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统计学试题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ab346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1.png)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统计学中,用来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是()。
A. 众数B. 中位数C. 均值D. 方差答案:C2.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描述统计学的内容?()A. 数据收集B. 数据整理C. 数据分析D. 数据预测答案:D3. 在统计学中,用来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是()。
A. 标准差B. 均值C. 众数D. 中位数答案:A4. 以下哪个概念不是社会统计学的研究对象?()A. 人口数量B. 收入水平C. 股票价格D. 家庭结构答案:C5. 社会统计学中,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强度的指标是()。
A. 相关系数B. 回归系数C. 标准差D. 方差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社会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问卷调查B. 观察法C. 实验法D. 文献分析答案:C7. 在统计学中,用来衡量数据集中程度的指标是()。
A. 标准差B. 均值C. 众数D. 中位数答案:B8. 以下哪个选项是社会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整理方法?()A. 频数分布表B. 回归分析C. 假设检验D. 相关分析答案:A9. 社会统计学中,用来描述一组数据分布形态的指标是()。
A. 偏度B. 峰度C. 均值D. 方差答案:A10. 以下哪个概念是社会统计学中用来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的?()A. 标准差B. 均值C. 众数D. 中位数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统计学中,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指标包括()。
A. 均值B. 众数C. 方差D. 标准差E. 中位数答案:ABDE2. 以下哪些是社会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A. 描述性分析B. 推断性分析C. 回归分析D. 假设检验E. 相关分析答案:ABCDE3. 社会统计学中,用来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包括()。
A. 标准差B. 方差C. 偏度D. 峰度E. 极差答案:ABE4. 以下哪些是社会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问卷调查B. 观察法C. 实验法D. 文献分析E. 访谈法答案:ABDE5. 社会统计学中,用来描述一组数据分布形态的指标包括()。
社 会心理统计学考试试题
![社 会心理统计学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e20ebb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e.png)
社会心理统计学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下列哪个不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2、在正态分布中,均值和中位数的关系是()A 均值大于中位数B 均值小于中位数C 均值等于中位数D 无法确定3、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为()A √∑(X X)²/ nB √∑(X X)²/(n 1)C ∑(X X)²/ nD ∑(X X)²/(n 1)4、进行假设检验时,若 p 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则()A 拒绝原假设B 接受原假设C 无法确定D 以上都不对5、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1B 0, 1C (∞,+∞)D 0, +∞)6、对于两个独立样本的均值差异检验,应采用()A t 检验B z 检验C F 检验D 卡方检验7、在方差分析中,用于衡量不同组之间变异的统计量是()A 组内方差B 组间方差C 总方差D 误差方差8、下列哪种抽样方法不是概率抽样?()A 简单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C 整群抽样D 方便抽样9、以下哪个图形最适合展示分类数据的分布情况?()A 直方图B 折线图C 饼图D 箱线图10、回归分析中,判定系数 R²的取值范围是()A 0, 1B -1, 1C 0, +∞)D (∞,+∞)二、多选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1、以下哪些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极差B 四分位差C 方差D 标准差2、假设检验中可能犯的错误有()A 第一类错误B 第二类错误C 抽样误差D 非抽样误差3、影响样本容量大小的因素有()A 总体方差B 允许误差C 置信水平D 抽样方法4、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包括()A 正态性B 方差齐性C 独立性D 随机性5、下列哪些是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区别?()A 变量的地位不同B 分析的目的不同C 对变量的要求不同D 计算方法不同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请简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容及其在统计学中的作用。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cbfc7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2.png)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社会统计学是研究和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科学方法。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统计学的研究对象?A. 人口B. 社会经济C. 政治D. 音乐答案:D2. 下列哪项是进行社会统计学研究时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实地调研B. 实验研究C. 文献研究D. 理论推导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统计学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A. 描述统计B. 回归分析C. 实证研究D. 主观评价答案:D二、简答题1. 什么是抽样调查?请简要描述抽样调查的步骤。
抽样调查是根据一定的抽样原则和抽样方法,从总体中选出少部分元素进行调查的方法。
抽样调查的步骤包括:定义研究目标和调查问题、确定研究对象和总体范围、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制定抽样方案、实施调查、数据收集和分析、得出结论并进行推断。
2. 什么是社会统计指标?请举例说明一个社会统计指标。
社会统计指标是用于衡量和描述社会现象、问题或变量的量化指标。
例如,人口增长率是一个常用的社会统计指标,用于表示某一地区或国家人口数量在某一时期内的增长速度。
三、论述题社会统计学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社会统计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中。
它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社会数据,提供了量化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对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客观的测量和评估。
首先,社会统计学在人口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揭示出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人口变化趋势和特点。
人口统计数据还为制定人口政策、规划资源分配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其次,社会统计学在社会经济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收入分布、贫富差距、就业率等指标的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社会经济现象和问题,并为政府和决策者提供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
