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读后感1500字
雷雨1500字读后感(汇总4篇)
![雷雨1500字读后感(汇总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d89cb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a2.png)
雷雨1500字读后感(汇总4篇)雷雨1500字读后感篇1《雷雨》是一出话剧。
话剧和小说不同,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构造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而话剧则是由一个个性格不一的人所构成的故事。
《雷雨》之所以会成为名著,正是因为它成功的塑造了8个个性鲜明不一的人物。
《雷雨》所描写的是一个家庭几代人之间的矛盾,误会,以前种.种恩恩怨怨,爱恨情愁,混乱而不清的家庭伦理。
仅仅一天的时间,牵扯,披露了他们多年苦心隐瞒的事实。
表现出两个家庭之间前后三十年的错综复杂的纠葛,写出了那种不合理的关系所造成的悲剧。
周家的仆人鲁贵,我认为是一个成功的人物。
通过曹禺的描写,觉的他是一个很奴隶的奴隶,表面对主人恭恭敬敬,其实在背后却做出有违良心的事情,他已经完全身陷于奴婢的生活,没有自己的尊严,自己的想法。
抓到了主人的把柄,卑贱的威胁着,那种小人的势力,完全体现出来。
而他同时又在向自己的妻子,女儿显示自己,不以做奴婢为耻,反以为荣。
也看不起他妻子的穷骨气,为了点尊严两年才回一趟家,甚至他认为子女现在这样好的生活都是拜他所赐。
鲁贵在主人前是一只毕恭毕敬的绵羊,而在背后却是一个颐指气使的老头儿。
他很精明,很狡猾,像一只猎犬一样,周围任何事情他都能有所察觉,来作为他的护身符。
同样也是身为仆人的四凤,她有着自己的感情,想法,并不以自己的身份而难堪。
但是毕竟身份有别,她想爱,却又不敢爱。
四凤也非常单纯,不了解社会的复杂性。
她的想法,她所想象的爱情,是很单纯的,很圣洁的。
但是她的这种善良,对最后的打击来说太不堪一击了。
鲁大海是四凤的哥哥,是矿工工地上的工人。
他是一个充满精力的人,刚正不阿,和鲁贵是一个强烈的对比。
鲁大海是一个正义的,不会被其他事物所打动的人。
他的这种独一无二的性格在雷雨中很与众不同,给读者带来了一点不一样的感觉。
他不认为人之间有三六九等,所以鄙视鲁贵,恨周家,他的正义感使他厌恶周家。
周家的大少爷周萍。
他是一个郁闷的人。
他所做过的事情,不堪回首。
电影雷雨观后感1500字(8篇通用).doc
![电影雷雨观后感1500字(8篇通用).doc](https://img.taocdn.com/s3/m/3a31af4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4.png)
电影雷雨观后感1500字(8篇通用)电影雷雨观后感1500字篇1一个风流的少年看上了自家的女佣,这样的结合自古至今都不会有好的结果。
倘若那个男的有情有义,大不了两人私奔,背离父母,远走高飞作对苦命鸳鸯,然而刺骨始终的女主角侍萍就更苦命了,周朴园这个风流少爷虽被她的青春美丽与温柔打动,但他那颗只懂爱自己的心又怎会与她厮守一生?他为了自己的前途最终放弃了侍萍。
孤苦无依的侍萍带着患病的二儿子伤心的离开,原一味故事就这样结束了,谁知造化弄人,命运又将他们牵扯在一起。
错综复杂的关系又上演了,简直就是一团糟,最终导致了同母异父的兄妹相爱。
身为他们的母亲,侍萍只能接受命运的捉弄,也只能埋怨自己给孩子带来的命运,似乎一切该终结了,偏偏当年的风流少年周朴园在误会下道出了他们是同母异父的兄妹。
这件事害死了3个人……这样一段揪心的人生怎不让人心痛?三十年的漫漫时光,三十年的爱恨纠葛,三十年的泪与血铸就了一场悲天恸地的雷雨。
这雷雨似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的,同时也注定着一场悲剧的诞生。
周朴园,作为剧中的核心人物,理所应当的成为了开启罪恶之盒的潘多拉。
他深邃似湖的眼神,将自己永无边际的贪婪掩藏得不留一丝痕迹;他微微上扬的嘴角,让人看透他心中澎湃的可以夺去他人性命的滚滚波涛。
他似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在人前虚伪地掩饰,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想让别人认为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善良之人,他用脏肮的双手救力地在众人面前维护自己消逝的爱情,但事实上,他对鲁侍萍的感情早已在心底蒸发,曾经的爱情早已化为漫长生命中的一点佐料,可有可无。
鲁侍萍,悲剧的承受者,她的命运充满了艰辛与坎坷。
韶华易逝,曾经的秋月春风,夏荷冬雪都已变为记忆中零散的碎片,无法重演。
悲慽慽的三十年后,美丽如花的容颜早已不在,婀娜修长的身姿早已不在,只剩下一个老得连周朴园都不认识的佝偻的躯壳、期盼了三十年,守望了三十年的男人,最终留给自己的只是无尽的哀伤与痛恨。
既然如此为何还苦苦沉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雷雨观后感1500字左右(最新9篇)
![雷雨观后感1500字左右(最新9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bccae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6.png)
雷雨观后感1500字左右(最新9篇)雷雨观后感1500字左右篇1今天,读完了曹禺所着的《雷雨》,感触颇多,现来小议。
故事是围绕封建家庭的错综复杂的情感故事,这本书写的很成功,可以说是我国改革探索时期的一个里程碑。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看见作者长吁了一口气,笔者用键入似的笔法刻画了一个虚伪的烂好人----周朴园,心地善良的鲁氏母女,敢爱敢恨,似王熙凤似的富贵太太---樊漪,被封建制度所压迫剥削的供热让你代表鲁大海----鲁四凤的哥哥。
作者轻描淡写了每个人的行动和语言,但恰到好处,从侧面映出周平和周冲对封建社会的不满,鲁贵在权势面前的阿谀奉承,以及鲁大海敢站出来伸张正义,反抗旧社会,但最终是个悲剧。
四凤和周冲相继被电击中,周平开枪自杀,最后尾声只是两个小孩在精神病院讨论疯了的四凤。
这本书给我的其实是争议是永远站在高处的,不是没有争议,而是争议太高了,我们必须努力爬高才能看到。
还有一点,什么事情都要冷静思考之后再做,要努力争龋读完之后,我突然觉得我应该从现在做起同黑暗战斗!雷雨观后感1500字左右篇2今天,我观看了电影《雷锋》后,十分感动。
他虽然只活了二十多岁,但是他活得十分有意义,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了最大的价值。
从雷锋的一句名言中我体会到了他生命的意义,那就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在电影《雷锋》中,我感受最深的两个地方。
第一个是雷锋在他的休息日里到工地上帮助工人搬砖头。
在炎炎夏日中,雷锋十分卖力地搬砖头,他的这种干劲感染了所有工人。
