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国学前家庭教育的指导与研究_李洪曾
全国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成员名单
![全国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成员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ed260682f8c75fbfc77db2a2.png)
全国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成员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孔宗雪宁夏教育厅基教处处长王宝祥北京教科院研究员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王启萃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王国琪西安社会科学学院青少年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王晓春北京教科所教育理论研究室研究员、高级教师王继起天津市河东区立达职业专科学校德育教师王小英东北师范大学教科院幼儿教育系教授王凌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王淑兰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乐善耀上海教科院社区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社区教育协会副秘书长毛乃佳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副主任田昕广西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科员、高级教师关鸿羽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室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关颖天津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李洪曾上海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李晓凡哈尔滨市卫生学校副校长李全彩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教育系副教授李媛山东省妇幼保健所副主任医师刘东刚重庆师范学院心理系教授曲连坤石家庄市教育局思想政治与体育卫生处处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兼职教授邬小平内蒙古总工会经济技术部高级工程师朱棣云浙江教育出版社编审任边疆河南洛阳财会学校副校长汤发良陕西家庭教育实验研究指导中心干事闵乐夫北京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学研究中心德育室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陈一筠中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委会主任陈一心江苏南京市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副所长陈伙平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陈永元江西萍乡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副校长陈红梅新疆自治区少年犯管理所三级督监、家教会理事初源芳辽宁省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吴文菊辽宁省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省基础教育中心德育部主任吴玲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张静莲上海东加西人才咨询研究所所长张双文辽宁省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张家玮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张玉仁成都美视国际学校小学部校长邱孝感福建省少先队总辅导员何水云何老师儿童心理素质训练中心主任何克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杨勤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保健部主任杨放如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教授尚秀云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庭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周运清武汉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周密青海师大教育系讲师郑传庆原海口市第一中学校长、书记赵忠心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研究员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赵石屏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重庆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赵执平哈尔滨市妇女培训中心副主任胡玉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副教授胡守钧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姜鸿德原山东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骆风广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姬君式国家督学、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陶敕恒江苏南京市晓庄学院教管系副教授徐兰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心理科主任常京娥北京市东城区教研科研中心教研员、高级教师曹子芳原上海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曹朝阳石家庄市师范专科学校教育系教授曹中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符明弘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曾辉春江西余江县政协经科委主任彭德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路应杰郑州一中家庭教育服务中心主任裴秀芳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心理研究所主任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近年我国学前家庭教育的指导与研究_李洪曾
![近年我国学前家庭教育的指导与研究_李洪曾](https://img.taocdn.com/s3/m/e18ad0c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d.png)
近年我国学前家庭教育的指导与研究_李洪曾第一篇:近年我国学前家庭教育的指导与研究_李洪曾近年我国学前家庭教育的指导与研究李洪曾一、近年我国学前家庭教育的主要研究与活动家庭教育是随人类家庭的产生而出现的、最古老的一种教育形态,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一部完整的教育史,特别是学前教育史中,家庭教育应该占据最重要的地位。
在我国,由于受到极左路线的干扰,社会主义教育曾经被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一度被排斥在教育的大门之外。
“ 文革”的结束,标志着家庭教育获得了新生。
1987 年开始的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史慧中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 七五”规划重点课题“ 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研究发现: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在园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个别差异与家庭教育的联系均大于教养机构教育。
研究者提出,不能再把幼儿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幼儿园教育,幼儿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研究成果为我国上世纪’“年代开展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和研究工作提供了依据。
1992 年开始的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李洪曾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 八五”规划重点课题“ 中国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在东北的沈阳、西北的宁夏、西南的成都、华东的南昌和上海市,组织城市和农村!)个幼儿园、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实验点开展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的实践和研究。