此外,社会统计学在社会学、教育学、卫生学等学科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帮助研究者揭示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变迁等方面的规律,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74dc7e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d.png)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社会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数量特征和规律性的科学,它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一套社会统计学的模拟试题及答案,供学生参考和练习。
社会统计学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统计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个体行为B. 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C. 社会现象的质的属性D. 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答案:B2. 下列哪一项不是统计数据的类型?A. 定类数据B. 定序数据C. 定距数据D. 定性数据答案:D3. 在统计分析中,中位数是:A. 数据集中的最小值B. 数据集中的中间值C. 数据集中的平均值D. 数据集中的最大值答案:B4.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A. 中心趋势的指标B. 离散程度的指标C. 相关程度的指标D. 偏态的指标答案:B5.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的步骤?A. 收集数据B. 计算样本统计量C. 确定置信区间D. 所有以上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区别。
答案: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对象和应用领域。
数理统计学主要研究的是概率论在统计推断中的应用,它更侧重于数学理论和方法。
而社会统计学则侧重于社会现象的量化分析,它将数理统计的方法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中,以揭示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和规律。
7. 解释什么是抽样误差,并举例说明。
答案:抽样误差是指由于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进行研究,而导致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
例如,在一项关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研究中,如果只抽取了高收入区域的居民作为样本,那么得到的样本均值可能会高于整个城市居民的实际平均收入,这就是抽样误差的一个例子。
8. 描述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及其意义。
答案:相关系数是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和方向的统计量。
最常用的相关系数是皮尔逊相关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r =\frac{\sum (X_i - \overline{X})(Y_i -\overline{Y})}{\sqrt{\sum (X_i - \overline{X})^2 \sum (Y_i - \overline{Y})^2}} \] 其中,\( X_i \) 和 \( Y_i \) 分别是变量X 和Y的观测值,\( \overline{X} \) 和 \( \overline{Y} \) 是它们的平均值。
(完整版)《社会统计学》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完整版)《社会统计学》期中试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494e4e6f1aff00bed51ef5.png)
《社会统计学》期中试题一、某工厂所生产的灯泡,其寿命服从正态分布,标准差为8小时,今随机抽取样本大小n =16,得样本平均寿命为1000小时,在置信度95%下,求该厂产品的: 样本总量未知,方差已知。
1.平均寿命的估计值1000小时(中心极限定理)2.平均寿命之95%的置信区间及置信区间长度解:总体μ未知,标准差=8;样本容量n=16(小样本),样本均值=1000,置信度0.95. 利用总体标准差已知公式,得标准正态分布的置信区间为X X ⎡-+⎢⎣=[1000-1.96*8/4,1000+1.96*8/4]=[996.08,1003.92]长度为7.84.二、某超市,从其顾客中随机抽取,现随机抽取64位,衡量其结帐所需要时间X ,设X 近似正态分布,得,320641=∑=i ix,26086412=∑=i i x 则N 为样本容量,n.>=50,方差未知情况之下用样本方差约等于已知方差 1. 顾客平均结帐时间之估计值2. 求顾客平均结帐时间之95%的置信区间及置信区间长度 解:X=320/64=5,S 2=2211()1ni i X nX n =--∑=1(26086425)641-⨯-=16,故S=4 置信度为0.95,应用大样本总体均值区间估计公式,得X X ⎡-+⎢⎣=[5-1.96*4/8,5+1.96*4/8]=[4.02, 5.98],长度为1.96三、有6个人接受心理测验,得到分数如下表:(设测验分数呈正态分布)则1.平均分数之的估计值。
2.求平均分数之95%的置信区间及置信区间长度。
解:小样本区间估计,应该用t 检验的区间估计公式 n=6,X=7,S 2=2211()1ni i X nX n =--∑=1/5*[364-6*49]=14,t 临界值为2.5706则区间估计为227X t X t αα⎡⎡-+=-+⎢⎢⎣⎣= [3.08,10.92],长度为7.84四、设()2,1,,~2=N X i i σμ,则以下哪一个为μ的无偏估计量。
___《社会统计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___《社会统计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f88c2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4.png)
___《社会统计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___《社会统计学》练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抽样调查是指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研究,从而推算总体的非全面调查。
2、对于定类变量,变量取值只有类别属性之分,而无等级次序之分和可测距离之分。
3、定距/定比变量:变量取值除了有类别属性、等级次序之分外,还有具体的可测的距离。
其中定比变量还有一个具有真实意义的确定的零点。
4、偏态图形左边尾巴拖得较长叫做左偏态。
5、用某个典型的变量值或者特征值来代表全体变量,则这个典型的变量值或特征值就叫做代表值。
6、众值适用于定类、定距和定比变量。
7、均值仅适用于定距变量。
8、定比变量即可进行加减运算,也可进行乘除运算。
9、统计调查表可以分为问卷和表格。
10、变量是指在研究中所关心的、用来描述和度量对象的任何属性或特征。
11、总体是统计的前提条件,没有总体就用不着统计。
12、统计总体的特征是数量特征、质量特征和分布特征。
13、具体的说,统计描述法包含集中趋势、离中趋势和分布形态。
14、统计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其数学依据是概率论。
15、在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反比。
16、通过样本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称为假设检验。
17、参数估计可以分为两类: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18、所谓区间估计就是用样本统计量的区间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
19、统计调查收集的资料有两类,一类是定量资料,另一类是定性资料。
20、统计资料按照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具有连续性分为截面资料和时间序列资料。
21、统计调查时间有两个含义,即资料所属的时间叫做横断面时间,调查时间叫做纵向时间。
22、抽样调查是按照一定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并对其加以研究,从而推算总体的非全面调查。
23、单纯随机抽样即每次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单位,登记后不放回原总体,不参加下一轮抽样。
