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E-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
CDER色谱方法验证
色谱方法验证目录Ⅰ简介Ⅱ色谱法分类A.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1.手性色谱法2.离子交换色谱法3.离子对色谱法4.正相色谱法5.反相色谱法6.分子排阻色谱法B.气相色谱法(GC)C.薄层色谱法(TLC)Ⅲ对照品标准Ⅳ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原料药和制剂的验证参数A.准确度B.检测限和定量限C.线性D.精密度1、重现性a、进样重现性b、分析重现性2、中间精密度3、再现性E、范围F、回收率G、耐用性H、样品溶液稳定性I、专属性/选择性J、系统适应性试验1. 容量因子2、进样重现性3、相对保留值4、分离度5、拖尾因子6、理论塔板数K、试验注意事项Ⅴ、评价和结论Ⅵ、致谢Ⅶ、参考文献指导原则综述高效液相色谱法验证指南1.简介The purpose of this technical review guide is to present the issues to consider when evaluating chromatographic test methods from a regulatory perspective. The document discusses the points to note and weaknesses of chromatography so that CDER reviewers can ensure that the method's performance claims are properly evaluated, and that sufficient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for the field chemist to assess the method. Analytical terms, as defin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Harmonization (ICH), 1993, have been incorporated in this guide.本指南旨在为在评估色谱分析方法时提供一个文件以供参考。
CDE(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化学药物(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原料药或制剂的稳定性是指其保持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特性的能力。
稳定性研究是基于对原料药或制剂及其生产工艺的系统研究和理解,通过设计试验获得原料药或制剂的质量特性在各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照射等)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据此为药品的处方、工艺、包装、贮藏条件和复验期/有效期的确定提供支持性信息。
稳定性研究始于药品研发的初期,并贯穿于药品研发的整个过程。
本指导原则为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的一般性原则,其主要适用于新原料药、新制剂及仿制原料药、仿制制剂的上市申请(NDA/ANDA,New Drug Application/Abbreviated New Drug Application),其他如创新药(NCE,New Chemical Entity)的临床申请(IND,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Application)、上市后变更(Variation Application)申请等的稳定性研究,应遵循药物研发的规律,参照创新药不同临床阶段质量控制研究、上市后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具体要求进行。
本指导原则是基于目前认知的考虑,其他方法如经证明合理也可采用。
二、稳定性研究的基本思路(一)稳定性研究的内容及试验设计稳定性研究是原料药或制剂质量控制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通过设计一系列的试验来揭示原料药和制剂的稳定性特征。
稳定性试验通常包括强制条件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等。
强制条件试验主要是考察原料药或制剂对光、湿、热、酸、碱、氧化等的稳定性,了解其对光、湿、热、酸、碱、氧化等的敏感性,主要的降解途径及降解产物,并据此进一步验证所用分析方法的可行性、确定加速试验的放置条件及为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提供参考。
加速试验是考察原料药或制剂在高于长期贮藏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稳定性,为处方工艺设计、偏离实际贮藏条件其是否依旧能保持质量稳定提供依据,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中间条件下的稳定性试验及确定长期试验的放置条件。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CDE 黄晓龙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对有关物质检查所用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时,各项指标的可接受标准,以利于判断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有关物质检查分析方法验证可接收标准药品中的有关物质泛指在药品的生产与储存过程中产生的工艺杂质或降解产物。
由于这些有关物质的存在会影响到药品的纯度,进而可能会产生毒副作用,所以有关物质的控制是药品研发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们在药品审评中一直重点关注的要点之一。
而要对有关物质进行严格的控制,就离不开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分析方法,这就涉及到分析方法的筛选与验证。
从现有的申报资料看,药品研发单位已基本上意识到分析方法验证的重要性,但是对验证时各具体指标是否可行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可接受标准,从而难以对验证结果进行评判。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国外一些大型药品研发企业在此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在对有关物质检查方法进行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供国内的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研究时参考。
1.准确度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
