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天测控资源的现状及展望
航天测控技术发展
航天测控技术发展综述摘要随着世界航天活动的蓬勃发展,航天测控技术为了适应各类航天任务的要求也处于快速发展期。
本文首先综合介绍了航天活动和测控技术的发展,列举了各典型航天活动;而后分别介绍了美国、俄罗斯、欧洲和我国的航天测控技术发展及现状,分析了各国的航天测控网的组建及发展,以及在航天活动中所起的作用,重点分析了我国的测控技术发展历程以及在未来的发展要求;最后,总结了未来的航天测控技术发展趋势,得出的结论为,天基和地基一体化测控通信系统是航天测控未来的毫无疑问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航天任务测控技术地基天基1 概述自上世纪50年代首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以来,航天事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进入新世纪后,世界航天活动呈现蓬勃发展的新态势。
世界上的主要航天国家纷纷制订航天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
如欧盟“伽利略”试验卫星进行在轨测试验证;美国GPS系统进行现代化和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规划以及以火星为代表的深空探测等;我国的航天事业也处于繁荣发展的时期:载人航天任务和“嫦娥”探月工程的成功设施、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的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标志着我国的空间活动已进入一个新阶段。
这一切表明,空间已成为人类在新世纪积极开发与探索的重要领域。
航天测控为各类航天飞行器提供测控支持,贯穿整个航天任务过程,是航天工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它的发展与航天任务同步进行,相辅相成,互相推动。
随着航天任务的多样化,测控技术也随之发展。
2 国外航天测控技术的发展及现状2.1 美国美国作为目前世界上的航天强国,其测控技术也是发展最快最先进的。
美国的航天测控网主要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航天测控和数据采集网。
航天测控和数据采集网有用于地球轨道航天计划的航天跟踪和数据网和用于月球和行星探测的深空网两种。
为这两个网传递各种信息的地面通信系统是综合通信网。
航天跟踪和数据网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卫星跟踪和数据采集网与载人航天网合并而成的,用于所有科学卫星、应用卫星和载人飞船的测控和数据采集。
美国航天测控资源的现状及展望
2SSA 2KuSA 2KaSA
每 个 100bit/s-10kbit/s (超过 TDRSS 8dB) 6 个,每个 3Mbit/s(星 载波束组成)
不可用
注释 无变化
23/25-27GHz 频段 TDRS 8-10 同时使用 S 和 Ku,或 S 和 Ka 服务 操作时,需要单一 SA 天线。
NASA 地面网是由用户需求驱动的,提供轨道器和亚轨道器任务的遥测、遥控 和跟踪服务。GN 可以提供各种轨道任务中所有阶段的多个不同频段的测控:部分 测站位于高轨地区,以提供极轨卫星的测控,例如挪威、阿拉斯加和南极洲几乎可 以每圈都提供极轨航天器的测控;非极轨的地面站主要支持小倾角轨道任务和同步 卫星的应急测控;位于运载工具航区的测站则主要提供高效的上升段航区跟踪,如 梅里特岛(MILA)站提供从肯尼迪中心(KSC)发射的航天飞机发射段测控支持, 而位于维吉尼亚的沃洛普斯岛站主要提供小倾角用户的轨道支持,在沃洛普斯上升 段的测控跟踪和从肯尼迪航天中心(KSC)发射的一些测控覆盖。这些非高轨测站 全球分布以提供非极轨任务的覆盖。这些测站的测控设备情况见表 2。
4
2010 年第二十三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 Integration Center,简称 NIC)、以及新墨西哥州的数据服务管理中心(Data Service Management Center,简称 DSMC)和白沙靶场(White Sands Complex,简称 WSC) 的甚高频系统。
基本操作能力
随机地址系统
150kbit/s 除系统为用户自有和操作外,与查询地址系统能力相同
用户星跟踪测轨
150m(3σ)
美国军用卫星现状与性能(多图)
美国军用卫星现状与性能(多图)美国军用卫星现状与性能(多图)美国从60年代初开始发射军用卫星,迄今已发射了数百颗,现在在使用的约一百颗这样。
这些卫星在侦察、监视、预警、通信和气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美军在科索沃战争中就动用了由“大酒瓶”静止轨道卫星、“雪貂”-D极地轨道卫星和“折叠椅”大椭圆轨道卫星等8颗卫星组成的电子侦察卫星系统,由KH-12、“长曲棍球”、“太阳神”-l和其它小卫星等10~12颗卫星组成的成像侦察卫星系统,16颗海洋监视卫星系统以及“国防支援计划”(DSP)等30多颗卫星,为美军提供了大量的情报资料。
美国发射的军用卫星约占美国发射卫星数量的一半。
这些卫星数量多、种类全,从性能上讲主要分为6类,即侦察卫星、导弹预警卫星、海洋监视卫星、通信卫星、测地和绘图卫星及国防气象卫星。
一、侦察卫星1.成像侦察卫星自1960年美国第一颗成像侦察卫星问世以来,迄今已发展到第6代。
目前在轨使用的成像侦察卫星有5颗,即3颗KH-12与2颗长曲棍球,进行军事侦察,以提高时间分辨率。
与先前的KH系列相比,KH-12卫星通过采用先进的自适应光学成像技术,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随观测视场环境的变化灵活地改变主透镜表面曲率,从而有效地补偿了大气影响造成的观测影像畸变。
KH-12卫星上载有充足的燃料,可实现机动变轨。
它不仅有光/近红外成像仪,还增装了热红外成像仪,可用于对地下核爆炸或其它地下设施进行监测。
长曲棍球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军用雷达成像卫星,采用了合成孔径雷达技术。
当雷达工作在X波段时,可在云、雨、雾、黑暗和烟尘环境下完成对地面目标的全天候侦察。
当雷达工作在20~90兆赫时,雷达波长为米级,绕射穿透能力较强,对假目标、伪装后目标以及地下深处的设施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
根据卫星照片不同的使用情况,对地面分辨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共分为四级。
第一级是发现,指大致知道目标形态,从照片上仅仅能判断目标的有无;第二级是识别,指发现目标较为细致,能够辨识目标,例如是人还是车,是大炮还是飞机;第三是确认,能较为详细地区分目标,能从同一类目标中指出其所属类型,例如车辆是卡车还是公共汽车,房子是民房还是军队营房;第四是描述,能更为细致地知道目标的具体形状,识别目标的特征和细节。
美国深空网的发展及其未来规划
宇航巡礼美国深空网的发展及其未来规划魏晨曦(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1 引言□□深空探测是指对月球和月球以远的天体和空间进行的探测,对实施深空探测的航天器进行测控通信的系统称为深空测控通信系统,它包括深空测控通信地面站和空间应答机两大部分。
行星探测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和苏联/俄罗斯是行星探测的主要力量,它们通过发射无人行星探测器对太阳系内行星进行了大量的探测,极大地提高了对太阳系的认识程度。
近些年来,深空探测再次成为航天技术发展的热点。
目前,美国、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等国家和组织已经建立了深空测控系统或测控网。
法国、意大利和印度等国也在计划建立自己的深空站(DSS),用于对深空探测器进行测控。
深空探测的难点是遥远距离的测控通信。
由于深空探测器升空后与地球之间的唯一联系就是深空测控通信系统,因此该系统在深空探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负责科学数据和遥感数据的传送,对深空探测器进行跟踪并指挥其执行重要任务。
由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 PL)管理的深空网(DSN)是一个先进的测控网,是为了对执行月球、行星和行星际探测任务的航天器进行跟踪、导航与通信而建立的地基全球分布测控网,可以提供双向通信链路,对航天器进行指挥控制、跟踪测量、遥测,以及接收图像和科学数据等。
2 DSN系统的发展211 发展概况美国DSN建于1958年。
50年来, DSN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扩展了规模,更重要的是在技术和性能上有了极大的提高,遥测接收能力从开始的8bit/s未来20年是我国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要保证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和安全的发展,就必须保证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