一滴一滴汗珠从雷锋头上滴了下来,飘洒在飞扬的灰尘中。
第二个是雷锋在回去的路上遇到了暴风雨,正巧,看见一个老奶奶和一个嚎啕大哭的小孩子在泥泞的路上步行着。
热心的雷锋看到了,跑上去问:“大娘,你去哪里呀?”那位老奶奶的回答让雷锋鼓起了为人民服务的心。
他跋山涉水,把老奶奶和她的孙子送回了家。
从这两件事中,我感受到了,雷锋是一个无名英雄,尽自己的力所能及帮助别人。
《雷雨》读后感(精选5篇)
![《雷雨》读后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885e2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b.png)
《雷雨》读后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雷雨》读后感(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雷雨》读后感1悲吗?鲁侍萍的儿女之间产生了亲情之外的爱情,两个孩子,无知天真地以为爱情跨过阶级门第,可最终还是跨不过亲情的鸿沟,这恋情,能继续吗?不能。
那又该怎样结束?不能逃避,只能选择面对。
死不是终点,我想也不会是逃避,起码它需要勇气。
两个孩子就是用这样的方式,为不知者所犯下的错付出了代价,它,惨痛吗?这算不算悲剧,至于孩子的母亲鲁侍萍,她有该用怎样的心情来收拾子女的残尸?能不悔吗?悔不该当初……是无言,还是往事不堪回首?不管怎样,作为一个母亲,是她种下了今日的苦果两个孩子的命运,因自己而过早地折断,要她如何不后悔?这世界没有绝对的错误,只是太多的不该拼在一起,才会铸成大错。
在这出悲剧中,也许只要错开一个情节,它就不会发生。
只是悲剧上演过后,再假设也许不免有些荒诞,可若可以谁都愿意错开这悲剧。
它让所有的人都后悔不已:犯下了错,付出的就是血的代价。
她不该悔吗?只是悔吗?还有太多的恨夹杂其中,对周朴园的,对命运的,对世道的……能不恨吗?若没有他的薄情寡义,若没有命运的捉弄,若没有所谓的门当户对,或许这出剧就会是另外的结局。
可恨人的贪欲让生命不会安于平淡,而是把本该幸福的变成了遗忘,变成了痛彻心扉,变成了肝肠寸断。
只是这遗恨该留给谁?往事已成过眼烟云,生活还得继续,悲情还会上演吗?雷雨夜崩溃了一个家庭,它会留给世人的是什么呢?《雷雨》读后感2和许多人一样,在曹先生的《雷雨》中,唯独偏爱繁漪,始终为她的不幸感到难以释怀。
喜欢她,是因为她的偏执与不幸,因为她的美丽与落寞,因为她的聪慧与无奈,总之她就是那么一个如精灵般美妙的女子,不幸的是却受到命运最无情的戏弄。
尽管她是一个那么值得同情的女人。
正像曹禺所说的,繁漪有一颗美丽的心灵,只是上帝偏罚它生长在干枯的土地上。
雷雨读后感1500字(精选5篇)
![雷雨读后感1500字(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ccf6f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b.png)
雷雨读后感1500字(精选5篇)雷雨读后感1500字(精选篇1)《雷雨》这篇*在高中就已经学过,但那时学的只是一小部分,寒假中细细把雷雨全部读完,确实有不一样的感受,因为一篇*只知道一小部分确实不能掌握小说的主要思想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周朴园,故事的源头,作为一个旧社会的资本家,言行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商人唯利是图和阴险狡诈。
假如当初他没有抛弃鲁侍萍,那鲁四凤、繁漪就不会出现,那么周萍的两段恋情就不会发生,那么惨剧也不会发生。
可这只是个假设,事实上因为他的贪婪,他的无情,使他做出了一切,导致悲剧的发生,但是到了最后,鲁四凤、周冲、周萍死了,鲁侍萍、繁漪疯了,鲁大海不见了,唯独他完整无缺。
可我们知道事实上他失去了一切……其实我觉得周朴园是爱侍萍的,他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填补自己空虚的心,当他思念的侍萍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慌了阵脚,资本家的势利、狡诈暴露无疑。
他认为侍萍会来勒索他,害怕侍萍向他算旧帐,害怕自己的名誉和财产受到威胁。
这样,一前一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便把他的嘴脸暴露了出来,鲜明的性格跃然纸上。
曹禹最喜欢繁漪这个角色,但他没有刻意美化她。
她的发疯是她的下场,因为她的性格和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
一个占有欲如此强烈的女人在失去一切希望后,她只能,。
确实她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
矛盾的冲突穿插在*的字里行间,每个人也由矛盾的驱使找到了自己应有的下场,似乎唯独周朴园的例外,可我还是不明白,他为什么苟活。
试问如果有一天地球大爆炸,到底是死的人可怜,还是活着的人可怜呢?他看着身边的人都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那煎熬的就是他了,可能曹禹先生要的就是这个感觉吧!三十年的漫漫时光,三十年的爱恨纠葛,三十年的泪与鲜血铸就了一场悲天恸地的雷雨。
这雷雨下冲刷的,是中国封建旧社会吃人的礼教传统,是剧中人痛苦与矛盾交织的情情仇仇,是命运之神狞笑的薄薄嘴角……一场雷雨,一场梦。
梦醒之后,一切成空。
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
这是一个时代所铸造的暴风骤雨。
《雷雨》读后感
![《雷雨》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e5deed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1.png)
《雷雨》读后感《雷雨》读后感(通用15篇)《雷雨》读后感1读完《雷雨》,我不禁发出一声感叹,带着吃惊与惋惜。
在我正以为周萍要带着鲁四凤逃跑时,他们却双双死去。
这个结局确实出乎意料。
但再读剧本情节,却又在情理之中。
剧本里人物的言语举动,一颦一笑都预示了风雷激荡,暴雨倾注的结局。
先看四风,这个在第一幕首先出场的丫鬟。
作者在描绘了她发育健康、举止活泼、红润美丽的形象之后,有这样的一个细节刻画:“她很爱笑,她知道自己是好看的,但是她现在皱着眉头”。
作者在花了大量的笔墨刻画四风的“美好”形象之后,最后这看似随意的一笔,就暗示了下文的戏剧性冲突。
正是四风眉间这一“皱”兆示了“风雨”的到来。
这一“皱”,既是四风与父亲鲁贵间生活现实种种矛盾的凝结,更是她与周萍爱情悲剧的征兆。
随着剧情展开,我们看到正值少女怀春的年华,四风义无反顾地爱上了周家大少爷周萍,可是这种爱的“甜美”中却会有太多因身份地位的落差而带来的阴影与压力,更有来自周繁漪的嫉恨与破坏。
这样,正如四风对周萍说的“我——我怕得很”、“我怕万一老爷知道了,我怕!”。
周萍的软弱与犹豫,更强化了四风对爱情前途的担忧与恐惧。
这一切,正是四风出场“皱着眉头”的内涵。
作家正是通过四风这眉间一“皱”,概括了剧中人物的情感矛盾与戏剧冲突,孕育着戏剧发展的风雨。
