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音乐赛马教案
小学音乐赛马教案(通用6篇)

小学音乐赛马教案(通用6篇)小学音乐赛马教案 1教学目标1、认识民族乐器二胡,并了解二胡的形状、音色极其演奏特点。
2、通过欣赏《赛马》进一步了解二胡的音色及表现手段,能分辨各段所表达的音乐情绪。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听二胡曲《战马奔腾》进教室(二)了解二胡1、请一学生实物介绍二胡构造、音色极其演奏特点并作简单的示范演奏2、教师小结,学生朗读(大屏幕展示)(三)欣赏《赛马》1、初听乐曲,初步感受曲子热烈欢快的情绪(由学生演奏)思考:曲子把你带到了哪里?谁能给这个乐曲取一个名字?从音乐中你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的、欢乐的)你体会到他们对草原、对生活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无比热爱)2、再听乐曲,并分段欣赏分段欣赏:(1)细听第一段想一想这段音乐表现了赛马比赛的什么阶段?场面怎样?音乐以坚定有力的强音(唱:突出“6”),还有急促的. 16分音符,音乐的情绪怎么样?(紧张、热烈)跟着音乐哼唱一遍这个主题听第一段音乐,配打击乐(2)细听第二段听下面这段音乐——旋律2与第一段比较,这段音乐旋律情绪上有什么变化?(悠扬、舒展)音乐刻画的是蒙古族骑手对比赛乐观自信的形象指导学生跟着音乐哼唱一遍这个主题再听音乐,要求听辩一种特殊的演奏技巧——拨奏,不用拉弓,而是用手指拨,发出马蹄似的声音。
作曲家在这里运用伴奏乐器扬琴演奏旋律(二),而主奏乐器二胡却模仿了马蹄的声音,将赛马比赛中马蹄急驰、你追我赶的场面刻画得活灵活现,音乐情绪也被烘托得更加欢快热烈。
第二段音乐的情绪怎么样?(抒情、悠扬)再听第二段音乐,配骑马动作(3)细听第三段听,结尾的音乐和哪一段相似?(第一段)哪一段情绪更激烈?(第三段)这段音乐结尾时,节奏密集,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了赛马比赛已经进行到什么关键时刻了?(冲刺)音乐刻画了赛马比赛最后冲刺时的紧张激烈的场面,在最高潮中结束。
(4)完整欣赏欣赏二胡独奏曲《赛马》和草原牧民赛马的片段集锦(四)下课在激烈奔放的二胡乐曲中,学生走出教室。
音乐教案-赛马

音乐教案赛马教案:音乐教案赛马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章节为第四单元“动物的旋律”,具体内容为歌曲《赛马》。
这首歌曲以赛马为主题,通过生动活泼的旋律和富有感染力的歌词,展现了赛马们在草原上奔跑的壮观场景,以及马儿们的勇敢和拼搏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欣赏赛马这首歌曲,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内涵。
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歌曲学习,使学生更加了解马的文化,培养他们的爱马之情,激发他们勇敢拼搏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歌曲《赛马》,理解其寓意和内涵。
难点:掌握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投影仪、PPT、乐谱。
2. 学具:学生音乐课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赛马的画面,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歌曲:教师播放歌曲《赛马》,让学生初步感受其旋律和节奏,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重点讲解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
3.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4. 课堂展示:各小组进行课堂展示,评选出最佳表现小组,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
5. 歌曲欣赏:让学生欣赏其他关于马的歌曲,如《马儿跑得快》、《草原之夜》等,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6. 创作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歌曲,创作一首关于马的短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歌曲:《赛马》主题:赛马奔跑的壮观场景难点:高音部分、节奏变化重点:歌曲学唱、分组练习、创作练习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所学歌曲《赛马》,并尝试教唱。
答案:1. 练习题答案。
2. 家长反馈:学生能够熟练地唱出歌曲《赛马》,理解其寓意和内涵,对马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歌曲《赛马》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赛马奔跑的壮观场景,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三年级赛马音乐教案

加强实践环节
可以增加实践环节,让 学生有机会亲身参与音 乐创作和表演,提高他 们的实践能力和自信心 。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可以与当地的赛马场或 马术俱乐部建立长期合 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 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 持。
THANK YOU
争先的场景。
曲目结构与特点分析
曲式结构
全曲采用三段体结构,由引子、主题和尾声组成 。
旋律特点
旋律宽广、奔放,具有浓郁的蒙古族音乐风格。
节奏特点
节奏明快、紧凑,富有动感,表现了赛马场上的 紧张氛围。
音乐情感表达与欣赏
音乐情感表达
通过旋律和节奏的变化,表现出 赛马场上骏马奔腾、骑手们奋勇 争先的激烈场面,以及蒙古族人 民豪迈、粗犷的性格特点。
欣赏要点
欣赏时应注意感受作品所表达的 民族情感和音乐形象,同时关注 演奏技巧和表现力,以更好地领 略作品的艺术魅力。
04
演奏技巧与表现力提升
演奏技巧训练方法介绍
音阶练习
通过反复练习音阶,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和独立性,为演奏打下基 础。
和弦练习
通过和弦的练习,掌握和弦的演奏技巧,提高双手的协调性和配合 能力。
三年级赛马音乐教案
汇报人: 202X-12-18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基础知识与技能准备 • 《赛马》曲目分析与欣赏 • 演奏技巧与表现力提升 • 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培养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课程背景与意义
赛马音乐是民间音乐 的重要组成部分,具 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 民族风情。
乐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实践演奏经验分享
准备充分
在演奏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熟悉曲谱、调整乐器状态等, 确保演 Nhomakorabea顺利进行。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2课《赛马》教案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2课《赛马》教案一. 教材分析《赛马》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二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富有节奏感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场激烈的赛马比赛。
歌曲的旋律激情澎湃,节奏明快,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歌曲的主题明确,旋律简单,便于学生掌握。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认识简单的音符和简单的节奏。
