劳动生产中的实用功能 1.原始社会民间文学的功利性 (1)协调动作,减轻疲劳,提高劳动效率(直接效用); (2)展现劳动生活,传授劳动经验,鼓舞劳动热情(直接
效用); (3)歌颂劳动,表达人们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间接效
(二)在社会交往中的礼俗功能
礼俗的生成、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紧密相联。原始 社会,人类为了狩猎和抵御自然灾害,交往中的礼俗是 为了调节人和自然的矛盾,形成战胜大自然的合力。阶 级社会,统治者观民风、采民俗并加以适当的吸收和改 造,是为了制定礼制,用礼制教化和垂范民众,从而又 化礼制为礼俗,每一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社会地位,去 选择相应的礼。君、臣、父、子、兄、弟、夫、妇都有 自己特定的行为规范。礼俗的积极意义是使人际交往井 然有序,让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缓和,最后达到人和事畅 业兴。
高尔基认为:如果不知道人民的口头创作,那就不 可能知道劳动人民的真正历史。拉法格是马克思的学生, 也是他的女婿,后来成为19世纪法国工人运动中的积极 分子,他说:民间文学是人们灵魂的忠实、率真和自发 的表现形式,是人民的知已和朋友,也是人民的科学、 宗教和天文的备忘录。
所以,民间文学是民众口传的历史,在早期的 各种神话、史诗,形象地传递着史前人类社会的各 种信息。这些都以其特有的人类童年时期的天真、 与执着,表现了无可替代的文化史价值。阶级社会 出现以后,阶级压迫、阶级剥削以及被压迫阶级的 反抗,构成了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就成 了口头文学频繁表现的重要题材。在这里,农民阶 级与地主阶级之间对抗的天然性与农民阶级反叛的 合理性都表现得十分充分,这些作品,不仅真实地 反映现实社会的苦难与不平,而且还以其特有的敏 锐与深刻,表现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民间文学的当代价值
![民间文学的当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2690c0f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61.png)
民间文学的当代价值
民间文学是指由劳动人民直接创造并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文学,主要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歌谣等。
在当代社会,民间文学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传承: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和智慧。
通过民间文学的传承和传播,可以使后代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2. 艺术价值:民间文学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形象和简洁的语言表达人们对生活、自然和人性的理解和感悟。
民间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对当代文学、艺术创作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 教育功能:民间文学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它通过故事、传说等形式,传递着诚实、勇敢、善良、勤劳等价值观,对培养人们的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具有积极的作用。
4. 心理调适:在当代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环境中,民间文学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心理调适的方式。
民间文学作品往往具有轻松、幽默、乐观的特点,能够让人们在阅读或欣赏中释放压力,获得身心的放松和愉悦。
5. 旅游资源:民间文学是地方文化的重要体现,它可以为地方旅游业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
通过挖掘和利用民间文学元素,可以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民间文学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我们应该重视民间文学的保护、传承和创新,让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第3章 民间文学的价值与功能
![第3章 民间文学的价值与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4b4a0a6f0b1c59eef8c7b471.png)
三、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 1、民间文学用口头方式来创作也用口 头方式来传承,因此,它更接近于民众的 生活,是一种直面生活的艺术。 2、灵活简便的艺术形式。 3、灵动形象而又鲜活的语言。 4、塑造了众多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 形象。
第三章 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与多重价 值
一、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
一、知识传授的功能 二、道德塑造的功能 三、礼俗伴生的功能 四、娱乐休闲的功能
二、民间文学的多重价值
(一)实用价值 1、协调劳动、振奋情绪 2、讽刺不良、匡扶时政 3、自我教育、道德塑造 4、社交娱乐、维系感情的价值 2、在民俗学、民族学方面的价值 土家族哭嫁歌、傈僳族《逃婚调》、藏族 《婚礼歌》 3、在农业科学、气象学、医学等方面 的价值。我们的祖辈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积 累了大量的农业生产经验以及与生产有关 的气象知识。中国古代在中医、中药和养 生保健方面的经验和积累,很大程度上也 得力于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_精品文档
