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兴衰与清朝12个皇帝的关系

合集下载

全方位解析满清皇帝世系表附画像

全方位解析满清皇帝世系表附画像

全方位解析满清皇帝世系表附画像清朝是由女真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的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时期,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

清代自努尔哈赤称帝至末帝溥仪,共历十二帝;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

清廷先后镇压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和南明抗清武装,逐步统一全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

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

自此之后,中国脱离了帝制而转入了民主革命时期。

从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关到1912年中国民国成立,清帝退位,清代统治全国共268年。

包括入关前的两帝,努尔哈赤,皇太极;入关后10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慈禧虽非皇帝,却独断朝纲,也被列入。

清朝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盛衰隆替,风云变换。

它的崛起为封建社会注入了新的生机,它的衰落又导致了封建社会的瓦解。

在这个特定时代的12为皇帝,自然是有开国之君,有治世之帝,也有平庸之君,堕落之帝。

清朝皇帝清朝皇帝世系表清太祖名努尔哈赤清太祖名努尔哈赤(1559年—1626年)清太祖名努尔哈赤,爱新觉罗氏。

明嘉靖三十八年(己未,1559年)生于建州左卫(今辽宁新宾县西南)一个奴隶主之家,父塔克世,母喜塔喇氏,努尔哈赤为长子。

努尔哈赤的父祖有多人受明廷册封,其本人历任明朝建州左卫指挥使、都督佥事、都督等职,深得明廷信任。

青年时,采松子、挖人参到抚顺马市售卖。

后投明辽东守将李成梁,“每战必先登,屡立战功,成梁厚待之。

”他对辽东汉区有较深了解,受汉文化一定影响。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被明廷任命为建州左卫(今辽宁新宾境)都指挥使。

同年,以祖、父遗甲十三副起兵,对建州女真各部展开了兼并战争。

他采取“恩威并行”、“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的方针,历时10年,统一了建州各部。

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受封为都督佥事、龙虎将军。

清朝帝王世系(1616年—1912年,包括后金)

清朝帝王世系(1616年—1912年,包括后金)

清朝帝王世系(1616年—1912年,包括后金)清朝帝王世系(1616年—1912年,包括后金)清代(后金),1616---1912,凡二百九十六年,历一汗十一帝。

1583年,女真族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于建州起兵。

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建立金国,史称后金。

1625年,迁都沈阳。

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顺治皇帝迁都北京。

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清朝灭亡,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就此结束。

清(后金)世系表(1616——1912)(姓氏:爱新觉罗)(1)后金太祖努尔哈赤───(2)清太宗皇太极───(3)清世祖福临───(4)清圣祖玄烨┐1616~16261627~16431644~16611662~1722│┌─────────────────────────────────────────────┘│└(5)清世宗胤禛───(6)清高宗弘历───(7)清仁宗顒琰───(8)清宣宗旻宁┐1723~17351736~17951796~18201821~1850│┌─────────────────────────────────────────────┘│├(9)清文宗奕詝───(10)清穆宗载淳│1851~18611862~1874│└醇亲王奕譞─┬─(11)清德宗载湉│1875~1908│└─醇亲王载沣───(12)清逊帝溥仪1909~1912───民国灭清清亡女真族实为宋时金人的后裔。

相传其祖先叫布库里雍顺,是其母佛库伦感硃果而生,长大后定三姓之乱,被众人推为贝勒,居于长白山东俄漠惠之野的俄朵里城,号其部落为满洲,姓爱新觉罗氏。

后元代在此设立建州卫。

布库里雍顺之后的几代,部落内乱不断,其首领范察差一点也死在其中。

又数代,至都督(肇祖原皇帝)孟特穆时,移迁至赫图阿喇。

后历世为(兴祖直皇帝)福满---四子(景祖翼皇帝)觉昌安---四子(显祖宣皇帝)塔克世---长子太祖。

大清历经295年 从四个时期分别解读清朝盛衰

大清历经295年 从四个时期分别解读清朝盛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大清历经295年从四个时期分别解读清朝盛衰
导语:大清朝由清太宗努尔哈赤建立到溥仪退位,历经295年,从萌芽,崛起,发展到鼎盛,衰落,灭亡,刚好有十二个皇帝,刚好可以被分为四组,依据
大清朝由清太宗努尔哈赤建立到溥仪退位,历经295年,从萌芽,崛起,发展到鼎盛,衰落,灭亡,刚好有十二个皇帝,刚好可以被分为四组,依据十二个皇帝的年号,分别是天天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我们就从这四组皇帝来看看曾经不可一世的大清朝是如何由盛转衰的。

天天顺阶段 1616年到1661年 46年
这一阶段,是清朝崛起的46年,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三位皇帝;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自称天命汗开始,到1661年顺治帝驾崩。

标志性大事: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改元天命;
1636年,皇太极自称皇帝,改国号大清,改元崇德,之前用的年号是“天聪”;
1644年,清军入关,顺治帝迁都北京,开始建立全国范围的统治;
1661年,吴三桂绞杀永历帝,明朝宗室全部消失;
康雍乾阶段 1662年到1795年 134年
这一阶段,是清朝兴盛的134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励精图治,也是中国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海峡两岸实现统一;
生活常识分享。

清朝十二位皇帝列表顺口溜

清朝十二位皇帝列表顺口溜

清朝十二位皇帝列表顺口溜清朝十二位皇帝列表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历经十二位皇帝。