研究者在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管理模式和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实验。
各实验点研究获得的适合不同地域、城市与农村、教养机构、社区与企事业单位的指导经验,为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提供了多种可借鉴的模式。
1997年6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在江西省南昌市成立。
该专业委员会的研究领域涉及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传播媒介的作用三个领域,但以幼儿家庭教育为主。
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为推动课题研究,组织了“ 全国幼儿家庭教育研究‘ 九五’(和‘ 十五’)规划课题”的申报、评审和立项;为形成研究队伍,组织了四期“全国幼儿家庭教育研究骨干培训班”;为交流成果、提高质量,分别于1999 年和2002年组织了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幼儿家庭教育研讨会。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建构对策研究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建构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baa114da8956bec0975e367.png)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建构对策研究[摘要] 家庭是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应该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及幼儿园教师家园共育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构建合理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 学前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对策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组织与实施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一、学前家庭教育特殊性分析1.家庭教育与家长教育家庭教育是指以家庭为中心,家长作为教育者对孩子实施的教育影响,婴儿离开母体所处的第一个环境就是家庭,家庭是学前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的积极的态度、情感、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儿童观、正确的教育方法及自身的良好的行为,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家长教育是指把家长作为教育培训对象,由幼儿园等专业机构对家长实施的成人教育。
因此,家庭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家长的素质,取决于幼儿园等专门机构及专业人员对家长进行培训、指导及合作共育的效果与水平。
可以说,目前我国由于家长教育缺失已经直接影响了学前家庭教育的效果。
2.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二者虽然在教育目标任务上是趋同的,但父母不同于教师,家庭不同于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通常都有专业的师资队伍,明确的教育目的,按一定的计划为学前儿童组织各种教育活动。
家庭教育与之最大区别在于,家长没受过专业训练,基本属于“无证上岗”状态,家庭教育没有既定的内容、教育计划和固定的时间、地点,但学前家庭教育正以其基础性、感染性、随机性、一贯性、专制型的特点,对学前儿童给予重大影响。
二、对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冷静思考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以服务地方学前教育和社会发展为落脚点,主动适应社会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对学生实施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技能培养与职业需要合理对接的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策略。
郑州西亚斯学院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建设路径
![郑州西亚斯学院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建设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9e7042e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6f.png)
教育研究郑州西亚斯学院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建设路径李景初(郑州西亚斯学院,河南新郑451100)摘要:旅游管理是我校开设较早的专业之一,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旅游管理专业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实力和优化课程内容。
第一,师资队伍结构需进一步优化;第二,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有待加强;第三,专业建设及教学经费与发展需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第四,资源建设有待增强,在校生平均拥有专业图书比例过低,实验课在专业课程中占比过低。
本文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设施建设、教学管理多个建设措施。
关键词: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建设路径一、郑州西亚斯学院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旅游管理是我校开设较早的专业之一。
1999年开设旅游管理学历文凭教育,2001年纳入国家高等教育统一招生。
近20年来,坚持“以本为本,四个回归”,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国际化、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依托学校中西合璧的先进办学理念和优良的教学条件,逐,持合,持续化教育教学,不断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目前该专业包括旅游管理本(含涉外旅游方)、旅游理专本个(旅游理专业是一个发展的专业,的变化,旅游理专业实力和优化!,的地方。
一,一优化。
目,高学历和高、;的中文、以目持高。
,设、设有待加强。
专业课程中、较低,需设。
,专业建设学发展较!入,新教学设备,进一实:学和学方的化。
四,设!目,在校生专业过,实验 专业!中占比过!二、郑州西亚斯学院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建设路径1.师资队伍(1)创造积极的人才成长环境,建立稳定的教学团队!设期,根据团设的实际,围绕人才长选拔、培养、奖励等方面拿出具体措施,善教师成长环境!一是政策鼓励教师访学进修;二是积极引进端人才;三是创造骨干长条件,制学、骨干培养、选拔和考核办,使的青年尽成为教学和科研骨干;四是支持校外学术交流;五是启动双 培养聘任机制;六是优化学配置;V 是坚持、培养和引合的原则,善的生活和工作条件,真正做到从事业、感情和政策上留人。
读书分享会活动准备
![读书分享会活动准备](https://img.taocdn.com/s3/m/b96367d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4c.png)
家庭是儿童生活时间最长的场所,其教育功能不容忽视。
尤其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对家长的依赖性较强,家庭的教育功能尤为突出。
“80后”新生代农民工不仅有着教育子女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有着融入城市社区、参与城市生活的现实需求。
四环游戏小组开展的面向流动儿童家长的读书会活动,正是以书籍为媒介,传播育儿经验、营造乐于阅读的社区氛围的一种探索。
一、研究背景四环游戏小组是2004年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张燕教授发起成立的,旨在为进城农民工子女提供学前非正规教育的组织,〔2〕这个组织通常动员大学生志愿者和流动儿童家长一起,共同开展相关活动,活动形式灵活多样。
四环游戏小组自成立以来一直倡导“家长育儿互助”理念,促进家长的深度参与。
〔3〕四环游戏小组以往组织的阅读活动已难以满足家长现阶段的需求,家长们想开展更为深入的读书交流活动,个别家长开始主动和志愿者讨论育儿话题。
志愿者和这些家长讨论之后,萌发了组织家长读书会活动的念头,通过之后两个月的策划和协调,这个想法得以实现,第一次读书会活动如期举行。
从一开始,四环游戏小组就力求突破“专家主持-家长学习”的传统模式,着手构建以家长为主体的互助学习平台。
为此,家长读书会的负责人是从家长中推选出来的。
