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温度和盐度
第一节海水温度与盐度
D 、暖流流经海区的海水温度一定低于寒流流经海区
2.长江口附近海区,下列哪个季节中盐度最小? ( B )
A、春 B、夏
C、秋 D、冬
3.影响世界大洋盐度纬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 )
A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B 、河流淡水的注入
C 、洋流
D 、气温的高低
4、右图中为太平洋1700W附近某个观察站水温随深度
3.全球海水温度随纬度 变化有怎样的分布规律?
海水温度水平分布规律: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1)表层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① 不同纬度海区————
低纬水温高,高纬水温低。
② 同一海区,不同季节—— 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暖流流经海区水温高
③ 同一纬度,不同海区—— 寒流流经海区水温低
不同深度的水温:
1、三个观测站中, 哪一个纬度较高, 哪一个纬度较低?
2、三站中在什么 深度范围内降温 明显?什么深度 范围内降温不明显?
太平洋西经170゜附近三个观测 站水温随深度而变化的曲线
(2)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规律:从表层向深层,水温渐低, 海深1000米以下的水温变化很小
太平洋西经170゜附近三个观测 站水温随深度而变化的曲线
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
(2)赤道附近海 区盐度低于副热带 海区,为什么?
虽然海水温度较 高,蒸发量大。 但由于受赤道低 压带控制,全年 降水丰富,故盐 度低于副热带海 区。
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
(3)从副热带海 区到中高纬海区, 海水盐度有怎样 的变化规律,为 什么?
海水温度迅速降 低,蒸发量减小, 而且受西风和副 极地低压带的影 响,降水丰富, 故盐度逐渐降低
而变化的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A )
高一地理课件-海水的温度和盐度.ppt
海洋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 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赤 道)和高纬度(两极)递 减。(呈马鞍型曲线)
南 北
赤道地区,虽然气温高,蒸发量也不小, 但由于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丰沛,降水 量大于蒸发量,盐度稍低。
海洋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 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赤 道)和高纬度(两极)递 减。(呈马鞍型曲线)
海岸带在资源贮存和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非常 明显的边缘效应,是现代社会发展经济最有利的 地带。 海岸带的区位优势表现在: 1、自然条件优越:地势低平、丰富的资源、 宜人的气候,有利于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 2、交通便利;便于引进国际资本、技术,发 展经济,便于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3、可直接利用海水; 4、海滨多荒地,征用购置土地费用低; 5、海洋自净能力强,废弃物、处置代价小;
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红海,盐度达4.1%
红海盐度高的原因: ①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而蒸发旺盛,蒸 发量大于降水量; ②红海两岸是干燥的沙漠地区,几乎没有陆 地淡水注入; ③红海海域较封闭,与低盐度的海水交换少。
思考: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在哪儿?为什么?
海洋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①波罗的海海域位于副极地多雨带,降水较多而 蒸发量小,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②波罗的海四周陆地河流众多,有大量的淡 水注入; ③波罗的海海域较封闭,高盐度的海水流入少。
时间分布 夏季高于冬低、昼高于夜 太阳辐射 影响因素 天气气候 洋流
海水的盐度
盐度的概念 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影响盐度的因素 世界盐度之最
盐度的概念
(一)、盐度的概念
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定)
3
赤道附近海域盐度较高
赤道附近的海域由于蒸发作用强烈,盐度相对较 高。
地区变化趋势
温带地区温度和盐度变化较小
01
温带地区的气候相对稳定,因此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变化较小。
极地海域变化显著
02
极地海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更为显著,海水温度和盐度
的变化较大。
沿海地区受陆地影响大
03
沿海地区受到河流输入、污染物排放等因素的影响,海水温度
由于河流的淡水注入,盐度较低,一 般在20‰左右。
海水盐度的变化
季节性变化
由于蒸发和降雨的季节性变化,海水 盐度也会随之变化。夏季时,由于蒸 发量增大,海水盐度较高;冬季时, 蒸发量减少,雨水较多,盐度较低。
长期变化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水盐度也在逐渐变化。例如,河 流排放的污染物、过度开采地下水等 都会影响海水的盐度。
测量设备
温度计
用于直接测量海水温度的设备,有玻 璃棒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电阻温度 计等类型。
盐度计
用于测量海水中盐浓度的设备,通过 电导率法或特定盐度计进行测量,有 便携式和实验室用等多种类型。
测量误差
温度误差
由于温度计的精度、海水温度的波动以及测量方法的影响,可能导致温度测量存在误差。
盐度误差
海水盐度的影响
海洋生物
海水盐度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 衍有重要影响。一些生物适应于 高盐度的环境,而另一些生物则