目前,我国民用领域的导航、定位与授时基本上依赖于美国的GPS系统。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安全是建筑在美国GPS系统提供良好服务的基础之上,这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安全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建立、发展完全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以国家的意志、政策为保障,推动包括民用在内的完全由我国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既是我国国防安全与军事现代化、保证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的需要,又是我国经济安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太空探索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预测
太空探索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预测太空探索是人类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人们对未知的好奇心的体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太空探索的热情,太空探索的发展正呈现出新的趋势。
目前,太空探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
最早的太空探索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
随后,美国也不甘示弱,努力赶超苏联,在1969年成功将阿波罗11号登上了月球。
这两个里程碑级的成就使太空探索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促使更多的国家投入到太空领域里。
如今,太空探索领域已经形成了五大主要势力,即美国、俄罗斯、中国、欧洲和印度。
这些国家在技术、资金和人才方面拥有较高的实力,他们在卫星发射、载人航天、太空探测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其中,中国在近年来的太空探索方面表现出色,成功完成了多次卫星发射任务,并成功登陆月球背面。
这一系列成就使中国成为太空探索领域中的重要力量。
预计未来,太空探索将呈现出新的趋势。
首先,商业化将会成为太空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私人企业开始投入到太空领域,他们通过发射商业卫星、组织太空旅游等方式盈利。
这不仅为太空探索提供了更多的资金和资源,也为普通人参与太空探索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未来,商业太空探索有望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
其次,探索更远的太空将成为太空探索的一个重要目标。
目前,人类已经成功探测到了太阳系的几颗行星,并向更远的星系发出了探测器。
未来,人类将继续发射更多的探测器,探索更远的星系。
这不仅对我们解开宇宙的奥秘有着重要意义,也将为人类寻找新的居住地提供线索。
此外,太空资源的开发将成为太空探索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地球上资源的枯竭和人口的增加,太空资源的开发成为了人类的一个迫切需求。
太空中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未来人类有望利用这些资源解决地球资源紧缺的问题。
最后,技术的进步将推动太空探索的发展。
目前,人类在太空探索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距离、重力和环境等方面的限制。
NASA天基网现状及未来发展
NASA天基网现状及未来发展【摘要】主要介绍了NASA的TDRSS现状、现代化改造计划及未来发展。
关键词天基网;中继卫星;测控0引言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racking and Data Relay Satellite System,TDRSS)是美国以降低对全球地面站的依赖并实现高测控通信覆盖率为目标提出的想法。
TDRSS也被称为天基网(或天基测控系统),由空间段和地面段两部分组成,主要的设计目标是为NASA最重要的中低轨航天器提供连续不间断的通信服务和高数据传输速率。
自从美国于1983年4月4日发射世界第一颗TDRS[1]至今,先后发射了三代共12颗TDRS,主要为用户提供数据中继通信服务、中低轨航天器测控服务等,其TDRSS的用户很广泛,包括各类中低轨道航天器、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哈勃望远镜等,除了为用户提供高速数传业务之外,还为用户提供测控支持,如为国际空间站提供S、Ka频段测控链路支持。
为了满足其未来按需接入的需求,NASA正在对其TDRSS进行升级改造。
1天基网现状为了对在轨TDRS进行管控,美国于1981年7月建成白沙地面终端(WSGT)并投入使用,并于1996年2月对WSGT进行了升级改造;为了适应二代中继卫星的管控任务需要,1994年4月又在白沙建成了二代TDRSS地面终端(STGT)。
为了跟踪太平洋上的TDRS,于1998年7月建成并启用关岛远程地面终端(GRGT)。
为了利用TDRS1给南极科考等提供数据中继服务,在南极设立了远端站。
该网自开始建设就一直由戈达德航天中心管理,其卫星控制中心、网管中心、动力学中心均设在戈达德航天中心。
目前,NASA的TDRSS地面设施除了设在戈达德航天中心的TDRSS管控中心外,还包括白沙综合设施(包括WSGT和STGT,简称WSC)、关岛远程地面终端(GRGT)、多个无人值守双程测距站、车载仿真站等,除了作为TDRS控制中心外,白沙综合设施和关岛远程地面终端的三套地面终端设备还要保证天基网能够为用户提供完整的全球覆盖,并每周7天,每天24小时有人值守,为天基网用户提供服务。
美国航空航天行业的投资机会与发展趋势
美国航空航天行业的投资机会与发展趋势航空航天行业一直是美国的重要发展领域之一,其投资机会和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美国航空航天行业的投资机会以及当前的发展趋势。
一、航空航天行业的投资机会1.商业航天公司:随着私人企业的兴起,商业航天公司的投资机会日益增多。
美国的SpaceX和Blue Origin等公司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他们的目标包括实现可再使用的火箭和探索外太空资源。
投资商业航天公司可以获得相应的股份回报以及技术和市场预期的增值。
2.航空运输:航空运输是航空产业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投资机会的一部分。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航空运输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投资航空运输公司或航空器制造商,如波音公司,可以获得稳定的利润和潜在的增值机会。
3.空间探索和科学研究:美国航空航天行业在空间探索和科学研究方面具有领先地位。
投资太空探索项目,如月球、火星等,可以参与相关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同时也可获得潜在的商业利润。
4.航空技术研发:航空技术研发是航空航天行业不可或缺的一环。
投资航空技术研发公司可以获取创新技术和专利,进一步发展新的航空产品和解决方案。
二、美国航空航天行业的发展趋势1.商业航天化:商业航天化是当前航空航天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
商业航天公司的崛起引领着航天行业从传统政府主导模式向商业市场化发展。
这种趋势使得航天技术和资源更加开放和民用化,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2.可再使用技术:可再使用技术是当前航空航天行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商业航天公司像SpaceX正在积极研发可再使用的火箭和太空船,以降低运送货物和人员进出太空的成本。
这种技术的发展将对航天行业和相关投资产生重大影响。
3.新能源推动:由于对能源的需求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航空航天行业也在寻求新的能源解决方案。
投资清洁能源技术研发和应用,比如太阳能和氢燃料,可以在航空燃料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方面获得竞争优势。