他们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喜欢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在音乐学习中,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重点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赛马》,感受歌曲的激情和速度感。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通过歌曲《赛马》,让学生了解赛马比赛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感和速度感的把握。
2.歌曲中的一些较高音的演唱。
3.对赛马比赛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团队协作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和示范教学法。
通过创设赛马比赛的情景,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环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通过分组合作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唱,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赛马》的曲谱、歌词和相关赛马比赛的图片。
2.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电子乐器。
3.教学辅助工具:录音机、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赛马比赛的图片,让学生了解赛马比赛的基本知识。
同时,播放歌曲《赛马》的片段,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呈现(5分钟)向学生完整地呈现歌曲《赛马》,让学生对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在呈现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激情和速度感。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小组成员进行歌曲的演唱。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小组在演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赛马教学设计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

《赛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聆听二胡曲《赛马》教学目标:1、认识民族乐器二胡,并了解二胡的形状、音色极其演奏特点。
2、欣赏二胡曲《赛马》感受音乐奔放、欢腾的情绪,想象音乐表现的情景。
3、熟悉主题并听辨出主题2。
教学重点:1、认识民族乐器二胡及其音色。
2、感受音乐奔放、欢腾的情绪。
教学难点:1、熟悉主题并听辨主题2出现的次数C教法学法:激发兴趣法、启发提问法、体态律动法、自由参与法。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师生问好歌。
3、课前律动。
二、导课部分1、欣赏草原风情《美丽的草原我的家》2、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美丽的蒙占草原、风景……)多少年来这首美丽动听的蒙占牧歌不知将多少人的心带到了辽阔的大草原上。
迷人的草原风光和充满诗情画意的牧民生活会让你流连忘返……3、认识蒙古族及其生活的地方。
师:内蒙占在我国的东北部,1947年5月1日成立了内蒙占自治区,简称内蒙古。
是我国建立的最早的一个自治区,人口约2260万。
内蒙占自治区拥有我国最大的草原,占地约110多万平方千米。
内蒙占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
三、初听乐曲。
1、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听一听,看一看“那达慕”大会上正在进行什么比赛项目。
2、让我们再听一遍,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3、从音乐中你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口,举行赛马盛会时,必什么样的心情?4、介绍作曲家黄海怀《赛马》。
5、你听出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6、简介二胡:我国民族乐器拉弦乐器中的代表乐器,它音色柔美,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擅于表现细腻的抒情乐段,还可以模拟各种声音,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和伴奏中。
代表作有:《二泉映月》、《良宵》《喜送公粮》……四、分段聆听乐曲(一)聆听第一部分,感受音乐节奏。
1、聆听第一部分,感受音乐情绪是怎样的?(紧张、热烈)。
2、跟着音乐哼唱主题,感受节奏紧密的地方用了几分音符?3、请同学们们用16分音符摇铃鼓来烘托赛马紧张热闹的场面。
三年级音乐赛马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三年级音乐赛马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和演唱《赛马歌》。
2. 学会用身体模仿马儿奔跑的动作。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录音带或者音乐播放器。
2. 平整开阔的教室或者操场。
3. 学生们可以灵活活动的服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对话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了解学生对于赛马的初步认知。
教师:大家知道什么是赛马吗?赛马有什么特点?学生:赛马是比赛速度的马匹。
它们跑得很快,有时候会有人骑在上面。
2. 歌曲学唱与动作模仿(15分钟)在播放《赛马歌》的音乐录音带之前,教师示范一次整个歌曲的动作模仿。
教师:大家先看我演示一下赛马的动作,然后跟着我一起来唱《赛马歌》。
学生们跟着教师的节奏演唱,并用手臂模仿马儿奔跑的动作。
3. 团队排练(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协作,练习歌曲并设计动作。
教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将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自己排练并设计自己的赛马动作。
请你们互相合作,共同完成这个任务。
4. 小组表演(1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其余学生则观摩并评价表演。
教师:轮到第一组了,他们将为大家展示他们的赛马表演。
其他同学请用掌声热烈欢迎!5. 评价和总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每个小组的表演,并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
教师:你们做得非常棒!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独特的赛马动作,你们都很出色地表现了团队合作精神。
今天我们学会了唱《赛马歌》,还学会了用身体模仿马儿的奔跑动作。
希望大家能记住今天的经历,继续努力成为更好的音乐表演者。
四、教学延伸1. 可以邀请学校的其他年级或者家长进行观摩,扩大学生的表演受众。
2. 引导学生研究和了解其他关于赛马的歌曲或者音乐作品,进一步拓宽音乐素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音乐教学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身体模仿马儿跑动的动作,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并且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互相合作中展示自己。
三年级赛马音乐教案

三年级赛马音乐教案教案标题:三年级赛马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赛马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通过合作演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3. 通过音乐欣赏和演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准备:1. 赛马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资源。