验证时一般要求根据有关物质的定量限与质量标准中该杂质的限度分别配制三个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例如某杂质的限度为0.2%,则可分别配制该杂质浓度为0.1%、0.2%和0.3%的杂质溶液),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并计算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
该项目的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80%-120%之间,如杂质的浓度为定量限,则该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可放宽至70%-130%,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2.线性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
具体的验证方法为:在定量限至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该杂质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
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0,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5%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
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栏目化药药物评价>>化药质量控制标题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作者黄晓龙部门正文内容审评四部黄晓龙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对含量测定所用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时,各项指标的可接受标准,以利于判断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可接收标准在进行质量研究的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对质量标准中所涉及到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以保证所用的分析方法确实能够用于在研药品的质量控制。
为规范对各种分析方法的验证要求,我国已于2005年颁布了分析方法验证的指导原则。
该指导原则对需要验证的分析方法及验证的具体指标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但是文中未涉及各具体指标在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国际上已颁布的指导原则中也未发现相关的要求。
另一方面,大多数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质量研究时,已逐步认识到分析方法验证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大都也在按照指导原则的要求进行分析方法验证,但验证完后却因没有一个明确的可接受标准,而难以判断该分析方法是否符合要求。
本文结合国外一些大型药品研发企业在此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在对含量测定方法进行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供国内的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研究时参考。
1.准确度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
验证时一般要求分别配制浓度为80%、100%和120%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
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98.0%-102.0%之间,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应不大于2.0%。
2.线性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
具体的验证方法为:在80%至120%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其主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
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8,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药物分析网题——有答案
题干:阿司匹林的鉴别中,专属性最好的是: D A:水解后的三氯化铁显色法 B:水解后的沉淀法 C:紫外光谱法 D:红外光谱法
药物分析
概论
题干:GMP 是:C A: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B: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C:药物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D: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题干:从事药品对人体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 应遵守的质量管理规范是 B A: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B: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C:药物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D: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题干:铁盐检查法中为使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 子,需加入的试剂是:C A:盐酸 B:铁铵钒 C:过硫酸铵 D:硫氰酸铵
题干:重金属检查法第一法中,使用丙管的目 的是:C A:排除试剂的干扰 B:有利于硫离子的释放 C:排除药物对检查的假阴性干扰 D:排除药物对检查的假阳性干扰
题干:砷盐检查第一法(古蔡氏法),标准砷 溶液的浓度和适用的体积是:C A:1μg/ml As,1ml-2ml B:10μg/ml As,1ml-2ml C:1μg/ml As,2ml D:1μg/ml As,1ml-10ml
C:0.1% D:0.48%
第六周
题干:检查是为了保证药品的:ABCE A:安全性 B:有效性 C:均一性 D:真伪 E:纯度
第七周
题干:氯化物检查法中标准溶液的浓度和适用 的体积范围是:C A:10μg/ml Cl,1.0ml-5.0ml B:100μg/ml Cl,1.0ml-5.0ml C:10μg/ml Cl,5.0ml-8.0ml D:100μg/ml Cl,1.0ml-5.0ml
cde 方法验证 标准
