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池的设计(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沉淀池的设计》PPT课件

《沉淀池的设计》PPT课件

可参考下表数据:
表1 城市污水沉淀池设计数据
沉淀池类型
沉淀时 间
(h)
表面 水力负荷
[m3/(m2· h)]
每人每 日
污泥量 (g/人·d)
污泥 含水率
(%)
固体负 荷
[kg/(m2· d)]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初次沉淀池
0.5~2.0 1.5~4.5 16~32 95~97

二次 生物膜 1.5~4.0 1.0~2.0 11~26 96~98
沉淀池的分类
按水流方向分
平流式
竖流式
辐流式
池型:长方形
一端进水,另一 端出水
贮泥斗在池进口
池内水流由下向上 池内水流向四周辐流 池型:多为圆形, 有方形或多角形 池中央进水,池四周出水 贮泥斗在池中央
沉淀池的运行方式
间歇式
工作过程:进水、 静止、沉淀、排水
污水中可沉淀的悬浮 物在静止时完成沉淀过 程,由设置在沉淀池壁 不同高度的排水管排出
流出速度: <20mm/s
中心管尺寸
设计数据
1)池直径或正方形边长与有效水深的比值不大于3,池直径 一般采用4-7m;
2)当池直径或正方形边长小于7m时,澄清水沿周边流出。当 直径不小于7m时,应设辐射式集水支渠;
3)水在中心筒内的流速不大于30mm/s; 4)中心管下口的喇叭口和反射板要求: a:反射板板底距泥面不小于0.3mm; b:反射板直径及高度为中心管直径的1.35倍; c:反射板直径为喇叭口直径的1.3倍; d:反射板表面对水平面的倾角为17; e:中心管下端至反射板表面之间的缝隙高为0.25-0.5m,缝
1.5-2.5h (二次沉淀池)。

混凝沉淀池课程设计Word

混凝沉淀池课程设计Word

前言 (1)1.设计任务及原始资料 (1)1.1设计任务 (1)1.2 原始资料 (2)2.处理方案的确定 (2)2.1国内处理方案概况 (2)2.1.1物理化学法 (2)2.1.2生物法 (3)2.1.3改进型生物法 (4)2.1.4物化一生化相结合法 (5)2.2确定方案 (5)2.3工艺流程 (6)2.4混凝工艺说明 (6)3.主要设备及构筑物 (8)3.1混合阶段 (8)3.1.1混凝剂的选择 (8)3.1.2混凝剂的配制以及投加设备 (10)3.1.3混合与搅拌设备 (12)3.2 絮凝反应阶段 (15)3.2.1絮凝池的选择 (15)3.2.2 设计参数和要点 (16)3.2.3絮凝池的设计与计算 (17)3.3 沉淀阶段 (20)3.3.2设计参数和要点 (21)3.3.3沉淀池的设计与计算 (22)3.3.4沉淀池进出水系统的计算 (23)4.总结 (25)5.致谢 (26)6.参考文献 (27)前言制浆造纸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然而其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对于我国水环境的严重污染,已经成为工业污染防治的重点、热点以及难点。

制浆造纸废水主要有蒸煮废液、中段废水和造纸白水三个部分。

制浆与洗、选、漂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水的总和、包括洗涤水和漂白水系统称为中段废水。

中段废水由于造纸的生产工艺、产品的品种不同而使得其污染负荷由很大的差异。

一般来说中段废水颜色呈深黄色,占造纸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8%~9%,中段水浓度高于生活污水,BOD 和COD的比值在0.20到0.35之间,可生化性较差,有机物难以生物降解且处理难度大。

中段水中的有机物主要是木质素、纤维素、有机酸等,以可溶性COD为主。

目前,我国多采用混凝沉淀法和活性污泥法的联合处理工艺。

本次设计主要针对于造纸中段废水的混凝反应和沉淀工艺部分,以达到除去可悬浮固体颗粒的目的。

1.设计任务及原始资料1.1设计任务15000m3/天的造纸中段废水混凝反应、沉淀池的设计1.2 原始资料一造纸厂中段废水设计流量15000m3/天,SS=800mg/L,去除效率90%,沉淀时间2小时,最小沉速1.8m/h,采取混凝反应沉淀法处理SS,试设计混凝反应、沉淀池设备。

辐流式沉淀池课程设计

辐流式沉淀池课程设计

辐流式沉淀池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辐流式沉淀池的基本原理、结构设计和运行机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1.描述辐流式沉淀池的物理结构和运行原理。

2.分析不同运行参数对沉淀效率的影响。

3.设计简单的辐流式沉淀池系统。

4.评估和优化沉淀池的性能。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通过实践活动,提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探究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围绕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和运行展开,具体包括:1.辐流式沉淀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辐流式沉淀池的物理结构和设计原则。

3.沉淀过程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4.运行参数对沉淀效率的影响分析。

5.沉淀池的优化设计和运行管理。

教学大纲将按照辐流式沉淀池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从理论到实践,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地传授辐流式沉淀池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给水排水工程》相关章节。

2.参考书籍:提供相关的专业书籍,供学生深入阅读。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4.实验设备: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以上资源将综合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估为全面、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一章沉淀池的设计2

第一章沉淀池的设计2

对不同的处理水质,不同池型(功能)参数选择范围
差别较大,设计时应进行沉淀实验确定参数范围,城
市污水厂沉淀池的水力负荷、停留时间以及处理泥量
可参考下表数据:
表1 城市污水沉淀池设计数据
沉淀池类型
沉淀时 间
(h)
表面 水力负荷
[m3/(m2· h)]
每人每 日
污泥量 (g/人·d)
污泥 含水率
(%)
固体负 荷
32
斜流式沉淀池
斜板(管)沉淀池
浅层沉降原理
斜板(管)沉淀池
浅池理论:
对 于 沉 速 低 于 u0 颗 粒 , 去 除 效 率 正 比 于 u/u0=u/(Q/A)=u*A/Q
当处理水量不变的条件下,提高沉淀面积利于提高 沉淀池去除效率
n=H/h
n=H/h
斜流式沉淀池的构造
斜板沉淀池:
风向风力影响 造成风力驱动循环区( Wind-driven circulation cell)
沉淀池设计时需考虑的问题:
沉淀池类型 表面负荷率/固体负荷率 沉淀高度 进水形式与布(配) 水 出水堰的设置与负荷率 浮渣的清除
沉淀池的分类
按水流方向分
平流式
竖流式
辐流式
第一章 沉淀池的设计
环境学院 田晴
本节提示
课程主要内容
掌握
沉淀池的构造、分类 平流、竖流、幅流式沉淀池的特点
熟悉
竖流式沉淀池。
了解
提高沉效的原理、浅池理论以及斜板沉淀池的 构造。
难点
竖流式沉淀池设计中,泥斗的正确设计与计算
BOD5 and TSS Removal Efficiency with Respect to Overflow Rate and

