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溶解过程1
【教学设计】溶液的形成——溶解的过程一
物质是由哪些基本粒子构
的物质构成的奥秘网
对“元素观、微粒观、
成的?哪一种粒子是构成
络图,完善所学知识,
物质分类观”等化学基 本观念的形成。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 的谜语,从溶液的分 类、性质、组成、结构 等方面,初步认识溶 液,明确研究和学习一 种物质的思路和方法,
创设 情境
激趣
启思
重点 难点
重点:溶解的微观实质,溶液的概念、特征和组成。
难点:溶解的微观实质;从微观上认识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 定性的原因;宏观、微观和符号三重表征思维方式的建立。
评 价 设 计
1.通过课堂提问、跟踪练习和达标检测等方式,考查学生自 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效果及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考查学生能否 运用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一“宏观、微观和符号三重表征 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解决化学问题。
后每个蔗糖分子要跟一定
体的描述。
对蔗糖和食盐溶解的
数目的水分子结合在一起,
过程有了进一步更具
作为一个整体不断运动,这
体的认识。
个过程我们称之为“水合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
探究
释疑
合作
交流
【引导思考】:
根据刚才的学习,你能从微 观的角度综合描述物质溶 解的微观过程吗?
【点拨归纳】:
【自我评价】:
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 迁移,思考跟踪练习 题,进行解答。
【问题启思】:
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 问题。
在此初步提到“扩散” 和“水合”两个过程, 为后面学习“物质溶解 时能量的变化”做好铺 垫。
运用“对比”的科学方 法进行观察,便于学生 获得全面准确的科学 结论。进一步从微观的 视角加深对“溶解过 程”的理解。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第1课时 溶解的过程 乳化现象课件
实验探究 3-1
物质溶解时温度的变化
提出问题: 物质溶解过程中是否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呢? 实验用品: 小烧杯2只、温度计、玻璃棒;氢氧化钠、硝酸铵。
实验过程:
实验操作
1.取两只小烧杯,分别加入约50 mL蒸 馏水,用温度计测量水温(T1)。 2.向一只小烧杯中加入约5 g氢氧化钠 固体,搅拌,测量溶液的温度(T2)。 3.向另一只小烧杯中加入约5 g硝酸铵 固体,搅拌,测量溶液的温度(T3)。
思考:
1.食盐颗粒为什么不见了? 2.想一想,这杯食盐溶液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任 一处,是否一样咸? 3.如果把得到的食盐水密封,保存一个月、一年、 两年……你猜测会不会从中析出食盐颗粒来?
1.什么是溶液?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 组成 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1种
起溶解作用的物质叫溶剂。=1种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2.溶液有哪些特征? 均一性 稳定性
均一性: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处完全一样(指密 度、浓度、性质等)。
稳定性:溶液形成以后,条件不变,溶质、溶剂长 期不分离。
思考:溶液为什么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Na+和Cl- 扩散到水 分子的间隔之中。
乳浊液
悬浊液
溶解的物质
能溶于溶剂 的气体、液 体、固体
不溶于溶 剂的液体
不溶于溶 剂的固体
3.溶液的名称:溶质名称+溶剂名称+溶液
如蔗糖的水溶液(简称:蔗糖溶液) 注:溶剂为水时,可以简称为某溶液。
4.溶液的颜色:并不都是无色的。
注意:
1.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2.溶液清澈透明,但不一定是无色; 3.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 4.溶液不一定是液体,有气态的气溶胶,如火山喷 发的烟尘、被风吹起的土壤微粒等;固态的固溶胶 如有珍珠(液、固)、泡沫塑料(气、固)、合金 (固、固)和有色玻璃(固、固)烟水晶等。
《物质的溶解过程》 导学案
《物质的溶解过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溶解的概念,能区分溶解与乳化现象。
2、了解物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3、掌握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溶解的概念和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
(2)物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2、难点(1)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过程。
(2)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三、知识梳理(一)溶解的概念1、定义:一种物质(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溶剂)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的过程。
2、举例:将食盐放入水中,食盐逐渐消失,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食盐在水中发生了溶解。
(二)溶解与乳化1、溶解(1)特点:形成的溶液均一、稳定,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
(2)实例:蔗糖溶解于水、酒精溶解于水。
2、乳化(1)定义:乳化是指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使其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的过程。
(2)乳化剂: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
(3)实例:洗洁精去除油污,就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
(三)物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1、吸热现象有些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
例如,硝酸铵溶解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
2、放热现象有些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
例如,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溶液温度显著升高。
3、温度不变也有一些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基本不变。
例如,氯化钠溶解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不大。
(四)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1、温度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物质的溶解速率加快。
2、搅拌搅拌能加快物质在溶剂中的扩散,从而加快溶解速率。
3、溶质颗粒大小溶质颗粒越小,与溶剂的接触面积越大,溶解速率越快。
四、实验探究(一)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1、实验目的探究温度、搅拌和溶质颗粒大小对物质溶解速率的影响。
2、实验用品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硝酸钾晶体、冷水、热水。
第一节 物质的溶解讲解
水中
无色、均匀、透明
无色、均匀、透明
酒精加入 水中
无色、均匀、透明
无色、均匀、透明
泥土加入 有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到
水中
水中,并且固体慢慢下沉
固体下沉
食用油加 有小液滴分散到水中,
入水中 00:50:13
并且小液滴慢慢上浮
油水分层
00:50:13
1、水与泥土混合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由难溶于水的固体颗粒悬浮于液体 中形成的混合物
为什么A烧杯(盛食盐水)中试管里的水加热后能沸 腾,B烧杯(盛蒸馏水)中试管里的水加热后不能沸腾?
