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曼效应(含思考题答案)

合集下载

塞曼效应 (6)

塞曼效应 (6)

塞曼效应目录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数据处理思考题原始数据实验目的(回目录)通过观察并拍摄Hg (546.1nm )谱线在磁场中的分裂情况,测量其裂距并计算荷质比m e等式两边同除以c ,可将式表示为波数差的形式B mc eg M g M πσ4)(1122-=∆令mc eBL π4=,则L g M g M )(1122-=∆σL 称为洛伦兹单位,117.46--⋅⨯=T m B L2. 实验方法则d 22λλ=∆用波数差表示d 21=∆σii. 分辨本领定义λλ∆为光谱仪的分辨本领,对于F-P 标准具,分辨本领KN=∆λλN 依赖于平板内表面反射膜的反射率R ,RN =π⎪⎪⎭⎫⎝⎛--=∆-2212222K K a b D D D D d λλ 波数差⎪⎪⎭⎫⎝⎛--=∆-2212221KK ab D D D D d σc) 用塞曼分裂计算荷质比m e对于正常塞曼效应,分裂的波数差为mc eB L πσ4==∆代入测量波数差公式得至铅垂时为σ成分,水平是为π成分。

实验时,调至水平时,观察到中间3条亮线,说明为π成分。

调至铅垂时,观察到只剩6条亮线,中间3条消失。

3. 用5mm 的F-P 标准具观察Hg546.1nm 谱线的塞曼分裂光谱重叠现象a)测量值思考题(回目录)1.如何鉴别F-P标准具的两反射面是否严格平行,如发现不平行应该如何调节?例如,当眼睛向某方向移动,观察到干涉纹从中心冒出来,应如何调节?答:实际观察时,当眼睛上下左右移动时候,圆环无吞吐现象。

操作时应注意,由d=sinθkλ,d越大级次越高。

一次向某方向眼睛移动时,若吐出圆环,说明该方向上的d较大,则应拧紧相应的螺钉。

2.已知标准具间隔圈厚度d=5mm,该标准具的自由光谱范围是多。

1-2塞曼效应

1-2塞曼效应

塞 曼 效 应赵旭1896年塞曼(Zeeman)发现当光源放在足够强的磁场中时,原来的一条光谱线分裂成几条光谱线,分裂的谱线成分是偏振的,分裂的条数随能级的类别而不同。

后人称此现象为塞曼效应。

早年把那些谱线分裂为三条,而裂距按波数计算正好等于一个洛伦兹单位的现象叫做正常塞曼效应(洛伦兹单位mc eB L π4/=)。

正常塞曼效应用经典理论就能给予解释。

实际上大多数谱线的塞曼分裂不是正常塞曼分裂,分裂的谱线多于三条,谱线的裂距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一个洛伦兹单位,人们称这类现象为反常塞曼效应。

反常塞曼效应只有用量子理论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

塞曼效应的发现,为直接证明空间量子化提供了实验依据,对推动量子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直到今日,塞曼效应仍是研究原子能级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 实验目的1. 掌握观测塞曼效应的实验方法。

2. 观察汞原子546.1nm 谱线的分裂现象以及它们偏振状态。

3. 由塞曼裂距计算电子的荷质比。

二、实验原理原子中的电子由于作轨道运动产生轨道磁矩,电子还具有自旋运动产生自旋磁矩,根据量子力学的结果,电子的轨道角动量L P 和轨道磁矩L μ以及自旋角动量S P 和自旋磁矩S μ在数值上有下列关系:L L P mce2=μ )1(+=L L P L(1) S S P mce=μ )1(+=S S P S 式中m e ,分别表示电子电荷和电子质量;S L ,分别表示轨道量子数和自旋量子数。

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合成原子的总角动量J P ,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合成原子的总磁矩μ,由于μ绕J P 运动只有μ在J P 方向的投影J μ对外平均效果不为零,可以得到J μ与J P 数值上的关系为:J J P meg2=μ (2) )1(2)1()1()1(1++++-++=J J S S L L J J g式中g 叫做朗德(Lande)因子,它表征原子的总磁矩与总角动量的关系,而且决定了能级在磁场中分裂的大小。

实验58 塞曼效应.

实验58 塞曼效应.

实验58 塞曼效应1896年塞曼(Pieter Zeeman 1865—1943荷兰物理学家发现把光源置于足够强的磁场中时,光源发出的每一条谱线都分裂为若干条偏振化谱线,分裂的条数随能级类别不同而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塞曼效应。

早年把那些谱线分裂为三条,而裂距按波束计算正好等于一个洛仑兹单位的现象叫做正常塞曼效应(洛仑兹单位L=eB/4πmc 。

正常塞曼效应用经典理论就能给予解释。

实际上大多数物质的谱线在磁场中分裂的谱线多于三条,谱线的裂距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一个洛仑兹单位,人们称这类现象为反常塞曼效应。

反常塞曼效应只有用量子理论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

从塞曼效应得实验结果中可以得到有关能级分裂的数据,即由能级分裂的个数可以知道能级的J 值,由能级的裂距可以知道g 因子。

塞曼效应证实了原子具有磁矩与空间取向量子化,有力地支持了光的电磁理论,至今仍然是考察原子结构的最有效的方法,并且该效应在现代激光技术中也有着重要应用。

【实验目的】1.掌握法布里-珀罗标准具的原理及使用,CCD 摄像器件在图像传感中的应用。

2.通过对Hg 546.1nm 光谱线的塞曼效应的研究,观察磁场对谱线的影响。

3.掌握塞曼效应理论,测定电子的荷质比。

【实验仪器】WPZ —Ⅲ型塞曼效应仪【实验原理】电子自旋和轨道运动使原子具有一定的磁矩。

在外磁场中,原子磁矩与磁场相互作用,使原子系统附加了磁作用能ΔE 。

又由于电子轨道和自旋的空间量子化。

这种磁相互作用能只能取有限个分立的值,此时原子系统的总能量为:004gE E E ehE M B mπ=+∆=+ (1 式中E 0为未加磁场时的能量,M 为磁量子数,B 为外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e 为电子电量,m 为电子质量,h 为普朗克常数,g 为朗德因子。

朗德因子的值与原子能级的总角动量J 、自旋量子数S 和轨道量子数L 有关,在L -S 耦合情况下:1(1(1(12(1g J J S S L L J J =++++--+ (2由于J 一定时,M =J ,J -1,…-J 。

实验-塞曼效应

实验-塞曼效应

实验三 塞曼效应实验目的:1.观察汞5461埃光谱线的塞曼效应,并测量它分裂的波长差。

2.测定电子的荷质比e/m 值。

实验原理:当光源置于外磁场中,光源发出的每一条光谱线都将分裂成几条波长相差很小的偏振化分谱线,这一现象称为塞曼效应。

设原子某一能级的能量为E 0,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外磁场的作用下,原子将获得附加的能量∆E :∆E=Mg B μ BM 为磁量子。