![民间文学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4e7152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56.png)
人文神话是指以社会关系中的人为中心神 格,象征性地反映人类早期社会的生产、 生活和各种社会关系的神话。包括战争神 话、文化英雄神话、死亡与复活神话、冥 界神话等,这类神话往往具有社会性。
(三)社会生活神话 1、文化英雄神话 2、神战英雄神话。
二、神话的基本特征:
1、从艺术本体来看,神话具有以叙事艺 术为主的多维性。
2、从神话主体来看,神话具有民族性。 3、从功能上看,神话具有神圣性。 4.从思维机制上看,神话具有艺术创作的
不自觉性。
三、历史上主要的神话学派
一、隐喻学派: 古希腊色诺芬尼 “神话是古 人的寓言”。
内容上的传承性:指一些群体性的观念和 意识 。
艺术的传承性
4.变异性
二、 民间文学的价值与功能
(一) 认识价值 1、民间文学与民众历史 2、民间文学与民俗风情 3、民间文学与民众伦理 4.民间文学与民众心理
(二) 文学价值(艺术价值) 1、为作家的艺术创造提供了丰富的素
材2.为作家文学创造了美的形式。
(三)实用价值 (1)协调劳动,振奋情绪 (2)总结经验,传播知识 (3)讽刺不良,匡扶政治。
(四)科学价值 1、历史研究价值
2、自然科学价值
3、文化学价值: 女娲兄妹婚神话,隐含上古时期存
在的血缘婚事实。
第一章、 神话
一、神话概论: (一)神话界说: 神话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意
法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的故事。也叫“写实故 事”或“世俗故事”。 1、巧媳妇故事 2、呆女婿故事 3、怕老婆故事 4.机智人物故事
民间文学2020
![民间文学2020](https://img.taocdn.com/s3/m/8293e9d95022aaea998f0f2d.png)
1、民间文学: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文学作品。
2、民间文学的价值:(一)民间文学的实用价值1.民间文学是民众表达思想、感情和愿望的一种方式,满足民众的表达需要和创作欲望,也是民间民众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化的手段。
2.有些民间文学的样式可以在劳动过程中表演,以协调劳动节奏,增加劳动兴致。
3.民间文学可以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娱乐和放松。
4.民间文学是民众传授知识、实施教育的一种有效工具。
(二)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1.民间文学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欣赏价值,为普通民众所喜闻乐见。
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主要在于它的文学价值。
2.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还在于它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三)民间文学的科学价值1.民间文学表现了民众的思想、感情,传承着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经验,也记载着民众的生活的历史。
2.民间文学反映着民众世代积累的经验性知识,有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和对自然规律的归纳,也有对自己的劳动技术、生存技能的总结,所以民间文学是一般人了解科学知识的途径之一,也是研究自然科学史的学者的重要资料。
民间文学四个显著的基本特征:口头性、群体性、变异性、传承性口头性:民间文学是一种口头创作、口头传承并有相应的表达方式的语体风格的文学形式群体性:民间文学是群体创作、群体流传的,并具有群体性的思想感情和为群体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变异性:在流传过程中民间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情节、人物甚至主题,都会发生变化。
传承性:民间文学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些根本性因素或传统模式,在流传、演变过程中积淀下来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使作品以其固有的基本面目在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域的群体中沿袭、存活。
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1.民间文学在题材和思想内容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举例略)2.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典型形象的素材。
(举例略)3.民间文学在文学体裁和艺术手法上对作家文学有很大的影响(在文学体裁上,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民间文学的社会价值
![民间文学的社会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bee8252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3.png)
民间文学的社会价值民间文学是指由普通民众传承和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口头传统、民间故事、传说、谚语、俚语、童谣、民间诗歌等。
它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民间文学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1.传承和保存文化遗产:民间文学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和地域的传统、价值观和精神世界。
通过传承和创作民间文学作品,可以保存和弘扬民族文化遗产,保留和传递民族独特的思想、信仰和生活方式。