适应于低盐度的环境。
海洋环流
海水盐度对海洋环流的形成和维 持有重要作用。例如,密度梯度 力是形成海洋环流的重要因素之 一,而海水盐度是影响密度梯度
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气候变化
海水盐度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相 互作用。例如,海冰的形成和融 化会影响海水的盐度,而海水的 盐度也会影响海冰的形成和融化。
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关系
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关系
大西洋海水的温度和盐度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
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有:地理位置、
季节、气候变化等;而盐度受海水源、淡水输入、蒸发、地质作用和释放等影响。
大西洋有很多地方的海温和盐度在春秋季节变化较剧烈,冬季变化较少。
在沿海地区,近海海水温度一般是夏季高于冬季,而深海地区,海水温度则在冬季较高,在夏季有所降低。
盐度则是随着气候变暖,海水温度升高后,而下降。
海温越高,水体从低温到高温,如果有足够的盐度,水体中的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会变强,这样盐度会减少,海水溶液当中就生成更多的离子,这样离子的混合物的盐度就
会减少。
海水中的盐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海水源也会影响海水的盐度。
海水从高温、高盐度
的地区流入低温、低盐度的地区,使得海水从高温高盐度转变成低温、低盐度。
另外,海
水中的盐度也会随着大气中的降水变化而受到影响,如大气中的降水比较多,海水就会变
得比较淡;如果大气中的降水比较少,就会使海水变得比较淡。
另外,冰川融化也会对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有很大影响。
冰川融化的淡水会混入海水中,将海水的盐度降低;而且当冰川融化的淡水多的时候,海水的温度会因此降低,过冷的海
水也容易使生物生存环境变差。
海水温度和盐度
4)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海水比热容大于陆地,因此海水温度变化比陆地 小的多。这使得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比较和缓, 从而对大气温度起调节作用
二、海水的盐度
1.海水中主要含有哪些盐类 物质?
氯化钠
氯化镁
2.这些盐类物质对海水的味 道有什么影响?
咸
苦
3.什么是盐度?由图可知世 界海水平均盐度是多少?
一定量的海水中含有 的盐类物质的总量 3.5%
二、海水的盐度
2、分布规律: (如图所示) 3、影响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如图所示) 外海或大洋---蒸发量与降水量之差 近岸地区----河川径流,洋流、海区形状等 4、世界盐度极值区 世界最高盐度:红海 4.1﹪ 世界最低盐度:波罗的海 不超过1﹪
由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暖流 加大蒸发
增温
寒流
降温 盐度下降
盐度上升
减小蒸发
红 海>4% 1.图中两海区中属于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是__________;世界 波罗的海<1% 盐度最低的海区是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图中两海区盐度最高或最低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纬度位置 气候 热带沙漠气 位于副热 候蒸发远大 红 海 带海区 于降水 波罗的 60N附近 温带海洋性 气候降水大 海区 海 于蒸发
递减
同纬度地区大洋东西两岸:
暖流流经海区高于寒流流经海区 大河入海口海区低于其他同纬度海区; 受径流影响: 径流注入多的海区低于同纬度径流注 入少的海区。
读“年降水量与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按纬度分布”图,回答:
1、结合气压带、风带、降水量、蒸发量等因素,综合分析 海洋表面平均盐度D纬度带比C纬度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2、分析A纬度带年降水量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A纬度带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比E纬度带低的主要原因: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洋地理——海水的温度、盐度及海水运动
海洋地理——海水的温度、盐度及海水运动【思维导图】【必备知识】一、海水温度(1)海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收入主要是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的蒸发和热辐射消耗的热量。
收支基本平衡,但不同季节,各个海区收支并不平衡,低纬度海区收入大于支出,中高纬度海区支出大于收入(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3)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海水的温度变化比陆地温度变化小;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比陆地上空慢。
原因:海水热容>陆地>空气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变化图海洋表层平均温度随纬度的变化二、海水盐度海水中含有很多盐类物质,主要是氯化钠和氯化镁,海水的味道既咸又苦。
盐度表示海水中三、海水运动形式1.波浪风浪:风力作用形成;是波浪中最常见的一种。
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
波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是影响海岸发育、演化的主要因素。
2.潮汐(1)定义: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月球对地球的引潮力大。
(2)运动规律:一天中通常海水两次涨落一月中大潮:初一(朔)和十五(望),月球、太阳的引力相叠加;小潮:上弦月和下弦月,月球、太阳的引力相抵消,(3)意义:潮水能淹没潮间带,使海底泥沙发生迁移。
