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卤虫培养
卤虫养殖技术

卤虫养殖技术卤虫,又称盐水丰年虫,俗称盐虫子或丰年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无甲目,盐水丰年虫科,卤虫属。
所产的休眠卵即为卤虫卵,俗称虫籽,是一种优质的水产养殖生物饵料。
1 生物特性卤虫的适应性强,在全球不同类型的盐湖、盐田均有产出。
繁殖周期短,生长迅速。
卤虫属于滤食性动物,适合的饲料颗粒10—50μm,除采食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外,还可采食各种有机物碎屑。
它具有转化率高、抗病力强的特点。
喜逆水游动。
成虫不喜光而幼虫有趋光性。
卤虫(雌性)每次产卵10—250粒,一生可产5—10次卵,每个虫体可生存3—6个月。
2 营养价值卤虫干卵及成虫含蛋白质57%一60%,脂肪18%,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并含有激素。
这些物质有利于鱼虾幼苗生长、发育,提高抗病力,改善鱼虾成熟度及产卵率,是优质的饵料。
3 卤虫人工养殖技术3.1 养殖池的建设养殖池深度为1-1.2m,大小50×50m为宜,太大不易于管理,池底四边设环形沟,水深60—80cm。
同时配套建设藻类饵料培养池,便于培养浮游植物。
3.2引种前准备工作在引种前,将池塘积水全部排空,曝晒15天,清理池塘杂藻及污泥,在池底遍撒石灰消毒。
3.3 孵化卤虫卵3.3.1孵化器具主要由孵化桶和小型气泵组成,孵化桶用玻璃钢或塑料做成,底部呈漏斗形。
消毒时先用干净的水清洗孵化桶和充气管,用强次氯酸溶液消毒桶壁,1—2小时之后,再用清水冲掉消毒液直至嗅不到氯气气味。
3.3.2卵的消毒孵化前将卤虫卵放在含200mg/kg的次氯酸溶液中并连续充气30分钟左右;用过滤网收集消毒后的卵,并在放入孵化桶前充分淋洗干净。
3.3.3孵化前的准备用过滤的海水装满孵化桶;安装充气设备;对水进行消毒处理,方法是按每100L的水中加0.5g的有效氯并充气1小时左右;然后加入0.5g硫代硫酸钠,除去剩余的氯。
3.3.4孵化条件孵化条件直接影响卤虫卵的孵化率。
孵化中应主要控制的技术指标是:海水盐度25‰一35‰之间;温度25—30℃;不间断充气并保持均匀平缓,避免过强过弱;溶氧不低于2mg/L;pH值8.5;光照为2000lx;布卵密度为3g/L。
卤虫培养

Company Logo
一、卤虫的生物学
(一)生殖习性 卤虫以单性生殖(又称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两种生殖方 卤虫以单性生殖(又称孤雌生殖) 式繁殖。 式繁殖。 单性生殖:环境良好条件下进行; 单性生殖:环境良好条件下进行; 两性生殖:环境不良条件下进行。 两性生殖:环境不良条件下进行。
也有些品系只能进行单性生殖或两性生殖。 也有些品系只能进行单性生殖或两性生殖。
⑤含水量:一般含水在5-8%; 含水量:一般含水在5
营养价值——养殖效果。如:海水卵好于盐湖卵。 养殖效果。 海水卵好于盐湖卵。 ⑥营养价值
Company Logo
(三)休眠卵的去壳
1、去壳原理: 去壳原理:
卤虫卵壳由脂蛋白+正铁血红素组成, 卤虫卵壳由脂蛋白+正铁血红素组成,可被次氯酸盐 氧化。 氧化。
①色泽与气味:眼看为棕褐色、有光泽,手抓不结块、 色泽与气味:眼看为棕褐色、有光泽,手抓不结块、 棕褐色 能散开,鼻闻无霉腥味; 能散开,鼻闻无霉腥味; 泥沙含量:利用清洁的饱和盐水判别, ②泥沙含量:利用清洁的饱和盐水判别,试管中底部沉积 物多、水浑浊就不好; 物多、水浑浊就不好; 破壳碎壳和空壳:利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 是圆或瘪、 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 ③破壳碎壳和空壳:利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是圆或瘪、 有无破壳及比例。 有无破壳及比例。 大小:测定每克含卵数 每克含卵数; ④大小:测定每克含卵数; 油滴: 10个卵用两块载玻片挤压 看有无油滴, 个卵用两块载玻片挤压, ⑤数油滴:取10个卵用两块载玻片挤压,看有无油滴, 有油滴的是好卵; 有油滴的是好卵; 细菌含量:微生物培养。 ⑥细菌含量:微生物培养。
3、卤虫成虫 、
全长1.2-1.5cm,分头、 全长1.2-1.5cm,分头、胸、腹; 1.2 头部:5对附肢 头部: 胸部:11对附肢 胸部:11对附肢 腹部: 腹部:不具附肢
第5章 卤虫培养

第五章卤虫培养第一节卤虫的生物学第二节卤虫卵第三节卤虫的增养殖第四节卤虫的应用第一节卤虫的生物学一、卤虫的分类地位卤虫(Artemia)又称盐水丰年虫、丰年虾、卤虾等。
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小型甲壳类。
分类地位: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无甲目/盐水丰年虫科/卤虫属二、卤虫的形态特征卤虫的颜色与栖息水环境密切相关高盐水域:红色盐度较低的水中:灰白色虫体(雌虫)较细长,全长1.0-1.5厘米。
明显地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不具头胸甲。
雄虫较小,一般体长0.7cm左右。
头部短小,不分节,5对头肢。
胸部11节,有11对胸肢。
腹部由8节组成,不具附肢。
三、卤虫的发育及生活史卤虫的发育过程中有变态,历经以下阶段:卵初孵无节幼体(1龄无节幼体):体长400-500 m,橘红色,不摄食,靠卵黄维持新陈代谢后无节幼体(2龄无节幼体):开始外源性营养拟成虫期幼体成体四、卤虫的繁殖习性(一)卤虫的生殖类型由种的特性决定,不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而改变。
孤雌生殖卤虫:种的组成中没有雄虫或雄虫的比例极低,雌虫不需要与雄虫交配就可繁殖后代。
两性生殖卤虫:种的组成中有雌虫和雄虫之分,只有雌、雄虫交配后才能繁殖后代。
(二)卤虫的生殖方式卤虫的生殖方式与其生殖类型无关。
生殖方式受内、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卤虫生殖方式的改变。
生殖方式:卵胎生:子代自母体内产出时已孵化为小的无节幼体。
卵生:子代以卵的方式自母体内产出。
夏卵和冬卵五、卤虫的生态习性1. 分布世界性分布。
我国卤虫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北内陆盐湖和华北盐田(P184)。
2. 盐度适盐范围为10-242,最适盐度范围为30-50。
耐高盐的特性是卤虫逃避敌害的唯一方法。
3. 温度卤虫能忍受的温度范围为-3-42℃,因产地不同而有所差异,最适生长温度25-30℃。
4. 溶解氧和pH值卤虫的耐低氧能力很强,可生活在 DO为1mg/l的水中。
孵化用水的pH值8-9为宜。
5. 食性滤食性生物,对大小5~16微米的颗粒有较高的摄食率。
第五章卤虫培养