CDE方法验证的标准是指在化学药品开发、注册和上市审批过程中,对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方法进行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验证和确认。
根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化学药品非临床安全性评价质量管理规范》,CDE 方法验证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科学性:验证方法应基于科学原理和公认的毒理学、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理论,并经过充分的文献调研和实验验证。
规范性:验证方法应遵循国内外相关法规和指导原则的要求,如GLP(良好实验室规范)和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相关指导原则。
系统性:验证方法应涵盖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全部方面,包括药效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等,以确保对药物进行全面的安全性评价。
可操作性:验证方法应具备实际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以便在注册申报、审评审批等环节中进行应用和评估。
总之,CDE方法验证的标准旨在确保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以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CDE: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
您现在的位置:电子刊物 >> 电子刊物列表 >> 电子刊物详细发布日期20060120栏目化药药物评价>>化药质量控制标题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作者黄晓龙部门正文内容审评四部黄晓龙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对含量测定所用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时,各项指标的可接受标准,以利于判断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可接收标准在进行质量研究的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对质量标准中所涉及到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以保证所用的分析方法确实能够用于在研药品的质量控制。
为规范对各种分析方法的验证要求,我国已于2005年颁布了分析方法验证的指导原则。
该指导原则对需要验证的分析方法及验证的具体指标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但是文中未涉及各具体指标在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国际上已颁布的指导原则中也未发现相关的要求。
另一方面,大多数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质量研究时,已逐步认识到分析方法验证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大都也在按照指导原则的要求进行分析方法验证,但验证完后却因没有一个明确的可接受标准,而难以判断该分析方法是否符合要求。
本文结合国外一些大型药品研发企业在此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在对含量测定方法进行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供国内的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研究时参考。
1.准确度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
验证时一般要求分别配制浓度为80%、100%和120%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
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98.0%-102.0%之间,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应不大于2.0%。
2.线性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
具体的验证方法为:。
含量测定方法及验证
NaO司NH可巴O 比妥CH2钠+的Br2滴定度NaO计算NH
O Br Br CH2
N
(过量 定量 )
N
O CH3
CH3
O CH3
CH3
Br2 + 2 KI
(剩 余 )
2 KBr + I2
+ I2
2 Na2S2O3
+ 2 NaI Na2s4o6
1摩尔司可巴比妥钠与1摩尔溴相当 T=MA×mB×a/含b量=测定方2法6及0验.证2×0.05×1/1= 10
220 240 260
280nm
•特点:具备一般分光光度法简易、快速、
直接读数的优点;无需事先分离,又能消除 干扰;提供一个近似理想的参比溶液。
含量测定方法及验证
(二)、FLU法
以荧光强度△R代替吸收度A
1、对照品溶液与空白溶液的
荧光强度之差(ΔR对) 2、供试品溶液与空白溶液的
荧光强度之差(ΔR样)
– 例:复方炔诺酮片
–
炔诺酮 0.54~0.66mg /片
–
炔雌醇 31.5~38.5μg /片
– 复方磺胺甲噁唑片
–
SMZ 0.360~0.440 g /片
–
TMP 72.0~88.0mg /片
含量测定方法及验证
一、容量分析法——滴定法
aA+bB cC+dD ( A——被测药物; B——滴定液)
差示分光光度法
原理:利用被测物在两种不同溶液中吸收光谱发生 了特征性变化,而共存干扰物在该两种溶液中未引 起光谱变化,测定两种溶液的吸收度差值(ΔA值), 根据ΔA与被测物浓度C的线性关系进行定量测定。
方法学验证培训资料完整版
方法学验证(LC、GC)123分析方法学验证的类型分析方法学验证的内容分析方法学验证中的其他问题各类型方法学验证的具体内容和要求4关于分析方法验证类型分为以下几类:A 杂质的定量试验----有关物质B 杂质的限度检查----残留溶剂C 原料药、制剂或者药品组分样品中选定的活性成分或选定组分的定量检测----含量、溶出度等D 鉴别试验1分析方法学验证的类型内标法外标法面积归一化法含量外标法:有杂质对照品自身对照法:没有杂质对照品或未知杂质的测定内标法:可能带入杂质或内标与杂质重叠,很少使用面积归一化法:杂质量大,且主成分量与峰面积成线性有关物质(残留溶剂)常用验证类型1、专属性(方法摸索)2、系统适用性3、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重现性)4、准确度(回收率)5、检测限6、定量限7、线性及范围8、耐用性(含稳定性)分析方法学验证的内容2分析方法学验证的内容3方法学验证的具体内容和要求3.1含量方法学(外标法)ICH 定义为“当预料到一些组分可能存在时,准确无误地检测被分析物的能力。
通常这些可能存在的组分有杂质、降解产物、基质等”。
含量测定和杂质检查试验比较目标成分与杂质、降解产物及辅料等的实验结果(即目标成分与杂质、降解产物及辅料中的色谱峰互不干扰),强制破坏试验。