以下是清朝十二位皇帝的列表:1.顺治皇帝(1611年-1661年,在位1644年-1661年)2.康熙皇帝(1654年-1722年,在位1661年-1722年)3.雍正皇帝(1678年-1735年,在位1723年-1735年)4.乾隆皇帝(1711年-1799年,在位1735年-1796年)5.嘉庆皇帝(1760年-1820年,在位1796年-1820年)6.道光皇帝(1782年-1850年,在位1820年-1850年)7.咸丰皇帝(1831年-1861年,在位1850年-1861年)8.同治皇帝(1856年-1875年,在位1861年-1875年)9.光绪皇帝(1871年-1908年,在位1875年-1908年)10.宣统皇帝(1906年-1924年,在位1908年-1912年)11.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1967年,在位即位于1908年,退位于1912年)12.世宗太子·溥儁(1930年-2017年)顺治皇帝洪承畴的入关顺治皇帝是清朝的第一位皇帝,他的父亲是明末民变军事领袖李自成的将领李定国。

顺治皇帝于1611年出生,顺治十八年(1644年)正式即位。

1644年,中国明朝的统治者李自成因自身军事行动的错误,导致明朝灭亡的命运无法挽回。

而在此期间,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选择了自尽。

此时,将领洪承畴率领明军投降入关,将清军引入了北京。

顺治内政顺治皇帝在位期间,其内政主要是由摄政王多尔衮和后来的世祖后婚的和硕格格所主导。

这段时期,清朝的中央政权逐渐稳定,政务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顺治皇帝在位期间,多尔衮颁布了一系列法令,重视地方自治,减轻了农民的税赋负担。

同时,他还改革了官员的选拔制度,提拔了一些有才干的官员来推动国家的发展。

顺治垂悬长绳然而,长达十七年的顺治时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清朝历代皇帝的排列顺序

清朝历代皇帝的排列顺序

清朝历代皇帝的排列顺序清朝皇帝共有⼗⼆位,从顺序来看的话是努尔哈⾚、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仪。

整体上来进⾏划分,⼤该能够分为三类,第⼀类是努尔哈⾚到皇太极,开创到巩固,属于前期;第⼆类是顺治到乾隆,发展⼏乎达到⿍盛,属于中期;第三类是嘉庆到溥仪,⼀直开始衰落,属于后期。

1、努尔哈⾚到皇太极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个封建王朝,它起源于少数民族⼥真,后来改名为满族。

在历代君主中,存在⼀定的质疑。

因为努尔哈⾚称汗,并没有改国号,也没有选择称帝,所以很多⼈觉得努尔哈⾚时还不算清朝。

但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君主之⼀。

⽽从1636年开始皇太极改国号“⼤清”,此时正式开启了⼤清王朝。

在分类上来说,他们也算是⼊关前的两个君主。

2、顺治到乾隆从顺治到乾隆属于中期,期间在康熙时期打下了最⼤的板块,但也为后来的闭关锁国奠定了基础;到雍正时期少有战争,主要是补缺因康熙常年战争导致的国库亏空;到了乾隆时期,有康熙和雍正打下的坚实基础,国⼟和经济都趋于稳定,所以它开创了⼀个⼩盛世。

现在我们常说的康乾盛世,就是康熙和乾隆,但不可否认雍正是真正的枢纽,没有他盛世不可能存在。

3、嘉庆到溥仪清朝从嘉庆时期开始,逐渐⾛向了衰落的道路。

毕竟封建统治已经过时,不符合时代的趋势。

⽽在嘉庆、道光、咸丰之时,倒也还算稳定。

只是在咸丰⼗⼀年,随着清⽂宗咸丰的去世,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政变,顾命⼤⾂全都罢黜,两宫皇太后开始霍乱朝政。

此后越来越差,直到溥仪时代宣告彻底结束。

清朝的皇帝⼀共有12位,但是进⼊关内的也就是通过⼭海关的皇帝只有⼗位。

因此,在历史上,对于清朝皇帝数量是有⼀定的争议的。

因为在康熙在位的时候,满清王朝才将明朝完全灭亡。

虽然在历史上定义明朝灭亡的时间是崇祯皇帝上吊的那⼀天,但是随后明朝在福建,⼴东等地⼜建⽴了南明王朝。

因此在康熙年代才完全统⼀中国全境。

后⼈对于清朝的12位皇帝都是以前年号进⾏称呼的,年后依次为努尔哈⾚,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康熙雍正乾隆的关系

康熙雍正乾隆的关系

康熙雍正乾隆的关系
康熙是雍正的爸爸,雍正是乾隆的爸爸,康熙是乾隆的爷爷父亲、儿子、孙子的关系
康熙异响比较喜欢弘历(后来的乾隆)。

自小就被接进宫,有康熙亲自调教。

或许,这就是康熙传位给雍正的理由之一。

再者,康熙后期,腐败在朝内盛行,国库空虚,经过雍正13年的厉政,才使得留给乾隆比较厚实的底子。

因此,没有雍正,很可能清朝的盛世不能留到乾隆时期。

“康乾盛世”雍正功不可没。

所以,雍正也是有足够的能力的。

至于,雍正篡改诏书,纯属荒唐的虚构:“传位于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纯属荒唐的虚构。