4.智能技术应用:智能技术的应用是当前航空航天行业的另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中美航天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中美航天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中美两国一直是全球航天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和竞争对手。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探索的深入,航天产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本文将分析中美航天发展的现状,并探讨未来的趋势。
中美航天发展现状中国和美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美国航天局(NASA)是全球最大的航天机构之一,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资金支持。
美国自上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实施载人登月计划,并成功执行了多个载人和无人探测任务。
此外,美国还开展了众多关键的科学研究项目,如哈勃望远镜和极光探测器等。
中国航天局(CNSA)于1993年成立,近年来取得了惊人的发展。
中国发展了自己的航天技术,实施了多个载人和无人探测任务,包括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和天宫空间站计划。
中国的航天计划也被视为国家发展和国际地位的象征,展示了中国技术实力和领导地位。
中美航天合作尽管中美在航天领域是竞争关系,但两国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合作。
中美航天领域最重要的合作项目是国际空间站(ISS),中国的航天员参与了多次ISS任务。
这种合作有助于促进双方在空间技术、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然而,由于政治因素和安全考虑,中美之间的合作受到一定的限制。
未来趋势分析未来,中美航天发展将继续面临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对中美航天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1. 商业航天的增长:随着私人公司在航天领域的兴起,商业航天将成为未来的关键发展领域。
美国的SpaceX和中国的长征火箭公司等私营企业已经开始提供太空运输服务,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推出商业载人航天任务。
这将带动全球航天产业的发展,并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
2. 探索深空:未来,人类对深空探索的兴趣将持续增长。
美国和中国都计划在未来几十年内实施载人登陆火星的计划。
此外,有关外星生命的研究也将成为航天领域的关键课题之一。
3. 技术创新:航天技术的创新将推动航天发展的快速进步。
新材料、火箭设计、太空探测器和卫星技术的创新将提高任务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
2024年全球航天产业的展望与前景
国际月球探测合作:各国联合开展月球探测任务,共享数据与经验
国际空间法律框架的建立与完善:各国共同制定空间法律框架,规范空间活动,保障各国权益
国际火星探测合作:多国合作开展火星探测任务,共同探索火星奥秘
国际空间交通管理合作:各国共同开展空间交通管理合作,确保空间活动的安全和有序
结论与建议
PART 07
太空旅游的发展:如太空旅馆、太空探险等
太空安全与国际合作的加强
太空探索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科技进步:推动航天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发展
资源开发:探索月球、火星等星球的资源,为地球提供新的能源和资源
星际旅行:实现人类在太空中的长期生活和旅行,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挑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航天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
机遇: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航天实力。
挑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需要应对国际竞争和地缘政治风险,保护自身的航天产业和利益。
全球航天产业的政策环境与监管框架
PART 06
国际航天组织的角色与作用
国际航天组织(IAF):全球航天产业的主要协调机构
主要任务:制定国际航天政策、标准和规范,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成员国:包括美国、俄罗斯、中国等主要航天国家
活动:举办国际航天会议、展览和培训,推动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各国航天政策的调整与完善
美国:增加太空探索预算,鼓励私营企业参与航天事业
太空旅游市场的拓展与普及
太空旅游市场的发展历程
太空旅游市场的现状分析
太空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
美军航天侦察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美军航天侦察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何丽制信息权是夺取现代高技术战争胜利的关键所在,与空中侦察、人力侦察等传统情报信息获取手段相比,航天侦察利用空間轨道飞行器搭载各种传感器获取有价值目标信息,具有全天时、全天候、不受空域限制以及侦察范围广等优点,占据太空高边疆,可使敌方战场透明,因而成为世界各国争相抢占的战略制高点。
作为最早研发、利用该手段的军队之一,美军现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侦察卫星,形成了光学、电子、雷达一体的完备天基侦察体系,建立了多部门、机构高效联动的航天侦察机制,在战时可为其提供强有力信息支援。
系统研究美军航天侦察实力,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现实利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美军现役侦察卫星43颗,按照载荷类型,可分为光学成像侦察卫星、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三大类。
美军现役光学侦察卫星共5颗,包括4颗锁眼-12系列卫星和1颗红隼眼-2M战术纳卫星。
自1959年发射第1颗光学侦察卫星锁眼-1以来,锁眼系列光学卫星已历经了6代11型发展,目前在轨服役的型号为锁眼-12。
锁眼-12卫星采用太阳同步椭圆轨道,具有极强的机动变轨能力。
其搭载大口径光学镜头电荷耦合元件(CCD)相机,利用自适应光学成像技术,分辨率最高达到0.1米。
红外相机具备夜间侦察能力,分辨率为0.6~1米。
此外,该卫星还采取了防核效应加固手段和防激光武器保护手段,搭载防碰撞探测器,以提高太空作战生存能力。
红隼眼-2M战术纳卫星星座计划部署在高度为500千米的5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6颗卫星,共30颗。
该型卫星成像分辨率为1.5米,幅宽4千米×6千米,目前在轨1颗。
在光照、气象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光学成像侦察获取影像具有真实直观反映目标特性的优点,但同时受光照、气象条件影响大,如目标区域多云或处于夜间时段,则无法获取有效数据。
针对这一问题,美军发展了SAR卫星侦察手段,目前在轨服役SAR卫星共6颗,包括1颗长曲棍球卫星和5颗未来成像体系雷达卫星。
美国的航天发展趋势
美国的航天发展趋势美国的航天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商业化、私营化、探索深空和国际合作等方面。
首先,商业化是目前美国航天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过去几十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直是美国航天领域的主导力量。
然而,随着私营航天公司的兴起,商业化航天逐渐成为主流。
诸如SpaceX、Blue Origin和Virgin Galactic 等私营公司,通过发展可再使用的火箭技术、低成本发射服务以及载人和货运航天任务,改变了传统的航天产业格局。
