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方药量重于今方的原因探析_郭晓东

合集下载

张仲景用药剂量近代研究概况

张仲景用药剂量近代研究概况

综 述张仲景用药剂量近代研究概况王忠,王新佩(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摘 要:张仲景用药剂量的古今折算目前仍众说不一。

本文依据现存古代相关史籍文献记载、现有度量衡实物、近现代相关报道及最新研究成果对仲景时代药物剂量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张仲景;剂量;综述中图分类号:R222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392(2005)06-0051-03收稿日期:2005-06-15作者简介:王忠(1972-),男,山西省阳城县人,住院医师,0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张仲景学术思想和杂病辨证论治。

中药的用药剂量通常指每味药物的常规用量,此外还包括方剂中各药物的相对剂量及制剂的实际服用量。

近年仲景医学的研究已取得相当成果,然对其具体的用药剂量研究仍有空白。

对于东汉时期的剂量单位,仲景先师用到的有长度单位“尺”、“寸”,容积单位“斗”、“升”、“合”,重量单位“斤”、“两”、“铢”、“分”,还有特殊单位“个”、“把”、“茎”、“方寸匕”、“钱匕”、“鸡子大”等。

本文依据古代相关文献记载、现有度量衡实物、近现代相关报道及最新研究成果对仲景时代药物剂量研究综述如下。

1 东汉“审度”的研究对度的理解最早见于《汉书・律历志》的“度者,分、寸、尺、丈、引也。

”历代研究多首先对其论述,然对其记载,学者理解分歧颇多。

如对“谷禾巨茶”就有“黑黍”、“上党羊头山黍”、“高粱米”等数种理解。

丘氏[1]总结为“黍”的品种、丰秕、纵横累、黍中者等几方面理解的不同,分析了万国鼎氏、丘隆氏及自身三家累黍法的实际验证结果,结论为中等大小黍横排百粒长度皆在23cm 左右,误差在0.1cm 左右。

在古实物佐证上,丘氏等[2]据现存标准度器认为汉承秦制,秦统一度量衡时量值平均为每尺23.1cm 。

近代吴氏[3]以新莽制为标准,把莽尺定为23.04cm ,对近代影响很大,如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彭怀仁主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等均源于此。

勿将经方“原方剂量”与“大剂量”画上等号

勿将经方“原方剂量”与“大剂量”画上等号

勿将经方“原方剂量”与“大剂量”画上等号很多人以为,原方原剂量能够快速获效的原因,是由于原方剂量甚大,这也是现代许多中医不敢使用原剂量的原因。

可是,据临床体会与理论研究,可以肯定地说,原剂量并不直接等同于“大剂量”。

这是由于经方的煎服法与现在的不同。

例如桂枝汤中桂枝用三两,假若以一两约等于15g的方法折算,那么就是桂枝45g,乍看上去似乎剂量很大,但是不要忘记桂枝汤是只煎一次而分3次服用,那么“一次量”应当除以三,即是桂枝15g。

15g的桂枝剂量,也是临床常用量,不同点是现代的处方是一剂药煎煮两次而分两次服。

由此理解,经方的剂量较大,实际上是指“一天量”较大,而不是一次服用量较大。

西医在用药时也常一天多次服用,以维持血液中药物有效成分的浓度,持续产生疗效。

自古中医也是如此,尤其是在治疗急重病时,多次频服药物,才能获得速效。

张仲景运用桂枝的剂量,一次量多在5~20g的范围,其中15g 为仲景最常用的量。

另外,张仲景运用桂枝亦有较为小量的用法,例如在麻黄升麻汤中桂枝一次量为1.3g,半夏散及汤中桂枝一次剂量在2g以下,由此可证“经方”的剂量并非必然与“大量”画上等号。

例如再以小柴胡汤退热为例,柴胡八两,即120g,日三服,我们在临床上约每4~5小时让患者服用1次,观察体温情况,实际上每次服用只有40g,这个剂量在退热的时候并不算大。

以白虎汤为例,知母六两,也就是约90g,石膏一斤,约250g,看似剂量很大,但是这是日三服的剂量,也就是每隔几个小时喝上1次,1日3次,随时观察体温变化,这种服用方法要比1日2次的服用方法更有效,特别是感染较重的患者。

炙甘草汤治疗脉结代,心动悸,以生地补充血容量时,1天1斤,分三次服用,每次80g左右,在临床中用量并不算大,再如在防己地黄汤亦是如此情况。

由于经方的服法灵活,而经方的用药特点,在于剂量“拉伸”范围甚广,而非单纯“大量”。

一天可分多次服用,实际上这也是经方之所以能够取得速效的原因。

经方一两,现在几克?

经方一两,现在几克?

经方一两,现在几克?经方一两, 现在几克?在淘宝和卖家聊, 问小柴胡汤要柴胡八两, 他放几克? 答24克, 经方一两等于现在3克. 问为什么不是240克, 他反问: 柴胡一味药你要半斤? 反吓我一跳. 原来按我的想法, 竟然一味药要放半斤. 现在500克就是一斤嘛.难道是我错了?忙去翻JT的文章:《伤寒论》小柴胡汤的柴胡是半斤,汉代半斤的话,大概现在剂量的三四两左右。

不过我开经方的话,通常是乘以0.3,不太会乘到0.4,所以他写半斤、八两,我就开二两四。

我现在开柴胡汤,二两四的药单拿到药行,药行不卖,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当我听到这个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个疑惑:「现在台湾的人得了柴胡证,怎么办?」因为柴胡证用柴胡汤,要确保这个药有效,柴胡需要开得很重,也就是,一碗汤里面,柴胡不得少于八钱,这是基本的规范。

少于八钱有没有可能有效?有可能,但是没有效的可能性也很大。

按JT的折法, 经方一两是现在0.3两. 0.3两是30g吗? 台湾的一两是37.5g, 所以0.3两是11.25g.所以算下来二两四是90g. 柴胡剂加90g柴胡量算大吗?!倪海夏:认为是37克,去掉7克是30克,但好象他很少用这么大量,关键是药要对症!黄元御:经方之一两今之12.65克郝万山:1两等于15.625g中医学校里普遍按汉之一两折合今之3g折算. <-- 鄙视一下,呵呵.随着东汉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经方剂量的折算愈来愈显得明确。

根据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证,成书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一斤约等于220g,一两约等于13.8g,一升约等于200ml,一合约等于20ml;一尺约等于23.1cm。

看来汉之一两折成今之15.6克比较靠谱.那是不是简单的按一两15克算呢? 真如此, 桂枝汤的桂枝三两就是45克, 小柴胡汤的柴胡八两就是120克, 量也惊人.汉代度量衡的转化——郝万山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再谈经方的用量

