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语文(专)第一次作业4
2021年南京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南京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今天,人们对疫病的认识更为明晰,但几千年积攒下来的中医经验仍是抗疫“利器”。
中医专家认为,新冠肺炎病性上属于阴病,是以伤阳为主线。
中医治疗针对寒和湿,注重调节机体平衡,提高自身免疫力,对抗“疫”之气。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针对临床治疗期确诊患者推出了中医治疗通用方“清肺排毒汤”。
“清肺排毒汤”用于改善患者发热、乏力、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使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阻断病情进展,大大降低了重症转化率、病亡率。
对于重症患者,西医呼吸支持、循环吏持等技术对抢救生命来说必不可少,中西医深度结合,携手开展临床治疗,大批患者因此受益,推动患者救治形势积极向好。
医学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去照料和护理身体不适的人,让他们身心各方面与环境、社会相适应。
中医、西医采用的手段不同,但都是在“照顾”患者,目的一致。
在我国,将中医与现代西医结合,对症选用,优势互补,往往能产生“1+1>2”的效果。
由于我国医疗资源相较人口数量始终比较紧张,中西医结合将有利于缓解资源紧张局面,用较低的成本实现高效的“照顾”。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在医学上的重大优势,也是宝贵财富,不应有孰高孰低、孰优孰劣之分。
(摘编自李红梅《用好中医瑰宝》,《人民日报》2020年3月4日)材料二:中医在治病和防病二者之间,重视以防病为主。
中医说:“养之不素则病生。
”这个“素”,是人生命的根本,也就是人生命的平衡态。
中医是奉行中道的医学,和谐是它防病治病所奉行的至高原则。
中医预防医学首先强调人体在能量摄入上的平衡。
没有能量,人的生命将无法维持。
但中医并不鼓励过分地摄取能量,中医提出“饮食有节”的思想,强调适度地获取能量,因为能量的过剩,不仅不能给身体带来好处,身体内还需要分解出另外一种力量来消化这些能量,过分的能量摄取成了身体的负担。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课时作业04(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课时作业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感慨(kăi)走廊(láng)疲倦不堪(kān)B.搓捻(cuō)奥秘(mì)小心翼翼(yì)C.航行(xíng)模仿(mó)截然不同(jié)D.缝制(féng)绽开(dìng)恍恍惚惚(huăng)2.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B.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C.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公文写作第一次作业题目及标准答案100分-第3次试卷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公文大多具有一定的机密性,公文写作人员能否遵守保密制度,取决于其是否具有良好的()。
•A、专业素质•B、知识面•C、文字功底•D、政治素质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文学写作往往不考虑特定的具体的读者对象,相比较而言,公文写作更具有()。
•A、时限性•B、灵活性•C、针对性•D、遵命性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在写作中运用语言的方法和手段,亦是辨别文章体裁的重要标志是()。
•A、运用语种•B、表达方式•C、写作技巧•D、文章主题标准答案:b说明: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党政领导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同时下达几级机关的一种行文方式是()。
•A、多级上行文•B、逐级下行文•C、平行文•D、多级下行文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公文文面上的格式代码、秘密等级、紧急程度等项目属于公文的()。
•A、行文部分•B、文尾部分•C、文中部分•D、文头部分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公文的文体、构成要素及其在格式上的安排被称之为()。
•A、公文体式•B、公文文种•C、公文要素•D、公文归档.标准答案:a说明: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公文的文体、构成要素及其在格式上的安排被称之为()。
•A、公文体式•B、公文文种•C、公文要素•D、公文归档标准答案:a说明: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根据公文作用的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 )。
•A、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B、通用公文、专用公文•C、规范性公文、领导指导性公文、公布性公文、陈述呈请性公文、商洽性公文、证明性公文•D、收文、发文标准答案:b说明: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公文区别于其他文章的主要特点是( )。
南大语文第一次作业1
下列文章中有寓言性质的是()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种树郭橐驼传》
D、《先妣事略》
E、《吃饭》
正确答案:BC
题号:23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古汉语中的“谢”字常用的意思有()。
A、感谢
B、道歉
C、请罪
D、凋谢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是为了()
A、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
B、揭露统治者欺压百姓的罪行
C、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罪归于年景不好的观点
D、指责梁惠王不能开仓赈济灾民
正确答案:C