因此航海和海岸工程建设等需要掌握潮汐和潮流的特性。
(4)潮汐涨落因时因地而异,可分为:半日潮、全日潮、混合潮三种类型。
半日潮:在一个太阴日内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的称半日潮。
全日潮:在一个太阴日内只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称全日潮。
混合潮:一个月内,有些日子为半日潮,而另一些日子为全日潮的潮汐类型称混合潮。
3.洋流(1)洋流是海水常年比较稳定的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叫洋流。
(2)性质分类:A.B.洋流的成因分类: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风海流:在盛行风的作用下,表层海水随风飘动,并推动其下层的海水运动。
密度流:由于海水温度、盐度等的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产生水平方向上的梯度力,从而导致海水流动。
海水温度、盐度与密度的分布
海水的密度会随着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例如不同海域、 不同深度的海水密度不同。
海水密度的影响
对海洋环流的影响
01
海水的密度对海洋环流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影响洋流的速度
和方向。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02
海水的密度对海洋生物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影响浮游生物
的分布和生长。
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
03
海水的密度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影响
02
03
盐度
密度
海洋环流会影响海水盐度的分布 ,如高盐度的海水可能会在某些 海域聚集。
海洋环流会影响海水密度的分布 ,如不同海域的海水密度可能会 因环流而发生变化。
06
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在地球 科学中的重要性
海洋环流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1
海洋环流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如洋流、海 浪等可以影响全球气候和天气系统。
河流输入
河流输入对局部海水盐度有显著影响。例如,亚马逊河、长江等大河流经的区域,由于大 量淡水输入,海水盐度会明显降低。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通过影响海洋中的溶解物质循环而影响海水盐度。例如,珊瑚礁通过吸 收海水中的钙离子来生长,这会导致局部海水中的钙离子减少,进而影响海水的盐度。
海水盐度的影响
在水循环过程中,海洋表面的水 分子不断蒸发,使海洋表面的盐 度和密度增加。同时,降水会将 盐分和密度高的水分子带到海洋 表面,使海洋表面的盐度和密度 降低。此外,洋流也会改变不同 海域的盐度和密度。
水循环对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但仍然会对局部地区的温度产生 一定的影响。例如,洋流会将高 纬度地区的冷盐水带到低纬度地 区,使低纬度地区的温度降低。 反之,低纬度地区的暖水也会通 过洋流流向高纬度地区,使高纬 度地区的温度升高。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1.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海水温度的变化,取决于海水热量平衡的分布与变化(即纬度高地和季节变化),还与沿岸地形(海域封闭程度)、气候、洋流等因素有关。
这些因素与海水温度之间的关系及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为:2.海洋表层温度的分布规律(1)海洋表层的温度状况是低纬度海区的水温高,高纬度海区的水温低;在同一海区,冬季的水温低,夏季的水温高;与同纬度海区相比,有暖流流过的海区水温高,有寒流流过的海区水温低。
(2)在垂直方向上,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表层海水以下,海水温度随水深变化不大,特别是1000m以下的水温变化更小,经常保持低温状态。
3.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1)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主要有气候、洋流、径流等,其中气候因素中降水量和蒸发量对①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
原因是:低纬度海区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低;副热带海区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高;高纬度海区气温低,蒸发量少,盐度低。
②赤道低盐度海区位于赤道以北的10°N附近而不再赤道上。
原因是:世界降水最多的地带不在赤道而位于赤道偏北海区。
具体体现在:a太阳直射点规律移动影响。
北半球下半年太阳直射点北移,引起赤道低压带北移。
此时,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慢,赤道低压带在北半球停留时间长,降水更多,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异比赤道更大,盐度更低。
B 洋流的影响。
北半球陆地面积广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极大的削弱了东北信风的势力,太平洋、大西洋上的北赤道暖流常年位置偏北,在强劲的东南信风吹拂下形成的南赤道暖流基本上位于赤道,盐度偏高;从西风漂流分支北上的寒流越过赤道,影响10°N附近海域,使其盐度偏低。
同时,因补偿南、北赤道暖流而导致10°N附近存在大量上升海水,温度、盐度低。
C河川径流影响。
10°N附近陆地广大,河川径流汇入量大。