因为“当时的“十”和“于”不是现在的写法,还有,作伪满洲,清朝的诏书,应该是有满文的。

再说:传位诏书放在正大光明殿内的“正大光明”匾后的做法,是雍正开始的。

所以,如此篡改毫无依据。

清朝十二位皇帝列表顺口溜

清朝十二位皇帝列表顺口溜

清朝十二位皇帝列表顺口溜
清朝历时近300年,共有十二位皇帝执掌大权。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记住清朝的历代皇帝,我们可以用一首顺口溜来帮助记忆。

顺口溜如下: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

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十二位皇帝当纪念。

顺治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康熙是他的父亲,而雍正则是康熙的四子。

康熙和雍正都是清朝的开国皇帝,他们的统治期间为清朝的黄金时代。

乾隆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他的统治期间是清朝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时期,达到了60多年,也是清朝的鼎盛时期之一。

嘉庆是乾隆的儿子,他的统治期间相对平稳。

道光是嘉庆的儿子,他的统治期间是清朝的相对安定时期。

咸丰是道光的四子,他的统治期间是清朝的衰落时期,也是太平天国起义的时期。

同治是咸丰的第二子,他的统治期间继续面临太平天国起义的压力。

光绪是同治的儿子,他的统治期间发生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中
国的事件。

宣统是光绪的儿子,同时也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

他的统治期间是清朝的末期,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清朝宣布结束,共和中国取而代之。

通过这首顺口溜,我们可以轻松地记住清朝历代皇帝的顺序。

清朝十二位皇帝的统治期间各有不同,他们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清朝皇帝顺序表详解

清朝皇帝顺序表详解

清朝皇帝顺序表详解清朝皇帝顺序表:1、圆明园十四世祖康熙(1662-1722年在位):康熙帝,乾隆四十九世世祖,前身为满族群体清凉江格尔朗扎营,是满清大一统的开创者,在位期间开展了统一战线战略,以期压制少数民族,创建了雍正准则,延续康熙制度,推行农业税,实行盐税、仓税、山税和钱税;他在位期间下诏建立了圆明园,将书画、雕刻的能力提高到颠峰,成为中国古代园林的经典作品和象征。

2、乾隆帝(1736-1796年在位):乾隆帝,康熙十六世孙,乾隆四十九世曾孙,是满清朝最后的皇帝。

他在位期间实施了“乾隆中兴”的政策,实行了科举制度,发展了文教;他发展和完善了内容丰富的国立教育机构,以“汇福晋官”称科殿试,在西藏开拓了宗教观念,派遣军队进行封建大陆主义远征,推动工业文明发展,建立了第一座铁路,实现了以汉文化为中心的丝绸之路建设,使中国思想文化迈向大规模发展;他在位期间建立了和平养育大夏,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综合发展走向了高度。

3、嘉庆帝(1796-1820年在位):嘉庆帝,乾隆八十一世孙,是满清朝的第九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实行了兴军政策,发封满族军事官籍,扩大了满清的行政管辖,同时清代中期的民间赋税制度日益改观,乡间各类暴力、歧视等行为得到了抑制,他聘请杨立复为宰相,实行了经济建设、军事改革、宗教改革等政策,对于汉文化及封建建筑艺术在清朝也有重要贡献;他在位期间,因为抗美战争的打击而受到重创,使得末代皇帝年轻的母亲后爱乐担任统治集权,外交政治出现动荡。

4、道光帝(1820-1850年在位):道光帝,嘉庆三十七世孙,乾隆八十一世曾孙,是清朝第十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任免制”以及西学东渐政策,赋予农民以贵族资格,劳民休兵制度,能令老百姓拥有特别安宁、礼让之谊,大力推行名目繁多、分类发展的公共教育政策,推行机械工业,建立传动机械,把中国的农业和工业开发带入了享誉世界的水平;他在位期间,把乾嘉体制完整记载入乾隆朝典,为清朝末期所做的贡献是十分显著的,也是清朝历史上最重要的。

清十二帝顺口溜简单

清十二帝顺口溜简单

清十二帝顺口溜简单摘要:1.清朝概述2.清十二帝顺口溜的流传3.清十二帝顺口溜的内容及特点4.清十二帝顺口溜的历史价值和意义正文: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1644 年顺治帝入关开始,共经历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十位皇帝,加上入关前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共计十二位皇帝。

这十二位皇帝的统治时期,见证了清朝从崛起、繁荣到衰败的历程。

在民间,关于清朝十二位皇帝的顺口溜流传已久。

这则顺口溜简单易记,用词通俗,概括了每位皇帝的特征和历史地位。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则顺口溜的内容及特点。

顺口溜全文如下:顺治初立,康熙乾隆盛,雍正严明,嘉庆道光庸,咸丰同治弱,光绪宣统终。

从这则顺口溜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特点:首先,顺口溜以清朝十二位皇帝的年号为序,概括了每位皇帝的特征。

如“顺治初立”指的是顺治帝年幼即位,清朝刚刚入关;“康熙乾隆盛”则描绘了康熙、乾隆两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繁荣盛世;“雍正严明”突显了雍正帝的治国严明和改革;“嘉庆道光庸”则暗示了嘉庆、道光两位皇帝的平庸无为;“咸丰同治弱”揭示了咸丰、同治两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国家衰弱;最后,“光绪宣统终”则表示光绪、宣统两位皇帝是清朝的最后两位皇帝,标志着王朝的结束。