辅流式沉淀池课程设计

辅流式沉淀池课程设计

辅流式沉淀池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辅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水处理过程中的作用;2. 学生能够掌握辅流式沉淀池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3. 学生能够了解影响辅流式沉淀池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正确识别辅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及其运行参数;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辅流式沉淀池处理方案;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验证辅流式沉淀池的处理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3.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实践的学习兴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环境科学相关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辅流式沉淀池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基础,具备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环境问题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辅流式沉淀池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 辅流式沉淀池的结构特点、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 影响辅流式沉淀池处理效果的因素。

2. 实践操作:- 观察辅流式沉淀池的运行过程,分析其主要运行参数;- 设计简单的辅流式沉淀池处理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 验证辅流式沉淀池处理效果,分析实验结果。

3. 教学大纲:- 第一课时:辅流式沉淀池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 第二课时:辅流式沉淀池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第三课时:影响辅流式沉淀池处理效果的因素;- 第四课时:实践操作,观察、分析辅流式沉淀池运行过程;- 第五课时:设计并实施辅流式沉淀池处理方案,验证处理效果。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 教材第三章:水处理技术;- 教材第三章第二节:沉淀池及其分类;- 教材第三章第三节:辅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平流式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

第一章总论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任务是对某城市50000m3/d污水处理厂三级处理工艺及部分构筑物进行设计。

本设计所处理的原水,属于市政污水经过二级生物处理后的出水(中水),水的浊度、CODcr、SS等,均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

但是作为景观用水和部分工业补充用水,其浊度和卫生指标偏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处理,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以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的出水作为原水,采用混凝—沉淀工艺进一步处理,达到景观和部分工业用水的要求。

第一节设计任务和内容一、设计任务1、本次课程设计为初步工艺设计及部分构筑物设计计算,设计要求如下:(1)工艺设计:给出污水混凝—沉淀处理工艺流程图,并说明理由;给出设计高程图,要求为一次提升,自然流动。

(2)给出所要求单个构筑物结构设计,并设计计算,给出设计图。

包括平面图、A-A、B-B、高程图以及工艺流程图。

2、处理工艺流程来自于二级生物处理的污水,经格栅截留大颗粒有机物和漂浮物后,通过剂量槽后,经过泵提升后进入三级污水处理厂,经三级污水处理后符合要求的出水进入城市工业用水管道。

第二节基本资料一、污水处理水量与水质进入水处理厂的城市中水的水量与水质为:设计流量:日处理废水50000m3中水水质:PH值~7.0水温4.5~25℃≤ 50 mg/LCODCr≤ 20 mg/LBOD5SS ≤ 250 mg/LTN ≤ 5 mg/LTP ≤ 0.05 mg/L二、处理要求中水经深度处理后应符合以下要求:PH值~7.0≤20 mg/LCODcrBOD≤15 mg/L5SS ≤ 10 mg/LTN ≤ 5 mg/LTP ≤ 0.05 mg/L三、气象及水文资料:风向: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风速:平均风速 < 2m/s, 最大风速 20m/s。

气温:年平均温度为6℃最冷月平均为-13.5 ℃ (1月)最热月平均为22 ℃(7月)水文:年平均降水量:417.5mm年平均蒸发量:1824.2mm地下水初见水位: 6~8m地形地貌:厂区地势由西向东呈下降趋势。

竖流式沉淀池课程设计

竖流式沉淀池课程设计

竖流式沉淀池设计一、设计题目:污水处理厂沉淀池设计二、设计内容:某小区的生活污水量为7000 m3/d,变化系数为1.65 ,COD Cr 450 mg/l,BOD5 220 mg/l,SS 370 mg/l,采用二级处理,处理后污水排入三类水体。

通过上述参数设计该污水处理厂的生物处理工艺的初次沉淀池根据上述参数完成污水处理厂沉淀池的设计计算书及相关图纸绘制。

三、设计要求:1.设计计算书主要内容:(1)设计依据:设计任务和基础资料。

(2)各主要构筑物的设计参数、计算公式、计算过程与结果,主要设备的设计选型计算、规格等。

(3)设计完成后,针对所设计内容与同组同学比较各类沉淀池的特点。

2.绘制图纸:绘制能够清楚表达沉淀池结构的图纸,至少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剖面图。

3.设计时间:贵州大学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四.设计计算说明书和图纸均鼓励采用计算机制作。

五.参考文献水污染控制工程(下),高廷耀,高等教育出版社排水工程(下),张自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分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目录一、前言 (4)二、设计内容: (3)三、竖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3)四、竖流式沉淀池的设计准则 (4)五、各建筑物参数计算 (5)(1)中心管面积: (5)(2)中心管直径 (5)(3)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 (5)(4)沉淀池部分有效断面积: (5)(5)沉淀池直径 (5)(6)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6)(7)校核集水槽出水堰负荷 (6)(8)沉淀部分所需总容积 (6)(9)圆截锥部分容积 (6)(10)沉淀池总高 (6)(11)出水堰总数 (6)(12)集水槽宽度 (7)(13)集水槽高度(高位差) (7)(14)进水管直径 (7)(15)排泥管直径 (7)(16)泵的选择 (8)(17)人行扶梯 (8)(18)各建筑物材料选用及尺寸 (8)六、设计讨论 (8)一、前言竖流式沉淀池又称立式沉淀池,是池中废水竖向流动的沉淀池。

