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分式的运算教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分式15.2分式的运算15.2.2分式的加减15.2.2.2分式的混合运算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
第2课时分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确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分式混合运算步骤的过程,能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已有的数学经验解决新问题,获得成就感和克服困难的方法和勇气.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
分式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我们学习了分式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化简:.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1分式乘除混合运算
典例1化简:.
[解析]原式=-=-.
探究点2分式混合运算
第 1 页共 2 页
典例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5.
[解析]原式=
=
=-(x-2)
=-x+2.
当x=5时,原式=-5+2=-3.
探究点3化简求值
典例3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的值从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中选取.
[解析]由不等式组可解得-1<x≤2.
∵x是整数,
∴x=0或1或2.
∴原式==(x+2)·,
当x=0时,原式=0.
当x=2时,原式=.
当x=1时,原式=.
三、板书设计
分式混合运算
分式混合运算
◇教学反思◇
本节是一节习题课,内容是分式的混合运算,要把握运算顺序.不少学生在分式运算中出错,就是因为不重视审题,题没看完就动笔计算,或者受题中部分算式的特殊结构的影响而不遵循运算顺序,如化简,就常出现乱约分而不遵循运算顺序的典型错误,要同学通过练习、板演充分暴露问题所在,纠正,最后总结出容易忽视和出错的地方,提醒自己.
第 2 页共 2 页。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3分式方程的解法(教案)
1.教学重点
(1)理解分式方程的定义:重点强调分式方程的形式特点,即方程中包含有分母,且分母不为零,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一核心内容。
举例:如方程2/x = 3/(x+1),其中x≠0。
(2)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包括消元法、代入法、加减法等,特别是消元法在求解分式方程中的应用。
举例:消元法求解方程2/x = 3/(x+1):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概念。分式方程是指含有分母的方程,它是代数方程的一种特殊形式。分式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帮助我们处理比例、速率、百分比等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小明和小红的糖果总数为10个,要平均分给两人,我们可以建立分式方程x/2 = 10,其中x表示每人应得的糖果数。通过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答案。
2.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使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分式方程模型,并运用所学方法求解,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让学生熟练掌握分式方程的消元、代入、加减等解法,培养他们准确、迅速地进行数学运算的能力。
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的要求相符,旨在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提高数学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难点解析:代入法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
-不清楚应该将哪个表达式代入另一个表达式中;
-在代入过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容易忽视方程中的限制条件(如分母不为零);
-计算过程中可能因粗心导致错误。
(3)分式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生需要学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分式方程,并正确求解。
难点解析:实际问题抽象为分式方程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2分式的混合运算优秀教学案例
本案例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帮助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下一步的学习方向。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勇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5.内容与过程的系统性
本案例在教学内容与过程的设计上,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到作业小结,每个环节都紧密联系,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这种系统性的设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分式混合运算的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善于克服问题,树立自信心。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在每个环节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分式混合运算中的优点和不足,帮助他们明确下一步的学习方向。同时,开展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此外,我还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积极的情感支持。通过反思与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数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式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分式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能够运用分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3.学会使用分式运算的性质和法则,简化复杂的分式表达式,提高解题效率。
4.通过对分式混合运算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的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完成课本第章节后的练习题,包括分式的定义、分式的基本运算规则。
-设计一些简单的分式运算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家长监督下进行自我检查,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应用能力提升:
-选择一些具有实际背景的分式问题,如购物打折、配比问题等,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并写出解题过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背景,提出一个关于比例分配的问题,如“小华和小明一起做家务,小华打扫卫生,小明洗衣服,如果他们共同得到10个积分,按照打扫卫生和洗衣服的工作量比例分配,小华应该得到多少积分?”
2.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小华和小明的工作量比例。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总结等过程,掌握分式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分式的基本概念:分子、分母、分式值等概念的理解是学习分式运算的基础,需要学生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
2.分式的运算规则:分式乘除法、分式加减法、分式乘方等运算规则是本章节的重点,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
2.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分式的定义、运算规则及解题方法。
-帮助学生梳理分式运算的重难点,巩固记忆。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针对问题进行解答,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深刻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分式运算的理解和应用,以及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布置以下作业:
3.分式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将分式运算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解决方程和不等式问题,是本章节的难点。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比例分配问题,引出分式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分式运算的实际意义,激发学习兴趣。
第十五章 分式【教案】八年级上册数学
一、单元学习主题本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数与式”主题中的“分式”.1.课标分析《标准2022》指出初中阶段数与代数领域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和“函数”三个主题,“数与式”是学生理解数学符号,以及感悟用数学符号表达事物的性质、关系和规律的关键内容,是学生初步形成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感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重要载体.“数与式”是代数的基本语言,现阶段关注用字母表述代数式,以及代数式的运算,字母可以像数一样进行运算和推理,通过字母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数与式”的教学:教师应该把握“数与式”的整体性,一方面,通过负数、有理数和实数的认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数是对数量的抽象,知道绝对值是对数量大小和线段长度的表述,进而体会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数形结合的意义,会进行实数的运算;另一方面,通过代数式和代数式运算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通过基于符号的运算和推理,建立符号意识,感悟数学结论的一般性,理解运算方法与运算律的关系,提升运算能力.2.本单元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分式”,本章包括三个小节:15.1分式;15.2分式的运算;15.3分式方程.“数与式”主题通过从计算物体个数的活动中抽象出整数的概念,从把一个具体物体分为若干份的活动中抽象出分数的概念,这是一种从实物到数的抽象;为更好地反映这个一般规律,在研究整数和分数的过程中,又抽象出整式和分式的概念,这是一种从数到式的抽象.分数与分式是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即相对于分式而言,分数是具体的、特殊的对象,分式是把具体的分数一般化后的抽象形式.本单元强调的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处处突出类比在本单元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概念、基本性质、约分与通分、四则运算法则等方面,分数与分式均相对应,两者具有一致性,也可以说是数式通性.本单元自始至终重视分式与实际的联系,选择一些适合分式内容又接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展开编写.一方面要体现与研究分数类似,研究分式同样也是实际需要;另一方面以分式为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代数式(包含分式)、分式方程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数学模型,体会数学中的建模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意识,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三、单元学情分析本单元内容是人教版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分式,它是“数与代数”中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整数与整式、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等知识,初步积累了一定的用字母表示数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的数学学习经验,特别是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基本思路已经比较熟悉,因此本单元运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来展开分式教学,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会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分式方程的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任务,能否以分式方程为工具,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对学生应用意识和模型观念的一个重要考量,也是教学的关键.虽然分式整章的学习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但利用分式方程解决问题的特殊性,对学生来说仍是一个难点,分式方程化整式方程的基本思路是基础,对解出的未知数进行检验确认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所以在此体会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是非常自然、合理的,这对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知识体系的构建是不可缺少的.四、单元学习目标1.以描述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为背景,抽象出分式的概念,在了解分式概念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2.能通过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并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提高学生的知识类比和迁移能力,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3.通过类比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探究分式的四则运算法则,能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逐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4.结合分式的运算,将指数的范围从正整数扩大到全体整数,了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正数,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和模型观念.5.掌握可化分式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分式方程过程中的化归思想,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6.经历利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一种重要模型,培养学生的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五、单元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概览六、单元评价与课后作业建议本单元课后作业整体设计体现以下原则:针对性原则:每课时课后作业严格按照《标准2022》设定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业质量情况.层次性原则:教师注意将课后作业分层进行,注重知识的层次性和学生的层次性.知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渗透人人学习数学,人人有所获.重视过程与方法,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生活性原则:本节课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应回归于生活,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根据以上建议,本单元课后作业设置为两部分,基础性课后作业和拓展性课后作业.。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人教数学 分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教案
(1)(x+y)2· +
(2)
(3)
(4) - ·
教学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思考与
调整
活动内容
师生行为
预习
交流
通过回顾分式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法则,帮助学生回顾这些法则的得出过程,为本节的混合运算奠定基础,并且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出发,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梳理知识体系的习惯。
学习重点
分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学习难点
1、分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2、分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进行乘、除运算,再进行加、减运算,遇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
3、灵活运用添括号,去括号法则
教具学具
小黑板、三角板等
预习作业
1.分式的乘除法法则是
2.分式的加减法法则是
3.回顾小学所的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再,然后,遇有括号,先算。从而类比得到分式的混合运算法则。
展示例题,让学生动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在独立探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基础上,学生分组交流与研讨,并汇总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教师深入学生当中,参与活动,倾听学生交流并适时的进行点拨。
检测
反馈
1.计算:
(1)
(2)
2.计算 ,并求出当 -1的值.
3.课堂上,李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
已知 ,求代数式 的值。
例3:已知x+ =3,求下列各式的值:
(1)x2+ ;(2 。
分析:观察已知条件和所求式,可将所求的式进行分解因式,将已知条件整体代入,第(2)题是先求它的倒数值,可以将x2+ =7直接代入,求得它的值。此外对于已知条件x+ =3,可以变形为x2-3x+1=0,也可以变形为 =1,在后两种表达形式下,要能熟练地将它转化为x+ =3。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2.2分式的加减(第2课时)教学设计
在学生掌握了分式加减法的基本知识后,我会设计一些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些练习题将涵盖不同难度层次,以便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学生完成练习题后,我会挑选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展示和讲解,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课堂最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归纳。首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总结通分、简化分式等关键步骤。然后,我会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有了提高?还有哪些疑问和困惑?”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分式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能够将复杂分式简化为最简形式,并进行加减运算。
-学会根据实际问题构建分式加减模型,解决具体问题。
这些重点内容是学生形成分式加减知识体系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
2.教学难点:
-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特别是通分过程中的技巧和方法。