2.反映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民间文学作品囊括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经验智慧,反映了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们记录了社会的变迁、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展现了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3.传递价值观念和道德教育:民间文学中的故事、谚语和童谣等经常包含着深刻的道德教育和价值观念。
这些作品通过寓言、象征和富有想象力的表达方式,向读者传递着关于正义、友爱、勇气、诚实等重要品质的教育和引导。
4.促进文学创作和艺术表达:民间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艺术表现形式,激发了文学和艺术的创作激情。
它以朴实质朴的语言和情感表达,追求真实和自然的体验,对当代文学和艺术的创作有着积极的影响和启发。
5.加强社会凝聚和身份认同:民间文学作品作为一个社会共享的文化资源,可以促进社会的凝聚和身份认同。
通过民间文学的共同传唱、讲述和阅读,人们可以形成与传统文化和社区的联系,增强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综上所述,民间文学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它不仅承载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反映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还传递价值观念和道德教育,促进文学创作和艺术表达,加强社会凝聚和身份认同。
因此,民间文学对于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民间文学复习知识点
![中国民间文学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6ca44cd8bd63186bcebbc1d.png)
民间文学复习重点绪论一、☆民间文学:(名词解释)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
它既是人民生活、思想情感的自发流露;又是他人关于科学、宗教及其它人生知识的总结;也是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
民间文学的三大价值:实用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二、folklore英国威廉。
约翰。
汤姆斯首次使用folklore一词,指“大众古俗”,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有了一个正式名称。
三、民间文学的范围1、民间散文作品: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歇后语2、民间韵文作品:名歌、民谣、民间长诗、谚语、谜语、绕口令3、民间说唱作品:民间曲艺、民间小戏四、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1、是民众表达思想感情,愿望,传达政治见解的方式,它满足民众的表达需要和创作欲望,是民众交流思想的一种艺术化手段。
2、可以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娱乐和放松3、是民众传授知识,实施教育的一种工具4、是了解民风民情和进行相关研究的的参考资料五、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法历时追溯法共时比较法第一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与作家文学的关系一、民间文学的根本特征口头性、群体性、传承性、变异性、表演性二、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差别1、作者的差异。
最显著的标志是民间文学具有群体性特征,作者是匿名的,作家文学是个人创作,作者有名有姓2、民间文学是口传文艺,以口头语言为载体,作家文学以文字为载体3、民间文学是民众生活的直接反映,作家文学是高级的精神的表现物和慰藉物4、二者在功能上的差异。
民间文学有很强的实用性并成为一种生活手段,作家文学通过培育人的的精神来实现干预社会生活的功能三、★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论述)钟敬文说:民间文学和一般作家文学,是两株树上开出来的形状和色香各异的花朵。
民间文学本是作家文学的源头或母体,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1、民间文学在题材、思想内容上对作家文学产生影响。
民间口头作品往往成为作家再创作的题材。
民间文学孕育了作家文学,它表面上虽没有采用民间口头作品的内容,但在他的创作过程中,却接受了民间文学作品的影响。
民间文学的功能
![民间文学的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a7a66e3d3968011ca30091a3.png)
• 二、道德教化的功能 • 1.民众道德意识的产生 • 先产生了人类最早的善恶观念,再建立和 发展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再有意识地运用 一定的原则调和利益和矛盾,最后形成一 定的道德规范。 • 民间创作作为一种精神产品从来都受到劳 动大众道德意识的制约与影响。创作者对 生活所作出的评价,都是以符合本阶级利 益的道德规范作用为标准的。 • 民间创作是劳动大众用以对本阶级成员进 行道德规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
• 首先,民间作品对剥削阶级奉行的封建等 级制度是否定的,劳动大众不承认封建等 级制度有存在的合理性。如“长工地主” 型故事、“三女婿型”故事。 • 其次,民间作品对剥削阶级重男轻女原则 加以否定。 • 再次,民间作品对剥削阶级的婚姻观给予 否定 • 劳动者择偶标准是劳动能力和真挚的情爱 • 尽管现实生活中婚姻的自由与美满很难如 愿,然而民众却要在精神世界里,用最优 美的旋律,讴歌自由的婚姻、幸福的爱情 。如民间情歌、叙事长歌及民间小戏。
民间文学的道德教化功能 主要体现在?
• 2.民众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 • 民间作品中表现的民众道德规范有: • (1)劳动是民间文学永恒歌颂的主题。 以劳动为荣,以劳动为立身之本,是劳动 者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 (2)团结、友爱、互助是民间作品中经 常歌颂的主题,是劳动者所遵从的行为规 范。 • (3)民间作者的道德意识,还表现对一 切剥削阶级道德准则的否定与反叛。
第三章 民间文学的功能
民间文学的现实功能主要指?