其次,顺口溜用词简练,通俗易懂,便于民间流传。

如“初立”、“盛”、“严明”、“庸”、“弱”、“终”等词语,简短明了,让人一听便能记住。

再次,顺口溜反映了民间对清朝十二位皇帝的普遍认知和评价。

虽然这则顺口溜并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位皇帝的功过,但从中我们可以窥见民间对皇帝的期望和评价标准,以及对历史事件的主观认知。

总的来说,清十二帝顺口溜是一则流传广泛、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清朝十二位皇帝的民间歌谣。

清朝十三帝的顺口溜

清朝十三帝的顺口溜

清朝十三帝的顺口溜清朝历时近300年,共传位十三位帝王。

他们的名字和历史事件常常让人们感到迷惑。

为了更好地记忆清朝十三位帝王,下面是一个简洁有趣的顺口溜:顺治康熙雍正,雍正乾隆是父子。

乾隆嘉庆的时代,嘉庆道光接班。

道光咸丰太平盛,咸丰同治光绪传。

光绪宣统到末年,共和革命吹响前。

这个顺口溜帮助人们记住了清朝十三位帝王的顺序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

以下是对每位帝王的简要介绍:1. 顺治帝:清朝的第三位皇帝,年号为顺治。

他的治世是清朝从建立到稳定的关键时期。

2. 康熙帝:清朝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为康熙。

他的统治是清朝最长的一个皇帝,也是清朝的鼎盛时期。

3. 雍正帝: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年号为雍正。

他继承了康熙的统治,致力于改革和治理国家。

4. 乾隆帝:清朝的第六位皇帝,年号为乾隆。

他的统治时期是清朝的巅峰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

5. 嘉庆帝:清朝的第七位皇帝,年号为嘉庆。

他的统治时期是清朝由繁荣走向衰落的起点。

6. 道光帝:清朝的第八位皇帝,年号为道光。

他继嘉庆后继位,面临着国家内外的重大挑战。

7. 咸丰帝:清朝的第九位皇帝,年号为咸丰。

他的统治时期是清朝的一个动荡时期,包括太平天国起义。

8. 同治帝:清朝的第十位皇帝,年号为同治。

他继咸丰后继位,面对着清朝的衰落和外国侵略。

9. 光绪帝: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年号为光绪。

他的统治时期是清朝的最后阶段,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0. 宣统帝: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年号为宣统。

他继光绪后继位,但是他的统治时期很短暂,随着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朝宣告结束。

这个顺口溜是一个简单有趣的方式来记忆清朝十三帝的顺序和一些重要历史事件。

希望它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清朝历史。

2021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常识:清朝十二位皇帝及其主要事件

2021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常识:清朝十二位皇帝及其主要事件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常识:清朝十二位皇帝及其主要事件清朝是中国最后的封建王朝,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后,主权丧失。

虽进行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但均失败。

在其后的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民族危机加深,清朝后期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共经历了十二位皇帝,按照顺序是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玄烨、胤禛、弘历、永琰、旻宁、奕詝、载淳、载湉、宣统。

努尔哈赤,清朝奠基者,通满语、汉语,喜欢读《三国演义》、《水浒传》,二十五岁时统一女真各部,创立八旗制:黄、白、红、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

满语中,努尔哈赤是野猪皮的意思。

比较出名的几个儿子:皇太极、多尔衮、多铎。

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国号大清,在位期间,两征朝鲜,灭察哈尔蒙古族部落。

萨尔浒之战是后金与明朝的第一次大决战,皇太极为赢得此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与明朝松锦大战中俘获明朝将领洪承畴,但是皇太极猝死于清军入山海关前夕,未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皇太极比较有名的儿子:豪格、福临。

福临,清朝第三位、清军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皇太极第九子。

其在位期间,发生“剃发易服”、“文字狱”重大事件。

14岁开始亲政,清缴摄政王多尔衮势力,聚拢自己的势力,收回贵族权力。

福临后期在山西五台山出家为僧,驾崩时不满24周岁,至今成谜。

玄烨,福临第三子,在位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平三藩、统一台湾和九子夺嫡等。

十六岁时用智谋除掉了飞扬跋扈的大臣鳌拜。

在东北反击沙皇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确保了东北与沙俄边境的宁定。

在西北亲征葛尔丹,最终剿平叛军。

他开创康乾盛世局面,是一位英明君主、伟大政治家。

胤禛,康熙帝第四子。

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改革土司制,实行流官制。

实行摊丁入亩,使中国人口暴增。

整顿吏治,在中央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并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

清朝12皇帝总结

清朝12皇帝总结

2012年6月13日星期三
清朝:296年(1619+296=1915)
1,、努尔哈赤:1558-1626=68
清朝的清太祖,25岁起兵(1583年),1619年(393年前)年在辽宁沈阳开始推翻了明朝并建立了清朝-满清王朝,当年61岁即位,在1626年的一次战役中牺牲,68岁过逝,一共即位7年,他从小没有上过学,一生在很多战役中度过,有16个儿子,其中第八个儿子就是皇太极。

2、皇太极:1591-1643=52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八个儿子,皇太极主要功劳是统一东北,35岁即位,即位17年后,52岁过逝,有11个儿子,其中第9个儿子就是顺治,皇太极的一个皇后就是张菲,即后面的孝庄皇后,他的弟弟多尔衮,白天还在工作,晚上突然过逝,留下2个遗憾,1是皇位没有定,2是未能统一中原。