同样,人物的语言也能推动着剧本的发展,兆示着雷雨的到来。
周繁漪,这个在《雷雨》剧本中起到线索作用的人物。
她与周萍的最后几场对话中的细节令人深思:“最后铁链子锁着我,那我真就成了疯子了”“那么,完了”。
作者在前几幕刻画完她比较沉稳的形象表现后,终于在最后一幕揭露了她的狠毒、阴鸷。
她最后疯狂形象是这样的——“周蘩漪(报复地):‘你现在也学会你的父亲了,你这虚伪的东西,你记着,是你才欺骗了你的弟弟,是你欺骗我,是你才欺骗了你的父亲!’”。
这一形象,就是她多年活在朴老爷的禁锢之下的压抑与遇见周萍个性得到解放后的矛盾冲突的体现。
大学生雷雨读后感1500字(精选5篇)
![大学生雷雨读后感1500字(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00c039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62.png)
大学生雷雨读后感1500字(精选5篇)大学生雷雨读后感1500字(精选篇1)雷雨故事中人物的关系是复杂的,然而就是这种复杂的人物关系贯穿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始终,也是导致雷雨走向一个大悲剧结局的导火线,曹禺在文中塑造了多个鲜明的人物特点,使得每个人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映像。
周朴园是雷雨中的一大核心人物,他年轻的时候爱上了鲁侍萍,那时的他是爱鲁侍萍的,他们之间是有真正的爱情存在的,那时的周朴园也是有一丝纯净可言的,但是他却听从父母的劝告将鲁侍萍赶出家门,娶了文中的另一个女主角繁漪,一个可以说和周朴园门当户对的女人,但是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周朴园选择了退缩,他接受了这个现实,这也使得他逐渐变成了有金钱利益观念,等级之分的人,也随着雷雨的情节发展走向败落。
但是曹禺还是给了周朴园一些人性化的东西,在最后他主动告诉周萍鲁侍萍是他的母亲,然而当真相被揭穿的那一刻,也便是雷雨走向结局的时刻了。
当三十年后周朴园与鲁侍萍意外相见的那一刻,周朴园其实是爱鲁侍萍的,只是他喜欢的是以前的那个温柔而美丽的鲁侍萍,现在在他面前的却是一个已经老去的鲁侍萍,因此周朴园的反映中更多的是带有恐慌与害怕的,他担心鲁侍萍的出现会影响到自己现在的地位。
雷雨中曹禺安排了周冲这个角色,他是黑暗的社会中的一盏明灯,他具有正义感,敢于为无产阶级说话,在知道鲁四凤喜欢的人是周萍是,他主动选择了退出,他是一个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人,也是雷雨中一个没有被封建观念束缚的人。
也许他的死时理所应当的,在雷雨所描写的整个社会现实中,他是格格不入的。
大学生雷雨读后感1500字(精选篇2)这场雷雨下了三十多年,这些年的血泪史,足矣淹没一个人的本性,足矣改变人的一生。
这声雷惊天动地,他展现出来旧社会对解放思想的不屈呐喊,这场雨弥漫世间,他用自己的血肉去证明新思想的顽强与不可抵抗,天地被雷雨覆盖,这场斗争注定要洗刷一切的旧事物,去让新鲜的阳光照耀大地,让改革开放的春风去沐浴无数沉浸在黑暗中的人民,当真是雷霆撕天破乌云,暴雨喷洒浴众生啊!周朴园,他因为家族的压力而放弃了感情,伤害了一名纯洁女子的无瑕之心,他的一生不是自己在活着,即使娶妻生子也无法改变他那木偶一般的人生,一名没有思想,没有个人支配权利的生命,他定然是不完整的,是有缺憾的,纵然他有华丽的外表,奢侈的家族。
雷雨读后感1500字(优秀范文六篇)
![雷雨读后感1500字(优秀范文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29245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1.png)
雷雨读后感1500字(优秀范文六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雷雨读后感1500字(优秀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雷雨读后感1500字(优秀范文六篇)》。
第一篇:读后感1500字你以为我贫穷、低微、不美、渺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和你有一样的灵魂,一样充实的心。
――题记一直以来,我对外国名著是排斥的,觉得他们很难理解,而且名字还难记。
寒假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终于翻开了《简爱》,这一翻,世界便给我打开了另一扇门……很多人喜欢《简爱》是因为简・爱与男主角罗切斯特之间超越了门第、年龄和世俗偏见的真挚爱情。
但是我喜欢《简爱》主要是被主人公的的性恪深深的折服。
简的性格胜在坚强独立、自尊自爱、不卑不亢。
在我以往了解的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似乎长得越漂亮的人运气也越好,拥有的好东西也越多。
就比如说撒娇,漂亮人撒娇是锦上又添花,而不漂亮的人撒娇就只是丑人多作怪了。
但是她说:“你以为我贫穷、低微、不美、渺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和你有一样多的灵魂,一样充实的心。
”令人拍案叫绝。
她出身卑微,相貌平凡,但她并不以此自卑,她有顽强的生命力,从不向命运低头,她对自己的命运、价值、地位有着思考和把握,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着理性的认识,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着坚定的追求。
简的性格胜在顽强勇敢,不妥协、不放弃。
简・爱其实是一个从小命运多舛的女孩子,从小寄人篱下,受到排挤、欺凌、冷落、惩罚的小简爱,从小心里便对舅妈和这个家庭的人充满了恨意。
在那个家里,她不是主人,也不是仆人,而是被女仆称为“吃白饭的外人”,那个家里除了女仆贝茜对她有点怜悯之外,其余人都对她不好。
所以当简爱离开舅舅家,要被送到学校的时候,她对舅妈说出了自己内心仇恨的话语:“我很高兴你不是我亲人。
我这辈子不会再喊你一声舅妈。
我长大以后永远不会来看你。
如果有人问,我喜不喜欢你,你对我怎么样,我要说,我一想起你就恶心得不行,你对我残忍得不行。
雷雨读后感1500字(精选4篇)
![雷雨读后感1500字(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1bf23e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4.png)
雷雨读后感1500字(精选4篇)雷雨1500字篇1对于周朴园,充满了同情和怜悯。
他一个人独撑到剧的最后,何尝不是一种孤独和煎熬。
很难想像一个男人可以绝情到大年三十把儿子他妈赶出家门,任其自生自灭,这样的薄情寡意至极,他又如何还懂得爱?在我看来一个不懂爱的人是最可悲的人。
而他对旧时的留恋反而显得有些可笑了,似乎太形式化了--那些家具,那些摆设,那些习惯,还有那些照片和旧时的回忆。