24、分层抽样就是先从总体中抽出较大范围的单位,再从中选的较大单位中抽取较小范围的单位,依此类推,最后从更小的范围抽出样本基本单位。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1f5b4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b.png)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社会统计学是研究人口、劳动力、收入、社会流动等社会现象的科学方法与技术的学科,其特点是()A. 程序化B. 分析性C. 统计性D. 全面性2. 社会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 人口B. 社会流动C. 劳动力D. 政治制度3. 社会统计学的基本任务是()A. 描述B. 分析C. 测度D. 预测4. 以下哪个属于社会统计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实地调查B. 记录观察C. 数量分析D. 实验研究5. 通过抽样调查得出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和代表性,其原因是()A. 抽样调查的科学性B. 抽样调查的随机性C. 抽样调查的综合性D. 抽样调查的简便性6.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在过去30年中一直呈现()A. 增长趋势B. 下降趋势C. 波动趋势D. 停滞趋势7. 以下哪项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A. 出生率-死亡率B. 出生率/死亡率C. 死亡率-出生率D. 死亡率/出生率8. 劳动力的组成可以分为()A. 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B. 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C. 男性和女性D. 青年和老年9. 以下哪个指标用于衡量人口流动的规模()A. 出生率B. 死亡率C. 迁入率D. 婚姻率10. 社会现象的分布状况可以通过以下哪种图表来展示()A. 折线图B. 柱状图C. 饼图D. 散点图11. 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可以通过以下哪种图表来展示()A. 人口金字塔图B. 折线图C. 散点图D. 聚类图12. 确定样本的个数和方法属于统计调查的()A. 问题设计B. 抽样设计C. 数据处理D. 结果分析13. 使用频率分布表可以直观地了解数据的()A. 聚集趋势B. 分布形态C. 关联程度D. 变化趋势14. 社会统计学可以对社会现象进行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A. 描述统计方法B. 推断统计方法C. 直观统计方法D. 数量统计方法15. 制约社会统计学研究的条件主要包括()A. 人力资源B. 数据资源C. 手段资源D. 空间资源16. 在社会统计学中,相关分析用来研究()A. 双变量间的关系B. 多变量间的关系C. 分组间的关系D. 数值间的关系17. 决定统计调查质量的最根本要素是()A. 问卷设计B. 抽样方法C. 数据处理D. 有效样本数18. 使用抽样调查方法可以有效地()A. 节约调查成本B. 提高调查效率C. 提高数据精度D. 具有总体可比性19. 社会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经常具有()A. 多样性B. 随机性C. 普遍性D. 特殊性20. 社会统计学可以用来指导()A. 社会政策制定B. 学术研究C. 教学实践D. 创新创业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什么是人口负增长?可能导致人口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人口负增长指的是人口数量在一定时期内净减少的现象。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试题套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试题套](https://img.taocdn.com/s3/m/5801ffc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e.png)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试题1.2套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CA.理论与方法的关系B.方法与成果的关系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D.理论与成果的关系2.等距分组数列在全距固定的情况下,组距与组数呈 AA.反比关系C.不确定性关系 B.正向关系D.无关系3.某地区每百户家庭彩电拥有量为120台,这个指标是 DA.比例相对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4.已知某公司下属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及总产值,求该公司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应采用 DA.简单算数平均法C.简单调和平均法 B.加权算数平均法D.加权调和平均法5.第一批产品废品率为1%,第二批产品废品率为1.5%,第三批产品废品率为2%,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25%,第二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0%,则平均废品率为 BA.1.5%C.4.5% B.1.6%D.4%6.若产品价格上涨5%,产量下降5%,则产值指数 BA.为1C.增长 B.降低D.为07.按月平均法计算的季节比率之和等于 CA.100%C.1200% B.100D.12008.某单位20XX年前4个月产值分别为400万元、420万元、450万元,440万元,1-4月初工人数分别为60人、64人、68人、66人,则第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等于 DA.6.61万元/人C.6.63万元/人 B.6.62万元/人D.6.51万元/人9.若已知∑x-x2是∑y-y2的2倍,∑x-xy-y是∑y-y2的1.2倍,则相关系数等于 B A.2/1.2 C.0.9210.统计设计的中心BA.明确统计研究的目的C.确定统计分析的A.数量性C.社会性E.具体性12.以某大学为总体,以下各项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BDA.在校学生人数C.教师总人数E.新增教师人数13.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可分为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下列选项属于专门调查的有BDA.经常性调查C.一次性调查E.全面调查1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CA.确定组距C.确定组数E.选择分组标志15.如果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则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 ABA.高度相关C.显著相关E.低度负相关ˆ=200-2x中,yˆ为总成本估计值元,人民币16.在直线回归方程y,x为产量件,这个B.总体性D.变异性 B.在校男女生比率 D.录取新生的平均分数 B.普查 D.典型调查 B.划分各组的界限 D.确定全距 B.负相关 D.无相关方程意味着: BCEA.产量每增加1件,总成本增加2元C.产量为0时,总成本为200元E.总成本因产量的增加而降低17.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包括 ABCDA.样本容量C.抽样方法E.样本的可能数目18.时间数列变动因素可分解为 ABDEA.长期趋势变动C.时间变动E.不规则变动19.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A.普查C.连续性调查E.典型调查20.按照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统计分组可以分为 AEA.简单分组C.品质标志分组E.复合分组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1.按变量的连续性,可以把变量分为连续变量和____离散变量_____________;22.统计调查中,需要调查的那些社会现象总体称为_________调查对象________,它是由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所组成;23.统计分组的目的是要按照不同的标志,把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正确表现出来,保持组内的同质性和组间的_____差异____________性,以便研究总体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24.某企业计划20XX年实现产值200万元,实际实现产值220万元,则该企业20XX年计划完成程度为_________110%________;25.甲企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高于乙企业10%,标准差高于乙企业20%,则甲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代表性_________________乙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代表性; B.