M=J,J-1,…..,-J,共有(2J+1)个值。

因此,原来的一个能级将分裂成(2J+1)个子能级。

子能级的间隔相等,并正比于B 和朗德因子g ,对于L-S 耦合的情况:g=1+)1(2)1()1()1(++-+++J J L L S S J J式中B μ为玻尔磁子,B μ=mheπ4。

设频率为υ的光谱线是由原子的上能级E 2跃迁到下能级E 1所产生(h υ= E 2- E 1),在外磁场的作用下,上下两能级各获得附加能量∆E 2,∆E 1,因此,每个能级各分裂成(2J 2+1)个和(2J 1+1)个子能级。

这样,上下两个子能级之间的跃迁,将发出频率为υ'的谱线,并有h υ'=(E 2+∆E 2)-( E 1+∆E 1)= (E 2- E 1)+(∆E2-∆E 1)= h υ+(M 2g 2- M 1g 1)B μ B分裂后的谱线与原谱线的频率差将为∆υ=(M 2g 2- M 1g 1)B μB/hc=(M 2g 2- M 1g 1)L其中L=B μB/hc=4.67*105-B(cm 1-)L 称为洛仑兹单位,正是正常塞曼效应所分裂的裂距。

在能级跃迁时,磁量子数受到选择性定则和偏振定则所限制。

1.选择性定则:∆M =M 2- M 1=0(当∆J=0 M 1=0 M 2=0 被禁止) ∆M=±1说明:1.K 为光传播方向矢量,H 为外磁场方向。

2. π成分表示光波的电矢量E 平行于B ,σ成分表示E 垂直于B.3.在光学中,如果光线对于观察者迎面而来,这时电矢量若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我们称之为左旋圆偏振光;若逆时针方向旋转,则称之为右旋圆偏振光。

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1896年,荷兰物理学家塞曼(P.Zeeman )在实验中发现,当光源放在足够强的磁场中时,原来的一条光谱线会分裂成几条光谱线,分裂的条数随能级类别的不同而不同,且分裂的谱线是偏振光。

这种效应被称为塞曼效应。

需要首先指出的是,由于实验先后以及实验条件的缘故,我们把分裂成三条谱线,裂距按波数计算正好等于一个洛伦兹单位的现象叫做正常塞曼效应(洛伦兹单位mc eB L π4=)。

而实际上大多数谱线的塞曼分裂谱线多于三条,谱线的裂距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一个洛伦兹单位,人们称这类现象为反常塞曼效应。

反常塞曼效应是电子自旋假设的有力证据之一。

通过进一步研究塞曼效应,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有关能级分裂的数据,如通过能级分裂的条数可以知道能级的J 值;通过能级的裂距可以知道g 因子。

塞曼效应至今仍然是研究原子能级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它可以精确测定电子的荷质比。

一、实验目的1、 学习观察塞曼效应的方法观察汞灯发出谱线的塞曼分裂;2、 观察分裂谱线的偏振情况以及裂距与磁场强度的关系;3、 利用塞曼分裂的裂距,计算电子的荷质比e m e 数值。

二、实验原理1、谱线在磁场中的能级分裂设原子在无外磁场时的某个能级的能量为0E ,相应的总角动量量子数、轨道量子数、自旋量子数分别为S L J 、、。

当原子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外磁场中时,这一原子能级将分裂为12+J 层。

各层能量为B Mg E E B μ+=0 (1)其中M 为磁量子数,它的取值为J ,1-J ,...,J -共12+J 个;g 为朗德因子;B μ为玻尔磁矩(mhcB πμ4=);B 为磁感应强度。

对于S L -耦合 )()()()(121111++++-++=J J S S L L J J g (2)假设在无外磁场时,光源某条光谱线的波数为)(010201~E E hc-=γ (3)式中 h 为普朗克常数;c 为光速。

而当光源处于外磁场中时,这条光谱线就会分裂成为若干条分线,每条分线波数为别为hc B g M g M E E hcBμγγγγγ)()(112201200~1~~~~-+=∆-∆+=∆+=L g M g M )(11220~-+=γ 所以,分裂后谱线与原谱线的频率差(波数形式)为mcBe g M g M L g M g M πγγγ4~~~112211220)()(-=-=-=∆ (4) 式中脚标1、2分别表示原子跃迁后和跃迁前所处在的能级,L 为洛伦兹单位(B L 7.46=),外磁场的单位为T (特斯拉),波数L 的单位为 []11--特斯拉米。

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塞曼效应实验室物理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实验,早在1896年,塞曼发现把产生光谱的光源置于足够强的磁场中,磁场作用于发光体,使其光谱发生变化,一条谱线分裂成几条偏振化的谱线,这种现象称为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的实验证实了原子具有磁矩和空间取向的量子化,并得到罗仑兹理论的解释。

1902年,塞曼因为这一发现与罗仑兹共享诺贝尔物理学奖。

至今,塞曼效应仍然是研究原子内部能级结构的重要方法。

【实验目的】1.掌握塞曼效应理论,测量电子的荷质比。

2.学习光路的调节和掌握法布里-珀罗标准具的原理及使用。

3. 了解CCD器件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器材】F-P标准具,CCD,电脑,电磁铁,电源,透镜,偏振片,滤波片,低压汞灯,导轨等【实验原理】在外磁场作用下,光源所发射的一条光谱线被分裂成多条光谱线的现象称为塞曼(Zeeman)效应。

塞曼效应证实原子具有磁矩,而且其空间取向是量子化的。

在磁场中,原子磁矩受到磁场作用,图1使原子在原来能级上获得一附加能量。

由于原子磁矩在磁场中的不同取向而获得的不同附加能量,使得原来一个能级裂成为能量不同的几个子能级。

在原子发光过程中,原来两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一条光谱线,由于上、下能级分裂成几个能级。

因此,由光源发出的一条光谱线也会分裂成若干成份。

根据理论推导,在磁场中原子附加的能量△E的表达式如下:由汞光源发出的546.1nm光谱线在外磁场作用下产生了跃迁,如图1,而原子发光必须遵从△M=0或±1的选择定则(△M表示光谱线由于能级跃迁而产生的磁量子数的差值),而且选择定则与光的偏振有关,光的偏振状态又与观察角度有关。

垂直于磁场时为线偏振光,而平行于磁场时则是圆偏振光。

因此,当我们分别从垂直于磁场方向(横向)和平行于磁场方向(纵向)观察时,所得结果如表1中所列。

表1由图1中我们可看到,由于选择定则的限制,只允许9种跃迁存在,从横向角度观察,原546.1nm光谱线将分裂成9条彼此靠近的光谱线,如图2所示,其中包括3条π分量线(中心3条)和6条σ分量线。