-分式的简化,尤其是含有复杂多项式的分式的化简。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加减运算的过程,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和数学建模力。
针对难点内容,教学中需要设计梯度性、层次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逐步突破。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计算折扣、比较不同物品的价格等,引出分式加减运算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总结反思,形成策略:
-在课堂结束前,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分式加减运算的技巧和方法,形成自己的解题策略。
6.创新评价,鼓励进步: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口头提问、书面作业、小组展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的进步。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2.1分式的乘除(第2课时)教学设计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式乘除法与整式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如乘法分配律、交换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式乘除法。
4.教师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了解分式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分式乘除法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以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针对性的解答和指导,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分式乘除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挑选一道具有代表性的分式乘除题目进行讨论。
2.学生在小组内部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互相交流,共同探讨。
3.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4.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和心得体会。
5.练习巩固: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针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6.知识拓展:引导学生将分式乘除法与整式乘除法进行对比,总结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7.总结反馈:在教学结束时,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实践题: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道与分式乘除相关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简要说明解题思路。此举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5.小组讨论题: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以下问题:“分式乘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并撰写一篇简要的讨论报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5.2.2分式的加减(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分式加减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分式加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同分母分式加减和异分母分式加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通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分式加减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调配饮料,演示分式加减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分式加减的基本概念:理解分式加减的定义,掌握分式加减的法则,能够正确应用法则进行计算。
-分式的通分:掌握寻找公分母的方法,能够将异分母分式转化为同分母分式进行加减运算。
-实际应用:能够将分式加减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举例解释:
(1)重点讲解分式加减的运算步骤,通过多个例题演示,强调分子相加(减)时分母必须保持不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分式加减的基本概念。分式加减是指对具有相同或不同分母的分式进行加或减的运算。它在数学运算中非常重要,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我们要计算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后的浓度,通过分式加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五章《分式的除法运算》全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五章《分式的除法运算》全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分式的除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能够正确使用分式的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式的除法运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2. 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的除法运算。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材;2.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起学生对分式的除法运算的兴趣,并让学生回顾上一章节研究的内容。
2. 基础知识讲解(15分钟)- 讲解什么是分式的除法运算;- 分式的除法运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练与讨论(25分钟)布置一些练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并进行讨论。
4. 错题讲解(10分钟)根据学生练的情况,选择一些典型的错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式的除法运算。
5. 拓展应用(1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将问题转化为分式的除法运算,并进行求解。
6. 小结与反思(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总结分式的除法运算的要点,并反思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练题,巩固学生对分式的除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知识讲解、练习与讨论、错题讲解、拓展应用等环节,全面培养学生对分式的除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实际问题的拓展应用环节,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积极性较好,但还需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在布置课后作业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设计,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数学《分式的基本性质》精品教案
初中数学《分式的基本性质》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分式》,详细内容包括:分式的定义、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乘除法及分式的乘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基本性质对分式进行简化。
2. 能够运用约分与通分的方法对分式进行运算。
3. 学会分式的乘除法及乘方运算,并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与通分、分式的乘除法及乘方运算。
难点:分式的简化,尤其是含有绝对值的分式简化;分式的乘除法及乘方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教材、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关于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列出分式表达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简化分式。
2. 知识讲解:(1)回顾分式的定义,引导学生掌握分式的结构。
(2)讲解分式的基本性质,如分子分母同乘(除)一个非零常数,分式的值不变。
(3)通过例题讲解,演示如何运用基本性质简化分式。
3.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分式简化、约分与通分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1)分式的乘除法运算。
(2)分式的乘方运算。
(3)含有绝对值的分式简化。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分式的定义与结构。
2. 分式的基本性质。
3. 分式的约分与通分。
4. 分式的乘除法及乘方运算。
5. 例题及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化分式:2/(4x8)。
(2)计算分式的乘除:3x/(x+2) ÷ 2x/(x2)。
(3)计算分式的乘方:(x^24)/(x+2)^2。
2. 答案:(1)1/(2x4)。
(2)3x(x2)/(2(x+2)(x2))。
(3)(x2)^2/(x+2)^2。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与通分掌握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分式的乘除法及乘方运算时,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2 分式的运算(5课时)
15.2 分式的运算 15.2.1 分式的乘除 第1课时 分式的乘除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析、对比的过程,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得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利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增强对法则的理解与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的过程,提高对比、归纳的能力,培养从已学知识中推导新知识的习惯.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 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教学难点】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135~P137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1.分式的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用式子表示为a b ·c d =a ·c b ·d.2.分式的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用式子表示为a b ÷c d =a b ·d c =a ·db ·c.3.分式的乘除法运算,运算结果应化为最简分式.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计算:(1)c 2ab ·a 2b 2c ; (2)y 7x ÷⎝⎛⎭⎫-2x .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利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解答】(1)原式=a 2b 2c 2abc =abc .(2)原式=y 7x ·⎝⎛⎭⎫-x 2=-xy 14x =-y 14.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利用分式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运算结果应化为最简分式.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计算a 2-1(a +1)2÷a -1a ,结果正确的是( D )A.12 B .a +1a +2C .a +1aD .a a +12.计算: (1)x 2y x 3·⎝⎛⎭⎫-1y ; (2)a 2-4b 23ab 2·ab a -2b ;(3)x 2-x x -1÷(4-x ); (4)42(x 2-y 2)x ·-x 235(y -x )3.解:(1)原式=-x 2y x 3y =-1x.(2)原式=(a +2b )(a -2b )3ab 2·ab a -2b =a +2b3b .(3)原式=x (x -1)x -1·14-x =x4-x.(4)原式=42(x +y )(x -y )x ·x 235(x -y )3=6x (x +y )5(x -y )2.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2】已知(a +b -2)2+||1-a =0,求4a 2-ab 16a 2-8ab +b 2·2a的值. 【互动探索】利用已知等式求出a 、b 的值→计算分式的乘法,化简所求式子→代入a 、b 值进行计算.【解答】∵(a +b -2)2+||1-a =0,∴⎩⎪⎨⎪⎧ a +b -2=0,1-a =0.解得⎩⎪⎨⎪⎧a =1,b =1.4a 2-ab16a 2-8ab +b 2·2a =a (4a -b )(4a -b )2·2a =24a -b. 将a =1,b =1代入上式,得原式=24a -b =24-1=23.【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 、b 的值后,要代入化简后的式子进行计算.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第2课时 分式的乘方及乘除混合运算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分式的乘方法则,掌握分式乘方与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经历计算、思考、归纳的过程,归纳出分式的乘法法则,通过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和乘方运算,加深对分式乘除法法则和乘方法则的记忆,并了解乘方与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归纳分式乘方法则的过程,养成归纳意识,通过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和乘方法则进行混合运算,提高计算能力.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分式的乘方法则和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和乘方法则正确计算.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138~P139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1.教材第138页“思考”:⎝⎛⎭⎫a b 2=a 2b 2;⎝⎛⎭⎫a b 3=a 3b 3;⎝⎛⎭⎫a b 10=a10b 10.2.分式的乘方法则: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用字母表示:⎝⎛⎭⎫a b n =a nb n . 3.分式的乘除法和乘方的混合运算,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法.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计算:2x -64-4x +x 2÷(x +3)·(x +3)(x -2)3-x.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类比整式的乘除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分式混合运算. 【解答】原式=2x -64-4x +x 2·1x +3·(x +3)(x -2)3-x =2(x -3)(2-x )2·1x +3·(x +3)(x -2)3-x =2(x -3)(x -2)2·1x +3·(x +3)(x -2)-(x -3)=-2x -2【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计算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时,先统一为乘法运算,再依次进行计算.【例2】计算:(1)⎝⎛⎭⎫-2b 2a 33; (2)⎝⎛⎭⎫c 3a 2b 2÷⎝⎛⎭⎫c 4a 3b 2·⎝⎛⎭⎫c a 4.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利用分式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当式子里同时有乘除法和乘方时,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解答】(1)原式=(-2b 2)3(a 3)3=-8b 6a 9.(2)原式=c 6a 4b 2÷c 8a 6b 2·c 4a 4=c 6a 4b 2·a 6b 2c 8·c 4a 4 =c 2a2.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分式乘方时,注意分子、分母分别乘方,式子中有乘除法与乘方时,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法.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已知⎝⎛⎭⎫x 3y 22÷⎝⎛⎭⎫-x y 32=6,则x 4y 2的值是( A ) A .6 B .36 C .12 D .32.计算:(1)3ab 22x 3y ·⎝⎛⎭⎫-8xy 9a 2b ÷3x (-4b ); (2)3(x -y )2(y -x )3·(x -y )4÷9y -x ; (3)⎝⎛⎭⎫c 3a 2b 2÷⎝⎛⎭⎫c 4a 3b 2÷⎝⎛⎭⎫a c 4; (4)⎝⎛⎭⎫a -b ab 2·⎝ ⎛⎭⎪⎫-a b -a 3·(a 2-b 2). 解:(1)16b 29ax 3.(2)(x -y )43.(3)c 2a 2. (4)a (a +b )b 2.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3】许老师讲完了分式的乘除一节后,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若x =-2018,求代数式x 2-4x 2+x +1÷x 2-2x x 3+x 2+x ·1x +2的值.小明通过计算,发现题目中的x =-2018是多余的.你认为小明的发现是否正确?【互动探索】先计算分式乘除运算的值→验证分式乘除运算的结果与x 的关系. 【解答】x 2-4x 2+x +1÷x 2-2xx 3+x 2+x ·1x +2=(x +2)(x -2)x 2+x +1·x (x 2+x +1)x (x -2)·1x +2=1.∴代数式x 2-4x 2+x +1÷x 2-2xx 3+x 2+x ·1x +2的值是一个定值,与x 的取值无关.故小明的发现是正确的.【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将代数式化简后,如果结果是一个常数,那么该代数式的值与其中字母的取值无关.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15.2.2 分式的加减 第3课时 分式的加减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并能正确计算分式加减法. 2.掌握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计算步骤,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思考、类比、归纳的过程,理解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在掌握分式通分的基础上,掌握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类比分数的加减法法则理解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养成类比思考的习惯,通过运用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加减法运算,提高运算能力.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 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教学难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的计算步骤.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139~P140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 1.观察填空: (1)15+25=35; (2)15-25=-15; (3)12+13=36+26=56; (4)12-13=36-26=16.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把分子相加减. 2.类比分数的加减,你能说出分式的加减法则吗? (1)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用字母表示为a c ±b c =a ±bc.(2)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用字母表示为a b ±c d =ad bd ±bc bd =ad ±bcbd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计算: (1)x +3y x 2-y 2-x +2yx 2-y 2; (2)1a +3+6a 2-9; (3)m +2n n -m -n m -n +2m n -m ; (4)1x -3+1-x 6+2x -6x 2-9.