单项分组 D.数量标志分组 B.统计报表制度 D.一次性调查 B.季节变动 D.循环变动 B.被研究单位标志变异程度 D.抽样组织形式 B.产量每增加1件,总成本下降2元 D.产量为0时,总成本为2元26.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选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减少50%,则抽样单位数需要增加到原来的_________4________倍;27.抽样误差来源于登记性误差和_______随机性误差__________;28.已知某批产品不合格率为10%,则合格率的标准差为____0.3_____________;29.某公司20XX年前四个月人数分别为100人、80人、98人、102人,则该公司20XX年一季度平均人数为______100+80+98/3___________;30.统计调查中的调查时间指的是________调查资料_________所属的时间;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平均指标32.相关关系33.估计标准误差34.统计指数35.分布数列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6.简述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与联系;37.简述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不同特点;38.简述回归分析的特点;39.简述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六、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前面两个题老师没看,没给错对呀气呀……做了都不给答案,,大家还是自己做吧,后面的那公式也没法写,就只附了答案40.甲、乙两班在统计学考试中,甲班平均成绩89分,标准差13,乙班成绩资料如下:保留2位小数要求:1计算乙班平均成绩;2比较两班平均成绩的代表性;1利用指标间的关系将表中括号 358万元 2计算销售量总指数及由于销售量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 108.79% 83.5万元 3计算销售价格总指数及由于销售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 126.56% 274.5万元 43.某灯泡厂从一批产品中抽出500只进行质量检查,检验结果显示这500只灯泡的平均耐用时间为9.48千小时,根据以往检测的数据,耐用时间的标准差为0.787千小时,计算: 1在95.45%t=2的概率保证程度下计算该批产品平均耐用时间的置信区间保留3位小数; 9.48-20.035<=X<=9.48+0.03522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极限误差减少1/3,则至少需要抽取多少灯泡进行检验n扩大9倍 9500=4500只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试题2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和社会现象总体的数量关系;2. 3. ;4. 单位、单位;5. 在平均指标指数体系中,可变构成指数等于结构影响指数和固定构成指数的乘积;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A ;A. 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B. 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设计、统计分析C. 统计调查、统计设计、统计整理、统计分析D. 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设计2. 下列各项中既可能是全面调查也可能是非全面调查的是 D ;A. 普查C. 抽样调查 B. 典型调查D. 统计报表3. 在编制组距数列时, A ;A. 各组组距既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B. 各组组距必须相等C. 各组组距大小与分组无关D. 等距式分组无开口组,不等距分组有开口组4. 下列指标属于时点指标是 D ;A. 工资总额B. 出生人口数C. 工业增加值D. 设备台数5. 某国男女两性的对比关系为106.3∶100,这个指标属于 B ;A. 比较相对指标B. 比例相对指标C. 结构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6. 下列指标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是 A ;A. 产品合格率B. 人口增长率C. 成本利润率D. 劳动生产率7. 若x为算术平均数,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A. ∑x-x=0C. ∑x-x>0B. ∑x-x≠0 D. ∑x-x<0 B. 不受极小值的影响 D. 不受中间变量值的影响 8. 全距的特点是 D ; A. 不受极大值的影响C. 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9. 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标志变异指标的是 D ;A. 全距B. 标准差C. 离散系数D. 众数10. 把某企业在十年间拥有的生产设备台数,按时间顺序排成数列,则这个数列是 B ;A. 时期数列C. 变量数列 B. 时点数列D. 分布数列11. 计算五年的钢产量的平均发展速度,如果是为了侧重考察五年中最末一年钢产量的发展水平,则应采用 C ;A. 算术平均法B. 调和平均法C. 几何平均法D. 方程法12. 若报告期同基期比较,产品实物量增长5%,价格降低5%,则产品产值 C ;A. 增加5%C. 减少0.25% B. 减少5%D. 没有变动13. μx表示 A ;A. 抽样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平均误差程度B. 抽样平均数C. 抽样成数D. 抽样成数的标准差14. 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a+bx中,回归参数b表示 C ;A. 回归直线的起点值B. 回归直线的截距C. 回归直线的斜率D. 相关系数15. 对两个相关的x、y变量,搜集历年有关数值,拟合了相应的回归直线,回归直线拟合优劣的评价标准是 A ;A. Syx越小越好C. 相关系数γ趋近于0 B. Syx越大越好D. 回归直线的斜率等于0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ABCDE ;A. 科学性原则B. 目的性原则C. 整体性原则D. 统一性原则E. 可比性原则2. 进行户口登记,从调查的分类看这是 AD ;A. 全面调查B. 典型调查C. 重点调查E. 抽样调查A. 总人口数C. 工资总额E. 耕地面积4. 增长速度和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CD ;A.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B. 定基增长速度=各环比增长速度之积C. 定基发展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D. 定基增长速度=各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1E. 环比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5. 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BDE ;A. 运动员年龄C. 运动员性别 B. 运动员编号D. 运动员身高 D. 专门调查 3. 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CD ; B. 职工人数 D. 国内生产总值E. 运动员体重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1. 统计指标2. 统计指数3. 样本总体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 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基本上半年=408人3. 要求:①计算A、B、C三种商品的零售物价总指数;②说明所采用的是什么计算方法4. 已知某厂生产的电视机显像管寿命的标准差为100小时,为使所估计的平均寿命在0.95的置信水平可靠性下的误差不超过20小时,问该厂应该抽取多少只显像管 Ft=0.95,t=1.96 97只。
7月浙江自考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7月浙江自考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ca6e2edd3383c4ba4cd22c.png)
浙江省2018年7月自学考试社会统计学试题课程代码:00278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相关关系按相关变量的多少,分为______和复相关。
2.根据统计误差产生的原因不同,统计误差分为______误差和______误差。
3.社会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
4.对于连续变量,恰是某一组限的数据应按照______的原则归入相应的组别。