这些私营公司在商业合同和太空旅游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成为美国航天产业的重要推动力。
其次,航天产业的私营化也是一个重要趋势。
与传统模式不同,私营航天公司利用市场机制开展航天活动,更加灵活和高效。
例如,SpaceX的猎鹰火箭和龙飞船项目由私人资金支持,并与NASA签订了多项商业载人航天合同。
这种私营化模式不仅能够加快航天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进程,而且可以为政府节省巨额的经费。
随着私营航天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航天产业的私营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强。
第三,探索深空是美国航天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自上世纪60年代登月以来,人类对深空探索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过去几年里,美国提出了重返月球和登陆火星的宏伟计划。
尤其在2020年,NASA推出了“阿尔忒弥斯计划”,旨在建立持久的月球基地,为未来的深空探索做准备。
此外,私营航天公司SpaceX 也计划在2024年将首批宇航员送往月球。
深空探索的发展趋势表明,美国航天产业将对人类未来的太空探索作出重要贡献。
最后,国际合作是美国航天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美国航天局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航天机构进行合作,共同推动航天技术和应用的发展。
例如,NASA与欧洲、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太空机构进行合作,共同执行国际空间站计划。
此外,美国航天局还与其他国家开展了卫星数据共享、科学研究合作等多方面的合作。
国际合作不仅能够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提高航天技术研发的效率和水平,还有助于促进国际航天领域的和平与稳定。
2024年航天技术发展迎来重大突破
。
实现过程及关键节点
01
02
03
04
研发阶段
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技术研 发和试验验证,确保技术的可
行性和可靠性。
试验阶段
在地面或空中进行模拟试验和 飞行试验,验证技术的实际应
用效果。
实施阶段
正式将新技术应用于航天任务 中,取得实际成果和效益。
评估与改进阶段
新型卫星通信技术不断涌现,为 卫星通信网络升级提供更多选择
。
北斗导航系统性能提升及应用推广
北斗导航系统定位精度和授时精度得 到进一步提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北斗导航系统在智能交通、精准农业 、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得到广泛推 广。
北斗导航系统与全球其他导航系统的 兼容性增强,提高全球用户的使用体 验。
推进剂优化管理
通过改进推进剂的加注、 储存和供应系统,实现推 进剂的高效利用和安全管 理。
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探索
1 2
火箭回收技术
研发可靠的火箭回收系统和技术,实现火箭一级 或整箭的回收和再利用,降低航天发射成本。
发动机重复使用技术
探索发动机重复使用技术,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 和耐久性,为可重复使用火箭提供动力保障。
国际合作与竞争格局演变
国际合作加强
各国在航天领域的合作日益加强,共同开展重大航天项目研发,推动全球航天技术进步。
竞争格局多元化
新兴航天国家不断涌现,传统航天大国面临更多竞争压力,全球航天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 趋势。
技术创新成为竞争焦点
各国纷纷加大航天技术创新投入,抢占新一轮航天技术制高点,技术创新成为国际竞争的 关键。
绿色环保理念在航天领域应用
2024年全球航天产业前景研究
降低成本:通过技术创新,航天企 业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 从而扩大市场规模和盈利能力。
促进国际合作:技术创新能够促进国 际航天产业的合作,例如通过国际空 间站等项目,加强各国之间的技术交 流与合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推动商业化:技术创新有助于推动航 天产业的商业化进程,例如通过开发 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技术,降低发射成 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航天技术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将进一步拓展市场需求
未来航天产业发展 重点领域
商业航天发射服务将成为未来航天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推动商业航天发射服务快速发展 商业航天发射服务将促进航天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商业航天发射服务将推动国际合作和交流,促进全球航天产业的共同发展
定义: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地球环境和资源进行监测、评估和利用的应用服务 重点领域: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城市规划、农业管理、灾害预警等 技术发展: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多光谱遥感卫星、雷达遥感卫星等 商业应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定制化的遥感应用服务,如土地资源调查、森林资源监测等
各国在航天领域的合作项目 和成果
全球航天产业面临的国际合 作与竞争环境
国际合作对航天产业发展的 推动作用
各国在航天领域的竞争态势 和挑战
航天产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未来 市场潜力巨大
太空旅游、太空探索和太空资源开 发等新兴领域拓展市场需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商业航天市场成为推动航天产业发 展的主要力量
太空资源种类:太 阳能、矿物、水资 源等
太空资源利用价值: 为地球提供可持续 能源、缓解资源短 缺问题
太空资源开发技术 :太空采矿、太空 农业等
美军航天测控企业级地面体系的发展
第57卷第7期2017年7月电讯技术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Vol.57,No.7July,2017doi:10.3969/j.issn. 1001-893x.2017.07.019引用格式:杨红俊.美军航天测控企业级地面体系的发展[J].电讯技术,2017,57(7):841-848.[YANGHongjun.DevelopmentofU.S. military enterprise ground architecture for space TT&C[J]. 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2017,57(7) ;841-848.]美军航天测控企业级地面体系的发展杨红俊***(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成都610036)摘要:美国军事航天地面测控系统采用为每种军事卫星系统配套专用测控系统的方式构建,形成 “烟囱”式割裂的格局,造成资源和人力的极大浪费。
空间威胁的日益严峻迫使美军进行地面系统 的转型。
美军提出构建“企业地面体系”(EGA),用通用的测控系统完成所有军事卫星的测控,通过 云技术提高网络安全性,通过自动化和商业化减少操作人员,提高系统效率,降低运维成本,腾出更 多人力完成有效载荷的部署与操控,以应对日益迫近的太空作战。