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利用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异分母分式相加减时,应该注意什么?【解答】(1)原式=x +3y -(x +2y )x 2-y 2=5yx 2-y 2. (2)原式=a -3(a +3)(a -3)+6(a +3)(a -3)=a +3(a +3)(a -3)=1a -3. (3)原式=m +2n n -m +n n -m +2mn -m=3m +3n n -m.(4)原式=2(x +3)2(x +3)(x -3)+(1-x )(x -3)2(x +3)(x -3)-122(x +3)(x -3)=-(x 2-6x +9)2(x +3)(x -3)=-x -32x +6.【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异分母分式相加减时,首先要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再加减.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C ) A.a a -b -b b -a=1 B .m a -n b =m -n a -bC.a 2a -b -b 2a -b =a +b D .b a -b +1a =1a3.计算: (1)3a +2b 5a 2b +a +b 5a 2b ;(2)b 2a -b +a 2b -a; (3)3b -a a 2-b 2-a +2b a 2-b 2-3a -4b b 2-a 2; (4)x x -y +x x +y -x 2x 2-y 2. 解:(1)4a +3b5a 2b .(2)-a -b .(3)a -3ba 2-b 2. (4)x 2(x +y )(x -y ).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2】已知3x +4x 2-x -2=A x -2-B x +1,其中A 、B 为常数,求4A -B 的值.【互动探索】要求4A -B 的值,需要先求出A 与B 的值.通过化简等式右边,再对比可求出A 、B 的值.【解答】Ax -2-Bx +1=A (x +1)(x +1)(x -2)-B (x -2)(x +1)(x -2)=(A -B )x +(A +2B )(x +1)(x -2).因为3x +4x 2-x -2=Ax -2-Bx +1=(A -B )x +(A +2B )(x +1)(x -2),所以⎩⎪⎨⎪⎧A -B =3,A +2B =4.解得⎩⎨⎧A =103,B =13.故4A -B =4×103-13=13.【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通过对比等式中等号两边的分式,得出关于A 、B 的二元一次方程,求出A 、B 的值,从而求解.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第4课时 分式的混合运算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1.明确分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运用分式的运算法则正确计算分式的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计算、对比、归纳的过程,明确分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明确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正确计算分数的混合运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类比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得出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养成类比思考的习惯,通过运用分式的运算法则进行混合运算,提高运算能力.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分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分式的混合运算.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141~P142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1.分式的混合运算,关键是弄清运算顺序,与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的混合运算一样,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在运算过程中要注意正确地运用运算法则,灵活地运用运算律,使运算尽量简便.2.分式运算与分数运算一样,结果必须化为最简,能约分的要约分,保证结果是最简分式或整式.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计算:(1)x x -y ·y 2x +y -x 4y x 4-y 4÷x 2x 2+y 2; (2)⎝⎛⎭⎫2a b 2·1a -b -a b ÷b 4; (3)⎝⎛⎭⎪⎫x +2x 2-2x -x -1x 2-4x +4÷4-x x.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利用分式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计算. 【解答】(1)原式=xx -y ·y 2x +y -x 4y(x 2+y 2)(x 2-y 2)·x 2+y 2x2=xy 2(x -y )(x +y )·-x 2yx 2-y 2=xy (y -x )(x -y )(x +y )=-xy x +y .(2)原式=4a 2b 2·1a -b -a b ÷b 4=4a 2b 2(a -b )-4a b2=4a 2-4a (a -b )b 2(a -b ) =4abb 2(a -b )=4ab (a -b ).(3)原式=[x +2x (x -2)-x -1(x -2)2]·x -(x -4) =[(x +2)(x -2)x (x -2)2-x (x -1)x (x -2)2]·x -(x -4)=x 2-4-x 2+x x (x -2)2·x -(x -4)=-1x 2-4x +4.【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分式混合运算,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注意结果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若代数式⎝⎛⎭⎫A -3a -1·2a -2a +2的化简结果为2a -4,则整式A =( A ) A .a +1 B .a -1 C .-a -1 D .-a +12.计算:(1)⎝⎛⎭⎫x 2x -2+42-x ÷x +22x ; (2)⎝⎛⎭⎫a a -b -b b -a ÷⎝⎛⎭⎫1a -1b ; (3)⎝⎛⎭⎫1+y x -y ⎝⎛⎭⎫1-xx +y ;(4)⎝⎛⎭⎫x 2y 2·y 2x -x y 2·2y 2x.解:(1)2x . (2)-ab (a +b )(a -b )2. (3)xy x 2-y 2. (4)x -16y 8y.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3】先化简⎝⎛⎭⎫1-1x -1÷x 2-4x +4x 2-1,再从不等式2x -1<6的正整数解中选择一个适当的数代入求值.【互动探索】先化简代数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从解集中选择一个数代入求值. 【解答】原式=x -2x -1÷(x -2)2(x +1)(x -1)=x +1x -2.由2x -1<6,得x <72.故不等式的正整数解为1,2,3.当x =3时,原式=x +1x -2=3+13-2=4.【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选择x 的值时,要使每个分式都有意义. 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15.2.3 整数指数幂(第5课时)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2.掌握利用10的负整数次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小于1的正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思考、计算、对比的过程,理解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将正整数指数幂的性质推广到任意整数,从而掌握整数指数幂的性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类比正整数幂的性质,结合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推导出整数指数幂的性质,养成类比思考的习惯,通过运用10的负整数次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小于1的正数,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教学难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小于1的正数.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142~P145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 一、负整数指数幂1.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有:(a ≠0,m 、n 为正整数) (1)a m ·a n =a m +n ; (2)(a m )n =a mn ; (3)(ab )n =a n b n ; (4)a m ÷a n =a m -n ; (5)⎝⎛⎭⎫a b n =a nb n ; (6)a 0=1.2.负整数幂:一般地,当n 是正整数时,a -n =1a n(a ≠0),这就是说,a -n (a ≠0)是a n 的倒数.二、科学记数法1.绝对值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1≤︱a ︱<10,n 是正整数.n 等于原数的整数数位减去1.(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00=102;2000=2.0×103;33000=3.3×104.2.类似地,我们可以利用10的负整数次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绝对值小于1的数,即将它们表示成a ×10-n 的形式.(其中n 是正整数,1≤|a |<10)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1=1×10-2;0.001=1×10-3;0.0033=3.3×10-3.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计算: (1)x 2y -3(x -1y )3;(2)(2ab 2c -3)-2÷(a -2b )3;(3)3a -2b ·(2ab -2)-2;(4)4xy 2z ÷(-2x -2yz -1).【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利用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解答】(1)原式=x 2y -3x -3y 3=x -1y 0=1x .(2)原式=14a -2b -4c 6÷(a -6b 3)=14a 4b -7c 6=a 4c 64b 7.(3)原式=3a -2b ·14a -2b 4=34a -4b 5=3b 54a4.(4)原式=-2x 3yz 2.【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利用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结果负整数指数幂写成分数的形式.【例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0.0000001; (2)0.00024; (3)0.0000000035.【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正数,一般形式是怎样的? 【解答】(1)0.0000001=1×10-7. (2)0.00024=2.4×10-4. (3)0.0000000035=3.5×10-9.【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小于1的正数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10-n 的形式,其中1≤a <10,n 是正整数.【例3】计算:(1)(2×10-6)2·(3×10-4);(2)(3×10-5)3÷(10-3)-2.【互动探索】(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有关计算应该注意些什么?【解答】(1)(2×10-6)2·(3×10-4)=(4×10-12)·(3×10-4)=12×10-16=1.2×10-15. (2)(3×10-5)3÷(10-3)-2=(27×10-15)÷106=27×10-21=2.7×10-20.【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有关计算,结果应符合科学记数法.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计算(-π )0÷⎝⎛⎭⎫-13-2的结果是( D ) A .-16B .0C .6D .192.计算:(1)(m 3n )-2·(2m -2n -3)-2;(2)(2xy -1)2·xy ÷(-2x -2y );(3)⎝⎛⎭⎫b a -2·⎝⎛⎭⎫a b 2; (4)(2m 2n -1)2÷3m 3n -5.解:(1)n 44m 2.(2)-2x 5y 2.(3)a 4b 4.(4)43mn 3.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0.000021; (2)0.00000034; (3)0.00102. 解:(1)2.1×10-5. (2)3.4×10-7. (3)1.02×10-3.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 分式分式的运算
15.2.1 分式的乘除 第1课时 分式的乘除课时目标1.通过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得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从中体会“数式通性”和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2.使学生经历分式的乘除运算规律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自主归纳知识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3.通过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解决一些与分式乘除法有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应用意识. 学习重点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 学习难点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运算. 课时活动设计回顾引入大家之前学习过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现在是否还有印象?师生活动:教师在黑板列出2道分数乘除法的题目,并请两位学生上台板书. 计算:(1)23×56; (2)23÷56.解:(1)23×56 = 2×53×6 = 59. (2)23÷56 = 23×65= 2×63×5 = 45.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分数的乘除法法则引入新课,为学习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作铺垫.探究新知问题1:一个长方体容器的容积为V ,底面的长为a ,宽为b ,高为h ,当容器内的水占容积的mn 时,水高多少?解:水高=h ×mn =Vab ×m n =Vmabn.问题2:大拖拉机m 天耕地a 公顷,小拖拉机n 天耕地b 公顷,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多少倍?解:倍数=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a m ÷b n =a m ×n b =an bm.问题3:观察下列运算.23×45=2×43×5;57×29=5×27×9;23÷45=23×54=2×53×4;57÷92=5×27×9.猜一猜:a b ×dc =?b a ÷dc =? 解:a b ×d c =a×db×c , b a ÷d c =b a ·c d =b×ca×d.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你能说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吗?师生活动:通过教学活动1中的具体例子,引导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分数的乘除法法则,利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用式子表示为:a b ·c d =a·c b·d ,a b ÷c d =a b ·d c =a·db·c.设计意图:以此活动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自我生成的一个过程,有利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类比的学习方法.典例精讲 例1 计算:(1)4x3y ·y2x 3; (2)ab 32c 2÷-5a 2b 24cd .解:(1)原式= 4xy6x 3y = 23x 2.(2)原式=ab 32c 2·4cd-5a 2b 2=-4ab 3cd10a 2b 2c 2=-2bd5ac .例2 计算:(1)a 2-4a+4a 2-2a+1·a -1a 2-4; (2)149−m 2÷1m 2-7m .解:(1)原式=(a -2)2(a -1)2·a -1(a -2)(a+2)=(a -2)2(a -1)(a -1)2(a -2)(a+2) =a -2(a -1)(a+2). (2)原式=1(7+m)(7-m)×m(m -7)1=-m7+m .例3 如图,“丰收1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a m 的正方形去掉一个边长为1 m 的正方形蓄水池后余下的部分,“丰收2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a -1)m 的正方形,两块试验田的小麦都收获了500 kg .(1)哪种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高?(2)高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低的单位面积产量的多少倍?解:(1)“丰收1号”小麦的试验田面积是(a 2-1)m 2,单位面积产量是500a 2-1 kg/m 2; “丰收2号”小麦的试验田面积是(a -1)2 m 2,单位面积产量是500(a -1)2 kg/m 2. ∵a >1,∴(a -1)2>0,a 2-1>0.∵(a -1)2-(a 2-1)=2-2a <0,∴(a -1)2<a 2-1. ∴500a 2-1<500(a -1)2.所以“丰收2号”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2)500(a -1)2÷500a 2-1=500(a -1)2·a 2-1500=(a+1)(a -1)(a -1)2=a+1a -1.所以“丰收2号”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丰收1号”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的a+1a -1倍.设计意图:通过例题,使学生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引导学生用分式的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体会到能够完整解决问题的喜悦,同时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训练 1.计算:(1)3a 5b ·2b6a 2; (2)2x5mn ÷y4x .解:(1)原式=3a·2b5b·6a 2=15a .(2)原式= 2x5mn ×4xy = 2x·4x5mn·y = 8x 25mny . 2.计算:(1)a -b2ab ·3a 2b3a 2-3b 2; (2)9y 2-x 2x 2+2x+1÷2x -6yx+1. 解:(1)原式= (a -b)·3a 2b2ab·3(a+b)(a -b) = a2a+2b . (2)原式= 9y 2-x 2x 2+2x+1·x+12x -6y=(3y -x)(3y+x)·(x+1)(x+1)2·2(x -3y)=-3y+x2x+2.设计意图:通过巩固训练,及时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课堂小结1.本节课探究了分式的哪些问题?2.分式的乘法法则:a b ·c d =a·cb·d .3.分式的除法法则:a b ÷c d =a b ·d c =a·d b·c.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及时查漏补缺.课堂8分钟.1.教材第138页练习第2,3题,第146页习题15.2第1,2题.2.七彩作业.第1课时 分式的乘除一、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分式的乘除{乘法法则:a b ·cd =a·cb·d ;除法法则:a b ÷c d =a b ·d c =a·d b·c .二、例题讲解.注意:1.运用法则时注意符号的变化; 2.因式分解在分式乘除法中的应用; 3.结果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 三、课堂评价.教学反思第2课时 分式的乘方及乘除混合运算课时目标1.让学生经历分式的乘方法则的生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交流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2.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分式的乘方法则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3.类比分数的乘除法、乘方混合运算,进行分式的乘除法、乘方混合运算,让学生体会数与式的发展过程,感悟数与式在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上的高度统一,培养学生的类比意识,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 学习重点会进行分式的乘方运算,分式的乘除法、乘方混合运算. 学习难点分式的乘除法、乘方混合运算以及运算中符号的确定. 课时活动设计回顾引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分式的乘法法则:a b ·cd = a·cb·d ;分式的除法法则:a b ÷cd=a·d b·c.