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人工耳蜗植入和助听器的补充资料
耳蜗植入手术记录
![耳蜗植入手术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9313def8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9.png)
耳蜗植入手术记录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手术医生:XXX医生手术过程:第一部分:手术准备在进行耳蜗植入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患者需要提供详细的病历资料,包括听力检测报告和耳朵的CT扫描结果。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身体状况适合进行手术。
在手术前一天,患者需要进行禁食,以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第二部分:手术步骤1. 麻醉手术开始前,医生会给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没有任何不适感。
2. 手术切口医生会在患者头部的耳后位置做一个小的切口,露出颞骨下方的骨质。
3. 骨钉固定医生会使用特殊的骨钉将植入设备固定在颞骨上,以确保植入物的稳固性。
4. 内耳开窗医生会小心地切开内耳窗口,以便将电极阵列导入耳蜗内。
5. 电极导入医生会沿着内耳窗口将电极阵列缓慢地导入耳蜗内,确保其正确地放置在内耳中。
6. 空隙填充医生会在电极阵列周围填充填充物,以确保电极阵列的稳定性,并防止感染。
7. 关切口手术结束后,医生将会将切口缝合起来,并进行适当的包扎处理。
第三部分:术后护理术后,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术后护理。
医生会给患者开具相应的药物,以减轻术后的不适感,并预防感染的发生。
患者需要注意定期复诊,供医生进行术后恢复情况的检查。
总结:耳蜗植入手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能够帮助耳聋患者恢复听力功能。
手术的准备工作和步骤需要医生和患者的共同配合,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安全性。
术后的护理同样重要,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促进手术后的康复。
在这个过程中,医生的专业技术和经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将带给患者新的听觉体验。
注意事项:文章提供的是一种可能的手术记录内容,实际手术步骤可能有所不同,具体以医生的指导为准。
文章中的时间、医生和手术步骤仅为示例,实际情况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耳聋的康复治疗知识点
![耳聋的康复治疗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cb7003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a.png)
耳聋的康复治疗知识点耳聋是一种常见的听觉障碍,影响了许多人的生活质量。
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耳聋的康复治疗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耳聋的康复治疗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方面的信息。
一、听觉辅助设备1.助听器:助听器是最常见的听觉辅助设备之一,通过放大声音来帮助听力受损的人。
现代助听器采用了先进的数字技术,具有自适应和噪声抑制等功能,能够提供清晰的声音感受。
2.人工耳蜗:对于严重听力损失的患者,人工耳蜗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
通过手术将电极植入耳蜗内部,直接刺激听神经,从而恢复听力功能。
人工耳蜗需要患者接受一定的训练和适应期,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显著改善听力。
3.传导性听力辅助设备:对于传导性耳聋患者,传导性听力辅助设备可以帮助改善听力。
例如,骨传导助听器通过振动骨骼来传导声音,使听觉信号绕过耳道,直接传递到内耳,从而改善听力。
二、康复训练1.听力训练:对于部分轻度至中度听力受损的患者,通过听力训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感知声音和语言。
听力训练通常包括声音辨识、语音辨别和听觉注意力的训练,旨在提高患者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和听取语言的能力。
2.语言训练:耳聋的康复治疗中,语言训练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语言训练,患者可以学习到口语交流和沟通的技巧,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语言训练可以采用个体训练或群体训练的形式,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手术治疗1.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前文已经提到,人工耳蜗植入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适用于严重听力损失的患者。
手术过程中,医生将电极植入耳蜗内部,通过刺激听神经恢复听力功能。
术后需患者进行适应期的训练,以优化听力效果。
2.鼓室成形术:对于由于中耳骨链骨折或破坏导致的传导性耳聋,鼓室成形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
手术通过重建鼓膜和骨链,恢复传导性听力功能。
四、心理支持耳聋对患者的生活和心理状态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耳聋的康复治疗中,心理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人工耳蜗植入的护理PPT课件
![人工耳蜗植入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5e670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c.png)
