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运动功能与中药干预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中医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中医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接受腹部手术患者为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中医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80.00%,P<0.05)。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医护理干预用于腹部手术患者,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病情。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腹部手术;胃肠功能腹部手术为临床外科常见的手术,然而相关报道指出,由于麻醉、炎性反应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术后可出现腹胀、腹痛、排气不畅、排便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干扰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1]。

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患者护理干预,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中医护理逐渐被用于临床干预。

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穴位按摩、情志护理等为中医常用的护理干预方式,在多种疾病的干预中取得较好的效果[2]。

本文将中医护理干预用于腹部手术患者,观察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接受腹部手术患者为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

观察组年龄23~75(42.06±9.68)岁,男性21例,女性19例,手术类型:阑尾切除术20例、胃次全切除术2例、胆囊切除术15例、其他3例。

对照组年龄22~77(42.98±9.15)岁,男性23例,女性17例,手术类型:阑尾切除术18例、胃次全切除术1例、胆囊切除术16例、其他5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遵医嘱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的注意事项,遵医嘱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抗感染、止血、止痛等,告知患者相关药物的应用方法,同时结合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饮食及术后运动等。

枳实、白芍及药对对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枳实、白芍及药对对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枳实、白芍及药对对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胃肠运动功能是维持正常消化、吸收和排泄的基本生理功能之一,其障碍会引起胃肠道疾病,如胃肠道功能紊乱、胃动力不良等。

因此,寻找能够调节胃肠道运动功
能的中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枳实是常用的中药,具有调节胃肠道运动功能的作用。

白芍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等功效,同时也能够改善胃肠道运动功能的异常。

因此,将枳实
和白芍制成药物形式,可能会发挥更好的胃肠道运动调节作用,有助于治疗胃肠道疾病。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枳实、白芍及药对胃肠道运动功能的影响,为开发新型中药治疗胃肠道疾病提供实验依据。

三、研究内容
1. 实验组设计: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枳实组、白芍组和枳实白芍组,每组5只。

2. 操作方法:将小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后,在记录小鼠排便次数的同时,通过测量小鼠胃肠道平滑肌电活动和血清素浓度等指标,评价药物对胃肠道运动功能的影响。

3. 结果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实验数据,比较不同药物组间的差异,并探讨不同药物对胃肠道运动功能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方式。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有助于探明不同中药对胃肠道运动功能的影响,为开发新型中药治疗胃肠道疾病提供实验依据;同时,也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中药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认识,推动
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

丹参滴丸是否适用于改善胃肠蠕动?

丹参滴丸是否适用于改善胃肠蠕动?

丹参滴丸是否适用于改善胃肠蠕动?导语:胃肠蠕动是保持消化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而丹参滴丸作为一种传统中药,被广泛认为具有改善胃肠蠕动的效果。

那么,丹参滴丸是否真的适用于改善胃肠蠕动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并给出科学的解释。

一、丹参滴丸对胃肠蠕动的影响1. 丹参滴丸中的有效成分丹参滴丸是由丹参等中草药制成,其中含有丹参素、丹参酮等多种有效成分。

这些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进而提高胃肠道的蠕动功能。

2. 胃肠道蠕动与丹参滴丸的关系胃肠道蠕动是指胃肠道中的平滑肌收缩与松弛的节律性运动。

这种运动对于食物的推动、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泄非常重要。

研究表明,丹参滴丸中的有效成分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的平稳进行,从而改善胃肠道功能。

二、丹参滴丸改善胃肠蠕动的科学依据1. 临床实验证据多项临床实验表明,长期服用丹参滴丸可以有效改善胃肠蠕动。

例如,一项对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的研究发现,在服用丹参滴丸后,胃肠蠕动参数明显改善,且副作用很小。

这说明丹参滴丸对于改善胃肠蠕动是安全有效的。

2. 动物实验结果许多动物实验结果也证实了丹参滴丸对胃肠蠕动的改善作用。

例如,一项对大鼠的实验发现,给予丹参滴丸可以显著增加胃肠道的蠕动次数和振幅,从而促进食物的运动和排泄。

三、其他注意事项1. 丹参滴丸的用量与副作用虽然丹参滴丸对胃肠蠕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使用时还是需要注意用量和副作用问题。

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合适的剂量,并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不适反应。

2. 注意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对丹参滴丸的反应也有所差异。

因此,在使用丹参滴丸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用药。

4. 综合治疗的重要性丹参滴丸虽然能够改善胃肠蠕动,但单一药物的作用有限。

此外,饮食与生活习惯也会对胃肠蠕动产生影响,因此,综合治疗仍然是改善胃肠蠕动的关键。

建议患者在使用丹参滴丸的同时,配合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结语:丹参滴丸作为一种传统中药,确实具有改善胃肠蠕动的效果。

中药对胃病的治疗作用与机制研究

中药对胃病的治疗作用与机制研究

中药对胃病的治疗作用与机制研究胃病是指胃部组织的病变,主要包括胃炎、胃溃疡、胃痉挛、胃出血等。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治疗作用和机制。

本文将从中药治疗胃病的作用机制、常用中药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中药治疗胃病的作用机制1. 抗炎抗菌作用: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中药中很多具有抗炎抗菌作用的药物可通过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来治疗胃炎。

例如,黄连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够有效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减轻胃炎症状;小檗碱具有抗菌、抗炎作用,可通过抑制胃炎病变部位的炎症反应,减轻胃肠道症状。

2. 保护胃粘膜:胃溃疡是胃病常见病之一,中药中常用的天然药物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有效治疗胃溃疡。

例如,何首乌具有增加胃黏膜血流、提高胃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可有效减轻胃溃疡症状;石斛能够增加胃粘膜黏液分泌,提高胃黏液屏障功能,保护胃粘膜免受损害。