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分式的乘除法法则,来确认学生是否掌握了分式的乘法、除法运算,为本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探究新知问题1:计算:2x5x -3÷325x 2-9·x5x+3.解:原式=2x 5x -3·25x 2-93·x5x+3=2x 23.问题2:计算下列各题:(1)(a b )2; (2)(a b )3; (3)(a b )4; (4)(a b )n.(n 为正整数) 解:(1)原式=a b ·a b =a·a b·b =a 2b 2.(2)原式=a b ·a b ·a b =a·a·a b·b·b =a 3b 3.(3)原式=a b ·a b ·a b ·a b =a·a·a·a b·b·b·b =a 4b 4.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前三个小问中等式两边有怎样的联系,再根据乘方的意义和分式乘法的法则推导出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a b )n =ab ×ab ×…×a b ⏟ n 个=a×a×…×a⏞ n 个b×b×…×b ⏟ n 个=a n b n,即(a b )n =a nb n .(n 为正整数) 教师引导学生用文字描述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观察若干特例,再归纳出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比较、联想、探索,从直观中归纳出理性的规律,促使学生学习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典例精讲 例 计算: (1)(-2a 2b 3c)2; (2)(a 2b-cd 3)3÷2a d 3·(c2a)2.解:(1)原式=(-2a 2b)2(3c)2=4a 4b 29c 2.(2)原式= a 6b 3-c 3d 9 ÷2a d 3·c 24a 2 = a 6b 3-c 3d 9·d 32a ·c 24a 2= -a 3b 38cd 6.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分数的乘除法、乘方混合运算,利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分式的乘除法、乘方混合运算,体会数与式的发展过程,感悟数与式在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上的高度统一,培养学生的类比意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巩固训练 1.计算:(1)2x 2-3y 2·-5y6x ÷10y-21x 2; (2)a 2-1a 2-4a+4÷a+12−a ·2+a1−a ;(3)(-x 2y )2·(-y 2x)3÷(-y x )4.解:(1)原式=2x 2-3y 2·-5y 6x ·-21x 210y =-7x 36y 2.(2)原式=(a+1)(a -1)(a -2)2·-(a -2)a+1·a+2-(a -1)=a+2a -2.(3)原式=x 4y 2·(-y 6x 3)·x 4y4=-x 5. 2.先化简,再求值:a -1a+2·a 2-4a 2-2a+1÷1a 2-1,其中a 满足a 2-a =0. 解:原式=a -1a+2·(a+2)(a -2)(a -1)2·(a +1)(a -1)=(a -2)(a +1)=a 2-a -2=-2.设计意图:通过巩固训练,让学生自主探索、充分交流,在运算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的运算方法,体会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内化自身的运算认知,在循序渐进的运算中,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同时通过具体的解题步骤,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规范解题步骤和书写格式.课堂小结1.本节课探究了分式的哪些问题?2.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3.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课堂8分钟.1.教材第139页练习第1,2题,第146页习题15.2第3题.2.七彩作业.第2课时 分式的乘方及乘除混合运算一、分式的乘除法运算.分式的乘除法运算归根结底是乘法运算. 二、分式的乘方:(a b )n =a nb n ,即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三、例题讲解. 四、课堂评价.教学反思15.2.2分式的加减第1课时分式的加减课时目标1.让学生经历分式的加减法法则的生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自主归纳知识的意识,提高学生知识的类比迁移能力.2.运用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3.类比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进行分式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体会数与式的发展过程,感悟数与式在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上的高度统一,培养学生的类比意识,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学习重点运用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运算.学习难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课时活动设计情境引入甲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需n天,乙工程队要比甲队多用3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两队共同工作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教师引导分析,学生思考、交流.解:甲工程队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n ,乙工程队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n+3,两队共同工作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n +1n+3).设计意图:通过具体问题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分式的加减运算是由实际需要产生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探究新知问题1:2009年、2010年、2011年某地的森林面积(单位:km 2)分别是S 1,S 2,S 3,2011年与2010年相比,森林面积增长率提高了多少?学生小组讨论,选取两名学生分别列出2010年、2011年的森林面积增长率: 解:2010年的森林面积增长率是S 2-S 1S 1,2011年的森林面积增长率是S 3-S 2S 2.根据2010年、2011年的森林面积增长率,得出结论: 解:2011年与2010年相比,森林面积增长率提高了S 3-S 2S 2-S 2-S 1S 1.教学中讨论这两个问题时,重点放在列出算式,为引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做准备.问题2:请同学们先填空,再观察下列分数加减运算的过程:15+25= (35),15-25 = (-15); 12+13=(36)+(26)=(56),12-13=(36)-(26)=(16). 追问:你能根据上面的式子,类比分数加减法法则,得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吗? 师生活动:学生先观察分数加减运算的过程,然后选一名学生用符号总结前两个分数加减运算的规律:a c ±bc = a±b c;再选一名学生用符号总结后两个分数加减运算的规律:a b ±cd = ad bd ±bcbd=ad±bc bd .教师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述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出发,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类比同分母与异分母分数的加减,学生很容易归纳出同分母分式与异分母分式加减的方法,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典例精讲 例 计算: (1)m+n n+m -n n; (2)a 2a -b -b 2a -b ; (3)5x+3y x 2-y 2-2xx 2-y 2.解:(1)原式=(m+n)+(m -n)n=2mn . (2)原式=a 2-b 2a -b =(a+b)(a -b)a -b =a +b. (3)原式=3x+3yx 2-y2=3(x+y)(x+y)(x -y)=3x -y.设计意图:设置一组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运算,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同时内化运算法则,提升运算能力.巩固训练 1.计算: (1)a 2b 2ab-ab -b 2ab -a2; (2)a 2+b 2a -b-a -b ; (3)12p+3q +12p -3q.解:(1)原式=ab -b(a -b)a(b -a)=ab +b a =a 2b+ba.(2)原式=a 2+b 2-(a -b)(a+b)a -b=2b 2a -b .(3)原式=2p -3q+2p+3q(2p+3q)(2p -3q)=4p4p 2-9q 2.2.观察下列分式的加减的运算过程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把正确的运算过程写下来.(1)a 2+b 2ab -a 2-b 2ab =a 2+b -a 2-b2ab =0;(2)x 2x -1-x -1=x 2x -1-x -11=x 2-(x -1)2x -1=2x -1x -1.解:(1)不正确,a 2+b 2ab -a 2-b 2ab =a 2+b -a 2+b2ab=2b 2ab =1a .(2)不正确,x 2x -1-x -1=x 2x -1-x+11=x 2-(x -1)(x+1)x -1=x 2-x 2+1x -1==1x -1.设计意图:通过设置巩固训练,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及时查漏补缺.课堂小结1.本节课探究了分式的哪些问题?2.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课堂8分钟.1.教材第141页练习第1,2题,第146页习题15.2第4,5题.2.七彩作业.第1课时分式的加减一、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用式子表示为ac ±bc=a±bc;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用式子表示为ab ±cd=adbd±bcbd=ad±bcbd.二、例题讲解:(1)分式加减运算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2)同分母分式相加减时要注意:“把分子相加减”就是把各个分式的分子“整体”相加减,在这里要注意分数线的括号作用;(3)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一般步骤:①通分;②加减;③合并;④约分;(4)整式可以看成是分母为1的分式.三、课堂评价.教学反思第2课时分式的混合运算课时目标1.通过类比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归纳得出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体会数与式的发展过程,感悟数与式在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上的高度统一,培养学生的类比意识,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2.通过运用分式的混合运算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通过使学生经历分式混合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辨析提高的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学习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学习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及化简求值问题.课时活动设计情境引入有一财主死后,他的两个儿子高兴地打开父亲留下的藏宝地图,看到上面有一段文字记录:计算x 2-2x+1x2-1÷x-1x2+x-x的值,就是我留给你们的全部宝物.老大拿出纸笔一算,一气之下将藏宝图一把扔了,老二连忙捡起,经过仔细思考算出后,生气地一把火烧掉了它.财主忘记了写x的值,两个儿子是怎么计算出宝物的情况的呢?财主到底留下了多少宝物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设计意图:设置故事情境引入新课,让枯燥的计算问题变得更具吸引力,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究新知 问题1:计算:(x 2-4x+4x 2-4-x x+2)÷x -1x+2.解:原式=[(x -2)2(x -2)(x+2)-xx+2]·x+2x -1=(-2x+2)·x+2x -1=-2x -1.教师引导学生类比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总结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 先乘方,再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师针对这类题目给学生提供以下建议:(1)一般按分式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但恰当地使用运算律会使运算更简便; (2)计算乘除时,要随时对分子、分母进行因式分解; (3)注意括号的“添”或“去”; (4)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或整式.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出发,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类比、思考,激活原有知识,让学生感悟自己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自我生成的过程.典例精讲 例 计算:(1)(2a b )2·1a -b -a b ÷b4; (2)(m +2+52−m )·2m -43−m ;(3)(x+2x 2-2x -x -1x 2-4x+4)÷x -4x .解:(1)原式=4a 2b 2·1a -b -a b ·4b =4a 2b 2(a -b)-4ab 2=4a 2b 2(a -b)-4a(a -b)b 2(a -b)=4a 2-4a 2+4ab b 2(a -b)=4ab b 2(a -b)=4aab -b 2.(2)原式=(m +2+52−m )·2m -43−m =9−m 22−m ·2(m -2)3−m=(3-m)(3+m)2−m·-2(2-m)3−m=-2(m +3)=-2m -6.(3)原式=[x+2x(x -2)-x -1(x -2)2]·xx -4=(x+2)(x -2)-(x -1)x x(x -2)2·xx -4 =x 2-4-x 2+x(x -2)2(x -4)=1(x -2)2.设计意图:设置这一组分式的混合运算的例题,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式混合运算时的运算顺序,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让学生在运算的过程中体会运算顺序和各项法则,内化自身的运算认知,在循序渐进的运算中,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巩固训练 1.计算:(1)x 2x -1-x -1; (2)(1−2x+1)2÷x -1x+1;(3)2ab(a -b)(a -c)+2bc(a -b)(c -a); (4)(1x -y +1x+y )÷xyx 2-y 2.解:(1)原式=x 2x -1-(x+1)(x -1)x -1=x 2-x 2+1x -1=1x -1.(2)原式=(x+1x+1-2x+1)·x+1x -1=x -1x+1·x+1x -1=1.(3)原式=2ab -2bc(a -b)(a -c)=2b(a -c)(a -b)(a -c)=2ba -b . (4)原式=[x+y(x -y)(x+y)+x -y(x+y)(x -y)]·(x+y)(x -y)xy=2x(x+y)(x -y)]·(x+y)(x -y)xy=2y .2.先化简再求值:1x+1-1x 2-1·x 2-2x+1x+1,其中x =√2-1. 解:原式=1x+1-1(x+1)(x -1)·(x -1)2x+1 =1x+1-x -1(x+1)2=x+1−(x -1)(x+1)2=2(x+1)2.当x =√2-1时,原式=(√2-1+1)2=(√2)2=22=1.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训练,及时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课堂小结1.本节课探究了分式的哪些问题?2.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3.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时注意的问题:(1)一般按分式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但恰当地使用运算律会使运算更简便;(2)计算乘除时,要随时对分子、分母进行因式分解;(3)注意括号的“添”或“去”;(4)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或整式.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及时查漏补缺.课堂8分钟.1.教材第142页练习第2题,第146页习题15.2第6题.2.七彩作业.第2课时分式的混合运算一、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二、例题讲解:(1)一般按分式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但恰当地使用运算律会使运算简便;(2)计算乘除时,要随时对分子、分母进行因式分解;(3)注意括号的“添”或“去”;(4)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或整式.三、课堂评价.教学反思15.2.3整数指数幂第1课时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课时目标1.让学生经历负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的得出过程,提高学生归纳、类比和抽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通过经历整数指数幂的获得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间合理的内在逻辑,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3.让学生在运用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逐步内化自身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学习重点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学习难点负整数指数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课时活动设计复习回顾我们知道,当n是正整数时,a n=a·a·a·…·a⏟n个.回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1)a m·a n=a m+n(m,n是正整数);(2)a m÷a n=a m-n(a≠0,m,n是正整数,并且m>n);(3)(a m)n=a mn(m,n是正整数);(4)(ab)n=a n b n(n是正整数);(5)(ab )n=anb n(n是正整数);(6)a 0= 1 (a ≠0).a m 中的指数m 可以是负整数吗?如果可以,那么负整数指数幂a m 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温故而知新,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通过复习正整数指数幂和0指数幂的性质,引入负整数指数幂,为新知识的合理介入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完整构建,为本节课的学习作铺垫.探究新知用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2)(将m >n 这一条件去掉)和分式的约分两种方式计算52÷55,并观察两种方式的计算结果,你能有什么发现?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计算,分小组交流讨论,教师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并总结. 52÷55=52-5=5-3,52÷55=5255=153.观察这两个式子可以发现5-3=153.学生通过上面的内容可以得到a m ÷a n =a m -n 这条性质也适用于像52÷55这样的情形.一般地,当n 是正整数时,a -n =1a n (a ≠0).这就是说,a -n (a ≠0)是a n 的倒数. 引入负整数指数和0指数后,a m ·a n =a m +n (m ,n 是正整数)这条性质能否推广到m ,n 是任意整数的情形?教师通过以下计算过程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进行总结. a 3·a -5=a3a 5=1a 2=a -2=a 3+(-5),即a 3·a -5=a 3+(-5);a -3·a -5=1a 3·1a 5=1a 8=a -8=a (-3)+(-5),即a -3·a -5=a (-3)+(-5); a 0·a -5=1·1a 5=1a 5=a -5=a 0+(-5),即a 0·a -5=a (0)+(-5). 归纳:1.a m ·a n =a m +n 这条性质对于m ,n 是任意整数的情形仍然适用; 2.随着指数的取值范围由正整数推广到全体整数,前面提到的运算性质也推广到整数指数幂.设计意图: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让学生类比发现,自己总结结论,实现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新知识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归纳、类比和抽象的能力.典例精讲例计算:(1)a-2÷a5;(2)(b 3a2)-2;(3)(a-1b2)3;(4)a-2b2·(a2b-2)-3.解:(1)a-2÷a5=a-2-5=a-7=1a7.(2)(b 3a2)-2=b-6a-4=a4b-6=a4b6.(3)(a-1b2)3=a-3b6=b 6a3 .(4)a-2b2·(a2b-2)-3=a-2b2·a-6b6=a-8b8=b 8a8.提醒:(1)解题时应直接运用这些性质,而不要急于转化为分式形式;(2)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也可以逆向进行;(3)通常计算的最后结果要写成分式的形式.