对负责人的推选要求是喜欢读书、熟悉其他家长、能承担读书会活动的相关事务工作,并能起示范带头作用。
二、家长读书会活动的行动研究(一)研究的初步实施1.组织家长讨论,进一步明确开展读书会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前两次读书会活动期间,家长们主要围绕“家长读书会活动是什么活动”“为什么要开展家长读书会活动”两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家长们认为“我们要通过读书会活动来学习当爸爸妈妈,提升自己”“家长读书会活动可以让我们学习先进的育儿经验,教育孩子是一个大问题,我们需要相互学习”。
经过讨论,大家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家长读书会活动“是在四环游戏小组流动儿童家长中开展的一种阅读分享活动”,它是应流动儿童家长的现实需求产生的。
幼儿园保教主任自我评鉴
![幼儿园保教主任自我评鉴](https://img.taocdn.com/s3/m/a477c3909b6648d7c0c7469e.png)
幼儿园保教主任自我评鉴1、严于律己,重实干一个处在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在具备业务精湛、勤于学习和反思等全面业务素质的同时,还要兼备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敬业奉献、诚信待人等高尚的思想品质,这是我园全体教职工对好干部标准达成的共识。
所以当教师感叹职业生涯的艰难时,做园长的同样也在感叹自己的管理难。
但我想:只要在日常工作中一贯坚持严于律己的原则,勤奋加实干,以“三心”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就能使领导放心,群众宽心,自己安心。
平常之心处事:作为管理者的我,心里十分明确,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在幼儿园中,只是分工的不同,在人格和义务上是平等互助的。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园长也许起到的是宏观调空的作用,但当教师处在最忙碌的时候,或面临困惑的时候,我会做她们的朋友和同事,伸出手来扶一把,送上一句贴心的问候,给予一个小小的建议,与她们同甘苦,共谋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教师自主工作的热情。
2、以关爱之心待人社会的发展,使管理者对教师的关注点也在发生变化。
过去关注的是我对你要求什么,我要你做什么?现在关注的是教师需要什么,教师渴望什么?在园工会组织的“当今教师需求”调查表中,我们了解到:教师需要的是来自领导、同事在生活上的关爱、学习上的关心和工作上的关注。
我想:真正关爱教师的生活和学习,是给她们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心理氛围,设立方便教师休息和学习的“知音坊”,在寒冷的冬季提供热腾腾的豆浆,下拨经费支持工会和团支部开展“教师生日祝贺”、“冬季健身俱乐部”、“电影超市”等学习和休闲活动,让教师在自觉投入紧张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周围的愉悦和对未来的向往,萌发“享受工作”的健康意识。
而对教师工作的关注,除了给予教师业务上的具体指导外,要尊重教师的工作,善于挖掘教师工作中的亮点,尽力公正地评价每一位教师的工作。
在建立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的考核方式—“教师成长积分卡”的基础上,本学期,我又调整了教师的月考核方式,“我要推荐”:挖掘更多教师的工作亮点,“向您提醒”:委婉提出教师的不足,“自我评价”:鼓励教师展示自己的工作实绩。
美国家庭教育指导师历史沿革述
![美国家庭教育指导师历史沿革述](https://img.taocdn.com/s3/m/76e9d02310661ed9ad51f3d8.png)
美国家庭教育指导师历史沿革述摘要:美国家庭教育指导师对美国教育事业的勃兴、家庭的和睦幸福、社会的稳定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
文章对美国家庭教育指导师这一职业的概念、产生的实践基础、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进行了介绍和评述。
关键词:美国;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指导师;启智方案;实践基础美国家庭教育指导师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
目前,家庭教育指导师这一职业在美国正以破竹之势迅猛发展,其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各项法律政策,运行机制、评价体系、操作规程都在日趋成熟、完善。
了解美国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轨迹对规范我国家庭教育指导师市场,普及我国民众对这一新兴职业的认知,加强政府对其支持与管理,促进我国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合法地位的迅速确立都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美国教育行政体制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一)美国教育行政体制简介美国的教育行政是典型的“地方分权制”,管理教育事业的责任主要不在联邦政府,而是根据宪法“保留条款”即美国宪法修正案第十条的规定“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皆有各州或人民保留之”,保留给各州和人民,形成以州为主体的,联邦、州、地方共同负责的教育管理体制。
联邦具有广泛影响,州负有主要责任,地方承担具体责任,是美国教育行政的最大特点。
对于很多教育问题,联邦教育部都没有统一规定,而是允许各州、地方根据当地特点具体部署和实施。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1.家庭教育指导。
对于家庭教育指导这一概念,我国和美国教育界比较公认的看法是:由家庭外的社会组织及机构组织的,以儿童家长为主要对象,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改善其教育行为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过程。
由于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对象是作为儿童家长的成人,指导一般在家长工作之余的时间内进行,指导是为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的家庭教育服务的,因此,我们把家庭教育指导看作一种带有示范性的、业余的成人教育。
2.家庭教育指导师。
关于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工作,美联邦教育部只是宏观调控,各州负有主要责任。
中国近十年来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综述
![中国近十年来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40efa5c8453610661fd9f4b1.png)
中国近十年来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综述孩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家庭教育则是目前备受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
然而,如何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已成为全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尽管20世纪80年代我国各省市已经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并取得很大成绩,但是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召开的三次重要的全国性学术会议的交流论文中,并没有以家庭教育指导为主题的调查研究,更没有这方面的实验研究。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原国家教委、全国妇联联合制定《全国家庭教育工作“九五”计划》、《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和《家长学校指导意见》等文件,使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走向有序发展的新阶段。
为了适应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蓬勃开展的实践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开始重视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
本文拟从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后“家庭教育指导”研究进行一些分析。
主要研究内容1.“家庭教育指导”的概念和基本理论(1)“家庭教育指导”基本概念和意义的研究“家庭教育指导”这个概念是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到的。
最初,“家庭教育指导”与“家庭教育”并没有分开,20世纪90年代人们才将“家庭教育指导”与“家庭教育”在学术研究领域区分开来,并对“家庭教育指导”的概念进行界定。
“家庭教育指导一般是指:由家庭外的社会组织、机构组织的,以儿童家长为主要对象,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改善教育行为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过程。