2、顺治:1643-1667=24
是清朝第一个少年太子,主要功劳是统一中原,皇太极有11个儿子,其中第9个儿子就是顺治,皇太极的一个皇后就是张菲,即后面的孝庄皇后,还有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他6岁即位,开始7年是多尔衮掌握政权,后面11年是顺治自己亲征,他们关系不好,后面有传说孝庄皇后再嫁给多尔衮了,所以顺治与母亲关系也不好,母亲要他读书他不读,后来有的人说他当和尚去了,有的人说他死的原因不明。

清朝皇帝世系

清朝皇帝世系

清朝皇帝世系清朝皇帝世系太祖努尔哈赤1559-1616太宗皇太极1592-1643世祖福临1638-1661圣祖玄烨1654-1722世宗胤禛1678-1735高宗弘历1711-1799仁宗颙琰1760-1820宣宗旻宁1782-1850文宗奕詝1831-1861醇亲王奕譞1840-1891穆宗载淳1856-1875德宗载湉1871-1908醇亲王载沣1883-1951末帝溥仪1906-1967努尔哈赤个人小档案姓名: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努尔哈齐)出生: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卒年:天命十一年八月十一日(1626年9月30日)即位:天命元年正月初一日(1616年2月17日)(汗)属相:羊享年:68岁庙号:太祖谥号:初谥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改谥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陵寝:福陵(沈阳东陵)父亲:塔克世母亲:喜塔拉氏,后尊为宣皇后初婚:19岁结婚,配偶佟佳氏,配偶:16人,皇后(大福晋)叶赫那拉为元妃氏子女:16子,8女继位人:皇太极(太宗)最得意:萨尔浒之战夺得胜利最失意:兵败宁远最不幸:父、祖被杀害最痛心:杀死长子褚英最擅长:谋略皇太极个人小档案姓名:爱新觉罗·皇太极出生:明万历二十年十月廿五日(1592年11月28日)卒年: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1643年9月21日)即位:天命十一年九月初一日(1626年10月20日)(金汗)崇德元年四月十一日(1636年5月15日)(清帝)属相:龙享年:52岁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陵寝:昭陵(沈阳北陵)父亲:努尔哈赤(太祖)母亲:那拉氏,后尊为孝慈高皇后初婚:22岁结婚,配偶博尔济吉特氏,配偶:16人,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子女:11子,14女继位人:福临(顺治)最得意:松锦之战夺得胜利最失意:兵败宁锦最不幸:生母早亡最痛心:爱妃早死最擅长:韬略福临个人小档案姓名:爱新觉罗·福临出生: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1638年3月15日)卒年: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1661年2月5日)即位:崇德八年八月廿六日(1643年10月8日)属相:虎享年:24岁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陵寝:孝陵(清东陵)父亲:皇太极(太宗)母亲:孝庄太后初婚:14岁结婚,配偶博尔济吉特氏,配偶:17人,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子女:8子,6女继位人:玄烨(康熙)最得意:惩治死后的睿亲王多尔衮最失意:想出家未成最不幸:父亲早故最痛心:爱妃董鄂氏早死最擅长:佛学玄烨个人小档案姓名:爱新觉罗·玄烨出生: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卒年: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即位: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九日(1661年2月7日)属相:马享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陵寝:景陵(清东陵)父亲:福临(顺治)母亲:佟佳氏,后尊为孝康章皇后初婚:12岁结婚配偶:16人,皇后赫舍里氏子女:35子,16女继位人:胤禛(雍正)最得意:14岁智擒辅臣鳌拜最失意:三丧皇后最不幸:幼年丧父、丧母最痛心:储位两立两废最擅长:学习胤禛个人小档案姓名:爱新觉罗·胤禛出生: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1678年12月13日)卒年:雍正十三年八月廿三日(1735年10月8日)即位: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1722年12月27日)属相:马享年:58岁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陵寝:泰陵(清西陵)父亲:玄烨(康熙)母亲:乌雅氏,后尊为孝恭仁皇后初婚:19岁结婚,配偶佟佳氏,配偶:16人,皇后乌拉那拉氏为元妃子女:16子,8女继位人:弘历(乾隆)最得意:夺得皇位最失意:吃丹药而受其害最不幸:遭到后世訾议最痛心:幽禁兄弟最擅长:权谋弘历个人小档案姓名:爱新觉罗·弘历出生: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年9月25日)卒年: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年2月7日)即位: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日(1735年10月18日)退位:嘉庆元年正月初一日(1796年2月9日)属相:兔享年:89岁执政:实际掌权64年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陵寝:裕陵(清东陵)父亲:胤禛(雍正)母亲:钮祜禄氏,后尊为孝圣宪皇后初婚:16岁结婚,配偶富察氏配偶:29人,皇后富察氏子女:16子,8女继位人:颙琰(嘉庆)最得意:“十全武功”最失意:皇后怒断青丝最不幸:生母身世有异说最痛心:两后不幸死去最擅长:诗文、书法颙琰个人小档案姓名:爱新觉罗·颙琰出生: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初六日(1760年11月13日)卒年: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廿五日(1820年9月2日)即位:嘉庆元年正月初一日(1796年2月9日)属相:龙享年:61岁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陵寝:昌陵(清西陵)父亲:弘历(乾隆)母亲:魏佳氏,后尊为孝仪纯皇后初婚:15岁结婚,配偶喜塔拉氏,配偶:15人,皇后喜塔拉氏为嫡福晋子女:5子、9女继位人:旻宁(道光)最得意:惩治和珅最失意:大内遇刺最不幸:突然暴死最痛心:教民攻入紫禁城最擅长:书法旻宁个人小档案姓名:爱新觉罗·旻宁出生: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日(1782年9月16日)卒年: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1850年2月25日)即位:嘉庆二十五年八月廿七日(1820年10月3日)属相:虎享年:69岁庙号:宣宗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陵寝:慕陵(清西陵)父亲:颙琰(嘉庆)母亲:喜塔拉氏,孝淑睿皇后初婚:13岁结婚,配偶钮祜禄氏,配偶:20人,皇后钮祜禄氏为元妃子女:9子,10女继位人:奕詝(咸丰)最得意:林清事件鸣枪殪敌最失意:鸦片战争失败最不幸:母亲早故最痛心:签订《南京条约》最擅长:节俭奕詝个人小档案姓名:爱新觉罗·奕詝出生: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日(1831年7月17日)卒年: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即位:道光三十年正月廿六日(1850年3月9日)属相:兔享年:31岁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陵寝:定陵(清东陵)父亲:旻宁(道光)母亲:钮祜禄氏,孝全成皇后初婚:16岁结婚,配偶萨克达氏,为嫡福晋配偶:16人,皇后萨克达氏等子女:2子,1女继位人:载淳(同治)最得意:运用智巧登上皇位最失意: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最不幸:签订《北京条约》最痛心:圆明园被焚掠最擅长:听戏载淳个人小档案姓名:爱新觉罗·载淳出生:咸丰六年三月廿三日(1856年4月27日)卒年: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1875年1月12日)即位:咸丰十一年十月初九日(1861年11月11日)属相:龙享年:19岁庙号:穆宗谥号: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陵寝:惠陵(清东陵)父亲:奕詝(咸丰)母亲:叶赫那拉氏,后尊为孝钦显皇后初婚:16岁结婚,配偶阿鲁特氏,配偶:5人,皇后阿鲁特氏为皇后子女:无继位人:载湉(光绪)最得意:兴办维新诸事最失意:父亲早故最不幸:身后皇后自尽最痛心:无子女最擅长:戏耍载湉个人小档案姓名:爱新觉罗·载湉出生:同治十年六月廿八日(1871年8月14日)卒年: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廿一日(1908年11月14日)即位:光绪元年正月二十日(1875年2月25日)属相:羊享年:38岁庙号:德宗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陵寝:崇陵(清西陵)父亲:奕譞(醇亲王)母亲:叶赫那拉氏初婚:18岁结婚,配偶叶赫那拉氏配偶:3人,皇后叶赫那拉氏为皇后子女:无子女继位人:溥仪(宣统)最得意:主持戊戌变法最失意:甲午战争主战失败溥仪个人小档案姓名:爱新觉罗·溥仪出生: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十四日(1906年2月7日)卒年:1967年10月17日即位: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初九日(1908年12月2日)(第一次)宣统九年五月十三日(1917年7月1日)(第二次)退位:宣统三年十二月廿五日(1912年2月12日)(第一次)宣统九年五月廿四日(1917年7月12日)(第二次)属相:马享年:62岁庙号:无谥号:无陵寝:先葬八宝山公墓,后移葬清西陵华龙陵园父亲:载沣(醇亲王)母亲:苏完瓜尔佳氏初婚:18岁结婚,配偶郭布罗·婉容配偶:5人子女:无最得意:在紫禁城骑自行车最失意:仓促离开紫禁城最不幸:坐监狱15年最痛心:无子女最擅长:照相。