2. 乐器:鼓、小号、钢琴等。
3. 音乐乐谱。
4. 班级分组名单。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赛马音乐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播放赛马音乐,让学生聆听,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氛围。
活动一:音乐欣赏1. 向学生展示赛马音乐的乐谱,解释乐谱中的音符和节奏。
2. 播放赛马音乐,让学生跟随乐谱欣赏音乐,注意节奏和旋律的变化。
3. 引导学生讨论音乐中的高潮部分和安静部分,以及不同乐器的声音。
活动二:合作演奏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
2. 教导学生如何演奏自己所选择的乐器,包括正确的姿势、基本演奏技巧等。
3. 指导学生通过合作演奏,模仿赛马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
4.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间的合作演奏,让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乐器角色。
活动三:创作舞蹈1. 向学生介绍赛马音乐的舞蹈元素,如跳跃、奔跑等。
2. 引导学生分组,每个小组设计一段简单的舞蹈动作,与赛马音乐相配合。
3. 让学生在小组内排练,并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创作。
活动四:表演和评价1. 鼓励学生在班级或学校的音乐会上表演他们的合作演奏和舞蹈。
2. 在表演结束后,让学生互相评价和给予建议,提供改进的机会。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课余时间继续练习合作演奏和舞蹈,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和表演能力。
2. 引导学生探索其他赛马音乐作品,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合作演奏和舞蹈作品,评价其音乐表达和协调能力。
3. 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自评。
教学反思:1. 对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进行总结评价。
2.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以便今后改进教学策略。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 赛马(教案)

《赛马》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二胡曲《赛马》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的聆听内容,黄海怀作曲。
这一乐曲由热烈豪放的第一乐段、悠扬柔美的第二乐段、以和再现乐段组成。
这首二胡独奏曲,是1964年第四届“上海之春”二胡独奏比赛中的新作品。
乐曲以其磅礴的气势、热烈的气息、奔放的旋律而深受人们喜爱。
【教学目标】
1.感受蒙古族音乐风格特点,感受音乐情绪。
2.认识民族乐器二胡,了解二胡构造并能够模仿二胡演奏,带入情绪演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段聆听乐曲,了解乐曲结构,感受蒙古组音乐的风格。
教学难点:了解二胡,并能够模仿演奏带入情绪演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及视频
【教学过程】
附:
三年级音乐上册《赛马》作业设计。
三年级赛马音乐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三年级赛马音乐教案引言:音乐教育在学生的综合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音乐教育,学生可以培养音乐兴趣,开发感觉和表达能力,提高协调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以三年级赛马音乐教案为例,为教师提供指导和参考。
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马的特点和赛马的常识。
2. 学生能够通过指定乐器模拟马跑的声音。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演奏出赛马音乐。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包括马的图片、音乐乐谱等。
2. 学生准备乐器,如中国二胡、钢琴、小提琴等。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 教师利用图片或故事背景引入主题,介绍马的特点和赛马的常识,激发学生对赛马的兴趣。
2. 教师播放一段赛马音乐,引导学生聆听,感受音乐所表达的速度和节奏。
步骤二:了解乐器声音1. 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乐器的特点和音色,例如二胡、钢琴、小提琴等。
2.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用乐器模拟马跑的声音,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演奏技巧和音效。
步骤三:合奏练习1. 教师发放赛马音乐乐谱给学生,指导学生认识乐谱上的音符和节奏。
2. 教师组织学生按照乐谱所示,进行合奏练习。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增添自己的乐器演奏技巧和音效,使赛马音乐更加丰富多样。
3. 教师在练习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技巧和节奏。
步骤四:表演展示1. 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合奏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展示。
2.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发挥创意,在表演中增加一些动作和舞蹈元素,使表演更具吸引力和趣味性。
四、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合奏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理解马的特点和赛马的常识,并能够通过乐器模拟马跑的声音。
2. 教师结合学生的表演展示,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合理运用乐器技巧和音效,演奏出富有创意和个性化的赛马音乐。
五、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利用学习到的音乐知识和技巧,进行其他动物音乐的创作和演奏。
2.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马的品种和马的服装等相关知识,增加对马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赛马音乐教案

赛马音乐教案教案标题:赛马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赛马运动的背景和发展。
2. 培养学生对于音乐与运动的联系的认识,并激发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兴趣。
3. 培养学生欣赏赛马音乐的能力,并通过音乐表达对于赛马运动的情感。
适用对象: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的学生教材与素材准备:1. 播放设备和音乐播放器;2. 有关赛马运动的图片、视频或其他多媒体资源;3. 赛马音乐剪辑或作曲教程(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和能力进行选择);4. 绘画和创作材料。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其他多媒体资源展示赛马运动的场景和形象,向学生介绍赛马运动的背景和发展(可以包括历史、种类等相关内容)。
2. 引导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对于赛马运动的了解和感受。