再谈经方的用量

再谈经方的用量关键词:经方用量一两3克药与饭道法自然文章摘要:本文通过自己临床经历,认识到用经方不必盲目加大用量,经方按一两3克折算就有不错的疗效,没有必要超大量用药。

近年来与诸师友交流,也颇多知音。

其中提出了药与饭的概念,道法自然的观点,医生不能越俎代庖及医生本身就是一味药的说法,值得思考、值得重视。

正文:文章的题目之所以叫再谈经方的用量,是因为我在拙著《经方杂谈》中有一篇专谈经方用量的文章,名为《经方用量考辩》。

此书虽于2009年出版,但成稿于2003年之前,学问之道,贵与时俱进,虽不完全是“觉今是而昨非”,但经过近十年临床摸爬滚打、师友切磋,有些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思考、反思。

我在《经方杂谈》将经方一两换算成克例举了三个剂量段,即大剂量一两10克,中剂量一两6-8克,小剂量一两3克。

当时临床上多是用大、中剂量,很少用小剂量进行折算。

近来发觉很多时候,按一两3克折算,使用经方,也有很好的疗效,没有必要盲目加大用量。

下面谈一下我的转变过程。

一、缘起引起我对用量再思考的一个案例:2000年的秋天,我爱人的一亲戚拿了一张处方到我的诊所配药,患者是位肺气肿患者,主诉喘,处方是位不知名的医生开的,小青龙汤原方,只是药量比较保守,是按一两3克折算的,我平时小青龙汤用的也不少,麻黄、桂枝(我用肉桂)的用量起码15克,多是20克。

我虽嫌其用量轻,但难得开的是纯经方,出于对这位医生的尊重,我没有擅自增加用量,照原文配药三剂,后电话随访,药到病除。

这个案例对我影响很大,我庆幸当时没有自作主张,擅自增加药量。

若当时加了药量,一定认为好的疗效是大剂量的原因。

正是因为没有太自以为是,有了一次观察小剂量(应该说是常规剂量)用经方的机会。

第二个让我重新思考经方用量的案例,是我用煎药机之后。

因有了煎药机,一些常用的方剂,我便提前煎好,像中成药,患者来了直接服用,很方便,患者也乐意接受。

用的最多的是三拗汤加海哈壳。

用量:麻黄20克,杏仁15克,甘草10克,煅哈粉30克,这是一剂的量,每包煎成160毫升,每日两包。

仲景方药剂量的古今折算与应用

仲景方药剂量的古今折算与应用

仲景方药剂量的古今折算与应用瓮恒为培养具有仲景学术特色的实用型人才,学好用好经方,面临的一个疑难性问题是仲景方药剂量的古今折算以及到临床上的具体用法,不能按原量这是共识的(如乌头汤中生乌头折今35~50g,原量用易中毒,折算过小则无功)。

对此,也有许多学者进行过研讨,由于研究方法不同、论证角度有别、结论各异,且相差甚大。

对“衡”一项,就有一两折3克、9克、18克、8克、13.92克等不同认识,仲景原方剂量使人难以遵从。

近年来,国内中医药界学者,研究文献、参照文物,并以黄钟律进行验证,达成共识。

首先弄清了汉代度量衡的制度,特别是东汉时期度量衡的单位量值,以期解决对张仲景方药剂量的换算。

并针对古今煎服法的不同,当今煎煮法的改革,确定临床的实际用量,做到真实可信,实用价值,也只有真实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才能体现出经方的灵魂。

东汉度量衡是承用秦是和新莽制,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即颁布发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制作并推行铜权和铜方升。

把禾巨黍作为度量衡的标准,禾巨黍即为黍子,有黄、赤、褐、黑色等数种。

其中黑色者称为禾巨黍。

在东汉以前就有栽种,由于本品大小均匀,品性稳定,故汉代规定为统一制定国家度量衡的标准。

一、东汉之度:一个纵黍为一分10枚禾巨黍之长为一寸(直径、宽度)汉之一尺折今23厘米《汉书·律历志》说:“度者,分寸、尺、丈、引也。

本起黄钟之长,以子谷禾巨黍中者,一黍之广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1965年从江苏仪征碑村东汉墓出土的铜圭表尺,每尺长23cm(南博物馆藏)。

1959年从洛阳中州大渠19号东汉墓出土的圭尺,每尺长22.9cm。

今取10黍之长正好是23cm,这和东汉铜圭表尺相符,和玉尺的微小差别,可能是在制作精度上的微小差异,故可以结论:东汉之度量每尺长23cm。

二、东汉之量:1200枚禾巨黍之容量之一“龠”,2400枚禾巨黍之容是为一合(汉之一升折今200ml)《汉书·律历志》言:“量者,龠、合、升、斗、斛也。

经方一两现在几克优选稿

经方一两现在几克优选稿

经方一两现在几克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经方一两,现在几克经方一两,现在几克?在淘宝和卖家聊,问小柴胡汤要柴胡八两,他放几克答24克,经方一两等于现在3克.问为什么不是240克,他反问:柴胡一味药你要半斤反吓我一跳.原来按我的想法,竟然一味药要放半斤.现在500克就是一斤嘛.难道是我错了忙去翻JT的文章:《伤寒论》小柴胡汤的柴胡是半斤,汉代半斤的话,大概现在剂量的三四两左右。

不过我开经方的话,通常是乘以0.3,不太会乘到0.4,所以他写半斤、八两,我就开二两四。

我现在开柴胡汤,二两四的药单拿到药行,药行不卖,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当我听到这个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个疑惑:「现在台湾的人得了柴胡证,怎么办」因为柴胡证用柴胡汤,要确保这个药有效,柴胡需要开得很重,也就是,一碗汤里面,柴胡不得少于八钱,这是基本的规范。

少于八钱有没有可能有效有可能,但是没有效的可能性也很大。

按JT的折法,经方一两是现在0.3两.0.3两是30g吗?台湾的一两是37.5g,所以0.3两是11.25g.所以算下来二两四是90g.柴胡剂加90g柴胡量算大吗!倪海夏:认为是37克,去掉7克是30克,但好象他很少用这么大量,关键是药要对症!黄元御:经方之一两今之12.65克郝万山:1两等于15.625g中医学校里普遍按汉之一两折合今之3g折算.&lt;--鄙视一下,呵呵.随着东汉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经方剂量的折算愈来愈显得明确。

根据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证,成书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一斤约等于220g,一两约等于13.8g,一升约等于200ml,一合约等于20ml;一尺约等于23.1cm。

看来汉之一两折成今之15.6克比较靠谱.那是不是简单的按一两15克算呢真如此,桂枝汤的桂枝三两就是45克,小柴胡汤的柴胡八两就是120克,量也惊人.汉代度量衡的转化——郝万山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张仲景经方汤剂的煎法与现代用量关系探讨