一、专属性检测要求内容①溶剂1针;②阴性空白(制剂)1针;③对照品溶液1针;④供试品溶液1针;进样单样单针结果溶剂、阴性空白应无干扰分离度≥2.0(黄晓龙);拖尾因子:0.8—1.5之间(EP);保留时间拖尾因子理论塔板数分离度***的峰面积溶剂阴性空白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数据结果表格一、专属性[1]黄晓龙,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电子刊物. 2006年检测要求内容①溶剂1针;②系统适用性溶液(如标准中有要求)1针;③对照品溶液×6针结果峰面积的RSD (n=6)<1.5%(≤2.0% CHP)主峰保留时间的RSD<1.0%(n=6)(CDE审评原则、黄晓龙)分离度>1.5(CHP)拖尾因子:0.8—1.5 (EP)(≤2.0黄晓龙)二、系统适用性系统重复性:S/N >1000,RSD <1.5%1000<S/N >100,RSD <2.0%[1]黄晓龙,有关物质/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电子刊物. 2006年表2---系统适用性(对照品溶液)保留时间***的峰面积理论塔板数分离度拖尾因子123456RSD(%)///二、系统适用性表1 ---系统适用性溶液(如标准中有要求)保留时间分离度理论塔板数拖尾因子峰面积系统适用性溶液检测要求内容①溶剂1针;②阴性空白溶液1针;③对照品溶液1针;④验证---含量相近的测试溶液(阴性溶液+检出限对照品),三样单针;结果♦信噪比(S/N)一般要求2-4:1;♦峰面积RSD<15%(n=3)♦结果---本测定条件下检测限为***ng/ml,相当于供试品溶液进样量***%(检测限浓度/供试品溶液浓度)。
cde微生物标准
cde微生物标准
CDE微生物标准是指中国药品审评中心(CDE)制定的微生物限度标准,用于评估药品中微生物的污染程度,以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些标准是根据中国药典和国家相关法规制定的,适用于不同类型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CDE微生物标准的制定基于风险评估原则,根据药品的特性、用途、给药途径等因素,对不同微生物进行分类管理,并制定相应的微生物限度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控制菌以及其它不可接受微生物等一项或多项的微生物限度标准。
对于非无菌化学药品,CDE微生物标准的制定还需综合考虑原辅料来源、性质、生产工艺条件、给药途径及微生物污染对患者的潜在危险、目标患者人群等因素,提出合理安全的微生物限度标准。
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药品,如含有动物内脏提取物、未经提取的动植物来源成分及矿物质等,CDE微生物标准还规定了相应的沙门菌检测要求。
在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时,需采用适当的检查方法,如培养法或计数法等,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样品处理、稀释、接种、培养和计数等步骤,以获
得准确的检查结果。
检查结果应符合CDE微生物限度标准的要求,否则应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调查,以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
前言
量反应平行线测定方法: 量反应平行线测定方法:同时测 定供试品和标准品的剂量反应曲 药物的含量测定 线,且两条反应线必须具有平行 性,即供试品和标准品的活性只 有量的区别, 有量的区别,并无质的区别
基于化学或 物理学原理 的含量测定
Company Company Logo Logo
前言
药物的含量测定
适用于准确度与 精确度要求较高 的样品测定 适用于灵敏度要 求较高, 求较高,样本量 较大的分析项目 适用于专属性和 灵敏度要求较高 的复杂样品
容量分析法 光谱分析法
特 点
操作简单、 操作简单、结果 准确, 准确,耐用性 高,但专属性差
Company Logo
第一节
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与特点
a T (mg / ml) = m × × M b
示例二 异烟肼的滴定度 溴酸钾法测定异烟肼含量[M(C6H7N3O)=137.14], C溴酸钾=0.01667mol/L
3C6 H 7 N 3O + 2KBrO3 → 3C6 H 5 NO 2 + 3N 2 ↑ +2KBr + 3H 2 O
被测药物的摩尔质量 被测药物的摩尔质量
WA WB = aMA bMB
滴定液反应的质量 滴定液反应的质量
滴定液的摩尔质量 滴定液的摩尔质量
Company Logo
第一节
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与特点
容量分析法 容量分析法 有关计算 有关计算
滴定度计算
滴定液 滴定液 待测液 待测液
(V − V ) × FB × TA 含量(%) = × 100% W 药物存在时, 药物存在时 , 剩余滴定 剩余 滴定 药物存在时, , 剩余滴定 滴定 药物存在时 剩余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造影剂碘普罗胺中的相关杂质
PTCA(PARTB: CHEM. ANAL.)工作商报D O I : 10.11973 lh jv-h x20210101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造影剂碘普罗胺中的相关杂质徐川龙,泮彩平(浙江司太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台州317300)摘要:提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种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碘普罗胺中5种杂质含量的方 法。
以Eclipse C 18 P l u s 色谱柱为分离柱,以不同体积比混合的水和体积比为55 : 40 : 5的水-乙 腈-2-丁醇混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检测波长245 n m 处对5.0 g . L 」的样品溶液中的 5种杂质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杂质1〜5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57〜51.4 mg . L — 1,5.05〜101 mg • L 1,2.56〜51.2 mg . L 、1.01 〜20.2 mg . L —】,0.51 〜10.2 mg • L . 1。
检出限 (3S /N )分别为0.10,0.20,0.15,0.12,0.10 mg . L 、对实际样品进行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 验,杂质1〜5的回收率分别为105%,93.7%,95.2%,97.8%,112%,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试验结 果显示,杂质1〜5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w =6)均在15%以内。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造影剂;碘普罗胺;相关杂质中图分类号:0657.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4020(2021)01-0062-0598%。