设计意图:这是一组直接运用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的题目,通过例题使学生掌握指数由正整数拓展到整数后的新情形,熟练使用运算方法,掌握运算技能,提高运算能力.归纳总结根据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当m,n为整数时,a m÷a n=a m-n,a m·a-n=a m+(-n)=a m-n,因此a m÷a n=a m·a-n,即同底数幂的除法a m÷a n可以转化为同底数幂的乘法a m·a-n,特别地,ab =a÷b=a·b-1,所以(ab)n=(a·b-1)n,即商的乘方(ab)n可以转化为积的乘方(a·b-1)n,这样,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可以归纳为:(1)a m÷a n=a m+n(m,n是整数);(2)(a m)n=a mn(m,n是整数);(3)(ab)n=a n b n(n是整数).设计意图:类比负数的引入可以使减法转化为加法,得到负指数幂的引入可以使幂的除法转化为幂的乘法、商可以转化为积这个结论,从而使分式的运算与整式的运算统一起来,将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总结.课堂8分钟.1.教材第145页练习第1,2题,第147页习题15.2第7题.2.七彩作业.第1课时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一、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二、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三、例题讲解.四、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教学反思第2课时科学记数法课时目标1.让学生经历小于1的正数的科学记数的获得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归纳、类比和抽象能力.2.通过对小于1的正数的科学记数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本质所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学习重点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正数.学习难点知道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正数时,a×10-n形式中n的取值与小数中左起第一个非0数字前0的个数的关系.课时活动设计回顾引入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745 000,2 930 000.2.大于10的数用a ×10n 表示时,a ,n 应满足什么条件?3.负整数指数幂的公式是什么?学生自主交流,讨论.思考:我们已经学会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较大的数,你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完成上述问题,温故而知新,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为本节课的学习作铺垫.同时,提出新的问题,为新知识的学习明确了方向.探究新知1.填空:10-1=110= 0.1 ;10-2=1102= 0.01 ;10-3=1103= 0.001 ;…;10-n = 110n = .反过来:0.1=110=1×10-1;0.01=1102= 1×10-2 ;0.001=1103= 1×10-3 ;…;=110n = 1×10-n .2.解决问题:(1)0.000 025=2.5× 1105 = 2.5×10-5 ;(2)0.000 000 025 7=2.57× 1108 = 2.57×10-8 .运用由特殊到一般和类比的数学思想归纳出=10-n ,让学生看到可以利用10的负整数次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小于1的正数,即将它们表示成a ×10-n 的形式,其中n 是正整数,1≤a <10.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这种亲自参与、探索研究数学知识获得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深化自己的认知,从而构建科学记数法的完整知识体系.典例精讲例纳米(nm)是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 nm=10-9 m.把1 nm3的物体放到乒乓球上,就如同把乒乓球放到地球上.1 mm3的空间可以放多少个1 nm3的物体(物体之间的间隙忽略不计)?解:1 mm=10-3 m,1 nm=10-9 m.(10-3)3÷(10-9)3=10-9÷10-27=10-9-(-27)=1018.所以1 mm3的空间可以放1018个1 nm3的物体.1018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它是1亿(即108)的100亿(即1010)倍.设计意图: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学以致用”.巩固训练计算(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3×10-5)×(5×10-3);(2)(3×10-15)÷(5×10-4);(3)(1.5×10-16)×(-1.2×10-3); (4)(-1.8×10-10)÷(9×108).解:(1)1.5×10-7;(2)6×10-12;(3)-1.8×10-19;(4)-2×10-19.设计意图:设置这类计算题,不仅是为了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还为了通过做题让学生意识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能使运算更简便.课堂小结1.如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2.如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正数?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课堂8分钟.1.教材第145页练习第1,2题,第147页习题15.2第8,9题.2.七彩作业.第2课时科学记数法一、大于10的数的科学记数:N=a×10n(其中n是正整数,1≤a<10).二、小于1的正数的科学记数:N=a×10-n(其中n是正整数,1≤a<10).三、例题讲解.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2.2.2《分式的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2.2.2《分式的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2.2.2《分式的混合运算》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以及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这一节内容在分式知识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后续分式方程和不等式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分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对分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混合运算方面,可能会存在运算顺序混乱、对运算规则理解不深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加深对运算规则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2.培养学生解决分式混合运算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难点:理解并运用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式混合运算的规则。
2.用实例讲解,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会运算规则的应用。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4.及时反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例题和练习题,涵盖分式混合运算的各种情况。
2.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关键步骤和结论。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原价100元的商品,打8折后售价是多少?让学生尝试用分式混合运算解决这个问题。
2. 呈现(10分钟)讲解分式混合运算的规则,通过PPT展示各种类型的题目,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运算规律。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PPT上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互相检查答案,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回答,检验掌握情况。
5. 拓展(10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分式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给其他同学。
八年级数学 (分式)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2.分式的乘除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2、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2、过程与方法目标:1、类比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探索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
2、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分式乘除法的法则三、教学难点: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一块六、教学方法类比方法七、教学过程活动一:黑板展示1442225599⎧⎪⎨⨯÷⨯÷⎪⎩、复习小学分数乘除法法则;2255、计算下列各题:,,,3377活动二:联想猜测:黑板背面展示:a d a db c b c?,a d a cb c b d−−→÷⨯←−−?阅读课本74p至例1——例2结束(除“做一做”外),仔细观察各步运算,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并与分数的乘除法的法则类比,总结出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
(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活动三:当堂训练1、根据题意,列出分式,完成“做一做”2、76p随堂练习,习题3.3知识技能第1题八、课堂小结:1.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2.分式运算的结果通常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3. 学会类比的数学方法九、巩固练习课本P77习题3.3第2、4题3.分式的加减法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同分母的分式的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2、简单的异分母的分式的加减法的运算;2、过程与方法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一些问题的提出。
诱发学生积极思考,或通过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总结出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提出“用数学”的意识。
2、结合已有的教学经验,解决新问题,获得成就感以及克服困难的方法和勇气。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通分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注意到学生在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与通分这一章节时,存在一些理解和掌握上的难点。首先,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分式基本性质时,对于为何乘除同一个数(除数不为0)不会改变分式的值这一点上存在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形象、具体地解释这一性质的数学原理,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分式基本性质和通分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选取公倍数和分解因式,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分式通分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分式通分的基本原理。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分式通分的基本概念。通分是指将分母不相同的分式通过乘以适当的整式,使分母相同,以便进行加减运算。它是分式运算中的重要环节,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将展示如何将$\frac{1}{x}$和$\frac{2}{x+1}$通分,以及通分在简化分式运算中的作用。
在授课过程中,我也注意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构建分式模型的能力较弱。为了提高学生的这一能力,我将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关于建模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分式模型。
此外,教学流程的设计方面,导入新课环节的问题设置可能还不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今后我需要在这个环节下更多功夫,设计更具趣味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分式的基本性质与通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将不同单位的量进行换算的情况?”比如,将米和厘米的长度进行加减。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分式通分的奥秘。
八年级数学分式运算教案
八年级数学分式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
2. 学会分式的化简、运算及应用。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式的概念与基本性质2. 分式的化简3. 分式的加减法运算4. 分式的乘除法运算5. 分式的混合运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分式的概念、基本性质及分式的化简、运算方法。
2. 难点:分式的混合运算,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式的性质和运算方法。
2. 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式运算。
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式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分式的概念与基本性质:讲解分式的定义,演示分式的基本性质。
3. 演示分式的化简方法: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演示分式的化简过程。
4. 讲解分式的加减法运算:讲解分式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进行示例演示。
5. 讲解分式的乘除法运算:讲解分式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进行示例演示。
6. 讲解分式的混合运算:讲解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规则,并进行示例演示。
7. 案例分析:运用分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8. 练习与反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给予及时反馈。
10. 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结果和课后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六、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涵盖分式概念、性质、化简及运算规则的PPT课件。
2. 练习题库:准备分式化简、运算等各类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学生课后自学。
3. 教学案例:收集与分式运算相关的实际问题案例,用于教学实践。
4. 教学视频:寻找合适的分式运算教学视频,用于学生课后自学和巩固知识。
七、教学环境:1. 教室:保证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正常运行,便于进行PPT演示和教学视频播放。
2. 网络:确保教室内的网络畅通,便于学生查阅资料和作业。
初中数学《分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初中数学《分式的基本性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分式》第一节“分式的基本性质”。
具体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以及分式的约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式的概念,能够正确书写分式。
2. 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进行分式的简化。
3. 学会分式的约分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分式的约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式的基本性质以及运用这些性质进行分式的简化。
教学重点:分式的概念、分式的约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分数表示的巧克力分享问题,引出分式的概念。
2. 教学新课:(1)讲解分式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分式的意义。
(2)通过例题讲解分式的基本性质,如分子分母同乘(除)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3)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简化。
3. 知识巩固:讲解分式的约分方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约分技巧。
六、板书设计1. 分式的定义2. 分式的基本性质3. 分式的简化方法4. 分式的约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化简分式:$\frac{3x^2}{6x}$。
(2)已知分式$\frac{2x4}{3x6}$的值与分式$\frac{x2}{x3}$的值相等,求$x$的值。
2. 答案:(1)$\frac{x}{2}$(2)$x=1$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分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情况良好,但对分式的约分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研究分式的乘除运算,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包括:1. 分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2. 分式约分方法的掌握3. 实践情景引入的有效性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难度一、分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1.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乘(除)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5章《分式》全章教案(21页,含反思)