”为什么要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研究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是什么?不少学者都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
研究者普遍认为,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现状堪忧,存在许多问题。
如《浅议家庭教育成功的前提》一文,作者麦青清楚意识到:家庭教育的成效如何,其主要决定因素还是在于家长们自身素质的高低,但对家长来说,很多家长不知如何教育孩子,从社会来说,也缺少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系统知识的体系。
李生兰对上海市的家庭教育状况进行调研后,对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总结:“1.幼儿的活动区与家庭的住房条件不相协调。
创新报告课题(精品8篇)
![创新报告课题(精品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81a70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9.png)
创新报告课题(精品8篇)创新报告课题篇1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份职业的快乐和幸福,我会用全部的知识来教育和引导幼儿,不仅要从德、智、体、美这几方面来发展幼儿,还需要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儿童天性活泼、好奇、好动、好玩,注意力不集中,常常静不下心来,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如果教师不能有意识地把这“活泼”的天性逐步导向“专注”习惯,到上小学时再想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就十分困难。
所以,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一、为幼儿创造轻松、愉快、简单的环境。
俄国的教育家曾经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
只有打开注意力的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撒满心灵。
其实,每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注意力的表现也都是不同的。
不要说幼儿,即使是成人,在一些情况下,也是很难保持注意力的,以便幼儿想象力的发挥和注意力的集中。
除此之外,教师应注意调整自己言行举止,配合幼儿的行为,无论幼儿在干什么事情都不要轻易打扰,给幼儿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地去学习、去探究、去发现。
二、让幼儿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活制度。
家长在家不管孩子,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玩耍,造成睡眠不足,不能集中精力进行学习活动,从而使注意力涣散。
幼儿在家不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来到幼儿园也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简单而有规律的幼儿园生活与有规律的家庭生活的良好配合下,才能更好地吸引。
三、教师语言要有艺术性.教具的颜色要鲜艳、新颖。
自制一些玩教具如:软飞盘,树叶沾画等,让幼儿在感兴趣的独立动手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注意力。
可以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提高幼儿注意力的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规则意识和竞争意。
这些有独特个性的自制玩教具体现了幼儿教师独特的教学个性。
老师们通过亲手制作形式各异的玩教具,体现出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动手能力、语言能力、情感态度、科技知识等方面的教学要求一个教师的语言艺术对于牢牢吸引幼儿们的听课注意力则是最为重要的。
因此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提问知识都要准确、生动,还要有重点、深度。
关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策略研究
![关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ae44bf483c4bb4cf6ecd117.png)
关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策略研究摘要:在学前教育中,孩子的教育需要学校和家长来共同完成,只有家校合作,才能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因此,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把家庭教育作为学前儿童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在教育教学中要强化家长的教育意识,转变和更新家庭教育理念,使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更好地辅助和配合学校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给幼儿创建和谐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学前教育;家庭教育;教育发展;教育指导引言:家庭教育指导作为前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的提升家庭幼儿教育质量,为家庭教育提供有效的教育措施与策略。
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与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讲,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最为直接,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密切关系,对此,在学前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对家庭教育的观念进行适当的引导,以保障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内容的一致性,从而保障幼儿学前教育的质量。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1.1家庭环境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是幼儿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幼儿父母所营造的家庭环境,对幼儿性格、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学前教育的角度来讲,幼儿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占据着教育时间的主体。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父母作为幼儿接触的第一任教师,其对幼儿的影响具有深远性与潜移默化性。
幼儿受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模仿行为,其能够对父母行为进行模仿,这也就要求父母要重视家庭教育的开展,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以保障幼儿发展过程中性格、行为的科学塑造。
1.2引导家庭教育的科学化发展家庭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强化家庭教育质量,减少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差异,学校应加强对家庭教育的引导。
家庭教育主要是由父母所进行的教育,此类教育多以生活教育为主,受专业知识的影响,部分家长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会向幼儿传输非专业理念,此举会导致幼儿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学习理念出现问题,影响着幼儿思维的形成,对此学校要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科学化观念的引导,以减少幼儿认知障碍的出现。
家校合作家庭教育指导与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大纲李洪曾20
![家校合作家庭教育指导与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大纲李洪曾20](https://img.taocdn.com/s3/m/f51553c4856a561252d36f65.png)
上海市家庭教育 指导内容大纲(试 行) 家庭教育指导工 作大纲(试行) 家庭教育指导内 容大纲(试行
2009年 5月26日 2009年 3月15日 2009年 3月15日
26000 字 3854字 39410 字
(三)现有大纲的内容比较
大纲名称
上海市指 导内容大 纲(26000 字) 家庭教育 指导工作 大纲(3854 字) 家庭教育 指导内容 大纲 (39410字) 全国家庭 指导原则(345 教育指导 字) 大纲(8740 字)
(三)指导的内容
问题与对策