题号:3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题号:8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倡导者是( )
A、孔子
B、司马迁
C、庄子
D、孟子
正确答案:D
题号:9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A、满招损,谦得益
B、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正确答案:B
题号:10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五代史伶官传序》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A、铺垫
B、烘托
C、对比
D、象征
正确答案:C
题号:11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2021年南京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南京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化的文学境界,蕴藏着中华民族思想、人生的根柢,从时间维度而言,不外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而其发轫者,非《诗经》莫属。
这是华夏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华文化生长的一个重要根源。
我在《追逐生命的火焰———梅尔诗的一种文本解读》中写道:以“诗”为“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以生命的萌动开篇,是人类历史总结的大智慧。
只要人类还存在,只要生命还在延续,诗歌之花就一定灿烂。
诗人从宇宙洪荒与自然景观的混沌中窥见了生命的秘密,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融合中窥见了生命的真谛。
诗的目的何在?众说纷纭,而其中“诗言志”“兴观群怨”“不学诗,无以言”,有广泛的基础。
进一步,则如孔子教导子贡的,“告诸往而知来者”。
一“往”一“来”,倒也是诗的精神之精妙内涵所在。
诚圣人言也。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是要解决思想、精神、价值等问题。
这个标准和坐标在哪里呢?庄子宣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空间、时间、周边的一切,都是可取可用的。
而从诗歌“风、雅、颂”“赋、比、兴”看来,理解“文史、文哲、文政”一体化的文化底蕴,深入“做人”与“做文”的深刻思辨,通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体悟,似可理会“诗心”之所依。
在中华文化体系里,儒家侧重于解决人与人的问题,道家侧重于解决人与自身的问题,而佛家则侧重于解决人与内心的问题。
“三家”皆博大精深,自有其说,浩浩荡荡,数千年不绝。
对于诗歌创作、诗歌作品,动观之,一时代有一时代之诗学;静观之,翠竹黄花,清池皓月,诗性盎然。
溯源至极,恐怕诗人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可以成为延展性最强的一个答案。
疑问总是存在,争辩也不可能停歇。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追问始终牵扯着人们的思绪。
南大大学语文第一次作业
题号:24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下列句子中,属于被动句的有()。
A、终必不蒙见察
B、卒廷见相如
C、府吏见丁宁
D、敏于事而慎于言
E、劳力者治于人
正确答案:AE
题号:25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下列各选项中不含破读字的是()。
A、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D、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正确答案:D
题号:14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成语“青出于蓝胜于蓝”出自()。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A、谓之京城大叔。(大-太)
B、秦伯说,与郑人盟。(说-悦)
C、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螾-蚓)
D、技经肯綮之未尝。(技-枝)
E、祝曰:“必勿使反!”(反-返)
正确答案:ABE
题号:17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这段话中含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有()。
A、寤
B、惊
C、名
D、恶
正确答案:BC
题号:18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狡兔有三窟”,在《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为孟尝君所“凿”的“三窟”是()。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鲁迅对于俄罗斯文学有着深刻的理解。
鲁迅与俄罗斯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有着强烈共鸣,他认为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最可贵的特色是它所表现出的深刻的真实性和批判性,这是空前的,并称“因为真实,所以也有力”,对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巨大历史价值给予了充分评价。
鲁迅多次惊叹俄罗斯优秀文学中所包蕴的博大的爱与深沉的人道主义,称道“以一身来担人间苦的小说家”,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给予的不只是怜悯,而是力图谋求其解放,为他人宁可牺牲自己,在鲁迅看来,是当得“伟大”的。
这种博大深沉的爱被鲁迅视为“异常的慈悲性”,是俄罗斯文学的突出特色,“与我们的世界更接近”。
以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为代表的俄罗斯作家,令鲁迅感佩之处还在于,他们都提出了人的生存的重大问题,致力于揭露人性的复杂与缺陷,唤起人们对社会的改造与灵魂的剖析,为此鲁迅将“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作为自己的创作原则,将“为人生”作为自己“做小说”的“主见”,在自己的作品中也以深刻地透视社会人生,揭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为旨归。