课程设计-二沉池 精品

课程设计-二沉池 精品
1.2设计任务和内容
(1)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并对工艺构筑物选型做说明;
(2)主要处理设施(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等)的工艺计算;
(3)确定污水处理厂平面和高程布置;
1.3基本资料
1.3.1处理水量及水质
处理水量:12×104m3/d
CODCr:500mg/L
BOD5:240mg/L
工艺流程应根据原水水源和用水要求选择,其处理程度和方法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处理后水质应符合有关用水和排放的标准要求;
应综合考虑建厂规模、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参照相似条件水处理厂的运行经验,结合当地实际财力,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地址、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
②在厌氧的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得不到大量增殖,无污泥膨胀之虞,SVI值一般均小于100。
③污泥中含磷浓度高,具有很高的肥效。
④运行中勿需投药,两个A段只用轻缓搅拌,以不啬溶解氧浓度,运行费低。
缺点:
①除磷效果难于再行提高,污泥增长有一定的限度,不易提高,特别是当P/BOD值高时更是如此 。
②脱氮效果也难于进一步提高,内循环量一般以2Q为限,不宜太高,否则增加运行费用。
(3)绘制主要处理构筑物二沉池的设计图纸。
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环境工程
姓名雷秀秀班级0701班学号*********21
题目某城市12万m3/d污水处理厂设计——二沉池设计
指导小组或指导教师评语:
评定成绩
2010年月日负责人或指导教师
1总论
1.1 设计简介
本设计是环境工程专业大三下学期课程设计,是一个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的环节,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设城市总体规划和所给的资料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

《沉淀池的设计》课件

《沉淀池的设计》课件

4 沉淀池的进出水口及管道要求
设计合理的进出水口和管道系统以确保流体 的顺畅运输。
5 沉淀池的搭建和施工要求
遵循搭建和施工的标准程序,确保沉淀池的 正确建造和安装。
设计实例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沉淀池设计实 例
描述一个成功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沉淀池设计 实例,包括关键参数和工艺优化。
工业废水处理厂的沉淀池设计实 例
介绍一个针对工业废水特点设计的沉淀池方案,强 调高效处理和资源回收的技术策略。
维护和保养
1 沉淀池的定期2 沉淀池的维护
介绍日常维护工作,如监测水位、清除堵塞物等,以确保沉淀池的有效性。
3 沉淀池的保养
分享保养沉淀池的技巧和建议,包括水质检测、泥浆处理等,以延长沉淀池的寿命。
《沉淀池的设计》PPT课 件
沉淀池的设计 简介:介绍沉淀池的定义、种类和作用。
沉淀池的设计要点
1 设计前的考虑因素
2 沉淀池的尺寸和形状 3 沉淀池的材料和结构
入口和出口的位置及数量、 处理量和处理效率、污染 物种类和浓度。
根据处理需求和场地限制 确定沉淀池的尺寸和形状。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以 确保沉淀池的稳定性和耐 久性。
总结
沉淀池的重要性
解释沉淀池对废水处理过程的重要性,以及其在环保中的作用。
设计沉淀池需要考虑的因素
总结设计沉淀池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工艺、材料、结构等各个方面。
维护和保养的重要性
强调维护和保养对沉淀池长期运行的重要性,以确保其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

沉淀池课程设计

沉淀池课程设计

引言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可在重力的作用下沉淀去除。

这种物理过程简便易行,效果良好,是污水处理的重要技术之一。

按照水中悬浮颗粒的浓度、性质及其絮凝性能的不同,沉淀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自由沉淀悬浮颗粒的浓度低,在沉淀过程中呈离散状态,互不粘合,不改变颗粒的形状、尺寸及密度,各自完成独立的沉淀过程。

这种类型多表现在沉砂池、初沉池初期。

2.絮凝沉淀悬浮颗粒的浓度比较高(50~500mg/L),在沉淀过程中能发生凝聚或絮凝作用,使悬浮颗粒互相碰撞凝结,颗粒质量逐渐增加,沉降速度逐渐加快。

经过混凝处理的水中颗粒的沉淀、初沉池后期、生物膜法二沉池、活性污泥法二沉池初期等均属絮凝沉淀。

3.拥挤沉淀悬浮颗粒的浓度很高(大于500mg/L),在沉降过程中,产生颗粒互相干扰的现象,在清水与浑水之间形成明显的交界面(混液面),并逐渐向下移动,因此又称成层沉淀。

活性污泥法二沉池的后期、浓缩池上部等均属这种沉淀类型。

4.压缩沉淀悬浮颗粒浓度特高(以至于不再称水中颗粒物浓度,而称固体中的含水率),在沉降过程中,颗粒相互接触,靠重力压缩下层颗粒,使下层颗粒间隙中的液体被挤出界面上流,固体颗粒群被浓缩。

活性污泥法二沉池污泥斗中、浓缩池中污泥的浓缩过程属此类型。

按照水的性能不同与所要求的处理程度的不同沉淀法处理工艺可以是水处理过程的某一工序,亦可以作为唯一的处理方法。

第一章沉淀池的选择1.1沉淀池的选择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

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广为使用。

它的型式很多,按池内水流方向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三种。

沉淀池一般是在生化前或生化后泥水分离的构筑物,多为分离颗粒较细的污泥。

在生化之前的称为初沉池,沉淀的污泥无机称为较多,污泥含水率相对于二沉池污泥低些。

位于生化之后的沉淀池一般称为二沉池,多为有机污泥,污泥含水率较高。

说明:平流式沉淀池有沉淀效果好;对冲击负荷和水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强;施工简易,造价较低的优点。

课程设计---平流式沉淀池设计 精品

课程设计---平流式沉淀池设计 精品

水污染控控工程班 级: 环境工程091班 姓 名: 张 红 梅学 号: 0908100083设计题目: 平流式沉淀池设计指导老师: 黄 家 琰课程设计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环境091班姓名:张红梅学号:0908100083 工艺:平流式沉淀池同组姓名甲:何夕夕学号:0908100075 工艺:竖流式沉淀池同组姓名乙:肖兴艳学号:0908100057 工艺:辐流式沉淀池一、设计题目:污水处理厂沉淀池设计二、设计内容:某城市生活污水量为 5000 m3/d,即 57.9 L/s,变化系数为 1.74 ,COD为 510 mg/L,BOD为 260 mg/L,进水悬浮物浓度为 370 mg/L,出水悬浮物浓度不超过 20 mg/L,通过实验测得沉淀所对应的污泥含水率为96% 。