• 一、在劳动生产中的实用功能 • 实用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直接的、客观上的 和间接的、主观上的。 • 1.直接效用 • 最能体现的是劳动歌谣:各种劳动号子是伴随劳动 过程、应和着劳动节奏呼喊出来到,具有指挥动作 、统一步调、鼓舞情绪、减轻疲劳等作用。 • 2.间接功能 • 作用于人们主观心理活动,借以满足人们的祈愿性 目的的一种功能。 • 主要是各种祭祀仪式上的咒语、歌诀等 • 这些咒语、歌诀具有明确的祈愿目的,为满足人们 祈盼“五谷丰登”、“人畜两旺”的心理愿望而被 创作出来的。
论述民间文学的功能及价值
![论述民间文学的功能及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6a043ba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63.png)
论述民间文学的功能及价值
1、认识功能:民间文学,是民众智慧的结晶。
在民众生活中,还发挥着生活教科书的功能。
劳动大众在世代相续、年复一年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知识、劳动经验。
特别是一些农事谚语、歌谣乃至谜语,常常只用一两句,或三四句话,便能概括出一条规律,或总结一个经验。
2、教化功能:民间作品中,深刻地反映了劳动大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理想,是民众进行自我道德教育最方便、最常用的形象教材。
3、审美和娱乐功能:民间文学文艺属性的主要内容就是文学性。
民间文学具有文学的美学特点,同时又具有表演性,具有审美价值。
口头创作是广大民众休闲时光自娱自乐的重要方式之一。
讲故事、说笑话、猜谜语、唱山歌、演小戏等都具有很强的娱乐功能。
这种娱乐活动,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表现尤为集中和突出。
4、族群认同功能:在生产劳动中,民间文学可以协调劳动动作,统一劳动节奏;坚定劳动信心,表达人民战胜大自然的愿望和信念;鼓舞劳动热情,提高劳动兴致;总结劳动生产经验,传授劳动知识和技能,因而增加凝聚力和族群认同力。
5、文化传承功能:民间文学作品大都经过长期流传、千锤百炼,是无数人智慧与才能的结晶,往往思想精粹、艺术高超,其优秀之作可以和第一流大作家的名著相媲美。
民间文学历史悠久,出现了许多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的经典文献。
既有民谣、谚语、
笑话、寓言、谜语那样的精致小品,也有四大传说、史诗那样的篇幅较长甚至结构恢宏的名篇巨著。
民间文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
![民间文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17d2afd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74.png)
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间文学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表达和情感宣泄,它通过不同的文学形式和艺术手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奉献精神、诚信守法等。
2.传承民族文化传统。民间文学是中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传承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传统,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谚语俗语等,这些文化传统中蕴含着深刻的价值观念,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优秀的渠道。
3.塑造正面形象。民间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常常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生动的形象,它们能够引领人们的行为和思维,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通过民间文学的传播,可以塑造出一批具有积极向上的形象,如勇敢善良的英雄形象、正直坚毅的人物形象等,这些形象能够激发人们的向上心态,推动社会发展。综上所述,民间文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和弘扬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民间文学的价值
![民间文学的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567162b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01.png)
民间文学的价值
• 例如苗族唱古歌被当作一桩隆重 庄严的事,平时不轻易唱,一般 是在逢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唱。 古歌讲述了苗族的起源、迁徙、 发展等历史,使苗族人民知道本 民族的由来以及祖先创业之艰辛。
民间文学的价值