虽然美军EGA的具体方案还未 出台,但通过对其发展背景、总体设想、拟采用的关键技术及发展现状进行跟踪分析,总结了美军构 建通用军事测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及设计原则,对我国航天测控系统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通用测控网;企业地面体系;多任务卫星操作中心(M M SOC);商业化;网络安全中图分类号:V55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93X(2017)07-0841-08Development of U. S. Military Enterprise GroundArchitecture for Space TT&CYANG Hongjun(Southwest China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Chengdu610036,China) Abstract:U.S.m ilitary satellite ground T T&C networks are costly,fragmented and potentially duplicative because they are dedicated networks,which are designed to operate a single satellite system.As space threats increasing,the ground system transform ation is necessary.Department of Defense ( DoD) proposes an Enterprise G round Architecture ( EGA),which utilizes the shared common system to perform T T&C functions for all military satellites,cloud technology to improve cyberspace security,and autom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to reduce operators a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 and improve system efficiency.Therefore m ore people can be freed to perform payload deployment and operation in the impending space war.Although its detail design concept doesn't presented from itary,the EGAr s design idea and principle are concluded through analysis of its background,enabled technologies and development status,and some advices are proposed for China's space T T&C system development.Key words:common T T&C network;enterprise ground architecture;multi-mission satellite operation center (M M SOC) ; commercialization ;cyberspace security1引言为了保证军用航天系统可靠地运行,美国军用 航天测控体系多采用为每种卫星研制专用测控系统的做法,为每一批进入太空的新卫星投资数十亿美 元建造地面测控站,只是发射与早期轨道段采用通 用的航天测控系统支持。
美国航天产业发展研究
美国航天产业发展研究引言航天产业作为人类科技进步的重要领域,一直在不断探索和挑战未知。
美国作为全球航天科技的领导者,其航天产业发展备受。
本文将对美国航天产业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梳理其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趋势,并针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中国航天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背景介绍自上世纪50年代末以来,美国航天产业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载人航天、再到太空探索的发展阶段。
目前,美国已经拥有了成熟的商业航天发射市场,以及世界上最先进的航空和太空探测技术。
此外,美国政府还大力支持航天产业发展,通过制定政策、投入研发资金等方式,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重点问题分析1、商业航天与政府航天之间的关系商业航天和政府航天是航天产业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美国,商业航天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而政府航天则扮演着引领和推动的角色。
然而,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和冲突。
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平衡商业航天和政府航天之间的关系,发挥各自的优势,是一个值得的问题。
2、航天技术研发与应用的互动航天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是相互促进的。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技术研发和应用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
因此,如何加强航天技术研发与应用的互动,推动技术转化和应用,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案例分析1、SpaceX公司SpaceX作为一家商业航天公司,已经成为全球商业航天领域的领导者。
通过自主研发的猎鹰系列运载火箭和星系列飞船,SpaceX已经在国际空间站发射任务和火星探测任务中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一成功不仅源于公司的技术创新,还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2、NASA的JPL实验室NASA的JPL实验室是美国最著名的航天科研机构之一,为美国政府和商业航天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JPL实验室在火星探测、月球探测和深空探测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为美国航天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结论与建议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美国航天产业发展成熟,具备强大的技术和资金实力,商业航天市场已经趋于成熟。
2024年全球太空探索的新进展与发展前景
伽利略导航系统:欧洲自主 研发,提供全球服务
北斗导航系统:全球覆盖, 高精度定位
GPS导航系统:美国全球定 位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领
域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实现高 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
国际空间站(ISS)是目前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之一,由多个国家共同建设和运营。
ISS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科学研究、技术验证和空间探索,为未来的深空任务提供支 持。
市场前景:预计未来几年商 业太空旅游市场将快速增长
太空采矿技术 的概念:从太 空中的小行星、 月球等天体上 提取有价值的
资源
研发进展:美 国、日本、欧 洲等国家已经 在太空采矿技 术方面取得了
一定的成果
技术挑战:如 何在太空中提 取、处理和运 输资源,以及 如何应对太空 环境的恶劣条
件
发展前景:太 空采矿技术有 望在未来为地 球提供更多的 资源,同时也 为太空探索和 殖民提供支持
汇报人:XX
添加标题
改造技术:采用新材料、新工艺、 新技术,提高探测器的性能和可靠 性
应用领域:应用于行星探测、深空 探测、天文观测等领域,推动太空 探索事业的发展
改进方向:提 高可靠性、安 全性和舒适性
技术突破:新 型材料、先进 制造工艺、智
能化控制
创新应用:再 生生命支持系 统、人工智能
辅助决策
前景展望:实 现长期太空驻 留,支持深空
太空探索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手段,有助于地球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太空探索促进了地球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全球地球科学研究的进步。
太空探索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演 化历史和现状。 太空探索激发了公众对地球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关注,提高了地球科学研究的社会影响力。
广阔蓝海,商业航天测控市场有多大?