音乐与运动的联系:1.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运动之间的联系,例如音乐可以在运动中起到节奏控制、激励和情感表达的作用。
2. 向学生播放赛马音乐,并鼓励他们注意音乐中的节奏、速度和情感变化。
音乐创作:1. 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音乐制作工具或教程,鼓励他们根据对赛马运动的理解和感受创作自己的赛马音乐。
2. 可以结合学生的绘画能力,让他们绘制与赛马音乐相关的插图或表达。
赛马音乐欣赏:1. 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赛马音乐作品,向学生展示并解读音乐中的节奏、旋律、乐器运用等要素。
2. 引导学生欣赏这些音乐作品,并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
总结与展示:1.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创作的赛马音乐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分享。
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音乐与运动的联系,并激发他们对音乐创作和欣赏的兴趣。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了解其他运动比赛的音乐配乐,如足球比赛、田径运动等,并进行欣赏和比较。
2. 在音乐课上加入更多音乐与运动结合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育价值与意义: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可以了解赛马运动的背景和发展,培养对音乐与运动之间联系的认识,激发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兴趣,同时通过音乐表达对赛马运动的情感。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听赏)赛马》教案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听赏)赛马》教案一. 教材分析《赛马》是一首充满活力的歌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
歌曲以赛马为主题,描绘了赛马场上的激烈场景,表达了人们对速度和力量的向往。
歌曲节奏明快,旋律激昂,富有童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音乐的韵律美,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在音乐欣赏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对节奏、旋律等要素的感知和理解程度不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赛马》歌曲的韵律美,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2.学会《赛马》歌曲,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3.培养学生对音乐欣赏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2.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用正确的情绪演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赛马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运用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韵律美。
3.分组合作法:分组演唱、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欣赏,提高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2.准备歌曲乐谱,便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3.准备教学器材,如音响、话筒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赛马的场景,引导学生感受赛马的激烈和欢乐。
同时,向学生介绍《赛马》歌曲的背景和特点。
2.呈现(5分钟)展示《赛马》歌曲的乐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教师用示范演唱的方式,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节奏和音准的把握。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相互观摩和交流,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评价。
三年级音乐教案赛马

三年级音乐教案赛马引言:音乐是一门艺术,通过音符和旋律传递情感和表达意义。
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表达能力,同时也促进他们的集体合作和社交技巧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个适用于三年级音乐课的教案——赛马。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赛马在音乐中的意义,并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与合作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二、教学准备:1. 音乐赛马的背景音乐。
2. 教师准备一个大型音乐赛马的图片,用于展示给学生。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音乐赛马的背景,让他们了解音乐赛马在音乐中的意义。
同时展示音乐赛马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听音乐:教师播放音乐赛马的背景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聆听音乐。
学生们可以用手指随着音乐节奏轻轻敲打桌面,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音乐结束后,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了解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3. 手势舞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学生扮演马,其他学生做拍手,一起进行手势舞蹈,模拟赛马奔跑的场景。
教师可以示范一遍,然后让学生自由发挥,根据音乐节奏演绎自己的手势动作。
每个小组可以设计自己的独特动作。
4. 音乐合作创作:教师给学生们分发打击乐器,如小鼓、铃铛等。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用打击乐器演奏音乐赛马的节奏。
教师可以在背景音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们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节奏,强调合作与协调。
5. 回顾和评价: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们对音乐赛马的理解,评价学生们在手势舞蹈和音乐创作中的表现。
四、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设计一个小品牌,将音乐赛马的元素融入其中,自己创作音乐作品。
2. 学生可以用简单的话语描述自己对音乐赛马的感受,写成一篇小小的故事。
结语:通过音乐教案赛马,学生们不仅可以体验音乐的魅力,还能培养自己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聆听赛马-人音版