第十五章分式15.1分式15. 1.1从分数到分式1.以描绘实质问题中的数目关系为背景抽象出分式的观点,成立数学模型,并理解分式的观点.2.能够经过分式的定义理解和掌握分式存心义的条件.要点理解分式存心义的条件及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难点能娴熟地求出分式存心义的条件及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一、复习引入1. 什么是整式?什么是单项式?什么是多项式?2. 判断以下各式中 ,哪些是整式?哪些不是整式?① 8m + n ;② 1+ x + y 2;③ a 2 b +ab 2a +b 2;⑥3;⑦3x 2- 43 ;④ ;⑤ a 2+ b 2 .32x 2+ 2x +12x二、研究新知1. 分式的定义(1) 学生看教材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30 千米 /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 90 千米所用时间 ,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 60 千米所用的时间相等 ,江水的流速为多少?剖析:设江水的流速为 v 千米 / 时.轮船顺流航行 90 千米所用的时间为90小时 ,逆流航行 60 千米所用时间为60小时,30+ v 30- v所以 90 = 60.30+ v 30- v(2) 学生达成教材第 127 页“思虑”中的题.察看:以上的式子 9060S V30+ v ,30-v , a , s ,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能够发现 ,这些式子都像分数相同都是AB (即 A ÷B) 的形式.分数的分子 A 与分母 B 都是整数 ,而这些式子中的 A , B 都是整式 ,并且 B 中都含有字母.A归纳:一般地 ,假如 A ,B 表示两个整式 ,并且 B 中含有字母 ,那么式子 B 叫做分式. 稳固练习:教材第 129 页练习第 2 题.2. 自学教材第 128 页思虑:要使分式存心义 ,分式中的分母应知足什么条件?分式的分母表示除数 ,因为除数不可以为 0,所以分式的分母不可以为 0,即当 B ≠ 0 时,分 式 A才存心义.B学生自学例 1.例 1以下分式中的字母知足什么条件时分式存心义?2 ;(2) x; (3) 1 ; (4)x +y (1) 3xx - 1 5- 3bx - y.解: (1)要使分式 3x 2存心义 ,则分母 3x ≠ 0,即 x ≠ 0;(2) 要使分式x存心义 ,则分母x - 11(3) 要使分式存心义 ,则分母 5- 3bx + y(4) 要使分式 x - y 存心义 ,则分母x - 1≠ 0,即 x ≠ 1;55- 3b ≠ 0,即 b ≠ ;x - y ≠ 0,即 x ≠ y.思虑:假如题目为:当x 为何值时 ,分式无心义.你知道怎么解题吗?稳固练习:教材第 129 页练习第 3 题. 3. 增补例题:当 m 为何值时 ,分式的值为 0?m ;(2) m - 2; (3) m 2- 1(1) m - 1 m + 3 m + 1 .思虑:当分式为 0 时,分式的分子、分母各知足什么条件?剖析:分式的值为 0 时,一定同时知足两个条件: (1) 分母不可以为零;(2)分子为零.答案: (1)m = 0; (2)m = 2; (3)m = 1. 三、归纳总结 1. 分式的观点.2. 分式的分母不为 0 时,分式存心义;分式的分母为 0 时,分式无心义.3. 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1)分母不可以为零; (2) 分子为零.四、部署作业教材第 133 页习题 15.1 第 2, 3 题.在引入分式这个观点从前先复习分数的观点,经过类比来自主研究分式的观点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从而更好更快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同时也培育学生利用类比转变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15. 1.2 分式的基天性质 (2 课时 )第 1 课时分式的基天性质1.认识分式的基天性质,灵巧运用分式的基天性质进行分式的变形.2.会用分式的基天性质求分式变形中的符号法例.要点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天性质.难点灵巧运用分式的基天性质进行分式变形.一、类比引新 1. 计算:(1) 5 2 4 8× 15 ; (2) ÷ .6 5 15 思虑:在运算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性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独立计算后回答:运用了分数的基天性质. 2. 你能说出分数的基天性质吗?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乘 (或除以 )同一个不为零的数 ,分数的值不变.3. 试试用字母表示分数的基天性质:小组议论沟通如何用字母表示分数的基天性质,而后写出分数的基天性质的字母表达式.a = a ·c a = a ÷cb b ·c , b b ÷c .( 此中 a , b ,c 是实数 ,且 c ≠ 0) 二、研究新知1. 分式与分数也有近似的性质 ,你能说出分式的基天性质吗?分式的基天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乘 (或除以 )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 ,分式的值不变. 你能用式子表示这个性质吗? AA ·C A A ÷CB = B ·C , B = B ÷C .(此中 A , B ,C 是整式 ,且 C ≠ 0)如 x = 1, b =ab2,你还可以举几个例子吗?2x 2 a a回首分数的基天性质 ,让学生类比写出分式的基天性质 ,这是从详细到抽象的过程.学生试试着用式子表示分式的性质 ,增强对学生的抽象表达能力的培育.2. 想想以下等式成立吗?为何?- a a ; - a a a= = =- . - b b b - b b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小组议论、沟通、总结.例 1 不改变分式的值 ,使以下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不含“-”号:- 2a- 3x- x 2(1) - 3a ; (2) 2y ; (3)- y.例 2不改变分式的值 ,使以下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最高次项的系数都化为正数:x + 1 2- x - x - 1(1) - 2x - 1; (2)- x 2+ 3;(3) x + 1 .指引学生在达成习题的基础长进行归纳 ,使学生掌握分式的变号法例.例 3填空:x 3( ) 3x 2+ 3xy=x + y;= y,( )(1) xy6x 2(),2a -2 ( ) .(b ≠ 0)(2)1=2b = 2aba b a a bx 3解: (1)因为 xy 的分母 xy 除以 x 才能化为 y ,为保证分式的值不变 ,依据分式的基天性 质,分子也需除以 x ,即x 3= x 3 ÷x =x 2. xy xy ÷ x y相同地 ,因为 3x 2+ 3xy的分子 3x 2+3xy 除以 3x 才能化为 x + y ,所以分母也需除以 3x ,6x 2即3x 2+ 3xy(3x 2+ 3xy ) ÷( 3x ) x + y6x 2=6x 2 ÷( =2x.3x )所以 ,括号中应分别填入 x 2和 2x.(2) 因为 ab1的分母 ab 乘 a 才能化为 a 2b ,为保证分式的值不变 ,依据分式的基天性质 ,分子也需乘 a ,即1 = 1·a = a2 . ab ab ·a a b2a - b相同地 ,因为a2 的分母 a 2乘 b 才能化为 a 2b ,所以分子也需乘 b ,即2a - b ( 2a -b ) ·b 2ab -b 22 == 2.a a 2 ·b a b所以 ,括号中应分别填 a 和 2ab - b 2.在解决例题 1, 2 的第 (2)小题时 ,教师能够指引学生察看等式两边的分母发生的变化,再思虑分式的分子如何变化;在解决例2 的第 (1)小题时 ,教师指引学生察看等式两边的分子发生的变化 ,再思虑分式的分母随之应当如何变化.三、讲堂小结1. 分式的基天性质是什么? 2. 分式的变号法例是什么?3. 如何利用分式的基天性质进行分式的变形? 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整理知识、理顺思想. 四、部署作业教材第 133 页习题 15.1 第 4, 5 题.经过算数中分数的基天性质,用类比的方法给出分式的基天性质,学生接受起来其实不感觉困难,但要要点重申分子分母同乘 (或除 )的整式不可以为零,让学生养成谨慎的态度和习惯.第 2 课时分式的约分、通分1.类比分数的约分、通分,理解分式约分、通分的意义,理解最简公分母的观点.2.类比分数的约分、通分,掌握分式约分、通分的方法与步骤.要点运用分式的基天性质正确地进行分式的约分与通分.难点通分时最简分分母确实定;运用通分法例将分式进行变形.一、类比引新1.在计算56×152时,我们采纳了“约分”的方法,分数的约分约去的是什么?分式a+ b相等吗?为何?aba2+ab利用分式的基天性质,分式a2b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a,其实不改变分式的值a+ b获得. a2+ ab a2b,,能够教师点拨:分式a2+ ab能够化为a+ b__分式的约分 __.a2b ab ,我们把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4 64 62. 如何计算 5+ 7?如何把 5,7通分?近似的 ,你能把分式 a, c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吗?b d利用分式的基天性质 ,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本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我们把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__分式的通分 __.二、研究新知- 25a 2bc 3;(2) x 2- 9; 1. 约分: (1) 15ab 2c x 2+ 6x +9 6x 2- 12xy + 6y 2 (3) 3x -3y .剖析:为约分 ,要先找出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2322解: (1) - 25a bc =- 5abc ·5ac =-5ac ;15ab 2c5abc · 3b 3bx 2- 9 ( x + 3)( x - 3) x - 3(2)x2+= (x + 3) 2 =;6x +9x + 36x 2- 12xy + 6y 2 6( x - y )2(3)3x -3y==2(x - y).3(x - y )若分子和分母都是多项式 ,则常常需要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即化成乘积的形式 ) ,然后才能进行约分. 约分后 ,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 ,我们把这样的分式称为 __最简分式 __.( 不 能再化简的分式 )2. 练习:约分:2ax 2y ; - 2a ( a +b ) ( a - x ) 2 2- 4 ; m 2- 3m 2-13b ( a +b ) ; ; x ; 99.3axy 2 ( x -a ) 3 xy + 2y9- m 298学生先独立达成 ,再小组沟通 ,集体校正.3. 议论:分式1 , 114的最简公分母是什么?3 22 3, 6xy2x y z 4x y提出最简公分母观点.一般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 ,它叫做最简公分母.学生议论、小组沟通、总结得出求最简公分母的步骤:(1) 系数取各分式的分母中系数最小公倍数; (2) 各分式的分母中所有字母或因式都要取到; (3) 相同字母 (或因式 )的幂取指数最大的;(4) 所得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与各字母 (或因式 )的最高次幂的积 (此中系数都取正数 ) 即为最简公分母.4. 通分: (1) 32 与a -2 b; (2) 2x 与 3x .2a b ab c x - 5 x + 5 剖析:为通分 ,要先确立各分式的公分母.解: (1)最简公分母是 2a 2b 2c.33·bc 3bc2a 2b = 2a 2b · bc =2a 2b 2 c , a - b ( a -b ) ·2a 2a 2 -2abab 2c =ab 2c · 2a = 2a 2b 2c .(2) 最简公分母是 (x - 5)(x + 5) .2x=2x( x+ 5)=2x2+ 10xx- 5 ( x- 5)( x+ 5)x2- 25,3x =3x( x- 5)= 3x2- 15x x+ 5 ( x+ 5)( x- 5)x2- 25. 5.练习:通分: (1) 12与 5 ; (2) 21与 2 1 ; (3) 12与2x.3x 12xy x + x x - x (2- x)x - 4教师指引:通分的要点是先确立最简公分母;假如分式的分母是多项式则应先将分母分解因式,再按上述的方法确立分式的最简公分母.学生板演并互批实时纠错.6.思虑:分数和分式在约分和通分的做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这些做法的依据是什么?教师让学生议论、沟通,师生共同作以小结.三、讲堂小结1.什么是分式的约分?如何进行分式的约分?什么是最简分式?2.什么是分式的通分?如何进行分式的通分?什么是最简公分母?3.本节课你还有哪些迷惑?四、部署作业教材第 133 页习题 15.1 第 6, 7 题.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分式的基天性质后学的,要点是运用分式的基天性质正确的约分和通分,约分时要注意必定要约成最简分式,娴熟运用因式分解;通分时要将分式变形后再确立最简公分母.15. 2分式的运算15. 2.1分式的乘除(2课时)第 1 课时分式的乘除法1.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例.2.运用法例进行运算,能解决一些与分式相关的实质问题.要点掌握分式的乘除运算.难点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乘除法运算.一、复习导入1. 分数的乘除法的法例是什么?2. 计算: 3 × 15 ; 3 155 12 ÷ .5 2由分数的运算法例知3 15 = 3× 15 315 3 × 2 = 3× 2× 12 5× 12 ; ÷ = 15 .5 5 2 5 5× 153. 什么是倒数? 我们在小学学习了分数的乘除法 ,关于分式如何进行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要学习的内容.二、研究新知问题 1:一个水平搁置的长方体容器 ,其容积为 V ,底面的长为 a ,宽为 b 时,当容器的水占容积的 m时,水面的高度是多少?n问题 2:大拖沓机 m 天耕地 a hm 2,小拖沓机 n 天耕地 b hm 2,大拖沓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沓机的工作效率的多少倍?问题 1 求容积的高 V m,问题 2 求大拖沓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沓机的工作效率的 a b ·÷ 倍.ab nm n依据上边的计算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对分式的乘除法的法例是什么?分式的乘法法例:分式乘分式 ,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 ,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分式的除法法例:分式除以分式 ,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地点后,与被除式相乘.a ca ·c a c a d a ·d·=; ÷ = ·=.b d b ·d b d bc b ·c 三、举例剖析例 1 计算:4x y ab 3 - 5a 2b 2(1) 3y ·2x 3; (2)2c 2÷4cd.剖析:这道例题就是直策应用分式的乘除法法例进行运算.应当注意的是运算结果应约分到最简 ,还应注意在计算时跟整式运算相同 ,先判断运算符号 ,再计算结果.解: (1)4xy = 4xy = 2 ;3y ·36x 3y 3x 22x(2) ab 3- 5a 2b 2 ab 34cd 4ab 3cd 2bd2c 2÷ = 2· 2 2=- 2 2 2=- .4cd 2c - 5a b 10a b c 5ac 例 2 计算:a 2- 4a +4 a - 1(1) a 2- 2a +1·a 2- 4;1 1(2) 49-m 2÷ m 2- 7m . 剖析:这两题是分子与分母是多项式的状况 ,第一要因式分解 ,而后运用法例.( a -2) 2 a - 1 a - 2解: (1)原式 ( a -1) 2· ( a + 2)( a - 2)= ( a -1)( a + 2) ;(2) 原式 1 1÷( 7- m )( 7+ m ) m ( m - 7)= 1 m ( m - 7) =- m7+m ) · 1 .( 7- m )( m + 7例 3 “丰产 1 号”小麦试验田边长为 a 米 (a > 1)的正方形去掉一个边长为 1 米的正方形蓄水池后余下的部分 ,“丰产 2 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 (a - 1)米的正方形 ,两块试验田的小麦都收获了 500 千克.(1) 哪一种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高?(2) 高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低的单位面积产量的多少倍?剖析:此题的实质是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用.解: (1)略.500500 500 a 2- 1 a + 1 (2) ( a -1) 2÷ a 2- 1=( a - 1) 2· 500 =a - 1.“丰产 2 号”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丰产1 号”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的a + 1倍.a - 1四、随堂练习1. 计算: (1) c 2 · a 2b 2 (2)- n 2 · 4m 2 y 2; 2m 5n 3;(3) ÷(- );ab c 7x x 2ya 2- 4 a 2- 1 (4) - 8xy ÷ ; (5)- 2 ·2 4a + 4 ;5x a -2a + 1 a +y 2- 6y + 9(6)÷(3- y).y + 2答案: (1)abc ; (2)- 2m; (3)- y; (4)- 20x 2;(5) ( a + 1)( a - 2) ;(6) 3- y 5n 14-( a - 1)( a + 2) y + 2 . 2. 教材第 137 页练习 1, 2,3 题.五、讲堂小结(1) 分式的乘除法法例; (2) 运用法例时注意符号的变化;(3) 因式分解在分式乘除法中的应用;(4) 步骤要完好 ,结果要最简.最后结果中的分子、分母既可保持乘积的形式,也能够写成一个多项式 ,如 ( a - 1) 2 a 2- 2a + 1或 a .a六、部署作业教材第 146 页习题 15.2 第 1, 2 题.本节课从两个拥有实质背景的问题出发,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分式的乘除法是由实质需要产生的,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接着,从分数的乘除法例的角度指引学生经过察看、研究、归纳总结出分式的乘法法例.有益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并且能表现由数到式的发展过程.第 2课时分式的乘方及乘方与乘除的混淆运算1.进一步娴熟分式的乘除法法例,会进行分式的乘、除法的混淆运算.2.理解分式乘方的原理,掌握乘方的规律,并能运用乘方规律进行分式的乘方运算.要点分式的乘方运算,分式的乘除法、乘方混淆运算.难点分式的乘除法、乘方混淆运算,以及分式乘法、除法、乘方运算中符号确实定.一、复习引入1.分式的乘除法法例.分式的乘法法例: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用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分式的除法法例: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地点后,与被除式相乘.2.乘方的意义:a n= a·a·a· ·a(n 为正整数 ).二、研究新知例 1(教材例 4) 计算2x 3 x÷·.5x- 3 25x 2- 9 5x + 3解:2x 3·x÷+ 3 5x-3 25x 2- 9 5x25x 2- 9x (先把除法一致成乘法运算 )= 2x ·3 · 5x - 3 5x+3 2x 2 =3 .( 约分到最简公式 ) 分式乘除运算的一般步骤:(1) 先把除法一致成乘法运算;(2) 分子、分母中能分解因式的多项式分解因式; (3) 确立分式的符号 ,而后约分;(4) 结果应是最简分式.1. 由整式的乘方引出分式的乘方,并由特别到一般地指引学生进行归纳.2(1)( a )2=a a= a2;bb ·b b↑↑由乘方的意义 由分式的乘法法例(2) 同理:a 3 a a aa 3( )= ··= 3;b b b b ba n a a aa · a · · an 个a n( ) = ·· ·n个== n .b b b bb · b · · bn 个 b2. 分式乘方法例:n分式: (a b )n = ab n .(n 为正整数 )文字表达:分式乘方是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3. 当前为止 ,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例都有什么?(1)a n · a n = a m +n ; (2)a m ÷ a n = a m -n ;(3)(a m ) n =a mn ;(4)(ab) n = a n b n ;a a n(5)( b )n= b n . 三、举例剖析 例2计算:- 2a 2b(1)( 3c )2;2a b3÷2a· (c2(3)( - x 2 y 2 )3÷ y )4;y )2· (- x (-x a 2- b 2 a - b(4) 22÷ () 2.a + ba + b22 4 2(- 2a b )=4a b 2 ;解: (1)原式= ( 3c ) 29ca 6b 3 d 3c 2a 3b 3 (2) 原式= -c 3d 9· 2a ·4a 2=- 8cd 6;46 4(3) 原式=x · (- y x =- x 5; y 2x 3)·4y(4) 原式= ( a + b )( a - b ) ( a + b ) 2 ( a + b ) 32 2· ( a - b ) 2=22 .a +b ( a - b )( a + b )学生板演、 纠错并实时总结做题方法及应注意的地方: ①关于乘、 除和乘方的混淆运算 ,应注意运算次序 ,但在做乘方运算的同时 ,可将除变乘;②做乘方运算要先确立符号.例3 计算:b3n -1c2a2n -1(1) a 2n+1·b 3n-2;x 2-2xy + y 2x - y(2)(xy - x 2) ÷ · x 2 ;xy (3)( a 2- b 2 a -b )2.ab )2÷ (a解: (1)原式= b 3n -2· b · c 2 a 2n - 1bc 2 a2n -1· a 2·b 3n -2=a 2;x ( x - y ) xy2· x - y(2) 原式=-1 ·x 2 =- y ;( x - y )( a + b )2( a - b ) 2 a 2 a 2+ 2ab +b 2 (3) 原式= a 2b 2· (a -b ) 2=b 2. 本例题是本节课运算题目的拓展,关于 (1)指数为字母 ,可是方法不变; (2)(3) 是较复杂的 乘除乘方混淆运算 ,要进一步让学生熟习运算次序,注意做题步骤.四、稳固练习教材第 139 页练习第 1, 2 题. 五、讲堂小结 1. 分式的乘方法例. 2. 运算中的注意事项. 六、部署作业教材第 146 页习题 15.2 第 3 题.分式的乘方运算这一课的教课先让学生回想从前学过的分数的乘方的运算方法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得出分式的乘方法例.在解说例题和练习时充分调换学生的踊跃性大家都参加进来 ,提升学习效率.,而后采,使15. 2.2分式的加减(2 课时)第 1 课时分式的加减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加减法例,并会运用它们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要点运用分式的加减运算法例进行运算.难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一、复习发问 1. 什么叫通分? 2. 通分的要点是什么? 3. 什么叫最简公分母?4. 通分的作用是什么? (引出新课 ) 二、研究新知1. 出示教材第 139 页问题 3 和问题 4. 教材第 140 页“思虑”.1 分式的加减法与分数的加减法近似,它们的实质相同. 察看以下分数加减运算的式子:5+2=31- 2=- 11+1= 3+2=5 1- 1= 3- 2=1,得出分式的加减法5 5,5 55, 2 3666, 2 3 6 6 6.你能将它们推行 法例吗?教师提出问题 ,让学生列出算式 ,获得分式的加减法法例. 学生议论:组内沟通 ,教师点拨. 2.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a b a ±b公式: ±=c .c c文字表达: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分母不变 ,把分子相加减.3. 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分式: a c ad bc ad ±bc± = ± = bd .b d bd bd文字表达: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先通分 ,变为同分母的分式 ,而后再加减.