塞曼效应(含思考题答案)

塞曼效应(含思考题答案)

塞曼效应(含思考题答案)课程:专业班号:姓名:学号:同组者:塞曼效应一、实验目的1、学习观察塞曼效应的方法观察汞灯发出谱线的塞曼分裂;2、观察分裂谱线的偏振情况以及裂距与磁场强度的关系;3、利用塞曼分裂的裂距,计算电子的荷质比e m e 数值。

二、实验原理1、谱线在磁场中的能级分裂设原子在无外磁场时的某个能级的能量为0E ,相应的总角动量量子数、轨道量子数、自旋量子数分别为S L J 、、。

当原子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外磁场中时,这一原子能级将分裂为12+J 层。

各层能量为B Mg E E B μ+=0 (1)其中M 为磁量子数,它的取值为J ,1-J ,...,J -共12+J 个;g 为朗德因子;B μ为玻尔磁矩(mhcB πμ4=);B 为磁感应强度。

对于S L -耦合)()()()(121111++++-++=J J S S L L J J g (2)假设在无外磁场时,光源某条光谱线的波数为)(010201~E E hc-=γ (3)式中 h 为普朗克常数;c 为光速。

而当光源处于外磁场中时,这条光谱线就会分裂成为若干条分线,每条分线波数为别为hc B g M g M E E hcB μγγγγγ)()(112201200~1~~~~-+=?-?+=?+= L g M g M )(11220~-+=γ 所以,分裂后谱线与原谱线的频率差(波数形式)为mcBe g M g M L g M g M πγγγ4~~~112211220)()(-=-=-=? (4)式中脚标1、2分别表示原子跃迁后和跃迁前所处在的能级,L 为洛伦兹单位(B L 7.46=),外磁场的单位为T (特斯拉),波数L 的单位为[]11--特斯拉米。

12M M 、的选择定则是:0=?M 时为π 成分,是振动方向平行于磁场的线偏振光,只能在垂直于磁场的方向上才能观察到,在平行于磁场方向上观察不到,但当0=?J 时,0012==M M ,到的跃迁被禁止;1±=?M 时,为σ成分,垂直于磁场观察时为振动垂直于磁场的线偏振光,沿磁场正方向观察时,1+=?M 为右旋偏振光, 1-=?M 为左旋偏振光。

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

嘉应学院物理系普通物理实验学生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塞曼效应实验地点:工A303班级: 071姓名:陈建生座号: 55号实验时间:2010年4月7日一、实验目的:1.利用高分辨光谱仪(如法布里-玻罗标准具或大型光栅摄谱仪等分光设备)观察和拍摄汞灯谱线5461埃的塞曼效应,并测量它的波长差。

2. 利用光谱学的方法,测定电子的荷质比的值。

二、实验仪器和用具:高分辨率的分光仪器法布利-珀罗标准具三、实验原理:设原子某一能级的能量为E ,在外磁场B 的作用下,原子将获得附加能量ΔE : B M =∆E B μg , (1.5.1)式中波尔磁子)4/(m he πμ=B (e 为电子电荷,m 为电子质量),磁量子数M=J ,J-1,…,-J ,共有2J+1个值(即原来的一个能级将分裂为2J+1个子能级),g 为朗德因子。

对于L-S 耦合的情况)1(2)1()1()1(1++++-++=J J S S L L J J g 。

(1.5.2)从式中(1.5.1)可以看出,原子的某一能级在外磁场作用下将会分裂为(2J+1)个子能级,而能级之间的间隔为B B μg 。

由式(1.5.2)可知,g 因子随量子态不同而不同。

因而不同能级分裂的子能级间隔也不同。

设频率为v 的谱线是由原子的上级E 2跃迁到下能级E 1所产生的,则12E -E =νh 。

在磁场中能级2E 和1E 分别分裂为(122+J )和(121+J )个子能级,附加的能量分别为2∆E 和1∆E ,新谱线频率为'ν,则)()(1122'∆E +E -∆E +E =νh 。

分裂后的谱线与原谱线的频率差为)4/()(/)(112212'm eB g g h πνννM -M =∆E -∆E =-=∆。

用波数差来表示,则L g M g M mc eB g M g M )()4/()(~11221122-=-=∆πν, (1.5.3) 上式的)4/(mc eB L π==0.467B,称洛伦兹单位。

塞满效应

塞满效应

塞曼效应【实验目的】1、观测塞曼效应,把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进行比较。

2、学习测量塞曼效应的实验方法。

3、测量在磁场中谱线裂距并计算荷质比。

【实验原理】1、谱线在磁场中的塞曼分裂原子中电子的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合成原子的总磁矩。

总磁矩在磁场中将受到力矩的作用而绕磁场方向旋进。

旋进所引起的附加能量为其中M为磁量子数,为波尔磁子,B为磁感应强度,g是朗德因子。

朗德因子表征原子的总磁矩和总角动量的关系,定义为其中L为总轨道角动量量子数,S为总自旋角动量量子数,J为总角动量量子数。

无外磁场时,能级E1和E2之间的跃迁产生频率为ν的光,即。

而在磁场中,能级E1和E2都发生分裂,一条光谱线将变为几条光谱线。

如果是分裂为三条,称为正常塞曼效应,多于三条的称为反常塞曼效应。

新谱线的频率ν´与能级的关系为分裂后谱线与原谱线的频率差为以汞的546.1 nm绿光谱线为例,说明谱线的分裂情况。

该谱线是从(6S7S)3S1到(6S6P)3P2能级跃迁产生的。

在外磁场作用下能级的分裂如图1所示。

图1 Hg绿谱线塞曼分裂图2、观测塞曼分裂的方法用F-P标准具测量塞曼分裂谱线波长差应用F-P标准具测量各分裂谱线的波长或波长差,是通过测量干涉环的直径来实现的,用透镜把F-P标准具的于涉圆环成像在焦平面上,出射角为θ的圆环直径D与透镜焦距f间满足关系:对于近中心的圆环,θ很小,,由上式可推得,同一波长λ的相邻k和k-l级圆环直径的平方差为可见⊿D2是与干涉级次无关的常数。

设波长λa和λb的第k级干涉圆环的直径分别为Da和Db,根据上两式得波长差为用波数表示用F-P标准具观测塞曼分裂,计算荷质比根据(3-3-7)式,对于正常塞曼效应分裂的波数差为【实验仪器】观察和测量塞曼效应的实验仪器有直读式和CCD式两种,两者在基本结构上一致,只是在观察与读数装置上有所差别,前者使用读数显微镜,后者使用CCD摄像机与计算机配套。