目录
01. 人工耳蜗植入概述 02. 人工耳蜗植入后的护理 03. 人工耳蜗植入的常见问题及
处理
04. 人工耳蜗植入的展望
1
人工耳蜗植入概 述
植入原理
利用植入体将声音信号 转换成电信号
植入体包括体外部分和 体内部分
体内部分包括接收线圈、 刺激器和电极
电信号通过电极刺激听 神经产生听觉
体外部分包括麦克风、 言语处理器和发射线圈
4
人工耳蜗植入的 展望
技术发展趋势
植入方式:微 创植入,减少 手术创伤
01
信号处理:提 高信号处理能 力,提高声音 清晰度
03
远程监测:实 现远程监测, 提高术后护理 效果
05
02
材料改进:使 用生物相容性 更好的材料, 降低排异反应
04
智能化:实现 自动调节,提 高佩戴舒适度
护理需求变化
随着人工耳蜗植入技术的 发展,护理需求将更加个 性化和精细化。
02
麻醉: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04
术后护理:包括伤口护理、抗感 染治疗、听力康复训练等
2
人工耳蜗植入后 的护理
术后注意事项
01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 免感染
03
定期检查植入体,确保 正常工作
0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 免熬夜、酗酒等不良行为
02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植 入体移位
04
避免接触强磁场,防止 植入体损坏
助于患者更好地接受教育 4
和就业,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听力改善有助
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3
提高生活质量。
听力改善:人工耳蜗植入
1 后,患者听力得到显著改
善,提高了生活质量。
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护理配合34
![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护理配合34](https://img.taocdn.com/s3/m/7bae6fde227916888586d73b.png)
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护理配合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护理配合。
方法 12例先天性感音性耳聋患者全麻下面神经隐窝入路手术,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等手术配合。
结果全部病例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未出现并发症。
结论手术室护士对手术的充分了解和密切配合及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手术配合无菌操作【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2-0285-01人工耳蜗是一种可以帮助聋人恢复听力和语言交流能力的生物医学工程装置,它可以代替病变受损的听觉器官,把接收到的声音转换成编码的电信号,传入内耳,刺激听觉神经,由听神经将信号传人大脑产生听觉。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成功,除了要求手术医生有严谨高超的技术外,手术全期无菌技术也是重要因素。
自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共为12例患者成功植入澳大利亚Cochlcr公司产的Nuclcus 24M人工耳蜗,术后经语言康复训练,取得满意的效果。
手术护理配合的要点是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现将手术的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一、术前配合1.术前访视巡回护士于术前日到病房访视病人。
查阅病史及化验结果,询问术前准备情况。
查看各项检查是否齐全,耳周备皮情况及有无术前用药。
对有潜在性感染病灶及慢性未治愈性疾病的患者,应先治疗处理感染灶及慢性病。
2.手术间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无菌要求高,选择千级层流手术间,保证空气净化质量。
手术间人员要限制,尽量减少人员走动。
医护人员呼吸道感染者禁止参加手术。
术前1天将手术所需仪器( 显微镜、磨钻等) 移人手术间并做好手术间的物体表面和地面清洁消毒工作,于术前 1小时进行层流净化。
3.物品准备除提前准备好常规手术器械外,仪器设备应保证性能良好。
手术显微镜应视野清晰、照明充足。
手术磨钻工作稳定、钻头齐备。
另外应准备两套合适的人工电子耳蜗,防止由于不慎污染而耽误手术时间。
二、术中配合1.抗生素的使用患者入手术间后,先建立静脉通路。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语言学习知识训练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语言学习知识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3d7c22d6852458fb760b5645.png)
第一章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可通过助听器、人工耳蜗获得听觉。
人工耳蜗技术的发明给助听器补偿效果欠佳的重度、极重度耳聋患者带来了福音,使这部分人群,特别是聋儿通过植入人工耳蜗重新获得听觉,经过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而回归主流社会。
第一节人工耳蜗历史人类很早就发现体外电刺激听觉系统可以使人获得声音。
1790年意大利生理学家发现电流可使离体的蛙腿肌肉产生收缩效应,说明电刺激可以引起机体的反应,这是产生人工耳蜗最早的生理学基础。
1930年美国科学家把电极插入猫的听神经,同时给予声音刺激,可记录下听神经的反应。
1957年,法国人Djourno和Eyries用电极刺激人听神经,病人可以分辨某些音调和单词。
1964年美国人Simmons用电极刺激听神经和下丘脑,病人能分辨某些音调;两年后,其首次使用多导电极,把6个电极插入病人的蜗轴内,用不同的电极在不同的部位进行刺激时,病人可以感受到不同的音调变化。
六十年代末,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开始研制多导系统,1981Cochlear 年公司成立,由公司与墨尔本大学合作开发的22导、24导电极人工耳蜗目前在世界许多国家广泛应用,并首先通过美国FDA认证。