张仲景经方汤剂的煎法与现代用量关系探讨
2 古今 煎法 次数 不 同影 响经方 用量 经 方 只煎 一次 , 今 多一 剂两 煎 , 多 医家 没有 现 许 按 照经 方煎 药 方式 ,而直 接将 药量 减 少 。有研 究 指
《 寒论》1 方剂 中 , 剂就有 9 伤 12个 汤 8个 , 且 每方 并
后 都 注明 了详 细煎 服 方法 ,充分 体 现 了张 仲景 对煎 服 法 的高度 重 视 。 伤 寒论 》 《 明确 煎煮 方法 , 不但 强调 了煎 煮方法 的重要 性 , 与疗 效 、 效 成分 的溶 出量 更 有 有关 , 而这 些 因素都 直 接 影响 到用 量 的大小 。 于经 关 方 用 药 剂 量 , 者 已 有 论 述 U2 本 文 试 从 《 寒 论 》 学 -, ] 伤 汤剂 的煎法 古 今不 同 , 以探 究影 响经 方 用量 , 同行 供
煎” 的有 效 成 分 仅为 “ 剂 两煎 ” 3 5 4 / 5为 3 一 的 / (5 7 / 5, ) 故而有 “ 一剂 煎二 次 ” 可 减少 经方 2 5用 量 的说 , /
法。
举例解释如下 : 以桂 枝 汤 为 例 , 表 1 本 文 以 见 (
《 伤寒 论 》 1 的 两折 1 计 算 ) 5g
பைடு நூலகம்
表 1 桂 枝 汤古 今 煎 法 用 ■ 比较
桂 枝 汤方后 云 :一 服 汗 出病差 , 后 服 , “ 停 不必 尽 剂” 。所 以 , 取 桂 枝 汤 原 本剂 量 皆折 为 3 5 为 桂 现 /,
枝、 白芍 、 草 、 姜 皆 1 , 甘 生 8g 大枣 2 , 是 “ 4g 但 分温 三
又如 “ 杏 石甘 汤 ” “ 麻 、 大青 叶汤 ” “ 、 麻黄 汤 ” 含 等 有 杏 仁 的 , 采 用后人 杏 仁 。实 验证 明 , A N 3 都 以 g O 滴 定 法 测 , 算 苦 杏仁在 汤剂 中 的煎 出量 。结 果 显示 , 计 未 经炮 制 的杏 仁 ( 《 匮玉 函经 》 药 炮 制 中谓 杏 据 金 方 仁 作 汤 ) 各 药 混合 煎 煮 , 杏 仁 苷 大部 水 解 消 耗 。 与 苦 而采 用 《 伤寒 论 》 的制 法 , 仁酵 素 被破 坏 , 效成 分 杏 有 苦 杏仁苷 可 全 部煎 出保 留在汤 剂 中 。 故而 相较 之 下 , 可 知经方 的煎药 法 , 使有 效成 分 充分 析 出 , 而 保 能 从 证 用 药 有效 性 。 方有 相 当多不 同的煎 煮操 作方法 , 经 都 可能有 它 一 定的道 理 。

中药剂量标准

中药剂量标准

精心整理关于仲景方用药剂量的问题一.众说纷纭由于从汉代至今,二千年来,度量衡的标准屡有变更,仲景方的用药剂量,一直困扰着业界。

即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得最多的剂量单位“两”而论,就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远的不说,同是明代人,张介宾说:“古一两,为(今)六钱”。

李时珍则说“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相差六倍之多。

清人徐灵胎说:“古一两,今二钱零”,王朴庄则说:“古一两,今七分六厘也”,章太炎又说:“汉之一两,当今三钱四分”。

日本学者采用公分制,也有一两等于1.42克和2克的不同说法。

这真叫人无所适从了。

二.有了一个标准高等中医院校教材《方剂学》(1995年版)在“古方药量考证”中说:古今医家对古代方剂用量,虽曾作了很多考证,但至今仍分2至3 克+/-1方寸匕 则折合 寸匕上,等,60-80三. 1/10的 ”(等6克,芍、姜、甘、麻、杏各3克,枣4枚;桂二越一汤,桂、芍、麻、甘各3克、石膏12克、枣4枚、姜3克。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古一两,今一钱”的标准,对某些方也许差不多,但对以上这些方,就有疑窦了。

再如石膏的用量,《伤寒》《金匮》均有“鸡子大一枚”之方,而在大清气热的白虎汤中石膏用量为一斤,照现在这样的药量折算则为一两,而且还是16两归斤的一两,实折今31.25克,去掉尾数,则为30克。

鸡子大一块石膏,今日实秤为50多克,而作为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变方,方中用石膏不过是清其郁热的厚朴麻黄汤,却用鸡子大一枚,比白虎汤的的石膏还多,有是理乎?从前,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姜春华先生,姜老也觉得不合适,他开玩笑说:“可能汉代的鸡蛋比现在小,但汉代的鸡蛋是多大?我们怎么知道?”今人于急性热病,当用石膏者,远不止30克之量,张钖纯治“脑膜炎”用至每剂120克;蒲辅周治“乙脑”暑热型,虽9岁儿童亦用至60克。

因此,按汉1两约等于今1钱即3克的折算法,1斤等于16两,则仲景白虎汤之一斤只合今30克就恐怕是“病重药轻”了。

真相大白:难怪张仲景的老方子不好使了,原来这么多年剂量全弄错了!

真相大白:难怪张仲景的老方子不好使了,原来这么多年剂量全弄错了!

真相大白:难怪张仲景的老方子不好使了,原来这么多年剂量全弄错了!作者:华小佗来源:华小佗草堂(zhongyihuaxiaotuo)导语:《伤寒杂病论》为中医圭皋,几百个经方“效如桴鼓,覆杯而愈”,用对了,喝杯水酒的功夫,张仲景的方子就把病治好了。

中医的“剂量”为不传之秘。

近代经方“神奇不再”除了辨证水平的高低和中药饮片质量的原因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许多人把《伤寒杂病论》中“经方”的药物剂量搞错了。

从李时珍就开始了!由于达不到仲景学说的基础有效剂量,所以后世用经方一般不能治大病、急病,效果也远没有典籍中描述的神奇。

李时珍的错误关于《伤寒杂病论》用药剂量考证,古代就开始了。

结果纷繁复杂。

比如其1两折合今日多少?考证结果有十多种,从1.2g到16.875g,离散度很大。

古代文献比较复杂。

唐·李淳风《隋书·律历志》:“古称三斤为一斤。

”唐·孙思邈《千金药方》:“吴人以二两为一两,隋人以三两为一两,今以四分为一两秤为定。

”宋·沈括《梦溪笔谈》:“求秦汉以前度量斗升,计六斗当今一斗七升九合,秤三斤当今十三两,一斤当今四两三分。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古今异制……古一两,今用一钱可也。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古一两为六钱,古一升为三合三勺。