3. 调节胃肠运动:胃病的症状之一是胃肠运动紊乱,中药中的某些药物具有调节胃肠运动的作用。

例如,良姜能够促进胃肠动力,改善胃肠道蠕动功能,缓解胃痉挛;白术具有增加胃排空速度、促进胃肠道运动的作用,可改善胃肠蠕动功能。

4. 抗酸抗胆汁反流:胃炎和胃溃疡患者常出现胃酸和胆汁反流引起的症状,中药中某些药物具有抗酸抗胆汁反流的作用,可治疗这些症状。

例如,黄柏具有抗胆汁反流和抗酸作用,可减轻胃酸和胆汁对胃黏膜的刺激。

5. 调节免疫功能:胃炎和胃溃疡的发生发展与免疫功能紊乱相关,中药中某些药物能够调节免疫功能,治疗胃炎和胃溃疡。

例如,党参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可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改善胃黏膜免疫功能;黄芪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可增加胃黏膜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

二、常用中药治疗胃病的临床应用1. 黄连:黄连是一味常用的中药,被广泛用于治疗胃炎和胃溃疡等胃病。

其主要功效是抗菌、抗炎、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以及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常用剂型包括黄连素片、黄连口服液等。

保胃丹的功效与作用

保胃丹的功效与作用

保胃丹的功效与作用保胃丹是一种中药制剂,通过调整人体内胃肠道功能,达到保护胃肠健康的目的。

保胃丹由多种天然草药组成,具有很多功效和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保胃丹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保胃丹有护胃作用。

胃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一部分,负责储存食物、分解和吸收营养物质。

然而,不良的饮食习惯、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以及长时间的压力都会对胃产生负面影响。

保胃丹中的一些草药成分,如黄芩、黄连等,具有消炎、镇痛和抗菌作用,能够减轻胃部的炎症和不适感,保护胃黏膜,促进胃部的修复和恢复。

其次,保胃丹有调理胃肠蠕动的作用。

胃肠蠕动是指胃肠道内食物的运动和推动,在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以及排除废物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因素,如压力、疲劳、饮食不当等,都会导致胃肠蠕动功能紊乱,出现胃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保胃丹中的柴胡、厚朴等成分,具有调理胃肠蠕动的作用,可以促进消化道的蠕动,改善胃肠道的功能运动,缓解胃胀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第三,保胃丹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免疫系统是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系统,对抵御病原体入侵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起着关键作用。

胃肠道是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拥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

保胃丹中的黄芪、白芍等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以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胃肠道的免疫防御作用,提高人体的整体抵抗力。

第四,保胃丹具有抗氧化作用。

氧化反应是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会对细胞结构和功能产生损害,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保胃丹中的柚皮、山楂等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损伤,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性损害,维护胃肠健康。

第五,保胃丹具有抗炎作用。

胃肠道在生活中易受到一些细菌、病毒感染以及其他损伤的侵袭,会引发炎症反应。

保胃丹中的黄连、草果等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肠道炎症,保护胃肠道的健康。

第六,保胃丹具有抗溃疡作用。

溃疡是胃黏膜的损伤和破裂,常常导致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保胃丹中的竹茹、雷丸等成分,具有抗溃疡作用,能够促进溃疡的愈合,缓解胃痛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养胃丸的功效与作用

养胃丸的功效与作用

养胃丸的功效与作用养胃丸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具有很好的养胃功效。

它主要由多种药材组成,其中包括了人参、黄芪、益智仁、陈皮等。

这些药材有着良好的药理作用,可以改善胃肠道功能,增进食欲,缓解胃部不适等多种胃病症状。

下面将详细介绍养胃丸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养胃丸对胃肠道功能有明显的调整作用。

胃肠道功能障碍是导致胃部不适的常见原因之一。

而养胃丸中的人参具有益气补虚的功效,可以改善肠道神经调节功能,调整胃肠道运动。

同时,人参还有增加胃酸分泌、促进消化液分泌的作用,可以提高消化功能,增进食欲。

黄芪则具有健脾扶正的作用,可以增强胃肠道的吸收功能,提高免疫力。

益智仁具有缓解肝气郁结、调节脾胃功能的作用,陈皮则能疏肝理气、健脾化湿,有助于调节胃肠道平衡,舒缓胃肠道紧张情绪。

其次,养胃丸还有舒缓胃病症状的作用。

胃病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胃胀、胃酸倒流、胃痛、恶心呕吐等。

在养胃丸中,陈皮具有化痰止呕、舒气止痛的功效,可以舒缓胃病症状。

黄芪具有益气健脾、提神醒脾的作用,可以缓解胃部不适。

益智仁则可以安定神志、舒缓肌肉,对于胃病患者的消化道紧张情绪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此外,养胃丸中还加入了一些有散瘀、化痰、消积的药材,如雷丸、茯苓、山楂等,可以帮助消化道顽固性疼痛、胀气等症状,改善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再次,养胃丸对于一些慢性胃病的康复也有一定的帮助。

慢性胃病是一种常见的胃病类型,包括慢性胃炎、慢性胃溃疡等。

这些疾病往往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养胃丸中的人参、黄芪等药材,可以调整胃肠道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助于缓解慢性胃病的症状,提高疾病的稳定性。

同时,养胃丸还有一些保护胃粘膜的作用,如桂枝、炮姜等,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胃粘膜的修复和再生,对于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康复有一定的帮助。

最后,养胃丸还有一定的消食健胃作用。

消化系统是人体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功能是否正常直接影响到人体的营养摄取和废物排泄。

平消片对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治疗作用

         平消片对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治疗作用

平消片对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治疗作用平消片对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治疗作用胃肠道功能紊乱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