1.理论介绍:《赛马》是一首描绘赛马场景的民间乐曲,它的旋律欢快、节奏明快,充满了比赛的紧张与刺激。这首乐曲不仅展示了音乐的魅力,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文化特色。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赛马》乐曲,感受它如何用音乐语言来描绘激烈的赛马场面。我们会注意到乐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起伏,这些都是音乐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法。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赛马》这首乐曲对学生们的吸引力以及在教学中的挑战。通过这节课,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首先,《赛马》热烈欢快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特点,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极高的兴趣。他们在聆听、学唱和节奏练习中,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这让我意识到,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意。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赛马》乐曲的基本概念、情感表达和节奏特点。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音乐表现力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造音乐。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情感表达的深度:如何引导学生将内在情感转化为外在表现,特别是在集体合作中保持情感的一致性和表现力,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举例说明:
-为了突破主题辨识的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出示乐谱、播放不同乐器的独奏版本,让学生听辨主题旋律,并进行模仿练习。
-对于节奏掌握的难点,教师可以设计简单的肢体动作或使用打击乐器,让学生在动手动脚的过程中感受和练习节奏。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在辨识乐曲主题时,存在一定的难度。这说明我在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方法的多样性,如通过出示乐谱、播放不同乐器的独奏版本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赛马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

赛马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赛马教学设计《赛马》音乐欣赏活动目标:1、感受音乐,识别“马蹄声”“马叫声”,简单感知音乐节奏变化。
2、能用语言及肢体动作表达音乐情境活动准备:1、《赛马》音乐2、多媒体课件(马及马群,草原景色图片)活动重点:充分感知音乐活动难点:用语言及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小朋友,今天老师领来一位小客人,他是谁呢?听他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啦!播放马蹄声音乐小朋友猜出是谁了吗?是一种小动物?(小狗小猫小猪小兔小马)2教师:到底猜得对不对?我们再听他跟大家打个招呼!播放马叫声音乐这回听出是谁来了吗?小马小朋友小耳朵真灵,对就是小马3出示小马图片(小马被称为草原英雄,因为他健壮善于奔跑,在草原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还聪明勇敢,我们国家好多成语像,一马当先,马到成功,还有老马识途等等都是说的他。
)二、基本部分1、小马还给大家带来一件礼物——一首曲子,大家一起听一听里面有什么声音?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第一遍曲子(1)听出什么声音来啦?(幼儿自由发言,引导幼儿有没有小马的声音?)(有)有小马做什么的声音?(马蹄声,马叫声)除了小马的声音还有什么声音?(引导幼儿:琴声,听到琴声你想做什么-----跳舞唱歌)(2)曲子是欢快的还是忧伤的?(3)小马要用曲子告诉咱们什么事情?谁来勇敢地给老师说一说?(鼓励幼儿自由发言|)(引导:马蹄声,马叫声-----小马赛跑,琴声-----跳舞,唱歌,摔跤)3、小朋友说的都很好,下面老师就讲一讲曲子里面发生的事情。
这首曲子听上去活泼,轻快,抒情,悠扬,富有弹性。
里面有奔腾的骏马还有(展示风景图片)绿绿的草原,蓝天,白云,碧水和羊群,人们聚到一起跳舞唱歌还进行摔跤,赛马比赛,瞧!(展示群马图片)大草原上一群健壮的马儿又开始起跑啦,他们你追我赶,他们都想跑在最前面,下面我们把曲子一段一段来听一听4、分段听(1)听第一段嗯!比较欢快,是赛马手骑着马儿你追我赶进行赛马的激烈场面,小朋友都想跟着动起来是不是?小朋友谁来学一下骑马?(让幼儿模仿)教师注意总结典型动作,引导幼儿集体做听音乐来一遍!(2)听第二段跳舞的音乐(小朋友们注意学一下跳舞的动作!)是跳舞的还是骑马的?(跳舞的)教师小结:对!这段音乐听上去很悠扬,欢快而优美,是人们跟着音乐在跳舞唱歌。
小学音乐赛马教案三篇

小学音乐赛马教案三篇小学音乐赛马教案篇一:音乐欣赏课《赛马》教案二胡曲《赛马》赏析教学设计:唐璐(05级音乐学3班学号05210308)指导老师:陈明年级:初中一年级课题:二胡曲《赛马》教学目标1、欣赏《赛马》了解二胡的基本知识2、能有感情的演唱主题旋律3、在乐曲欣赏中了解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4、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提升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了解二胡基础知识提升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体会曲子所表达的情绪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猜马蹄声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简单了解蒙古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师:听这声音师:你们是否喜欢马为什么师:我国个民族的人经常骑马师:蒙古族有一个传统节日叫“那达慕大会”看看在这“那达慕大会”上有些什么活动(录音介绍“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在每年七、八月这一水草丰茂、牲畜肥壮、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举行“那达慕”的蒙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它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是蒙古族人民特别喜欢的大型比赛项目)师:好来欣赏一首乐曲请你听一听这首乐曲表现的是“那达慕大会”中的一项比赛听这音乐你的心里有怎样的感觉二、初听乐曲师: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赛马》下面我们完整地听这乐曲思考这四个问题1)乐曲是怎样的速度(快速)2)乐曲是怎样的情绪(奔放、热烈、欢快)3)音乐形象是谁(马、骑手)4)音乐表现赛马场上怎样的场面(乐曲描写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的热烈、欢腾的赛马场面)三、介绍二胡重点了解二胡的演奏技巧:拨奏、颤弓和滑音与音乐表现的融合师:你听出乐曲主要使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出示幻灯片二胡)师:来认识一下我们的民族乐器“二胡”(二胡又名“胡琴”早在我国唐代就已出现了是一种较为古老的民族乐器二胡的音色柔美有着极其丰富的表现力善于表现细腻的抒情乐段还可以模拟各种声音广泛使用于独奏、合奏和伴奏中现已成为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师:看这把二胡的模样像什么(出示二胡教师介绍二胡的构造:琴头、琴杆、琴筒、琴轴、千斤线、弓)师:下面老师给大家现场演奏《赛马》同学们来听一听二胡独有的音色师:你对我演奏中的个动作影响深刻(学生了解拨奏技巧)师:演奏技巧——拨奏不用拉弓而是用手指拨模仿马蹄声(启发学生用口技模仿马蹄声请12个学生拿二胡模仿拨奏动作)师:练习一段节奏×××—|×××—|××××|×××—‖师:演奏技巧——颤弓节奏密集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了赛马比赛已经进行到什么关键时刻了(冲刺)师:演奏技巧——滑音模仿什么声音(音乐情绪也被烘托得更加欢快热烈)四、重点欣赏感受乐曲不同的表现手段体味感知音乐节奏、力度、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在音乐艺术表现中的重要作用1、欣赏乐曲开始部分