046虽然早在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时代,商业公司就已经开始参与航天事业,但那时的商业公司主要扮演政府项目承包商的角色,鲜有纯商业的航天行为。
阿波罗计划结束后,全球市场对商业通信卫星、电视转播卫星,乃至商业天气预报卫星和商业遥感卫星等的需求越来越大,由商业航天公司制造并发射的卫星越来越多,商业航天由此逐渐发展起来。
2002年6月,美国SpaceX公司成立。
18年来,SpaceX公司以其创新的设计,大胆的营销和宣传手段,将商业航天企业的活力展现在世人面前。
同时,美国政府和国会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鼓励商业航天的发展,大批商业航天公司成立,商业航天市场被彻底激活。
这些商业航天公司规划、执行着过去依靠承包政府项目生存的航天企业不去想也不会去做的事情。
同样,2015年以来,随着鼓励商业航天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不断出台,我国也涌现出了一批商业航天企业,涉及 航天的方方面面,不但有各种商业航天器设计公司、商业航天发射公司,商业航天测控企业也应运而生。
众所周知,几乎所有航天器的发射和在轨运行,都需要航天测控网的跟踪、测量和控制,才能保证其正常工作。
商业航天测控网独立于各国政府主导的国家航天测控体系之外,能够更好地以纯商业的姿态服务商业航天企业。
同时,由于航天测控行业需要遍布全球的测控站,因此商业航天测控行业的国际合作是非常普遍的。
广阔蓝海,商业航天测控市场有多大?国际上知名地面站企业康斯伯格卫星服务有限公司(KSAT)、瑞典空间公司(SSC),以及国内新兴商业测控企业北京天链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等,都拥有全球分布的地面站网。
建设全球站网需要投入规模不小的资金,很多人会问,商业航天测控网会有足够多的客户吗?能够从商业航天活动中赚取收益吗?事实上,商业航天测控行业面对的是一片广阔的“蓝海”市场,而这一市场也即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有多少互联网卫星准备上天?根据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的统计,截至到2020年3月31日,全球在轨正常工作的卫星共有2666颗,其中美国拥有1327颗,中国拥有363颗,俄罗斯拥有169颗,其他国家一共拥有807颗。
美国航天力量的潜力和局限
美国航天力量的潜力和局限我们致力于明确“航天力量”的概念,以提高国家从航天活动中获益的能力。
与其他类型的力量一样,航天力量的盛衰取决于国家的政策和潜在对手在此方面的发展情况。
明智的国家政策能增强航天力量,但是,有时政策的作用也会受到影响,例如,制造大量太空碎片的事件会损害所有国家的航天力量。
航天力量的关键要素有哪些,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大多已经达成共识,但并不是所有要素都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显然,关键要素包括相关的技术储备、物质基础设施和大量擅长航天技术的工作人员。
航天技术可以通过执行特定任务时各要素运用的成功程度和目标性来检验。
很多航天任务可以增强国家的航天能力。
测量标准包括进行航天探索和航天知识进步;方便商业活动、资源配置和陆地经济发展;监视行星健康状况;测绘;为远程通讯和广播提供支持;辅助第一救援人员、搜索与营救行动和救灾;为重大灾害事故提供早期预警;使用太空设备加强军事和情报能力。
航天的商业、通讯和军事用途已经变得密不可分。
意义一定程度上是由环境决定的——对于航天事业来说,环境对美国而言是有利的——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激情而雄辩的美国航天力量支持者在定义这一问题时采取了强有力的方式。
很多强硬的支持者将航天力量与军事任务划了等号,因为美国军队极度依赖太空设备,并由此获得了巨大的优势,在战场上挽救了无数的生命。
而如果没有这些设备,结果将是非常有害的。
尽管美国和其他航天大国日益强化了航天事业的军事用途,但把航天力量和陆地军事力量相提并论并不明智。
在太空中,力量并不一定伴随着武器——至少目前不是。
当前,能转化为武器的技术广泛应用于非军事领域。
能够用于太空的武器能力——或者说硬实力,目前还被限制于重力场内的战场上。
与此相反,航天技术的软实力却不受此束缚,用于直接广播和通讯的卫星正在成为传播民族文化和促进经济贸易的纽带。
民间航天机构之间进行国际合作研究的悠久历史则反映了航天力量的另一个软要素。
阿波罗-联盟任务、国际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等航天力量作为外交工具的“软运用”产生了合作效果。
美国航天侦察力量现状分析
美国航天侦察力量现状分析一、为确保信息优势,美国越来越重视航天侦察力量的发展目前世界范围内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军事技术革命已经到来,其核心就是信息。
在未来的局部战争中,谁能在获取、传输、处理和存储信息方面占有优势,谁就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美国国防部认为,信息对国防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信息优势是未来联合作战原则与概念的基础。
在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于1996年提出的《2010年联合设想》中,所提出的主宰机动、精确交战、集中后勤和全方位防护四个作战概念就是以信息优势和技术创新为基础的。
充分利用外层空间资源为战场通信、导航和侦察监视服务,正在成为信息时代军事行动的基础。
航天侦察力量是从空间获取信息的强有力手段,起着其它任何武器系统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确保信息优势的重要环节。
通过航天侦察力量,可长期、连续不断地对重点地区的军事设施、兵力部署、作战装备等进行监视,使敌方或潜在对手始终处于己方监视之下。
从海湾战争到后来的波黑战争,到1998年底的“沙漠之狐”行动以及1999年3月北约针对南联盟的“盟军行动”,都充分证明了卫星已经成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直接支持战场作战行动的重要支援保障系统。
为确保信息优势,美国非常重视其航天侦察力量的发展。