目前世界上有多个人工耳蜗产品,如美国生产的品牌的人工耳蜗,奥地利的COMBI40型多导人工耳蜗,澳大利亚的Uuclear22导、24导人工耳蜗,法国公司MTM生产的Digisonic多导人工耳蜗等。
我国人工耳蜗植入工作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9年,北京协和医院首次为聋人植入单导插座式人工耳蜗装置,此后,上海、广州、西安等城市相继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开始之初主要为单导人工耳蜗,由于效果不够显著已渐渐停用,一些研究单位也在不断研制多导人工耳蜗,据报上海已有产品并用于临床,但还未成规模生产。
目前在我国市场使用的多导人工耳蜗主要为澳大利亚、奥地利及美国产品。
从1995年第一例多导人工耳蜗植入至今,已有数千余病人接受人工耳蜗植入。
人工耳蜗患教手册说明书
![人工耳蜗患教手册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914fab6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4.png)
植入体言语处理器一、听不到的危害有哪些?轻度:听悄悄话有困难01中度:噪声环境下听说话有困难02二、最成功的人工假体⸺帮助全球一百万人重回有声世界人工耳蜗是什么?人工耳蜗是指用来替代人体受损的耳蜗感音器官的一种电子装置,是目前临床用于帮助佩戴助听器效果不佳或者无效的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恢复听力的唯一方法。
人工耳蜗由体内和体外两部分组成,体内部分称为植入体,体外部分称为言语处理器。
语前聋患者的选择标准:① 植入年龄通常为 12 个月 -6 岁(植入年龄越小效果越佳,6岁以上的儿童或青少年需要有一定的听力言语基础,自幼有助听器配戴史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史)。
② 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
经综合听力学评估,重度聋患儿配戴助听器 3 -6 个月无效或者效果不理想,应行人工耳蜗植入;极重度聋患儿可考虑直接行人工耳蜗植入。
③ 无手术禁忌证。
④ 监护人和/或植入者本人对人工耳蜗植入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
⑤ 具备听觉言语康复教育的条件。
语后聋患者(包括老年聋)的选择标准:① 各年龄段的语后聋患者。
② 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依靠助听器不能进行正常听觉言语交流。
③ 无手术禁忌证。
四、重回有声世界的他们五、选择产品需考虑哪些因素?六、双侧植入有哪些优势?绝对禁忌证:内耳严重畸形例如 Michel 畸形、听神经缺如或中断、中耳乳突急性化脓性炎症。
相对禁忌证:癫痫频繁发作不能控制;严重精神、智力、行为及心理障碍,无法配合听觉言语训练。
现在很容易分清谁在和我说话了就知道往哪里躲了别人不用再注意必须坐在我的哪一边了扫一扫添加听力顾问。
中国人工耳蜗临床指南补充和修订的思考
![中国人工耳蜗临床指南补充和修订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9f56b1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0.png)
中国人工耳蜗临床指南补充和修订的思考高志强;杨仕明【期刊名称】《中华耳科学杂志》【年(卷),期】2019(017)002【总页数】2页(P142-143)【作者】高志强;杨仕明【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4一修订人工耳蜗指南的必要性人工耳蜗是一种可以帮助有听力损失的患者重建或恢复听力的医学电子装置,该项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创新,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认知水平和工作需求的不断提高,相应的适应症选择,术前评估,手术技术,术后调机等方面都需要不断的进行调整。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经过专家讨论,在2003版指南的基础上,又推出了2013版人工耳蜗工作指南,对中国人工耳蜗植入工作起到了积极的规范作用,提高了人工耳蜗植入者的整体术后效果。
近年来,人工耳蜗植入者数量增长迅速,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面对现实情况专家们认为在原有的人工耳蜗工作指南的基础上需要补充和修订,指导临床解决出现的新问题,并能与国际接轨。
二修订人工耳蜗指南的准备工作再次修订人工耳蜗指南也得到了主要相关专家们的认可和支持。
2018年分别在泾县和合肥的耳科会议上,专家们就此工作召开专门的会议进行讨论。
为人工耳蜗指南的补充和修订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包括收集现行的各国人工耳蜗指南,与中国人工耳蜗指南版本详细比较,发现新的指南变化趋势。
三国际上主要国家人工耳蜗指南及变化趋势英国由英国国家临床规范研究院(NICE,National Institute of Clinical Excellence are mandatory)出版的工作指南是强制性,其制定的人工耳蜗指南是2009年颁布。
分为儿童(>12个月-<18岁)和成人(>18岁),听力学标准为2KHz和4KHz>90dB。
对所有儿童推荐双侧植入,在成人方面,仅对盲人或有其他生理缺陷需要更多感官植入的成人推荐双侧。
人工耳蜗植入的原理及手术配合专家讲座
![人工耳蜗植入的原理及手术配合专家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e59c5b4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b.png)
人工耳蜗植入的原理及手术配合专家讲座
第7页
人工耳蜗禁忌症
①绝对禁忌症:内耳严重畸形,听神经缺如,严重智力障碍,无法配 合语言训练者,严重精神病患,中耳乳突有急、慢性炎症未消除者;
②相对禁忌症:包含全身普通情况差,不能控制癫痫,没有可靠康复 训练条件。
人工耳蜗植入的原理及手术配合专家讲座
第20页
课后题
4.人工耳蜗基本原理是绕过发生病变(内耳毛细胞),将声音 能量转化为(电信号)直接刺激耳蜗中残余神经元细胞而产生 听觉。
5.患儿开机听到声音时其听力年纪只能以(0)计算,
人工耳蜗植入的原理及手术配合专家讲座
第21页
谢谢聆听!
