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Xxxx xxxx
教学目的:
1.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诗朗诵《游子吟》,感受母爱的深沉与伟大,导入新课。二.整体感知
1.播放幻灯片,了解作者胡适及其母亲的基本情况。
2.强调需掌握的字词。(幻灯片显示)
3.结合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体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格?(2).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感情?
(学生发表看法,师归纳.)
三.研讨赏析
1.问题探究(幻灯片出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发言,师归纳小结。)
(1)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这前三段写作者童年的性格特点和自己印象深刻的往事,突出了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而童年的生活除读书外,是贫乏的有缺陷的.在此背景下,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导”就显得弥足珍贵了,令作者铭记永久,且影响巨大.所以这三段非闲笔.它不仅为写母亲起到了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另外,这篇课文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历程,作者是把母亲作为自己人生道路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在对自己人生第一步——童年经历的描绘运用的笔墨较多.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景?
文章更多地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成功的刻画了一个轻寡母和后妈独力维系、支撑一个大家庭的“处处留心、事事容忍的感人形象,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2.说感动
母爱是深沉的,伟大的,文中的母亲有让你特别感动的地方
吗,说出来和同学分享一下吧!
(学生找出文中让自已感动的句子或段落,读一读,谈一谈自已的看法。)
重点品读:
(1)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作者是用童年的视角回忆往事,如实道来,暗含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
(2)“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母亲爱子之深,平实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3)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真诚倾吐,如实道来,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3.品味语言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但“不能不”这双重否定表达一种主观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观认为之意。这样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2)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尽管作者当时已是文化名人,而且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有暗接之妙。“我”在人海里“混”,应该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3)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在说到这些美德时,前面都加了“如果”这一表假设的词语,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学生各抒已见,师归纳,幻灯片出示答案。)
4.写作借鉴
作者渗透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在文中极少用直接抒情的句子.那么,作者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
学生发表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师归纳小结。)
⑴作者是用童年的视角作角度来回忆童年往事,毫无成人的姿
态,亦无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可说作者是掏出“心灵”,把自己的成长与母亲对自己“做人的训练”和影响结合起来写母亲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他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⑵文字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自传的语体特点).真切的语言中蕴含着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有些语句就饱醮感情:“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眼。”“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等等。
⑶恰当地使用对比、衬托手法.(例略)
四.拓展延伸
母亲是旧社会传统的“良母”典型,她的美好品德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她的一些思想观念并不完全符合新时代女性的价值取向,能不能毫无保留地加以提倡?
(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见解.)
师归纳:母亲身上带着鲜明的民族和时代的烙印,对她的评价,可能是仁者见仁.但“可怜天下父母心”在任何时代都是相通的,这位体现中国传统美德的母亲,在今天仍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激起我们情感上的共鸣。
五.作业
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