相比较而言,后者使用更为方便,因此作为我们的主要介绍内容。

塞曼效应(含思考题答案)

塞曼效应(含思考题答案)

课程:专业班号: 姓名: 学号: 同组者:塞曼效应一、实验目得1、学习观察塞曼效应得方法观察汞灯发出谱线得塞曼分裂;2、观察分裂谱线得偏振情况以及裂距与磁场强度得关系;3、 利用塞曼分裂得裂距,计算电子得荷质比e m e 数值。

二、实验原理1、谱线在磁场中得能级分裂设原子在无外磁场时得某个能级得能量为0E ,相应得总角动量量子数、轨道量子数、自旋量子数分别为S L J 、、。

当原子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 得外磁场中时,这一原子能级将分裂为12+J 层。

各层能量为B Mg E E B μ+=0 (1)其中M 为磁量子数,它得取值为J ,1-J ,、、、,J -共12+J 个;g 为朗德因子;B μ为玻尔磁矩(mhcB πμ4=);B 为磁感应强度。

对于S L -耦合 )()()()(121111++++-++=J J S S L L J J g (2)假设在无外磁场时,光源某条光谱线得波数为)(010201~E E hc-=γ (3)式中 h 为普朗克常数;c 为光速。

而当光源处于外磁场中时,这条光谱线就会分裂成为若干条分线,每条分线波数为别为hc B g M g M E E hcB μγγγγγ)()(112201200~1~~~~-+=∆-∆+=∆+= L g M g M )(11220~-+=γ 所以,分裂后谱线与原谱线得频率差(波数形式)为mcBe g M g M L g M g M πγγγ4~~~112211220)()(-=-=-=∆ (4) 式中脚标1、2分别表示原子跃迁后与跃迁前所处在得能级,L 为洛伦兹单位(B L 7.46=),外磁场得单位为T (特斯拉),波数L 得单位为 []11--特斯拉米。

12M M 、得选择定则就是:0=∆M 时为π 成分,就是振动方向平行于磁场得线偏振光,只能在垂直于磁场得方向上才能观察到,在平行于磁场方向上观察不到,但当0=∆J 时,0012==M M ,到得跃迁被禁止;1±=∆M 时,为σ成分,垂直于磁场观察时为振动垂直于磁场得线偏振光,沿磁场正方向观察时,1+=∆M 为右旋偏振光, 1-=∆M 为左旋偏振光。

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凌朋 PB05210356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并拍摄Hg (546.1nm )谱线在磁场中的分裂情况,研究塞曼分裂谱的特征。

学习应用塞曼效应测量电子的荷质比,和研究原子能级结构的方法。

实验原理:1、谱线在磁场中的能级分裂旋进所引起的附加能量为B Mg E B μ=∆ 其中M 为磁量子数,μB 为玻尔磁子,B 为磁感应强度,g 是朗德因子。

M 只能取角动量量子数J 的奇数倍,即M=(2J+1)故而在磁场的作用下,原来的一个能级会分裂成(2J+1)个能级,相应的,附加能量也就有(2J+1)种状态了,再通过12E E hv -=,观察不同的谱线即可验证能级的变化。

2、引用塞曼跃迁的选择定则:0=∆M ,为π成分,是振动方向平行于磁场的线偏振光,只在垂直于磁场的方向上才能观察到,平行于磁场的方向上观察不到,但当0=∆J 时,02=M 到01=M 的跃迁被禁止;1±=∆M ,为σ成分,垂直于磁场观察时为振动垂直于磁场的线偏振光,沿磁场正向观察时,1+=∆M 为右旋圆偏振光,1-=∆M 为左旋圆偏振光。

3、Hg 的3S 1能级有-1、0、1三种磁量子态,3P 2能级有-2、-1、0、1、2五种磁量子态,根据塞曼跃迁效应,可以产生9条谱线,其中各有三条对应着π成分、右旋圆偏振光的σ成分以及左旋圆偏振光的σ成分。

4、法布里-帕罗模具根据多光束干涉原理有公式λθm nt m r =cos 2其中,n 为介质中的折射率,由于实验条件一般为在空气中,所以n=1.00028,取n=1;t 为F-P 的厚度,m r θ为模具内第m 级亮纹的折射角。

由上述公式易知,当从中心吐出条纹时,表明中心的干涉条纹级数m 变大,故而模具的厚度t 变大。

由))(1(cos 2λλd m nt m r +-='可得:m d =λλ 在近似情况下,有nt m 2=λ,所以,自由光谱范围nt d 22λλ=。

另由相位差半角值宽度R R F d )1(24-==δ可得,色分辨率RR m d -=1πλλ 实验内容:1、 仪器准备由塞曼效应产生的原理,需要产生光的Hg 光源和磁场,由于需要将波长为546.1nm 的绿光分离出来,需要滤波片,为了观察很小的λ∆,因此选择了相应的F-P 标准具和透镜, 由此组成了如下观测仪器:仔细调节F-P 标准具到最佳分辨状态,即要求两个镀膜面完全平行。

26-塞曼效应02

26-塞曼效应02

109实验二十六 塞 曼 效 应荷兰物理学家塞曼(Pieter Zeeman )用实验发现钠的两根黄色的谱线D 1(5896Å)和D 2(5890Å)在强磁场中被分裂的现象,并且根据谱线分裂的波长差及洛仑兹电磁理论计算出带电粒子的荷质比。

这一比值与几个月前汤姆生(J. J. Thomson )用电磁方法测出的值有相同的数量级1011库仑/千克,实验又一次有力论证了电子的存在。

塞曼为了进一步去解释这种现象,他写信给了洛仑兹(H. A. Lorentz )。

洛仑兹用电磁理论及时地对塞曼发现的效应作出解释。

所以塞曼、洛仑兹获得了1902年诺贝尔物理奖,J ·J ·汤姆生获得1906年诺贝尔物理奖。

塞曼的实验不但有力证实了J ·J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打破了原子不可分裂的观念,使物理学进入微观粒子的研究的新领域;而且还帮助洛仑兹的电磁理论建立。

这个理论把电磁场和物质结构联系起来,是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实验目的】1. 掌握法布里——珀罗标准具和特斯拉测量仪的使用方法。

2. 用塞曼效应测量电子荷质比,并与标准值比较。

【实验原理】 一、塞曼效应描述当光源放在足够强外磁场中时,光源发射的一条光谱线被分裂成多条光谱线的现象称为塞曼效应,塞曼效应说明原子具有磁距,其空间取向是量子化的。