采用二级处理,处理后污水排入三类水体。

通过上述参数设计该污水处理厂的平流式沉淀池。

未提供的参数按照设计规范自行选取。

根据上述参数完成污水处理厂沉淀池的设计计算书及相关图纸绘制。

三、设计要求:1.设计计算书主要内容:(1)设计依据:设计任务和基础资料。

(2)各主要构筑物的设计参数、计算公式、计算过程与结果,主要设备的设计选型计算、规格等。

(3)设计完成后,针对所设计内容与同组同学比较各类沉淀池的特点。

2.绘制图纸:绘制能够清楚表达沉淀池结构的图纸,至少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剖面图。

3.设计时间:贵州大学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四.设计计算说明书和图纸均鼓励采用计算机制作。

目录前言 0水污染工程课程设计 (1)一、设计题目 (1)二、设计内容 (1)三、设计要点及有关参数 (1)1、沉淀池的一般设计准则 (1)2、平流式沉淀池设计要点 (4)四、平流式沉淀池的公式及设计计算 (5)五、结论 (11)六.参考文献 (11)七、附图 (12)附件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图 (12)前言生活污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

例:课程设计说明书(好氧)沉淀池

例:课程设计说明书(好氧)沉淀池

例:供参考生活污水排放量90000m3/d,采用普通活性污泥法处理,以格栅、曝气池、二沉池为主要处理设备对其工艺进行设计。

1 绪论1.1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表几种不同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特点工艺名称污泥负荷(kg BOD/(kg MLVSS·d))MLSS(mg/L)停留时间(h)特点传统工艺0。

2~0.4 1500~3000 4~8 出水水质较好、污泥不稳定分段进水0.2~0.4 2000~3500 3~5 负荷适应性强、污泥不稳定吸附再生0.2~0.6 2000~8000 3~5 负荷适应性强、污泥不稳定氧化沟0.05~0.3 3000~6000 8~36 耐负荷、水质好、污泥较稳定序批池0.05~0。

3 1500~5000 12~50 耐负荷、水质好、污泥较稳定一体化池0。

05~0.3 1500~5000 12~50 耐负荷、水质好、污泥较稳定A/O法0.05~0.2 2000~3500 6~15 水质好、耐负荷、污泥较稳定A/A/O法0.1~0。

25 2000~3500 6~12 水质好、耐负荷、污泥较稳定AB法0.3~5 1500~3000 3~5 针对高浓度进水、污泥不稳定1.2 活性污泥法的应用1.3 活性污泥法的生物处理原理1。

4 城市污水可生化性分析废水处理过程中采用的工程菌为活性污泥絮凝体,也称为生物絮凝体,其骨干部分是由千万个细菌为主体结合形成的统称为“菌胶团”的团粒.活性污泥内微生物处于内源呼吸器或减衰增值期后段时,运动性能微弱、动能较低,不能与范德华力相抗衡,摒弃贼布朗运动作用下,菌体互相碰撞,结合形成活性污泥絮凝体。

城市生活污水的可生化性(Cr COD BOD 5)是不同的,(CrCOD BOD 5)值越大,则可生化性越好,生化处理效率高,反之,可生化性差,生化处理效果亦差。

指标为: (CrCOD BOD 5)〈10% 不可生化(CrCOD BOD 5)在20-30% 难生化(CrCOD BOD 5)在30—60% 可生化(CrCOD BOD 5)>60% 易生化本设计(CrCOD BOD 5)=200/420=0。

《沉淀池设计》课件

《沉淀池设计》课件

THANK YOU
汇报人:
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污水处 理、给水处理等领域
设计要点:需要考虑沉淀池的 尺寸、形状、水流速度等因素
沉淀池的作用
沉淀池是污水处理 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用于去除水中悬浮 物和胶体物质
沉淀池可以有效 降低水中的悬浮 物浓度,提高水 质
沉淀池可以减少 对后续处理单元 的负荷,提高处 理效率
沉淀池可以减少 对环境的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沉淀池的设计参数
沉淀池的形状:矩形、圆形 或其他形状
沉淀池的材质:混凝土、钢 结构或其他材料
沉淀池的出水方式:均匀分 布、集中出水或其他方式
沉淀池的维护和清洗:定期 维护和清洗,保证沉淀池的
正常运行
沉淀池的尺寸:根据处理水 量和沉淀效率确定
沉淀池的深度:根据处理水 量和沉淀效率确定
沉淀池的进水方式:均匀分 布、集中进水或其他方式
沉淀池的设计需要考虑水流 速度、沉淀时间等因素
沉淀池的设计要点
沉淀池的构造
池体:采用混凝土或钢结构, 保证强度和稳定性
进水口:设置在池体一侧, 保证水流均匀分布
出水口:设置在池体另一侧, 保证水流顺畅排出
沉淀区:设置在池体底部, 保证污泥沉淀效果
排泥设施:设置在沉淀区底 部,保证污泥及时排出
溢流堰:设置在池体顶部, 保证水流均匀分布,防止水 流过快导致沉淀效果不佳
排泥时间控制:根据沉淀池的运行情况,合理控制排泥时间,保证沉淀池的正常运行
绘制设计图纸
确定沉淀池的尺寸和形状 确定沉淀池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位置 确定沉淀池的沉淀区和排泥区
确定沉淀池的搅拌和曝气系统
确定沉淀池的监测和控制系统
绘制沉淀池的设计图纸,包括平面图、 剖面图和立面图

沉砂池课程设计

沉砂池课程设计

沉砂池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沉砂池的概念、结构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2. 学生能掌握沉砂池的工作原理及影响其工作效率的因素;3. 学生能了解沉砂池在环保和水资源保护方面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探究沉砂池的沉降效果;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沉砂池模型,并提出优化方案;3. 学生能运用科学方法,对沉砂池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测和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2. 学生能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3. 学生能关注水资源保护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掌握沉砂池相关知识;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小组合作,设计并优化沉砂池模型;3. 学生能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对环保和水资源保护的认识,形成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沉砂池基础知识- 沉砂池的定义、分类及结构特点;- 沉砂池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污水处理技术”。