三、典型例题 例 1(教材例 6) 计算:5x +3y- 2x2; (2)1 + 1(1) 2- y 2 2.xx - y2p + 3q 2p - 3q解: (1)5x + 3y - 2xx 2- y2 x 2- y 25x + 3y - 2x 3x + 3y 3 = 2 2 = 2 - y 2 = ;x - y x x -y(2) 1 + 12p +3q2p - 3q=2p - 3q +2p + 3q ( 2p + 3q )( 2p - 3q ) ( 2p + 3q )( 2p - 3q )= 2p - 3q + 2p + 3q=4p( 2p + 3q )( 2p - 3q ) 4p 2- 9q 2.小结:(1) 注意分数线有括号的作用 ,分子相加减时 ,要注意添括号.(2) 把分子相加减后 ,假如所得结果不是最简分式 ,要约分.例2 计算:m + 2n + n - 2m . n - m m - n n - m剖析: (1)分母能否相同? (2)如何把分母化为相同的?(3)注意符号问题.解:原式= m + 2n - n - 2mn - m n -m n - m= m + 2n - n - 2mn -m=n - mn - m= 1. 四、讲堂练习1. 教材第 141 页练习 1, 2 题.5232.计算: (1)-+ ;12 2(2) m 2- 9+3- m ;(3)a + 2- 4;2- aa 2-b 2 ab - b 2(4) ab -ab -ab 2.五、讲堂小结1. 同分母分式相加减 ,分母不变 ,只要将分子作加减运算 ,但注意每个分子是个整体 ,要合时添上括号.2.关于整式和分式之间的加减运算 ,则把整式当作一个整体 ,即当作是分母为 1 的分式 ,以便通分.3.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第一察看每个公式能否为最简分式 ,能约分的先约分 ,使分式简化 ,而后再通分 ,这样可使运算简化.4. 作为最后结果 ,假如是分式则应当是最简分式. 六、部署作业教材第 146 页习题 15.2 第 4, 5 题.从直观的分数加减运算开始,先介绍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的详细方法,经过类比的思想方法,由数的运算引出式的运算规律,表现了数学知识间详细与抽象、从特别到一般的内在联系.尔后,利用相同的类比方法,安排学习异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这样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切合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有助于知识的层层落实与掌握.第 2 课时分式的混淆运算1.明确分式混淆运算的次序,娴熟地进行分式的混淆运算.2.能灵巧运用运算律简易运算.要点娴熟地进行分式的混淆运算.难点娴熟地进行分式的混淆运算.一、复习引入回想:我们已经学习了分式的哪些运算?1.分式的乘除运算主假如经过( )进行的,分式的加减运算主假如经过( ) 进行的.2.分数的混淆运算法例是再算 (),最后算 ( ( ) ,近似的,分式的混淆运算法例是先算 ) ,有括号的先算 ( )里面的.( ),二、研究新知1.典型例题例1计算:( x+2 + 4 ) ÷x .x-2 x2- 4x+ 4 x- 2 剖析:应先算括号里的.例 2计算:4y 24x 2yx + 2y + x - 2y - x 2- 4y2. 剖析: (1)此题应采纳逐渐通分的方法挨次进行; (2)x + 2y 能够看作 x + 2y.1 例 31 -2x 计算:1x + yx + y ·( 2x -x -y).剖析:此题可用分派律简易计算.例 4 [ 1 2-1 2] ÷( 1 - 1 ).( a + b ) ( a - b ) a +b a - b 剖析:可先把被除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后再约分.例 5(教材例 7)2a 21a b计算 ()·- ÷ .b a - b b 4解: 2a1- ab( )2· b ÷b a -b 4= 4a 2 1 - a 4 b 2 · ·a -b b b4a 24a4a 2 4a ( a -b ) = b 2( a - b ) - b 2= b 2( a - b )- b 2( a - b )4a 2- 4a 2+ 4ab 4ab= b 2( a - b ) =b 2( a - b ) = 4a ab - b 2.点拨:式与数有相同的混淆运算次序:先乘方 ,再乘除 ,而后加减. 例 6(教材例 8)计算: (1)(m + 2+ 52m - 4) · ;2- m 3- mx + 2 - x - 1x -4 (2)( x 2- 2x x 2- 4x + 4) ÷ x .解: (1)(m + 2+ 5 2m - 4) ·2- m 3- m = ( m + 2)( 2- m )+ 5 2m - 42-m ·3- m= 9- m 2 2( m - 2) 2- m · 3- m= ( 3- m )( 3+ m ) - 2( 2- m ) 2- m · 3- m=- 2(m + 3);(2)( x + 2- x - 1x -4x 2 x 2) ÷ x - 2x - 4x + 4= [ x + 2 -x - 1 x ( x - 2) 2] ·x ( x - 2)x - 4=( x + 2)( x - 2)-( x -1) x ·x x ( x - 2) 2x - 4 = x 2- 4- x 2+ x( x - 2) 2( x - 4)1= ( x - 2) 2. 分式的加、减、乘、除混淆运算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一般按分式的运算次序法例进行计算,但合适地使用运算律会使运算简易.(2) 要随时注意分子、分母可进行因式分解的式子,以备约分或通分时用 ,可防止运算烦 琐.(3) 注意括号的“添”或“去”、“变大”与“变小”.(4) 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增强练习 ,指引学生实时纠正在例题中出现的错误 ,进一步提升运算能力.三、稳固练习x 21. (1)x - 1- x - 1;(2)(1 - 2)2÷x - 1;x +1 x + 12ab2bc(3)( a -b )( a - c ) + ( a - b )( c - a );(4)( 1 + 1 ) ÷2 xy2 .x - y x + y x - y 2. 教材第 142 页第 1, 2 题. 四、讲堂小结1.分式的混淆运算法例是先算 ( ),再算 () ,最后算 (),有括号先算 ()里的.2. 一些题应用运算律、公式能简易运算. 五、部署作业1. 教材第 146 页习题 15.2 第 6 题.1 - 1 x 2- 2x + 1,此中 x = 2-1.2. 先化简再求值 x + 1 x 2- 1· x + 1分式的混淆运算是分式这一章的要点和难点,波及到因式分解和通分这两个较难的知识点,可依据学生的详细状况,合适增添例题、习题,让学生娴熟掌握分式的运算法例并提升运算能力.15. 2.3整数指数幂1.知道负整数指数幂a-n=1n.(a≠ 0, n 是正整数 ) a2.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3.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 1 的数.要点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会有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 的数.难点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一、复习引入1. 回想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1) 同底数的幂的乘法: a m · a n = a m +n (m , n 是正整数 ) ;(2) 幂的乘方: (a m )n = a mn (m , n 是正整数 ); (3) 积的乘方: (ab)n = a n b n (n 是正整数 );(4) 同底数的幂的除法: a m ÷ a n =a m -n (a ≠ 0, m , n 是正整数 , m >n) ;a n a n(5) 分式的乘方: ( ) =n (n 是正整数 ).bb2. 回想 0 指数幂的规定 ,即当 a ≠ 0 时, a 0= 1. 二、研究新知3 312,再假定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am÷ a n( 一)1.计算当 a ≠ 0 时, a 3÷ a 5= a5=a =aa 3· a 2 a-- -2.于是= a m n (a ≠ 0, m , n 是正整数 , m > n)中的 m > n 这个条件去掉 ,那么 a 3÷ a 5= a 3 5= a - 2 1获得 a =2(a ≠ 0).a总结: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一般的 ,我们规定:当 n 是正整数时 ,a -n= 1n (a ≠ 0).a 2. 练习稳固: 填空:(1) - 22= ________, (2)( - 2)2= ________, (3)( - 2)0= ________,(4)20= ________,-3-3 =________. (5)2 = ________, (5)( - 2) 3.例 1 (教材例 9) 计算:-2 5 b 3- 2; (1)a÷ a ; (2)( 2)a(3)(a -1 b 2 )3; (4)a - 2b 2· (a 2b - 2)-3.解: (1)a -2÷ a 5= a -2- 5=a -7= a 17;b 3-6a 4 -b -(2)( 2) 2= - 4= a 4b 6 = 6; a ab 6(3)(a -1 b2 )3= a -3b6=ba 3;- - - - - -b 8 (4)a 2b 2· (a 2b 2) 3= a 2b 2· a 6 b 6= a 8b 8= 8.a[剖析 ] 本例题是应用推行后的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与用正整数指数幂的 运算性质进行计算相同 ,但计算结果有负指数幂时 ,要写成分式形式.4. 练习:计算: (1)(x 3y - 2)2; (2)x 2y - 2· (x -2y)3;(3)(3x 2y -2 2 - 23) ÷ (x y) . 5.例 2 判断以下等式能否正确?(1)a m÷ a n= a m·a -n; (2)(ab)n = a n b -n .[ 剖析 ] 类比负数的引入使减法转变为加法 ,获得负指数幂的引入能够使除法转变为幂的乘法这个结论 ,从而使分式的运算与整式的运算一致同来 ,而后再判断等式能否正确.( 二)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值较小的数因为 0.1= 1 = 10 - 110 ; 0.01=________= ________;0. 001= ________=________所以 0.000 025= 2.5× 0.000 01= 2.5×10-5.我们能够利用 10 的负整数次幂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小的数,马上它们表示成 a ×10-n 的形式 ,此中 n 是正整数 ,1≤ |a|< 10.2. 例 3(教材例 10) 纳米是特别小的长度单位 , 1 纳米= 10-9米,把 1 纳米的物体放到 乒乓球上 ,就好像把乒乓球放到地球上 .1 立方毫米的空间能够放多少个1 立方纳米的物体?(物体之间的空隙忽视不计 )[ 剖析 ]这是一个介绍纳米的应用题,是应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 1 的数.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以下各数:0. 00 04,- 0.034,0.000 000 45, 0.003 009.4.计算:-8 3 -3 2 -3 3.(1)(3 × 10 )× (4× 10 ); (2)(2 ×10 ) ÷(10 )三、讲堂小结1.引进了零指数幂和负整数幂,指数的范围扩大到了全体整数,幂的性质仍旧成立.2.科学记数法不单能够表示一个值大于10 的数,也能够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小的数,在应用中,要注意 a 一定知足1≤ |a|< 10,此中 n 是正整数.四、部署作业教材第 147 页习题 15.2 第 7, 8, 9 题.本节课教课的主要内容是整数指数幂学设计上,教师要点发掘学生的潜伏能力,将从前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扩大.在本节的教,让学生在讲堂上经过察看、考证、研究等活动,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15.3分式方程(2课时)第 1 课时分式方程的解法1.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2.理解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3.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无解的原由,并掌握解分式方程的验根方法.要点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难点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无解的原由.一、复习引入问题: 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 30 km/h ,它以最大航速沿江顺流航行 90 km 所用时间 ,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 60 km 所用的时间相等 ,江水的流速为多少?90=60[ 剖析 ] 设江水的流速为 x 千米 /时,依据题意 ,得 30+ v 30- v .①方程①有何特色?[ 归纳 ] 方程①中含有分式 ,并且分母中含有未知数 ,像这样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发问:你还可以举出一个分式方程的例子吗? 辨析:判断以下各式哪个是分式方程.x + 2= 2y - z ; (3)1; (4)y=0; (5)1+ 2x = 5.(1)x + y = 5; (2) 5 3 x x + 5 x依据定义可得: (1)(2) 是整式方程 , (3) 是分式 , (4)(5) 是分式方程.二、研究新知1. 思虑:如何解分式方程呢?为认识决本问题 ,请同学们先思虑并回答以下问题:(1) 回首一下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是怎么去分母的,从中可否获得一点启迪?(2) 有没有方法能够去掉分式方程的分母把它转变为整式方程呢? [ 可先松手让学生自主研究 ,合作学习并进行总结]方程①能够解答以下:方程两边同乘以 (30+ v)(30 -v),约去分母 ,得 90(30- v)= 60(30 + v). 解这个整式方程 ,得 v = 6. 所以江水的流度为 6 千米 /时.[ 归纳 ]上述解分式方程的过程 ,实质上是将方程的两边乘以同一个整式 ,约去分母 ,把分式方程转变为整式方程来解.所乘的整式往常取方程中出现的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2. 例 1 解方程:1 = 210.②x - 5 x - 25解:方程两边同乘 (x 2- 25),约去分母 ,得 x + 5= 10.解这个整式方程 ,得 x = 5.事实上 ,当 x = 5 时,原分式方程左侧和右侧的分母 (x - 5)与 (x 2- 25)都是 0,方程中出现的两个分式都没存心义 ,所以 ,x = 5 不是分式方程的根 ,应当舍去 ,所以原分式方程无解.解分式方程的步骤:在将分式方程变形为整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一个含未知数的整式,并约去了分母,有时可能产生不合适原分式方程的解 (或根 ) ,这类根往常称为增根.所以,在解分式方程时一定进行查验.3.那么,可能产生“增根”的原由在哪里呢?解分式方程去分母时,方程两边要乘同一个含未知数的式子(最简公分母 ).方程①两边乘 (30+ v)(30 - v),获得整式方程,它的解 v=6.当 v= 6 时, (30+ v)(30 - v)≠ 0,这就是说,去分母时,①两边乘了同一个不为 0 的式子,所以所得整式方程的解与①的解相同.方程②两边乘(x- 5)(x + 5),获得整式方程,它的解 x= 5.当 x= 5 时,(x -5)(x + 5)= 0,这就是说,去分母时,②两边乘了同一个等于0 的式子,这时所得整式方程的解使②出现分母为 0 的现象,所以这样的解不是②的解.4.验根的方法:解分式方程进行查验的要点是看所求得的整式方程的根能否使原分式方程中的分式的分母为零.有时为了简易起见,也可将它代入所乘的整式 (即最简公分母 ),看它的值能否为零.假如为零,即为增根.如例 1 中的 x= 5,代入 x2- 25=0,可知 x= 5 是原分式方程的增根.三、举例剖析例 2(教材例 1) 解方程 2 =3.x- 3 x解:方程两边乘x(x -3) ,得 2x = 3x- 9.解得 x= 9.查验:当x= 9 时, x(x - 3)≠ 0.所以,原分式方程的解为x=9.例 3(教材例 2) 解方程x - 1= 3.x- 1 (x- 1)( x+ 2)解:方程两边乘 (x- 1)(x +2),得x(x + 2)- (x- 1)(x + 2)= 3.解得 x= 1.查验:当x= 1 时, (x-1)(x + 2)= 0,所以 x= 1 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所以,原分式方程无解.四、讲堂小结1.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2.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以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2 分式的运算 第1课时 分式的乘除(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则,运用法则进行运算.2.经历探索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的过程,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说明其合理性.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则. 教学难点运用法则,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运算.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1.计算,并叙述你应用的运算法则. (1)34×59;(2)34÷59. 2.(1)见课本P 135的问题1:长方体容器的高为V ab ,水面的高度就为:V ab ·m n.(2)见课本P 135的问题2: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 ⎛⎭⎪⎫a m ÷b n 倍.从上面的问题可知,讨论数量关系有时需要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如何进行相关运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1.自学教材第135至137页.2.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探究点一 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活动一:阅读教材,思考问题:类比分数乘除法则,你能说出分式乘除法法则吗? 观察下列运算:23×45=2×43×5;57×29=5×27×9,23÷45=23×54=2×53×4,57÷29=57×92=5×97×2. 【小组讨论】 1.a b ×d c =? b a ÷dc=? 如何进行运算?2.其运算方法和分数的乘除法有何联系? 展示点评:类似于分数,分式有:(1)分式的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________的积做积的分子,________的积作为积的分母.(2)分式的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________.________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________.a b ÷c d =ab×________=________. 小组讨论:分式的乘除运算与分数的乘除运算有什么联系?反思小结: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实际上就是分式乘除运算的一种特殊形式,分式的乘除法运算就是对分数乘除法运算的深化.活动二:计算:(1)4x 3y ·y 2x 3 (2)ab 32c 2÷-5a 2b 24cd 解:(1)原式=23x 2 (2)原式=-2bd 5ac例2 计算: (1)a 2-4a +4a 2-2a +1·a -1a 2-4 (2)149-m 2÷1m 2-7m解:(1)原式=a -2(a -1)(a +2)(2)原式=-mm +7展示点评:分式的乘除时不漏项,结果要化成最简.小组讨论:例2和例1有什么不同?分式的乘除运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反思小结:分式乘除运算,结果是分式应化为最简分式;运算过程中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先分解因式再运算.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探究点二 分式乘除法的简单运用 活动三:如图,“丰收1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a m 的正方形去掉一个边长为1 m 的正方形蓄水池后余下的部分,“丰收2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a -1) m 的正方形,两块试验田的小麦都收获了500 kg.(1)哪种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高?(2)高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低的单位面积产量的多少倍? 思考完成下列3个问题:1.列出表示两块试验田单位面积产量的代数式:“丰收1号”________;“丰收2号”________.2.对于分子相同的分式,如何比较其大小?你能比较题中两分式的大小吗? 3.运用分式的除法法则确定两块试验田单位面积产量的倍数关系.展示点评:(1)“丰收1号”小麦的试验田面积是(a 2-1) m 2,单位面积产量是500a 2-1kg/m 2;“丰收2号”小麦的试验田面积是(a -1)2 m 2,单位面积产量是500(a -1)2 kg/m 2.∵0<(a -1)2<a 2-1,∴500a 2-1<500(a -1)2.“丰收2号”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高.(2)500(a -1)2÷500a 2-1=500(a -1)2·a 2-1500=(a +1)(a -1)(a -1)2=a +1a -1. “丰收2号”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丰收1号”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的a +1a -1倍.小组讨论:分式的大小比较与分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联系?反思小结:式是数的扩展,数的一些方法与技巧,对于式一样适用.两个大于0的分式,当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大,分式的值越小.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1.自主学习时,你的疑问是否得到解决?2.知识小结——(1)分式的乘法、除法法则是什么?在进行运算时应当注意两点:①符号问题;②运算结果一定是最简分式(或整式).(2)能运用分式的乘除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思想方法小结——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 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1.