师:你们有没有骑过真的马师:如果你是骑手的话在开始赛马时怎样让马飞快地跑起来师:这一段乐谱是音乐的开始部分请你看看什么节拍表现挥鞭上阵(符点音符表现挥鞭上阵)什么节拍表现马蹄急弛(十六分音符6535表现马蹄急弛)师:这里节奏宽紧相间刻画了赛马场上群马飞奔的沸腾场景音乐的情绪样(紧张、热烈)我们边唱谱边表演这一段师:声音强弱变化是怎样的(认识渐强记号老师用二胡、学生用拍手动作表现渐强的变化目的将赛马比赛中马蹄急驰、你追我赶的场面刻画得活灵活现)师:同学们表演得真不错把蒙古人民欢度节日时的快乐、高兴的心情和赛马场上的紧张气氛都表现出来了2、欣赏乐曲中间部分师: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感觉(抒发了人们在观看赛马时载歌载舞的欢乐情绪)师:与第一段比较这段音乐旋律情绪上有什么变化(悠扬、舒展)师:我们把这一段旋律哼唱一下师:我们来学跳蒙古舞师:你体会到他们对草原、对生活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无比热爱)五、身临其境播放录音再次完整欣赏师生随音乐舞蹈挥起马鞭驰骋赛场用自己的形体动作把整首乐曲的内容完整的演绎六、拓展训练1、收集更多有关马的乐曲、歌曲进一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2、认识其他民族乐器:琵琶、古筝、笛子等小学音乐赛马教案篇二: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赛马》教学设计《赛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民族乐器二胡并了解二胡的形状、音色极其演奏特点2、通过欣赏《赛马》进一步了解二胡的音色及表现手段能分辨各段所表达的音乐情绪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听二胡曲《战马奔腾》进教室(二)了解二胡1、请一学生实物介绍二胡构造、音色极其演奏特点并作简单的示范演奏2、教师小结学生朗读(大屏幕展示)(三)欣赏《赛马》1、初听乐曲初步感受曲子热烈欢快的情绪(由学生演奏)思考:曲子把你带到了里谁能给这个乐曲取一个名字从音乐中你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样的心情(高兴的、欢乐的)你体会到他们对草原、对生活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无比热爱)2、再听乐曲并分段欣赏分段欣赏:(1)细听第一段想一想这段音乐表现了赛马比赛的什么阶段场面怎样音乐以坚定有力的强音(唱:突出“6”)还有急促的16分音符音乐的情绪样(紧张、热烈)跟着音乐哼唱一遍这个主题听第一段音乐配打击乐(2)细听第二段听下面这段音乐——旋律2与第一段比较这段音乐旋律情绪上有什么变化(悠扬、舒展)音乐刻画的是蒙古族骑手对比赛乐观自信的形象指导学生跟着音乐哼唱一遍这个主题再听音乐要求听辩一种特殊的演奏技巧——拨奏不用拉弓而是用手指拨发出马蹄似的声音作曲家在这里运用伴奏乐器扬琴演奏旋律(二)而主奏乐器二胡却模仿了马蹄的声音将赛马比赛中马蹄急驰、你追我赶的场面刻画得活灵活现音乐情绪也被烘托得更加欢快热烈第二段音乐的情绪样(抒情、悠扬)再听第二段音乐配骑马动作(3)细听第三段听结尾的音乐和一段相似(第一段)一段情绪更激烈(第三段)这段音乐结尾时节奏密集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了赛马比赛已经进行到什么关键时刻了(冲刺)音乐刻画了赛马比赛最后冲刺时的紧张激烈的场面在最高潮中结束(4)完整欣赏欣赏二胡独奏曲《赛马》和草原牧民赛马的片段集锦(四)下课在激烈奔放的二胡乐曲中学生走出教室小学音乐赛马教案篇三:上海音乐课欣赏二胡曲《赛马》教案听赏《赛马》【教学内容】欣赏乐曲《赛马》【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多彩的歌声”中的乐曲欣赏《赛马》乐曲描写内蒙人民在节日赛马的热烈景象结构式常见的有再现的单三段体第一段音乐性格热烈奔放以坚定有力的强音和急促的音型宽紧相同刻画赛马场上群马飞奔的沸腾场景第二段中引用了内蒙民歌《红旗》曲调兴奋昂扬抒发了人们在节日里的欢乐之情其中前半部分节奏轻快活泼音乐富有动力;后半部分由伴奏演奏主题旋律而二胡巧妙的用手指拨动内弦奏出跳跃的分解和弦两者生动地结合妙趣横生尾部作了扩充形成高潮后以渐慢的速度引出二胡的华彩乐段华彩乐段的音调高亢舒展运用小三度颤音富有内蒙“长调”和马头琴的表演风格特征充满激情富有特色的旋律把人们引入辽阔草原的意境最后再现第一段主题热烈欢腾的赛马景象重现在听众眼前【学情分析】我校是闸北区一所普通公办小学本次执教班级总数32人作为小学高年级学段的学生学生们已经累积不少音乐学习的经验和能力但对于歌曲中的休止符、以及对歌曲情绪处理上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同时高年级学生在对于音乐的体验和表现的激发上较为不易因此本课的设计意图是使学生在运用身体乐器伴奏表现歌曲情绪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在多种形式的音乐学习活动中逐步体验感受我国民族乐曲的魅力【教学目标】1、认识民族乐器二胡了解二胡的形状、音色及演奏特点2、在欣赏中感受热烈、欢腾的赛马场面及蒙古族人民勇敢豪放的性格3、在律动、哼唱、比较等音乐活动行驶证理解各段音乐所表达不同的情绪【教学重难点】1:感受二胡独奏曲《赛马》两种不同情绪和描绘的不同的情景 2:听辨、感知二胡的音色能辨别乐曲《赛马》两个主题在音乐中出现的顺序和次数【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入室2、欣赏《鸿雁》二、欣赏乐曲《赛马》(一)感受体验1、初听【关键设问】请小朋友们来听一听这首乐曲和我们刚刚听的这首歌曲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2、出示课题及作曲家3、介绍乐器二胡【关键设问】同学们在欣赏乐曲的时候是否听出了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4、听赏乐曲第一部分【关键设问】草原上的赛马比赛开始啦我们啦啦队在旁边可以做什么呢为他们喊加油!还可以样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打击乐器来为他们助威!讨论节奏→拿卡片→练习→展示出示版书:XXX0X0X若干个双响筒、小铃、铃鼓xxx0生表演师:同学们你们的加油鼓劲让老师和赛马的选手们都感受到了你们的热情!5听赏乐曲第二部分师:仔细听听与第一段相比接下来音乐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出示旋律(二)、问题:与第一段比较这段音乐旋律情绪上有什么变化)生思考、回答:悠扬、舒展师:草原上除了正在你追我赶的骑手们周围一群观赛的人儿也是高兴的忍不住唱起歌来了同学们也快来加入他们请你们在心中哼唱这段音乐中旋律(二)出现了几次在这段音乐中你还听到什么声音想想比赛进行到什么环节(拨弦时提示:听什么声音)生:出现了三次听到了好像有马蹄声师:你知道这马蹄声是演奏出来的嘛睁大你们的眼睛看仔细咯!演奏家的手在做什么动作呢(教师演奏)生答:用手在拨弦师:对啦这种演奏方法就叫做拨弦它不用拉弓而是用手指拨就发出了这种马蹄似的声音二胡模仿了马蹄的声音将赛马比赛中马蹄急驰、你追我赶的场面刻画得活灵活现音乐情绪也被烘托得更加欢快热烈同学们告诉你们顾老师不仅能够演奏拨弦还能够完整的演奏这首乐曲你们想听哇别急待会就演奏给你们听!师:让我们再来完整地听一遍第二部分音乐请同学们跟着顾老师的琴声一起拉起心中的二胡6听赏乐曲第三部分听:赛马进行的越来越激烈啦我们的乐曲也进入了第三部分听一听结尾的音乐和一部分相似有什么特别的声音表现了什么生:第一部分有马叫声师:你们的耳朵真灵!这一段又回到了激烈的赛马场面那么对比一下前面第一部分的情绪个部分更激烈呢生答:第三部分师: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比赛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了所以大家的情绪变得更加的激动了!7完整欣赏教师演奏三、综合创编第一部分打击乐器演奏第二部分心中的二胡第三部分演唱+打击乐曲+心中的二胡+教师演奏四、课堂小结。
人音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3 《赛马》

《赛马》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赛马》,黄海怀创作与1959年,1964年第四届“上海之春”二胡独奏比赛的新作品。
这是一首采用内蒙古民族音调写成的二胡独奏曲,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段体曲式。
在此曲中,黄海怀将一个整段的乐曲用拨弦技巧奏出,使该曲风格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成为一首不朽的二胡名曲。
同时,用二胡演奏出多种技巧, 表现了赛马时那种万马奔腾、蹄声“得得”的壮观场面。