平消片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独特的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平消片对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平消片是由多种中草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中包括黄连、白芍、法半夏等。

这些中草药均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能够调节胃肠道的运动功能和分泌功能,达到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目的。

首先,平消片能够调节胃肠道的运动功能。

它含有的黄连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能够抑制肠道炎症的发生,并减轻胃肠道的痉挛和腹痛。

白芍富含的芍药苷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镇静和抗炎作用,能够减轻肠道的过度收缩和蠕动,改善腹泻症状。

法半夏则能够调节胃肠道兴奋性,减少胃肠道的颤动和过敏反应,缓解腹痛和腹泻。

其次,平消片还能够调节胃肠道的分泌功能。

它含有的黄连和法半夏具有收敛作用,能够减少肠道液体的分泌,改善腹泻症状。

黄连还具有降低胃酸分泌的作用,有助于缓解胃痛和胃灼热感。

白芍富含的柔软酸能够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再生,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此外,平消片还能够调节胃肠道的免疫功能。

研究表明,平消片能够抑制胃肠道炎症和免疫反应的发生,减少免疫细胞的浸润和炎症介质的释放。

这些作用使得平消片能够缓解胃肠道的炎症症状,改善胃肠道的功能紊乱。

综上所述,平消片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具有调节胃肠道运动功能和分泌功能的作用。

它通过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缓解胃肠道的疼痛和炎症症状,改善胃肠道的功能紊乱。

然而,平消片作为一种中药制剂,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其治疗作用和机制,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总之,平消片对胃肠道功能紊乱具有治疗作用。

它通过调节胃肠道的运动功能、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改善胃肠道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对于平消片的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验证,以确保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

胃康灵的组方原理和功效

胃康灵的组方原理和功效

胃康灵的组方原理和功效胃康灵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相关疾病,如胃痛、胃胀、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等。

它由多种中药药材组成,包括黄芩、黄连、苦参、鸡内金、炙甘草、指甲胆、木香、佩兰和厚朴等药材。

胃康灵通过药物相互作用,发挥其功效,达到治疗胃肠疾病的目的。

一、组方原理1. 调整胃肠功能:胃康灵中的黄芩、黄连等具有清热泻火作用,并能调整胃肠的蠕动功能,增强消化液分泌,增进胃肠道运动,降低胃肠道的收缩张力,改善胃肠移动性,从而有效治疗消化不良等疾病。

2. 抑制炎症反应:胃康灵中的黄芩、黄连、苦参等药材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和生物碱,具有抗炎作用。

这些成分能够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缓解胃肠道的炎症症状,对治疗胃肠道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3. 促进胃黏膜修复:胃康灵中的鸡内金、炙甘草等药材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它们能够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再生,减少胃黏膜的受损程度,防止胃黏膜糜烂和溃疡的发生。

4. 调节胃酸分泌:胃康灵中的指甲胆、木香等药材中含有挥发油成分,具有调节胃酸分泌的作用。

这些成分能够减少胃酸的分泌,降低胃酸浓度,改善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烧灼感等症状。

5. 缓解胃肠道痉挛:胃康灵中的佩兰、厚朴等药材具有舒滑肌的作用。

它们能够缓解胃肠道的痉挛,减轻胃肠绞痛、胃胀等不适感,改善胃肠道的收缩活动,促进食物的正常通过。

二、功效1. 缓解胃痛:胃康灵中的药材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能够缓解胃痛和腹痛等症状,适用于胃痛、胃梗阻、胃穿孔等胃病引起的疼痛。

2. 消化不良:胃康灵中的药材能够调节胃肠功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肠道的蠕动,改善胃肠道的运动性,消化功能得到改善,从而缓解消化不良等症状。

3. 缓解胃胀:胃康灵中的药材能够促进气体排出,缓解胃胀和腹胀等不适感,改善胃肠道蠕动,促进气体的正常排泄。

4. 防治胃食管反流病:胃康灵中的药材对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促进胃肠蠕动的中药适应症及使用建议

促进胃肠蠕动的中药适应症及使用建议

促进胃肠蠕动的中药适应症及使用建议胃肠蠕动是指消化道内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推动运动,对于人体的正常消化、吸收和排泄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许多人患有胃肠蠕动不良的问题,如胃胀、腹泻、便秘等。

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促进胃肠蠕动的治疗中。

本文将介绍几种促进胃肠蠕动的中药及其适应症,并提供一些建议供参考。

一、罗布麻罗布麻,又称巴豆麻,为巴豆科植物。

其主要成分为罗布麻碱,具有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

罗布麻可用于治疗肠胃气滞、腹胀便秘等症状。

使用建议如下:1.剂型:罗布麻常见的剂型有片剂、胶囊剂等,可根据个人需求选择适宜的剂型。

2.用量:一般建议成人每次口服片剂0.3-0.5g,每日2-3次,胶囊剂一次2粒,每日2-3次。

二、枳实枳实,为芸香科植物,具有辛温、行气消食的特点。

枳实可用于治疗胃脘不舒、胀满等症状。

使用建议如下:1.剂型:枳实常见的剂型有颗粒剂、饮片等,可根据个人需求选择适宜的剂型。

2.用量:一般建议成人每次口服颗粒剂10g,每日2次;饮片每次煎服10-15g。

三、大黄大黄,为蓼科植物,具有泻下通便的作用。

大黄可用于治疗便秘、痔疮等症状。

使用建议如下:1.剂型:大黄常见的剂型有颗粒剂、丸剂等,可根据个人需求选择适宜的剂型。

2.用量:一般建议成人每次口服颗粒剂10-15g,每日2次;丸剂一次3-6g,每日2-3次。

四、厚朴厚朴,为香豆科植物,具有温中散寒、理气和胃的特点。

厚朴可用于治疗胃寒胀满、脘腹疼痛等症状。

使用建议如下:1.剂型:厚朴常见的剂型有颗粒剂、饮片等,可根据个人需求选择适宜的剂型。

2.用量:一般建议成人每次口服颗粒剂10-15g,每日2次;饮片每次煎服10-15g。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虽然具有一定的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但并非对所有人都适用。