问题 在教材中出现武断下结论、不科学甚至错误的内容; 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把握不准、对家长的困惑和需要不了 解,指导内容针对性不强; 没有统一的大纲和适当的教材。 对策:编制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大纲;根据内容大纲编写家 庭教育教材。
(四)指导的主要形式
类别 面对面 个别指 导 集体性 指导活 动 文字音 像资料 指导 网络互 动 具体形式 特别与趋势 家庭访问;来访接待;个别咨询; 私下进行,深入交流, 电话手机;书信便条;家校联系 互动;适宜解决个别问 册。 题。 讲座报告类;讨论辨析类;亲子 面广,公开,有声势; 活动指导;文艺演出。 适宜解决同年龄段共有 问题。
指导内容大纲的使用说明
(四)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大纲的编制
不同年龄段的划分:0-3岁婴幼儿、3-6岁幼儿、6-9岁小学 低段学生、9-12岁小学高段学生、12-15岁初中生和15-18 岁高中生共6个年龄段。 不同年龄段的指导专题数:按一年组织4次集体指导活动 的要求,每一年龄段确定12个专题;全部72个专题。 小学高段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专题: 1.承担任务,从小培养 责任心;2.诚实守信,做人的基本准则;3.发扬民主,培 育创造性人格;4.宽松环境,培养创造性思维;5.关心休 闲,过个愉快的双休日;6.自立自强,陪读并非长远之计; 7.学会消费,零用钱里有学问;8.关心他人,克服自我中 心意识;9.关爱管教,积极的教养方式;10.青春前期,开 展家庭性教育;11.就近入学,选择适合的学校;12.作好 准备,迎接人生又一转折。
幼儿家庭教育(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青岛滨海学院
![幼儿家庭教育(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青岛滨海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a8d5c17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2.png)
幼儿家庭教育(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青岛滨海学院1.父母常对孩子说“你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可以帮助孩子改正错误。
父母需要以自己的好恶和价值标准来评价儿童的行为表现,要给儿童“有条件的爱”。
()答案:错2.幼儿家庭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孩子掌握绘画和歌唱的技能。
()答案:错3.在培养孩子方面,父母在孩子面前不需要维护老师的形象,可以当着孩子的面议论.指责教师。
()答案:错4.家庭成员间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答案:对5.孩子数学考试成绩较差,妈妈对孩子说“你考试的时候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啊?以后考试前想吃点什么和妈妈说。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错6.家长的态度不影响幼儿心身疾病的发生。
()答案:错7.随着现代学校制度的发展完善,它逐渐可以取代家庭教育的功能。
()答案:错8.家长对于幼儿的非期望行为的管教方法批评惩罚法是最有效的。
()答案:错9.单亲家庭的家长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避免在孩子面前过多地流露出自己的悲伤情绪;可以在孩子面前讲原配偶的坏话。
()答案:对10.在家庭中支配和影响家长教育行为的是家长的教育观念。
()答案:对11.孕妈妈对胎儿进行语言胎教的方法包括()。
答案:父亲与胎儿对话###日常生活语言交流###母亲与胎儿对话###给胎儿朗读文学作品12.你带孩子去少年宫报名,你本来想让孩子学钢琴,可孩子在舞蹈组门口看得出了神,从支持孩子自主性角度来看,这时你会怎么办()。
答案:告诉孩子如果选择舞蹈,要坚持学好###鼓励孩子去尝试###尊重孩子的选择13.传统家庭的结构包括()。
答案:主干家庭###核心家庭###联合家庭14.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的微观系统的特征()。
答案:角色###人际关系结构###克分子活动15.幼儿科学教育,包括()。
答案:社会科学常识###生命科学常识###自然科学常识16.幼儿入园前的家庭教育要做的准备是()。
答案:心理准备###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幼儿园###生活能力的准备17.家长的教育素养包括()。
学前教育中的家庭教育指导
![学前教育中的家庭教育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b2db986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f.png)
学前教育中的家庭教育指导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社会的未来。
在学前教育阶段,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许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时,往往感到迷茫和困惑,不知道该如何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支持。
因此,开展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前教育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孩子的身心发展迅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家庭作为孩子最早的教育场所,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家庭为孩子提供了情感支持和安全感。
在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呵护,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和稳定的情绪。
其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家长的良好示范和正确引导,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行为规范。
再者,家庭能够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培养。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更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孩子的发展需求。
尽管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在实际生活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教育观念偏差部分家长过于重视孩子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他们过早地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学习负担,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育方法不当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如打骂、训斥等,这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可能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还有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对孩子的要求无条件满足,使孩子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缺乏亲子沟通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家长工作繁忙,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有限,导致亲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孩子的内心世界得不到关注,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心理问题。
4、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对学校的教育活动不积极参与,也不主动与教师沟通,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形成合力,影响了孩子的教育效果。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25027ab453610661ed9f4fd.png)
山东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现实生活中,当前入园幼儿的父母都是80年代的独生子女,从小被祖辈宠大的一代,面对成长中的幼儿他们往往也在尝试着教育,或者隔代教育。
以致在家庭教育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由于不适宜的爱,孩子只知受爱,不知感恩;孩子任性,自我意识强;孩子缺乏责任心和义务感;孩子依赖性大,各种能力差……基于上述现象,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那么什么是家庭教育呢?所谓家庭教育就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的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与延伸。