在磁场中,原子磁距受到磁场作用,使原子在原来能级上获得一附加能量,由于磁距在磁场中取向不同,故附加的能量也不同,因而一条光谱分裂成若干成份。

由量子化理论可以证明,原子的磁矩在外场中引起的附加能量为:B m ehMg E e⋅⋅=∆π4 (1) 式中m e 为电子荷质比,h 为普朗克常数,M 为磁量子数,g 为朗德Lande 因子 令 eB m eh πμ4=称为玻尔磁子, 22410274.9m A B ⋅⨯=-μ ,则(1)式为 B Mg E B ⋅=∆μ以低压汞灯为光源,谱线5461Å是从能级13S (6s7s )既迁到25P (6s7s )时产生的,其量子数和朗德因子见表1和表2。

实验一 塞 曼 效 应.9.8

实验一 塞 曼 效 应.9.8

实验一塞曼效应塞曼效应实验是近代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它证实了原子具有磁矩和空间量子化,可由实验结果确定有关原子能级的几个量子数如M,J和g因子的值,有力地证明了电子自旋理论,各高等院校都普遍开设了此实验。

传统的塞曼效应实验手段,例如照相干版法,目镜观测法,CCD摄像头观测法等,都有其难以克服的局限性:面阵CCD(摄像头+图像卡)在观测上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矛盾,但它的空间分辨率较低,幅度分辨率只有1/256(8位量化),因而图像粗糙,实验精度较低,并且操作上还需要定圆心,人为修正等烦锁的操作。

由此,厂家推出了线阵CCD的解决方案,利用分裂圆环的光强分布曲线来显示和测量塞曼效应,甚至可同屏显示分裂前、π光和σ光曲线,不仅物理内涵丰富,也更易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线阵CCD微米级的空间分辨率、12位量化4096级的幅度分辨率,使实验精度大为提高,操作上也无需定圆心,人为修正等处理。

本实验由硬件和软件(祥看说明书)两部分组成。

本套仪器的硬件部分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CCD采集盒、计算机数据采集盒和成像透镜部分。

各部分连接示意图图1如下:图1仪器的硬件部分组成1.CCD采集盒的核心器件是一个数千像元的CCD线阵,它可以将照射在其上的光强信号转化为模拟电信号,实时送往计算机数据采集盒。

每一个CCD线阵具体的指标参数,请详见其CCD 采集盒上的铭牌。

2.计算机数据采集盒将由CCD采集盒送来的光强模拟电信号经12位A/D转换后量化为4096级数字信号,交给ZEEMAN 软件处理。

它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相连。

3.成像透镜部分由遮光罩和成像透镜组成。

前端仪器产生的光信号经过成像透镜会聚,在CCD线阵上产生实像,从而进行光/电变换。

一、实验目的1.掌握塞曼效应理论,确定能级的量子数与朗德因子,绘出跃迁的能级图;2.掌握法布里-珀罗标准具的原理及使用;3.熟练掌握光路的调节:4.了解线阵CCD器件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58 塞曼效应

实验58 塞曼效应

实验58 塞曼效应1896年塞曼(Pieter Zeeman1865—1943荷兰物理学家)发现把光源置于足够强的磁场中时,光源发出的每一条谱线都分裂为若干条偏振化谱线,分裂的条数随能级类别不同而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塞曼效应。

早年把那些谱线分裂为三条,而裂距按波束计算正好等于一个洛仑兹单位的现象叫做正常塞曼效应(洛仑兹单位L=eB/4πmc)。

正常塞曼效应用经典理论就能给予解释。

实际上大多数物质的谱线在磁场中分裂的谱线多于三条,谱线的裂距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一个洛仑兹单位,人们称这类现象为反常塞曼效应。

反常塞曼效应只有用量子理论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

从塞曼效应得实验结果中可以得到有关能级分裂的数据,即由能级分裂的个数可以知道能级的J值,由能级的裂距可以知道g因子。

塞曼效应证实了原子具有磁矩与空间取向量子化,有力地支持了光的电磁理论,至今仍然是考察原子结构的最有效的方法,并且该效应在现代激光技术中也有着重要应用。

【实验目的】1.掌握法布里-珀罗标准具的原理及使用,CCD摄像器件在图像传感中的应用。

2.通过对Hg546.1nm光谱线的塞曼效应的研究,观察磁场对谱线的影响。

3.掌握塞曼效应理论,测定电子的荷质比。

【实验仪器】WPZ—Ⅲ型塞曼效应仪【实验原理】电子自旋和轨道运动使原子具有一定的磁矩。

在外磁场中,原子磁矩与磁场相互作用,使原子系统附加了磁作用能ΔE。

又由于电子轨道和自旋的空间量子化。

这种磁相互作用能只能取有限个分立的值,此时原子系统的总能量为: (1)式中E0为未加磁场时的能量,M为磁量子数,B为外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e为电子电量,m为电子质量,h为普朗克常数,g为朗德因子。

朗德因子的值与原子能级的总角动量J、自旋量子数S和轨道量子数L有关,在L-S耦合情况下: (2)由于J一定时,M=J,J-1,…-J。

所以由式1和2式可知,原子在外磁场中,每个能级都分裂为2J+1个子能级。

相邻子能级的间隔为波尔磁子μB=9.2741×10-24J·T-1。

41在正常塞曼效应中

41在正常塞曼效应中

4.26.如果原子处于2P3/2状态,当将其置于弱外磁场中时 ,其对应能级分裂为 几个? A.3个 B.2个 C.4个 D.5个 4.27.原子态1D2的能级在磁感应强度为的弱外磁场中分裂为多少个子能级? A.3个 B.5个 C.2个 D.4个 4.28.由组态构成的原子态,在外磁场中分裂的子能级总数是 A.10 B.16 C.20 D.40
4.1.在正常塞曼效应中,沿磁场方向观察时,将看到几条光谱线? A. 0条 B. 1条 C.2条 D. 3条 4.2.正常塞曼效应总是对应3条谱线,是因为 A. 每个能级在外磁场中劈裂成三个; B. 不同能级的朗德因子g的大小不同 C. 每个能级在外磁场中劈裂后的间隔相同 D. 因为只有三种跃迁 4.3.对于反常塞曼效应正确的描述应该是: A碱金属原子谱线在磁场中有可能发生反常塞曼效应,也有可能发生正常塞 曼效应 B.氦原子光谱在磁场中只能发生反常塞曼效应 C.反常塞曼效应也可能象正常塞曼效应那样谱线分裂成三条 D.发生反常塞曼效应时,任何方向都可以同时观察到σ 线和π 线 3 3 4.4. 锌原子的第二辅线系中某条谱线 S1 P2 ,在弱磁场中将产生: A.正常塞曼效应 B. 反常塞曼效应 C.帕邢―巴克效应 D. 顺磁共振现象 4.5. 反常塞曼效应的正确解释基于以下哪个事实? A .在磁场作用下,给定的能级分裂成(2+1)个 B.在磁场作用下,选择定则Δ =0,±1不再成立 C.参与形成谱线跃迁的电子不止一个 D.朗德因子g不随能级而变 4.6. 判断H,He,Li,Be, B和C原子的谱线在外加有弱磁场中产生什么塞曼效应?
4.23.如果原子处于2P1/2状态,它的g因子是: A.2/3 B.1/3 C.2 D.1/2 4.24.某原子处于4D1/2态,若将该原子放置于弱磁场中,则原能级: A. 分裂为2个 B. 分裂为9个 C. 不分裂 D. 分裂为4个 4.25.判断处于弱磁场中的下列原子态分裂的子能级数哪个是正确的? A. 4D3/2分裂为2个 B. 1P1 分裂为3个 C. 2F5/2 分裂为7个 D. 1D2 分裂为4个