5.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______和划分各组界限。
6.平均指标就是在______内,将各单位______,用以反映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7.指数体系中,______等于各因素指数的乘积。
8.允许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称为假设检验的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9.抽样平均误差(u)与抽样极限误差(Δ)的关系是()A.Δ大于或等于uB.Δ小于uC.Δ大于uD.Δ大于或小于或等于u10.关于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前者是确定值,后者是随机变量B.前者是随机变量,后者是确定值C.两者均是确定值D.两者均是随机变量11.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H0,备择假设H1,则称______为犯第二类错误。
()A.H0为真,接受H1B.H0为真,拒绝H1C.H0不真,接受H0D.H0不真,拒绝H012.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选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A.2倍B.3倍1C.4倍D.5倍13.欲以图形显示两变量x和y的相互关系,一般绘制()A.直方图B.折线图C.曲线图D.散点图14.回归直线方程x c=C+Dy,其中y 为自变量,则()A.可以根据y值推断xB.可以根据x值推断yC.可以互相推断D.不能进行推断15.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工人工资y(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10+70x,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工人工资平均()A.增加70元B.减少70元C.增加80元D.减少80元16.两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8,说明()A.两变量不相关B.两变量负相关C.两变量不完全相关D.两变量完全正相关17.某地区2000年底有1000万人口,零售商店数有5万个,则商业网点密度指标值为5个/千人。
社会统计学试题七
![社会统计学试题七](https://img.taocdn.com/s3/m/6956625ae2bd960591c67734.png)
社会统计学试题[七]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工资收入若按高薪、低薪、一般水平来测量,它属于[ ]A.定类变量B。
定序变量C。
定距变量D。
定比变量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有[ ]A.R为对称测量,b为非对称测量;B.R受变量取值单位的影响,b不受单位影响;C.R是离散趋势;b是集中趋势;D.R受变量取值范围影响,b取值范围无限制3.适合于定距变量的统计图有[ ]A.条形图B。
圆瓣图C.直方图D。
拆线图1.根据3σ原理,变量取值在区间[μ-3σ,μ+3σ]内的概率为[ ]A.0.6827 B.0.9545 C.0.9973 D.15.在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中,方差决定了曲线的[ ]A.在坐标中的位置 B。
峰值C.形状 D。
左右移动6.在原假设成立的条件下,统计检验所规定的小概率标准是[ ]A.临界值 B。
显著性水平C.置信度 C。
接受域7.关于配对样本,正确的说法有[ ]A.它只有一个样本;B.对样本中每个个体要观测两次;C.样本来自于两个总体;D.样本来自于同一个总体8.在定类变量的2×2表中,若只考虑自变量某一类取值对因变量的影响,应选取[ ]A.Ф系数 B。
Q系数 C。
λ系数 D。
Gamma系数9.关于小概率原理,正确的说法有[ ]A.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观察中是不可能发生的;B.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观察中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发生的;C.若在一次观察中发生了小概率事件,合理的想法是否定对原有事件具有小概率的说法;D.若在一次观察中发生了小概率事件,并不能否定原有事件具有小概率的说法。
10.如果置信度变小,则[ ]A.估计区间变宽,精度降低;B.估计区间变宽,精度增加;C.估计区间变窄,精度降低;D.估计区间变窄,精度降低。
二、判断题[对的O,错的×,每小题1分,共5分]1.假设检验的接受域正是区间估计的置信区间。
[ ]2.95%的置信度说明每一次抽样都存在95%估计正确的可能性,而不能具体指出哪一次估计是错误的。
社会统计学试题
![社会统计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ce638178e9951e79b8927f3.png)
社会统计学试题[九]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教育水平按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及以上测量,属于[ ] A.定类层次测量 B。
定序层次测量C.定距层次测量 D。
定比层次测量1.有8 户人家,每户人口数为2,4,4,5,7,8,10,10则中位值等于[ ]A.5 B。
7 C。
4.5 D.63.以下相关系数,取值在[-1,+1]之间的有[ ]A.R B。
λ C。
G D。
Tau-y4.在相同的显著度下,[ ]A.一端检定比两端检定更难否定原假设B.两端检定比一端检定更难否定原假设C.左端检定比右端检定更难否定原假设D.右端检定比左端检定更难否定原假设5.检定两个大样本均值的差民,可用[ ]检定法A.F检定法 B。
Z检定法C.T检定法 D。
卡方检定法1.当教育程度与收入都用高、中、低来表示时,两个变量的相关测量较适用的测量法是[ ]A.λ测量 B。
Tau-y测量C.Gamma测量 D。
积矩相关测量7.PRE=0,说明[ ]A.X与Y之间完全相关B.X与Y之间完全无关C.X能百分之百解释Y的变化D.X对Y无解释力8.回归系数b与相关系数r[ ]A.都可以描述两个定距变量间的线性关系B.都能够反映两个变量有无关系和关系的强弱C.所描述的都是一种因果关系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9.总体均值一定,样本容量越小,样本均值围绕总体的波动幅度[ ]A.越大 B。
越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10.当显著度等于0.05时,两端检验否定原假设接受研究假设所犯错误的概率是[ ]A.0.95 B.0.025 C.0.05 D.0.10二、判断题[对的O,错的×,每小题1分,共5分]1.家庭子女数是连续型定距变量。
[ ]2.置信水平与置信区间成正比。
[ ]3.假设检验直接检验的是研究假设。
[ ]4.增大样本容量,可以减少弃真的错误,但无法减少纳伪的错误[ ]5.标准分是以均值为基点,以标准差为量度单位的。
[ ]三、计算题[共85分]1. 设以下是1209名抽烟者年龄的频次分布① 试作频率统计表和直方图② 求中位值和四分位差[本题满分15分]2. 抽取100个样本研究性别与吸烟的关系:①已知吸烟者30人,不吸烟者70人,若不给任何条件,怎样猜?被猜对者占百分之几? ②若已知性别与吸烟者的关系如下表,要你猜每个人是否吸烟,被猜错者比不性别条件时的被猜错者少百分之几?[满分15分]3. 女青年的所受学校教育年限X 和她们的理想儿女数目Y 的关系如下表。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0275a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f.png)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现象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其主要研究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定性分析D. 指数分析2. 以下哪一项不是社会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类型?A. 计数数据B. 顺序数据C. 比率数据D. 定性数据3. 在社会统计学中,中位数是衡量数据集中趋势的一种方法,以下关于中位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中位数是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B. 中位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C. 中位数是数据的平均值D. 中位数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数据4.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以下关于标准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标准差越大,数据越集中B.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C. 标准差可以为负数D. 标准差反映了数据的波动大小5. 以下哪个统计量可以用来衡量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A. 相关系数B. 方差C. 标准差D. 均值...(此处省略剩余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的区别。