2、少数固体物质溶于水后,能使水溶液的沸点升高。 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降低,鸡蛋不易煮熟;盐溶液
沸点升高,鸡蛋易熟。
生活中的事:湿手更易发生触电事故; 电解水实验中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有
利于电解。
【探究实验五】 溶液的导电性
导电性
溶液中的微粒
蒸馏水 酒精溶液
不导电 不导电
H2O 酒精分子、水分子
蔗糖溶液
不导电
蔗糖分子、水分子
稀硫酸 氯化钠 氯化钠溶液
氯化钠固体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固体
氢氧化钠溶液
导电 导电 不导电 不导电 导电
自由移动H+、 SO42-、 H2O 自由移动Na+、Cl- 、H2O
测量的温度 温度变化
备注
氢氧化钠晶体和生石灰溶于水都能使混
合 全水物相的同温呢度?升高,这两者的原理是否完
溶硝应解 酸,铵不放同热,,生使石溶灰液溶温降于度水低升与高水;硝发氢酸生氧铵化化合钠反
溶溶解于水,主要是物理基变本化放热蔗。糖、食盐
氯化钠
不变
物质的溶解性(1)
2、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请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
思路分析:
在实验中需要改变的因素是 温度, 需要保持不变的因 素是 水的质量 。
实验步骤: 1、取一只小杯,加入100mL的水; 2、向烧杯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直至有少量硝酸钾 固体剩余; 3、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然后降温至室温,观察 现象。
[讨论2]:
(1)打开汽水盖时,汽水会 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 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 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 度还与什么有关?
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有关,温度 越高,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溶解度越 大。
例:判断正误: 1.l00g水中最多溶解38g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
溶解度/g (20℃)
易溶
>10g
可溶
>1g
微溶 难(不)溶
<1g <0.01g
难(不)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 . .
0.01g 1g
10g
练习:
1、不溶物就是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此话是否正确? 2、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所以碳酸钙是 ___溶物质。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则氯化钠属于 ()
C.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能力减小 中析出
D.水分蒸发,固体从液体
7、关于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只有固体能够在水中溶解 B、只有液体能够在水中溶解 C、只有固体和液体能够在水中溶解 D、固体、液体、气体都可能在水中溶解
8、下列对物质溶解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C )
A、物质的溶解性有强有弱 B、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水中,物质不能无限地溶解 C、溶解性大小只跟物质的性质有关,跟其他因素无关 D、物质的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5节 物质的溶解
第一章 水与水的溶液
第5节 物质的溶解
老爸,我要喝最甜的 糖水,还要加,一直
加……
儿子,现在最甜的了, 再加也不会再变甜
了……
思考、讨论: 是儿子还是老爸正确?
嘿,别吵了,去 学好科学
就知道了!
一:物质的溶解性 物质能无限的溶解在水中吗?