冷战结束后,美国仍在继续大力发展其军事航天侦察系统,如第六代成像侦察卫星、先进的大型电子侦察卫星以及新一代天基预警系统的研制等,航天侦察系统的性能逐步提高,航天侦察系统的应用重点已由支持战略任务转向支持战术任务。
美国目前在轨卫星数量较冷战前增加了1.7倍,达到200多颗,价值1000亿美元,而同期战斗机、轰炸机、洲际弹道导弹等却大大减少。
1998年4月,美国航天司令部公布了其军事航天发展的长期规划——《2020 年设想》。
规划指出,空间正成为综合国力的增长源,就像19世纪和20世纪工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电力和石油一样,到21世纪,美国将更加依赖航天能力,军事航天力量将成为美国实施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的主要依靠力量,因此,21世纪美国航天力量的首要任务是夺取空间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2010 年第二十三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 Integration Center,简称 NIC)、以及新墨西哥州的数据服务管理中心(Data Service Management Center,简称 DSMC)和白沙靶场(White Sands Complex,简称 WSC) 的甚高频系统。
基本操作能力
随机地址系统
150kbit/s 除系统为用户自有和操作外,与查询地址系统能力相同
用户星跟踪测轨
150m(3σ)
150m(3σ)
无变化
注:*超过 300 Mbit/s 需改造地面站;**受到白沙站 DIS 限制在前向服务上有一个 7MB 的限制。
2.2 NASA 地基网
随着美国天基测控系统的建立,NASA 全球分布、规模庞大的地基测控网规模 减小,很多测控站陆续关闭。图 3 所示为 NASA 地基航天测控网,在地理上共有 7 个分布区域。这些测站一些由 NASA 所有,并负责维持,另外一些则为通过签订合 同支持 NASA 任务的商业地面站。目前 NASA 所属测站可以每天跟踪 275 圈次以上, 商业合同站可以提供每天 40 圈次的跟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地基网 包括位于挪威、佛罗里达、阿拉斯加和位于维吉尼亚的沃洛普斯飞行实验室(Wallops Flight Facility,简称 WFF),其测控设备参数表 3 所示。此外,地基网还包括位于戈 达德航天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简称 GSFC)的网络集成中心(Network
3
2010 年第二十三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
图 2 2010 年(空心节点)和 2015(实心的补充 TDRS)年的天基网结构
预计 2015 年的任务需求是用 7-9 个 SA 覆盖最高负载,用 6 个 SA 确保“稳态”需 求。在交会操作和“一致”支持的每个节点处至少需要两个 SA。发射、LEOP 支持和 交会操作(包括 CEV)都会出现最高负载。
5
2010 年第二十三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
的接口),编队飞行的多目标同时测控,航天任务的高度自主和更多的组织和用户参 加到航天领域中,很多用户建设自己的测站,大量时间处于空闲状态等等。
未来 NASA 地基测控网的口号是“更灵活,更可靠,更完整”。NASA 的地面网 将提供多任务共享能力,集中在满足任务需求上,商业合同站则提供单一任务的补 充。NASA 地基测控网将实现与美国其它地面网互操作,包括与 NOAA、DoD 的航 天测控资源和其它一些商业资源的合作,同时提供应急测控、发射测控和早期轨道 段测控及其备份是地基测控网的长期测控任务。
NASA 地面网是由用户需求驱动的,提供轨道器和亚轨道器任务的遥测、遥控 和跟踪服务。GN 可以提供各种轨道任务中所有阶段的多个不同频段的测控:部分 测站位于高轨地区,以提供极轨卫星的测控,例如挪威、阿拉斯加和南极洲几乎可 以每圈都提供极轨航天器的测控;非极轨的地面站主要支持小倾角轨道任务和同步 卫星的应急测控;位于运载工具航区的测站则主要提供高效的上升段航区跟踪,如 梅里特岛(MILA)站提供从肯尼迪中心(KSC)发射的航天飞机发射段测控支持, 而位于维吉尼亚的沃洛普斯岛站主要提供小倾角用户的轨道支持,在沃洛普斯上升 段的测控跟踪和从肯尼迪航天中心(KSC)发射的一些测控覆盖。这些非高轨测站 全球分布以提供非极轨任务的覆盖。这些测站的测控设备情况见表 2。
1kbit/s-25Mbit/s** 1kbit/s-超过 1.2Gbit/s*
2SSA 2KuSA 2KaSA
每 个 100bit/s-10kbit/s (超过 TDRSS 8dB) 6 个,每个 3Mbit/s(星 载波束组成)
不可用
注释 无变化
23/25-27GHz 频段 TDRS 8-10 同时使用 S 和 Ku,或 S 和 Ka 服务 操作时,需要单一 SA 天线。
2010 年第二十三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
美国航天测控资源的现状及展望
魏晨曦
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 摘 要:本文介绍了美国航天测控资源,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管理的天地基 航天测控网和深空网,美国空军司令部管理的空间卫星控制网(AFSCN),以及美国国家海洋和 大气局(NOAA)管理的运控中心和测控站等的发展情况,展望了近年来美国各航天机构均通过 测控网之间的互操作,综合利用这些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的航天测控资源的新方式。
表 2 NASA 天基网测控能力
服务 S 频 前向 段 返向 Ku 前向 频 返向 单段 址 Ka 前向 频 返向 段 每个航天器的 链路数
每 前向 个 多航 址天 器 返向 的 链 路 数 查询地址系统
TDRS 1-7 1-300kbit/s 1kbit/s-6 Mbit/s 1kbit/s-25Mbit/s 1kbit/s-300Mbit/s
无 无
2SSA 2KuSA
1 个,每个 100bit/s10kbit/s 5 个,每个 150kbit/s (仅受地面设备限 制)
6 个,可扩展至 50 个 TDRS 返 向 服 务,每个通道
TDRS 8-10 1-300kbit/s 1kbit/s-6Mbit/s 1kbit/s-25Mbit/s** 1kbit/s-300Mbit/s
23/35.4 22.6/35.