有人说,干大事的人不拘小节,于是他就要抛妻弃子吗?我以为,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才可以真正成就一番事业;有人说男人为了事业要有所牺牲,但如果代价是牺牲了爱人的能力,代价未免太大,如果说侍萍是周朴园的真爱的话。
在这部剧里始终没有走进过周朴园的心里,是他不愿让人走进,是我走不进,也不愿走进。
不知道他是否有感情,不知道他是否爱过侍萍,分明看到了他的想念,却又被他无情的言语刺伤;不知道他是否有对子女的爱,有斥责,却没有关爱;不知道他是否有对繁漪的歉疚,一直给她请医生却不懂她真正的病因……有些鄙视他的冷血,特别是对于那个陪伴他一生的女人繁漪如此残忍!其实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男人,为了前途少了一点良心,有些懦弱却又不得不故作坚强。
对于周冲则充满了欣赏和钦佩--他浑身上下充满了生命力,他敢爱敢恨,虽然年纪轻轻却很有责任感并且为了爱情和生命的信念敢面对陈旧的封建礼教宣战。
爱的时候果断,即使被拒绝也大度又慷慨。
特别是他的善良让人感动不已。
即使在当今社会他也一样充满个性,是男生学习的楷模。
他是一个能温暖心灵的人物,让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对未来充满向往,相信美好并不惧现在。
对于周萍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替他庆幸能遇到像四凤那样的女孩子。
对于鲁贵亦是除了鄙视再无其他的语言,活到他那个样子本身就是一种悲哀,幸而有四凤这样个能干的女儿。
剧中的女人--侍萍,四凤,繁漪很欣赏侍萍,因为她的坚韧,独立还有气度。
很难想像一个未婚女人在那么森严的等级观念和封建压迫下与一个和自己身份地位悬殊的人恋爱并未婚生子所需要的勇气。
雷雨读后感1500字(大全)
![雷雨读后感1500字(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fa7654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c.png)
雷雨读后感1500字(大全)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雷雨读后感1500字(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雷雨读后感1500字(大全)》。
第一篇:读后感1500字春秋时期,诸侯纷争,生于这个时代的孔子而立之年创办私学,周游列国热心救世,言行为后世留下典范。
汉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得文景之治,宋初宰相赵普得之半部《论语》治天下。
孔子一生钟情于政治,投身于政治,天命之年居鲁国中都宰,路无拾遗,都邑大治,孔子所传之道皆经世致用。
论语开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纵观《论语》二十篇,君子的内涵无外乎“仁、义、礼、智、信”,而唯独把求学放在首位,可见学习地位之重。
《论语・阳货》有云:“性本相近,习相远也。
”太初有道,万物始于混沌,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两小儿辩日孔子尚不能决也,可见修身之道,贵在勤学!修身之道,仅于求学乎?“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君子的王道既非韩非的以法治国,也非庄周的无为而治,正如孔子之仁,以德教化,以仁立国,天下归心!在孔子眼中,重学归仁只是君子修身的基本要求。
“颜渊问仁,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可见身为君子,还需谨慎言行,重行礼教,不能误入歧途而失君子之道。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还需有不为外界所惑的坚定内心。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心中君子的境界,不仅要重学归仁,克己复礼,有道而正,更重要的是保持这种高尚的品格。
君子之道,广施仁义也,若十里之众欣欣向荣,必以礼乐而教化之,仁者居正,则君子之道正矣!“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莫非勤学以礼,固守正道只为寄情于山水乎?答案恰恰相反,作为一个治理国家的君子,天下祥和安宁,百姓安居乐业,何不流连山水,“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而这也是孔子思想的最高境界。
读《雷雨》有感(精选27篇)
![读《雷雨》有感(精选27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492dbd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65.png)
读《雷雨》有感读《雷雨》有感(精选27篇)读《雷雨》有感篇1因为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缘故,重读了曹禺先生的剧本《雷雨》。
这是一段不轻松的阅读过程。
剧本并不长,人物也不多。
慢慢的展开剧本,沉进去,慢慢的读。
80年前,旧上海,那一个郁热的夏天,一幢老宅子,两代人在冥冥间遭遇了命运的雷雨。
一瞬间的痛快淋漓,释放尘封二十年的恩怨,开启半生不绝忏悔。
掩卷沉思,有很多感慨,似有所悟,却又说不出更多的新东西来。
喜欢《雷雨》的人,多半喜欢谈论那几个老一辈的主要人物:雷雨的化身——周繁漪,罪恶的始作俑者——周朴园,矛盾中的母亲——鲁侍萍。
她们占据了大部分的舞台,吸引了人们大部分的注意。
尤其是周繁漪,这个让人欲爱不能,欲恨不忍的女人,是很多学生喜欢讨论的中心人物。
我一遍一遍的读,一遍一遍的感慨。
在那些主要人物的光彩背后,我开始越来越多的注意到两个年轻人:四凤、周冲。
我越来越多的去感慨这两个年轻人的命运,感慨他们那一场如梦的青春。
看完剧本,我常常会想到一句话:性格即命运。
在这场悲剧中,懦弱使周萍选择了自杀,隐忍使鲁侍萍成了一个沉默的精神病人,爆发使周繁漪成了一个狂躁的精神病人,顽强(不得不承认这是周朴园的特点)使周朴园成为这场劫难之后唯一的精神正常者。
两个年轻人,两个对未来充满梦想的年轻人(虽然他们梦想的方向截然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是拥有梦想的年轻人)——四凤和周冲,双双倒在那个雷雨之夜。
是偶然?是必然?在围绕着周公馆的所有纷扰之中,似乎只有那个年轻的周冲是在世俗之外的,他天真,明朗,阳光,不谙世事,没有周朴园的心机,没有周萍的犹疑,没有周繁漪的决绝,有时候,看着剧本我真的会奇怪,周公馆那么一所阴森的大宅子怎么会走出周冲这样的阳光少年来?!舞台提示语中是这样形容他的:“他身体很小,却有着很大的心,也有着一切孩子似的空想。
他年青,才十七岁,他已经幻想过许多许多不可能的事实,他是在美的梦里活着的。
”真的,这是一个生活在梦想中的孩子。
《雷雨》读后感
![《雷雨》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f99697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0.png)