塞曼效应——精选推荐

塞曼效应——精选推荐

塞曼效应1896年荷兰物理学家塞曼(Pieter Zeeman )发现了将光源放在外磁场中,原来的谱线能分裂成若干条子谱线,而且子谱线成分是偏振的,分裂的条数随跃迁能级的类别而不同。

后人称此现象为“塞曼效应”。

(注:为区别没有磁场作用的光谱线,称磁场作用分裂后的光谱线为子谱线)早年把那些谱线分裂成三条,且裂距(相邻两条子谱线间的波数差)正好等于一个洛伦兹单位(mc eB L π4/~=)的现象叫做正常塞曼效应。

从机制上说,正常塞曼效应是原子内纯电子轨道运动的塞曼效应,用经典理论就能给予解释。

但实际上,大多数物质的谱线在磁场中分裂的子谱线多于3条,子谱线的裂距可大于或小于一个洛伦兹单位,人们称这现象为反常塞曼效应,反常塞曼效应只有用量子理论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

塞曼效应是继“法拉第效应”和“克尔效应”之后第三个用来说明磁场和电场对光能产生影响的例证,从塞曼效应的结果中可以得到有关能级的数据,即由分裂后子谱线的个数可以知道能级的J 值,从子谱线裂距的大小可以知道g 因子。

因此,塞曼效应成为研究能级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

由于塞曼效应在物理学上的重大意义,塞曼和他的导师洛伦兹荣获了19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一 实验目的1. 学习观察塞曼效应的实验方法;2. 观察Hg 灯的546.1 nm 光谱线在外磁场作用下的塞曼分裂结果(分裂后子谱线的个数、子谱线间距、子谱线的相对强度、子谱线的偏振态);3. 由塞曼裂距计算电子的荷质比m e /。

二 实验原理1. 原子的总磁矩与总角动量严格说来,原子的总磁矩由电子磁矩和核磁矩两部分组成,但由于后者比前者小三个数量级以上,所以暂时只考虑电子磁矩这一部分。

原子中的电子由于作轨道运动产生轨道磁矩,电子还具有自旋运动产生自旋磁矩。

根据量子力学的结果,电子的轨道角动量L P 和轨道磁矩L μ以及自旋角动量S P 和自旋磁矩S μ在数值上有下列关系:L L P m e 2=μ, π2)1(h L L P L +=, S S P me =μ, π2)1(h S S P S += 式中m e ,分别表示电子电荷和电子质量;S L ,分别表示轨道量子数和自旋量子数。

近代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近代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近代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一、夫兰克—赫兹实验 1解释曲线I p -V G2形成的原因答;充汞的夫兰克-赫兹管,其阴极K 被灯丝H 加热,发射电子。

电子在K 和栅极G 之间被加速电压KG U 加速而获得能量,并与汞原子碰撞,栅极与板极A 之间加反向拒斥电压GA U ,只有穿过栅极后仍有较大动能的电子,才能克服拒斥电场作用,到达板极形成板流A I 。

2实验中,取不同的减速电压V p 时,曲线I p -V G2应有何变化为什么答;减速电压增大时,在相同的条件下到达极板的电子所需的动能就越大,一些在较小的拒斥电压下能到达极板的电子在拒斥电压升高后就不能到达极板了。

总的来说到达极板的电子数减小,因此极板电流减小。

3实验中,取不同的灯丝电压V f 时,曲线I p -V G2应有何变化为什么答;灯丝电压变大导致灯丝实际功率变大,灯丝的温度升高,从而在其他参数不变得情况下,单位时间到达极板的电子数增加,从而极板电流增大。

灯丝电压不能过高或过低。

因为灯丝电压的高低,确定了阴极的工作温度,按照热电子发射的规律,影响阴极热电子的发射能力。

灯丝电位低,阴极的发射电子的能力减小,使得在碰撞区与汞原子相碰撞的电子减少,从而使板极A 所检测到的电流减小,给检测带来困难,从而致使A GK I U 曲线的分辨率下降;灯丝电压高,按照上面的分析,灯丝电压的提高能提高电流的分辨率。

但灯丝电压高, 致使阴极的热电子发射能力增加,同时电子的初速增大,引起逃逸电子增多,相邻峰、谷值的差值却减小了。

二、塞曼效应1、什么叫塞曼效应,磁场为何可使谱线分裂答;若光源放在足够强的磁场中时,原来的一条光谱线分裂成几条光谱线,分裂的谱线成分是偏振的,分裂的条数随能级的类别而不同。

后人称此现象为塞曼效应。

原子中电子的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合成为原子的总磁矩。

总磁矩在磁场中受到力矩的作用而绕磁场方向旋进从而可以使谱线分离2、叙述各光学器件在实验中各起什么作用答;略3、如何判断F-P标准具已调好答;实验时当眼睛上下左右移动时候,圆环无吞吐现象时说明F-P 标准具的两反射面平行了。

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Zeeman Effect)实验目的:1. 观察塞曼效应现象:在磁场作用下,光源出发的每一光线都能被分裂成偏振花的几条光线。

2. 测量电子的核质比(kgcme 111076.1⨯=)实验仪器:1 电磁系统:电磁铁,笔汞灯,供电箱2.光学系统:聚光透镜,法布里—珀罗标准具,偏振片,直读式望远镜3.导轨4.特斯拉计实验原理:塞曼效应是继法拉第1845年发现旋光效应,克尔1875年发现电克效应和1876年发现克尔磁光效应之后,由荷兰物理学家塞曼于1896年发现的又一个磁光效应。

法拉第旋光效应和克尔效应的发现在当时引起了众多物理学家的兴趣。

1862年法拉第出于“磁力和光波彼此有联系”的信念,曾试图探测磁场对钠黄光的作用,但因仪器精度欠佳未果。

塞曼在法拉第的信念的激励下,经过多次的失败,最后用当时分辨本领最高的罗兰凹面光栅和强大的电磁铁,终于在1896年发现了钠黄线在磁场中变宽的现象,后来又观察到了镉蓝线在磁场中的分裂。