联系生活
1. 面粉和蔗糖放入水中,是否都能溶解? 蔗糖能够溶解在水中,而面粉几乎不溶。
A.浓溶液
B.不能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C.稀溶液
D.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3、 下列措施不能使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
的是( D )
A.蒸发溶剂
B.增加溶质
C.改变温度
D.加速搅拌
4、现有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100克,能使该
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D )
A.恒温时蒸发些水 B.恒温时再加入硝酸钾
实验4:在C试管中再加入适量氯化
钠固体,观察氯化钠固体是否能溶解。
实验现象:试管中的氯化钠固体能溶解。
讨论
你有办法让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 和吗? 1、再加硝酸钾溶质; 2、蒸发溶剂; 3、降低温度。
你有办法让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得不 饱和吗?
1、加溶剂; 2、升高温度。
交流讨论:饱和溶液一定
是浓溶液。
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 还能继续溶解 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实验2:
在A试管中再加入适量水,观察未 溶解的硝酸钾是否继续溶解。
实验现象:试管中的硝酸钾固体 能继续溶解。
实验3:
在酒精灯上加热B试管,观察未 溶解的硝酸钾是否继续溶解。
实验现象:试管中的硝酸钾固体 能继续溶解。
物质的溶解性(23)-----溶解度1
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压强减小而减小。
气体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温度降低而增大。
固体溶解度与气体溶解度的比较:
固体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 体积(L)
温度(t)和压强(P)
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温度越 低,溶解度越大 压强越高,溶解度越大;压强越 低,溶解度越小
0
温度(℃)
溶 200 解 度 190
g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硝 酸 铵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练习(1)
1、横坐标60,纵坐标110 的A点 表示什么意义? 表示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为110g。
/
40
30 20 10 0
拓 展 提 高
1、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现 将两试管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 冰水的烧杯里,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乙溶液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C、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试管里甲、乙两溶液中的溶质都减少
20º C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将这句话 含义里的关系填入下表:
温度 20℃ 溶质的质量 36.0g 溶剂的质量 100g
溶液的质量 136.0g
( 20℃时的溶解度S ) 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易溶物质
可溶物质
微溶物质
难(不)溶物质
10g
难 溶
1g~10g 0.01g~1g
微 溶 可 溶 易 溶
60
3、固体溶解度曲线及意义
硝酸铵 硝酸钾
硝酸钠 a 氯化铵
6-1物质的溶解
溶
液
物质溶解后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叫做溶液。如:食盐水、蔗糖水
悬浊液
物质以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 合物叫做悬浊液。如:泥土、粉笔灰等分散到水里
乳浊液
物质以液体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 合物叫做乳浊液。如:油分散到水里
知识运用
1、蒸馏水是溶液吗?为什么? 蒸馏水是纯净物,溶液必须为混合物。 2、你认为溶液都是无色的吗?说说你知道的 溶液的颜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硫酸铜溶液为蓝色; 氯化亚铁铁溶液为浅绿色。
活动与探究二
1、向第(6)只试管中加入约1/4试管的水,再加 入几滴食用油和数滴洗洁精,振荡,观察现象; 2、对比(5)(6)两只试管,看看哪只容易清洗。 注:振荡时,依靠手腕用力。
乳化作用
生活中常见乳化剂
知识运用
厨房洗涤有油的餐具时,常有以下方法: ①只用冷水洗涤;②只用热水洗涤;③在冷水 中加几滴洗涤剂,在用清水漂洗;④在热水中 加几滴洗涤剂,在用清水漂洗。根据你的经验, 试回答: ① , a、洗涤后仍有很强油腻感的洗法是_____ 其原因是什么? ④ , b、洗得最干净且比较容易的洗法是_____ 其原因是什么?