杂质2对照品:批号2188-015A 9,纯度不小于98%。
杂质3对照品:批号WS -1301-1,纯度不小于 97%。
杂质4对照品:批号WS -1301-1,纯度不小于97%。
杂质5对照品:批号2120-070A 2,纯度大于 98%。
乙腈和2-丁醇为色谱纯,使用前经过0.2 p m 滤 膜过滤;试验用水为经Milli -Q 再次纯化的纯水;试 验所用样品(批号C 025-160800)由浙江司太立制药 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CDE网站2006年2月8号发表的电子刊物)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对有关物质检查所用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时,各项指标的可接受标准,以利于判断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有关物质检查分析方法验证可接收标准药品中的有关物质泛指在药品的生产与储存过程中产生的工艺杂质或降解产物。
由于这些有关物质的存在会影响到药品的纯度,进而可能会产生毒副作用,所以有关物质的控制是药品研发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们在药品审评中一直重点关注的要点之一。
而要对有关物质进行严格的控制,就离不开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分析方法,这就涉及到分析方法的筛选与验证。
从现有的申报资料看,药品研发单位已基本上意识到分析方法验证的重要性,但是对验证时各具体指标是否可行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可接受标准,从而难以对验证结果进行评判。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国外一些大型药品研发企业在此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在对有关物质检查方法进行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供国内的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研究时参考。
1.准确度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
验证时一般要求根据有关物质的定量限与质量标准中该杂质的限度分别配制三个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例如某杂质的限度为0.2%,则可分别配制该杂质浓度为0.1%、0.2%和0.3%的杂质溶液),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并计算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
该项目的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80%-120%之间,如杂质的浓度为定量限,则该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可放宽至70%-130%,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2.线性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
具体的验证方法为:在定量限至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该杂质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
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0,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5%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
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是指验证其中一种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精确性、重复性、线性范围、灵敏度等指标,确保该方法符合标准要求和科学规范,可靠地应用于药品、食品、环境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的过程和相关指导原则。
一、验证目的和原则1.方法的准确度:验证方法的准确度,即分析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2.方法的精确度:验证方法的精确度,即分析结果的重复性和一致性。
3.方法的重复性:验证方法的重复性,即同一实验室内多个试验员、使用不同设备和试剂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的一致性。
4.方法的线性范围:验证方法的线性范围,即在不同浓度范围内,分析结果与浓度之间的相关性。
5.方法的灵敏度:验证方法的灵敏度,即分析方法对待测物质的检测限度。
二、验证步骤1.准备样品:选择代表性样品,确保样品的纯度和稳定性。
2.准备标准品溶液:精确称取标准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制备出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溶液。
3.样品制备:按照方法要求,制备待测样品溶液。
4.测试参数:选择适当的仪器设备和检测条件,如波长、温度等。
5.方法准确度验证:用标准品溶液进行重复测定,计算出准确度指标,如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等。
6.方法精确度验证:重复测定多个样品,计算出相对标准偏差和置信区间等。
7.方法重复性验证:由不同试验员、不同设备和试剂进行分析,计算出相对标准偏差和置信区间等。
8.方法线性范围验证:测定不同浓度标准品溶液,绘制标准曲线,判断线性相关性。
9.方法灵敏度验证:测定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溶液,计算出检测限、定量限和线性范围等。
三、验证参数和指标在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中,常用的参数和指标有:1.准确度指标:计算回收率,确认分析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2.精确度指标:计算相对标准偏差,评估方法的重复性和一致性。
3.重复性指标:计算相对标准偏差和置信区间,评估方法的重复性。
4.线性范围指标:绘制标准曲线,评估方法的线性相关性。
5.灵敏度指标:计算检测限、定量限和线性范围,评估方法的灵敏度。
分析方法学验证CDE指导原则
分析方法学验证CDE指导原则一、专属性系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分析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的能力。
鉴别反应、杂质检查和含量测泄方法,均应考察其专属性。