• 又如“穿不穷吃不穷,不会算计 一世穷”,教人要节约;“只有 懒人,没有懒地”,教人要勤劳; “钢铁怕火炼,困难怕志坚”、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 于行”等都是教人注意品格意志 的修养,有传授经验的作用。
民间文学的价值
• 在宗教活动中,民间文学也 运用得十分普遍。
• 我国各民族的各种宗教仪式 中,祭神禳灾、祈雨丰年的 祷词等在民间口头上广为流 传。
民间文学的价值
• 四,民间文学的政治价值
民间文学的价值
民间文学的价值
民间文学的价值
民间文学的价值
民间文学的价值
民间文学的价值
(3)民间文学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 利益的手段。
• 解放前,我国有不少民族,保 存了古代的道德风范,有的在 发布公约、条例时要运用民间 歌谣。有的在发生民事纠纷时, 也用民间歌谣来排难解纷。
民间文学的价值
• 例如贵州苗族从古代留下一 种“议榔”制度,即由若干 寨子联合起来,制订共同的 某种公约的会议形式。议榔 所制订的公约,一般称为 “榔规”,是不成文的规章 制度。
民间文学的价值
• 2、社会科学方面。 在历史学的研究中,特别是上古 史、史前社会历史的研究中,除 了出土文物外,民间口头文学是 极重要的资料。
民间文学的价值
•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对于研究 有些少数民族的历史,很少文字 记载的依据,大量材料要从世代 相传的民间文学中去发掘,所以 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几乎成了 少数民族的历史教科书。
民间文学复习总汇
![民间文学复习总汇](https://img.taocdn.com/s3/m/c699dbf79b89680203d82515.png)
一、导论
1、民间文学的定义:民间文学是人民口头的集体创作,是一种立体文学、实用文学,具有直
接人民性、立体性、口头性、流传变异性、传统性和多功能性等特征。
2、民间文学的价值
1)实用价值:表达民众情感、思想、愿望——神话表达人们对宗教的信仰与对大自然的敬畏;
求偶方式——情歌;
劳动工具——民间歌唱可以鼓舞劳动情绪,传说可以提高人民劳动自信心;
口头叙述,
讲述时常常带有庄严的气氛
神或半人半神
虚构(假)
传说
有作为故事核心的客观存在物(如历史名人、事件、山川风物、名优特产、社会风俗等),把假的故事附会到客观存在物体上
口头叙述,
讲述时往往利用各种方式把假的说成真的,让人信以为真
实有的人物、事件、地方风物等
半真半假
故事
内容具有娱乐性和世俗性特点,有较强的伦理色彩
口头叙述,
随时随地都可以讲
人、
拟人化的动物、植物
虚构(假)
三、神话
1、定义:就是神或者半人半神的英雄故事,是人们对于所崇拜的神或半人半神的英雄的事迹
的严肃叙述。
2、性质:与原始宗教关系密切;是远古人类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是一种文学体裁,神话
是人类在远古时期所创造的反映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高度幻想性的故事。
3、类型:宇宙起源神话——盘古开天、女娲补天
人类起源神话——女娲用黄泥造人、遮帕麻与遮米麻二神生育
洪水再生神话——诺亚方舟、兄妹在葫芦中逃过洪水再生
自然万物神话——夸父逐日、嫦娥奔月
族群起源神话——狗成为长沙武陵郡土著祖先的神话、姜嫄踩下天帝脚印诞下后稷
文化发明神话——神农尝百草、蚩尤作兵器
四、传说
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
![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7c993f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65.png)
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1.民间文学的社会价值在于其传承。
这种群众集体所传承的文化,也许没有文献或古物那样能够经久保存,但是,它的生命力也不可低估。
我们现在有些故事或谚语。
已经在两千年前就被文人记录下来了,但是,直到今天,它还能够以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形式活在人民口头上。
例如西北山歌和纳西古乐的传承;2.民间文学的政治价值在于反映人民政治倾向与社会潮流。
民间文学是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众生活的必不可少的教科书和娱乐工具。
此外,在婚恋、习俗、宗教信仰等礼仪活动中,民间文学也有其实用作用。
政治斗争中民间文学反映了人民的政治倾向,体现了人民的政治利益,是人民群众进行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和手段。
例如,五四时期流传于群众中新文化的口头宣传,正是共产主义马克思思想兴盛的先决条件之一;3.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在于其多元化与大众化。
散文故事、叙事诗等大都有人物、情节,长诗、短谣以及部分谚语、谜语,大都有一定的句式和韵律,小戏有故事情节与对唱形式等。
但仅仅这些还不能完全证明它的艺术性。
许多民间文学作品还有独自的和优越的艺术特点。
中国近年陆续发现的兄弟民族史诗,其艺术成就使世人惊异。
至于那些多得数不清的情歌和抒情歌谣,在表现欢乐和痛苦的情思上,往往超越作家的同类作品。
而那些短小的故事、谚语、歇后语,真正使思想、经验、智慧凝缩得像5个指头捏紧的拳头。
从风格上说,朴素、简练,是一般民间文学的特点。
近年来,如何充分发挥民间文学在提升民族凝聚力中的作用,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门话题之一。