”清·徐灵台《医学源流论》:“汉晋升斗权衡,以今较之,不过十之二。

即仲景一两,谓合今之二钱。

”目前全国统一教材《伤寒论讲义》谓张仲景1两今用1钱(3g),就采用了李时珍的说法。

(摘自北京中医药大学傅延龄教授《方药物剂量及现代临床应用》)然而,在实际临床过程中,人们发现,“经方”虽然也有效果,但远没有典籍中描述的神奇。

山西著名老中医李可等中医人士就在实践中就不断摸索研究,以取得更好疗效,直到1981年东汉大司农权的出土。

大司农权出土,解开经方剂量千古之谜《伤寒杂病论》中药物的主要计量单位主要是:“两”、“斤”、“铢、”“合”“升”等。

终于基本整理齐了,如果您对张仲景、孙思邈经方中药物计量不太明白,对照本文就有数了

终于基本整理齐了,如果您对张仲景、孙思邈经方中药物计量不太明白,对照本文就有数了

终于基本整理齐了,如果您对张仲景、孙思邈经方中药物计量不太明白,对照本文就有数了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里的方剂中药物剂量,由于年代久远,与现在的剂量相差悬殊,在使用时,因为使用的计量器具各异,临床用方时往往不明所以,给准确用药带来了不便。

虽然,近代多有考古及医学专家进行考证,但是,个别计量还是未能明了。

现将汉唐时期各种计量单位换算成现代计量分述如下,以供中医人士临床参考,如有错漏,还望大家一并纠正。

重量一千二百黍重十二株,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

汉代1斤为249.7克,约等于250克。

一龠(yue容量单位)为半合,二龠为一合。

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

一合为20毫升,十合为一升200毫升,十升为一斗2000毫升,十斗为一斛20000毫升。

一斗为十升,每升约重1.5公斤;一升为十合,每合重150克;一合为十勺,每勺重15克;一勺为十抄,每抄重1.5克;一抄为十作,每作重0.15克;一作为十厘,仅重0.015克(约一粒米)。

例如:桂枝汤以水七升合现在1400毫升;桂枝加葛根汤以水一斗合现在2000毫升。

上海已故老中医柯雪帆先生根据文物考证,认为《伤寒论》中一两相当于现在15.625g(这个计量已经被经方家所采用)。

也有人说,唐宋度量衡1两=41.5克=10钱(很少被采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范吉平先生等考证,认为经方一两折合今天约13.8g。

这些考证与过去“古之一两,今之一钱(3g)”的说法相去甚远。

实际上,经方用量并不是特别大,因为一般分多次服用“日三服”,如桂枝汤中桂枝三两,按3次服计算,则桂枝的一次量为15g。

章太炎以汉五铢钱考证,每两约当今三钱,则原方三两,一剂当得九钱,再以分温三服折之,每服亦仅得三钱耳。

由是观之,原方三两,今用三钱,于古法正无不合也。

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15g、15g、15g、10g、4枚。

《伤寒》方药剂量及其影响因素论文

《伤寒》方药剂量及其影响因素论文

《伤寒论》的方药剂量及其影响因素初探【关键词】伤寒论;剂量;影响因素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439-02自古就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之说,药量是药效的基础。

《伤寒论》所载方剂组方精良,配伍严谨,药专力宏,被后世尊称为“群方之祖”,其方药剂量的增减同样法度分明,足为后人学习。

1剂量折算东汉距今1800余年,年代久远,与现代度量差异较大,对于其剂量的折算存在一定争论。

1.1重量《伤寒论》中的重量常用单位为两,如何折算为现代剂量目前说法不一,影响较大的有2种。

一种认为《论》中1两为3克,另一种则认为1两约等于15.625克。

前者源于李时珍《本草纲目》所云“古今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此说与汪昂《汤头歌诀》看法相同。

因两位医家著作影响深远,并与《药典》、《中药大辞典》及多部教科书剂量范围吻合,故多数医者持此看法。

后者是以柯雪帆教授为代表的实物考据派,根据对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东汉“光和大司农铜权”和南京博物馆东汉“永平大司农铜合”等衡量器具进行考证、实测而得出的结论。

1.2容积及其他《论》中60%以上方剂的每服量为一升,目前多数人同意按一升等于200ml进行折算,并与临床实际较为吻合。

柯雪帆对以容量及个数为单位的药物实测后认为:以半升为单位,半夏约42克,五味子约38克,芒硝约62克,麦冬约45克,麻仁约50克,杏仁约56克等。

另有人考证得出1方寸匕容量约为5ml,而钱匕使用较少,争议也较大,目前尚无定论,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其用量较方寸匕小。

2影响因素《伤寒论》组方严谨,不仅药味精当,还表现在对药量的精确调整上,许多疾病仅通过对方中药量的微幅调整,便达到治疗不同病证的目的。

这种调整能力也是名医大家的标志之一,体现着医家的治疗水平。

《论》中影响药物剂量的因素有:2.1主治病证一些方剂药味完全相同,仅对个别药物调整用量,便使主治病证发生改变。

一类是方中君药发生变化,如桂枝汤、桂枝加桂汤与桂枝加芍药汤三方药味相同,桂枝汤中桂芍等量,功能调和营卫,主治营卫不和之太阳中风证;若加桂二两则为桂枝加桂汤,桂枝量大发挥平冲降逆,温通心阳之效,主治上焦阳虚不能制下、寒气上逆之奔豚证;若加芍三两则为桂枝加芍药汤,芍药量大走里缓急止痛补益,主治邪陷太阴脾络不和之腹满时痛。

用古方就必须用古代剂量

用古方就必须用古代剂量

用古方就必须用古代剂量以下内容选自『李可』老医师大作《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之「恢复仲景用药特色,攻克世界医学难题」。

这是李医师在火神讨论会里提到,「用古方就必须用古代剂量」。

原则上折算方法,就是汉代一两,等于现在15.625克。

如果少于此量,就不能治大病!关于古方,特别是伤寒论的剂量问题,过去大家都讲,好多古人认为仲景方不传之秘在于剂量。

我在一生当中,有一次偶然的机会误打误撞,发现了这个秘密。

我在60年代初期从甘肃回到山西,曾经治过7例心衰。

心衰毫无疑问是少阴病主方四逆汤,但是用四逆汤这些人都没有救过来。

伤寒论四逆汤原方是,炙甘草2两,干姜两半,生附子一枚。

生附子毒性超过制附子5倍以上,一枚大约大者30g,小者15-20g,一两照3倍来计算,四逆汤用制附子,起码3-5两左右,就是古代剂量!但是从明朝李时珍开始,对古方作过一番研究,认为古今度量衡变化不太清楚,究竟应该怎么办,他最后来了个折中,说: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