2. 沉砂池工作原理- 沉砂池沉降原理及影响因素;- 沉砂池的动力学和流体力学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沉降与过滤”。

3. 沉砂池设计与应用- 沉砂池的设计原则及参数选择;- 沉砂池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污水处理设备的设计与应用”。

4. 沉砂池模型制作与优化-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模型制作材料的选择与加工;- 教材章节:实验指导书“沉砂池模型制作与优化”。

5. 环保与水资源保护- 沉砂池在环保和水资源保护中的作用;- 相关政策法规及标准要求;- 教材章节:第五章“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利用”。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沉砂池基础知识及工作原理;第二课时:沉砂池设计与应用;第三课时:沉砂池模型制作与优化实验;第四课时:环保与水资源保护知识讲解。

课程设计---平流式沉淀池设计 精品

课程设计---平流式沉淀池设计 精品

水污染控控工程班 级: 环境工程091班 姓 名: 张 红 梅学 号: 0908100083设计题目: 平流式沉淀池设计指导老师: 黄 家 琰课程设计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环境091班姓名:张红梅学号:0908100083 工艺:平流式沉淀池同组姓名甲:何夕夕学号:0908100075 工艺:竖流式沉淀池同组姓名乙:肖兴艳学号:0908100057 工艺:辐流式沉淀池一、设计题目:污水处理厂沉淀池设计二、设计内容:某城市生活污水量为 5000 m3/d,即 57.9 L/s,变化系数为 1.74 ,COD为 510 mg/L,BOD为 260 mg/L,进水悬浮物浓度为 370 mg/L,出水悬浮物浓度不超过 20 mg/L,通过实验测得沉淀所对应的污泥含水率为96% 。

采用二级处理,处理后污水排入三类水体。

通过上述参数设计该污水处理厂的平流式沉淀池。

未提供的参数按照设计规范自行选取。

根据上述参数完成污水处理厂沉淀池的设计计算书及相关图纸绘制。

三、设计要求:1.设计计算书主要内容:(1)设计依据:设计任务和基础资料。

(2)各主要构筑物的设计参数、计算公式、计算过程与结果,主要设备的设计选型计算、规格等。

(3)设计完成后,针对所设计内容与同组同学比较各类沉淀池的特点。

2.绘制图纸:绘制能够清楚表达沉淀池结构的图纸,至少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剖面图。

3.设计时间:贵州大学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四.设计计算说明书和图纸均鼓励采用计算机制作。

目录前言 0水污染工程课程设计 (1)一、设计题目 (1)二、设计内容 (1)三、设计要点及有关参数 (1)1、沉淀池的一般设计准则 (1)2、平流式沉淀池设计要点 (4)四、平流式沉淀池的公式及设计计算 (5)五、结论 (11)六.参考文献 (11)七、附图 (12)附件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图 (12)前言生活污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

辐流式沉淀池设计计算课程设计

辐流式沉淀池设计计算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提交日期:2015-1-3目录1构筑物设计说明 (2)2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2)3参考文献 (5)1构筑物设计说明 1.1工程概况最大进水流量Q :3000m 3/h ,人数为N:35万人,设计辐流式沉淀池1.2设计依据及原则《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2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2.1设计参数(1)停留时间t 取1-2h(2)进、出水的布置方式为:中心进水周边出水 (3)池周围采用环形集水槽(4)出水溢流堰采取出水三角,堰上水头高度为0.05m,共设502个2.2设计计算2.2.1沉淀部分水面面积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水力表面负荷q 取2.5m 3/(m 2·h ),取值范围2~3 m 3/(m 2·h )) 设池子数目等于2则A=5.223000⨯=600m 22.2.2初沉池直径D :m m AD 2865.2714.360044≈=⨯==π2.2.3有效水深h 2:h 2 = qt (污水停留时间t 取1.5 h ,取值范围1~2 h ) h 2 = qt = 2.5×1.5= 3.75 m2.2.4校核径深比:47.775.3282≈=h D ∈[6,12] 符合要求 2.2.5污泥所需体积V 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每日人均消耗污泥S 取值0.5 L/(人·d ),取值范围0.3~0.8 L/(人·d );N 为城市人口数35万人;排泥时间间隔T 取1 d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5.8721000135000015.0=⨯⨯⨯ m 3 2.2.6污泥斗尺寸V 2 :(r 1、r 2分别为污泥斗上底下底半径,取r 1=2 m 、r 2=1 m ;h 5为泥斗高度,令泥斗母线与下底面成角︒=60α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竖流式沉淀池课程设计

竖流式沉淀池课程设计

竖流式沉淀池设计一、设计题目:污水处理厂沉淀池设计二、设计内容:某小区的生活污水量为7000 m3/d,变化系数为 1.65 ,COD Cr 450 mg/l,BOD5 220 mg/l,SS 370 mg/l,采用二级处理,处理后污水排入三类水体。

通过上述参数设计该污水处理厂的生物处理工艺的初次沉淀池根据上述参数完成污水处理厂沉淀池的设计计算书及相关图纸绘制。

三、设计要求:1.设计计算书主要内容:(1)设计依据:设计任务和基础资料。

(2)各主要构筑物的设计参数、计算公式、计算过程与结果,主要设备的设计选型计算、规格等。

(3)设计完成后,针对所设计内容与同组同学比较各类沉淀池的特点。

2.绘制图纸:绘制能够清楚表达沉淀池结构的图纸,至少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剖面图。

3.设计时间:贵州大学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四.设计计算说明书和图纸均鼓励采用计算机制作。