如方法专属性不强,应采用--种或多种不同原理的方法予以补充。
1.鉴别反应应能区分可能共存的物质或结构相似的化合物。
不含被测成分的供试品,以及结构相似或组分中的有关化合物,应均呈阴性反应。
2.含量测泄和杂质测圮采用的色谱法和英他分离方法,应附代表性图谱,以说明方法的专属性,并应标明诸成分在图中的位置,色谱法中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任杂质对照品可获得的情况下,对于含量测怎,试样中可加入杂质或辅料,考察测左结果是否受干扰,并可与未加杂质或辅料的试样比较测庄结果。
对于杂质检查,也可向试样中加入一左量的杂质,考察杂质之间能否得到分离。
在杂质或降解产物不能获得的情况下,可将含有杂质或降解产物的试样进行测定,与列一个经验证的方法或药典方法比较结果。
也可用强光照射、高温、高湿、酸(碱)水解或氧化的方法进行强制破坏,以研究可能的降解产物和降解途径对含量测定和杂质测龙的影响。
含量测定方法应比对两种方法的结果,杂质检查应比对检出的杂质个数,必要时可采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和质谱检测,进行峰纯度检查。
二、准确度准确度系指用所建立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比值接近的程度, 一般用回收率( % )表示。
准确度应在规定的线性范弗I内试验。
准确度也可由所测左的精密度、线性和专属性推算出来。
在规左范围内, 取同一浓度(相当于100%浓度水平)的供试品,用至少6份样品的测泄结果进行评价;或设汁至到少3种不同浓度,每种浓度分别制备至少3份供试品溶液进行测立,用至少9份样品的测左结果进行评价,且浓度的设左应考虑样品的浓度范用。
两种方法的选压应考虑分析的目的和样品的浓度范囤。
1.化学药含量测泄方法的准确度原料药可用已知纯度的对照品或供试品进行测定,或用所测立结果与已知准确度的另第一个方法测泄的结果进行比较。
[讲解]含量测定方法的评价
含量测定方法的评价含量测定方法的评价(Analytical performance parameters)任何一种分析测定方法,根据其使用的对象和要求,都应有相应的效能指标。
一般常用的分析效能评价指标包括:精密度、准确度、检测限、定量限、选择性、线性与范围、重现性、耐用性等;测定方法的效能指标可以作为对分析测定方法的评价尺度也可以作为建立新的测定方法的实验研究依据。
a、精密度(precision)系指用该法测定同一匀质样品的一组测量值彼此符合的程度。
它们越接近就越精密。
在药物分析中,常用标准(偏)差(standard deviation,SD或S);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deviation,RSD),也称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表示。
生物样品分析时,常用RSD表示精密度,并可细分为批内(或日内)精密度及批间(或日间)精密度。
批内精密度(within-run precision):是同一次测定的精密度。
通常采用高、中、低三种浓度的同一样品各7-10份,每种浓度的样品按所拟定的分析方法操作,一次开机后,一一测定。
计算每种浓度样品的SD值及RSD值。
批内精密度也可视为日内精密度(with- in-day precision)。
所得RSD应争取达到5%以内,但不能超过10%。
批间精密度(between-run precision):是不同次测定的精密度。
通常采用高、中、低三种浓度的同一样品,每种浓度配制7-10份,置冰箱冷冻。
自配制样品之日开始,按所拟定的分析方法操作,每天取出一份测定,计算每种浓度样品的SD值及RSD值。
批间精密度也可视为日间精密度(day to day precision)。
所得RSD应控制在15%以内。
b 、准确度(accuracy)是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表示分析方法测量的正确性。
由于“真实值”无法准确知道,因此,通常采用回收率试验来表示。
含量测定质量标准
---------①
含量测定:
a. 对照品比较法:按各品种项下的方法,分别 对照品比较法:按各品种项下的方法, 配制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 配制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在规定的波长处 分别测定其吸收度后,按下式计算含量,即得。 分别测定其吸收度后,按下式计算含量,即得。
A样 × C对 × 稀释倍数 含量% = ×100% M样 A对 × V
药物的含测方法: 药物的含测方法:
A.重量分析法 A.重量分析法 ① 化学方法 B.滴定分析法 B.滴定分析法
A.紫外A.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 B.红外分光光度法 B.红外分光光度法 C.高效液相色谱法 ② 仪器方法 C.高效液相色谱法 D.气相色谱法 D.气相色谱法 E.电泳法 E.电泳法
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 配制 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 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 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 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 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 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 。
三、准确度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 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 吸光度或发光强度, 吸光度或发光强度,对该物质进行 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常用的波长范围为: 的紫外光区; 常用的波长范围为:(1)200~400nm的紫外光区; ~ 的紫外光区 (2)400~760nm的可见光区;(3)760~2500nm 的可见光区; ~ 的可见光区 ~ 的近红外光区( ) ~ (12800cm-1~4000cm-1)的近红外光区(4)2.5~ 25μm(按波数计为 的红外光区。 (按波数计为4000cm-1~400cm-1)的红外光区。 所用仪器为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 所用仪器为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或比 色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红外分光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色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含量分析方法验证方案
含量分析方法验证方案一、引言含量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用于确定样品中特定物质的含量。
为确保含量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方法验证。