③40°S至南极圈附近海域的盐度较北半球同纬度的海域高。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课教案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优质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学习兴趣1.2 教学内容介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概念解释海水温度和盐度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的影响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海水温度和盐度的现象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了解和经验1.4 教学活动展示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对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了解和经验第二章:海水温度的测量和变化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水温度的测量方法和变化原因让学生知道海水温度对海洋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2.2 教学内容介绍海水温度的测量方法,如温度计和卫星遥感技术解释海水温度变化的原因,如太阳辐射和海洋环流介绍海水温度对海洋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渔业和旅游业2.3 教学方法使用图表和数据,展示海水温度的变化趋势分组讨论,让学生探究海水温度变化对海洋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2.4 教学活动展示海水温度的图表和数据,引导学生分析海水温度的变化趋势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探究海水温度变化对海洋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章:海水盐度的测量和变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水盐度的测量方法和变化原因让学生知道海水盐度对海洋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3.2 教学内容介绍海水盐度的测量方法,如盐度计和卫星遥感技术解释海水盐度变化的原因,如蒸发和降水、河流输入和冰山融化介绍海水盐度对海洋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如盐业和海洋生态系统3.3 教学方法使用图表和数据,展示海水盐度的变化趋势分组讨论,让学生探究海水盐度变化对海洋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3.4 教学活动展示海水盐度的图表和数据,引导学生分析海水盐度的变化趋势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探究海水盐度变化对海洋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章: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水温度和盐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海水温度和盐度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能力4.2 教学内容介绍海水温度和盐度在海洋科学研究、渔业、航运等领域的应用分析海水温度和盐度数据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如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4.3 教学方法使用案例分析和实际数据,展示海水温度和盐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实际问题,并运用海水温度和盐度数据进行分析和解决4.4 教学活动展示海水温度和盐度在海洋科学研究、渔业、航运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实际问题,并运用海水温度和盐度数据进行分析和解决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海水温度和盐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5.2 教学内容回顾海水温度和盐度的概念、测量方法、变化原因和应用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认识5.3 教学方法个人或小组反思,让学生表达对海水温度和盐度学习的认识和感受5.4 教学活动个人或小组反思,让学生表达对海水温度和盐度学习的认识和感受第六章:海水温度和盐度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让学生了解海水温度和盐度的数据采集方法培养学生对海水温度和盐度数据的分析能力6.2 教学内容介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数据采集方法,如浮标、潜标和卫星遥感技术教授学生如何分析海水温度和盐度的数据,以便理解其变化规律6.3 教学方法使用实际数据和图表,展示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变化趋势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让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6.4 教学活动展示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实际数据和图表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让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第七章:海水温度和盐度与气候变化的关系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水温度和盐度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培养学生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和关注7.2 教学内容介绍海水温度和盐度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如暖流和寒流分析气候变化对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影响,如全球变暖和冰川融化7.3 