五.参考文献水污染控制工程(下),高廷耀,高等教育出版社排水工程(下),张自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分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目录一、前言 4二、设计内容:4三、竖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5四、竖流式沉淀池的设计准则5五、各建筑物参数计算6(1)中心管面积:6(2)中心管直径6(3)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6(4)沉淀池部分有效断面积:6(5)沉淀池直径6(6)沉淀部分有效水深7(7)校核集水槽出水堰负荷7(8)沉淀部分所需总容积7(9)圆截锥部分容积7(10)沉淀池总高7(11)出水堰总数7(12)集水槽宽度8(13)集水槽高度(高位差)8(14)进水管直径8(15)排泥管直径8(16)泵的选择8(17)人行扶梯9(18)各建筑物材料选用及尺寸9六、设计讨论9一、前言 竖流式沉淀池又称立式沉淀池,是池中废水竖向流动的沉淀池。

池体平面图形为圆形或方形,水由设在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进入池内(管中流速应小于30mm/s),管下设伞形挡板使废水在池中均匀分布后沿整个过水断面缓慢上升(对于生活污水一般为0.5-0.7mm/s,沉淀时间采用1-1.5h),悬浮物沉降进入池底锥形沉泥斗中,澄清水从池四周沿周边溢流堰流出。

辐流式沉淀池课程设计

辐流式沉淀池课程设计

目录一,任务书二,实践设计方案简介1.一般辐流式沉淀池旳构造2.辐流式沉淀池旳设计参数三,环境保护设备草图及阐明四,设备主题设计、计算以及选型1.设计前提2. 设计计算过程3.刮泥机选型及实物图4.辐流式初沉池实物图五,设计成果概述或一览表六,对本设计设计旳评述七,参照文献八,附图二.实践设计方案简介沉淀池作为都市污水处理厂旳常规水处理构筑物,在水处理厂中发挥重要旳作用。

而作为水处理中最基本措施旳沉淀法,在水处理旳不一样阶段都发挥着重要旳作用。

因此对沉淀池及其排泥机构旳研究日益受到给排水工作者旳重视。

本次对辐流式沉淀池旳各部分旳构造和尺寸进行了设计。

在进行污水处理工程时,应充足考虑辐流式沉淀池旳长处及缺陷,最大程度上设计出高效率、投资少旳实际可行方案。

在这次辐流式沉淀池旳设计中,我们将根据沉淀池旳性能及构造设计沉淀池参数阐明及参数选用、沉淀池构造计算、沉淀池配套设备选用等内容,最佳旳整顿出一套完美旳辐流式沉淀池方案。

设计前提:某都市污水处理厂最大流量为Qmax10000m³ /d,设计人口N=6万人。

采用机械刮泥。

1. 一般辐流式沉淀池旳构造一般辐流式沉淀池呈圆形或正方形,直径一般为6~60m,最大可达100m,中心深度为2.5~5.0m,周围深度1.5~3.0m。

污水从辐流式沉淀池旳中心进入,由于直径比深度大得多,水流呈辐射状向周围流动,沉淀后旳污水由四面旳集水槽排出。

由于是辐射状流动,水流过水断面逐渐增大,而流速逐渐减小。

辐流式沉淀池大多数采用机械刮泥(尤其直径不小于20m 时,几乎全用机械刮泥),将全池沉淀污泥搜集到中心泥斗,再借静压力或排泥泵排出。

刮泥机一般为架构造,绕池中心转动,可中心驱动或周围驱动,池底坡度一般为0.05。

2. 辐流式沉淀池旳设计参数(1)池子直径(或正方形一边)与有效水深旳比值,一般采用6~12。

(2) 池径不适宜不不小于16m。

(3) 池底坡度一般采用0.05~0.10。

辐流沉淀池课程设计

辐流沉淀池课程设计

辐流沉淀池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辐流沉淀池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2. 掌握辐流沉淀池在给排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3. 了解影响辐流沉淀池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

技能目标:1. 学会分析辐流沉淀池在不同工况下的处理效果,并能够提出优化方案;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中与辐流沉淀池相关的问题;3. 掌握使用相关实验仪器进行辐流沉淀池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 激发学生对水处理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3.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在团队中沟通、协作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环境科学及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学生设计,旨在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辐流沉淀池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水处理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 辐流沉淀池基本概念:介绍辐流沉淀池的定义、类型及其在水处理工艺中的地位;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节“辐流沉淀池的原理与类型”2. 工作原理与结构组成:分析辐流沉淀池的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及其功能;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三节“辐流沉淀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 影响因素及优化:探讨影响辐流沉淀池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教材章节:第三章第四节“辐流沉淀池的运行与优化”4. 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辐流沉淀池的应用案例,总结经验与教训;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五节“辐流沉淀池的应用案例分析”5. 实验操作与技能训练:开展辐流沉淀池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材章节:第三章第六节“辐流沉淀池的实验研究”6. 课程总结与拓展: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教材章节:本章总结与拓展教学进度安排:本教学内容共计6个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沉淀池的设计(课程设计)

沉淀池的设计(课程设计)