也就是古方伤寒论只用到原方量的四分之一,这样就等于把伤寒论阉割了。

我怎么样能发现这个事实呢?有一次,一个老太太,病得很厉害,她儿子和我是朋友。

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他就抬回家准备后事,然后就找我去看,我一看四肢冰冷,脉搏非常微弱,血压测不到。

当时开了方子,用了一两半的附子,开了三剂药!我说回去以后给他煮上吃,看情况,如果四肢冰冷全身冰冷,吃了药后温度回来,就可能就回来。

结果第二天他又来找,说我妈情况很好,已经能够坐起来,已经吃了很多东西,同时自己张罗着要下地帮媳妇做点家务活。

我说不对,我昨天给你开了三剂药。

他说因当时,老太太病重的时候,手忙脚乱,又要准备后事准备老衣服,又要熬药,所以三副药熬在一块。

一副一两半,三副就是100多克,这就误打误撞,病人好得很快。

据他儿媳告诉我,因为她急急忙忙,药熬得过火了,剩下不多一点,加了水量不够,过一会喂一匙;喂了四十多分钟,老太太眼睛睁开;药吃完了,老太太第二天就下炕了,所以药量问题是个关键问题。

张仲景用药之秘

张仲景用药之秘

张仲景用药之秘张仲景用药之秘张仲景用药之秘在量上,更与煎服法密不可分。

初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之时,总对其用量之大不解其意,细研之其煎药服用法,方明大义。

以“金匮要略”书载第一方“栝篓桂枝汤”为例;栝蒌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微取汗。

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

仲景用此方治疗由于津液不足,致风邪化燥而成痉病。

用栝蒌根滋养津液,合桂枝汤解肌祛邪,以舒缓筋脉。

“金匮要略”成书于东汉、公元25年---220年,据《中国度量衡史》东汉时期一两合现今13.92克。

按此计算该方的用量;栝蒌根27.8克、桂枝41.7克、芍药41.7克、炙甘草27.8克、生姜41.7克,大枣十二枚仲景将此方药一次性用水9升(合1783克,东汉时期一升约现在198.1克),煎取药汁三升(合594克),分三次温服。

(每次服用量为198克)我们从中看到了真谛;1、仲景组方药味少,药量大,用药只煎一次,无再煎之说,看似量大,但分三次服用。

有报到药物第一次煎取的有效成份约65%,二煎的有效成份约25%(个别药物除外),一次性煎药法充分体现了仲景治病是取药物的四气、五味,来调整人体的偏盛偏衰。

药性分寒、热、温、凉。

味分酸、苦、甘、辛、咸。

且有厚薄之分,升降浮沉,趋向不一。

药性、气味在多次煎煮受热的过程中必有转化,而先祖仲景煎煮药物只一次取药汁,从而保证了组方用意不被破坏,又保证了药物的有效成份。

真是高人!试想一个很好的组方,两次煎取药汁合兑后分两次服用,其有效成份与一次煎药取汁的对比;1、两次煎药合兑后分两次服用其每次服药的有效成份是(65+25%)/2=45%,且存在对药性、气味发生改变的弊端,不利于对疾病的治疗。

2、如果能在同药量情况下保证只取头煎服用二次,其效果是即保证了每次药效的65%,又保证了药物的药性,气味对疾病的调整。

2、仲景用药量与煎药用水量及煎取药汁,服法总是据不同的实际病情而定。

从《伤寒论》“以知为度”谈仲景对用药药量的宏观把握

从《伤寒论》“以知为度”谈仲景对用药药量的宏观把握

从《伤寒论》“以知为度”谈仲景对用药药量的宏观把握陈琳;王敏;李宇航【摘要】“以知为度”一词出自《伤寒论》,是以用药见效为尺度来控制总体给药量的一种方法.临证所见,病情有轻重、药物有厚薄、人体耐受度也有差异,所以用药剂量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以患者服药后确切反应为基础,从宏观把握用药剂量,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的.仲景十分重视对患者服药后出现不同反应的观察,笔者全面梳理《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相关论述,以作为不同经方疗效评价及临床药量把握的依据,意在举一反三,启迪临床用药思路,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仲景学术.【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8(013)003【总页数】7页(P585-591)【关键词】以知为度;经方;药量;伤寒论;金匮要略【作者】陈琳;王敏;李宇航【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2“以知为度”一词出自《伤寒论》第247条麻子仁丸方后注:“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原文曰“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鞕,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论脾约之证治,病机为胃强脾弱,故以麻子仁丸滋阴泄热、润肠通便。

因为脾约不大便的特征如《伤寒论》第244条所曰:“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

”所以使用丸剂,丸以缓治;采用渐加法,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服药剂量,其评判的标准是“以知为度”,刘渡舟教授对其诠释为:“初服梧桐子大者十丸,日三次,如不下,每次服用量可渐加至十一丸、十二丸、十三丸……等,直至大便变软,易于排出即可。

”[1]1 《伤寒论》“以知为度”解析“知”,方言,愈也。

汉代杨雄在《方言》中提到[2]“南楚病愈者谓之知。

知通语也。

或谓之慧,或谓之憭,或谓之瘳,或谓之蠲,或谓之除。

”《史记·货殖列传》载道[3]:“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

张仲景开处方药的剂量是关键

张仲景开处方药的剂量是关键

张仲景开处方药的剂量是关键药味相同,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一般认为仲景遣方用药因病立法、以法制方,随证用药,然而从《伤寒论》一百余首处方来看,并不尽然。

桂枝加桂汤与桂枝汤其组成完全相同,只是前方桂枝增加二两,主治奔豚气;后方则主治太阳中风证。

桂枝加芍药汤与桂枝汤组成也相同,但倍用芍药,则主治少阴腹满时痛证。

半夏泻心汤与甘草泻心汤,只是二方甘草量异,前方主治浊涎阻中而呕逆者;后方主治因误下、胃气虚而痞硬证。

另有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桂枝附子汤与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抵当丸与抵当汤、桂枝麻黄各半汤与桂枝二麻黄一汤等方,均因其中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变异。

处方药量,根据辨证施治要求制定仲景处方,药量一般不轻易改变,以某方加减的变方,其与原方相同的药味量大都不变,如以桂枝汤加减而成的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和桂枝去芍药汤等。

但也有同味药在不同方中药量悬殊较大者,重则上斤,轻则只用几铢。

如白虎加人参汤中石膏均用一斤,而麻黄升麻汤中石膏只用六铢。

仲景处方,细辛用量一般二至三两,并非“细辛不过钱”;旋复代赭汤中代赭石不过一两,而旋复花用至三两,也并非“药物质重者量宜大,质轻者量宜轻”。

仲景确定剂量,全凭辨证。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五苓散的利尿作用,若按《伤寒论》原方配伍,其利尿效果最佳;若各药等量,则利尿效果明显减弱;若颠倒药量,其利尿效果更差。