教学方法使用案例分析和实际数据,展示海水温度和盐度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和方法展示海水温度和盐度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和方法第八章:海水温度和盐度与海洋生物的关系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水温度和盐度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认识和关注8.2 教学内容介绍海水温度和盐度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如珊瑚礁和鱼类分布分析海洋生态系统对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依赖关系,如海洋生物的食物链和栖息地8.3 教学方法使用案例分析和实际数据,展示海水温度和盐度与海洋生物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措施和方法8.4 教学活动展示海水温度和盐度与海洋生物的关系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措施和方法第九章: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实际案例分析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2 教学内容分析海水温度和盐度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如渔业资源的开采和保护、航运路线的选择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海水温度和盐度的数据来解决实际问题9.3 教学方法使用案例分析和实际数据,展示海水温度和盐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9.4 教学活动展示海水温度和盐度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海水温度和盐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10.2 教学内容回顾海水温度和盐度的概念、测量方法、变化原因和应用引导学生拓展学习,探索海水温度和盐度在海洋科学研究和人类活动中的新进展10.3 教学方法个人或小组拓展学习,让学生表达对海水温度和盐度学习的认识和感受10.4 教学活动个人或小组拓展学习,让学生表达对海水温度和盐度学习的认识和感受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引言重点关注内容:海水温度和盐度的概念及其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水温度越高盐度越高的原因
海水温度越高盐度越高的原因
海水温度和盐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海水温度越高,海水中的盐度也会相应增加。
这一现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原因来解释。
首先,海水中的盐度主要来源于海水中的溶解盐。
当海水温度升高时,海水中的溶解盐会更容易溶解。
因为高温能提高水分子的活动性,使盐分子能更容易与水分子结合,从而增加溶解度。
因此,海水温度越高,海水中的盐度也会相应增加。
其次,海水温度升高还会造成海水蒸发速度的加快。
热量能提高水分子的动能,使得水分子更容易脱离液体状态转化为气体状态。
因此,海水在高温下更容易蒸发,从而导致海水中的盐分浓度增加。
这也是为什么热带地区的海水盐度通常较高的原因之一。
另外,海水温度的变化还会影响海水的密度。
海水的密度受到温度和盐度的共同影响。
当海水温度升高时,海水的密度会减小。
而海水的盐度增加会使得海水的密度增加。
因此,海水温度越高,海水中的盐度也会相应增加,从而影响海水的密度。
综上所述,海水温度越高,海水中的盐度也会相应增加。
这一现象可以通过海水中溶解盐的溶解度增加、海水蒸发速度加快以及海水密度的变化来解释。
了解海水温度和盐度之间的关系对于海洋生态和气候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4.影响因素 (1)取决于 降水量 和 蒸发量 的对比。 (2)河流注入河口附近盐度 较低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盐度_低__于_ 南半球同纬度海域。 (3)洋流:同纬度海域,暖流流经海区盐度_较__高__,寒流流经海区 盐度_较__低__。
[释疑教材·明原委] 教材 P25 思考 提示:1.北太平洋位于北半球,太阳辐射最强在 6 月 22 日 前后,最弱在 12 月 22 日前后,地表获得太阳短波辐射增温并 以长波形式将热量传递给大气使其温度增高。地表增温过程需 要一定时间,因此其温度达到最高和最低值应落后于太阳辐射 最强和最弱时间;地表增温速度的快慢还取决于海陆性质等因 素,由于海洋热容量大,因此增温速度慢于陆地,最高值出现 在八月,最低值出现在二月。
(3) 世 界 上 盐 度 最 高 的 海 区 在 ________ , 盐 度 超 过 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世 界 上 盐 度 最 低 的 海 区 在 ____________ , 盐 度 不 超 过 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一节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预读教材·填要点] 一、海水的温度 1.影响因素 (1)热量收入:主要来自 太阳辐射 的热量。 (2)热量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 所消耗的热量。
2.分布规律
同 不一 同海 海区 区: :水 低温 纬夏高季,高高纬,低冬季低 (1)水平洋流寒暖流流流流经经的的海海区区,,水水温温偏偏高 低
高中地理选修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一、海水的温度
1、海水热量的收支状况
收入:太阳辐射 支出: 海水的蒸发
全球海洋热量 收支基本平衡
思考
(1)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3)海水温度具有怎样的变化特点? 结论:海水温度具有空间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
(1)表层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2)分析C纬度带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比D纬度带低的主要原 因:
C纬度带位于北半球,陆地面积大,四周众多河水注入,因 此海洋表面平均盐度较低,而D纬度带位于南半球,大部分为 海洋,缺少河水注入。
波波罗罗的的海海在在哪哪儿儿呢呢??