个体差异可能导致不同的反应,因此在使用中药前,请咨询医生或中药师的建议。

同时,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也是促进胃肠健康的重要因素。

养生常识 中药的促进胃动力作用

养生常识 中药的促进胃动力作用

养生常识中药的促进胃动力作用中药的促进胃动力作用西药胃复安、吗叮啉、西沙比利等促进胃肠动力药物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其副作用又使人们望药却步。

其实,许多中药与中药方剂也有促进胃肠动力作用,不妨试试。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胃气宜降,脾气宜开,脾胃升降正常使胃肠动力平衡。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理论,脾胃的功能活动还有赖于肝气的疏泄、胆汁的通降、肾阳的温暖、肠腑的传导才能维持正常的功能活动。

人体遭受邪气侵袭,也易引起胃肠动力方面的疾病。

此时,只要驱除外邪,就可恢复胃肠动力。

如寒冬嗜食冷饮而致寒遏胃阳,出现纳呆、腹部冷痛时,长期嗜食膏梁厚味则使胃肠积热,出现口臭便秘、嘈杂善饥时,寒温困脾或温热蕴阻可致脾失健运,出现脘腹痞满、纳呆便溏时,可分别给予温中散寒、清热通腑、苦温燥湿或辛开苦降法,使胃气平和,肺气通畅,胃肠动力自可恢复正常。

临床观察表明,大部分理气类中药都有促进胃肠动力作用,只是归经不同、机制不同。

如入肝胆经的中药有香附、青皮、陈皮、橘核、郁金等,入脾经的中药有苏梗、木香、柿蒂等,入大、小肠的中药有枳实、枳壳、大腹皮、厚朴等。

这些理气药物通过疏肝片、利胆、和胃、厚肠皆能促进胃肠动力。

也有一些中药是针对某些疾病性质起到促胃肠动力作用的;如温中散寒的高良姜、广木香、川椒,清热和胃的川黄连、炒山栀、川楝子、蒲公英,芳香化湿的藿香、佩兰、白豆蔻、砂仁,养阴清热的石斛、麦冬、花粉、玉竹等。

中药如何促进胃动力西药的胃复安、吗丁啉、普瑞博思是促胃肠动力药,其实很多中药与方剂通过调节胃肠运动,也能使胃肠功能恢复而治愈疾病。

临床实践表明,大部分理气药都具有促胃肠动力作用,具体表现在分经归类对某些脏腑有特殊的功能。

如入肝胆经的中药有香附、青皮、橘皮、橘核、郁金等;入脾经的有苏梗、木香、柿蒂等;入大肠小肠经的有枳实、枳壳、大腹皮、厚朴等。

这些理气药通过疏肝、利胆、和胃,皆能促进胃肠动力。

也有一部分中药是针对某些疾病性质起到促胃肠动力作用。

香砂平胃颗粒的功能主治

香砂平胃颗粒的功能主治

香砂平胃颗粒的功能主治介绍香砂平胃颗粒是一种中药制剂,由多种天然草药制成。

它具有广泛的功能和主治,被广泛用于治疗胃肠道相关问题。

该产品以其独特的草本配方,能够缓解胃肠不适症状,促进消化,改善胃肠功能,达到平衡胃肠能量的效果。

功能与主治香砂平胃颗粒的功能主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缓解消化不良:香砂平胃颗粒富含多种中草药,具有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缓解胃部胀气、胃酸过多、胃痛等不适症状,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调理胃液分泌:该颗粒能够调节胃酸和胃液的分泌,提高胃液的消化功能。

它对于胃酸过多或过少的患者都有良好的效果,在胃酸分泌方面起到了平衡作用。

3.缓解胃肠炎症:香砂平胃颗粒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有效缓解胃肠道炎症引起的不适感。

对于急性或慢性胃肠炎、胃溃疡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4.促进胃肠蠕动:该颗粒可以刺激胃肠蠕动,促进食物在胃肠道的消化和排出。

它对于胃肠动力不足、便秘等问题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5.调理胃肠功能:香砂平胃颗粒能够调理胃肠道的运动和功能,改善饮食不当、脾胃虚弱等引起的胃肠问题。

它可以帮助调理肠道菌群,提高消化系统健康水平。

6.缓解胃痛和胃胀:由于其草本成分的特殊性,香砂平胃颗粒在缓解胃痛和胃胀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它可以缓解胃部的不适感,提供舒缓感受。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香砂平胃颗粒的剂型为颗粒,适合口服使用。

一般建议成人每次口服一袋,儿童酌情减量。

•口服前可将香砂平胃颗粒冲泡于适量温水中,搅拌均匀后饮下。

•建议于饭前或饭后30分钟口服,每日3次。

•若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请咨询医师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如需要使用请咨询医师。

•个体过敏者禁用。

对该药物或其成分过敏者请停止使用并尽快就医。

•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请在保持饮食规律、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基础上使用该药物。

总结香砂平胃颗粒是一种有效的中药制剂,具有广泛的功能和主治。

它能够缓解胃肠不适症状、改善消化系统功能、调节胃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等。

中医养生调理肠道的中医养生方法

中医养生调理肠道的中医养生方法

中医养生调理肠道的中医养生方法肠道健康对于人体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中医学认为,肠道是人体的“第二脑”,与身体的各个系统密切相关。