20
溢流堰
在沉淀池内水流会经过很大的面积,流速缓慢。如果澄清水的 输出管道设置在沉淀池的末端,所有的水将会冲进管道,在沉 淀池内形成较高流速,从而导致已经沉淀的絮体上升,并混入 出水中。絮体洗出的现象称为“冲洗”(scouring)。产生的 出水中。絮体洗出的现象称为“冲洗”(scouring)。产生的 原因之一是出水区的设计不合理。较理想的方式是设计一系列 原因之一是出水区的设计不合理。较理想的方式是设计一系列 水槽,以提供较大的面积使水流通过,并减少沉淀池中靠近出 水区水流的速度。这些水槽称为堰(weirs)。在堰的后面再 水区水流的速度。这些水槽称为堰(weirs)。在堰的后面再 将水流导入中央处的渠或管道,输送沉淀后的出水。与轻颗粒 相比,重颗粒所需要的堰较短。
按水流方向分 平流式 竖流式
池内水流由下向上 池型:长方形 一端进水 另一端出水 贮泥斗在池进口 池型:多为圆形,有方形或多角形 池中央进水,池四周出水 贮泥斗在池中央
3
辐流式
池内水流向四周辐流
沉淀池的几种流态
4
平流式沉淀池
此图是1格还是3格?
5
平流式沉淀池
6
平流式沉淀池
链带式刮泥常常 用于初沉淀池, 用于初沉淀池, 二沉池由于污泥 含水率常常达 99%,不可能 %,不可能 %, 被刮板刮除, 被刮板刮除,因 此常常采用静水 压或污泥泵排泥。 压或污泥泵排泥。
33
3.2 沉淀池的设计及计算例题
6)入口的整流措施
34
3.2 沉淀池的设计及计算例题
7)出口的整流措施可采用溢流式集水槽。
8)进出口处应设置挡流板,高出池内水面0.1~0.15m。 挡流淹没深度 淹没深度:进口处视沉淀池深度而定,不小于0. 25m, 淹没深度 一般为0.5~1. 0m;出口处一般为0.3~0.4m。挡板位置 挡板位置: 挡板位置 距进水口为0. 5~1. 0m;距出水口为0. 25~0.5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2.1 平均日流量 3/d) 平均日流量(m
1.平均日流量一般用来表示污水处理厂的规模 目前我国对城市污水厂的规模按平均日流量划分如下: 小型污水处理厂: ≤ 5×104m3/d; 中型污水处理厂:(5~10)× 104 m3/d; 大型污水处理厂:>10 ×104 m3/d。 2.平均日流量的确定 一般根据人口当量计算,其计算方法参见《排水工程》(上 册)及现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33
3.2 沉淀池的设计及计算例题
6)入口的整流措施
34
3.2 沉淀池的设计及计算例题
7)出口的整流措施可采用溢流式集水槽。
8)进出口处应设置挡流板,高出池内水面0.1~0.15m。 挡流淹没深度 淹没深度:进口处视沉淀池深度而定,不小于0. 25m, 淹没深度 一般为0.5~1. 0m;出口处一般为0.3~0.4m。挡板位置 挡板位置: 挡板位置 距进水口为0. 5~1. 0m;距出水口为0. 25~0.5m。
导流板 穿孔挡板 出水堰
沉淀区
Q 进水区 出水区
缓冲区
污泥区
17
进水区
设置进水区的目的是使水流均匀分布,且使悬浮颗粒通过 截面进入沉淀区。在挡板系统后面,水流依进水构造的不 同,呈现不同的流动形式,在某些点水流呈均匀分布且水 在某些点水流呈均匀分布且水 的流速减慢到沉淀区的设计流速。在这些点,进水区终止, 的流速减慢到沉淀区的设计流速。在这些点,进水区终止, 沉淀区开始。 沉淀区开始。 如果进水区的设计不合理,进水流速将无法降低到沉淀区 的设计流速。进水区的长度不能加到沉淀区的设计长度中 去,两者的长度必须分开设计。
12
沉淀池特点与适用条件
13
浅层沉淀原理图