拓 展 运 用
4、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 (2)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 ) (3)溶液中至少有两种物质。 (√ ) (4)碘酒是纯净物,所以不是溶液。 (×) (5)将蔗糖溶于水形成蔗糖溶液,上半部分溶 液的甜度要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 (×)
你学到了什么
实验 高锰酸钾加入水中
食盐加入水中 蔗糖加入水中 泥土加入水中 植物油加入水中
实验现象
固体消失,形 成紫红色液体 固体消失,形成 无色透明液体 固体消失,形成 无色透明液体
1.5物质的溶解(1)
1.5物质的溶解一, 物质的溶解性1, 概念: 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溶解性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内因)有关,也与_______、________(外因)有关。
如:食盐易溶于水,却不易溶于油脂,这说明物质的溶解性和有关。
高锰酸钾易溶于水,碘却不易溶于水,这说明物质的溶解性和有关。
气体溶质的溶解性与压强、温度有关,而固体、液体溶质的溶解性一般只与温度有关,不考虑压强。
教材第25页蔗糖溶解实验的活动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说明在一定条件下,。
这里的一定条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物质溶解时吸热、放热的情况某些物质溶于水时会放热,如__________溶于水放出热量,表现为溶液温度升高。
某些物质溶于水时会吸热,如___________溶于水吸收热量,表现为溶液温度降低。
也有一些物质溶于水时温度无明显变化,如___________溶于水时温度无明显变化。
当堂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可以无限制溶解食盐B.温度越高,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C.所有物质都能溶于水D.气体的溶解性受温度影响2.下列有关物质的溶解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B.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C.气体也能溶解在液体中,且温度越高,气体溶解能力越强D.物质溶解时,有的放热,有的吸热3.植物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却可以溶解在香蕉水中,由此说明( )A.香蕉水的溶解能力比水强B.水的溶解能力比香蕉水差C.一切物质都能溶解在香蕉水中D.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4.用凉开水养金鱼,金鱼就会死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A.凉开水温度太低B.凉开水中溶解的氧气太少C.凉开水中没有养料D.凉开水中存在细菌5.在20摄氏度时往盛有20毫升水的烧杯中,加入两药匙蔗糖后搅拌,蔗糖很快溶解完,再加入一药匙蔗糖,充分搅拌后仍有部分蔗糖不能溶解,关于上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水的温度可以使蔗糖完全溶解B.加入的蔗糖越多,能够溶解的数量就越多C.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D.在20摄氏度时,20毫升水中不能溶解两药匙的蔗糖6.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形管中的液面左端升高,该物质是( )A.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氢氧化钠7.在煮汤时放一些香油和味精,使汤更加鲜美,搅拌后发现,香油总是漂浮在汤的表面,而味精却看不见了,这说明。
鲁教版九级化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 第课时溶解的过程及乳化现象
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降低,如__________;有些物质溶解时,溶液的
温度不变,如____________。
硝酸铵
氯化钠
知识点2:乳化现象 细小液滴
4.洗洁精、洗衣粉和洗发液等物质可以使食用油以_______________的 形态分散在水中,形成不易分层、比较稳定的混合物,这种现象叫 _____乳__化__现__象_________。
小兰的方案为乙装置,其过程为: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观察另一烧杯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就可判断氢氧化钠溶解于水
时是吸收热量还是放出热量。
小兰
(1)你认为这两个同学的设计合理的是________,原因是
小白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够完善,甲图中装置组成了一个封闭体系,
且广口瓶的容积一定,故里面所含的空气的量固定,当把分液漏斗中的
鲁教版
第三单元 溶 液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第1课时 溶解的过程及乳化现象
重难点解析 1.溶液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 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特征。 2.溶质溶解时伴随着能量变化,当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溶液温 度下降,如硝酸铵;当吸收的热量小于放出的热量,溶液的温度升高, 如氢氧化钠;当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溶液的温度不变,如食盐。 3.乳化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常见的乳化剂有洗洁精、洗衣粉、洗手 液。
2.溶质溶解时伴随着能量变化,当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下降,如硝酸铵;
并D.预溶测【液此的因点均素一对拨性食是】盐指溶氯同解一速化溶率液钠的各影和部响分。蔗的性糖质、溶组于成相水同 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硝酸铵溶于水,溶液
⑤硫酸铜放入足量的水中,搅拌;
实例:温___度___降___低__溶,液氢不是氧无色化的钠。 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九年级化学溶液及溶解度笔记
第六章溶解现象第一节物质在水中的一、溶解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特征:均一性:溶液内各部分性质完全相同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时(即温度或压强不改变,溶剂不蒸发),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物质;混合物:至少包含两种物质3、说明:均一稳定的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FeCl3溶液是黄色的,KMnO4溶液是紫红色的4、溶液的微观形成过程:溶质分子(或离子)在溶剂分子的作用下扩散到溶剂中的过程,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一地分散在溶剂中,如图NaCl溶于水的微观过程5、水溶液的某些性质:导电性,一些物质在水中溶解时能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使溶液能够导电,例如食盐水、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蔗糖溶于水后,以分子形式存在与水中,不能形成自由移动离子,因此蔗糖水溶液很难导电二、溶液形成中的能量变化1、物质的溶解过程扩散过程(了解):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如:硫酸铵水合过程(了解):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