组成配伍,因药量变化君臣佐使改变仲景方中虽然其药量的单位不统一,如有斤、两、分、铢、升、斗、方寸匕、钱匕、个、枚、尺、合等,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仍以用药习惯和经验力求准确定量。

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均由大黄、枳实、厚朴组成,但后方厚朴增加六两,枳实增加二枚,大黄量不变。

前方以大黄为君药,主治阳明俯实证;后方以厚朴为君药,主治气滞腹部胀满便秘。

总之,仲景处方重视药量的变化,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灵活增减处方用量。

所处之方,大都以相对不变之药量药味明其方制,君臣佐使分明,定其方用药则效,逆其量者则易其方名,功效主治改变。

经方一两现在几克完整版

经方一两现在几克完整版

经方一两现在几克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经方一两,现在几克经方一两,现在几克?在淘宝和卖家聊,问小柴胡汤要柴胡八两,他放几克答24克,经方一两等于现在3克.问为什么不是240克,他反问:柴胡一味药你要半斤反吓我一跳.原来按我的想法,竟然一味药要放半斤.现在500克就是一斤嘛.难道是我错了忙去翻JT的文章:《伤寒论》小柴胡汤的柴胡是半斤,汉代半斤的话,大概现在剂量的三四两左右。

不过我开经方的话,通常是乘以0.3,不太会乘到0.4,所以他写半斤、八两,我就开二两四。

我现在开柴胡汤,二两四的药单拿到药行,药行不卖,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当我听到这个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个疑惑:「现在台湾的人得了柴胡证,怎么办」因为柴胡证用柴胡汤,要确保这个药有效,柴胡需要开得很重,也就是,一碗汤里面,柴胡不得少于八钱,这是基本的规范。

少于八钱有没有可能有效有可能,但是没有效的可能性也很大。

按JT的折法,经方一两是现在0.3两.0.3两是30g吗?台湾的一两是37.5g,所以0.3两是11.25g.所以算下来二两四是90g.柴胡剂加90g柴胡量算大吗!倪海夏:认为是37克,去掉7克是30克,但好象他很少用这么大量,关键是药要对症!黄元御:经方之一两今之12.65克郝万山:1两等于15.625g中医学校里普遍按汉之一两折合今之3g折算.&lt;--鄙视一下,呵呵.随着东汉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经方剂量的折算愈来愈显得明确。

根据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证,成书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一斤约等于220g,一两约等于13.8g,一升约等于200ml,一合约等于20ml;一尺约等于23.1cm。

看来汉之一两折成今之15.6克比较靠谱.那是不是简单的按一两15克算呢真如此,桂枝汤的桂枝三两就是45克,小柴胡汤的柴胡八两就是120克,量也惊人.汉代度量衡的转化——郝万山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经方药量折今浅析

经方药量折今浅析

经方药量折今浅析【摘要】据《汉书.律历志》记载及考古学角度,了解汉代度量衡制,对经方的药量折今进行考证,并对经方药量折今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及反思,为临床上活用经方提供依据。

【关键词】经方;《伤寒论》;药量;换算“经方”原为经验用方的意思,在汉代以前,凡是记载经验用方的书,统称之为“经方”。

但是这些经方的著作已亡佚,今天人们所说的“经方”,则是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载方剂而言。

掌握经方的药物用量,特别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与疗效的好坏有直接关系。

但《伤寒论》成书于汉末,年代久远,其度量衡制度屡经变迁,代有所改,悬殊特大,为经方的运用带来困难。

尤其对一些“崇经派”,使用经方按原方原量,用之精恰,则效如桴鼓,用之不当,则命失黄泉。

故了解汉代的度量衡制及其与今制换算的关系尤为重要。

1 历代医家对经方药量的考证对经方药量的考证,历代医家见解不一,隋唐时期的孙思邈提出:“吴人以二两为一两,隋人以三两为一两;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与今不同。

…云三两者,即今之一两,云二两,即今之六钱半也。

”程知认为:“古今度量,惟汉最小,汉之一两,惟有今之三钱半强,故《千金》《本草》以古三两为今一两,然世有古今,时有冬春,地有南北,人有强弱,大约古用一两,今用一钱足矣,宜活法通变,不必胶柱而鼓瑟,则为善法仲景者矣。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按古之三两,准今之。

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仲景之时四升,乃唐宋之时一升。

李东垣注《名医别录》:“古云三两,即今之一两;云二两即今之六钱半也。

”李时珍《本草纲目》:“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

”张景岳《类经》:“古一两为六钱。

”陈修园言:“古之一两,今折为三钱,不泥于古,而亦不离于古也。

”徐灵胎《医学源流论》“今人以古人气体充实,故方剂分量甚重,此无稽之说也。

自三代至汉晋,升斗权衡虽有异同,以今较之,不过十之一二。

”汪昂《汤头歌诀》:“大约古用一两,今用一钱足矣。

”章太炎:“汉之一两,当今之四钱二厘九毫半。

真相大白!难怪张仲景的老方子不灵光,原来这么多年剂量全弄错了

真相大白!难怪张仲景的老方子不灵光,原来这么多年剂量全弄错了

真相大白!难怪张仲景的老方子不灵光,原来这么多年剂量全弄错了我们都知道,与西医相比,如今中医效果难言,包括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等诸多中医经典记载的老药方,通常疗效极为缓慢,甚至有沦为养生学的趋势。

然而,古书记载的中医非常神奇,对症下药之后可以“效如桴鼓,覆杯而愈”,盏茶功夫就能治愈,效果立竿见影。

那么,究竟是古人夸大了效果,还是中医传承出了问题,或者是古今“天地灵气”的差别影响了中药药效?随着地下文物不断挺身而出,中医传承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浮出水面。

上世纪以来,考古专家在诸多汉墓中发现“权衡”,揭开了《伤寒杂病论》中的张仲景老方子为何不好使的真相。

01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有一个基本常识,即抛开剂量谈疗效都是耍流氓。

中医传承中,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以《伤寒杂病论》用药剂量考证为例,张仲景老方子中的一两,在每一个朝代折合多少?古人对此进行了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秦始皇扫灭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但之后岁月变迁,历朝历代都颁布新的度量衡,导致每个朝代度量衡差别很大,于是越是久远的中医书籍剂量就越难辨别清楚。

唐朝时,孙思邈《千金药方》:“吴人以二两为一两,隋人以三两为一两,今以四分为一两秤为定。

”宋朝时,沈括《梦溪笔谈》:“求秦汉以前度量斗升,计六斗当今一斗七升九合,秤三斤当今十三两,一斤当今四两三分。

”明朝时,李时珍《本草纲目》:“古今异制……古一两,今用一钱可也。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古一两为六钱,古一升为三合三勺。

”清朝时,徐灵台《医学源流论》:“汉晋升斗权衡,以今较之,不过十之二。

即仲景一两,谓合今之二钱。

”现如今,全国统一教材《伤寒论讲义》中,采取李时珍的说法,通过折算明朝计量单位,将张仲景的一两定为一钱(3g)。

02我们都知道,张仲景的数百个老方子,效果是“效如桴鼓,覆杯而愈”,而如今按照李时珍计算的剂量,却几乎没什么疗效。

同样的药方,为何古今效果不一,难道真是古今“天地灵气”导致药材出现了差别?上世纪以来,随着汉代古墓中“权衡”不断出土,终于揭开了其中的秘密。

来自中药的忧患意识:为何方子剂量越来越大,功效却远不如最初?