通过养生调理肠道,可以提高免疫力、改善消化系统功能,预防疾病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医养生方法,帮助您调理肠道,维护身体健康。

一、食疗调理食疗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医认为,通过调整饮食可以调理肠道,改善消化问题。

以下是几种中医养生食疗方法。

1. 温热粥类中医推荐温热的粥类食物,特别是薏米粥、百合粥和红豆粥等。

这些粥类富含纤维和维生素,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缓解便秘问题。

2. 高纤维蔬果蔬果中的纤维可以增加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中医建议多食用高纤维的食物,如芹菜、莴苣、卷心菜等绿叶蔬菜,以及苹果、梨和葡萄等水果。

3. 发酵食品中医认为,发酵食品有益于肠道健康。

常见的发酵食品包括酸奶、酸菜和豆腐乳等。

这些食物富含益生菌,可以调整肠道菌群,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肠道功能。

二、中草药调理中草药在中医养生中被广泛应用于肠道调理。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中草药。

1. 金银花金银花有清热解毒、解毒利湿的功效。

中医认为,金银花可以改善肠道炎症,缓解腹泻等症状。

可以用金银花泡水喝,或者将其煮水后饮用。

2. 茯苓茯苓有利尿、健脾的作用。

中医认为,茯苓可以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改善腹胀、泻痢等问题。

可以将茯苓加入粥中煮熟食用。

3. 甘草甘草有抗炎、保护胃肠道黏膜的作用。

中医认为,甘草可以改善胃肠道溃疡、炎症等问题。

可以用甘草煎剂冲服,或者将其煮水后饮用。

三、经络按摩调理中医经络理论认为,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调理肠道,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肠道功能。

以下是几种经络按摩方法。

1. 中脘穴按摩中脘穴位于肚脐中央凹陷的位置。

每天早晚各按摩100次,可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等问题。

2. 大横跨穴按摩大横跨穴位于肚脐下方2横指宽的位置。

每天早晚各按摩100次,可帮助改善腹部胀气和肠道积气等问题。

3. 中脘下廉穴按摩中脘下廉穴位于肚脐下方一横指的位置。

建胃整肠丸功效与作用

建胃整肠丸功效与作用

建胃整肠丸功效与作用建胃整肠丸是一种传统中药,被广泛用于治疗胃肠功能紊乱,如胃寒、消化不良、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它由多种中药组成,具有调和胃肠功能、促进消化、改善胃肠道症状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胃整肠丸的功效与作用。

建胃整肠丸是由神曲、半夏、厚朴、木香、白芍、枳壳、甘草等多种药物组成的。

每味药物都有特定的功效与作用,它们共同发挥出建胃整肠丸的疗效。

首先,神曲是建胃整肠丸中的主要组成药物之一。

它有温中散寒、健胃化滞的功效。

常与厚朴合用,能够改善胃寒引起的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

半夏是另一种常见的胃肠药材,具有降逆止呕、健胃化湿的作用。

它可以缓解胃部不适引起的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增强胃肠道的消化功能。

厚朴是建胃整肠丸中的重要成分,被广泛用于胃寒、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的治疗。

它有健脾暖胃、理气化湿的作用,可以改善胃肠道功能,帮助消化食物,减轻腹胀的感觉。

木香是一种能够温中健胃的药物,它有较好的行气散滞、温中止痛的功效。

木香能够改善胃肠道的运动功能,减轻腹痛、腹泻等症状。

白芍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养血安神、止痛消肿的作用。

在建胃整肠丸中,白芍主要用于改善胃寒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帮助调理胃肠道的功能。

枳壳是一种常用的消食药物,具有祛痰散结、助消化的作用。

它能够改善胃肠道的运动功能,提高胃肠的消化能力,减轻胃肠道不适引起的症状。

甘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具有补中益气、和胃解毒的功效。

它可以平和各药之性,增强建胃整肠丸的疗效,并且减轻胃肠道的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建胃整肠丸是一种具有多种中药药材组成的中药制剂,它具有调和胃肠功能、促进消化、改善胃肠道症状的作用。

通过神曲、半夏、厚朴、木香、白芍、枳壳、甘草等药材的配合,建胃整肠丸能够缓解胃寒、消化不良、腹胀、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改善胃肠道的运动功能,提高消化能力,促进营养吸收,调理胃肠道平衡,从而达到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症状不同,对建胃整肠丸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猪苓散的功效与作用

猪苓散的功效与作用

猪苓散的功效与作用猪苓散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主要由猪苓、山药、麦冬、茯苓、淮山药等药材组成,用于治疗脾胃气虚、食少纳呆、脘腹胀满等症状。

猪苓散具有调和营养物质,增强消化能力,改善胃肠道功能等多种功效,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将详细介绍猪苓散的功效与作用。

一、补益脾胃功能猪苓散是一种补益脾胃的中药方剂,其主要成分之一猪苓具有温中益气的作用。

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若脾胃功能不好,就会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

而猪苓散能够改善脾胃气虚的症状,促进脾胃的消化功能和吸收能力。

它能够补充脾胃所需的营养,增强消化能力,提高食欲,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达到最佳状态。

二、缓解胃肠道不适猪苓散的成分还包括山药、麦冬、茯苓等药材,这些药材都具有滋阴清热的功效。

胃肠道不适是很常见的症状,包括脘腹胀满、不消化、腹泻等。

猪苓散能够缓解这些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减轻不适感。

山药具有滋阴清热、健脾养胃的作用,能够缓解胃肠道炎症和溃疡,促进伤口愈合。

麦冬具有滋润养胃、生津止渴的作用,能够缓解口干舌燥、口腔溃疡等症状。

茯苓具有清热利水、健脾舒中的作用,能够缓解消化不良、脘腹胀满等症状。

三、促进食欲食欲不振是很常见的症状,很多人都会遇到食欲不振的问题。

食欲不振会导致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从而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猪苓散能够促进食欲,增加食物的摄入量,提高营养吸收的能力。