幼儿家庭教育具有极强的封闭性、随意性和片面性,这些不利因素将会制约幼儿的健康发展。
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作为幼儿园老师必须转变教师角色定位,明白教育好孩子的关键是先教会孩子的父母如何从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言谈举止中言传身教,用科学正规而适宜的方法教育幼儿。
帮助家长转变观念,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
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教机构,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家庭教育指导的职责,与家长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
因此,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是必然的,家长参与幼儿园也是必然的,幼儿的成长需要家庭和幼儿园的同步协调,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担负起育人的任务,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二、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论分析(一)终身教育理论终身教育一词最早由英国成人教育家耶克斯利提出。
在其代表作《终身教育》中指出学校教育仅仅是教育过程的开始,应该将各种教育(包括初等、中等、职业、大学教育)统一起来,将教育看成是真正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活动。
中小学生家庭亲职教育的现状调查、问题分析及建议
![中小学生家庭亲职教育的现状调查、问题分析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0a80dd5011ca300a7c39052.png)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问题分析及建议人是社会的动物,过社会的生活是人的唯一出路。
而家庭是最早的个体社会化承担者。
家长的教育素养和家庭的生活风格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生活中,家长是一个良师益友还是一个暴君,对孩子的影响将是终生的。
如果父母没有教育好孩子如何与他人相处,那么孩子在学校的时候就会感到孤立无援,会被视为古怪、孤僻的孩子。
人们常把这种情况的出现归咎于学校,殊不知学校只不过引发了家庭教育的潜在问题而已。
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需要建立起一种联系,实现机制互补,在本质上还原教育的完整机制。
每个人在成长的路上都会遭遇很多问题,如果有了正确的指引,这些问题也许可以更轻松地解决,也就可以更顺利地融入社会。
问题是成年人认识自己就已经十分困难,在此基础上去了解儿童并指导儿童就成为更难的事情,因此成年人也需要指导,需要专业的、终生的、带有自主性的教育,家长对于家庭教育指导需求日益突显,由于这种需求的存在,而学校教育在指导家庭教育方面又表现出的力不从心,使得社会上应运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家庭教育指导的机构和人员,这样就构成了学校、社会、市场三种指导的模式。
这种针对成年人在家庭中的社会角色进行的指导,就是家庭教育。
如何指导家长来完成他们的使命?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帮助各种各样的家庭来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生活风格?这些就是家庭教育指导需要研究的内容。
一、家庭教育指导的相关概念1.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概念,它是指在人类社会家庭生活中,家庭构成人员之间的终生持续不断的一种教育和影响活动,它既包括家庭成员之间自觉或非自觉的、经验或意识的、有形或无形的多重水平上的影响;又包括家庭的社会背景、家庭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环境因素对其成员产生的无主体影响。
在家庭生活的不同时期,这种影响的的侧重点不同。
2.家庭教育指导关于家庭教育指导,目前学术届还没有十分严格的定义。
学前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导
![学前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9b041cb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c.png)
学前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导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社会的未来。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前教育阶段至关重要。
而在学前教育中,家庭教育更是起着基础性和长期性的作用。
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够帮助家长更好地履行教育职责,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一、学前教育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孩子如同一张白纸,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在这个阶段,家庭作为孩子最主要的生活和学习场所,其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深远。
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会在日常生活中模仿家长的言行举止。
如果家长能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注重自身品德修养,孩子就容易养成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团结友善等良好品质。
同时,家庭教育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家庭中的亲子互动、阅读分享、游戏探索等活动,可以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让孩子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二、学前教育中家庭教育常见的问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学前教育的家庭教育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包办一切,导致孩子缺乏自理能力和独立意识。
这样的孩子在进入幼儿园或社会后,往往难以适应环境,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有些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过早地进行知识灌输和技能培训,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这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另外,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缺乏耐心和方法,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的错误,甚至采用打骂的方式。
这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还可能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影响亲子关系。
家庭教育中的不一致也是一个常见问题。
父母与祖辈之间、父母之间在教育观念和方法上存在分歧,会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听从谁的教导。
三、学前教育中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针对上述问题,学前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导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家长需要了解孩子在学前阶段的身体发育、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以便能够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提供适宜的教育和引导。
学前教育中的家庭教育支持与指导
![学前教育中的家庭教育支持与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d79d02ee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07.png)
学前教育中的家庭教育支持与指导学前教育是指在孩子进入正式学校之前,为他们提供的全方位的教育,旨在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在学前教育中,家庭教育支持与指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学前教育中的家庭教育支持与指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支持与指导。