人工耳蜗植入的原理及手术配合专家讲座
人工耳蜗植入的原理及手术配合专家讲座
第18页
康复训练
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手术成功不代表听力恢复,人工耳蜗植入术 后,康复训练和听力语言训练是一个艰辛漫长过程,要求家长 和患儿做好长久训练心理准备,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要 使他们认识到,患儿开机听到声音时其听力年纪只能以0计算, 他们要像正常儿童所经历过觉察声音-学会区分-确认声音-了解 语言-发展说话-建立听觉言语系统过程,尤其是患儿已错过听 觉言语发育最正确年纪,可能这个过程愈加漫长。除了正规语 训外,家长应勉励患儿平时多与人沟通、交流,多看电视,听 音乐等,使患儿慢慢地回归生活,融入生活。
人工耳蜗植入的原理及手术配合专家讲座
第13页
人工耳蜗植入术
行乳突开放术,开放窦口。开放后鼓室。用直径1.2mm金刚钻头在 骨岬上开窗。插入试验电极。然后把待植入人工耳蜗放入准备好骨 床内,将刺激电极从骨岬开窗处插入耳蜗,参考电极放在颞肌下面。 用缝线固定植入物。逐层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伤口加压包扎。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感音神经性聋电子耳蜗植入术讲解模板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感音神经性聋电子耳蜗植入术讲解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743dd794b35eefdc8d333eb.png)
手术资料:感音神经性聋电子耳蜗植入术
概述:
国外人工耳蜗的种类、制作材料和工艺种 类很多,有单导、4导、6导、8导、12导 甚至22导及24导电极及蜗外电极系统。后 者适用于有残余听力的病人,电极植入鼓 膜与鼓岬粘连处。现在世界上使用比较广 泛,影响较大的人工耳蜗植入主要有澳大 利亚Cochlear公司、美国的Clarion装置 及奥地
手术资料:感音神经性聋电子耳蜗植入术
手术步骤: 颅骨沟槽后又转向前上,放置在颞骨骨膜 与骨板之间。
手术资料:感音神经性聋电子耳蜗植入术
手术步骤: 10.7 7.缝合包扎伤口
手术资料:感音神经性聋电子耳蜗植入术
手术步骤: 外耳道用碘仿纱条填塞,伤 口覆盖无菌纱布,绷带单耳 包扎(图9.3.5.3-5)。
概述: 人工耳蜗植入术目前普遍使用乳突后鼓室 进路,故这里只介绍这一术式。
手术资料:感音神经性聋电子耳蜗植入术
适应证: 感音神经性聋人工耳蜗植入术适用于:
手术资料:感音神经性聋电子耳蜗植入术
适应证: 1.双耳全聋或听阈在90dB以上的感音性聋。
手术资料:感音神经性聋电子耳蜗植入术
适应证: 2.语后聋成年病人或1.5岁以上语前聋儿 童。
手术资料:感音神经性聋电子耳蜗植入术
手术禁忌: 2.电刺激试验阴性的耳聋。
手术资料:感音神经性聋电子耳蜗植入术
手术禁忌: 3.有精神病史者。
手术资料:感音神经性聋电子耳蜗植入术
手术禁忌: 4.中耳有感染性病变。
手术资料:感音神经性聋电子耳蜗植入术
手术禁忌: 5.配戴大功率助听器能听到声音者。
手术资料:感音神经性聋电子耳蜗植入术
概述:
人工耳蜗又称电子耳蜗。国内于1979年开 始动物实验研究,1980年穿皮插座式电子 耳蜗曾试用于临床,因术后感染发生率高, 不能长期配戴。1983年开始使用国产的感 应式单导人工耳蜗植入。1987年已研制出 三导电子耳蜗。但因工艺等质量问题国产 人工耳蜗已暂被淘汰。目前国内比较普遍 使用澳大利
听力学基础知识题库选择
![听力学基础知识题库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e6ca143e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b.png)
听力学基础知识题库选择一、听觉与耳聋(一)听觉的产生人的听觉系统由听觉器官、听觉传导路和听觉中枢构成,其中听觉器官又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若想听到、听清、听懂声音的含义,必须保证听觉系统的功能正常,并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掌握和运用语言。
听觉产生的途径如下:声音-外耳-中耳-内耳-听神经-听觉传导路-听觉中枢-产生听觉(二)耳聋发生的原因1、出生前(1)遗传因素;(2)孕妇使用了耳毒性药物,例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小诺霉素、氯霉素、洁霉素、强效利尿剂等;(3)母体遭受病毒感染,如罹患风疹、麻疹、流感等。
除此之外,在怀孕期间,如果孕妇酗酒、严重营养不良、频繁接受放射性检查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也会影响到胎儿有听觉器官发育。
2、出生时(1)早产:即孕期不足37周;(2)低体重:出生时体重不足2500克;(3)缺氧:子宫内乏氧、产程过长或出生时没有自主呼吸;(4)头部的挤压伤累及听觉器官或听觉中枢;(5)病理性黄疸。