在他看来,俄罗斯文学的深刻性在于,不只表现了底层人们“不幸”的经济贫苦,还有精神贫困,当时中国国民状况亦然。
他笔下的对不觉醒的人们的描写与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有着极为相似的情形,他表达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沉重主题,反思国民性,深感启蒙之艰难。
他指出俄罗斯文学中不仅有“叫唤、呻吟、困穷、酸辛”,而且也有“挣扎和反抗”。
对俄罗斯文学的译介和所受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鲁迅实现借助文学“转移性情,改造社会”的理想。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入学测试高升专语文样卷四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入学测试高升专语文样卷四高中起点升专科高中语文样卷(4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A.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碗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
B.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
C.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
D.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莱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
2、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AA.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B.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C.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D.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3、选出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A.他和青年们谈话的时候,不爱使用教训的口吻,从来不说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一类的话。
B.从那一次和以后多次的交谈中,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始终是,平易近人。
C.“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D.“要是书店愿意的话,”他说:“我看倒可以连同批语一起印出去。
……”4、选出破折号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来()A.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B.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
C.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D.华大妈… … 低声对他说,“你这位老奶奶不要伤心了,——我们还是回去罢。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大学语文题目及标准答案2020年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试卷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一问答题 (共10题,总分值100)1. 鲁迅《秋夜》中的象征体系是怎样的?其中的天空、星星、月亮、繁霜、恶鸟和枣树、小粉红花、煤油灯、小青虫等等分别象征什么?(用250-350字回答问题)(10 分)2. 阅读《论语·先进》“侍坐”章,然后回答问题:(10 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饑馑。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⑴《侍坐》章记录了孔子亲自主持的一次小型主题班会的情况。
请问这次主题班会的讨论题是什么?⑵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分别是怎么发言的?⑶四位学生的发言分别体现了各自怎样的性格和志趣?3. 汉乐府《陌上桑》的作者是怎样刻画罗敷的外貌美和内在美的?(10 分)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安徽省合肥六中、合肥八中、阜阳一中、淮北一中四校2025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合肥六中、合肥八中、阜阳一中、淮北一中四校2025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的目的与诉求不同,方式与结果自然也不一样。
有的阅读是为了消遣取乐,或者满足个人趣味,这样的阅读强调个体的兴会和悦纳,自由度大,个体差异也大。
思辨性阅读则不同。
它是为了获取真知,或者为了解决问题,个人的好恶与体验都要退居其次,阅读的准确性、明断性与合理性,则成了判断阅读效果的首要标准。
这就要求读者的思维始终处在“思辨”的理性状态,自觉地分析与论证,审慎地权衡与判断。
文本是思辨性阅读的根基,尊重文本,知易行难。
文本似迷宫,其意蕴与逻辑并不会直接呈現在我们面前,而是隐藏在文本之中,等着读者去挖掘。
迷宫里歧路纵横,浮云蔽日,走着走着,恐怕连自己都会走丢。
干扰我们的因素很多,语言自身就是其中之一。
语言是桥梁,是工具,这个道理人所共知;但语言又常常成为沟通与理解的障碍,成为横亘在我们与文本之间的一堵墙。
譬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秦王”,如果对他一无所知,对他的理解就会走向脸谱化。
就“完璧归赵”一节看,这个秦王看起来倒有点虚弱与怯懦,至少表面如此。
你看,蔺相如在朝堂上斥责秦王倨傲轻慢,要求他举行一个隆重仪式来交换和氏璧。
面对咄咄逼人的蔺相如,秦王没有暴跳如雷,而是满口答应。
等到秦王布置好了场面,蔺相如却派人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还公然指责秦王祖宗八辈都是背信弃义之徒。