2. 解释什么是正态分布,并说明其在社会统计学中的应用。
3. 什么是抽样误差?它是如何影响统计推断的?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给定一组数据:10, 12, 14, 16, 18, 20。
计算这组数据的均值、中位数和标准差。
2. 如果一个样本的均值为50,标准差为10,样本量为100,求95%置信区间。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某社会调查机构对1000名居民进行了收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收入为5000元,标准差为1500元。
请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可能存在的收入分布情况,并讨论如果样本量减少到500,对统计推断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C4. A, C, D5. A二、简答题1. 描述性统计主要关注数据的收集、组织、描述和呈现,目的是对数据进行总结和解释,而推断性统计则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目的是做出关于总体的结论。
最新4月浙江自考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4月浙江自考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19793d168884868762d640.png)
浙江省2018年4月自学考试社会统计学试题课程代码:00278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若采用异距分组,_______反映单位组距内分布的频数。
2.当基尼系数为_______时,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3.绘制直方图时,对于定类变量和_______变量的分组,矩形的宽度是没有意义的。
4.众数就是所研究的变量数列中_______的变量值。
5._______是统计推断理论中最重要的定理。
6.统计调查从调查范围上分,可以分成_______和_______。
7.在社会调查和社会统计中,测量被分为四个水平。
即定类尺度、定序尺度、_______和_______。
8._______是统计资料整理的基本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设θ1,θ2为θ的两个无偏估计量,若θ1的方差_______θ2的方差,则称θ1是较θ2有效的估计量。
( )A.大于B.大于或等于C.小于D.小于或等于2.反映抽样指标与全集总体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A.抽样极限误差B.概率度C.抽样平均误差D.样本总体方差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回置抽样与不回置抽样比较,其抽样平均误差( )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两者相等D.无法确定4.在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时,可靠程度越高则( )A.误差范围越小B.误差范围越大C.抽样平均误差越小D.抽样平均误差越大5.成数方差的最大值,是当P值趋近于_______时。
( )A.0.1B.0.9C.0.8D.0.5126.某地区居民人均收入水平x (元)与食品支出占生活费支出的比重y (%)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 =80-0.032x 。
这表示人均收入水平每提高1元,食品支出占生活费支出比重平均( ) A.增加0.032% B.降低0.032% C.增加79.968%D.降低79.968%7.如果变量x 和变量y 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1,说明这两个变量之间是( ) A.低度相关 B.完全相关 C.高度相关D.完全不相关8.当所有观测点都落在回归直线y =a +bx 上,则x 与y 之间的相关系数( ) A.r =0 B.r =1 C.r =-1D.|r |=19.下列相对数中,可以用有名数表示的有( ) A.计划完成相对数 B.结构相对数 C.强度相对数 D.动态相对数10.在综合指数0001p q p q K ∑∑=中,同度量因素是( )A.q 0B.p 0C.q 1D.p 111.类指数的性质类似于总指数,只是( ) A.编制方法不同 B.计算方法不同 C.范围不同D.同度量因素不同12.动态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时点数列 B.时期数列 C.相对数动态数列 D.平均数动态数列13.时点指标的数值( ) A.与时间间隔长短无关 B.通常连续登记 C.时间间隔越长,指标值越大D.具有可加性 14.以某市1949年的钢产量为最初水平a o ,1997年的钢产量为最末水平a n ,计算该市钢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须开( ) A.41次方 B.47次方C.48次方D.49次方15.结构相对指标是( ) 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 B.甲单位水平与乙单位水平之比 C.实际数与计划数之比D.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之比16.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 )A.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B.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C.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D.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17.要比较两个不同总体,平均水平又不同的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低,需用( )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平均差系数或标准差系数18.中位数( )A.是一种代表值B.是最常见的数值C.不是一种代表值D.是一种变化趋势19.平均数反映了总体( )A.分布的离中趋势B.分布的集中趋势C.分布的变动趋势D.分布的可比程度20.统计分组必须遵循的两个重要原则是( )A.实用与科学B.科学与合理C.互补与无穷D.穷举与互斥21.对某连续变量进行分组,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0。
社会统计学考试试题
![社会统计学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869387831b765ce0508147f.png)
报告期
100 50 210
4、某地区有 30 万个家庭户,现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对 1200 个家庭户进行调查。结 果是 720 个家庭中有彩色电视机。要求: ○1 、根据抽样数据推断这 30 万家庭户有彩电的所占比重。 ○2 、这次抽样调查的平均抽样误差有多大? ○3 、在 95.45%的可信度上推断该地拥有彩电的家庭户数。(25 分)
3、现对某超市的三类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进行调查。资料如下:
单价(元/斤)
基期
报告期
肉类 10
9
果品类 5
4
鱼类 8
6
要求根据上列资料计算:
○1 、商品销售总额的综合指数。
○2 、商品销售数量的综合指数。
○3 、商品销售价格的综合指数。
○4 、说明上面三个指数间的关系。(25 分)
销售量(吨)
基期
90 48 170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社会统计学
年份:1996~2009
1996 年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社会统计学 总分:100 分
1、知某部门 1990 年的产量为 A0,又已知 1991-1995 年各年的产量分别为 A1,A2, A3,A4,A5,现在想求得 2000 年的产量预测值,你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几种预测方法 及统计预测的计算公式来?对这几种方法的预测结果(即计算公式)各加评述。(要求至少 写出三种方法及公式) (25 分)
二、论述题:有人认为统计能证明一切,你认为如何? 30 分
三、计算分析题 90 分 1、某小区居民的周文娱支出(元)如下表所示:
支出(元)
人数
X≦5
25
5〈X≦10
30
10〈X≦15
电大《社会统计学》考题题库及答案-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电大《社会统计学》考题题库及答案-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eca2c66bd97f192379e9c6.png)