《雷雨》读后感《雷雨》读后感(精选23篇)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写一篇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雷雨》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雷雨》读后感篇1和许多人一样,在曹先生的《雷雨》中,唯独偏爱繁漪,始终为她的不幸感到难以释怀。
喜欢她,是因为她的偏执与不幸,因为她的美丽与落寞,因为她的聪慧与无奈,总之她就是那么一个如精灵般美妙的女子,不幸的是却受到命运最无情的戏弄。
尽管她是一个那么值得同情的女人。
正像曹禺所说的,繁漪有一颗美丽的心灵,只是上帝偏罚它生长在干枯的土地上。
只要一点水它就能幸福地活下去,而周萍正是这水。
但水却不肯将它的希望维持的长久一些。
若说繁漪对周萍的爱出于本能的话,那她对他的恨则更是天经地义,起码繁漪的感情永远是鲜明的,永远有棱有角。
她不会虚构任何感情,更不会消亡任何一点憎恨去博取爱情和同情。
这一点比周朴园可爱一万倍,因为她敢爱敢恨;比周萍可敬一万倍,因为她敢作敢当。
繁漪因为爱而坚强,又因为爱而软弱,因为爱而痛苦,又因为爱而挣扎。
繁漪你是错的。
周萍理想中的妻子是四凤,具有良好的传统美德,天真善良,洋益着青春的活力,并且是服从的,拯救他脆弱的灵魂。
而不是具有独立反抗意识的你。
繁漪你又是对的。
你勇敢地追求自由与幸福,敢于呼吸自由的空气,舒展自己的灵魂,释放最真的你。
现实让一切变得渺远而感伤,爱已不复存在。
周萍近乎忍心的决绝将理想的晶球一次又一次地击碎。
洁白的希望变成哽咽的绝望。
可惜天意弄人是受了命运的摆布。
其实,繁漪这位特立独行的女人,从爱上周萍的那一天起,就已经走上了绝路。
《雷雨》读后感篇2戏里面不被认同的反面人物,资产阶级剥削者周老爷,他在年轻时,心中也是充满了爱,他与丫鬟侍萍相爱,直到老了也还是对侍萍念念不忘,并保留下与侍萍有回忆的物件,这表示他并不是完全在玩弄侍萍。
他的下场是可悲的,两个儿子横死,妻子疯掉,唯一幸存的儿子并不认他,一个老人家孤零零的度过残生,多么可悲呀!剧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周冲,演他的同学把这个人物演的淋漓尽致,周冲是那么善良天真,他喜欢四凤,但他知道四凤喜欢周萍时,他并没有生气不满憎恨,而是由衷的祝福,这一点是值得人们学习的,可惜他生在了那么黑暗的社会里,他美好的理想无法实现。
雷雨读后感【优秀6篇】
![雷雨读后感【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56963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a6.png)
雷雨读后感【优秀6篇】《雷雨》读后感篇一很多人看到繁漪会厌恶她,会可怜她,但是我却认为对她也应该仁爱。
繁漪是一个具有进步意义的女性,虽然只有一点点。
繁漪是一个受过一点新的教育的旧式女性。
她是一个极端,她愤懑而又乖戾,热情而又冷漠,哀怨文弱而又阴鸷可怕。
她身上充斥着矛盾,是最雷雨的人物。
周繁漪是一个可怜的女人。
她身上透着一个年轻的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怨恨,她生活在压抑的周家,嫁给一个比她大二十多的男人,没有任何感情。
后来与周萍相爱,又让她陷入了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的境地,当她想摆脱这种境地时,周萍又弃她而去,与四凤相恋。
她受过新式教育所以她要反抗,她敢于与周萍相爱,即使这种爱是违背礼教的,但她的反抗是局限的,她束缚在周家,而不敢到外面寻找自由与爱情,或者说她不愿意放弃周家那种安逸的生活。
当然她的反抗开始是软弱的,周朴园让她吃药,她从“把它拿走”到“我不想喝”到“留到晚上再喝不成么”到“我喝,我现在喝”,她还是选择了屈服,当她哭着跑开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压迫的女人,她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与心酸,她在她丈夫心中只是一个物品。
后来的反抗充满了力量,当周朴园让她上楼去时,她轻蔑的说她不愿意,她敢于同周朴园正面交锋了。
周繁漪又是一个旧式女性,封建等级观念依然在她身上留下了烙印,在面对周冲爱上四凤时,她告诉周冲的是:四凤始终是个没有教育的下等人。
周繁漪是一个为了爱飞蛾扑火的女人,她施尽手段破坏周萍和四凤的爱情,一次次哀求周萍把她带走,甚至许诺即使把四凤一起带走也可以,在得不到周萍爱情时,她竟采取玉石俱焚的做法,她对周萍的爱是自私的,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儿子,当她对着周冲说:“我不是母亲”时,周冲的痛苦,她看到了,但她依然义无反顾。
或许作为一个母亲她不合格,但作为一个女人,我们不忍心去指责她,她只是卑微的去追寻一份属于她的爱情。
周繁漪是一个接近“雷雨”的女人,她爱起人来像一团火那样热烈,恨起人来也会像一团火,把人烧毁,她爱上了周萍,甚至愿意与她私奔,但当她的爱转化为恨时,她宁愿把自己所爱的人毁灭。
雷雨读后感1500字(优秀范文六篇)
![雷雨读后感1500字(优秀范文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f63994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8.png)
雷雨读后感1500字(优秀范文六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雷雨读后感1500字(优秀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雷雨读后感1500字(优秀范文六篇)》。
第一篇:读后感1500字每一段伟大的路上最初者都布满荆棘,每一个先贤都曾被视为移山的愚公,古谚有云“只有通往地狱的路,才铺满善意的鲜花”,困境难道不是抵达梦想的必由之路吗?我翻开《红岩》再次把它合上时,我脑海中思绪万分。
书的第十五章中令我记忆深刻的是“江姐受刑”和“李竹青讲述江姐身世”两个生动形象的画面。
文中写道:江姐被押到渣滓洞里来,日夜拷问的次数,已经无从计算了。
因为大家知道,为了保卫党的机密,江姐忍受了多少摧残,获得了多少同志的尊敬。
经过绝食斗争,敌人被迫接受了条件,不敢继续迫害了,然而现在却在渣滓洞对江姐依然进行严刑拷打,很显然,这是敌人的报复。
夜,在深沉的痛苦、担心与激动中,一刻一刻地挨过。
星光黯淡了,已经是雄鸡报晓时刻。
在那斑斑血迹的墙壁上,映着江姐的身影消失了。
大概她从倒吊着的屋梁上,被松了下来……江姐不仅为党,也为大家受苦,这使得每个人都感到了敬佩而又十分痛苦。
读到这我的心中一团团烈火燃烧起来。
反动派抓捕了江姐,对她实行了残酷的严刑拷打。
就是为了逼她说出共产党的实情。
他们居然用竹签刺穿江姐的双手。
手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可是最重要的东西啊!我想:“这些反动派现在对共产党所作的一切,日后他们必遭报应!”对于他们反动派的做法我认为,这是可恶又可恨的,不过江姐却以自己的身躯抵挡了痛苦。