来自中药的忧患意识:为何方子剂量越来越大,功效却远不如最初?

来自中药的忧患意识:为何方子剂量越来越大,功效却远不如
最初?
我在大一升大二的那个暑假就开始进医院见习了,当时便知道了指甲盖那么大的砂仁要打碎再后下,指甲盖那么大的牡蛎要尽可能打碎再先煎。

砂仁
然而这次我妈从我们当地药材公司抓回来的砂仁竟然只有枣核那么大!龙牡虽然是粉末状,但早就已经由一年前有个别砂砾变成了如今近半的泥土!甘草泡水后虽然没有以前那样变成绿色了,但如今却会在水面上浮起恶心的黄色泡沫。

我曾经写过的一篇观察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经验总结,然而随着药物质量的下降,学校国医堂30g甘草所起的作用,到我们这需要40g,后来变为60g,如今40g甘草已无寸效,使我不得不反思原先总结的经验是否是正确的、严谨的。

当相对恒定的变量已不复存在时,对比出来的结果早就不能作为结论呈现在文章中了。

所以几年来我自己开出的方子药量越来越大,功效却也远远不如最初,为此我曾怀疑自己的辨证,曾为每一例效果不佳的患者仔细找寻问题的所在,反复查阅文献。

直到如今,我似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如此低下的质量,在原价不变的情况下,换来的是销售方更多的利润,而带给患者的是更加繁重的医疗支出的压力。

换个角度讲,由于全国没有统一的药品质量规范,各地的药材质量参差不齐。

那么论文中总结的经验纵使是正确的,我们在继承使用的时候却还需要克服有效剂量的问题,那么万一有人对自己的辨证不够自信,对论文产生了怀疑,那么这些鲜活宝贵的经验在他们眼里就变成了不严谨的,甚至是错误的。