分析波罗的海 的盐度高 还是低,为什么?
最低!! 低于1%
1. 降水较多 2. 蒸发量小 3. 有大量陆地河流注入 4.地形较封闭,与外界 水体交换少。
_变__化__小__,__呈__低__温__状__态________。
沿岸陆地河流、淡水湖泊较多,注入的淡水量大
太阳辐射(能3集)若中储有存在一海水股表层洋流流经AB,其性质属于___寒__ (寒或暖)流,请标
注该洋流流向。
三、海水的盐度
1、盐度: 单位质量的海水所含的盐类物质的质量。
主要是氯化钠(70%)氯化镁(14%)
2、分布规律:
世界大洋平均盐度3.5%
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3、影响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
蒸发量与降水量之差 淡水汇入 洋流
4、世界盐度极值区 世界最高盐度:红海 4.1﹪
世界最低盐度:波罗的海 不超过1﹪
分布规律:
由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分别向 两侧高、低纬度递减
世界大洋平均盐度: 3.5%
②(E太纬1)度阳表带辐层纬海度射水低温,能度温集的度水较中平高分,储布蒸存规发律量在大;海水表层 。(2),(1),(3)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PPT课件
D、D海区虽然降水少, 但由于气温低,蒸发 弱,盐度最低
.
29
6、读世界年降水量与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蒸发量、盐度纬度分布图.回答
(1)图中表示海洋表层盐度按纬度分布的曲线数码代是 ① 。 (2)图中A处附近,线①、②呈峰值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位于副热带海区,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故蒸发量大;常年受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
1
一、海水的温度
收入: 太阳辐射
1、海水热量的收支状况 支出: 海水的蒸发
(1)判断AB两图哪一幅是2月,哪一幅是8月的太平洋水温分布图?
(2)从2、8月水温分布图看,太平洋表层水温的分布基本规律是什么?
.
2
海洋表层水温的分布
1、水平分布: 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说出图中太平洋三地水温 测站的纬度高低分布规律? 为什么?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蒸发量大于降
水量,所以盐度高
.
30
(3)图中B处附近,线③、④呈峰值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B位于赤道附近海区,大阳辐射强,故气温高;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所以降水丰沛。
.
31
7、比较图中各点的盐度和温度:
(1)将图中B、D、F三点的盐度由高到低排列 D B F 。
且表层海水盐度较深层低。 其原因是什么?
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是降水、蒸发以及径流。 黑海沿岸纬度较高,降水丰富、蒸发较弱,有众多河流注入大量淡水;同时黑海海域封闭, 流动性差,与外海交换、上下交换都非常缓慢。所以黑海盐度低于大洋且表层海水盐度
较深层低。
.
20
材料二 黑海是一个辽阔幽深的内海,海水平均盐度明显比大洋低,表层海水盐度较深 层低且在100~150米深处存在密度跃层,形成“双层海”。 (3)黑海平均盐度明显比大洋低
海水温度与盐度
盐度最低——波罗的海 波罗的海 盐度最低 纬度高,气温低,故降水量﹥ ①纬度高,气温低,故降水量﹥蒸发量 海区较闭塞, ②海区较闭塞,又有大量淡水汇入
海水等温线变化: 高高低低” 海水等温线变化:“高高低低” 温度变高, 温度变高,等温线往高纬弯曲 温度变低,等温线往低纬弯曲 温度变低,
二、海水的盐度 海水的盐度: 海水的盐度:指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 物质的质量 影响盐度分布因素: 影响盐度分布因素: (1)气候 )气候——降水量与蒸发量 降水量与蒸发量 (2)有无陆地淡水的注入 ) (3)海区封闭程度 )
(2)东西变化: )东西变化: 暖流流经海区盐度偏高(蒸发大) 暖流流经海区盐度偏高(蒸发大) 寒流流经海区盐度偏低 (3)特殊分布 ) 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 盐度最高的海区——红海 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 红海 位于副热带,常年盛行下沉气流, ①位于副热带,常年盛行下沉气流,降水量 蒸发量﹥降水量; 小,蒸发量﹥降水量; 几乎无淡水汇入; ②几乎无淡水汇入; 较闭塞, ③较闭塞,与大洋海水交换少
盐度
60°S
30°
0°
30°
60°N
(1)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 )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和低纬逐渐递减 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蒸发量﹥ 蒸发量﹥降水量 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降水量﹥ 降水量﹥蒸发量 副热带向高纬度,温度递减, 副热带向高纬度,温度递减,所以蒸发逐 渐减弱, 渐减弱,盐度逐渐降低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一、海水的温度分布规律: 海水的温度分布规律: (1)低纬度海区的水温高,高纬度海区 )低纬度海区的水温高, 的水温低 (2)在同一海区,夏季的水温高些,冬 )在同一
3.2.1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
《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教学设计
【自主探究】
水平:绘制世界大洋表层海
水温度示意图,总结世界大
洋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变
化规律。
垂直:根据图表总结海水温
度随深度变化规律。
时间:根据图表对比夏季冬
季同一海域海水温度。
【合作探究1】
结合视频和文字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珊瑚白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为减少”珊瑚白化“现象提出建议
(引导学生在提建议时从不同主体出发,扩宽思路)
【课堂实验二—尝一尝】
么变化
【合作探究2.1】