在民族认同感中,民间文学的确有着重要的地位。
首先,民间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团结及爱国主义资源。
比如,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诸葛亮传说流传广泛,深刻影响到西南少数民族的历史想象、文化认知与道德情感。
据德昂族传说,诸葛亮以自己帽子为原型,设计出德昂族屋顶形制。
直到现在,他们仍然保留传统德昂族屋顶形制。
简述民间文学价值
![简述民间文学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4573072e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e.png)
简述民间文学价值
民间文学是指流传于民间的文艺作品,如民歌、民谣、民间故事、俚语等。
这些作品通常由普通民众口头传唱或传说,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情感和文化传统。
民间文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
1.反映社会生活: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对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表达,是对社会现象和事件的一种反映。
其中的人物形象、情节、描写等,具有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的特点。
2.传承文化传统:民间文学是各地不同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记录着一个地区的历史、民俗、民间信仰等文化遗产。
通过民间文学的传承,可以使文化传统得以延续。
3.反映思想意识:民间文学不仅反映社会生活,也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如对人生的理解、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等,这些都是反映一个地区文化精神的重要表现。
4.提高民众素养:民间文学具有普及性和启迪性,它可以启发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意识,使人们对生活有更深的理解。
总之,民间文学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反映社会生活的媒介,也是一
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美学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及价值第一节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民间文学的生活功能,是指作为一种生活文化现象的民间文学,在一个民族文化体系中所发挥的效用。
我们知道,人类为了生存需要而创造文化,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由互相联系的各种文化要素构成,其中每一要素都起着一定的作用,发挥这一定的功能。
民间文学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具有多形态、多层次性。
从我们的认识来看,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传授功能由于民间文学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是没有掌握文字的广大民众所创造,伴随着他们的生活。
从而,民间文学担负着一项主要的使命,那就是传承民众的知识和经验。
原始社会时期的神话,大量的文本都是知识的汇集。
它们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天地万物的由来和人间秩序的形成,尽管并非真正科学的知识,却是当时人们认识成果的结晶。
如中国地理形势西北高东南低的现象,神话是这样解释的: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
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列子·汤问篇》】非常明显,神话叙述中国独特的地理形势,并与日月星辰西落和水向东流的自然现象结合在一起。
这无疑成为当时民众传授知识的途径。
神话这样,传说也是如此。
民众获得大量历史事实或历史人物的知识,并不是依靠传统的典籍,而多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故事和传说。
尽管这些故事传说与历史真实会有一定距离,但是民众是将其作为历史知识加以认同的。
至于谚语之类所包含的知识以及民众通过谚语的运用传授气象、劳动、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就更直接明了了。
二、道德塑造功能“传统对于社会有无上的价值,所以再也没有比社会分子遵守传统更为重要的了。
必须严格遵守前代遗留的民俗与知识,才能维持秩序与文明。
”【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第23页】道德规范就是传统中极为主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民众历来非常重视道德修养和自我道德约束,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大量属于风俗习惯中的村规民约、礼俗禁忌之外,人人们还通过舆论以及家庭教育规范各自的行为,成为人民自觉遵守的传统。