抒发了蒙古族人民在欢庆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的热闹而欢快的场面,表现了蒙古族人民对草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赛马》,让学生认识民族拉弦乐器二胡,并初步感受二胡的音色特点,演奏姿势;知道这首作品的独特演奏技巧,感受二胡的表现力。
2、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乐曲《赛马》的音乐形象和情绪特点。
教学重点:认识并了解二胡的形状、音色及其演奏特色。
教学难点:欣赏乐曲《赛马》,了解乐曲结构,并感受音乐情绪。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二胡。
三、教学过程(-)情境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音画导入激发兴趣一首婉转、抒情、由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演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伴随着全体学生进入教室。
随着歌声的同时课件演示草原风情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优美的歌声和美丽的画面描述的是什么地方吗?生;草原。
师;对,我们刚才看见的是辽阔的蒙古大高原和优美动听的蒙古牧歌。
在辽阔的大草原上。
迷人的草原风光和充满诗情画意的牧民生活总让人流连忘返……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
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
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 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马背上的民族”。
蒙古族有一个传统节日叫“那达慕大会”,“那达慕”的蒙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
它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是蒙古族人民特别喜欢的大型比赛项目。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赛马运动音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赛马运动音版教学目标1. 了解赛马运动的背景和起源。
2. 研究音乐中的赛马运动元素,如速度感和战胜困难的氛围。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1. 赛马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2. 选取具有赛马主题的音乐作品。
3. 音响设备。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赛马运动的背景和起源,引发他们对赛马的兴趣。
2. 赛马音乐欣赏(10分钟)- 播放选取的赛马音乐作品。
- 引导学生仔细聆听,体验音乐中包含的速度感和战胜困难的氛围。
- 让学生用简短的词语描述他们所感受到的音乐特点。
3. 赛马音乐创作(20分钟)- 向学生展示赛马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 给予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动手创作一段能够表现赛马运动特点的简短音乐片段。
-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乐器或音效,展示创新和多样性。
4. 分享和表演(15分钟)- 让每位学生依次展示他们创作的音乐片段。
- 学生可以选择用音响设备播放录音,或现场表演。
- 全班共同欣赏每个音乐片段,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5. 总结(5分钟)- 回顾今天的研究内容。
-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创作和表演结果感到自豪,激励他们对音乐的持续热爱和探索。
教学扩展- 邀请一个专业音乐人或练赛马运动的人来讲解和演示赛马音乐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 鼓励学生在家尝试用简单的工具和软件进行音乐创作,继续培养他们的音乐才能。
注意事项- 确保音响设备和创作工具的正常运作。
- 提前安排好学生的表演顺序,以充分利用时间。
-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信心,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音乐创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音乐赛马教案【篇一:三年级音乐教案(10月28日)】歌曲《打秋千》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打秋千》,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在合唱中学会与人合作。
2、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
引导学生用自然、和谐的声音表现歌曲,体验和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和二声部的和声美。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生活的乐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合唱中能相互配合,倾听另一声部,唱准自己的声部。
教学用具钢琴、串铃若干、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律动:同学们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音乐课,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跳起来吧!(放音乐,带领学生跳起来)。
二、发声练习(一)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非常好听的旋律,想请同学们用“lu”来哼唱。
我们先来找一下“lu”的声音位置,听老师来唱(范唱)。
“lu”的声音是不是从脑门上发出来的?跟着老师来唱一唱。
(二)师:听老师配上旋律唱一唱,是什么感觉?(多媒体出示旋律,生:很有弹性,像跳起来一样等)。
你们在唱时也要唱的像拍皮球一样有弹性。
(带领学生用lu模唱旋律。
)(三)师:同学们唱得真棒,老师特别高兴,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就在你们的板凳下面。
(学生拿出串铃)。
串铃发出什么声音呀?(生:叮叮当当的声音)。
我们就用串铃的“叮当”声来表现这段旋律。
先听听老师是怎样唱的。
(老师范唱,再让学生拿起串铃,边唱边伴奏。
老师指导学生唱准八分休止符的时值,以表现铃铛的清脆。
)三、学唱《打秋千》第一声部(一)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老师像你们这样大的时候,经常到公园玩儿,那时候,我最喜欢打秋千了,坐在上面上下晃动特别高兴,特别自在,感觉自己像飞起来一样,美极了。
同学们,你们打过秋千吗?打秋千时是什么样子的?(生:上下晃动,越荡越高??)如果在秋千上或我们的衣服上系上串铃,那么它就会随着秋千的晃动发出阵阵清脆悦耳的“叮当”声。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合唱歌曲《打秋千》,歌曲的第二声部就是刚才我们唱的“叮当当叮当”的旋律。
我们来听一遍歌曲,竖起你的小耳朵,比比谁的耳朵最灵敏,能听出歌曲的第二声部来。
(二)播放歌曲范唱,听完让学生说说是否听出第二声部来。
(由于第二声部具有伴唱性质,所以音量较弱)。
若一次学生听不出来,可再放一遍范唱,老师可同时随音乐唱第二声部歌词,帮助学生听辨。
(三)再次播放歌曲,听完让学生说说歌曲的速度、情绪。
(速度是中速稍快,情绪是高兴的、快乐的等)。
(四)带领学生用“lu”哼唱欢快的旋律。
(五)师: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注意看歌词,听歌中的小朋友是如何打秋千的?(听完学生答,如在秋千上晃来晃去,忽高忽低,像春燕飞上天??)。
师小结:歌曲共三段,最后一段唱完有个结束句。
歌中把兄弟、姐妹和伙伴们都邀请来打秋千,旋律充满了跳跃感,起伏也较大,咱们就来学唱这首好听的歌曲。
(七)让学生看第一段最后一句歌词:“来来去去响叮当”唱出了打秋千时发出的“叮当”声,我们就把“叮当”声加到歌曲中来。
(一组学生唱第一声部最后一句歌词,另一组配上第二声部“叮当当叮当”的旋律,先分组练唱,再合唱。