斜板沉淀池的构造
特点:沉降面积增大、 特点:沉降面积增大、水力条件改善 倾斜安装,是为了让污泥能顺利下滑落入污泥区。 倾斜安装,是为了让污泥能顺利下滑落入污泥区。 沉淀池的分隔,可以大大改善水力条件。水流通过隔 沉淀池的分隔,可以大大改善水力条件。 如果隔板间距足够小, 之间, 板,如果隔板间距足够小, Re在30-300之间,水 在 - 之间 流处于层流状态,此时颗粒的沉降不受水流的影响, 流处于层流状态,此时颗粒的沉降不受水流的影响, 提高了沉降的稳定性, 提高了沉降的稳定性,接近于理想条件下的高效率运 行。
典型的堰溢流率
絮体类型 轻铝盐絮体(低浊度水) 重铝盐絮体(高浊度水) 石灰软化产生的重絮体 堰溢流率/[m3/d.m2] 143~179 179~268 268~322
21
22
1.3 沉淀池的运行方式
间歇式 工作过程:进水、 工作过程:进水、 静止、 静止、排水 污水中可沉淀的悬浮物在 静止时完成沉淀过程,由 设置在沉淀池壁不同高度 的排水管排出。 连续式 污水连续不断 地流入与排出 污水中可沉颗粒的沉淀在 流过水池时完成,这是可 沉颗粒受到重力所造成的 沉速与水流流动的速度两 方面的作用。
35
3.2 沉淀池的设计及计算例题
9)在出水堰前应设置收集与排除浮渣的设施(如可转动的 排渣管、浮渣槽等)。当采用机械排泥时,可一并结合 考虑。 10)当沉淀池采用多斗排泥时,污泥斗平面呈方形或近于方 形的矩形,排数一般不宜多于两排。
36
3.2 沉淀池的设计及计算例题
(2)计算公式。 当无污水悬浮物沉降资料时,可按下表计算。
8
向心辐流式沉淀池
导流区的作用:布水均匀、 导流区的作用:布水均匀、在区内形成回流促使污泥絮 凝、设置较大的过水面积使得向下的流速较小而对池底 无冲击现象。 无冲击现象。
9
上海嘉定水质净化厂 辐流式初沉池 10
上海嘉定水质净化厂 辐流式二沉池 11
圆形竖流式沉淀池
由于水流向上运 动,较小的微颗 粒也向上运动, 粒也向上运动, 在有絮凝性能的 颗粒中, 颗粒中,可促进 相互碰撞而絮凝, 相互碰撞而絮凝, 因此在絮凝沉降 如二沉池), 中(如二沉池), 其效果比平流式 好
32
3.2 沉淀池的设计及计算例题
平流式沉淀池 (1)设计资料 ) 长宽比不小于4 1)池子的长宽比不小于4,大型沉淀池可考虑设导流墙。 长宽比不小于 2)一般采用机械排泥时,宽度根据排泥设备确定。排泥机械 行进速度为0.3-1.2m/min,一般采用0.6~0. 9m/min。 3)池子的长深比不小于8。 长深比不小于8 长深比不小于 4)池底纵坡不小于0.01。 纵坡不小于0 01 纵坡不小于 5)一般按表面负荷计算,按水平流速校核。最大水平流速: 初次沉淀池为7mm/s 初次沉淀池为7mm/s;二次沉淀池为5mm/s。
28
3.1 工艺原理及设计资料
2.一般规定
(1)设计流量应按分期建设考虑: 1)当污水为自流时,应按每期的最大设计流量计算。 2)当污水为提升进入时,应按每期工作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计算。 3)在合流制处理系统中,应按降雨时的设计流量计算,沉淀时间不宜小于 沉淀时间不宜小于 30min 30min 。 (2)沉淀池的个数或分格数不应小于2个,并宜按并联系列考虑。 (3)当无实测资料时,城市污水沉淀池的设计数据可参考下表选用。 (4)池子的超高至少采用0.3m。 池子的超高至少采用0 (5)沉淀的有效水深(H)、沉淀时间(t)与表面负荷(q’)的关系见下表。
【解】按无污水悬浮物沉降资料。 1 ) 池 子 总 面 积 : 设 表 面 负 荷 q’=2.0m3/(m2·h), 设 计 流 量 : h), = h) 0.5m3/s,则
2)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3)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37
3.2 沉淀池的设计及计算例题
38
3.2 沉淀池的设计及计算例题
(3)设计计算举例。 设计计算举例。 设计计算举例 【例】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最大设计流量43200m3/d,设计人口 250000人,沉淀时间1.50h,采用链带式刮泥机,求沉淀池各部 分尺寸。
39
3.2 沉淀池的设计及计算例题
29
3.1 工艺原理及设计资料
当表面负荷一定时,有效水深与沉淀时间之比亦为定值,即 H/t= q’。一般沉淀时间不小于 一般沉淀时间不小于1.0h;有效水深多采用 ~4m(对 一般沉淀时间不小于 ;有效水深多采用2~ 辐流沉淀池指池垂直边水深)可参照下表选用。
30
3.1 工艺原理及设计资料
(6)沉淀池的缓冲层高度,一般采用0.3-0.5m。 一般采用0 一般采用 (7)污泥斗的斜壁与水平面的倾角,方斗不宜小于600,圆斗不宜 方斗不宜小于60 方斗不宜小于 采用小于550。 (8)排泥管直径不应小于200mm。 (9)沉淀池采用静压排泥时,初次沉淀池的静水头不应小于1.5m; 二次沉淀池的静水头,生物膜法后不应小于1.2m,曝气池后不 应小于0.9m。 不大于两天的污泥量计算, (10)初次沉淀池的污泥区容积宜按不大于两天 不大于两天 并应有连续排泥措施,机械排泥的初次沉淀池的污泥区容积宜 按4h的污泥量计算。
20
溢流堰
在沉淀池内水流会经过很大的面积,流速缓慢。如果澄清水的 输出管道设置在沉淀池的末端,所有的水将会冲进管道,在沉 淀池内形成较高流速,从而导致已经沉淀的絮体上升,并混入 出水中。絮体洗出的现象称为“冲洗”(scouring)。产生的 出水中。絮体洗出的现象称为“冲洗”(scouring)。产生的 原因之一是出水区的设计不合理。较理想的方式是设计一系列 原因之一是出水区的设计不合理。较理想的方式是设计一系列 水槽,以提供较大的面积使水流通过,并减少沉淀池中靠近出 水区水流的速度。这些水槽称为堰(weirs)。在堰的后面再 水区水流的速度。这些水槽称为堰(weirs)。在堰的后面再 将水流导入中央处的渠或管道,输送沉淀后的出水。与轻颗粒 相比,重颗粒所需要的堰较短。
23
提高沉淀池沉淀效果的有效途径
沉淀池均存在去除率不高的问题, 且占地面积较大,体积庞大。 提高沉淀池的分离效果和去除能力的方法
斜流式沉淀池
对污水进行 曝气搅动
回流部分 活性污泥
将剩余活性污泥投加到入流污水中去,利用污泥的活性,产生吸附 曝气搅动是利用气泡的搅动促使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与絮凝作用,这一过程称为生物絮凝。这一方法可以使沉淀效率比 相互作用,产生自然絮凝。采用此法,可使沉淀效 原来的沉淀池提高10%~%15,BOD5的去除率也能增加15%以上, 率提高5%~8%,1m3废水的曝气量约0.5m3左右。 活性污泥的投加量一般在100~400mg/L之间。 常在预曝气池或生物絮凝池内进行。
18
有孔整流墙
淹没孔与挡流板的组合
底孔入流+ 底孔入流+底孔挡流板
淹没孔与有孔整流墙
19
污泥区
污泥储存区的构造和深度取决于清泥方式、清泥频 清泥方式、 清泥方式 率和估计的污泥量等参数。所有这些参数都可以估 率和估计的污泥量 算。 如果沉淀池足够长,则储存深度可由池的底部深度 提供,否则必须在进水末端设置污泥斗。
7
普通辐流式沉淀池
普通的采用中心进水 方式, 方式,由于中心导流 筒内的流速较大, 筒内的流速较大,可 100mm/s, 达100mm/s,当作为 二沉池时, 二沉池时,活性污泥 在其中难以絮凝,并 在其中难以絮凝, 且这股废水向下流动 时动能较大, 时动能较大,易冲击 池底污泥。 池底污泥。故常用于 粗沉池
沉淀池的设计
掌握沉淀池设计计算步骤以及工艺参数的选择。 参考书目: 孙力平等,《污水处理新工艺与设计计算实例》, 科学出版社
1
1.1 沉淀池类型
按使用功能分
初次沉淀池
二次沉淀池
生物处理法中的预处 理,去除约30%的 BOD5,55%的悬浮物。
生物处理构筑物后, 是生物处理工艺的 组成部分。
2
沉淀池
31
3.1 工艺原理及设计资料
(11)采用多斗排泥时,每个泥斗均应设单独的闸阀和排泥管。 (12)当每组沉淀池有2个池以上时,为使每个池的入流量均等, 应在入流口设置调节阀门,以调整流量。 (13)当采用重力排泥时,污泥斗的排泥管一般采用铸铁管,其 下端伸入斗内,顶端敞口,伸出水面,以便于疏通。在水面以 下1.5~2.0m处,由排泥管接出水平排出管,污泥借静水压力由 此排出池外。 (14)进水管有压力时,应设置配水井,进水管应由池壁接入, 不宜由井底接入,且应将进水管的进口弯头朝向井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