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工程 §5酸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酸化
碳酸盐岩储集层是重要的储集层类型之一。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石油及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工作的发展,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储量和产量急剧增长。据统计,到目前为止碳酸盐岩中的油气储量已超过世界油气总储量的一半,而碳酸盐岩油气田的产量则已达总产量的60%以上。在规模稍大的油气田中,碳酸盐岩油气田的优势更加明显。在开采的油气田中,就数目而言,仍以砂岩油气田为多,占总数的60%以上,碳酸盐岩油气田占总数不到40%;但就其储量而言,则以碳酸盐岩油气田为多,占总储量近60%以上。
世界上最大的油田,就是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碳酸盐岩油田,其可采储量达107亿吨之多。此外,碳酸盐岩油气田往往具有极高产能的特点,已发现的高产井几乎都在碳酸盐岩地层,最典型的是伊朗的阿加贾里和加奇萨兰二油田,其单井日产量最高可达8000~13000吨。由此可见,碳酸盐岩在石油勘探和开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国除西南地区以外,近年来继华北的任丘油田之后,又相继发现了一些碳酸盐岩油气田,事实证明我国也有非常丰富的碳酸盐岩油气田分布在祖国各地。
对于碳酸盐地层的增产处理或为了解除井底附近地层的堵塞来说,由于酸处理与水力压裂等其它措施相比,具有规模小、施工方便等优越性,因此酸处理和水力压裂一样,是一种经常采用的增产措施。
§5.1酸化增产原理
酸化(Acidizing)是通过向地层注入酸液,溶解储层岩石矿物成分及钻井、完井、修井、采油作业过程中造成堵塞储层的物质,改善和提高储层的渗透性能,从而提高油气井产能的增产措施。
一.酸化工艺分类
酸化按工艺不同可分为:酸洗、基质酸化及压裂酸化。
1. 酸洗
酸洗(acid wash)是一种清除井筒中的酸溶性结垢或疏通射孔孔眼的工艺。它是将少量酸定点注入预定井段,溶解井壁结垢物或射孔眼堵塞物。也可通过正反循环使酸不断沿井壁和孔眼流动,以此增大活性酸到井壁面的传递速度,加速溶解过程。
2. 基质酸化
基质酸化(Matrix Acidizing)是在低于岩石破裂压力下将酸注入储层孔隙(晶间,孔穴或裂缝),其目的是使酸大体沿径向渗入储层,溶解孔隙空间内的颗粒及堵塞物,通过
扩大孔隙空间,消除井筒附近储层堵塞(污染),恢复和提高储层渗透率,从而达到恢复油
气井产能和增产的目的。由于页岩的易碎性,或者为了保持天然液流边界以减少或防止水、
气采出而不能冒险进行压裂酸化时,一般最有效的增产措施就是基质酸化。
3. 酸压
压裂酸化(也称酸压,Acidfracturing)是在高于储层破裂压力或天然裂缝的闭合压力
下,将酸液挤入储层,在储层中形成裂缝,同时酸液与裂缝壁面岩石发生反应,非均匀刻
蚀缝壁岩石,形成沟槽状或凹凸不平的刻蚀裂缝,施工结束裂缝不完全闭合,最终形成具
有一定几何尺寸和导流能力的人工裂缝,改善油气井的渗流状况,从而使油气井获得增产。
这种工艺一般只应用于碳酸盐岩油气层。
二. 酸化增产原理
近井带储层受污染后的表皮系数可用Hawkins(1956)公式表示。
)/ln(1)/(w d d r r K K S -= (5-1)
此式常用于评估渗透率污染的相对程度和污染深度。式(5—1)表明,渗透率污染对表
皮系数的影响比污染深度的影响要大得多。由试井得到的表皮系数基本上是由近井地带的
渗透率污染引起的。
1. 基质酸化增产原理
基质酸化增产作用主要表现在:
(1)酸液挤入孔隙或天然裂缝与其发生反应,溶蚀孔壁或裂缝壁面,增大孔径或扩大
裂缝,提高储层的渗流能力;
(2)溶蚀孔道或天然裂缝中的堵塞物质,破坏泥浆、水泥及岩石碎屑等堵塞物的结构,
疏通流动通道,解除堵塞物的影响,恢复储层原有的渗流能力。
储层流体(油、气、水)从储层径向流入井内时,压力损耗在井底附近呈漏斗状。在油
气井生产中,80%~90%的压力损耗发生在井筒周围l0m 的范围内。因此,提高井底附近
的渗流能力,降低压力损耗,在生产压差不变时,可显著提高油气产量。
如图5—1所示,介于井半径r w 与污染半径r d 之间的污染带渗透率为K d ,介于r d 与泄
流半径r e 之间的储层渗透率为K 。,Muskat(1947)给出了这类井的产能与均值渗透率为K 。
的同类井的产能之比:
)
/ln()/ln()/ln(/d e d w d w e d o d r r X r r r r X J J += (5-2) 式中X d ——污染带渗透率与与原始渗透率比值(X d =K d /K 。);
J o
、
J d ——分别为无污染井采油指数和污染井采油指数。
假设r e 为300m ,r w 为0.12m ,污染深度r d -r w 。值为0~0.33m ,上述关系如图5—2所
示。
已知污染半径及渗透率比值,由图5—2中使可计算出消除污染后获得的增产量。
酸化后采油指数与酸化前采油指数之比称为酸化增产倍比,对于污染井:
)
/ln()/ln()11(1w e w d d o i r r r r X J J -+= (5-3) 对于未污染井:
)]
/ln(/)/][ln(1)/1[(1)/ln(w e w e i w d o i r r r r X r r J J -+= (5-4) 式中X i ——酸化后的渗透率与原始渗透率的比值(X i =K i /K o );
J i ——酸化后的采油指数。
假定严重污染井X d 为5%,表皮系数是26,由式(5—3)计算可知,当酸化解除污染时
可使采油指数增加4.5倍。
对未污染井,酸化处理使井筒周围0.4m 半径范围的渗透率增加20倍,即X i 为20,
表皮系数从0下降到-1.2左右,通过式(5—4)计算表明,采油指数只能增加21%。
因此,对于受污染的油井,采用解堵酸化措施,可以大大提高油井产能,而对于未受
到污染的井,解堵酸化效果不大。
2. 压裂酸化增产原理
压裂酸化是碳酸盐岩储层增产措施中应用最广的酸处理工艺。压裂酸化施工中酸液壁
面的非均匀刻蚀是由于岩石的矿物分布和渗透性的不均一性所致。沿裂缝壁面,有些地方
图5—1 封闭油藏污染井示意图 图5—2 储层污染引起的产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