设身处地站在秦王的角度想一想,他能不恼火吗?但秦王的反应也只是“与群臣相视而嘻”,不仅没杀蔺相如,还好生款待他,很多人由此断言秦王“外强中干”。
其实,教科书对秦王的介绍也大多如此,但历史上的秦昭襄王并非如此粗鄙与虚弱。
2021年南京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南京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敦煌艳阳下①临近开学,突然看见一个吐蕃展,是国内第一个以吐蕃文化为专题的展览。
但是,只在敦煌展出。
怎么办?九月、十月,新学期的无数事情黑云压城一样就在眼前。
跟朋友提了一句,她立刻回:机票只剩六张了,下手吧!好吧!立刻买了机票。
②飞机的舷窗下,祁连山触目可及,雪白的山头与苍黑的山脊一路延伸,无穷无尽。
地面一片苍黄,都是戈壁。
当飞机降落在敦煌时,西北的艳阳扑面而来,真是艳阳啊!那种强烈,打得人一闭眼,感觉身心都暴露于这通亮的澄澈的热烈的阳光下。
那几天,觉得自己像是被充电了一样。
③敦煌,这两个字在口腔中发声的时候,就有一种煌煌阔大的气息。
许多年前,看见井上靖的小说《敦煌》,意识到东瀛对大唐对西域的那种迷恋,持续了上千年。
敦煌,本质上来说,已经是礼失求诸野,但这是文明的交汇点。
对于爱好历史的人而言,再多的书籍研究,都不及文明的现场感。
④不是第一次来,车过戈壁,远方的山崖上陆陆续续出现一排排石窟的小黑洞时,我还是屏息沉默了。
天蓝得仿佛蓝琉璃一样,洞窟山崖是砂砾岩的黄色。
莫高窟前的沙河一如既往,只有河底断断续续一点细流,还在枯水期。
在这样的风沙偏远之地,穷尽心力、智慧与财富,为佛兴建一千年的洞窟,真是人类近乎疯狂的行为。
但也正是这样的疯狂,使得姚蝉一样的微末生命建构出了伟大的文明遗迹。
⑤上次来敦煌,就听说要逐步实现数字化观看。
果然,这次数字观看已经是很重要的一环。
即使如此,还能够实地再看10个窟。
这种机缘真是来一次少一次的福分,应该敛容珍惜。
壁画最畏惧的是光照,所以洞窟常年处于自然黑暗中。
推开石窟的门,游客按照要求分列两边,会有自然光打在主座的菩萨脸上。
这个小细节让我有点出神。
千百年来,跟我们一样有幸造访的人们,光线缓缓照亮佛陀面容的那一刻,心中刹那升腾的应该是无与伦比的敬畏与惊叹。
2021届南京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届南京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使一大批新职业应运而生。
如垃圾分类师、食品造型师、创客指导师、旅游体验师、健康管理师等。
更多的职业类型,让人们在发展空间上有了多元选择,得以在个人兴趣爱好与成长发展之间找到结合点。
随着新职业的需求数量持续扩大,人才供给缺口较大。
比如,我国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约为600万人,目前实际从业人员只有30多万人;又如,目前专职从事健康管理的从业者还不多,到2020年,对健康管理师的需求将超过200万人。
如何促进新职业从业人员有序健康增长以满足市场需求,以及如何保障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等问题,亟待有效破解。
新职业的成长基础仍比较薄弱,新职业发展中还存在各类风险,打着“新职业”幌子的不法行为时有发生。
对于新职业,既要保护鼓励,也要强化引导、加强监管。
既要坚持包容审慎,为新职业留出成长空间,又要严格制定行业规范和准入标准,用科学标尺、规范体系、法律保障为新职业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摘编自《新职业蕴含发展新机遇》)材料二:自2014年至2018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从40.6%上升至46%,呈持续上升态势。
其中生活服务业因领域宽、范围广,涉及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稳定经济增长与吸纳就业上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一大批新兴职业更是功不可没。
从调研数据看,新职业在薪资方面有着很强的竞争力,55%的新职业从业者月收入高于5000元,24.6%的新职业从业者月收入过万,11.7%的有专业技术的新职业从业者月收入在15000元以上。
城市生活服务业发展与新职业的发展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经济活力强、营商环境好的城市,新职业发展态势良好。
新职业从业人数、平均薪酬排名前十的城市与它们所在城市的经济体量排名基本吻合。
生活服务业新职业从业者年龄及学历分布见下图:(摘编自《2019年生活服务业新职业人群报告》)材料三: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正式发布13个新职业,包括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无人机驾驶员等。
南京2024一模语文试题
南京2024一模语文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涟漪(yī)尴尬(gà)B. 慰藉(jiè)狡黠(xiá)C. 谄媚(chǎn)慰藉(jí)D. 蓦然(mò)拮据(jū)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一幕幕精彩的瞬间,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B.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 春天的早晨,同学们在操场上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
D. 他俩关系很好,可谓情同手足。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B. 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C.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D. 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B. 我一定要完成妈妈交给我的任务;去图书馆借书。
C. 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D. 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B. 《沁园春·雪》是一首词,“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其中“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D. 《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通过祥子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床前明月光,________”是唐朝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名句。