将分式x 2x 2+x 化简得xx +1,则x 应满足的条件是__x≠0__.2.3xy 24z ·⎝ ⎛⎭⎪⎫-8z 2y 等于( C ) A .6xyz B .-3xy 2-8z 34yz C .-6xyz D .6x 2yz3.ab 22cd ÷-3ax 4cd等于( C ) A.2b 23x B.32b 2x C .-2b 23x D .-3a 2b 2x 8c 2d2 4.如果从一大捆粗细均匀的电线上截取1 m 长的电线称得它的质量为a kg ,再称得剩余电线的质量为b kg ,那么这捆电线原来的总长度为( B )A.b +1a m B.⎝ ⎛⎭⎪⎫b a +1 m C.⎝ ⎛⎭⎪⎫a +b a +1 m D.⎝ ⎛⎭⎪⎫a b +1 m5.计算:(1)x +2x -3·x 2-6x +9x 2-4解:原式=x +2x -3·(x -3)2(x +2)(x -2)=x -3x -2(2)ab 22c 2÷-3a 2b 24cd解:原式=ab 22c 2·4cd -3a 2b 2=-2d 3ac●布置作业1.上交作业 课本第146页第1题,第2题. 2.课后作业 见《学生用书》.第2课时 分式的乘除(二)教学目标1.能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分式乘除的混合运算. 2.探索并掌握分式的乘方法则,并能运用它进行运算. 教学重点能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分式乘除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掌握分式的乘方法则,并能运用它进行运算.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1.回顾: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如何?积的乘方法则是什么? 2.实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如何规定的?分式乘除混合又该如何运算呢?分式的乘方如何运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1.自学教材第138至139页.2.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探究点一 分式乘除混合运算活动一:计算2x 5x -3÷325x 2-9·x5x +3. 展示点评:原式=2x23.同分数的混合运算方法是一致的.上组讨论1:在这个式子中包含几种运算?本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反思小结:分式乘除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乘法运算.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探究点二 分式的乘方的法则及应用 活动二:1.思考:⎝ ⎛⎭⎪⎫a b 2= ⎝ ⎛⎭⎪⎫a b 3= ⎝ ⎛⎭⎪⎫a b 10= 小组讨论:(1)从乘方的意义去理解,⎝ ⎛⎭⎪⎫a b 2、⎝ ⎛⎭⎪⎫a b 3、⎝ ⎛⎭⎪⎫a b 10的意义是什么?(2)请根据乘方的意义和分式乘法法则计算:⎝ ⎛⎭⎪⎫a b 2=________=________⎝ ⎛⎭⎪⎫a b 3=________=________ ⎝ ⎛⎭⎪⎫a b 10=________=________ 展示点评:一般地,当n 是正整数时,⎝ ⎛⎭⎪⎫a b 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 ⎛⎭⎪⎫a b n=________. 这就是说,分式的乘方要把________、________分别乘方.反思小结:分式乘方法则的推导,就是转化成乘方意义和分式乘法的问题. 小组讨论:归纳分式乘方法则推导的思路. 活动三:计算:(1)⎝ ⎛⎭⎪⎫-2a 2b 3c 2解:原式=4a 4b29c2(2)⎝ ⎛⎭⎪⎫a 2b -cd 33÷2a d 3·⎝ ⎛⎭⎪⎫c 2a 2解:原式=-a 3b38cd6展示点评:(1)根据乘方的法则,分子、分母分别乘方;(2)先算乘方,再算乘除. 小组讨论:分式的混合运算与数的混合运算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联系?反思小结:在运算时,先确定运算结果的符号,负数的偶次幂为正,而奇次幂为负;式与数有相同的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1.自主学习时,你的疑问是否得到解决?2.知识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分式乘除混合运算,其运算顺序是什么?注意分解因式和约分在分式乘除法中的应用.(2)分式的乘方法则是什么?如果乘除混合运算中有乘方,要先算乘方. 3.思想方法小结——从特殊到一般以及转化等数学思想. 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1.计算⎝ ⎛⎭⎪⎫x 2y ·⎝ ⎛⎭⎪⎫y x ÷⎝ ⎛⎭⎪⎫-y x 的结果是( B ) A.x 2y B .-x 2y C.x y D .-x y2.⎝ ⎛⎭⎪⎫-b 2a 2n的值是( C ) A.b 2+2na 2n B .-b 2+2na 2n C.b 4na 2n D .-b 4na2n 3.计算⎝ ⎛⎭⎪⎫-2a 2b 3c 3=__-8a 6b 327c 3__. 4.计算:(1)2x -6x 2-4x +4÷(x +3)·(x +3)(x -2)3-x解:原式=2(x -3)(x -2)2·1x +3·(x +3)(x -2)3-x=-2x -2(2)⎝ ⎛⎭⎪⎫x 3y z 2·⎝ ⎛⎭⎪⎫xz y ·⎝ ⎛⎭⎪⎫yz x 23解:原式=x 6y 2z 2·xz y ·y 3z 3x6=xy 4z 2●布置作业,巩固目标教学难点1.上交作业 课本第146页第3题. 2.课后作业 见《学生用书》.第3课时 分式的加减(一)教学目标1.理解同分母分式与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体会类比思想.2.能运用同分母分式和异分母分式加减运算法则进行运算,体会化归思想. 教学重点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教学难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同学们还记得分数是如何进行加减法运算的吗?(找同学叙述) 现在我们看下面两个问题:问题1:甲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需要n 天,乙工程队要比甲队多用3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两队共同工作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问题2:2011年、2012年、2013年某地的森林面积(单位:公顷)分别是1S 、2S 、3S ,2013年与2012年相比,森林面积增长率提高了多少?请按两个问题的要求列出代数式,请观察两个代数式有何特征,如何对这类代数式进行运算,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究的内容.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1.自学教材第139至140页.2.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探究点一 分式加减法运算法则及应用活动一:1.让学生观察课本P 140页思考,并让学生叙述分数加减法法则.2.类似分数加减法运算法则,推广可得分式的加减法法则,你能叙述吗? 展示点评: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________,把分子相________. 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________,变为________分式,再加减. 这些法则用式子可表示为:a c ±bc =________;a b ±cd =adbd ±________=________ 针对训练:下列运算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错在什么地方? 1.a m +b m =a +b m ; ( √ ) 2.x m +y n =x +y m +n ; ( × ) 3x m -y n =x -y m -n . ( × )例1 计算: (1)5x +3y x 2-y 2-2x x 2-y 2解:原式=3x -y(2)12p +3q +12p -3q 解:原式=4p4p 2-9q2小组讨论:1.(2)和(1)有什么不同?2.进行异分母分式加减运算时如何确定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变式训练:计算:(1)2a 2a -b +b2b -2a ;(2)a 2a 2-b 2+2ab b 2-a 2+b 2a 2+b 2. 答:(1)1;(2)a +ba -b.反思小结:异分母分式相加减,通分后变成同分母分式,再加减.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探究点二 分式加减混合运算活动二:计算:(1)x +2y +4y 2x -2y +4x 2y4y 2-x2展示点评:(1)x2x +2y.在解答中可把x +2y 当成一个整体.小组讨论:分式的加减混合运算注意什么问题?反思小结: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当分子是一个多项式时应把多项式分子看作一个整体,加上括号参与运算.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1.我们是怎么引出分式加减法法则的?2.知识小结——(1)理解同分母分式与异分母分工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运用同分母分式和异分母分式加减运算法则进行运算;(2)运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式.3.思想方法小结——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 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1.化简x 2y -x -y2y -x的结果是( A )A .-x -yB .y -xC .x -yD .x +y 2.分式1a +1+1a (a +1)的计算结果是( C )A.1a +1 B.a a +1 C.1a D.a +1a3.计算a -2a +1-2a -3a +1= 1-a __.4.已知a(a -1)-(a 2-b)=2,那么a 2+b22-ab 的值为__2__.5.计算:(1)5a +3b a +b +3b -4a a +b -a +3b a +b解:原式=5a +3b +3b -4a -a -3ba +b=3b a +b(2)2x 2-4-12x -4 解:原式=42(x +2)(x -2)-x +22(x -2)(x +2)=-12(x +2)●布置作业,巩固目标教学难点1.上交作业 课本第146页第4、5题. 2.课后作业 见《学生用书》.第4课时 分式的加减(二)教学目标掌握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分式的混合运算. ●学习过程灵活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1.说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2.分式的混合运算与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否相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式的混合运算!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1.自学教材第141页.2.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探究点 分式的混合运算活动一:计算:⎝ ⎛⎭⎪⎫2a b 2·1a -b -a b ÷b 4解:原式=4aab -b 2例2 计算:(1)⎝ ⎛⎭⎪⎫m +2+52-m ·2m -43-m (2)⎝⎛⎭⎪⎫x +2x 2-2x -x -1x 2-4x +4÷x -4x展示点评:(1)原式=-2m -6;(2)原式=1(x -2)2.有时恰当运用运算律可简化运算.小组讨论:分式的乘、除、加、减以及乘方的法则分别是什么?这些式子的计算顺序是怎样的?反思小结: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若是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加减是同级运算,乘除是同级运算).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1.自主学习时,你的疑问是否得到解决?2.知识小结——分式的混合运算与分数的混合运算类似,运算是应注意两点. (1)灵活应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2)运算结果化成最简分式.3.思想方法小结——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 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1.分式-x -1x 2-1约分之后正确的是( C )A.1x +1 B.1x -1C .-1x +1D .-1x -12.分式b ax ,c 3bx 2,a 5cx 3的最简公分母是( D )A .5cx 3B .15abcxC .15abcx 2D .15abcx 33.计算:1-11-x ·x -1x =__x +1x__.4.若a +b =1a +1b ,则ab =__1__.5.计算:⎝⎛⎭⎪⎫a a -b -b b -a ÷⎝ ⎛⎭⎪⎫1a -1b .解:原式=a +b a -b ·abb -a=-a 2b +ab 2(a -b )2●布置作业,巩固目标教学难点1.上交作业 课本第146页第6题. 2.课后作业 见《学生用书》.第5课时 整数指数幂(一)教学目标1.了解负整数指数幂的含义,理解并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规定及此规定的前提条件. 2.会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规定进行有关幂指数的运算. 教学重点会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规定进行有关幂指数的运算. 教学难点了解负整数指数幂的含义.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a n(n 是正整数)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已学过正整数指数幂的哪些运算性质,你能完整的叙述出来吗?同底数的幂的乘法:a m·a n=a m +n(m ,n 是正整数);幂的乘方:(a m )n =a mn(m ,n 是正整数);积的乘方:(ab)n=a n b n(n 是正整数);同底数的幂的除法:a m÷a n=am -n(a≠0,m ,n是正整数,m >n);分式的乘方:⎝ ⎛⎭⎪⎫a b n=a nbn (n 是正整数);零指数幂:a≠0时,a 0=1.对于,n 能否为负整数呢?其意义又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1.自学教材第142至144页.2.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探究点一 负整数指数幂的产生及意义活动一:1.用两种方法计算:a 3÷a 5,你们得到的结果有哪些形式? 方法一(约分的方法): a 3÷a 5=a 3a 5=a 3a 3·a 2=1a2①方法二(同底数幂相除):如果把同底数幂相除的运算法则:a m ÷a n =a m -n(a≠0,m ,n 是正整数,m >n)中的条件m >n 去掉,假设这个性质对于a 3÷a 5的情形也适用,则有:a 3÷a 5=a 3-5=a -2②2.由①②两式,同学们发现a -2与1a2有何关系?展示点评:因此在数学中规定:一般地,当n 是正整数时,a -n=1a n (a≠0),这就是说,a -n是a n的倒数.小组讨论:上述规定中,为什么强调a≠0.反思小结:至此,乘方中的指数已扩展为全体整数,但要注意指数为正整数、负整数或0时,底数的取值范围是不相同的.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探究点二 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活动二:正整数指数幂的各个运算法则:a m ·a n =a m +n (m ,n 是正整数);(a m )n =a mn(m ,n 是正整数);(ab)n=a n b n(n 是正整数);a m÷a n=a m -n(a≠0,m ,n 是正整数,m >n);⎝ ⎛⎭⎪⎫a b n=anbn (n 是正整数).小组讨论:当m 分别是正整数、0、负整数时,a m各表示什么意思? 当指数m 、n 扩展到任意整数的情形时,是否仍然适用?观察:a 3·a -5=a 3a 5=1a2=a -2=a 3+(-5),即a 3·a -5=a 3+(-5)a -3·a -5=1a 3·1a 5=1a8=a -8=a -3+(-5),即a -3·a -5=a -3+(-5)展示点评:a m ·a n =a m +n这条法则对于m 、n 是任意整数的情形仍然适用.扩展:随着指数的取值范围由正整数推广到全体整数,前面的运算性质也推广到任意整数指数幂.例 计算:(1)a 2÷a 5=a -3(2)⎝ ⎛⎭⎪⎫b 3a 2-2=a 4b 6(3)(a -1b 2)3=b 6a 3 (4)a -2b 2·(a 2b -2)-3=b 8a8分析:这几个式子分别属于幂的哪种运算?运算法则和顺序是怎样的?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小组讨论: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有哪些?在运用这些性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反思小结:对于运算的结果是负整数指数幂的形式,要化为正整数指数幂的形式.负指数幂的引入可以使幂的除法转化为幂的乘法运算.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1.自主学习时,你的疑问是否得到解决?2.知识小结——(1)了解负整数指数幂的含义,理解并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规定及此规定的前提条件;(2)会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规定作有关幂指数的运算. 3.思想方法小结——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 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B )A .a 2·b 3=a 6B .5a 2-3a 2=2a 2C .a 0=1D .(2)-1=-2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C )A .4x 6÷(2x 2)=2x 3B .2x -2=12x2 C .(-2a 2)3=-8a 6D.a 2-b2a -b=a -b3.计算-22+(-2)2-⎝ ⎛⎭⎪⎫-12-1的正确结果是( A ) A .2 B .-2 C .6 D .104.⎝ ⎛⎭⎪⎫130=__1__ ⎝ ⎛⎭⎪⎫-14-2=__16__ 5.计算:(1)(a -2)-3·(bc -1)3解:原式=a 6·b 3c -3=a 6b 3c3 (2)(3x 3y 2z -1)-2·(5xy -2z 3)2解:原式=3-2(x 3)-2(y 2)-2(z -1)-2·25x 2y -4z 6=19x -6y -4z 2·25x 2y -4z 6=259x -4y -8z 8=25z8 9x4y8●布置作业,巩固目标教学难点1.上交作业课本第147页第7题.2.课后作业见《学生用书》.第6课时整数指数幂(二)教学目标会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正数(重难点).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纳米是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10-9米,把1纳米的物体放到乒乓球上,就如同把乒乓球放到地球上.1立方毫米的空间可以放多少个1立方纳米的物体(物体之间的间隙忽略不计)?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1.自学教材第145页.2.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相应部分.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探究点一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正数活动一:思考:10-1=__110__=0.1;10-2=__1102__=__0.01__;10-3=__1103__=__0.001__;10-5=__0.00001__;10-6=__0.000001__;10-n=__110n__.反之:0.00001=110()=10( )0.0000256=2.56×1105=2.56×10-5展示点评:填空的依据是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小组讨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正数:a×10n,如何确定a的值和n的值,你有什么好方法?反思小结:同《学生用书》中反思归纳.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探究点二科学记数法的简单运用活动二:纳米是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10-9 m,把1纳米的物体放到乒乓球上,就如同把乒乓球放到地球上.1 mm3的空间可以放多少个1立方纳米的物体(物体之间的间隙忽略不计)?展示点评:先把不同的长度单位转化成相同的长度单位,1 mm=10-3m,1纳米=10-9m,再求出体积进行比较.小组讨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的关键是什么?反思小结: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的关键是确定a和n.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1.自主学习时,你的疑问是否得到解决?2.知识小结——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正数:a×10n,1≤a≤10,n的值是此数第一个非零数字前面0的个数的相反数(含小数点前面的0)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1.用科学计数法把0.000009405表示成9.405×10n,那么n=__-6__.2.地球上陆地的面积为149000000平方公里,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1.49×108平方公里__.3.将下列各数用小数表示:-1.68×10-5=__-0.0000168__,2-2×10-3=__2.5×10-4__.4.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D)A.0.001=10-3 B.10.001=103 C.3000=3×103 D.(-0.01)-3=106 5.计算:(1)(3×10-8)×(4×103)解:原式=(3×4)×(10-8×103)=12×10-5=1.2×10-4(2)(2×10-3)2÷(10-3)3解:原式=22×10-6÷10-9=4×103●布置作业,巩固目标教学难点1.上交作业课本第147页第8、9题.2.课后作业见《学生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