I. 家庭教育支持与指导的重要性在孩子的早期发展阶段,家庭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包括认知、语言、社交、情感和身体发展。
家庭教育支持与指导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家庭教育支持与指导可以提供一个温馨、积极的学习环境。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为孩子营造一个鼓励学习的氛围,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材料。
他们可以与孩子一起阅读书籍、讨论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种积极的学习环境可以促进孩子的思维发展和学习兴趣。
其次,家庭教育支持与指导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教导孩子如何尊重他人、与人合作、分享和体谅他人。
他们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帮助孩子养成积极向上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将在孩子的学前教育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最后,家庭教育支持与指导可以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
学前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任务,需要学校与家庭密切合作。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个性、兴趣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而家长则可以通过与学校的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进展,及时给予支持和指导。
II. 有效的家庭教育支持与指导方法为了实现有效的家庭教育支持与指导,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1. 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
建立亲密的关系是有效家庭教育支持与指导的基础。
家长可以通过陪伴孩子、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情感表达,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我国学前家庭教育的指导与研究李洪曾一、近年我国学前家庭教育的主要研究与活动家庭教育是随人类家庭的产生而出现的、最古老的一种教育形态,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一部完整的教育史,特别是学前教育史中,家庭教育应该占据最重要的地位。
在我国,由于受到极左路线的干扰,社会主义教育曾经被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一度被排斥在教育的大门之外。
“文革”的结束,标志着家庭教育获得了新生。
1987 年开始的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史慧中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七五”规划重点课题“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研究发现: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在园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个别差异与家庭教育的联系均大于教养机构教育。
研究者提出,不能再把幼儿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幼儿园教育,幼儿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研究成果为我国上世纪’"年代开展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和研究工作提供了依据。
1992 年开始的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李洪曾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在东北的沈阳、西北的宁夏、西南的成都、华东的南昌和上海市,组织城市和农村!)个幼儿园、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实验点开展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的实践和研究。
研究者在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管理模式和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实验。
各实验点研究获得的适合不同地域、城市与农村、教养机构、社区与企事业单位的指导经验,为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提供了多种可借鉴的模式。
1997年6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在江西省南昌市成立。
该专业委员会的研究领域涉及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传播媒介的作用三个领域,但以幼儿家庭教育为主。
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为推动课题研究,组织了“全国幼儿家庭教育研究‘九五’(和‘十五’)规划课题”的申报、评审和立项;为形成研究队伍,组织了四期“全国幼儿家庭教育研究骨干培训班”;为交流成果、提高质量,分别于1999 年和2002年组织了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幼儿家庭教育研讨会。
学前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推动了我国学前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开展。
1997 年以来,上海市、北京市、山西省、安徽省、海南省等地区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成立,推动了各地家庭教育研究工作和指导工作的迅速发展。
二、学前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论框架家庭教育是指家庭内围绕着儿童的成长而展开的家庭成员及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过程。
无数事实表明并有许多研究证实,目前包括学前家庭教育在内的0-18岁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包括家长教育观念的陈旧、家长对子女教养态度的偏差、家长教育子女能力的低下、家庭教育内容的失衡、教育子女方法的不当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家庭教育需要社会给予适当的指导。
家庭教育指导一般是指:由家庭外的社会组织及机构组织的,以儿童家长为主要对象,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改善其教育行为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过程。
由于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对象是作为儿童家长的成人,指导一般在家长工作之余的时间内进行,指导是为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的家庭教育服务的,因此我们把家庭教育指导看作是一种带有师范性的、业余的成人教育。
在“八五”期间开展“中国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的基础上,经过“九五”期间研究与指导的实践,我们曾经提出一个反映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的“ 4421”理论框架。
这个理论框架认为,家庭教育指导的全过程包括:儿童、家长、指导者和组织管理者等四类对象,儿童的发展过程、家长的家庭教育过程、指导者对家长进行的家庭教育指导过程和组织管理者对所属范围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进行的组织管理过程等四种过程,以上各种过程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和心理氛围两种环境,对以上对象、过程和环境加以制约的社会大背景。
框架认为:上述家庭教育过程、家庭教育指导过程和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管理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单向的、自上而下的过程,而是双向的、互动的过程。
正是在这种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学校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孩子才能得到共同提高。
同样,环境与对象也处于互动之中。
即使是社会大背景与人们的活动也处于互动,相互影响之中。