如:硫酸、氢氧化钠、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溶于水温度不变的物质:氯化钠三、乳化现象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特点:不稳定,静置分层2、悬浊液:一种物质以固体小颗粒的形态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不均一、浑浊的混合物,如泥与水混合用力振荡后得到的不均一、不稳定、不透明的液体就是悬浊液;悬浊液不稳定,静置一段时间后,其中的固体小颗粒会沉淀下来,故悬浊液可用过滤法分离3、乳化(1)概念: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的现象(2)乳化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洗涤:用乳化剂(洗涤剂)可以将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洗掉→农药的使用:将农药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剂后,再溶解在有机溶剂里,混合均匀后制成的透明液体叫乳油→生活中常用的乳化剂有肥皂、洗洁精等乳化现象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一、溶质的组成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溶剂:起溶解作用的物质(通常是水,也可以是其他液体,如:酒精、汽油、氯仿等)溶液:溶解了某种溶质的混合物判断溶质、溶剂:(1)若气体、固体溶于液体,则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如食盐水、高锰酸钾溶液、盐酸(2)若液体溶于液体,质量少的为溶质,质量多的为溶剂;如碘酒(3)有水存在的溶液,无论水多少,水都为溶剂;如酒精溶液(4)如有化学反应,则应根据反应情况判断溶质、溶剂二、溶质浓度的表示——溶质质量分数1、定义: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2、表达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质量(g)=溶液的体积(mL)×溶液密度(g。
高青县第七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第2课时 物质溶解过程中的
C.空气 D.二氧化碳
D.5∶1
5.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有关说法中准确的选项是D哪一项:( )
A.人类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対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恰当使用,造成了温室效应、
酸雨、赤潮、白色污染、潮汐等环境问题
B.绿色化学是指以绿色植物为原料的化学新工艺
C.北京等城市雾霾天气是由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导致的结果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们休 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对身 体不好哦~
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考试加油!奥利给~
第二课时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用途与制法
1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讨论]
(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
映,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 B )
A.蜡烛
B.红磷
C.硫粉
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充足或过量
。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下图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 A )
C.铁片、酒精溶液、盐酸
D.酒精溶液、蔗糖溶液、食盐水
5.用蒸馏法可使海水淡化,海水煮沸时的温度 高于 (填〞高于”〞低于”或〞等
于”)100 ℃,蒸馏出来的淡水比海水 容易 (填〞容易”或〞不易”)结冰,出现以 上两种现象的原因是 少量固体物质溶于水,使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 。
6.小英把氯化钠溶液注入一广口瓶后,做了如下图的实验,电灯亮了。这个实验 说明:氯化钠溶液能够 导电 。在电路的导线中定向移动的带电粒子是 电子 ; 在溶液中定向移动的带电粒子主要是 Na+ 和 Cl- (用化学符号表示)。
第五节物质的溶解性(1)
物 质 的 溶 解 性
2.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 能力不同。 3. 温度等外界条件影响物质的 溶解能力。 4.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 能力不同。 5.气体也能溶解在液体中。 吸热 6.物质溶解过程中 会有能量变化: 放热
练一练
1.取少量下列家庭常见物质,放入水中,充 分搅拌,不能完全溶解的是: ( C )
4、关于物质的溶解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蔗糖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B)温度越高,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越强 (C)在同条件下,食盐和蔗糖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D)油污不易溶于水中
5、烧菜汤时,往汤里放麻油和盐,搅拌后看到 麻油漂在上面,而盐粒却看不见了,这说明 油不易溶解于水中,而盐能溶解于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小芳溶解的快
1、在闷热的夏天,池塘里的鱼大多浮在水面上, 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 C A、夏天的鱼特别喜欢在水面
B、夏天水温高,鱼到水面上可以凉快一些
C、夏天水温高,水中溶解的氧气少,鱼就浮 在水面上 D、夏天,水面上营养特别丰富,鱼就游到水面上
2、关于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D
A.只有固体能够在水中溶解
B.只有液体能够在水中溶解 C.只有固体和液体能够在水中溶解
D.固体、液体、气体都可能在水中溶解
3、下列对物质溶解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C ) A.物质的溶解性有强有弱 B.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水中,物质不能 无限地溶解 C.溶解性大小只跟物质的性质有关,跟其他 因素无关 D.物质的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 中的溶解能力
(1)取2只烧杯都装入20毫升的水。 (2)分别放入10克的蔗糖和10克的食盐, 想一想两 并进行搅拌。 杯水的质 (3)观察:两种物质是否能完全溶解。
浙教版科学课件《物质的溶解》优秀公开课ppt1
控制变量法:对比实验
二、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溶质 溶剂 温度 现象
结论
探究一 不同 相同 相同
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探究二 相同 不同 相同
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探究三 相同 相同 不同
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探究1: 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是否有关?