3、出生后(1)病理性黄疸;(2)遗传因素:有些遗传性耳聋出生后并不立即发病,而是达到了一定年龄后才出现听力下降;(3)药物中毒:除了出生前期导致耳聋的药物外,一些水杨酸类药、抗肿瘤药和放射性药物也可引起听觉障碍;(4)传染性疾病:例如脑炎、脑膜炎、腮腺炎、猩红热、水痘、麻疹等会引起严重的听力损失;(5)头部外伤;(6)变态反应性疾病;(7)爆震和噪声;(8)高热等因素。
(三)耳聋的种类1、传导性耳聋:耳聋的病变部位在外耳或中耳。
2、感觉神经性耳聋:耳聋的病变部位在内耳或内耳以上。
3、混合性耳聋:既有传导性聋的成分又有深感神经性聋的成分。
(四)耳聋的分级为了便于比较,一般将耳聋按照纯音测听的结果分为5级。
不同级别的耳聋,对语音听取的影响也有区别(见表)耳聋的分级耳聋分级听力损失程度(dB)对语言听取的影响轻度聋26-40 耳语听取困难中度聋41-55 普通语声听取困难中重度聋56-70 大声呼叫能闻及重度聋71-90 大声呼叫听取困难极重度聋>90 大声呼叫也不能闻及(五)耳聋的发现和诊断小儿耳聋的早期发现,一方面依靠各医疗和康复机构开展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和小儿听力普查,更重要的是依靠家长的细心观察。
2011人工耳蜗植入和助听器的补充资料
![2011人工耳蜗植入和助听器的补充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cc7c24eddccda38366baf16.png)
人工耳蜗植入与听力语言训练.............一、人工耳蜗发展简史1800,意大利物理学家Alessandro V olta用直流电刺激外耳道1855,法国Duchenne交流电刺激1936,俄国Gersuni认为耳蜗是主要的受刺激部位1965,美国Simmons,刺激部位与音调有关1968,美国Michelson,人工耳蜗植入的安全性1968,美国House,单导人工耳蜗1975,奥地利Hochmir,单导人工耳蜗1977,奥地利Hochmir,多导人工耳蜗1978,澳大利亚Clark,多导人工耳蜗1980,美国3M单导人工耳蜗临床应用于儿童1981,澳大利亚Cochlear公司成立,产品Nucleus1989,奥地利MED-EL公司成立,产品COMBI40/40+1991,奥地利MED-EL,耳背式言语处理器1993,美国ABC公司成立,产品Clarion1994年,法国MXM公司成立,产品Digsionic80年代初开始,中国开始研制自己的人工耳蜗80年代中,澳大利亚Cochlear进入中国1997,奥地利MED-EL进入中国1999,MED-EL的TEMPO+言语处理器问世二、人工耳蜗植入的基本原理三、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评估(一)对病人是否适合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全面评价十分重要·人工耳蜗只是一种交流工具,而不是治疗毛细胞损害的手段。
·无论采取哪种方法来恢复听力,术前的期望值都会大大影响术后的满意度。
·交流障碍具有多因性,通常必须进行多个方面的康复,尤其是听觉、发声和理解能力都欠缺的儿童,这一点需要提醒注意。
·患者应具有学会使用并保持装置达到最佳效果的愿望和心理特征(或患者的家属)。
(二)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的内容·听力评估·耳科学及其他医学评估·全身健康状况评估·心理评估四、人工耳蜗植入术9岁以下儿童适应症1.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性聋,纯音听力测验的三个频率500、1000、2000Hz平均听力损失大于80dB(即PTS 3Fs≥80dB)。
人工耳蜗助听器怎么植入
![人工耳蜗助听器怎么植入](https://img.taocdn.com/s3/m/29cadf6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3.png)
人工耳蜗助听器怎么植入1. 简介人工耳蜗助听器(Cochlear Implant)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帮助那些因耳聋而失去听力的人们恢复听觉功能。
它通过将电子装置植入耳内,与患者的神经系统相连,直接刺激听觉神经,帮助患者恢复听力。
2. 植入过程人工耳蜗助听器的植入过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1. 术前准备在手术进行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确保其耳部没有其他疾病或感染。
此外,患者和家人也需要参加一些教育和辅导,以了解手术的过程和可能的后果。
2.2. 手术操作手术操作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整个过程大约需要2-3小时。
具体的步骤如下:•首先,医生会在耳朵后部做一个小的切口,然后将植入装置逐渐植入耳内。
这个装置由外部和内部两部分组成,外部部分包括麦克风和语音处理器,内部部分则负责将电信号传输到听觉神经。