4、光周期:长光照能诱导其行卵胎生,而短光照 则诱导其行卵生。
5、卤虫品系:不同的卤虫品系或不同产地的卤虫,
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其卵生与卵胎生的比例差异很
大。
第五章卤虫培养
第五章卤虫培养
五、卤虫的摄食习性
卤虫是一种型的滤食生物,只要是1-50μm
的颗粒状物质均可被卤虫摄食,卤虫对食物
种类没有选择性,仅对食物大小为5-16 μm
第五章 卤虫的培养
第一节 卤虫的生物学 第二节 我国的卤虫资源量和分布 第三节 卤虫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第四节 卤虫卵的采收和加工 第五节 卤虫的增养殖
第五章卤虫培养
第一节 卤虫的生物学
一、卤虫的分类 二、卤虫的形态 三、卤虫的发育及生活史 四、卤虫的生殖习性 五、卤虫的摄食习性 六、卤虫对生态条件的适应 七、卤虫休眠卵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2、盐度:卤虫正常栖息的盐度范围10-242,可忍耐 的盐度范围为1-340,生长最适盐度范围30-50.
3、水中的离子浓度:卤虫对水域中离子组成及浓度 的耐受力范围很广。
4、溶解氧:卤虫具高效的呼吸色素—血红素,可以 在低溶解氧状态下(1mg/L)生存,也可生活于溶解 氧为饱和溶解度150%的超富氧水体中。
头部五对附肢(第一触角、第二触角、大颚、第一 小颚、第二小颚)。第二触角在雌雄个体间差异显 著。雌性个体第二触角简单,粗短而稍弯曲。雄性 个体第二触角发达,末节大而扁平,特化成斧状的 抱器,交配时用于拥抱雌虫。
卤虫的胸部由11个体节组成,每节具一对扁平叶状 的胸肢,分内外叶。
腹部分8节,无附肢。第一、第二腹肢愈合成生殖节,
第五章卤虫培养
第五章卤虫培养
四、卤虫的生殖习性
(一)卤虫的生殖类型 (二)卤虫的生殖方式 (三)影响卤虫生殖方式的因素
卤虫去壳孵化及强化培养操作规程_杨景峰

原料选择的原则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开展综合利用。
要充分利用当地来源广、数量大或通过加工处理能提高其营养价值的各种农副产品和天然饲料等。
当地原料往往比较新鲜,供应上有保证,易于运输,价格便宜。
合理选用当地原料可降低饲料成本。
如当地盛产蚕蛹,就可以多用蚕蛹,少用甚至不用鱼粉,因为质量好的蚕蛹粉的营养价值接近一般的鱼粉。
多种饼粕类原料之间具有较高的可替代性,小麦、大麦等谷物类原料在一定范围内也有可替代性。
各种糟渣类原料也可以作为全价配合饲料的原料,可以根据当地的资源合理选用。
七、做好原料价格评定原料的种类很多,价格也各不相同,通过原料的价格评定来选择原料是获取低成本原料的重要途径。
评定原料价格的方法很多,其中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根据蛋白质的价格进行评定,蛋白质的价格就是每吨饲料的价格与每吨饲料的蛋白质重量之比。
蛋白质价格低的原料,经济性好,反之则差。
这种价格评定,适合于蛋白质质量相近的原料,如不同级别鱼粉的价格评定、不同级别豆粕的价格评定等。
而对于蛋白质质量相差较大的原料则意义不大,如鱼粉与棉粕的比较等。
因为这种价格评定仅仅考虑了粗蛋白的数量,而没有考虑到蛋白质的质量。
如果忽视蛋白质质量而仅仅根据粗蛋白价格的评定来选购饲料,那么,在饲料成本降低的同时,饲料的质量也降低了。
原料价格随季节、供需状况和品质等因素而有较大变动,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价廉的原料,同时又不可只注意价格而忽视其品质。
八、控制原料种类数可以用于全价配合饲料的原料很多。
一般来说,使用的原料种类越多,饲料之间的互补性越强,成本上的应变能力也越强。
但使用原料的种类太多,会给加工过程带来很多麻烦。
因此在生产上,应适当控制原料的种类数。
目前在生产上原料的种类数大多控制在5~7种。
九、注意原料特性原料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加工,如粉碎的难易程度、混合的难易程度、对颗粒成型的影响等。
密度相差太大的原料混合困难;粗纤维含量高的原料粉碎困难;粗纤维含量高的原料如果配比过高,饲料颗粒结构疏松,不利于制粒。
生物饵料课件 生物饵料培养绪论0822

一、微藻培养发展及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应用
• 1.1910年,首先由Allen和Nelson利用单种硅藻饲养
各种无脊椎动物;1938年Parke分离获得球等鞭金藻 的单种培养,证实等鞭金藻是双壳类的优良饵料; 1942年,朱树屏在我国首次发表“培养液的无机成份 对浮游藻类生长的影响”;1962年,Guillard和 Ryther发明“F”配方。
二、生物饵料培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 (二)生物饵料的规模化或大量培养技术研究 • 研究特定培养条件下种群的生理生态特征、生
殖性能(生殖力)和抗逆性能(盐度、温度、 饥饿等变化)。研究大量培养的技术指标,如 合理的培养条件(水质条件、食物条件、生态 结构)和合理的培养密度等。
二、生物饵料培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体摄食;
• 5.一般培育的水产动物幼体均喜欢摄食
生物饵料,而且容易被消化吸收。
蓝细菌
紫色细菌
一、生物饵料培养学的定义
饵料生物:是指在海洋、湖泊等水域中自然生活的各种 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生动物。 微粒饲料:为满足水产动物幼体的发需要,将不同的 营养物质加工、配合,制成相应生物饵料大小的颗粒 饲料产品,称为微粒饲料(MD)。微粒饲料的作用 与生物饵料相同,但它不是生物饵料。 生物饵料培养学:主要是研究生物饵料的筛选,培养
• 轮虫的利用历史:日本学者Ito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
发现和开发了褶皱臂尾轮虫作为海水鱼幼体的生物饵 料;1967年Hirata&Mori利用面包酵母大量培养轮虫, 奠定褶皱臂尾轮虫作为鱼虾蟹饵料的重要地位。
• 轮虫的应用:已报道轮虫可作为60种海水鱼苗和18种
甲壳动物的生物饵料。
• 研究方向:筛选能抗高环境胁迫品系,筛选出超大和
• 枝角类:俗称鱼虫或红虫,是金鱼和淡水鱼类夏花
生物饵料培养——复习题答案