水循环使得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引发学生思考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在水循环示意图中哪些环节使得海水质量发生增多和减少的变化。
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
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一、海水的基本性质海水是指地球表面被覆盖的水体,通常来自海洋、海湾、海峡等大面积的水域。
海水是由淡水和盐水混合而成的,其主要成分包括水分子、钠离子和氯离子,还有少量的镁离子、钾离子、硫酸根离子等。
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是描述海水物理性质的三个重要参数,它们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海水的状态和特性。
1. 温度海水的温度是指海水中各点的温度值。
海水的温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季节变化、地理位置、海洋环流等。
通常情况下,海水的温度会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表现为昼夜温度差异大,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低的特点。
海水的温度会影响海水的密度,影响海水的流动状况,还会对海洋生物的生长和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2. 盐度海水的盐度是指海水中各点的盐度值。
海水的盐度主要来源于地表径流和海底地形的影响,是海水中溶解的各种盐类和矿物质的总和。
海水的盐度会受到降水、蒸发和河流径流等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海水的盐度在全球各地都有一定的变化范围。
盐度高的海水通常密度较大,而盐度低的海水密度较小,影响海水的流动和热交换。
3. 密度海水的密度是指海水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通常以千克/立方米(kg/m³)为单位。
海水的密度受到温度和盐度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海水的密度在不同地区有一定的差异。
密度较大的海水往往在深水区,而密度较小的海水则通常在浅水区。
海水的密度差异会影响海水的流动和环流过程,还会对海洋生物的生长和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二、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分布规律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在不同地区和深度都有一定的分布规律,这些规律主要受到海洋环流、地形地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下面将分别介绍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1. 温度分布规律海水的温度在不同地区和深度有着不同的分布规律,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季节变化:海水的温度会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夏季海水温度较高,冬季海水温度较低,造成昼夜温度差异大,影响海水的热交换和环流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海水温度和盐度(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海洋概况、作用及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意义。
2.了解全球系统中海气、海陆相互作用和盐度概念。
3.掌握海水的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影响温度、盐度的主要因素,总结其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感知判断能力,以现实生活的事象为例,加强对海水温度与盐度分布规律的认识。
德育目标:
1.通过对海洋的认识,正确理解人类与海洋、海岸的相互关系,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促进可持续发展。
2.树立海洋观念,增强现代海洋意识,推动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为学生奠定海洋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
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海洋和大气间的物质、能量交换
教学方法:
1.利用地图册和新闻影视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有关海洋知识,了解海水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由浅入深,增强学生的海洋环境意识。
2.补充实例,通过实例分析与参与,让学生多方面了解海洋的知识体系,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文化水平。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第一单元学习了《宇宙中的地球》,这是最大也是距离最远的环境,第二单元学习了《地球上的大气》,是地球最外圈的环境。
由大及小,由远及近,是我们整本书的编排体系。
人类生存的地面包括陆地和海洋两部分,这一单元先学习较远的海洋环境。
〔引入〕
1.海洋的作用:生命的摇篮,贸易的通道,国防的前线,资源的宝库,云雨的故乡。
2.海洋环境:海洋水体以及海洋中的各种组成物质
3.传统上对海洋的利用:
局限在提供生存的自然环境、渔盐、航运、国家安全等。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利用:
海洋农牧化、海洋油气开发、深海采矿、海水综合利用等。
〔承转〕
可见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不论深度,还是广度,都大大前进了。
人类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解决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拓宽生存空间,开发利用海洋日趋必要。
然而,要想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首先需要认识海洋,下面我们来
学习海洋的基本特征。
一、地球上的海洋概况
〔提问〕
地表海陆面积比各占多少?