)(八)老师大声唱第二段歌词,学生轻声跟唱。
(九)让学生自己跟琴唱第三段,唱错的地方老师及时纠正。
(十)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让学生想想自己打秋千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快乐的、高兴的、兴奋的??),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要求学生注意听前奏,嘴巴上下张开,面带微笑,声音唱到脑门上。
(十一)播放一段小朋友打秋千的录象,然后让学生想象教室就是游乐场,创编打秋千的动作,然后边唱歌曲边随音乐表演。
四、两声部合唱(一)师:《打秋千》是一首二声部的合唱曲,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仔细听歌曲两个声部是如何配合的。
(再次播放歌曲范唱)。
(二)把学生分成两组,分别练唱两个声部。
(三)指挥学生试着合唱歌曲第一段。
让高声部的同学在演唱时声音稍微收一点,达到两个声部的和谐。
(三)放歌曲伴奏,老师指挥学生进行二声部合唱,要求学生不要喊唱、抢唱,注意倾听别的声部。
五、拓展我们再来听另外一首合唱歌曲,也叫《打秋千》,和刚才我们唱的《打秋千》是一样的旋律、一样的歌词,但是合唱的处理形式不同,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觉呢?我们来欣赏一下。
(课件播放另一首合唱曲《打秋千》,听完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小结:相同的歌曲,不同的合唱形式,带给我们不同的感觉,使我们感受到了合唱丰富的表现力和无穷的魅力)。
六、总结听赏《赛马》教学内容:1、聆听:赛马(二胡独奏曲)2、扩展与活动教学目标:1、认识民族乐器二胡,并了解二胡的形状、音色极其演奏特点。
2、通过欣赏《赛马》进一步了解二胡的音色及表现手段,能分辨各段所表达的音乐情绪。
3、能用打击乐器简单的表现乐曲。
教学难点和重点:分段聆听二胡独奏曲《赛马》,了解乐曲结构,感受音乐情绪。
课前准备:课件、串铃、二胡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配乐导入,创设学习情境。
[课件演示1:草原风情,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1、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美丽的蒙古草原、风景??)多少年来这首美丽动听的蒙古牧歌不知将多少人的心带到了辽阔的大草原上。
迷人的草原风光和充满诗情画意的牧民生活会让你流连忘返??2、指导学生从图上认识蒙古族及其生活的地方。
师:你们知道内蒙古在我们祖国的什么位置吗?它在我国的东北部,1947年5月1日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
是我国建立的最早的一个自治区,人口约2260万,提起蒙古,你首先想到了什么?(草原)内蒙古自治区拥有我国最大的草原,占地约110多万平方千米。
[课件演示2:中国地图——内蒙古位置——草原图]3、师:你对蒙古有多少了解?(资源共享)二、初听乐曲,感知音乐形象。
1、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听一听,看一看“那达慕”大会上正在进行什么比赛项目。
知道是哪一项比赛吗?(赛马)[课件演示3:那达慕大会赛马图,音乐《赛马》]同学们听地很认真,有的??有的??2、让我们再听一遍,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从你的表情看到了??为什么会这样?从音乐中你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的、欢乐的)3、作曲家黄海怀带给我们的《赛马》。
(出示课题及作曲家)4、你听出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简介二胡。
[课件演示4:出示二胡图片] 我国民族乐器拉弦乐器中的代表乐器,它音色柔美,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擅于表现细腻的抒情乐段,还可以模拟各种声音,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和伴奏中。
代表作有:《二泉映月》、《良宵》《喜送公粮》??三、细听乐曲,为《赛马》分段。
现在,我们再来听这首好听地二胡独奏曲《赛马》,边听边想,它描绘了几个场景。
(一)细听第一部分,感受音乐节奏。
[课件演示5:草原图片背景,旋律(一)]根据同学们描绘的场景,我们把乐曲分成了3部分。
首先来听第一部分:1、聆听第一部分,感受音乐情绪怎么样?(紧张、热烈)。
2、跟着音乐用“en”哼唱一遍这个主题,感受节奏紧密的地方用了几分音符?3、请孩子们用铃鼓来烘托赛马紧张热闹的场面。
坚定有力的强音拍铃鼓表现,急促的16分音符摇铃鼓表现。
(二)细听第二部分,把握音乐的变化。
[课件演示6:旋律(二)]师:比赛场面真是紧张、热烈,瞧!赛马比赛开始了??1、现在我们来听下面这段音乐——旋律(二),与第一段比较,这段音乐旋律情绪上有什么变化?(悠扬、舒展)2、指导学生跟着音乐哼唱一遍这个主题。
要求:听时,请孩子们在心中哼唱,旋律(二)出现了几次?第二次出现时,增加了哪种节奏?(第三次时教师提示)听,什么声音?(马蹄声)师:你知道这马蹄声是怎么演奏出来的?请孩子们仔细看。
这种方法叫拨奏,它不用拉弓,而是用手指拨,就发出了这种马蹄似的声音。
作曲家在这里运用伴奏乐器扬琴演奏旋律(二),而主奏乐器二胡却模仿了马蹄的声音,将赛马比赛中马蹄急驰、你追我赶的场面刻画得活灵活现,音乐情绪也被烘托得更加欢快热烈。
3、让我们再来完整地听一遍第二部分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随音乐律动。
(讨论形式多样的表现方式)想想比赛到了什么环节?(紧张的时刻)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音乐,学生可以在旋律(二)第一次出现时比较抒情,请孩子们拉心中的二胡,有感情地唱la;第二次出现时节奏变密集了,大家用骑马动作愉快地来表现;第三次出现时,仍然有感情地唱la,并用扣掌心来模仿马蹄声。
师:这里,旋律(二)出现第一次,表现了赛马场上内蒙古族骑手对比赛乐观、自信、充满必胜信心的精神风貌;第二次、第三次通过二胡的不同演奏方法,刻画了马蹄急驰、你追我赶、奋力争先的激烈场面。
(三)细听第三部分旋律,体会“冲刺”。
[课件演示7:旋律(三)]1、听,结尾的音乐和哪一部分相似?(第一段)哪一部分情绪更激烈?(第三部分)为什么?赛马比赛已经进行到了冲刺阶段。
师:这部分音乐结尾时,节奏密集,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了赛马比赛已经进行到了冲刺阶段?音乐刻画了赛马比赛最后冲刺时的紧张激烈的场面,在最高潮中结束。
2、认真体验这种情绪,请孩子们跟着音乐在心中哼唱一遍。
3、既然它和第一部分相似,请孩子们用打击乐表现。
(四)乐曲小结。
现在,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一起再听一次乐曲,想一想乐曲的结构?师: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情绪都比较(激烈),第三部分更为激烈,是全曲的高潮。
第二部分的情绪比较(欢快、热烈)。
[课件演示8::结构图a—b—a]四、扩展活动,学生表演节目。
1、欣赏了这么优美、欢快的音乐,我们仿佛来到了在美丽的蒙古草原,来到了“那达慕”盛会上,此时此刻老师忍不住想要为蒙古朋友献上一支蒙古舞了??(师舞:《草原赞歌》)你还学过或知道哪些蒙古舞蹈的动作?(笑肩、硬肩、耸肩、挤奶、骑马、扬鞭??)2、你不想给蒙古朋友留下你多才多艺的一面吗?(个人表现)【篇二: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课春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音乐知识(1).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 ”的长短。
?(2).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
教学重难点:1.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
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教学过程: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
? ?(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2.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
?设问:?(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