复习题目录第一章绪论习题第二章单细胞藻类的培养习题第三章光合细菌培养习题第四章轮虫的培养习题第五章卤虫的培养习题第六章其他生物饵料的培养习题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物饵料:特指经过人工筛选的、可进行人工培养的、适合养殖对象食用的优质的饵料生物。
经过筛选的优质饵料生物,进行人工培养后投喂给养殖对象食用的活的饵料(海水小球藻、褶皱臂尾轮虫、蒙古裸腹蚤等)。
2.饵料生物:是指生活在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中,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各种水生微生物、动、植物。
水域中生活的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产动、植物。
(微藻、轮虫等)。
3.冰鲜饵料:4.生物饵料培养学:主要研究生物饵料的筛选、培养及其营养价值评价的一门应用学科。
二、简答题1.生物饵料培养学的主要任务。
2.优良生物饵料的特点。
答:1、对水环境的影响:使用生物饵料,对养殖水体的水质影响较小。
2、营养组成:生物饵料的营养丰富,能满足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
3、规格多样:生物饵料的大小可满足养殖对象的需求,不同生物饵料可组合成系列饵料,满足养殖对象不同生长阶段的具体需求。
4、可消化性好:大多数水产动物喜食生物饵料,而且容易消化。
自身含消化酶,可弥补幼体消化能力的不足。
5、可获得性佳:大多数水产动物能方便的摄食生物饵料,可针对养殖对象的运动和栖息习性,选择运动能力和分布水层都适合培养对象的种类。
3.生物饵料与配合饲料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4.区别“清水育苗”和“绿水育苗”含义。
为什么“绿水育苗”得到普遍认可?5.为什么说生物饵料培养仍是今后鱼虾蟹幼体育苗的主要饵料途径?6.培养优良生物饵料所应具备的条件。
答:1、个体大小适合养殖对象摄食。
2、运动速度与分布水层便于养殖对象摄食。
3、营养价值高,容易被养殖对象消化吸收。
4、代谢产物无毒或毒性不危及养殖对象的健康。
5、生命周期短,生长繁殖迅速。
6、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易于大量培养,密度大,产量高。
7.说明生物饵料培养的主要类群。
卤虫在极端条件下的孵化和养殖技术

图1 卤虫在冬、夏季的孵化条件和结果 孵化温度: ℃ 孵化盐度: ‰ 孵化时间: 小时 孵 化 率: % 养殖温度: ℃ 换水间隔: 小时 成 活 率: % 夏季 30 12 24 95 24 12 100 冬季 22~24 16~18 26~28 95 20 24 100
左右(温度差异不要超过8℃),且每12小时换水一次。 这样,即使通过三,四天的养殖。卤虫依旧保持很好的活 力和很高的成活率(几乎没有死亡)。表1的结果显示, 在夏天,通过降温、换水措施,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卤虫的 活力和成活率。 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总结。基本上掌握了在极端 条件下,卤虫的孵化和养殖,通过人为的调控,在保证卤 虫的活力、成活率和满足养殖品种的需求等方面,探索出 一条既节约又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新方法。但是,由于卤虫 的产区、品种不同,其孵化、养殖的条件也存在一定的差 异。在生产中,还应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如卤虫的产 地、品种和水温条件等)在卤虫的孵化、养殖过程中可作 适当的调整,来满足科研、生产的需要。
责任编辑
李振龙
技术交流
卤 虫 在
卤虫,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 足亚纲,无甲目,盐水丰年虫科。作为鱼类 育苗的良好饵料,正日益受到广泛的应用和 重视。尤其随着一些优质水产品(海鲈、牙 鲆、凡纳对虾等)的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 对卤虫的需求量正日益扩大,对卤虫需要的 时间要求也正从季节性(常规的育苗季节如 每年的四,五月)变为全年性的需求(如海 马等)。然而,由于受到气候的变化及卤虫 孵化条件的限制,卤虫的需求与生产正日 益受到负面影响和制约。本文拟对几年来在 极端气候条件下卤虫的孵化和养殖作一个小 结。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极端气候条件出现 在冬季(最高水温在10℃或以下,延续约60 天)和夏季(最低水温在30℃或以上,延续 约60天)。现分冬季和夏季分别论述。 求为28~30的卤虫孵化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且对加 温、保温条件要求较高。这时,卤虫孵化可适时采取适当 的降温(如孵化水温保持在22℃~24℃);提高盐度(从 12提高到16~18),适当地延长孵化时间(从24小时延长 到26小时~28小时)。来满足卤虫的孵化要求,同时又能 解决冬天加热的困难。如表1所示,采取以上措施,同样 取得95%的孵化率。 冬季卤虫的养殖:由于试验养殖品种的水体要求为 25℃左右,而卤虫的养殖可以在低于25的水温条件下养 殖。实践证明:卤虫在水温差不超过8℃的范围内,在不 同的水体中转换,卤虫的活力、成活率不受影响。根据此 经验,我们可以把卤虫从孵化水温22℃~24℃经分离后, 可转换到20℃左右的水体中。如需要则每24小时换水一 次,以保持卤虫的活力和成活率。如表1是所示,结果比 较满意。 (2)夏季卤虫的孵化和养殖 夏季卤虫的孵化:由于夏季水温较高(最低水温在 30℃或以上),不加温即可满足卤虫的孵化要求,这时 可适当降低孵化的盐度(到12);缩短孵化时间(在水 温28℃~30℃的条件下,24小时即可)。如果水温超过 30℃,则可适当缩短孵化时间,具体情况,可视水温情况 而定。 夏季卤虫的养殖:在30℃或以上的水温条件下,对卤 虫的活力及成活率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此时,应当采取冷 水浴的方法,降低卤虫养殖水体的温度,使其维持在24℃
《饵料生物培养学》教学大纲

《饵料生物培养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海水养殖专业课。
它主要研究各类饵料生物的生物学特点、营养成分及其培养技术。
生物饵料具有营养丰富、大小适口、摄食方便、易于消化、保护水质等优点,故被广泛应用于海水养殖,尤其是各类苗种的繁育中。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了解各类饵料生物的特点和培养方法;3.了解这一学科目前的发展状况、生产中使用的设备和设施;4.扎实掌握各类饵料的培养技术;5.强自学能力、创造性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具备一定的开发新饵料品种和新培养技术的能力。
二、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一)理论课程内容1、绪论(1)掌握饵料的基本概念。
(2)了解海产动物养殖饵料来源的途径。
(3)了解饵料生物学的发展史、趋势及今后的任务。
2、光合细菌的培养(1)了解光合细菌概述及在水产中的应用。
(2)了解光合细菌生物学。
(3)掌握光合细菌的菌种分离和菌种保藏技术。
(4)掌握光合细菌的培养。
3、单细胞藻类的培养(1)了解培养种类及其生物学。
(2)掌握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方式、方法和设备。
(3)了解单细胞藻类在一次培养中生长繁殖的特征。
(4)掌握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液的配制。
(5)掌握藻种的分离、培养和保藏方法。
(6)掌握敌害生物的防治4、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1)了解褶皱臂尾轮虫种类及其生物学。
(2)掌握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
5、卤虫的培养(1)了解卤虫的种类及其生物学。
(2)掌握卤虫的培养。
6、桡足类的培养(1)了解桡足类种类及其生物学。
(2)掌握桡足类的培养。
7、糠虾的培养(1)了解糠虾的种类及其生物学。
(2)掌握糠虾的培养。
(二)课程应达到的基本要求a、要求学生掌握理论课程中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b、要求有较强的基本动手能力。
c、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了解饵料生物培养知识应用的基本现状。
d、要求具有一定的运用饵料生物培养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理论教学内容学时绪论 2光合细菌的培养8单胞藻的培养10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10卤虫的培养12桡足类的培养 2枝角类的培养 2糠虾的培养 2水生环节动物的培养 6饵料生物的营养与评价10合计66实验教学内容学时实验一:光合细菌培养 2实验二:微藻的分离培养 2实验三:卤虫的孵化 2合计 6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1、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课堂讨论,(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4)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动手能力,(5)以闭卷考试与开卷报告检查学习效果。
卤虫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生物学特性及培养技术要点(精)