甘草
这些经验如何继承下去?
总之药材质量的把控监管刻不容缓,否则中医亡于中药绝不是危言耸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气血津 液和脏腑等 生 理 功 能 的 异 常 所 引 起 的 综 合 性 病 机 变 化,包括“内 风、内 火、内 湿、内 燥、内 寒 ”,是 由 机 体 脏 腑功能失调或功能减退而产生的病理产物,具有渐生 渐长、致 病 缓 慢 的 特 点[1]。2006 年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 WHO) 将肿瘤定义为可治疗、控制甚至治愈的“慢性 病”[2],这就意味着肿瘤的发生、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
治肿瘤复发和转移研究,E - mail: drjieli2007@ gmail. com。
汤中原量即为 5 两) 。上述报道中的所谓重用其实都 没有超出仲景方原量。 7 加工精度
中药材的加工精度是影响药物有效成分析出的重 要因素。古人的加工器具与技术是根本无法达到现代 的药材加工精度的。而药材加工的精度一方面与前述 的药材湿度相关( 即精细的加工可以使药材更干燥) , 另一方面越精细的加工越能提高饮片有效成分的析出 量。这一点也是今方古方的明显区别之一。 8 方中药味
收稿日期:2012 - 01 - 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 81072802,81072970) 作者简介:刘瑞( 1985 - ) ,男,山西运城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中西
医结合防治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通讯作者:李杰( 1971 - ) ,男,主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 中西医结合防
收稿日期:2012 - 02 - 05 作者简介:郭晓东( 1964 - ) ,男,辽宁昌图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
医经典理论的研究。
制约,复煎时有些药物已全无药性,起不到君臣佐使间 的协同或制约作用,这样会破坏方剂的平衡,所以仲景 方剂皆作一煎。相比之下,今人的煎法,一是增加了药 物的析出量,一是破坏了方剂的整体和谐。增加了析 出量,需要的剂量就要小; 破坏了方剂的平衡,负面的 反应就会凸现出来。所以现代临床药量自然就小于汉 代之用量。 3 药材质量
关键词:内生五邪; 肿瘤; 痰瘀; 癌毒 中图分类号:R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 1719(2012)08 - 1532 - 03
随着社会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内生五邪在慢 性病( 如肿瘤、糖尿病、慢性肾病) 所起的作用愈来愈 显著,在现代临床疾病诊治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并 成为一个临床 研 究 的 热 点 问 题[1],因 而 探 讨 内 生 五 邪 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基础理论对于指导临床 治疗肿瘤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从内生五邪的致病特点、 生理特性以及与“痰、瘀、毒”的关系等几方面阐述。 1 肿瘤发病符合内生五邪的致病特点,从肿瘤发病方 式寻求治疗肿瘤的最佳时机
·1532·
辽宁中医杂志 2012 年第 39 卷第 8 期
从“内生五邪”角度探讨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
刘瑞1 ,雷娜2 ,李杰1
( 1.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北京 100053,2. 北京振东光明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120)
摘 要:肿瘤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综合性病机变化的结果。内生五邪是促进肿瘤生长及转移的关键因素,其 “发病隐匿,起病缓慢”的致病特点与肿瘤起病特点极为相似,并可通过其发病特点寻求治疗肿瘤的最佳时机,探讨其在 肿瘤生长及转移的作用对于临床基础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痰、瘀、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必须病理因素,其与内生 五邪有着类似的致病特点,分析两者之间关系将为中医肿瘤理论基础研究增添新内容。
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药物通常的煎煮方 式都是这样的,如人参汤( 即理中汤) : “上四味,以水 八升,煮取三 升,温 服 一 升,日 三 服。”。 其 中“以 水 八 升,煮取三升”就是说药物由八升水煮至剩三升,然后 就取汁服用,不再加水进行第二次煎煮。而今人煎药 多在第一煎取汁后,再加水行第二煎甚至第三煎。由 于煎煮时间的限制及药液饱和度等原因,第一煎中药 物的析出量仅占其可析出量的百分之六七十。那么, 古人为什么会做如此浪费的事情呢? 主要是考虑方中 药物质地等差异,首煎过程中各药物可以相互协同或
药材湿度差异很大,其对药材用量的影响也是很 大的。现代大规模的药材储运,要求药材必须保持相 当的干燥度,以防发霉变质。目前药局、药店的中药饮 片,绝大多数都是相当干燥的。古人限于社会分工和 技术设备的限制,是很难使药材达到今天的干燥程度 的。所以其用药剂量较大也是自然的。 5 服药次数
仲景之方虽有 泻 心 汤 的“顿 服 之 ”、四 逆 汤 的“分 温再服”( 即日二服) 、小柴胡汤的“日三服”、奔豚汤的 “日三夜一服”等等服法,但最常见的还是日三服。今 人由于工作及生活节奏关系,服药多取日二服的方式。 一剂 药 由 日 三 次 服 改 为 日 二 次 服,每 次 药 量 要 增 加 50% 。日服 2 次,间隔为十多个小时。日服 3 次,间隔 为六七个小时。六七个小时的时间已足够将大多数药 物代谢完毕。如果一次服药量不发生副作用,日 3 次 服就不太可能由于累加效应而发生副作用。所以一剂 药分 3 次服就可以比分两次服容忍更大剂量。
6 疾病程度 仲景之书所以历千年而不衰,不仅在于其有疗效,
也在于它可以起沉疴大病。岳美中先生就曾说过,起 沉疴大病要靠仲景方。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 医是治病和保命的唯一手段,所以某些仲景方本该就 是重剂。而今天中医日常临床所见多不是沉疴大病, 真正的沉疴大病多已到西医的急诊、病房或重症监护 室去了。近几年有很多投重剂收著效的临床报道,如 重用酸枣仁治失眠( 酸枣仁汤中的原量即为 2 升) 、重 用生地治心律不齐( 炙甘草汤中的原量即为 1 斤) 、重 用半夏治呕吐( 大半夏汤中原量即为 2 升) 、重用乌头 治风湿( 大乌头煎中原量即为 5 枚) 、重用细辛除陈寒 痼冷( 小青 龙 汤 中 原 量 即 为 3 两) 、重 用 泽 漆 治 咳 喘 ( 泽漆汤中原量即为 3 斤) 、重用石膏清内热( 白虎汤 中原量即为 1 斤) 、重用泽泻治美尼尔氏综合征( 泽泻
通过以上 8 个方面的分析,仲景方药量重于今方 的事实,也就很容易理解了。而且这些都是指使用饮 片时的剂量。如果我们去看丸散剂的药量时会发现, 由于剔除了煎煮方式、药材湿度、服药次数、加工精度 的主要差异,仲景方与今方的药量差别并没有那么大。
程,在临床意义上的肿瘤形成之前,已经有一个相当长 的潜伏期,而这一发病过程显现了发病隐匿性、起病缓 慢,病程较长,病情反复的特点。临床上肿瘤患者常常 在不知不觉中起病,症状表现若是若非而不能引起注 意,此时若不及时筛查或者诊断失时,一旦病邪显露, 往往也已根深蒂固,这一病情发展与上述肿瘤的临床 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些临床特点均与内生五邪 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极为相似。从现代肿瘤机体微环境 学说来讲,内生五邪产生的前一阶段时间,机体内环境 已发生紊乱,但没有引起严重的疾病,只是出现一些不 能引起人们注意临床症状 ( 如咳嗽、反酸、偶尔腹痛、 大便异常等等) ;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内生五邪病理产 物的逐渐累积,病邪从量变达到质变,或者此时若在外 邪等诱因的作用下,病情一经诊断,多数肿瘤已属中晚 期; 此时病邪的生长进入平台期,合理恰当的干预也在 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病理产物的堆积,肿瘤的生长也随
今之药材几乎都是源自批量的商业生产,除草剂、 杀虫剂、生长剂、催熟剂、保鲜剂无处不在,激素、农药、 化肥皆有残留。往往是长的快、质量差,药效低、副作 用大。古之药材,多为采自田野山林的天然药物,即使 有种植,亦绝无农药、化肥、生长激素之类。所以古之 天然野生药物的药效要好于今之人工种植者。既然如 此,天然药物的用量要小于人工的才对,古方的用量就 更没有大于今方的道理。然而,中药材的用药剂量,往 往不取决于他的正作用,而更多的是取决于它的副作 用。应该讲,绝大多数药在很多情况下就是因为它的 副作用而没有达到它的有效剂量极限,否则,很多病是 可以大大缩短疗程的。所以,副作用大的药物,其用药 剂量和疗程都会受到极大限制。 4 药材湿度
关键词:仲景方; 今方; 药量; 重剂 中图分类号:R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 1719(2012)08 - 1531 - 02
学习《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人,无不会问同一 个问题,那就是《伤寒》与《金匮》中最常用的药量单位 “两”是多少,也就是说汉代的一两到底相当于今天的 多少克。对此,虽有多种不同的考证之说,但上海柯雪 帆根据“光和大司农铜权”考证得出一两约合今之 15. 6 g、吴 承 洛 在《中 国 度 量 衡 史 》中 认 为 一 两 约 合 今 之 13. 9g 之说,还是被大多数学者公认为具有坚实证据 的、符合科学的结论。仲景方的单味药量大多在三到 四两之间,所以,不管是柯氏的一两合 15. 6g,还是吴 氏的一两合 13. 9g,这样的药量都远远高于当今临床 中常用的用药剂量。因此,也给人们留下了诸多疑问。 本文将探讨仲景方药量重于今方的主要原因,并归结 为以下 8 个方面。 1 体质差异
仲景方药味都比较少,多在 4 ~ 7 味间。而今天的 处方,由于种种原因,少则十几位药,多则二三十位,其 中多会出现同类功用药物的重叠罗列。如果以一首方 剂各味药物的总重量来计算的话,古方单味药物的药 量为今方单味药的三四倍时,其全方的总重量才与今 方相当。从这一角度看,古方的药量并不算大,只是药 专力宏而已。
这里所说的体质差异是指生活条件、劳动条件的 差别造成的体质差异。从物质生活条件的角度看,无 论是抵御严寒酷暑的衣着和居住条件,还是饮食卫生 条件,现代人都要远远优于汉代之古人。正是由于这 样的差别,现 代 人 对 外 环 境 的 要 求 较 高,适 应 能 力 较 差,耐受力较弱; 而古人对外环境要求相对较低,适应 能力较好,耐受力较强。这种较强的耐受力不仅表现 在对气候、饮 食 方 面,当 然 也 会 表 现 在 对 药 物 的 剂 量 上。另一方面,古人的体力劳动强度较大,也会增加体 质强度并提高耐受力。 2 煎煮方式
辽宁中医杂志 2012 年第 39 卷第 8 期

·1531·
仲景方药量重于今方的原因探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