本文将介绍一种含量分析方法验证方案。
二、目的本方法验证方案的目的是验证含量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和线性范围,并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三、验证参数1.准确性:验证方法能否准确测量样品中特定物质的含量。
2.精密度:验证方法的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
3.线性范围:确定方法的线性范围。
四、实验设备和试剂1.实验设备:包括有机溶剂蒸失器、电子天平、离心机等。
2.试剂:根据需要选择特定物质的标准品、溶剂、内标品等。
五、实验步骤1.准备样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样品和处理方法,制备含有不同浓度特定物质的标准品。
2.方法验证测试:使用标准品检测方法,通过测定含量和稀释系数来验证方法的准确性。
3.重复性测试:同一操作人员在相同仪器和条件下,重复测定3次标准品,计算得出平均值和相对标准偏差。
4.中间精密度测试:不同操作人员、不同日子和仪器条件下,使用同一标准品进行测定,计算得出平均值和相对标准偏差。
5.线性范围测试:使用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品,进行测定,计算出对应的峰面积和浓度,绘制曲线并确定线性范围。
六、验证结果评估1.准确性评估:计算实际含量和测定含量之间的相对误差,根据国际标准确定接受标准。
2.精密度评估:计算相对标准偏差,根据国际标准确定接受标准。
3.线性范围评估:根据线性范围测试结果,判断方法的线性范围是否满足实际需求。
七、验证结果分析根据验证结果评估,如果满足准确性、精密度和线性范围的要求,则该含量分析方法验证通过。
如果不满足要求,则需要优化方法或重新选择其他方法进行验证。
八、验证报告和记录根据实际需求,编写含量分析方法的验证报告,记录验证过程的详细步骤、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
九、验证周期和频率十、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
审评四部黄晓龙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对含量测定所用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时,各项指标的可接受标准,以利于判断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可接收标准
在进行质量研究的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对质量标准中所涉及到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以保证所用的分析方法确实能够用于在研药品的质量控制。
为规范对各种分析方法的验证要求,我国已于2005年颁布了分析方法验证的指导原则。
该指导原则对需要验证的分析方法及验证的具体指标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但是文中未涉及各具体指标在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国际上已颁布的指导原则中也未发现相关的要求。
另一方面,大多数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质量研究时,已逐步认识到分析方法验证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大都也在按照指导原则的要求进行分析方法验证,但验证完后却因没有一个明确的可接受标准,而难以判断该分析方法是否符合要求。
本文结合国外一些大型药品研发企业在此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在对含量测定方法进行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供国内的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研究时参考。
1.准确度
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
验证时一般要求分别配制浓度为80%、100%和120%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
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98.0%-102.0%之间,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应不大于2.0%。
2.线性
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
具体的验证方法为:
在80%至120%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其主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
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8,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3.精密度
1)重复性
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2)中间精密度
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4.专属性
可接受的标准为:空白对照应无干扰,主成分与各有关物质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于2.0。
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纯度分析时,主峰的纯度因子应大于980。
5.检测限
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3。
6.定量限
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10。
另外,配制6份最低定量限浓度的溶液,所测6份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7.耐用性
分别考察流动相比例变化±5%、流动相pH值变化±0.2、柱温变化±5℃、流速相对值变
化±20%时,仪器色谱行为的变化,每个条件下各测试两次。
可接受的标准为:主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各条件下的含量数据(n=6)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8、系统适应性
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进行分析,主峰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主峰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另外,主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主峰的理论塔板数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