(三)影响卤虫生殖方式的因素 1、盐度:高盐度是卤虫卵生的生态要求。 2 、饵料的数量和质量:只有摄取含叶绿素的饵 料,才能产休眠卵。 3 、养殖水体中铁离子及溶解氧含量:高铁离子 和低溶解氧更容易诱导卤虫卵生。 4 、光周期:长光照能诱导卵胎生,而短光照诱 导卵生。 5、卤虫品系:
四、生态条件 (一)地理分布: 分布于南、北极以外的世界各地,生活在盐度 高的或水湖和盐田中。 (二)盐度 可容忍盐度范围为 0.1~34.0% ,最适盐度为 3.0~5.0%,栖息盐度范围在 1.0~24.2%的水域中, 当盐度接近饱和时,卤虫不能生存而灭绝。 (三)温度 卤虫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在 -3~42 ℃ 的温 度范围内均可存活。
2 、成体外壳很薄,通常小于 1 μm;身体细长, 通常有 0.7~1.5cm,分节明显,无头胸甲,分头、 胸、腹(包括尾叉)三部分。 ( 1 )头部短小,不分节,在背面中央前缘有一 单眼,两侧有一对具柄复眼。 (2)胸部由11个体节构成,每节具1对扁平叶状 的胸肢。 (3)腹部由8个体节构成,无附肢。 3、发育有变态,初孵出的无节幼肢,呈很淡的 肉红色。
第三节 我国卤虫资源量和分布 一、卤虫在自然界的分布与传播 1 、分布:能够保持稳定的高盐度( 90~190 为宜)的 地区。 2、传播:风及鸟类 二、我国的卤虫资源 我国的卤虫资源非常丰富,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北 (新疆、青海、内蒙古)内陆盐湖和华北盐田。 根据卤虫脂肪酸的组成,将卤虫卵和无节幼体分 为两种类型:淡水型卤虫和海水型卤虫。凡是卤虫卵 和无节幼体中含有淡水鱼必需脂肪酸C18:3n3的卤虫 称之为淡水型卤虫;凡是卤虫卵和无节幼体中含有海 水鱼必需脂肪酸C20:5n3的卤虫称之为海水型卤虫。
二、卤虫休眠卵的选择 (一)粗加工卤虫卵的选购 1、首先经肉眼观察,手摸和鼻嗅作初步选 择。好的卵颜色应为棕褐而有光泽;手触 无潮湿感,无霉腥臭味。 2 、用 2 块玻璃片挤压卵,计数碎卵的油滴 数,确定好坏卵的比例。 3、用放大镜检查,粗略估计卵的圆、瘪、 破损的比例(凹陷的卵,只要不破壳,一 般都是好卵)。 4、取样进行孵化,计数其孵化率。
第五章 其它动物性生物饵料的(7)3h

枝角类的繁殖方式有两种。一是孤雌 生殖,二是有性生殖,其大量繁殖是 靠孤雌生殖方式完成的。这种生殖方 式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繁殖速度很 快,能够在短时间形成较大的生物种 群,多数种群经过5天左右的时间,其 数量就可增加到5~10倍。因此,在某 些水体中,每立方米水体多者可达 36~40万只,少者也有1万多只。
雄溞较小,第1触角发达。淡水种类的第1胸肢常 具一长鞭和一小钩。在正常环境中,雌溞进行孤 雌生殖,所产的卵(夏卵)一般较多,卵壁薄, 不需受精即能发育为雌体。秋末、冬初或环境不 良时,有一部分夏卵发育为雄溞,另一部分发育 为有性生殖雌溞。雌雄交配后产生的卵称有性生 殖卵,或称休眠卵或冬卵(见图)。冬卵一般很 少,每次仅产1~2个。冬卵的卵壁较厚,淡水种 类的冬卵常被一卵鞍包围,能抵抗低温、干涸、 缺食等恶劣环境。经过休眠期后,一旦环境适宜, 便发育为幼溞,又重复进行孤雌生殖。枝角类的 生活史是孤雌生殖世代和有性生殖世代交替进行。
大型溞 D.magna: 雌体长26mm,壳刺短,甚至消失。 壳面有菱形花纹。壳弧发 达但其延伸长度不如隆线 溞。后腹部在肛门之后的 背侧显著凹陷,形成“肛 凹陷”,肛刺以此分为前 后两组,前9-12个(有时 5-6),后6-10个。卵鞍内 冬卵2个,斜卧,长轴与卵 鞍长轴成一定角度。和隆 线溞一样,是池塘、湖泊 中的常见种,但出现率稍 低。在低盐度(<5‰)水 体中也有分布。
长刺溞 D. longispina: 雌体 长1.2-3.0mm。壳刺长 >1/2体长。壳纹菱形或 呈不规则的网状。壳弧 较发达,后端弯曲成- 钝角。后腹部无肛凹陷、 肛刺9-15个,愈近尾爪 者愈长大。冬卵2个贮存 于近似三角形的卵鞍中, 卵长轴与卵鞍背缘垂直。 比较广泛地分布于水库、 湖泊和江河中,但池塘 中的出现率不如前述两 种,偶尔出现于半咸水 水体中。
卤虫去壳孵化及强化培养操作规程

幼体是仔幼鱼的优质饵料,因此受到国内外水产养殖工 作者的高度重视。 目前商品化的卤虫卵 已经成为海水鱼
虾 育 苗场 必 备 的幼 体 饵料 。
/ 同级别鱼粉的价格评 定、不 级别豆粕的价格评定 f 等。 对于蛋白质质量相芹较人 的原料则意义不大,如
鱼粉 与棉 粕 的 比较等 。 _为这种 价 格评 定 仅仅 考虑 了粗 大 1 蛋 白的数 量 ,而 没有 考 虑到 蛋 白质 的质 量 。如 果忽 视 蛋
鱼类,属鲑科红点 、鲑属。体态旱纺锤型,体色为青灰 色 ,因身体背 、侧部有 白色斑点而得 ,喜栖清澈无污
原 料 ,可 以适 当增 加用 量 ;对 于 有异 味 的原 料 ,应 少用
山东烟 台大学海洋学 院 郝彦 周
邮编 2 4 0 60 5
lI 量回
旦塑 夔 旦
白 色 S 2 e i u ] u o a n s i i v u a l n s e c m e / f p p u i s v
应变能力也越强。但使 原料的种类太多,会给D J过  ̄- ; 程带来很多麻烦。 此在生产上 ,应适当控制原料的种 类数。 目前在生产上原料的种类数大多控制在5 种。 ~7 九 、注意原料特性 原料 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加上,如粉碎的难 易程度、混合的难易程度 、对颗粒成型的影响等。密度 相差太大的原料混合困难;粗纤维含量高的原料粉碎困 难;粗纤维含量高的原料如果配 比过高 ,饲料颗粒结构 疏松, 利于制粒 。为提高制粒效果 ,应适量s D 淀粉  ̄i l
投 喂 ,还 由 于节 省 了无 节幼 体 出膜 时所 需消 耗 的能量 ,
营养优于 自行孵 出的无节幼体。
1浸泡 :根据 需 要称取 相应 重量 的 卤虫 卵,放 入脱 . 壳 桶 内用 淡水 浸 泡 2 小时 ,并微 充 气 ,充 气 量 以 卤虫 卵
卤虫培养