用量筒各量取5mL水,分别加入A、B、C三支试管中,再 分别加入食盐、蔗糖、熟石灰各1g,振荡片刻,静置,观察物 质的溶解情况。
物质溶解过程,温度升高还是降低,要看这两种 过程的热量多少。吸收多于放出,温度下降,例 如硝酸铵溶解。
小结
一、物质的溶解性
1、涵义 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
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多 取数1支固试体管物,质加的入溶5解mL性水随,着然温后度加的入升3高g蔗而糖增,强充,分如振:荡硝,酸蔗钾糖是否能完全溶解?如不能完全溶解,将试管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结论: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
温度(外因)
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内因)
总结: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溶 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
(1)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物 质的溶解性与溶质本身的性质有关) (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 关 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
物质溶解时,是从外界吸收热量,还是向外界放出热量?如何确认吸热或放热?如何用实验来证明你的假设?
例如,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而泥沙就难溶于水。
在一定的条件下, 物质溶解在水里,通常发生两种过程: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这种过程吸收热量,是物理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讨论)50克酒精溶解在100克水 中,得到溶液质量____________150克,若 是50毫升酒精溶解在100毫升水中, 得到溶液的体积为 ____________ 150毫升。
(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1、书面作业:①课本P53在线测试 1、3 ②练习册P35 16、17 2、预习P51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水+泥土
水+植物油
食盐水
黄泥水
油水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自我阅读:(P50-P51)
找出溶液、溶质、溶剂 的定义,以及溶液的特征。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 溶 质 溶 剂 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就是溶液。 均一 稳定 混合物
·· ··
⑴ 溶液是混合物。 ⑵ 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 ⑶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所组成。 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横山中学 蒋 建 军
思 考
海水、河水、地下水即 使清澈见底,也还不是纯净 的水,这是为什么?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第一课时)
取一小烧杯,倒入约30毫升水,用药匙 将食盐一点一点洒落水中,仔细观察食盐的 变化,直至食盐在水中消失,用手轻摸烧杯 壁的凉热。交讨论课本提出的三个问题。
食盐 水
食盐水
水+氯化钠
溶
液
1、一种或几种物质 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 、 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被溶解的物质叫做 。起溶解作用的物 质叫做 。 2、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糖水 溶质 溶剂_______
碘酒(固体碘溶解在酒精里) 溶质___ 溶剂___ 。
3、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都是无色的 B 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 C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 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不相同 4、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 掉,其原因是洗涤剂有( ) A 氧化作用 B 乳化作用 C 催化剂作用
食用油
汽油
洗洁精 食用油 水
乳浊液 乳化作用
溶液
1、为什么餐具上的油污用水不容易 洗去,而用洗洁精却很容易洗去? 自我阅读课本第52页,找出答案。
被 溶 溶 解 一种或几种 分散到 另一种物质 物质 液 质 的 体 物 质 形成 气 体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固 体
能 水 溶 解 是 其 溶 最 它 剂 常 物 用 质 的 的 物 溶 质 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讨
论
1、 水、酒精都是均一、稳 定的液体,它们是溶液吗? 2、溶液一定有颜色吗?
判断:
1.溶液是无色的液体.
2.冰水混合体是溶液。 3. 把食盐溶液倒掉一半后,变稀了。 4. 在温度不变,水不蒸发的条件下, 蔗糖溶液中的蔗糖会从水中分离出来.
⒈ 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 溶质是什么?溶 剂是什么? ⒉溶质只可以是固体吗?
①医用0.9%的生理盐水;
②医用75%的酒精溶液; ③“超市”出售的“可口可乐”、“雪碧”等 饮料。 3.只有水才能做溶剂吗?
溶液、溶剂的判断:
溶质 溶剂
固体 气体
液体 液体
液体(量少) 液体(量多) (水为剂)
衣服和餐具上的油污, 用水洗不掉。为什么在水中 加入洗涤剂就能洗掉呢? 汽油与洗洁精对油污所起的作用 相同吗?
3、课后延伸:查询“死海不死”的原因, 了解我市“中国死海” 的由来,并依此来 探究如何让一杯水中的鸡蛋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