(学生回答……)
〔总结〕
海洋占71%,陆地占29%,因而地球有3/4面积被水覆盖,有“水的行星”之称。
海洋不仅面积大,而且水体深平均达3800m,是地球水量的主要蓄积地。
〔读图3.1,提问〕
储量最多的水体是什么水?(海洋水,占96.53%)
淡水占多少?(2.53%)储量最多的淡水是什么?(冰川)第二大淡水呢?(地下淡水)人类可利用的淡水主要有哪些?(河流水、湖泊淡水、部分浅层地下水)
〔引申〕
可知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必须节约用水,珍惜保护好水资源。
〔承转〕
海洋不仅是地球的水库,而且是大气中的水汽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
简述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
〔提问〕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在哪里?(地面)
地表面积又以谁为主?(海洋)
〔总结〕
海洋又是大气的主要热源。
海洋调节了大气的热量平衡和水分平衡,两者间相互交换物质和能量。
〔承转〕
海岸是陆地和海洋间的过渡地带,即从滨海平原到大陆架之间的广阔水域,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
〔提问〕
陆地和海洋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组织学生讨论,教师补充、总结:
一方面,海水运动塑造出海岸地形,引起海岸线变迁;
另一方面,陆地入海河流携带泥沙在河口沉积,形成三角洲和滨海平原。
〔承转〕
人类和海洋的关系十分密切,全球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距离海岸60km的范围内。
人类对海洋的影响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P70表3.1+补充材料)
(学生自学为主)
〔承转〕
海洋的重要性已经知道,下面来学习两个基本的物理特性:温度和盐度。
二、海水温度
1.海水热量收支状况
主要收入:太阳辐射
主要支出:海水蒸发
2.从全球多年平均来看,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但各个海区热量收支并不平衡(看图3.3,分析、总结):
低纬海区:热量收入>支出
中、高纬海区:热量收入<支出
〔提问〕
低纬海区为什么不会越来越热,而高纬海区越来越冷呢?
――通过大气环流,促进高低纬间、海陆间水热交换。
3.规律
(1)水平方向
同一时间不同海区:(读图3.5)低纬水温>高纬水温――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不同时间同一海区:夏季高些,冬季低些――太阳辐射的季节差异
暖流>寒流
(2)垂直方向:
读图3.4,比较三个观测站的纬度高低(根据表层水温)
〔承转〕
不同纬度海区的表层水温不同,那么垂直方向上的变化也不同吗?
――1000m以内随深度而递减;
1000m以下为低温状态。
〔启发提问〕
为什么沿海地区日温差小,冬暖夏凉,雨量较多?
(学生回答……)
〔引出〕
4.海水对大气温度起调节作用
――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三、海水盐度
1.主要盐类物质:NaCl、MgCl2
――海水的味道又咸又苦。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
2.分布规律
(引导学生读图3.5,分析总结):
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低纬度递减。
〔启发提问〕
赤道附近的盐度为什么不是最高?副热带海区的盐度为什么最高?
高纬地区为什么盐度降低?同样是高纬海区,为什么北半球盐度更低?
〔承转〕
要回答上述问题,须考虑盐度的影响因素。
3..影响因素
(1)外海或大洋: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
(2)近岸区:河川径流稀释
(3)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增盐
寒流――降温降湿降盐
依据上述因素,请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4.盐度最高海区:红海 4.1%
盐度最低海区:波罗的海<1%
〔注意〕死海是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