卤虫培养卤虫的发育及生活史卤虫的发育过程中有变态,历经以下阶段:卵初孵无节幼体(1龄无节幼体):体长400-500 m,橘红色,不摄食,靠卵黄维持新陈代谢后无节幼体(2龄无节幼体):开始外源性营养拟成虫期幼体成体卤虫的繁殖习性(一)卤虫的生殖类型由种的特性决定,不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而改变。
孤雌生殖卤虫:种的组成中没有雄虫或雄虫的比例极低,雌虫不需要与雄虫交配就可繁殖后代。
两性生殖卤虫:种的组成中有雌虫和雄虫之分,只有雌、雄虫交配后才能繁殖后代。
(二)卤虫的生殖方式卤虫的生殖方式与其生殖类型无关。
生殖方式受内、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卤虫生殖方式的改变。
生殖方式:卵胎生:子代自母体内产出时已孵化为小的无节幼体。
卵生:子代以卵的方式自母体内产出。
夏卵和冬卵卤虫的生态习性1. 分布世界性分布。
我国卤虫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北内陆盐湖和华北盐田(P184)。
2. 盐度适盐范围为10-242,最适盐度范围为30-50。
耐高盐的特性是卤虫逃避敌害的唯一方法。
3. 温度卤虫能忍受的温度范围为-3-42℃,因产地不同而有所差异,最适生长温度25-30℃。
4. 溶解氧和pH值卤虫的耐低氧能力很强,可生活在 DO为1mg/l的水中。
孵化用水的pH值8-9为宜。
5. 食性滤食性生物,对大小5~16微米的颗粒有较高的摄食率。
在天然环境中主要以细菌、微藻和有机碎屑等为食。
6. 敌害水鸟,某些昆虫或其幼虫(如半翅类、甲虫等)也能捕食卤虫。
卤虫卵一、卤虫冬卵的生物学特性卤虫冬卵的外层为一厚的卵壳,卵壳内为处于原肠期的胚胎。
卵壳分为三层: 从外到里分别为外壳(硬壳层)、外表皮(外表皮膜)、胚表皮。
卤虫休眠卵卵壳:外壳(硬壳层):呈土黄至咖啡等不同深度的颜色。
作用:保护其内的胚胎免受机械和辐射的损伤。
外表皮(外表皮膜):有筛分作用,可阻止分子质量比二氧化碳大的物质通过,从而保护胚胎。
胚表皮(内层):为一透明而有弹性的膜。
卵壳内的胚胎为一约有4000个细胞的原肠胚。
卤虫人工养殖技术研究

卤虫人工养殖技术研究1生物学特性1.1形态特征通常卤虫体色灰白,但生活在高盐度水域中的个体体色较深,呈红色。
其成虫身体细长,分节明显,不具头胸甲,成虫体长约1.2~1.5厘米。
卤虫一生需经过卵、幼虫)、拟成虫、成虫4个阶段的变态发育。
从卵孵化至性成熟需经12~15次蜕皮,蜕皮后即成为成虫,此后,雌成虫每次怀卵均要蜕皮1次,每次蜕皮约需2~3小时,有时需10~15小时。
1.2生态习性1)盐度。
卤虫幼体生活的水体适宜盐度为2%~10%,成体1%~24.2%。
淡水丰年虫生活于淡水水体中,盐度变化幅度不超过0.05%。
2)温度。
卤虫卵孵化的适宜温度在15~40℃之间,最适25~30℃,低于15℃则发育减缓。
幼虫至成虫适宜的生活温度范围在15~35℃之间,最适温度25℃。
3)摄食。
卤虫为滤食性杂食动物,主食单细胞藻类(如衣藻、小球藻、单胞藻等)和原生动物,饵料大小以10微米以下较为合适。
有时也刮食硅藻类的角毛藻、骨条藻等。
其摄食量很大,28℃条件下,一个5mm大小的卤虫一天一般可吃下10~30万个衣藻(10~15μm×6~9μm),因此,饵料不足将会影响卤虫的生长、发育速度和寿命[1]。
4)呼吸。
在正常的代谢情况下,卤虫呼吸量与体长成正比,因而,随卤虫个体的生长,对水体溶氧要求会逐渐增高。
在高盐度环境,卤虫的雌体比雄体耗氧更高。
1.3生殖习性雌卤虫每次怀卵量80~l50个,一生(平均寿命为2~3个月)产卵5~10次,其生殖次数与营养状况有关,营养良好时产卵次数多者可达17次。
有些雌卤虫还具有抱卵孵化的习性,卵产出后在母体卵囊中发育成无节幼体才与母体分离。
在28℃适温条件下,幼虫孵化l天后即开始摄食,第8天开始交尾,但一般在孵化后2~3周才会产卵[2]。
2养殖模式2.1室外大量养殖2.1.1盐田卤水养殖。
利用高盐卤水控制敌害生物,在卤水池塘放养卤虫,在养殖过程中不投饵或辅助性投饵,此种养殖方式要求条件低,本成也较低。
生物饵料课件 第五章卤虫的培养1109

5、淡水冲洗去盐
为了去除卵表面的盐分,必须用淡水充分 冲洗。淡水冲洗过程,应注意控制去盐过 程的时间和温度。
6、用淡水进行比重分离
将卤虫卵移入有淡水的锥形容器中,经搅 拌或短暂充气后,静置片刻,完好卤虫卵 沉于底部,去除表层空壳与杂质。然后用 200目筛网将虫卵收集。立刻进行离心脱水。
7、离心脱水
二、室外大量养殖
卤虫单—养殖模式 (1)选址。 (2)建池。 (3)整池、清池、除害。 (4)进水、施肥 (5) 晒水 (6)养殖品系的选择 (7)接种 (8)养殖管理 (9)卤虫捕捞 (10)卤虫卵收获
卤虫单—养殖模式
(1)选址:地面平坦、供水方便、排水通畅的盐场贮 水池、蒸发池等。盐度维持70-110
3、饱和卤水的冲淋筛分
将饱和卤水比重分离的卤虫卵用一系列不 同规格的筛网进行筛分。在干净的饱和卤 水冲淋下,可将卤虫卵从其他大小不同的 杂质中分离出来。
4、滞育终止处理
根据卤虫对不同滞育终止处理的敏感性, 选择合适的滞育终止处理方法。滞育解除 方法有:反复脱水、低温刺激、光照处理、 紫外线照射、甲醛溶液浸泡、过氧化氢浸 泡和二氧化碳处理等。其中最常用的是低 温刺激和反复脱水。
第四节 卤虫卵的采收和加工
一、采收 二、加工 三、贮存 四、卤虫卵的质量判别
二、加工(加工流程)
1、原料卵收集 2、用饱和卤水进行比重分离 3、饱和卤水的冲淋筛分 4、滞育终止处理 5、淡水冲洗去盐 6、用淡水进行比重分离 7、离心脱水 8、干燥 9、分级 10、包装
1、原料卵收集
3、水中的离子浓度:卤虫对水域中离子组成及浓度 的耐受力范围很广。
4、溶解氧:卤虫具高效的呼吸色素—血红素,可以 在低溶解氧状态下(1mg/L)生存,也可生活于溶解 氧为饱和溶解度150%的超富氧水体中。
卤虫培养