•医生会利用显微镜来操作和定位植入装置,确保其正确地连接到听觉神经上。
•一旦装置植入到位,医生会将切口缝合起来,然后进行一段适应性调试期,以确保植入装置的性能和适应程度。
2.3. 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患者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术后护理和康复。
医生会给予指导,提供必要的药物和护理建议,同时定期进行随访检查,确保植入装置的正常工作和效果。
3. 术后效果人工耳蜗助听器的植入可以帮助患者恢复部分或全部听力功能,具体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
一般情况下,患者在手术后会经历一段适应期,逐渐适应植入装置的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耳蜗助听器并不能完全替代正常的听觉功能,尤其是对于那些从未有过听力的人。
不过,它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听力水平,增强他们与外界交流的能力。
4. 注意事项和风险人工耳蜗助听器植入手术是一项复杂的医疗操作,患者需要在进行手术前慎重考虑,并充分了解其中的注意事项和风险。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植入手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康复建议,并按时进行相应的调试和检查。
•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疼痛等,患者需要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寻求治疗。
耳聋与人工耳蜗植入术
![耳聋与人工耳蜗植入术](https://img.taocdn.com/s3/m/b45874b558f5f61fb6366620.png)
耳聋与人工耳蜗植入术⏹据中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中国6000多万残疾人中近半数是有听力残疾的聋哑人,其中有200万是聋儿。
⏹据最新资料统计说明,我国听力语言残疾居视力残疾、肢残、智残等五大残疾之首,为2057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67%,其中7岁以下儿童约为80万人。
⏹我国每年有2000万新生儿出生,约有3万听力损害的新生儿出现。
据统计,我国聋哑症的发病率约为2‰!科技和医学的发展,已使重度耳聋患者尤其是儿童冲破失聪障碍,重回有声世界的梦想变为现实,这就是人工耳蜗植入术。
人工耳蜗的发展,从1957年开始经历了从插座式到现今的感应式,从单导到80年代初研制成功的多导,并使其效果不断提高。
目前人工耳蜗已经发展为一项成熟的技术,成为挽救重度耳聋患者的一项终极手段。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经有超过四万余名重度或极度耳聋患者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这些患者当中,包括小至十八个月的幼儿直到八十岁的老人。
如果耳聋发生在语言学习完成以前,失去了学习说话的机会,称为语前聋;而耳聋发生在语言学习完成以后,则称为语后聋。
语后聋者,由于长期不能听到并监控自己的发声,言语功能逐渐退化。
一般来说,在7~8岁以前丧失听力者,患儿多易将学到的语言逐渐忘记而成聋哑,若严重的耳聋发生在较大的儿童,则患儿多能保留部分语言能力。
2~5岁是婴幼儿学语的黄金时间,过了这个时期,学习语言的接受能力就大为减退。
故此,对于耳聋患者,尤其是婴儿和儿童,应尽量缩短失聪的时间,把握住儿童学习语言、发音、社交等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以获得最好的康复效果。
国外的研究显示,耳聋的时间越短,即病人有耳聋后越早植入人工耳蜗,他们的言语辨别能力就越好。
相反,听力异常发生后,人工耳蜗植入越迟,其语言能力的恢复越差,随之而来的行为、心理发育的异常更为患者日后的生活带来极大的障碍。
人工耳蜗可以帮助患者回归社交,患儿可以和正常儿童一样进入普通学校读书,对其精神心理、未来发展均有着良好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耳蜗植入与听力语言训练.............