塞曼在洛仑兹的指点和洛仑兹经典电子论的指导下,解释了正常塞曼效应和分裂后的谱线的偏振特性,并且估算出的电子的荷质比与几个月后汤姆逊从阴极射线得到的电子荷质比相同。

塞曼效应不仅证实了洛仑兹电子论的准确性,而且为汤姆逊发现电子提供了证据。

也证实了原子具有磁矩并且空间取向是量子化的。

1902年洛仑兹和塞曼因此而共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原子的总磁矩与总角动量矩的关系原子中的电子由于做轨道运动和自旋运动,它们有轨道角动量L P 轨道磁矩L μ及自旋角动量s P 和自旋磁矩s μ。

它们的关系为:式中 L,S 分别表示轨道量子数和自旋量子数, e ,m 分别为电子的电荷和质量,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合成原子的总磁矩。

总磁矩在磁场中将受到力矩作用而绕磁场方向旋进。

旋进引起的附加能量为B Mg B meh MgE B μπ==∆4 (8—1)式中meh B πμ4=称为波尔磁子,M 是磁量子数,g 是朗德因子,B 是外磁场,对S L —耦合)1(2)1 ()1()1(1++ ++-++=JJS SLLJJg(8—2)图1-5-1电子磁矩与角动量关系它表征了原子的总磁矩与总角动量的关系,而且决定了能级在磁场中分裂的大小。

光学基础实验思考题及答案

光学基础实验思考题及答案

1 图片细节模糊如何用空间滤波加以改善光点离谱面中心的距离是标志面上该频率成分的高低离中心远的点代表物面上的高频成分反映物的细节成分。

靠近中心的点代表物面的低频成分反映物的粗轮廓中心亮点是零级衍射即零频它不包含任何物的信息所以反映在像面上呈现均匀光斑而不能成像。

如果使离谱面中心的距离远的光点即代表物面上的高频成分的光点透过狭缝则可使细节比较模糊的照片变的较清晰。

2 物理实验全息照相中的参考光和物光的光程差为什么要相等?为什么不能用白光拍摄?全息照相记录的是参考光和物光的干涉条纹,显然只有两者的光程相近时,才会发生干涉。

全息照相一般用激光,单色光,饱和度好,也有用白光拍摄的,那样拍出来的照片在日光下就能看出立体的影像,但是那种拍摄有比较高的要求。

激光拍摄在原光路中就能看出立体影像。

椭圆偏振仪测量薄膜厚度和折射率1.什么是用椭圆偏振仪测量薄膜厚度的基本思路?一束自然光经起偏器变成线偏振光,再经1/4波片,使它变成椭圆偏振光入射在待测的膜面上。

反射时,光的偏振状态将发生变化。

根据偏振光在反射前后的偏振状态变化,包括振幅和相位的变化,便可以确定样品表面的许多光学特性,可以推算出待测膜面的某些光学参数(如膜厚和折射率)。

2.什么是线偏振光?什么是椭圆偏振光?什么是圆偏振光?什么是四分之一波片?什么是二分之一波片?什么是布儒斯特角?⑴线偏振光,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只包含一种振动,其振动方向始终保持在同一平面内,这种光称为线偏振光(或平面偏振光)。

⑵椭圆偏振光,在光的传播过程中,空间每个点的电矢量均以光线为轴作旋转运动,且电矢量端点描出一个椭圆轨迹,这种光称为椭圆偏振光。

迎着光线方向看,凡电矢量顺时针旋转的称右旋椭圆偏振光,凡逆时针旋转的称左旋椭圆偏振光。

椭圆偏振光中的旋转电矢量是由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互相垂直、有固定相位差的电矢量振动合成的结果(见波片)。

⑶圆偏振光,旋转电矢量端点描出圆轨迹的光称圆偏振光,是椭圆偏振光的特殊情形。

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

数倍是产生干涉极大值:
2ℎ������������������������ = ������������
(四)
K 为整数,称为干涉序。由于标准具的间距是固定的,在波长������不变的条件下,不同的
干涉序 k 对应于不同的������。在扩展光源照明下,F-P 标准具产生等斜干涉,他的干涉条纹
是一组同心圆环
本实验由赛曼效应光学系统、CCD 摄像系统、图像卡和微机组合而成。由于采用了 CCD
摄像头和图像采集卡,使得塞曼效应干涉图样既可在监视器屏幕上显示,有可以通过图
像卡进入微机,在显示器上显示图像,通过塞曼效应辅助分析软件,可以从屏幕上测量
干涉条纹半径,进而求出电子荷质比(e/m)和实验误差。 实验仪器如图七所示。
对于同一波长,相邻两序������和������ − 1花纹的直径平方差用Δ������2表示,得:
������2
=
������������−12

������������ 2
=
4������2������ ℎ
可见,Δ������2是与干涉序������无关的常数。
对同一序不同波长λ������和λ������的波长差关系(参看图六)为:
图五、入射角θ与干涉环直径的关系
2ℎ
[1

1 8
������������22]
=
������������
(五)
由(五)式可见,干涉序������与花纹的直径平方������2成线性关系,随着花纹直径增大花纹越
来越密。(五)式左边第二项的负号表明直径越大的干涉环其干涉序������越小。而对于同序
的干涉环,直径大,波长小。
和轨道磁矩������������,以及自旋角动量������������和自旋磁矩������������。他们的关系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
专业班号: 姓名: 学号: 同组者:
塞曼效应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观察塞曼效应的方法观察汞灯发出谱线的塞曼分裂;
2、观察分裂谱线的偏振情况以及裂距与磁场强度的关系;
3、 利用塞曼分裂的裂距,计算电子的荷质比e m e 数值。

二、实验原理
1、谱线在磁场中的能级分裂
设原子在无外磁场时的某个能级的能量为0E ,相应的总角动量量子数、轨道量子数、自旋量子数分别为S L J 、、。

当原子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外磁场中时,这一原子能级将分裂为12+J 层。

各层能量为
B Mg E E B μ+=0 (1)
其中M 为磁量子数,它的取值为J ,1-J ,...,J -共12+J 个;g 为朗德因子;B μ为玻尔磁矩(m
hc
B πμ4=
);B 为磁感应强度。

对于S L -耦合 )
()
()()(121111++++-++
=J J S S L L J J g (2)
假设在无外磁场时,光源某条光谱线的波数为
)(010201~E E hc
-=γ (3)
式中 h 为普朗克常数;c 为光速。