漫谈光绪皇帝

漫谈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的少帝时期

读书—— 老师
翁同龢:识字,四书 夏同善 :写字
光 绪 皇 帝
光绪在少帝时期的三件大事情

第一,就是对外关系的大事情,发生了中 法战争;
第二,我们国内台湾设立行省,光绪十一 年,清朝正式设立台湾省,命刘铭传为第一 任台湾巡抚 ; 第三,宫廷里头的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 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涅檠、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 逝等。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 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历 史 上 的 慈 安 太 后
光绪皇帝的囚帝时期:1898—1908
光绪皇帝家庭悲剧的八大不幸:

第一,父亲; 第二,母子关系; 第三,皇后; 第四,妃子;
瑾妃
珍妃
隆裕皇后
第五,兄弟;
第六,母后;
第七,光绪无儿无女,身边没有子女的家庭
欢乐;
第八,自己长期过着一种囚徒的生活,没有

太后宣布:“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
著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 为嗣皇帝”
慈禧为什么选载湉来继承大统

乾隆 :永、绵、奕、载 道光 :溥、毓、恒、启 1、实际利益的考虑 2、关系特殊:亲侄子、亲外甥
慈 禧 太 后
结 与 国 之 欢 心 。
量 中 华 之 物 力 ,
八国联军进京时,慈禧太后与外国公使夫人们在一起
漫谈光绪皇帝
清朝十二位皇帝


天天顺:清朝崛兴时期
康雍乾 :清朝鼎盛时期 嘉道咸 :清朝转衰时期

清朝十二皇帝顺口溜

清朝十二皇帝顺口溜

清朝十二皇帝顺口溜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1644年到1912年,历时268年。

在这段时间里,清朝共有十二位皇帝,他们的统治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一个可以用来背诵的顺口溜,来记住清朝十二位皇帝的顺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明,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辛亥慈禧。