一、人工耳蜗发展简史➢1800,意大利物理学家Alessandro V olta用直流电刺激外耳道➢1855,法国Duchenne交流电刺激➢1936,俄国Gersuni认为耳蜗是主要的受刺激部位➢1965,美国Simmons,刺激部位与音调有关➢1968,美国Michelson,人工耳蜗植入的安全性➢1968,美国House,单导人工耳蜗➢1975,奥地利Hochmir,单导人工耳蜗➢1977,奥地利Hochmir,多导人工耳蜗➢1978,澳大利亚Clark,多导人工耳蜗➢1980,美国3M单导人工耳蜗临床应用于儿童➢1981,澳大利亚Cochlear公司成立,产品Nucleus➢1989,奥地利MED-EL公司成立,产品COMBI40/40+➢1991,奥地利MED-EL,耳背式言语处理器➢1993,美国ABC公司成立,产品Clarion➢1994年,法国MXM公司成立,产品Digsionic➢80年代初开始,中国开始研制自己的人工耳蜗➢80年代中,澳大利亚Cochlear进入中国➢1997,奥地利MED-EL进入中国➢1999,MED-EL的TEMPO+言语处理器问世二、人工耳蜗植入的基本原理三、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评估(一)对病人是否适合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全面评价十分重要·人工耳蜗只是一种交流工具,而不是治疗毛细胞损害的手段。
·无论采取哪种方法来恢复听力,术前的期望值都会大大影响术后的满意度。
·交流障碍具有多因性,通常必须进行多个方面的康复,尤其是听觉、发声和理解能力都欠缺的儿童,这一点需要提醒注意。
·患者应具有学会使用并保持装置达到最佳效果的愿望和心理特征(或患者的家属)。
(二)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的内容·听力评估·耳科学及其他医学评估·全身健康状况评估·心理评估四、人工耳蜗植入术9岁以下儿童适应症1.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性聋,纯音听力测验的三个频率500、1000、2000Hz平均听力损失大于80dB(即PTS 3Fs≥80dB)。
2.年龄在18个月(美国FDA通过)~9岁。
3.配戴3~6月合适助听器听力康复训练后听力改善基本无效或微效。
·5岁以下患儿不能建立有效的听觉交流能力。
·5岁以上患儿,开放式言语认知≤50%。
·2kHz及以上频率的助听听阈在言语频谱范围之外。
4.无手术禁忌症,如急慢性中耳炎发作期和其他全身器官不适合手术。
5.父母及家人对儿童改善听力具有强烈的愿望。
6.良好的家庭支持和良好的家庭聆听环境。
7.对人工耳蜗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
8.针对儿童患者需要一套完整的听力语言康复教育计划。
五、助听器和人工耳蜗使用者的异同(一)助听器和人工耳蜗使用者的相同处(1)听觉学习的顺序一致;(2)都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3)元音比辅音先获得;(4)均受到背景噪声影响。
(二)助听器和人工耳蜗使用者的不同处(1)人工耳蜗植入者可以显著地改善高频声的察觉;(2)人工耳蜗者容易察觉人类的言语频谱范围;(3)人工耳蜗植入者需要学习聆听的时间和过程比极重度助听器佩带者所需要的时间快过程短;(4)人工耳蜗使用者具有随意学习的潜力,明显地表现出“有无意中听到”和“再次听觉化”。
六、儿童人工耳蜗术后听力语言康复成功手术是儿童重新获得听觉的基础;有效康复训练是儿童回归主流的必要手段。
(一)听觉训练阶段人工耳蜗术后的儿童听觉训练与佩戴助听器的儿童基本一致,也遵循察觉、辨别、识别和理解四个阶段。
(二)词汇积累阶段(三)语言训练阶段语言训练的范围:韵母、声母、字、句、文章、谈话、电话交谈、沟通技巧。
语言训练的方法:鼓励聆听;一对一单独训练;听和唇读结合语言训练的六个方针(Rubbins,1994):1)整体化识别及发音目标。
将识别和发音整合到活动中去,将听和说结合在一块进行。
2)创造一个对话环境,胜过教师个别辅导。
3)强调真实世界中的通用言语技能4)使用交流停顿法。
倾听,做好意外的准备5)听力训练和发音训练使用成对的相互比较内容。
6)实现交流能力的目的。
言语技能的单独发展没有意义,应实现交流的能力。
家长参与的重要性:家长要了解人工耳蜗的相关知识,如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儿童带来的感受、术后康复的重要性、教育决定等。
保证耳蜗正常工作。
积极参与听力语言康复和教育。
七、儿童人工耳蜗术后言语感知能力的影响因素(引自Nipako等,2003)1.儿童发生耳聋时的年龄,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耳聋发生的越晚、失聪的时间越短,儿童的言语感知能力好。
2.人工耳蜗植入术时的年龄:如果单考虑小于3岁的学语前聋的儿童时,耳聋发生的年龄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效果影响就不明显了。
先天性耳聋的儿童与3岁前发生耳聋的儿童术后言语识别能力没有区别。
因此,越早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效果越好。
3.使用人工耳蜗的时间长短:随着佩戴人工耳蜗的儿童对装置使用越来越有经验,言语识别能力也越来越高。
4.交流方式和术前的残余听力:两者可能有共变关系。
术前存在的残余听力与儿童选择的交流方式有关。
如果儿童在耳蜗植入前的残余听力较好,就容易学会口语交流,而有口语交流经验的儿童在佩戴人工耳蜗后言语能力也比较好。