4 23/36
2200-
20252120
66
2400 8000-
23 35
9000
20252120
59
22002300
17
2025-
62
2200-
21
2120
2400
20252120
66
22002300
24
2200-
20252120
63
2400 8025-
21.1 32.5
1 概述
美国航天测控资源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负责民 用航天计划,其中哥达德中心(GSFC)管理 NASA 天基网(SN)(包括空间部分和 地面部分)和地基网(GN),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管理 NASA 深空网(DSN)。 国防部的军方航天测控资源主要为美国空军司令部负责管理的空间卫星控制网 (AFSCN),以及全球定位卫星系统(GPS)及其运行控制中心。美国国家海洋和大 气局(NOAA)拥有管理其所属卫星的测控中心和两个测控站,负责卫星的数据接 收和指令控制。此外有一些商业机构在很小的市场范围内提供航天测控服务,更多 的商业测控行为则依赖于与 NASA 之间的商业合同,包括一些大学。此外美国也与
表 3 测控设备参数
地面站
SGSNASA(挪
威) 属 KAST
天线 口径
11.3 m
11.3 m
13m
11.3m 天线 系统
11.3
(WFF)
m
LEO-T (WFF)
5m
TOTS (WFF)8mຫໍສະໝຸດ 9m 天线系 统(WFF)
9m
MGS (南极洲)
10m
LEO-T (阿拉斯加)
5m
TOTS (阿拉斯 8m
地基网 地基天线网 近地轨道 地球同步轨道 轨道器、亚轨道器、航天飞机
布站主要考虑为极轨支持和发射支持 X 波段高速数传服务 X、S、L 波段和 VHF 通信服务 NASA 的全球网和合同地面站 需要时在适当位置附加的合同商业站
2.1 NASA 天基网
美国天基网有两个主要部分:白沙综合站(WSC)和地球同步轨道跟踪与数据
图 3 美国 NASA 地基航天测控网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演化,NASA 地基测控网主要面临四大类的挑战。首先为性 能挑战,表现在测控设备老龄化带来服务性能的风险,任务需求驱动导致接口和硬 件的非标准化限制了网络之间的互操作,有限的经费投入使得升级或建设新系统受 到限制;其次为成本挑战,突出体现在老龄化系统、非单一系统,手动扩展的系统, 针对任务建设的专用设备和那些相对使用率低的系统;三为未来用户需求的矛盾, 包括短期内少数用户会使得 S 频段任务大量增加,对地观测任务的 X 频段需求,其 它中期高速数据任务计划使用其它网和未来空间操作发展趋势对地面网的影响;最 后为高覆盖的急剧增加,主要为希望尽快实现空间资源与用户的端到端通信(共同
中继卫星(TDRS)星座。
天基网由 GSFC 的任务服务计划部(MSP)管理,包括空间部分和地面部分。 空间部分即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TDRS)星座,分成最初的基本 TDRS 计划(TDRS
2
2010 年第二十三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 F1 至 F6)、TDRS 替换计划(TDRS F7)和后续计划(TDRS H,I,J,即 TDRS F8F10)。地面部分包括白沙综合站(WSC),双边测距转发系统(BRTS)、梅里特岛 发射区(MILA)的 TDRSS 中继站和数据服务管理中心(DSMC)。其中 WSC、BRTS 和 MILA 中继站均为 SN 专用,但 DSMC 与 NASA 地基网 GN 共享。WSC 和 TDRS 星座也组成众所周知的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
NASA 还通过签订合同的商业地面站支持 NASA 任务,如图 3 所示。这些测站 包括阿拉斯加的阿拉斯加卫星设备(ASF);阿拉斯加的 Honeywell 公司的 DataLynxTM 站;挪威斯瓦尔巴的 Kongsberg 卫星服务(KSAT);阿拉斯加、夏威夷和澳大利亚的 全球航天测控网(USN)和智利圣地亚哥的智利大学(UdC)。
图 1 SN 和 GN 参考结构
表 1 NASA 天基网与地基网的分工
用户 类型
服务 特征
系统 特征
天基网 天基数据中继系统 近地轨道 轨道器、亚轨道器、发射、航天飞机、 国际空间站 陆基和海基任务 提供低用户连续轨道覆盖 S 波段、Ku 波段和 Ka 波段通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