三、近年来中国学前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的主要工作(一)规划课题,发动基层开展家庭教育课题研究根据我们的经验,发动基层单位开展家庭教育的科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这是因为:首先,基层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需要适合当地家长和基层单位实际的具体的理论的指导,而这些具体的认识在现成的《家庭教育学》中是没有的;其次,众多基层单位开展对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具体问题的研究能够形成一种研究的气氛,有利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开展;第三,基层开展研究也是对基层家庭教育指导者的锻炼,有利于形成家庭教育研究队伍,并为全市性的重点课题研究打下基础。
为了获得实效,基层的研究应该把为实践服务放在第一位。
我们提倡在工作中坚持“两个服务”的方针,即:家庭教育指导必须为基层单位的中心工作服务,家庭教育研究必须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对基层单位来说,其进行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比较薄弱,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我们热情鼓励与具体指导。
对待基层单位开展家庭教育研究活动应该采取的态度是:发动、鼓励、扶持,同时进行必要的、有可能的指导。
(二)抓点带面,创建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基层单位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需要通过不同的条线和块块进行面上的组织和管理,然而,面上的工作还需要有点的带动;不同基层单位的指导对象、指导经验和指导条件各不相同,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应该有不同的做法,需要形成不同类型的指导模式。
"2002" 年,学前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根据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经验,开始筹划在有条件的地区创建全国学前家庭教育研究基地的设想。
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的主要任务是:1.全面指导。
组织力量对属于本单位指导对象的全体家长展开家庭教育的指导。
2.实验研究。
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实验研究,研究就本单位的特点如何指导才能有效地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3.专题研究。
选择专题进行研究,在家庭教育的研究上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4.辐射推广。
在一定的范围内介绍、推广家庭教育指导的经验和开展家庭教育研究的经验。
为保证基地创建工作的健康发展,保证基地的质量,我们采取申报评审制度,并对基地创建单位进行基地性质、任务、要求、验收标准等基地知识的培训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和家庭教育课题研究方面的培训,为创建单位开展创建工作提供帮助。
(三)培训骨干,形成家庭教育研究队伍缺少既熟悉家庭教育基本理论又掌握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研究骨干,是基层开展家庭教育课题研究和建设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的拦路虎。
根据这一认识,我们将培训家庭教育研究骨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工作计划。
自1997年开始,根据研究的需要和基层的实际情况,我们共举办了四类不同性质的培训班,即:以选择研究课题、制订研究方案和运用对应方法为主要内容,以申报家庭教育研究规划课题为目标的“家庭教育研究方法培训班”;以处理研究数据和撰写研究报告为主要内容,以形成研究成果、参加家庭教育研讨会为目标的“家庭教育研究论文撰写培训班”;以家庭教育指导基本理论、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的性质任务、家庭教育指导实验方法和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验收标准等为主要内容,以创建基地为目标的“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培训班”;根据家庭教育指导与研究信息化、现代化的要求,以!! 质化研究方法、互联网情报检索、SPSS10.0统计软件的操作E-mail 接送的电子演讲稿的制作等为主要内容,以掌握新方法和更新旧手段为目标的“家庭教育研究手段更新培训班”。
(四)交流研讨,辐射家庭教育研究成果为了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扩大研究成果的影响,学前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分别于1998年、2000年和2002年召开了“全国第二届学前家庭教育研讨会”、“全国学前家庭教育指导形式研讨会”和“全国第三届学前家庭教育研讨会”。
此外,专业委员会还与地方研究会和研究机构联合召开过多次地区幼儿家庭教育研讨会。
通过大会交流、小组研讨、现场观摩、成果展示等形式,交流家庭教育指导的经验、切磋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探讨新的研究方法,促进了基层的指导工作和研究工作。
四、家庭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根据上述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论框架,专业委员会提出了反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不同领域的(" 个板块,在每一板块下选择了有代表性的课题组成课题群,然后将(" 个课题群合成了“全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研究规划课题指南”。
这样从(//1年开始,全国家庭教育的研究进入了有计划运转的轨道。
至今,基层单位学前家庭教育研究涉及到家庭教育的(" 个领域。
这("个领域及包含的主要课题有:(一)从儿童成长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角度出发选择的课题,如,学前儿童的行为习惯、责任心和诚信品质的培养与家庭教育的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教育的研究;学前儿童的营养过剩、龋齿、视力不良等问题的防治与家庭教育的研究;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抗挫折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与家庭教育的研究等等。
(二)从家长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角度选择的课题,如,"23 岁婴幼儿不同带养方式的现状与需求的研究;家长教养态度、亲子沟通与亲子关系的研究;农村学前儿童父母将教育子女的责任推给幼儿园和祖辈老人的所谓“双脱手”现象的研究;家长的“重智轻德”“重知识轻能力”“重正规教育轻非正规教育”“重正式教育轻非正式教育”等教育观念上,家长对子女的“溺爱”“放任”“冷漠”和“专制”等教养方式上,家长“重直接教育轻环境创设”“重主动行为轻被动行为”“重说教轻身教”和“重物质提供轻健康心理氛围创设”等教育行为上的倾向性问题的研究等。
(三)从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角度选择的课题,如,家园同步教育与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目的;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与需要进行分类指导;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如何具有针对性;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如何多样化;教师与家长之间如何建立新型关系;如何充分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的研究等等。
(四)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角度选择的,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不同渠道的研究;家庭教育指导者队伍的素质与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研究;家庭教育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评估指标的研究;社区对"23 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的研究;家长学校与家庭教育指导组织形式更新的研究等等。
(五)从具有某一种特征的儿童出发进行的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研究,如,聋哑儿童、弱智儿童的家庭教育;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教育等等。
(六)对特殊家长、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特点与如何进行分类指导进行研究,如,祖辈家长与隔代教育的研究;父母关系紧张与离异家庭的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研究;下岗职工与特困家庭的家庭教育的研究;城市发展与流动人口的家庭教育的研究;外来媳妇的特点与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