在反动派的逼迫下她意志坚定,英勇无畏。
她知道说出后对共产党的影响非常大,一但说出,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以说江姐的做法实在是令人敬佩。
在我们中印边缘的无数边疆战士们也和江姐一样,拥有着不畏惧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
日夜保家卫国。
从不抱怨,一直默默地付出,而在一次战斗中有4名战士牺牲了,1名受了重伤。
我们可以知道,这些戍边战士他们大多离开故土来到他乡每日都忍受着痛苦的训练,他们曾浸泡在冰冷的水中。
最新1500字读后感作文
![最新1500字读后感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ddce2a5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a.png)
最新1500字读后感作文《雷雨》读后感1500字篇一读完曹禺的《雷雨》加上看了电影版的,感触真的很深,首先是一个剧本,篇幅相对较小,比较适合我,剧情发展得真的扣人心弦,深刻的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各个阶层的中国人物都有,每一个人物都一定的社会体现,是曹禺的经历,更反映了中国当时社会的人民的扭曲,压抑,斗争,觉醒,反抗,无奈,各种各样的性格和对于命运的表现,每一个人物性格是如此的鲜明,命运的终结是相似的,都充满了时代的悲哀,三个无辜年轻人的牺牲,死者是悲惨的,但生者绝不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将永远生活在无边无尽的痛苦中,永远无法解脱,这种痛苦不能说是周朴园一个人的错,当我们感到无奈时,只能是怪这个畸形的社会,社会啊,因为下层人们的无奈只能归咎于你了。
雷雨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很出彩,他们都是牺牲品。
雷雨从开始似乎就注定了这个是一个悲剧。
然而悲剧的造成者便是故事的男主人公:元锡公馆的大少爷——周朴园。
就像众多中国悲剧那样,一个风流的少年看上了自家的女佣,这样的结合自古至今都不会有好的结果。
倘若那个男的有情有义,大不了两人私奔,背离父母,远走高飞作对苦命鸳鸯,然而刺骨始终的女主角侍萍就更苦命了,周朴园这个风流少爷虽被她的青春美丽与温柔打动,但他那颗只懂爱自己的心又怎会与她厮守一生?他为了自己的前途最终放弃了侍萍。
孤苦无依的侍萍带着患病的二儿子伤心的离开,原一味故事就这样结束了,谁知造化弄人,命运又将他们牵扯在一起。
错综复杂的关系又上演了,简直就是一团糟,最终导致了同母异父的兄妹相爱。
身为他们的母亲,侍萍只能接受命运的捉弄,也只能埋怨自己给孩子带来的命运,似乎一切该终结了,偏偏当年的风流少年周朴园在误会下道出了他们是同母异父的兄妹。
这件事害死了3个人……在封建权威的笼罩下,人们如同跌在沼泽里的马,愈挣扎,愈深沉地陷落在死亡的沼泽里。
掌权者也失掉了可贵的本真。
周朴园生活在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断层中。
年轻时,他曾经试过跳出封建的束缚,追逐自由,真心地对待所爱的侍萍,然而他的懦弱使他背叛了自己的理想,背叛了侍萍,饱受摧残的侍萍便是这个社会的牺牲品。
雷雨读后感1500字(3篇)
![雷雨读后感1500字(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621d5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7a.png)
雷雨读后感1500字(3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五六遍的细细品读,心中感慨万千,若不一一记下,心中的电闪雷鸣怕是难以平息,三十年风风雨雨梅花依旧留清香,一朝夕恩恩怨怨浮萍总是枕寒流,蓝森森的闪电,照亮的不仅仅是几段鲜为人知的往事……《雷雨》读后感1500字一雷雨是我完整读过的第一本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本戏剧,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五六遍的细细品读,心中感慨万千,若不一一记下,心中的电闪雷鸣怕是难以平息,三十年风风雨雨梅花依旧留清香,一朝夕恩恩怨怨浮萍总是枕寒流,蓝森森的闪电,照亮的不仅仅是几段鲜为人知的往事……很难说周萍给我一种什么感觉,一切的恩怨情仇,似乎都在周萍的体内相遇,碰撞。
假如说这三十年的恩怨是一条四面辐射的十字路口,那么周萍就是十字路的中心点,周朴园与梅侍萍的儿子,自己继母的情人,同母妹妹的恋人,亲弟弟鲁大海眼中的仇敌与败类……他一个人,把所有角色都穿连在一起了,每一次的恍悟,都是一把尖利的锥,将那刚刚开始愈合的伤口再次刺穿,鲜血汩汩的流出,溶解着他的青春,不,这些都还不够,鲁妈的出现偏偏在他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盐化在温热的血中,而血则在永恒的流动,一次乱lun已让周萍痛苦不堪,他为了逃避蘩漪,那个因为内心饥渴而无比疯狂的爱着自己的女人,他的后母,周萍选择了四凤,不谙世事,纯洁无暇,既没有教育的陶冶,也没有蘩漪般过度忧郁的布满了幻想的女孩子,四凤只是周萍为了忏悔而寻找的替代品,他选择四凤是为了忘记过去,为了求得心灵的解脱。
周萍应当是个悲剧,他很不幸的从家庭乱lun沦落到了更痛更深的罪孽之中,前者还可以随着家庭的解体而消亡,而血缘乱lun却已深入到了骨髓,罪恶已在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血脉中扩散开来,他已无法通过爱情拯救自己,除了死亡,还有什么可以给他以解脱?最初读雷雨的时候,总觉得周冲这个角色与整个戏剧格格不入,周冲出场时是一身白,正如他的纯洁无暇,天真又生气勃勃,而大背景是一个乌云密布,死气沉沉的阴雨天,有人说周冲是一个天使,一个天使的出现使得周家上上下下显得更加罪恶,他正如黑暗中的一丝光明,有了光明,黑暗才显得愈发无边与沉重,整出戏剧中,只有周冲一人是干净的,他是少爷,涉世不深,也几乎没什么阅历,所以他才会依然在这个本不可能有幻想的世界中痴痴的做着美梦,在读到周冲去找四凤的那一幕时,觉得他真的是“冲儿",一个稚气未脱的诗人:"忘了家,忘了你,忘了母亲,忘了自己,在无边的海上,哦,有一条轻的像海燕似的小帆船,海风吹得紧,海上的空气有点咸,白色的帆涨得满,像一只鹰的翅膀斜贴在海面上飞,飞,向着天空飞,我们坐在船头,前面,就是我们的世界。
《雷雨》读后感(15篇)_1
![《雷雨》读后感(15篇)_1](https://img.taocdn.com/s3/m/5ef9e22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7e.png)
《雷雨》读后感(15篇)《雷雨》读后感1第一道惊雷声骤起,恰如无尽黑暗之中的一束光亮,给无数迷茫的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雷雨,可以说是一出悲剧,是一出用血缘、罪孽、伦理谱写而成的人生大悲剧。