首先是顺治皇帝,他是清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第一位满族皇帝。

他在位期间,清朝开始稳定下来,国家政治逐渐恢复。

接着是康熙皇帝,他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帝,也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他的统治时期被视为清朝的鼎盛时期,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贡献。

雍正皇帝是康熙的四子,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整顿了官僚制度,提高了政治机构的效率。

随后是乾隆皇帝,他是清朝最杰出的皇帝之一,统治时间长达六十年之久。

他在位期间,国家疆域扩张,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繁荣,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乾隆盛世'。

嘉庆皇帝继承了乾隆的帝位,他的统治期间是清朝的相对平静时期。

道光皇帝是嘉庆的四子,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并且减少了贪污腐败现象。

咸丰皇帝是道光的四子,他的统治期间发生了著名的太平天国起义,给清朝带来了极大的动荡和压力。

同治皇帝继承了咸丰的皇位,在位期间积极推行改革,尤其是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接下来是光绪皇帝,他是清朝最后一位年幼即位的皇帝,他的统治期间发生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对清朝的统治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最后是宣统皇帝,他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唯一一位由外国列强扶植上位的皇帝。

他的统治期间,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内外压力,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清朝的灭亡。

通过学习清朝十二位皇帝的顺序和重要事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并且对清朝的统治和变革有更深入的认识。

清朝12位皇帝关系图清朝皇帝家族人物顺序

清朝12位皇帝关系图清朝皇帝家族人物顺序

清朝12位皇帝关系图清朝皇帝家族人物顺序拜很多电影电视剧所赐,清朝历史你肯定不陌生。

什么康熙、雍正、乾隆就不用说了,就连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也有电视剧在拍。

有清一朝,一共12位皇帝(咱们把努尔哈赤也算上啊)。

在咱们中国所有的朝代中,12位皇帝并不算多,但也不算少。

要记住他们的顺序,很多人靠的都是死记硬背,但其实是可以总结出一些小窍门的。

我自己记忆清朝皇帝的顺序就是用这样一句话——努力当皇帝、居然很顺利,康雍乾嘉道咸,慈禧儿子侄子接着玩。

咱们一句一句来解释一下,首先是“努力当皇帝、居然很顺利”,努力当皇帝、居然很顺利这句话当中咱们可以提取3个关键字,分别是“努、皇、顺”。

努——努尔哈赤皇——皇太极顺——顺治所以咱们只要记住“努力当皇帝、居然很顺利”,就可以记住清朝的前三个皇帝分别是努尔哈赤、皇太极和顺治。

注:顺便说一句,“努力当皇帝、居然很顺利”也体现了清朝入主中原的心路历程。

清朝前几任皇帝真的是很“努力在当皇帝”,仅靠几十万的满族人口就征服了强大的明朝。

康雍乾,嘉道咸第二句话是“康雍乾,嘉道咸”,这就不用多解释了,每一个字都代表一位皇帝,而且几乎都是我们最熟悉的皇帝:康——康熙雍——雍正乾——乾隆嘉——嘉庆道——道光咸——咸丰而且“乾”和“咸”还押韵,更帮助了我们的记忆。

注:再说句题外话哈,嘉庆和道光,咱们还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帮助记忆——“家道中落”。

你看,从乾隆开始,清王朝真的是开始走下坡路了,另外,“家道中落”中的“家道”正好和“嘉”庆、“道”光的首字同音。

所以用“家道中落”来记忆乾隆之后是“嘉庆”和“道光”也很方便。

慈禧儿子侄子接着玩第三句话是“慈禧儿子侄子接着玩”。

从这开始,我们同样很熟悉的慈禧太后就登上历史舞台了,打她这开始的皇帝,除了她老公咸丰,其他几位几乎一生都受到慈禧垂帘听政的控制。

1.同治皇帝首先是慈禧的亲儿子同治,这个同治同志啊,不学好,爱喝花酒。

如果你对同治没什么印象的话,周星驰有一部电影叫《九品芝麻官》,你肯定有印象吧。

清朝传位12帝,从努尔哈赤到溥仪画像中,便能看出由盛转衰的痕迹

清朝传位12帝,从努尔哈赤到溥仪画像中,便能看出由盛转衰的痕迹

清朝传位12帝,从努尔哈赤到溥仪画像中,便能看出由盛转衰的痕迹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原始社会步入奴隶制社会以后,经历了2000多年,我国诞生了第一个封建王朝。

此后,从公元前221年-公元1912年,也就是秦朝到清朝,一共延续了2133年。

清朝作为我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由盛转衰前后历经了296年。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随后他起兵抗击明朝,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636年,努尔哈赤在降服了漠南蒙古以后,将国号“金”改为了“大清”,清朝正式建立。

为什么大清后来由盛转衰了呢?我们或许可以从,努尔哈赤到溥仪,12位皇帝的画像中,看出些端倪。

清朝的第一位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努尔哈赤(1559年-1626年),他在年轻的时候,逐渐统一了女真众部,建立后金没多久就席卷辽东;而且他作为清朝的奠基者,不仅精通满语和汉语,还喜欢看《三国演义》。

我们可以从他的画像中看到,他是一位有着远大抱负的皇帝。

清朝的第二位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皇太极(1592年-1643年),他是努尔哈赤的第8个儿子,由于有着出色的才能,所以他才做了皇帝。