2.《望庐山瀑布》中,描述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的诗句是:“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
”3.鲁迅在《朝花夕拾》中用________和________两篇文章回忆了儿时保姆长妈妈。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统一作业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统一作业语文模拟试题一(32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6分)江南大地,人文荟萃。
五千年文明之光在这里shǎn yào,中国近代第一城在这里崛起。
今天,江海儿女正用zhì huì和汗水,绘就南通发展的绚丽篇章。
在这千帆竞发A 百舸争流的时代,南通青年更应B (勇立潮头锐不可当)、奋发有为,与家乡共成长,用奋斗与担当写下最美的青春诗行!(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2)请在A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分)A处的标点符号是 。
(3)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B处。
(1分)B处的短语是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小白刚转学到新的学校,不得不面对陌生的环境,班上的好多同学都不认识。
B.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C.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
D.据初步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驾驶员操作不当引起的。
3.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与家、与国紧紧相连。
初一(2)班的同学开展以“爱国•爱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7分)(1)围绕本次活动,班级将开展三项活动,现向全班同学征集活动形式。
请参照活动一,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
(2分)活动一:爱国名言展示会活动二: 活动三: (2)请写出一句关于爱国的名言或诗句。
(2分)(3)语文课本外的家国情怀也很精彩,从诗词到电影到绘画,中式家国情怀的浪漫表达更加触动人心,新时代的“家国天下”意识既有传统的“中国智慧”,又有我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
请你参照所给的格式,在ABC中任选一项补全表格。
(3分)作品或人物个人(家)情感国家或全人类《木兰诗》替父从军保家卫国① (填字母)② ③ 《流浪地球2》选择希望生死与共A.人物——邓稼先B.电影《满江红》C.古诗《十一月四日风十大作》4.名著阅读(6分)我市某中学开展“‘骆驼祥子’角色选拔”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2024南京一模语文
2024南京一模语文2024南京一模语文指的是2024年南京市的高三学生参加的一次模拟考试中的语文试卷。
模拟考试是一种评估学生学业水平和备考正式考试的练习方式,通常由教育机构或学校组织。
以选择题、填空题和作文题为例,以下是2024南京一模语文试卷的示例: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按时完成了任务。
B. 实施素质教育后,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
D. 我们要努力改正并发现自己的不足。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B.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C. 《百年孤独》的作者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D. 《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分)1.《离骚》是《楚辞》中的名篇,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其中,“离”的意思是____,“骚”的意思是____。
2.《红楼梦》中贾宝玉佩戴的饰物“通灵宝玉”上刻有“___”四个字。
三、作文题(40分)题目:时代与人生要求: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思考,谈谈对“时代与人生”的理解。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800字。
总结:2024南京一模语文指的是2024年南京市高三学生的模拟考试中的语文试卷。
该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作文题等多种题型,旨在评估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备考正式考试的能力。
通过模拟考试,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业状况,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高起专语文入学测试模拟卷一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高起专语文入学测试模
拟卷一
各院校2020年春季网络教育测试马上就要开始了,***总结了南京大学网络教育高起专语文入学测试模拟卷一,详情见下文。
点击查看:南京大学网络教育2020年语文入学测试模拟卷合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四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励行节约兴高采烈称心如意张慌失措
B.真知灼见胁从不问行迹可疑席不遐暖
C.功亏一匮严惩不贷出奇制胜英雄倍出