繁漪可谓是敢爱敢恨,追求自由的新社会女性的代表,一个在旧社会制度的牢笼下,敢于冲破礼教束缚、追求自己所爱的女子。
她的爱情是可敬的,但也注定是可悲的。
繁漪,取涟漪之意。
涟漪,涟漪,注定撼动不了“死水”。
可以说,在这种难以抗拒的时代背景下,繁漪的爱早已变得畸形,就像作者所述,她陷入了“一口残酷的井”,爱而不能,求而不得,早已使她变得痴狂。
而这个人物的塑造,则最大程度地反映了新社会与旧社会的矛盾冲突。
《雷雨》所塑造的人物是复杂而丰富的。
周冲,一个受新思想新文化影响下成长的青年。
他生性憨厚,富于幻想,却又对现实的嘲弄无能为力。
在这个混乱的大家庭里,他显得那般格格不入。
而四凤的出现犹如一个引子,引发了他埋藏在心里的那份对爱情的深深的憧憬。
四凤的性格,同是以天真、单纯为始,但现实的一连串打击,使得她的心渐渐麻木,乃至最后,得知自己的所以爱之人为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时,受不了打击,夺门而出,最终触电而亡。
周萍在得知自己身世的时候,选择了自杀来逃避,却也在情理之中的。
因为他是一个极为矛盾的人,更是一个只会逃避现实的懦弱的人。
鲁侍萍,虽然处境艰难,但她凭借自身坚强的性格,不屈不挠地走过了人生最艰苦的时期。
侍萍的人生经历最沉重地敲击着《雷雨》的悲剧丧钟:将最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
一个悲剧的故事,结局也早已注定了悲剧:四凤死了,周冲也死了,周萍开枪自杀了,鲁妈痴了,繁漪疯了,鲁大海出走了。
有人说,《雷雨》所表现出来的,是阶级斗争,因为有以鲁大海为首的工人阶级和资本阶级的斗争。
但是从作者的本意来看,看到的更多是悲悯。
作者以一种悲悯的情怀,来俯瞰地上的人们,揭示了历史的罪孽、社会的黑暗。
《雷雨》在社会矛盾的层层叠加下的三十年代,更像是一声呻吟、一声呐喊。
雷雨读后感1500字(3篇)
![雷雨读后感1500字(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0dbb322af90242a895e526.png)
雷雨读后感1500字(3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五六遍的细细品读,心中感慨万千,若不一一记下,心中的电闪雷鸣怕是难以平息,三十年风风雨雨梅花依旧留清香,一朝夕恩恩怨怨浮萍总是枕寒流,蓝森森的闪电,照亮的不仅仅是几段鲜为人知的往事……《雷雨》读后感1500字一雷雨是我完整读过的第一本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本戏剧,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五六遍的细细品读,心中感慨万千,若不一一记下,心中的电闪雷鸣怕是难以平息,三十年风风雨雨梅花依旧留清香,一朝夕恩恩怨怨浮萍总是枕寒流,蓝森森的闪电,照亮的不仅仅是几段鲜为人知的往事……很难说周萍给我一种什么感觉,一切的恩怨情仇,似乎都在周萍的体内相遇,碰撞。
假如说这三十年的恩怨是一条四面辐射的十字路口,那么周萍就是十字路的中心点,周朴园与梅侍萍的儿子,自己继母的情人,同母妹妹的恋人,亲弟弟鲁大海眼中的仇敌与败类……他一个人,把所有角色都穿连在一起了,每一次的恍悟,都是一把尖利的锥,将那刚刚开始愈合的伤口再次刺穿,鲜血汩汩的流出,溶解着他的青春,不,这些都还不够,鲁妈的出现偏偏在他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盐化在温热的血中,而血则在永恒的流动,一次乱lun已让周萍痛苦不堪,他为了逃避蘩漪,那个因为内心饥渴而无比疯狂的爱着自己的女人,他的后母,周萍选择了四凤,不谙世事,纯洁无暇,既没有教育的陶冶,也没有蘩漪般过度忧郁的布满了幻想的女孩子,四凤只是周萍为了忏悔而寻找的替代品,他选择四凤是为了忘记过去,为了求得心灵的解脱。
周萍应当是个悲剧,他很不幸的从家庭乱lun沦落到了更痛更深的罪孽之中,前者还可以随着家庭的解体而消亡,而血缘乱lun却已深入到了骨髓,罪恶已在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血脉中扩散开来,他已无法通过爱情拯救自己,除了死亡,还有什么可以给他以解脱?最初读雷雨的时候,总觉得周冲这个角色与整个戏剧格格不入,周冲出场时是一身白,正如他的纯洁无暇,天真又生气勃勃,而大背景是一个乌云密布,死气沉沉的阴雨天,有人说周冲是一个天使,一个天使的出现使得周家上上下下显得更加罪恶,他正如黑暗中的一丝光明,有了光明,黑暗才显得愈发无边与沉重,整出戏剧中,只有周冲一人是干净的,他是少爷,涉世不深,也几乎没什么阅历,所以他才会依然在这个本不可能有幻想的世界中痴痴的做着美梦,在读到周冲去找四凤的那一幕时,觉得他真的是“冲儿",一个稚气未脱的诗人:"忘了家,忘了你,忘了母亲,忘了自己,在无边的海上,哦,有一条轻的像海燕似的小帆船,海风吹得紧,海上的空气有点咸,白色的帆涨得满,像一只鹰的翅膀斜贴在海面上飞,飞,向着天空飞,我们坐在船头,前面,就是我们的世界。
雷雨的读后感1500字
![雷雨的读后感1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6660615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e.png)
雷雨的读后感1500字雷雨的读后感1500字(精选5篇)今天的社会布满着陽光,驱散了过去的陰霾,现在的天天对恋人都是幸福快乐的,因为彼此是自己的选择,我希望在今天的社会中不再会奏响雷雨天特有的隆隆乐奏,因为今天是个陽光灿烂的世界。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关于雷雨读后感,欢迎查阅!雷雨的读后感1500字(篇1)读完《雷雨》,感受,这是一部伟大的悲剧,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家庭悲剧,是通过血缘伦常纠葛与性爱冲突,探索人性复杂性与人的悲剧。
《雷雨》写的是周朴园家庭内、外各成员之间前后三十年的错综纠葛的封建家庭中人性的悲剧。
印象最深的是周朴园这个中心人物,他的形象具有复杂性,他年轻时爱上了年轻美丽的侍萍,但是为了娶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周家人逼使侍萍投河自尽,其实侍萍的悲剧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也是必然的。
但我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的爱是真诚的,有他后来的内疚,忏悔,他的爱是真诚的。
为她保留的旧家具,无论搬过多少次的家,也没有换过这些旧家具,当他向侍萍打听三十年前的事时,对侍萍的评价是“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
”以前的旧雨衣,旧衬衫,还有夏天为侍萍保留的关窗习惯,以及那张仅存的侍萍的照片……都深深的体现了他对侍萍真挚的感情。
但当活着的侍萍再次出现在他的面前,他立即逼问:“你来干什么?”这又暴露了他的本性,他对蘩漪的态度,这就充分展现了他的形象的复杂性。
周朴园的复杂性形象时当时封建社会的特征,他只不过是当时封建社会中普普通通悲剧中的一员,但他折射着当时封建社会的特征。