参考文献:Nipako, J. K., Kirk, K. I., & Mello, N. K.等主编,王直中,曹克利等译.人工耳蜗植入原理与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3页:图6.3Med El 人工耳蜗装置示意图,其中包括了图6-2所述的各主要部件。
话筒安装在耳背式佩戴装置上。
韩德民主编.人工耳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助听器的增益控制助听器的放大线路分为线性放大和非线性放大两种。
线性放大是助听器按照1:1的关系放大,即输入增加10dB,输出也增加10dB。
受制于最大输出值,当输入声达到一定程度时(一般为90dB),输出即达到饱和(saturation),不再增加(见图1)。
防止因突然的难以忍受的大音量而损害患者残余听力,助听器一般都有增益控制系统。
对一些小声听不见,大声受不了的重振患者,增益控制尤为重要。
增益控制有削峰(PC)和自动增益控制(AGC)。
一、削峰(PeakClipping,PC)当输出信号达到饱和点之前,一直以线性方是放大,超过某一点(UCL)时,输出波形的波峰就被削减,因此称作削峰。
削峰是将最大声输出控制在痛阈或UCL以下,这样可以防止重振患者因部分过大的音量造成不适而不愿戴助听器的现象。
PC又分为硬削峰和软削峰。
(一)硬削峰(hard peak clipping)硬削峰即通常所说的削峰,又称峰值限制(peak limiting)或线形削峰(linear PC)(见图2)。
图2当输入信号低时,削峰不起作用,输出信号不会失真。
当输入信号高时,削峰起作用,限制助听器的最大输出,输出信号会失真。
硬削峰一般通过降低饱和输出值的方法来实现。
图3所示,助听器在1000赫兹处的无削峰(without PC)最大饱和输出是120dB,通过削峰(with PC),将最大输出限制在110dB。
硬削峰起作用之前是线形放大。
图3(二)软削峰(soft peak clipping)软削峰现在通常称作圆峰(peak rounding),也称曲线压缩(curvilinear compression)、二极管压缩(diode compression)、修饰性削峰或削峰修饰(modified PC)。
所谓圆峰,就是当输出限制时,会产生某种形式的输出压缩,使得峰形变圆(见图4)。
圆峰(电路中需要2个二极管、1个电容和1个可变电阻)至少又三个条件:1)形成负反馈回路;2)降低增益和输出(有时只降低输出,不降低增益);3)可变电阻使负反馈的程度可以调节。
与硬削峰相似,但有两个不同的特点:1)起效时间是渐进的;2)因对称形削峰而失真,但不严重。
输入输出图4 图1人工耳蜗术后康复&助听器的补充资料二、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自动增益控制是通过电子反馈装置,能自动降低助听器的增益而不引起失真,从而限制助听器的输出。
一旦AGC起作用时,在输入和输出之间就会建立起新的线形关系(即压缩比不变)。
当输入信号增大时,AGC控制系统就会自动调校并改变增益值,使输出信号不超过预设的最大声输出。
压缩不同于削峰,有一定的启动时间,即压缩需要在反馈线路检测好信号是否过大,是否达到压缩起效的标准,才能作出是否压缩的决定。
AGC的目的:1)降低增益,使得输入声压级(Input SPL)增加时,不超出助听器的输出能力,因此保证低失真(见图5左);2)降低输出信号的动态范围,以更好地与患耳地听觉动态范围匹配(见图5右)。
AGC助听器I/O曲线至少有三个成分(见图6左):1)在低输入声压级的线形部分,输入声压级的增加导致相同的输出声压级(output SPL)的增加;2)在压缩部分,输入声压级的增加导致较少输出声压级的增加;3)在压缩限制部分,输入声压级的增加不导致输出声压级的明显增加。
有关压缩的参数:1)压缩拐点(compressing knee, CK; AGC knee),压缩起效需要的最小输入声压级,又称压缩阈(compression threshold),指增益比线形区域减少2dB时的输入声压级。
CK将输入-输出的直线和曲线两部分的交界处(见图6)。
2)压缩比(compression ratio,CR),压缩控制工作时所减少的放大量(dB SPL),等于输入变化量(ΔI)和输出变化量(ΔO)之比(ΔI/ΔO)。
3)起效时间(attack time),当一个较大输入信号进来时,反馈电路确定新增益(增益改变在3dB以内)所需要的时间。
4)释放时间(release time), 当一个较大输入信号消失时,反馈电路降低增益(增益改变在4dB以内)恢复道正常放大水平所需要的时间。
通过自动增益控制的作用,使重振患者按受的信号既不超过忍耐度又不失真,即保证声音信号处于舒适。
自动增益控制对一般听域范围较窄的患者都适用。
图5图6AGC的优点:1)避免了削峰的失真;2)音质好;3)有AGC的助听器不会影响言语的清晰度;3)在噪声环境下信噪比和原来的输入信号一样(压缩可减少言语和噪音的增益)。
AGC的缺点:AGC助听器较削峰助听器的增益低,而重度和极重度聋需要较大的增益。
第二节助听器的选配三、单耳(monaural fitting)还是双耳选配(binaural fitting)助听器(一)双耳听觉生理优势1.双耳静噪效应(binaural squelch effe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