第四章卤虫的培养第四章卤虫的培养* 卤虫,又称盐水丰年虫、丰年虾、卤虾,也叫盐虫子,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小型甲壳类。
* 我国从1958年开始使用卤虫无节幼体作为海产稚鱼的饲料。
* 建国以来的历次野外资源调查,我国也是卤虫资源大国。
一、卤虫的生物学* (一)生殖习性* 卤虫以单性生殖(又称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两种生殖方式繁殖。
* 单性生殖:环境良好条件下进行;???* 两性生殖:环境不良条件下进行。
* 也有些品系只能进行单性生殖或两性生殖。
* 生殖量:雌性5-10次/一生,每次怀卵2-300个(一般80-150个),室内每次30-40个。
(二)卤虫的生活史* 卤虫的发育过程中有变态,历经卵、无节幼体、后无节幼体、拟成虫期幼体和成虫等阶段。
* 发育:卵→无节幼体→成体?(脱壳成长);* 寿命:2-3个月,最长9个月。
* 卤虫为蜕皮生长(一生蜕皮12-15次),发育有变态,以卵孵出的无节幼体至成虫期,个体差异很大。
* 初孵出的无节幼体,在1-2d内具有大量的卵黄,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是鱼、虾、蟹幼体的良好的饵料。
1、卤虫冬卵壳厚,灰褐色,直径200-280 ?m2、无节幼体* 初孵:* 体长0.3-0.4mm* 体宽0.25-0.3mm* 3对附肢、单眼3、卤虫成虫* 全长1.2-1.5cm,分头、胸、腹;* 头部:5对附肢* 胸部:11对附肢* 腹部:不具附肢(三)生态条件* 1、分布:广泛、我国资源丰富* 除南北两极外世界各地都有分布。
主要分布在盐度高的咸水湖或盐田;* 我国以河北、辽宁、山东和内蒙古资源丰富。
2、盐度* 生活10-242* 可忍耐1-340* 最适30-50* 盐度对卤虫的个体大小和体色有明显影响,盐度在30-50的条件下,卤虫个体大,体色浅,盐度越高,个体越小,体色变暗。
3、温度* 卤虫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存活-3~42℃,生长15-35℃,孵化最适30℃。
小于15℃,生长发育慢。
卤虫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生物学特性及培养技术要点

卤虫在养殖过程中,幼体与成体对环境的要求相同,养殖过程中无需改变养殖环境及养殖设施。
卤虫的生殖率高,每4~5天可产100~300个后代,生命周期相对较长,平均每个成体能存活2个月以上,有利于卤虫的大量繁殖。
卤虫是非选择性的滤食生物,除了微藻外,可利用各种价格便宜的农副产品废料。
卤虫孵出的无节幼体需经12~15次蜕皮成成体,从孵化到性成熟最短只需8天,一般需要14~21天。成体雌虫在每次怀卵期蜕皮1次。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一般每隔3~5天即可产卵一次,每次产卵量2~300个,一般为80~150个。卤虫的寿命一般为2~3个月左右,可产卵10次左右。
刚孵出的无节幼体,具第一、二触角及大颚3对附肢,主要用第二触角游泳。
把经优选和消毒的卵以合理密度投入孵化水中。
连续充气:孵化前宜大些,生出无节幼体后,气量宜小些
控温:25~30℃
在上述条件下,经24~30h,可孵出无节幼体。
孵化容器,气管,散气石清洗消毒,注入过滤海水或消毒海水
孵化卤虫卵孵化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四、无节幼体与卵壳、坏卵的分离 一般利用光诱和重力作用的方法使无节幼体和卵壳及坏卵分离。 五、无节幼体的冷藏贮存 六、休眠卵的化学去壳 (一)去壳溶液的配制 (1)次氯酸盐的每克有效氯可氧化2~2.5g卵的壳 (2)每克卵的去壳液总体积13ml (3)pH要稳定在10以上,每克卵要加入40%NaOH溶液0.3 ml或每克卵加入0.13 gNaOH(用Ca(ClO)2作去壳剂时,每克卵加入NaCO31g或0.3gCaO代替)。
卵胎生:在以卵胎生方式繁殖时,胚胎发育过程中无滞育阶段,以无节幼体直接从母体的卵囊中排出,并能自由游动。 卵生:在以卵生方式繁殖时,又有两种情况:产夏卵和产冬卵。 夏卵:卵膜薄,卵经为0.15~0.28mm,夏卵产出后在育卵囊迅速发育为无节幼体孵出。 冬卵:也叫滞育卵、休眠卵,具有厚的棕色外硬壳,正圆形,灰褐色,卵径为0.20~0.32mm。经滞育期才能孵化,干燥无氧时可存活数年,直到浸泡于海水中,壳内胚胎代谢被激发,才会发育孵化。
卤虫的培养技术

(3)水质要求:要求水源充足、 通畅、 水质良 清 好、
新、 无污染、 无毒害, 主要的水质指标为: 盐度以70 -
110 为 pH7.5一 宜, 9.0,D.0=3m泌 以 上。
2、 接种卤虫
(1)及时清除敌害:在每年的 2 月份, 要把池水尽
量排出去, 曝晒数日, 用药物清除池内有害生物, 通常每 亩用 100 公斤生石灰化浆趁热全池泼洒 ,最好带水 10cm泼洒效果更好。 也可选用漂白粉、 敌百虫、 鱼藤清、 茶饼、 巴豆等药物。
(2)进水与施肥:药物清池5 - 7 天, 待药性基本消
失后即可进水。 进水用作 80 目 筛绢拦住进水口, 缓慢放 水, 防止水流过快而冲破拦网, 进人野杂鱼虾而造成危 害。进水时应先进低盐度海水, 晒几日 后施肥繁殖饵料 生物。2 一 天后, 3 基础饵料生物便会大量繁殖起来, 这 时再加入高卤度水。进水过程中要注意测量池水的盐 度, 使其恰好维持在 70% 稍高一点为宜, 。 这时再向池内 施肥, 繁殖耐盐饵料生物或接种适宜于卤虫摄食的盐藻 等。施肥通常用无机盐, 常见的氮肥主要有尿素、 硫酸 按、 硝酸按等, 但不宜用氨水;磷肥有过磷酸钙、 汤姆斯 磷肥等;有机肥可施用鸡粪、 牛粪、 马粪等, 施肥量应掌
含级f : 卤虫耐低氧能力很强, 在含氧量为 1 、 2m泌 时, 虫体呈鲜红色。 分布:在天然咸水湖及大型盐池中, 卤虫的幼虫多 分布在近岸带。卤虫在水域中垂直分布的特点是, 约 80%分布于水深 1.5 以上的上层, 20%左右分布于 其余 水深 1.5 一 的水层。在较浅水域, 3.0 大部分卤虫分布于 中层, 深度不超过 80cm的水域, 卤虫基本上呈均匀分
四、 休眠卵的孵化
(1)食性: 由于卤 虫是滤食性的动物, 没有选择性,
卤虫培育池浮游生物生态学