而当光源处于外磁场中时,这条光谱线就会分裂成为若干条分线,每条分线波数为别为
hc B g M g M E E hc
B μγγγγγ)()(112201200~1
~~~~-+=∆-∆+=∆+= L g M g M )(1
1220~-+=γ 所以,分裂后谱线与原谱线的频率差(波数形式)为
mc
Be g M g M L g M g M πγγγ4~~~1
12211220)()(-=-=-=∆ (4) 式中脚标1、2分别表示原子跃迁后和跃迁前所处在的能级,L 为洛伦兹单位
(B L 7.46=),外磁场的单位为T (特斯拉),波数L 的单位为 []
1
1--特斯拉
米。

12M M 、的选择定则是:0=∆M 时为π 成分,是振动方向平行于磁场的线偏振光,只能
在垂直于磁场的方向上才能观察到,在平行于磁场方向上观察不到,但当0=∆J 时,
0012==M M ,到的跃迁被禁止;1±=∆M 时,为σ成分,垂直于磁场观察时为振动垂
直于磁场的线偏振光,沿磁场正方向观察时,1+=∆M 为右旋偏振光, 1-=∆M 为左旋偏振光。

若跃迁前后能级的自旋量子数S 都等于零,塞曼分裂发上在单重态间,此时,无磁场时的一条谱线在磁场作用下分裂成三条谱线,其中1+=∆M 对应的仍然是σ态,0
=∆M 对应的是π态,分裂后的谱线与原谱线的波数差mc
eB
L πγ
4~==∆。

这种效应叫做正常塞曼效应。

2. 法布里—珀罗标准具
塞曼分裂的波长差很小,波长和波数的关系为γλλ∆=∆2
,若波长m 7105-⨯=λ的
谱线在T B 1=的磁场中,分裂谱线的波长差约只有m 11
10
-。

因此必须使用高分辨率的仪器
来观察。

本实验采用法布里—珀罗(P F -)标准具。

P F -标准具是由平行放置的两块平面玻璃或石英玻璃板组成,在两板相对的平面上镀有高反射率的薄银膜,为了消除两平板背面反射光的干涉,每块板都作成楔形。

由于两镀膜面平行,若使用扩展光源,则产生等倾干涉条纹。

具有相同入射角的光线在垂直于观察方向的平面上的轨迹是一组同心圆。

若在光路上放置透镜,则在透镜焦平面上得到一组同心圆环图样。

如图2所示,
在透射光束中,相邻光束的 光程差为
ϕcos 2nd =∆ (5)
取1=n
ϕcos 2nd =∆ (6) 产生亮条纹的条件为
λϕK d =cos 2 (7)
式中K 为干涉级次;λ为入射光波长。

我们需要了解标准具的两个特征参量是
1、 自由光谱范围(标准具参数)FSR λ~
∆ 或FSR
γ~∆,同一光源发出的具有微小波长差的单色光1λ和 2λ(21λλ ),入射后将形成各自的圆环系列。

对同一干涉级,波长大的干涉环直径小,所示。

如果1λ和2λ的波长差逐渐加大,使得1λ的第m 级亮环与2λ的第(1-m )级亮环重
合,则有
211cos 2λλθ)(-==m m d (8) P F -标准具等倾干涉图 得出 m
2
12λλλλ=
-=∆ (9)
由于大多数情况下,1cos ≈θ,(8)式变为 1
2λd
m ≈
并带入(9)式,得到
d
22
1λλλ=
∆ d
22
λ≈
(10)
它表明在P F -中,当给定两平面间隔d 后,入射光波长在λλ∆—间所产生的干涉圆环不发生重叠。

2、 分辨本领
定义
λ
λ
∆为光谱仪的分辨本领,对于P F -标准具,它的分辨本领为 KN =∆λ
λ
(11)
K 为干涉级次,N 为精细度,它的物理意义是在相邻两个干涉级之间能分辨的最大条纹数。

N 依赖于平板内表面反射膜的反射率R 。

R
R
N -=
1π (12)
反射率越高,精细度就越高,仪器能分辨开的条纹数就越多。

利用P F -标准具,通过测量干涉环的直径就可以测量各分裂谱线的波长或波长差。

参见图2,出射角为θ的圆环直径D 与透镜焦距f 间的关系为f
D
2tan =θ ,对于近中心的圆环θ很小,可以认为θθθtan sin ≈≈,于是有
22
2
2
81212sin 21cos f
D -=-≈-=θθθ (13)
代入到(7)式中,得
λθK f
D d d =-=)(
22
812cos 2 (14) 由上式可推出同一波长λ相邻两级K 和)(1-K 级圆环直径的平方差为 d
f D D
D K
K λ
222
1
2
4=-=∆- (15)
可以看出,2
D ∆是与干涉级次无关的常数。

设波长a λ和b λ的第K 级干涉圆环直径分别为a D 和b D ,由(14)式和(15)式得
K
D D D D D D K f d K K a b a b b a λλλ)()(2
212
22
224--=-=-- 得出
波长差 )(2
212
22
2K
K a
b D D D D d --=∆-λλ (16) 波数差 )(2
212
221K
K a
b D D D D d --=∆-γ (17) 3、 用塞曼效应计算电子荷质比
m
e 对于正常塞曼效应,分裂的波数差为
mc
eB
L πγ4=
=∆ 代入测量波数差公式(17),得
)(2
212
22K
K a
b D D D D dB
c m e --=-π (18) 若已知
d 和B ,从塞曼分裂中测量出各环直径,就可以计算出电子荷质比。

反之,可以利用电子荷质比
m
e
计算,所加磁场强度 222212()
b a K K D D m
c B e
d D D π--=- (19) 三、实验数据及数据分析
根据所测的塞曼分裂图,可以用直尺测得距离 OA= OC= OB= OD= D(k-1)^2-D(k)^2=(OC^-OA^2)/4=^2. D(b)^2-D(a)^2=(OD^-OB^2)/4=^2.
191.610e C -=⨯ 30
0.9110m kg -=⨯ 8310/c m s =⨯
已知标准具厚度d=
所以由公式(19)知
2222
12()b a K K D D m c B e d D D π--=-
从而B=2936Gs=
而我们用特斯拉计测得磁场B0= 误差d=|B-B0|=
相对误差Δ=d/B0==%
四、思考题
1、标准具的间隔厚度为,该标准具的自由光谱范围是多少,观察的谱线分裂情况时,磁场强度的合理取值是多少,若磁场强度为多少时,分裂谱线中哪几条将会发生重叠。

标准具厚度d= 自由光谱范围
d22

λ
λ=

d22
λ
≈,所用的Hg灯λ=,故Δλ=.
2、试举例塞曼效应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确定原子的总角动量量子数J值和朗德因子g值,进而去确定原子总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和总自旋量子数S的数值
测外磁场或电子荷质比
塞曼激光陀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