猪苓散中的猪苓能够补益脾胃,增强消化功能,促进食欲。

同时,猪苓散中的山药、麦冬等药材也具有促进食欲的作用,能够改善食欲不振、进食少的问题。

四、改善胃肠道功能胃肠道是人体消化吸收和排泄的重要器官,其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身体的健康状况。

胃肠道功能不好会导致食物在体内停滞不前,产生胀气、腹泻、便秘等问题。

猪苓散具有调整胃肠道功能的作用,能够改善胃肠道的运动能力和排泄功能。

猪苓散中的山药、麦冬等药材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能够缓解便秘的问题。

同时,茯苓具有利水排湿、调理脾胃的作用,能够改善腹胀、脘腹不适的问题。

中药早期干预在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中的应用

中药早期干预在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中的应用
因子,造成组织器官 的损伤 。肠黏膜通透性增高 、细菌移位 与
棕褐色物, 舌红 , 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烈, 脉沉实。按传统 中医
理 论, 该方 临证需见 “ 、满 、燥 、实、坚 ” 痞 。大量研 究表 明,
内毒素血症 的形成机 制密切相 关。 肠道上皮细胞时刻都在更新, 其用于里实热证相关 的肠道疾 患, 具有显著疗效。
( 京 中医 药 大 学 东 方 医 院 , 京 1 0 7 ) 北 北 0 0 8
关键词 :中药早期干预;腹部术后; 胃肠功能紊乱
中图分类号 :R 5 . 2 9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3 42 0)309 —2 0 55 0 (0 90 .0 00 2 积 极促进术后胃肠功 能恢 复 促进腹 部术后 患者 胃肠功 能的早期恢 复 已经是所有外科 腹部术后 胃肠功 能紊 乱是常见的手 术并发症, 目前 临床致 力于如何减少腹部刺激和 出现症状 的处理 。 基于 中医 “ 不治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源 于张仲 景 《 伤寒论 》, 具有 峻下热结 、通里攻下之功, 是寒下 的 旁流, 昏谵语, 神 严重 者可 见大热渴饮 , 头痛干呕或吐血或 吐出
值得一提 的是, 菌群移位和 内毒素血症是术后多种并发症 代表方 剂。 用于阳 明腑实, 证见脘腹痞满胀痛, 大便不通或热结 它可刺 激机 体免疫系统产 生大量细胞因子、 自由基等一系列 氧
医生 的共识 。 通常 的解决方案是 : ①禁食, 持续胃肠减压, 静脉 输液, 维持水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②应用促动力剂 。但前者实
际上 是创造 条 件, 后等 待 患者 自愈 , 然 这种 等待 一般 不少 于 2 , ~4 d 有些仍不能改善, 甚至加重 ;而 后者特 点是靶 点单一, 作用 明确, 疗效却不肯定, 适用 范围有限, 这可能和肠道功能受 复杂 的神经 内分泌 多重调节有关 。 中药应用对肠道运动功能 的恢复具有优势 。 大量研究资料 表 明, 多种中药成方和 单药都可 促进肠道功 能的恢复, 由于 而

胃肠功能紊乱的中医治疗

胃肠功能紊乱的中医治疗

肠黏膜pH测定
监测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状况是诊断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重要依据,但目前直接观察肠黏膜屏障功能仍较困难,多通过间接的方法进行监测。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
Hale Waihona Puke 血浆内毒素检测肠黏膜通透性测定
血二胺氧化酶测定
胃肠功能障碍/衰竭的诊断
01.
AGIⅠ级(存在胃肠道功能障碍和衰竭的风险)
02.
AGIⅡ级(胃肠功能障碍)
免疫功能屏障
化学屏障
机械屏障
免疫屏障
生物屏障
组成:厌氧菌、需氧菌与兼性厌氧菌,绝大多数都是厌氧菌。
01
功能:具有定植性、繁殖性、排他性以防止外籍菌侵入和定植;增强免疫;营养作用。
02
生物屏障
化学屏障
机械屏障
免疫屏障
生物屏障
组成:胃酸、胆汁、溶菌酶、粘多糖、水解酶等。
1
功能:灭活病原微生物;润滑作用以保护肠黏膜免受物理化学损伤。
B
D
AGI逐步进展,MODS和休克进行性恶化,随时有生命危险。
A
E
AGI Ⅳ级:
AGI Ⅳ级处理:
保守治疗无效,需要急诊剖腹手术或其他急救处理(如结肠镜减压)(1D)。
中医学对AGI的认识
中医古籍中并无“肠功能障碍/衰竭”这一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及体征,胃肠功能障碍当属中医“反胃”、“胃痛” 、“泄泻”、“痞满”、“腹痛”、“关格”等范畴,在许多医籍中均有论述。
胃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受纳、腐熟水谷;生理特性为主通降,喜润恶燥。
脾胃属土,位居中焦,是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的主要脏器,既主运化水谷精微,又主气机升降,所以既有坤静之德,又有乾健之能,可使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而成天地交泰之常,故脾胃有升清降浊,通上达下之功。

中药结合护理干预在硬膜外镇痛后促进肠蠕动恢复的影响

中药结合护理干预在硬膜外镇痛后促进肠蠕动恢复的影响

中药结合护理干预在硬膜外镇痛后促进肠蠕动恢复的影响发表时间:2016-04-18T17:26:14.6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32期供稿作者:林兰芬徐敏丽庞艳英[导读] 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中医院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中药加特征性护理可促进硬膜外镇痛术后患者肠蠕动的恢复。