《社会统计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形成性考核作业一表1是某大学二年级135个同学的《社会统计学》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请将数据输入SPSS软件,并(1)对考试成绩进行排序和分组(40分),(2)制作频数分布表(30分)并绘制频数分析统计图(30分)。
请注意分组时按照下列标准:表1某专业二年级同学社会统计学期末考试成绩(百分制)答案如下:1、按成绩低至高排序如下表:2、成绩分组表如下:3、制作频数分布表如下:4、频数分析统计图如下:形成性考核作业二表1为某大学对100个学生进行了一周的上网时间调查,请用SPSS 软件:(1)计算学生上网时间的中心趋势测量各指标(20分)和离散趋势测量各指标(30分)。
(2)计算学生上网时间的标准分(Z值)及其均值和标准差。
(20分)(3)假设学生上网时间服从正态分布,请计算一周上网时间超过20小时的学生所占比例。
(30分)表1某专业一年级同学一周上网时间(小时)答案如下:形成性考核作业三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学校后勤集团想了解学校22000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从中抽取2200名学生进行调查,以推断所有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水平。
这项研究的总体是(C)A.22000名学生B.2200名学生C.22000名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D.2200名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2.从变量分类看,下列变量属于定序变量的是(C)A.专业B.性别C.产品等级D.收入3.在频数分布表中,比率是指(D)A.各组频数与上一组频数之比B.各组频数与下一组频数之比C.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D.不同小组的频数之比4.某地区2001-2010年人口总量(单位:万人)分别为98,102,103,106,108,109,110,111,114,115,下列哪种图形最适合描述这些数据(D)A.茎叶图B.环形图C.饼图D.线图5.根据一个样本均值求出的90%的置信区间表明(C)A.总体均值一定落入该区间内B.总体均值有90%的概率不会落入该区间内C.总体均值有90%的概率会落入该区间内D.总体均值有10%的概率会落入该区间内6.判断下列哪一个不可能是相关系数(C)A.-0.89B.0.34C.1.32D.07.期中考试中,某班级学生统计学平均成绩为80分,标准差为4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同度量因素是变动的B.基期是变动的C.指数化因数是变动的D.时期是变动的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反映以经济指标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指标总体系包括A.社会统计指标体系B.专题统计指标体系C.基层统计指标体系D.经济统计指标体系 E.科技统计指标体系2.典型调查A.是一次性调查B.是专门组织的调查C.是一种深入细致的调查D.调查单位是有意识地选取的 E.可用采访法取得资料3.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A.月末商品库存额B.劳动生产率C.历年产值增加额D.年末固定资金额 E.某市人口净增加数4.重复抽样的特点是A.各次抽选互不影响B.各次抽选相互影响C.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逐渐减少D.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始终不变E.各单位被抽中的机会在各次抽选中相等5.下列关系中,相关系数小于0的现象有A.产品产量与耗电量的关系B.单位成本与产品产量的关系C.商品价格与销售量的关系D.纳税额与收入的关系 E.商品流通费用率与商品销售额的关系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要求:(1)写出必要的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否则,酌情扣分。
(2)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1.某企业三个车间生产同种产品,1995年上半年有关生产资料如下: 车间 实际产量(台) 完成计划(%) 实际优质品率(%) 甲 1500 120 93 乙 1800 100 95 丙 2200 80 96要求:(1)计算该企业产品计划完成百分比; (2)计算该企业产品的实际优质品率。
2.若已知甲、乙两个企业1980年的产值分别为300万元和500万元,1994年的产值分别为800万元和1500万元。
要求:(1)分别计算甲、乙两个企业产值的平均发展速度; (2)若按各自的速度发展,甲企业从现在起还需几年才能达到乙企业1994年的产值水平? (3)若要求甲企业在五年内达到乙企业1994年的产值水平,则每年应递增多少?3.某车间有下述资料: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该车间产量的变动以及受工人劳动生产率和工人数变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的绝对额。
4.从某企业职工中随机抽选4%进行调查,所得工资分配数列如下: 工资水平(元) 60 70 80 90 100 工人数(人) 5 10 11 20 4 试以95.45%的置信度估计: (1)该企业工人的平均工资; (2)该企业工人中工资水平在80元以上工人所占的比重。
5.在直线相关条件下,已知相关系数r=0.9,估计标准误差S y·x=12,样本容量n= 26,试求: (1)剩余变差值; (2)剩余变差占总变差的比重; (3)变量y的均方差值。
6.某企业历年的总产值和利润额(单位:百万元)资料如下: 年 份 总产值 利润额 1990 15 4.5 1991 17 5.0 1992 22 6.5 1993 25 8.0 1994 30 10.0要求:(1)拟合总产值数列的直线趋势方程,并估计1995年的总产值; (2)求出利润额对总产值的直线回归方程,并结合上述1995年总产值的估计值推算该年的利润总额。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统计指标名称2.65 3.比例 4.假定平均数(任意常数)5.尖平程度6.序时(动态) 7.派氏物价 8.样本容量大小 抽样方法 9.估计标准误差二、判析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 理由:应为国势学派和政治算术学派。
2.( ) 理由:随着研究目的不同,才能变换。
3.( )4.( )5.( ) 理由:应为2(S1+S2-S3)。
6.( ) 理由:间隔相等,采用简单算术平均;间隔不等,采用加权算术平均。
7.( ) 理由:应为Σ(y-yc)=0或Σ(y-yc)=0为妥。
8.( )9.( ) 理由:应个。
10.(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D2.C3.C4.A5.A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ADE2.BCDE3.ACDE4.ADE5.BCE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1.(1)=94.83% (5分) (2)=94.85% (5分)2.(1)甲企业=107.26% 乙企业=108.16% (4分) (2)=8.97(年) (3分) (3)=113.40% (2分) -1=13.4% 应递增13.4% (1分)3.产量指数:=155.38%增减额=Σq1pn-Σq0pn=606-390=216(千元) (3分) 劳动生产率指数:=145.67% 增减额=×Σt1=(7.575-5.2)×80 =190(千元) (3分) 工人数指数:=106.67% 增减额=(Σt1-Σt0)×=(80-75)×5.2=26(千元)(3分) 指数体系分析:155.38%=145.67%×106.67% 216(千元)=190(千元)+26(千元) (1分)4.(1)=81.6(元) (1分) σ= =11.38(元) (1分) =1.61(元) (1分) =2×1.61=3.22(元) 81.6-3.22≤≤81.6+3.22 78.32元≤≤84.82元 (2分) (2)p==70% (1分) =6.48%(2分) △p=tμp=2×6.48%=12.96% p-△p≤p≤p+△p70%-12.96%≤p≤70%+12.96% 57.04%≤P≤82.96% (2分)5.(1)Σ(y-yc)2=(n-2)=(26-2)×122=3456(3分) (2)R=,R2=0.92=0.81, =1-R2=1-0.81=0.19 (3分) (3)=18189.47 =26.45 (4分)6. 年 份 y x t ty t2 xy x2 1990 15 4.5 -2 -30 4 67.5 20.25 1991 17 5 -1 -17 1 85 25 1992 22 6.5 0 0 0 143 42.25 1993 25 8 1 25 1 200 64 1994 30 10 2 60 4 300 100 合 计 109 34 0 38 10 795.5 251.5 (1)a==21.8 (1分)b==3.8 (1分)∴yc=21.8+3.8t(原点在1992年) (2分)t=1995-1992=3y95=21.8+3.8×3=33.2(百万元) (1分)(2)b= =2.67 (1分)a= =3.64 (1分)∴=3.64+2.67x (1分)当=33.2百万元时,332=3.64+2.67x解得x=11.07百万元 (2分)则1995年的利润额为11.07百万元。