第25卷第9期2005年9月生 态 学 报ACT A ECOLOGICA SINICAV ol.25,N o.9Sep.,2005卤虫培育池浮游生物生态学吕光俊1,赵 文2*,贾沁贤3(1.西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重庆荣昌 402460;2.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技学院,大连 116023;3.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盐湖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基金项目:国家地质调查资助项目(DKD2101027-7)收稿日期:2004-10-30;修订日期:2005-06-02作者简介:吕光俊(1972~),男,四川南江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养殖水域生态学研究.E -m ail:gjlv66@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 res pon dence.E-m ail:zhaow en@ Foundation item :Project of th e China Geological Survery(No.DKD2101027-7)Received date :2004-10-30;Accepted date :2005-06-02Biography :L U Guang-Jun,M as ter,Lecturer,mainly en gaged in aquacultur e ecology.E-mail:gjlv66@摘要:2002年在内蒙古桑根达莱淖尔进行了卤虫养殖实验,研究了3个卤虫培育池的浮游生物、初级生产力、水化学因子、限制性营养盐及卤虫的生长,并探讨了各种生态因子与浮游植物、卤虫生长的关系。
结果表明:实验期间共发现浮游生物27种(或属),其中浮游植物17种(或属),浮游动物10种(或属)。
1#、2#、3#池的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分别为2.41mg /L 、1.72mg /L 、1.31mg /L ,蓝藻门和绿藻门占优势,优势种为小席藻、线形粘杆藻、小颤藻、普通小球藻、椭圆小球藻;浮游动物的平均生物量分别为24.47mg /L 、22.04mg /L 、19.27mg /L ,轮虫占优势,优势种为褶皱臂尾轮虫、变异臂尾轮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卤虫培养第一节卤虫的生物学第二节卤虫卵第三节卤虫的增养殖第四节卤虫的应用第一节卤虫的生物学一、卤虫的分类地位卤虫(Artemia)又称盐水丰年虫、丰年虾、卤虾等。
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小型甲壳类。
分类地位: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无甲目/盐水丰年虫科/卤虫属二、卤虫的形态特征卤虫的颜色与栖息水环境密切相关高盐水域:红色盐度较低的水中:灰白色虫体(雌虫)较细长,全长1.0-1.5厘米。
明显地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不具头胸甲。
雄虫较小,一般体长0.7cm左右。
头部短小,不分节,5对头肢。
胸部11节,有11对胸肢。
腹部由8节组成,不具附肢。
三、卤虫的发育及生活史卤虫的发育过程中有变态,历经以下阶段:卵初孵无节幼体(1龄无节幼体):体长400-500 m,橘红色,不摄食,靠卵黄维持新陈代谢后无节幼体(2龄无节幼体):开始外源性营养拟成虫期幼体成体四、卤虫的繁殖习性(一)卤虫的生殖类型由种的特性决定,不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而改变。
孤雌生殖卤虫:种的组成中没有雄虫或雄虫的比例极低,雌虫不需要与雄虫交配就可繁殖后代。
两性生殖卤虫:种的组成中有雌虫和雄虫之分,只有雌、雄虫交配后才能繁殖后代。
(二)卤虫的生殖方式卤虫的生殖方式与其生殖类型无关。
生殖方式受内、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卤虫生殖方式的改变。
生殖方式:卵胎生:子代自母体内产出时已孵化为小的无节幼体。
卵生:子代以卵的方式自母体内产出。
夏卵和冬卵五、卤虫的生态习性1. 分布世界性分布。
我国卤虫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北内陆盐湖和华北盐田(P184)。
2. 盐度适盐范围为10-242,最适盐度范围为30-50。
耐高盐的特性是卤虫逃避敌害的唯一方法。
3. 温度卤虫能忍受的温度范围为-3-42℃,因产地不同而有所差异,最适生长温度25-30℃。
4. 溶解氧和pH值卤虫的耐低氧能力很强,可生活在 DO为1mg/l的水中。
孵化用水的pH值8-9为宜。
5. 食性滤食性生物,对大小5~16微米的颗粒有较高的摄食率。
在天然环境中主要以细菌、微藻和有机碎屑等为食。
6. 敌害水鸟,某些昆虫或其幼虫(如半翅类、甲虫等)也能捕食卤虫。
第二节卤虫卵一、卤虫冬卵的生物学特性卤虫冬卵的外层为一厚的卵壳,卵壳内为处于原肠期的胚胎。
卵壳分为三层: 从外到里分别为外壳(硬壳层)、外表皮(外表皮膜)、胚表皮。
卤虫休眠卵卵壳:外壳(硬壳层):呈土黄至咖啡等不同深度的颜色。
作用:保护其内的胚胎免受机械和辐射的损伤。
外表皮(外表皮膜):有筛分作用,可阻止分子质量比二氧化碳大的物质通过,从而保护胚胎。
胚表皮(内层):为一透明而有弹性的膜。
卵壳内的胚胎为一约有4000个细胞的原肠胚。
二、卤虫卵的贮存风干后低温或冷库贮存。
制成真空或充氮的密封罐,罐装贮存。
饱和盐水保存。
三、卤虫卵的孵化1.卤虫卵孵化过程中形态及生理的变化2. 孵化的环境条件温度:25-30℃,保持恒温。
以保持孵化的同步进行。
盐度:常用盐度20-30的海水。
pH:最适范围8~9 ,pH值过低可用NaHCO3调节。
充气和溶解氧:孵化过程中需连续充气。
作用:供给孵化所需氧气,防止卤虫卵沉底堆积。
虫卵密度:一般为1-3克/升。
光照:连续光照,光照强度为2000lx左右。
3. 孵化方法(孵化流程)(1)准备孵化容器,具锥形底的玻璃钢桶较好。
孵化容器用前需要进行消毒。
(2)用海水或淡水浸泡1-2小时,使虫卵充分吸水,以加快孵化速度。
(3)虫卵的消毒:为了杀灭虫卵表面粘附的细菌,一般用200ppm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30分钟,或用30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分钟。