D.颐指气使风雨如晦并行不悖格尽职守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深化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为加人世贸组织(WTO)提供制度上的支持。
B.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军队不再被高山、海洋阻隔,战场将被智能的、无缝的信息网络连成一体。
C.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早已不是什么为君子所不耻的
事情,而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化产业。
D.办教育,不能像某些国家那样,高等教育发达,基础教育却很落后,许多人连小学都上不了。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妆束泻漏林阴道与时俱进
B.赡养篡改绿茵场如火如荼
C.隐避玷污吓马威反躬自省
D.勾消秸秆照相机不可理喻。
下列句子与“五十步笑百步”用了不同论证方法的是
下列句子与“五十步笑百步”用了不同论证方法的是篇一:《五十步笑百步》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附翻译)五十步笑百步【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如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释】1. 凶:荒年2. 亦然:也是这样3. 加:更4. 填然:形容鼓声。
填,象声词。
然,词尾。
5. 兵刃既接:双方已经交锋。
刃,锋刃。
既,已经。
接,接触。
6. 无望:不要希望。
无,同“勿”,不要。
7. 胜食:吃完。
胜,尽。
8. 数:密9. 罟:网10. 洿池:池塘11. 以时:按照一定的时候。
12. 王道:孟子理想中的政治。
13. 甲:铠甲。
14. 兵:兵器。
15. 或:有人16. 曳:丢弃17 .直:通“只”18. 察:看。
19. 以:用。
20.喻:作比喻。
21.既:已经22.或:有的人23.以:按照。
【参考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的治理,总算尽了心啊:黄河北岸的荒年(收成不好),我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去,并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北岸来。
黄河以东的荒年(收成不好),我也会这样做。
看看邻国的当政者,不如我诚心诚意。
邻国的百姓没更少,我的百姓没更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战争作比喻。
2021届南京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届南京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提到一个地方,人们往往会想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标:紫禁城见证着北京城的过往,“拓荒牛”昭示着深圳的开拓进取,“日月贝”讲述着“珠生于贝,贝生于海”的城市记忆,古典园林里生长着苏州的温婉……或深植于历史文化,或投射着时代风貌,每一处文化地标都以鲜明独特的符号形象,成为一个地区精神和文化的象征。
文化地标是地方的文化名片,在传播地方形象方面有巨大的流量效应。
近年来,文化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各类文化地标成为热门参观地、网红打卡地。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急功近利打造新文化地标的现象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人文景观,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文化地标的形成自然也离不开这一点。
无论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审美意境,还是如今兴起的保护生态、亲近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都强调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丽江古城依山傍水、以水为脉,整座古城获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体育场“鸟巢”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勾勒出现代北京的美丽风景。
反之,如果缺乏对自然的敬畏,滥造钢筋水泥作品,即便有再大的手笔,也会与审美旨趣和群众期待相差甚远。
作为一种符号化呈现,文化地标也应该追求形神兼备。
文化地标之所以能成为文化地标,不是凭借炫目奇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元素的简单堆砌,而是源于其间流淌着活生生的历史文脉,能唤起人们共同的情感记忆。
走进沈阳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原样保留的铸造车间及生产设备,拉近了人们与老工业基地的时空距离;漫步福州修旧如旧的古厝,曾经的老房子、如今的文创园,古老与现代交融,乡愁与时尚相遇。
面对数之不尽的历史文化街区、革命文化纪念地、农业遗产、工业遗产,进行合理适度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使之成为广受认可的文化地标。
作为一种公共建筑或设计,文化地标的生命力其实来源于生活。
人们喜欢将博物馆、剧院、书店称为文化地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公共文化设施直接连通着所在地的文化和生活。
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国赛一等奖作品语文-教案
参赛教案参赛教案参赛课程:大学语文参赛内容:吟咏经典感悟情怀古典诗歌单元教学授课时数: 4 学时吟咏经典感悟情怀——古典诗歌单元教学教学过程教学结构流程任务驱动成果展示常识梳理网络互评走近屈原知人论世疏通文意诗意初探问题研究把握内容品味意蕴领悟情感学生试读名家范读技巧训练真情吟诵重温唐诗展示意境赏析宋词体味情感写作指导分享作品诗歌朗诵知识测试思维导图创设情境微课Flash动画第一次课教学过程(1、2课时)课前准备借助“翻转课堂”的自主学习模式,布置课前任务:各小组成员合作,在诗歌鉴赏网络学习平台上搜集诗歌的基本知识,按照小组完成某一诗歌知识专题课件,并做好课堂展示、讲演的准备。
课件形式不限,尽可创新,例如:PPT、Flash、电子杂志等。