社会统计学2第一部分(客观题,共38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涂黑。
每小题1分,共20分)1. 将全部研究对象划分为不同性质的各个组的方法是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D.因素分析法2. 总体具有同质性并非意味所有的总体单位在一切方面都是同质的,这说明统计总体具有A.大量性B.同质性C.变异性D.历史性3. 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A.劳动生产率B.出生人数C.结婚率D.人均收入4. 对构成调查对象总体中的所有个体进行的无一遗漏的调查登记是A.经常性调查B.全面调查C.一次性调查D.非全面调查5. 把研究对象当作总体,从总体中按随机(或非随机)的原则抽出一定数量的研究单位作为样本,并借助样本指标数值来推算总体指标数值的调查,称为A.普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6. 按主词结构,下面的统计表是A.简单分组表B.复合分组表C.简单设计D.复合设计某中学高中在校生数年级学生数(人)高一305高二318高三2947. 关于变量数列的编制,下面正确的说法是A.离散变量的整数值如果变动幅度较小,宜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B.连续变量的整数值如果变动幅度较小,宜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C.离散变量的整数值如果变动幅度较大,且总体单位数多,宜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D.连续变量的整数值如果变动幅度较大,且总体单位数多,宜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8. 在频数分布曲线中,U形曲线的特征是A.中间大,两头小B.中间小,两头大C.呈正J型分布D.呈反J型分布9. 数据123,136,198,133,172,150的算术平均数是A.143B.152C.166D.17210. 通常,我们将N个变量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称为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11. 下列变异指标中,可称为相对离势的是A.极差B.平均差C.标准差D.异众比率12. 数据125,138,116,127,140,134的全距是A.11B.14C.18D.2413. 通常,我们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00而计算出的相对数称为A.4分数B.百分数C.成数D.倍数14. 关于结构相对数,下面不正确的描述是A.结构相对数都是无名数B.结构相对数的数值均小于1C.结构相对数的分子与分母可以调换位置D.各结构相对数之和等于115. 时间数列中原有的各项统计指标数值,称为A.发展速度B.增长速度C.发展水平D.增长量16. 已知某个体户开业4个月,收入情况是:第1个月405元,第2个月395元,第3个月475元,第4个月455元,则他每个月平均收入为A.430元B.432 5元C.433 3元D.435元17. 说明由多个项目组成的复杂现象总体综合变动的比较指标,称为A.数量指标指数B.质量指标指数C.综合指数D.个体指数18. 按照我国习惯,计算企业价格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采用A.基期的产量指标B.报告期的产量指标C.基期的价格指标D.报告期的价格指标19. 相关关系是一种数量关系上不很严格的相互依存关系,如果这个关系近似地表现为一条曲线,就称为A.复相关B.曲线相关C.正相关D.完全相关20. 按积差法求两变量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r时,下面不正确的描述是A.当r=0时,表示两变量之间无相关B.当-1<r<0时,表示两变量之间不完全负相关C.当0<r<1时,表示两变量之间不完全正相关D.当r=1时,表示两变量之间完全正相关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全部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均涂黑。
涂错,多或少涂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8分)21. 总体按其包括的单位数目是否有限制,可分为A.现实总体B.有限总体C.想象总体D.无限总体E.样本总体22. 变量按其数值是否连贯衔接,可分为A.随机变量B.离散变量C.虚拟变量D.连续变量E.确定性变量23. 次级资料的特点是A.可靠性难评估B.搜集容易C.确实可靠D.搜集不易E.应用方便24. 随机抽样的方式包括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定额抽样D.整群抽样E.等距抽样25. 统计分组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有A.符合相象次数分配的规律性B.穷举C.交叉D.连接E.互斥26. 制作统计表时,要注意A.表的标题置于表格正上方B.表的上、下端应次粗线或双细线标划C.表的左、右两侧不画纵线D.表中数字不必上下对准位数E.当缺少某项数字时,用符号“——”表示27. 中位数的特点是A.各变量值对中位数之差的绝对值总和,小于它们对任何其它数(X′)之差绝对值的总和B.各变量值与中位数的离差之和等于0C.各变量值与中位数的离差的平方和等于最小值D.分组资料有不确定组距时,仍可求得中位数E.中位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LM][HJ*2/3]28. 对于给定资料的集中趋势的量度A.唯有算术平均数不唯一确定B.唯有中位数不唯一确定C.唯有众数不唯一确定D.有的资料只有一个中位数,有的资料可能没有中位数,有的资料可能有几个中位数E.有的资料只有一个众数,有的资料可能没有众数,有的资料可能有几个众数29. 标准差A.是各变量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的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B.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离散状况和差异程度的最佳测度C.不便于代数运算D.就其计算的数学方法来看,仍属于算术平均数E.数据利用率低,信息丧失严重30. 在下列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中,分组资料如遇有开放组距时,不经特殊处理仍可计算的有A.算术平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平均差E.众数31. 在下列相对指标中,其数值表现为无名数的是A.人均工农业生产总值B.晚婚率C.森林覆盖率D.出生率E.人均摄取热量32. 在下列相对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数的有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B.发病率C.性别比D.城市人口百分比E.节育率33. 时间数列的动态比较指标包括A.发展水平B.增长量C.发展速度D.增长速度E.平均发展水平34. 关于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下面正确的描述是A.环比发展速度是各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比B.定基发展速度是各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比C.相邻的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比,等于定基发展速度D.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E.相邻的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环比发展速度35. 关于同度量因素,下面不正确的描述是A.必须是同一时期的B.可以是同一时期的,也可以是不同时期的C.必须是不同时期的D.起到加权的作用E.可以使原来不能加总的因素,过渡到能够加总的量36. 在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A.价格指数B.生活费用指数C.职工人数指数D.成本指数E.物量指数37. 关于正相关和负相关,下面正确的描述有A.如果自变量的增长引起依变量的相应增长,就形成正相关B.如果自变量的增长引起依变量的相应减少,就形成负相关C.如果自变量的减少引起依变量的相应减少,就形成正相关D.如果自变量的减少引起依变量的相应增长,就形成负相关E.如果自变量的增长引起依变量的相应减少,就形成正相关38. 关于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完全不相关,下面正确的描述有A.完全相关是指变量之间为函数关系B.完全相关是指变量之间不存在数量上的任何依存关系C.不完全相关介于完全相关和完全不相关之间D.完全不相关是指变量之间为函数关系E.完全不相关是指变量之间不存在数量上的任何依存关系第二部分(主观题,共62分)[HT][ST]三、填空题(将答案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空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