在上述的孵化条件下,孵化24~36小时可出现无节幼体。
四、卤虫卵的去壳卤虫卵壳的主要成分是脂蛋白和正铁血红素,去壳的原理就是利用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溶液氧化去除这些物质。
去壳步骤:1.卤虫卵的吸水卤虫卵吸水膨胀后呈圆球形,有利于去壳。
一般是在25℃淡水或海水中浸泡1~2小时。
一般待虫卵变成圆球形即可。
2.配制去壳溶液常用的去壳溶液是次氯酸钠溶液、氢氧化钠和海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
一般而言,每克干虫卵需使用含有0.5g的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而去壳溶液的总体积按每克干卵14ml的比例配制。
由于卤虫卵的去壳过程是氧化反应,氧化效率取决于次氯酸盐解离成次氯酸根的程度,而此解离程度与溶液的pH值有关。
当pH大于10时,次氯酸盐解离成次氯酸根的比例最大,因而氧化效果也最好。
因此,需要在去壳液中加入适量的pH稳定剂。
通常使用氢氧化钠(用次氯酸钠时使用,用量为每克干卵0.15g),或碳酸钠(用次氯酸钙时使用,用量为每克干卵0.67g,也可用氧化钙,用量为每克干卵0.4g)来调节PH值在10以上。
由于有效氯的含量会随贮存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因此,在配制去壳液之前需要测定次氯酸钠的有效氯的确切含量。
有效氯含量的测定可用蓝黑墨水法,更精确的可采用硫代硫酸钠法。
此外,去壳液要现配现用。
3.去壳将浸泡好的卤虫卵沥干后放入已配好的去壳液中并不断搅拌。
在去壳过程中,卤虫卵的颜色渐渐由咖啡色变为白色,最后变为橘红色。
此过程最好在5-15分钟内完成,时间过长会影响孵化率。
去壳过程是一个氧化作用,并产生气泡,要不停地测定其温度,可用冰块防止升温到40℃以上。
4.清洗脱氯当在解剖镜下看不见咖啡色的卵壳时,即表示去壳完毕,此时去壳溶液的温度不再上升。
用孔径为120-130微米的筛绢收集上述已去壳的卤虫卵,用足量的自来水或海水充分冲洗,直到闻不出有氯气味为止。
为了进一步除去残留的次氯酸钠,可将去壳卵浸入1-2%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中约1min中和残氯,然后进一步用自来水或海水冲洗。
去壳卵经冲洗后,可以直接投喂,也可以孵化后投喂或放入-4℃冰箱中保存。
五、卤虫卵的质量评价卤虫卵的质量外观质量孵化性能营养价值1.外观质量的判别色泽与气味泥沙含量破壳与碎壳空壳含水率卵的大小细菌含量好的卤虫卵一般为棕色或棕褐色,有光泽,无霉腥臭味。
泥沙含量较低。
破壳卵与碎壳卵所占比例较低。
空壳率较低。
含水率在10%以下。
卵的大小比较合适。
2. 孵化特性的判别(1)孵化率(Hatching percentage, H%,孵化百分率或孵化百分比)每百粒卤虫卵(不包括空壳)能够孵化出的无节幼体的只数,以百分比表示。
孵化率是衡量卤虫卵孵化性能最常用的指标。
(2)孵化效率(Hatching Efficiency, HE)每克卤虫卵能够孵化出的无节幼体的只数。
(3)孵化产量(Hatching Output, HO)每克卤虫卵能够孵化出的无节幼体的总干重(mg)。
孵化产量最能反映卤虫卵的孵化质量。
(4)孵化速度(Hatching Rate, HR)孵化速度:孵化出90%无节幼体所需的时间T与孵化出第一个无节90的差值。
幼体所需的时间T孵化同步性:孵化出90%无节幼体所需的时间与孵化出10%无节幼体所需时间的差值。
卤虫卵孵化率的测定:国际上通用的方法:A法和B法。
国内:溶壳法、数粒法、密度法等。
A法(1)称取250mg的待测卤虫卵,放入250ml的锥形瓶中,往锥形瓶中加入100ml的盐度为35的海水,连续光照,光照强度为1000-2000lx,水温25℃,从底部充气使所有的虫卵悬浮在海水中,但充气不可太强,以免出现泡沫。
(2)1h后,用移液管(移液器)取5-10个样品,每个样品0.5ml,每个样品约有100粒卤虫卵。
(3)将取得的样品分别放在滤纸上,然后计数,记录每个样品的虫卵数C。
(4)把滤纸上的虫卵分别冲洗下,放入培养皿中或5ml的小试管中,加入盐度为35的海水,水深0.3-0.5cm,在上述条件下进行孵化。
(5)48h后,将孵出的无节幼体用碘液固定,在体视显微镜下计数每个样品中的无节幼体数N。
也可用肉眼观察,用滴管吸取活体进行计数。
(6)计算孵化率:H% = N/C×100%B法(1)称取250mg的待测卤虫卵,放入250ml的锥形瓶中,往锥形瓶中加入100ml的盐度为35的海水,连续光照,光照强度为1000-2000lx,水温25℃,从底部充气使所有的虫卵悬浮在海水中,但充气不可太强,以免出现泡沫。
(2)48h后,用移液管(移液器)取5-10个样品,每个样品0.5ml,每个样品约含100只无节幼体及未孵化的卵粒。
(3)将每个样品分别加入培养皿中,用碘液固定,在体视显微镜下计数每个样品中的无节幼体数N。
也可用肉眼观察,用滴管吸取活体进行计数。
(4)预先配好NaOH溶液(40gNaOH加入100ml蒸馏水),向每个样品中滴1滴NaOH溶液,再滴5滴含有效氯5.25%的次氯酸钠溶液(漂白粉水)。
数分钟后,空壳溶解,未孵化的卵成为去壳卵。
计数每个样品中的去壳卵个数C。
(5)计算孵化率:H% = N/(N+C)×100%A法和B法的比较A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规定的卤虫卵孵化率测定方法一致。
优点:所需器具少、简便、快捷。
缺点:计数卵子时必须仔细排除破卵和卵壳。
B法:优点:不用辨认破损的卵子和卵壳。
缺点:所需器具较多、取样计数较为频繁,测量速度较慢。
3. 营养价值的判别(1)无节幼体的脂肪酸含量及组成成分的分析脂肪酸含量和组成可用气相色谱来分析。
(2)从投喂效果来测定饵料效果通过养殖动物的增重及生长发育情况等来判断卤虫卵的优劣。
第三节卤虫的增养殖盐田大面积引种增殖室外粗放养殖室内集约化养殖第四节卤虫的应用卤虫无节幼体:可作为甲壳类、鱼类育苗的饵料。
应使用刚刚孵化的无节幼体,营养价值较高。
未用完的无节幼体应在低温(0~5℃)保存,以减少能量消耗。
卤虫成体:可作为鱼、虾成体的饵料。
鲜活卤虫作为人工配合饲料的成分,有增味作用,可作为诱食剂。
将卤虫成体深加工后制成卤虫干粉或卤虫虾片,作为对虾苗种培育过程中的人工饵料使用。
利用卤虫的无选择性滤食,可将卤虫用作某些药物或营养物质的生物载体或生物包囊,对养殖对象进行定向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