(一)走近诗歌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媒体资源课件展示设计意图教学方法展示预习成果18 分钟【教师活动】根据课前任务,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所完成的任务,注意看、听,适当作些记录。
【学生活动】分组上台展示、讲演所完成诗歌专题知识课件。
学生作品中音频、图片等【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任务驱动,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表达。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诗歌知识:概念、分类、特点、发展脉络、欣赏诗歌的基本要求等。
【教师活动】同学们任务完成的如何?我们一起通过学习平台来对照学习。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对诗歌4梳理诗歌常识7 分钟概念: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特点:第一,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具有音乐美。
发展脉络:《诗经》《离骚》到两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一直是作为我国文化的代表样式在文化史上熠熠生辉。
诗歌赏析基本要求:疏通字义,掌握诗歌语言表达的特色;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进入诗歌意境,体味诗人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5/4在线课堂首页 (/learner/vclass/) > 课程作业 (/learner/Homework_New/index.asp?courseid=60105A)作业名称大学语文(专)第一次作业作业总分100起止时间2020-4-27至2020-5-27 23:59:00通过分数60标准题总分100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马伶传》:“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A、语言描写B、细节描写C、行为描写D、肖像描写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是为了()A、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B、揭露统治者欺压百姓的罪行C、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罪归于年景不好的观点D、指责梁惠王不能开仓赈济灾民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下列《张中丞传后叙》中的典型事例,用来刻画许远形象的是()A、背诵《汉书》B、为国让贤C、拔刀断指D、抽矢射塔标准答案:b说明: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下列唐代作家中,参加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的是()A、柳宗元B、白居易2020/5/4在线课堂C、韩愈D、杜甫标准答案:a说明: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冯谖客孟尝君》的情节中,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是()A、弹铗三歌B、尽烧债券C、西游于梁D、请立宗庙标准答案:b说明: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秋水》庄子用“井蛙不可以语于海” 作喻来说明()A、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B、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C、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D、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标准答案:a说明: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的是()A、孔子B、庄子C、孟子D、李斯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倡导者是( )A、孔子B、司马迁C、庄子D、孟子标准答案:d2020/5/4在线课堂说明: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下列文章,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一句的是( )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标准答案:b说明:题号:1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标志是()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B、使民养生丧死无憾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D、王无罪岁标准答案:b说明:题号:1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在《寡人之于国也》中,作者是()A、围绕着“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的B、围绕着“五十步”为什么不应当“笑百步”的问题展开C、围绕着如何才能“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的问题展开的D、围绕着为什么要改变“罪岁”的态度问题展开的标准答案:a说明:题号:1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左传》、《史记》所采用的体例依次是()A、国别体、纪传体B、纪传体、编年体C、纪传体、国别体D、编年体、纪传体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1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寡人之于国也》展开叙述的线索是()A、移民,移粟2020/5/4在线课堂B、民不加多C、以五十步笑百步D、王无罪岁标准答案:b说明:题号:1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出自于()A、《论语》B、《孟子·寡人之于国也》C、《左传》D、《秋水》标准答案:b说明:题