周朴园逼迫蘩漪“喝药”这个典型的令人厌恶的事情,让我们体会到的是当时封建家庭的统治,他自认为他维持着家庭的固有秩序,“我的家庭是我认为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
”我认为周朴园的心灵深处是善良的,当他经历了一天人世沧桑后,以沉痛的口吻命令周萍去认生母,并向侍萍忏悔,这正是他心灵深处的真实性。
人在忏悔时往往是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
这也能使我想到这是周朴园的三十年来所向往的吧!《雷雨》最让我感到血缘伦常纠葛与性爱冲突的就是周萍,蘩漪,四凤之间的关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雨读后感1500字
导言:曹禺的《雷雨》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捉弄。
曹禺曾说:“我从小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心灵上是十分孤单而寂寞的”。
这句话让我知道他的一生并不是顺利的,平坦的。
这也让我更加深信正是这些痛苦的经历,才使他产生了伟大的作品,诉说的渴望出自生活中所承受的苦难。
《雷雨》描写了一个大家庭的崩溃。
周朴园是这个封建大家庭的统治者,也是一个资本家。
其妻蘩漪感到被压抑的苦闷,与继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
受过一定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然而缺乏反抗勇气的周萍怯懦、自私,想摆脱与继母的这种不伦关系,又爱上了充满青春活力的婢女四凤,而蘩漪的儿子周冲也爱上了四凤。
出于嫉妒,蘩漪通知四凤的母亲侍萍来领走四凤。
侍萍正是30年前被周朴园引诱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而后又被遗弃的侍女。
她是周萍的生身母亲,而被她带走的第二个儿子鲁大海又正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他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争……这些矛盾酝酿、激化,终于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周萍和四凤终于知道他们原是同母兄妹,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蘩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开枪自杀,善良的鲁妈痴呆了,绝望的蘩漪疯狂了,倔强的鲁
大海出走了。
罪恶的家庭崩溃了。
我曾经也大概地看过人艺的话剧《雷雨》。
从那时到现在,我一直都惊叹于曹禺大师对戏剧的掌握。
他巧妙地将一个大家庭几十年的恩怨情愁浓缩到一天来表现,浓缩到四幕,两个场景来表现。
集中的地点和时间所表现的东西却并不单薄,有畸形的爱,突破束缚的勇气,人情的淡漠,世事的坚信和宿命的痛苦。
围绕着八个人物,我看到的是整个社会。
同时,我也生动地看到戏剧这种文学题材的特点。
这部剧作为一个经典,的确是值得每一个文学爱好者阅读的。
曹禺曾说:“《雷雨》的主题不是以道德败坏和乱伦为主题的,也不是写因果报应,《雷雨》写的是一种情绪,是情绪的发酵,情绪的汹涌推动着我诽谤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所显示的是我所觉得的宇宙间的残忍,相信种种宇宙斗争的背后有一个主宰。
”我很能理解,作者在创作时候并没有一种明确的主题,而是处于本能地一种倾诉,跟着自己的感觉去表现一个世界。
无疑的,我看到了一个罪恶的社会,一个危机四伏的黑暗的社会。
但是这也更多的是对世界的一种感觉,不仅仅存在于某个历史某个时期,这也正是我在这个时代去读的时候,还心存理解而不是同情的原因。
他表现的那个家庭,那个社会给我一种无路可逃的感觉。
周萍、四凤、周冲,还有蘩漪似乎一直都处于一种想要逃离这一切的状态里,他们想
要离开,想要摆脱,想要征服。
但是他们的痛苦却始终没有出路,反反复复地挣扎,甚至死成为了唯一的解脱。
是的,那个社会,那样的生活没有给他们自由,所有的希望像渺茫的迷雾般不能真实地抵达。
探索真理的路上他们已经不能忍受,我想这也正是一种无奈的美。
曹禺在1977年为自己作品集写后记的时候说:“今天看来,必然有很多缺点和谬误”,然后他谈到没有写一个无产阶级人物,没有指出革命的方向都是缺憾。
我却不敢苟同,必定有些痛苦会跨越时代,跨越阶级。
从周鲁两家的冲突上,表现了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之间的冲突。
侍萍和四风是旧中国两代劳动妇女的典型。
但是同样她们有很强的局限性,以至于很多时候是她们的软弱造成了自己悲惨的命运。
这也是一个时代赋予妇女的不幸,世界没有告诉她们:她们是可以反抗的。
侍萍忍辱负重,遭遇那么多不幸,却只认为那是自己造的孽,甘心在心里承受所有痛苦。
我想,或许她应该让自己心理负担的少一点,而不必把社会造成的悲剧由自己独自承担。
我想,这里面还是有一定的宿命论思想,很多东西归于命运。
我觉得这没有什么好,也没有影响作品的深刻性。
我当然不会认为世界上存在什么天命的因果报应。
但是社会和家庭给予一群人的悲哀,却正是这样才被展现地淋漓尽致。
他们的确可以在黑夜里去寻找一个真正的光明,但是那对于
他们已经太难了。
周朴园是一位既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形象。
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他与侍萍、蘩漪两位女性形象以及他与鲁大海等人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
周朴园在年轻的时候也是受新思想影响的年轻人,也曾有过想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要追求自由恋爱和婚姻的理想,因此,他对侍萍的爱是有过真情实感的,但他性格中也有懦弱的一面,不能与自己出身的阶级彻底决裂,最终又回到封建的阵营之中,背叛了侍萍,也背叛了自己的理想。
蘩漪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人物。
在一个受伤甚至近乎于变态的女人身上,我隐约看到了她同年青人一样纯真的爱。
蘩漪与周朴园一样,也是一位新旧结合的人物。
她既渴望自由的爱情,又无力摆脱家庭的牢笼,甘愿受周朴园的凌辱。
蘩漪阴差阳错地爱上了丈夫前妻生的大少爷,在无人可爱中寻找自己唯一的爱人;这是错误的爱,痛苦的爱,却也是深刻的爱。
她是一个被爱折磨却没有出路的人。
如果对于一个人来说,爱都成了奢侈的事情,那么她的幸福也就遭到了置疑。
或许这也是她对丈夫、对自己不尊重的一种变态了的报复。
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里,人们的性格已经被扭曲。
让我想起一句话:爱和怜悯都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