他在位的时候励精图治,不仅重视生产,而且还积极对外进行扩张,并且在沈阳称帝。

从画像中我们可以看到,皇太极继承了他父亲的抱负,所以他看起来显得很雄伟。

清朝的第三位皇帝:爱新觉罗·福临福临(1638年-1661年),他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而且他登基的时候年仅6岁,他还是首位在北京定都的皇帝。

福临继位以后,他的叔叔辅政,并且率领清兵入关,不过在帮助他在北京定都以后,外出射猎死在了滦河;福临亲政以后,面临着严峻的局势,他采取了抚重于剿的决策,才逐渐使局势好转,不过却英年早逝,我们从画像中可以看出,他比较的温和。

清朝的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玄烨(1654年-1722年),他是定都在北京的第二位皇帝,同样也是年纪很小就继位的皇帝。

他8岁登基,14岁的时候开始亲政,而且年少的时候还挫败了鳌拜,随后他开启了一系列的征程,并且获得了大量的疆域,为清朝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从他的画像中,我们能够看到他的威严。

历代皇帝更替——清朝至解放

历代皇帝更替——清朝至解放

清朝从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关到1912年中国民国成立,清帝退位,清代统治全国共268年。

包括入关前的两帝,努尔哈赤,皇太极;入关后10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慈禧虽非皇帝,却独断朝纲,也被列入。

清朝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盛衰隆替,风云变换。

它的崛起为封建社会注入了新的生机,它的衰落又导致了封建社会的瓦解。

在这个特定时代的12为皇帝,自然是有开国之君,有治世之帝,也有平庸之君,堕落之帝。

清皇帝谱1,努尔哈赤(太祖)(1559年—1626年)年号天命(11)1616年丙辰年即位,1618年(天命三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公布名为“七大恨”的讨明檄文,开始公开起兵反明。

于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卒于沈阳终68岁。

2,皇太极(太宗)1627年丁卯年即位,(1592 年十月二十五日—1643年)年号天聪(10)1636年丙子年四月改元崇德(8)1643年卒于沈阳清宁宫,终52岁。

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统治,明崇祯帝自杀。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打败农民军。

同年(顺治元年),多尔衮迎康熙第九子福临(顺治帝)入关,并定都北京。

3,福临(世祖)顺治(18)1644 年甲申年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沈阳即位,(1638年生—1661年)卒于北京养心殿终24岁。

4,玄烨(圣祖)康熙(61)1662年壬寅年即位,(1654年—1722年)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

卒于北京畅春园终69岁。

5,胤祯(世宗)雍正(13)1723年癸卯年即位,(1678年—1735年)是康熙的第四子。

卒于北京圆明园终58岁。

6,弘历(高宗)乾隆(60)1736年丙辰年即位,(1711年—1799年)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

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卒于北京养心殿终89岁。

7,永琰(仁宗)嘉庆(25)1796年丙辰年即位,(1760年—1820年)嘉庆帝颙琰,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的兴衰与清朝12个皇帝的关系
清朝一共有12个皇帝,他们的年号是:天命(努尔哈赤)、天聪(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我们可以把12个皇帝分成4个阶段,每阶段有3个皇帝,那么这些皇帝与清朝的兴衰有什么关系?
先说第一阶段的3个皇帝:天命、天聪、顺治。

他们在位期间正是清军打败明朝顺利入关,正式建立清朝的时期。

那么,清军为什么能顺利入关呢?
天命在位期间,明朝皇帝不理朝政,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

天命皇帝控诉明朝的“七大罪状”后,开始攻打明朝,一直比较顺利,但是最后被对手袁崇焕打死。

他的儿子天聪皇帝继承皇位后,继续攻打明朝,利用“反间计”除掉袁崇焕。

皇太极死后,顺治继位,继续攻打明。

这时,起义军首领李自成进了北京,干了一些不符合人意的事情。

清军趁机打败了李自成入了关,正式建立清王朝。

第二阶段的皇帝:康熙、雍正、乾隆。

他们在位期间,正是清朝兴盛时期、东西文化最活跃时期,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康熙,一个勤于朝政、勤俭爱民、重用人才、热爱东西文化的天子。

他在位期间,是清朝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的时候,所以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

雍正,一个善于改革、爱护军民的天子。

他改掉了康熙晚年的错误,他的改革让清朝变得更加强大。

乾隆,一个风流天子,他喜欢游山玩水,但又勤于国政,注重保护中华民族珍贵文化,修著《四库全书》便是他最大的贡献。

第三阶段的皇帝:嘉庆、道光、咸丰,他们在位期间,清朝由盛变衰,那么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嘉庆皇帝闭关锁国,不向西方学习,使中国由盛变衰。

道光不反击英国侵略者,签订了耻辱的《中英南京条约》。

咸丰整天游山玩水、沉迷于女色,英法联军攻打北京,他却逃亡承德避暑山庄,结果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订下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

咸丰的不理朝政使清朝一步步走向衰败的深渊。

第四阶段的皇帝:同治、光绪、宣统。

他们在位期间,清朝为什么奄奄一息了呢?这跟一个女人有密切的关系,那就是慈禧。

她根本不懂朝政,但大权在她手中长达半个世纪,即使皇帝想“维新变法”,也不能成功。

纵观清朝历史,我终于悟出一个道理:国家的兴衰跟最高统治者、领导者关系甚大,就如拿破仑所说的:绵羊带领的狮子队打不过狮子带领的绵羊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