号:1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市义于薛”表现了冯谖的()A、刚勇仁义B、深谋远虑C、诙谐幽默D、清正廉洁标准答案:b说明:题号:16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所以能够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在于他()A、深知赢得民心的重要B、把握了孟尝君礼贤下士的特点C、明了诸侯之间争夺贤才的心态D、懂得宗族关系可资利用E、坚持“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标准答案:acd说明:题号:17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种树郭橐驼传》中,“他植者”错误的态度有()A、爱之太殷,忧之太勤B、不抑耗其实2020/5/4在线课堂C、不害其长而已D、顺木之天,以致其性E、根拳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标准答案:ae说明:题号:18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庄子《秋水》一文的主要艺术特色有 ( )A、对话方式B、寓言形式C、援譬设喻、连类而及、层见迭出D、议论的先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E、排比句、反诘句的配合运用标准答案:abcde说明:题号:19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下列比喻,见之于庄子《秋水》一文的有( )A、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B、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C、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D、中国之在海内,似稊米之在大仓E、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标准答案:cd说明:题号:20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下列成语,从庄子《秋水》一文中引申出来的有A、舍本逐末B、井底之蛙C、祸起萧墙D、功亏一篑E、望洋兴叹标准答案:be说明:题号:21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2020/5/4在线课堂A、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B、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C、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
D、珠可历历数也。
E、彼其於世,未数数然也。
标准答案:abcde说明:题号:22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见于《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的成语格言有A、五十步笑百步B、满招损,谦得益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E、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标准答案:bcd说明:题号:23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古汉语中的“谢”字常用的意思有()。
A、感谢B、道歉C、请罪D、凋谢标准答案:bc说明:题号:24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下列文章中有寓言性质的是()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种树郭橐驼传》D、《先妣事略》E、《吃饭》标准答案:bc说明:2020/5/4在线课堂题号:25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司马迁是西汉伟大的A、史学家B、医学家C、文学家D、地理学家E、思想家标准答案:ace说明:题号:26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寡人之於国也》一文,文中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来类比梁惠王与邻国之君在治国方面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1、错2、对标准答案:2说明:题号:27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罪岁”的意思是“归罪于年成不好”1、错2、对标准答案:2说明:题号:28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种树郭橐驼传》)中“天”是指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
1、错2、对标准答案:2说明:题号:29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长恨歌》)中“参差”意思是仿佛、差不多。
1、错2、对标准答案:2说明:题号:30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前赤壁赋》)中“渔樵”意思是渔夫和樵夫。
2020/5/4在线课堂1、错2、对标准答案:1说明:题号:31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客孟尝君》)中“责”同“债”。
1、错2、对标准答案:2说明:题号:32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采用的驳论方法是反驳论据1、错2、对标准答案:1说明:题号:33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庄子《秋水》一文记叙的是庄子与河伯之间的对话1、错2、对标准答案:1说明:题号:34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贯穿《文与可画谷偃竹记》全文的线索是画竹1、错2、对标准答案:2说明:题号:35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左传》是纪传体史书。
1、错2、对标准答案:1说明:2020/5/4在线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