1.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 262700;2.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中医院 257300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结合护理干预对硬膜外镇痛后促进肠蠕动恢复的影响。

方法:将80例行硬膜外镇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结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治疗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中药加特征性护理可促进硬膜外镇痛术后患者肠蠕动的恢复。

关键词:胃肠道手术;硬膜外镇痛;肠蠕动;护理1、临床资料与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硬膜外手术后患者80例,男41例,女39例;年龄17~95岁。

ASAⅠ~Ⅱ级。

阑尾炎43例,子宫肌瘤26例,胆囊结石胆囊炎5例,卵巢囊肿6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6 例,女14例;平均年龄55.6岁。

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5.8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具体如下:患者术后常规禁食、补液、胃肠减压;去枕平卧6小时,术后6小时生命体征平稳患者协助其取半坐卧位,指导患者活动四肢。

基础护理:必须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口腔护理每日两次,预防口腔感染;导尿患者,每6小时擦拭尿道口一次,防止泌尿系感染;保持患者皮肤清洁,保持床铺干燥,预防皮肤感染。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特征性护理方法,包括术后第1天鼓励患者深呼吸,给予翻身、叩背促进排痰;术后第2天每2h协助翻身1次;术后第3天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嘱其每2h自行翻身1次;术后第4天扶患者下床活动,背部及腹部按摩、足底护理、针刺穴位、中药口服、心理干预及用药指导。

金胃泰胶囊的功效与作用

金胃泰胶囊的功效与作用

金胃泰胶囊的功效与作用
金胃泰胶囊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胃痛、胃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它采用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制成,具有以下功效与作用:
1. 调整胃肠道功能:金胃泰胶囊能够帮助调节胃肠道的蠕动,改善胃肠道的运动功能,从而促进消化食物和排除废物,减缓胃肠蠕动过快或过慢引起的胃痛、腹胀等不适。

2. 缓解胃酸过多:金胃泰胶囊中含有一些能够中和胃酸的成分,可以有效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烧心等症状,使胃酸保持在适宜的水平。

3. 抗炎镇痛:金胃泰胶囊中的一些中草药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引起的胃痛、疼痛等不适。

4. 消化促进:金胃泰胶囊内含的某些成分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的作用,可以增加消化酶的分泌,帮助消化食物,改善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胀、恶心等症状。

5. 调整肠道菌群:金胃泰胶囊中的一些成分能够调整肠道的菌群平衡,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抑制有害菌的繁殖,改善肠道功能异常引起的胃痛、腹泻等不适。

需要注意的是,金胃泰胶囊虽然具有上述的功效与作用,但具体使用时应遵医嘱,并且不适合所有人群,特别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和正在接受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应慎用或遵医嘱。

胃康宁功效与作用

胃康宁功效与作用

胃康宁功效与作用胃康宁是一种中药,广泛被用于治疗胃病。

胃康宁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包括调理胃肠功能、缓解胃痛、促进消化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胃康宁的功效与作用。

1. 调理胃肠功能胃康宁含有多种中草药成分,如半夜雪莲花、白芥子、左金、陈皮等,这些成分具有调理胃肠功能的作用。

胃康宁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肠道的收缩力度,从而改善胃肠道的运动能力。

此外,胃康宁还可以增加胃肠道的分泌功能,提高消化液的产生,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从而调理胃肠功能,改善胃肠道的健康状态。

2. 缓解胃痛胃康宁具有镇痛的作用,可以缓解胃痛的症状。

胃康宁中的一些成分,如白芥子、陈皮等,具有止痛、镇静的效果,可以舒缓胃部的不适感。

此外,胃康宁还可以减少胃酸的分泌,降低胃酸的腐蚀性,减轻胃部的炎症和疼痛感。

3. 促进消化胃康宁可促进食物的消化,提高消化液的分泌和运动的协调性,促进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胃康宁中的半夜雪莲花富含黏液质,能够保护胃黏膜,减少胃酸的刺激,促进胃肠道的保护和修复。

此外,胃康宁还具有促进胃酸的产生和胃肠道蠕动的作用,可以加速食物在胃肠道的转运和吸收,提高消化效率。

4. 改善胃炎和胃溃疡胃康宁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炎和抗溃疡的作用,可以减轻胃炎和胃溃疡的炎症症状,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恢复。

胃康宁中的半夜雪莲花富含多糖和黏液质,具有保护胃黏膜不受胃酸的刺激和腐蚀的作用,可缓解胃炎和胃溃疡的疼痛和不适感。

5. 增强免疫力胃康宁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的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预防胃肠道感染和炎症的发生。

胃康宁中的左金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可以减轻胃肠道的炎症和感染,促进组织的修复和恢复。

总结起来,胃康宁具有调理胃肠功能、缓解胃痛、促进消化、改善胃炎和胃溃疡、增强免疫力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它是一种天然植物药物,对于胃肠道问题有一定的调理和治疗效果。