而民间文学则是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寓教于乐,成为塑造民众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
所以恩格斯说:“民间故事书还有这样的使命:同圣经一样培养他的道德感,使他认清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权利、自己的自由,激起他的勇气,唤起他对祖国的爱。
”【恩格斯:《德国民间故事书》,《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四卷,第401页】三、礼俗伴生功能礼是俗的制度化,俗是礼的原生态。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俗大量的被礼制化;而同时,礼制也大量地习俗化。
上下层文化之间的这种互动,使中国的民间文化呈现出礼俗共生、礼俗混生、礼俗叠用的现象。
其中,民间文学在礼俗过程中有重要的伴生功能,由此民间文学的功能从一般文学层面进入到社会生活层面。
民间文学的礼俗伴生功能表现得非常普遍,它往往融入礼俗之中,成为礼俗的内容之一,故称之为伴生功能。
在人生礼仪过程中,如满月酒、成人礼、婚礼、葬礼等,都伴有相应的民间文学活动;在一些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祭祀习俗中,也常伴有民间文学的内容。
四、娱乐休闲功能民间文学的休闲娱乐功能主要有自娱和他娱两种形式。
自娱是通过讲述故事、笑话或者唱山歌等方式来达到消除疲劳、精神紧张和情感满足的目的;他娱则是通过听他人讲故事、唱山歌或观看民间小戏曲艺等来达到上述目的。
这种群众自己的娱乐方式起对调节民众的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恩格斯就曾指出:“当他辛苦地做完一天的工作,晚上回来疲惫不堪的时候,娱乐他,恢复他的精神,使他忘掉沉重的劳动,把他那贫瘠的砂砾的田地变为芬芳的花园。
【恩格斯:《德国民间故事书》,《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四卷,第401页】”唱儿歌、夏夜讲故事、元霄节猜灯谜、歌节对歌等都是民间文学娱乐休闲功能的具体表现方式。
第二节民间文学的多重价值一、民间文学的实用价值民间文学不是一种纯粹的艺术,而是综合了多种功能的文化存在,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实用价值。
这种实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协调劳动,振奋情绪劳动,尤其是需要群体配合的集体劳动,必须协调一致方能齐心协力完成任务。
因此,用特殊的号子或简单的音节节拍来协调指挥劳动的现象,在原始社会时期已经存在。
《淮南子·道应训》载:“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这就是鲁迅所说的不识字的“杭育杭育派”作家。
现代社会中还存在各种打夯歌、拉纤歌、船工号子、织布歌、打铁歌、樵歌、田歌、渔歌和牧歌等,都具有协调劳动节奏、振奋情绪的作用。
2、总结经验,传播知识传统的农业生产基本上依赖自然环境,对自然环境把握的经验和生产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对于生产的进行和获得丰收有着直接的关联。
而民众在对自然物候观察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环境把握的经验,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积累的生产经验,多是通过民间文学的形式来总结和传播,简洁明了,易懂易记。
这方面的内容,在神话、传说、故事中都存在,尤其以谚语最为直观和集中。
三耕四耙九锄田,一季收成抵一年。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头种荞麦。
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还钱。
雷公先唱歌,有雨下不多。
缸穿裙,山戴帽,蚂蚁搬家蛇过道。
种田不好害一春,教子不好误一生。
另外,像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经验知识等,都在民间文学作品里面有所体现。
举例略。
3、讽刺不良,匡扶政治社会不良行为和不良政治常常是民间文学的讽刺对象,这在故事,尤其是笑话以及讽刺歌谣中表现得最明显。
比如反映现代都市社会中得种种问题的《内地都市十八怪》:影院只放录像带;夜半歌声传天外;摊开麻将把客待;铁门铁窗铁阳台;猪肉牛肉加水卖;珍稀成为下酒菜;大款争把猫狗爱;染起头发充老外;污言秽语随口带;杂物废物胡乱甩;下水道口缺少盖;小摊小点占道摆;算命先生站成排;好人偏去充乞丐;精神病人好自在;旅店拉客死活拽;锻炼只有老太太;高级轿车处处在。
——《参考消息》1995年1月7号,第8版再如讽刺官僚吃喝:革命的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锻炼了胃,喝得性功能大减退,老婆跟了别人睡!丈母娘一气告到纪律检查委员会,答复说:该喝的不喝也不对,我们也是天天醉!告到市长办公室,答复说:预算外有这笔经费。
告到人大常委会,答复说:这项决议通过在22次常委会。
告到政协委员会,答复说:此事不在政治协商范围内。