然而,使用胃康宁时应注意适量,不宜过量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 了 E S的神 经元 和神 经 胶 质 以外 , 道还 含 N 肠
有 cjl aa 间质 细胞 ( tr ia c lo  ̄ , C , i est l e f j I C) 它不 n ti l c a l
仅 和肠 慢 波 的 产生 有 关 , 是 起 搏 细胞 和 神 经对 肌 还 肉活 动控 制 的 中介 , 着调 控肠 道 运动 的作 用 。 起 E S 肠 道 运 动 的 调 控 , 通 过 三 条 途径 相 互 N 对 是
胆囊收缩素( C ) C K 对胃肠道平滑肌 的生理作用
有 :1通 过 神经 介导 直接 刺激 胆 囊 收缩 ;2通 过 神 () ()
着大部分肠道的运动功能和消化功能l 1 ] 。
经介导致 O d括约肌松 弛 ;3通过 神经介 导使 胃 di () 松 弛而 排空 延缓 ;4 可 引起 剂量 依赖 性 的食 管下 端 ()
的过程 中 , 不单 是 胃肠道 本 身 , 而且在 全 身诸 多 因素 的参 与 下才 得 以完成 。
1 胃肠 道运 动功 能
E S 结 构 和功 能上 与脑 非 常相 似 , N N在 E S的神
经元成分不是 由胶原和雪旺氏细胞所支持 , 而是 由 类 似中枢神经系统 的星状 细胞 的神经胶质所支持 , 这些神经胶质不以单层包裹单个轴突 , 而是整个轴 突被 包裹 在 神经胶 原 的鞘 膜 中 。
协 调 , 互影 响 , 相 如果 网络 系统 破 坏 或 协调 失 常 , 则 可导 致 胃肠 运动 功能 障碍 l 2 J 。 胃肠 道 激素是 调 控 胃肠运 动 功能 的另 一重 要 因 素 。调控 胃肠道 运动 的 途径 有 :1通 过血 循环 以内 () 分 泌形式 作 用 于 胃肠 平 滑肌 细胞 相应 的受 体 ;2经 () 胃肠肽 能神 经释放 递质 , 胃肠道 运动起 调节作 用 。 对
中国中西 医结合外科杂 志 2 1 年4 J 1 卷第 2 0 2 Y第 8 期
1 07
蔫 每
胃肠道运 动功能与 中药 干预
郭振 武
关键 词 : 胃肠道; 运动功能; 中药
中 图分 类号 :66 文 献标 识码 : 文 章编 号 :0764( 1)200—3 R 5. 6 A 10—98 02 —170 2 0
括约肌松弛 。胃动素( O ) 胃肠道平滑肌也分为 M T对
河北省 中西 医结合肝 胆病研 究所( 唐山 0 3 0 ) 60 0
18 0
中国 中西 医结合外科 杂志 2 1 年 4 02 月第 1 卷第 2 8 期
直接作用和神经介导 , 它可能是唯一只作用于消化 期 间而与进食无关 的激 素。M T O 加速葡萄糖 的胃 排 空 , 对 脂 肪 餐 的 胃排 空 无 影 响 , 消 化 期 问 而 在
有反作用 。因此心理异常不仅 可看作是 胃肠疾病 发生的诱 因, 也应看作是 胃肠疾病的表现之一 。 肠管蠕动时的人 口侧收缩而 出口侧松弛 , 由于 强 烈 的冲击 波 或 蠕 动 的反 射 , 能 推 动食 物 在 肠 道 方 内前行 。在肠管切断所有外来神经后反射仍然能持 续存在 , 说明肠道本身含有神经元活动 中枢 。且其
d i1.9 9 .s. 0 — 9 8 0 20 . 1 o:03 6  ̄i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n1 7 6 4 . 1 . 0 s 0 2 20
随着 医学技术 的进步 , 人们发现机体很 多疾病 能 引起 胃肠 道 运动 功能 障碍 , 同时 , 胃肠 道运 动功 能 障碍又会导致很多疾病甚至成为疾病走 向多脏器功 能衰竭 的始动因素。研究 胃肠道运动功能成为医学 理 论 与 临床 实 践 的 重要 课 题 , 且 研 究 方法 已经 从 并 器官 、 组织水平 , 深入到单个细胞和遗传基 因的分子 阶段 , 因而对 胃肠道运动 的生理复杂性与有关疾病 的紧密关 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胃肠道 的运 动 功能 , 在进 行食 物 消化 、 营养 代 谢
活 动 很 大程 度 上 不依 赖 中枢 神 经 系统 的支 配 , 一 这
中枢神经系统联 系起来的神经 一内分泌网 , 称为脑 肠 轴 。机体 通过 脑 一肠 轴之 间 神经 内分 泌 网络 的
双 向环 路 , 行 肠 道 运 动 功 能 的调 节 , 为 脑 肠 互 进 称 动 。近 年研 究表 明 E s 胃肠平 滑 肌细 胞 三者 相互 N 一

肠 神 经系 统(nei nrosss m, N ) et c e u yt E S最早 由 r v e
英 国 Wia al s和 E s Sal g提 出 。 以 后 l m B yi l s met t i rn
Wi锄 等 发 现 , 压 于 麻 醉犬 的小 肠会 对 心理 状 态 l l 施
点 于 11 年 由德 国科学家 Pu Te dl b r经研 97 al r e nug n e 究证 实 。近年来 美 国哥 伦 比亚大 学解 剖 学和 细胞 生 物 学 教 授 Mih e G r o 、 理 学 教 授 Jc i c al es n 生 h a ke
Wod 英 国伦 敦 大 学 胃肠 科 教 授 D vdWigt o、 ai nae和 神 经 化学 家 A toyB sl 陆续 提 出肠 道有 如 大 nhn aee等 脑 一 样 的 神 经元 环 路 , 为 “ 脑 ”或 “ 脑 ” 控 制 称 肠 腹 ,
作用来完成的 : 一是肠神经 的局部调控 ; 二是位于椎 前 的神经节 , 接受和调控来 自肠神经和 中枢神经 系 统的信息 ; 三是经 中枢神经系统 , 由脑各级 中枢和脊 髓接受内外环境传人的信息 , 经过整合 , 由植物神 再 经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将其传递到肠神经系统或 直接 作用 于 胃肠效 应 细胞 。这 种不 同途 径 将肠 道 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