最后告到党委会,答复说:只要方向路线对,醉与不醉无所谓。
【霍达《未穿的红嫁衣》,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276页】政治家可以通过讽刺歌谣发现问题,改变政策,重塑形象。
从而讽刺就起到了匡扶政治的作用。
二、民间文学的科学价值民间文学因其自身的丰富、复杂存在,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研究素材,具有独特的科学价值。
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1、历史研究价值民间文学是不识字的大众的文学,是民众表达幻想、爱憎、理想、生活和历史的最主重要的方式。
这种口耳相传的方式,成为过去生活和历史的见证。
比如神话,在许多人看来荒诞不经,但是在考古学、气象学、民族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现代科学研究进展的支持,黄帝神话、大禹治水神话等其实并非虚构,而是一种具有历史意义的史前存在。
【有关内容见陆思贤《神话考古》,文物出版社,1995年12月】至于说到传说,它所具有的史料价值和历史真实性叙述的价值,往往是许多历史典籍未能做到的。
尤其是文字民族历史传说的史料价值、民族由来的历史真实性叙述、农民起义的历史真实性叙述,则常常是典籍忽略或根本不记的。
郭沫若曾说过:“民间文艺给历史家提供了最正确的社会史料。
过去的读书人只读一部二十四史,只读一些官家或准官家的史料。
但我们知道民间文艺才是研究历史的最真实、最可贵的第一手资料。
因此,要站在研究社会发展史、研究历史的立场来加以好好利用。
”【郭沫若:《我们研究民间文学的目的》,《民间文艺集刊》第一册(1950年)】2、文化学价值民间文学中有大量的作品是关于风俗习惯等民间文化事象的,这就为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材料。
这方面的价值可以归纳为一下几个方面:第一,神话、传说或故事隐含着某段文化史方面的信息。
如伏羲女娲兄妹婚神话以及高山族、黎族等关于文身由来的传说故事,都隐含着上古时期可能存在过血缘婚的事实;神话或传说中大量的葫芦形象,透露出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于多籽植物的生殖崇拜;哭嫁歌的存在,表明它与历史上的抢婚存在内在联系等等。
人们通过这些民间文学内容的叙述,寻找文化史的遗迹,甚至可以重建原始文化形态。
第二、大量民间文学内容本身就是习俗的一部分,与习俗本身不可分离。
如婚丧中的大量歌谣本身就是婚丧礼仪的组成部分,情歌本身就是歌咏文化习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第三,大量解释风俗习惯由来的传说故事,为民俗学、文化学的溯源研究提供了一种参照和版本。
这类传说故事非常丰富,目前比较集中的有《中国民间风俗传说》《中国民俗传说故事》等专集。
如《给死人烧纸的传说》《泼水节的来历》等。
3、自然科学价值民间文学作品中关于自然的变化及其与生产、生活的关系的作品,往往为科学研究提供材料。
像人类洪水神话为自然气象和水文历史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材料;女娲抟土造人与原始陶器制作、中国西北高东南地等,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借鉴。
至于农谚之类在气象学上的研究价值,更是人所共知的。
农民们就是根据农谚来安排一年四季的生产和生活的。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星星稠,晒死牛;星星稀,淋死鸡。
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
这些谚语具有区域存在的科学性。
三、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民间文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艺术,自然就具有自身的艺术价值。
而由于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有着鲜明的区别,因此在艺术价值体现上,也有着自身的特性。
1、民间文学用口头语言创作和传播,从而更接近于民众的生活,是一种直面生活的艺术。
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极大地丰富了文艺研究的领域,增强了它的实践意义。
2、灵活简便的艺术形式。
虽然民间文学中也有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但大量的文本形态是非常短小和灵活的,民众易于掌握和记忆。
如《书符驱蚊》这样讲述:“一道士自言能书符驱蚊。
市人信之,送钱请符。
蚊为害如旧,因往诘之。
道士问符贴在何处。
答贴壁上。
道士曰:‘可道不灵!必须贴在蚊背上方有效验。
’”简短又活灵活现地画出了道士骗人的嘴脸。
3、灵动形象而又鲜活的语言。
民间文学的表达工具——口头语言,形象、生动、鲜活。
冯梦龙说:“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冯梦龙:《山歌·叙山歌》】看一首《泥人》:泥人儿,好一似咱两个。
捻一个你,塑一个我。
看两下里如何?将他来揉合了重新做。
重捻一个你,重塑一个我。
我身上有了你,你身上有了我。
【冯梦龙:《挂枝儿》卷二“欢部”】这种灵动形象而又鲜活的语言,在民间文学的各种体裁中,尤其是俗语之中,表现非常突出:“外甥照灯笼——照舅(旧)”、“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